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王安邦[1](2021)在《航天软件质量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航天系统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软件在航天系统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航天软件的质量与航天任务是否成功有着直接的关联,且会直接影响设备在轨使用阶段的效能。为了客观描述航天软件产品质量是否满足用户的要求,首先需要对航天软件质量做出合理、科学的评价,因此对航天软件的质量模型和评价方法开展相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及价值。现有的质量模型往往偏重于对不同领域以及不同类型软件的通用适应性,因而这些模型用于对具有很强领域特性的航天软件进行评价时可能不够完整和全面;此外现有质量模型对于同一质量特性在软件开发过程不同阶段度量的差异性未进行全面的考虑。模糊综合评判法充分结合了模糊线性变换原理以及最大隶属度准则的优点,可以对被评价的对象做出合理的综合评价,但也存在有效信息丢失以及最大隶属度准则可能失效的问题。对于传统的软件质量评价方法,各元素权重设置以及定性指标量化多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因而存在主观随意性以及思维不确定性风险;此外,传统软件质量评价大多运用简单数学运算方法,忽略了各度量指标与软件质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缺乏自学习的能力,所得的评价结果往往难以真正反映软件质量的好坏。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总结传统软件质量模型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了针对航天软件的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工作。本文的主要贡献及研究成果如下:一、在分析现有质量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航天软件的自身特性,将航天软件开发过程与航天软件质量的评价相互结合,构建了全开发生存周期航天软件质量评价模型。对模型中的质量特性和质量子特性进行了详细描述,针对性地设计了软件开发过程不同阶段各质量特性的度量指标。本文提出的基于层次结构的航天软件质量模型能够较好的符合航天软件质量评价的需求。二、对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置信度的航天软件质量模糊综合评判法。设计了有效性判断指标,评价时首先通过该指标判断最大隶属度准则是否有效,若有效则继续通过最大隶属度准则给出评价结果,若无效则通过置信度准则来得到最终评价结果。经过实际算例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可行性。三、对航天软件质量智能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引入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用于实现航天软件质量的智能评价,提出了基于SCS算法优化D-FNN的航天软件质量评价方法。四、对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优化算法对网络进行优化,利用优化的动态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航天软件质量评价。提出了具有Stud交叉算子的布谷鸟搜索(CS)的改进版本(SCS),利用SCS优化算法对动态模糊神经网络进行优化以提高网络的评价性能。通过对该算法的优化性能进行实验验证,证明了所提出的SCS算法具有更好的优化性能;通过对SCS-D-FNN模型的评价性能进行实验验证,证明了所提出的SCS-D-FNN模型具有较好的评价性能,能够快速、准确的得到航天软件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客观性和实用性。
张萌谡,刘春天,李希今,黄永平[2](2021)在《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绩效考核模糊综合评价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针对传统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统一分配资源,且输入数据的存储方式也不统一,导致评价效率低和评价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绩效考核模糊综合评价系统设计方法,通过数据准备模块、绩效考核模糊评价模块、报表处理模块、系统维护模块构成绩效考核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的整体结构。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进行计算,构建绩效考核模糊评价模型,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绩效考核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求解,实现绩效考核的评价,完成绩效考核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评价效率高、评价准确率高。
李恒[3](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郝月[4](2021)在《基于移动应用的渭河水功能区水质评价及预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渭河是陕西的“母亲河”、“生命河”,是沿岸大中城市如西安、宝鸡、杨凌、咸阳、渭南等现代文明的用水保障。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渭河水资源严重短缺,河道污染严重,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预防为主原则,针对水污染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建立完善的水质预警体系。不仅需要理论方法支撑,更需要可操作可实施的平台,依托信息技术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系统平台,从而避免出现严重水质污染,防止或减轻未来可能的污染源对社会和生物圈产生意外结果的环境变化,达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渭河水功能区水质考核评价。为了更清晰地了解渭河水功能区达标情况,对渭河流域的水环境特征进行分析,选取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作为本文的污染指标,根据水功能区划分结果,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对渭河水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单因子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三种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评价,对比评价结果选取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作为系统开发的评价方法。(2)建立渭河水功能区水质预警体系。“预”警即提前的警示,预警与报警,分别针对不同的水质目标进行事前和事中的警示发布,过去通常构建针对突发性水污染的预警体系,以污染段断面而言,实际为预报,而非预警。本文针对当前断面,以时间为尺度,以累积性水质污染风险为目标,对水质浓度设定阈值,当实测值超过设定的限值时,则判定水质处于异常状态。从理论上来讲,这种设定实际上是对水质指标的浓度做出一定的限制。构建基于超标水质指标的渭河水功能区水质预警体系,对水质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模型进行科学的预测,为水环境污染的预防提供技术支撑。(3)渭河水功能区水质评价及预警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根据微信小程序“触手可及,用完即走”的特点选取小程序作为移动应用的前端开发技术,后台功能采用SSM框架加数据库技术。采用数据库技术对归纳之后的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库建设,来为渭河水功能区水质评价及预警作数据支撑。渭河水功能区水质评价及预警小程序便于操作,易于查询,为决策服务提供良好的可视化平台。
张梦凡[5](2021)在《基于生态理念的外秦淮河滨水景观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三五”建设以来,党和政府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生态建设工作,在水资源开发、河流污染治理、流域环境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水资源双控行动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着,但已建成河流的生态修复工作和生态景观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研究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对外秦淮河的滨水景观进行综合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修复性策略,致力于解决外秦淮河滨水景观的生态问题,完善河流水系在南京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积极作用,实现城市滨水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外秦淮河的滨水景观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并结合滨水景观环境现状提出相关优化建议。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并进一步梳理了景观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河流生态修复以及滨水景观评价这两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滨水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外秦淮河滨水景观评价模型。将外秦淮河滨水景观分为自然生态层面、人工景观层面、历史文化层面、服务设施层面和管理层面这五个方面去分析,筛选出22项具体评价指标对其滨水景观进行评价。将外秦淮河滨水景观分为6个景观段:三汊河口至清凉门桥段、清凉门桥至集庆门桥段、集庆门桥至雨花桥段、雨花桥至外秦淮河大桥段、外秦淮河大桥至上坊桥段以及上坊桥至东山桥段,从使用者角度客观地评价了外秦淮河不同景观段的使用情况,并指出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1)外秦淮河整体滨水景观模糊综合评价为E2较好级别;6个景观段中,三汊河口至清凉门桥段滨水景观模糊综合评价为E3一般级别,其余五个景观段的滨水景观模糊综合评价为E2较好级别。(2)使用者对外秦淮河滨水景观的人工景观和服务设施层面的评价较高,而对自然景观层面的评价较低。(3)外秦淮河的滨水景观在历史文化层面和服务设施层面的差异性较大,在管理层面的差异性较小。(4)滨水景观效果最好的三个景观段依次为清凉门桥至集庆门桥段、集庆门桥至雨花桥段以及上坊桥至东山桥段。最后,针对评价结果,结合外秦淮河滨水景观的现状,以景观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从小、中、大三个尺度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为今后的滨水景观建设、评价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万苗苗[6](2021)在《W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涌现出诸多弊端,如财务处理效率低下,财务管理成本较高等问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开始在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集团公司中推广应用。该模式可使企业财务管理更加高效合理、减少人力物力投入以及进一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更好的实现其经济价值,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需对其运营效果进行评价。如何依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现状,构建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保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以W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研究构建了一套符合其运营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首先,对W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现行绩效评价方法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发现目前W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采用的绩效评价方法仍处于对员工个人绩效考核的阶段,缺少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来衡量其价值,且其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绩效评价目标模糊、绩效评价方法滞后、绩效评价指标单一以及绩效评价信息缺乏有效整合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以目前国内外最新绩效评价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构建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体系。首先,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分别从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和学习与成长维度确定相关绩效评价指标;其次,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四个维度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W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进行评价,针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为W公司构建了一套科学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评价体系,为其更好地的发展提供帮助。此外,本文研究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也可为其他公司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体系时提供经验和借鉴。
任海霞[7](2021)在《内蒙古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无论是硬实力,亦或是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竞争力。当前,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仍然不足,科技领军人才匮乏。内蒙古在国家发展的大局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实施“自治区人才强区”工程和内蒙古科技竞争力追赶战略中,首先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本文以高层次科技人才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内蒙古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进行具体研究。旨在建立全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为提升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提供指导。基于现有人才评价研究成果,充分考虑人才评价的现实导向性,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高层次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依据专家打分和问卷调研结果赋予具体指标权重,探索制约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内蒙古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判;采用比较研究法,横向与西部地区宏观对比,纵向统计分析内蒙古近五年情况,总结内蒙古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剖析问题、分析原因,揭示内蒙古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区域综合创新能力的耦合关系;印证破除“五唯”,建立综合评价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最后,着眼于新形势下国家和地区对于提升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引进、培养、使用高层次科技人才为导向,突出“以用为本”,提出建议和对策。为破解内蒙古区域综合创新能力长期低位徘徊的窘境,进一步发挥高层次科技人才在区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提供理论指导,为实现内蒙古人才强区、建设创新型自治区战略目标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张哲[8](2021)在《村镇生物质沼气供暖技术测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质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我国农村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随着中国农村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步伐的加快,人们对于生物质能的研究和利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农村在生物质能的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尤其是缺少对典型项目的实测和评价,无法准确预判生物质供暖应用于农村地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因此本文对此展开研究。首先本文结合生物质沼气供暖应用于农村地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从技术特性、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可承受性和原料条件适宜性这五个方面选取了16个指标来评价村镇建筑生物质沼气供暖,建立了一套村镇建筑生物质沼气供暖评价指标体系;随后通过对比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选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对村镇建筑生物质沼气供暖进行评价。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步骤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其中技术特性、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可承受性和原料条件性这五个准则层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值分别为0.087、0.303、0.043、0.45、0.117;最后本文建立了村镇建筑生物质沼气供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表,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对村镇建筑生物质沼气供暖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对徐州地区一沼气供暖示范户进行测评。首先进行现场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沼气供暖系统的室内采暖效果和经济性进行分析;然后利用De ST软件模拟了住宅的能耗情况,计算出逐时热负荷和能耗量等数据,结合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沼气供暖与传统燃煤和天然气供暖系统的经济、环境效益。结果表明:沼气供暖的初投资和运行费与燃煤供暖相比都较高,还需进一步提升沼气供暖的经济性,但是沼气供暖环保效益比较可观,整个供暖季减排二氧化碳2190kg、减排二氧化硫17.73kg、减排氮氧化物1.29kg、减排粉尘量8.87kg;沼气供暖相比于天然气供暖,在热负荷较低时,两者供暖费用差别不大,对沼气产量比较丰富的农村地区更应因地制宜选用沼气供暖,以减少天然气的用气压力。最后本文将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应用,对一生物质沼气供暖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出该项目评价等级为“较差”。
张涛[9](2021)在《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因素及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商务逐渐成为网络购物的主要形态,在不同的大众领域为用户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精准化服务,如移动购物、移动支付、移动旅游、移动理财等。移动商务平台通过获取用户隐私信息来定位用户个性化需求,以便向用户提供精准、个性化服务,移动商务平台和用户可以通过用户披露的隐私信息达到“互利双赢”的局面。然而,移动商务用户享用精准、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隐私安全威胁。用户披露的隐私信息在被移动商务平台获取、使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被泄露、滥用、窃取的风险,越来越多的用户对披露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感到担忧,这直接影响着用户披露个人隐私信息的意愿。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用户隐私信息披露和移动商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围绕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因素及风险评估方法展开研究,具体解决以下四方面问题:(1)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在披露个人隐私信息时面临收益和风险,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和用户感知风险影响因素是怎样的?(2)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因素具体有哪些,如何构建一套风险评标体系?(3)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如何对移动商务平台进行定量、准确的风险评估?(4)如何改善移动商务平台的风险环境,如何提升政府、行业等监管职能的发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引入隐私计算理论来构建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模型,实证分析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的内在机理及用户感知风险的影响因素,依据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理论按照“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的研究思路来构建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有效的风险度量和评估方法,来帮助用户选择风险“可接受”或“可控”的移动商务应用,指导改善移动商务风险环境,从而确保用户的隐私信息安全,以此达到移动商务平台健康发展和用户安全享用精准、个性化服务的“互利共赢”目的。首先,本文围绕研究问题利用文献研究法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研究:一是对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披露风险因素及风险评估方法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概述,在此基础上探索本文研究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方法的切入视角。二是对移动商务的内涵、特点及与传统电子商务的差别进行了介绍,对隐私信息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阐述,并对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和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进行了概念界定。三是对隐私计算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等与本文研究问题息息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模型的构建及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本文结合隐私计算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来构建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模型和理论假设条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样本数据,检验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实证和检验,并从用户风险感知的角度对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通过纸质问卷和“问卷星”两种形式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512份。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技术风险、平台环境风险、平台运营管理风险、移动终端风险、用户自身脆弱风险正向影响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感知风险;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感知风险负向影响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意愿,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感知收益正向影响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意愿;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意愿正向影响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再者,本文参照风险管理理论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从技术风险、移动商务平台环境风险、移动商务平台运营管理风险、移动终端风险、用户自身脆弱风险等5个维度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风险度量和评估方法:基于信息熵和马尔可夫链的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方法,并提出了用于对比分析的基于经典评价方法的风险评估方法,重点围绕评估方法的理论依据、设计思路和计算步骤进行阐述。本文结合移动商务实际应用梳理出具有代表性的移动商务平台应用案例,来检验提出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或专家评分等形式收集样本数据,分别对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BP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估方法、基于信息熵和马尔可夫链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两种风险评估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检验了本文提出的新方法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根据风险评估方法实证分析结果对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特点及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重点围绕风险较高的风险指标提出管理策略,分别从信息安全技术、平台环境、平台运营管理、移动终端、用户自身及监管层中的政府、行业等角度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对论文研究的内容、结论进行概括总结,梳理出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性,并提出该领域未来研究应关注的研究方向。综合上述研究内容和结论,本文主要的贡献和创新点如下:(1)结合隐私计算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构建了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提出的理论模型及关系假设进行了验证,进一步探索了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的内在作用路径和影响因素,并从用户感知角度探讨了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的决策过程及用户感知风险因素,对于构建移动商务用户隐私行为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2)构建了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属性模型。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和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内在机理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属性模型,对模型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从技术风险、移动商务平台环境风险、平台运营管理风险、移动终端风险及用户自身脆弱风险等不同层面对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因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描述,从新的视角扩充了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属性模型。(3)提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移动商务用户隐私披露风险评估方法。将信息论中的信息熵和数理统计中的马尔可夫链引入到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之中,从跨学科研究的视角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基于信息熵和马尔可夫链的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方法,利用信息熵对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进行度量,通过马尔可夫矩阵描述更加真实的复杂风险环境,计算出目标风险评估值及各类风险因素的风险熵。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将提出的新方法与经典的模糊综合评价法、BP神经网络预测法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检验了本文新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能够提供较为客观、准确的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结果。(4)提出了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管理策略。根据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结果,本文梳理和总结了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的特点及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风险管理策略,围绕风险指标分别从平台技术、平台环境、平台运营管理、移动终端、用户及监管层中的政府、行业等角度提出具体的用户隐私保护措施,对移动商务环境下用户隐私信息保护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也为进一步改善移动商务隐私风险环境提供有益的启示。
周逸[10](2021)在《中小型工业园区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国内各地区开始大力推进建设各类工业园区,工业园区的安全管理问题也成为各地政府部门及园区管理部门重点关注的内容。开展工业园区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是提高园区安全管理水平以及安全监管效率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内针对工业园区开展综合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危险程度较高的化工园区,而对于风险程度处于较低水平以至于存在的潜在风险往往容易被忽视的、数量逐年增加的以工贸行业聚集为主的中小型工业园区的研究寥寥无几。论文将以工贸行业聚集为主的中小型工业园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综合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论文分析了当前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工业园区的类别以及工业园区事故风险特点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选用事故树对中小型工业园区存在的主要事故类型进行分析,查找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识别危险有害因素。论文对中小型工业园区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单元划分,从园区公共安全风险、园区企业安全风险、安全管理补偿因素三个方面,构建了一套具有通用性的中小型工业园区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辅助软件YAAHP求出各个指标因素的权重值,保证各指标因素权重的一致性与合理性。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评价集,采用专家填写问卷的形式确定各指标因素的隶属度,基于所构建的中小型工业园区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各层级模糊综合评价,最终得到工业园区综合安全现状等级,确定各指标因素对园区综合安全状况的影响程度。在应用研究中,以苏州市渭塘镇创新工业园为评估对象,基于构建的中小型工业园区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该工业园开展综合安全风险评估,验证所构建模型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结果显示,创新工业园综合安全现状等级为中等,与创新工业园实际情况相符合,其评估过程与结果可以有效提高创新工业园的风险管控能力,为创新工业园的安全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二、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航天软件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件质量评价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2 软件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软件质量评价理论基础 |
2.1 软件质量模型 |
2.1.1 Boehm质量模型 |
2.1.2 McCall质量模型 |
2.1.3 ISO/IEC9126质量模型 |
2.1.4 GJB5236质量模型 |
2.1.5 ISO 25010质量模型 |
2.2 软件度量 |
2.2.1 软件度量的分类 |
2.2.2 软件度量的方法 |
2.3 软件生存周期 |
2.3.1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
2.3.2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层次结构的航天软件质量模型 |
3.1 航天软件概述 |
3.1.1 航天软件组成及特点 |
3.1.2 航天软件开发过程 |
3.2 层次分析法 |
3.2.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3.2.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3.3 航天软件质量模型构建 |
3.3.1 航天软件质量模型结构 |
3.3.2 质量特性与质量子特性 |
3.4 航天软件质量度量指标 |
3.4.1 质量特性度量手段 |
3.4.2 需求分析阶段的度量指标设计 |
3.4.3 软件设计阶段的度量指标设计 |
3.4.4 编码实现阶段的度量指标设计 |
3.4.5 软件测试阶段的度量指标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置信度的航天软件质量模糊综合评判法 |
4.1 模糊综合评判法 |
4.1.1 模糊理论 |
4.1.2 模糊综合评判 |
4.2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分析 |
4.2.1 应用过程 |
4.2.2 存在问题及分析 |
4.3 基于置信度的模糊综合评判法 |
4.3.1 最大隶属度准则的有效性判断 |
4.3.2 置信度准则 |
4.3.3 基于置信度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实施 |
4.4 实际应用算例 |
4.4.1 确定软件质量模型 |
4.4.2 确定元素权重 |
4.4.3 确定因素集、评语集和评判矩阵 |
4.4.4 实施模糊综合评判 |
4.4.5 结果向量有效性检验 |
4.4.6 给出本层评判结果 |
4.4.7 逐层向上评判得到最终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SCS算法优化D-FNN的航天软件质量评价 |
5.1 改进的布谷鸟搜索算法SCS |
5.1.1 布谷鸟搜索算法 |
5.1.2 螺栓遗传算法 |
5.1.3 改进的布谷鸟搜索算法 |
5.2 基于SCS算法优化的动态模糊神经网络 |
5.2.1 动态模糊神经网络模型 |
5.2.2 基于SCS算法优化的D-FNN |
5.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5.3.1 实验目的及意义 |
5.3.2 实验仿真环境 |
5.3.3 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仿真实验 |
5.3.4 软件质量评价仿真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与创新 |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绩效考核模糊综合评价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系统硬件设计 |
1.1 数据准备模块 |
1.2 模糊综合评价模块 |
1.3 报表处理模块 |
1.4 系统维护模块 |
2 绩效考核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2.1 建立评价因素集 |
2.2 建立权重集 |
2.3 建立评语集 |
2.4 建立评价集 |
3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模型求解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 结束语 |
(3)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框架 |
1.3.1 章节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关键概念解读 |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
2.2.1 研究方法 |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
2.2.6 本节述评 |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
2.3.2 资料收集 |
2.3.3 共词分析 |
2.3.4 共词网络分析 |
2.3.5 多维尺度分析 |
2.3.6 本节述评 |
2.4 文献述评 |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
3.1.2 资料采集 |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
3.2.1 开放式编码 |
3.2.2 主轴式编码 |
3.2.3 选择性编码 |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2.5 本节小结 |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
4.2.5 案例分析讨论 |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
4.3.3 案例分析讨论 |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
4.4.5 案例分析讨论 |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
5.1 调研对象 |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
5.5 本章小结 |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
6.1.1 合理性的审视 |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评估问卷 |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4)基于移动应用的渭河水功能区水质评价及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功能区考核评价研究现状 |
1.2.2 水质预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渭河干流水功能区概况 |
2.1 渭河流域陕西段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社会经济 |
2.1.3 水环境特征 |
2.2 渭河水功能区划 |
2.2.1 水功能区划目的和意义 |
2.2.2 渭河水功能区划原则 |
2.2.3 渭河水功能区划结果 |
3 渭河水功能区水质考核评价 |
3.1 渭河水功能区水质现状 |
3.2 水质评价定义与标准 |
3.3 水质评价方法 |
3.4 考核评价方法 |
3.4.1 单因子指数法 |
3.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4.3 内梅罗指数法 |
3.4.4 三种方法比较与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4 水功能区水质预警模型的构建 |
4.1 水质预警原理 |
4.2 水质预警体系的构建 |
4.2.1 水质预警体系目标 |
4.2.2 水质预警体系组成 |
4.2.3 水质预警指标阈值 |
4.3 水功能区水质预警模型计算 |
4.3.1 标准限值模型 |
4.3.2 统计限值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渭河水功能区水质评价及预警系统架构与功能设计 |
5.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5.1.1 系统设计目标与原则 |
5.1.2 系统需求分析 |
5.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5.3 后台开发架构设计 |
5.3.1 SSM后台开发框架 |
5.3.2 数据库设计 |
5.4 移动应用架构设计 |
5.4.1 微信小程序开发优势 |
5.4.2 微信小程序开发框架 |
5.5 服务器与客户端交互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渭河水功能区水质评价及预警系统实现 |
6.1 系统开发环境 |
6.1.1 后端运行环境的安装及配置 |
6.1.2 移动前端开发工具的注册与安装 |
6.2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
6.2.1 系统登录模块 |
6.2.2 水质监测模块 |
6.2.3 达标评价模块 |
6.2.4 水质预警模块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基于生态理念的外秦淮河滨水景观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景观生态学 |
2.1.3 恢复生态学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3 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 |
第三章 滨水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 |
3.1 评价指标建立原则 |
3.2 确立评价指标体系 |
3.2.1 指标因子筛选 |
3.2.2 确定外秦淮河滨水景观指标体系 |
3.3 确立指标权重 |
3.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3.3.2 构造判断矩阵 |
3.3.3 计算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
3.3.4 权重值分析 |
3.4 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3.4.1 建立评语集和隶属函数 |
3.4.2 建立评价矩阵 |
3.4.3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 |
第四章 外秦淮河滨水景观评价分析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数据调查方法 |
4.2.1 问卷调查及数据获取 |
4.2.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3 外秦淮河滨水景观模糊综合评价 |
4.3.1 三汊河口至清凉门桥段 |
4.3.2 清凉门桥至集庆门桥段 |
4.3.3 集庆门桥至雨花桥段 |
4.3.4 雨花桥至外秦淮河大桥段 |
4.3.5 外秦淮河大桥至上坊桥段 |
4.3.6 上坊桥至东山桥段 |
4.3.7 外秦淮河整体滨水景观评价 |
4.4 评价结果与讨论 |
4.4.1 各景观段评价结果分析 |
4.4.2 不同景观段差异性分析 |
4.4.3 外秦淮河滨水景观整体评价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外秦淮河滨水景观优化策略 |
5.1 优化原则与目标 |
5.1.1 优化目标 |
5.1.2 优化原则 |
5.2 小尺度景观优化策略 |
5.2.1 构建功能丰富的滨水空间 |
5.2.2 优化自然斑块 |
5.3 中尺度景观优化策略 |
5.3.1 加强河流景观的连通性 |
5.3.2 加强生态廊道建设 |
5.4 大尺度景观优化策略 |
5.4.1 延续城市文脉 |
5.4.2 构建生态网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2.1 创新点与不足 |
6.2.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外秦淮河滨水景观指标因子调查问卷 |
附录2 指标因子选择专家问卷 |
附录3 专家权重问卷 |
附录4 模糊综合评价调查问卷 |
(6)W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概述 |
2.1.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涵 |
2.1.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特点及作用 |
2.2 企业绩效评价概述 |
2.2.1 企业绩效评价含义 |
2.2.2 企业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 |
2.2.3 企业绩效评价的作用 |
2.2.4 企业绩效评价的实施步骤 |
2.3 平衡计分卡概述 |
2.3.1 平衡计分卡基本原理 |
2.3.2 平衡计分卡方法流程 |
第三章 W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 |
3.1 W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介绍 |
3.1.1 W公司概况 |
3.1.2 W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简介 |
3.2 W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现状 |
3.2.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战略定位 |
3.2.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结构 |
3.2.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流程 |
3.2.4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系统 |
3.3 W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现状 |
3.3.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方法 |
3.3.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指标 |
3.3.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
3.4 W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
3.4.1 绩效评价目标模糊 |
3.4.2 绩效评价方法滞后 |
3.4.3 绩效评价指标单一 |
3.4.4 绩效评价信息缺乏有效整合 |
3.5 绩效评价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3.5.1 必要性分析 |
3.5.2 可行性分析 |
第四章 W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4.1 构建思路及原则 |
4.1.1 构建思路 |
4.1.2 构建原则 |
4.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战略目标的确定与分解 |
4.2.1 明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战略目标 |
4.2.2 分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战略目标 |
4.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财务维度绩效评价指标确定 |
4.3.2 客户维度绩效评价指标确定 |
4.3.3 内部流程维度绩效评价指标确定 |
4.3.4 学习与成长维度绩效评价指标确定 |
4.4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4.4.1 权重计算方法选择 |
4.4.2 建立绩效层次结构模型 |
4.4.3 建立判断矩阵 |
4.4.4 各维度指标权重计算 |
4.4.5 层次指标权重总排序 |
第五章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及改进建议 |
5.1 W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模糊综合评价 |
5.1.1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
5.1.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5.1.3 模糊综合评价 |
5.1.4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2 W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改进建议 |
5.2.1 财务维度 |
5.2.2 客户维度 |
5.2.3 内部流程维度 |
5.2.4 学习与成长维度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指标权重设定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指标评价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内蒙古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人才 |
2.科技人才 |
3.高层次科技人才 |
4.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 |
5.区域创新能力 |
(二)理论基础 |
1.评价理论 |
2.创新理论 |
3.人力资本理论 |
二、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一)指标体系建立 |
(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1.创建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
2.构造判断矩阵 |
3.进行一致性检验 |
4.确定指标权重 |
5.总单排序结果分析 |
(三)创新能力评价 |
1.模糊综合评价一般过程 |
2.评价结果解释 |
三、内蒙古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
(一)人才队伍基础现状 |
(二)创新条件横向比较 |
1.创新投入 |
2.创新环境 |
3.人才政策 |
(三)创新能力纵向分析 |
1.科研投入与支持力度 |
2.产业结构与人才分布 |
3.人才规模与创新能力 |
四、内蒙古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存在问题 |
(一)创新能力基础薄弱 |
1.规模不足,领军人才匮乏 |
2.分布不均,结构不优并存 |
(二)政策环境支撑不强 |
1.体制机制不健全,制度环境不优 |
2.政策执行效力差,服务保障不强 |
(三)创新效能潜能不高 |
1.人才流失严重,创新效能不高 |
2.培养模式不优,创新潜能不足 |
五、影响内蒙古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原因 |
(一)人才投入不足,创新动能乏力 |
(二)体制机制不畅,激励保障不够 |
1.评价机制偏颇,人才活力受阻 |
2.政策协同欠佳,保障落实不力 |
(三)用人权利受限,自主引才困难 |
1.区域竞争弱,人才引进困难 |
2.自主权不强,创新能力受限 |
六、内蒙古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
(一)激活人才创新动能 |
1.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资金保障 |
2.瞄准产业发展,优化人才布局 |
(二)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
1.加强顶层设计,突破机制束缚 |
2.完善政策体系,形成协同效应 |
3.打造创新平台,促进交流合作 |
(三)改善人才培养模式 |
1.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放管结合 |
2.创新培养模式,突出以用为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村镇生物质沼气供暖技术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沼气发展技术现状 |
1.3.2 国内外生物质供暖技术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能源应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1 构建的基本原则 |
2.2 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 |
2.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2.3.1 技术特性 |
2.3.2 经济效益 |
2.3.3 环境效益 |
2.3.4 社会可承受性 |
2.3.5 原料条件适宜性 |
2.4 村镇建筑生物质供暖评价指标的确定 |
2.5 各评价指标数据来源和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村镇建筑生物质沼气供暖评价方法 |
3.1 评价方法的概述 |
3.1.1 主观赋权法 |
3.1.2 客观赋权法 |
3.2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
3.2.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3.2.2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3.3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3.3.1 判断矩阵的构造 |
3.3.2 权重的计算和一致性检验 |
3.4 模糊综合评价法基本步骤 |
3.4.1 模糊数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
3.4.2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
3.5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 |
3.5.1 建立村镇建筑生物质供暖影响因素和评价等级论域 |
3.5.2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3.5.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5.4 村镇建筑生物质沼气供暖指标评价等级的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质沼气供暖案例评价分析 |
4.1 生物质沼气供暖示范户现场测试与结果分析 |
4.1.1 测试流程 |
4.1.2 测试仪器 |
4.1.3 测试方案 |
4.1.4 生物质沼气供暖示范户测试结果与分析 |
4.2 生物质沼气供暖示范户能耗模型的建立 |
4.2.1 建筑基本信息 |
4.2.2 DeST-h模拟 |
4.2.3 供暖热负荷模拟结果验证 |
4.3 整个供暖季热负荷模拟结果与分析计算 |
4.3.1 生物质沼气供暖的经济效益分析 |
4.3.2 生物质沼气供暖的环境效益分析 |
4.3.3 生物质沼气供暖适用性分析 |
4.4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4.4.1 各指标权重 |
4.4.2 模糊评价矩阵 |
4.4.3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
4.4.4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4.5 评价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因素及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研究 |
二、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因素研究 |
三、移动商务用户隐私披露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及内涵分析 |
一、移动商务相关概念 |
二、用户隐私信息的相关概念 |
三、用户隐私披露行为 |
第二节 隐私计算理论 |
第三节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一、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
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
第四节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及风险因素 |
第一节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研究必要性 |
第二节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 |
一、研究设计 |
二、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关系假设 |
三、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模型 |
第三节 量表设计与数据收集 |
一、量表设计 |
二、样本数据收集 |
第四节 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 |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 |
二、模型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方法 |
第一节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价指标 |
一、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二、评价指标选取 |
三、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二节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和BP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估方法 |
一、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
二、风险评估模型 |
三、风险评估指标权重计算 |
四、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数据预处理 |
五、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
第三节 基于信息熵和马尔可夫链的风险评估方法 |
一、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
二、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框架 |
三、基于信息熵的用户隐私披露风险 |
四、基于马尔可夫链的用户隐私披露风险状态 |
五、基于信息熵和马尔可夫链的风险评估方法 |
六、基于信息熵和马尔可夫链的风险评估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案例介绍 |
第二节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BP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估方法分析 |
一、问卷设计 |
二、数据集设计 |
三、模型实现 |
四、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基于信息熵和马尔可夫链的风险评估方法分析 |
一、评估过程 |
二、评估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方法对比分析 |
一、方法结果分析 |
二、方法特点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管理策略 |
第一节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分析 |
第二节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管理策略 |
一、用户自身隐私信息管理策略 |
二、移动终端隐私信息管理策略 |
三、移动商务平台运营管理策略 |
四、移动商务平台环境管理策略 |
五、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
六、基于政府方面的管理策略 |
七、基于移动商务运营商方面的管理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10)中小型工业园区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业园区事故风险分析 |
2.1 工业园区分类及事故风险特点 |
2.1.1 我国工业园区的分类 |
2.1.2 工业园区事故风险特点 |
2.2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
2.2.1 常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
2.2.2 事故树分析方法 |
2.2.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理论 |
2.3 工业园区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
2.4 工业园区安全风险评估单元划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 |
3.3 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 |
3.3.1 园区公共安全风险 |
3.3.2 园区企业安全风险 |
3.3.3 安全管理补偿因素 |
3.4 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糊综合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 指标因素权重的确定方法 |
4.1.1 主观赋权法 |
4.1.2 客观赋权法 |
4.2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
4.2.1 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构建 |
4.2.2 隶属度的确定 |
4.3 元决策软件YAAHP介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用研究 |
5.1 基本情况概况 |
5.1.1 创新工业园基本情况 |
5.1.2 危险物质使用情况 |
5.1.3 创新工业园安全管理现状 |
5.2 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各层级权重的确定 |
5.3 模糊综合评价在创新工业园综合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
5.3.1 指标体系评价集的建立 |
5.3.2 隶属度的确定 |
5.3.3 各级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
5.4 评估结论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指标权重确定调查问卷 |
附录2 指标评分调查表 |
四、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航天软件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 王安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
- [2]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绩效考核模糊综合评价系统设计[J]. 张萌谡,刘春天,李希今,黄永平.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1(05)
- [3]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4]基于移动应用的渭河水功能区水质评价及预警研究[D]. 郝月.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生态理念的外秦淮河滨水景观评价与优化研究[D]. 张梦凡.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6]W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研究[D]. 万苗苗.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7]内蒙古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研究[D]. 任海霞.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8]村镇生物质沼气供暖技术测评研究[D]. 张哲.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9]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因素及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张涛.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10]中小型工业园区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周逸.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