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荒漠草原林草优化结构模式及对策

内蒙古荒漠草原林草优化结构模式及对策

一、内蒙古荒漠草原林草优化结构模式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宋永永[1](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车将[2](2015)在《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西北生态农业具体的建设,形成了的实用性宏观生态农业模式体系,由于具体区域的具体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是建立在具体区域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基础之上的,所以本研究围绕西北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采用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在西北地区各省选取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县为例,深入的探讨了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方法,从而总结出了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建立的分类特点和规律,为西北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实用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有西北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西北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宏观模式体系。并以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建设,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西北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建立。西北生态农业是在全球替代农业类型发展影响下,结和中国具体国情,以生态学、农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工程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为指导,全面、协调、循环、持续为特征,具有区域特色,与时俱进,以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一致为目标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2)根据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总结了9个主要类型区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为西北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思路。西北农业的地域性非常明显,自然条件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带差异很大,农村社会经济基础差异明显,这种地域性差异对农业生产、农村市场和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西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要尊重地域性差异,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特点、人文特色和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需求出发,构建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3)国外生态农业建设对中国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研究发现,国外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是同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国外生态农业理论虽然不是很成熟,实践规模也很小,但影响却非常深远,它充分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由于西北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与国外沙、埃、澳等国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它们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发。西北地区受荒漠化严重,粮食安全、贫困问题,以及环境脆弱等压力的困扰,其生态农业发展的复杂性更大。所以,在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上就不能机械地照搬发达国家,应该寻求适宜西北地区的发展模式。4)依据西北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划分了不同的生态区,西北地区可分为: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和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区(不包括山西和河南部分)。在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集水型生态农业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可分为高山、山地及山前坡地和平原、盆地(绿洲),在高山、山前坡地和平原区,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立体开发利用型模式,在盆地(绿洲)区,通过与农户的结合,发展在农户的水平上的小规模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或者商品规模化生产型生态农业。5)在西北地区县域基础上,就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县域具体发展模式展开研究。通过对中国西北15个县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模型的方法来分析西北具体的建设模式,得出了六种类型,明确不同区域主攻方向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发现总结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方法。6)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7)为推进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陕西省为例,探索了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发展模式。设计了关中平原、陕北黄土高原、陕南盆地的不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陕北地区处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条件贫困的双重困境中,该分区应当主要采用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陕南地区经济情况、区位条件相对一般、资源状况较好,适合以生态标志型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主的开发模式。关中地区经济情况发达、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对紧缺,适合通过加快农业及农村结构模式调整,以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等组织结构方式,构建具有农业生产、加工、示范、研发、培训、休闲观光等多功能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前述西北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正好可以作为产业化模式建设发展的蓝本,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设计产业化系统发展模式。8)建立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保障体系。发展西北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针对西北具体地情况,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构建生态理念、生态制度、生态科技、生态主体、生态生产等多种途径,推进西北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

程钢[3](2013)在《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河子垦区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部,过去60年的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是天山北麓乃至整个新疆绿洲发展的缩影。60年间,垦区在一片荒漠和天然绿洲中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农业区,发展成为一个南接天山、北达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大型绿洲经济带,成为建国后新疆后开垦建设的最大的新绿洲之一。期间,玛纳斯河流域水土资源得到全面开发,垦荒者们从内陆地区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引进了优良生物物种,较显着地改变了流域的生物结构,与开发前相比,总生物量大大增加,社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发展。伴随着农业开发的进行,石河子绿洲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片荒漠和荒漠草原被开发成为耕地,人工绿洲替代了广袤的荒漠和天然绿洲,过去分散的古老绿洲斑块联结成片,绿洲面积大幅扩张;与此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方式,绿洲外缘也出现了荒漠化的趋势,并带来了盐渍化、尾闾湖干涸、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污染、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开发改变了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耕地、园地、水域、建设用地不同程度地增加,林地先减少后增加,总体保持平衡,牧草地明显减少。生态系统结构改变引起系统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58-2010年间,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明显改善,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由14.64亿元增加到26.18亿元,52年间增加了78.81%,各项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也呈不同程度的增加,总趋势持续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但总体上却呈下降趋势,目前已接近临界,绿洲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严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土地利用方式,迫在眉睫。研究发现,过去60年来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主要是基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是绿洲存在和演变的关键因素,其利用方式和水平决定了绿洲农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但就绿洲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几近极限,今后该区绿洲农业开发的方向应该是:在进一步完善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基础上,积极调整绿洲农业生产结构与产业布局,增粮减棉,扩草兴牧,扩园植林,促进农牧结合,优化绿洲土地利用,实现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农业开发顺利进行,提出以下措施:创新农地制度,保障生态用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协调兵地关系,实现垦区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杨越[4](2010)在《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的景观动态与生态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宁夏盐池县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北方农牧交错区。近年来大范围的植被恢复对于遏制土地退化、改善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作用。植被恢复的过程对盐池县景观动态与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探讨其变化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文采用遥感影像与地面调查相结合,运用现代“3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原理,从宏观尺度对盐池县1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景观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采用野外试验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恢复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土壤学、水文学等相关理论,以退化生态系统区域尺度植被种类、群落结构、土壤质量、水分水文效应、风蚀防治效应等为切入点,系统研究盐池县不同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并建立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植被恢复过程进行生态效应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地利用/覆被发生较大变化。从1999~2009年以来不同时段中,农地一直呈现递减趋势,由占全县面积的21.78%减小到18.49%,减少22180.19 hm2;林地一直呈现增长趋势,从占全县面积的9.79%增加到13.08%,增加22179.6 hm2,其增长的来源均主要为草地,其次为农地;居民及建设用地从占全县面积的1.28%增加到4.20%,增加19708.12 hm2;未利用地在1999年以后开始大幅度减少,主要为流动沙地的减少,其减少的部分主要转化为林地和草地。(2)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中景观动态产生变化。类型水平上,不同时期土地利用Ⅰ级分类的平均斑块面积(MPS)排序是草地>农地>林地>未利用地>水域>居民建设用地,土地利用Ⅱ级分类中高盖度草地与低盖度草地的MPS随时段的变化幅度较大,其他类型的变化不明显;斑块面积变异系数(PSCV)变化总体上呈现减小的趋势,离散程度逐渐减小;各类型草地的最大斑块指数(LPI)明显高出其它类型,体现草地的基质作用;有林地的LPI在不断升高,而旱地和疏林地的LPI却在降低,表明生态建设取得良好成果。景观水平上,盐池县1999~2003年景观的破碎度加大,景观异质性增加,2003~2009年的景观破碎度降低,景观异质性减弱;最大斑块指数(LPI)和变异系数(PSCV)均呈较小幅度波动;不同时期景观的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AWMSI)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AWMPFD)的差异性较小,说明斑块形状的规则性及斑块边缘复杂程度变化较小。景观多样性(SHDI)、均匀度(SHEI)呈现细微波动,但整体平稳增长,表明近10年景观面积在不同类型之间的分配相对均匀,景观的异质性增加。聚集度(CONTAG)逐年下降和散布与并列指数(IJI)逐年上升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说明景观中各种类型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出现均衡化。(3)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显着。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数量逐渐增加,物种丰富度逐渐提高,群落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也都比农地有所提高,群落生态效应明显。植物根系的穿插作用使土壤物理性质得以改善,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入渗性能增强;土壤颗粒组成也发生一定的改变,土壤团聚体含量,水稳性团聚体逐渐增加,土壤的抗蚀性逐渐增强。不同植被恢复过程对土壤养分状况有明显的改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及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变化明显。不同植被类型根系分布深度及密度的差异使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不同,因此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植被冠层对降水的截留作用削弱了雨滴对土壤的溅蚀,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截留作用表现各异。枯落物层是拦截降水的重要环节,研究中所选立地类型以灌木草本为主,枯落物层容水量相对较小。植被恢复对风速和下垫面性质产生一定影响,风蚀防治作用明显。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物种群落特征,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水分、水文等生态因子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不同生态因子间的相关程度不同。(4)盐池县不同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指数均处在(0.4-0.6)之间,评价等级为中级。不同立地类型的生态效应指数(EEI)的大小排序为:天然草地>退耕还林地>人工封育草地>撂荒地>固定沙地>农地。植被恢复过程在群落效应、土壤物理效应、土壤化学效应、水文水分效应以及风蚀防治效应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盐池县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土地荒漠化的逆转。因此,结合盐池县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等方面条件,因地制宜的推进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是盐池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阿力木江[5](2009)在《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有着我国三分之二的沙漠面积和约43.30万km2的沙漠化土地,是我国沙质荒漠化(以下简称沙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也是世界上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疆许多县市大风、沙尘暴、扬沙、浮尘等灾害性天气频繁,耕地、草场、林地、居民点、道路等经常遭受风沙侵袭。沙漠化严重威胁和制约着新疆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并且危及我国东部地区环境质量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沙漠化防治区划作为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对于科学指导沙区的防沙治沙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研工作者陆续开展了一些这方面或类似这方面的工作。截止目前,也已有一些工作对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域的划分有所涉及,但大都比较粗略或不够系统、全面,针对新疆的专门的、较详细的沙漠化防治区划尚未见到。本文针对新疆沙质荒漠化成因的复杂性、类型的多样性、分布的广泛性、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治的紧迫性,在科学分析新疆沙漠化发生条件和发展现状的空间分异规律并借鉴已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新疆的沙漠化防治区划。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采用三级区划系统。其中一级区的区划,为与全国的防沙治沙治理区划相衔接,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中位于新疆的两个治理亚区作为本区划的一级分区,仅对分区名称作必要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二级和三级区的划分。鉴于新疆幅员广阔,各地貌区域沙漠化发生发展条件差异显着,为便于成果应用,二级区划主要依据大地貌单元进行划分。三级区划是在二级区划的基础上,根据中小自然地理单元、沙漠化成因、土地覆被类型、沙漠植被覆盖状况、风沙活动特征及危害状况、沙漠化防治难易程度、沙漠化防治对策一致性等多种因子中某一项或多项因子的差异进行划定。为定量(或半定量)反映这些差异以便于划区,经过分析和对比筛选,并考虑到资料可获取性,选取了沙尘天气指数(由年沙尘暴日数和年扬沙日数合并后分级生成)、土地覆被指数(由土地覆被类型和大地貌类型合并后赋指生成)、植被盖度指数(由NDVI值分级生成)、大风指数(由年大风日数分级生成)、海拔高程指数(由海拔高程分级生成)等五项因子作为三级区划的指标。然后,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将这些指数通过指数和法模型生成沙漠化综合评级指数。根据综合评级指数及主导因子的差异,并参考自然地理单元界线、(非山地区)雨养植被界线、县级行政区划界线、耕居地人口密度(县域人口总数除以县域耕地、园地与居民点三者面积之和)、人口耕居地比重和(县域人口占全疆人口的比例与县域耕居地占全疆耕居地的比例之和)等辅助因子,划定各三级区划单位及其界线。经过上述区划过程,最终将全疆划分为2个一级区,7个二级区和22个三级区。论文最后归纳和提出了适用于新疆的生物、非生物防治技术及22项专项和综合性技术与模式,并针对各防治区的具体特点,分别提出了适用的防治技术与模式,主要包括封禁技术、封育技术、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节水灌溉造林模式、林农间作、特色药用植物种植模式等。

胡兵辉[6](2009)在《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及其时序测度》文中指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毛乌素沙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也是农业与畜牧业交错、耦合发展的典型区域。由于处在森林-草原-荒漠的“生态应力带”上,加上植被覆盖度低、土壤组成物质疏松以及易受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具有典型的生态脆弱性,系统的敏感性强、稳定性差,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极易造成生态系统环境的迅速退化。因此,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重点选择毛乌素沙地偏农区的榆阳区与偏牧区的乌审旗为比较研究对象,在近50a的时间尺度上,在区域、县域和户域研究的空间尺度上,运用区域调研与试验验证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及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耦合原理与机制、耦合环境、耦合效应及耦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模式体系及其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毛乌素沙地草地、绿洲、荒漠在没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前,是通过水资源分布及其可利用性的联系而形成的一个自然耦合生态系统。在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上进行的农业社会经济活动对大系统的干扰,促进了各农业子系统之间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与循环,从而使其农牧业系统、农产品加工业系统及与外界系统实现了多途径耦合。同时,理想的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格局,应当打破行政割据,形成半包庇式系统耦合带谱,带谱沿线有“陶乐-银川-永宁-灵武-盐池-定边-靖边-横山-榆阳-神木-府谷等”主要城市群,起着极其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2)在近50a里,毛乌素沙地气候逐渐趋于暖湿化,年内光温水等相对匹配,当地应在适当发展夏粮作物的同时,大力发展人工牧草种植,充分利用夏秋气候资源集中的优势。研究发现,沙地东南缘的6县、区均为牧草的适宜生长区,其中神木(B,0.82)适宜程度最高,定边(B,0.57)最低;热量资源和光照资源均属丰富,水分资源普遍缺乏,定边(S水,0.39)缺乏最严重;带内各县、区气候资源量一般,光、热、水匹配较差,资源利用率有差异,相比神木(K,0.77)最高;气候功能评价结果的大小顺序:神木>府谷>靖边>榆阳=横山>定边,总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走向;水分是整个毛乌素沙地气候功能发挥的主要限制因子。(3)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是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的内在根源和决定因素,是沙漠化的直接动力,但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讲,该区的土地沙漠化都处于整体逆转的阶段。研究发现,近58a在沙漠化的自然因子和社会因子中,耕地面积、蒸发量和大风日数对榆阳区沙漠化的影响较对乌审旗大,而农牧业人口数量、牲畜数量和降水量对乌审旗沙漠化的影响较对榆阳区大,农牧业人口数量是对两地沙漠化影响均最大的重要因子;人为因子对两地土地沙漠化作用力的合力是持续增加的,且乌审旗人为因子对沙漠化的贡献率大于榆阳区,人为因子是两地导致沙漠化的主要作用力;乌审旗沙漠化因子综合影响大于榆阳区,从长远看,乌审旗沙漠化发展驱动力强,沙漠化可能性较榆阳区大。(4)区域土壤水分结构特征是毛乌素沙地景观形成的本底要素。从田间景观尺度看,裸地比作物地日蒸发量和年蒸发量都大,受干沙层影响,裸地仅呈单峰曲线变化;作物地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含量存在剧烈变化层,且裸地水分保有量较作物地为好;农田水分渗漏量约为141.25mm,玉米与马铃薯的作物蒸腾量约为175.3mm与183.91mm,而农田实际蒸散量即作物耗水量约分别为306.48mm与303.29mm。从农业产业结构看,榆阳区种植业是主导产业,而畜牧业是最具发展潜势的产业,应处理好种植业与畜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适当控制其规模与结构,注意发展草食畜牧业,减少耗粮型生猪生产对粮食生产的压力;乌审旗种植业和畜牧业均处于发展期,畜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应加大畜群品种改良优化,提高饲草料的转化利用率,可适当发展特种养殖业;榆阳区和乌审旗林业、渔业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5)受重大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榆阳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表现为:林地和牧草地是总价值的主要构成,且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服务价值均表现为急剧变化期和平缓变化期的阶段性特征;林地、园地、交通地及总价值依时间序列从快速增加至缓慢增长方向演变,耕地、牧草地、未利用地价值依时间序列从快速减少至缓慢减退方向演变;退耕还林工程前后系统总价值增加了0.19×109元,单位面积增加值为254元;价值增加的乡镇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北部两片,而减少的主要在中部和西部连片,且各乡镇价值及其单位面积价值的分布具有北部风沙草滩区大,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小的特点。(6)在近27a中,粮食生产在榆阳区初级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牧草始终是乌审旗初级生产力的最主要部分,说明两地偏农型和偏牧型农牧耦合发展模式的特点;榆阳区有以耗粮型生猪、禽类生产为主的势头,乌审旗有以节粮型草食动物生产为主的势头;榆阳区农牧系统比乌审旗较为开放,其与外界的能流、物流、信息流交换较频繁,系统调控力度大,产出高;榆阳区种植业与畜牧业之间的能值转换率较高,畜牧业内部品种结构也较合理,品种的更新换代较快,其系统耦合度较高,而乌审旗发展系统耦合的潜势巨大。(7)毛乌素沙地偏农区偏重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投入,而偏牧区偏重可更新有机能投入。模式Ⅱ(榆阳区偏农型典型农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模式)在农、牧户经营层面,更具有竞争力和优势,其经济效益较模式Ⅰ(乌审旗偏牧型典型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模式)为好,且经济发展程度和农牧业集约化程度高,对环境依赖性小,系统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反馈能力强,有较强自稳定性,抗外界干扰能力也较模式Ⅰ强,故应防止产业无序竞争和过度开发,同时由于其长期处于较高的环境负荷力下,系统有可能产生不可逆转的功能退化或丧失。模式Ⅰ和模式Ⅱ的可持续性指数均属消费型生态经济系统范畴,模式Ⅰ的可持续性较好,且优化调控空间较大,农牧耦合潜势尚待发挥。(8)近27a榆阳区和乌审旗早期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消耗REn(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代价的,在人口基数还不是很大的有利条件下,脆弱的生态环境、有限的资源以及滞后的SE(社会经济)很难形成良好的系统协调发展态势,且不损害REn承载力的发展模式又面临技术、资金和市场的多重约束。随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榆阳区和乌审旗的SE发展度、REn承载力及SEREn(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度基本上均沿时间序列增加,SE与REn协调发展的类型也均逐渐趋于更高水平,农牧业产业结构也逐渐由以资源环境消耗为主的资源密集型向以资金、科技利用为主的技术密集型转变。受人类活动强度与农业生态系统开放性的影响,两地SEREn的承载力和发展度产生了相应时序演变特征,使得SE与REn协调发展状况也发生相应变化。(9)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改良优化必须着眼系统功能的有效化,协调处理好系统内的农业与畜牧业、农业与林业、农业与能源开发工业的关系,积极搭建以防护型生态结构、节水型种植结构、稳定型畜牧结构和效益型农业产业结构为中心内容的脆弱性耦合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体系,并加强模式之间的互补、协调与整合。同时,农牧结合是系统的结构特征,农牧矛盾高度紧张是系统的功能特征,构建稳定、安全的农牧系统耦合结构是实现毛乌素沙地脆弱农业生态系统稳健发展的核心问题。

陈卫平[7](2008)在《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格局分析与景观规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盆组合是中国地貌的典型特点。国内对西北干旱区(内流河)山盆系统的景观格局与生态范式及绿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较多,而对外流河山盆系统的相关研究较少。贺兰山是宁夏境内的主要山体,也是将我国分为东西两界的山脉之一。银川平原是在银川断陷盆地上沉积而成,黄河外流而过。随着资源紧缺、人口增加、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分析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生态过程和格局变化,规划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制定景观管理对策和生态生产范式,对于整个山盆系统的功能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将为其它外流河山盆系统的自然资源管理、景观生态规划与整体管理提供借鉴模式。本研究以贺兰山——银川盆地的典型样带永宁县为研究区域,采取野外调查、田间试验、室内分析化验与3S(RS、GIS、GPS)技术手段相结合,运用景观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贺兰山——银川盆地的景观格局和景观类型间的相互转移,并对其多年生态过程和目前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评价了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健康状况。基于土壤、水分、生物等自然要素的空间变异,建立了研究区空间数据库,通过GIS的叠加分析,划分了景观单元,制定了管理对策。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⑴研究区自然本底分析表明:灌淤土是第一大土壤类型,其次是淡灰钙土。土壤有机质高低顺序:山地土壤>盆地冲积平原土壤>洪积扇平原土壤。主要土壤类型的平均分形维数大小是:潮土>灌淤土>淡灰钙土>风沙土;不同土壤的肥力和植被分布特征不同。研究区水资源总消耗量4.0×108m3,其中农业用水占总耗水量的88.78%,水资源缺口达0.781×108m3。水质污染造成银川盆地水质缺水。冬小麦+麦套玉米模式的水分利用效益和经济效益最高;经济林树种中水分利用效益高的是酿酒葡萄、枸杞、桃。5月中旬到7月初是银川盆地的用水高峰。贺兰山——银川盆地系统中18种代表性的乔、灌、草及栽培作物中小麦和荒漠、沙生植物的δ13C值较高。⑵气候变化、自然要素变迁、人口增加与经济发展等生态过程显着影响着贺兰山——银川盆地山盆系统的景观格局变化。近20年来,整体格局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均匀度和多样性下降,异质性水平降低。1989~2007年间,景观类型结构明显发生变化,土地转移频繁。土地利用动态度以水浇地、沙荒地、建筑用地的年变化率最大,其中水浇地、建筑用地呈净增长,沙荒地呈负增长。NDVI指数计算表明:低盖度土地面积明显减少,中低盖度和中盖度面积则大幅增加。多种驱动力导致了整体景观、景观类型和景观交错带的结构发生变化。⑶研究区2006年的人均生态足迹是3.830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只有2.686hm2,人均生态赤字1.144hm2,资源的消耗已严重超出其再生能力。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健康评价体系,景观健康指数(LHI)为3.265,说明贺兰山——银川盆地的景观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提高的幅度并不大。⑷通过对自然要素主导因子进行GIS叠加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一级单元和9个二级景观单元,并进行了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基于整个山盆系统内山地、平原、黄河、台地上分布的7个自然植被带,提出了山地-平原绿洲—黄河—台地的生产生态范式。⑸针对各景观单元的有利条件和限制性因素,提出生产性单元要以作物结构调整、配方施肥、优化种植模式、节水灌溉为突破口;半生产性单元通过风沙土治理、培肥地力、节水灌溉改善功能;保护性单元采取封育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保护策略。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在于:应用自然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及3S技术首次对外流河贺兰山——银川盆地的景观格局进行了研究,并对山盆系统景观现状进行了评价,将山体—盆地(平原)看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自然要素分异划分一二级景观单元,辨识限制因子,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制定了单元管理对策。基于贺兰山——银川盆地是一个生态连续的复合系统,创新性地提出以整个山盆系统做为景观整体管理的尺度;基于贺兰山——银川盆地处于生态脆弱圈内山地森林带、山地灌草带、山麓荒漠草原带、洪积平原带、黄河冲积平原带、黄河滩涂湿地带、鄂尔多斯台地荒漠草原带等7个植被带的水平和垂直地带性特点,提出了贺兰山——银川盆地系统山地-平原绿洲—黄河—台地的生产生态范式。

常丹东[8](2006)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用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年来水土保持研究表明,水土保持在充分利用降水资源、减少侵蚀产沙的同时,会减少流域产水量、河川水资源量。本文结合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及水土保持监测中心重点课题“山区水土保持用水与雨水资源利用”,面向缺水严重的黄河流域,开展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用水研究”,其目的在于协调“三生用水(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为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与合理配置利用提供依据。论文首先对“水土保持用水”的概念与范畴进行了科学界定,明确指出水土保持用水与“生态需水”、“生态耗水”、“生态缺水”等有明显的差别。水土保持用水是指特定的区域(流域)内,某一时段内由于实施造林、种草、梯田、坝地等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改变流域下垫面,所占用(减少)的河川水资源量。水土保持用水虽然不涉及水资源的配置问题,但是它对流域水资源总量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流域水资源评价与规划中必须考虑的因素。生态环境建设分区是研究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用水的重要前提,是合理确定水土保持用水定额的基础。本研究以省为单位,以县为单元,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分区指标体系,运用统计分析软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HCAM),结合专家集成法,对研究区各省进行分区,再对各省分区进行合并,将全流域划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塬沟壑区、土石山区、沿河阶地与平原区、风沙区、河源区6个区,本文水土保持用水只涉及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塬沟壑区、土石山区3个区。本研究针对现有水文法及水保法计算水土保持减水定额的不足,首次提出了在生态环境分区的基础上应用小流域综合治理减水作用的实测资料确定减水定额的方法,并求算了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塬沟壑区、土石山区的水土保持减水定额。客观地确定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积是推求水土保持用水总量的另一重要依据。本研究参考国家颁布数据,以省为单位,以县为单元,收集了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积资料,运用分区分措施按县叠加的方法求算了山丘区各分区现状(2000年)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积,从分区及全流域两方面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首次提出了运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用水减沙定额乘以治理面积计算水土保持用水减沙量的理论与方法。根据水土流失治理目标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用水减沙定额,求得研究区现状水土保持用水量为14.46×108m3,减沙量为3.04×108t;2010年

高清竹[9](2003)在《农牧交错带长川流域土地利用安全格局研究》文中提出生态安全是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不致因生存空间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而受到威胁的状态。在诸多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因素与过程中,土地利用/覆盖及其格局的变化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最重要的方面。我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较为敏感,以往由于土地的不合理利用,造成许多流域的植被覆盖下降、土壤侵蚀加剧、水分亏缺增大、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严重影响到整个区域的生态安全。因此,保障与恢复北方农牧交错带区域的生态安全,也应从建立符合生态安全要求的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入手,并通过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合理利用流域水资源和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目标的实现来逐步落实。本文选择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一个典型流域——长川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存在的实际生态问题,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测定,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与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从分析流域现状主要生态过程入手,研究了流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及其格局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土壤侵蚀、生态用水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RS和GIS手段,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过程等系统工程方法,综合评价了长川流域的生态安全状况。借助景观生态学理论,运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和GIS手段;对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和比例结构做出优化调整,从而最终获得可视化的流域土地利用安全格局。1.主要生态过程长川流域气候的大陆性特点明显。流域年降雨量和夏季(汛期)降雨量年际间波动很大,总量上呈现一定的减少趋势;而近40年来的年均气温则具有明显上升趋势。这些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长川流域景观类型以灌木林地、天然草地和难利用地为主体。1976~2000年期间,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利的乔木林地、灌木林地等类型的面积大幅度增加,流域植被盖度得到逐渐增。这些因素导致在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减少的同时,使流域的景观异质性不断增加、景观破碎化过程日益严重,景观趋向不稳定。2.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与土壤侵蚀在野外实地调查数据、遥感图像数据以及相关资料基础上,利用土壤侵蚀估算模型(USLE),分析研究了流域的土壤侵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83年以来实施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减沙效益显着,在很大程度上使流域的土壤侵蚀得到减弱和控制;然而目前长川流域的土壤侵蚀总量依然较大,侵蚀状况仍较为严重。以2000年土壤侵蚀现状为例,长川流域平均侵蚀模数为8314.9 t·km-2·a-1,依主要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侵蚀模数大小进行排序,分别为:难利用地>沙地>天然草地>灌木林地>耕地>乔木林地>其它类型;对流域土壤侵蚀总量的贡献率大小排序则为:难利用地>灌木林地>天然草地>沙地>耕地>乔木林地>其它类型。可见,长川流域的难利用地和沙地是应优先实施水土流失治理,以减少和控制土壤侵蚀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研究区土壤侵蚀背景值为2569.3 t·km-2·a-1,坡度越大土壤侵蚀背景值越高。通过对比流域的土壤侵蚀现状与土壤侵蚀背景值,可以发现:全流域仍有44%的地区需要进一步进行治理,才能达到防止土壤侵蚀、保障生态安全的目的。通过对研究区的土壤侵蚀进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措施结合退耕还林(草)行为,可以达到控制和减少土壤侵蚀的目的,从土壤保持的角度维护流域的生态安全。

张海明[10](2003)在《内蒙古农作制度演变及持续高效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针对内蒙古农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以近50年内蒙古种植业、养殖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轨迹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历史动态分析与截面研究相结合,农户调查与田间试验相结合,利用农学、经济学,生态学和系统学等研究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农作制度发展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子进行剖析,并提出该地区农作制度高校持续发展的调整优化方向。研究得出: 1.近50年来,内蒙古以种植业为基础的种养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农业经济新格局已经形成,农作制度正向市场化和多元化,现代技术投入集约化发展。主要农产品的综合供给能力得到提高,农业产值及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以杂粮为主演变为以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四大作物为主的格局。 2.按照农作制度区划的原则与方法,把内蒙古农作制度区划分为5个类型区,包括东北部半湿润半干旱旱作丘陵大豆、小麦、油菜、奶牛种养加工区,东部半干旱平原井灌玉米、水稻、肉牛、肉羊种养殖与肉类加工区,中东部半干旱草原牧草、肉羊种养殖与羊肉加工区,中部半干旱、干旱黄灌井灌小麦、玉米、葵花、奶牛、绒毛羊种养殖、奶制品与皮毛加工区,西部干旱荒漠草原骆驼养殖与驼绒加工区。各类型区由于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差异性,其农牧业的结构和技术发展模式有显着不同。 3.农畜产品区域化趋势特征表现明显,中部和东部两大粮食主产区地位突出,东部区玉米,占全区的66.98%;中部区与东北区小麦,分别占46.98%与27.07%,中部区马铃薯,占全区的81.83%;大豆主产区为东北部于与东部区,分别占全区的62.76%与34.22%;两大粮食主产区又是肉类主产区:东部占44.10%,中部占34.61%;奶类主产区:中部占39.31%东北部占28.65%。 4.50年来第一产业产值对人均GDP的影响度最大,种植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呈高度的正相关,农业内部种植业产值长期保持在50%以上,畜牧业产值占比例为30-40%,属于以农牧为主体的典型的单一农业经济。全区农机总动力、农村用电量、化肥施用量、作物品种及栽培技术和有效灌溉面积等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其作用在不同的阶段表现有所差别。对农业总产值增长起最重要作用的是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大和农机总动力的增加,其次是化肥的使用量和良种及农作技术;全区主要畜禽生产资料及产品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时间区段不同而异,生猪存栏数和牛及大牲畜存栏数对牧业总产值的影响最大,1979年-1991年,羊毛产量成为对农业总产值贡献最大的因素,1992年-1998年,牛奶产量成为对农业总产值贡献最大的因素。 5.分析表明,各区主要农畜产品的生产布局和竞争优势是:(1)玉米优势区: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等地;(2) 小麦优势区:大兴安岭沿麓,巴彦淖尔盟;(3)大豆优势区:呼伦贝尔市;(4)马铃薯优势区:乌兰察布盟; (5)羊肉优势区:赤峰市、锡林郭勒盟; (6)牛肉优势区:通辽市; (7)牛奶优势区:呼伦贝尔市、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这三个盟市的牛奶产量占到内蒙古全区牛奶产量的70%以上;(8)羊毛和羊绒优势区:赤峰市、锡林郭勒盟;羊绒优势区:赤峰市、巴彦淖尔盟、鄂尔多斯市和阿拉善盟。 6、农作制度调整优化及发展途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畜产品优势区域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为养而种,为工而养,减粮油增林草,通过粮草畜工贸结合,走区域性种养加一体化,商二牧农一条龙的产业化之路,生产经营和生态建设并重,发展具有资源和地区特色的主导产业,由西向东形成驼绒、面粉、乳制品、山羊绒、马铃薯、肉羊、毛、皮、肉鸡、大豆等优势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龙头产业群,拉动相关农畜产品的增值转化和结构调整,促进内蒙古农牧业经济持续高效发展。 7、研究提出了不同农作区的多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主要农作区主要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模式:不同类型区生态环境持续高效发展模式。

二、内蒙古荒漠草原林草优化结构模式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荒漠草原林草优化结构模式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2.4.1 研究评述
        2.4.2 主要启示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3.2.2 人口迁移理论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3.5.1 理论渊源
        3.5.2 理论基础
        3.5.3 理论涵义
        3.5.4 供需规律
        3.5.5 数学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4.2 自然地理基础
        4.2.1 地形地貌
        4.2.2 气候特征
        4.2.3 土壤植被
    4.3 自然资源基础
        4.3.1 水资源
        4.3.2 土地资源
        4.3.3 矿产资源
        4.3.4 农产品资源
    4.4 生态环境状况
        4.4.1 生态环境特征
        4.4.2 生态环境问题
    4.5 社会经济基础
        4.5.1 人口分布特征
        4.5.2 经济发展水平
        4.5.3 社会事业概况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农业发展遇到的严峻问题
        1.1.2 西北生态环境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l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3.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3.2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探析
    2.1 生态农业基本概念
        2.1.1 生态农业概念的缘起
        2.1.2 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
        2.1.3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2.1.4 生态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源起
        2.1.5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2.2 生态农业理论
        2.2.1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2.2.2 中国生态农业基本特征
    2.3 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
        2.3.1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2.3.2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2.3.3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阶段性分析
    2.4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与功能优势
        2.4.1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
        2.4.2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优势
    2.5 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理论
        2.5.1 生态农业的区域差异性
        2.5.2 区域生态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机遇
        2.5.3 区域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2.5.4 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概述
        2.5.5 区域生态农业推进战略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对西北的借鉴
    3.1 国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3.1.1 国外生态农业的概况
        3.1.2 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3.1.3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经验的借鉴
        3.1.4 以色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3.1.5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以色列经验的借鉴
        3.1.6 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借鉴
        3.1.7 国外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建构及其对西北的借鉴
    3.2 国内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3.2.1 国内生态农业的概况
        3.2.2 国内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3.2.3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
        3.2.4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类型
        3.2.5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3.2.6 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3.2.7 国内生态农业政策的借鉴
第四章 西北生态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4.1 西北的自然与经济建设特征
        4.1.1 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
        4.1.2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4.2 西北生态农业现存主要问题
        4.2.1 自然条件
        4.2.2 社会经济条件
    4.3 西北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4.3.1 国内外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概况
        4.3.2 西北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4.4 西北生态农业微观模式与技术
        4.4.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4.4.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
    4.5 西北生态农业宏观主导模式模型
        4.5.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模型
        4.5.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模型
第五章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选择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5.1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概论
        5.1.1 模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5.1.2 模式设计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
        5.1.3 模式设计分类层次如下
        5.1.4 模式设计的因素分析
        5.1.5 模式设计程序
        5.1.6 模式设计的文字表述
    5.2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分析
        5.2.1 西北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5.2.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5.2.3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
        5.2.4 结果
    5.3 实例:陕西省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借鉴
        5.3.1 陕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5.3.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5.3.3 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及其区域分布特点
        5.3.4 结果
第六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6.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6.1.1 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
        6.1.2 建设优势产业是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6.1.3 西北优势产业的建设对于民族和睦具有重大意义
        6.1.4 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6.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6.2.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思想
        6.2.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原则
    6.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分析
        6.3.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6.3.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分析
    6.4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辨析
        6.4.1 生态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区别
        6.4.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区设计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意义
        6.4.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第七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案例
    7.1 案例: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探析
    7.2 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
        7.2.1 关中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7.2.2 陕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7.2.3 陕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第八章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政策保障
    8.1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1.1 树立科学的生态农业理念
        8.1.2 树立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的经济发展观
        8.1.3 创新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
        8.1.4 构建以节水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模式
        8.1.5 健全生态农业人才、技术、资金的保障机制
    8.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8.2.1 建立生态发展观
        8.2.2 理清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基本思路
        8.2.3 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
        8.2.4 发展合理的生态农业产业
        8.2.5 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制度
        8.2.6 做强绿色龙头企业
        8.2.7 绿色产品品牌化
        8.2.8 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实现农业生态产业化标准化管理
        8.2.9 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
        8.2.10西北优势产业的选择
    8.3 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保障
        8.3.1 国家在项目建设政策上支持西北
        8.3.2 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8.3.3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建立西北开发专项资金
        8.3.4 加大优化西北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和人才政策
        8.3.5 建立支持西北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政策
        8.3.6 产业政策
        8.3.7 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政策
        8.3.8 建立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政策
        8.3.9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8.3.10乡镇企业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8.3.11重视农业立法,推进农业法律体系政策建立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1.1 创新设计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与西北生态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9.1.2 西北生态农业模式
        9.1.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
        9.1.4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
    9.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3.1 绿洲与绿洲农业研究
        1.3.2 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
        1.3.3 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系统论
    2.2 农业生态学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2.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3.2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2.3.3 生态系统服务的特性
        2.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构成
        2.3.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2.4 公共物品、外部性和市场失灵
        2.4.1 公共物品
        2.4.2 外部性
        2.4.3 市场失灵
第三章 石河子垦区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特征
    3.1 石河子垦区地形地貌特征
    3.2 石河子垦区水资源特征
    3.3 石河子垦区气候条件及特征
    3.4 石河子垦区生物资源概况
第四章 石河子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4.1 历史时期新疆屯垦及石河子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概况
        4.1.1 汉代—新疆屯垦的肇始
        4.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屯垦的持续
        4.1.3 隋代—新疆屯垦的维持
        4.1.4 唐代—新疆屯垦的兴盛和古石河子地区屯垦的开启
        4.1.5 五代和两宋时期玛纳斯河流域的社会生产形态
        4.1.6 元代屯垦与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业生产
        4.1.7 明代—新疆屯垦活动的消寂
        4.1.8 清代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4.1.9 民国时期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4.2 建国后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
        4.2.1 创办军垦农场(1950—1954)
        4.2.2 国营农场发展壮大(1955—1966)
        4.2.3 停滞徘徊阶段(1967—1975 年):“文化大革命”中的农业开发
        4.2.4 兵团撤销(1975 年 4 月—1981 年 12 月)
        4.2.5 稳步发展时期(1982 年至今)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5.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演变
        5.1.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耕地的发展演变
        5.1.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利用演变
    5.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5.2.1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产业结构演变
        5.2.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产业结构演变
        5.2.3 石河子垦区绿洲种植业生产结构与作物种群结构演变
        5.2.4 石河子垦区畜牧业生产结构与畜群结构演变
        5.2.5 石河子垦区林业生产结构演变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6.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规律
        6.1.1 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
        6.1.2 人工绿洲替代荒漠、戈壁
        6.1.3 沙漠替代人工绿洲
    6.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6.2.1 土壤次生盐渍化
        6.2.2 水源过度利用,河流断流,尾闾湖干涸
        6.2.3 野生动植物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6.2.4 土地污染
        6.2.5 湿地减少
        6.2.6 水土流失加剧
        6.2.7 草场退化
        6.2.8 森林面积缩小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演变
    7.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土地利用变化
    7.2 石河子垦区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7.2.1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分析
        7.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动速率分析
        7.2.3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析
        7.2.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7.3 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
    7.4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7.4.1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方法
        7.4.2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7.4.3 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7.4.4 敏感性分析
    7.5 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度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布局及保障措施
    8.1 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农业开发方向
    8.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8.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利用的基本原则
        8.2.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8.3 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保障措施
        8.3.1 创新农地制度,改善生态环境
        8.3.2 保障生态用水,维护绿洲生态平衡
        8.3.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8.3.4 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8.3.5 构建绿色 GDP 核算体系,推进资源合理利用
        8.3.6 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
        8.3.7 协调兵地关系,优化资源配置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今后研究的展望
    9.1 本文研究结论
    9.2 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导师评阅表

(4)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的景观动态与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1.2.1 植被恢复的概念及研究概况
        1.2.2 植被恢复的理论基础
        1.2.3 植被恢复技术措施
        1.2.4 植被恢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国内外沙漠(沙地)植被恢复研究概况
    1.4 植被恢复模式及生态功能研究
    1.5 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1.5.1 景观及景观生态学的定义
        1.5.2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1.5.3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1.5.4 景观动态研究
    1.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进展
        1.6.1 LUCC信息数据的获取
        1.6.2 LUCC过程及驱动机制
        1.6.3 LUCC模型研究
    1.7 盐池县荒漠化与植被恢复研究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地形地貌
        2.1.4 水文地质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人口与经济状况
        2.2.2 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2.3 盐池县生态建设及植被恢复模式
        2.3.1 盐池县生态建设概况
        2.3.2 盐池县植被建设模式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植被恢复过程的景观动态
        3.1.2 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
        3.1.3 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评价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
    3.4 拟解决关键问题
4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景观动态研究
    4.1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4.1.1 遥感影像资料
        4.1.2 影像预处理
        4.1.3 遥感影像最佳波段选择与合成
        4.1.4 遥感影像裁剪
    4.2 基于NDVI的植被覆盖度估算
        4.2.1 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
        4.2.2 植被覆盖等级划分
    4.3 基于遥感的LUCC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4.3.1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体系的建立
        4.3.2 解译标志的确定
        4.3.3 遥感图像分类
        4.3.4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精度评估
    4.4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4.5 盐池县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4.5.1 景观特征指数的选取
        4.5.2 景观结构单元特征指数及生态学意义
        4.5.3 景观异质性指数及生态学意义
        4.5.4 景观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动态特征
    4.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4.6.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素
        4.6.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自然因素
        4.6.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人文因素
    4.7 小结
5 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生态效应研究
    5.1 野外调查及试验设计
        5.1.1 标准地设置
        5.1.2 植被调查、试验及数据处理
        5.1.3 土壤调查、试验及数据处理
        5.1.4 风蚀防治效应测定
    5.2 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群落特征
        5.2.1 植被群落特征分析
        5.2.2 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5.3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特征
        5.3.1 土壤物理性质
        5.3.2 土壤化学性质
    5.4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5.5 植被恢复过程中水文效应
        5.5.1 植被冠层的截留量
        5.5.2 枯落物层的容水量
    5.6 植被恢复过程中风蚀防治效应
        5.6.1 不同植被恢复过程地表粗糙度
    5.7 植被恢复过程中各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
        5.7.1 群落多样性相关分析
        5.7.2 土壤物理性质相关分析
        5.7.3 土壤化学性质相关分析
        5.7.4 土壤水分及水文效应因子相关分析
        5.7.5 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物理性质之间相关性分析
        5.7.6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相关分析
        5.7.7 植被覆盖度与风蚀防治效应因子之间相关分析
    5.8 小结
6 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生态效应评价
    6.1 植被恢复过程生态效应评价指标和方法
        6.1.1 生态效应评价指标
        6.1.2 生态效应评价方法
    6.2 植被恢复过程生态效应评价
        6.2.1 单因素评价模型
        6.2.2 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
        6.2.3 生态效应评价结果
    6.3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问题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与关键的科学问题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第二章 新疆沙漠化形成背景及演变过程
    2.1 新疆沙漠化现状分析
        2.1.1 新疆沙漠化的空间分布格局
        2.1.2 新疆沙漠化的主要形式
        2.1.3 新疆沙漠化的主要危害状况
    2.2 新疆沙漠化形成背景
    2.3 新疆沙漠化演化过程
        2.3.1 新疆沙漠化演化历史
        2.3.2 新疆沙漠化发展趋势
第三章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研究
    3.1 已有的相关工作简介
    3.2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的目标、原则及方法
    3.3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的指标体系
    3.4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方案
第四章 新疆沙漠化分区防治技术与模式
    4.1 新疆沙漠化防治的指导思想、战略思路与对策
        4.1.1 指导思想
        4.1.2 战略思路与对策
    4.2 新疆沙漠化分区防治技术与模式
        4.2.1 新疆沙漠化防治适用技术与模式
        4.2.2 新疆沙漠化分区适用防治技术与模式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区划成果表格
附录 B 新疆沙漠化适用防治技术与模式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及其时序测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有关概念的进一步澄清
        1.1.1 土地荒漠化与沙漠化有关概念的剖析
        1.1.2 土地沙漠化的分布特点
        1.1.3 沙漠与沙地的分布特点及其属性异同
        1.1.4 “毛乌素沙地”学术称呼的统一化问题
    1.2 生态系统耦合的研究概况
        1.2.1 生态系统耦合理论的研究
        1.2.2 生态系统耦合的研究方法
        1.2.3 生态系统耦合模式与效益的研究
        1.2.4 生态系统耦合研究的发展趋势
    1.3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历程
        1.3.1 基础研究阶段
        1.3.2 整治开发研究阶段
    1.4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思考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业生态系统及其耦合的诊断与分析
    2.1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诊断与分析
        2.1.1 毛乌素沙地地理位置及资源
        2.1.2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过渡性
        2.1.3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资源环境本底的脆弱性
        2.1.4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社会经济条件的脆弱性
        2.1.5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自然灾害的频发性
    2.2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诊断与分析
        2.2.1 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基本原理与机制
        2.2.2 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潜力
        2.2.3 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基本类型
        2.2.4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耦合条件
        2.2.5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实现过程
        2.2.6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理想格局
        2.2.7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现实意义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气候特征及其功能定量
    3.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气候特征
        3.1.1 气温走高与光照充裕
        3.1.2 降水与蒸发同向缓慢趋减
    3.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气候功能的定量
        3.2.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3.2.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其权重确定
        3.2.3 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要素隶属函数的建立
        3.2.4 草地畜牧业系统的气候指数
        3.2.5 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
        3.2.6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综合评价
        3.2.7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多层次评价
        3.2.8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定量评价的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地沙漠化及其因子定量
    4.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地沙漠化
        4.1.1 土地沙漠化状况
        4.1.2 土地沙漠化成因
    4.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土地沙漠化因子定量
        4.2.1 偏农区榆阳区与偏牧区乌审旗概况
        4.2.2 土地沙漠化因子筛选
        4.2.3 土地沙漠化因子的定量分析模型
        4.2.4 土地沙漠化因子影响系数的对比变化
        4.2.5 土地沙漠化人为因子、自然因子及其综合影响系数的变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分析
    5.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微域土壤水分结构
        5.1.1 沙地土壤水分结构试验的布置
        5.1.2 沙地农田水分的测定方法
        5.1.3 沙地农田水分平衡结构的计算方法
        5.1.4 沙地农田水分结构的日变化
        5.1.5 沙地农田水分结构的周年变化
        5.1.6 沙地农田水分结构的垂直变化
        5.1.7 沙地农田储水量的结构变化
        5.1.8 沙地农田水分的平衡结构
    5.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宏观农业产业结构
        5.2.1 评价指数及方法
        5.2.2 研究区选择
        5.2.3 榆阳区与乌审旗县域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组分优势度
        5.2.4 榆阳区与乌审旗县域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优势度
        5.2.5 榆阳区与乌审旗县域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干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耦合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6.1 研究区选择及数据说明
        6.1.1 研究区概况
        6.1.2 数据说明
    6.2 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方法
        6.2.1 土地利用变化
        6.2.2 生态系统服务
    6.3 县级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效应
        6.3.1 县级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6.3.2 县级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
        6.3.3 县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构成变化
        6.3.4 县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演变
    6.4 乡镇级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效应
        6.4.1 乡镇级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构成
        6.4.2 乡镇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6.4.3 乡镇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演变与耦合状况
    7.1 研究数据来源与方法
        7.1.1 数据来源
        7.1.2 能量与能值的研究方法
        7.1.3 农牧系统耦合度
    7.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演变及分析
        7.2.1 典型县域农牧耦合系统初级生产的能值产出演变与比较分析
        7.2.2 典型县域农牧耦合系统次级生产的能值产出演变与比较分析
    7.3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状况的演变规律
    7.4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发展建议
        7.4.1 榆阳区农牧耦合系统生产力稳健发展的建议
        7.4.2 乌审旗农牧耦合系统生产力持续增进的建议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内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8.1 研究区概况
    8.2 能值分析理论
    8.3 能值分析流程
    8.4 有关能值的计算方法
    8.5 毛乌素沙地县域典型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产出的对比分析
        8.5.1 能值投入结构的对比分析
        8.5.2 能值产出结构的对比分析
    8.6 毛乌素沙地县域典型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综合指标的对比分析
        8.6.1 净能值产出率
        8.6.2 能值投资率
        8.6.3 环境负荷力
        8.6.4 能值功率密度
        8.6.5 单位面积生产力
        8.6.6 人均能值用量和人均能值占有量
        8.6.7 系统生产优势度和稳定性指数
        8.6.8 系统可持续性指数
    8.7 毛乌素沙地县域典型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策略选择
        8.7.1 基于能值分析的偏牧区牧户生态经济系统产业模式优化及发展策略
        8.7.2 基于能值分析的偏农区农户生态经济系统产业模式优化及发展策略
    8.8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REN 协调发展的时序测度
    9.1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REN 协调性理论体系
        9.1.1 SEREn 构成理论
        9.1.2 SEREn 协调机制理论
    9.2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REN 协调发展测度模型构建
        9.2.1 SE 系统发展度与REn 系统承载力评价模型
        9.2.2 SEREn 协调度
        9.2.3 SE 与REn 协调发展的测度模型
        9.2.4 SE 与REn 协调发展基本类型的综合判定法则
    9.3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 与REN 协调发展的时序测度
        9.3.1 SEREn 协调发展测度的指标体系设计
        9.3.2 SEREn 协调发展测度的指标权重
        9.3.3 SEREn 协调发展测度的指标功效系数
        9.3.4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发展度与承载力的时序演变
        9.3.5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 与REn 协调发展度的动态演变
        9.3.6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 与REn 协调发展演变状况的综合判定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及其稳健机制
    10.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缺陷
        10.1.1 耦合系统缺陷的内部特征
        10.1.2 耦合系统缺陷的外部特征
    10.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体系构建
        10.2.1 防护型生态结构
        10.2.2 节水型种植结构
        10.2.3 稳定型畜牧结构
        10.2.4 效益型农业产业结构
    10.3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
        10.3.1 政策支持体系
        10.3.2 法规制度支撑体系
        10.3.3 资金保障体系
        10.3.4 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与讨论
    11.1 结论
    11.2 讨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表

(7)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格局分析与景观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景观生态学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
        1.3.1 景观和景观生态学
        1.3.2 景观格局分析研究进展
        1.3.3 景观生态规划和功能优化研究进展
    1.4 山盆系统研究进展
        1.4.1 中国山盆系统的形成和演变
        1.4.2 山盆系统的研究进展
        1.4.3 山盆系统的研究展望
    1.5 生态交错带研究综述
        1.5.1 生态交错带的定义
        1.5.2 生态交错带的判定方法
        1.5.3 生态交错带的研究价值
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遥感图像处理与矢量化
        2.2.2 土壤与植物的分析化验方法
        2.2.3 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2.2.4 贺兰山-银川盆地生态交错带研究方法
        2.2.5 景观健康评价方法
        2.2.6 贺兰山-银川盆地整体规划方法
        2.2.7 景观规划方法
        2.2.8 数据和图表处理方法
    2.3 研究技术路线
3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状况
    3.1 研究区概况
    3.2 自然地理条件
        3.2.1 地形、地质与地貌
        3.2.2 气候
        3.2.3 自然植被和土壤
        3.2.4 人工栽培植被
        3.2.5 水资源
        3.2.6 矿产资源及能源
    3.3 社会经济条件
        3.3.1 人口
        3.3.2 经济发展
        3.3.3 文化旅游景观
4 贺兰山-银川盆地自然资源的本底分析
    4.1 贺兰山-银川盆地土壤资源分析
        4.1.1 研究区土壤类型的空间数据库建立
        4.1.2 银川盆地主要土壤类型的异质性分析
    4.2 研究区水资源分析
        4.2.1 水资源总量
        4.2.2 地下水分布
        4.2.3 水质
        4.2.4 水资源管理战略及措施
    4.3 生物资源分析
        4.3.1 银川盆地主要作物及经济林树种的资源利用率
        4.3.2 贺兰山——银川盆地常见植物种类的稳定性碳同位素分析
    4.4 小结
5 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分析
    5.1 研究区多年景观生态过程分析
        5.1.1 气候变化
        5.1.2 自然资源要素与生态环境变异分析
        5.1.3 社会发展变迁
    5.2 研究区近20 年来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5.2.1 研究区景观格局分析
        5.2.2 研究区土地转移与植被指数的变化
        5.2.3 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3 贺兰山——银川盆地生态交错带研究
        5.3.1 研究地点及样点的确定
        5.3.2 沙地—农地生态交错带的环境与生物特点
        5.3.3 沙地—农地生态交错带宽度的确定
    5.4 小结
6 贺兰山——银川盆地生态足迹分析和景观健康评价
    6.1 生态足迹方法介绍
    6.2 研究区2006 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6.2.1 永宁生态足迹计算结果
        6.2.2 永宁生态足迹结果分析
        6.2.3 生态足迹增加原因分析与减少途径
        6.2.4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理论探讨与改进补充
    6.3 贺兰山-银川盆地山盆系统景观健康评价
        6.3.1 基于AHP 的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3.2 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生态评价
    6.4 小结
7 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整体规划与布局
    7.1 规划目标
    7.2 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规划原则
    7.3 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单元功能识别及划分
        7.3.1 研究区景观单元的识别和划分
        7.3.2 贺兰山与银川盆地间的联系
    7.4 贺兰山——银川盆地山盆系统的整体规划
        7.4.1 景观整体管理的尺度探讨
        7.4.2 贺兰山——银川盆地的管理尺度
        7.4.3 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整体管理对策
        7.4.4 基于格局分析的研究区景观类型的优化调整
    7.5 贺兰山-银川盆地生态生产范式
        7.5.1 内流河山盆系统的生态生产范式
        7.5.2 贺兰山——银川盆地生态生产范式
    7.6 研究区景观单元分区特征与功能
    7.7 小结
8 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单元的管理对策
    8.1 景观管理对策制定的总体思路
    8.2 保护性景观单元的管理对策
        8.2.1 贺兰山山地生态系统和荒漠草原的重要价值
        8.2.2 保护性景观单元内重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8.2.3 保护性景观单元的保护目标
        8.2.4 保护性景观单元的保护对策
    8.3 半生产性景观单元的管理对策
        8.3.1 适宜性评价
        8.3.2 风沙土的治理
        8.3.3 绿色果品基地的整体管理对策
        8.3.4 以葡萄种植为代表的绿色果品基地管理
    8.4 生产性景观单元的管理对策
        8.4.1 影响生产性单元功能发挥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析
        8.4.2 水稻的功与过
        8.4.3 生产性景观单元的管理对策
    8.5 其他景观组分的管理和利用
    8.6 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特色与创新
    9.3 讨论
附件:贺兰山——银川盆地自然景观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导师简介
致谢

(8)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用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水土保持用水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1 概念界定
        1.1.1 水土保持用水
        1.1.2 水土保持雨水资源利用
        1.1.3 生态用水
        1.1.4 生态需水
    1.2 概念辨析
        1.2.1 水土保持用水与生态用水
        1.2.2 生态用水与生态需水
        1.2.3 水土保持用水与生态需水
    1.3 水土保持用水研究主要进展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方法与研究展望
        1.3.3.1 研究方法
        1.3.3.2 研究展望
2 研究区概况
    2.1 范围及行政区划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质地貌
        2.2.2 水系
        2.2.3 土壤
        2.2.4 植被
        2.2.5 气候
        2.2.6 水资源
    2.3 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2.4 水土流失危害
        2.4.1 加剧土壤干旱
        2.4.2 淤积水利设施
        2.4.3 淤积河道
        2.4.4 降低水资源的利用率
    2.5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2.5.1 水土保持工作成绩
        2.5.2 水土保持规划
3 生态环境建设分区
    3.1 分区目的与原则
        3.1.1 分区目的
        3.1.2 分区原则
    3.2 分区方法
        3.2.1 以省(自治区)为单位的分区方法
        3.2.1.1 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3.2.1.2 分区基本数学原理
    3.3 全流域分区方法
    3.4 分区范围及基本单元的确定
    3.5 分区成果
        3.5.1 按省分区成果
        3.5.1.1 青海省
        3.5.1.2 甘肃省
        3.5.1.3 宁夏回族自治区
        3.5.1.4 内蒙古
        3.5.1.5 陕西省
        3.5.1.6 山西省
        3.5.1.7 河南省
        3.5.2 按流域分区成果
        3.5.2.1 流域分区图
        3.5.2.2 分区包含县(市、旗)名称
        3.5.2.3 各生态环境建设分区生态经济特征指标
4 分区生态环境建设模式
    4.1 黄土丘陵沟壑区
        4.1.1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1.2 典型流域调查与分析
        4.1.2.1 流域概况
        4.1.2.2 治理过程
        4.1.3 建设模式
        4.1.3.1 建设目标
        4.1.3.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4.1.3.3 措施配置
    4.2 黄土高塬沟壑区
        4.2.1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2.2 典型流域调查与分析
        4.2.2.1 流域概况
        4.2.2.2 治理过程
        4.2.3 建设模式
        4.2.3.1 建设目标
        4.2.3.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4.2.3.3 措施配置
    4.3 土石山区
        4.3.1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3.2 典型流域调查与分析
        4.3.2.1 流域概况
        4.3.2.2 治理过程
        4.3.2.3 效益分析
        4.3.3 建设模式
        4.3.3.1 建设目标
        4.3.3.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4.3.3.3 措施配置
5 水土保持用水减沙定额计算
    5.1 黄土丘陵沟壑区
        5.1.1 小流域综合治理用水减沙定额
        5.1.2 单项措施水土保持用水减沙定额
        5.1.2.1 造林
        5.1.2.2 种草
        5.1.2.3 梯田
        5.1.2.4 坝地
    5.2 黄土高塬沟壑区
        5.2.1 小流域综合治理用水减沙定额
        5.2.2 单项措施水土保持用水减沙定额
        5.2.2.1 造林
        5.2.2.2 种草
        5.2.2.3 梯田
        5.2.2.4 坝地
    5.3 土石山区
        5.3.1 小流域综合治理用水减沙定额
        5.3.2 单项措施水土保持用水减沙定额
        5.3.2.1 造林
        5.3.2.2 种草
        5.3.2.3 梯田
        5.3.2.4 坝地
6 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积确定
    6.1 水土保持措施现状(2000 年)保存面积
        6.1.1 梯田、人工草地、坝地
        6.1.1.1 按省分区确定
        6.1.1.2 按流域分区确定
        6.1.2 人工造林
    6.2 远期水土保持措施规划面积
        6.2.1 2010 年水土保持措施规划面积
        6.2.2 2030 年水土保持措施规划面积
7 水土保持用水计算
    7.1 2000 年水土保持用水减沙量计算
    7.2 2010 年水土保持用水减沙量计算
    7.3 2030 年水土保持用水减沙量计算
    7.4 与现有计算成果对比分析
8 水土保持与雨水资源利用
    8.1 雨水资源理论潜力计算
        8.1.1 计算方法
        8.1.2 计算结果
    8.2 水土保持雨水资源利用计算
        8.2.1 计算方法
        8.2.2 水土保持措施雨水资源利用定额确定
        8.2.2.1 林草措施
        8.2.2.2 梯田
        8.2.2.3 坝地
        8.2.3 计算结果
    8.3 水土保持雨水资源利用评价分析
        8.3.1 评价方法
        8.3.2 结果分析
9 水土保持用水的调控
    9.1 问题的提出
    9.2 水土保持用水的驱动力分析
    9.3 水土保持用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9.3.1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标准对用水量的影响
        9.3.2 不同分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用水减沙分析
        9.3.3 单项措施水土保持用水减沙分析
        9.3.4 不同树种水土保持用水减沙分析
        9.3.5 不同草种水土保持用水减沙分析
        9.3.6 治坡措施与治沟措施用水减沙分析
        9.3.7 “三生用水”比率分析
    9.4 调控对策
        9.4.1 合理确定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标准
        9.4.2 合理确定治理重点
        9.4.3 合理配置综合治理措施
        9.4.4 选择用水减沙比率小的树种、草种
        9.4.5 合理配置坡面措施与沟道措施
        9.4.6 引入市场机制
10 结论与建议
    10.1 结论
    10.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成果清单
导师简介
致谢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9)农牧交错带长川流域土地利用安全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现状综述
    1.4.1 生态安全概念
    1.4.2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生态安全影响研究现状
    1.4.3 土地利用安全格局的定义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形地貌概况
    2.1.2 气候概况
    2.1.3 土壤概况
    2.1.4 植被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长川流域主要生态问题
2.4 长川流域以及皇甫川流域研究现状
2.5 小结
参考文献 3 长川流域主要生态过程
3.1 长川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3.1.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3.1.1.1 数据来源
    
3.1.1.2 数据处理
    3.1.2 结果与分析
    
3.1.2.1 长川流域气候要素季节变化
    
3.1.2.2 长川流域气候要素年际变化
    
3.1.2.3 长川流域气候指数变化
    3.1.3 结论
3.2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特征及其变化
    3.2.1 研究方法
    
3.2.1.1 数据来源
    
3.2.1.2 土地利用类型的确定
    
3.2.1.3 图像处理
    
3.2.1.4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3.2.1.5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指数的选取及其景观生态学意义
    3.2.2 结果与分析
    
3.2.2.1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总体结构及其变化
    
3.2.2.2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3.2.2.3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3.2.3 结论
    
3.2.3.1 灌木林地、天然草地和难利用地是景观类型主体
    
3.2.3.2 研究区整体好转、局部恶化
    
3.2.3.3 景观破碎化过程明显增加
3.3 长川流域植被盖度及其动态分析
    3.3.1 研究方法
    
3.3.1.1 数据来源
    
3.3.1.2 植被盖度实地观测
    
3.3.1.3 归一化植被指数的计算
    
3.3.1.4 植被盖度的计算
    3.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3.3.2.1 长川流域不同植被类型盖度特征
    
3.3.2.2 长川流域植被盖度空间分布及其动态特征
    3.3.3 小结
3.4 长川流域水沙变化分析
    3.4.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3.4.1.1 数据来源
    
3.4.1.2 研究方法
    3.4.2 结果与分析
    
3.4.2.1 长川流域水沙特征及其变化分析
    
3.4.2.2 长川流域水沙变化原因分析
    3.4.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4 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与土壤侵蚀
4.1 降雨侵蚀力(R)因子
    4.1.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4.1.1.1 数据来源
    
4.1.1.2 侵蚀性降雨标准的计算方法
    
4.1.1.3 降雨侵蚀力的计算方法
    4.1.2 结果与讨论
    
4.1.2.1 分析长川流域侵蚀性降雨标准
    
4.1.2.2 分析长川流域降雨侵蚀力
    4.1.3 小结
4.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4.2.1 研究方法
    
4.2.1.1 数据来源
    
4.2.1.2 土壤可侵蚀性因子(K)小区观测法
    
4.2.1.3 土壤可侵蚀性因子(K)数学模型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2.2.1 长川流域主要土壤类型
    
4.2.2.2 长川流域主要土壤类型可蚀性因子(K)计算及其特征
    4.2.3 小结
4.3 植被覆盖——作物管理因子(C)
    4.3.1 研究方法
    
4.3.1.1 数据来源
    
4.3.1.2 植被覆盖——作物管理因子(C)估算
    4.3.2 长川流域植被覆盖——作物管理因子(C)时空分布特征
    4.3.3 小结
4.4 坡长与坡度因子(LS)
    4.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4.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4.4.1.2 坡长因子(L)计算方法
    
4.4.1.3 坡度因子(S)计算方法
    4.4.2 结果与分析
    
4.4.2.1 长川流域海拔高度和坡度特征
    
4.4.2.2 长川流域坡长坡度因子分析
    4.4.3 小结
4.5 水土保持措施(P)因子
    4.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5.2 结果与分析
    
4.5.2.1 长川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概况
    
4.5.2.2 长川流域主要水土保持措施的P 因子
    
4.5.2.3 长川流域水土保持措施(P)因子空间分布
    4.5.3 小结
4.6 长川流域土壤水蚀现状及其动态
    4.6.1 研究方法
    
4.6.1.1 数据来源
    
4.6.1.2 长川流域土壤侵蚀估算方法
    
4.6.1.3 长川流域土壤侵蚀估算精度检验
    4.6.2 结果与分析
    
4.6.2.1 长川流域土壤侵蚀估算精度
    
4.6.2.2 长川流域土壤侵蚀等级分布及其动态
    
4.6.2.3 长川流域坡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6.3 小结
4.7 长川流域土壤侵蚀背景值分析
    4.7.1 研究方法
    
4.7.1.1 研究样地的选择
    
4.7.1.2 阿贵庙自然保护区植被调查方法
    
4.7.1.3 自然植被的复原方法
    
4.7.1.4 土壤侵蚀背景值的估算
    4.7.2 结果与分析
    
4.7.2.1 阿贵庙自然保护区植被及其分布特征
    
4.7.2.2 长川流域自然植被的复原
    
4.7.2.3 长川流域土壤侵蚀背景值总体特征
    
4.7.2.4 长川流域土壤侵蚀治理需求分析
    4.7.3 小结
4.8 长川流域土壤侵蚀情景分析
    4.8.1 情景分析(scenario analy 意义sis)法及其
    4.8.2 长川流域土壤侵蚀情景设计
    4.8.3 长川流域土壤侵蚀情景分析
    
4.8.3.1 不同土壤侵蚀情景方案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分布特征
    
4.8.3.2 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8.3.3 退耕还林(草)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8.3.4 组合情景方案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8.4 小结
参考文献 5 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与生态用水
5.1 长川流域主要植被类型生态用水分析
    5.1.1 研究内容和方法
    
5.1.1.1 研究地点
    
5.1.1.2 实验群落
    
5.1.1.3 主要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特征调查
    
5.1.1.4 植物地上生物量或叶量的测定
    
5.1.1.5 主要植被类型生态用水量的计算
    
5.1.1.6 主要植物群落地段水分平衡的计算
    
5.1.1.7 植物群落适宜盖度的计算
    
5.1.1.8 气象数据的搜集和处理
    5.1.2 结果与分析
    
5.1.2.1 主要植被类型群落及其土壤物理特征
    
5.1.2.2 主要植被类型生态用水分析
    
5.1.2.3 主要植被类型水分平衡分析
    
5.1.2.4 主要乔灌植物群落适宜盖度
    5.1.3 讨论
    
5.1.3.1 主要植被类型的生 态用水评价
    
5.1.3.2 主要植被类型水分平衡和适宜盖度问题
    5.1.4 小结
5.2 长川流域的流域生态用水特征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1.1 土地利用/覆盖现状解译
    
5.2.1.2 土壤侵蚀情景设计
    
5.2.1.3 流域生态用水分析
    5.2.2 结果与分析
    
5.2.2.1 长川流域生态用水现状分析
    
5.2.2.2 不同土壤侵蚀情景方案的生态用水分析
    5.2.3 小结
参考文献 6 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与生物多样性
6.1 长川流域生物多样性背景分析
    6.1.1 样区选择
    6.1.2 野外调查与数据分析
    
6.1.2.1 野外调查
    
6.1.2.2 数据分析
    6.1.3 结果与分析
    
6.1.3.1 原始自然植被种类组成分析
    
6.1.3.2 原始自然植被水分生态型和生活型组成分析
    
6.1.3.3 原始自然植被α多样性分析
    6.1.4 小结
6.2 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分析
    6.2.1 研究方法
    
6.2.1.1 数据获取
    
6.2.1.2 样地和样方设置
    
6.2.1.3 调查内容
    
6.2.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6.2.2 结果与分析
    
6.2.2.1 研究区植被
    
6 2.2.2 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植物群落特征
    
6.2.2.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
    6.2.3 小结
6.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物多样性安全分析
    6.3.1 数据处理方法
    
6.3.1.1 生物多样性指数百分比
    
6.3.1.2 相似系数
    
6.3.1.3 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系数
    6.3.2 结果与分析
    
6.3.2.1 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与自然植被植物物种组成比较
    
6.3.2.2 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分析
    6.3.3 小结
参考文献 7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安全格局的建立
7.1 长川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7.1.1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7.1.2 长川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1.3 长川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7.1.4 小结
7.2 调整和配置土地利用/覆盖安全格局
    7.2.1 多目标规划及其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7.2.2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优化结构多目标规划
    
7.2.2.1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多目标规划原则
    
7.2.2.2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安全格局多目标规划模型
    
7.2.2.3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多目标规划模型求解及评价
    7.2.3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优化结构的空间布局
    7.2.4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安全格局的评价
    7.2.5 小结
参考文献 8 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主要生态过程
    8.1.2 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与土壤侵蚀
    8.1.3 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与生态用水
    8.1.4 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与生物多样性
    8.1.5 土地利用/覆盖安全格局
8.2 对今后生态建设的建议
8.3 存在问题
    8.3.1 土壤侵蚀问题
    8.3.2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问题
    8.3.3 生态安全综合评价问题
    8.3.4 土地利用/覆盖安全格局问题 致谢 博士生 期间发表、接受和投稿文章目录

(10)内蒙古农作制度演变及持续高效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案
    1.1 研究意义
        1.1.1 农作制度调整优化是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1.1.2 农作制度调整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和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1.1.3 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地处西部的内蒙古农作制度的调整任务艰巨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农作制度研究方法综述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4 小结
第二章 内蒙古农作制度区域性及其特征分析
    2.1 内蒙古农作制度区域类型划分
        2.1.1 农作制度区划的原则
        2.1.2 农作制度分区的命名方法
        2.1.3 农作制度主要区域类型
    2.2 内蒙古农作制度区域类型特征
        2.2.1 中部农作制度区
        2.2.2 中东部农作制度区
        2.2.3 东部农作制度区
        2.2.4 东北部农作制度区
        2.2.5 西部农作制度区
    2.3 内蒙古农畜产品区域性格局已形成
        2.3.1 农产品区域化趋势
        2.3.2 畜产品区域化趋势
    2.4 小结
第三章 内蒙古农作制度的演变规律
    3.1 农产品生产变化趋势
        3.1.1 粮食生产变化
        3.1.2 经济作物生产变化
        3.1.3 粮经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势
    3.2 畜产品生产变化趋势
        3.2.1 肉类生产
        3.2.2 奶类产量变化趋势
        3.2.3 羊毛、羊绒产量变化趋势
    3.3 农村产业结构及农业内部结构变化趋势
        3.3.1 产业结构变化
        3.3.2 农业产值结构变化
        3.3.3 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
    3.4 农业总体效益及农民收入变化趋势
        3.4.1 农牧业增加值动态
        3.4.2 农牧民农畜产品占有量及人均收入
    3.5 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农作制度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4.1 种植业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4.1.1 粮食单产的持续增加是推动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加的最主要因素
        4.1.2 农业投入水平的提高是种植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关键
        4.1.3 内蒙古各生产要素对农业影响的阶段性特征
    4.2 内蒙古畜牧业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4.2.1 各生产要素对畜牧业产值的影响
        4.2.2 主要畜产品产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
        4.2.3 种植业发展对畜牧业的影响
    4.3 内蒙古农村经济结构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4.3.1 农村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水平的影响
        4.3.2 各农作制度区农村产业结构差异比较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内蒙古各农作制度区优化调整策略
    5.1 资源禀赋特征及农牧业生产特征分析
        5.1.1 资源禀赋特征
        5.1.2 农牧业总体水平优势分析
        5.1.3 种植业生产特征
        5.1.4 畜牧业生产特征
        5.1.5 农畜产品产业发展现状特征及问题
    5.2 内蒙古不同类型农作制度区的比较优势分析及市场分析
        5.2.1 农畜产品产量变化
        5.2.2 主要农畜产品优势区域及市场预测
        5.2.3 农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5.3 内蒙古各农作制度区优化调整对策
        5.3.1 农制度优化调整指导思想、原则和方向
        5.3.2 各农作制度区优化调整对策
        5.3.3 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保障措施
    5.4 小结
第六章 农作制度持续高效发展技术支持
    6.1 内蒙古持续高效农作制度体系构建
        6.1.1 持续高效农作制度体系构建总体构想
        6.1.2 内蒙古持续高效农作制度体系主体建设工程设计
    6.2 高效多熟种植模式及技术
        6.2.1 中西部小麦茬复种油葵两熟制种植模式
        6.2.2 河套灌区套作类型与技术
        6.2.3 中部农作制度区麦后复种饲用作物种植模式与利用方式
    6.3 不同农业类型区作物高产种植技术
        6.3.1 中部区作物高产种植技术
    6.4 不同类型区生态治理及高效生产模式与技术
        6.4.1 沙区生态脆弱区生态经济圈发展模式
        6.4.2 丘陵山区与河谷地农作制度发展模式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内蒙古荒漠草原林草优化结构模式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2]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D]. 车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3]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D]. 程钢. 石河子大学, 2013(01)
  • [4]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的景观动态与生态效应研究[D]. 杨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5]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研究[D]. 阿力木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01)
  • [6]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及其时序测度[D]. 胡兵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7]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格局分析与景观规划[D]. 陈卫平.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8]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用水研究[D]. 常丹东.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
  • [9]农牧交错带长川流域土地利用安全格局研究[D]. 高清竹. 北京师范大学, 2003(11)
  • [10]内蒙古农作制度演变及持续高效对策研究[D]. 张海明. 中国农业大学, 2003(03)

标签:;  ;  ;  ;  ;  

内蒙古荒漠草原林草优化结构模式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