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薯近缘野生种杂交后代用作抗旱亲本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谢一芝,贾赵东,边小峰,马佩勇,禹阳,郭小丁[1](2021)在《食用甘薯品种选育及系谱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索食用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加快优良食用甘薯品种的选育进程。本研究对2001—2020年育成的22个食用型甘薯品种主要性状和亲本系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2个食用甘薯品种的平均鲜薯产量32689.0 kg/hm2,平均干物率28.1%。其中12个苏薯系列红心食用甘薯品种的平均胡萝卜素含量4.77 mg/100g鲜薯,10个宁紫薯系列紫心食用甘薯品种的平均花青素含量24.49 mg/100g鲜薯。系谱分析表明:苏薯系列红心食用甘薯品种基因源主要来自于美国品种,其中大多数品种都具有‘南瑞苕’血统,宁紫薯系列紫心甘薯品种基因源主要来自于日本品种,同时种质创新和桥梁亲本的应用也对紫心甘薯品种选育起到重要作用。外引资源和创新种质都是食用甘薯育种不可或缺的亲本来源,定向配组杂交是选育优良食用甘薯品种的主要方法。
王章英,唐朝臣,江炳志,张湘博,房伯平[2](2021)在《1978-2016年广东甘薯育成品种系谱与亲本利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广东甘薯育成品种遗传背景与品种间亲缘关系,为甘薯育种亲本选择和杂交组合有效配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978—2016年广东省育成的通过国家鉴(认)定或省审定的57个甘薯品种基本信息,分析广东省育成甘薯品种基本概况、亲本来源、系谱关系及衍生品种情况。【结果】广东甘薯育成品种主要利用品种间定向杂交(59.6%)或集团杂交(29.8%)选育而成,育成品种类型以鲜食型和鲜食兼用型为主、占86.0%;57个甘薯育成品种溯源直接亲本61个,原始亲本42个,其中禺北白、湛薯75-57、普薯3号和新竹头作为原始亲本,使用频数较高,衍生品种数14个以上;广东省甘薯育成品种系谱主要以地方品种或早期广东省本地育成种及其衍生品种为骨干组成,可划分为4个脉系:湛薯75-57脉系、广揭脉系、广普脉系和其他脉系;广东育成品种作为直接亲本已先后培育出50个甘薯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结论】广东甘薯育成品种所用亲本呈现明显的"广东特色",遗传基础较窄,为扩大甘薯品种遗传基础,在广泛引进收集国内外优异甘薯种质资源拓宽亲本的同时,亟需对甘薯种质资源尤其是地方品种资源进行精准鉴评以挖掘优异种质,培育优质亲本。
马猛[3](2021)在《紫甘薯SSR标记遗传图谱构建及主要农艺性状QTL定位》文中研究指明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是基因克隆、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基础。因此构建甘薯遗传图谱对于甘薯育种工作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甘薯遗传图谱构建主要以白肉和黄肉甘薯为主,关于紫肉甘薯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还很少。QTL定位的性状以淀粉含量、干物质含量以及β-胡萝卜素含量等品质性状为主,其次是抗性性状和产量性状,这与我国甘薯的育种目标和趋势是一致的。理想的农艺性状也是甘薯育种的重要目标,而关于甘薯理想农艺性状的研究还很缺乏。本研究以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徐紫薯8号和美国红的遗传连锁图谱,并对甘薯5个地上部农艺性状和2个品质性状进行了QTL定位。主要结果如下:1.对徐紫薯8号转录组测序结果中的8854个EST-SSR序列进行分析,这些SSR主要集中在单、二和三核苷酸重复类型上,占总SSR数目的88.86%,分析的SSR长度范围为10bp~240bp,平均长度为30.3bp,重复基元数目为127。用双亲及其杂交F1代的两个随机单株对三个来源的439对SSR引物进行多态性筛选,共筛选到110对条带清晰、稳定的多态性SSR引物,其中70对为自主设计。以双亲及F1代分离单株对筛选到的110对SSR引物进行多态性评估,每对引物能扩增出1~10条不等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4条,多态性信息含量平均值为0.5653,这说明本研究开发的SSR引物多态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以甘薯品种徐紫薯8号(母本)和美国红(父本)杂交F1代分离群体的274个单株为作图群体,利用筛选的110对多态性好的SSR引物对F1群体进行标记基因型检测,分别获得220个和219个多态性标记用于徐紫薯8号和美国红图谱构建。其中母本徐紫薯8号图谱由24个连锁群组成,包括144个标记,图谱总长1325.8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9.2 c M;父本美国红图谱由21个连锁群组成,包括132个标记,图谱总长1088.6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8.2 c M。3.用Map QTL 5.0软件对甘薯地上部分枝数、茎蔓直径、最长蔓长、叶柄长度和节间长度以及地下部块根干物质含量和花青素含量7个农艺性状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16个QTL。其中与分枝数相关的QTL1个,能够解释表型变异的53.2%;与茎蔓直径相关的QTL1个,解释表型变异的16.7%;与最长蔓长相关的QTL2个,解释表型变异的9.5%和13.7%;与叶柄长度相关的QTL2个,解释表型变异的8.8%和11.3%;与节间长度相关的QTL5个,解释表型变异的9.6%~28.1%;与干物质含量相关的QTL1个,解释表型变异的5.8%;与花青素含量相关的QTL4个,解释表型变异的8.3%~54.9%。
王海燕,龚志云,蒋甲福,周宝良,娄群峰,曹清河,席梦利,陈佩度,顾铭洪,张天真,陈发棣,陈劲枫,李宗芸,王秀娥[4](2021)在《江苏省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20世纪初"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提出和证明标志着细胞遗传学交叉学科建立,伴随相关学科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期细胞遗传学又与分子遗传学相结合,建立发展了分子细胞遗传学交叉学科。分子细胞遗传学以DNA分子原位杂交技术为核心,不断拓展应用领域,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直观、高效的技术手段。原位杂交技术与基因组、细胞生物学等技术结合,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动物、植物的起源、进化、驯化等基础研究和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等应用研究。通过形象地展示DNA、RNA、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实际位置,揭示DNA序列之间的实际位置和顺序、亲缘物种间的进化关系和结构重排、基因组拼接序列的质量、转录水平RNA和翻译水平蛋白质的位置和数量变化等。江苏省遗传学会会员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淮地区农科院等自20世纪中期开展细胞遗传学理论技术研究,伴随学科发展不断创新,建立了较完善的分子细胞遗传技术体系,并成功应用于开展植物系统进化、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基因组学等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本文将主要综述江苏省在该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黄咏梅,李慧峰,李彦青,滑金锋,廖金秀,银捷,梁耀文,陈天渊[5](2021)在《广西甘薯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截至2020年10月,广西共收集、保存甘薯种质资源825份。按来源分类,包括地方品种479份、选育品种266份、品系69份、近缘野生种2份以及其他资源9份;编入广西甘薯种质资源圃586份,这些资源从用途上分,有食饲兼用型238份、淀粉型53份、食用型153份、高胡萝卜素型15份、高花青素型15份、食用型紫薯90份、叶菜型22份。对农艺性状、干物率及产量等方面对586份资源进行鉴定评价,对部分资源进行了营养品质鉴定和抗病性鉴定,获得各类优异种质126份。建立了"三轨制"保存方法,完善了甘薯种质资源的保存更新技术。以收集和保存的种质资源为基础,基于数据库管理和配套软件开发,建立广西甘薯种质资源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资源、数据、信息三共享。应用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等技术,综合采用表型数据最佳构建策略、SSR分子标记数据最佳构建策略和SRAP分子标记数据最佳构建策略,构建了122份广西甘薯种质资源核心库,利用核心种质及其衍生材料作亲本,先后育成优良甘薯品种33个,部分品种如桂薯二号、桂粉2号、桂紫薇薯1号和桂薯10号等在生产上获得广泛的应用。新品种的育成和推广极大的促进广西甘薯产业的发展,取得显着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邓逸桐,王珧,张安,孙建英,戴习彬,孙健,唐君,曹清河[6](2020)在《甘薯近缘种人工合成四倍体的倍性鉴定和减数分裂行为观察》文中研究说明对有性杂交获得的三浅裂野牵牛人工合成四倍体(6x×2x)进行倍性鉴定和减数分裂行为研究,以期在细胞学水平揭示这个物种的遗传信息,为其在育种上的利用提供借鉴.对10个分散良好的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计数,人工合成四倍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x=60.流式细胞术预估人工合成四倍体的基因组大小为(790.45±12.52)Mb,约为二倍体三浅裂野牵牛I.trifida(2x)基因组大小的1.7倍.共观察770个人工合成四倍体的花粉母细胞,其减数分裂过程完整,但染色体存在异常行为;中期Ⅰ、中期Ⅱ、后期Ⅰ和后期Ⅱ的异常率分别为10.11%、68.42%、42.86%和54.55%,存在板外染色体、滞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和分裂不同步等异常现象.本试验合成的材料为有性杂交创制的桥梁物种,或将成为甘薯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础材料.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禹阳[7](2019)在《中国淀粉型甘薯育种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淀粉型甘薯品种选育是中国甘薯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国的高淀粉甘薯育种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六五",此后,各育种单位育成了一系列优良的淀粉型甘薯品种。为了使中国淀粉型甘薯品种选育更上一个台阶,本文通过对中国淀粉甘薯品种选育历程的回顾,阐述了不同时期淀粉型甘薯品种的选育目标及品种审定(鉴定)标准,论述了中国淀粉型甘薯品种的育种方法,总结了中国淀粉型甘薯育种成就,着重分析了2003-2016年淀粉型甘薯育种进展,探讨了中国淀粉型甘薯育种思路和策略。
杨义伶,张雄坚,姚祝芳,罗忠霞,邹宏达,王章英,黄立飞,房伯平[8](2018)在《甘薯杂交不亲和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甘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块根中具有高含量的淀粉和丰富的营养物质。在甘薯育种中,杂交育种为其主要育种途径,但因甘薯种内及种间存在较高程度杂交不亲和性,对甘薯育种亲本的选择及种质资源的利用造成了严重的限制。为了克服甘薯杂交不亲和性,国内外学者针对不亲和性机理及克服方法开展了大量研究,主要包括甘薯种内不孕群的划分、甘薯种内和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生理及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甘薯杂交不亲和性克服试剂的筛选、体细胞杂交对甘薯种内及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克服等。主要从以上各方面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讨论,以期为甘薯杂交不亲和性的克服及相关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禹阳,郭小丁,谢一芝[9](2017)在《苏薯系列淀粉型甘薯品种系谱与性状分析》文中认为为了总结和探究淀粉型甘薯品种选育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加快突破性品种的选育进程。笔者统计了2000—2016年育成的16个苏薯系列淀粉型甘薯品种的品种特性和亲本系谱,分析了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结果表明:这些甘薯品种产量稳步提升,抗病性逐步增强,淀粉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系谱分析来看,苏薯系列淀粉型甘薯品种大多具有南瑞苕和胜利百号的血统,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遗传多样性程度低,遗传基础狭窄等问题。指出具有中干高产特点的淀粉兼用型品种较专用型品种仍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性状分析中,最长蔓长趋于缩短,并基本集中在160 cm左右;茎粗变化较大,因品种而异;基部分枝数性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今后的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应当在短蔓(小于150 cm)、多分枝(大于10个)的基础上,将淀粉率含量作为优先育种目标之一,更加注重高淀粉含量种质资源的收集,力争在短期内将淀粉型甘薯品种的淀粉含量提高到25%。
贾礼聪[10](2016)在《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种间体细胞杂种的特性鉴定与遗传组成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甘薯(lpomoea batatas(L.)Lam.)是重要的块根作物,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甘薯近缘野生资源相当丰富,并且存在许多甘薯不具有的优良基因。研究表明,体细胞杂交能有效克服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存在的有性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使得这些优良的基因资源能够被有效地利用到甘薯的遗传改良中。为了开发和利用甘薯近缘野生种的优良基因,本研究对本研究室已经获得的3个具有膨大块根的甘薯品种与近缘野生种之间的种间体细胞杂种XT1(徐薯 18+I.triloba)、KT1(高系 14 号+I.triloba)和 XL1(徐薯 18+I.lacunosa)的特性和遗传组成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XT1进行了 RAPD、细胞学和形态学鉴定。通过对XT1及其亲本植株进行离体、盆栽和大田的抗旱性系统鉴定,表明XT1的抗旱性显着高于徐薯18。在干旱胁迫下,XT1的脯氨酸和SOD和CAT活性以及光合活性显着高于徐薯18,而MDA含量显着低于徐薯18。对XT1及其栽培种亲本徐薯18块根品质的评价结果显示,XT1的可溶性糖和粗蛋白含量均显着高于徐薯18。用SSR和AFLP技术对XT1的基因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基因组含有双亲的特异条带和改变的条带。用MSAP技术对XT1的表观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XT1的胞嘧啶甲基化位点由双亲的特异位点和改变的位点组成。进一步分析显示,XT1中栽培种亲本特异的基因组条带和甲基化位点比例显着高于野生种亲本的比例。RNA-seq分析表明XT1的基因表达模式与徐薯18相近。XT1具有与徐薯18相同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组成。通过RNA-seq和qRT-PCR分析,认为XT1抗旱性优于徐薯18的机制为:XT1遗传了I.triloba的干旱胁迫响应相关基因,这些基因在干旱胁迫下显着上调表达。2、通过对KT1及其亲本植株进行离体、盆栽的抗旱性系统鉴定,表明KT1的抗旱性显着高于高系14号。在干旱胁迫下,KT1的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和光合活性显着高于高系14号,而MDA含量显着低于高系14号;抗旱相关基因在KT1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高系14号。用SSR、AFLP和MSAP技术对本研究室获得的甘薯品种高系14号与I.triloba的种间体细胞杂种KT1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进行分析,表明KT1的基因组含有双亲的特异条带和改变的条带,KT1的胞嘧啶甲基化位点由双亲的特异位点和改变的位点组成;KT1中高系14号特异的基因组条带和甲基化位点比例显着高于I.triloba的比例。RNA-seq分析表明,KT1的基因表达模式与高系14号相近。KT1具有与高系14号相同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组成。通过RNA-seq和qRT-PCR分析,认为KT1抗旱性优于高系14号的机制为:KT1遗传了其野生种亲本I.triloba的干旱胁迫响应相关基因,这些基因在干旱胁迫下显着上调表达。3、通过对XL1及其亲本植株进行离体的重金属铝和铬的耐受性鉴定,表明XL1对重金属铝和铬的耐受性显着高于徐薯18。在不同浓度铝和铬胁迫下,XL1的脯氨酸含量、SOD和CAT活性显着高于徐薯18,而MDA含量显着低于徐薯18。用SSR、AFLP和MSAP技术对本研究室获得的徐薯18与I.lacunoas的种间体细胞杂种XL1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进行分析,表明XL1的基因组含有双亲的特异条带和改变的条带,XL1的胞嘧啶甲基化位点由双亲的特异位点和改变的位点组成;XL1中徐薯18特异的基因组条带和甲基化位点比例显着高于I.lacunosa的比例。XL1具有与徐薯18相同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组成。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体细胞杂交在甘薯遗传改良上的重要作用,同时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甘薯近缘野生种中的有益基因发掘,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甘薯栽培种的进化和系统发育。
二、甘薯近缘野生种杂交后代用作抗旱亲本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薯近缘野生种杂交后代用作抗旱亲本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食用甘薯品种选育及系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及数据来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食用甘薯品种选育 |
2.2 食用甘薯品种的主要性状分析 |
2.2.1 产量性状 |
2.2.2 干物率 |
2.2.3 胡萝卜素 |
2.2.4 花青素 |
2.3 食用甘薯品种的系谱分析 |
2.3.1 苏薯系列红心食用甘薯品种系谱分析 |
2.3.2 宁紫薯系列紫心食用甘薯品种系谱分析 |
3 讨论 |
3.1 食用甘薯品种选育的亲本选配 |
3.2 食用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 |
3.3 积极开展资源引进和种质创制 |
3.4 食用甘薯品种选育的发展方向 |
4 结论 |
(2)1978-2016年广东甘薯育成品种系谱与亲本利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遗传家族系谱图绘制与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广东近40年甘薯育成品种概况 |
2.2 广东近40年甘薯育成品种直接亲本来源分析 |
2.3 广东近40年甘薯育成品种遗传家族系谱分析 |
2.4 广东近40年甘薯育成品种作为亲本利用分析 |
3 讨论 |
3.1 根据甘薯用途确定甘薯育种目标 |
3.2 根据甘薯育种目标拓宽甘薯育种亲本 |
3.3 利用现代育种技术结合常规育种进行高效聚合育种 |
4 结论 |
(3)紫甘薯SSR标记遗传图谱构建及主要农艺性状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甘薯概况 |
1.2 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1.2.1 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步骤 |
1.2.2 作图群体的构建 |
1.2.3 遗传标记的选择 |
1.2.4 数据整理及软件分析 |
1.2.5 甘薯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研究进展 |
1.3 QTL定位 |
1.3.1 QTL定位的方法 |
1.3.2 QTL定位的软件 |
1.3.3 甘薯QTL定位研究进展 |
1.4 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指纹图谱构建 |
1.4.1 甘薯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4.2 甘薯指纹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甘薯SSR多态性引物的筛选和评估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甘薯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2.1.3 甘薯SSR引物的获得 |
2.1.4 甘薯SSR的 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
2.1.5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1.6 甘薯SSR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
2.1.7 甘薯SSR多态性引物的评估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甘薯基因组DNA的浓度和质量检测 |
2.2.2 徐紫薯8号EST-SSR序列的获得及特征分析 |
2.2.3 甘薯SSR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
2.2.4 甘薯SSR多态性引物的评估 |
2.3 讨论 |
2.3.1 徐紫薯8号EST-SSR的特征 |
2.3.2 甘薯SSR引物的多态性及应用价值 |
第三章 徐紫薯8号和美国红SSR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甘薯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3.1.3 甘薯SSR的 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
3.1.4 甘薯SSR多态性分子标记的整理与分析 |
3.1.5 徐紫薯8号和美国红SSR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甘薯SSR多态性引物的群体检测 |
3.2.2 多态性SSR标记的整理与分析 |
3.2.3 徐紫薯8号和美国红SSR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
3.3 讨论 |
3.3.1 甘薯倍型分析 |
3.3.2 甘薯作图群体的选择 |
3.3.3 分子标记的偏分离现象 |
3.3.4 甘薯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四章 徐紫薯8号和美国红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田间实验设计 |
4.1.3 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的测定 |
4.1.4 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分析及QTL定位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分析 |
4.2.2 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
4.3 讨论 |
4.3.1 数量性状的超亲分离 |
4.3.2 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
4.3.3 甘薯主要农艺性状QTL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江苏省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 |
1.1 小麦及近缘物种染色体鉴定技术 |
1.2 小麦–远缘新种质创制与利用 |
2 水稻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 |
2.1 水稻染色体鉴定技术 |
2.2 水稻染色体生物学 |
2.3 稻属远缘新种质创制 |
3 甜瓜属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 |
3.1 甜瓜属染色体鉴定技术 |
3.2 甜瓜属物种起源与进化 |
3.3 甜瓜属物种种质创新 |
4 棉花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 |
4.1 棉花染色体鉴定技术 |
4.2 棉花染色体生物学 |
4.3 棉花远缘杂交与新种质创制 |
5 菊花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 |
5.1 菊属染色体鉴定技术 |
5.2 菊属起源与演化 |
5.3 菊属远缘杂交与种质创新 |
6 杨树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 |
6.1 杨树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 |
6.2 杨树性染色体的分子细胞遗传学 |
7 甘薯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 |
7.1 甘薯染色体鉴定技术 |
7.2 甘薯起源与进化 |
7.3 甘薯远缘杂交和种质创新 |
8 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展望 |
说明 |
(5)广西甘薯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入库和编目现状 |
1.1 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引进 |
1.2 甘薯种质资源的类型 |
1.2.1 从资源遗传及来源地分类 |
1.2.2 从主要用途分类 |
1.3 编目入库及分发利用情况 |
2 种质资源保存、繁殖与更新 |
2.1 传统保存技术 |
2.2“三轨制”保存技术 |
2.3 资源数据的核对及校正 |
3 甘薯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 |
3.1 甘薯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精准鉴定 |
3.2 建立甘薯种质资源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
3.3 广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 广西甘薯核心种质库的建立 |
4 种质创新与利用 |
5 讨论与建议 |
5.1 继续开展甘薯种质资源的引进收集 |
5.2 继续完善甘薯种质资源的综合鉴定与评价 |
5.3 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优异种质的发掘和利用 |
5.4 建议政府对广西甘薯种质资源的维护给予长期性的资金支持 |
(6)甘薯近缘种人工合成四倍体的倍性鉴定和减数分裂行为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染色体计数 |
1.2.2基因组大小测定 |
1.2.3减数分裂时期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人工合成四倍体倍性鉴定 |
2.2 人工合成四倍体减数分裂过程及形态特征 |
2.2.1 减数分裂完整时期观察 |
2.2.2 减数分裂各时期异常情况观察 |
3 讨论 |
(7)中国淀粉型甘薯育种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淀粉型甘薯品种选育目标及品种审定(鉴定)标准 |
2 淀粉型甘薯育种方法 |
2.1 品种间杂交育种 |
2.2 种间杂交育种 |
3 淀粉型甘薯育种进展 |
3.1 “六五”(1982-1985年)期间育成的淀粉型甘薯品种 |
3.2 “七五”(1986-1990年)期间育成的淀粉型甘薯品种 |
3.3 “八五”(1991-1995年)期间育成的淀粉型甘薯品种 |
3.4 “九五”(1996-2000年)期间育成的淀粉型甘薯品种 |
3.5 “十五”及其以后育成的淀粉型甘薯品种 |
4 淀粉型甘薯育种展望 |
4.1 加强高淀粉甘薯种质的引进和创制 |
4.2 淀粉型甘薯育种方法 |
4.3 淀粉型甘薯育种策略 |
(8)甘薯杂交不亲和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薯种内杂交不亲和性研究 |
1.1 甘薯不孕群的划分 |
1.2 甘薯种内杂交不亲和性生理机制的研究 |
1.3 甘薯种内杂交不亲和性遗传机制研究 |
1.4 甘薯二倍体野生种种内杂交不亲和性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 |
1.4.1 甘薯二倍体野生种种内杂交不亲和性遗传模式的研究 |
1.4.2 SRK/SLG同源基因在甘薯二倍体野生种中的克隆与分析 |
1.4.3 甘薯二倍体野生种S位点区域及种内不亲和性调控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
1.5 甘薯种内杂交不亲和性的克服 |
2 甘薯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研究 |
2.1 甘薯近缘野生种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 |
2.2 甘薯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生理机制的研究 |
2.3 甘薯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克服 |
3 展望 |
(9)苏薯系列淀粉型甘薯品种系谱与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数据来源 |
1.3 数据整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苏薯系列淀粉型甘薯品种创新及其特性 |
2.2 苏薯系列淀粉型甘薯品种系谱分析 |
2.3 苏薯系列淀粉型甘薯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苏薯系列淀粉型甘薯品种的系谱来源 |
3.2 苏薯系列淀粉型甘薯品种主要性状及产量表现 |
3.3 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的思考与建议 |
3.3.1 甘薯品种创新的关键是亲本的培育与选择 |
3.3.2 引入外源基因是拓宽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的重要途径 |
3.3.3 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品种可能成为将来甘薯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 |
(10)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种间体细胞杂种的特性鉴定与遗传组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体细胞杂交研究进展 |
1.1.1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 |
1.1.2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 |
1.1.3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式 |
1.1.4 植物体细胞杂种的筛选 |
1.1.5 体细胞杂种的鉴定 |
1.2 体细胞杂种的遗传和分子基础研究 |
1.2.1 体细胞杂种核基因组组成研究 |
1.2.2 体细胞杂种的基因组表观遗传研究 |
1.2.3 体细胞杂种细胞质基因组组成研究 |
1.3 植物抗逆研究进展 |
1.3.1 植物抗逆机制研究进展 |
1.3.2 体细胞杂种在抗逆育种上的应用 |
1.4 甘薯体细胞杂交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甘薯与I.triloba种间体细胞杂种XT1的特性鉴定和遗传组成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体细胞杂种XT1的形态学鉴定 |
2.1.3 体细胞杂种XT1的抗旱性鉴定 |
2.1.4 体细胞杂种XT1的产量与品质鉴定 |
2.1.5 体细胞杂种XT1的RAPD鉴定 |
2.1.6 体细胞杂种XT1的细胞学鉴定 |
2.1.7 体细胞杂种XT1的基因组SSR分析 |
2.1.8 体细胞杂种XT1的基因组AFLP分析 |
2.1.9 体细胞杂种XT1的基因组MSAP分析 |
2.1.10 体细胞杂种XT1的叶绿体基因组组成分析 |
2.1.11 体细胞杂种XT1的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分析 |
2.1.12 体细胞杂种XT1及其亲本植株的RNA-seq分析 |
2.1.13 体细胞杂种XT1及其亲本植株ABA信号途径、胁迫响应、光合作用和ROS清除相关基因的qRT-PCR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XT1的形态学观察 |
2.2.2 XT1的抗旱性鉴定 |
2.2.4 XT1的产量和品质鉴定 |
2.2.5 XT1的细胞学观察 |
2.2.6 XT1的RAPD分析 |
2.2.7 XT1的基因组SSR分析 |
2.2.8 XT1的基因组AFLP分析 |
2.2.9 XT1的基因组MSAP分析 |
2.2.10 XT1及其亲本基因表达水平的分析 |
2.2.11 XT1的叶绿体基因组组成 |
2.2.12 XT1的线粒体基因组组成 |
2.2.13 XT1及其亲本的转录组分析 |
2.2.14 XT1及其亲本植株干旱胁迫响应的模式分析 |
2.2.16 XT1的抗旱机制分析 |
2.2.17 XT1的块根膨大机制分析 |
2.3 讨论 |
2.3.1 体细胞杂交技术在遗传改良研究中的重要性 |
2.3.2 甘薯组种间体细胞杂种核基因组的遗传变异 |
2.3.3 甘薯组种间体细胞杂种核基因组的表观遗传变异 |
2.3.4 甘薯组种间体细胞杂种的细胞质遗传组成 |
2.3.5 体细胞杂交引起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对杂种表型的影响 |
第三章 甘薯与I.triloba种间体细胞杂种KT1的特性鉴定和遗传组成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体细胞杂种KT1的形态学鉴定 |
3.1.3 体细胞杂种KT1的抗旱性鉴定 |
3.1.4 DNA的提取 |
3.1.5 体细胞杂种KT1的基因组SSR分析 |
3.1.6 体细胞杂种KT1的基因组AFLP分析 |
3.1.7 体细胞杂种KT1的基因组MSAP分析 |
3.1.8 体细胞杂种KT1的叶绿体基因组组成分析 |
3.1.9 体细胞杂种KT1的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分析 |
3.1.10 体细胞杂种KT1及其亲本植株的RNA-seq分析 |
3.1.11 体细胞杂种KT1及其亲本植株响应干旱胁迫相关基因的qRT-PCR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KT1的形态学观察 |
3.2.2 KT1的抗旱性鉴定 |
3.2.3 KT1的基因组SSR分析 |
3.2.4 KT1的基因组AFLP分析 |
3.2.5 KT1的基因组MSAP分析 |
3.2.6 KT1及其亲本的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3.2.7 KT1的叶绿体基因组组成 |
3.2.8 KT1的线粒体基因组组成 |
3.2.9 KT1及其亲本的转录组分析 |
3.2.10 KT1及其亲本的干旱胁迫响应模式分析 |
3.2.11 KT1的抗早机制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甘薯与I.lacunosa种间体细胞杂种XL1的特性鉴定和遗传组成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体细胞杂种XL1的形态学鉴定 |
4.1.3 体细胞杂种XL1的重金属胁迫抗性鉴定 |
4.1.4 DNA的提取 |
4.1.5 体细胞杂种XL1的基因组SSR分析 |
4.1.6 体细胞杂种XL1的基因组AFLP分析 |
4.1.7 体细胞杂种XL1的基因组MSAP分析 |
4.1.8 体细胞杂种XL1的叶绿体基因组组成分析 |
4.1.9 体细胞杂种XL1的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XL1的形态学观察 |
4.2.2 XL1的重金属胁迫抗性鉴定 |
4.2.3 XL1的基因组SSR分析 |
4.2.4 XL1的基因组AFLP分析 |
4.2.5 XL1的基因组MSAP分析 |
4.2.6 XL1的叶绿体基因组组成 |
4.2.7 XL1的线粒体基因组组成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甘薯近缘野生种杂交后代用作抗旱亲本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食用甘薯品种选育及系谱分析[J]. 谢一芝,贾赵东,边小峰,马佩勇,禹阳,郭小丁.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 [2]1978-2016年广东甘薯育成品种系谱与亲本利用分析[J]. 王章英,唐朝臣,江炳志,张湘博,房伯平.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 [3]紫甘薯SSR标记遗传图谱构建及主要农艺性状QTL定位[D]. 马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江苏省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 王海燕,龚志云,蒋甲福,周宝良,娄群峰,曹清河,席梦利,陈佩度,顾铭洪,张天真,陈发棣,陈劲枫,李宗芸,王秀娥. 遗传, 2021(05)
- [5]广西甘薯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J]. 黄咏梅,李慧峰,李彦青,滑金锋,廖金秀,银捷,梁耀文,陈天渊.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05)
- [6]甘薯近缘种人工合成四倍体的倍性鉴定和减数分裂行为观察[J]. 邓逸桐,王珧,张安,孙建英,戴习彬,孙健,唐君,曹清河.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7]中国淀粉型甘薯育种现状及展望[J].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禹阳. 江苏农业学报, 2019(05)
- [8]甘薯杂交不亲和性研究进展[J]. 杨义伶,张雄坚,姚祝芳,罗忠霞,邹宏达,王章英,黄立飞,房伯平. 广东农业科学, 2018(08)
- [9]苏薯系列淀粉型甘薯品种系谱与性状分析[J]. 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禹阳,郭小丁,谢一芝. 中国农学通报, 2017(24)
- [10]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种间体细胞杂种的特性鉴定与遗传组成分析[D]. 贾礼聪.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