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减负”是转变教育观念的突破口(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1](2021)在《家校社协同减负视角下学校的角色和任务》文中研究表明"双减"政策搭建了家校社协同减负的框架。在这一框架中,学校依然是减负的主阵地,在家校社协同减负中发挥着引领者的作用。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学校需要强化减负主阵地的意识、转变单纯"做减法"的减负观念、树立家校社协同减负的大教育观。
龙宝新[2](2021)在《中小学学业负担的增生机理与根治之道——兼论“双减”政策的限度与增能》文中研究说明减负政策的背后是学业负担观的隐身存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三种典型的学业负担观,即教学失调观、竞争效应观与病毒入侵观,受此影响,"减负"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教改式减负、清单式减负与根源式减负阶段。中小学学业负担发生的实质是一种病态教育观念或学业负担观念病毒的持续复制、恣意传染。学业负担病毒的增生机理是:教育文化中蛰伏的学业负担病毒被功利化教育心态激活,并在培训机构、教辅机构等推波助澜下走向全面爆发。"双减"政策具有其效能局限性,"持续增能、修复生态"是后续完善思路,其根治之道是:构建教育系统的免疫屏障,修复健康的教育生态系统,重视教育文化的净化与进化以及增加有深度的减负政策供给。
卢志月[3](2021)在《发生学视域下小学“减负困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彭丹红[4](2021)在《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管理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有效的家庭作业管理能减轻学生负担,对学生的成长也有利。由于地域的特殊性,乡村教育比较落后,帮助乡村初中生提高家庭作业管理的有效性,发挥家庭作业的最大价值,对于家校合作育人,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尤为重要。家庭作业管理是一个整体,包含了家庭作业目的管理、分配管理、内容管理、评价管理以及各参与主体的责任。采用自编问卷,对广东省7所乡村初中学校64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10名班主任、10名家长和学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当前乡村初中生家庭作业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和成因。调查分析发现,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目的管理不明确,管理意识薄弱;作业量的分配不均衡、偏科严重,作业时间分配管理不合理、时间失效;教师布置作业内容一刀切,缺乏针对性、作业内容类型比较单一;家庭作业评价集中于监督功能,缺少对学生能力培养,反馈集中于验证反馈,缺乏为学生提供再次训练的机会。基于此,设计乡村初中生家庭作业管理优化教育行动研究方案,在一所乡村初中学校的53名学生中,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三轮教育行动研究实践。第一轮教育行动研究让学生初步设计家庭作业,明确学生家庭作业目的管理;第二轮教育行动研究通过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和加入个性多样化的评价,调整改进家庭作业分配和家庭作业评价管理;第三轮教育行动研究通过改建分组,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手段增加家庭作业管理评价管理的趣味性以及完善家庭作业内容管理。行动研究结果显示,实践方案在家庭作业目的、内容等方面有积极的改善效果。根据现状调查和教育行动研究,提出优化乡村初中生家庭作业管理的对策建议。在目的管理上,提升有效的认知并明确家庭作业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发展,以及教师和家长协调管理策略。在分配管理上,制定最佳作业时长区间和协调家庭各科作业布置频率并指导学生自己管理作业时间。在内容管理上,强化学生自主设计,分层设置,类型多样化。在评价管理上,要优化批改方式,采取多元评价方法,以激励性评价为主,提高教师反馈的及时性和质量,巧用网络平台,优化作业评价。最后,明确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责任,共同有效帮助乡村初中生做好家庭作业管理。
伏佩宣[5](2021)在《警务体系能力研究 ——“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的经验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现代警务模式下,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警务效能,开展智慧警务建设已成为警务治理领域发展的普遍共识。起初,公安机关沉浸于新技术所带来的“美好想象”,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行却发现:改革并未达到预期目标,甚至陷入“中等信息化陷阱”。面对这样一个高度复杂和迅速变化的新兴领域,客观冷静的思考和系统深入的研究尤为重要。究其本质而言警务体系能力在智慧警务建设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较为遗憾的是,目前还未有学者以警务体系能力的研究视角对这一现实警务运行困境展开深入分析。警务体系能力是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创新型表述,它是各警种相互联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效能,而不是各警种单项效能的简单相加,其核心聚焦于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最大化释放。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基本形态,警务体系能力早在警务组织成立之初就已初具雏形,并随着警务模式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按照警务模式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规律,警务体系能力的基本形态可以划分为基于科层制背景下的警务体系能力(也可称之为“既有警务体系能力)和基于信息系统的警务体系能力两个阶段。其中,基于信息系统的警务体系能力是在尝试消除科层制“反攻能”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的,并随着信息技术扎根警务组织的时间序列展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其最终目标是实现警务体系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全国首批科技强警示范单位,N市公安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警务大脑”建设的先行试点,在这长达三年的“先行先试”过程,信息技术扎根警务组织的阶段性特征展现得非常充分,为分析者更好地洞察警务体系能力提供了绝佳的分析“窗口”。有基于此,笔者以“技术—制度”为理论视角,基于技术执行的分析框架对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建设过程进行经验分析,旨在探讨“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何以可能?”这一核心命题。既有警务体系能力是基于科层制背景下产生的,其容易受到科层制背景下警种协同的动力不足及共识机制的缺失、警务在综合治理中的封闭和内敛趋向等“反功能”因素影响,而无法实现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最大化释放。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作为消除既有警务体系能力“反功能”的新尝试被技术执行者们赋予“美好想象”,但就实际效果而言,其陷入了警务治理“困境”。技术执行者们愈加认识到:信息技术在“警务大脑”中的简单嫁接只是单纯地构建了一种基于技术理念的警务体系能力,其仍处于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初级阶段。从N市“警务大脑”的实际应用效果来看,信息技术只是起到技术支撑作用,优化和再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才是根本。有基于此,N市公安局在“警务大脑”建设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引入合成警务机制,通过相应的制度匹配实现信息资源、组织结构和警务要素的整合及警务流程的优化再造。最终,在信息技术与合成警务机制的有机结合下实现了警务体系能力的现代化。总之,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是技术与制度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信息技术本身暗含着一种网络化逻辑,其在被运用于特定的组织时,提供了一种解决组织联结问题的空前弹性,为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其通过技术赋能,以信息化驱动;通过技术赋权,推动公安战斗生产模式转变。另一方面,合成警务机制从宏观层面上构建一体化的警务模式;从中观层面上推动警务组织结构变革;从微观层面上重构行动者理念和行为;其为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相应的制度形塑空间。最终,在“技术—制度”的互构作用下,各警种作战能力达到了有机融合,实现了警务效能的最大化释放。
刘超[6](2020)在《减负视角下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Q市某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国家多次出台“减负”政策,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足够重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依然很重,“减负”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2018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再次表明了国家对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视程度和决心。此次印发的关于减负的三十条措施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在学业成绩和学习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减轻过重的负担。因此,有必要开展关于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以此来促进其课业负担的减轻。该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学习习惯的内容按照学习过程划分为课前学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课后学习习惯和考试习惯四部分,并以此为维度进行调查问卷的编制,展开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除此之外,该研究对学生的任课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最终发现小学高年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前预习的独立性不强;二是课堂交流的积极性不高;三是课后做作业的态度不端正、纠错和复习意识不足;四是考试检查和反思行动匮乏。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五方面的原因:首先,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缺乏对学习习惯的认识;其次,学校对于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的学习习惯培养目标不明确,没有相关的制度建立以及环境的创设;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引导和训练;再其次,家长对于学习习惯的认识和培养意识淡薄,家庭内部成员之间观念不一致;最后,教师和家长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行动上不一致,缺乏连贯性。鉴于以上原因,在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减轻其课业负担的进程中,学生自身、学校、教师和家长都要做出积极的改变,共同面对。第一,学生要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其在减负中的主体作用;第二,学校要完善相关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制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氛围,促进减负与提效并行;第三,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和训练强化,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第四,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家庭成员相互配合,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五,要加强家校合作,学校、教师和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课业负担的减轻。
杨璐莲[7](2020)在《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既是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也是当今教育理论工作者、一线教师和广大学生们的现实诉求。科学合理的课后作业设计是实现学生“减负”的有力途径。当前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存在练习量大、形式单一格式化、内容缺乏新意,不能满足学生作业差异性、多元化的需求等问题。归根结底,是作业源头缺乏专业的设计和合理的规划。最突出的是小学数学教师不亲自设计而只是购买或者使用商业化的“作业包”或者成套的所谓“名校名师”的“练习册”。只有“名气”而缺乏针对性的作业毫无疑问只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起不到巩固强化拓展学业的目的。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政策上的强制要求外,小学数学教师亲自设计作业是解决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途径之一。本研究以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为理论基础,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从理论上建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框架,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专业上的支持。研究指出,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应包括课后作业目标、课后作业内容和结构、课后作业编制路径、课后作业评价四个要素。研究还指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要遵循科学性、生活性、发展性的原则。为了验证本研究提出的理论框架和原则,本研究做了为期两个月的实践检验,同时辅以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框架及其原则”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框架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能够帮助小学数学教师科学合理的设计课后作业。而且课后作业设计的内容符合学生学习需要,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能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
刘石秀[8](2020)在《适合视野下的初中生课业负担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性的充盈和丰富必需依托并承担一定的负担,完全没有负担或负担过重都是不利于个体发展的。反之,适度的负担则是人性完善所必需的条件,它有助于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卓越人性的完善。但是不同个体的负担的承受力、身心的耐受性、学习需要等是有差异的,满足个体生命发展诉求所需要的课业负担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应为不同个体施与适合其发展需要的课业负担,即为每个人提供最适合的课业负担。本研究立足课业负担现有研究成果,将初中生课业负担界定为:在初中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及学习压力等四个方面作用于特定的学生个体所产生的责任、需求和压力感的总和。通过自编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调查了某地区分别地处城市、乡镇和农村的三所初级中学(X校、H校、J校)的课业负担现状,结果发现:初中生课业负担差异形态呈现多样化特征,其客观课业负担趋向同一化,而不同个体对课业负担的主观感受具有相对性,影响初中生个体课业负担的因素是具体的。在适合视野的关照下,深入思考分析上述调查结果,得出导致初中生不合理课业负担的主要原因是:1.均衡而有质量的教育资源的不足,减负政策本身未能兼顾课业负担在多维度上的差异性。2.不适合的家庭教育期望及与之相联系的家长教育方式的失当。3.班级授课制、个别化学习指导的不足加上现行教育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客观上制约着为每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课业负担。4.人们教育观念的偏差。为真正实现为每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课业负担,家长应尊重并充分地了解儿童;学校落实差异化课堂教学,突出学校发展的特色化;转变教育观念,以差异性的视角理解初中生的课业负担。
雷舒淇[9](2020)在《社会建构视角下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的主体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过程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建构理论为理论视野和分析框架,以辨析影响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过程的主体因素为核心主线,以“减负”政策相关主体的政策认知、行动策略和社会文化观念为研究内容,最后,力争为“减负”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提出政策建议。政策执行是将观念状态的政策目标转变为现实状态下政策效果的核心环节,政策执行的成效直接影响着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研究政策执行过程就是间接研究政策效果实现的影响因素,对影响因素界定以及衡量其对政策效果的影响方式,对提升政策执行效果及后期政策完善有着重要意义。已有的政策执行研究主要聚焦于“官方执行主体”,(1)政策目标群体、其他政策相关者、政策所处的环境并没有被纳入执行过程详细研究。随着政策过程逐步成为多元主体可参与的开放体系,目标群体、其他政策关注者、甚至是普通民众某种程度上都是政策执行者,他们对政策问题的认知、态度、及行动策略等都塑造着执行过程,也影响着政策落实效果。如何将这些要素纳入政策执行研究框架,社会建构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社会建构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行动者的行为并不完全按照政策设计的行为采取行动,政策相关者的政策认知、文化环境、利益关系等都重塑着政策执行过程,影响执行效果。我国的小学生“减负”政策属于实行素质教育的政策体系内容,从理论上讲家庭、学校、学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社会多方主体都支持,然而政策的实际效果却不理想。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教师、家长、学生的行为并不完全受政策的规约,还会受到主体的社会共同意识、特定情境下的主体行动策略、社会文化观念三个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分别以这三个要素为核心章节对我国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首先,小学生“减负”政策的执行是在一种“弱社会共同意识”下进行的,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减负”政策问题、“减负”政策目标、“减负”政策措施的认知存在普遍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会造成主体认知冲突,影响政策执行效果。因此,各社会主体获得共识性政策认知对“减负”政策执行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其次,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教师和家长的行为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家长的行为主要受到辅导机构的诱导,教师的行为则主要受到体制性及社会评价的影响,小学生由于自身的非独立性导致他们是政策最重要的“最无影响者”。这就要求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中各主体间形成最低限度的执行合力以促进政策的有效执行。最后,家长和教师的行为还受到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高学历”成功观、“重教苦学”的文化传统以及现代社会的竞争焦虑都与“减负”政策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相悖。培育支持性社会文化观念对“减负”政策的效果至关重要。总之,若要促进小学生“减负”政策的有效执行,提出应对性建议,则需要从影响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的社会性要素入手,清楚解释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中的主体认知及行为。各社会主体获得共识性政策认知,主体间形成最低限度的执行合力,以及培育支持性社会文化观念是“减负”政策执行及再完善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陈彩云[10](2020)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以深圳市A小学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进程,我国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然而,教育质量与学业成就不断提升的背后仍存在着诸如小学生作业量过大、难度过高等“应试困境”。对此,政府、学者、教师都尝试通过对家庭作业进行优化设计来缓解这一问题。随着改革与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意识到家庭作业并非一个单纯的教学或课程问题,其更是一个复杂的教育管理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深圳市A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以及相应的学科英语教师、学校教学管理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法和观察法,提出提升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基本原则;从家庭作业量、难度、层次性、实践性、趣味性等五个维度调查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的现状,从学生、教师和学校教学管理者访谈中探讨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问题,并根据调研结果,结合相关的教育理论以及笔者在教育实践中的观摩学习经历,讨论分析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问题归因;最后,结合英语新课程标准以及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就如何提升英语家庭作业的有效性,试图从学校、教师、家长方面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引起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家庭作业问题的关注,促使家庭作业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发挥更大的效用,通过提升英语家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缓解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达到减负增效。
二、“减负”是转变教育观念的突破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减负”是转变教育观念的突破口(论文提纲范文)
(1)家校社协同减负视角下学校的角色和任务(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双减”政策下学校角色定位的变化 |
(一)减负主阵地的建设者 |
(二)单纯“做减法”的减负观念的扬弃者 |
(三)家校社协同减负“大教育观”的引领者 |
三、家校社协同减负过程中学校的主要任务 |
(一)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实现减负目标和行动上的家校一致 |
(二)推进校社互动: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课后服务保障体系 |
(三)挖掘内在动力:确保学校自身在家校社协同减负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四)开展制度化建设:提升学校引领家校社协同减负的能力 |
(2)中小学学业负担的增生机理与根治之道——兼论“双减”政策的限度与增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业负担问题:一种循环再生的教育“病毒” |
(一)三种基本“负担观”的反思 |
(二)我国中小学学业减负工作演进史分析 |
1.多样化。 |
2.增强化。 |
3.外溢化。 |
二、中小学学业负担的增生机理分析 |
(一)健康教育机体始终与学业负担“病毒”共生共长 |
(二)学业负担病毒发端于教育功利心的诱导 |
(三)教育机体感染学业负担病毒的病理分析 |
1.病毒激活阶段,即社会考试文化中负担观念病毒被触发的过程。 |
2.教育机体感染阶段,即学校教育整体被负担观念病毒感染的过程。 |
3.学业负担全面爆发阶段,即学业负担压力多口爆发阶段。 |
三、“双减”政策的局限与完善 |
(一)“双减”政策的“三局限” |
1.只能给教育“消肿”,无法短期内消杀教育病毒。 |
2.只能给学生“松绑”,无法短期内重建教育新秩序。 |
3.只能给学业“减压”,无法短期内建成理想的教育。 |
(二)教育培元、持续增能:完善“双减”政策的一般思路 |
1.构建教育系统的免疫屏障。 |
2.修复健康的教育生态系统。 |
3.重视教育文化的净化与进化。 |
4.增加有深度的减负政策供给。 |
(4)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管理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学生成长需要 |
二、学校家庭作业管理需要 |
三、个人工作实际需要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家庭作业管理的研究 |
二、乡村初中学生作业管理研究 |
三、文献研究小结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 |
三、研究技术路线图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管理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家庭作业 |
二、家庭作业管理 |
三、乡村初中学生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生态性学习理论 |
二、主体性教育理论 |
三、群体动力理论 |
第三章 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 |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编制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调查实施 |
第二节 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管理现状的调查数据分析 |
一、家庭作业目的管理 |
二、家庭作业分配管理 |
三、家庭作业内容管理 |
四、家庭作业评价管理 |
五、参与家庭作业管理主体 |
第三节 访谈调查研究 |
一、访谈目的 |
二、访谈对象及方法 |
三、研究过程 |
四、访谈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四节 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管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乡村初中家庭作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
二、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管理的教育行动研究 |
第一节 教育行动研究方案的制定 |
一、乡村初中生家庭作业管理教育行动研究的原则 |
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对象选取 |
三、教育行动研究的内容选择 |
四、教育行动研究的整体规划 |
第二节 第一轮教育行动研究 |
一、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问题 |
二、第一轮计划 |
三、第一轮行动 |
四、第一轮观察 |
五、第一轮反思 |
第三节 第二轮教育行动研究 |
一、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问题 |
二、第二轮计划 |
三、第二轮行动 |
四、第二轮观察 |
五、第二轮反思 |
第四节 第三轮教育行动研究 |
一、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问题 |
二、第三轮计划 |
三、第三轮行动 |
四、第三轮观察 |
五、第三轮反思 |
第五节 三轮教育行动研究的总结 |
一、乡村初中英语家庭作业管理帮助乡村初中生养成好习惯 |
二、乡村初中家庭作业管理培养乡村初中生的学习乐趣 |
三、乡村初中家庭作业管理提高乡村初中生的学习效率 |
四、乡村初中家庭作业管理提高乡村初中生的合作思维能力 |
第五章 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管理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家庭作业目的管理的优化策略 |
一、提升教师和学生对家庭作业目的的有效认知 |
二、明确家庭作业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
三、教师和家庭共同协调确定家庭作业管理策略 |
第二节 家庭作业分配管理的优化策略 |
一、制定最佳作业时长区间 |
二、协调各科家庭作业的布置频率 |
三、指导学生自己管理作业时间 |
第三节 家庭作业内容管理的优化策略 |
一、家庭作业内容可强化学生自主设计 |
二、分层设置家庭作业内容 |
三、设置类型多样化的家庭作业内容 |
第四节 家庭作业评价管理的优化策略 |
一、优化家庭作业批改方式的评价管理 |
二、采取多元化评价方法,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
三、提高教师反馈的及时性和质量 |
四、巧用网络平台,优化作业评价 |
第五节 明确家庭作业管理的参与主体责任 |
一、学校建立健全规范家庭作业管理的制度 |
二、教师提升家庭作业管理有效性 |
三、学生增强家庭作业自主管理能力 |
四、家长/监护人支持与辅助家庭作业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5)警务体系能力研究 ——“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的经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技术与组织的关系研究 |
1.2.2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研究 |
1.2.3 警务效能研究 |
1.2.4 已有研究评价 |
1.3 研究方法与个案选取 |
1.3.1 个案研究 |
1.3.2 N市公安局图景 |
1.3.3 个案进入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
1.5.1 研究的创新 |
1.5.2 研究的难点 |
2 理解警务体系能力: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警务体系能力的概念解读 |
2.1.1 体系 |
2.1.2 警务体系 |
2.1.3 体系能力 |
2.1.4 “警务体系能力”的释义 |
2.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2.1 理论基础:“技术—制度”的互构论 |
2.2.2 分析框架:技术执行 |
3 既有警务体系能力的“反功能” |
3.1 在分割中协同:动力不足与共识机制的缺失 |
3.1.1 警种协同的动力不足 |
3.1.2 警种分工过细导致共识机制的缺失 |
3.2 警务在综合治理中的两面性:在开放与封闭间徘徊 |
3.2.1 社会安全形势变化与综合治理的基本取向 |
3.2.2 警务在综合治理的显性取向:开放与整合 |
3.2.3 一种“暗存”的反向运动:封闭和内敛趋向 |
3.3 小结:“集合式”警务的现实与无奈 |
4 “警务大脑”:消除既有警务体系能力“反功能”的新尝试 |
4.1 “警务大脑”初期架构及新技术之期望 |
4.1.1 “警务大脑”的初期架构 |
4.1.2 新技术之“美好想象” |
4.2 治理“乌托邦”:基于技术实体警务体系能力的现实困境 |
4.2.1 工作增负:技术的有效性困境 |
4.2.2 孤岛现象:警务治理的内卷化困境 |
4.2.3 虚拟的美丽:警务治理的“唯技术主义”困境 |
4.3 小结:组织表面秩序下隐藏着巨大的无序 |
5 制度匹配与新技术的“自我强化” |
5.1 制度匹配:合成警务机制的确立 |
5.1.1 信息资源整合:从分散走向共享 |
5.1.2 组织结构整合:综治警务一体化 |
5.1.3 警务要素整合:“情指行”一体化 |
5.2 新技术的“自我强化” |
5.2.1 技术制度调适:警务流程再造 |
5.2.2 新技术的“刚性外显”与组织运行 |
5.3 小结:技术扎根的深层基础 |
6 技术与制度的互构: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何以可能? |
6.1 信息技术: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技术支撑 |
6.1.1 技术赋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 |
6.1.2 技术赋权:推动公安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
6.2 合成警务机制: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形塑 |
6.2.1 宏观层面:构建一体化警务模式 |
6.2.2 中观层面:推动组织结构变革 |
6.2.3 微观层面:重构行动者理念和行为 |
6.3 小结:技术与制度的互构 |
7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减负视角下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Q市某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 |
1.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追求 |
2.小学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 |
3.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有利于学生实现“减负”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关于减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关于学习习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学习习惯的内涵及其“减负”意义 |
(一)学习习惯的内涵 |
1.学习习惯的界定 |
2.学习习惯的特点 |
3.良好学习习惯的基本表征 |
(二)良好学习习惯是“减负”的重要因素 |
1.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主要表现 |
2.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内涵 |
3.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与课业负担的关系 |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1.问卷设计 |
2.访谈设计 |
(二)调查对象 |
1.问卷调查对象 |
2.访谈对象 |
(三)调查实施 |
1.问卷调查实施 |
2.访谈实施 |
(四)调查结果 |
1.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总体分析 |
2.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各维度的具体情况 |
3.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与性别的差异比较 |
4.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与年级的差异比较 |
5.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与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差异比较 |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 |
(一)课前预习的独立性不强 |
(二)课堂交流的积极性不高 |
(三)课后做作业的态度不端正、纠错和复习的意识不足 |
1.做作业态度不端正 |
2.纠错意识不足 |
3.复习意识不足 |
(四)考试检查和反思的行动匮乏 |
1.考试检查行动匮乏 |
2.反思行动匮乏 |
四、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学生学习的动机不强、主观认识不足 |
1.学生学习动机不强 |
2.学生主观认识不足 |
(二)学校对学习习惯的培养机制不健全 |
1.学习习惯培养目标不明确 |
2.学习习惯培养制度未建立 |
3.学习习惯培养环境未创设 |
(三)教师对学习习惯的培养缺乏引导和训练 |
1.缺乏目标,缺少引导 |
2.缺乏意识,缺少榜样 |
3.缺乏训练,缺少强化 |
(四)家长对学习习惯的培养意识淡薄 |
1.家长培养意识欠缺 |
2.家长表率作用缺乏 |
3.家庭成员培养观念不一致 |
(五)教师和家长对学习习惯的培养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 |
1.教师和家长观念不一致 |
2.家长和教师缺乏交流配合 |
五、减负视角下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优化策略 |
(一)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减负的主体作用 |
1.摒弃依赖,自主锻炼 |
2.善于观察,仿效榜样 |
(二)学校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负与提效并行 |
1.确定学习习惯培养目标 |
2.制定学习习惯培养制度 |
3.创设学习习惯培养环境 |
4.树立学习习惯优秀榜样 |
(三)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 |
1.明确目标,正面引导 |
2.提高自我,言传身教 |
3.加强训练,及时强化 |
(四)家长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减负的阻力 |
1.改变观念,提高意识 |
2.营造环境,树立榜样 |
3.统一观念,相互配合 |
(五)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共促减负增效 |
1.学校搭建交流平台,形成良性教育生态 |
2.教师与家长交流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调查问卷 |
附录2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访谈提纲(教师用) |
附录3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访谈提纲(家长用) |
致谢 |
(7)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实践检验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访谈法 |
第二章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一节 小学数学教师设计课后作业的必要性分析 |
一、小学数学教师设计课后作业是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突破口 |
二、小学数学教师设计课后作业是实现其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
第二节 小学数学教师设计课后作业的可行性分析 |
一、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设计课后作业具有独特优势 |
二、小学数学教师设计课后作业可利用的数学课程资源丰富 |
第三章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与框架建构 |
第一节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政策和理论基础 |
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
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
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
一、科学性原则 |
二、生活性原则 |
三、发展性原则 |
第三节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框架建构 |
一、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框架 |
二、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框架的描述 |
第四章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框架的实践检验 |
第一节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框架的实践检验方案 |
一、实践检验目的与假设 |
二、参与实践的教师及学生 |
三、实践检验的内容和方法 |
四、实践检验效果的收集 |
第二节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实践检验过程及效果 |
一、学生认为新的课后作业时间、数量和难度适中 |
二、新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学习 |
三、新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有帮助 |
四、新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提升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
五、教师意见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学生问卷 |
附录B: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C:五位教师评价课后作业设计的标准 |
附录D:《辨别方向》课后作业自编案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适合视野下的初中生课业负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理论基础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初中生课业负担的应然之思 |
(一)课业负担的内涵及辩证 |
(二)因材施教与适合教育 |
1.因材施教的内涵 |
2.适合教育对因材施教的继承及发展 |
(三)适合教育的内涵 |
1.适合谁:学生群体与学生个体的统一 |
2.适合性:主观判断与客观标准的统一 |
(四)适合教育的特征 |
1.以洞悉个体学生的特征为前提 |
2.以促进个体成人为理想归宿 |
(五)适合视野下的课业负担 |
二、初中生课业负担的现状 |
(一)初中生学习时间 |
(二)初中生课业质量 |
(三)初中生的课业难度感受 |
(四)初中生的课业压力 |
(五)初中生课业负担的特征 |
1.初中生课业负担差异形态具有多样性 |
2.初中生客观课业负担趋向同一化 |
3.初中生课业负担主观感受的相对性 |
4.初中生个体课业负担原因的具体性 |
三、对初中生课业负担现状的反思 |
(一)社会层面 |
1.均衡而有质量的教育资源的不足 |
2.减负政策难以兼顾课业负担多维度的差异性 |
(二)家庭层面 |
1.不适合的家庭教育期望 |
2.家庭教育方式的失当 |
(三)学校层面 |
1.班级授课制对因材施教的客观制约 |
2.个别化学习指导的不足 |
3.教育评价方式的单一化 |
(四)社会教育观念的偏差 |
四、如何为初中生提供适合的课业负担 |
(一)充分把握课业负担的差异性特征 |
(二)家长充分地了解并尊重儿童 |
(三)差异化课堂教学 |
(四)学校特色化发展 |
(五)转变社会教育观念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初中生课业负担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初中生课业负担学生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社会建构视角下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的主体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及意义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文献梳理 |
(一)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研究 |
(二)社会建构理论研究 |
(三)文献评价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地调查法 |
(三)要素分析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一)小学生“减负” |
(二)政策执行 |
(三)社会建构 |
二、理论基础 |
(一)萨巴蒂尔的政策过程理论 |
(二)社会建构理论 |
(三)基于社会建构的研究框架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小学生“减负”问题的由来 |
一、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的历史生成与发展 |
二、小学生“减负”的政策文本分析 |
三、小学生“减负”成为显性问题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现状调查 |
一、研究方案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
(二)调查对象的选取及其基本情况 |
(三)访谈与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减负”前后小学生课业负担量的变化 |
(二)“减负”前后小学生课业负担构成的变化 |
(三)“减负”前后小学生课业负担形式的变化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体政策认知差异弱化政策目标实现 |
一、多元主体对“减负”政策问题认知不一致 |
(一)家长对“减负”政策问题的认知 |
(二)教师对“减负”政策问题的认知 |
(三)学生对“减负”政策问题的认知 |
二、多元主体对“减负”政策目标认知不一致 |
(一)家长对“减负”政策目标的认知 |
(二)教师对“减负”政策目标的认知 |
三、多元主体对“减负”政策措施认知不一致 |
(一)家长对“减负”政策措施的认知 |
(二)教师对“减负”政策措施的认知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体行为“反向强化”与“正向弱化”消解政策效果 |
一、辅导机构诱致性策略使家长“减负”行为反向强化 |
(一)培训宣传铺天盖地 |
(二)培训内容投其所好 |
(三)培训形式花样百出 |
二、“减负不减评”使教师“减负”行为正向弱化 |
(一)“重绩效”评价使教师“减负”弱激励 |
(二)“分数至上”对冲“减负”行为 |
(三)家庭偏好多元催生“好学生”法则 |
三、小学生的非独立性使“减负”行为正向弱化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体传统文化观对“减负”政策的非支持性 |
一、“高学历”成功观对“减负”政策的弱支持 |
二、“重教苦学”文化传统对“减负”政策的弱支持 |
三、现代社会的竞争焦虑对“减负”政策的弱支持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促进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的建议 |
一、获得共识性政策认知 |
二、形成一致性主体行动 |
三、培育支持性社会文化观念 |
四、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小学生“减负”问题家长调查问卷 |
附录B:小学生“减负”问题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C:小学生“减负”问题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D: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E: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F: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以深圳市A小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家庭作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减负增效”的思考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四、理论基础 |
(一)多元智能理论 |
(二)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五、相关概念阐释 |
(一)家庭作业 |
(二)作业设计 |
(三)有效性 |
六、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家庭作业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提升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原则 |
一、发展性原则 |
二、趣味性原则 |
三、层次性原则 |
四、实践性原则 |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现状调查 |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过程 |
(三)调查问卷 |
(四)访谈提纲 |
二、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现状 |
(一)男生相比女生对家庭作业的满意度更低 |
(二)六年级学生相比五年级学生对作业的满意度更低 |
(三)是否独生子女对家庭作业体验不产生影响 |
(四)优等生与后进生对家庭作业的满意度偏低 |
三、讨论 |
第四章 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问题与分析 |
一、作业设计有效性的主要问题 |
(一)学校对英语家庭作业缺乏有效管理 |
(二)作业设计观念重知识,轻能力 |
(三)作业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缺乏人文性 |
(四)教师缺乏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能力 |
(五)作业内容和形式单一,趣味性和实践性不足 |
(六)作业量大,学生课业负担重 |
(七)作业难度“一刀切”,未体现学生个体差异性 |
(八)学生缺乏英语实践氛围 |
(九)家庭教育是影响作业设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
二、作业设计有效性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教师高负荷的教学工作量 |
(二)教师自身作业设计的能力不足 |
(三)教师对作业功能定位的局限性 |
(四)家庭作业设计缺乏合理规划 |
(五)学校作业管理机制的缺失 |
(六)学校作业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尚未建立 |
第五章 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提升的对策建议 |
一、学校方面的建议 |
(一)明确教师工作职责,减轻教师教学工作量 |
(二)提供培训机会,提高英语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 |
(三)建立各学科教师沟通平台,完善作业监督 |
(四)加强宣传工作,取得家长各方面的支持 |
(五)制定合理有效的家庭作业督查制度 |
二、教师方面的建议 |
(一)丰富作业内容与形式,体现趣味性 |
(二)把握作业难度,体现层次性 |
(三)联系现实生活,体现实践性 |
(四)完善作业评价方式,体现发展性 |
(五)明确家庭作业的功能,体现人文性 |
三、家长方面的建议 |
(一)重视作业监督,营造实践英语的学习环境 |
(二)更正作业观念,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减负”是转变教育观念的突破口(论文参考文献)
- [1]家校社协同减负视角下学校的角色和任务[J]. 王东. 中小学校长, 2021(10)
- [2]中小学学业负担的增生机理与根治之道——兼论“双减”政策的限度与增能[J]. 龙宝新. 南京社会科学, 2021(10)
- [3]发生学视域下小学“减负困境”研究[D]. 卢志月.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乡村初中学生家庭作业管理优化策略研究[D]. 彭丹红.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5]警务体系能力研究 ——“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的经验分析[D]. 伏佩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12)
- [6]减负视角下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Q市某小学为例[D]. 刘超.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研究[D]. 杨璐莲.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适合视野下的初中生课业负担研究[D]. 刘石秀.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社会建构视角下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的主体因素研究[D]. 雷舒淇. 河南大学, 2020(02)
- [10]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以深圳市A小学为个案[D]. 陈彩云.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