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测定的方法学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赓晨[1](2019)在《依帕司他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依帕司他是一种可逆性的醛糖还原酶非竞争性抑制剂,是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有效且安全的药物。为保证原料药和制剂的质量,本文针对依帕司他工艺工业生产过程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质量控制研究。首先,对原料药制备工艺中的起始物料、中间产品及杂质控制进行了研究。起始物料和溶剂的质量是原料药制备研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终产品的质量和工艺稳定,为质量研究提供有关物质的杂质信息;中间产品的研究和质量控制亦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对稳定终产品的制备工艺有着重要意义,也可作为结构确证研究的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对起始物料、溶剂、中间产品、粗品的质量控制手段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其次,对依帕司他的结构进行了确证。原料药的结构确证是保证药学其他方面研究、药理毒理和临床研究能否顺利进行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元素分析、IR图谱、UV、NMR等图谱分析,确定了依帕司他终产品的准确结构,充分证明了工艺路线的可行性。依帕司他结构确证的结果及理化性质的明确,为后续开展终产品的质量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最后,对依帕司他制剂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针对依帕司他产品的特性、制备工艺及稳定性,开展制备工艺对药物质量的影响、药物稳定性、检验方法学研究、质量标准项目及限度的确定、质量标准的制定与修订的研究,并与原研药进行质量一致性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可见依帕司他终产品结构明确;检验方法成熟、稳定、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质量标准所述检验项目全面、科学、合理,限度安全、有效。由于原料药的质量对制剂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原料药生产的过程控制又是原料药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原料药和制剂的质量,本文对原料药的生产工艺的质量控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整个研究过程贯穿了依帕司他工艺设计、合成路线确证、关键工艺参数确定、中试放大、规模生产批量验证、产品稳定性研究的全过程,所得质量控制方法覆盖了包括起始物料、溶剂、中间产品、粗品、成品等的目标物,实现了依帕司他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保证了可稳定的生产出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产品。产品的质量控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优化、检验方法的持续改进、产品长期稳定性考察数据的累计,持续开展产品质量控制研究是必然的工作。
何洋[2](2019)在《复方龙芪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药效学研究及其化学成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复方龙芪汤是临床经验方,方中含有黄芪、桂枝、赤芍、当归、鸡血藤、地龙和桑枝,共7味药材,全方具有益气补血,活血通络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本文研究复方龙芪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效作用,继而探索其相应的作用机制,并对复方龙芪汤化学成分做初步的定性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复方龙芪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药效研究采用高脂饲养兼链脲佐菌素(STZ)诱导Wistar大鼠造成2型糖尿病模型,待大鼠血糖稳定4周后,按血糖将其分成模型对照组,木丹颗粒组,龙芪汤高剂量组,龙芪汤中剂量组和龙芪汤低剂量组,以复方龙芪汤的处方比例提取制备干浸膏粉作为受试物,共给药16周。给药4周后测定大鼠血糖、血脂水平;给药5周、9周后分别测定血粘度值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给药12周至14周,观测大鼠步态行为学。动物处死后,测定大鼠血清中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生化指标;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法观察大鼠视网膜血管网的病理改变。结果显示复方龙芪汤可以减缓由糖尿病引起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下降(p<0.05),对降低血清中GSH-Px和胆固醇的作用明显,对降低红细胞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甘油三酯等有一定作用,但均没有显着性差异;视网膜病理结果显示复方龙芪汤有不同程度改善病变视网膜毛细血管细线状态,减少毛细血管瘤的发生,减缓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减少。综合上述结果可认为复方龙芪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药效作用。(2)复方龙芪汤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用机制的探讨使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法测定大鼠坐骨神经组织和红细胞中山梨醇含量;结果显示复方龙芪汤能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组织和红细胞山梨醇的含量(p<0.01)。从大鼠晶状体组织中提取醛糖还原酶,通过设定的酶促反应体系,考察不同浓度复方龙芪汤对体外醛糖还原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复方龙芪汤在一定浓度下,具有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的作用。综上,复方龙芪汤具有抑制糖尿病大鼠醛糖还原酶的活性,降低神经组织和红细胞山梨醇的含量。这可能是龙芪汤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作用途径。(3)复方龙芪汤的化学成分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联用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复方龙芪汤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通过与组方各单味药比对,对复方龙芪汤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识别和归属。结果从复方龙芪汤中共鉴定出70种化学成分,其来源于黄芪有25种、桂枝有5种、赤芍有25种、当归有8种、地龙有10种、鸡血藤有11种、桑枝有2种,有少数成分有多种来源。成分归属结果表明黄芪、赤芍在药方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本论文用整体研究的思路探索复方龙芪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治疗作用,发现了复方龙芪汤主要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降低组织中山梨醇含量,改善坐骨神经的传导功能。此外,复方龙芪汤改善视网膜毛细血管,并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氧化应激状态有缓和趋势。复方龙芪汤的成分分析为研究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线索。本文为复方龙芪汤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实验数据,为多层次、多靶点治疗特点的中药复方增添基础数据,为开发新的药物提供研究数据和新思路。
麦嘉妮[3](2019)在《龙眼叶抗2型糖尿病作用的谱效关系及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研究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与其体外抗氧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用的谱效关系。(2)建立同时测定龙眼叶中5种成分(没食子酸乙酯、紫云英苷、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含量的一测多评法(QAMS),并评价该法用于龙眼叶质量控制的适用性和可行性。(3)研究龙眼叶活性部位含药血清的抗氧化作用,并通过鉴别龙眼叶的入血成分探讨龙眼叶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1)采用DPPH法测定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利用酶抑制动力学和荧光淬灭光谱法研究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建立龙眼叶5个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研究其谱效关系。(2)确定槲皮素为内参物,分别以UPLC、HPLC进行分析,采用2种校正方法建立食子酸乙酯、紫云英苷、木犀草素、山柰酚的相对校正因子(f)定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比较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的结果差异以验证其准确性。(3)(1)初步筛选出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EFD)作为活性部位,大鼠ig EFD后腹主动脉取血制备含药血清,考察EFD及其含药血清对O2-·和·OH两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对H2O2诱导小鼠氧化溶血和小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生成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2)采用UPLC-Q-TOF-MS/MS高分辨液质联用法,对EFD及给药后大鼠血清样品进行分离后在负离子检测模式下进行总离子检测、二级碎片离子扫描,初步鉴定龙眼叶提取物体在大鼠血中原型成分及代谢成分。结果:(1)结果表明龙眼叶各极性部位对DPPH自由基均有明显清除作用,并能显着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基于灰关联分析模型的谱效分析表明对抗氧化作用贡献较大的是18、1、22(槲皮素)号峰,对酶活性抑制贡献较大的是5、6、8、16、7号峰;而在Pearson相关分析与抗氧化相关性较强的是14(没食子酸乙酯)、18号峰,与酶活性抑制相关性较强的是16、8、18、7、5号峰。(2)在线性范围内,采用UPLC系统测得各成分f槲皮素/没食子酸乙酯=0.397、f槲皮素/紫云英苷=0.486、f槲皮素/木犀草素=0.813、f槲皮素/山柰酚=0.902,HPLC系统测得各成分f槲皮素/没食子酸乙酯=0.379、f槲皮素/紫云英苷=0.476、f槲皮素/木犀草素=0.798、f槲皮素/山柰酚=0.891,且耐用性良好(RSD<2.28%);不同系统和不同的定量方法对10个产地的龙眼叶中5种成分含量测定的结果相关性显着(相关系数>0.97)。(3)(1)与空白组比较,EFD及含药血清对O2-·和·OH两种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P<0.05),且清除率随样品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不同稀释倍数的含药血清对小鼠红细胞溶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并能有效减少小鼠肝微粒体产生的MDA含量(P<0.05)。(2)从含药血清中初步鉴定了共17个药源性成分,其中有1个原型成分曾从龙眼叶的提取物中得到分离,其余多为原型成分的苷元代谢产物。结论:(1)龙眼叶具有抗氧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用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关峰主要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富集。(2)本研究建立的一测多评法用于龙眼叶的质量控制合理、可行,作为一种质量控制的新模式可在缺少对照品或仪器的情况下提供多一种质量控制方法的选择。(3)EFD含药血清中含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初步确定了没食子乙酯、槲皮素、槲皮苷、木犀草素等成分可能为龙眼叶降血糖活性的物质基础。
丁瑜芝[4](2017)在《新型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眼底疾病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眼底的新生血管性疾病是全球人群的首位致盲性眼病,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两者均能引起严重的视力下降,其不可逆性损伤的最主要原因是新生血管的形成。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AMD和DR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因此,此类疾病的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亟需完善。由于这两类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明确,主要的研究表明病是由环境和基因共同决定的。年龄因素、遗传易感性、高血压、环境影响、强光暴露以及节食、吸烟是AM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病程、种族和性别、糖尿病发生时间、白内障摘除术以及妊娠是DR进展的主要相关因素。近年来,血管内皮的生长因子系统和整合素信号通路的研究越来越热,已发现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发生发展与此密切相关。其中,HM-3是含有RGD序列的多肽,由18个氨基酸组成,RGD序列可与整合素特异性结合,参与其信号通路,对新生血管内皮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此外,前期研究还发现HM-3有内皮抑素的活性,已在体内外实验中证实其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及抗新生血管的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实体肿瘤的药物。然而,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显示HM-3的循环半衰期较短,易降解,多次给药后方能达到预期疗效。HM-3经PEG修饰的产物mPEG-SC20k-HM-3,是通过活性筛选获得的具有延长HM-3半衰期、提高HM-3活性以及降低免疫反应性的一种抗新生血管多肽。而在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中药单体的黄芪甲苷被发现可以通过抑制肝糖原磷酸化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形成而发挥降糖作用。因此,本课题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探讨mPEG-SC20k-HM-3经玻璃体腔注射后的药效,其次探讨黄芪甲苷单体给药后对实验动物眼部病变的影响,为mPEG-SC20k-HM-3药物的新药开发以及寻求黄芪甲苷单体新的适应症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其他抑制眼部新生血管类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第一部分主要从四方面着手,探讨mPEG-SC20k-HM-3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首先,利用激光对小鼠眼球进行CNV造模,以HM-3,Avastin为阳性药物参照,以生理盐水,PEG辅料为阴性对照,将mPEG-SC20k-HM-3药物分高、中、低三个不同剂量组(给药量分别为4.59mg/kg,9.18mg/kg和18.35mg/kg小鼠体重,给药量按照玻璃体腔注射等摩尔HM-3药物推算),玻璃体腔注入各实验组药物后进行眼底自发荧光和荧光血管造影检测,观察并记录、分析脉络膜的荧光素渗漏面积,来观察药物对CNV渗漏作用的影响。其次,对高糖培养24小时后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VECs)进行细胞增殖和迁移检测,观察高糖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再以HM-3,Avastin为阳性药物参照,以生理盐水,PEG辅料为阴性对照,将mPEG-SC20k-HM-3药物分高、中、低三个不同剂量组,在高糖刺激24h后,更新培养基,分别给予不同药物,观察药物对高糖刺激下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随后,研究mPEG-SC20kHM-3在在体和离体条件下的抗眼部新生血管的药效学机制。在前两部分实验中,我们取出造模7天后的新鲜小鼠眼球并分离组织获得脉络膜样本,对培养皿中的HRVECs分离提取细胞样本,以PCR法检测HRVECs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以免疫印迹法检测体内外VEGF,PI3K和HIF-1α的表达量。再次,我们对mPEG-SC20k-HM-3药物在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初步研究,以间接竞争ELISA法探讨在玻璃体腔注射等摩尔数mPEG-SC20k-HM-3和HM-3后,不同时间点各个组织中的药物代谢参数,来了解药物在眼球和血液中的代谢分布情况。第二部分,关于中药单体黄芪甲苷抗眼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首先通过图行视网膜电图检查来观察黄芪甲苷对db/db小鼠视网膜功能改变的影响,其次探究黄芪甲苷单体抗视网膜病变的机制,对视网膜组织和血细胞中的醛糖还原酶活性进行检查,以免疫印迹法和表达谱基因芯片检测视网膜中与眼部视网膜病变相关的信号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第一部分,在体内实验中,我们发现,与阴性对照组(包括生理盐水对照和PEG辅料对照)相比,mPEG-SC20k-HM-3治疗组的CNV渗漏面积明显减少(P<0.05)。在给药组间比较,Avastin组和中剂量、高剂量的mPEG-SC20k-HM-3 治疗组(9.18mg/kg 和 18.35mg/kg 给药组)以及 HM-3 治疗组的渗漏结果无差异。表明在激光损伤模型中,mPEG-SC20k-HM-3可以起到与阳性药Avastin相似的抑制作用。在细胞实验,我们发现mPEG-SC20k-HM-3治疗可以显着的抑制高糖培养条件下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对分离获得的脉络膜样本和细胞样本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发现,与阳性对照组类似,mPEG-SC20k-HM-3治疗组中VEGF表达被显着抑制,同时,PI3K和HIF-1α表达量也显着下降。最后,对小鼠眼球玻璃体腔注射药物后的代谢分布来看,HM-3经修饰后的mPEG-SC20k-HM-3将原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延长了 14.66倍。第二部分实验中,我们发现黄芪甲苷单体可以减缓db/db小鼠图形视网膜电图的振幅的下降,降低活化的醛糖还原酶活性,降低DR视网膜组织中ERK1/2和NF-kB这两种因子的表达。因此推测,黄芪甲苷单体可以作为一种醛糖还原酶,通过抑制ERK1/2和NF-kB的活化而缓解db/db小鼠糖尿病视网膜损伤的进展。结论:在小鼠CNV模型中,mPEG-SC20k-HM-3药物在激光损伤后一周经玻璃体腔注射可以减少脉络膜的荧光素钠渗漏面积,从而间接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mPEG-SC20k-HM-3药物在作用于CNV小鼠眼部和高糖刺激的离体细胞后,组织中PI3K和HIF-1α的下调表达和VEGF的转录表达情况相一致,可以推断,PI3K和HIF-1α在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在db/db小鼠模型中,黄芪甲苷单体可以通过抑制视网膜组织中醛糖还原酶活性来缓解糖尿病视网膜损伤的进展。从mPEG-SC20k-HM-3药物的代谢分布来看,因mPEG-SC20k-HM-3比未修饰的药物具有更长的药物半衰期,其较长的代谢时间可以减少玻璃体腔给药注射的频率,而黄芪甲苷单体是通过灌胃口服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从而减少了感染和眼球损伤等并发症的几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新型多肽mPEG-SC20k-HM-3可能成为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中抑制CNV的有效药物,而黄芪甲苷单体也为眼底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寻找到一个新的方向。
郝鑫[5](2016)在《基于喹喔啉酮及苯并噻嗪结构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设计与合成研究》文中提出糖尿病是一种由机体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导致糖尿病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不可避免地诱发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神经系统病变、肾脏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这些综合症是糖尿病患者所面临的最大危害。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理仍在研究当中,但充分的研究证据表明,多元醇通路中的山梨醇蓄积及其下游一系列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和发展具有极为显着的相关性,因而是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的两个最重要靶标。醛糖还原酶是多元醇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限速酶,因此,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山梨醇的异常积累、并间接抑制氧化应激,从而能够发展成为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药物。至今开发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数量众多,主流是羧酸类结构,其中包括目前唯一的一个上市药物依帕司他。但这些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中,绝大部分药物有效性不足或副作用明显,其原因可能在于药物的选择性或羧酸类结构的药物生物利用度较低、以及应对氧化应激效能不足。而经典的抗氧化剂的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强度不足,难以成为有效药物。本论文分别以喹喔啉酮和苯并噻嗪为母核结构,依据同时抑制醛糖还原酶及其氧化应激的多靶点思路,设计合成了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新型多功能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首先,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喹喔啉酮母核结构的新型非羧酸类羟基吡唑衍生物,在母核N1位引入生物电子等排体1-羟基吡唑作为羧基的替代基团,同时对C3位侧链芳基结构进行优化。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和选择性测试结果表明,合成化合物的大部分具有显着的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和良好的选择性,其中7-氟-1-(1-羟基-1H-吡唑-4-基)-3-(4-羟基苯乙烯基)-喹喔啉-2(1H)-酮(化合物69d)抑制活性最高,其IC50值为107 nM。同时,所有化合物的醛还原酶抑制率在10μM浓度水平时均在35%以下,表明这些化合物都是高效、高选择性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此外,还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法对部分含酚羟基结构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测试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其中3-(3,4-二羟基苯乙烯基)-1-(1-羟基-1H-吡唑-4-基)喹喔啉-2(1H)-酮(化合物69f)对DPPH稳定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浓度为100μM的抑制率为95.6%,与阳性对照药Trolox在较高浓度水平的DPPH清除能力相当。脂质过氧化物的抑制活性测定结果与DPPH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显示所合成的羟基吡唑类衍生物具有显着的抗氧化效果。构效关系分析和分子模拟研究表明,喹喔啉酮母核C3位与C3侧链之间连接链的长度、C3位侧链芳环和母核苯环上的取代基,对目标化合物的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和选择性、以及抗氧化活性都有显着的影响。因此,在基于喹喔啉酮的新型多功能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中,生物电子等排体1-羟基吡唑可以作为替代N1位羧基的优势结构。同时,以磺酰类结构苯并噻嗪母核,合成了光学纯的单一立体异构羧酸衍生物,并开发了一种拆分苯并噻嗪β,β-双取代的丙酸立体异构混合物的化学方法。在苯并噻嗪衍生物合成过程中,钯碳氢化还原引入手性碳原子,所得到的化合物都是立体异构混合物。为了获得各个单一立体异构体,确立其绝对构型及其相应的生物活性,本论文选取了前期合成的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相对较好的饱和羧酸衍生物,2-[2-(2,4,5-三氟苄基)-1,1-二氧-3,4-二氢-2H-1,2-苯并噻嗪-烷基]乙酸(化合物82),以光学纯的L-(-)-alpha-甲基苄胺作为拆分剂,通过化学拆分法得到了相应的对映异构体,并应用苯甘氨酸甲酯(PGME)作为手性衍生试剂的核磁共振法确定了其绝对构型,推测出化合物(+)-82手性中心的绝对构型为S,(-)-82的构型为R。两种不同构型的苯并噻嗪衍生物的光学纯度测试结果显示,异构体化合物(S)-82和(R)-82的对映体过量(enantiomeric excess)值分别为95.2%和97.9%。此外,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异构体(R)-82的抑制强度IC50值为120 nM,是异构体(S)-82抑制活性的35倍,外消旋化合物(±)-82的抑制活性主要来自于异构体(R)-82的贡献。化合物醛还原酶的抑制活性测试验证了其优良的醛糖还原酶选择性。分子模拟研究表明,两种对映异构体与醛糖还原酶结合的行为差异显着,(R)-82与ALR2的活性位点结合更加紧密,这也进一步从机理上解释了两种化合物的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存在显着差异的原因。最后,为了提高喹喔啉酮羧酸衍生物作为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生物活性,以及丰富其结构多样性,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喹喔啉酮结构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新型多功能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保留喹喔啉酮N1位作为氢键供-受体的羧基,重点研究C3位侧链芳基和母核苯环上的取代基以及C3位桥连原子,并将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功能基团酚羟基引入C3位侧链芳基和母核苯环C6或C7位。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显着的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其中2-(3-(4-羟基苯乙烯基)-7-甲氧基-2-酮喹喔啉-1(2H)-烷基)乙酸(化合物93b)是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最好的化合物,其IC50值为59 nM。同时所有化合物在10μM浓度水平时对醛还原酶的抑制率均小于45%,说明了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醛糖还原酶选择性。此外,抗氧化活性测试表明,大部分含酚羟基的化合物都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其中2-(3-(3,4-二羟基苯乙烯基)-7-羟基-2-酮喹喔啉-1(2H)-烷基)乙酸(化合物93f)抗氧化活性最强,其对稳定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与阳性对照药Trolox相当,化合物浓度为100μM时,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96.2%。构效关系及分子模拟分析表明,喹喔啉酮C3位侧链芳基与母核苯环C6或C7位酚羟基的引入,以及C3位乙烯基桥连基团,不仅有助于提高化合物的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和选择性,而且能够成功将抗氧化功能引入喹喔啉酮羧酸衍生物,融醛糖还原酶抑制和直接抗氧化这两种功能为一体,为进一步发展多靶点高效的糖尿病并发症防治药物提供了研究基础。
陈圣华[6](2016)在《益气养阴活血法干预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梳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中西医治疗现状;第二部分临床研究,以气阴两虚血瘀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为切入点,评价益气养阴活血法干预方案对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以期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提供方法学参考及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运用计算机文献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文献整理、分析、归纳:第二部分临床研究,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从6家合作单位筛选122例气阴两虚血瘀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对照组55例(给予基础治疗方案),试验组67例(给予基础治疗+中药治疗的联合干预方案),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疗效指标(主要疗效指标:中医证候、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内生肌酐清除率、视力、眼底检查;次要疗效指标.:空腹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生存质量评价)、安全性指标(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功能、不良事件如胃肠道反应等)的变化情况。随机抽取83例随访至治疗后第36周,观察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最后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西医治疗现状:(1)糖尿病相关治疗: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脂;(2)药物治疗:对发病机制中某一环节的干预来实现: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抗氧化剂、蛋白激酶C抑制剂、己糖胺途径抑制剂、糖基化终末产物拮抗剂、其他;(3)非药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药物治疗:激光光凝、玻璃体切割手术;糖尿病肾病非药物治疗: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透析及肾移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医治疗现状:(1)单味中药及中药提取物;(2)复方中药及中成药。第二部分临床研究,治疗后第12周(治疗结束)时,主要疗效指标方面,试验组咽干口燥、口渴喜饮、气短懒言、五心烦热、溲赤便秘等中医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总有效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舌象、脉象、两眼视力、眼底检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对比,两组差异无显着性(P>0.05)。次要疗效指标方面,生存质量积分、空腹静脉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四项(TC、TG、HDL-C、LDL-C)、血压(SBP、DBP)相比,两组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后第36周(随访期)时,主要疗效指标方面,试验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两眼视力、眼底检查变化对比,两组差异无显着性(P>0.05)。次要疗效指标方面,空腹静脉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四项(TC、TG、HDL-C、LDL-C)、血压(SBP、DBP)、生存质量积分相比,两组差异无显着性(P>0.05)。试验组有4例患者出现轻度纳差、腹泻等胃肠道不适反应,经减少中药方中大黄剂量后,不适反应消失;对照组未见明显胃肠道不适反应。卫生经济学评价显示中医药干预方案每提高一个单位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需要多花费成本为38.62元;每治疗2.59个人次就有1人获得疗效。结论 第一,目前中西医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均无治愈记载,强调早期、综合干预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也是凸显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所在。第二,益气养阴活血法对治疗气阴两虚血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第三,益气养阴活血法能够安全地改善气阴两虚血瘀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的中医证候。第四,未发现益气养阴活血法对气阴两虚血瘀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部疗效。第五,卫生经济学评价显示中医药干预方案每提高一个单位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需要多花费成本为38.62元;每治疗2.59个人次就有1人获得疗效。
曲佳琳[7](2014)在《粉葛花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成分鸢尾苷大鼠体内代谢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葛花是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或甘葛藤P.thomsonii Benth.的干燥花,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解酒药物。鸢尾苷(tectoridin)作为粉葛花的主要异黄酮类成分之一,具有保护肝脏、降血糖、降血脂、雌激素样、抗炎、抗氧化等药理学活性。本研究采用现代分离与分析技术,对粉葛花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成分鸢尾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为葛花正确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发现活性代谢产物、开发新药奠定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硅胶柱、开放ODS柱以及制备HPLC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粉葛花甲醇提取物中,共计分离得到了 3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波谱分析等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1个异黄酮类新化合物,为6"-O-乙酰鸢尾苷(6"-O-acetyltectoridin,1)。余下29个为已知化合物,包括13个异黄酮类化合物:鸢尾黄素(tectorigenin,2)、鸢尾苷(tectoridin,3)、鸢尾黄素-7-O-β-D-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tecitrigenin-7-O-β-D-xylosyl-(1→6)-β-D-glucopyranoside,4)、尼泊尔鸢尾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irisolidone-7-O-β-D-glucoside,5)、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calycosin-7-O-β-D-glucopyranoside,6)、黄豆黄素(glycitein,7)、黄豆黄苷(glycitin,8)、紫藤碱(wistin,9)、染料木苷(genistin,10)、6"-O-乙酰染料木苷(6"-O-acetylgenistin,11)、6"-β-D-木糖染料木苷(6"-β-D-xylosegenistin,12)、降紫香苷(sissotrin,13)和异鸢尾黄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isotectori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14);14 个皂苷类化合物:葛花皂苷 Ⅲ(kakkasaponin Ⅲ,15)、菜豆皂苷 Ⅳ(phaseoside Ⅳ,16)、槐花皂苷Ⅰ(kaikasaponinⅠ,17)、赤豆皂苷Ⅰ(azukisaponin Ⅰ,18)、葛花皂苷 Ⅰ(kakkasaponin Ⅰ,19)、野蓝靛草皂苷 Ⅰ(baptisiasaponin Ⅰ,20)、槐花皂苷 Ⅲ(kaikasaponin Ⅲ,21)、槐花皂苷 Ⅱ(kaikasaponinⅡ,22)、相思子皂醇A-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半乳糖-(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yl-(1→2)-β-D-glucurono-pyranosyl-abrisapogenol A,23)、大豆皂苷 Ⅲ(soyasaponin Ⅲ,24)、大豆皂苷Ⅱ(soyasaponinⅡ,25)、黄芪皂苷 Ⅷ(astragaloside Ⅷ,26)、大豆皂苷 Ⅰ(soyasaponin Ⅰ,27)和山黧豆皂苷(Lathyrus saponin,28);一个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luteolin,29);一个酚酸类化合物:香草酸(vanillic acid,30)。已知化合物中,化合物6、11-12、14、18、20、22-23、25-26和2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9和13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2.采用UHPLC/Q-TOF MS技术对鸢尾苷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鉴定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与已知对照品比较保留时间和紫外吸收或分析MS裂解规律,鉴定并推测了大鼠口服鸢尾苷(100 mg·kg-1)后,血浆、尿液、胆汁和粪便中46个代谢产物,其中24个为首次报道的鸢尾苷体内代谢产物。鸢尾苷-7-O-位去葡萄糖后发生的葡萄糖醛酸化、去甲基化、去羟基化、去甲氧基化、硫酸化、甲基化、羟基化和还原反应为其体内主要的代谢途径。3.研究了鸢尾苷在大鼠体内的血浆药代动力学:采用HPLC-UV法测定了大鼠血浆中鸢尾黄素-7-O-葡萄糖醛酸-4’-O-硫酸酯、鸢尾黄素-7-O-葡萄糖醛酸苷、鸢尾黄素-7-O-硫酸酯和鸢尾黄素等4个鸢尾苷代谢产物的浓度,并进行了方法学确证。鸢尾黄素-7-O-葡萄糖醛酸苷、鸢尾黄素-7-O-硫酸酯和鸢尾黄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25~12.5、0.20~16.0和0.025~2.5 μg·mL-1,定量下限分别为125、200和25 ng·m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准确度在-10.5%~14.5%范围内。3个检测物及内标芦丁在大鼠血浆中的提取回收率均高于70.3%。3个代谢产物在-20℃贮存20天、经3个冻融循环、室温放置24 h及提取后室温放置24 h,各条件下稳定性良好。采用所建立的HPLC-UV法,测定了灌胃给予鸢尾苷的大鼠血浆中4个主要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经DAS 2.1.1软件按二室模型处理,得到鸢尾苷代谢产物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鸢尾黄素-7-O-葡萄糖醛酸-4’-O-硫酸酯、鸢尾黄素-7-O-葡萄糖醛酸苷、鸢尾黄素-7-0-硫酸酯和鸢尾黄素的 Tmax(h)分别为 3.50±1.87、3.17±1.81、5.58±3.07 和 4.92±2.87,AUC(0-∞)(μmol·h·mL-1)分别为197±79、198±78、199±91和98±48。3个Ⅱ相代谢产物鸢尾黄素-7-O-葡萄糖醛酸-4’-O-硫酸酯,鸢尾黄素-7-O-葡萄糖醛酸,鸢尾黄素-7-O-硫酸酯的AUC(0-t)分别占鸢尾苷4个代谢物总AUC(0-t)的30.3%,33.9%和22.6%。药时曲线中鸢尾黄素-7-O-葡萄糖醛酸-4’-O-硫酸酯,鸢尾黄素-7-O-硫酸酯和鸢尾黄素分别在1.5 h和8 h观察到两个吸收峰,而鸢尾黄素-7-O-葡萄糖醛酸苷没有发现二次吸收峰。4.研究了鸢尾苷在大鼠体内的排泄动力学:采用UHPLC/Q-TOF MS法,测定不同给药剂量下大鼠尿液和胆汁鸢尾苷主要代谢产物的排泄量,并进行了方法学确证。大鼠尿中鸢尾黄素-7-O-葡萄糖醛酸-4’-O-硫酸酯、鸢尾黄素-7-O-葡萄糖醛酸苷、鸢尾黄素-7-O-硫酸酯、鸢尾黄素、尼泊尔鸢尾异黄酮-7-O-葡萄糖醛酸苷和尼泊尔鸢尾异黄酮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0.20~100、0.10~100、0.08~40、0.02~25、0.04~20 和 5.0×10-3~2.0μg·mL-1,定量下限分别为200、100、80、20、40和5 ng·m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准确度在-13.1%~14.7%范围内。6个检测物及内标大豆苷元在大鼠尿中的提取回收率均高于85.2%。基质效应在87.3%~1 15.0%范围内。6个检测物在-20℃贮存20天,经3个冻融循环、室温放置24 h及提取后室温放置24 h,各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大鼠胆汁中鸢尾黄素-7-0-葡萄糖醛酸-4’-O-硫酸酯、鸢尾黄素-7-0-葡萄糖醛酸苷、鸢尾黄素和尼泊尔鸢尾异黄-7-0-葡萄糖醛酸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0~100、0.10~100、0.04~10和0.04~20 μg·mL-1,定量下限分别为200、100、40和40 ng·m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准确度在-18.1%~3.2%范围内。4个检测物及内标大豆苷元在大鼠胆汁中的提取回收率均高于85.3%。基质效应在85.9%~1 19.1%范围内。4个检测物在-20℃贮存20天、经3个冻融循环、室温放置24 h及提取后室温放置24 h,各条件下稳定性良好。排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鼠灌胃给予鸢尾苷100 mg·g-1和200 mg·kg-1后,72 h内分别有16.9%和15.4%的鸢尾苷以不同形式经肾脏排泄,其中两个主要代谢产物鸢尾黄素-7-O-葡萄糖醛酸苷和鸢尾黄素分别占5.5~5.5%和4.3~4.4%。60 h内分别有7.8%和4.2%的鸢尾苷以鸢尾黄素及6种葡萄糖醛酸和硫酸结合物形式经胆汁排泄,其中两个主要代谢产物鸢尾黄素-7-O-葡萄糖醛酸苷和鸢尾黄素-7-O-葡萄糖醛酸-4’-O-硫酸酯分别占2.3~3.0%和1.4~3.9%。因此,肾脏为鸢尾苷在大鼠体内的主要排泄器官,且在不同给药剂量下,Te-7G均为鸢尾苷在肾脏及胆汁中的主要排泄形式。5.研究了鸢尾苷、葛花苷及其7个主要代谢产物的体外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鸢尾苷及其代谢产物显示了较强活性,抑制活性(IC50,μM)的强弱顺序为:鸢尾黄素-7-O-硫酸酯(1.36)>鸢尾黄素-7-O-葡萄糖醛酸苷(4.65)>鸢尾黄素(6.43)>鸢尾苷(12.1)>鸢尾黄素-7-O-葡萄糖醛酸-4’-O-硫酸酯(15.1)>鸢尾黄素-4’-O-硫酸酯(15.5),而葛花苷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尼泊尔鸢尾异黄酮-7-O-葡萄糖醛酸苷和尼泊尔鸢尾异黄酮无明显的抑制活性。构效关系解析表明:C-7位糖苷化使抑制活性降低;C-7位葡萄糖醛酸或硫酸化可增强苷元抑制活性;C4’位硫酸化或甲基化可减弱苷元抑制活性。鸢尾苷及其体内代谢产物的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明显强于葛花苷及其代谢产物,提示粉葛花作为糖尿病并发症防治药物的临床价值可能高于野葛花。
杨立华[8](2014)在《复方血栓通胶囊有效成分及配比对醛糖还原酶的活性抑制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糖尿病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加长会并发眼部、肾脏等病变。其中眼科病变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为典型代表,是造成失明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多元醇途径亢进与DR关系密切。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复方血栓通胶囊对DR有显着的治疗效果,但其药效物质基础并不十分明确,导致其生产工艺无法精进,药典质量标准不够完善,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在国际市场的拓展。因此,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以醛糖还原酶(AR,多元醇通路的第一限速酶)为靶位酶,从有效成分层面出发,对复方血栓通胶囊主要有效成分及其配比进行AR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以期使其药效物质基础更明确,同时为其以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依据。本实验分为四部分:1建立了醛糖还原酶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取新鲜SD大鼠晶状体,以W:v(1:3)的比例加入pH6.2(AR的最佳酶活力条件为pH6.2)磷酸盐缓冲溶液,于<4℃条件下在研钵中研磨,4℃离心,取上清;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使其饱和度为40%,离心取上清,重复此步骤分别使硫酸铵饱和度为50%、75%对蛋白进行逐级纯化;最后用同一缓冲溶液溶解沉淀,置于冰箱中透析12h,透析液每4h更换一次。粗AR酶的蛋白含量采用经典考马斯亮蓝法进行测定。2建立了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AR活性的方法。以还原性辅酶II(NADPH,于340nm处有特征吸收)为辅酶,DL-甘油醛为底物,AR催化DL-甘油醛还原成甘油,NADPH则转化为340nm无吸收的NADP+,因此,可根据吸光度的下降速率确定AR活性。本实验逐一对NADPH浓度、酶量、反应温度、DL-甘油醛浓度等酶促反应条件进行考察,对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最终反应体系总体积为1mL,反应体系组成如下:AR粗酶(100μL)、0.0156mmol/LNADPH、100mmol/L pH62磷酸盐缓冲液、400Inmol/L硫酸锂、100mmol/L β-巯基乙醇、0.2Inmol/L DL-甘油醛,反应温度37℃。规定反应温度时使反应体系吸光度变化0.001为一个酶活性单位,即酶活力单位=AOD×1000,优化后AR活性为36个单位,活性良好。3采用上述醛糖还原酶活性测定方法,选取复方血栓通胶囊中含量较高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l、人参皂苷Rgl、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e、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I、黄芪甲苷、哈巴俄苷10种原形成分;另选取文献报道的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h2、人参皂苷F1、人参皂苷F2、原人参二醇、原人参三醇等7种三七总皂苷代谢成分,研究17种成分对醛糖还原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得R1、Rg1、Rb1、Rd、丹酚酸B、丹参酮I、隐丹参酮、黄芪甲苷、哈巴俄苷、F1、F2、Rg3、Rh1、Rh2、原人参二醇、原人参三醇的IC5o分别为:0.180、0.109、1.01、0.15、0.799、0.0652、0.0742、0.315、0.00385、0.720、0.582、0.202、0.547、0.494、0.260、0.189μmol/mL,Re无显着作用,阳性对照槲皮素IC50为0.205μmol/mL。4从17种成分中选取主要的8种原形成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I、黄芪甲苷、哈巴俄苷,以八因素三水平对其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对不同配比的各成分组方进行AR活性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抑制率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为: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丹参酮I哈巴俄苷(P<0.05),且影响的重要程度关系为:R1>Rgl>哈巴俄苷>丹参酮I;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116+8.86R1+6.48Rg1+3.00丹参酮I+0.773哈巴俄苷,r2=0.912,P<0.01,方程可信;较优成分配比为:R1、Rg1、Rbl、丹参酮I、隐丹参酮、黄芪甲苷、哈巴俄苷=1.00:0.0925:3.33:2.22:0.0534:0.251:0.00753:0.599。本论文建立了实用性较强的醛糖还原酶提取分离纯化、蛋白含量测定、活性测定方法,并以复方血栓通胶囊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及不同配比的成分组方进行了醛糖还原酶活性抑制作用研究,明确复方血栓通中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阐释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DR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成果不仅为复方血栓通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而且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宋建晓[9](2012)在《老鸭嘴降糖活性成分研究及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综合征,能引起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降低生活质量。目前全世界至少有1.71亿人罹患糖尿病,到2030年人数可能倍增达3.66亿人,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已达4000万;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糖尿病在中医中对应消渴症,在运用中药治疗消渴症方面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内外学者也对从中药、天然药物中寻找治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有效的成果。本课题选取了一种在民间具有治疗糖尿病历史的热带植物—老鸭嘴对其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并筛选其降糖活性成分。老鸭嘴属于爵床科Acanthaceae山牵牛属植物,文献报道该属植物多含有环烯醚萜类、黄酮类、酚类等化学成分物质,而对其药理活性研究表明老鸭嘴植物有降血糖、保肝、抗黄曲霉素等活性作用。本课题对产自热带的老鸭嘴乙醇总提取物进行了醛糖还原酶活性的筛选,发现其对醛糖还原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为了继续跟踪活性,寻找到活性化学成分,我们进一步把醇提取物根据极性划分成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两部分,并对这两部分再次进行醛糖还原酶活性的跟踪,结果发现乙酸乙酯部分仍然表现出良好的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也具有明显量效依赖关系;而正丁醇在相同的剂量范围内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乙酸乙酯部分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分离,从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化合物采用IR、EI-MS、1H-NMR、13C-NMR、2D-NMR等波谱方法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和鉴定,分别确定为:(1) 8-(?-Glucopyranosyloxy)-4,3-dihydro-5,4-dihydroxy-2-(3-methyl-2-butenyl)naphtha[2,3-b]oxirene-1(2H)-one、(2)4,3-Dihydro-8,5,4-trihydroxy-2-(3-methyl-2-butenyl)naphtha[2,3-b]oxir-en-1(2H)-one、(3) Thunbergin A、(4) Thunbergin B、(5)高良姜素、(6)槲皮素、(7)木樨草素、(8) 5,6,3’,4’-四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和(9)羽扇豆醇。其中化合物3和4为新化合物,1和2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对化合物3进一步进行了醛糖还原酶活性抑制试验,发现其具有较好的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为从该植物中找到降糖活性成分提供了依据。其次,本课题还对代谢组学数据预处理进行了部分方法学研究。代谢组学技术主要通过测定生物体液(如血液、尿液)、细胞提取物和组织或者组织提取液中所有分子量小于1000的小分子代谢物组信息,揭示系列关联生物标记物的综合差异,可从整体上全面分析疾病对生物系统的影响。现常用的代谢组学研究手段比较繁多,主要包括有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如GC-MS、LC-MS、CE-MS,以及核磁和核磁-质谱联用技术等。数据分析方法也有单维(假设检验和相关分析等)以及多维(主成分分析,非线性映射,偏最小二乘分析以及神经网络等)。针对代谢组学数据预处理阶段不够重视调整变量分布的问题,本课题尝试将Box-Cox变换对肝癌代谢组学数据的分布进行调整并对转化后的数据进行PCA、PLS-DA和OPLS-DA建模,实验证明,该变换能够明显提高模型的解释率和预测能力,为以后疾病的诊断和亚型分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赵新超,关景丽,高培平[10](2011)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是防治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重要药物之一,高通量、高灵敏度的筛选模型对于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开发至关重要。本文对近年来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途径、类型、方法、优缺点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为今后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糖尿病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测定的方法学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测定的方法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依帕司他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立题背景 |
1.2 依帕司他的品种特点 |
1.2.1 药理学 |
1.2.2 临床疗效 |
1.2.3 毒理学 |
1.2.3.1 一般药理学 |
1.2.3.2 急性毒性 |
1.2.3.3 长期毒性 |
1.2.3.4 致突变性 |
1.2.3.5 生殖毒性 |
1.2.3.6 致癌性 |
1.3 合成工艺的研究 |
1.3.1 依帕司他制备路线筛选及确定 |
1.3.2 工艺描述 |
1.4 依帕司他、中间体及起始物料的质量控制国内外研究情况的概述 |
1.4.1 起始物料现阶段的研究情况 |
1.4.2 中间产品及过程控制在现阶段的研究情况 |
1.4.3 依帕司他现阶段质量控制研究情况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2.1 起始物料的质量控制 |
1.5.2.2 中间产品、粗品的质量控制 |
1.5.2.3 依帕司他的结构确证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
1.5.2.4 最终产品的质量标准 |
第二章 起始物料、中间产品及终产品的质量控制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起始物料、中间产品、粗品的主要信息 |
2.2.2 试验仪器 |
2.2.3 实验试剂及配制方法 |
2.2.3.1 主要试剂 |
2.2.3.2 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内容与结果 |
2.3.1 关键起始物料控制 |
2.3.1.1 起始原料选择依据 |
2.3.1.2关键起始原料的质量控制策略 |
2.3.2 关键中间产品的质量控制 |
2.3.2.1 关键步骤及关键工艺参数 |
2.3.2.2 中间产品的质量控制 |
2.3.3 依帕司他终产品的质量控制 |
2.4 结论与分析 |
2.4.1 起始物料、关键原辅料的质量控制的研究结果 |
2.4.2 其他原料、溶剂的质量控制的研究结果 |
2.4.3 中间产品、粗品质量控制的研究结果 |
2.4.3.1 中间体一的质量控制 |
2.4.3.2 中间体二(3-羧甲基绕丹宁)的质量控制 |
2.4.3.3 依帕司他粗品的质量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依帕司他的结构确证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结构确证用样品的主要信息 |
3.2.2 试验仪器 |
3.2.3 实验试剂及配制方法 |
3.2.3.1 主要试剂 |
3.2.3.2 样品信息 |
3.3 实验内容与结果 |
3.3.1 特性鉴定 |
3.3.1.1 结构确证 |
3.3.1.2 理化性质 |
3.4 结论 |
3.4.1 依帕司他的结构确证 |
3.4.2 依帕司他的理化性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依帕司他的质量控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及配制方法 |
4.2.2.1 主要试剂 |
4.2.2.2 试剂的配制 |
4.3 实验内容与结果 |
4.3.1 杂质 |
4.3.1.1 依帕司他的杂质谱分析 |
4.3.1.2 中试样品已知杂质检测结果 |
4.3.2 依帕司他的质量控制 |
4.3.2.1 质量标准 |
4.3.2.2 分析方法的验证 |
4.3.2.3 质量标准制定依据 |
4.3.3 自制依帕司他与原研片杂质对比 |
4.4 结论 |
4.4.1 依帕司他质量控制的研究结论 |
4.4.1.1 依帕司他杂质研究结果 |
4.4.1.2 依帕司他质量标准的研究结果 |
4.4.2 自制依帕司他与原研片杂质对比的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2)复方龙芪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药效学研究及其化学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及术语简表 |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复方龙芪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药效学研究 |
第一节 复方龙芪汤对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复方龙芪汤对STZ诱导2型糖尿病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复方龙芪汤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用机制的探索 |
第一节 坐骨神经及红细胞中山梨醇含量测定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复方龙芪汤体外抑制醛糖还原酶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复方龙芪汤化学成分分析 |
第一节 复方龙芪汤干浸膏粉总糖苷的测定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UPLC/Q-TOF-MS分析复方龙芪汤化学成分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龙眼叶抗2型糖尿病作用的谱效关系及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龙眼叶抗氧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仪器 |
1.2 药物及试剂 |
2 方法 |
2.1 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的分离制备 |
2.2 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测定 |
2.3 FRAP法测定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总抗氧化能力 |
3 结果 |
3.1 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3.2 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总抗氧化能力 |
3.3 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龙眼叶不同部位指纹图谱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仪器 |
1.2 药物及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溶液的制备 |
2.2 色谱条件的选择 |
3 方法学考察 |
3.1 精密度试验 |
3.2 重复性试验 |
3.3 稳定性试验 |
4 指纹图谱的建立 |
4.1 参照色谱峰的建立 |
4.2 龙眼叶各极性部位指纹图谱的采集 |
4.3 指纹图谱与共有峰的确定 |
5 讨论 |
第三部分 龙眼叶抗氧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 |
1 龙眼叶抗2 型糖尿病药效作用研究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2 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指纹图谱的建立 |
3 “谱-效”相关分析 |
3.1 标定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的特征峰 |
3.2 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与其抗氧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谱效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基于UPLC/HPLC建立的一测多评法测定龙眼叶中5 种成分的含量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物及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溶液的制备 |
2.3 方法学考察 |
2.4 相对校正因子的确定 |
2.5 系统适应性及相对校正因子耐用性评价 |
2.6 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比较 |
3 讨论 |
第五部分 龙眼叶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
第一节 龙眼叶抗氧化血清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动物 |
1.2 药物及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和结果 |
2.1 统计学分析 |
2.2 含药血清的制备 |
2.3 Fenton-邻二氮菲法测定EFD及含药血清对·OH的清除率 |
2.4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EFD及含药血清对O~(2-)·的清除率 |
2.5 H_2O_2诱导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的实验 |
2.6 TBA法测定小鼠肝微粒体产生的MDA含量 |
3 讨论 |
第二节 龙眼叶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动物 |
1.2 药物及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和结果 |
2.1 含药血清制备方法的考察 |
2.2 样品制备方法、色谱条件的确定 |
3 方法学考察 |
3.1 精密度试验 |
3.2 重复性试验 |
3.3 稳定性实试验 |
4 讨论 |
第三节 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的入血成分分析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动物 |
1.2 药物及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质谱条件 |
2.3 动物分组与模型制备 |
2.4 龙眼叶提取物的制备与化学成分分析 |
2.5 含药血清的制备与化学成分分析 |
3 讨论 |
第六部分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四种天然成分治疗糖尿病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新型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眼底疾病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型多肽mPEG-SC20k-HM-3药物抗眼部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
第一章 mPEG-SC20k-HM-3药物抗眼部新生血管的药效学研究 |
第二章 mPEG-SC20k-HM-3药物HRVECs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 |
第三章 mPEG-SC20k-HM-3药物抗眼部新生血管的药效机制学研究 |
第四章 mPEG-SC20k-HM-3药物在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
第二部分 中药单体黄芪甲苷抗眼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 |
第一章 黄芪甲苷对db/db小鼠视网膜功能改变的观察 |
第二章 黄芪甲苷单体抗视网膜病变机制的探究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5)基于喹喔啉酮及苯并噻嗪结构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设计与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
1.2.1 糖尿病 |
1.2.2 糖尿病并发症 |
1.3 糖尿病并发症发病机理 |
1.3.1 葡萄糖多元醇通路 |
1.3.2 糖尿病并发症与氧化应激 |
1.4 糖尿病并发症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
1.4.1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
1.4.2 抗氧化剂 |
1.4.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1.4.4 糖基化终产物抑制剂 |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研究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羟基吡唑类喹喔啉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2.3 羟基吡唑类喹喔啉酮衍生物的合成 |
2.3.1 喹喔啉酮母体的合成 |
2.3.2 碘代苄氧基吡唑的合成 |
2.3.3 喹喔啉酮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4 羟基吡唑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
2.4.1 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及选择性 |
2.4.2 抗氧化活性 |
2.5 分子对接及合成化合物与酶活性位点的作用机理 |
2.6 小结 |
2.7 实验部分 |
2.7.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7.2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7.3 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及选择性实验 |
2.7.4 抗氧化活性实验 |
第3章 苯并噻嗪类对映异构体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3.3 苯并噻嗪对映异构体的合成 |
3.3.1 苯并噻嗪类羧酸衍生物的合成 |
3.3.2 苯并噻嗪对映异构体的合成 |
3.3.3 对映异构体绝对构型的确定 |
3.4 苯并噻嗪对映异构体的生物活性 |
3.5 分子模拟研究 |
3.6 小结 |
3.7 实验部分 |
3.7.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7.2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7.3 苯并噻嗪衍生物生物活性实验 |
第4章 羧酸类喹喔啉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4.3 喹喔啉酮羧酸衍生物的合成 |
4.3.1 甲氧基取代的喹喔啉酮母体的合成 |
4.3.2 喹喔啉酮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4.4 喹喔啉酮羧酸衍生物的生物活性测定 |
4.4.1 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及选择性 |
4.4.2 抗氧化活性 |
4.5 分子模拟研究 |
4.6 小结 |
4.7 实验部分 |
4.7.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4.7.2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7.3 喹喔啉酮羧酸衍生物活性实验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6)益气养阴活血法干预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
(一)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西医治疗现状 |
1 糖尿病相关治疗 |
1.1 控制血糖 |
1.2 控制血压 |
1.3 控制血脂 |
2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药物治疗 |
2.1 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拮抗剂 |
2.2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 |
2.3 抗氧化剂 |
2.4 蛋白激酶C抑制剂(PKCI) |
2.5 己糖胺途径抑制剂 |
2.6 其他 |
3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非药物治疗 |
3.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非药物治疗 |
3.2 糖尿病肾病的非药物治疗 |
(二)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中医治疗现状 |
1 中医对DR、DN等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与证候分布 |
2 中医对DR、DN等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治疗现状 |
2.1 单味中药及中药提取物治疗 |
2.2 复方中药及中成药治疗 |
(三) 讨论 |
(四)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益气养阴活血法干预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
(一) 研究目的 |
(二) 材料与方法 |
1 设计类型及原则 |
1.1 研究设计 |
1.2 样本含量(需要计算过程的文字说明) |
1.3 随机方法 |
1.4 对照 |
1.5 盲法设计 |
2 研究人群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中止临床试验的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2.7 剔除标准 |
3 治疗方案 |
3.1 研究药物 |
3.2 基础治疗 |
3.3 用药方法 |
3.4 疗程 |
3.5 禁忌症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记录项目 |
4.2 疗效性指标 |
4.3 安全性指标 |
4.4 卫生经济学评价 |
4.5 观测时点 |
5 疗效判定 |
5.1 中医证候学评价 |
5.2 疗效性指标 |
5.3 生存质量评价 |
6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
6.1 本次试验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 |
6.2 不良事件的判定 |
6.3 不良事件的记录 |
6.4 不良事件的处理 |
7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体系 |
7.1 研究影响因素的分析 |
7.2 检测指标(理化指标、置表等)采集要求 |
7.3 研究者培训 |
7.4 提高受试者依从性 |
7.5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体系 |
8 数据管理 |
8.1 源文件定义 |
8.2 数据的记录与报告 |
8.3 数据核查的规定 |
9 统计分析 |
9.1 分析数据集 |
9.2 统计分析内容 |
9.3 统计分析方法 |
9.4 统计软件 |
10 伦理学原则 |
10.1 伦理审查体系 |
10.2 知情同意 |
10.3 受益与风险 |
10.4 提前中止研究 |
10.5 研究结束后的后续医疗安排 |
11 总结与资料保存 |
(三) 研究结果 |
1 病例采集与分布情况 |
1.1 病例采集分布情况 |
1.2 采集病例的病种构成情况 |
2 可比性分析 |
2.1 一般记录项目 |
2.2 疗效指标 |
3 疗效分析 |
3.1 治疗后第12周(治疗结束)疗效分析 |
3.2 治疗后第36周(随访期)疗效分析 |
4 安全性分析 |
4.1 肝肾功能 |
4.2 胃肠道反应 |
4.3 三大常规 |
4.4 心电图 |
5 卫生经济学评价 |
(四) 讨论 |
1 关于本研究中病变“早期”的内涵 |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中的“早期” |
1.2 糖尿病肾病分期中的“早期” |
1.3 本研究中的“早期” |
2 “治未病”理论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防治的指导意义 |
2.1 中医学“治未病”理论阐述 |
2.2 “治未病”理论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防治的指导意义 |
3 本研究中“眼肾同治”的理论基础 |
3.1 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论治 |
3.2 西医理论视野下的“眼肾同治”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疗效分析 |
4.2 安全性分析 |
5 创新点与意义 |
6 不足与展望 |
(五)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7)粉葛花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成分鸢尾苷大鼠体内代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BBREVATION |
第一章 葛花及鸢尾苷的研究概况 |
1.1 葛花的研究概况 |
1.1.1 本草考证 |
1.1.2 资源分布 |
1.1.3 化学成分 |
1.1.4 药理及毒理学研究 |
1.1.5 葛花的临床应用 |
1.2 鸢尾苷的研究概况 |
1.2.1 药理研究 |
1.2.2 鸢尾苷的临床应用 |
1.2.3 定量分析方法 |
1.2.4 代谢研究 |
1.3 立题依据 |
第二章 粉葛花「the flowers of Pueraria thomsonii Benth.」化学成分的研究 |
2.1 绪言 |
2.2 葛花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结构解析 |
2.2.1 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2.2.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2.3 实验部分 |
2.3.1 仪器和材料 |
2.3.2 提取与分离 |
2.3.3 结构鉴定数据 |
2.4 小结 |
第三章 鸢尾苷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鉴定研究 |
3.1 绪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动物 |
3.2.4 给药方案与生物样品的收集 |
3.2.5 样品的预处理 |
3.2.6 UHPLC/Q-TOF MS测定条件 |
3.2.7 Metabolynx~(TM)参数设置 |
3.3 结果 |
3.3.1 鸢尾苷的裂解规律 |
3.3.2 血浆、尿液、胆汁和粪便中代谢产物的鉴定 |
3.3.3 Ⅰ相代谢产物的鉴定 |
3.3.4 Ⅱ相代谢产物的鉴定 |
3.4 血浆、尿液、胆汁和粪便中各代谢产物的相对含量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鸢尾苷大鼠血浆药代动力学研究 |
4.1 绪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动物 |
4.2.4 标准溶液的配制 |
4.2.5 给药方案与血浆样品的收集 |
4.2.6 样品的预处理 |
4.2.7 血浆样品的测定 |
4.2.8 HPLC测定条件 |
4.3 结果 |
4.3.1 血中代谢产物的鉴定 |
4.3.2 大鼠血浆药代动力学研究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鸢尾苷大鼠体内的排泄研究 |
5.1 绪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药品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动物 |
5.2.4 UHPLC/Q-TOF MS测定条件 |
5.2.5 标准溶液的配制 |
5.2.6 给药方案与样品的收集 |
5.2.7 样品的预处理 |
5.2.8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鸢尾苷的尿液排泄研究 |
5.3.2 鸢尾苷的胆汁排泄研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鸢尾苷体内代谢产物对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的研究 |
6.1 绪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药 |
6.2.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鸢尾苷及其代谢产物的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 |
6.3.2 构效关系研究 |
6.3.3 讨论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图 |
附录 |
(8)复方血栓通胶囊有效成分及配比对醛糖还原酶的活性抑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复方血栓通胶囊研究进展 |
1 复方血栓通胶囊简介 |
2 复方血栓通胶囊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第二节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进展 |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介 |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 |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 |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手段 |
第三节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
1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难点 |
2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理论 |
3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方法 |
第四节 成分组方配伍研究进展 |
1 成分组方配伍研究方法 |
2 成分组方配伍成分间相互作用研究 |
第五节 醛糖还原酶研究进展 |
1 AR的提取 |
2 AR的活性测定 |
3 ARIS的研究进展 |
前言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一节 AR粗酶的提取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AR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有效成分对AR的活性抑制作用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有效成分剂量配比对AR的活性抑制作用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老鸭嘴降糖活性成分研究及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简写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老鸭嘴降糖活性成分研究概述 |
1.1.1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概述 |
1.1.2 天然产物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概述 |
1.1.3 老鸭嘴概述 |
1.1.4 醛糖还原酶体外抑制反应概述 |
1.2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方法学研究概述 |
1.2.1 代谢组学 |
1.2.2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方法 |
1.3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1.3.1 老鸭嘴降糖活性成分研究 |
1.3.2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方法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老鸭嘴降糖活性成分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老鸭嘴成分提取 |
2.1.3 粗提物、乙酸乙酯部位和正定醇部位的的醛糖还原酶体外抑制 |
2.1.4 老鸭嘴成分分离 |
2.1.5 老鸭嘴成分鉴定 |
2.1.6 单体成分的醛糖还原酶体外抑制 |
2.2 结果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的方法学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实验样本 |
3.1.3 检测方法 |
3.1.4 峰强度数据的提取和预处理 |
3.2 BOX-COX 变换在肝癌代谢组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3.2.1 Box-Cox 方法介绍 |
3.2.2 变换前后变量正态性比较 |
3.2.3 基于变换前后数据集的统计模型性能评估 |
3.2.4 性能比较结果 |
3.3 结果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4.1 研究工作总结 |
4.2 研究展望 |
附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体外筛选 |
2 体内筛选 |
2.1 柱层析方法 |
2.2 荧光法 |
2.3 ELISA测定方法[22-23] |
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四、糖尿病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测定的方法学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依帕司他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研究[D]. 杨赓晨.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2)
- [2]复方龙芪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药效学研究及其化学成分分析[D]. 何洋.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3]龙眼叶抗2型糖尿病作用的谱效关系及血清药物化学研究[D]. 麦嘉妮.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
- [4]新型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眼底疾病的实验研究[D]. 丁瑜芝.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5)
- [5]基于喹喔啉酮及苯并噻嗪结构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设计与合成研究[D]. 郝鑫.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9)
- [6]益气养阴活血法干预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的多中心临床研究[D]. 陈圣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4)
- [7]粉葛花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成分鸢尾苷大鼠体内代谢的研究[D]. 曲佳琳. 沈阳药科大学, 2014(05)
- [8]复方血栓通胶囊有效成分及配比对醛糖还原酶的活性抑制作用研究[D]. 杨立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9]老鸭嘴降糖活性成分研究及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 宋建晓.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7)
- [10]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研究进展[J]. 赵新超,关景丽,高培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