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临床观察(摘要)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临床观察(摘要)

一、甲低患者血液流变学临床观察(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徐宁,董卫华,高赟,王渭芳[1](2021)在《督灸联合基于镜像疗法的上肢力反馈运动控制训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督灸联合基于镜像疗法的上肢力反馈运动控制训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武进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8)。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措施,治疗组给予督灸联合基于镜像疗法的上肢力反馈运动控制训练。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FMA-UE)、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Barthel指数(BI)评分以及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FMA-UE、WMFT、BI评分显着增加,且治疗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督灸联合基于镜像疗法的上肢力反馈运动控制训练,能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姜言红,田颖,练佳颖,徐向青[2](2021)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72 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系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72 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系统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linicalTrails,收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72h内AI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采用《Cochrane干预措施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资料后通过Rev Man5.4和Stata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2篇文献,518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相比,可显着提高临床总有效率[RR=1.24,95%CI(1.21,1.28),P<0.000 01],2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SMDNIHSS=-3.62,95%CI(-4.37,-2.87),P<0.000 01;MDCSS=-5.65,95%CI(-6.46,-4.85),P<0.000 01]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改善程度[SMDADL=12.41,95%CI(8.60,16.22),P<0.000 01];显着降低多种血液流变学指标。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R=1.34,95%CI(0.87,2.06),P=0.18>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72h内AIS可以显着提高其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但纳入文献质量较低,缺乏更多高质量证据支持。Prospero注册号CRD42021225911。

罗智浩,赖钰,蒋璐,刘云涛,严夏,王大伟[3](2021)在《丹参注射液合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丹参注射液合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dMed、Cochrane、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3月,收集关于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评价员根据疾病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提取数据,按照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最后纳入29个RCT,共2 88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方面,合用2种注射液比单用丹参注射液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77,95%CI为3.79~6.00,P<0.000 01;OR=3.96,95%CI为3.14~5.00,P<0.000 01);在心绞痛的改善情况方面,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连续时间优于对照组;在血液流变学情况方面,部分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2,95%CI为0.34~4.35,P=0.76)。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心绞痛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联合黄芪注射液与单用丹参注射液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心绞痛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更加显着。

尹聪,程静,孙辉,李娟[4](2021)在《中药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血脂水平影响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评价不同中药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 Data)、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有关中药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所有研究员均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质量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采用OpenBUGS和Stata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69项研究,涉及22种干预措施,在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方面,舒血宁、丹红、血塞通、参芎葡萄糖、疏血通、银杏达莫、丹参酮ⅡA磺酸钠和灯盏花素联合常规西医均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舒血宁联合常规西医优于复方丹参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在降低甘油三酯(TG)方面,舒血宁、丹参、红花黄色素、丹红、血塞通和疏血通联合常规西医均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舒血宁、丹参、红花黄色素和丹红联合常规西医优于复方丹参或灯盏花素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血塞通联合常规西医优于灯盏花素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方面,舒血宁、血塞通和丹红联合常规西医均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舒血宁联合常规西医优于丹红、复方丹参、丹参川芎嗪、参芎葡萄糖、疏血通、银杏达莫、丹参、血必净、灯盏花素、瓜蒌皮、苦碟子和香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在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方面,舒血宁、丹参酮ⅡA磺酸钠、丹参、红花黄色素和丹红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均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舒血宁或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常规西医优于丹参川芎嗪或灯盏细辛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舒血宁联合常规西医优于丹红、疏血通、血必净、复方丹参、银杏达莫、血塞通、葛根素、苦碟子和参芎葡萄糖联合常规西医。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根据SUCRA排序结果,舒血宁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在降脂方面成为最好的干预措施的可能性最大,推荐临床使用。受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所得结论仍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

阮克进(Nguyen Khac Tien)[5](2021)在《二地卫矛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阴虚瘀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养阴清热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阴虚瘀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本方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及中医阴虚瘀热证的诊断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二地卫矛汤方,每日1剂,共观察12周。治疗前后两组分别记录其中医症状体征积分、血压、血糖、血脂、尿白蛋白/肌酐定量、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及胱抑素C、炎症因子(TGF-β1、IL-6、TNF-α)、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并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指标经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具有均衡性,结果具可比性。①疾病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②对症状体征的改善作用:治疗组对于口干口渴、腰腿酸软、腰痛如刺、尿频、浮肿、盗汗等的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③降糖: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④减少尿蛋白的作用:两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24小时尿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具极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有优势,P<0.05。⑤改善肾功能的作用: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肌酐、胱抑素C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改善更佳,P<0.05。⑥降压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SBP、DBP均明显降低,P<0.01。⑦调脂作用: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水平下降,P均<0.01、HDL-C水平升高,P均<0.05;治疗组降脂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⑧血液流变学变化: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及全血高、低切黏度分值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⑨抗炎作用:两组治疗后TGF-β 1、IL-6、TNF-α分值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抗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⑩安全性评价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观察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通过临床研究提示,二地卫矛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阴虚瘀热证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二地卫矛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既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血糖、血压,调节血脂,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保护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且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德恒,王天园,张会娜,冯硕,胡晶,王宏,李博[6](2021)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文中认为背景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可损害心功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到其生命。现有常规治疗有可能引起低血压、内皮功能损害、肝脏损害和肌病等不良反应,红景天及其相关制剂已逐步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但目前对该药的系统评价还不够全面。目的系统评价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数据库建库至2021-01-13。收集关于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试验组(大株红景天联合常规治疗组)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的第一作者姓名、发表时间、样本量、年龄、干预措施、疗程、结局指标等信息,其中结局指标包括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氧化应激标志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8篇文献,2 475例患者,文献总体质量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心绞痛疗效〔RR=1.22,95%CI(1.13,1.31),P<0.000 01〕、心电图改善率〔RR=1.22,95%CI(1.16,1.29),P<0.000 01〕、改善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效果〔MD=-1.06,95%CI(-1.20,-0.91),P<0.05〕、改善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效果〔MD=-1.61,95%CI(-1.90,-1.31),P<0.000 01〕、改善纤维蛋白原效果〔MD=-0.36,95%CI(-0.48,-0.24),P<0.000 01〕、改善D-二聚体效果〔MD=-19.84,95%CI(-45.58,-5.91),P=0.13〕、改善SOD效果〔SMD=2.52,95%CI(2.14,2.89),P<0.000 01〕、改善MDA效果〔SMD=2.56,95%CI(-3.57,-1.56),P<0.000 01〕、改善CRP效果〔MD=-2.15,95%CI(-2.62,-1.68),P<0.000 01〕、临床有效率〔RR=1.24,95%CI(1.17,1.30),P<0.000 01〕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68,95%CI(0.35,1.35),P=0.27〕。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血液流变学、CRP和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善情况可能优于常规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低于常规治疗。

缪文茹[7](2021)在《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同时通过对身体质量指数(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显示等方面的测定,探讨新加坡NAFLD中医体质类型、易感体质类型与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等方面的相关性,分析总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中医体质学说与临床治疗相结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发挥“治未病”的中医特色来防治新加坡NAFLD发生发展。2.在概述中西医诊治NAFLD的基础上,总结导师多年来治疗NAFLD的临床经验,结合新加坡NAFLD的中医体质特点,从NAFLD的“气虚痰湿瘀滞”的病因病机出发,以益气健脾、祛痰化瘀为大法,观察益气健脾消脂汤对新加坡肝郁脾虚、痰湿瘀阻证NAFLD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从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及临床证候积分等方面综合评价中医干预NAFLD的临床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理论研究1.1现代医学方面:从西医学对NAFLD认识的宏观层面出发,系统性分析西医学对NAFLD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西医学对NAFLD认识存在的优缺点,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1.2中医学方面:从中医学对NAFLD的古今认识出发,着重整理历代重要的中医古籍中对该病症的有关论述,研究其学术渊源及规律。并且对近10年内防治NAFLD的现代中医文献进行经验总结,与古医籍加以对比分析,找出两者的异同处。同时进行NAFLD中医体质学方面的研究,以NAFLD的古今中医文献及中医体质理论为指导,确立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与益气健脾消脂汤的组方原则。2.临床研究2.1选择500例新加坡NAFLD病例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的问卷调查,同时开展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显示等方面的测定,收集资料后,将其录入SPSS20.0电脑软件中,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分析,探讨新加坡NAFLD中医体质类型、易感体质类型与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显示等方面的相关性,分析总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2.2将问卷调查中符合要求的100例受试者分别采用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组,50例)和中成药月见草软胶囊(对照组,50例)治疗,然后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的疗效观察,疗程均为三个月。结果:1.入选的500例NAFLD患者中:患者体质种类多数为一种体质,部分患者有两种体质,但是也有少数患者具有多种体质,以1-3种体质的病例居多;按王琦教授的九种中医体质类型为指导准则,NAFLD患者的自身体质占体质类型总数的百分比的分布规律如下: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高于正常值;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增高和降低的病例都存在。将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的体质与BM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后发现,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常见有BMI增加(P<0.05),体重超标、肥胖者患NAFLD的风险也增加。特禀质、痰湿质、湿热质与HDL降低有相关性(P<0.05)。气虚质与TG的降低有相关性(P<0.05)。气郁质、血瘀质、湿热质、痰湿质及阴虚质中AST升高(P<0.05),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中ALT升高(P<0.05),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中GGT升高(P<0.05),说明偏颇体质的患者常伴有肝血清转氨酶升高,而且因中医体质分类的差别,其AST、ALT、GGT改变则各有不同。女性多见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常见于男性。痰湿质、阴虚质与B超影像显示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且痰湿质多见于轻、中度的 NAFLD(P<0.05)。2.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可达92%,中成药月见草软胶囊组总有效率为78%,益气健脾消脂汤的总体疗效优于月见草软胶囊(P<0.05)。两组自身治疗后较各自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P<0.001),且治疗组的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身治疗后较各自治疗前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显着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肢体困重、胁肋胀痛、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大便溏薄等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重较其自身治疗前显着减轻(P<0.05),且治疗组疗后体重较对照组疗后体重降低(P<0.05)。将两组自身治疗前后血脂水平(TC、TG、LDL)及肝血清转氨酶指标(ALT、AST、GGT)进行比较后发现两组均有显着的降血脂、保肝降酶的调节作用(P<0.05),治疗组疗后血脂及肝功能较对照组疗后有所降低(P<0.05)。两组自身治疗后较各自治疗前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疗后肝脏B超影像显示程度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本次问卷调查所能收集到的病例中,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痰湿质与湿热质常见于男性,女性多见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常见有BMI增加,体重超标、肥胖者患NAFLD的风险也增加。痰湿质、湿热质中HDL较正常水平降低。气虚质常可见TG降低。偏颇体质多伴有肝功能指标增高,但不同的中医体质类型其AST、ALT、GGT增高也不相同。痰湿质、阴虚质与B超影像显示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且痰湿质多见于轻、中度的NAFLD患者。2.经过连续三个月的临床疗效观察,发现益气健脾消脂汤对新加坡NAFLD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脾虚、痰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优于月见草软胶囊。益气健脾消脂汤在减低症状积分,减轻BMI,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肝脏血清转氨酶指标、减轻肝脏病变在B超下严重程度方面优于月见草软胶囊。益气健脾消脂汤适用于新加坡NAFLD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脾虚、痰湿瘀阻证的患者,其既能祛脂,又能保护肝脏、降低肝血清转氨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NAFLD的中药制剂。

黎琳娟[8](2020)在《活血化瘀类中药干预视网膜静脉阻塞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在视网膜静脉阻塞药物治疗领域被广泛运用,但缺乏高质量和高级别临床循证证据。本研究拟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活血化瘀类中药干预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随机对照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以客观评价活血化瘀类中药干预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相对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由2人分别检索Pubmed、CBM、知网、万方等中英文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0年—2020年1月,研究对象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干预措施为治疗组必须包括中药治疗且治疗上需体现活血化瘀法,对照组必须未使用中药治疗。研究类型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检索出的文献的摘要和全文以及结合纳入排除标准来筛选文献,排除杂志水平低的文献,若意见不一致,则请第3人来商量决定,得到最后纳入的文献。采用Jadad量表对初步筛选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制作表格提取相关数据,最后利用Rev Man5.3软件对临床总有效率、视力、视网膜循环时间、中央视网膜厚度、血液流变学、不良反应、中医证候、眼底出血吸收等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若异质性高,则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采用漏斗图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检索出文献368篇,其中中文文献364篇,英文文献4篇,但最后纳入的28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其中有4篇高质量文献,24篇低质量文献。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Meta分析示:OR=4.36,CI(3.27,5.83),Z=9.98(p<0.00001)。在显效率方面,Meta分析示:OR=2.75,CI(2.20,3.44),Z=8.85(p<0.00001)。在视力方面,Meta分析示:1个月视力组:SMD=0.41,CI(-0.22,1.05),Z=1.27,P=0.2;2个月视力组:SMD=0.32,CI(-0.32,0.96),Z=0.97,P=0.33;3个月视力组:SMD=0.12,CI(-0.30,0.54),Z=0.56,P=0.57;6个月视力组:SMD=-0.78,CI(-1.07,-0.49),Z=5.24,P<0.00001。在视网膜循环时间上面,Meta分析结果示:SMD=-0.63,CI(-0.83,-0.42),Z=5.91,P<0.00001。在中央视网膜厚度或中央黄斑厚度变化值方面,Meta分析示:1个月CMT组:SMD=-0.93,CI(-1.65,-0.22),Z=2.58,P=0.010;2个月CMT组SMD=-0.98,CI(-3.44,1.49),Z=0.77,P=0.44;3个月CMT组SMD=-1.06,CI(-1.54,-0.58),Z=4.34,P<0.0001;6个月CMT组SMD=-1.10,CI(-1.35,-0.86),Z=8.78,P<0.00001。在血液流变学上面,Meta分析示:血浆粘度值组:MD=-0.31,CI(-0.60,-0.01),Z=2.03,P=0.04;纤维蛋白值组:MD=-0.39,CI(-0.54,-0.24),Z=5.12,P<0.00001;红细胞聚集指数值组:MD=-0.24,CI(-0.31,-0.18),Z=7.38,P<0.00001;全血粘度高切值组:MD=-0.00,CI(-0.45,0.45),Z=0.01,P=0.99。全血粘度低切值组:MD=-1.93,CI(-2.44,-1.42),Z=7.45,P<0.00001。在不良反应上,Meta分析示:RR=0.29,CI(0.06,1.36),Z=1.57,P=0.12。在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上,Meta分析示:OR=5.08,CI(2.45,10.52),Z=4.37,P<0.0001。在眼底出血吸收总有效率上,Meta分析示:OR=3.35,CI(1.79,6.27),Z=3.77,p=0.0002。在眼底黄斑水肿改善总有效率上,Meta分析示:OR=5.23,CI(2.26,12.07),Z=3.87,P=0.0001。在视野改善总有效率上,Meta分析示:OR=3.70,CI(1.72,7.98),Z=3.34,P=0.0008。结论:基于对现有文献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可知,在疗效性上,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及对视力、视野、黄斑水肿、血液流变学等结局指标改善方面较对照组可能更具优势,在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促进视网膜出血、渗出吸收,减轻黄斑水肿,改善视功能及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可能发挥综合治疗效应。在安全性上,运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RVO尚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示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安全性可能相对可靠。因本次系统评价纳入文献相对较少,且文献质量偏低,部分结局指标的异质性较大,证据级别较低,对本次结论影响较大,故本次结论还需更多多中心、大样本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方可提出更明确的结论及建议。

仲超[9](2020)在《项痹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型)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项痹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型)的临床疗效,评价项痹康对该病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进一步验证项痹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将选取扬州市中医院骨伤科2018年02月至2020年02月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项痹康口服,对照1组给予颈痛颗粒,对照2组在对照1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塞来昔布,1周为一个疗程,连续观察两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第2周观测三组患者的VAS评分、症状与体征评分、SF-36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评定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1)三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第1周、第2周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和对照2组治疗后第2周VAS评分低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2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治疗前症状与体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第1周、第2周症状与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和对照2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改善效果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2组治疗后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三组患者治疗前SF-36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第1周、第2周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和对照2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生活质量提高幅度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2组治疗后SF-36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2组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1组的73.33%。(5)三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对照2组治疗后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1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2组治疗后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颈痛颗粒组相比,项痹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更加显着,能够明显减缓患者疼痛、改善其伴随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项痹康能够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善血液微循环及血液粘稠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肩痛等症状的缓解有重要作用;对比颈痛颗粒联合塞来昔布组,项痹康疗效与之相当,且项痹康组可避免颈痛颗粒联合塞来昔布合并用药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叶秋婷[10](2020)在《针灸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突发性耳聋(Sudden Hearing Loss)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作为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它往往导致患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听力损失达到最低点。国内目前关于此病的流行病学资料较少,但近年来,研究显示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原因不明的特点致治疗效果不明显比例的增加[1]。另发病机制的不明确[2]给西医治疗本病带来不便,使疾病不能得到有效根治,而近年各学者发表的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文章不断更新,说明针灸疗法在对本病的治疗上发挥了极大作用。本研究在收集针灸及相关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基础上,对针灸治疗本病进行筛选、评价,通过完整、缜密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探讨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液流变学、伴随症状的改善。从而为临床上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提供循证医学支持,为在针灸手段的选择上提供有力指导。方法:通过联网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F)、Pubmed、Cochrane Library、SpringerLink和Science Direct等及手工检索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内相关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月。按照规定的纳入及排除研究标准选入最终研究,提取研究数据,利用国际公认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利用RevMen 5.3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Meta分析。因最终纳入研究的结果评价有按人数与耳数评估的区别,将最终纳入的17篇研究分为两组进行评价分析,以人数为治疗有效标准的标为组1,以耳数为治疗有效标准的列为组2,通过灵敏度分析后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此次meta分析最终包括17项研究,全部为中文文献。文献质量评价结果:17篇文献的Jadad评分均大于3分,均为高质量文献。17篇文献总纳入患者1397人,治疗组总人数为702人,对照组695人。Meta分析结果提示:(1)有效率:因疾病特殊性,分为以人为单位及以耳为单位两组;两组均提示含有针灸的治疗组优于药物组。(2)伴随症状:针灸疗法治疗耳鸣有显着优势。(3)听力损失分贝:针灸疗法对于患者听力损失分贝的改善有显着优势(4)血液流变学(HR):针灸疗法对于患者全血粘度比(BV)、血浆粘度比(PV)、红细胞压积(Hct)等的调节有明显优势,对纤维蛋白原(Fb)的改善无明显优势(5)不同耳聋程度有效率:针灸疗法对于轻-中度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优势,对于重-极重度患者的有效率的改善有明显优势。17篇文献中只有3篇文献提及不良反应,其中2篇文献提及未出现不良反应;17篇文献中只有4篇文献提及退出与脱落情况。结论:该系统评价提示针灸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不论是单纯针灸疗法还是与药物或高压氧等其它方法联用效果均稳定,但目前国内外研究关于的突发性耳聋治疗的结局评价除以上指标外,还有耳鸣残疾量表评分(THI)、焦虑自评量表(SAS)、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等,还需进行全面评价来完善针灸疗法对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纳入文献大多偏倚风险未知,提示文献中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不甚严谨,需要我们谨慎对待评价结果,且试验多为小样本、单中心研究,随访度及不良反应的报道也不全,真实性可靠度不高,结局仍需规范严谨的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研究做支撑。

二、甲低患者血液流变学临床观察(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低患者血液流变学临床观察(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督灸联合基于镜像疗法的上肢力反馈运动控制训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治疗方法
        1.3.1 基础治疗
        1.3.2 对照组
        1.3.3治疗组
        1.3.4 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上肢运动功能评分
        1.4.2 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量表[12]
        1.4.3 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评价
        1.4.4 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
    1.5 疗效评价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FMA-UE、WMFT、BI评分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血液流变学改善比较
3 讨论

(2)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72 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注册信息
    1.2 纳入标准
        1.2.1 研究类型
        1.2.2 研究对象
        1.2.3 干预措施
        1.2.4 结局指标
    1.3 排除标准
    1.4 文献检索
    1.5 文献筛选
    1.6 资料提取
    1.7 方法学质量评价
    1.8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2.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2.3.1 随机序列生成
        2.3.2 分配隐藏
        2.3.3 对研究对象、试验人员实施盲法
        2.3.4 对结局评估者实施盲法
        2.3.5 结果数据完整性
        2.3.6 选择性报告
        2.3.7 其他偏倚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总有效率
        2.4.2 NIHSS评分
        2.4.3 CSS评分
        2.4.4 ADL评分
        2.4.5 血液流变学指标
        2.4.6 不良反应发生率
3 讨论

(3)丹参注射液合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纳入标准
        1.2.1 研究类型
        1.2.2 研究对象
        1.2.3 干预措施
        1.2.4 质量评价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
    1.5 资料提取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特征
    2.3 质量评价
    2.4 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
        2.4.2 ECG改善
        2.4.3 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
        2.4.4 血液流变学情况
        2.4.5 不良反应
    2.5 敏感性分析
    2.6 发表偏倚评价
3 讨论

(4)中药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血脂水平影响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纳入标准
        1.2.1 研究类型
        1.2.2 研究对象
        1.2.3 干预措施
        1.2.4 结局指标
    1.3 排除标准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1.5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1.6 数据综合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3 收敛性评估
    2.4 网状meta分析
        2.4.1 TC
        2.4.2 TG
        2.4.3 HDL-C
        2.4.4 LDL-C
    2.5 排序概率
    2.6 异质性和不一致性评价
3 讨论

(5)二地卫矛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阴虚瘀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1.1 病名认识
        1.2 病因病机认识
        1.3 中医辨治
        1.4 常用治则治法
        1.5 其他疗法
    2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2.1 糖尿病肾病的定义
        2.2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
        2.3 发病机制研究
        2.4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病例选择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6 终止试验标准
        2.7 不良事件的处理
    3 试验设计
        3.1 病例来源及分组
        3.2 治疗方案
        3.3 药品来源
    4 观察指标
        4.1 一般资料
        4.2 疗效观察指标
        4.3 安全性观察
        4.4 疗效标准
    5 安全性评价标准
    6 统计学处理
    7 研究结果分析
        7.1 病例收集情况
        7.2 基线比较
        7.3 疗效比较
        7.4 不良事件及安全性分析
    8 讨论
        8.1 立论依据
        8.2 组方分析
        8.3 疗效分析
        8.4 机理探讨
        8.5 思考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1: 中英文缩略词
    附2: 中医症状积分评分表
致谢
个人简介

(6)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1.1 研究设计类型
        1.1.2 研究对象
        1.1.3 干预措施
        1.1.4 结局指标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文献筛选与资料数据提取
    1.5 偏倚风险评价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与筛选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
        2.4.1 心绞痛疗效
        2.4.2 心电图改善率
        2.4.3 血液流变学指标
        2.4.3.1 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
        2.4.3.2 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
        2.4.3.3 纤维蛋白原
        2.4.3.4 D-二聚体
        2.4.4 氧化应激标志物
        2.4.4.1 SOD
        2.4.4.2 MDA
        2.4.5 CRP
        2.4.6 临床有效率
        2.4.7 不良反应发生率
        2.4.8 发表偏倚
3 讨论
    3.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3.2 研究局限性
    3.3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4 结论

(7)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西医)有关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探讨
        1.1 NAFLD病因
        1.2 NAFLD发病机制
        1.3 NAFLD的诊断
        1.4 NAFLD的治疗
        参考文献
    2. 中医学对NAFLD的认识
        2.1 NAFLD相关的古代文献研究
        2.2 现代中医对NAFLD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3. NAFLD中医体质相关研究
        3.1 中医体质学说
        3.2 NAFLD体质类型
        3.3 中医体质学说和NAFLD治疗的相互联系
        3.4 中医体质与NAFLD发病相关性
        3.5 中医体质与治未病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新加坡NAFLD中医体质类型的研究
    1. 研究目的与内容
    2. 病例收集
        2.1 调查样本来源的范围
        2.2 性别分布
        2.3 年龄分布为5个年龄段
        2.4 学历分布
    3. 病例选择
        3.1 诊断标准
        3.2 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调查表设计及内容
        4.2 调查方法
        4.3 中医体质判定
        4.4 BMI的测定
        4.5 血压的测定
        4.6 理化指标的测定
        4.7 脱落病例处理
        4.8 整理资料
        4.9 统计分析
    5. 结果(患者情况分析)
        5.1 性别与年龄的分析
        5.2 年龄与BMI相关性的比较
        5.3 年龄与脂肪肝病变的轻、中、重程度相关性的分析
        5.4 体质分型特点分析
        5.5 体质与相关性指标的分析
    6. 讨论
        6.1 新加坡NAFLD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的讨论
        6.2 新加坡NAFLD患者中医体质与一般情况相关性的讨论
        6.3 新加坡NAFLD患者中医体质与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的讨论
        6.4 中医体质学说与NAFLD治疗的讨论
        6.5 中医体质学说与治未病的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NAFLD的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与内容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病例选择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疗程
        3.4 控制偏倚因素的措施
        3.5 观察指标
        3.6 疗效判定标准
        3.7 整理资料
        3.8 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基线分析
        4.2 治疗后综合疗效的比较
        4.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4.4 治疗前后体重变化的比较
        4.5 治疗前后肝血清转氨酶疗效的比较
        4.6 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的比较
        4.7 治疗前后B超影像显示的比较
        4.8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各项积分的比较
    5. 药物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
    6. 讨论
        6.1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6.2 益气健脾消脂汤方解分析
        6.3 现代药理研究
        6.4 方药疗效机理探讨
        6.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之处
    4. 展望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8)活血化瘀类中药干预视网膜静脉阻塞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一章 资料和方法
    1.文献的检索
    2.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2.1 文献的纳入标准
        2.2 文献的排除标准
    3.文献的筛选与数据的提取
        3.1 文献的筛选
        3.2 文献的数据提取
    4.结局指标
    5.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6.统计分析方法
        6.1 异质性分析及统计模型的选择
        6.2 亚组分析
        6.3 敏感性分析
第二章 研究结果的描述
    1.文献的筛选结果
    2.Meta分析结果的描述
        2.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结果
        2.3 纳入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
        2.4 小结
第三章 讨论
    1.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西医认识
        1.1 西医病因及临床特征
        1.2 西医治疗现状
    2.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中医认识
        2.1 病因病机及治法治则
        2.2 辨证论治及分期论治
        2.3 中医药治疗现状
    3.Meta分析方法学及结果讨论
        3.1 方法学讨论
        3.2 Meta分析结果讨论
        3.3 中医药及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优势和不足
        3.4 本次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第四章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知网检索式如下
附录2:Pubmed检索式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在读期间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9)项痹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型)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绪言
第1章 理论研究
    1.1 传统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1.1.1 病名沿革
        1.1.2 病因病机
    1.2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1.2.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定义
        1.2.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1.2.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理改变
    1.3 血液流变学概述
        1.3.1 血液流变学的定义及分类
        1.3.2 临床血液流变学的发展
        1.3.3 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
        1.3.4 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应用
    1.4 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现状
        1.4.1 中药
        1.4.2 针灸
        1.4.3 推拿手法
        1.4.4 颈椎牵引
        1.4.5 小针刀
        1.4.6 其他综合疗法
        1.4.7 手术治疗
第2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病例选择
        2.2.1 病例来源
        2.2.2 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退出或脱落标准
    2.3 临床资料
        2.3.1 一般资料
        2.3.2 分组方法
        2.3.3 治疗方法
        2.3.4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2.5 研究结果
        2.5.1 完成情况
        2.5.2 一般资料分析
        2.5.3 临床指标评价
        2.5.4 安全性评价
        2.5.5 随访
    2.6 分析与讨论
    2.7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针灸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一 研究资料与方法
    1 研究类型
    2 纳入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排除标准
    4 文献检索
        4.1 检索策略
        4.2 检索语言
        4.3 检索年限
    5 干预措施
        5.1 治疗组干预措施
        5.2 对照组干预措施
    6 结局指标
        6.1 主要指标
        6.2 次要指标
    7 文献筛选与资料数据的提取
    8 方法学质量评价
    9 统计分析
二 结果与结论
    1 结果
        1.1 检索结果
        1.2 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
        1.3 结论
        1.4 结局指标
        1.5 不良反应
        1.6 退出与脱落
    2 文献偏倚评价
        2.1 随机方式的产生
        2.2 随机化的隐藏
        2.3 盲法
        2.4 结局数据的完整性
        2.5 选择性报告
        2.6 其他偏倚
    3 Meta分析结果
        3.1 以人数为疗效单位的Meta分析结果
        3.2 以耳数为疗效单位的Meta分析结果
        3.3 针灸对于突发性耳聋伴随症状的改善
        3.4 听力损失分值的比较
        3.5 血液流变学的比较
        3.6 不同损伤程度患者的有效率的比较
        3.7 敏感性分析
        3.8 发表性偏倚
    4 结论
讨论
    1 结果分析
        1.1 文献质量
        1.2 Meta分析结果
        1.3 治疗组针灸疗法的选择
    2 研究的局限性
        2.1 文献语言
        2.2 文献质量
        2.3 偏倚风险
        2.4 干预措施
        2.5 其他数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 突发性耳聋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2: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甲低患者血液流变学临床观察(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督灸联合基于镜像疗法的上肢力反馈运动控制训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J]. 徐宁,董卫华,高赟,王渭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9)
  • [2]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72 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系统评价[J]. 姜言红,田颖,练佳颖,徐向青. 中草药, 2021(18)
  • [3]丹参注射液合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Meta分析[J]. 罗智浩,赖钰,蒋璐,刘云涛,严夏,王大伟. 世界中医药, 2021(14)
  • [4]中药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血脂水平影响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J]. 尹聪,程静,孙辉,李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8)
  • [5]二地卫矛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阴虚瘀热证的临床研究[D]. 阮克进(Nguyen Khac Tien).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李德恒,王天园,张会娜,冯硕,胡晶,王宏,李博. 中国全科医学, 2021(26)
  • [7]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D]. 缪文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活血化瘀类中药干预视网膜静脉阻塞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D]. 黎琳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项痹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型)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D]. 仲超. 扬州大学, 2020(04)
  • [10]针灸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D]. 叶秋婷.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临床观察(摘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