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综合医院细菌污染调查分析

15家综合医院细菌污染调查分析

一、15所综合性医院内细菌污染调查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齐玥[1](2021)在《大型综合医院室外声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长沙市中心医院为例》文中指出大型综合医院室外环境本是医患康复疗养、舒缓身心的场所,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噪声污染严重,声环境较差。本文以长沙市中心医院为例,通过定点实测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进行评价,并使用Cadna/A软件对长沙市中心医院声环境进行优化模拟,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对长沙市中心医院进行实地调研及声压级测量,获取医院室外环境的高程、交通车流量、各区域声源组成和声级值等数据,明确测点周边的声源类型,并通过问卷对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的主观评价进行了调查;(2)综合分析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主客观评价结果,探讨评价结果与受访者社会、行为因素、声源组成以及声压级大小之间的关系。客观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大多区域和时段的声压级测量值都超过了 55dB(A),声环境质量较差;主观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身份受访者对医院室外声环境评价结果也不尽相同;(3)使用Canda/A软件对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的相关因子(道路车流量、地形、绿化植被等)参数进行改变,得出了室外声环境质量与道路车流量成反比、地形和植被对于声环境优化具有促进作用的结论。(4)基于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现状,发现存在着内部噪声问题严重、功能布局不合理、外部城市噪声干扰以及缺乏声景的设计和利用等问题,并提出了控制噪声声源、利用自然声景、合理的功能布局和流线设计等针对性对策。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从使用者心理角度出发,多方面综合考虑声环境的影响因素,以改善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为目的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今后大型综合医院室外环境的设计和室外声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政[2](2021)在《医院室内微生物控制效果分析及普选医院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医院室内空气中含有病原性和非病原性微生物,以微生物气溶胶的形式进入人体,可造成院内感染,因此,对医院空气进行净化消毒非常重要。目前传统的空气净化消毒方法均有一定局限性,有些不能在有人的条件下使用。而酶杀菌空气净化设备将酶杀菌技术与滤材相结合,以实现空气的动态净化消毒。医院空气微生物中含有的细菌真菌等种类丰富,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危害也不同,故深入分析装有净化设备医院房间的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水平可对净化设备的控制效果有整体了解。同时由于室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多样性,其组成和成分占比对控制医院微生物污染、预防疾病及避免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故本文对三类气候区所属的4个医院中装有空气净化消毒设备的典型功能场所室内微生物控制效果采用沉降法结合实验室培养分析进行了测试评价,同时分析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及PM2.5等。另外,对不同医院未装置空气净化设备的候诊室、门诊大厅室内微生物气溶胶采用撞击采样法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其浓度水平及粒径分布特征。特别对未应用空气净化设备的普选医院典型房间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室内微生物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净化环境下,不同医院Ⅱ类环境房间室内细菌浓度为(10~157)cfu/m3,室内真菌浓度为(10~209)cfu/m3;Ⅲ、Ⅳ类环境房间室内细菌浓度为(94~314)cfu/m3,真菌浓度为(126~424)cfu/m3,均满足医院规定的Ⅱ、Ⅲ、Ⅳ类环境标准限值。不同医院不同房间净化环境下的PM2.5浓度小于35μg/m3。(2)结合研究测试单一房间设置净化器的测试结果,根据空气净化器去除室内污染物平衡浓度计算方程,如果设置一个空气净化器的循环风量为200 m3/h,在对30 m3的房间内空气进行净化消毒1 h可使室内细菌浓度达到医院Ⅱ类环境标准,除菌率可达到92%以上;在对36 m3的房间内空气净化消毒1 h,除菌率可达到91%以上。(3)不同医院候诊室和门诊大厅的真菌气溶胶浓度高于细菌,细菌的浓度范围为(209±26)cfu/m3~(704±29)cfu/m3,真菌浓度范围为(343±44)cfu/m3~(838±10)cfu/m3,真菌的平均浓度高于细菌。(4)不同医院候诊室和门诊大厅细菌和真菌粒径分布具有差异性,主要分布在1.1~4.7μm之间,细菌中值直径范围为2.08~2.86μm,室外细菌中值直径大于室内,真菌中值直径范围在1.70~2.85μm。(5)秋季不同气候区城市室外微生物浓度城市B最大,城市C最小,细菌浓度范围为(231±26)cfu/m3~(674±30)cfu/m3,真菌浓度范围为(343±44)cfu/m3~(806±10)cfu/m3,细菌中值直径范围为2.64~3.19μm,真菌中值直径范围为2.37~2.47μm。(6)普选医院外科病房、口腔诊室及门诊大厅室内细菌在门水平上的优势菌群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分别占比53.34%、23.99%和15.77%;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分别为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7)普选医院外科病房、口腔诊室及门诊大厅室内真菌在门水平上的优势菌群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分别占比为71.81%和21.54%。在属水平上外科病房优势菌属为曲霉菌(Aspergillus),口腔诊室和门诊大厅的优势菌属为扇形裂褶菌(Schizophyllum)。

滕伟[3](2021)在《平疫结合需求下的综合医院建筑改造设计研究 ——以北京地区为例》文中指出人类是自然界一部分的属性决定了人类与传染病长期斗争共存的命运。21世纪以来,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多次大考,尤其是2003年SARS疫情以及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与流行,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各地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2019年末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主要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由于病毒的传染性极强,短时间内烈性传染病患者激增,传染病专科医院作为传染病患者的主要收治场所,数量及规模有限,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收治激增的烈性传染病患者,而综合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提供的主体,其发热门诊在疫情期间承担发热患者的筛查和留观的工作,却由于硬件设施不完善、功能流线设计不合理等问题短时间内无法满足烈性传染病患者的诊疗空间需求,极易损失疫情防控初期的最佳黄金阻断和诊疗时间。为充分发挥综合医院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提高综合医院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基于平疫功能转换的原则对承担疫情救治的定点综合医院进行改造设计是应对突发性传染病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以平疫结合的需求为背景,对综合医院传染病诊疗空间的平疫功能转换进行改造设计研究。首先介绍了平疫结合的产生背景、平疫结合在医疗建筑中的实践应用和平疫结合的适用范围,探讨将平疫结合应用于综合医院改造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其次以北京地区部分综合医院为调研对象,从医院的总体布局、建筑空间、配套系统和运维管理四个方面总结分析综合医院传染病诊疗空间在疫情期间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平时与疫时的功能转换改造设计要点,最后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疫情下传染病诊疗空间存在的问题,并依据上章节提出的功能转换的改造方法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改造措施。通过调研疫情下北京地区部分综合医院的使用现状,尤其是作为传染病筛查和留观的感染科,总结得出现有综合医院的感染科普遍存在规模小配置低,功能分区流线组织不合理、未预留弹性空间等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基础,得出平疫结合需求下的综合医院改造设计要点,主要分为院中院的总体布局,功能易转换的建筑空间、分区转换的配套系统以及智慧化医院应用。最后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感染科作为改造实践案例,具体改造内容为将感染科严格按照收治烈性传染病“三区两通道”的标准设计,平时降格运行,收治常规传染病患者,疫情来临时,经过简单的流程调整便可满足烈性传染病的收治标准,发挥综合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能力。总之,本文将立足综合医院功能转换的实际需求,从功能分区以及流线组织两个角度进行现有综合医院的改造设计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力求使本文的研究过程及结果对后续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薄韬[4](2021)在《某市不同级别医院室内空气质量测定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不同季节不同级别医院不同科室之间的室内空气质量和情况,与国标相比,是否达到国家要求。同时进行不同季节、不同医院、不同科室间的相互比较,分析差异出现的原因。研究室内污染指标和细菌数量与室内环境基础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污染产生的原因。研究医院室内空气中细菌的耐药性与呼吸道细菌的耐药性和抗生素的使用关系。方法:选择某市三种级别的多家医院的门诊急诊呼吸科病房三个科室,分春夏和秋冬两个季节,用快检法对室内空气指标进行调查,空气质量分析仪检测空气气压、气温、气湿、风速、风量、二氧化碳含量、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测量,可吸入颗粒物分析仪测量PM2.5,PM10含量。依据国家标准GB15982-2012进行评价。空气平板采样法对室内空气细菌进行采样,培养48h后进行革兰氏染色,进行细菌分类。后续进行一系列生化实验,单糖发酵实验,过氧化氢实验等对特定的致病菌群进行鉴别计数。AST药敏分析某些细菌的耐药性。利用单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级别医院和不同科室之间的测定指标与国家标准之间的合格率。利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和多变量卡方检验来比较秋冬与春夏两个季节之间,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相同医院的不同科室之间的室内环境指标是否存在差异,同时分析差异的来源是由于哪级因素的影响和影响比例。对生化实验计数后的不同类型的细菌和致病菌数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在不同医院,不同季节,不同科室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运用非典型相关性分析对测定指标和室内环境基础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利用GLMM多层线性模型分析级别季节和科室对室内空气菌数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影响。利用R的ggplot2绘制各指标的相关系数图。分别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元logistic回归,以空气菌数为因变量,相关系数之间共线性较低的变量为自变量,分析指标的变化对空气菌数的影响。结果:对采样的室内空气质量指标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与国家标准比较,在不同级别医院中,一级医院的合格率最低。在不同科室中,病房的合格率最低。在不同季节的合格率比较中,春夏季合格率更低。CO2含量此指标在不同环境中的合格率一直较低。生化染色实验显示,细菌以革兰氏阳性菌株为主,致病菌株在不同医院也存在差异。单因素ANOVA和多变量卡方检验分析的结果显示,菌数在不同级别医院中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测量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差异的来源结果显示,偏Eta方显示菌数和CO2含量受到医院级别的影响最高,PM2.5,PM10指标受科室的影响最高,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受季节因素的影响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医院级别升高,菌数,PM2.5浓度,PM10浓度均降低;随着季节从秋冬到春夏,也就是温度的升高季节的变化,PM2.5浓度,PM10浓度都升高,VOC浓度和风量降低。单个变量来分析,CO2浓度和VOC浓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湿度对空气菌群数量有明显正相关关系。对细菌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计数,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式阴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数量在不同等级医院之间和相同医院的不同科室之间的细菌类型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致病菌计数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在致病菌数量上不同季节,不同级别医院,不同科室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医院的致病细菌对西林类药物,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类药物,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类抗生素药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GLMM多层混合线性模型固定效应结果显示,本此采样中一级和三级医院的空气菌数有显着的不同,科室之间的固定效应显示门诊和病房的细菌菌数有明显差异。随机效应显示,根据样本特征来推断总体特征,推广到所有个体中,不同级别不同科室空气菌数均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进行跨水平的交互多层混合模型显示不同季节的不同级别医院空气菌数具有差异,P<0.05,且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分析到底是什么指标的变化引起了细菌数量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医院级别,湿度,室外PM2.5指标显着性小于0.05,说明对于菌数数量有较强线性关系,有较强解释能力。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级别和温度两个指标有显着性。医院级别升高一个单位,菌数不合格的风险是下一个单位的0.225倍,温度升高一个单位,菌数不合格的风险是下一个单位的0.543倍。结论:不同级别的医院之间比较来看,一级医院的菌数合格率低是由于一级医院的消毒设备不够完善,缺乏消毒强度更高的设备,及通风情况不够到位。科室比较中,病房的合格率最低,由于人流量和病床更加密集。季节比较中,春夏季合格率更低,温度的升高会使得菌群更容易繁殖;同时由于医院的室内通风条件不充分,以及中央空调的使用,使得CO2在各个环境中的合格率一直较低。根据细菌菌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控制细菌数量可以通过降低房间湿度,提高风速.可以通过增加通风改善病房CO2和VOC浓度可以通过降低湿度,提高风速,增加通风,降低病房CO2和VOC浓度来调整。不同级别医院不同科室之间的细菌数量均存在差异,GLMM模型随机效应显示级别之间细菌数量的差异具有普遍性。菌群种类和致病菌的数量分析结果可知化造成一级医院细菌数量高的原因主要是其他细菌数量的增加,而不是致病菌数量的增加。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与临床用此类药物频繁治疗相关疾病有关,建议合理搭配使用抗生素,降低医院细菌的耐药性。

方娴[5](2020)在《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面临着突发事件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其偶然性和巨大的破坏力,导致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巨大损失。紧急医疗救援是应急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医疗机构迅速高效开展医疗救援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新疆地处祖国西北部,周边与八国相邻,特殊的地缘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其发生突发事件风险较高,时刻考验着政府及各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由于新疆三级综合型公立医院承担着地区医疗救援的重任,因此研究其医疗救援应急管理具有现实意义。目的:本研究以承担新疆各地州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应急主要任务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从入院救治患者伤害特征、医务人员应急救援及管理认知和医院风险事件识别综合分析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的现状和不足:首先回顾性分析既往救治的突发事件住院患者的伤害情况,分析伤害所造成的医疗救援压力和社会经济损失;其次,医务人员是医院开展紧急医疗救援的核心力量和专业人员,分析医务人员医疗救援综合能力和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情况,寻找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能力不足;再次,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内外环境进行突发事件和内部脆弱性风险评估,帮助医院确定医疗救援和应急管理的优先干预重点,做好医院自身灾害防范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构建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乌鲁木齐市、北疆地区和南疆地区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救援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最终为全面提高新疆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提供“政府-社会-医院”无缝隙衔接策略和政策建议。方法:(1)通过乌鲁木齐市5所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病案系统收集2011-2018年收治的因交通事故、职业灾害事故、火灾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住院治疗的29595例患者病历信息,分析其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伤害特征(伤害部位和伤害性质)、临床特征(入院情况、住院天数、手术情况、转归情况)及住院费用。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住院费用采用CPI指数进行贴现标化。(2)对新疆21家样本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相关科室的502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人口学基本情况、应急培训演练及救援情况(次数及级别)、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包括突发事件认知、医疗救援角色认知、医疗救援工作能力认知和急救知识技术掌握情况四方面)和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包括承担应急任务、明确各级职责、应急培训演练、应急物资保障、应急经验总结和应急信息沟通六方面)。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连续性变量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医务人员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的影响因素。(3)运用风险矩阵法和Borda序值法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外部环境即新疆地区4类突发事件的风险可能性和严重性两方面进行评估并确定其风险等级;再运用Kaiser模型风险评估矩阵对医院内部环境可能发生的4类致灾因子从其发生可能性和严重性(包括人员、财务、运营影响和应急准备、内外部应急响应6方面)进行灾害脆弱性风险分析,确定其相对风险值(R%)并进行排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自然灾害和技术事故两种致灾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对新疆21家(全疆合计23家)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后,结合该指标体系最后确定新疆整体(21家医院)、乌鲁木齐市(包括7家医院)、北疆地区(包括8家医院)和南疆地区(包括6家医院)的医疗救援应急能力得分。结果:2011-2018年收治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29595例,(1)社会人口学特征中,男性占75.0%,年龄主要集中在1935岁(35.3%)和3645岁(24.1%)年龄段,职业以工人(26.9%)、自由职业者(18.1%)和农牧民(17.5%)居多。(2)伤害特征:事件类型中交通事故患者最多占50.6%,社会安全事件占24.1%,职业安全事故占23.3%;伤害部位,上下肢受伤占39.6%,头颈部位占34.8%。(3)临床特征:入院患者入院时病情以急危重为主占78.3%,患者多集中在骨科、急诊创伤科和神经外科,住院天数较长,60%需要手术治疗,90%以上患者治愈或好转。死亡例数共计861例,其中交通事故占66.43%,职业安全事故占31.4%。(4)直接经济负担,29595例患者共产生住院费用8.0亿元,交通事故占比最高达到62.5%,住院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9%。社会安全事事件人次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2%。样本医院的5022名医务人员中,(1)近三年接受应急培训人员仅占59.3%,参加应急演练人员仅占60.8%,并且培训和演练次数较少级别较低;但有20.3%的人参与应急救援,救援次数较多且级别较高,地区间也存在差异(P<0.05)(2)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方面,一是突发事件分类回答错误率高,达到25.7%;二是医疗应急救援能力认知中安全防护(85.4%)、健康教育(62.2%)、心理支持(76.0%)、公共卫生防疫(64.0%)应答率低于急救技能(94.7%)和急救知识(95.3%)。三是50.7%的医务人员认为自身应急知识不能满足救援需要,掌握的急救技能中现场灾情评估(33.4%)、心理危机干预(33.4%)、健康教育(36.9%)和生物性致病因素防护(19.4%)的应答率低于其他急救技能。(3)医务人员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水平基本在3.0分上下,属于一般熟悉水平,其中承担应急任务和明确职责两部分评分较高为3.08±1.02和3.09±1.04,其他部分认知评分低于3.0分,应急培训、演练和救援是应急管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南疆地区除个别条目外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整体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医院外部环境突发事件风险等级中,地震和道路交通事故为极高风险事件,暴雪、生物灾害、极端温度、企业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环境灾害、传染病暴发流行、“苯中毒、铅中毒和尘肺”以及经济安全事件为高风险事件。医院内部风险事件相对风险度较高的依次是火灾(48.72%)、暴力型医疗纠纷(47.60%)、医院感染暴发(46.65%)、地震(45.40%)、电力故障(44.94%)、流行病暴发(41.44%)、信息系统故障(41.25%)、电梯故障(40.23%)等,部分自然灾害因子和技术事故因子间相关性高于0.4。其次构建的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8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以及76个三级指标,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后结合该指标体系确定其应急管理能力得分,其中医疗救治能力、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和考核能力得分较高,分别为0.23806、0.13622和0.10355,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得分较低,分别为0.00134、0.00106和0.00091。乌鲁木齐市、北疆和南疆地区的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与新疆整体的应急医疗救援情况近似。结论: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现状存在不足:(1)突发事件伤害导致医疗救援压力大,人群健康损伤严重,医疗急救需求增多,直接经济负担严重;(2)医务人员存在应急培训演练机会较少,与现实医疗救援工作形成矛盾。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不够综合全面,突发事件认知不足,对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公共卫生防疫、安全防护方面认知低于临床急救技能和知识。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可通过综合规范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提高其认知水平。(3)医院应明确将地震和道路交通伤害极高风险事件作为医疗救援优先目标,重点关注暴雪、传染病流行、企业安全事故等高风险事件救援,持续关注中低风险事件,定期采取风险评估的防控与救援措施。在内部加强对火灾、暴力型医疗纠纷、医院感染爆发等高风险事件的抗灾能力建设,明确自身脆弱性,完善高风险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强化部门防控,提高应急救援水平。从整体看,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医疗救治、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和考核能力相对较好,而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的能力相对较弱,应重点建设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乌鲁木齐市、南疆和北疆地区应急管理能力与整体相似。综合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管理的不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通过发挥政府应急医疗救援管理体系的支撑作用和社会网络应急救援体系的辅助作用,综合提升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应急救援管理能力。

施颖辉[6](2020)在《温州市公立综合性医院感染管理优化研究 ——以温州市A医院为例》文中提出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整个在院期间获得的感染,它不仅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健康安全,阻碍病人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时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我国每年因为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100~150亿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算。所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是提高医疗质量、维护病人安全及保障医护人员职业健康的重要工作。与西方相比,我国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起步有点晚,但发展非常快,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医院管理者都非常重视医院感染工作,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提高了医疗质量、保障了患者安全。但我们也清楚认识到,我国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间感染管理水平相差较大,医院感染爆发也仍然时有发生。本研究聚焦医院感染管理的完善和实施,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关概念进行梳理,通过借鉴国外先进模式和理念,结合本国基本国情,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研究目前温州市公立综合性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实施的现状,并提出优化医院感染管理实施的新举措。在查找国内外文献、咨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设计2份调查问卷,以温州市鹿城区某大型公立综合性医院和温州市卫生行政部门为调查对象,从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这两个不同角度进行调查,调查并获得感染管理实施现况、深入分析可能的原因;同时经过对医院感染防控专家的深度访谈,对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出医院感染措施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影响院感管理的主要因素,从政府、医疗机构、社会(患者)三个层面分别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政府层面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完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与技术标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建设等,医院层面则主要是多部门合作提高医护人员执行力、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考核评价体系,社会层面则是加强宣传教育,最终搭建“政府-医院-社会(患者)”联动平台,发挥政府引导、医疗机构落实、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王梓瑜[7](2020)在《海南某综合医院感染现况调查》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横断面流行病调查方法,研究海南某综合性三甲医院感染状况、感染特征和发展趋势,对于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对于医护人员进一步做到规范医院感染预防和治疗,制定并实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各种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本次研究是选取2018年8月7日0:0024:00以横断面调查住院患者,对所有住院病人进行病例采集并记录,逐一填写统一的《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并录入杏林系统。对于基本信息和调查内容进行汇总统计,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调查1894人,实际检查1894人,实际检查率为100%。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48%,医院感染例次率为2.69%。内科系统当中ICU最高为33.33%,外科系统心血科外科最高为22.73%。社区感染现患率五官科居首位91.67%。抗生素使用率为31.52%。预防用药为主,预防用药为主的是4个科室分别为内科、外科、儿科、五官科;治疗用药为主的科室分别是外科、妇科、产科。病原菌送检率为64.66%。下呼吸道感染为首位。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占34.29%;社区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13.10%。抗生素种类使用率为100%,内科和外科当中以β-内酰胺类为主,分别占35.42%和占24.53%;其次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为主。社区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为18.57%;外科是以大肠埃希菌为首位,占22.64%。年龄组别、切口类型、医院感染多重耐药性无显着性差异。基础性疾病医院感染的差异化明显,其中以呼吸感染为首位。结论:1、医院感染现患率略低于全国医院感染水平,重症加护病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险发病区;重症加护病房、急诊科为重点监控目标。调查医院感染的现患率都各不相同,与临床上报不及时有一定关系。社区感染的现患率也偏低,五官科是重点目标。2、年龄组别、切口类型与医院感染无直接关系,患有基础性疾病与医院感染有关系,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医院感染位居首位。3、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感染部位中都是以下呼吸道感染为首位。下呼吸道感染是病原菌寄生的主要部位。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医院感染病原中;铜绿假单胞菌类主要来源于社区感染病原菌。4、以国家统一标准抗生素使用比例来说,本院使用情况偏高。抗生素使用以预防为主。联用情况以一联用药为主,抗菌药物病原菌送检率为64.66%,病原菌送检比例最高的科室是五官科;最低则是是产科。5、本院使用抗生素种类是692种,使用率最高是青霉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中以治疗用药为主。内科、外科系统当中同样也是以青霉素β-内酰胺类为主;其次是使用第三代头孢类的抗生素。6、医院感染各个科室多重耐药性无明显的差异性,可能与送检科室样本量有密切关系。社区感染各个科室多重耐药性,其中是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最高。监控重点科室是以内科和外科多重耐药性为主。

冯金鑫[8](2021)在《太原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研究及同源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11年间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培养阳性患者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分析,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并对太原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外排泵耐药机制及同源性进行研究,探讨Mex AB-Opr M高表达与调控基因mex R,nal C和nal D突变的关系,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第一部分2008-2018年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8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临床送检的血培养标本,采用BACTECTMFX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VITEK 2 COMPACT全自动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利用WHONET 5.6、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应用X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319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3.38%(2025株),革兰阳性菌占36.62%(1170株),检出率排名前5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966株,30.2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37株,16.81%)、肺炎克雷伯菌(324株,10.14%)、铜绿假单胞菌(151株,4.7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51株,4.73%)。对病原菌进行年龄分组,粪肠球菌在41-65岁组和>65岁组中的检出率比18-40岁组高,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不同年龄组别中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及阿米卡星对肠杆菌科病原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75%);铜绿假单胞菌对所研究抗生素的敏感率高于鲍曼不动杆菌,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率为14.3%;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是78%;屎肠球菌的敏感率低于粪肠球菌,未发现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耐药的阳性球菌。第二部分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研究及基因突变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间山西省太原地区三所综合性医院分离的非重复性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32株;肉汤稀释法测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氨曲南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外排泵抑制剂苯丙氨酸-精氨酸-β萘酰胺联合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氨曲南进行外排泵的表型筛选试验;以GADPH为参比基因,使用RT-PCR对MexA、MexC、MexE和MexX进行定量分析,根据CT值计算目标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对外排泵MexAB-OprM的调控基因mexR,nalC和nalD进行扩增测序。结果:1.32株PA对环丙沙星完全耐药(100%),对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64.5%),对头孢他啶,氨曲南,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超过了90%。2.通过比较加入和不加外排泵抑制剂PAβN两种处理条件测得的MIC值,耐环丙沙星,头孢他啶,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PA外排泵表型筛选阳性率分别是是96.8%,44.8%,41.4%,41.4%,40%,10%。3.临床分离的32株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膜融合蛋白MexA,MexC,MexE和MexX的相对高表达率分别是34.4%,3.0%,18.8%和32.3%。4.临床分离出的32株PA外排泵MexAB-OprM的调控基因mexR,nalC和nalD的突变率分别是15.6%,53.1%和37.5%,同时存在2种调控基因突变率是43.8%,T5号菌株的mexR,nalC和nal基因同时突变。第三部分基质辅助的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铜绿假单胞菌同源性分型研究方法:复苏临床分离出的32株PA,获取菌株的蛋白质指纹图,将图谱导入MALDI Biotyper软件,全选所有图谱后选择PCA dendrogram,利用PCA聚类分析功能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1.从聚类分析图中可发现,32株菌可分为Ⅰ、Ⅱ2个大族,Ⅰ、Ⅱa和Ⅱb三个亚族,Ⅰ、Ⅱa族中的菌株主要来源于S医院,Ⅱb族中菌株主要来源于F医院和T医院。2.Ⅰ族、Ⅱa族和Ⅱb族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有很大差异,分别是50%,36.4%,91.7%。3.Ⅰ族菌株外排泵膜融合蛋白的高表达均以mex A为主,表达率为50.0%;Ⅱa族菌株外排泵的高表达均以mexA,mexC,mexX为主,均为36.4%;Ⅱb族菌株外排泵高表达以mexA和mexX为主,表达率分别是33.3%和25%。4.Ⅰ族中的S10,T4,T5号菌株mexR基因的364到375位都发生碱基CCGCTCACCCCG的缺失,且在nal C基因的147位存在相同的突变类型,由碱基G突变为碱基A,即天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Ⅱb族中F4,F8,F12,F13,T1,T3和T9号菌株的nal C基因上有两处相同的突变类型分别是147位由碱基G突变为碱基A,即天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另一处是由碱基G突变为A,即精氨酸突变为谷氨酸,并且在nalD基因的540位存在相同的突变类型,即由碱基C突变为碱基A,即天冬酰胺突变为谷氨酸。四结论1.医院血流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位居血流感染病原菌第四位,在非发酵菌引起血流感染中排第一位,临床抗感染治疗应根据病原菌分布、耐药特征及年龄,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感染治疗效果。2.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以产外排泵为主,调控基因mexR,nalC和nalD的碱基突变导致了外排泵MexAB-OprM高表达,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与外排泵的高表达有关。3.来自不同医院的菌株,mexR基因的364到375位都发生碱基缺失,且在nalC基因的147位由碱基G突变为碱基A,提示太原地区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之间有同源情况存在。4.MALDI-TOF MS技术MALDI-TOF MS,操作简单,快捷,可为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新的方法。

张丽霞[9](2020)在《医院卫生状况与感染率关系分析及感染预测模型评估》文中提出目的:分析2011-2017年延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常规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与医院感染率相关性,为制定、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指数平滑模型、指数平滑模型与灰色GM(1,1)预测模型联合运用方法,探究医院感染率发展趋势,找出预测医院感染率最优模型。方法:选择延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间常规环境监测: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作为环境卫生的监测对象;同时选择2011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同时期住院时间超过48小时的患者作为医院感染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数据收集,利用卡方检验对医院感染率与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指数平滑模型、灰色GM(1,1)预测模型、指数平滑模型与灰色GM(1,1)预测模型联合运用方法分别对2011-2016年医院感染率进行拟合,采用本研究所建立的三种方法对2017年医院感染率进行预测,采用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MAPE)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评价。资料收集、整理采用Excel 2010,指数平滑模型拟合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应用灰色建模软件第七版进行灰色GM(1,1)模型建模,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作为检验标准。结果:1.2011-2017年不同年份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差别具有显着性差异(c2=22.333,P=0.001);2011-2017年不同年份空气监测合格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c2=14.627,P=0.023);2011-2017年不同年份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c2=17.135,P=0.009);2011-2017年不同年份医务人员手监测合格率差别不具有显着性差异(c2=5.517,P=0.479);2011-2017年不同年份使用中的消毒液监测合格率差别不具有显着性差异(c2=1.890,P=0.930)。2.2011-2017年不同年份医院感染率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c2=54.898,P<0.001);2011-2017年不同年份医院感染各部位感染构成比,下呼吸道感染人数最多(构成比49.61%),2011-2017年不同年份下呼吸道感染率具有统计学意义(c2=45.501,P<0.001);2011-2017年不同临床科室感染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c2=3899.248,P<0.001);2011-2017年内科不同科室医院感染率存在统计学意义(c2=67.141,P<0.001);2011-2017年外科不同科室医院感染率存在统计学意义(c2=2392.467,P<0.001)。2013-2017年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总感染发病率7.67‰,2013-2017年 重症监护病房导尿管相关尿路总感染发病率1.21‰,2013-2017年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血流总感染发病率2.42‰。2016-2017年不同科室住院病人总的抗生素使用率存在统计学意义(c2=049.001,P<0.001);2016年与2017年不同年份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c2=90.856,P<0.001)。3.2011-2017年空气监测合格率与医院感染率相关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r=-0.768,P=0.044);2011-2017年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与医院感染率相关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r=-0.359,P=0.430);2011-2017年医务人员手监测合格率与医院感染率相关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r=-0.612,P=0.144);2011-2017年使用中的消毒液监测合格率与医院感染率相关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r=-0.612,P=0.144);2011-2017年无菌切口甲级愈合率与医院感染率相关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r=-0.929,P=0.003);2011-2017年无菌切口甲级愈合率与空气监测合格率相关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r=0.867,P=0.012);2013-2017年环境监测合格率与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病率相关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450);2013-2017年环境监测合格率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相关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41);2013-2017年环境监测合格率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无统计学意义(P=0.858)。4.2011-2016年医院感染率建立的模型,指数平滑模型MAPE=9.432%,灰色GM(1,1)预测模型MAPE=11.585%,指数平滑模型与灰色GM(1,1)预测模型联合运用方法MAPE=8.77%;2017年医院感染率进行模型评估,指数平滑模型MAPE=13.95%,灰色GM(1,1)预测模型MAPE=32.56%,指数平滑模型与灰色GM(1,1)预测模型联合运用MAPE=27.91%。结论:1.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与医院感染率之间的相关性检验,说明提高环境卫生质量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方法。提高环境卫生合格率,尤其是提高空气监测合格率,严格执行抗生素的使用标准,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2.指数平滑模型是预测该医院感染率相对最优模型,短期预测效果相对最好,预测精准度相对较高,能够为医院感染率提出早期预警。

郭亚丽[10](2020)在《乌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颅内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直接经济损失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了解颅内肿瘤切除患者术后相关感染发生现况;2)探讨颅内肿瘤切除患者术后发生相关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减少感染措施提供理论依据。3)分析颅内肿瘤切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方法:1)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1049例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2)选用病例对照方法,依据配对原则1:1配对,两组均运用《颅内肿瘤切除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调查表》进行分析颅内肿瘤切除患者由于医院感染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1)基线数据调查结果:发生医院感染有91例,发生率为8.67%;主要感染为脑膜炎(42.85%)、脑室炎(36.26%)、下呼吸道感染(9.89%)。2)单因素分析感染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民族、切口等级、医师级别、30天再住院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方式、手术等级、转科情况、手术次数、是否有基础性疾病、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回归分析,麻醉方式、住院天数、手术次数、基础性疾病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4)在年度、年龄、性别、不同感染部位方面,感染组住院总费用均大于对照组。5)医疗费用:医疗服务费、治疗操作费、护理服务费、实验室诊断费、影像诊断费、临床诊断项目费、西药费、非手术治疗项目费、检查用医用材料费方面,感染组住院总费用均比对照组高出很多(P<0.05);两组病理诊断费、中成药费,手术治疗费、治疗用医用材料费、手术用医用材料费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6)病例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每例较对照组多10天(P<0.05)。结论:1)麻醉方式、住院天数是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2)2017年至2018年的颅内肿瘤术后感染患者数量有所增长,住院总费用较前者有所提高,医院监测系统的完善有助于感染检出效率提高。3)额外费用的支出增加,住院天数增加,年龄不同阶段、部位不同和性别方面的患者经济损失有差异。应采取有利于预防和控制术后感染的措施,用来减缓感染发生率的升高。

二、15所综合性医院内细菌污染调查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5所综合性医院内细菌污染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综合医院室外声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长沙市中心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与规范标准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规范标准和评价指标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声环境研究进展
        1.3.2 声景观研究进展
        1.3.3 医院声环境研究进展
        1.3.4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1.4 相关理论基础
        1.4.1 环境声学
        1.4.2 环境心理学
        1.4.3 声景学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长沙市概况
        2.1.2 长沙市中心医院概况
    2.2 客观评价法
        2.2.1 调查时间及地点
        2.2.2 调查内容及方法
    2.3 主观评价法
        2.3.1 调查的内容及方法
        2.3.2 研究假设
        2.3.3 研究对象的选择
        2.3.4 调查问卷设计
    2.4 Cadna/A模拟法
3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客观评价研究
    3.1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源分析
        3.1.1 声源的主要类型
        3.1.2 声源的分布和成分特征
    3.2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场分析
        3.2.1 声压级随时间变化规律
        3.2.2 声压级随空间变化规律
    3.3 本章小结
4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主观评价研究
    4.1 量表的样本特征
        4.1.1 受访者自身因素样本特征
        4.1.2 客观因素样本特征
    4.2 声环境整体评价结果及假设验证
        4.2.1 声环境整体评价结果
        4.2.2 假设验证
    4.3 各类声源主观评价结果及假设验证
        4.3.1 各类声源主观评价结果
        4.3.2 假设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Cadna/A模拟与分析
    5.1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模拟与分析
        5.1.1 模型建立
        5.1.2 参数设置
        5.1.3 模拟结果验证与分析
    5.2 改变单一影响因子模拟与分析
        5.2.1 车辆因素对声环境影响的模拟与分析
        5.2.2 地形对声环境影响的模拟与分析
        5.2.3 绿化植被对声环境影响的模拟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优化建议与对策
    6.1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现存问题
        6.1.1 内部噪声问题严重
        6.1.2 功能布局不合理
        6.1.3 外部城市噪声干扰
        6.1.4 缺乏声景的设计和利用
    6.2 长沙市中心医院室外声环境改善建议
        6.2.1 控制噪声声源,营造和谐的室外环境
        6.2.2 利用自然声景,营造生机的室外环境
        6.2.3 合理的功能布局和流线设计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型综合医院室外声环境调查问卷预量表(医护版)
附录B: 大型综合医院室外声环境调查问卷预量表(非医护版)
附录C: 大型综合医院室外声环境正式量表(医护版)
附录D: 大型综合医院室外声环境正式量表(非医护版)
附录E: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医院室内微生物控制效果分析及普选医院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医院空气微生物的来源与危害
        1.2.2 医院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水平
        1.2.3 空气净化消毒技术
        1.2.4 微生物分析检测方法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及研究方法
    2.1 测试对象信息
    2.2 实验仪器及药品
    2.3 空气净化设备介绍
    2.4 实验及研究方法
        2.4.1 测试和卫生标准
        2.4.2 采样方法比选
        2.4.3 采样点设置及测试方法
        2.4.4 培养计数方法
    2.5 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特征研究
        2.5.1 微生物样本采集
        2.5.2 DNA提取与PCR扩增
        2.5.3 数据处理统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医院建筑室内微生物控制效果
    3.1 医院装有空气净化设备典型房间的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测试分析
        3.1.1 医院A典型房间净化环境下的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
        3.1.2 医院B典型房间净化环境下的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
        3.1.3 医院C典型房间净化环境下的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
        3.1.4 医院D典型房间净化环境下的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
    3.2 空气净化器的除菌效果理论分析
        3.2.1 空气净化器的性能参数
        3.2.2 空气净化器去除室内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
        3.2.3 模型理论计算与测试结果对比
        3.2.4 空气净化器不同作用时间下的除菌效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医院候诊室和门诊大厅微生物气溶胶分布特征
    4.1 医院候诊室和门诊大厅细菌气溶胶分布特征
        4.1.1 细菌气溶胶浓度水平
        4.1.2 细菌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
        4.1.3 细菌中值直径
    4.2 医院候诊室和门诊大厅真菌气溶胶的分布特征
        4.2.1 真菌气溶胶浓度水平
        4.2.2 真菌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
        4.2.3 真菌中值直径
    4.3 装有净化设备功能房间与未装净化设备场所微生物浓度的对比
    4.4 不同气候区城市微生物气溶胶分布特征
        4.4.1 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水平
        4.4.2 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
        4.4.3 细菌和真菌中值直径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普选医院典型房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5.1 不同房间细菌样本Tags分布
    5.2 不同房间样点细菌OTU分析
    5.3 不同房间样点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5.3.1 细菌群落在门水平上的特征
        5.3.2 细菌群落在属水平上的特征
        5.3.3 不同样点物种分布热图
    5.4 不同房间样点细菌Alpha多样性分析
    5.5 不同房间样点细菌Beta多样性分析
    5.6 不同房间样点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5.6.1 真菌群落在门水平上的特征
        5.6.2 真菌群落在属水平上的特征
        5.6.3 不同房间样点物种分布热图
    5.7 不同房间样点真菌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3)平疫结合需求下的综合医院建筑改造设计研究 ——以北京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理论背景
        1.1.4 题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界定
        1.3.1 主要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内外公共卫生体系研究
        1.4.2 国内外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研究
        1.4.3 国内外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相关研究
    1.5 研究难点及研究创新点
        1.5.1 研究难点
        1.5.2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平疫结合概念解析
    2.1 平疫结合的产生背景
        2.1.1 临时应急医院疫后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2.1.2 传染病医院无法满足应对疫情的需要
        2.1.3 综合医院不具备应对疫情的条件
    2.2 平疫结合型医院的转换形式
        2.2.1 医院整体性改造为传染病专科医院
        2.2.2 医院局部改造成传染病区
        2.2.3 医院新建应急传染病区
    2.3 平疫结合型医院的实践应用
        2.3.1 新建综合医院考虑可转换病区建设
        2.3.2 既有综合医院考虑功能空间转换设计
    2.4 平疫结合型医院的适用范围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疫情下综合医院现状调研与分析
    3.1 综合医院的总体布局现状
        3.1.1 隔离区不易限制
        3.1.2 交通流线混合交叉
    3.2 综合医院的建筑空间现状
        3.2.1 发热门诊
        3.2.2 急诊
        3.2.3 隔离病区
    3.3 综合医院的配套系统现状
        3.3.1 空调通风系统
        3.3.2 污水处理系统
        3.3.3 供氧系统
    3.4 综合医院的运维管理现状
        3.4.1 互联网诊疗
        3.4.2 智能集成平台
        3.4.3 智能物流传输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综合医院改造设计要点
    4.1 院中院的总体布局
        4.1.1 预留防疫场地
        4.1.2 合理划分功能分区
        4.1.3 合理规划交通流线
    4.2 功能易转换的建筑空间
        4.2.1 预留预检分诊空间
        4.2.2 备用诊区预留改造条件
        4.2.3 急诊划分传染病隔离区
        4.2.4 备用病区预留改造条件
    4.3 分区转换的配套系统
        4.3.1 统筹设计气流组织
        4.3.2 预留污水处理专用池
        4.3.3 储备多种供氧设备
    4.4 智慧化管理的医疗体系
        4.4.1 医疗平台应用
        4.4.2 智能物流传输体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平疫结合改造实践
    5.1 总体布局
    5.2 建筑空间
        5.2.1 完善功能用房
        5.2.2 重新划分功能分区
        5.2.3 调整医患流线
    5.3 配套系统
    5.4 智慧应用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某市不同级别医院室内空气质量测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医院室内空气指标测量
        2.3.1 室内空气质量污染指标监测
        2.3.2 室内空气颗粒物监测
    2.4 空气细菌学检测
        2.4.1 细菌染色生化鉴别
        2.4.2 细菌药敏试验
    2.5 统计学方法及模型
        2.5.1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
        2.5.2 非典型相关分析
        2.5.3 MLM模型
        2.5.4 回归模型
3 结果
    3.1 医院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分析
        3.1.1 不同等级医院室内空气质量指标合格情况
        3.1.2 不同科室室内空气质量指标合格情况
        3.1.3 不同季节医院室内空气质量指标合格情况
    3.2 各级医院细菌种类分析
        3.2.1 细菌革兰氏染色结果在不同科室不同医院的比较结果
        3.2.2 不同医院、不同科室室内空气致病菌分布情况
        3.2.3 医院室内空气中细菌的耐药性分析
        3.2.4 医院等级和科室对室内空气细菌数量的影响
        3.2.5 非典型相关分析
        3.2.6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3.2.7 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医院内环境监测与卫生评价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各类突发事件不断频发
        1.1.2 我国面临突发事件严峻挑战
        1.2 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1.2.1 国外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1.2.2 我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1.3 国外医疗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1.3.1 国外公共卫生处置研究
        1.3.2 国外医院医疗应急管理研究
        1.4 我国医疗应急管理研究及现状
        1.4.1 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现状
        1.4.2 我国医疗机构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1.4.3 医疗机构应急管理能力研究现状
        1.5 研究不足
        1.6 理论研究基础
        1.6.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1.6.2 风险管理理论
        1.6.3 系统管理理论
        1.6.4 无缝隙政府理论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1.8 研究内容
        1.8.1 主要研究内容
        1.8.2 几个概念
        1.9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基础
    第2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救治患者特征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病例信息质量控制
        2.1.3 研究方法
        2.1.3.1 文献研究法
        2.1.3.2 贴现法
        2.1.3.4 数据分析方法与统计软件
        2.1.4 相关内容界定
        2.1.4.1 住院病例伤害类别界定
        2.1.4.2 住院病例创伤部位界定
        2.1.4.3 住院病例损伤性质界定
        2.2 结果
        2.2.1 应急救治住院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
        2.2.2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伤害特征
        2.2.3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临床特征
        2.2.4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时间分布
        2.2.5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费用分析
        2.3 讨论
        2.3.1 突发事件导致社会危害性严重
        2.3.2 突发事件导致社会直接经济负担严重
        2.3.3 应用事件规律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季节性防控
        2.4 小结
    第3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研究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
        3.2.1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结果.
        3.2.2 不同地区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结果
        3.3 讨论
        3.3.1 医务人员培训演练机会少,与现实医疗救援工作形成矛盾.
        3.3.2 医务人员医疗救援能力认知缺乏综合性
        3.3.3 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水平不高,且存在地区差异
        3.3.4 构建规范综合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
        3.3.5 医院针对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不足提升医院应急管理水平
        3.4 小结
    第4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风险分析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
        4.2.1 专家情况
        4.2.2 新疆突发事件风险分析
        4.2.3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HVA)
        4.3 讨论
        4.3.1 借助科学方法确定新疆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优先目标.
        4.3.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明确自身脆弱性,强化灾害风险防控
        4.4 小结
第三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第5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及能力评价
        5.1 研究对象与方法
        5.1.1 研究对象
        5.1.2 研究方法
        5.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情况
        5.2.1 基本情况
        5.2.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情况
        5.3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管理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5.3.1 德尔菲法筛选指标
        5.3.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5.4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分析
        5.4.1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情况统计
        5.4.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综合分析. ..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四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第6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及建议
        6.1 完善政府医疗救援应急管理体系
        6.1.1 制定专项法律法规明确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职责.
        6.1.2 构建高级别合作协调联动机制
        6.1.3 借助应急管理平台,建立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6.1.4 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和应急物资动态管理机制
        6.1.5 打造地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提升区域医疗救援能力
        6.1.6 组合各类救援队伍,打造地区综合紧急医疗救援队伍
        6.1.7 建设医疗救援学科,培养专门人才队伍
        6.1.8 打造立体救援模式,增加高技术含量应急救援设备
        6.1.9 加强突发事件高危行业针对性监管,从源头降低事件风险
        6.2 发挥基层组织职能,构建社会网络医疗救援应急体系
        6.2.1 制定基层医疗救援应急预案
        6.2.2 集合和调配基层辖区内医疗救援应急资源
        6.2.3 针对高风险行业及人群开展医疗救援应急教育和培训. . . . . .
        6.2.4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救援功能
        6.2.5 组建基层医疗救援志愿者团队
        6.3 综合提升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应急救援管理能力
        6.3.1 医院应急管理组织层级扁平化
        6.3.2 医院脆弱性风险防控
        6.3.3 做好紧急医疗救援队建设
        6.3.4 应急医疗救援队员素质和能力要求
        6.3.5 应急预案制定修订
        6.3.6 医院建立综合性应急培训演练体系
        6.3.7 院前及院内应急救援流程衔接
        6.3.8 建设医疗救援重点科室
        6.3.9 后勤物资设备保障
        6.3.10 信息通讯系统保障
        6.3.11 灾后身心康复支持
    第7章 结论与创新
        7.1 结论
        7.2 创新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温州市公立综合性医院感染管理优化研究 ——以温州市A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医院感染
        2.1.2 医院感染管理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流程再造理论
        2.2.2 公共治理理论
    2.3 上述理论对公立综合性医院内部感染管理的启示
第三章 温州市公立综合性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存在不足
    3.1 温州市公立综合性医院感染管理取得的成果
        3.1.1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健全
        3.1.2 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3.1.3 强化重点部门建设与重点环节管理
        3.1.4 医院感染相关学科的学术活动和国际交流活跃
    3.2 温州市公立综合性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不足
        3.2.1 政府层面
        3.2.2 医院层面
第四章 温州市A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调查问卷
        4.1.1 调查对象
        4.1.2 调查方法
        4.1.3 问卷设计与调查内容
        4.1.4 样本量的确定
        4.1.5 调查结果
    4.2 专家访谈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
    4.3 温州市A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缺陷
        4.3.1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4.3.2 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贯彻不力
        4.3.3 医护人员手卫生存在缺陷
        4.3.4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不到位
        4.3.5 医院行政工作人员对院感工作不了解
    4.4 温州市A医院内部感染管理存在不足的原因
        4.4.1 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4.4.2 临床科室对医院感染管理认知不足
        4.4.3 医护人员临床工作繁忙,易忽视医院感染管理
        4.4.4 医院感染管理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第五章 发达国家医院感染管理的做法及经验借鉴
    5.1 美国医院感染管理实施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5.1.1 美国医院感染管理实施现状
        5.1.2 美国医院感染管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5.2 德国医院感染管理实施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5.2.1 德国医院感染管理实施现状
        5.2.2 德国医院感染管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六章 公立综合性医院感染管理优化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层面
        6.1.1 完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与技术标准
        6.1.2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实施过程监控
        6.1.3 对医院开展感染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和考核
        6.1.4 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学专业教育
        6.1.5 加强对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建设扶持
    6.2 医院层面
        6.2.1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充分发挥三级监控网络功能
        6.2.2 提高医院感染管理队伍专业素质建设,稳定队伍
        6.2.3 多部门合作,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力
        6.2.4 注重关键要素,加强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管理
        6.2.5 全员参与,注重培训
        6.2.6 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考核评价体系
    6.3 社会层面
        6.3.1 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患者医院感染意识
        6.3.2 搭建平台,推动“政府-医院-社会(患者)”联动参与
        6.3.3 鼓励社会(患者)监督机制执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医院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
附录 B 政府卫生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
附录 C 医院感染管理调查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7)海南某综合医院感染现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医院感染含义和现况分析
    1.2 国外研究现况
    1.3 国内研究现况
    1.4 调查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背景
    2.2 调查对象
    2.3 调查内容
    2.4 调查方法
    2.5 资料控制
        2.5.1 资料采集
        2.5.2 调查人员培训
        2.5.3 数据输入
    2.6 统计方法
    2.7 医院感染诊断界限
3 结果
    3.1 基本情况采集
    3.2 各科室实查率
    3.3 各科室医院感染的现患率
        3.3.1 内科医院感染现患率
        3.3.2 外科医院感染现患率
    3.4 各科室社区感染现患率
        3.4.1 内科社区感染现患率
        3.4.2 外科社区感染现患率
    3.5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3.6 社区感染部位分布
    3.7 病原菌情况
        3.7.1 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
        3.7.2 医院感染病原菌来源
    3.8 社区感染病原菌情况
        3.8.1 社区感染病原菌的构成
        3.8.2 社区感染病原菌来源
    3.9 抗生素使用情况
        3.9.1 不同科室使用抗生素目的情况
        3.9.2 抗生素使用率
        3.9.3 抗生素联用情况
        3.9.4 病原菌送检率
    3.10 不同药物种类的使用情况
        3.10.1 不同药物种类使用目的的情况
        3.10.2 各种种类抗生素使用率
        3.10.3 不同科室抗生素种类使用情况
    3.11 多重耐药性的情况
        3.11.1 医院感染病原菌多重耐药情况
        3.11.2 社区感染病原菌多重耐药情况
4 讨论
    4.1 医院感染实查率
    4.2 医院、社区感染现患率的分析
    4.3 感染人群与感染的关系
    4.4 医院、社区感染的科室分布情况
    4.5 医院、社区感染部位的分析
    4.6 医院、社区感染病原菌来源分析
    4.7 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4.8 抗生素使用率、联用情况分析
    4.9 抗生素药物种类使用情况的分析
    4.10 病原菌多重耐药性情况分析
5 对策及建议
    5.1 加强教育宣传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5.2 规范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完善和落实相关管理制度
    5.3 加大监督管理、从面到点开展目标监控
    5.4 加大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力度
6 本次课题在研究时存在的特点和问题及未来所研究方向
    6.1 研究的特点
    6.2 本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6.3 本课题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综述 海南某综合医院感染现况调查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太原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研究及同源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2008-2018年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标本采集与培养方法
        1.3 菌株鉴定与药敏试验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病原菌的检出情况
        2.2 病原菌科室分布
        2.3 病原菌在不同年龄组患者中的分布
        2.4 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3 讨论
第二部分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研究及基因突变分析
    1 材料
        1.1 菌株来源
        1.2 试剂
        1.3 仪器
    2 方法
        2.1 菌株收集与鉴定
        2.2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2.3 主动外排泵的表型筛选试验
        2.4 膜融合蛋白基因mexA,mexC,mexE,mexX的mRNA表达水平测定
        2.5 PCR扩增调控基因及测序
    3 结果
        3.1 菌株临床信息
        3.2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3.3 主动外排泵的表型筛选
        3.4 膜融合蛋白基因mexA、mexC、mexE和mexX表达水平
        3.5 mexR,nalC和nalD基因的测序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铜绿假单胞菌MALDI-TOF MS(基质辅助的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同源性分型研究
    1 材料
        1.1 菌株来源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 方法
        2.1 复苏菌株
        2.2 菌株鉴定
        2.3 自建库
        2.4 同源性分析
    3 结果
        3.1 菌株来源分布
        3.2 菌株鉴定结果得分
        3.3 质谱聚类分析结果
        3.4 不同族菌株的院区分布
        3.5 不同族的菌株MIC值分布
        3.6 不同族别菌株外排泵表达的差异
        3.7 不同族菌株的基因突变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细菌分子生物学分型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医院卫生状况与感染率关系分析及感染预测模型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2.2 调查方法
    2.3 医院环境卫生诊断标准
        2.3.1 空气细菌学监测
        2.3.2 物体表面细菌学监测
        2.3.3 医务人员手细菌学监测
        2.3.4 使用中的消毒液细菌学监测
    2.4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2.4.1 属于医院感染
        2.4.2 不属于医院感染
    2.5 统计预测模型
        2.5.1 指数平滑法
        2.5.2 灰色预测模型
        2.5.3 模型效果评价
    2.6 质量控制
    2.7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3.1.1 2011-2017年空气监测合格率情况
        3.1.2 2011-2017年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情况
        3.1.3 2011-2017年医务人员手监测合格率情况
        3.1.4 2011-2017年使用中的消毒液监测合格率情况
        3.1.5 2011-2017年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情况
    3.2 医院感染率监测结果分析
        3.2.1 2011-2017年不同年份医院感染率情况
        3.2.2 2011-2017年医院感染各部位感染构成比
        3.2.3 2011-2017年下呼吸道感染率情况
        3.2.4 2011-2017年医院感染各主要临床科室感染率情况
        3.2.5 2011-2017年神经外科感染率情况
        3.2.6 2011-2017年神经外科呼吸系统感染率情况
        3.2.7 2011-2017内科主要各科室医院感染率情况
        3.2.8 2011-2017年内分泌科感染率情况
        3.2.9 2011-2017外科各科室医院感染率情况
        3.2.10 2013-2017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发病率情况
        3.2.11 2013-2017年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发病率情况
        3.2.12 2013-2017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
        3.2.13 2016-2017年住院病人总的抗生素使用情况
        3.2.14 2016年与2017年不同年份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情况
        3.2.15 2016-2017年门(急)诊使用抗生素总的处方情况
        3.2.16 2016年与2017年不同年份门(急)诊处方抗生素使用情况
    3.3 环境监测合格率与医院感染率相关性检验
        3.3.1 2011-2017年空气合格率与医院感染率相关性
        3.3.2 2011-2017年物体表面合格率与医院感染率相关性
        3.3.3 2011-2017年医务人员手合格率与医院感染率相关性
        3.3.4 2011-2017年使用中的消毒液合格率与医院感染率相关性
        3.3.5 2011-2017年无菌切口甲级愈合率与医院感染率相关性
        3.3.6 2011-2017年无菌切口甲级愈合率与空气合格率相关性
        3.3.7 2013-2017年环境合格率与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病率相关性
        3.3.8 2013-2017年环境合格率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相关性
        3.3.9 2013-2017年环境合格率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相关性
    3.4 医院感染率模型建立
        3.4.1 指数平滑模型
        3.4.2 灰色GM(1,1)预测模型
        3.4.3 指数平滑模型与灰色GM(1,1)模型联合应用
        3.4.4 模型评估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乌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颅内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直接经济损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医院感染现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1.1.1 纳入排除标准
        1.1.2 诊断标准
        1.1.3 样本量估计
        1.2 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分析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工具
    3 质量控制
        3.1 课题设计阶段
        3.2 资料收集阶段
        3.3 数据处理阶段
    4 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5 医学伦理原则
    6 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四、15所综合性医院内细菌污染调查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综合医院室外声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长沙市中心医院为例[D]. 齐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医院室内微生物控制效果分析及普选医院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D]. 王政.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平疫结合需求下的综合医院建筑改造设计研究 ——以北京地区为例[D]. 滕伟.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某市不同级别医院室内空气质量测定与分析[D]. 薄韬.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5]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D]. 方娴. 吉林大学, 2020(08)
  • [6]温州市公立综合性医院感染管理优化研究 ——以温州市A医院为例[D]. 施颖辉.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3)
  • [7]海南某综合医院感染现况调查[D]. 王梓瑜.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8]太原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研究及同源性分析[D]. 冯金鑫.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9]医院卫生状况与感染率关系分析及感染预测模型评估[D]. 张丽霞.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10]乌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颅内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直接经济损失研究[D]. 郭亚丽.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标签:;  ;  ;  ;  

15家综合医院细菌污染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