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青杨芽浸提液在林木扦插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蔡湘琴[1](2016)在《卷荚相思种子60Co-γ辐射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卷荚相思(Acacia cincinnata)属含羞草科(Mimosaceae)金合欢属(Acacia)植物。原产于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引入我国后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生长较好。本论文以卷荚相思种子为材料,通过60Co-γ射线辐射7个剂量(0Gy、200Gy、400Gy、600Gy、800Gy、1000Gy)处理后,对其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性状、保护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特性等进行观察和测定,研究60Co-γ射线对卷荚相思的生物学诱变效应,筛选卷荚相思变异植株,为进一步进行卷荚相思诱变育种提供重要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60Co-γ射线对卷荚相思种子萌发的诱变效应明显,主要表现在低剂量400Gy辐射处理提高了卷荚相思种子发芽率、根长,发芽势在200Gy处理组稍高于对照组;较高剂量处理对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明显,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发芽势、苗高、鲜重总体呈显着下降趋势,萌发期不同类型性状的变异情况增多。2.不同60Co-γ射线辐射剂量对卷荚相思幼苗成株后生长性状的影响显着,低剂量辐照对植株的生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株高、地径、节间长度、叶长、叶宽、叶面积、展叶数、叶重的增加,而高剂量辐照使植株生长、形态各指标显着降低,主要为株型和叶型的变异。3.由幼苗相对成活率的回归方程y=1.0887-0.00061x其相关系数0.90725,确定卷荚相思种子辐照处理的半致死剂量为965.1Gy、临界剂量为1129Gy、70%生长量剂量为637.2Gy,可知适宜的辐射诱变剂量范围为637.2Gy-1129Gy。4.对卷荚相思幼苗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研究表明:不同辐射剂量对幼苗的根、茎、叶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各处理卷荚相思在根、茎、叶三个部位的SOD活性、丙二醛含量变化趋势相似,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大致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卷荚相思各部位POD活性呈不同起伏变化,其大小顺序为:根>茎>叶;而CAT活性和PPO活性在不同部位间的变化各有不同,在不同的剂量处理受到促进或抑制,其中高剂量辐射影响较大。经相关性分析,卷荚相思根、茎、叶的SOD活性与辐射剂量呈显着性正相关,MDA活性与辐射剂量呈显着性负相关。5.不同辐射剂量处理下卷荚相思叶片叶绿素含量差异显着。相比于对照,200Gy辐射处理促进了叶绿素含量的增加;而较高辐射(400-1200Gy)处理则降低了各个处理叶绿素含量,并且剂量越高叶绿素含量越低。6.不同辐射剂量处理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差异不显着,均呈由低到高的起伏变化趋势,在200Gy和1000Gy、在800Gy和1200Gy分别取得2个低峰值和2个高峰值;不同辐射剂量处理对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影响差异不显着,二者变化趋势一致,低剂量200Gy处理组达最高值,高剂量处理使其显着降低。7.不同辐射剂量处理对卷荚相思叶片光合特性差异影响显着。其中净光合速率随辐射剂量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分别在200Gy和1200Gy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与对照相比上升了47.7%和降低了52.3%;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再增加后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均在200Gy和1200Gy辐射剂量下取得最高峰值、最低峰值;胞间CO2浓度呈由低到高的起伏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且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其中最高剂量抑制程度最大。8.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处理对不同性状因子的影响程度不同。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采用发芽率、发芽势、苗高、根长、酶活性、MDA含量、成活率、叶片性状、Fv/Fm、Fv/Fo、光合特性共21个测量指标,对不同辐射剂量处理卷荚相思诱变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影响卷荚相思诱变效应的主导因子为叶片性状、光合特性、发芽势、成活率等指标,综合评价中各处理剂量的排名顺序依次为200Gy>400Gy>800Gy>0Gy>1000Gy>600Gy>1200Gy。再综合考虑各主成分的重要程度、生长性状、酶活性、光合特性指标等,初步认为200Gy、400Gy、800Gy这三种剂量可以很好的反应60Co-γ射线对卷荚相思的诱变效应。
程云清,刘剑锋,王占武,刘春明,倪福太,邹振峰[2](2011)在《鞍杂杨组培快繁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了鞍杂杨(Populus × xiaozuanica cv.Anza)休眠芽的初代培养、茎段与叶片诱芽培养及试管苗生根技术,以满足工厂化生产的需求。结果表明:休眠芽茎段在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0.5 mg/L+GA30.2 mg/L中培养20 d后,萌发率达到94%,芽体平均长度达到5.58 cm;诱芽培养时,茎段外植体在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0.2 mg/L中出芽率96.55%,平均单个外植体出芽数为7.86个,增殖效果最佳,叶片为外植体时增殖效率较低;生根培养基以1/2MS+IBA 0.5 mg/L为宜,生根率可达96.67%。生根苗移栽至腐殖土栽培成活率90%以上。成功建立了鞍杂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
刘永军[3](2007)在《毛白杨嵌合体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自河北省宁晋县获得一个特殊的毛白杨株系,确定为嵌合体。该嵌合体苗木的主要性状与毛白杨相似,但叶片略小,叶尖较尖;皮色为灰绿色,表皮可纵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平滑,类似毛白杨,另一部分有纵棱,与某些杂杨如小叶杨类似;皮孔分布均匀,菱形,与小叶杨相似。该嵌合体与毛白杨最大的区别是枝条扦插成活率远远高于毛白杨(38.2%),达96.4%。扦插成苗后发生分离,其中88%为毛白杨,2.6%为杂杨,9.4%仍为嵌合体。本文对嵌合体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并研究了插条生根行为和扦插生根过程中一些生理生化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表明,嵌合体无论有棱部分还是平滑部分及由此萌生的毛白杨的叶片和皮层酶谱更接近于毛白杨;而由嵌合体分离出的杂杨酶谱与小叶杨类似。说明该嵌合体极有可能是毛白杨与小叶杨在某一环节(如嫁接)发生嵌合所致。2.普通毛白杨、毛白杨嵌合体以及由嵌合体萌生分离的毛白杨、小叶杨的插条生根行为的观测结果表明,嵌合体与分离小叶杨一样容易生根,萌根时间均在插后两周左右,发根部位集中在插条中部和切口处,中部根多数自皮孔生出,切口处则是先形成愈伤组织,然后自愈伤组织分化出根;而普通毛白杨和分离毛白杨相似,不容易生根,只是在切口处形成大量愈伤组织,但不能分化生根。3.对其扦插生根过程的动态跟踪分析表明,嵌合体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扦插初期呈上升趋势,第9d升至高峰,之后下降,第18d降至低谷,第21d又出现一高峰,而毛白杨无此规律,且在前9d,第15d~21d与嵌合体恰好相反;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在前期与过氧化物酶相似,也是先升后降,而毛白杨恰好相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开始呈下降趋势,在第6d~9d出现一个低谷,之后有所升高但没有太大变化,而毛白杨开始呈上升趋势,第9d形成高峰,之后有所下降,但规律不明显;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嵌合体总体比毛白杨高,且两者在后期(第15d~27d)变化相反;嵌合体扦插初期酚含量较低,在前期呈上升态势,而后稍有下降,至第12d为一低谷,之后上升,至第11d又升至高峰,再下降,而毛白杨扦插初期酚含量较高,而后迅速下降,至第6d为一低谷,此后与嵌合体变化基本一致,但第12d之后大幅度升高;嵌合体的黄酮含量开始呈下降趋势,第6d降至低谷,而此时毛白杨已迅速升到第一个高峰,第9d嵌合体回升,毛白杨则降至最低点,第12d两种试材均升至高峰,之后变异不大。试验证明,嵌合体易生根与其过氧化物酶、吲哚乙酸氧化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酚类、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是其协同作用的综合结果,而毛白杨不易生根也恰是不能满足这些要求。
邢亚娟[4](2005)在《中国山杨与美洲山杨杂交种新品系选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是我国首次采用国际先进的杂交育种程序“B-S-C-S”方法大规模地进行中美山杨地理远缘杂交育种,选育出了达到育种目标的新品系,改良了中国山杨遗传品质,拓宽了山杨的遗传基础,在山杨育种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对中美山杨杂种无性系的微体繁育技术的研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适于中美山杨杂种无性繁殖的优化系统,解决了山杨无性繁殖困难,繁殖率低的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杂交育种和选择育种,选育出8个优良家系,分别为Ca、Dd、Gh、Id、Gd、Da、Bd、Df;选育出10个优良单株,分别为Gd42-1、Id42-1、Ca42-1、Gh32-2、、Gd31-1、If71-1、Dd51-1、Da31-1、Id42-2、Bd44-1;经过无性系评比,选育出4个优良杂种无性系,分别为Id42-1、Gd42-1、Ca42-1、Gh32-2,其中Id42-1、Gd42-1经过检验为三倍体,这4个无性系生长速度快,7a平均高度达9.5m~10.5m,平均胸径8.7cm~10.9cm,材积生长量达0.0255m3~0.0448 m3。抗性强,没有冻害,病虫害极少。通过区域试验后可替代北方山地造林树种,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优良品系。 2、通过对山杨无性系微体繁育技术的研究,确定了较适宜的初始培养基为WM培养基,分化率达80%~95%;改良的WM培养基适合继代增殖,增殖倍数可达11~15倍;培养基中蔗糖和琼脂的含量以及培养条件对玻璃化的产生都有影响,最佳的蔗糖和琼脂配比为琼脂7g/l,蔗糖30g/l,高温、透气性差的封口膜、光强不足均显着促进玻璃化苗的发生;适于试管苗生根的培养基为中等无机盐浓度的1/2MS培养基和改良的WM培养基,生根率可达92.8%~93.3%。将嫩枝扦插方法引进组织培养中,繁殖速度提高1倍以上,解决了山杨无性繁殖难题,缩短了育种周期,优化了繁育程序。 3、利用5对特异引物对3个山杨杂种类型进行了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的分析,通过Shannon指数和Nei’s期望杂合度估算其遗传多样性,证实中国山杨杂种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其次是中美山杨(母本来自小兴安岭),最小的是中美山杨(母本来自张广才岭)。利用遗传距离矩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一定的遗传距离基础上,中美山杨各杂种聚为一类,然后又与中国山杨杂种聚为一类。
嵇晓芳,曲向伟,王德斌,王瑞明,朴楚炳[5](2002)在《大青杨芽浸提液在林木扦插上的应用》文中认为大青杨芽浸提液在林木扦插上应用的结果表明,使用大青杨芽浸提液使红松插穗生根率达到27.5%,樟子松插穗生根率达38%,水曲柳插穗生根率达62.5%.
二、大青杨芽浸提液在林木扦插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青杨芽浸提液在林木扦插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卷荚相思种子60Co-γ辐射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诱变育种研究概述 |
1.1.1 辐射诱变育种的发展与特点 |
1.1.2 辐射对林木诱变效应研究 |
1.1.3 诱变后代筛选和鉴定 |
1.1.4 诱变适宜剂量的确定 |
1.2 卷荚相思育种研究现状 |
1.2.1 卷英相思种质资源现状 |
1.2.2 相思类树种的引种 |
1.2.3 常规育种 |
1.2.4 转基因育种 |
1.2.5 诱变育种 |
1.3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辐射诱变对卷荚相思种子萌发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及来源 |
2.1.2 种子辐射处理 |
2.1.3 种子发芽试验 |
2.1.4 幼苗生长形态指标的测定 |
2.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60)Co-γ射线辐照对卷荚相思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1.1 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2.3.1.2 对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
2.3.1.3 对卷荚相思萌发期生长的影响 |
2.3.1.4 卷荚相思种子萌发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2.3.1.5 萌发期形态畸变幼苗观察与统计 |
2.4 小结 |
3 辐射诱变对卷荚相思移植后生长、形态指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苗期管理与定植 |
3.1.2 移植后株高、地径、节间长度的测定 |
3.1.3 叶片形态指标的测定 |
3.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60)Co-γ射线辐照对卷荚相思幼苗成活率的影响 |
3.3.2 对幼苗株高、地径、节间长度的影响 |
3.3.3 对叶片形态指标的影响 |
3.3.4 幼苗生长形态指标相关性分析 |
3.3.5 适宜诱变剂量的选择 |
3.4 小结 |
4 辐射诱变对卷荚相思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取样 |
4.1.2 酶液的制备 |
4.1.3 测定方法 |
4.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辐射剂量处理对卷荚相思幼苗SOD活性的影响 |
4.3.2 不同辐射剂量处理对卷荚相思幼苗CAT活性的影响 |
4.3.3 不同辐射剂量处理对卷荚相思幼苗POD活性的影响 |
4.3.4 不同辐射剂量处理对卷荚相思幼苗PPO活性的影响 |
4.3.5 不同辐射剂量处理对卷荚相思幼苗MDA含量的影响 |
4.3.6 卷荚相思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4 小结 |
5 辐射诱变对卷荚相思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叶绿素素含量的测定 |
5.1.2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5.1.3 光合特性指标的测定 |
5.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辐射剂量处理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3.2 不同辐射剂量处理对卷荚相思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5.3.2.1 对叶绿素荧光参数F_o、F_m、F_v的影响 |
5.3.2.2 对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和F_v/F_o的影响 |
5.3.2.3 卷荚相思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
5.3.4 不同辐射剂量对卷荚相思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 |
5.3.4.1 对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的影响 |
5.3.4.2 对叶片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_2浓度(Ci)的影响 |
5.3.4.3 卷荚相思叶片光合特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
5.4 小结 |
6 主成分分析 |
7 讨论与结论 |
7.1 辐射处理卷荚相思种子的诱变效应 |
7.2 卷荚相思种子诱变效应综合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鞍杂杨组培快繁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初代培养 |
2.2 外植体类型与激素配比对芽诱导的影响 |
2.3 继代与生根培养 |
2.4 移栽 |
3 讨论 |
(3)毛白杨嵌合体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嵌合体的研究进展 |
1.1.1 植物嵌合体的定义 |
1.1.2 植物嵌合体的鉴定 |
1.1.3 植物嵌合体的特点 |
1.1.4 植物嵌合体的类型 |
1.1.5 植物嵌合体的作用 |
1.1.6 植物嵌合体的形成方法 |
1.1.7 植物嵌合体的应用 |
1.2 毛白杨繁育的研究进展 |
1.2.1 毛白杨概述 |
1.2.2 毛白杨的起源 |
1.2.3 毛白杨的繁殖技术 |
1.3 不定根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1 不定根发生的解剖学因素 |
1.3.2 不定根发生的生理生化基础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2.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嵌合体生物学特性研究 |
2.3.2 嵌合体扦插生根相关理化特性分析 |
2.4 讨论与结论 |
2.4.1 讨论 |
2.4.2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中国山杨与美洲山杨杂交种新品系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林木杂交育种进展 |
1.1.1 林木杂交育种策略的发展 |
1.1.2 林木育种中的杂种优势 |
1.1.3 杨树杂交育种进程 |
1.1.4 山杨杂交育种研究概况 |
1.2 山杨三倍体与突变 |
1.2.1 三倍体的特点 |
1.2.2 人工诱导三倍体 |
1.3 山杨遗传改良目标与方法 |
1.4 杨树无性繁殖技术 |
1.4.1 杨树无性繁殖配套技术 |
1.4.2 组织培养及其影响因素 |
1.5 遗传多样性与分子标记 |
1.5.1 遗传多样性的含义 |
1.5.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5.3 SSR标记及其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
1.5.4 杨树分子标记研究现状 |
1.6 开展中美山杨杂交育种研究的目的及理论意义 |
2 中国山杨与美洲山杨杂交育种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山杨与美洲山杨花粉生命力测定 |
2.2.2 山杨与美洲山杨杂交种子比较 |
2.2.3 杂种苗苗期选择 |
2.2.4 优良家系及优良单株选择 |
2.2.5 杂交子代无性系测定 |
2.2.6 优良杂交组合筛选 |
2.2.7 三倍体山杨检测 |
2.3 本章小结 |
3 山杨优良杂种无性系微体繁育技术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影响初始培养芽分化的因素 |
3.2.2 影响继代增殖效果的因素 |
3.2.3 山杨杂种苗愈伤组织的再生途径 |
3.2.4 影响组织培养生根的因素 |
3.2.5 无菌苗微体扦插 |
3.2.6 炼苗移栽 |
3.3 本章小结 |
3.3.1 影响中美山杨杂种无性系初始培养芽分化的因素 |
3.3.2 影响中美山杨杂种无性系继代增殖效果的因素 |
3.3.3 山杨杂种苗愈伤组织的再生途径 |
3.3.4 影响组织培养生根的因素 |
3.3.5 无菌苗微体扦插 |
3.3.6 炼苗移栽 |
4 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山杨杂种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等位基因与多态百分率 |
4.2.2 DNA水平的遗传变异 |
4.2.3 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大青杨芽浸提液在林木扦插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卷荚相思种子60Co-γ辐射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D]. 蔡湘琴.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9)
- [2]鞍杂杨组培快繁技术[J]. 程云清,刘剑锋,王占武,刘春明,倪福太,邹振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02)
- [3]毛白杨嵌合体的初步研究[D]. 刘永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 [4]中国山杨与美洲山杨杂交种新品系选育研究[D]. 邢亚娟. 东北林业大学, 2005(08)
- [5]大青杨芽浸提液在林木扦插上的应用[J]. 嵇晓芳,曲向伟,王德斌,王瑞明,朴楚炳.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