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业务改革重在改革新闻(论文文献综述)
方婧雯[1](2020)在《郭玲春新闻作品研究》文中提出郭玲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着名的女记者,以“散文式”新闻作品蜚声新闻界。她的新闻报道本着为人民与国家服务的宗旨,力求创新、不落俗套。长久以来,学界不乏对我国新闻史上女记者的研究,但是对于郭玲春新闻作品的整体研究却并不多见。郭玲春的新闻报道内容丰富,涉及多层次、多领域,具体表现在她的会议新闻善于挖掘读者欲知应知的信息;人物新闻以知识分子为重点,力求树立新时代的榜样;文艺新闻能够从侧面展现中国文艺的现代化进程。此外,郭玲春作为新华社记者,她十分注重报道的政治性,她的新闻报道以正面题材为主,多角度地为人民群众展现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气象。郭玲春的新闻报道在写作上也极具特色:一、角度独到,选材灵活。郭玲春的新闻报道无论是角度选取还是素材撷取都新颖独特,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二、文章架构不落窠臼。郭玲春的新闻报道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结构,而是根据主题与内容“量体裁衣”。三、写作技巧灵活多变。郭玲春的新闻报道常运用多种写作技巧,极具感染力。如:使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引导读者,通过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来增加新闻的可信度与可读性,采用丰富多彩的新闻语言,使新闻变得更加鲜活丰满。郭玲春的新闻报道之所以呈现出以上特色,是因为她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在领导与同事的支持下,成功借助了新华社强大的平台优势、以及依靠自身成长经历培养出独特的品格。总而言之,郭玲春的新闻实践活动对新闻业有着突出的贡献,不仅开启了七、八十年代新闻写作的新篇章,对今天的新闻从业人员同样有着示范作用。
董园[2](2019)在《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法律规制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从1994年接入互联网至今,已走过了二十五个年头,互联网与我们生活联系的日益紧密,它不仅具有通讯为主的技术属性,还身兼“不出门知天下闻”的媒体属性。从web1.0开始,每一次传播技术的变革都对信息传播的方式有所改变,我们在网络上阅读新闻信息的方式,由最开始的新闻网站浏览新闻扩展到现在的各类新闻客户端、网络直播、短视频、社交网络等平台,“公民新闻”也层出不穷地涌现,互联网新闻信息的传者和受者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个人都可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其中某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的法律规制是我国互联网整体法律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对新闻信息进行管理的重要参照,其地位不言而喻,从引入互联网至今,相关部门在互联网发展的各个阶段出台了许多规制措施来保障互联网新闻信息的健康有序传播,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然而这些法律规制的存续与更迭,构成了整个互联网新闻信息法律规制体系,它们和与时俱进的网络传播技术、网络传播规律之间并非完全契合,法律规制与实际落实之间存在步伐不一的情况,一方面,互联网新闻信息的法律规制需要对变化发展的互联网世界做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日益复杂的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同样考验着立法者、执法者和监管者的智慧。本文以我国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法律规制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法律规制的历史,从法律规制的主体、法律规制的内容、法律责任三个角度来对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对现状的问题从法律规制层面、执法体系层面、行政监管层面进行剖析;最后针对现状的问题提出优化与完善的措施,具体而言,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为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法律规制的历史及现状,首先通过历史的维度将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法律规制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探时期初步确立“分类管理”制度,控制网站的新闻登载活动,规制的重点对象为网站;规范时期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门槛进行严格的限定,规制的重点得到了扩展,不仅包含网站,电子公告与时政通讯的分发平台也成为管理对象的一部分;到了推进时期,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规范更加细致,拓展到各大平台,网络直播、短视频、社交平台等亦进入立法者的视野,此外关于从业人员与技术评估的配套措施也相继完善,从历史过渡到法律规制的现状,主体、内容与责任,其中包含了立法主体,行政管理主体与社会管理主体,内容也涉及了目前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牌照”制度即许可制,内容登载的范围和禁止登载的信息,实施方式主要通过专项行动或行政约谈的形式来进行有效管理。第二章分析我国目前互联网新闻信息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首先从法律规制体系出发,提出立法的位阶低、协调弱、前瞻不足,权利和义务的比重失调,诸如法律规制中“新闻信息”的概念界定不够清晰,责任的设置上也有偏颇等;其次在执法机制层面,执法的救济措施不够到位,平台管理者或用户上传的信息时常被单向地予以删除或屏蔽,救济的渠道不够畅通使得信息不能通过申诉等途径恢复,此外执法的手段以专项行动为例,通常治标不治本,短期见效快,长效维系乏力;在行政监管领域,仍存在交叉而散乱的现状,“新闻”概念的泛化也给监管增设难度,政府在监管过程中的信息公开也存在不够透明的情况,往往只是简单公布违法情况,对辟谣等配套措施实施不够到位。第三章的内容为针对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法律规制的问题提出优化与完善的对策,回应第二章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法律规制体系如提升立法位阶、增加法律规制之间的协调性、及时“改”“废”不适应现实发展的法律规制及其条款,立法理念适当向“促进”和保障权利的方向靠拢;执法层面,完善执法的救济措施,构建执法的长效机制和人员的监督考核机制;政府监管方面,需要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协同性,进一步整合监管机构的职能与权限,按照2019年新修订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与理念,进行更为详细的监管信息公开;互联网企业承担新闻信息转载或传播平台职能的时候应当强化自己的审核义务,增强企业文化与行业自律的衔接度,网民作为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的重要环节也需提倡合理表达与自我监督。最后部分是结论与展望,结论部分对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的管理,仅依靠立法举措不足以统筹应对,法律规制层面的完善固然是其中的紧要一环,除此之外还需要在全局视野下,配合执法机制、政府监管、网络平台自律与行业生态、网民等共同发力、齐头并进,推动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生态的良性发展,这也是法律规制最终的目的所指、意义所在。不仅要发挥主流新闻媒体在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中的向心力作用,引领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要与互联网本身的特性相匹配、相适应,期待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法律规制在网络技术与传播规律的双重考验下得以不断完善与发展。
陈蓉[3](2019)在《家丑外扬:《时报》逃妻新闻研究(1927-1937)》文中提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报业突飞猛进,报纸面貌日新月异,报纸功能也得到进一步拓展。1921年,《时报》由黄伯惠接盘。黄伯惠致力于推动新闻业务的转型,将《时报》打造为以图片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为主的休闲类报纸。基于目前学界对社会新闻研究尚未全面展开的研究现状,以及《时报》社会新闻史料的独特性,本文以1927年到1937年《时报》逃妻新闻为研究对象,希冀丰富报刊史、新闻史、女性史、家庭史、社会史、法制史的研究。在逃妻新闻主体史料的依托下,辅以社会调查、报刊杂志、时人论着、回忆录、文集等资料,力图重构民国时期上海地区逃妻的婚姻与家庭生活实态。不同于以往研究仅将新闻视为史料来源的单一视角,本文尤为关注新闻文本的构成。不仅剖析逃妻案中当事人的叙述策略,思考话语中所隐含的逻辑思维,对比法律文本与法律实践之间的落差,同时考察逃妻新闻的媒体表达方式,揭示新闻工作者在制作新闻文本时,个人价值观念和判断标准会无意识地介入到其中,进一步探讨新闻文本下所暗含的歧视与偏见。本文对1927年到1937年《时报》逃妻新闻的研究表明:第一,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逃妻是一群生活在现代都市夹缝中为生计问题而挣扎的女性。第二,近代法律和司法实践虽然赋予了女性一定的权利,让她们能够为自己“发声”,但通过分析庭审中的叙述策略发现,女性潜意识中默认和接受来自性别差异上的安排。游刃于传统规范与法律规则之间的法官与律师,实则凸显了男权社会之下法律文本到法律实践的落差。第三,新闻文本的制作在迎合读众审美与品味的同时,不仅流露出对女性行为的批判,还对女性形象进行污名化与刻板化处理,进一步折射出男性视角下的性别秩序问题。反观,逃妻本是一桩家丑,却在媒体报道下“外扬”,得以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大众中去,这一“家丑外扬”恰恰折射出社会观念形成、传播、重构与固化的过程。本文正是将逃妻现象、逃妻案、逃妻新闻联系起来,揭示新闻文本中所呈现出的男权文化与性别偏见、歧视,试图诠释媒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肖敏[4](2019)在《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全面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当下,人才队伍作为推进县级媒体融合改革、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重要性更加突出。然而,一直以来,由于管理理念、体制机制等束缚,使得县级媒体人才队伍管理滞后于发展需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后,发展弊病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制约着融合发展进程。要抓住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基于453份县级融媒体中心从业人员调查问卷,以及对全国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从业人员的深度访谈,梳理和总结了当前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的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队伍与融媒体发展适配性不强、人才队伍管理方式落后、人才队伍难以深度融合等方面,影响着县级融媒体中心推进进程和融合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才队伍发展缺乏规划,僵化的管理体制难以变革,没有重视人才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据此作者提出,要从补充县级融媒体发展亟需人才、提升现有人才“全媒”素养、储备和引进专业人才等方面,不断增强人才队伍与县级融媒体发展的适配性;要树立人力资本管理理念,重视人才的开发和投资、建立科学的人才队伍管理制度、营造激发人才创造力的工作环境;要树立融合发展的顶层思维、构建有利于融合共事的内部机制、打造以“融合”为灵魂的组织文化,促进人才队伍深度融合,从而促进县级融媒体中心高质量发展。本文的研究,以期从人才队伍建设的角度,对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蔡乐乐[5](2019)在《周振甫古文教育思想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文言文教学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研究者多采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文言文教学改革。近年来,利用传统国学教育研究资源,指导文言文教改的论着不断推出,颇有新意,但研究周振甫古文教育思想的论着尚不多见。本文较系统深入地论述了周振甫的古文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主要特色,重点探讨了其古文教育思想对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借鉴和启示。绪论部分,对有关周振甫其人研究、文论思想研究和古文教育思想研究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梳理、评述。总结分析了周振甫古文教育思想的研究现状,揭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以及拟解决的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章论述了周振甫生平及其古文教育研究成果。第一节论述周振甫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学术成就,第二节对其有关古文教育研究的文章以及着作《文章例话》《怎样学习古文》作相应介绍。第二章对周振甫古文教育思想的发展源流和主要特色进行论述。第一节是主要是对周振甫古文教育思想的渊源进行探究,第二节是对其古文教育思想的特色的归纳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重诵读、重层级、重联系、重个性、重比较、重应用。第三章在对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周振甫古文教育思想对文言文教学的启示。第一节是根据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访谈以及中考真题分析统计的结果,总结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优点和不足。第二节是将调查结果和周振甫的古文学习方法结合起来分析,提取有利于提高当前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方法。第四章把从周振甫的古文教育思想中得到的启示应用于具体教学实践,设计了关于读写结合、群文阅读和诵读教学的具体教学案例。结语部分是对上文分析论证的总结,并提出了笔者的期望,希望笔者的研究能够能吸引更多的语文教师将目光投向我国当代学者提出的古文学习方法,结合具体的学情,灵活运用,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效率。
李建波[6](2019)在《风格理论视阈下的新华体研究》文中认为关于新华体的研究,目前多专注于新闻实务的实践层面,尚乏系统而深层次的全方位探讨。本文主要运用风格理论和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关注并超越新华体的表达本身,探索其内在的精神本质,挖掘其背后的逻辑动力,努力为新华体的研究作进一步的探索与开拓。本文采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由新闻文本而新闻生产者到社会实践的研究进路,辅以中美新闻通讯社的比较研究布局,力求较为全面、完整而深入地研究新华体这一主要的新闻存在。本文共分两个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事实分析,着重讨论新华体的本质与特征问题。该部分主要运用风格理论,通过质化和量化的分析,揭示新华体的本质,并进一步分析新华体的“本质显现”,即新华体的表征。新华体是新华社在长期的新闻报道中形成的鲜明独特的报道风格,是新华社的精神个性在其新闻报道中的凝聚与体现,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社会追求精神向度。新华体的表征是:选题重大,材料可靠;立场鲜明;语言准确、简洁;结构规范;以叙述为主。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新华体呈现出壮美的风格。第二部分,原因分析,集中探究新华体的成因。新华体为什么表现出“此”特征,而非“彼”特征?其背后的逻辑动力有哪些?本部分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从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两个向度,分析新华体的成因,探讨新华社的机构特征,及这样的特征与新华体之间的互动,讨论我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对新华体的作用。新华体是对新华社机构特征和其所处的社会语境在新闻报道上的建构。新华体的成因是复杂的,涉及新闻工作、新闻业的内部因素,又涉及一定的社会存在。对于新华体只有立体地观照它,才能最大程度地逼近它的真实面貌。新华体的核心特质不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都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必须坚守,但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显示了它的提升空间。同时,社会与新闻工作在发展,新华体的适度调整势在必然。优化新华体,乃至我国的新闻文风,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与一定的客观条件。
刘英翠,张悦[7](2018)在《中国新闻述评文体争鸣的回顾与解读——纪念新闻述评文体100周年》文中指出中国新闻述评文体争鸣现象起于改革开放后首批新闻业务类教程的出版,而逐渐消声于本世纪10年代之后,代之的则是"新闻评论说"的独大,由此带来了新闻述评学界研究与业界应用的"偏评论化",既缩减了新闻述评"报道化"写作模式的应用空间,也弱化了新闻记者作为述评写作主力军的地位,同时背离了新闻文体要为现实语境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为此,文章以新闻述评的文体百年为契机,以文体争鸣为切入,阐述其观点,回顾其过往,陈述其现状,并解读其后果,进而认为:在"泛文体"时代,新闻述评的发展应多一些可能性,故若其争鸣止步于"新闻报道说"或"新闻评论说",会阻碍新闻述评文体功能实现的最大化及其在新媒体空间下的应用。
马原[8](2018)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务课程体系的问题与出路》文中研究说明媒体融合的现实背景,给我国的新闻业务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分析了新闻学业务课程体系中在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传统新闻业务课程体系是基于传统媒体生产所建立的封闭系统,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开放式的媒体环境。为此,需要结合国内外不同高校的经验和探索,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通过转变教育者角色、引入表现性教学目标、加入支架式等教学方法、设计多层次课程包等对新闻业务课程体系进行延伸和拓展。
王敬照[9](2018)在《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文中研究说明在西方生态保护的发展历程中,大众媒介一直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媒体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本文以白洋淀生态保护中的媒体报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40多年来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发展变化,从微观角度探究中国媒体在生态保护中的角色及作用,并力图揭示媒体生态报道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以期为白洋淀生态保护乃至中国的生态保护提供参考。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了1972年至2018年的有关白洋淀生态保护的(报纸)新闻报道,同时结合保定市、安新县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环境年鉴河北部分、河北经济年鉴环境保护部分的内容以及有关白洋淀四次综合治理的文件档案,进行整理、统计、分析,从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媒体构建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和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三个阶段进行系统阐述。本文认为,媒体在生态报道中受政府、公众以及媒介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媒体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并切实担负起生态政策的宣传者、生态风险的监督者、生态对话的参与者和生态教育的推动者的角色和职责。
吴艳玲[10](2018)在《新中国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部分学者利用第一手资料,梳理20世纪50年代各行业学习苏联的情况,展现了人们对苏联经验的崇拜、追寻及反思,揭示了苏联经验对中国社会的重要影响。报纸、广播、通讯社既是宣传苏联经验的重要平台,也是学习苏联经验的重要领域。有关中国新闻界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研究有少量着述①,略叙中苏双方代表团来往,重在反思新闻业务界的经验教训,但未见有对同期历史学新材料及研究成果的借鉴。本文以1949年至1956年学习
二、新闻业务改革重在改革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闻业务改革重在改革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1)郭玲春新闻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郭玲春新闻作品的报道题材与报道倾向 |
第一节 郭玲春新闻作品的主要题材 |
一、会议新闻报道:挖掘读者欲知应知的信息 |
二、人物新闻报道:以知识分子典型为重点 |
三、文艺新闻报道:侧面展现文艺改革进程 |
第二节 郭玲春新闻报道的倾向性 |
一、内容注重政治性 |
二、以正面报道为主 |
第二章 郭玲春新闻写作的创新 |
第一节 角度独到选材灵活 |
一、注重角度选取 |
二、灵活撷取素材 |
第二节 文章架构不落窠臼 |
一、散文式结构 |
二、视觉式结构 |
三、并列式结构 |
第三节 表现手法博采众长 |
一、叙议结合,融入个人思想情感 |
二、活用引语,巧摘报告 |
三、新闻语言丰富多彩 |
第三章 新闻作品特色的成因及新闻实践的启示 |
第一节 郭玲春新闻作品独具特色的成因 |
一、时代因素的影响 |
二、平台优势及领导同事的支持 |
三、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 |
第二节 郭玲春新闻实践对新闻业的启示 |
一、突破陈规,勇于创新 |
二、不怕吃苦,勤动脑筋 |
三、以读者为中心,有高度的责任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提出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五、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法律规制历史及现状 |
第一节 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法律规制概念界定 |
一、互联网新闻信息概念 |
二、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法律规制概念 |
第二节 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法律规制的历史 |
一、法律规制历史阶段划分及依据 |
二、法律规制初创期 |
三、法律规制规范期 |
四、法律规制推进期 |
第三节 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法律规制的现状 |
一、法律规制的主体 |
二、法律规制的内容 |
三、法律责任 |
第二章 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法规体系层面的问题 |
一、立法整体的协调性不足 |
二、“权利—义务”比重失调 |
三、相关条款概念不够清晰、存在漏洞 |
四、违法责任上出现偏颇 |
第二节 执法机制层面的问题 |
一、执法程序的救济措施不完善 |
二、专项行动“治标不治本” |
第三节 行政监管层面的问题 |
一、行政监管主体名以上统一、实质上多而散 |
二、“新闻”概念泛化为监管带来难题 |
三、行政监管手段的信息透明度不高 |
第三章 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法律规制的优化与完善 |
第一节 优化现有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法律规制体系 |
一、整合已有的法律规制,增加体系的协调性 |
二、立法理念上适当由“限制”向“促进”靠拢 |
第二节 完善执法机制的救济措施与队伍建设 |
一、完善执法机制的救济措施 |
二、构建执法长效机制及执法队伍的监督考核机制 |
第三节 强化监管部门之间的协同性 |
一、调合监管机构的职能与权限 |
二、提高政府监管的信息透明度 |
第四节 重视行业生态与网民自我监督 |
一、自媒体平台应强化审核义务与行业自律衔接 |
二、提倡网民的合理表达与自我监督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3)家丑外扬:《时报》逃妻新闻研究(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2.1 《时报》研究 |
1.2.2 社会新闻研究 |
1.2.3 逃妻研究 |
1.3 研究对象与时间 |
1.3.1 “逃妻”的定义 |
1.3.2 时间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
1.4.2 文本分析法 |
1.4.3 案例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黄伯惠时期《时报》逃妻新闻概况 |
2.1 黄伯惠时期《时报》新闻业务的转型 |
2.1.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报业的发展 |
2.1.2 新闻检查制度下的应对之策 |
2.1.3 休闲生活与阅报风气 |
2.1.4 黄伯惠的个人贡献与努力 |
2.2 黄伯惠时期《时报》对社会新闻的重视 |
2.3 黄伯惠时期《时报》逃妻新闻的数量 |
2.4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逃妻现象 |
3.1 逃妻的家庭情况 |
3.1.1 籍贯与居住地 |
3.1.2 职业 |
3.1.3 年龄 |
3.2 妻为何逃 |
3.2.1 出逃原因的种类 |
3.2.2 出逃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
3.3 妻出逃之后 |
3.3.1 妻逃后的境遇 |
3.3.2 妻逃后夫的生活状态 |
3.3.3 妻逃后双方家庭的反应 |
3.4 小结 |
第四章 各执一词的逃妻案 |
4.1 逃妻案中丈夫的供述 |
4.1.1 不守妇道的女性形象 |
4.1.2 委屈迁就的男性形象 |
4.2 逃妻案中妻子的供述 |
4.2.1 不负责任的男性形象 |
4.2.2 被虐孱弱的女性形象 |
4.3 逃妻案中的法官与律师 |
4.3.1 法官对逃妻案的审理与判决 |
4.3.2 逃妻案中律师的辩护 |
4.4 逃妻案与民国法律的实践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逃妻新闻的媒体表达 |
5.1 新闻题材中的公众焦虑话题 |
5.1.1 情感纠葛 |
5.1.2 性命之忧 |
5.1.3 经济纷扰 |
5.2 新闻标题中的语言策略 |
5.2.1 新闻标题制作方面 |
5.2.2 新闻标题表达方面 |
5.3 新闻话语中的性别歧视 |
5.3.1 外貌描写 |
5.3.2 人格污名 |
5.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背景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性 |
2.1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
2.1.1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背景 |
2.1.1.1 传统发展阶段 |
2.1.1.2 融合发展的探索实践阶段 |
2.1.1.3 国家战略层面全面推进阶段 |
2.1.2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义 |
2.2 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2.2.1 人才队伍是县级融媒体改革推进的依靠力量 |
2.2.2 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媒体“相加”到“相融”的重要抓手 |
2.2.3 知识型员工对优化人才队伍建设需求迫切 |
第3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状况调查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方式 |
3.1.3 调查内容 |
3.2 问卷调查样本分析 |
3.2.1 受访者情况 |
3.2.2 调查对象界定 |
3.2.3 样本来源分析 |
3.3 调查结果 |
3.3.1 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推进情况看人才队伍建设状况 |
3.3.2 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的基本结构 |
3.3.3 从业人员对于现有人才队伍管理的评价和需求 |
第4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及成因 |
4.1 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人才队伍结构与县级融媒体发展适配性不强 |
4.1.2 人才队伍管理方式落后 |
4.1.3 人才队伍难以实现融合 |
4.2 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人才队伍缺乏发展规划 |
4.2.2 僵化的管理体制难以变革 |
4.2.3 对人才在媒体融合中的作用重视不够 |
第5章 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
5.1 增强人才队伍与县级融媒体发展的适配性 |
5.1.1 补充县级融媒体发展亟需人才 |
5.1.2 提升现有人才的“全媒”素养 |
5.1.3 着眼未来培养和储备县级融媒体人才 |
5.2 树立人力资本管理理念 |
5.2.1 重视人才的开发和投资 |
5.2.2 建立科学的人才队伍管理制度 |
5.2.3 营造激发人才创造力的工作环境 |
5.3 促进人才队伍深度融合 |
5.3.1 树立融合发展的顶层思维 |
5.3.2 构建有利于融合共事的内部机制 |
5.3.3 打造以“融合”为灵魂的组织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问卷调查 |
附录二 深度访谈问题提纲 |
致谢 |
(5)周振甫古文教育思想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周振甫其人研究 |
(二) 周振甫文论思想研究 |
(三) 周振甫古文教育思想研究 |
三、本文研究重点 |
第一章 周振甫生平及其古文教育着述 |
第一节 周振甫生平述略 |
一、学有渊源,功底深厚 |
二、兢兢业业,编辑典范 |
三、潜心学术,成绩斐然 |
第二节 周振甫古文教育论着述略 |
一、文章 |
二、着作 |
第二章 周振甫古文教育思想渊源与特色 |
第一节 周振甫古文教育思想的渊源 |
一、早期教育 |
二、师从名家 |
三、结识良友 |
第二节 周振甫古文教育思想的特色 |
一、“因声求气”——重诵读 |
二、多次阅读——重层级 |
三、“立体的懂”——重联系 |
四、“一家风格”——重个性 |
五、对比阅读——重比较 |
六、写作借鉴——重应用 |
第三章 周振甫古文教育思想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初中文言文教、学、考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初中教师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二、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现状调查分析 |
三、中考文言文考试题目分析 |
四、结论 |
第二节 周振甫古文教育思想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启示 |
一、深入诵读文章 |
二、立体讲解文章 |
三、群文比较阅读 |
四、阅读促进写作 |
第四章 周振甫古文教育思想与初中文言文教学实践 |
第一节 读写结合教学设计案例 |
第二节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
第三节 诵读教学设计案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风格理论视阈下的新华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理论来源 |
1.6 新华体界定 |
2 新华体基本特征的质化分析 |
2.1 新华体与风格理论 |
2.2 新华体的发展历程 |
2.3 新华体的基本特征-壮美 |
2.4 小结 |
3 新华体基本特征的量化分析 |
3.1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
3.2 抽样方法及样本采集 |
3.3 分析单元 |
3.4 类目建构与编码 |
3.5 编码及信度检验 |
3.6 研究发现 |
3.7 结论和讨论 |
4 新华体的话语生产者分析 |
4.1 新闻话语的生产者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 |
4.2 新华社的机构属性与新华体 |
4.3 新华社的新闻观与新华体 |
4.4 小结 |
5 新华体的社会实践分析 |
5.1 新闻话语与社会 |
5.2 政治对新华体的作用 |
5.3 经济对新华体的作用 |
5.4 文化对新华体的作用 |
5.5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华社、美联社内容分析编码薄 |
附录2 新华社、美联社内容分析编码说明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
(7)中国新闻述评文体争鸣的回顾与解读——纪念新闻述评文体10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缘起 |
二、争鸣发生与争鸣现状 |
(一) 争鸣的发生:四种观点纷呈 |
(二) 争鸣的现状:“新闻评论说”一家独大 |
三、争鸣焦点的历史追溯 |
(一) 本体层面的双焦点并存 (1912-1949) |
(二) 业态层面的双焦点并存 (1912-1949) |
(三) 关系层面的双焦点并存 (1949-) |
四、发生的原因解读与式微的后果阐释 |
(一) 争鸣发生的原因解读 |
(二) 争鸣式微的后果阐释 |
(8)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务课程体系的问题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我国新闻业务课程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
1. 教学能力的缺乏。 |
2. 教学目标的模糊。 |
3. 教学方法的局限。 |
4. 课程结构的单一。 |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对新闻业务课程的延伸和拓展 |
1. 教师身份的转变: |
2. 课程培养目标的拓展: |
3. 教学方法的丰富: |
4. 课程结构的延伸: |
(9)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创新点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白洋淀 |
1.3.2 环境新闻与生态新闻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72-1998) |
2.1 白洋淀第一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72-1983) |
2.1.1 白洋淀污染问题的产生与第一次集中治理简介 |
2.1.2 沉默与回避:1972-1976年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
2.1.3 启蒙与科普:1977-1983年的白洋淀环境报道 |
2.2 白洋淀第二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84-1991) |
2.2.1 数量分析 |
2.2.2 内容分析 |
2.2.3 效果分析 |
2.3 白洋淀第三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92-1998) |
2.3.1 整体分析 |
2.3.2 案例分析:以“燕赵环保世纪行”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为例 |
第3章 媒体建构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99-2016) |
3.1 本阶段白洋淀生态报道综述 |
3.1.1 报道主体分析 |
3.1.2 报道理念分析 |
3.1.3 报道手段分析 |
3.2 党报与都市类报纸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干淀与补水报道为例 |
3.2.1 案例与研究设计 |
3.2.2 新闻来源 |
3.2.3 新闻体裁与报道主题 |
3.2.4 报道基调 |
3.2.5 报道细节 |
3.2.6 结论与讨论 |
3.3 本地与异地媒体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死鱼事件报道为例 |
3.3.1 四次死鱼事件报道的整体分析 |
3.3.2 第二次死鱼事件报道的个案分析 |
第4章 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2017-2018) |
4.1 传统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
4.1.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专家角色 |
4.1.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政府形象 |
4.1.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公众诉求 |
4.1.4 讨论与结论:反思与监督性报道不足 |
4.2 新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
4.2.1 数量分析 |
4.2.2 效果分析 |
4.2.3 案例分析:以白洋淀芦苇问题的全媒体报道为例 |
第5章 白洋淀生态报道制约因素分析:政府、公众与媒介 |
5.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地方政府 |
5.1.1 地方政府与生态报道的正向互动 |
5.1.2 地方政府对白洋淀生态报道的负面制约 |
5.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 |
5.2.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意识 |
5.2.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行动 |
5.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媒介 |
5.3.1 媒介的双重属性让白洋淀生态报道在夹缝中生存 |
5.3.2 媒介的报道观念让白洋淀生态报道片面发展 |
5.3.3 媒介的记者素养让白洋淀生态报道质量参差不齐 |
第6章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和未来之路 |
6.1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 |
6.1.1 生态政策的宣传者 |
6.1.2 生态风险的监督者 |
6.1.3 生态对话的参与者 |
6.1.4 生态教育的推动者 |
6.2 白洋淀生态报道的未来之路 |
6.2.1 创新机制,优化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外部环境 |
6.2.2 转变观念,重构白洋淀生态报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四、新闻业务改革重在改革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 [1]郭玲春新闻作品研究[D]. 方婧雯.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法律规制研究[D]. 董园.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3]家丑外扬:《时报》逃妻新闻研究(1927-1937)[D]. 陈蓉. 河北大学, 2019(08)
- [4]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 肖敏. 湖南大学, 2019(07)
- [5]周振甫古文教育思想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启示[D]. 蔡乐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风格理论视阈下的新华体研究[D]. 李建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5)
- [7]中国新闻述评文体争鸣的回顾与解读——纪念新闻述评文体100周年[J]. 刘英翠,张悦. 新闻界, 2018(12)
- [8]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务课程体系的问题与出路[J]. 马原. 传媒, 2018(16)
- [9]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D]. 王敬照. 河北大学, 2018(05)
- [10]新中国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历史考察[J]. 吴艳玲. 中共党史研究,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