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25届金马奖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姚震[1](2021)在《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直播行业发展至今,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和相关主体通过分工协作、价值传导、信息传播、利益分配等方式紧密合作,贯穿网络直播活动的全流程,建立了稳定的行业生态系统。在这一生态系统中,网络直播平台处于中心环节,发挥着主导作用。网络直播环境下着作权的保护,除了对网络直播行为的着作权法规制、网络直播内容的着作权法认定等课题进行研究外,还应对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进行研究,合理确定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责任的认定规则。本文通过对网络直播及网络直播平台内在规律的考察,结合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现行规范渊源美国模式及本土规范基础中国模式的理论分析,探讨中国模式下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运行现状、困境及成因,最终从安全保障义务的新视野提出重塑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对策建议。具体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对网络直播和网络直播平台规律性问题的研究。主要分析了网络直播的定义和类型,网络直播兴起的历程及目前的发展态势,梳理了网络直播行业的运营模式和基本特征,回顾了网络直播中着作权侵权行为的类型、法律规制与热点问题。网络直播平台是基于网络,为直播参与主体开展各类直播活动提供软硬件服务和虚拟场所的经营者。本章针对网络直播平台的经营模式,围绕网络直播平台与直播公会、主播的关系模式、网络直播平台的内容生产模式、网络直播平台的收入分成模式进行分析,并对网络直播平台在着作权法上的法律性质进行探讨。第二章主要对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现行规范渊源美国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分析了美国模式的理论基础,即传统着作权法“直接侵权-间接侵权”二分法理论及网络着作权间接侵权理论。接着分析了美国模式形成的国际国内背景。本章重点对美国模式的规则体系、主要内容和制度机理进行研究。美国模式的制度机理包括“避风港”规则、“通知-删除”规则、免责排除规则和特别义务条款等具体规则的制度结构、内在逻辑和相互作用。本章还从案例视角对美国模式下网络直播平台版权侵权的司法实践情况进行探究。第三章是对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本土规范基础中国模式的具体研究。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缺乏独立性,内嵌并依附于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制度一般规则。本章梳理了中国模式形成前的早期立法情况、对美国模式的移植借鉴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脉络。并对中国模式的特征、理论建构和规则体系进行剖析,这主要包括:主体范围和权利客体的扩大、形式上与传统民法理论相兼容、过错认定规则的发展和必要措施理论。本章还就近年来随着网络服务业态不断创新而产生的新型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典型案件对中国模式的影响进行探讨。第四章主要针对中国模式下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运行现状、困境及成因进行研究。本章首先分析了中国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运行中法律适用规则和责任认定规则的应然逻辑,并通过具体案例印证了这一逻辑,同时总结了司法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结合司法实践未解决的问题以及网络直播平台的特征和商业模式,归纳出中国模式下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面临的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区分困境、过错认定规则困境、“通知-必要措施”规则失灵等主要困境。探究这些困境产生的成因:一方面,中国模式脱胎于美国模式,而美国模式从制度基因上就存在诸多局限性,如成立条件方面的先天局限性、“通知-删除”规则须有实施的可能性、过度减轻网络服务提供者义务等。另一方面,中国模式有着其自身建构局限性。其中,中国模式对免责条件的僵化改造是根本成因,“通知-必要措施”规则的滥用是直接成因,而替代责任的缺位则是消极成因。两方面原因相互作用共同造成了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实践困局。第五章对重塑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提出对策建议。首先对中国模式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进行反思,总结了学术界关于改造中国模式的路径探索,指出放弃美国模式制度样板是广泛共识。接着探究了传统民法中的安全保障义务理论,提出将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制度纳入安全保障义务制度,并分析了其法理上的正当性、行为类型上的一致性和比较法上的经验,指出在制度接入时应同步对现行安全保障义务制度的责任承担方式进行改造和引入替代责任。本章重点对安全保障义务视野下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构建进行了规划:一是指出其义务来源;二是对其制度内核——注意义务的内容和范围进行分析,这包括对现有制度资源的合理取舍,依靠内容过滤技术履行主动审查义务,加强同权利人在共建版权库、建设在线授权系统和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方面的合作,以及加强事后管理并将其与日常监管融为一体;三是对新视野下网络直播平台承担直接侵权责任、第三人介入下的连带责任和替代责任的具体条件进行研究和设计。
孟亮亮[2](2021)在《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文中研究指明
周才庶[3](2020)在《视觉的“怀旧体验”:当下中国电影的文化表征》文中研究指明当下电影不断追求影像奇观,黑白电影却以黑白色调表达出对于视觉的怀旧经验。《影》和《村戏》都采用黑白色调但表意效果却有差别,前者的水墨意境与暴力荼毒造成失序,后者的纪实风格与历史悖谬产生张力。黑白电影透露出反彩色的叙事意图,表现出反潮流的文化倾向。近年中国黑白电影的市场影响力有限,艺术表现力尚可。黑白电影的色彩试验只有契合影片的故事、情绪和思想,才能产生有效的修辞效果和象征意义。
唐韵芝[4](2020)在《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文中指出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技术的革新、产业的升级、文化的交融,人类世界正在发生着剧烈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迅速崛起,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文化产业链条上的电影产业,也发生着巨变:中国成为了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产业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同时,“现实主义”也受到了巨大挑战。从世纪之初的浮夸创作之风到寻找新主流电影的精神走向,中国电影人在新世纪的电影产业链条中,不断接受新的挑战,力求为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道路熔铸新的时代印记。而标志着中国大陆地区最高电影荣誉的“中国电影金鸡奖”则无疑聚集了几乎所有电影人士和普通影片受众的目光,而往往作为历届焦点的“最佳故事片”,则是当届众多优秀影片中的标杆,也代表着时年对于最佳故事片的价值判断、美学考量和创作认同。显而易见,现实主义作为中国电影最重要的题材选择和艺术观念,是最佳故事片中的主导力量。研究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中的现实主义,不仅是一种内在诉求,更是外在动因。面对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日益多元的今天,现实主义如何在多重挑战中注入动力、如何利用电影展现中国新世纪社会面貌、如何使中国现实主义电影走向国际舞台等,这些都是中国电影在现实主义道路上要面临的重要命题。第一章绪论,主要叙述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对象、结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第二章梳理中国电影金鸡奖与现实主义电影的共生关系;第三章研究坚守与更迭的21世纪初期,现实主义对中国传统“载道”精神的坚守,以及多元化新貌;第四章研究现实主义在进入中国电影又一百年纪元后在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突围与发展;第五章对新世纪电影现实主义策略进行反思,提出一些建议。
孙佳路[5](2020)在《《看电影》趣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看电影》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及大众文化转型时期的产物。它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期刊业开始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趣味为策略,由文学类期刊成功进行变身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曾打着“中国影迷第1刊”口号的《看电影》,坚持以电影为灵魂,以受众为中心,以客观体现电影工业现状为己任。同时,在面对网络媒介的强力冲击和大众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看电影》能够审时度势,整合媒介资源,多次进行改版,成为21世纪以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之一。它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营销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适应大众审美文化变迁的趣味传播。本文以《看电影》为研究对象,在市场经济、文化转型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对期刊的发展历程、出版形态和文本进行梳理和阐释。并在综合吸收大众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电影学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看电影》趣味的生成、发展和演变的背景、过程与原因。力图揭示社会和文化转型时期我国大众娱乐期刊的发展策略和大众审美趣味与媒介发展的关系。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电影期刊的发展历程和《看电影》的创刊时机、出版形态、改版状况进行阐述。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其艺术形态,创作手段,表现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电影期刊是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既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记录者,又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见证者。它一方面展示着电影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书写着社会的文化变迁。通过对中国电影期刊发展史的爬梳,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形态,意趣风尚及电影期刊对不同时期社会文化思潮的助推,为当代电影期刊的研究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引出于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成功改版的《看电影》。通过对《看电影》创刊背景及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其迅速脱颖而出,占领大部分读者市场的原因,以及其如何在信息变革时期、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大环境下,抓住时代特征,进行生存策略的演化。为接下来的趣味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视角,讨论《看电影》趣味的生成、演变及与趣味群体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其趣味生成和传播的内在逻辑,进一步考察趣味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媒介发展的策略。20世纪90年代,传统媒介由大众传播向分众化传播转型。这种改变使得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形成了以趣味为核心的互动模式。因此,对《看电影》趣味的生成研究,要将其还原到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分析促使其趣味生成的外部动力因素和内在传播逻辑。这种动因和逻辑既是现实的,又是空间历史的。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看电影》采取了受众定位策略,锁定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体,并通过对目标受众群体和趣味群体进行趣味层面的互动,引导和型塑,来建构富有时代性审美风尚的趣味文化。随着媒介传播形态的改变,传统媒介趣味与受众趣味趋向异化。作为媒介和文化商品的《看电影》在时代的变革中,所呈现和传播的趣味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与创新,这亦是一种生存策略的体现。第三章以当代视觉传播和文化消费为视角,以期刊封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期刊封面的设计、图片的审美趣味、版式中的电影味三个方面,讨论《看电影》作为文化商品的趣味呈现。在大众文化审美形态由日常生活审美化向审美日常生活化过渡的视觉文化消费时代。对于大众期刊,文字逐渐被图像僭越。“读图时代”到来,期刊的外在符号系统,即期刊的封面、版式设计成为适应视觉消费的主要手段。电影期刊相较于其他类型期刊,有着得天独厚的图片资源。《看电影》的封面从创刊之初就极具视觉冲击力,当然这也成为其快速占领读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看电影》封面和版式设计变迁的过程中,既体现了期刊作为文化商品的时尚趣味,又体现出了期刊的定位和审美趣味的变迁。第四章以期刊创刊时的社会文化转型为背景,大众审美形态为前提,以期刊的内在传播符号——栏目为研究对象,探讨《看电影》作为媒介的趣味呈现。分析期刊随电影发展和文化变迁所折射出的媒介趣味。在媒介快速发展时期,被当代传播媒介型塑的趣味群体普遍具有娱乐性、大众性、时尚性的消费特征。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恰好反映出大众的这些趣味特征。因此,将《看电影》放在宏观的、大众的电影信息分类范围中,通过对栏目名称的演变,经典栏目的个案分析,能更好地阐释《看电影》的大众媒介属性。进而探寻《看电影》在报道开放式的电影资讯时所呈现出的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策略。即它是如何在大众和娱乐的基础之上提炼出高级娱乐,提升媒介价值,以区别于其他同类电影期刊。第五章从趣味文化意蕴的视点出发,并通过对《看电影》正刊经典栏目和增刊《午夜场》的文本分析,阐释其迷影文化旨趣,论述《看电影》迷影场域的打造和对受众迷影文化的导向。美国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在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周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因“迷影”的消失将导致电影的衰亡,致使这个诞生于电影艺术萌芽时期的词汇,又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从而引发部分学者对迷影文化的正面讨论,使得在电影发展史叙事中,被忽略的影迷群体再次被关注。在迷影文化史叙述中,电影期刊曾作为早期迷影文化的主要推手之一。电影期刊是迷影文化的体现。因此,《看电影》从文化内涵上说是迷影的。同时,以受众为核心的《看电影》也是中国唯一本以影迷对电影的迷恋程度而进行分众化出版的电影期刊。通过《看电影》正刊中的迷影元素,增刊《午夜场》的迷影导向,共同助推迷影文化。
张宇辰[6](2020)在《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儿童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分支。从中国电影的历史来看,儿童题材故事片对电影的现实表达与革命叙事,电影的宣传教化功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受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所面临的产业环境与市场状况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进程进一步加快,电影主管部门更注重儿童题材故事片的精神文明建设属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儿童题材故事片发展。主要表现在:在组织机构上,整合电影制片厂,激励民营电影公司参与儿童题材故事片的创作;在政策上,减少儿童题材故事片的生产限制,加大儿童题材故事片的扶持力度;在资金支持上,设立专项资金、采取资助采购制、加大奖励力度。种种激励措施,活跃了儿童题材故事片的创作,同时,创作语境的变化也使新世纪以来的儿童题材故事片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针对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在创作上的变化特征,本文主要采取了电影叙事学的理论方法,从叙事类别、叙事角色、叙事结构、叙事视点四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对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的叙事成败得失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类型化的发展策略。绪论部分阐述了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的定义、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并梳理了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的发展轨迹。第一章从叙事类别的角度论析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的传统类别和新类别。分析传统类别下的革命历史类、农村类以及校园类儿童题材故事片的特点,以及传统类别儿童题材故事片在新世纪是如何继承、如何发展的。新型类别有体育类别、少数民族类别以及怀旧类别,类别的多元化丰富了儿童题材故事片的主题内涵。第二章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的叙事角色,根据普罗普的角色分类理论和格雷马斯的角色行动论将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中的叙事角色分为成长者、帮助者和阻碍者。其中成长者角色分为追求情感满足的成长者、逐梦的成长者和克服物质匮乏的成长者,帮助者角色分为救赎者、直接帮助者和辅助帮助者,阻碍者分为压制者、冷漠者以及同龄敌对者,并对这些叙事角色在儿童题材故事片中的意义进行总体概括。第三章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的叙事结构,根据儿童题材故事片的特点分为因果式线性结构和缀合式团块结构。其中因果式线性结构以其顺序的时间结构和因果逻辑关系适应了儿童的审美期待视野。缀合式团块结构以含蓄蕴藉的方式提升了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第四章分析了新世纪中国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的叙事视点,叙事视点分为零聚焦视点和内聚焦视点,其中内聚焦视点具体表现为固定内聚焦视点、变化内聚焦视点和多重内聚焦视点。不同视点的运用使得儿童题材故事片形成了丰富多元的叙事风格。第五章总结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叙事的成败得失,其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现实性与教化性并重、叙事角色多元以及叙事视点体现儿童本位。相应的问题是过于注重教化功能、叙事角色刻板化以及叙事结构单一化,另外,在视听语言方面,还存在缺少视觉奇观的问题。结语部分总结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的叙事策略,并根据其成败得失提出了类型化的发展策略。
王春晓[7](2020)在《公共生活视野下的贾樟柯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现代大众传媒的重要方式之一,电影具有突出的公共性特征,担负着关注公共生活、启蒙公民、反思和建构公共价值观念的社会责任。但在消费主义文化主宰的当下社会,电影的娱乐性和资本性影响和左右着很多电影创作者的立场和姿态。在这种情势下,贾樟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公共情怀,通过电影积极介入公共生活,影响社会公共领域,用影像世界里的诗性正义引领人们反思和推动社会公共价值观念的进一步完善。以玛莎·努斯鲍姆《诗性正义:文学想象和公共生活》一书中的相关理论为依托,本文采用电影介入公共生活的理论视角对贾樟柯电影进行深入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电影艺术在介入公共生活的实践中,建构诗性正义的可能。对“公共生活”概念和玛莎·努斯鲍姆的“诗性正义”理论进行界定,继而从公共生活与电影艺术的关系、电影艺术与诗性正义的关系两个层面,阐述电影艺术作品如何介入公共生活,以及如何在介入公共生活的实践中,最终建构起一种可以对社会公共价值观念产生影响的诗性正义。第二部分分析贾樟柯的时代“天命”感和公共情怀。结合贾樟柯生活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经历,可以发现贾樟柯深度沉潜于故乡汾阳县城的故事中,这种沉潜让他有可能更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中国现实,从而以汾阳县城为当代中国的缩影,以汾阳故事观照中国命运,这种超越性姿态让他实现了对中国社会公共生活的积极关注。在这一过程中,贾樟柯及其电影的公共性越来越被世界认识和肯定,他从一个文艺青年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以电影为媒介,参与政治、社会等公共问题的讨论与发言,彰显出知识分子应有的公共情怀。第三部分分析贾樟柯的电影是如何介入公共生活的。首先,他关注公共事件聚集时代变革,突破线性叙事展示时代群象,通过丰富的场面调度扩增镜头的信息容量,以此建构了以纪录中国为使命的电影世界;其次,贾樟柯以人性为电影创作的基点,以人情书写、生存困境的展示和人性思考来质疑现实和反思道德、法理,为社会公共理性的进展提供人性的参考;最后,贾樟柯通过对镜头理性和感性的调控,对人物语言做加法和减法,对视听美学的探索,有效制衡电影的表意功效,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对观众的影响和对公共生活的介入。第四部分主要从学术研究界、电影研究界和普通电影受众三大受众群体研究分析贾樟柯电影对公共领域的具体影响。在学术研究界,他关注真实中国的理念被广泛发现和认可,引发研究者们对电影“真实美学”的探讨,使电影的“生活实感”和“在场”感成为学术界思考电影与现实关系的焦点。在电影研究界,贾樟柯的影像从内容到风格影响了电影研究界对中国电影的看法,甚至使他们用新的话语来定义中国电影。而从豆瓣网、微博和知乎中,搜集普通电影受众对贾樟柯电影的评价,可以发现,贾樟柯的电影让普通人得以重新发现和审视自己。第五部分主要探究贾樟柯电影中“诗性正义”的具体体现。具有公共情怀的贾樟柯,以其电影对公共生活积极介入,在自己的电影世界中建构起了可供公共社会借鉴的诗性正义观念。比如,他借助电影故事吁请社会:关注普通人的平等与尊严;建构公民社会中理解与同情的人际关系;丰富法律与道德中的人性维度;促进社会正义的实现与完善。在商业性和娱乐性主导的电影市场环境下,贾樟柯坚守自己的电影创作初心,在公共生活中积极地发挥其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让电影在公共生活中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激发观众对人性和公共生活的深度思考,消除偏见,平等相处,从而促进人们进一步实现和完善社会正义。当下,如何能够让更多电影创作者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与良知,发挥其公共性价值,这是我们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周青[8](2020)在《论新世纪新锐文学期刊的实验性 ——以《文艺风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文学生产机制中,文学期刊无疑最能反映文学动态和发展趋势,因而借助文学期刊这一传播媒介来研究某一时期的文学样貌和生产机制便具有了独特的价值。图书出版的普及,互联网、手机等媒体的不断兴起,使得过去数十年孕生中国当代最优秀文学作品的主阵地传统文学期刊陷入网络阅读、读者分流等等挑战之中。当传统文学媒体遭遇挑战时,新锐文学期刊另辟蹊径,打破常规,在栏目设置、办刊趣味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实验色彩,代表刊物如《文艺风赏》。《文艺风赏》努力打破各种表达形式之间的藩篱,构建融合各种艺术于一体的大文学观,它关注各类创作作品,将其放在更加宽容的视野中进行评析。同时期刊注重对文学新人的培养,有独特的作者和读者生产机制,多渠道经营编读关系。《文艺风赏》注重内容的质量,将实验性质浓厚的作品大胆展示出来,包括为备受冷遇的文艺片和科幻作品正名,可谓是新世纪文学期刊发展新路子的探路者。本文论题“论新世纪新锐期刊的实验性--以《文艺风赏》为例”包含着双向的努力,一方面将《文艺风赏》置于当代中国文学期刊发展视野中进行考察,另一方面,通过展示新锐文学期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所遭遇的困境,探讨期刊作为一种文学传播渠道如何于信息碎片时代中突围。基于研究现状,笔者将从三大部分论述以《文艺风赏》为代表的新锐期刊所体现出的实验性和局限。
朱晓莲[9](2019)在《“女兵作家”谢冰莹研究》文中指出由于海峡两岸的阻隔,对着名“女兵作家”谢冰莹的研究亟待加强。本文在充分发掘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按照时间线索探讨谢冰莹在北伐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退居西北大后方时期及赴台后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力图从两岸整合的视角剖析她在不同历史境遇下的心路变化和立场抉择,从而丰富现代文学史的文人书写。、绪论和余论部分外,主体内容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首先分析“大文学”的文化内涵及1920年代文坛的“大文学”写作趋势,揭示《从军日记》轰动一时的背景因素;其次从《中央日报》副刊主编孙伏园的办刊理念着手,指出文笔粗疏的《从军日记》获其青睐的真正原因不在于“纯文学”,而是包含了“战争”、“女性”与“革命”这些因素在内的“大文学”;最后,探讨北伐过后谢冰莹在创作上尽力弥补语言技巧上的不足,在文学活动方面加入北方左联,并两次东渡日本留学,力图突破与完善自身的“大文学”写作理念。第二章重点考察1937-1940年谢冰莹在国统区多元文学形态共同存立的论争场域内,抛弃党派意识、阶级意识,坚持“民族本位”的文学追求,并多次组织战地服务团救护伤员,充当战地记者,撰写抗日宣传文章。这一时期她的报告文学创作呈井喷之势,直率激昂的文体风格和多维度艺术手法的运用,在抗日文坛上独树一帜。第三章主要探讨1940年谢冰莹在凋敝的西北文化生态环境下,受个人境遇、文学使命认知和西北政治局势的合力影响,参与创办并接受主编了大型文艺刊物《黄河》;在主编《黄河》期间,她努力跳出体制内办刊的藩篱,在文章的选择上全面突出抗战主题,对国民政府的文艺政策进行了适当取舍,使《黄河》的文艺气息超过了党政色彩;《黄河》的创办与发展加强了西北文苑与全国文坛的区域互动,壮大了西北文艺队伍,推动了西北大后方的文化建设。余论部分对谢冰莹赴台后的创作走向和思想变化做了整体性把握。分析她在“战斗文艺”的官方话语下,隐匿和修正自己的左翼思想;在文学创作方面,以1956年为界,创作重点逐渐从“社会问题式”小说向散文及儿童文学倾斜。指出从赴台前到赴台后,她“关注民生,忠于民族”的立场是不变的;“女兵作家”到“学者型作家”的转变,谢冰莹也并非“个案”,而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典型“现象”。
高艳君[10](2019)在《陆川电影创作研究》文中指出陆川是当代中国电影界中非常独特的一位导演,他的每一部电影都饱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和独立的创新精神,其标新立异、不拘一格的创作手法使他的电影在引起强烈反响的同时,也使他自身受到极大的关注。尽管他的电影数量并不多,但他在近二十年的创作历程中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创作特色,且在曲折的创作道路上不断走向成熟。本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本选题目前的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探究陆川电影在主题方面的创作特色。从主题建构来看,陆川的电影集中表现了对历史问题的个性思辨、对精神困境的集中展示、对生命脉络的深入探析。第二章主要探究陆川电影在叙事方面的创作特色。从叙事策略来看,陆川偏爱主观化的叙事视角,从对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处理中可以发现其个人话语在电影中的扩张与平衡。他对叙事结构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不同叙事结构的选择导致戏剧性在他电影中的消隐与回归。他善于对人物进行另类化的处理,有意削弱人物的类型性特点,但当弊端出现时,他也开始逐渐改善这种人物处理方式,逐渐加强人物的类型性特点。第三章主要探究陆川电影在影像方面的创作特点。从影像表达来看,陌生化的场景造型、多样化的摄影方式、奇观化的特技效果构成了陆川电影在画面呈现上大胆创新的特点,而功能化的人声运用、诗意化的音乐运用、抽象化的音效运用则构成了陆川电影在声音运用上灵活多变的特点。第四章主要探究陆川电影作品形成的根源。从陆川个人层面来看,文学的滋养对其电影气质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跨专业的学习经历使他形成了不同于科班出身的第六代导演的电影视野;从社会环境层面来看,入世背景下电影界商业气息渐显的趋势影响了陆川对自己电影中商业性的考量,互联网浪潮的大规模兴起促进了陆川对IP电影题材的选择和对电影生产与制作方式的转型;从电影生产层面来看,陆川电影生产者身份的叠加或删减和生产与制作方式的不同选择影响了电影最终的面貌。第五章主要探究陆川电影创作的不足之处。首先,陆川的电影中存在着某些建构无力的弊端,对于历史表述的不确定态度造成《王的盛宴》中历史观的建构无力,对于架空世界的粗糙描述造成《九层妖塔》中世界观的建构无力;其次,陆川的电影中还存在着某些内在断层的弊端,如个人情怀的强行嵌入导致《九层妖塔》的奇幻类型特质和情感主线完整性遭到破坏,喜剧元素的强行嵌入导致《九层妖塔》在类型融合方面出现裂痕。结语部分肯定了陆川在电影创作中始终坚守的艺术品格和人文精神,探讨了“体制中的作者”这一创作规划与他实际的电影创作之间的关系,赞许了陆川不断调整创作策略为自己争取更大发展空间的做法。
二、第25届金马奖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25届金马奖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略语 |
引言 |
第一章 网络直播与网络直播平台概论 |
第一节 网络直播 |
一、网络直播的定义和类型 |
二、网络直播的兴起和发展态势 |
三、网络直播的运营模式和基本特征 |
四、网络直播中的着作权侵权行为 |
第二节 网络直播平台 |
一、网络直播平台概述 |
二、网络直播平台的经营模式 |
第三节 网络直播平台在着作权法上的法律性质 |
一、网络着作权领域的法律主体概述 |
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概念和类型 |
三、网络直播平台的法律性质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现行规范渊源——美国模式 |
第一节 美国模式的理论基础 |
一、着作权直接侵权理论 |
二、着作权间接侵权理论 |
三、网络着作权间接侵权理论 |
第二节 美国模式的形成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第三节 美国模式的制度载体 |
一、DMCA的规则体系和主要内容 |
二、美国模式的制度机理 |
三、美国模式下网络直播平台版权侵权的司法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本土规范基础——中国模式 |
第一节 立法上的移植和发展 |
一、早期立法 |
二、《信网权条例》对美国模式的借鉴 |
三、中国模式的形成 |
四、中国模式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模式的理论建构和规则体系 |
一、主体范围和权利客体的扩大 |
二、形式上与传统民法理论相兼容 |
三、过错认定规则的发展 |
四、必要措施理论 |
第三节 新型案例对中国模式的影响 |
一、“阿里云”案 |
二、“阿鲁克”案 |
三、“微信小程序”案 |
四、影响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运行现状、困境及成因 |
第一节 中国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运行的应然逻辑 |
一、法律适用规则 |
二、侵权责任认定规则 |
第二节 中国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司法实践 |
一、“爱奇艺诉YYHD”案和“爱奇艺诉虎牙”案 |
二、“新浪诉虎牙”案 |
三、司法实践综述 |
第三节 中国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困境 |
一、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区分困境 |
二、过错认定规则的困境 |
三、“通知-必要措施”规则的失灵 |
第四节 成因之一——美国模式的制度基因局限性 |
一、成立条件方面的局限性 |
二、“通知-删除”规则须有实施的可能性 |
三、过度减轻网络服务提供者义务 |
第五节 成因之二——中国模式的自身建构局限性 |
一、根本成因:对免责条件的僵化改造 |
二、直接成因:“通知-必要措施”规则的滥用 |
三、消极成因:替代责任的缺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塑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中国模式之反思 |
一、对中国模式的总体评价 |
二、改造中国模式的路径探索 |
三、放弃美国模式制度样板 |
第二节 新视野下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制度 |
一、安全保障义务基础理论 |
二、将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制度纳入安全保障义务制度 |
第三节 安全保障义务下的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 |
一、义务来源 |
二、注意义务的内容 |
三、责任承担方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视觉的“怀旧体验”:当下中国电影的文化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影》与《村戏》:悖反的黑白表意能力 |
二、怀旧的文化经验与反彩色的叙事意图 |
三、黑白色调的画面修辞及审美效果 |
(4)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内容结构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电影金鸡奖与现实主义电影 |
2.1 中国电影金鸡奖 |
2.1.1 发展简述 |
2.1.2 意见领袖评选机制 |
2.1.3 把关人的决定权 |
2.1.4 最佳故事片奖项概况 |
2.2 新世纪最佳故事片与现实主义 |
2.2.1 现实主义发展简述 |
2.2.2 现实主义主导最佳故事片 |
2.2.3 现实主义植根多元化题材 |
第3章 坚守与更迭的21世纪初期(2001-2005) |
3.1 电影市场改革酝酿期(2001-2002) |
3.1.1 和弦电影展现现实生活 |
3.1.2 温情观照女性个体境遇 |
3.2 全面化改革探索期(2003-2005) |
3.2.1 民族题材的困境与坚守 |
3.2.2 领袖人物形象的立体化 |
3.2.3 灾难题材的本土化 |
第4章 突围与发展的中国电影新纪元(2006-2019) |
4.1 全面市场化的不断突围(2006-2010) |
4.1.1 现实主义与商业的博弈 |
4.1.2 新主流电影嬗变轨迹 |
4.2 创作者的现实主义关切(2011-2016) |
4.2.1 冯小刚电影的残酷与温暖 |
4.2.2 许鞍华关注女性困境 |
4.3 积极发展的新时代(2017-2019) |
4.3.1 现实主义观照民生 |
4.3.2 人道主义的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 |
第5章 新世纪电影现实主义策略的反思与建议 |
5.1 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的评选反思 |
5.1.1 评审场域强化把关人尺度 |
5.1.2 现实主义电影遗珠 |
5.2 现实主义电影叙事要深化 |
5.2.1 现实主义内涵与时俱进 |
5.2.2 现实主义深度与广度的开掘 |
5.2.3 现实主义形态的扩容 |
5.3 现实主义对接成功商业模式 |
5.3.1 有效进行电影路演 |
5.3.2 强化全媒体宣发策略 |
5.3.3 强化合拍片模式 |
5.4 现实主义增强包容性 |
5.4.1 鼓励百家争鸣 |
5.4.2 鼓励百花齐放 |
5.5 避免边际效应和路径依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看电影》趣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机缘及其价值 |
二、研究基础 |
(一)关于趣味 |
(二)关于媒介趣味 |
(三)关于电影趣味 |
三、关于《看电影》的趣味研究 |
四、关于《看电影》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一)关于电影期刊的研究 |
(二)关于《看电影》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电影期刊与《看电影》 |
第一节 当期刊遇上电影:中国电影期刊概说 |
一、中国电影期刊的诞生:1920——1930年代 |
二、中国电影期刊的曲折成长:1940年代 |
三、新中国电影期刊的复兴:1950——1980年代 |
四、新时期电影期刊的革新:1990年以来 |
第二节 《看电影》的前世今生 |
一、历史的时代机遇:创刊背景 |
二、电影的二维书写:《看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内外交互的趣味共振与嬗变 |
第一节 浸入趣味的光影空间 |
一、《看电影》的趣味之源 |
二、《看电影》的趣味生成 |
第二节 “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趣味互动 |
一、电影期刊与受众的审美互动 |
二、《看电影》与受众的趣味共振 |
第三节 大众审美视野中的趣味流变与创新 |
一、趣味的流变 |
二、趣味的创新 |
第三章 视觉消费视域下的商品趣味 |
第一节 《看电影》封面的商品视觉呈现 |
一、封面商品属性的视觉传播 |
二、《看电影》封面的视觉表征 |
三、《看电影》封面的消费符号象征性 |
第二节 《看电影》封面图片的审美趣味 |
一、封面图片的时尚趣味 |
二、封面图片的电影趣味 |
第三节 《看电影》版设中的趣味带入 |
一、“看”出来的电影即视感 |
二、富于情绪的色彩变迁 |
第四章 大众传播语境下的媒介趣味 |
第一节 基于大众传播的栏目构建 |
一、《看电影》的栏目概况 |
二、经典栏目的审美倾向 |
第二节 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表达 |
一、以前沿资讯凸显大众趣味 |
二、以多元风格打造娱乐趣味 |
三、以独家报道提升媒介价值 |
第五章 当代审美文化形态下的“迷影”趣味 |
第一节 区隔与导向的迷影文化 |
一、区隔:“影迷”——“大众”——“迷影”的定位 |
二、导向:助推迷影文化 |
第二节 打造“迷影”旨趣——《看电影·午夜场》 |
一、策划纸上“白日梦” |
二、精英式的品味表达 |
三、表现“迷”认知的年度总结 |
结论 |
引用和参考文献 |
附录1 《看电影》出版形态进化表(1999—2019) |
附录2 《看电影》栏目进化表(1999—2019) |
附录3 《看电影》封面影片与内地总票房汇总列表(2000—2019)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的叙事类别 |
第一节 传统类别的坚守与发展 |
第二节 新型叙事类别的建构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的叙事角色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的成长者角色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的帮助者和阻碍者角色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的叙事结构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的因果式线性结构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的缀合式团块结构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的叙事视点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的零聚焦视点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的内聚焦视点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叙事的成败得失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叙事的成功之处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片叙事中存在的问题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年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公共生活视野下的贾樟柯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一、有关贾樟柯电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有关“公共生活视野”研究文学艺术的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及创新价值 |
一、研究的理论视角及合理性 |
二、研究的创新价值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介入公共生活,构建诗性正义 |
第一节 电影艺术介入公共生活 |
第二节 电影艺术与诗性正义的建构 |
第二章 贾樟柯的时代“天命”感与公共情怀 |
第一节 从汾阳看中国:贾樟柯的时代“天命”感 |
一、贾樟柯的沉潜:“我的边城” |
二、贾樟柯的超越:“我的国” |
第二节 从文艺青年到人大代表:贾樟柯的公共情怀 |
一、文艺青年的蜕变:扞卫独立电影 |
二、人大代表的担当:关注公共问题 |
第三章 贾樟柯电影对公共生活的介入 |
第一节 纪录中国的“同一部电影” |
一、关注公共事件,聚焦时代变革 |
二、突破线性叙事,展示时代“群像” |
三、丰富场面调度,扩增镜头内涵 |
第二节 展示公共理性的人性进路 |
一、质疑冷峻现实,传递人情暖流 |
二、反思法理局限,彰显生存困境 |
三、淡化道德评判,维护人性尊严 |
第三节 制衡视听语言的表意功效 |
一、镜头设计的理性与感性 |
二、人物语言的加法与减法 |
三、视听美学的粗糙与精致 |
第四章 贾樟柯电影对公共领域的影响 |
第一节 对学术研究界的影响:探讨“真实美学” |
第二节 对电影研究界的影响:摆脱电影“常规” |
第三节 对普通电影受众的影响:审视并发现自己 |
第五章 贾樟柯电影“诗性正义”的追求 |
第一节 发现普通人的平等与尊严 |
第二节 建构公民社会的理解与同情 |
第三节 丰富法律与道德的人性维度 |
第四节 促进社会正义的实现与完善 |
结语 |
附录一 贾樟柯导演作品及获奖情况 |
附录二 贾樟柯简谱 |
参考文献 |
着作 |
会议论文集 |
汇编 |
学位论文 |
期刊报纸 |
电子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8)论新世纪新锐文学期刊的实验性 ——以《文艺风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文艺风赏》创办的时代语境与办刊理念 |
第一节 社会文化语境的新变 |
第二节 坚持边缘模糊的“纯文学”审美标准 |
第三节 “大文学观”的新变 |
第二章 《文艺风赏》作者和读者群的构成以及生产机制 |
第一节 作者身份和生产机制 |
第二节 期刊读者定位和读者构成 |
第三节 经营编读关系—把握读者心理 |
第三章 《文艺风赏》与传统文学期刊的区别 |
第一节 审美取向—探视多种文化角落 |
第二节 关注实验性质浓厚的作品 |
第三节 市场经济环境下文学期刊发展新路子的探路者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9)“女兵作家”谢冰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谢冰莹生平简介 |
二、前人对谢冰莹的研究成果及不足之处 |
三、本文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从军日记》与“大文学”写作 |
第一节 《从军日记》与《中央日报》副刊 |
第二节 对“大文学”写作理念的思考与突破 |
第二章 《抗战日记》与抗战文学 |
第一节 文艺工作者与女兵身份的构建 |
第二节 《抗战日记》与报告文学的勃发 |
第三章 《黄河》与西北统战区文学 |
第一节 《黄河》的创办与争议 |
第二节 对三民主义文艺政策的取舍与背离 |
第三节 《黄河》对西北统战区文学的贡献 |
余论:赴台后的妥协与坚守 |
第一节 左翼思想的隐匿与修正 |
第二节 立场转变后的创作倾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谢冰莹年表(1906—2000) |
(10)陆川电影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内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陆川电影的主题建构 |
第一节 对历史问题的个性思辨 |
第二节 对精神困境的集中展示 |
第三节 对生命脉络的深入探析 |
第二章 陆川电影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主观化的叙事视角:个人话语的扩张与平衡 |
第二节 多元化的叙事结构:戏剧性的消隐与回归 |
第三节 另类化的人物形象:类型性的削弱与加强 |
第三章 陆川电影的影像表达 |
第一节 大胆创新的画面呈现 |
第二节 灵活多变的声音运用 |
第四章 陆川电影的形成根源 |
第一节 陆川个人层面的根源 |
第二节 社会环境层面的根源 |
第三节 电影生产层面的根源 |
第五章 陆川电影创作的不足之处 |
第一节 陆川电影的建构无力 |
第二节 陆川电影的内在断层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陆川电影获奖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第25届金马奖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研究[D]. 姚震. 中国政法大学, 2021
- [2]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D]. 孟亮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视觉的“怀旧体验”:当下中国电影的文化表征[J]. 周才庶. 中华文化论坛, 2020(04)
- [4]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D]. 唐韵芝.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看电影》趣味研究[D]. 孙佳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题材故事片叙事研究[D]. 张宇辰.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公共生活视野下的贾樟柯电影研究[D]. 王春晓.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论新世纪新锐文学期刊的实验性 ——以《文艺风赏》为例[D]. 周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5)
- [9]“女兵作家”谢冰莹研究[D]. 朱晓莲.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10]陆川电影创作研究[D]. 高艳君.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