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主要水稻生产系统分类及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何冰晶[1](2021)在《农田灌溉外部效益评估及水价分担补贴研究》文中提出农田灌溉效益的评估是制定农业水价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传统的农田灌溉效益估算只考虑经济效益,不利于处理好农田灌溉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因此构建现代化农田灌溉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农田灌溉生态效益。为了建立科学的农田灌溉用水价格体系,需将农田灌溉效益的外部性纳入其中,对其价值进行量化并合理分担,可协调水价和农户之间的矛盾,实现科学合理的补贴制度。本文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农田灌溉外部效益进行评估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宝鸡峡灌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现行农业供水成本水价分担补贴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农田灌溉效益评估模型及农业水价分担补贴模型研究。从生态经济学的思想、外部性理论、灌溉水利用角度出发,界定农田灌溉效益,将其分为内部效益(直接效益)和外部效益(间接效益)两部分。并分析了农田灌溉外部效益的组成及表现形式,将其具体划分为:气候调节效益、涵养水源效益、土壤熟化效益、削减扬尘效益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以能值理论分析方法为指导,构建了农田灌溉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评估模型。从农田灌溉相关利益者角度出发,确定农田灌溉直接受益方(农户)和间接受益方(公众),采用内外部效益分摊法,构建了农业水价分担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农户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和支付意愿等因素,构建了农业水价补贴模型。(2)研究区农田灌溉外部效益评估。采用农田灌溉外部效益评估模型,对陕西省关中、陕北和陕南三大区域2008~2018年农田灌溉外部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看,陕西省各区域农田灌溉总外部效益价值整体呈增长趋势,陕南地区增长速率最大。从空间分布看,各区域的农田灌溉各项外部效益大小排序情况基本一致,但在数值上存在差异性。其中关中和陕北各项外部效益大小排序相同,即由大到小排序:涵养水源效益>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气候调节效益>土壤熟化效益>削减扬尘效益;陕南各项外部效益由大到小排序: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效益>气候调节效益>土壤熟化效益>削减扬尘效益。依据2008~2018年的各区域农田灌溉外部效益数值,得到陕南、关中、陕北农田灌溉平均外部效益分别为2138.59×106元、953.96×106元、78.80×106元。(3)典型灌区农田灌溉内外部效益评估。以宝鸡峡灌区为典型灌区,利用农田灌溉投入能值占农田生产系统总投入能值比例,确定2008~2018年农田灌溉平均内部效益分摊系数为0.10,结合灌溉内部效益分摊系数和农田产出的农产品能值,从而得到该灌区农田灌溉平均内部效益为17.13×108元,即单方水产生的内部效益为2.79元。灌区农田灌溉外部效益评估采用灌溉用水量比例法,对关中区域外部效益进行分摊,其结果为0.66×108元,单方水产生的外部效益为0.355元。(4)典型灌区农业水价分担分析计算。结合灌区农田灌溉产生的内外部效益和农业供水成本水价数据确定了灌区受益者分担系数及分担份额,由于间接受益方难以细化,本文在实际分担过程中,由政府承担外部效益这部分水价。其结果为:直接受益方和间接受益方分担系数分别为0.89和0.11;对于灌区当前农业完全供水成本水价,农户和政府分别需分担0.902元/m3和0.111元/m3;对于灌区当前农业供水运行成本水价,农户和政府分别需分担0.674元/m3和0.083元/m3。(5)典型灌区农户可承受水价分析计算。采用水费承受指数法对不同作物可承受水价范围进行计算,并将农户需分担的水价与此范围进行比较,得出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户可承受水价范围为0.017元/m3~0.517元/m3,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可承受水价范围为0.217元/m3~1.850元/m3;比较结果显示农户分担水价超过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户可承受水价范围,但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可承受水价的范围内。通过比较现行水价与可承受水价,确定灌区现行粮食作物水价0.326元/m3和经济作物水价0.365元/m3为合理水价。(6)典型灌区农业水价补贴分析计算。根据灌区农户可承受水价和农户分担水价,进一步得出了灌区农业水价补贴份额范围。若实行完全成本水价时,粮食作物水价和经济作物水价分别需补贴0.385元/m3~0.885元/m3和0元/m3~0.685元/m3;若实行运行成本水价时,粮食作物水价和经济作物水价分别需补贴0.157元/m3~0.657元/m3和0元/m3~0.457元/m3。根据现行水价和农户分担水价,确定粮食作物水价和经济作物水价补贴额度。为达到完全成本水价,粮食作物水价和经济作物水价分别需补贴0.576元/m3和0.537元/m3;为达到运行成本水价,粮食作物水价和经济作物水价分别需补贴0.348元/m3和0.309元/m3。
史琛[2](2021)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我国粳稻生产效率时空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农业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型发展阶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稻米消费国,我国稻作生产也正进入数量增长与质量效益并重、物质要素投入与科技创新并进、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新阶段。粳稻作为水稻亚种之一,同样面临生产模式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转型问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指向,以全国及主产省粳稻种植系统为测评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评估和监测各地粳稻生产系统的管理绩效,分析其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引导粳稻从高产更高产的目标导向转向优质高效的高质量生产发展轨道,因地制宜实现粳稻生产方式转型提供决策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粳稻生产格局演变总体形势上,2000-2018年,我国粳稻总产量先下降后增长,单产波动增长,播种面积对粳稻产量影响较大;2004年以后,我国粳稻实现十五连丰,粳稻产量、播种面积、单产增速较快,各省(市)生产各有差异,其中黑龙江、安徽、河南产量增速较快,面积贡献量大于单产贡献量。(2)我国粳稻产投系统的演变上,以我国粳稻生产连丰期2004-2018年为重点观测期,这一阶段粳稻种植总体丰产不丰收,种植成本增加,效益降低,其中山东、云南种植效益较优;主要投入项中,劳动力投入大幅减少,除灌溉费用外,其他项要素投入增加,其中机械投入大幅增长,表明这期间我国粳稻生产系统处于从劳动密集型模式向资本密集型模式加速转变的时期。(3)高质量发展要求从常规通过高投入高消耗实现高产出的集约高产增长模式,转向创新驱动增长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生产系统创新素质(科技进步和组织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2004-2018年,粳稻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态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驱动,技术效率无明显改善,各省(市)除河南外,主产省份粳稻全要素生产率都实现了增长,且增长也大多来自技术进步的贡献,其中黑龙江、安徽增速较高,江苏增速稍弱;以2011年为界,后半期粳稻全要素生产率明显高于前半期增速,各省(市)粳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分化明显,负增长省份数量有所增加,其中安徽、湖北、河南三省表现出技术倒退。(4)依据后半期(2011-2018年)粳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关联关系,将13省(市)划分为5类地区,实现粳稻全要素生产率正增长的3类地区,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协同发展地区、技术进步引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地区、技术效率改善驱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地区,分别以江苏、黑龙江、河南为代表;2类粳稻全要素生产率负增长地区,技术倒退且技术效率停滞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后退地区、技术效率退步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后退地区,以安徽、内蒙古为代表。(5)高质量发展要求生产系统以尽可能低的资源环境成本,实现尽可能高的经济产出,生态效率是评估经济增长与环境发展动态关系的重要工具。期望产出兼顾粳稻产量与种植效益,2004—2018年,我国粳稻生态效率年平均值为0.8584,无明显上升趋势,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存在投入与非期望产出的冗余;各省(区)效率值差异明显,东北稻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长江中下游稻区各省,以及西南稻区的云南,粳稻生产处于生态相对高效水平,华北稻区和西北稻区整体生态效率值处于较低水平。(6)各生产省(区)粳稻产投系统的生态低效主要由农药、化肥及排灌费的高投入冗余,以及非期望产出碳排放、污染排放的高冗余造成,黑龙江、安徽粳稻生态效率最优,已实现最佳生产前沿,内蒙古、河南、河北、山东、宁夏等省粳稻生态低效主要来自农药、排灌等投入冗余,以及碳排放、污染排放冗余和产值不足,粳稻生产系统距生态高效最佳实践者的差距较大。
徐北春[3](2020)在《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同时,由于长期的高产导向,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成为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决策的逻辑起点。在这种决策逻辑下,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产要素过度集约,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总体偏低,亟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玉米是全省第一大作物。玉米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代表全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户是玉米生产的具体实践者,是各种农业资源和农用物资的直接利用者,其是否采纳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是玉米生产方式能否转型的关键。受诸多因素影响,吉林省玉米清洁生产至今仍未大规模实现,亟需从农户这一基本生产单元出发,研究其采纳和扩散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行为规律和控制策略。本文以正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使用的“可降解地膜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从农户异质性视角,在准确界定相关概念、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并从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国际经验借鉴—生产行为控制5个环节构建核心研究框架。其中,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部分重点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要素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国际经验借鉴部分重点从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施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行为控制策略部分重点从控制行为熵变化的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和外部熵变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策略。重点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第一,系统梳理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供给情况和应用现状,指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但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技术扩散中还存在农民参与程度低、基层技术力量薄弱、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成本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视角,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结果显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粮食主产省中处于中下游位置,部分指标处于粮食主产区甚至全国倒数水平。这说明当前吉林省农业生产方式既不环保又不经济,质量效益已成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刻不容缓。第二,基于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有效与非有效、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逻辑,在有效意愿、非有效意愿甄别和样本分析前提下,建立影响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多元有序选择模型(ologit)。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土地规模和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非清洁生产行为的认知、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农户风险态度和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意愿有显着影响。农户总体采纳意愿强度不高,一般意愿远高于强烈意愿。农户异质性特征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一般意愿和强烈意愿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影响。第三,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异质性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分析一般意愿、强烈意愿与采纳行为的转化关系,以及农户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和农户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行为有显着影响。农户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实施是意愿强度不断累积的结果。“无意愿”农户、“一般意愿”农户和“强烈意愿”农户实际采纳的概率依次提升,具有“强烈意愿”的农户意愿—行为转化效率最高。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存在差异性。第四,综合运用技术扩散理论、博弈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由外及里扩散到农业农村并被早期采纳者采纳应用后,在农户内部的扩散机理、扩散效应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内部的技术扩散更多追求互惠和利他,单纯的经济目的不明显。农户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网络构建的技术扩散渠道,受扩散环境、扩散主体和扩散中介的影响。农户内部技术扩散存在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扩散主体动力、扩散受体动力和扩散环境动力。传导机制主要包括技术传导、效益转移和学习效应。运行机制需要技术供给过程、交流过程和采纳过程的协同作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存在空间效应、时间效应和时空交互效应。空间效应包括近邻效应、等级效应和集聚效应,时间效应包括扩散时间差和技术势能差。时空交互越紧密,越有利于农户内部技术扩散。第五,从农药化肥规制、水污染防治、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三个视角,梳理分析美国、丹麦、日本三个国家关于农业清洁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控制措施。借鉴三国经验,提出我国亟需完善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农药化肥管理体系,完善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完善统筹环保与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施用体系;亟需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水污染综合防治法律法规,以严格的监管政策和组合措施确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农业水污染技术创新,引导公众尤其是农民积极参与;亟需健全农业清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功能和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业清洁生产。第六,基于系统工程理论,指出农业清洁生产系统是由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子系统、农作物生产管理子系统、农产品销售子系统和农业生产服务子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的内部系统,以及政策法规子系统、科技服务子系统、农资供给子系统和城镇发展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外部系统共同构成。各子系统内要素间相互作用和内外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同时存在,共同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系统不断演进。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随机涨落性4个特征,是典型的耗散结构系统。引入“行为熵”概念,结合前文研究结论,研判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类型及来源。针对熵流来源,从增加负熵流、降低正熵流视角,构建促进清洁生产技术采纳与扩散,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沈雪[4](2020)在《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及其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转型时期,农业产业将迈入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发展对于确保粮食安全、稳定农村居民就业与增加农业收入意义重大。长期以来,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农资品的密集投入,实现了水稻产量的大幅增长,保障了粮食总量供给与国家粮食安全。然而,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支配,依赖要素投入驱动实现水稻产出增加已呈乏力态势。更令人担忧的是,要素的密集投入不仅引致水稻生产成本的增加、种植收益的较少,还加剧了生产效率的损失、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在此背景下,水稻生产需要满足稳定或增加粮食总供给以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要素利用效率以增加农户种植收益所表达的经济目标,也要满足降低水稻生产引致的环境损害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表达的环境目标。从结构优化的视角出发,本研究试图明晰不同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表现及其差异性,并探索实现经济-环境双重目标水稻生产格局的有效策略。基于此,本研究遵循“模式优选—空间布局—引导策略”的基本思路,以回答三个关键的现实问题:“种什么?”“种在哪?”“谁来种?”,以及三个相应的科学问题:(1)我国当前推行的主要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差异性特征如何?(2)实现经济-环境双重目标的水稻种植模式空间布局优化的重点与方向如何?(3)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的内在机理是什么?为回答上述关键现实与科学问题,本研究分析了实现整个水稻生产系统经济-环境双重目标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根据上述研究问题与目标,本研究利用经济学、管理学与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和宏观统计数据,展开了较为细致且严谨的实证分析。据此,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分析表明:单季稻、再生稻、双季稻三种水稻种植模式在经济与环境效应两个维度各有侧重。具体而言,单季稻种植模式在减少单位面积水稻温室气体排放量方面优势显着;再生稻种植模式则在增加单位面积水稻净利润与减少单位产量水稻温室排放量方面具有显着优势;双季稻种植模式虽然在增加水稻产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导致单位面积与单位产量水稻温室气体排放量激增。三种水稻种植模式的上述差异性为通过水稻种植模式的结构优化,实现水稻生产经济-环境双重目标的生产格局提供了契机。第二,水稻生产布局的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1)时间视域下,1978~2018年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总体呈现下降态势;空间视域下,水稻生产布局总体呈现“南减北增”、“向中靠拢”的变动特征;(2)气候、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是影响水稻生产布局的关键因素,且我国水稻种植的生产布局存在显着的空间外溢效应。第三,经济-环境双重目标的水稻种植模式空间布局优化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水稻总产量的稳定、种植收益的增加与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基于识别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约束条件,以单季稻、再生稻、双季稻三种水稻种植模式为优化对象,我国水稻生产区域的现有空间布局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优化调整。具体来说,东北单季稻稻作区与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保持现有的水稻生产空间格局基本不变;西南稻作区的水稻生产规模有所下降,但仍以单季稻种植模式为主;华中双季稻稻作区与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将从单、双季稻种植模式为主的格局向再生稻种植模式为主的格局转变。第四,从土地、劳动力和服务要素匹配视角出发,探究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的结果表明:(1)土地转入对农户双季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表明双季稻种植模式对经营规模的依赖性更强。进一步地,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土地转入扩大经营规模并不必然获得规模经济,分散化的土地转入会抑制规模经济的实现。而通过土地整合实现地块经营规模扩张,转入土地的农户选择再生稻与双季稻种植模式的概率均将显着增加。(2)非农兼业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单季稻种植模式。这表明,在劳动要素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具备非农就业能力的农户将更多的家庭劳动配置于非农部门,从而选择劳动投入较少的水稻种植模式。基于劳动力选择性流动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家庭代际分工半耕半工的生计模式下,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再生稻种植模式。(3)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单季稻种植模式与双季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均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但却显着提升了农户选择再生稻种植模式的概率。这说明,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助于改善生产绩效,诱导农户选择要素投入相对密集、生产环节更为复杂的水稻种植模式。但分工受限于交易成本,过多的生产环节可能导致交易成本激增,因而农业社会化服务并不必然促使农户选择双季稻种植模式。基于地形特征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平原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再生稻种植模式与双季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的影响显着为正;在非平原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则显着抑制了农户双季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认为:(1)兼顾经济-环境效应的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应重视三种水稻种植模式的结构调整与组合创新;(2)发挥区域间水稻生产布局的联系互动效应,水稻种植模式优化调整应重视消除区域之间的市场分割与贸易壁垒,增强区域间的要素流动;(3)重视水稻种植模式的空间布局与规划,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优化全国水稻种植模式生产布局;(4)促进土地、劳动力与服务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相互匹配,引导农户调整水稻种植模式。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将经济与环境效应纳入整合的分析框架,为水稻种植模式的优选与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了新思路;(2)纳入再生稻种植模式,突破了以往普遍考虑单季稻与双季稻两类传统种植模式的局限性,增强了研究对象的完备性;(3)研究充分考虑了土地连片流转、地块整合所表达的地块规模经济,以及家庭代际分工半耕半工生计模式的影响效应,拓展了有关要素流动对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影响的研究。
苏越[5](2020)在《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与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耕地保护是关系到粮食安全的国家重大战略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耕地非粮化现象日益普遍。一方面,耕地非粮化是市场经济下农户的自发选择,也符合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度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户增收,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另一方面,某些非粮化类型会对耕地的生产能力造成破坏,盲目扩张可能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因此亟需对耕地非粮化进行全面分析,为合理引导和管控提供依据。本文以“现状-机制-管控”的总体技术路线,首先基于统计数据,宏观尺度上分析我国耕地非粮化的现状。然后以浙江省三个典型县市为例,基于2000-2018年地块尺度的遥感解译信息和国土调查成果,进一步探究了不同研究区耕地非粮化数量、类型、空间分布变化及其扩张机制;借助能值分析和经济分析,评估比较了非粮化生产与其他农业生产方式综合效益的差异;最后,结合耕地多功能评价和现行耕地保护布局划定了不同功能分区,对耕地非粮化提出差异化的分区管控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统计数据,对2000-2017年全国以及浙江省非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全国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总体变化不大,增加506千公顷;山东、河南、安徽等产粮大省的非粮食作物播种比例分别下降9%、5%和6%,而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省份非粮食作物播种比例分别增长了19%、13%和9%。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水果、花卉、苗木等的巨大市场需求和高额经济收益促使当地农民逐渐转向非粮生产。根据海关的粮食进出口数据,我国粮食生产目前处于紧平衡状态,主粮(大米、小麦、玉米)自给率为99%,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但考虑到耕地非粮化局部扩张的态势,有必要对其空间扩张特征及驱动机制加强研究。(2)浙江省是非粮食作物播种比例增长最为显着的地区,由2000年的35%增长至2017年的54%。主要非粮食作物类型中花卉苗木种植增幅最大,占比由2000年的2.59%增长至2017年的13.82%。从空间分布看,非粮食作物种植从经济最发达的杭州市和宁波市开始,2010年后逐渐向浙中、浙西南地区发展。(2)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了桐乡市、象山县、平阳县三个典型县市2000年、2010年、2018年地块尺度的耕地非粮化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非粮化类型、数量及空间分布的演变规律。(1)2000-2018年间,桐乡市、象山县、平阳县的耕地非粮化面积分别净增4773.78公顷、6367.86公顷和8581.97公顷,2018年其非粮化面积占各自耕地面积的12.40%,30.90%和27.54%。遥感影像解译的非粮化程度比统计分析结果更为严重。遥感数据更为客观、全面地识别了更多的非粮化生产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在揭示区域耕地非粮化现状上具有更大优势。(2)不同研究区的非粮化类型有所差异,这与当地的种养习俗、发展基础、耕作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城市绿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以及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使得苗木种植成为浙江省最具优势的非粮化类型。(3)多种非粮化类型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显着的空间集聚和区域差异,某种非粮化类型的集聚能进一步提高该非粮化类型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3)利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2000-2010、2010-2018三个研究区不同非粮化类型扩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耕作条件对非粮化扩张有显着影响。总体而言,耕地非粮化倾向于发生在交通便利、取水便捷、耕作成本较低的地方。在山区为主的研究区,非粮化初期易发生在海拔较高、土壤相对贫瘠的地块,且其空间分布对农村居民点等定居网络有较大依赖。而随着非粮化的发展,逐渐向土壤肥沃的平原耕地扩张。坡度等因素对非粮化扩张的影响因类型而异,例如坑塘水产养殖易发生在平原地区,而茶叶、竹林等倾向于种植在海拔高的陡坡耕地。(2)优势非粮化类型扩张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邻近效应,一方面是非粮化先行者取得高收益后租种周围耕地从而扩大经营规模,另一方面是先行者的高收益激发了周围农民的“非粮化”跟随。(3)对现行耕地保护政策分析发现,基本农田制度未能起到控制非粮化扩张的作用,主要是由于该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耕地上的非农建设行为。(4)粮食生产功能区、高标准农田和农业园区等政策对某些非粮化扩张具有控制作用,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作用最为显着。2018年各研究区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内非粮化比例为7.30%-15.61%,低于基本农田范围内17.65%-28.44%。(4)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将农业环境污染纳入能值分析,更客观全面的评估不同农业生产方式的环境表现和综合效益。(1)水稻单作是经济效益最低的生产类型,复合生产系统经济效益是水稻单作的2.32-2.35倍,非粮化生产系统的经济效益是水稻单作的9.4-25.2倍,鸭养殖是利润最高的非粮化生产类型。经济收益的巨大差异是驱动非粮化扩张的内在原因。(2)能值分析结果表明,桐乡市目前的非粮化生产系统环境负载率高于其他生产系统,主要是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和效益,投入的化肥、农药和饲料等数量过多所致。此外,苗木出土以及挖掘坑塘等非粮化生产会破坏土壤耕作层,给未来的粮食生产能力恢复带来很大困难。(3)从综合效益来看,而复合农业生产可以调和环境效益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是实现粮食生产、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多重目标的较好选择。但农户决策时更倾向于考虑短期的自身的经济利益而非长远的整体的综合效益,因此需要合理的政策进行引导。(5)在耕地多功能评价基础上,结合现行耕地保护政策,提出了非粮化三级五区的分区管控思路。第一级为粮食生产核心区,该分区是保障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包括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及耕地生产功能评价最优的耕地。该区是粮食生产补贴重点投放区域,区内禁止一切非粮化生产,已经开展非粮化生产的地块必须限期恢复,通过遥感监测对非粮化易发地区加强监控。第二级包括生态农业区、复合农业区和休闲农业区,是基本农田范围内除粮食生产核心区外的耕地,重点保护耕地生产能力,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生态农业区主要位于生态较重要或敏感的区域,区内允许适度发展花卉苗木种植等环境污染小的非粮化生产。复合农业区重点引导发展稻鱼共生等复合生产模式,推广绿色生产。休闲农业区内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允许适度发展蔬果采摘、花海观光、乡村生活体验等休闲农业项目。第三级为一般农田区,为基本农田外的耕地,该分区可以开展非粮化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白金衡[6](2020)在《辽宁水稻生产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其驱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第二大栽培谷物,是超过30亿人的口粮,更是我国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作生产的持续发展对于人民温饱、粮食安全等民生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随着水稻单产的不断提高,投入的化肥、农药等农业资源不断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环境风险。科学评价水稻生产的环境影响并探究其驱动因子,对于降低稻作生产环境负荷,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研究在辽宁稻区实地调研500户水稻生产农户的基础上,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法,从原料开采、农资生产和水稻种植三个阶段对辽宁省四个稻作区水稻生产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分析不同稻区水稻生产过程中产生环境影响差异的地理因子,以期为降低水稻生产的环境影响,促进稻作清洁生产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阶段水稻生产环境影响大小为:水稻种植阶段>农资生产阶段>原料开采阶段;各类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大小为:水体毒性潜势>富营养化潜势>全球变暖潜势>土地资源占用>人体毒性潜势>土壤毒性潜势>水资源消耗>环境酸化潜势>可吸入无机物潜势>光化学臭氧合成潜势>能源消耗。2.各稻区生产1t水稻环境影响潜值大小为:辽西山地丘陵稻区(8.076)>东南部沿黄海平原稻区(5.924)>辽河平原稻区(4.381)>辽东山地丘陵稻区(2.355)。3.各稻区水稻生产环境影响驱动因子不同,温度与降水是各稻区水稻生产环境影响的最主要驱动因子,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质地是辽河平原稻区、辽西山地丘陵稻区与东南部沿黄海平原稻区的主要驱动因子,高程是辽东山地丘陵稻区与辽西山地丘陵稻区的主要驱动因子。4.针对各稻区的情况,辽西山地丘陵稻区可采取科学方法培肥地力、减施化学肥料和农药以降低环境影响;东南部沿黄海平原稻区可发展稻田养蟹等生态模式减施化肥以降低环境影响;辽河平原稻区应科学减施化学肥料农药以降低环境影响;辽东山地丘陵稻区可发挥地域优势开展有机水稻生产模式,在提高稻米品质的基础上降低环境影响。
陈轩敬[7](2020)在《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的迁移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农牧系统既是粮食、果蔬和肉蛋奶的主要生产来源,也是水环境氮素污染的主要排放源。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农牧系统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阶段,生产过程造成的水环境代价巨大。长江流域是中国粮油和畜禽产品主产区之一,承担中国约40%的粮食、49%的猪肉及30%的禽蛋产量。由于单位面积畜禽粪尿的氮素负荷及农田养分投入量高,在长江流域独特的地形地貌、发达水系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下氮素从农牧系统向水体的损失风险高,不仅对流域水质量安全产生威胁,水体氮素营养盐还会随河道迁徙影响下游和近海的水环境。然而,目前对农牧系统中氮素在区域尺度的流动、水环境代价评估和调控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均处于独立拆分状态,尤其是关于氮素从陆地输入-河流转移-河口输出的全过程流动和转移规律的定量认识和方法研究还有待完善及建立。了解长江流域中氮素从陆地-支流-干流-河口输出的空间迁移规律及其主要污染来源和影响因素,可因地制宜地提出长江流域农牧系统生产和水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策略。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在子流域尺度建立量化评估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水环境的迁移特征的方法,提高对氮素从陆地输入-河流转移-河口输出全过程的流动特征和水体氮素营养盐的环境效应的认识。本文以长江流域为案例分析,基于多年种植和养殖信息、土壤、气象、土地利用、水文以及其他流域数据资料,并通过耦合作物生长模型(WOrld FOod Study,WOFOST),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NUFER)和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Model to Assess River Inputs of Nutrients to seAs,MARINA),建立农牧系统向河流水体和近海排放氮素营养盐的综合评估模型,对长江流域的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水体氮素营养盐负荷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河流氮素营养盐季节性输出特征等进行定量化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分析长江流域主要省市农牧系统的氮素流动特征,明确农牧系统氮素输入和环境损失时空变化特征和主要驱动力。2015年长江流域农牧系统的氮素输入总量为2.11×104 Gg,比1980年增长2.64倍;主要输入源是农田的氮肥输入和畜禽系统的饲料进口输入,分别贡献了氮素输入总量的57%和28%。其中氮素输入量主要增长时间段是在1980-2005年间。近十年(2005-2015)间氮素输入量仅增长1.3×103 Gg。1980年到2015年间作物主产品和秸秆中的氮素总量从5.4×103 Gg增长至9.7×103 Gg,而动物主产品和副产品的氮素输出量从0.4×103 Gg增长至1.3×103 Gg。基于省域尺度的单位耕地农牧系统氮素输入和环境损失时空分布特征显示,1980-2015年长江流域农牧系统单位面积的氮素输入量和损失量呈现上中游逐渐超越下游的趋势,尤其是四川省、贵州省和湖北省成为单位面积农牧系统氮素输入和损失明显增长的区域。另外,通过对重庆地区的案例分析发现,瓜果蔬菜类等经济作物产品和动物产品输出量均与农牧生产体系的氮肥消耗量和氮素损失量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资源投入量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畜禽产品输出量的增长是改变区域氮素流动特征的主要驱动力。2.通过耦合流域营养盐排放MARINA模型和作物生长WOFOST模型,定量化长江流域农田不同作物系统的氮素输入量和向水体排放的可溶性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量。通过对长江流域12类常见作物系统分析表明,2012年总氮投入量约为18000 Gg;其中单季稻(2310 Gg)、小麦(2621 Gg)、玉米(1873 Gg)、马铃薯(1562 Gg)和蔬菜(3880Gg)的氮素投入量之和占到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他的三分之一的氮素主要投入于早稻(672Gg)、晚稻(748 Gg)、大豆(523 Gg)、棉花(439 Gg)、油菜(1136 Gg)、果树(1171 Gg)及其他类作物(1014 Gg)上。除大豆和其他类作物外,大多数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输入是依赖于化学氮肥的施用,化学氮肥对氮素输入总量的贡献率为56-78%;畜禽粪尿还田对流域作物生产总氮输入量贡献约为11%,但其中约有一半是施用在蔬菜上。2012年农田中约有6000Gg的氮素以DIN的形式损失进入到水体中;其中单季稻、小麦和蔬菜三种作物对水体DIN的排放贡献约占总量的50%。从空间分布上看,2012年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子流域中农田生产过程中向水体损失的DIN量(2079-7029 kg N km-2 year-1)要高于上游的子流域(208-3381 kg N km-2 year-1)。但在不同子流域,农田向水体排放的DIN的主要作物源各不相同,蔬菜是长江所有子流域水体DIN输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贡献值为20-33%,也是子流域金沙、嘉陵、岷江、洞庭、鄱阳和中游干流中水体DIN负荷的主要作物源;薯类生产是乌江和上游干流中水体DIN负荷的主要作物源;而小麦和水稻分别就是长江下游和长江三角洲水体DIN负荷的主要作物源,二者贡献值加和约为50%。3.通过耦合流域营养盐排放MARINA模型和食物链养分流动NUFER模型,定量化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粪尿氮素资源量和向河流水体排放的DIN量。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长江流域畜禽粪尿中氮素资源总量为5773 Gg year-1,其中生猪、牛类、禽类、羊类和马类养殖分别占总量的75%、11%、4%、9%和0.3%。粪尿中氮素资源总量中有1940 Gg N year-1以DIN形态进入河流水体环境。点源排放是畜禽粪尿向河流水体输入DIN是主要损失途径,生猪、牛类、禽类、羊类和马类养殖产生的粪尿以点源形式损失分别占单个动物养殖向水体排放DIN总量的66%、49%、85%、89%和89%。在空间分布上,2012年长江流域畜禽动物产生的粪尿向水体损失的DIN整体呈现从上游区域到下游区域逐渐增长的趋势。但存在上游干流子流域的畜禽粪尿向河流损失的DIN水平高达1526 kg N km-2,仅次于下游子流域。在各个子流域中,畜禽粪尿向河流水体损失的DIN量基本都是以生猪生产占据主导地位,生猪生产占畜禽粪尿对水体DIN输入总量的55-85%。4.针对原流域营养盐排放MARINA 1.0模型在季节性尺度量化河流氮素营养盐排放特征的不足,本文通过定量化季节性河流水体的点源和面源氮素的输入,并考虑季节性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对氮素在河道迁移的影响等,开发了可用于评估季节性河流氮素营养盐排放特征的MARINA1.1模型版本。利用该模型对2000年长江流域季节性河流DIN排放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大约有1.5×104 Gg总量的氮素输入(化学肥料、畜禽粪尿、居民排泄物、生物固定和大气沉降)到长江陆地生态系统,成为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占输入总量的31%、35%、23%和11%,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化学氮肥是春季大多数子流域氮素输入的主要来源,占比约为36-70%;化学氮肥和氮沉降是夏季大多数子流域的主要氮素输入源。面源和点源(畜禽粪尿直排、污水排放和居民排泄物直排)的氮素进入河流水体后通过在长江支流和干流的迁移,最终向近海区域排放DIN约为680 Gg N year-1,其中约为40%是来自于夏季。农业面源污染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均为河流DIN排放的主要污染源,对各子流域向河口排放的DIN的贡献值在43-85%之间。冬季时,点源排放成为河流DIN排放的主要污染来源,其中向地表水直接排放的畜禽粪尿为主要污染源。季节性DIN的排放差异,除了受季节性点源和面源氮素损失的影响,还受气温变化,人类活动用水和水库季节性蓄水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看,长江河口排放的DIN更多的是由中游和下游人类活动中输出。中下游流域面积仅占整个流域的45%,但DIN排放量占总量的79%。综上所述,本文通过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作物生长模型及河流营养盐输入模型的耦合分析,在子流域尺度模拟评估氮素从农牧系统输出至水体、从支流迁徙到干流、从上游迁徙到下游,最后通过河口进入近海的全过程,突破了前人在氮素单一流动环节研究的局限性,可以系统性探索农牧系统中氮素损失对河流水体及近海区域水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并在原MARINA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耦合和算法优化,首次实现了在子流域尺度定量化评估不同作物和动物的向水体排放DIN量的差异和河流DIN季节性排放特征,并通过实测的水体DIN数据,统计作物单产和发表文献结果等多种方式比较对模型估算结果进行校正。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在不同时空尺度,更有针对性的优化设计农牧系统的氮素调控方案,降低农牧生产带来的潜在水环境污染风险,为流域水体氮素负荷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马若诗[8](2019)在《重庆乡村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工作体系与实践探索》文中研究说明调查研究是乡村更新保护的第一步。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积淀与载体,是生存智慧和社会情感的集中表达,同时也见证着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承。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新型城镇化的转型时期,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呈现复杂性和特殊性,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也成为近年来各界学者,甚至是国家政策的主要引导方向。针对这一趋势,本文以对重庆地区乡村文化遗产的调研项目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重庆市代表性乡村文化遗产类型与分布特征,统计整合重庆地区现存的代表性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对乡村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的工作内容与工作体系。对于乡村地区而言,在如今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下,为实现保护目标,首先就必须通过完善的调查研究,寻找并发现乡村地区遗产价值所在以及不适应现代生活的不足之处等多方面的综合信息。调查研究的成果是对该乡村区域形成完整的综合档案,是今后对其实施保护利用措施的依据。调查研究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保护的成效。针对这一核心问题探讨,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二章作为本文的研究基础,对乡村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做出梳理,并通过前人对于乡村文化景观、农业文化遗产等相似概念的研究总结出乡村文化遗产的内容与价值特征,以及现阶段研究乡村文化遗产研究的价值,同时明确了乡村文化遗产研究的人文意义,以指导乡村文化遗产的调查工作。第三章是结合实际研究项目,对重庆市目前遗存的典型乡村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总体调查,研究其数量与分布特征,梳理出重庆地区现存的代表性乡村文化遗产资源数据。第四章为本文的核心章节,对乡村文化遗产的调查工作的意义、目标以及内容与方法都作出阐述,并形成乡村综合调查工作的完整体系,多方面、多角度对乡村的文化遗产及其价值进行深入认知与研究。同时以涪陵区蔺市镇的凤阳村为例,按照已总结的工作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调研,分析传统乡村中历史发展脉络、整体村落空间、建筑形制、景观风貌、生态结构、产业结构等多种空间构成要素,并在人文层面上深度调查村民对于生活之所的使用感与评价,综合得出对于该传统村落的保护建议。第五章则针对实地调查案例,归纳总结出现阶段重庆地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现状问题,并针对接来下可展开的关于重庆地区的各类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出建议,以期对今后的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为乡村文化遗产综合调查工作的基础建立,由乡村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入手,由其具体内容、研究方式、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具体论述,论文核心结论则是形成调查研究的工作体系,以期对今后的乡村调查工作形成工作指导。
黄爽[9](2019)在《基于GIS的全球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文中指出区域、大陆和全球范围内,与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和氮循环加速有关的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过去的100多年间,化肥的施用明显增加了粮食产量,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氮肥的施用容易引起温室效应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包气带是硝酸盐进入地下水的必经通道,是重要的硝酸盐储存介质,因此研究硝酸盐在包气带的运移和存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预测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可以为政策调整提供有力依据。本文通过改进硝酸盐炸弹(NTB)模型和已发表的数据集,包括20世纪土壤硝酸盐淋溶、包气带厚度、地下水补给和孔隙度,量化了全球不同区域包气带中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和硝酸盐储量。为了判断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在20世纪是否从土壤底部进入包气带,基于全球环境综合评估模型(IMAGE)的模拟结果,获得了1900-2000年全球土壤氮循环的增加和减少量。N增加途径包括N肥施用,动物粪便排放、生物固氮和大气N沉降,各项在1900-2000年均显着增长,是造成自然界氮剩余增加的主要因素。N减少途径包括氮在反硝化作用和淋溶过程中的损失、氮随农作物收割以及放牧过程中草地的移出和NH3挥发,反硝化作用是硝酸盐被还原的主要过程,是N的主要减少途径。氮淋溶损失相对于反硝化作用则随着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中东和北美地区的淋溶率较低,分别占总输入的4.8%和6.1%。气候潮湿的地区淋溶率较高,如南亚和欧洲分别占总输入的17.9%和18.5%。北美氮利用率为58.8%,南美洲为48.2%,中东和非洲均高于60%。南亚地区的氮利用率则为36.5%,明显低于其他地区。较高的氮肥输入量和较低的氮利用率,会增加向地下水中淋溶的硝酸盐。不同国家土壤硝酸盐淋溶量在20世纪增长明显,尤以美国、西欧、印度和中国最为显着。到了2000年,美国的淋溶量保持稳定,西欧相对1980年出现明显下降,而中国和印度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在全球248个国家和地区中有56个国家和地区硝酸盐淋溶峰值还没有进入包气带。其中发达国家占17.9%,发展中国家占82.1%。全球岩性区中,基性火山岩和酸性深成岩的淋溶总量仍然呈现上升趋势,峰值还没有进入包气带。未固结沉积物、硅质碎屑沉积岩、混合沉积岩、碳酸盐沉积岩和蒸发岩中的硝酸盐淋溶峰值已经进入包气带。全球37个主要含水层区中,30个含水层中淋溶峰值已经进入包气带。为了模拟已经进入包气带的硝酸盐峰值将在何时到达潜水位,在硝酸盐炸弹(NTB)模型中引入阻滞因子代表岩层渗透性、孔径大小、扩散、分散、吸附等影响因素。以公开发表的英国白垩纪碳酸盐岩含水层中未被硝酸盐峰值影响的区域为61%为参考,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确定全球范围最佳阻滞因子值。对于已经进入包气带的硝酸盐淋溶峰值,基于改进的NTB模型,模拟了全球包气带硝酸盐的运移速度、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以及储量。引入阻滞因子后的运移速度比原NTB模型计算的速度更接近实测值,提高了包气带中硝酸盐淋溶运移速度和时间模拟的准确性。全球范围内运移速度较快的地区主要位于加拿大东部地区、南美洲北部、非洲中部、挪威以及英国北部地区。分别以国家、岩性、主要大型含水层以及含水层类型为单位,计算了不同区域包气带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不等,且差距较大,距2019年最长可达815年。包气带硝酸盐储量最大的地区是北美、中国和欧洲,这些地区有较厚的包气带和长期广泛的农业活动。在这些地区,硝酸盐在包气带的长时间运移可能会推迟农业措施的改变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以典型纬度带和国家为例,分析了土壤硝酸盐淋溶及其在包气带中运移时间的相关关系及影响因素。在影响土壤硝酸盐淋溶的众多因素中,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大于自然因素。尤其以氮复合肥的施用量影响程度最大。通过氮肥的施用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是氮肥输入的主要驱动因素,过多的氮肥施用以及较低的利用率是硝酸盐淋溶增加的主要原因。其次为人口、城市化率和耕地面积占比。城市化率高的国家有更少的劳动力投入到农业活动中,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经济收入,农业活动的经济压力会相对较小。中国和印度通过农业活动获得经济收入的人口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从而导致从农业活动中获得经济收入的压力增大。通过N肥的施用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是N肥输入的主要驱动因素,从而增加了土壤硝酸盐淋溶量。美国、中国和印度的耕地面积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但是中国耕地面积比例低于美国、法国和印度,这与我国西部地区不适宜耕种有关,我国土壤硝酸盐淋溶的高值区域都集中在耕地面积较大,且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美国、印度和中国随着淋溶量的增加,耕地面积变化不明显。而巴西和其余的发达国家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淋溶量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再次证明了中国和印度地区较高的土壤硝酸盐淋溶是由于过高的N肥输入和较低的N利用率引起的。当硝酸盐峰值进入到包气带之后,其运移时间主要受地下水补给、包气带厚度和孔隙度的影响。地下水补给对运移时间影响程度最大,包气带厚度和孔隙度对运移时间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本文研究表明,包气带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硝酸盐运移通道和储藏区,硝酸盐峰值在包气带中的运移时间决定了其将在什么时候开始影响地下水质。硝酸盐在历史农业发展较广的地区具有显着的储藏量。在这些地区中,有的地区硝酸盐峰值在20世纪并未进入包气带。即使在峰值已经进入的地区,由于包气带的延迟作用,其到达潜水位并开始影响地下水质至少需要几十年之久。所以决策者在规划减轻污染措施时,应考虑包气带中硝酸盐峰值的运移时间和硝酸盐储量。
卫凯平[10](2019)在《安徽省农业生产系统氮磷流动环境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氮、磷元素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频繁的人类活动加速了氮磷养分的循环,并严重地干扰了氮磷的社会代谢体系,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农业生产系统氮磷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本研究以氮肥生产、磷肥生产、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为农业生产系统边界,选择农业生产系统中的氮、磷流动为研究对象,通过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构建了农业生产系统氮磷流动环境影响分析模型,定量分析化肥生产—作物种植—畜禽养殖过程的产生的能源消耗、全球变暖、酸化和富营养化。并以安徽省为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安徽省农业生产氮磷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减少农业氮磷流动环境影响的措施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安徽省生产1 t农作物的环境影响综合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油菜、大豆、小麦、玉米和水稻,生产1 t畜禽产品的环境影响综合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牛肉、羊肉、禽蛋和猪肉。1990至2015年,生产1 t小麦、大豆、油菜、牛肉和羊肉的环境影响综合指数呈波动下降趋势,水稻增加了0.17,禽蛋增加了9.39,增长幅度明显。每种农产品生产过程造成的环境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富营养化、酸化、全球变暖和能源消耗。2.2015年安徽省所辖各市的农业生产活动中,阜阳市、宿州市和亳州市总的综合环境影响指数和单位面积的综合环境影响指数均位于前列,环境负荷严重,黄山市和池州市的综合环境影响指数较低。北部地区农业氮磷流动造成的环境影响负荷比中部和南部地区更明显。3.水稻、小麦、猪和家禽的生产活动是造成大多数地市农业氮磷环境影响突出的重要因素,贡献率均在55.00%以上。安徽省种植业的能源消耗远高于养殖业,占整个农业生产能耗的85.47%。养殖业突出问题为富营养化,各地市养殖业的富营养化影响平均贡献率为62.65%。4.种植业最重要的是合理施肥,通过测土配方等方法确定合理的化肥用量,起到节本增效的作用。养殖业需大力提高粪便处置技术和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减少粪便随意丢弃环境中产生的环境影响,推进农牧结合走农业可持续化发展。图[27个]表[9个]参[127个]
二、世界主要水稻生产系统分类及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主要水稻生产系统分类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农田灌溉外部效益评估及水价分担补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效益外部性研究 |
1.2.2 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研究 |
1.2.3 生态外部效益评估方法研究 |
1.2.4 农田灌溉效益研究 |
1.2.5 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
1.2.6 农业水价补贴研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区域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特征分析 |
2.1 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
2.1.1 社会经济 |
2.1.2 农业发展 |
2.2 农田灌溉特征分析 |
2.2.1 灌溉面积 |
2.2.2 灌溉用水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能值分析的农田灌溉效益评估模型构建 |
3.1 农田灌溉效益类别与组成 |
3.1.1 内部效益 |
3.1.2 外部效益 |
3.2 农田灌溉效益评估方法 |
3.2.1 评估方法比较 |
3.2.2 能值理论分析方法 |
3.2.3 农田灌溉效益能值评估基本框架 |
3.3 农田灌溉内部效益评估模型 |
3.4 农田灌溉外部效益评估模型 |
3.4.1 气候调节效益模型 |
3.4.2 涵养水源效益模型 |
3.4.3 土壤熟化效益模型 |
3.4.4 削减扬尘效益模型 |
3.4.5 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农田灌溉外部效益评估 |
4.1 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
4.1.1 农田灌溉效益能量系统图 |
4.1.2 能值货币比率指标计算 |
4.2 农田灌溉外部效益估算 |
4.2.1 气候调节效益估算 |
4.2.2 涵养水源效益估算 |
4.2.3 土壤熟化效益估算 |
4.2.4 削减扬尘效益估算 |
4.2.5 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估算 |
4.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水价分担及补贴研究 |
5.1 农业水价分担模型 |
5.1.1 农田灌溉相关利益者分析 |
5.1.2 农业水价分担模型构建 |
5.2 农业水价补贴研究 |
5.2.1 农户承受能力分析 |
5.2.2 农业水价补贴模型构建 |
5.3 典型灌区农业水价分担补贴 |
5.3.1 灌区基本概况 |
5.3.2 灌区农业供水成本水价核算 |
5.3.3 内部效益估算 |
5.3.4 农业水价分担评估 |
5.3.5 农户可承受水价评估 |
5.3.6 农业水价补贴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我国粳稻生产效率时空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稻作生产效率研究综述 |
2.1 关于水稻和粳稻生产力格局变化的研究 |
2.2 关于生产效率测度方法的研究 |
2.3 关于水稻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研究 |
2.4 关于粮食生态效率变化的研究 |
第3章 我国粳稻生产力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
3.1 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1 因素分解法 |
3.1.2 数据来源 |
3.2 我国粳稻生产力的时序变化 |
3.3 粳稻生产力变化的省域差异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第4章 我国粳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时空变化研究 |
4.1 方法与数据来源 |
4.1.1 Fixed-Window-Malmquist指数法 |
4.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结果分析 |
4.2.1 粳稻生产成本收益差距与投入要素变化情况 |
4.2.2 粳稻TFP增长时序演变态势 |
4.2.3 粳稻TFP增长的空间差异 |
4.2.4 粳稻TFP增长来源的区域划分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5章 我国粳稻生态效率时空变化研究 |
5.1 方法与数据来源 |
5.1.1 DEA-SBM模型法 |
5.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 结果分析 |
5.2.1 粳稻产投系统的生态效率时间演变趋势 |
5.2.2 粳稻产投系统生态效率演变的区域差异 |
5.2.3 粳稻生产省生态非效率的来源分析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评述 |
1.3.1 农业清洁生产文献综述 |
1.3.2 农业技术采纳文献综述 |
1.3.3 农业技术扩散文献综述 |
1.3.4 农户行为控制文献综述 |
1.3.5 相关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清洁生产 |
2.1.2 农业清洁生产 |
2.1.3 农业技术扩散 |
2.1.4 农户异质性 |
2.2 范围与对象界定 |
2.2.1 研究范围 |
2.2.2 研究对象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农户行为理论 |
2.3.2 技术扩散理论 |
2.3.3 信息扩散理论 |
2.3.4 社会网络理论 |
2.3.5 系统工程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与分析 |
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供给与应用现状 |
3.1.1 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 |
3.1.2 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 |
3.1.3 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现状 |
3.2 基于生态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
3.2.1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
3.2.2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
3.2.3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分析 |
3.3 基于经济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
3.3.1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
3.3.2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
3.3.3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分析 |
4.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
4.1.1 研究假说 |
4.1.2 模型设定 |
4.1.3 变量解释与赋值 |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样本分析 |
4.3 实证结果与检验 |
4.3.1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
5.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
5.1.1 研究假说 |
5.1.2 模型设定 |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样本分析 |
5.3 实证结果与检验 |
5.3.1 模型结果与分析 |
5.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
5.4 关于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讨论 |
5.4.1 意愿强度与行为转化 |
5.4.2 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户内部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与效应分析 |
6.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要素分析 |
6.1.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主体 |
6.1.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受体 |
6.1.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渠道及其变动性 |
6.2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 |
6.2.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 |
6.2.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传导机制 |
6.2.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运行机制 |
6.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效应分析 |
6.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空间效应 |
6.3.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间效应 |
6.3.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交互效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经验借鉴 |
7.1 美国农药化肥规制经验及启示 |
7.1.1 美国农药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
7.1.2 美国化肥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
7.1.3 美国经验及启示 |
7.2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经验及启示 |
7.2.1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 |
7.2.2 丹麦经验及启示 |
7.3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经验及启示 |
7.3.1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政策和措施 |
7.3.2 日本经验及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
8.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解析 |
8.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判定 |
8.2.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开放性 |
8.2.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平衡性 |
8.2.3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线性 |
8.2.4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随机涨落性 |
8.3 基于熵变模型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分析 |
8.3.1 农户清洁生产行为熵变模型构建 |
8.3.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的类型 |
8.3.3 农业清洁生产内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
8.3.4 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农户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及其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图与论文结构安排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水稻种植模式 |
2.1.2 经济效应 |
2.1.3 环境效应 |
2.1.4 作物空间布局 |
2.2 文献回顾 |
2.2.1 作物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研究 |
2.2.2 作物种植模式的空间布局研究 |
2.2.3 农户作物种植模式选择行为研究 |
2.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理论分析框架 |
3.1 总体分析框架 |
3.2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与环境效应理论分析 |
3.2.1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效应 |
3.2.2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环境效应 |
3.3 水稻种植模式空间布局优化的理论分析 |
3.4 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的理论分析 |
3.4.1 土地规模经营与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 |
3.4.2 劳动力非农转移与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 |
3.4.3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 |
第4章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效应分析 |
4.1 三种水稻种植模式的成本-收益统计分析 |
4.2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
4.2.1 模型设置 |
4.2.2 变量选择与说明 |
4.2.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3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基准回归:基于OLS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4.3.2 内生性问题讨论:基于METE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4.3.3 稳健性检验:基于MESR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4.3.4 异质性分析:基于分位数回归结果的分析 |
4.4 进一步讨论:基于生产成本分解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环境效应分析 |
5.1 三种水稻种植模式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
5.1.1 研究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 |
5.1.2 水稻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 |
5.1.3 水稻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结果分析 |
5.2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
5.2.1 模型设置 |
5.2.2 变量选择与说明 |
5.2.3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4 稳健性检验 |
5.2.5 异异质性分析:基于分位数回归结果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水稻种植模式的空间布局优化分析 |
6.1 中国水稻生产布局变动的特征分析 |
6.1.1 水稻播种面积的变动 |
6.1.2 特征性事实描述 |
6.2 中国水稻生产布局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6.2.2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 中国水稻种植模式空间布局优化的实证分析 |
6.3.1 空间布局的目标与基本思路 |
6.3.2 模型构建 |
6.3.3 参数确定 |
6.3.4 空间布局优化的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与引导策略分析 |
7.1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
7.1.1 研究方法 |
7.1.2 变量选择与说明 |
7.1.3 核心变量描述性统计 |
7.2 土地转入、非农就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 |
7.2.1 基准回归:基于MNLS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7.2.2 内生性问题:基于RBP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7.2.3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交互影响:基于METE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7.3 进一步讨论:土地整合、代际分工与地形特征的异质性影响 |
7.3.1 基于地块整合的异质性分析 |
7.3.2 基于劳动力选择性流动的异质性分析 |
7.3.3 基于地形特征的异质性分析 |
7.4 农户水稻种植模式调整的引导策略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与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 |
软件环境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耕地非粮化研究 |
1.3.2 耕地保护机制及政策研究 |
1.3.3 耕地多功能研究 |
1.3.4 能值分析在农业生态系统应用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介绍 |
3 非粮食作物播种演变分析 |
3.1 全国非粮食作物播种 |
3.1.1 全国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
3.1.2 全国粮食进出口现状 |
3.1.3 各省播种比例 |
3.2 浙江省非粮食作物播种 |
3.2.1 全省播种比例 |
3.2.2 不同非粮食作物类型 |
3.2.3 各市播种比例 |
3.3 讨论与小结 |
4 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
4.1 耕地非粮化信息遥感提取 |
4.2 耕地非粮化数量及类型变化 |
4.2.1 桐乡市耕地非粮化数量及类型变化 |
4.2.2 象山县耕地非粮化数量及类型变化 |
4.2.3 平阳县耕地非粮化数量及类型变化 |
4.3 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布特征变化 |
4.3.1 桐乡市不同非粮化类型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2 象山县不同非粮化类型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3 平阳县不同非粮化类型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 耕地非粮化扩张驱动力和政策控制力分析 |
4.4.1 Logistic回归模型 |
4.4.2 驱动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4.4.3 不同研究区非粮化扩张驱动力和政策控制力分析 |
4.4.4 不同政策对耕地非粮化的控制作用 |
4.5 讨论与小结 |
4.5.1 耕地非粮化发展类型特征 |
4.5.2 耕地非粮化空间集聚效应显着 |
4.5.3 不同时间段非粮化扩张驱动力变化 |
4.5.4 耕地保护政策实施效果 |
4.5.5 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
5 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综合效益分析 |
5.1 研究系统和研究数据介绍 |
5.2 经济效益分析 |
5.3 基于能值分析的环境效益评估 |
5.3.1 能值分析的基本步骤 |
5.3.2 环境污染计算 |
5.3.3 能量系统图 |
5.3.4 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
5.3.5 能值指标分析 |
5.4 讨论与小结 |
5.4.1 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的综合效益分析 |
5.4.2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5.4.3 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
6 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 |
6.1 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的意义 |
6.2 耕地多功能评价与分区划定 |
6.2.1 生产功能评价 |
6.2.2 生态功能评价 |
6.2.3 休闲美学功能评价 |
6.2.4 不同功能分区划定 |
6.3 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措施 |
6.3.1 粮食生产核心区 |
6.3.2 生态农业区 |
6.3.3 复合农业区 |
6.3.4 休闲农业区 |
6.3.5 一般农田区 |
6.4 讨论与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非粮食作物播种演变 |
7.1.2 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规律 |
7.1.3 耕地非粮化扩张机制 |
7.1.4 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的综合效益评估 |
7.1.5 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6)辽宁水稻生产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其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稻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 |
1.2.1 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
1.2.2 施用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
1.2.3 灌溉对环境的影响 |
1.2.4 水稻生产的环境正效应 |
1.3 农业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
1.4 农业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辽宁稻区概况 |
2.2 生命周期评价法 |
2.2.1 目标和范围定义 |
2.2.2 清单分析 |
2.2.3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
2.2.4 结果解释与改进评价 |
2.3 地理探测器模型 |
2.4 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
2.5 数据库提取与建立 |
第三章 辽宁稻区水稻生产环境影响评价 |
3.1 目标与范围定义 |
3.2 清单分析 |
3.3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
3.3.1 影响分类 |
3.3.2 特征化分析 |
3.3.3 标准化与加权化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资源能源消耗 |
3.4.2 全球变暖潜势 |
3.4.3 环境酸化潜势 |
3.4.4 富营养化潜势 |
3.4.5 生态毒性潜势 |
3.4.6 可吸入无机物潜势 |
3.4.7 光化学臭氧合成潜势 |
3.5 水稻生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 |
第四章 水稻生产环境影响驱动因子分析 |
4.1 辽河平原稻区 |
4.2 辽东山地丘陵稻区 |
4.3 辽西山地丘陵稻区 |
4.4 东南部沿黄海平原稻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的迁移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农牧系统氮素输入与利用 |
1.1.1 中国农牧系统氮素利用变化及原因 |
1.1.2 国外农牧系统氮素利用与调控 |
1.1.3 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研究方法 |
1.2 农牧系统中氮素向水体的迁移和环境效应 |
1.2.1 农牧系统氮素向水环境主要损失途径 |
1.2.2 氮素负荷对水环境变化的影响 |
1.2.3 氮素在河道水体的迁移及影响因素 |
1.3 河流水体氮素营养盐负荷评估方法 |
1.3.1 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主要分类 |
1.3.2 主要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比较 |
1.3.3 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的校正方法 |
1.4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2 科学问题及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区域 |
3.1.2 系统边界 |
3.1.3 模型算法 |
3.1.4 数据来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长江流域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变化 |
3.2.2 长江流域农牧氮素输入和环境损失空间变化 |
3.2.3 农牧系统氮素流动驱动力分析 |
3.3 讨论 |
3.3.1 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
3.3.2 区域氮素管理措施分析 |
3.3.3 不确定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长江流域不同作物系统对河流氮素负荷影响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研究区域 |
4.1.2 原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MARINA2.0 概述 |
4.1.3 原作物生产模型-WOFOST7.2 概述 |
4.2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4.2.1 MARINA-WOFOT模型系统构建 |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3 模型结果校正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长江流域不同作物氮素输入量 |
4.3.2 长江流域不同作物向河流DIN输入量 |
4.4 讨论 |
4.4.1 不确定性分析 |
4.4.2 作物生产系统氮素向河流迁移的调控策略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系统对河流氮素负荷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研究区域畜禽养殖概况 |
5.1.2 原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MARINA2.0 概述 |
5.1.3 原养分流动模型-NUFER概述 |
5.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
5.2.1 MARINA-NUFER模型构建 |
5.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粪尿中氮素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2 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粪尿中氮素向水体迁移特征 |
5.4 讨论 |
5.4.1 不确定性分析 |
5.4.2 调控策略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长江流域氮素从陆地到近海的季节性排放特征 |
6.1 研究方法 |
6.1.1 研究区域 |
6.1.2 原MARINA1.0模型描述 |
6.1.3 MARINA1.1模型开发与介绍 |
6.1.4 模型结果校正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长江流域子流域尺度陆地季节性氮素输入趋势 |
6.2.2 长江季节性DIN输出变化特征 |
6.3 讨论 |
6.3.1 模拟结果比较 |
6.3.2 季节性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
6.3.3 调控策略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综合讨论 |
7.1 长江流域未来农牧系统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挑战分析 |
7.2 农牧系统氮素向水体减排的政策与技术 |
7.2.1 流域氮素调控阈值 |
7.2.2 流域水体氮素污染调控政策 |
7.2.3 农牧系统氮素向水体减排技术措施 |
第8章 结论及创新点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与参与课题 |
(8)重庆乡村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工作体系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2.1 学术价值 |
1.2.2 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乡村文化遗产概念解析与调查工作体系 |
2.1 文化景观遗产与乡村文化景观 |
2.1.1 文化景观遗产概念与内涵 |
2.1.2 乡土景观与乡村文化景观 |
2.1.3 我国文化景观遗产典型——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
2.2 农业文化遗产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
2.2.1 农业文化遗产概念 |
2.2.2 中国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
2.3 乡村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体系 |
2.3.1 我国目前与乡村文化遗产相关的概念 |
2.3.2 乡村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类型 |
2.3.3 乡村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建构 |
2.4 人文视角下对乡村文化遗产体系的再认知 |
2.4.1 乡村文化遗产价值的人本解读 |
2.4.2 “人”在乡村文化遗产研究中重要影响 |
2.5 乡村文化遗产综合性调查研究模式 |
2.5.1 全域范围总体调查 |
2.5.2 典型个案综合调查 |
2.6 小结 |
3 重庆乡村文化遗产资源“总体调查与分析” |
3.1 重庆地区农业与传统乡村发展 |
3.1.1 明清以前重庆地区农业发展概况 |
3.1.2 明清农垦移民影响下重庆地区农业发展 |
3.1.3 重庆传统乡村发展 |
3.2 重庆乡村文化遗产资源总体调查工作任务与目标 |
3.2.1 项目背景 |
3.2.2 总体调查工作任务与目标 |
3.2.3 研究方法 |
3.3 重庆乡村文化遗产资源总体调查成果与分析 |
3.3.1 重庆乡村文化遗产代表性成果类型 |
3.3.2 重庆市乡村文化遗产代表性成果总体分布 |
3.4 小结 |
4 乡村文化遗产资源与保护状况“综合调查与分析” |
4.1 综合调查工作目标与特点 |
4.1.1 乡村综合调查研究工作的目标 |
4.1.2 乡村综合调查研究工作的特点 |
4.2 乡村文化遗产综合调查研究工作开展模式 |
4.2.1 开展乡村综合调查研究工作意义 |
4.2.2 调查研究工作建议模式 |
4.2.3 调查研究工作参与人员构成 |
4.3 调查工作框架与内容 |
4.3.1 乡村物质空间与景观形态调查 |
4.3.2 乡村社会空间与生活形态调查 |
4.3.3 乡村生态结构调查 |
4.3.4 乡村产业结构调查 |
4.3.5 保护建议 |
4.4 实践案例:重庆涪陵区蔺市镇凤阳村综合调查 |
4.4.1 村落物质空间与景观形态调查 |
4.4.2 社会空间调查 |
4.4.3 生态结构调查 |
4.4.4 产业结构调查 |
4.4.5 保护建议 |
4.5 小结 |
5 重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建议 |
5.1 重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 |
5.1.1 缺乏对乡村文化遗产体系的认知 |
5.1.2 部门职责不明确,村落保护规划落地性不足 |
5.2 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基本原则 |
5.2.1 保护乡村风貌特色原则 |
5.2.2 持续性的有机更新原则 |
5.2.3 鼓励村民参与的原则 |
5.3 重庆市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建议 |
5.3.1 完善调查技术,建立系统化乡村文化遗产综合调查工作体系 |
5.3.2 精读本底,展开调研,初步建立重庆乡村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
5.3.3 依托跨学科力量加快理论和制度创新,指导乡村遗产保护规划 |
5.3.4 明确职责,完善关于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 |
5.3.5 建立多方社会力量参与机制,达成从产业振兴到乡村振兴的目标 |
5.3.6 发展“新乡贤”,建立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 |
5.4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重庆地区已评级村落名录 |
B.凤阳村老街建筑调查记录 |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基于GIS的全球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硝酸盐淋溶研究 |
1.2.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滞研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包气带氮转化过程 |
2.1 大气和土壤中的氮转化 |
2.1.1 大气氮转化 |
2.1.2 土壤氮转化 |
2.2 包气带氮转化 |
2.2.1 吸附作用 |
2.2.2 硝化作用 |
2.2.3 反硝化作用 |
2.3 淋溶作用 |
小结 |
第3章 包气带水文地质条件 |
3.1 包气带厚度 |
3.2 地下水补给 |
3.3 全球岩性分类 |
3.4 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 |
小结 |
第4章 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区域性分析 |
4.1 IMAGE模型 |
4.1.1 淋溶因子 |
4.1.2 地表氮剩余 |
4.1.3 地表径流氮流失 |
4.1.4 IMAGE模型土地利用 |
4.2 土壤氮平衡变化 |
4.2.1 地表氮剩余变化 |
4.2.2 氮增加量变化 |
4.2.3 氮减少量变化 |
4.2.4 全球土壤氮平衡分析-以2000 年为例 |
4.3 不同区域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
4.3.1 国家行政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
4.3.2 岩性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
4.3.3 含水层类型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
4.3.4 含水层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
小结 |
第5章 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 |
5.1 硝酸盐炸弹(NTB)模型 |
5.1.1 概念模型 |
5.1.2 数值模型 |
5.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间及储量模拟 |
5.2.1 NTB模型改进 |
5.2.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速度和时间 |
5.2.3 包气带硝酸盐储量 |
5.3 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 |
5.3.1 国家行政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
5.3.2 岩性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
5.3.3 含水层类型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
5.3.4 含水层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
小结 |
第6章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包气带运移时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
6.1 土壤硝酸盐淋溶影响因素分析 |
6.1.1 土壤硝酸盐淋溶时空分布特征 |
6.1.2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氮肥的相关关系 |
6.1.3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NO_2 柱浓度的相关关系 |
6.1.4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其他因素的相关关系 |
6.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基于GIS的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间热点分析 |
6.2.2 包气带运移时间与自然因素相关关系 |
6.3 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及包气带运移时间相关关系 |
6.3.1 典型发展中国家 |
6.3.2 典型发达国家 |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安徽省农业生产系统氮磷流动环境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综述 |
2.1 质量平衡方法 |
2.2 基于元素的物质流分析方法 |
2.3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2.3.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概念及技术框架 |
2.3.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应用 |
3 农业生产系统氮磷流动环境影响分析模型 |
3.1 目标定义与范围确定 |
3.2 模型算法 |
3.2.1 氮肥生产 |
3.2.2 磷肥生产 |
3.2.3 作物种植 |
3.2.4 畜禽养殖 |
3.3 数据来源 |
4 安徽省农业生产系统氮磷流动环境影响时空分布特征 |
4.1 安徽省概况 |
4.2 安徽省农业生产系统氮磷流动时序特征分析 |
4.2.1 种植业氮磷流动环境影响时序分布 |
4.2.2 养殖业氮磷流动环境影响时序分布 |
4.2.3 综合环境影响时序分布 |
4.3 安徽省农业生产系统氮磷流动空间特征分析 |
4.3.1 种植业氮磷流动环境影响空间分布 |
4.3.2 养殖业氮磷流动环境影响空间分布 |
4.3.3 综合环境影响空间分布 |
4.4 安徽省农业生产系统氮磷流动调控建议 |
5 结论、讨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数据不确定性讨论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世界主要水稻生产系统分类及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农田灌溉外部效益评估及水价分担补贴研究[D]. 何冰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我国粳稻生产效率时空变化研究[D]. 史琛. 扬州大学, 2021(09)
- [3]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D]. 徐北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4]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及其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D]. 沈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5]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与管控研究[D]. 苏越. 浙江大学, 2020(01)
- [6]辽宁水稻生产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其驱动机制[D]. 白金衡.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7]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的迁移特征[D]. 陈轩敬. 西南大学, 2020
- [8]重庆乡村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工作体系与实践探索[D]. 马若诗. 重庆大学, 2019(02)
- [9]基于GIS的全球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D]. 黄爽. 吉林大学, 2019(02)
- [10]安徽省农业生产系统氮磷流动环境影响分析[D]. 卫凯平.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