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基纤维素修饰电极对H_2O_2电催化还原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娟[1](2021)在《石墨烯基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疾病标记物的检测》文中研究表明石墨烯(Gr)由于其固有的大比表面积、超高导电性和催化性在电化学生物传感、能源储备、电池催化、环境污染物吸附等领域展示潜在的应用价值。贵金属纳米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超高的催化性和导电性,与Gr纳米材料的复合表现出更好的理化性能,已成为构建电化学传感器的理想材料之一。由于两者材料的复合不仅增强电化学信号响应,同时丰富传感器的结合位点,从而固定大量的识别适配体,最终提高电化学传感器的选择性、灵敏性等性能。由此,本论文合成四种卟啉功能化的石墨烯-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分别用于设计不同类型的适配体传感策略,实现了疾病标记物(Disease Marker)的检测应用。主要内容有以下四方面:(1)基于四羧基苯基卟啉功能化的石墨烯金纳米颗粒复合材料构建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检测肌红蛋白。首先,基于四羧基苯基卟啉(TCPP)功能化Gr负载的金纳米复合材料(TCPP-Gr/Au NPs)开发一种敏感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用于选择性检测肌红蛋白(Mb)。由于TCPP-Gr/Au NPs良好的导电性,固有的大比表面积和出色的机械性能,可以作为Mb电化学适配体检测的增强材料,同时,它为Mb适配体提供有效的抛锚基质。该传感器在2.0×10-11 M至7.7×10-7 M的线性范围内实现Mb的敏感检测,检出限为6.7×10-12 M。此外,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价格低和特异性高的优点,所以我们的研究能为Gr基材料在生物医学和生物传感器的应用提供新的视野。(2)基于血红素功能化石墨烯钯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本研究描述了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过程和特性研究。该PSA适配体传感器是基于血红素(hemin)功能化Gr钯纳米复合材料(H-Gr/Pd NPs)所构建的,该材料集Gr的高电导率,Pd NPs出色的电导率和催化性能等优势与一体。其中,置于Gr上的hemin既可作为保护剂,又可作为原位探针(Ep为-0.36 V),而Pd NPs通过Pd和氨基之间的配位键为DNA-生物素的固定提供大量结合位点。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固定PSA适配体可实现灵敏而特异性的PSA测定。所设计的PSA适配体传感器在0.025-205 ng/m L的PSA范围内具有线性响应,检出限8.0 pg/m L。PSA在加标血清样品中的回收率为95.0%至100.3%。因此,该PSA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有望成为PSA实际临床检测的替代方法。(3)基于血红素/石墨烯@PdPtNPs的双信号免标记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对粘蛋白1的灵敏检测。本研究基于H-Gr@PdPtNPs构建免标记的双信号适配体传感器用于粘蛋白1(MUC1)的检测。Hemin与Gr的复合提高Gr的水溶性,充当原位探针,而且H-Gr负载的PdPtNPs复合材料能够对H2O2的分解有协同催化作用。不仅如此,PdPtNPs为dsDNA(由MUC1适配体和其互补链杂交而得)的绑定提供丰富的结合位点。当检测体系中加入MUC1时,由于MUC1适配体和MUC1特异性结合导致dsDNA结构被打开,部分MUC1适配体从电极表面脱落下来,致使hemin的DPV信号和H2O2的计时电流信号升高。在最优条件下,构建的双信号免标记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对MUC1的检测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是8.0 pg/m L-80 ng/m L和0.80pg/m L-80 ng/m L,检出限分别是2.5 pg/m L和0.25 pg/m L。检测人血清样品中的MUC1回收率是95.0%-104.2%。总而言之,该免标记的传感器不仅降低实验成本,为MUC1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思路。(4)基于血红素/巯基-β-环糊精@钯铂纳米花复合材料和Exo I三重放大策略的比率型电化学传感器准确检测CA125。基于血红素/巯基-β-环糊精@钯铂纳米花复合材料(H-Gr/SH-β-CD@Pd Pt NFs)和Exo I扩增辅助策略,设计三重放大比率型传感器用于CA125的定量测定。在此,hemin仍然充当防止Gr沉淀的保护剂,并为传感器提供内参比信号。Pd Pt NFs作为催化增强剂提高电子转移速率,放大hemin的信号。在加入CA125后,由于适配体和CA125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富集槲皮素(QUE)的dsDNA被打开,导致QUE解吸。这些QUE通过SH-β-CD的主客体识别作用而富集在材料修饰电极上,致使QUE的直接电子转移而表现出强的电化学信号,但是由于c DNA片段在Gr材料上的非特异性吸附导致原位探针hemin信号的降低,形成比率信号。此外,Exo I对CA125的循环可扩增QUE信号,放大比率信号,降低背景干扰。基于这些特性,提出三重放大的比率信号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CA125检测。测试表明该测定方法具有更宽的线性范围,范围为6.0×10-4至1007 ng/m L,较低的检出限为0.14 pg/m L,在人血清样品中CA125的回收率为99.2%至104.4%。所以,这项工作将为开发三重扩增和比率信号策略用于临床诊断中其他Tumor Marker的检测提供新机会。(5)总结研究成果,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进行探讨和展望。
张怡[2](2021)在《基于氧化碳纤维纸的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文中提出农业化肥和食品添加剂过度使用导致的亚硝酸盐污染,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人体若摄入少量亚硝酸盐可能导致急性中毒,若接触过量可致癌甚至死亡。因此,准确、定量监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对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以及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因其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以及可以实现小型化现场分析等优势,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商业碳纤维纸(CFP)因其良好的导电性、大的比表面积、高的稳定性以及对环境友好的特性,在电分析领域应用广泛。本论文通过简单的退火氧化方法,构建了一种基于氧化碳纤维纸(OCFP)的电化学传感器,实现了在矿物质水和香肠中亚硝酸盐的快速、准确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OCFP电极的制备及表征。在退火氧化温度及时间的调控下,合成了不同的OCFP电极材料,并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对其进行探究。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CFP和OCFP是由直径均为7.2μm左右的碳纤维交织而成的三维(3D)网状结构,其材料表面粗糙度随着氧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大。X-射线衍射光谱(XRD)表明制备的OCFP样品拥有碳组分完整的晶体特征。拉曼光谱显示OCFP的ID/IG强度远高于CFP,证明退火氧化可以提高材料表面缺陷边缘/平面位点。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说明氧化可以提高材料氧元素含量,引入更多的含氧官能团。通过对OCFP进行亚甲基蓝(MB)吸附,证明了OCFP具有更大的吸附表面积。接触角试验表明氧化过程提高了OCFP的亲水性,有助于亚硝酸盐离子在电极表面的传质。(2)OCFP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OCFP电极的亚硝酸盐催化氧化活性较高,证明退火处理可以增加活性位点及比表面积,从而提高亚硝酸盐电催化氧化性能。通过探究电解液p H、浓度及施加电压对OCFP电催化氧化亚硝酸盐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检测体系的最优条件。对体系不同扫速下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说明亚硝酸盐的氧化反应是扩散控制过程。通过I-T曲线法对不同合成条件下的OCFP电极进行测试,得到OCFP退火的最佳合成条件为500℃、2 h。(3)基于OCFP的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I-T曲线试验结果表明,OCFP相较于CFP有着更优异的传感性能,检测下限为0.1μM,检测限(LOD)为0.07μM,线性响应浓度范围为0.1~3838.5μM,响应时间为1 s,灵敏度为930.4μA m M-1 cm-2。这些性能值可以媲美甚至优于大多数报道的基于贵金属或过渡金属的亚硝酸盐传感器。选择性试验证实了该传感器对大多数电活性离子均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此外,通过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可以排除不同干扰物对亚硝酸盐检测的影响。同时,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重复性,以及在食品样品中可靠的分析性能,拥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王璠[3](2021)在《纳米催化剂负载炭基电催化膜电极降解苯酚的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将电化学氧化水处理与膜分离耦合开发电催化膜反应器用于有机污染物废水处理与回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膜电极运行稳定性及失效机制是电催化膜反应器工程应用所面临的难题。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将纳米金属氧化物(Sb-SnO2、MnOx及Ti O2)负载炭膜基体制备膜电极(MOx/C),构建膜反应器(ECMR)考察苯酚COD去除率及服役过程失效机制,为工业应用奠定基础。以炭膜为基体(平均孔径0.03μm),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Sb-SnO2/C、MnOx/C以及Ti O2/C膜电极(40×40×4 mm)。其中MOx负载量分别为9.1 mg cm-1(Sn)和1.2 mg cm-1(Sb)、4.0 mg cm-1(Mn)、2.6 mg cm-1(Ti)。膜电极作为阳极,不锈钢网为阴极,构建ECMR,处理苯酚废水。其中,苯酚浓度为5 mmol L-1,电解质为7.5 g L-1 Na2SO4,电流密度为0.4 m A cm-2,停留时间为12min。ECMR连续运行6天后,COD去除率分别由80.6%、65.3%和78.9%下降到41.3%、41.2%和35.4%。这表明膜电极表现出良好的COD去除率和一定的运行稳定性。其COD去除率下降归因为碳沉积和膜电极自身物化变化。Sb-SnO2/C以酸类中间产物吸附沉积为主,MnOx/C和Ti O2/C以酚类中间产物为主。苯酚以及三种酚类中间产物(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和苯醌)的动态吸附模拟实验结果显示,苯醌在膜电极上的吸附对苯酚的降解影响最大。三种膜电极吸附一定浓度对苯醌后发现对苯酚的COD去除率分别仅为11.7%、1.1%和1.05%。借助ICP、SEM、XPS等表征手段表征膜电极运行过程中催化剂脱落、形貌、晶型以及化学环境变化等。结果显示,三种膜电极都存在催化剂脱落的情况。其中Sn和Sb的总脱落率约11.1%,Mn和Ti的总脱落率分别约为16.1%和35.2%。除此之外,Sb-SnO2/C膜电极运行后,Sb相比Sn过量脱落,且形貌发生明显变化并生成Sn(OH)4不导电层。MnOx/C膜电极上Mn价态发生变化,推测Mn2+和Mn3+优先脱落。Ti O2/C膜电极表明出现小颗粒团聚,归因于纳米Ti O2团聚。此外,采用Na OH水溶液(p H=11.9)对膜电极进行清洗再生。结果表明,Sb-SnO2/C膜电极COD去除率恢复率为59%,归因于晶型变化亦即Sn(OH)4生成。但是清洗后的Sb-SnO2/C膜电极再次煅烧后,其催化性能发现完全恢复。这是因为重新煅烧使Sn(OH)4重新脱水为SnO2,发生晶型回转。清洗后MnOx/C膜电极对COD去除率恢复率96%。这归因于Mn脱落率较低,Mn价态变化不影响其性能;而碱清洗能够有效洗脱电极表面有机物,恢复其催化性能。清洗后Ti O2/C膜电极COD去除率恢复率为69%,归因于催化剂脱落较多。总之,MnOx/C膜电极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和运行稳定性。
于磊[4](2020)在《近红外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及基于铋膜的比率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纳米材料所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电化学发光(ECL)是一种利用电极表面进行电子转移过程中形成的激发态物质产生发光现象的过程,是电化学和光谱学的有机结合,既具有化学发光法的高灵敏度,兼有电化学操控反应过程的优势,成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分析方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具有仪器设备简单、灵敏度高、分析快速快、可用于多组分检测的特点,在重金属离子检测和金属标记的生物分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本论文中,我们以金属簇纳米材料为ECL发光体,制备了基于金、银纳米簇的近红外ECL免疫传感器。以铋膜为信号增强剂及电流参比信号,研制了基于纳米材料的化学修饰电极的比率电化学传感器。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金纳米簇近红外电化学发光的免疫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近红外电化学发光(NIR ECL)材料在多组分测定与成像分析方面具有优势,但目前在水相中ECL发射光谱峰超过800 nm的NIR ECL发光材料较为稀少。我们采用蛋氨酸(Met)作为稳定剂和还原剂,制备了在水相具有良好NIR ECL的金纳米团簇,以三乙醇胺作为共反应剂,其阳极ECL发射峰红移至835 nm,而且其强度为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制备的金纳米团簇的75倍。利用该金纳米团簇的良好生物相容性和ECL性能,用其标记信号二抗,以甲胎蛋白(AFP)为模型抗原,制备了一种NIR-ECL免疫传感器,其线性范围为3 fg m L-1~0.1 ng m L-1,检出限为1 fg m L-1。2.近红外电化学发光的银纳米簇的制备及其在多组分传感中的应用银纳米簇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在生物分析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文献中仅报道了银纳米簇的阴极ECL性质,且ECL发射光谱位于可见光区,未见银纳米簇的NIR ECL特性方面的文献报道。我们以牛血清蛋白为模板制备的银纳米簇(BSA-Ag NCs),以三乙醇胺作为共反应剂,在水性介质中,观测到明显的阳极ECL信号,而且发射峰的波长达到904 nm。我们将BSA-Ag NCs用作ECL信号标签,以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为模型抗原,制备了一种NIR ECL免疫传感器。为了增强电子传递效率,将碳纳米管纳米粒子(NPs)-壳聚糖复合物覆于三明治结构免疫物上,其中碳纳米管作为导电桥连接基底电极与标记在与二抗上的ECL发光体,作为共反应物促进剂,使ECL强度提高了16倍。该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0.03 pg m L-1~0.1 ng m L-1,检出限为7.4 fg m L-1。在此基础上,利用BSA-Ag NCs优异的阳极NIR ECL特性,并与Cd Se量子点(QDs)(lmax=553 nm)和Cd Te QDs(lmax=676 nm)联合,以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c Tn I为模型目标抗原,采用Cd Se QDs、Cd Te QDs、BSA-Ag NCs分别标记其二抗作为ECL信号标签,建立了基于光谱分辨的ECL免疫分析法,三种ECL发光体的发射峰光谱分离度良好,通过测定这三种ECL发光体在不同波长区信号,实现三组分的同时测量,检出限分别为35mU m L-1(CA125)、87mU m L-1(CA19-9)、17 fg m L-1(c Tn I)。3.铋膜修饰多孔硅纳米粒子比率电化学法检测铅离子多孔硅(PS)是一种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多孔纳米材料,如高度可调的孔隙率、较大的表面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等。比率方法具有自我校正的特性,能够提高分析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已应用于光学、电化学传感器中。我们采用含HF,和H2O2的电解质溶液,通过电化学蚀刻单晶硅的方法制备了多孔硅纳米粒(PS NPs),并以它修饰玻碳电极(GCE)制备用于Pb(Ⅱ)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且以Bi膜作为电流信号增强剂,使用Pb(Ⅱ)和Bi(Ⅲ)峰值电流之比作为信号,建立了比率型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DPASV)检测Pb(Ⅱ)的分析方法,其线性范围为0.2-100mg L-1,检出限为0.09mg L-1。将电极清洗后置于4℃保存30天,PS NPs/GCE对Pb(Ⅱ)的电化学响应降低了7.4%,而比率电流信号仅降低了2.1%,显示更高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该方法可以用于实际水样中Pb(Ⅱ)的检测。4.金属硫化物纳米粒子标记的比率电化学多组分免疫分析设计了一种用于多组分癌症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的比率电化学传感器。先在GCE上电聚合聚(2-氨基对苯二甲酸)(ATA)的导电聚合物膜,并且膜掺杂有碳纳米管(CNTs)和巯基琥珀酸(MSA)。在Bi(Ⅲ)存在下,MSA-CNTs-ATA/GCE的修饰电极对Zn(Ⅱ)、Cd(Ⅱ)、Pb(Ⅱ)、Hg(Ⅱ)具有灵敏的伏安响应,且电流峰分离度良好。采用铋膜的溶出峰用作比率测量的参比信号,以金属离子与Bi(Ⅲ)的溶出电流峰之比作为分析信号,建立了同时检测Zn(Ⅱ)、Cd(Ⅱ)、Pb(Ⅱ)、Hg(Ⅱ)的分析方法,其检出限分别为0.089、0.13、0.16和0.49μg L-1,而用非比率信号时对Zn(Ⅱ),Cd(Ⅱ),Pb(Ⅱ)和Hg(Ⅱ)的检出限为0.22、0.27、0.34和0.91mg L-1。分别以Zn S,Cd S,Pb S和Hg S纳米粒子标记癌胚抗原(CEA)、AFP、CA125、CA19-9的信号二抗,在完成免疫识别反应后,夹心型免疫复合物中金属硫化物的以的混合液溶解,再以DPASV法测定溶解液中的Zn(Ⅱ)、Cd(Ⅱ)、Pb(Ⅱ)、Hg(Ⅱ)的浓度,间接测定CEA、AFP、CA125、CA19-9四种生物标志物的浓度水平,其检出限分别为0.23 pg m L-1、0.11 pg m L-1、1.4 m U m L-1、0.68 m U m L-1,可用于血液样品中这四种生物标志物的筛查检测。5.铋膜修饰四氧化三钴纳米片电化学检测铅离子纳米材料是一种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金属氧化物材料,利用其电化学催化性能和吸附能力,可用于制备化学修饰电极。我们通过一种简单的电化学沉积和退火方法,在氧化铟锡光透玻璃基底上制备了纳米片,在Bi(Ⅲ)存在下,以该修饰电极采用DPASV法检测Pb(Ⅱ),其线性范围为1-100mg L-1,检出限为0.52mg L-1。
李悦源[5](2020)在《铜、钴金属硫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传感技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构建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凭借其灵敏度高、检测快速、操作简单及成本低廉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通过与贵金属纳米粒子、石墨烯等复合,构建多种检测模式的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生物标记物在实际样品中的高灵敏、精准、快速检测。(1)基于钴基金属硫化物Co9S8纳米复合材料构建无标记型电化学传感器用于β-淀粉样蛋白(Aβ)检测。为有效避免Co9S8团聚,将其负载在导电石墨烯载体上得到高导电性的G/Co9S8,引入高催化活性Pd纳米粒子,制得G/Co9S8-Pd纳米复合材料作为传感基底和信号源,利用三组分间的协同效应,高效催化H2O2还原,信号得到显着增大,在Aβ的检测中展现出宽的检测范围(0.10 pg/mL~50 ng/mL)和低的检出限(41.1fg/mL),传感器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令人满意。(2)基于钴基硫化物良好的导电性和催化性,通过共沉淀法掺杂Sn元素制备无定形结构的三元金属硫化物(CoSnSx)。相较于具有晶体结构的三元金属硫化物,无定形CoSnSx不仅保留了钴基硫化物对H2O2的高电催化活性,还可与SnS2之间产生协同作用,暴露更多的电化学活性位点,进一步提高电催化活性。以CoSnSx-Pd作为信号标记物,以Fe3O4@PPy-Au磁性纳米复合材料修饰在磁性电极上作为基底,构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N-末端脑利钠肽(NT?pro BNP)的检测。该传感器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10 pg/mL~50ng/mL,检出限为31.5 fg/mL,具备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并在实际样品检测中表现优异。(3)铜基硫化物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对H2O2具有高的电催化活性并在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检测中呈现强的电流峰。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的准确度,以铜基硫化物作为二抗标记物,构建一种双信号响应模式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胰岛素的灵敏检测。将纳米棒状聚苯胺共价连接在石墨烯上并复合金纳米颗粒(GS-PANI-Au)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基底材料。利用铜基硫化物纳米复合材料(Cu7S4-Au)中Cu2+和Cu+之间的电子转移获得强的DPV信号,并利用其对H2O2电催化性能获得计时电流信号,实现两种检测模式。构建的传感器可以实现对胰岛素在线性检测范围为0.10pg/mL~50 ng/mL的高灵敏检测,并检出限低至35.8 fg/mL(DPV)和12.4 fg/mL(计时电流),为胰岛素的灵敏、准确检测提供了一种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4)以三元金属硫化物CuCo2S4与Au NPs相结合形成纳米复合材料(CuCo2S4-Au)作为信号标记物,以电沉积金为基底,构建双信号检测模式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对败血症标记物降钙素原(PCT)的定量检测。铜的硫化物可以通过Cu2+和Cu+之间的电子转移获得电化学信号,而钴的硫化物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对H2O2的催化活性。将两者结合并合成三元金属硫化物CuCo2S4同时具备这两者的性能,因此用于构建双检测模式的传感器,线性检测范围为0.10 pg/mL~25 ng/mL,检出限分别为82.6 fg/mL(差分脉冲伏安法,SWV)和95.4 fg/mL(计时电流),具有良好的重现性、选择性和稳定性。通过F检验和t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两种检测方法之间无显着性差异。(5)基于以上研究,可以得出,双模式相较于单模式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通过同组的其他工作得出银的硫化物同样可以在无电子媒介的情况下产生DPV信号,且与铜的硫化物的电势不同。因此,通过离子交换作用,Ag+与Cu7S4反应生成Ag3CuS2,构建无标记型电化学传感器实现对于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CK19的可溶性片段)的检测。Ag3CuS2在DPV检测过程中出现三组信号(电势:-0.1 V,0.1 V,0.3 V),这是由于Ag的引入改变了Cu7S4中Cu元素的结构从而检测到在-0.1 V和0.1 V的电化学信号,同时检测到Ag元素中电子转移产生的位于0.3 V的信号。不仅如此,Ag的引入进一步增强了Cu7S4对于H2O2的电催化活性,在计时电流的检测中获得灵敏的检测结果。基于四重信号的检测,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为传感器在临床医学应用提供了基础。
余奇志[6](2020)在《银基材料表面处理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金属银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例如高电导率、热导率、稳定性以及特有的电学、光化学性能等。由于金属银的价格较为昂贵,在历史上主要充当货币金融的作用。随着工业和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其科技属性越来越高,金属银作为现代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功能材料,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择金属银材料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银材料表面进行了处理得到我们所需要的银表面处理材料,然后使用表面进行了处理的银材料为分析化学中的基底材料或电极材料,对微量双氧水进行了电化学分析,对对苯二胺(PPD)进行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使用合金化/电化学去合金化的方法对银材料表面改性,在合金化过程中我们将液体金属镓均匀的涂抹在光滑银的表面,再将其置于干燥箱中300℃恒温加热3小时,由此得到Ag-Ga合金化合物,再将Ag-Ga合金样品放入1 mol/L NaOH溶液中电化学除去Ag-Ga合金化合物中的金属Ga,从而得到纳米颗粒银层。2.使用合金化/电化学去合金化的方法对银材料表面改性,在X射线衍射(XRD)图谱中,利用合金化/电化学去合金化方法制备的纳米颗粒银层只有衍射角2θ为64.18°时的衍射峰,其对应的是银晶体的(220)衍射面,这表明通过合金化/去合金化所获得的纳米颗粒银层具有沿着晶面(220)方向择优取向的特征。另外,根据谢勒方程,获得了制备的纳米颗粒银层的平均晶粒尺寸为70nm。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谱中,结果显示纳米颗粒银层样品表面颗粒粒径为50-100 nm。3.制备的纳米颗粒银层或光滑银电极作为研究电极,在1.0 mol/L NaOH溶液中的循环伏安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颗粒银层电极在峰电位816 mV vs Hg/HgO处的第一个阳极峰(Ag2O的电化学形成峰)峰电流密度为165 mA/cm2,是光滑银电极在此处的峰电流的22倍。而在阴极过程中,在峰电位为434 mV vs Hg/HgO处的阴极峰(Ag2O电化学还原成Ag)峰电流密度为188 mA/cm 2,是光滑银电极对应的还原峰电流密度的10倍。4.使用合金化/电化学去合金化的方法制备的纳米颗粒银层作为SERS基体,对不同浓度对苯二胺(PPD)进行了SERS测试。结果显示,SERS强度随PP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拉曼峰的强度与PPD浓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值为0.99,PPD浓度范围为1×10-1616 mol/L到1×10-1212 mol/L。5.使用电沉积的方法对银材料表面进行了改性,在银片上电化学沉积了一层银。以光滑银片作为研究电极,使用光滑银片作为辅助和参比电极,以0.1 mol/L AgBF4溶液作为电解液,对研究电极在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电沉积得到表面电沉积一层功能性银的银材料。6.使用电沉积的方法对银材料表面改性,改性后得到电沉积银层。在其XRD图谱中,利用电沉积方法制备的电沉积银层具有和光滑银相同位置的衍射峰,但是其衍射峰强度有所差别。电沉积银层和光滑银片的最强特征峰分别位于38.11°和64.43°,对应的是银晶体的(111)和(220)衍射面,这表明通过电沉积制备的电沉积银层具有沿着晶面(220)方向择优取向的特征。根据谢勒方程,计算出电沉积银层的平均晶粒尺寸为20μm。在SEM图谱中,结果显示电沉积银层样品表面颗粒粒径为5-30μm。7.以制备的电沉积银层作为研究电极,在1.0 mol/L NaOH溶液中的循环伏安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电沉积银层电极在第一个阳极峰(Ag2O的电化学形成峰,峰电位为380 mV vs Hg/HgO)峰电流密度为5 mA/cm2,是光滑银电极在此处的峰电流密度的2.5倍。而在阴极过程中,在峰电位为450 mV处的阴极峰(Ag2O电化学还原成Ag)峰电流密度为7.2mA/cm2,是光滑银电极对应的还原峰电流密度的2倍。8.使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的电沉积银层作为研究电极,对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进行了循环伏安测试,结果显示,循环伏安曲线的峰值电流密度随过氧化氢浓度的增加而增加,H2O2浓度范围在1×10-6mol/L到50×10-6mol/L之间,峰值电流密度与H2O2浓度呈线性相关,线性相关系数R值为0.995。
刘昭轩[7](2020)在《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构建及电催化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金属有机框架物(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金属离子/金属簇(如Cu、Fe、Co、Ni等)与有机配体组成的多孔晶体材料。其比表面积大、结构组成可调控及孔道容易被功能化。近年来,MOFs及其衍生的复合材料在催化、吸附、储能等领域被广泛合成应用,研究进展令人瞩目。本论文致力于过渡金属-有机框架物及其衍生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传感和电催化固氮的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利用微波法通过价廉的D-/L-葡萄糖制备手性碳点(Carbon Dots,CDs),以2-氨基对苯二甲酸作为有机配体,Ni2+作为中心金属离子,三者共混组成电沉积液,在铜网上成功电沉积制备了手性Ni-MOF@CDs纳米阵列。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等检测方法对合成的手性Ni-MOF@CDs纳米阵列进行结构、组分以及表面形貌的表征,证明该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手性的MOF复合材料。通过线性扫描循环伏安法、差示脉冲伏安法、交流阻抗谱等电化学实验方法,测定材料的传感氧化/还原峰电位、峰电流以及阻抗等相关数据。研究各种因素对手性Ni-MOF@CDs纳米阵列传感性能的影响,包括缓冲液的pH、待测物浓度等。以D-/L-青霉胺作为待测对映体,选用扫描循环伏安法作为检测方法,成功实现了对青霉胺的两种手性异构体的识别。2、利用Cu(NO3)2作为金属源,H6L[2,4,6-三(3,5-二羧酸苯胺)-1,3,5-三嗪]作为有机配体,同时掺杂螺旋聚苯胺(SPANI),将三种物质的N,N-二甲基乙酰胺(DMA)溶液共混自组装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Cu-MOF@SPANI杂化材料。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表征了Cu-MOF@SPANI杂化材料的形貌结构,组成成分。通过对物料配比、pH值等实验条件的选择优化,以及差示脉冲伏安法、交流阻抗谱等电化学方法,测定材料的催化识别氧化/还原峰电位、电流密度及阻抗等数据。将所得到的Cu-MOF@SPANI复合材料应用在电化学催化手性识别方面,成功完成了对酪氨酸对映体的手性识别。3、采用Co(NO3)2·6H2O、Fe(NO3)2·9H2O作为配位金属源,2,6-吡啶二羧酸作为有机配体,合成了钴铁双金属MOF催化剂。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检测方法对所制备的单金属和两金属MOF材料的形貌结构、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控制Co2+和Fe3+的摩尔浓度比例,得到形貌完好、催化活性高的Co/Fe-MOF晶体。将合成的Co/Fe-MOF衍生物用于电催化固氮,研究了金属配比、煅烧温度、电解电压、电解质溶液等固氮条件对所制Co/Fe-MOF衍生物电催化合成氨性能的影响。通过电化学I-t恒电位电解、交流阻抗谱等测试方法,获得了衍生材料的电流密度及阻抗等数据,计算了氨产率和法拉第效率,筛选出了Co/Fe-MOF衍生材料在室温电催化固氮最优的条件。结果显示,Co/Fe-MOF衍生材料与单一Fe-MOF、Co-MOF对比,Co/Fe-MOF衍生材料在电催化固氮方面表现出更为优异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
李瑞[8](2020)在《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化学传感器在疾病标记物和药物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采用电化学方法检测疾病标记物和药物成为电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众所周知,疾病标记物有诸多指标,主要由小分子疾病标记物与大分子疾病标记物(包括核酸类、蛋白质类、糖类和脂类疾病标记物)组成,这些指标在人体中含量的异常通常是机体患病的征兆。抗生素类药物具有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的作用。由于抗生素及其代谢产物可以渗透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抗生素的残留物污染了环境,从而严重影响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出高灵敏检测生物样品中疾病标记物与药物含量的方法。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纳米材料复合而成,具有电催化性能好,可以发挥协同作用的优点,可以用来构成性能优异的电化学传感器。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化学传感器在疾病标记物和药物中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基于石墨烯与单壁碳纳米管上电沉积铈和铜的金属纳米复合物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平台(GR-SWNT-Ce-Cu-Tween 20/GCE),用于高灵敏地同时测定多巴胺(DA)、尿酸(UA)和葡萄糖(Glu)。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修饰物进行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电化学阻抗法(EIS)探讨传感平台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DA、UA和Glu的共存系统中,在最优条件下通过DPV方法测量得到三个清晰且分离良好的伏安峰,线性范围分别为0.1-100μM,0.08-100μM和1-3000μM,检测限(S/N=3)分别为0.0072μM,0.0063μM和0.095μM。并成功用于人血清的DA、UA和Glu测定,效果良好。2、利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出金纳米粒子(Au NPs),并与壳聚糖(C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复合,构建出用于同时检测去甲肾上腺素和L-半胱氨酸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由CS-Au NPs-SDBS/GCE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对去甲肾上腺素和L-半胱氨酸的电化学响应及电催化性能良好,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与裸玻碳电极(GCE)和CS-Au NPs/GCE相比,CS-Au NPs-SDBS/GCE对去甲肾上腺素和L-半胱氨酸氧化表现出显着的电催化活性。线性范围分别为0.08~100μM和0.2~400μM,检出限为0.0034μM和0.052μM(S/N=3)。此外,研究去甲肾上腺素和L-半胱氨酸干扰性检测。结果表明,去甲肾上腺素和L-半胱氨酸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并成功实现人血清样品中去甲肾上腺素和L-半胱氨酸的含量测定。3、利用良好导电性能的β-环糊精(β-CD)和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与负载能力的金属铂纳米粒子(Pt NPs),构建高灵敏电化学传感器(β-CD-Pt NPs-SDS/GCE),并应用于检测高半胱氨酸。通过SEM等方法对Pt NPs-β-CD形态结构进行表征。通过DPV法来检测高半胱氨酸,结果表明,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检出限低,灵敏度高,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此外,高半胱氨酸在0.8~6000μM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检出限为0.052μM(S/N=3)。制备的电化学传感器成功用于检测人血清中的高半胱氨酸。4、设计基于多层石墨烯(GR)和单壁碳纳米管(SWCNT)作为玻碳电极的基底材料,与具有独特电催化性能和电子转移能力的铈纳米材料(Ce NPs)复合,构建GR-SWCNT-Ce NPs-SDBS/GCE电化学传感平台,对土霉素、氯霉素、甲硝唑、利福平与环丙沙星的氧化反应表现出显着的电催化活性,线性范围分别为0.6-100μM、0.2-80μM、0.8-20μM、0.08-20μM和0.4-100μM,检测限(S/N=3)为0.036μM、0.011μM、0.23μM、0.016μM和0.089μM。结果表明,金属纳米复合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更宽的线性范围、更高的灵敏度、更低的检测限、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以及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并成功实现生物样品中五种抗生素的含量测定。
岳莹娜[9](2020)在《不对称电还原芳香酮反应中阴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命”这个主题成为当今社会被讨论最为激烈的话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生命也越来越重视。而药物作为可直接影响生命质量的手段之一,它的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其中手性药物的销量占据了药物总类别的榜首。从自然界中可直接提取的手性药物种类和数量均有限,因此通过研究手性合成方法进行手性药物开发成为目前新药研发的主要途径。手性药物合成中通过潜手性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得到的具有光学活性的芳香醇是手性药物合成的有效结构单元,因此芳香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还原也是近年来不对称合成领域的研究重点。均相体系中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反应一直是手性合成中常见而有效的方法,但此类反应体系中的催化剂通常价格昂贵,且在反应后处理中分离困难而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多相催化作为另一种占据主流的催化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催化剂的分离和循环利用等问题,却无法避免高温和高压的反应条件。以多相不对称氢化反应为例,反应中使用的氢源通常为高压氢气,因此反应过程并不十分安全且实验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另一种新兴的电化学方法催化不对称合成可有效避免相对苛刻的反应条件,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即可达到手性催化的目的。而阴极材料是电化学方法催化芳香酮类化合物不对称还原的关键,因此如何设计和制备高效的阴极材料是实现高效催化芳香酮类化合物不对称还原的重中之重。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主要通过以下五个工作进行探究:(1)Cu-Pt双金属催化的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利用金属置换原理在Cu纳米颗粒(NPs)上负载小粒径的Pt NPs得到负载型Cu-Pt双金属Pt@Cu NPs,并应用于辛可尼定(CD)诱导的芳香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电还原反应。由于Pt NPs均匀分散,更有利于吸附手性诱导剂CD,因此底物在双金属电极表面的还原过程中更易产生光学活性。在模型分子2,2,2-三氟苯乙酮的不对称电还原反应中,Pt@Cu NPs为阴极时产物的产率和光学活性(ee值)分别可达25%和59%,这明显优于以Pt或Cu为阴极时电解所得到的结果。该双金属材料催化性能稳定,连续重复电解6次后产物的产率和ee值均无明显变化,可作为芳香酮类化合物不对称电还原反应中低成本高效率的催化材料。(2)CuPt合金催化的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贵金属Pt催化剂在不对称还原反应中的应用被广泛报导,而Pt基合金的催化性能相比于单一金属有明显的增强,且Cu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以及相对较低的价格,因此CuPt合金在降低Pt含量的同时可提升催化剂的催化效率。CuPt合金对多种由CD诱导的芳香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还原均有高效的催化作用,其中模型底物2,2,2-三氟苯乙酮在CuPt合金为阴极的电化学体系中被还原得到的产物产率和ee值可达83%和44%,相比于Cu-Pt双金属催化体系的结果有明显提高。合金电极稳定性强,重复使用6次后催化模型底物的不对称电还原反应依旧能得到与首次电解相当的水平。(3)L-半胱氨酸修饰CuPt合金催化的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自L-脯氨酸催化的不对称分子间羟醛反应被报道后,越来越多科学家开始致力于研究手性氨基酸在不对称合成反应中的应用。L-半胱氨酸作为一种便宜且天然易得的手性诱导剂被广泛应用于手性催化反应中,而L-半胱氨酸中特征的巯基可与金属作用形成较强的金属硫键,这为手性氨基酸嫁接在金属表面形成手性电极提供了可能。由于手性氨基酸已嫁接在合金表面,因此在L-cysteine-CuPt催化的芳香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电还原反应中无需另外再加入手性诱导剂,这避免了Cu-Pt双金属和CuPt合金催化体系中存在的电解后处理过程中诱导剂难分离而造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当L-cysteine-CuPt-5作为阴极催化底物不对称电还原反应时,产物的产率和ee值可分别达到73%和43%,这避免了将等量L-半胱氨酸直接添加至电解液时,产物光学活性相对较低的情况。除此之外,L-半胱氨酸即使在材料多次重复利用后也依旧能牢固地嫁接在合金表面,因此其诱导效果并不随着电解次数的增加而有所下降。(4)L-lysine-MWCNTs用于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先后经过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和酸处理、在SOCl2中搅拌回流处理以及最终与L-赖氨酸反应得到L-lysine-MWCNTs。用相同方法还能够制备得到不同手性氨基修饰的MWCNTs复合材料如L-arginine-MWCNTs和D-arginine-MWCNTs等。此类手性氨基酸修饰的MWCNTs材料不同于氨基酸修饰的金属材料,其主要构成元素均为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元素碳,避免使用L-半胱氨酸修饰CuPt合金催化体系中大量使用的资源有限的金属,更加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主题。除此之外,L-lysine-MWCNTs在芳香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电还原反应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以模型底物为例,经电解条件的优化后,产物的产率和ee值可达64%和30%。该材料不仅对多种芳香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电还原反应均有作用,它在电化学体系中的稳定性也很强,即使经过多次重复使用,嫁接于MWCNTs表面的手性氨基酸也并未脱落。(5)D-PHE-MWCNTs用于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采用重氮化反应的方法,仅经过一个反应步骤即可将D-苯丙氨酸修饰在MWCNTs表面制备得到D-PHE-MWCNTs。这种D-PHE-MWCNTs材料制备方法简单,避免了L-lysine-MWCNTs制备过程中利用多步功能化修饰方法而导致的材料中间体收率不高的问题。以去离子水作为溶剂使材料制备的过程更加清洁,除此之外该方法缩短了材料制备的时间,简化了实验步骤。此外,D-PHE-MWCNTs在以2,2,2-三氟苯乙酮为模型的芳香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电还原反应中应用效果好,产物的产率和ee值可分别达到65%和40%。手性诱导剂在电化学过程中牢牢嫁接在MWCNTs表面使材料在6次循环使用后依旧保持与首次电解时相当的效果。
褚光雷[10](2020)在《铜纳米粒子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在亚硝酸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亚硝酸盐是一种无机含氮盐,有较强毒性和致癌性,是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快速检测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对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的仪器分析方法相比,电化学传感方法具有成本低、灵敏度高、能够实现现场检测等优点,是快速检测领域最具潜力的分析方法。铜纳米粒子具有低成本、高催化性和大比表面积等优点,能够与碳纳米材料、导电聚合物等材料结合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增加电化学传感器对亚硝酸盐的电催化能力。本文以铜纳米粒子为修饰材料,旨在制备可适配便携式快速检测仪的新型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电沉积法合成了三维树枝状纳米铜(Cu NDs),并以还原性氧化石墨烯(RGO)为基底,构建了PDDA-RGO/Cu NDs/GCE新型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采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对RGO进行了功能化处理,有效减少了RGO的聚集;二维片层状RGO能够为Cu NDs的生长提供支撑框架,促进高比表面积的Cu NDs形成,两种纳米材料的协同增效作用能够极大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比表面积,进而提高传感器对NO2-的催化性能。在最优条件下,传感器检测亚硝酸盐最低检出限(LOD)为0.06μM(S/N=3),灵敏度为0.763μA·μM-1·cm-2,对1~15,000μM范围内的亚硝酸盐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2)为降低铜纳米粒子在空气中的氧化速度,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钠@铜纳米粒子(CMC@Cu NPs)纳米材料,修饰在含有还原性氧化石墨烯-羧甲基纤维素钠(RGO-CMC)的玻碳电极(GCE)表面,成功制备了一种防氧化新型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实验利用CMC高水溶性、高化学稳定性和成膜能力的特点,为Cu NPs表面镀上了一层2.5 nm的抗氧化膜;同时利用亲水性的CMC对RGO进行修饰,有效增加RGO在水溶液中的分散能力,并能够在不使用其他粘合剂的情况下牢牢固定于GCE表面。传感器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15,000μM和15,000~41,000μM,最低检测限为0.05μM(S/N=3),灵敏度分别为0.171μA·μM-1·cm-2和0.108μA·μM-1·cm-2。在稳定性测试中,传感器暴露于空气中(4℃)储存25天后依旧能够保持初始灵敏度的91.1%,优于PDDA-RGO/Cu NDs/GCE的稳定性。(3)制备了一种成本低廉的新型聚苯胺-羧甲基纤维素钠@铜纳米粒子(PANI-CMC@Cu NPs)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选用电化学性能优异且成本低廉的PANI为基底,与低合成成本的CMC@Cu NPs进行结合,制备的传感器不仅成本低廉其灵敏度与线性检测范围也令人满意。经过测试,传感器的线性检测范围为3~15,000μM和15,000~29,000μM,LOD=0.170μM(S/N=3),灵敏度分别为0.113μA·μM-1·cm-2和0.049μA·μM-1·cm-2。上述研究为电化学传感技术快速检测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为亚硝酸盐快速检测仪器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二、甲基纤维素修饰电极对H_2O_2电催化还原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基纤维素修饰电极对H_2O_2电催化还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石墨烯基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疾病标记物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 |
1.1.1 纳米材料简介 |
1.1.2 纳米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
1.2 2D碳纳米材料--石墨烯 |
1.2.1 石墨烯结构性能概述 |
1.2.2 石墨烯的制备 |
1.2.3 石墨烯的功能化 |
1.2.4 石墨烯基复合纳米材料的应用 |
1.3 电化学传感器 |
1.3.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3.2 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方法 |
1.4 疾病标记物的分析检测 |
1.4.1 肿瘤标记物的概述 |
1.4.2 肿瘤标记物的分类 |
1.4.3 肿瘤标记物的检测方法 |
1.4.4 疾病标记物的检测进展 |
1.5 立题背景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TCPP功能化的石墨烯金纳米颗粒复合材料构建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检测肌红蛋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TCPP-Gr/AuNPs的制备 |
2.2.3 传感界面的构建 |
2.2.4 电化学检测Mb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传感器的工作机制 |
2.3.2 TCPP-Gr/AuNPs的表征 |
2.3.3 适配体传感界面的表征 |
2.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3.5 适配体传感器对Mb的分析检测 |
2.3.6 Mb适配体传感器的重现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研究 |
2.3.7 实际样品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血红素功能化石墨烯钯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和仪器 |
3.2.2 H-Gr和H-Gr/Pd NPs的制备 |
3.2.3 PSA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 |
3.2.4 PSA电化学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SA电化学适配体传感机理 |
3.3.2 H-Gr/Pd NPs的表征 |
3.3.3 PSA电化学适配体的逐步表征 |
3.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5 PSAa-SA-DNA-Biotin/H-Gr/Pd NPs/GCE对 PSA的分析检测 |
3.3.6 PSAa-SA-DNA-Biotin/H-Gr/Pd NPs/GCE重现性、稳定性、特异性的研究 |
3.3.7 实际样品检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血红素/石墨烯@PdPtNPs新型双信号免标记的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对粘蛋白1 的灵敏检测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4.2.2 H-Gr@PdPtNPs的制备 |
4.2.3 MUC1 传感器的构建 |
4.2.4 MUC1 电化学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UC1 传感器设计策略 |
4.3.2 H-Gr@PdPtNPs的表征 |
4.3.3 H-Gr@PdPtNPs/GCE的电化学逐步表征 |
4.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5 dsDNA/H-Gr@PdPtNPs/GCE对 MUC1 的双信号检测 |
4.3.6 dsDNA/H-Gr@PdPtNPs/GCE对 MUC1 检测的重现性、稳定性、选择性研究 |
4.3.7 dsDNA/H-Gr@PdPtNPs/GCE的实际样品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H-Gr/β-CD@Pd Pt NFs和 Exo I三重放大策略的比率型电化学传感器准确检测CA125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石墨烯基材料的合成 |
5.2.3 传感器的构建 |
5.2.4 ExoI辅助循环对CA125 的电化学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A125 比率型传感器的设计策略 |
5.3.2 H-Gr/SH-β-CD@PdPtNFs的表征 |
5.3.3 适配体传感器扩增策略的对比 |
5.3.4 实验参数的优化 |
5.3.5 比率型传感器对CA125 的分析测定 |
5.3.6 CA125 传感器的稳定性、重复性和选择性 |
5.3.7 CA125 传感器在加标血清样品中的实际应用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基于氧化碳纤维纸的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亚硝酸盐概述 |
1.1.1 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的作用 |
1.1.2 亚硝酸盐的危害 |
1.2 亚硝酸盐常见的检测方法 |
1.2.1 分光光度法 |
1.2.2 化学发光法 |
1.2.3 色谱分析法 |
1.2.4 毛细管电泳法 |
1.2.5 电化学检测法 |
1.3 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 |
1.3.1 亚硝酸盐电位传感器 |
1.3.2 亚硝酸盐安培/伏安传感器 |
1.3.3 亚硝酸盐阻抗/电导传感器 |
1.4 碳基电极材料 |
1.4.1 碳纳米管 |
1.4.2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 |
1.4.3 碳纤维 |
1.4.4 碳纳米点 |
1.4.5 纳米金刚石 |
1.4.6 纳米多孔碳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氧化碳纤维纸电极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2.1 试验试剂及材料 |
2.2.2 仪器及设备 |
2.2.3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电极的制备 |
2.3.2 SEM表征分析 |
2.3.3 XRD表征分析 |
2.3.4 拉曼光谱表征分析 |
2.3.5 XPS表征分析 |
2.3.6 MB吸附试验及分析 |
2.3.7 接触角试验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碳纤维纸电极对亚硝酸盐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2.1 试验试剂及材料 |
3.2.2 仪器及设备 |
3.2.3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化学性能研究 |
3.3.2 电解液p H及浓度的影响 |
3.3.3 电化学检测体系的扫速分析 |
3.3.4 电化学检测体系的电压优化 |
3.3.5 氧化条件对OCFP电极的催化氧化性能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化碳纤维纸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4.2.1 试验试剂及材料 |
4.2.2 仪器及设备 |
4.2.3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OCFP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 |
4.3.2 抗干扰性研究 |
4.3.3 稳定性及可重复性研究 |
4.3.4 实际样品中的可行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纳米催化剂负载炭基电催化膜电极降解苯酚的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含酚废水概述 |
1.2.1 含酚废水危害 |
1.2.2 含酚废水常见处理方法 |
1.3 电化学氧化技术在含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1 电化学氧化技术原理 |
1.3.2 电化学氧化技术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主要影响因素 |
1.3.3 电化学氧化用于苯酚废水的处理现状 |
1.3.4 电催化膜反应器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电化学氧化技术阳极降解性能的稳定性及其研究不足 |
1.4.1 电化学氧化阳极失活机理 |
1.4.2 研究不足 |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Sb-SnO_2/C电催化膜电极降解苯酚的稳定性研究 |
2.1 本章内容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炭膜基体和Sb-SnO_2/C膜电极的制备 |
2.2.4 电催化膜反应器对苯酚的降解 |
2.2.5 Sb-SnO_2/C膜电极对苯酚和酚类中间产物的吸附 |
2.2.6 Sb-SnO_2/C膜电极降解性能的恢复 |
2.2.7 Sb-SnO_2/C膜电极的加速寿命实验 |
2.2.8 分析测试手段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b-SnO_2/C膜电极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 |
2.3.2 Sb-SnO_2/C膜电极降解苯酚的稳定性 |
2.3.3 Sb-SnO_2/C膜电极降解苯酚性能失稳的原因分析 |
2.3.4 Sb-SnO_2/C膜电极的再生 |
2.3.5 Sb-SnO_2/C膜电极长期运行后的失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nOx/C电催化膜电极降解苯酚的稳定性研究 |
3.1 本章内容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炭膜基体和MnO_x/C膜电极的制备 |
3.2.4 电催化膜反应器对苯酚的降解 |
3.2.5 MnO_x/C膜电极对苯酚和酚类中间产物的吸附 |
3.2.6 MnOx/C膜电极的清洗 |
3.2.7 分析测试手段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nO_x/C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3.3.2 MnO_x/C膜电极降解苯酚的稳定性 |
3.3.3 MnO_x/C膜电极降解苯酚性能失稳的原因分析 |
3.3.4 MnOx/C膜电极再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iO_2/C电催化膜电极降解苯酚的稳定性研究 |
4.1 本章内容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炭膜基体和TiO_2/C膜电极的制备 |
4.2.4 电催化膜反应器对苯酚的降解 |
4.2.5 TiO_2/C膜电极对苯酚和酚类中间产物的吸附 |
4.2.6 TiO_2/C膜电极的清洗 |
4.2.7 分析测试手段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iO_2/C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4.3.2 TiO_2/C膜电极降解苯酚的稳定性 |
4.3.3 TiO_2/C膜电极降解苯酚性能失稳的原因 |
4.3.4 TiO_2/C膜电极再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种电催化膜电极降解苯酚的稳定性对比 |
5.0 本章内容 |
5.1 电催化膜电极降解苯酚的稳定性对比 |
5.2 电催化膜电极降解苯酚性能下降的原因对比 |
5.3 电催化膜电极降解苯酚性能的稳定性不同的原因探讨 |
5.4 膜电极的再生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近红外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及基于铋膜的比率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简介 |
1.1.1 电化学发光的原理 |
1.1.2 金属纳米簇发光体 |
1.1.3 金属纳米簇的ECL机理研究 |
1.1.4 金属纳米簇在ECL传感器中的应用 |
1.1.5 近红外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发展 |
1.2 电化学传感器的简介 |
1.2.1 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 |
1.2.2 阳极溶出伏安法的原理 |
1.2.3 电极修饰材料在阳极溶出伏安法中的应用 |
1.2.4 比率电化学传感器 |
1.3 本文选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金纳米簇近红外电化学发光的免疫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AuNCs的合成 |
2.2.3 ECL工作电极的制备 |
2.2.4 Met-AuNCs标记AFP二抗(Ab2)结合物的制备 |
2.2.5 ECL免疫传感器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et-AuNCs的表征 |
2.3.2 AuNCs的湮灭型ECL |
2.3.3 在共反应剂存在下AuNCs的 ECL |
2.3.4 Met-AuNCs的 NIR ECL机理 |
2.3.5 Met-AuNCs/TEOA的 NIR ECL免疫分析应用 |
2.3.6 血清样品的分析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904nm近红外电化学发光的银纳米簇的制备与传感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AgNCs的合成 |
3.2.3 CdSe QDs、CdTe QDs、CNTs-CS的合成 |
3.2.4 纳米标记信号二抗(Ab2)结合物的制备 |
3.2.5 ECL免疫传感器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BSA-Ag NCs的表征 |
3.3.2 BSA-Ag NCs的电化学发光特性 |
3.3.3 实验条件优化 |
3.3.4 BSA-Ag NCs/TEOA的 NIR ECL免疫分析应用 |
3.3.5 三种生物标志物的光谱分辨ECL同时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铋膜修饰多孔硅纳米粒子比率电化学法检测铅离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电极的制备 |
4.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
4.2.4 电化学检测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多孔硅纳米材料的表征 |
4.3.2 电化学检测Pb(Ⅱ)的条件优化 |
4.3.3 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4.3.4 方法的选择性和重复性 |
4.3.5 实际水样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属硫化物纳米粒子标记的比率电化学多组分免疫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MSA-CNTs-ATA/GCE电极的制备 |
5.2.3 电化学检测方法 |
5.2.4 金属硫化物纳米粒子的合成和标记抗体信号 |
5.2.5 电化学免疫分析过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MSA-CNTs-ATA/GCE表征 |
5.3.2 不同电极的比较 |
5.3.3 使用铋膜为内参比的比率电化学传感器 |
5.3.4 测定条件优化 |
5.3.5 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5.3.6 多种癌症标记物的同时检测 |
5.3.7 多组分癌症标记物检测的重现性和交叉实验 |
5.3.8 实际血清样品的应用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铋膜修饰Co_3O_4纳米片电化学传感器测定铅离子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与仪器 |
6.2.2 电极的制备 |
6.2.3 电化学检测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Co(OH)_2与Co_3O_4 表征 |
6.3.2 电化学检测Pb(Ⅱ)的条件优化 |
6.3.3 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6.3.4 电极的再现性和重复性 |
6.3.5 实际水样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铜、钴金属硫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传感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化学传感器 |
1.1.1 生物传感器及电化学传感器简介 |
1.1.2 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
1.1.3 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1.4 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前景 |
1.2 金属硫化物纳米复合材料 |
1.2.1 纳米材料简介 |
1.2.2 纳米复合材料简介 |
1.2.3 金属硫化物纳米复合材料 |
1.3 金属硫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传感技术中的应用 |
1.3.1 双元金属硫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传感技术中的应用 |
1.3.2 多元金属硫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传感技术中的应用 |
1.4 论文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论文选题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石墨烯负载Co_9S_8和Pd纳米粒子构建无标记型电化学传感器用于β-淀粉样蛋白的检测 |
2.1 引言 |
2.2 仪器与试剂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G/Co_9S_8的合成 |
2.3.2 G/Co_9S_8-Pd的合成 |
2.3.3 电化学传感器的测试过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G/Co_9S_8-Pd的表征 |
2.4.2 电化学测试 |
2.4.3 电化学传感器的表征 |
2.4.4 电化学传感器的实验条件优化 |
2.4.5 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分析 |
2.4.6 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
2.4.7 人工脑脊液样本的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无定形结构的三元金属硫化物CoSnS_x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对于NT?pro BNP的检测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试剂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Fe_3O_4@PPy-Au的合成 |
3.3.2 CoSnS_x-Pd的合成 |
3.3.3 CoSnS_x-Pd-Ab_2 的制备 |
3.3.4 电化学传感器的测量过程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纳米材料的表征 |
3.4.2 电化学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
3.4.3 电化学传感器的表征 |
3.4.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4.5 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分析 |
3.4.6 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
3.4.7 实际样品分析 |
3.5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Cu_7S_4-Au双信号指示剂构建双模式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测定胰岛素.. |
4.1 引言 |
4.2 仪器与试剂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3 实验部分 |
4.3.1 GS-PANI-Au的合成 |
4.3.2 Cu_7S_4-Au的合成 |
4.3.3 Cu_7S_4-Au-Ab_2 的制备 |
4.3.4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测试过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所应用纳米材料的表征 |
4.4.2 电化学传感器的表征 |
4.4.3 电化学传感器的条件优化 |
4.4.4 电化学传感器性能分析 |
4.4.5 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
4.4.6 实际样品分析 |
4.5 结论 |
第五章 基于CuCo_2S_4三元硫化物构建双模式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降钙素原 |
5.1 引言 |
5.2 仪器与试剂 |
5.2.1 试剂 |
5.2.2 仪器 |
5.3 实验部分 |
5.3.1 CuCo_2S_4-Au的合成过程 |
5.3.2 CuCo_2S_4-Au-Ab_2 的制备 |
5.3.3 电化学传感器的测量过程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纳米材料的表征 |
5.4.2 电化学表征 |
5.4.3 电化学传感器的表征 |
5.4.4 电化学传感器的条件优化 |
5.4.5 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分析 |
5.4.6 电化学传感器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
5.4.7 实际样本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银铜三元金属硫化物构建多检测模式电化学传感器用于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的灵敏检测 |
6.1 引言 |
6.2 仪器与试剂 |
6.2.1 试剂 |
6.2.2 仪器 |
6.3 实验部分 |
6.3.1 十八面体Ag_3CuS_2的合成 |
6.3.2 电化学传感器的测量过程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应用材料的表征 |
6.4.2 电化学传感器的表征 |
6.4.3 电化学传感器的条件优化 |
6.4.4 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分析 |
6.4.5 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测试 |
6.4.6 实际样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银基材料表面处理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 |
1.1.1 纳米金属材料 |
1.1.2 银纳米材料 |
1.2 择优取向材料 |
1.3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内容和实验方法 |
2.1 基本思路 |
2.2 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
2.3 实验试剂与相关仪器 |
2.3.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3.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2.4 实验表征 |
2.4.1 X射线衍射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4.3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4 以制备的纳米颗粒状银层为基底的SERS测试方法 |
2.4.5 以制备的择优取向银层为电极的电化学测试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纳米颗粒状银层制备及其作为基底对PPD的 SERS分析 |
3.1 引言 |
3.2 纳米颗粒装银层的去合金化制备 |
3.3 Ag-Ga合金与纳米颗粒状银层的性能表征 |
3.3.1 Ag-Ga合金和纳米颗粒状银层的XRD表征 |
3.3.2 纳米颗粒状银层的SEM表征 |
3.3.3 纳米颗粒银层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3.3.4 纳米颗粒银层电极在过氧化氢检测中的应用 |
3.4 纳米颗粒状银层作为基底对PPD的 SERS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沉积银层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对H_2O_2的电化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电沉积银层的制备及其表征 |
4.2.1 电沉积过程中的直流电解曲线 |
4.2.2 工艺条件对电沉积速率的影响 |
4.2.3 电沉积银层的制备 |
4.2.4 电沉积银层的XRD表征 |
4.2.5 电沉积银层的SEM表征 |
4.2.6 电沉积银层的电化学活性 |
4.3 电沉积银层电极对H_2O_2的电化学分析 |
4.3.1 电沉积银层对H_2O_2的电化学检测 |
4.3.2 H_2O_2在电沉积银电极上恒电位极化的暂态扩散模型 |
4.4 电沉积银层作为基底对PDD的 SERS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构建及电催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属有机框架物的简介 |
1.2 金属有机框架物的发展进程 |
1.3 金属有机框架物的设计与合成 |
1.4 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合成策略 |
1.5 金属有机框架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 |
1.5.1 电催化剂 |
1.5.2 传感检测 |
1.6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思路 |
第二章 CDs@Ni-MOF纳米阵列的制备及其手性识别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手性CDs、Ni-MOF和手性CDs@Ni-MOF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2.3.2 Ni-MOF和手性CDs@Ni-MOF纳米阵列的性能表征与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Cu-MOF@SPANI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手性识别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u-MOF@SPANI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3.3.2 Cu-MOF@SPANI的性能表征与分析 |
3.4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Co/Fe-MOF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催化固氮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o/Fe-MOF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4.3.2 Co/Fe-MOF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分析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化学传感器在疾病标记物和药物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疾病标记物概述 |
1.1.1 疾病标记物简介和分类 |
1.1.2 疾病标记物的研究现状 |
1.2 药物及其分析方法简介 |
1.3 金属纳米材料概述 |
1.3.1 金属纳米材料 |
1.3.2 金属纳米复合材料 |
1.4 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在疾病标记物和药物分析中的电化学应用 |
1.4.1 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化学传感器在疾病标记物中的应用 |
1.4.2 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化学传感器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论文选题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金属纳米复合物GR-SWNT-Ce-Cu-Tween20/GCE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平台同时测定多巴胺,尿酸和葡萄糖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GR-SWNT-Ce-Cu-Tween20/GCE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GR-SWNT-Ce-Cu-Tween20/GCE材料的形态和组成表征 |
2.3.2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2.3.3 不同改性的GCE对 DA,UA和 Glu的电催化氧化 |
2.3.4 优化实验条件 |
2.3.5 单独和同时测定DA,UA和 Glu |
2.3.6 传感器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研究 |
2.3.7 人血清样品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CS-Au NPs-SDBS金属纳米复合材料构建超灵敏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去甲肾上腺素和L-半胱氨酸同时测定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AuNPs的合成 |
3.2.3 CS-Au NPs-SDBS/GCE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S-Au NPs-SDBS/GCE材料的形态表征 |
3.3.2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3.3.3 不同改性的GCE对 NA和 L-Cys的电催化氧化 |
3.3.4 优化实验条件 |
3.3.5 单独和同时测定NA和 L-Cys |
3.3.6 传感器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研究 |
3.3.7 人血清样品分析 |
3.4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β-CD/Pt NPs/SDS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超灵敏地检测人血清中的高半胱氨酸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β-CD-Pt NPs-SDS/GCE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β-CD-Pt NPs-SDS/GCE材料的形态表征 |
4.3.2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4.3.3 不同改性的GCE对 Hcy的电催化氧化 |
4.3.4 优化实验条件 |
4.3.5 电化学测定Hcy |
4.3.6 传感器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研究 |
4.3.7 人血清样品分析 |
4.4 结论 |
第五章 基于GR-SWCNT-Ce NPs-SDBS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化学传感器同时检测水产品中的土霉素、氯霉素、甲硝唑、利福平与环丙沙星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GR-SWCNT-Ce NPs-SDBS/GCE的制备 |
5.2.3 虾样品预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GR-SWCNT-Ce NPs-SDBS/GCE材料的形态表征 |
5.3.2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5.3.3 优化实验条件 |
5.3.4 单独和同时测定OTC、CAP、MTZ、RFP和 CIP |
5.3.5 传感器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研究 |
5.3.6 生物样品测定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不对称电还原芳香酮反应中阴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属催化剂用于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
1.1.1 金属催化剂用于均相体系中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
1.1.2 金属催化剂用于多相体系中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
1.1.3 金属催化剂用于电化学体系中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
1.2 非金属催化剂用于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
1.2.1 非金属催化剂用于均相体系中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
1.2.2 非金属催化剂用于多相体系中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
1.2.3 非金属催化剂用于电化学体系中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
1.3 Pt表面手性修饰的研究进展 |
1.4 MWCNTs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 |
1.4.1 MWCNTs的表面修饰方法 |
1.4.2 表面修饰的MWCNTs的应用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引言 |
2.2 试剂与仪器 |
2.3 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3.4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3.6 热重分析 |
2.3.7 傅里叶红外光谱 |
2.3.8 拉曼光谱 |
2.3.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
2.3.10 氮气吸附-脱附 |
2.4 材料的制备 |
2.4.1 CuNPs和 Pt@CuNPs的制备 |
2.4.2 CuPt的制备 |
2.4.3 功能化Cu Pt的制备 |
2.4.4 功能化MWCNTs的制备 |
2.4.5 D-PHE-MWCNTs和 D-PHE(ME)-MWCNTs的制备 |
2.5 电极的制备以及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
2.5.1 循环伏安测试 |
2.5.2 恒电流电解过程 |
2.5.3 电解反应后处理 |
2.5.4 电化学活性面积(ECSA)测试 |
2.6 产物的分析 |
2.6.1 产物的定性分析 |
2.6.2 产物的定量分析 |
第三章 Cu-Pt双金属催化的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Cu-Pt双金属Pt@CuNPs的表征 |
3.2.2 Cu-Pt双金属Pt@CuNPs在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中的应用 |
3.3 结论 |
第四章 Cu Pt合金催化的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CuPt合金的表征 |
4.2.2 CuPt合金在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中的应用 |
4.3 结论 |
第五章 L-半胱氨酸修饰Cu Pt合金催化的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L-半胱氨酸修饰CuPt合金的表征 |
5.2.2 L-半胱氨酸修饰的多种单金属与合金的表征 |
5.2.3 L-半胱氨酸修饰CuPt合金在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中的应用 |
5.2.4 修饰合金材料应用于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的机理探究 |
5.3 结论 |
第六章 L-lysine-MWCNTs用于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 |
6.1 引言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L-lysine-MWCNTs的表征 |
6.2.2 L-lysine-MWCNTs在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中的应用 |
6.2.3 L-lysine-MWCNTs应用于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的机理探究 |
6.3 结论 |
第七章 D-PHE-MWCNTs用于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 |
7.1 引言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D-PHE-MWCNTs的表征 |
7.2.2 D-PHE-MWCNTs在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中的应用 |
7.2.3 D-PHE-MWCNTs应用于2,2,2-三氟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反应的机理探究 |
7.3 结论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8.2.1 结果与讨论 |
8.2.2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历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铜纳米粒子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在亚硝酸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亚硝酸盐检测的研究进展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亚硝酸盐常用检测方法 |
1.2 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2.1 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原理 |
1.2.2 传感器修饰材料研究进展 |
1.3 铜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
1.3.1 铜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1.3.2 铜纳米粒子的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应用 |
1.4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PDDA-RGO/Cu ND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传感器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材料的表征 |
2.3.2 可行性分析 |
2.3.3 传感器的条件优化 |
2.3.4 电化学安培测定 |
2.3.5 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GO-CMC@Cu NP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材料的表征 |
3.3.2 可行性分析 |
3.3.3 传感器的条件优化 |
3.3.4 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ANI-CMC@Cu NP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和仪器 |
4.2.2 传感器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纳米材料的表征 |
4.3.2 可行性分析 |
4.3.3 传感器的条件优化 |
4.3.4 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成果 |
1.发表相关论文情况 |
2.硕士期间获得奖励情况 |
致谢 |
四、甲基纤维素修饰电极对H_2O_2电催化还原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石墨烯基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疾病标记物的检测[D]. 张国娟. 山西大学, 2021(01)
- [2]基于氧化碳纤维纸的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D]. 张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纳米催化剂负载炭基电催化膜电极降解苯酚的稳定性研究[D]. 王璠.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4]近红外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及基于铋膜的比率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D]. 于磊.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5]铜、钴金属硫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传感技术中的应用研究[D]. 李悦源. 济南大学, 2020(01)
- [6]银基材料表面处理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D]. 余奇志.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7]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构建及电催化性能的研究[D]. 刘昭轩. 济南大学, 2020(01)
- [8]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化学传感器在疾病标记物和药物中的应用[D]. 李瑞.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9]不对称电还原芳香酮反应中阴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D]. 岳莹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铜纳米粒子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在亚硝酸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褚光雷.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