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ATHEMATICAL MODEL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DENSE PARTICULATE FLOWS(论文文献综述)
章剑强[1](2019)在《基于CFD-DEM耦合的结晶相漂移沉积及壁面损伤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氢冷换设备是维系石化炼油工业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设备。然而,由于原油的多源化和劣质化,加氢冷换设备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大量的铵盐结晶颗粒。铵盐结晶颗粒随着设备管道中的多相流体流动发生漂移沉积现象,一旦遇水会溶解生成强腐蚀性的溶液,对管束壁面产生强烈的冲刷腐蚀。因此,相关的加氢冷换设备管束泄漏、爆管等重大恶性事故频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负面影响。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管束壁面损伤模型来准确预测加氢冷换设备高风险区域及其壁面减薄速率是重中之重。本文针对加氢冷换设备中的管束,采用CFD-DEM耦合的方法,构建铵盐结晶相漂移沉积冲击和铵盐腐蚀性溶液冲刷腐蚀模型,实现换热管束壁面减薄速率的定量预测,最后将所构建的壁面损伤模型应用于ZS加氢精制工艺中的换热器E2104和空冷器AC2101,对其失效风险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铵盐结晶相漂移沉积冲击:使用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方法对相关实验数据以及已有漂移沉积冲击经验公式在其适用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进行训练,构建了DNN漂移沉积冲击壁面损伤预测模型,并将其嵌入OpenFOAM的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和离散元模型(Discrete Element Model,DEM)的耦合计算过程,使用弯管漂移沉积冲击实验进行验证,模拟结果的误差为5.35%。2.对于铵盐腐蚀性溶液冲刷腐蚀:将理论计算模型及由实验数据得到并经遗传算法优化的经验公式实现于自主设计的corrosionModel类中,针对颗粒溶解、浓度扩散、冲刷腐蚀三个过程,开发基于OpenFOAM的求解器——DPCFoam,使用加氢空冷器前注水管失效案例进行验证,模拟结果误差为5.40%,形成了基于DPCFoam求解器的冲刷腐蚀定量计算方法。3.将管束壁面损伤模型应用于ZS石化加氢精制冷换设备的管束壁面损伤风险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换热器E2104的高风险区域为每排左起前3根管束,最大壁面减薄速率为3.54mm/a,次级风险区域为第36排的中后段管束(第3排的1517号管、第4排的1518号管、第5排的1619号管、第6排的1619号管以及第7排的1719号管);空冷器AC2101的高风险区域为入口冲击区对应管束(上排的10、11和35、36号管和下排的9、10、11和34、35、36号管),最大壁面减薄速率为1.25mm/a,次级风险区域为中央对撞区和两侧回流区对应的管束(上排的1、2和44、45号管和下排的1和44号管)。本文的创新性在于:(1)使用DNN方法构建了误差为5.35%的DNN漂移沉积冲击模型。(2)自主开发了基于OpenFOAM的DPCFoam求解器,构建了颗粒溶解、浓度扩散、壁面损伤过程的CFD-DEM耦合计算模型,与实际案例对照表明冲刷腐蚀破坏位置高度一致,最大壁面减薄速率的误差为5.40%。
王健[2](2020)在《柱状危岩体崩塌-堆积-涌浪概化模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三峡航道作为我国的黄金航道,有着极大的旅游资源和重要的通航意义,航道安全是长江经济带平稳发展的生命线。自三峡大坝蓄水以来,库区两岸斜坡上调查发现了大量的柱状危岩体,危岩体崩塌将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崩塌灾害的评估与防治工作便成为了当前的维护航道安全的重要工作。库区的崩塌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等特征。目前,对于库区危岩体崩塌的研究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缺少相应定量化的研究。因此,定量化分析是较为精确反映柱状危岩体崩塌破坏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三峡库区库岸发育的柱状危岩体以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比例尺为1:300的概化物理模型开展试验确定研究柱状危岩体失稳破坏模式、堆积形态以及产生涌浪高度等,试验中引入高宽比a值(柱体高宽比)和水深4)为试验变量,为临水条件下柱状危岩体发生崩塌破坏时危险区的划定和灾害防治提供了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非涉水条件下进行了6组试验,设计6种柱体高度梯度,分别为0.2m、0.4m、0.6m、0.8m、1m和1.2m,即采用6种不同高宽比a的颗粒柱体开展崩塌试验。研究发现在柱体失稳运动过程中,由于高宽比的差异出现了两种典型的破坏机制,当a<2时,破坏过程主要为初始阶段、破坏阶段、后破坏阶段;当a≥2时,分为初始阶段、破坏I阶段、破坏II阶段、后破坏阶段。发现在a≥2试验的破坏I阶段中柱体底部出现明显地压溃破坏。同时,还定量化的研究了崩塌持续时间、堆积坡角、最远运动距离、残余高度以及质心垂直运动距离相关特征,并得出预测公式。公式显示当柱体的高宽比a值增加时,崩塌持续时间∞、最远运动距离8)、势能损失率η以及残余高度Hc随之增加,而颗粒体最终形成堆积体的坡角θ呈下降之势。2)同时,还对淹没度小于0.5的颗粒柱体开展了11组涉水试验。涉水颗粒体柱体的破坏过程主要为:初始阶段(破坏面形成)、破坏I阶段(崩塌入水-涌浪形成)、破坏II阶段(剪切滑移-推移水体)和后破坏及涌浪传播阶段(表面流-涌浪传播)。结果表明,涉水条件下颗粒柱体崩塌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固-水”相互作用,是导致涉水试验与无水试验中颗粒体的运动与堆积出现差异的内在原因,其中颗粒入水导致水体无规则卷覆、流动和推移等,反之,水体的阻力、浮力与流动反作用于颗粒体。查明了“固-液”交互机制。3)通过开展多组次的崩塌试验,根据试验得到大量的试验数据。以柱体的高宽比a值与涉水深度为自变量,最大涌浪8)为因变量得到最大涌浪预测公式,并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将该公式运用于箭穿洞危岩体的崩塌涌浪预测,并将该预测公式的预测结果与Noda法、潘家铮法以及水科院公式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最大浪高与水科院公式法的结果相近。该公式能够较精确地预测以崩塌解体入水的危岩体的最大涌浪高度。
辛亚男[3](2019)在《天然气水合物制备过程的复杂多相流传递过程研究》文中提出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NGH技术)亦称为天然气固化技术(GTS),是利用水合物优秀的储气能力,将天然气由气态转化成固态水合物形式来储运,是一种本质安全的新型天然气储运技术,可望成为LNG或PNG技术的有效补充和替代技术,也因此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研究。现有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实验室研究和理论计算,对水合物制备过程的传递特性及反应混合体系的多相流传递特性方面研究比较薄弱;对天然气水合物制备过程的多相流动与相际传递的认识,大多是经验性的,理论模型不多。鉴于水合物制备过程的复杂性及水合物技术工业应用的重要性,有必要进行放大规模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水合物制造设备放大面临两个问题—气液混合和反应热的移除,因此围绕这两个问题,本文以促进多相反应体系的热质传递为核心,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新型水合物反应单元和混合换热方式制造天然气水合物;将CFD技术、颗粒动力学、群平衡模型、传热传质理论、水合物生成动力学理论、相平衡理论和多相流实验交叉结合,不仅利用实验直接测量,而且采用基于机理的简化模型和数值模拟分析天然气水合物制备过程多相系统的特征。主要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内生力场下的水合物制备系统的设想。独创性的提出使用螺旋内槽管作为水合物反应单元管,在NGH制备反应器内使用反应管管外降液膜结合管内螺旋内槽的混合换热方式,促进体系的传热和传质过程。2、采用欧拉-欧拉-欧拉三流体模型结合颗粒动力学理论对新型螺旋内槽管内气液固三相流动状态进行了模拟研究,考察了不同流体表观流速、颗粒粒径、气泡大小下管内流体的流动状态和分布。结果表明,内槽管对流体的扰动使管内产生了复杂的二次流现象,加上气液固三相间的密度差,在产生的螺旋流和离心力的作用下,水合物和天然气在管中心位置聚集,同时管壁处的含量减小。二次流的存在使得各相界面快速更新与反应混合物的有效分离,促进水合物生成体系的传热和传质过程。3、采用CFD方法耦合PBM模型,考虑气泡在流动过程中的聚并和破碎对于流场及传质的影响,进而利用溶质渗透理论结合Kolmogorov各向同性湍流理论模拟计算出螺旋内槽管内不同温度压力、气液表观流速、气体组成下的液膜侧的气液传质系数kl。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压力变化对于气液传质系数ki基本没有影响;同时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温度的降低,气液传质系数ki减小;随着气液表观流速的增加,气液传质系数ki增大,管壁附近传质系数最大,而管中心的传质系数最小,数量级在10-5到10-4之间;而由于不同气体在水中的扩散系数的差别,导致不同气体组成下的气液传质系数kl也不同。4、使用CFD方法进行了螺旋内槽管内单相流(液相)及气液两相流过程中强化传热模拟。由于螺旋内槽管明显的二次流现象,提高了管内流体的湍流程度,同时根据场协同理论,二次流的产生增强了速度场与温度场之间的协同程度,大大提高了流体传热效率;螺旋内槽管具有强化传热的效果,不同条件下的管内Nu数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同时螺旋内槽管内气液两相流的Nu数最大,单相流的Nu数其次,圆管单相流Nu数最小。设计了反应管外降膜式热交换器,并对其进行了计算,通过与传统管壳式换热器的对比,证明了降液膜流动的换热效果要远高于传统管壳式换热器;同时通过VOF方法模拟了降膜流动及换热过程,并进行了相互验证。5、基于Kashchiev和Firoozabadi的经典水合物成核和生长理论,将其体系从单组分-水系统扩展到本文的多组分气体(天然气)-水-SDS系统,同时结合经典结晶理论利用传质系数kl对水合物生长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适用于螺旋内槽管流动体系内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动力学模型。将反应体系有效表面能作为唯一可调模型参数,考察了它对于天然气水合物成核和生长速率的影响,有效表面能越大,成核速率越小,而对于水合物生成驱动力和生长速率没有影响。6、搭建了由多管(螺旋内翅管)气—液鼓泡式反应结晶器构成的NGH制备中试反应器,在反应结晶器中使用降液膜结合管内螺旋内翅片的混合换热方式。使用设计的反应器进行了水合物生成实验研究,获得不同温度、压力及水泵循环流速下的储气量、气体消耗量及平均气体消耗速率。由结果可知,平均气体消耗速率随着压力的升高和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同时增大水泵的循环流速,可以相应的增大气体的消耗速率。通过建立的水合物生长模型与实验数据进行匹配,优化得到了不同条件下有效表面能。通过模型计算,获得反应时间内总的气体消耗量、平均气体消耗速率及气体消耗速率曲线,平均气体消耗速率结果表明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总体而言,天然气水合物的制备涉及极为复杂的气液固三相流传递过程。本文的研究仅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然而CFD等技术与实验的结合可为进一步地设计和构造合理的反应结晶器提供理论指导,为大规模水合物制备提供可能。
李东泽[4](2019)在《成品油管内颗粒团一维运移模型的建立及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成品油管道运行期间经常发生由于杂质堵塞设备导致的管道停输事故,例如兰-成-渝成品油管线、齐-宿成品油管线、青-济-邯成品油管线等。对兰-成-渝成品油管道中的堵塞物取样分析,腐蚀产生的铁的氧化物约占70%,其余为管道施工时存留的石子及焊渣。随着管道的运行,清管杂质中氧化铁的量并未随清管操作的不断进行而显着减少。由此可见,杂质中的氧化铁不仅来源于施工期间管道暴露于大气中产生的浮锈,也来源于管道的内壁腐蚀。究其原因,中国大部分成品油管道采用水联运的方式投产,即在正式运行前,检验管道在装水条件下的严密性及强度。当碳钢表面被水相预润湿后,碳钢表面形成一层油相难以驱除的水膜,为腐蚀提供了电解质溶液环境。成品油管道内腐蚀问题给生产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了移动床流时颗粒团在管道内的受力,基于力平衡原理建立了成品油管道内固体颗粒团的一维运移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得到石英砂颗粒团在管道中所受到的剪切力、阻力以及自身内力的表达式,并建立移动床流状态下的颗粒团一维运移模型。设计并搭建成品油携杂质试验环道系统,观察并记录石英砂颗粒团在成品油管道中处于移动床状态下的运移速度变化情况。利用部分实验数据拟合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并用其余实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颗粒团由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转化的过程,并能较好地预测不同工况下颗粒团的临界流量以及处于稳定运移段时的运移速度,为实际成品油管道清除腐蚀杂质提供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曹世杰[5](2019)在《储层岩石热损伤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油气生产过程中,不同温度的各种工作液与储层接触,由于热力影响导致储层渗流性质发生改变。国内外大量实验显示,储层岩石经历热力作用后其内部将产生大量热力诱导裂缝,形成微裂缝网络极大地提高其渗透率流动性能,这对于储层改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岩石经历热力作用引起其内部裂缝形成和裂缝扩展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强度、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随温度变化的热-固耦合模型,采用颗粒流离散元方法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颗粒大小、初始孔隙度(渗透率)、热作用加热速率、热作用持续时间、初始裂缝、矿物组成比例和冷却速率对热力诱导裂缝的影响。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热力诱导微裂缝最先出现在热膨胀系数差异最大的两种矿物之间,形成晶间裂缝;随着温度的继续增加,晶间裂缝继续萌生、扩展,并伴随有穿晶裂缝的形成;整体热作用的效果好于端部热作用;大孔隙度的岩石在热应力作用下,其内部的孔隙结构具有抑制微裂缝形成的作用,产生的裂缝网络较小;在较小加热速率情况下,岩石热力诱导裂缝主要受颗粒间热膨胀系数差异的影响;在较大加热速率情况下,岩石热力诱导裂缝主要受温度梯度的影响;随着热作用持续时间的增加,在原有裂缝的基础上将发生“二次破坏”,使已形成的裂缝网络进一步发育;初始裂缝的尖端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萌生新的微裂缝并在初始裂缝的方向上继续扩展、延伸;在较高的冷却速率作用下,岩石内部易诱发更大的热应力,岩石热力诱导裂缝的效果更好;最后,提出了一种在水力压裂裂缝中进行热处理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向华平[6](2019)在《磷石膏褐煤化学链气化过程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温室效应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热点,而化学链燃烧技术(CLC)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燃烧技术,它能够实现CO2内分离、无NOx的生成以及没有能量损失等多种优点。当前该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反应器的设计与运行、载氧体的性能研究以及流动与反应的数值模拟等方面。化学链气化技术基于化学链燃烧技术发展而来,通过煤、载氧体和水蒸气三者之间的反应来制备以CO、H2为主的合成气。磷石膏是一种工业固废,排放量和堆积量很大,严重污染环境,由于其主要成分是CaSO4,故可用作载氧体以充分利用;褐煤易风化且不易存储和运输,目前多以直接燃烧为主,能源效率低且污染环境,将其作为化学链气化过程中的固体燃料,避免了与空气的直接接触,无NOX产生且能量得到充分利用。本文选取热态流化床的燃料反应器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双流体模型并耦合传质传热和化学反应,用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温度、压力、气速对流化过程的影响。通过热分析实验基于缩核模型得到了磷石膏、褐煤、水蒸气整体反应的还原动力学模型以及数值模拟所需动力学参数,分别对冷态流化床和热态流化床内气固相体积分数分布、速度分布以及床内物料分布进行模拟,通过床内轴向压力梯度分布和反应后CO、CO2的产率验证了模拟方法和模型的可行性,基于冷态流化过程,在热态流化模拟中考虑了多成分多阶段的化学反应,模拟了反应器内气固流动、组分分布等随条件变化的特性规律。在此基础上,解释了一些重要参数如温度、压力、气速对燃料反应器内流化过程的影响,实现了对实验的补充和拓展,为工业化大型操作提供理论基础。
叶一璇[7](2019)在《基于相似性原理的回转筒内颗粒运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球磨机、回转窑等回转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化工、矿业和制药行业,主要用于物料的粉磨、混合、煅烧等,筒内颗粒运动情况与物料破碎效果、混合质量等产品性能的优劣及工作效率紧密相关。由于筒内颗粒运动的定量信息难以通过实验手段获取,因此数值模拟成为研究回转筒内颗粒运动的重要手段。随着工业回转筒设备不断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其内部颗粒规模和体系不断扩大,给数值模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采用GPU、GGPU、并行等常规高性能高效率计算手段虽然能一定程度上增加颗粒计算体系和提高计算效率,但一般颗粒体系规模难以突破千万量级,与实际回转筒内的颗粒数量依然存在巨大差距。为此,研究者不得不采用缩小计算体系的方法来对实际工业回转筒进行仿真研究。常见的方法有缩小回转筒尺寸和增大颗粒粒径等。深入研究缩小后回转筒内颗粒运动形态的尺度效应是进一步阐明筒内颗粒运动的必要途径,也是解决颗粒计算体系规模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了两种缩小回转筒内颗粒系统规模的方法,推导了缩比后的相似模型与原模型的物理参数及结构参数之间的缩比关系,并结合实验和数值仿真来对相似模型与原型间参数的缩比关系进行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回转筒内颗粒脱离过程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颗粒脱离角与回转筒转速、重力加速度以及回转筒半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据此对相似模型和原型的相关物理参数和结构参数之间的缩比关系进行了推导。(2)基于所推导的参数缩比关系,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方案,研制了回转筒内物料运动分析实验平台,设计并制备了三个不同大小的回转筒,采用高速相机分别对筒内单颗粒实验和多颗粒实验过程进行了跟踪拍摄;提取了单颗粒在不同回转筒内的运动轨迹和多颗粒抛落过程形成的颗粒帘轮廓,分析对比以验证所推导缩比关系的正确性。(3)以ABS颗粒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排水法、刮片法、碰撞法、接触摩擦法等方法测量了它的的物性参数和接触参数,建立了对应的DEM模型。随后分别建立了缩小回转筒和放大颗粒粒径的相似模型,基于所推导的缩比关系,修正了相似模型的参数,进行了多组数值仿真。最后通过对比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所推导的缩比关系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辛立斌[8](2019)在《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岩土工程中的多场耦合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岩土工程领域广泛存在着多场耦合的物理化学过程,譬如固体颗粒场、渗流场、温度场以及化学场。结合岩土体矿物成分多、空间结构随机性高等特征,岩土工程中多场耦合过程呈现出了跨尺度、非线性、非平衡的特点。因此合适的计算方法对研究多场耦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最近的研究表明格子Boltzmann方法(LBM)以其耦合能力强、计算稳定性高、能打破传统流体力学方法(如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流体力学方法)连续性壁垒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多场物理化学耦合反应过程的模拟。基于LBM的上述特点,本文以岩土工程学科中的岩土体冻融、泥石流、岩土体溶蚀等问题为背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冻结相变、流固耦合、化学溶蚀反应的LBM模型,从介观角度深度研究和探索了集固体场、渗流场、温度场以及化学场于一身的饱和砂土冻结过程,颗粒流过程以及岩土体裂隙渗流溶蚀过程。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针对岩土工程中的岩土体冻融问题,通过模拟孔隙率为0.4,0.45和0.5的饱和砂土冻结过程,发现冻结过程受孔隙率和冻结源位置的双重影响,整个冻结过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非冻结阶段、部分冻结阶段和完全冻结阶段。当冻结位置远离冷源时,孔隙率将主导饱和砂土的冻结,否则,热梯度将主导饱和砂土的冻结。在前一种情况下,阻水效应控制着整个冻结的进展;在后一种情况下,热力梯度对冻结过程的控制更为明显。(2)大量的研究表明,连续的流固耦合方法难以捕获颗粒水平上的不均匀性影响,譬如力传递、力链的分布特点。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微结构效应,而LBM-DEM耦合方法恰恰能够模拟出这些微结构效应。针对岩土工程中的滑坡、泥石流问题,利用带有曲面动边界法YMS模型的LBM-DEM方法计算了颗粒、流场的耦合物理作用。分别模拟了单颗粒自由落体运动、Couette流中的单颗粒运动,粘性流体中的颗粒沉降运动以及粘性流体中的多颗粒坡体滑动。这些模拟捕获到了颗粒尺度的个体表现,为更好的了解致密颗粒流流变学和连续模型局限性做出了贡献。模拟发现群体颗粒的滑落过程中大量夹杂着表面颗粒跳动的个体特性,这个现象受制于斜坡的初始状态,密度,流体的粘性和斜坡微结构的空间分布特点。(3)针对岩土工程中的岩土体裂隙渗流溶蚀问题,模拟了岩土体单裂隙、裂隙网中渗流速度、反应速率、浓度扩散强度、岩土矿物成分等众多因素交叉影响下的渗流溶蚀过程。通过对不同流速和反应速率环境下的岩土体进行溶蚀模拟发现,流体流速快、反应系数大的情况下,可溶矿物的溶蚀呈现出了垂直溶蚀的特点。流体流速慢、反应系数小的情况下亦然如此。然而当流体流速慢、反应系数大的情况下,呈现出水平溶蚀的特点。本文模拟的算例显示出,流速是影响岩石溶蚀速率的主导因素。接着研究了不可溶矿物对岩土体溶蚀的影响。分析发现,决定最大流速的主要因素是最小机械隙宽。不可溶矿物垂直生长的岩石相比于水平生长的岩石,其最小水力隙宽大。且水平生长的不可溶矿物导致微孔隙中漩涡的增长加剧,从而引起微通道流速的降低。所以不可溶矿物垂直生长的岩石最先溶蚀完成。最后分别模拟了有、无不可溶矿物粗糙裂隙网岩体的溶蚀过程,分析发现两种情况下的岩土体溶蚀都会出现虫洞现象。但无不可溶矿物的岩石裂隙会形成较大的偏流效应,偏流效应与虫洞现象同在且互相促进,因此虫洞现象更明显。
辛亚男,张建文,姜爱国[9](2018)在《一种新型螺旋内槽管的气液固三相流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一种新型螺旋内槽管,采用先进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对管内的气(天然气)-液(水)-固(水合物)三相流流动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模型采用欧拉-欧拉-欧拉三流体模型结合颗粒动力学的理论,考察了不同的表观速度(0.3 m/s,0.5 m/s,0.7 m/s),水合物粒径(500μm,750μm,1000μm),气泡大小(10μm,100μm,1000μm),螺距(400mm,800mm),螺纹头数(12,20)及螺纹旋向对于管内三相流动特性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由于气液固三相间的密度差,在螺旋内槽的作用下,水合物和天然气在管中心位置聚集,同时管壁处的含量减小。流体表观流速和气泡越大,壁面处的水合物和天然气的体积分数越小;由于天然气的密度小于水合物和水的密度,天然气更多集中在管中心,越靠近管壁含量越少;颗粒的粒径越大,壁面处的水合物含量越少,而对于天然气的分布则影响不大;螺距越小,螺纹头数越多,螺旋流强度越大,气液固三相分离效果越好,壁面处的水合物和天然气的含量越小;同时,螺纹旋向的改变对于三相的分离效果影响较小。
蒋宇[10](2014)在《多分离器循环流化床气固流动CPFD数值计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型循环流化床一般布置多个旋风分离器用于减小分离器尺寸、提高分离效率。但试验研究表明,不同分离器之间的返料流率会有差异。本文采用CPFD数值计算手段来研究大型循环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和物料分配,以期改进大尺度循环流化床的设计和性能参数。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优化分离器布置方式,并且在原有模型基础上改进曳力模型,提高了数值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基于CPFD方法,本文针对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H型布置炉型的冷态试验台进行建模、网格划分和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六分离器轴对称布置方案和点对称布置方案的压力、速度、返料流率等结果,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更优的布置方案为轴对称布置。在本文中,还针对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M型布置炉型的冷态试验台进行了CPFD模拟,在多个算例中采用了不同的曳力模型和网格尺度。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采用0.8×Wen-Yu/Ergun曳力模型时模拟得到的返料流率与试验值很接近,而且炉膛轴向压力分布计算结果也与试验结果吻合得比较好。
二、MATHEMATICAL MODEL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DENSE PARTICULATE FLOW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ATHEMATICAL MODEL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DENSE PARTICULATE FLOWS(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FD-DEM耦合的结晶相漂移沉积及壁面损伤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相流体结晶相漂移沉积机理研究 |
1.2.2 CFD-DEM耦合数值模拟预测模型研究 |
1.2.3 含固多相流体管束壁面损伤预测方法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传热管束内结晶相漂移沉积及壁面损伤机制 |
2.1 结晶相漂移沉积及壁面破坏机理研究 |
2.1.1 加氢精制工艺分析 |
2.1.2 多相流体壁面损伤机理 |
2.1.3 结晶相的漂移沉积建模 |
2.2 管束壁面损伤模型构建 |
2.2.1 漂移沉积冲击壁面损伤模型 |
2.2.2 冲刷腐蚀模型 |
2.3 冲刷腐蚀实验研究 |
2.3.1 实验装置及工况 |
2.3.2 实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CFD-DEM耦合的管束壁面损伤模型构建 |
3.1 管束壁面损伤模型实现 |
3.1.1 漂移沉积冲击壁面损伤预测模型的实现 |
3.1.2 管壁冲刷腐蚀模型的实现 |
3.2 DPCFoam求解器开发 |
3.2.1 变量创建 |
3.2.2 颗粒溶解 |
3.2.3 浓度扩散及冲刷腐蚀计算 |
3.3 壁面损伤模型验证 |
3.3.1 漂移沉积冲击模型验证 |
3.3.2 冲刷腐蚀模型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氢精制冷换设备失效风险预测 |
4.1 换热器E2104 管束损伤风险预测 |
4.1.1 边界条件及模型 |
4.1.2 速度场分析 |
4.1.3 水相分率分布 |
4.1.4 剪切应力分布 |
4.1.5 浓度分布 |
4.1.6 壁面减薄速率分布 |
4.2 空冷器AC2101 管束损伤风险预测 |
4.2.1 边界条件及模型 |
4.2.2 速度场分析 |
4.2.3 水相分率分布 |
4.2.4 剪切应力分布 |
4.2.5 浓度场分布 |
4.2.6 壁面减薄速率分布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取得的成果 |
(2)柱状危岩体崩塌-堆积-涌浪概化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典型案例 |
1.3 颗粒体崩塌规律分析方法及研究现状 |
1.4 滑坡涌浪规律分析方法及研究现状 |
1.5 目前相关研究内容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物理模型试验原理及装置 |
2.1 崩塌模型试验原理 |
2.2 装置制备与材料选定 |
2.3 崩塌实验方案 |
3 颗粒柱体崩塌-堆积过程研究 |
3.1 非涉水颗粒体崩塌运动过程特征 |
3.2 涉水颗粒体崩塌运动过程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崩塌涌浪特征研究 |
4.1 颗粒-水体相互作用过程 |
4.2 涌浪的形成与传播 |
4.3 崩塌涌浪首浪特征 |
4.4 崩塌涌浪最大浪高回归 |
4.5 本章小结 |
5 箭穿洞崩塌涌浪预测分析 |
5.1 国内外涌浪计算公式总结 |
5.2 箭穿洞危岩体隐患点最大浪高预测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致谢 |
(3)天然气水合物制备过程的复杂多相流传递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气体水合物概述 |
1.2.1 水合物的性质 |
1.2.2 水合物自保护效应 |
1.3 水合物相平衡研究 |
1.3.1 实验研究 |
1.3.2 热力学模型研究 |
1.4 水合物生成动力学研究现状 |
1.4.1 水合物成核研究 |
1.4.2 生长动力学模型研究 |
1.5 水合物生成强化研究 |
1.5.1 化学强化方法 |
1.5.2 物理强化方法 |
1.6 反应器设计思考及相关问题 |
1.7 研究设想提出及研究思路 |
1.8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螺旋内槽管内多相流流动及传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2.1 螺旋内槽管内气液固三相流数值模拟研究 |
2.1.1 引言 |
2.1.2 螺旋内槽管物理模型 |
2.1.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4 结果与讨论 |
2.1.5 小结 |
2.2 螺旋内槽反应单元管内气液传质模拟研究 |
2.2.1 引言 |
2.2.2 CFD-PBM模型建立 |
2.2.3 物性及模拟参数 |
2.2.4 结果与讨论 |
2.2.5 小结 |
第三章 降膜和螺旋内槽混合强化传热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螺旋内槽管管内强化传热数值模拟 |
3.2.1 物理模型 |
3.2.2 数学模型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小结 |
3.3 降膜流动及传热研究 |
3.3.1 管外降膜装置设计 |
3.3.2 降膜参数计算 |
3.3.3 降膜流动与传热的CFD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合物生成动力学计算 |
4.1 前言 |
4.2 螺旋内槽管流动体系内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动力学模型 |
4.2.1 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条件模型 |
4.2.2 天然气水合物平衡组成的计算 |
4.2.3 水合物生成过程驱动力 |
4.2.4 水合物成核速率模型 |
4.2.5 生长速率模型 |
4.2.6 管道内气体消耗速率模型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水合物生成条件及组成分析 |
4.3.2 水合物动力学参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合物中试系统搭建及实验研究 |
5.1 前言 |
5.2 系统简介 |
5.2.1 设备的设计与选择 |
5.2.2 测试系统及其误差分析 |
5.2.3 现场实验设备照片 |
5.2.4 反应器设备强度校核计算 |
5.3 水合物生成实验研究 |
5.3.1 实验材料 |
5.3.2 实验数据处理 |
5.3.3 实验条件和步骤 |
5.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5 生成动力学模型有效性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本文总结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4)成品油管内颗粒团一维运移模型的建立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颗粒材料流变性研究 |
1.2.2 固-液两相流研究 |
1.2.3 成品油携水相关研究 |
1.2.4 成品油携杂质相关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成品油管道内固体颗粒团一维运移模型 |
2.1 剪切力表达式 |
2.2 阻力表达式 |
2.2.1 滑动摩擦力 |
2.2.2 粘滞阻力 |
2.2.3 重力分力 |
2.3 内力表达式 |
2.3.1 内力表达式 |
2.3.2 初选平衡长度计算准则 |
2.3.3 平衡长度的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成品油携杂质试验环道系统 |
3.1 试验环道系统 |
3.2 试验材料选取 |
3.3 石英砂相关参数测量 |
3.4 油品密度及粘度测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品油携固体颗粒试验研究及模型验证 |
4.1 试验方案及试验工况 |
4.1.1 试验方案及流程 |
4.1.2 试验工况 |
4.2 试验现象 |
4.3 数据处理 |
4.4 模型参数求解 |
4.4.1 确定平衡长度计算准则 |
4.4.2 确定工况Ⅰ对应的模型参数 |
4.4.3 确定工况Ⅱ对应的模型参数 |
4.4.4 确定工况Ⅲ对应的模型参数 |
4.4.5 确定工况Ⅳ对应的模型参数 |
4.5 模型验证 |
4.5.1 临界流量验证 |
4.5.2 颗粒团的稳定运移速度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储层岩石热损伤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细观岩石损伤研究 |
1.2.2 热力诱导裂缝实验研究 |
1.2.3 热—力多物理场耦合数值研究 |
1.2.4 岩石强度准则研究 |
1.3 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岩石热损伤热力耦合模型 |
2.1 颗粒流离散元理论基础 |
2.1.1 力与运动定律 |
2.1.2 运动定律 |
2.1.3 颗粒流离散元接触模型 |
2.1.4 颗粒流模型中裂缝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
2.2 热力耦合理论 |
2.2.1 颗粒接触导热机理 |
2.2.2 热力耦合机理 |
2.2.3 热力学微观属性 |
2.2.4 热力耦合分析计算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岩石热力诱导裂缝数值模拟 |
3.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3.1.1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3.1.2 热力学微观参数选择 |
3.1.3 高温对岩石物性参数的影响 |
3.2 整体加热数值模拟 |
3.2.1 温度分布 |
3.2.2 裂缝分布 |
3.2.3 孔隙分布 |
3.2.4 力链分布 |
3.3 端部加热数值模拟 |
3.3.1 温度分布 |
3.3.2 裂缝分布 |
3.3.3 孔隙分布 |
3.3.4 力链分布 |
3.4 端部加热与整体加热损伤模拟对比 |
3.5 模型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岩石热力诱导裂缝影响因素研究 |
4.1 颗粒大小对热损伤影响 |
4.1.1 裂缝分布 |
4.1.2 孔隙分布 |
4.2 初始孔隙度对热损伤影响 |
4.2.1 裂缝分布 |
4.2.2 孔隙分布 |
4.3 加热速率对岩石热力诱导裂缝的影响 |
4.3.1 裂缝分布 |
4.3.2 孔隙分布 |
4.4 热作用持续时间对岩石热力诱导裂缝的影响 |
4.4.1 裂缝分布 |
4.4.2 孔隙分布 |
4.5 初始裂缝对岩石热力诱导裂缝的影响 |
4.5.1 单条裂缝对热损伤影响 |
4.5.2 单条裂缝分布角度对岩石热力诱导裂缝的影响 |
4.5.3 两条初始裂缝对岩石热力诱导裂缝的影响 |
4.6 岩石矿物非均质对热损伤影响 |
4.7 冷却速率对岩石热力诱导裂缝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储层热处理方法可行性研究 |
5.1 储层热处理方法 |
5.1.1 电加热 |
5.1.2 流体加热 |
5.1.3 微波加热 |
5.2 井眼热处理数值模拟研究 |
5.3 水力压裂裂缝内热处理数值模拟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磷石膏褐煤化学链气化过程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褐煤及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
2.1.1 褐煤资源化研究进展 |
2.1.2 磷石膏资源化进展 |
2.2 化学链气化技术研究概况 |
2.2.1 化学链气化技术原理 |
2.2.2 反应器 |
2.2.3 载氧体研究进展 |
2.2.4 载氧体反应动力学模型 |
2.3 流态化及化学链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
2.3.1 流态化 |
2.3.2 磷石膏流态化应用概述 |
2.3.3 化学链技术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原料 |
3.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热重分析实验 |
3.3.2 流化床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方程和模型选择 |
4.1 引言 |
4.2 气固两相流模拟方法 |
4.2.1 欧拉-拉格朗日法 |
4.2.2 欧拉—欧拉法 |
4.3 两相流控制方程及相关模型 |
4.3.1 质量守恒方程 |
4.3.2 动量平衡方程 |
4.3.3 粘度模型 |
4.3.4 相间动量传递 |
4.4 相关物理场 |
4.4.1 流体传热 |
4.4.2 物质传递 |
4.5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数值解法 |
4.6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求解步骤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反应过程数值模拟过程及结果分析 |
5.1 流化床参数 |
5.1.1 临界流化速度 |
5.1.2 流化床颗粒分类 |
5.2 反应器物理模型的建立和网格划分 |
5.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5.4 冷态流化模拟 |
5.4.1 气速对床层内物料分布的影响 |
5.4.2 压差对床层物料分布的影响 |
5.4.3 气速对反应器内气压的影响 |
5.5 热态流化模拟 |
5.5.1 化学反应模型 |
5.5.2 数据处理 |
5.5.3 实验与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 |
5.5.4 温度对流化过程的影响 |
5.5.5 压力对流化过程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基于相似性原理的回转筒内颗粒运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颗粒运动相似性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筒内颗粒的运动模式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回转筒内颗粒抛落过程相似性理论推导 |
2.1 相似性理论 |
2.2 筒内颗粒脱离过程的受力分析 |
2.3 基于颗粒运动形态相似的缩比关系推导 |
2.3.1 缩小回转筒半径 |
2.3.2 放大颗粒粒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回转筒内颗粒抛落过程的相似性实验验证 |
3.1 实验台设计及颗粒物料准备 |
3.2 实验方案设计 |
3.3 单颗粒抛落过程分析 |
3.3.1 缩小回转筒尺寸 |
3.3.2 放大颗粒粒径 |
3.4 多颗粒抛落过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相似性原理的筒内颗粒运动过程离散元仿真 |
4.1 离散单元法概述 |
4.1.1 基础理论 |
4.1.2 EDEM软件简介 |
4.1.3 时间步长的确定 |
4.1.4 接触模型的选择 |
4.2 颗粒接触属性参数的测量及标定 |
4.2.1 物性参数的测量 |
4.2.2 接触参数的测量 |
4.3 回转筒尺寸对颗粒运动形态的影响研究 |
4.4 基于相似性原理的筒内颗粒运动过程仿真 |
4.4.1 原型和相似模型的建立 |
4.4.2 仿真方案设计 |
4.4.3 结果与分析 |
4.5 筒内物料混合效果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岩土工程中的多场耦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岩土体冻结的研究进展 |
1.2.2 颗粒流的研究进展 |
1.2.3 岩土体溶蚀的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LBM基本理论 |
2.1 宏观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
2.1.1 流体连续微分方程 |
2.1.2 流体运动微分方程(N-S方程) |
2.2 LBM数值方法 |
2.2.1 LBM发展 |
2.2.2 LBM基本方程 |
2.2.3 LBM边界条件 |
2.3 CUDA并行计算 |
2.3.1 CUDA并行计算基本理论 |
2.3.2 CUDA并行计算实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BM在饱和土体冻结模拟中的应用 |
3.1 土体微结构的描述与生成 |
3.1.1 土体微结构的描述 |
3.1.2 土体微结构的生成 |
3.2 土体冻结模型 |
3.2.1 土体冻结物理模型 |
3.2.2 土体冻结LBM模型 |
3.3 土体冻结LBM计算流程 |
3.4 数值模拟及其讨论 |
3.4.1 模型验证 |
3.4.2 饱和砂土冻结过程的模拟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BM在岩土体流固耦合模拟中的应用 |
4.1 LBM-DEM耦合模型 |
4.1.1 曲面动边界原理 |
4.1.2 颗粒的受力和运动方程 |
4.1.3 整体与局部坐标系 |
4.2 LBM-DEM计算流程 |
4.3 数值模拟及其讨论 |
4.3.1 单颗粒自由落体运动 |
4.3.2 Couette流中的单颗粒运动 |
4.3.3 粘性流体中的颗粒沉降 |
4.3.4 粘性流体中的多颗粒坡体滑动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BM在可溶岩溶蚀模拟中的应用 |
5.1 岩土体裂隙结构生成 |
5.2 溶解沉淀模型 |
5.2.1 溶解沉淀物理模型 |
5.2.2 溶解沉淀LBM模型 |
5.3 溶解沉淀LBM计算流程 |
5.4 数值模拟及其讨论 |
5.4.1 模型验证 |
5.4.2 流速、反应速率、扩散系数对岩土体溶蚀的影响 |
5.4.3 不可溶矿物生长特性对岩土体溶蚀的影响 |
5.4.4 多裂隙岩土体溶蚀过程的模拟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一种新型螺旋内槽管的气液固三相流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2.1 数值模型 |
2.2 模拟对象及数值方法 |
2.3 边界条件及操作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网格无关性分析 |
3.2 气液固流速对于管内流动状态和气液固分布的影响 |
3.3 水合物颗粒粒径对于管内流动状态和气液固分布的影响 |
3.4 气泡大小对于管内流动状态和气液固分布的影响 |
3.5 螺距大小对于管内流动状态和气液固分布的影响 |
3.6 螺纹头数对于管内流动状态和气液固分布的影响 |
3.7 螺纹旋向对于管内流动状态和气液固分布的影响 |
4 结论 |
(10)多分离器循环流化床气固流动CPFD数值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已有的研究成果 |
1.2.1 多分离器并联布置研究 |
1.2.2 气固两相流动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PFD数学模型和算例分析 |
2.1 控制方程 |
2.2 曳力模型 |
2.3 固体应力模型 |
2.4 CPFD离散方程和收敛判据 |
2.5 计算收敛判据 |
2.6 CPFD算例分析 |
第三章 H型布置冷态循环流化床CPFD全回路计算 |
3.1 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 |
3.2 模拟参数 |
3.3 H型布置CPFD全回路计算结果和分析 |
3.3.1 网格尺度对于模拟结果的影响 |
3.3.2 颗粒浓度云图和速度矢量图 |
3.3.3 压力分布预测和实验对比 |
3.3.4 返料流率分布 |
3.3.5 炉膛内颗粒浓度和速度的分布 |
3.3.6 分离器入口截面固体流量分布 |
3.3.7 返料立管截面上的固体流量分布 |
3.4 结果和讨论 |
第四章 M型布置冷态循环流化床CPFD全回路计算 |
4.1 M型布置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几何结构 |
4.2 M型布置CPFD模拟计算 |
4.2.1 模拟计算几何结构和网格 |
4.2.2 模拟计算工况、边界条件 |
4.2.3 M型布置CPFD模拟计算结果 |
4.2.4 M型布置CPFD模拟计算结论 |
4.3 M型布置全回路CPFD计算 |
4.3.1 全回路网格划分 |
4.3.2 计算设置 |
4.3.3 M型全回路CPFD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4 M型布置全回路CPFD计算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与科研课题 |
致谢 |
四、MATHEMATICAL MODEL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DENSE PARTICULATE FLOWS(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FD-DEM耦合的结晶相漂移沉积及壁面损伤特性研究[D]. 章剑强. 浙江理工大学, 2019
- [2]柱状危岩体崩塌-堆积-涌浪概化模型试验研究[D]. 王健. 三峡大学, 2020(02)
- [3]天然气水合物制备过程的复杂多相流传递过程研究[D]. 辛亚男.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4]成品油管内颗粒团一维运移模型的建立及验证[D]. 李东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5]储层岩石热损伤数值模拟研究[D]. 曹世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6]磷石膏褐煤化学链气化过程数值模拟[D]. 向华平.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基于相似性原理的回转筒内颗粒运动分析[D]. 叶一璇. 湘潭大学, 2019
- [8]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岩土工程中的多场耦合问题研究[D]. 辛立斌.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9]一种新型螺旋内槽管的气液固三相流数值模拟研究[J]. 辛亚男,张建文,姜爱国. 计算力学学报, 2018(02)
- [10]多分离器循环流化床气固流动CPFD数值计算研究[D]. 蒋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