一、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张强,葛佳鑫[1](2021)在《跨国并购的行业政策风险控制分析——以汤臣倍健并购LSG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跨国并购是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来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推向了高潮。然而跨国并购过程复杂、风险丛生,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文章以汤臣倍健跨国并购LSG为例,追溯了汤臣倍健从2018年高溢价收购LSG到2019年受到电商法冲击,公司业绩因计提巨额商誉减值惨遭"滑铁卢"的全过程。分析汤臣倍健首次海外并购所遭遇的行业政策风险以及控制措施,旨在为其他有意跨国并购的企业提出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建议。
张弛[2](2021)在《财务集约化下的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被视为企业生产经营的血液。电力公司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资金密集型企业,负担着地区电网运行投资的投入与产出,每年都面临着巨大的现金流动,充足稳定的货币资金是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2014年,在电力行业实行财务集约化管理以后,供电公司系统内实现资金统一结算、统一调度、统一运作,因公司资金管理范围扩大、管理权限更为集中,供电公司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来保证资金的安全运转,提高供电公司的财务管理能力。本文从财务集约化理论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理论入手,以QY供电公司为研究目标,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利用笔者在该公司实习的机会进行实地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所需要的内部控制关键点数据,对QY供电公司的基本情况、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描述。同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三级框架分析模型对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情况作出评价,发现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本文的研究价值主要是将财务集约化理论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理论相结合,采用实地调研法,在QY供电公司财务集约化背景下设计内控评价要素,对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进行系统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这样不仅提高了企业货币资金的利用效率,为企业发展注入鲜活血液,同时也为同行业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辛昞汝[3](2021)在《JF矿业有限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部控制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必由之路,并且需要与时俱进地完善。而财务内部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是公司长远发展和战略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保障。通过对公司实施财务内部控制,不仅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同时也可以完善企业基础管理、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最终帮助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加之近年来,我国矿业行业经历起起伏伏,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且矿业企业普遍存在投资高、回报周期长、管理分散、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迫使企业从过去仅对经营效益的追求转变为通过建设及完善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去追求企业更加稳健的发展。本文结合财务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定量定性结合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选取JF矿业有限公司进行案例研究。首先,通过实地调查法分析公司内部组织结构、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关键控制项的现状以及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对JF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简单量化评价,分析得出JF矿业有限公司目前存在决策权过于集中、预算执行效果不理想、资金管理水平较低、企业财务信息化进程缓慢以及内审较为缺乏独立性等问题。其次,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原因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包括有优化组织结构、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体系加强资金控制、加快ERP项目全面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以及强化内部监督的要求。最后针对优化方案的实施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员工素质教育以及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两个方面。通过深入企业研究发现,JF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在应对起伏不定的市场环境中存在不足,因此,在企业现有的财务内部控制建设上加以改善,研究出更加匹配企业发展目标及战略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十分有必要,否则企业会阻碍企业的良性发展,并且本文将优化重点放在组织结构、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信息沟通以及内部监督五个方面。使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的各个控制点的衔接更加紧密,互相作用、互相配合,保障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继而达到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的目的。文章通过对JF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的建设提供优化方案,不仅可以为公司解决财务内控现存问题,又可以探索提升我国矿业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途径,为我国其他矿业行业财务内部控制提供借鉴意义。
严一夫[4](2021)在《G公司销售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企业正处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市场和商务环境中,想要实现健康、稳定地发展,就必须更加注重其内部管理。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企业内部控制普遍比较薄弱,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都是在摸索中建立,而内部控制的制度一般以文字描述居多,清晰的流程图和配套表单较少,很难让使用者快速、准确的了解企业的内控制度。销售业务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通过制造、加工以及买卖为客户提供货物或者为客户提供相关劳务,从而给企业带来利润,帮助企业实现长期发展。建立健全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的制度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销售风险、提高利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G公司是一家依托林—浆—纸一体化发展,希望打造绿色可循环产业的一家企业。公司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其制度和执行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本文从G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纸品行业的特殊性为前提,依托内部控制理论,找出公司销售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期望能对G公司销售业务内部控制有效运行提供帮助,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首先,本文第一章、第二章对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方法及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其次,第三章对G公司销售业务概况和销售业务各个流程的现状进行详尽阐述,而第四章则结合G公司的实际情况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本文第五章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并结合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理论,参考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第六章从构建良好内部控制环境、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这几个方面增加保障措施以达到优化的目的。最后,第七章表明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展望。
薛花花[5](2021)在《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企业的经营发展角度来看,采购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起点,影响着企业的整体发展,因为采购成本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利润,所以经营管理者需要考虑如何提升采购效率,以此来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许多企业开始使用ERP系统,这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逐渐发生变化,但是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协调内部控制与ERP系统的关系,也成为了企业发展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选择电气行业作为研究主体,在已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本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论述,选择电气行业的D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D公司物资采购管理的现状以及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现状;然后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COSO内部控制框架、采购内部控制理论基础、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D公司采购内部控制。从内部控制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和D公司具体情况,提出SAP系统下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的优化措施,包括控制环境的优化、风险评估的优化、控制活动的优化、信息与沟通的优化以及监督的优化等。本文的研究有利于D公司明确SAP系统下物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加强企业经营的稳健性。对于电气行业的其他企业,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郭欣[6](2021)在《RS行政单位内部控制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行政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国家陆续印发了一系列具有规范性和指导性的文件,明显加快了我国行政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新时代对国家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更加重视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这两项工作。因此,对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案展开更深入地研究与分析,是新形势下加强我国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迫切需要。RS行政单位作为县政府服务与保障民生的窗口单位,比省、市级行政单位联系民生更紧密,服务群众更直接。客观来讲,其内部控制在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上还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其管理和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本文立足于RS行政单位实际,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1)采集、整理和分析了国内外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文献资料,为分析并解决问题打下良好基础;(2)基于行政单位内控相关理论和现行规定,分别从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分析了该单位的内控现状;(3)组织单位内部及邀请同类型其他单位利用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对该单位的内控实施情况进行赋分,通过对比扣分指标以及梳理流程图漏洞,发现其内部控制在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两方面分别存在的问题;(4)将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理论及内控五要素与该单位实际进行联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5)针对在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发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由于本人在专业知识及实务经验方面的欠缺,对内控体系的认知水平还较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求教和探讨。由于条件的限制,本人仅针对RS行政单位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单一,未与同类型其他单位进行横向对比,故了解到的情况存在局限性,所查找的问题及提出的措施不够全面具体。今后,我将进一步增加对行政单位内控问题调研的深度与广度,加强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及指导意见的研究,不断提升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理论素养,继续探索内控的评价模式、开展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分析,进而提出更多合理可行的改进对策和建议。
王靖涵[7](2021)在《A企业的内控制度及其重构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日趋前进,房屋地产领域也在迎头而上,且慢慢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的主心骨以及中流砥柱的力量。近年随着国家针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持续加大,少数地产企业无力应对复杂且严峻的市场环境,加之房地产行业具有受政策影响大、资金需求量多、经营风险高等特点,完善内部控制成为各房地产企业加化运营管理的首要任务。借助持续优化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房地产企业在改进并提升运营管理效果的同时,也在不断巩固并强化企业规避及控制风险的实际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借助内部控制的改进实现内部管理和核心优势的双重提升。因此,房地产行业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了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选取从事房地产行业的A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及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其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及重构策略及重构保障措施进行研究,并期望通过对该企业的内控制度的研究,总结一般规律,为相类似企业完善内控制度提供借鉴。具体来说,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1章运用文献综述法,针对绪论部分加以阐释,本章明确论文研究所处的背景、探究的原理及实操双层内涵、国内学者与国际学者的调研内容、调研成果以及采用的手段等;第2章则针对涉及的定义给出相关解释并说明原理。本章论述研究涉及的各类概念,同时就理论进行论述和总结。第3章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及问卷调查法,更加直观的了解企业现有情况。本章对A民营企业现阶段的发展现状加以说明,随后就其内控制度现状加以说明,然后说明其内部控制的问题所在,归纳起来问题表现为内部环境不明确、风险评估意识不足、控制或难以落实、信息沟通之后、内部监督缺失存在控制缺陷等。第4章本章主要分析的内容为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重构,即基于五项内部控制的核心要素,开展以A民营企业为对象的自身环境、风险程度评价、运营环节、信息协同共享、内部审计监察的健全与完善。第5章涉及集团自身架构重组的保护性方案,分别从内部环境、人力资源制度、内部建设成本、以及引入第三方机构等措施,有针对性的对企业的各个层级与职能进行完善。第6章是结论部分。本章根据全文的而研究和论述进行总结和展望。
管淑慧[8](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研究表明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王君[9](2021)在《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多模型决策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趋势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爆发式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与应用,提出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多层面决策方法对于提高高等院校内部控制、优化高等院校办学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国高等院校经历了自由发展、加速发展和转型发展三个阶段,各大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取得显着成效,但也存在着明显差异,面临着高层认识不统一、管理流程不严谨、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内控制度、风险防范、监督评价和内控环境等深层次因素造成的,因此,迫切需要从深层角度来解决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各层面问题所带来的挑战。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涉及到学校主体、监督部门、校办企业,甚至是校外实体和个人等,对其进行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此,本文采用多种学科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涵盖系统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博弈论、统计学及控制论等多种学科原理,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范畴,提出了研究重点和难点,结合了多种模型和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到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的风险、成本效益、监管模式、决策绩效及系统优化等方面,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夯实了我国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研究。具体而言,本文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决策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将高等院校视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基于系统论视角,构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价体系,提出了内部控制风险评价目标与指标层级结构,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了设计和预处理;在此基础上,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评价,得出了样本高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情况,为我国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其次,采用关系矩阵方法对我国高校成本效益决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始终是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采用了博弈论中的关系矩阵方法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决策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剖析了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效率和适度内部控制问题,在提出研究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主体和监督部门基于成本分担的关系矩阵和基于声誉价值的关系矩阵,并对高校主体和监督部门的关系情景进行了讨论。接着,采用粒子群算法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监管决策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高等院校独立单元和分校区的监管涉及到路径优化问题,其内部控制监管模式是建立在安全监管中心巡视路径优化的基础上,基于此,本文构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监管模式的“集中—分散”巡视路径优化模型,引入了粒子群优化算法,选取并对比分析四种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安全监管中心巡视路径优化问题设计了编码系统,并进行了仿真求解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可动态调整的优化路径策略,以适应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监管模式的需要。然后,采用AHP-FCE模型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内部控制绩效是高等院校内容控制的重点问题和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案例高校内部控制系统的基本状况,提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评价问题,界定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的对象、问题和评价原则,提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评价的思路框架、目标原则和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入了AHP-FCE算法原理,构建了AHP-FCE评价模型,并采用了AHP-FCE模型对案例高等院校的内部控制绩效进行了实证评价,为高等院校提高内部控制绩效提供了参考。最后,以系统论为工具深入研究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优化决策问题。基于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运作体系,提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的诊断方法,并对高等院校多方面问题进行了诊断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的原则和目标,借鉴国内外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理论演化和实践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角度,从单位和业务两个层面提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以便夯实我国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研究基础,为解决我国高等院校深层次内部控制问题提供了优化策略。
段艳平[10](2021)在《CD高等职业学院内部控制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需求日益提高,担当人才培养重任的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涉及业务越发复杂,高校的内部控制建设重要性逐渐突显。应我国2014年开始施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高校开始着手构建内控体系。然而有些高校由于自身所存在的固有限制,例如控制环境较差,内部控制专业人才不足等,导致内部控制手册的规定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对高校的内部控制进行研究优化有着现实意义。公立专科院校在我国高校中占有不小比重,本文以公立专科学校CD学院为案例,研究其内控情况,希望对CD学院内控优化提供参考并丰富同类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案例成果。本文以委托代理、内部控制和激励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对CD学院内部控制进行研究。文章分析了CD学院内部控制现状,并从四个方面分析CD学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第一,CD学院风险评估缺失;第二,单位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对内部控制的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小组和内部审计小组流于形式,无法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第三,在业务层面存在预算执行监督较弱,绩效预算管理体系有待建立,收支和采购业务有待优化,资产管理流程不够规范,建设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有待加强的问题。第四,在内部评价与监督方面,内部控制存在评价与考核机制、责任追究制度与奖惩机制缺失,内外部监督需要加强的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改进意见,以期有助于完善CD学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文章建议主要包括:第一,CD学院应该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管理体系,明确风险评估目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第二,单位层面的优化建议为该校应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关键岗位职责,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第三,应在业务层面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建立绩效预算管理体系;优化收支管理;加强对贵重资产的论证,规范操作流程;设立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明确固定资产入账标准;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完善合同管理机制;第四,CD学院应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体系,完善责任追究和奖惩机制,同时借助内外部力量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
二、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跨国并购的行业政策风险控制分析——以汤臣倍健并购LSG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案例介绍 |
1.1 并购双方简介 |
1.2 并购动因 |
1.3 并购过程 |
1.4 并购后业绩变脸 |
2 政策风险控制分析 |
2.1 电商法的颁布对汤臣倍健跨国并购所带来的行业政策风险 |
2.2 汤臣倍健未能成功防范行业政策风险的原因 |
2.3 汤臣倍健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
3 在跨国并购过程中应如何应对行业政策风险 |
3.1 跨国并购前密切关注与标的企业相关行业政策 |
3.2 签订对赌协议 |
3.3 加强并购整合 |
4 结束语 |
(2)财务集约化下的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财务集约化概念 |
2.1.1 财务集约化的内涵 |
2.1.2 财务集约化的特征 |
2.1.3 财务集约化的目标 |
2.2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理论基础及相关内容 |
2.2.1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概念 |
2.2.2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2.2.3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目标 |
2.2.4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原则 |
2.2.5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方法 |
2.3 内部控制评价相关理论 |
2.3.1 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原则 |
2.3.2 传统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及其局限性 |
2.3.3 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其适用性 |
第三章 QY供电公司概况及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3.1 QY供电公司基本情况 |
3.1.1 QY供电公司简介 |
3.1.2 QY供电公司组织架构及权责分配 |
3.1.3 QY供电公司经营特征及资金管理特点 |
3.1.4 QY供电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的背景 |
3.2 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现状 |
3.2.1 QY供电公司财务集约化下的资金管理模式 |
3.2.2 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实施情况 |
3.2.3 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关键业务风险点 |
3.3 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及相关会计要素变动分析 |
第四章 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评价及存在问题分析 |
4.1 构建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 |
4.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4.1.2 构建评价指标 |
4.2 构建评价矩阵并计算指标权重 |
4.2.1 权重确定过程 |
4.2.2 专家打分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矩阵 |
4.3 计算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指标分值 |
4.4 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
4.5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5.1 控制环境方面 |
4.5.2 风险评估方面 |
4.5.3 控制活动方面 |
4.5.4 信息与沟通方面 |
4.5.5 内部监督方面 |
第五章 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优化建议 |
5.1 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
5.1.1 提升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文化氛围 |
5.1.2 优化资金集中管理的组织架构 |
5.1.3 完善薪酬分配和绩效考核机制 |
5.2 提升资金风险管理水平 |
5.2.1 完善资金风险监控 |
5.2.2 建立资金相关的四级风险分类框架 |
5.2.3 完善风险应对措施 |
5.3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活动 |
5.3.1 优化资金预算管理 |
5.3.2 实现资金收支集中管控 |
5.3.3 建立规范科学的资金分级授权体系 |
5.3.4 严格执行轮岗制度 |
5.4 强化企业信息沟通管理 |
5.4.1 提升信息的传递效率 |
5.4.2 业财融合加快推进多维精益化管理 |
5.5 提升内部控制监督水平 |
5.5.1 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 |
5.5.2 加强内部审计力度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JF矿业有限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 |
2.1.2 财务内部控制的原则 |
2.1.3 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 |
2.1.4 财务内部控制的方法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管理控制论 |
2.2.3 系统理论 |
第三章 JF矿业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
3.1 矿业行业概况 |
3.1.1 行业简介 |
3.1.2 行业特征 |
3.2 JF矿业有限公司概况 |
3.2.1 公司情况简介 |
3.2.2 公司组织结构 |
3.2.3 公司财务状况 |
3.3 JF矿业有限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现状 |
3.3.1 财务组织结构的控制现状 |
3.3.2 预算管理的控制现状 |
3.3.3 资金管理的控制现状 |
3.3.4 信息与沟通控制现状 |
3.3.5 内部监督的控制现状 |
3.4 JF矿业有限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现状总体评价 |
3.4.1 财务内部控制评价模型构建思路 |
3.4.2 财务内部控制评价模型指标选取 |
3.4.3 AHP法确定财务内部控制指标权重 |
3.4.4 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评价 |
第四章 JF矿业有限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4.1.1 决策权过于集中 |
4.1.2 预算执行效果不理想 |
4.1.3 资金管理水平较低 |
4.1.4 企业财务信息化进程缓慢 |
4.1.5 内部审计较为缺乏独立性 |
4.2 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组织结构不完善 |
4.2.2 全面预算体系不合理 |
4.2.3 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
4.2.4 信息化建设意识淡薄 |
4.2.5 内部审计受公司发展制约 |
第五章 JF矿业有限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优化方案设计 |
5.1 JF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优化目标及思路 |
5.1.1 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优化目标 |
5.1.2 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优化思路 |
5.2 JF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优化方案设计 |
5.2.1 优化组织结构 |
5.2.2 完善全面预算管理 |
5.2.3 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体系 |
5.2.4 加快ERP项目建设 |
5.2.5 强化对内部监督的要求 |
第六章 JF矿业有限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加强员工素质教育 |
6.1.1 提高财务人员职业技能 |
6.1.2 培养员工风险意识 |
6.2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
6.2.1 完善员工考评机制 |
6.2.2 加快企业财务转型升级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G公司销售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评价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
2.1.1 COSO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2.1.2 我国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2.2 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2.2.1 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相关概念与控制流程设计 |
2.2.2 销售业务内部控制主要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
第三章 G公司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现状 |
3.1 G公司概况 |
3.1.1 G公司背景及组织结构现状 |
3.1.2 行业销售业务环境及G公司销售业务情况 |
3.2 G公司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3.2.1 销售计划与定价管理现状分析 |
3.2.2 客户信用与促销活动管理现状分析 |
3.2.3 销售合同与用印管理现状分析 |
3.2.4 产品收发与收入确认现状分析 |
3.2.5 应收账款与还款管理现状分析 |
第四章 G公司销售业务内部控制评价 |
4.1 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性 |
4.2 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1 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
4.2.2 内部控制的评价指标 |
4.2.3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4.2.4 销售业务内部控制评价值评级 |
4.3 G公司销售业务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分析 |
4.3.1 销售计划与定价管理评价结果分析 |
4.3.2 客户信用与促销活动管理评价结果分析 |
4.3.3 销售合同与用印管理评价结果分析 |
4.3.4 产品收发与收入确认评价结果分析 |
4.3.5 应收账款与还款管理评价结果分析 |
4.3.6 G公司销售内部控制评价矩阵 |
第五章 G公司销售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
5.1 销售计划与定价管理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
5.1.1 常规销售计划采用M+2 规划 |
5.1.2 优化临时销售计划审批流程 |
5.1.3 建立季度价格体系并规范策略品价格 |
5.1.4 约定折扣费用流程自动化 |
5.2 客户信用与促销活动管理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
5.3 销售合同与用印管理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
5.4 产品收发与收入确认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
5.4.1 制定产品分类管理的规范 |
5.4.2 规范收入确认流程并追溯异常费用 |
5.5 应收账款与还款管理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
5.5.1 应收账款分渠道管理 |
5.5.2 加强坏账管理 |
第六章 G公司销售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的保障措施 |
6.1 优化G公司内部控制环境 |
6.1.1 完善各岗位核决权限 |
6.1.2 优化销售绩效考核机制和公司组织架构 |
6.2 健全信息与沟通机制 |
6.2.1 加强会计控制系统建设 |
6.2.2 优化沟通反馈机制与流程设计 |
6.3 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
6.3.1 建立持续性监督机制 |
6.3.2 建立独立评估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指标权重调查表 |
附录2 G公司销售业务内部控制评价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SAP系统与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
2.1 SAP系统及主要模块介绍 |
2.1.1 SAP系统概念 |
2.1.2 SAP系统中与采购相关的主要模块 |
2.2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2.2.1 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
2.2.2 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概述 |
2.2.3 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 |
2.2.4 采购内部控制概述 |
2.2.5 内部控制与SAP系统相结合 |
2.3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 |
2.3.1 层次分析法 |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三章 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的现状 |
3.1 D公司基本情况 |
3.1.1 公司概况 |
3.1.2 公司组织结构 |
3.2 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管理现状 |
3.2.1 物资采购规范性引用文件 |
3.2.2 物资采购基本原则 |
3.2.3 部门物资采购职责 |
3.2.4 物资采购流程 |
3.3 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现状—基于五要素进一步分析 |
3.3.1 控制环境现状 |
3.3.2 风险评估现状 |
3.3.3 控制活动现状 |
3.3.4 信息与沟通现状 |
3.3.5 监督现状 |
第四章 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
4.1 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的建立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物资采购内部控制评价 |
4.2.1 构建判断矩阵 |
4.2.2 构建评价指标权重表 |
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物资采购内部控制评价 |
4.3.1 确定评分集 |
4.3.2 评分数据收集 |
4.3.3 评价过程 |
4.4 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4.5 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4.5.1 控制环境 |
4.5.2 风险评估 |
4.5.3 控制活动 |
4.5.4 信息与沟通 |
4.5.5 监督 |
第五章 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优化 |
5.1 内部控制优化的基本原则 |
5.2 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优化方案 |
5.2.1 控制环境的优化 |
5.2.2 风险评估的优化 |
5.2.3 控制活动的优化 |
5.2.4 信息与沟通的优化 |
5.2.5 监督的优化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可能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问卷调查一 |
附录二 问卷调查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6)RS行政单位内部控制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1.4.1 本文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 |
2.1.2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目标及原则 |
2.1.3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及要素 |
2.1.4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活动 |
2.1.5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3 国家治理理论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章 RS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现状 |
3.1 RS行政单位基本情况 |
3.1.1 RS行政单位主要职能 |
3.1.2 RS行政单位组织架构 |
3.1.3 RS行政单位财务收支总体情况 |
3.2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现状 |
3.2.1 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情况 |
3.2.2 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 |
3.2.3 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情况 |
3.2.4 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 |
3.2.5 会计信息的编报情况 |
3.3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现状 |
3.3.1 预算管理情况 |
3.3.2 收支管理情况 |
3.3.3 资产管理情况 |
3.3.4 建设项目管理情况 |
第四章 RS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RS行政单位内部控制评价 |
4.1.1 RS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开展步骤 |
4.1.2 评分表指标设置及分值分配 |
4.1.3 评分结果 |
4.1.4 扣分原因 |
4.2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4.2.1 内部控制建设启动方面 |
4.2.2 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责任方面 |
4.2.3 权力运行的制约方面 |
4.2.4 内部控制制度完备方面 |
4.2.5 不相容岗位与职责分离控制方面 |
4.2.6 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覆盖方面 |
4.3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4.3.1 预算业务 |
4.3.2 收支业务 |
4.3.3 资产管理 |
4.3.4 建设项目管理 |
4.4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原因分析 |
4.4.1 管理当局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
4.4.2 风险评估体系缺失 |
4.4.3 缺少控制活动 |
4.4.4 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 |
4.4.5 缺乏有效内部监督与考核 |
第五章 RS行政单位内部控制改进方案 |
5.1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改进方案 |
5.1.1 做好内控建设启动工作 |
5.1.2 发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内控工作中的领导作用 |
5.1.3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 |
5.1.4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
5.1.5 加强不相容职岗位与职责分离程度 |
5.1.6 建立内控管理信息系统 |
5.2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改进方案 |
5.2.1 预算业务内部控制 |
5.2.2 收支业务 |
5.2.3 资产管理 |
5.2.4 建设项目管理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A企业的内控制度及其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 |
2.1 内控制度 |
2.1.1 内控制度的内涵 |
2.1.2 内控制度的特征 |
2.1.3 内控制度的内容 |
2.2 内控制度的相关理论 |
2.2.1 控制论 |
2.2.2 博弈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章 A企业内控制度的基本情况与问题 |
3.1 A企业发展概况 |
3.2 A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情况分析 |
3.2.1 内部环境 |
3.2.2 风险评估 |
3.2.3 控制活动 |
3.2.4 信息与沟通 |
3.2.5 内部监督 |
3.3 A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
3.3.1 内部环境不明确 |
3.3.2 风险评估意识不足 |
3.3.3 控制活动难以落实 |
3.3.4 信息沟通滞后 |
3.3.5 内部监督缺失 |
第4章 A企业内控制度重构的策略 |
4.1 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
4.1.1 增设内部审计委员会 |
4.1.2 设立企业监事会 |
4.2 健全风险评估体系 |
4.2.1 完善采购计划 |
4.2.2 加强物资管理 |
4.2.3 提高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水平 |
4.3 控制活动监管到位 |
4.3.1 健全独立审计 |
4.3.2 加强销售收款监管 |
4.3.3 强化资金内部控制 |
4.4 信息与沟通重构 |
4.4.1 信息传递效率 |
4.4.2 信息系统优化 |
4.5 加强监督控制机制 |
4.5.1 合同监管 |
4.5.2 审批监管 |
4.5.3 信用审核和余款监管 |
4.5.4 余款追踪监管 |
第5章 A企业内控制度重构的保障措施 |
5.1 强化内部控制意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
5.1.1 强化管理层内部控制责任意识 |
5.1.2 强化员工内部控制参与意识 |
5.2 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内控制度实施人才保障 |
5.2.1 健全人才选拔机制,优化企业内控人力资源结构 |
5.2.2 加强员工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内控管理技能 |
5.2.3 完善员工激励机制,实现个人企业愿景有机统一 |
5.3 增加内部建设投入提供内控制度完善资金支持 |
5.3.1 增加人力资源管理费用 |
5.3.2 增加信息系统建设费用 |
5.3.3 设立专项审计监督费用 |
5.4 引入第三方机构助力内控制度落实 |
5.4.1 聘请人力服务公司,优化员工招聘与培训流程 |
5.4.2 引进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企业信息系统建设 |
5.4.3 引入外部审计机构,强化审计与监督管理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 |
(8)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
3 结束语 |
(9)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多模型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
2.1.1 内部控制的内涵 |
2.1.2 COSO内部控制理论 |
2.1.3 内部控制的理论体系 |
2.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
2.2.1 基本范围 |
2.2.2 框架体系与概念模型 |
2.3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基础 |
2.3.1 系统论 |
2.3.2 PDCA循环理论 |
2.3.3 委托代理理论 |
2.3.4 控制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价决策研究 |
3.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
3.1.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
3.1.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的评价目标 |
3.1.3 指标层级结构及确认 |
3.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体系分析 |
3.2.2 指标权重设计 |
3.3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
3.3.1 一级评价指标得分情况 |
3.3.2 二级评价指标得分情况 |
3.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实证分析 |
3.4.1 支持向理机原理 |
3.4.2 模型参数设计 |
3.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关系矩阵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决策研究 |
4.1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决策分析 |
4.1.1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效率分析 |
4.1.2 基于成本收益模型的高等院校适度的内部控制分析 |
4.2 基于关系矩阵构建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成本效益模型 |
4.2.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决策分析假设 |
4.2.2 高等院校主体和上级部门基于成本分担的关系矩阵 |
4.2.3 高等院校主体和上级部门基于声誉价值的关系矩阵 |
4.3 基于关系矩阵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成本收益情景分析 |
4.3.1 基于成本分解的情景假设 |
4.3.2 基于效益分解的情景假设 |
4.3.3 高等院校主体和上级部门关系的情景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监管模式决策研究 |
5.1 问题描述与数学建模 |
5.1.1 问题描述 |
5.1.2 基本假设 |
5.1.3 数学建模 |
5.2 监管模式决策算法体系 |
5.2.1 算法提出 |
5.2.2 总体框架 |
5.2.3 变体对比 |
5.3 监管模式决策实证分析 |
5.3.1 编码解码 |
5.3.2 算例设计 |
5.3.3 参数设置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AHP-FCE算法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决策研究 |
6.1 案例高校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概况 |
6.1.1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基本状况 |
6.1.2 高校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评价 |
6.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评价的问题与原则 |
6.2.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的评价问题 |
6.2.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的评价原则 |
6.3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评价决策的实证分析 |
6.3.1 AHP-FCE算法原理 |
6.3.2 AHP-FCE评价模型建立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系统论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决策研究 |
7.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问题诊断 |
7.1.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的诊断方法 |
7.1.2 高校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的诊断分析 |
7.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的原则与目标 |
7.2.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的原则 |
7.2.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的目标 |
7.3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单位层面的优化方案 |
7.3.1 数据采集 |
7.3.2 优化方案 |
7.4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业务层面的优化方案 |
7.4.1 数据采集 |
7.4.2 优化方案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单位层面指标、要点及评价操作细则 |
附录B 影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度问卷 |
附录C 影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现实度问卷 |
附录D 影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度问卷 |
附录E 影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现实度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CD高等职业学院内部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
1.3.2 高校内部控制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相关概念 |
2.1.1 高职院校界定 |
2.1.2 内部控制概念 |
2.1.3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概念 |
2.2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研究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内部控制理论 |
2.2.3 激励理论 |
3 CD学院内部控制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CD学院概况 |
3.1.1 CD学院简介 |
3.1.2 CD学院内部控制制度现状 |
3.1.3 CD学院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 |
3.2 CD学院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
3.2.1 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 |
3.2.2 单位层面存在的问题 |
3.2.3 业务层面存在的问题 |
3.2.4 评价与监督存在的问题 |
4 CD学院内部控制建设优化方案 |
4.1 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
4.1.1 明确风险控制目标 |
4.1.2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
4.2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优化 |
4.2.1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
4.2.2 明确关键岗位职责 |
4.2.3 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
4.3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优化 |
4.3.1 预算业务 |
4.3.2 收支业务 |
4.3.3 采购管理 |
4.3.4 资产管理 |
4.3.5 加强建设项目管理 |
4.3.6 完善合同项目管理 |
4.4 内部评价与监督 |
4.4.1 健全评价和绩效考核制度 |
4.4.2 建立责任追究和奖惩机制 |
4.4.3 加强监督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CD学院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评分表 |
访谈提纲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四、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跨国并购的行业政策风险控制分析——以汤臣倍健并购LSG为例[J]. 张强,葛佳鑫. 当代会计, 2021
- [2]财务集约化下的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优化研究[D]. 张弛.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JF矿业有限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研究[D]. 辛昞汝.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4]G公司销售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研究[D]. 严一夫.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5]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研究[D]. 薛花花.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6]RS行政单位内部控制改进研究[D]. 郭欣.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7]A企业的内控制度及其重构研究[D]. 王靖涵.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8]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9]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多模型决策方法研究[D]. 王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10]CD高等职业学院内部控制优化研究[D]. 段艳平.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标签:内部控制论文; 内控体系建设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论文; 内控管理论文; 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