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金属矿物晶体结构特点及与橡胶的交联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何晓明[1](2021)在《矿物填充丁腈橡胶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丁腈橡胶(NBR)物理机械性能优异,耐油、耐苯、耐热、耐磨性好,已被广泛用于各种耐油制品,在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开采、石油化工等领域应用广泛,此外橡胶手套、食品包装用薄膜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凹凸棒土(AT)是一种层链状结构的含水富镁铝硅酸盐黏土矿物,具有特殊的结构、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吸附能力、较强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等特点,作为高分子材料增强增韧的纳米填料,其在橡胶、塑料等高分子材料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从凹凸棒土原矿分析、表征入手,制备了载银凹凸棒土,利用硅烷偶联剂Si-69现场改性凹凸棒土,应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凹凸棒土/丁腈橡胶、载银凹凸棒土/丁腈橡胶、管状高岭土/丁腈橡胶、片状高岭土/丁腈橡胶等4种复合材料,对不同份数矿物材料填充丁腈橡胶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对其形貌、成分、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对复合材料的的硬度、撕裂强度、拉伸强度、100%定伸应力、门尼黏度、硫化性能、老化性能、耐油性能进行了测试,探讨了矿物材料及其改性材料对丁腈橡胶各项性能的影响。所做工作及结论如下:(1)发现当AT加入量小于10 phr时,AT/NBR复合材料硫化时间t90在5 min左右,继续增加AT的加入量,t90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跃迁,超过了11 min,从硫化情况判断AT加入量不超过10 phr时效率较高,为实际生产提供了借鉴。(2)将不同配比的AT-Ag逐份替代AT进行NBR填充,结果发现对橡胶的硫化性能影响很小,说明AT-Ag在硫化工艺上对NBR没有产生大的影响,这为AT-Ag充填NBR在实际生产上提供了依据。在AT/AT-Ag为3/7时出现了较大的突变,拉伸强度、100%定伸应力也均有小幅的增加,发现AT与AT-Ag的最佳配比为1:1。(3)三种矿物填料对复合材料的硬度影响都不大,仅出现了1个单位的变化;AT硫化时间t90为3 min 35 s,而其他两种高岭土填料均超过了4 min,AT充填时硫化时间最短,且表现出了较好的充填性能。综合所有数据分析,AT/NBR的综合性能更优。
童曦[2](2020)在《隐晶质石墨/丁腈橡胶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其组构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隐晶质石墨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但高附加值功能化利用技术落后。本论文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环境友好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支持下,研究了隐晶质石墨成分、物相、结构及其构效关系;重点开展石墨酸处理提纯、表面改性及橡胶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力学性能评价与摩擦磨损行为研究;分析探讨隐晶质石墨影响橡胶复合材料力学和摩擦行为机理。论文的主要成果有:(1)采用机械研磨方法成功制备超细隐晶质石墨粉体,其集合体在晶粒尺度上有序排列而微晶间无序堆叠,结构缺陷多、尺寸小、表面粗糙度高,是其作为橡胶填料发挥功能属性的物理-化学基础。(2)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丁腈橡胶/炭黑/隐晶质石墨复合材料,获得优化工艺技术参数。研究发现,添加10 phr石墨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300%定伸应力和撕裂强度较对比样品分别提高18.2%、11.0%和10.0%,认为石墨提高了分散性且与橡胶分子间存在C-H相互作用以及物理缠绕、范德华力和静电作用。(3)机械共混法制备的填充5 phr石墨的丁腈橡胶/炭黑/隐晶质石墨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的稳态摩擦系数和比磨损率与对比样品相比分别降低50.3%和51.3%,抗磨性能显着改善,主要归因于石墨形成连续润滑膜和厚度适宜的转移膜。但过量添加CG会导致大块料脱落进而引起磨损量增加。(4)采用液体丁腈橡胶改性石墨可提高界面相容性、浸润性和填料分散程度,进而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但改性后复合材料在干摩擦状态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略有增加,推测与液体丁腈橡胶增加黏着性并降低橡胶分子间作用力有关。(5)采用不同工艺制备羧基丁腈橡胶/隐晶质石墨复合材料,添加20 phr石墨时,乳液共混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和断裂能比机械共混法制备的分别提高17.1%,37.4%,30.0%和60.9%,表明乳液共混提高了石墨的增强效率,主要归因于分散程度的提高。采用乳液共混工艺制备填充5 phr石墨的复合材料,稳态摩擦系数和比磨损率较机械共混产物分别降低18.5%和47.8%,推测乳液共混提高填料分散并降低了摩擦生热,有助于润滑膜及转移膜形成。(6)采用酸处理提纯隐晶质石墨。添加8 phr提纯石墨制备的羧基丁腈橡胶/炭黑/隐晶质石墨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比未处理的分别提高10.8%和5.3%。石墨可改善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但酸处理后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更优,推测酸处理降低了硬质大颗粒杂质的磨粒磨损,且更容易形成润滑膜和转移膜。研究成果为隐晶质石墨高附加值功能化利用提供了新技术和理论依据。
周旺[3](2020)在《硅酸盐纳米纤维强化的纤维浸渍体系及浸胶后纤维与橡胶界面粘合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是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随着国家大飞机工业的发展,纤维/橡胶复合材料应用于大飞机轮胎制造已成为亟需解决的课题。大飞机轮胎高速高压宽温域大变形的使用环境,更易造成纤维和橡胶的脱黏破坏,要求界面层应有更高的粘合强度。成熟的传统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浸胶体系也难以实现这样苛刻的应用要求,需对RFL体系进行增强改性。本课题选择硅酸盐纳米纤维—凹凸棒土(AT)对RFL体系进行改性,它易分解成纳米单晶,形状系数比高、模量高,且单晶表面存在大量羟基,易形成界面氢键结合。首先将AT经过氨基官能团硅烷(KH550)接枝改性减弱自聚效应后,再进行400W超声处理40mins,实现AT在浸胶液中的纳米分散,并采用SEM及TEM表征了 AT的分散状况。实验结果表明,AT在RFL溶液中基本以纳米棒晶形式均匀分散,AT改性的RFL浸渍液仍能均匀涂敷在纤维表面。AT纳米强化的RFL体系明显提高了原RFL处理的粘合水平,当加入胶乳固含量7.5wt%的AT时,尼龙66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的H抽出力达到了 181.5N,相比于纯RFL(149.4N)提升了 21.5%;单根帘线剥离力达到了 31.5N,相比于纯RFL(26.5N)提高了 18.9%。而且通过SEM观察发现抽出和剥离后的破坏是发生在橡胶层而非界面层,说明AT强化的RFL浸胶层粘合强度是理想的。向RFL中添加纳米分散的AT可以对浸胶层进行补强并改善应力分布,增加浸胶层的交联密度以承受更高应力;从而增强界面应力传递效率,提高了纤维与橡胶基体之间的粘合性能。虽然RFL浸胶液浸渍处理效果优异且生产成本较低,但RFL中的间苯二酚和甲醛被国内外相关机构列为致癌物质,对身体健康和生产环境均有较大的危害,发展新型非RFL纤维环保表面浸渍处理技术迫在眉捷。对于近年来正在发展的各种环保浸胶体系,它们的粘合效果仍难以达到RFL的水平。本课题设计了由马来酸酐接枝的聚合物B(带有-MAH)和粘合剂I(带有-NCO)反应固化形成能够替代甲醛和间苯二酚的RF树脂网络结构的聚合物B-粘合剂I-VPL的环保体系。实验利用FTIR表征出体系的主要反应,利用DSC确定较佳的固化温度及固化时间后,通过调整体系B的固含量及-MAH与-NCO的摩尔比,得到了最佳配方:当B的固含量为2.5%,-MAH与-NCO的摩尔比为1:0.8时,H抽出力能够达到RFL的92.2%,帘线剥离力能够达到RFL的90.6%。用SEM观察浸胶处理效果,发现处理的帘线表面浸胶均匀。向该环保体系中加入适量纳米分散的AT进一步提高其处理的粘合水平,发现当加入胶乳固含量5wt%的AT时,尼龙66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的H抽出力达到159.2N,比不加AT组(137.7N)提高了 15.6%,相比纯RFL也高出6.6%;单根帘线剥离力达到27.3N,比不加AT组(24.0N)提高了 13.7%,相比纯RFL也高出3.0%,最终达到了略优于RFL处理的粘合水平。
艾伟东[4](2020)在《煤气化渣/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环境保护日益迫切的今天,对于危害环境的废物处理已成为国家特别关注的问题,更是各相关企业头疼的问题。由于我国煤、气、油储量的严重不平衡,导致绝对富足的煤资源必须向天然气、石油以及下游产业链转化,煤化工产业已经遍布全国各地,煤化工渣(煤液化渣和煤气化渣)的处理已经成为煤化工企业能否正常生产的重要瓶颈。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煤化工渣将是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无机矿物填料被广泛地应用于聚合物复合材料中,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如生产成本高、污染生态环境、消耗矿石资源、价格昂贵、分散性差和密度大等等,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低成本、高附加值的填料产品。目前,对煤气化渣的应用研究有很多,但将煤气化渣作为橡胶、塑料填料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以煤气化渣中的煤气化细渣为原料,对其作为橡塑填料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选用取自内蒙古伊泰集团16万吨煤制油项目的煤气化细渣为原料,详细研究了其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气化细渣非常适合用于橡塑填料。主要原因如下:气化细渣含有表面粗糙的未燃炭,有利于和高分子基体的相容性;气化细渣中的硅铝质玻璃微珠具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活性,可以增加与聚合物基体的反应活性位点和结合力强度;玻璃微珠具有球形的形貌,和常用填料重质碳酸钙相比,没有锋利的棱角,在橡塑加工中不会破坏高分子链的分子结构;玻璃微珠的表面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和分布均匀的羟基,可以通过改性来提升产品等级;由玻璃微珠进一步加工制成的表面有孔道的介孔硅微球,其介孔与高分子链具有很强的结合力。通过气流分级技术对煤气化细渣进行处理,可以得到不同粒度的填料产品。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将填料掺入低密度聚乙烯基体中,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煤气化细渣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随煤气化细渣粒径的减小而增加,并且粒度较小的煤气化细渣对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通过Turcsanyi经验模型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值,证明了未燃炭可以增加复合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参数。以常用市售填料2500目重钙粉为对比填料,分析比较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质、热氧化稳定性和断口形态等性质,研究发现,粒度较小的并含有未燃炭的煤气化细渣可以在低密度聚乙烯中替代2500目重钙粉使用。对煤气化细渣进行煅烧脱炭处理,得到了煤气化细渣硅铝质玻璃微珠,进一步通过气流分级处理,得到了不同粒度等级的玻璃微珠填料。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ABS树脂/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研究发现,不同粒径的玻璃微珠都可以很好地分散在基质中,较好的分散状态使得界面载荷的转移效率更高。随玻璃微珠粒径的减小,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值随之提高,玻璃微珠和ABS树脂之间的相容性也随之增加。结合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加工流动性和密度等数据,可以得出,去除了大颗粒的玻璃微珠具有替代2500目重钙粉应用于ABS树脂中的潜力。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煤气化细渣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玻璃微珠改善了基体的热稳定性。从拉伸性质和界面相互作用参数的角度来看,玻璃微珠可以替代2500目重钙粉在聚丙烯中使用。使用硅烷偶联剂KH570和盐酸溶液分别对玻璃微珠进行了改性和酸溶造孔处理。KH570在微珠的表面形成了一层有机膜,改善了玻璃微珠的疏水性质。使用盐酸溶液处理玻璃微珠,制备了表面有孔道的无序介孔硅微球,比表面积高达300.463m2/g。改性和造孔处理之后,复合材料的各种性质都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和KH570改性的效果相比,盐酸溶液酸溶造孔处理的效果更好,这说明,填料表面形态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比表面官能团的影响更为显着。填料的有机改性和酸溶造孔处理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力,并且随着界面相互作用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将会增加,断裂伸长率将会降低。通过密炼机和开炼机制备了丁苯橡胶/煤气化细渣复合材料。研究发现,随着未燃炭含量的增加和粒径的减小,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逐渐提高。未燃炭和玻璃微珠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可以促使气化细渣在丁苯橡胶中均匀地分散,从而有效地防止应力集中。由于良好的分散性和较强的界面粘合力,煤气化细渣填充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2500目重钙粉填充复合材料。含有未燃炭的气化细渣对丁苯橡胶具有半补强的作用,并且可以替代重钙粉在橡胶制品中使用。盐酸酸溶造孔处理的玻璃微珠在聚丙烯中具有良好的补强效果,但在丁苯橡胶体系中,其补强效果较差。本论文以煤气化细渣为原料,采用成本低廉、工艺流程简单的洗选、分级、改性等加工工艺,成功制备了低成本、高附加值的橡塑填料产品,为煤气化细渣在聚合物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煤气化细渣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不仅解决了煤气化细渣的堆积这一固废问题,同时也找到了一种性能优异的橡塑填料原料,对橡塑工业具有促进意义。
徐云慧[5](2020)在《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制备、性能及机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橡胶消耗量不断增加,废旧橡胶量也随之增加,其中废旧轮胎量最多,占废旧橡胶制品的60%以上,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黑色污染”,为了响应国家节能环保要求,我国加大了对再生橡胶循环利用的研究,轮胎再生胶(简称TRR)已成为主力军。农业轮胎相对于载重轮胎来说,一般行驶速度慢,但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所以农业轮胎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高速性能要求低,但耐刺扎性、耐啃性和耐撕裂性、耐老化性能要求高,为了满足这些使用性能在农业轮胎胎面中通常采用较高用量的低温乳聚丁苯橡胶(简称SBR)达2050份。为了改善低温乳聚SBR的加工性能和硫化性能,提高胶料质量,做到资源循环利用,提出了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制备、性能及机理分析研究。通过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共混体系及机理分析研究,发现添加1060份TRR时SBR/TRR共混胶为均项体系,相容性好,添加60份以上TRR时共混胶为“海-岛”结构,相容性差,并从共混机理进行了原因分析。通过对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填充补强体系及机理分析研究,制备了具有抗紫外线抗菌功能的新型填充材料TiO2/Ser(简称TK301),并在SBR/TRR共混胶中进行应用,不仅可降低材料成本,而且可提高胶料的致密性、抗菌性、耐老化性能及力学性能等。论文分析了TK301具有优异性能的原因。通过研究发现农业轮胎SBR/TRR共混胶采用新型填充补强剂TK301(15份)与高耐磨炭黑N330(25份)、通用炭黑N660(35份)并用做填充补强体系补强效果最好,并从炭黑粒径、炭黑的结构及炭黑吸附补强理论进行了分析。通过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防护体系及作用机理分析研究,发现选择对苯二胺类防老剂4010NA(1.5份)、防老剂4020(1.5份)与喹啉类防老剂RD(1.5份)与微晶蜡(1.5份)并用会产生很好的协同效应,防护效果最优,并进行了物理防护和化学防护机理分析。通过对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硫化体系及选择原因分析研究,发现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选用N-叔丁基-双(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做促进剂的半有效硫化体系(SEV)最适宜,并通过硫化胶的网状交联结构和性能进行了选择原因分析。通过对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软化增塑体系及作用原因分析研究,将新型橡胶助剂2-乙酰基芘C18H12O应用在农业轮胎SBR/TRR共混胶中,发现该助剂不仅可做软化增塑剂,提高胶料流动性,改善橡胶加工性能,而且可做抗热氧剂,提高橡胶的耐热性能,减少老化现象,并进行了作用原因分析。通过对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制备方法及性能的研究,找寻出了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最佳的共混方法和硫化方法。最佳共混方法为:先将50份的炭黑与SBR/TRR共混制成母胶,再与NR、BR混炼,然后添加剩余10份的炭黑及其它配合剂,最后加入硫黄和促进剂,采用这样的共混制备方法胶料综合性能最好。最佳硫化方法为:硫化温度150℃,硫化时间t90对应时间,硫化压力15.0 MPa,采用这样的硫化制备方法胶料综合性能较优。通过研究确定了SBR/TRR共混胶的共混体系(即生胶体系)、填充补强体系、防护体系、硫化体系、软化增塑体系相配合的农业轮胎配方和较佳的共混方法和硫化方法,发明了性能优成本低的填充SBR/TRR共混胶的农业轮胎胎冠胶和胎侧胶。最后将该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和徐州徐轮橡胶有限公司合作试制生产了15-24 10PR联合收割轮胎和9.5-24 6PR拖拉机轮胎,既提高了性能,又节约了成本,更大程度上做到了资源循环利用,降低了污染,保护了环境。对橡胶科技发展、橡胶循环经济和社会发展均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该论文有图43幅,表74个,参考文献170篇。
郝佳瑞[6](2020)在《铅卤钙钛矿量子点复合发光材料构筑及稳定性提升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铅卤钙钛矿量子点作为一类“明星材料”,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其具有载流子扩散长度长、消光系数高和缺陷密度低等优点,在发光二极管(LED)、激光、光电探测器等光电领域呈现出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固态照明和显示的新生代材料。但由于其本身结构的不稳定,纳米尺度效应,高表面能等原因,导致该材料对光、热和湿度敏感,稳定性差,在光电应用领域受到限制。通过复合材料设计和降低维度等方式是十分有效的提高其稳定性的方法。矿物材料具有高稳定性、离子交换性、高比表面、环境友好等性能,其可以作为主体材料接受多种客体材料而实现新型功能材料的组装。如前所述,将钙钛矿量子点与矿物材料进行复合构筑,二者复合后实现性能的调控与协同提升,各种各样的新型量子点与矿物复合材料应运而生,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此外,二维钙钛矿材料自身稳定性优于钙钛矿量子点,通过选择不同种类的层间有机基团,合成新型低维钙钛矿材料都可以实现高稳定性钙钛矿材料。本论文采用不同的矿物材料,构筑系列复合光学材料体系,协同调控铅卤钙钛矿量子点的发光性能和稳定性,揭示了复合材料对发光性能的影响机制,并探索钙钛矿量子点复合材料在白光LED中的应用。此外,设计合成了新型二维高稳定性钙钛矿材料,研究其发光性质。本论文的创新点:(1)基于天然矿物埃洛石纳米管和二维氮化硼层状纳米片优异的散热性能,设计构筑了系列钙钛矿量子点@矿物复合材料,通过静电作用和化学键合作用,可以将钙钛矿量子点和矿物进行有效复合,揭示了稳定性提升的影响机制,为优化钙钛矿量子点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和提升其发光热稳定性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天然管状和二维层状矿物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2)基于多孔硅藻土的多级孔道结构,设计了钙钛矿量子点硅藻土复合材料,通过硅藻土的纳米空腔共振提升效应,同时提高发光强度和改善了热稳定性,为钙钛矿量子点发光效率和发光热稳定性带来了新的思路,拓展了多孔矿物材料的应用领域。(3)以有机胺为有机层,铅溴层为无机层,交替合成一种新型n=1的二维钙钛矿材料(C8H12NO2)2Pb Br4,具有高稳定性和易调节的光学性能。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采用一步法构筑了一维钙钛矿量子点@埃洛石(Cs Pb Br3@HNTs)复合材料。利用埃洛石外表面的正电荷,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卤素阴离子,原位形成钙钛矿量子点晶种,合成钙钛矿量子点@埃洛石复合材料。通过改变埃洛石负载量,埃洛石纳米管长径比等条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的制备工艺路线和实验参数。研究了钙钛矿量子点@埃洛石复合材料的稳定性。由于埃洛石具有中空的纳米管结构,当温度加热到100 oC时,钙钛矿量子点@埃洛石复合材料的发光强度约为室温下强度的80%。优异的热稳定性归因于埃洛石中具有高热导率的氧化铝和较大比表面积。另外,该复合材料在紫外线连续辐射下具有优异的光诱导稳定性和环境储存稳定性。(2)采用紫外接枝聚合法构筑聚丙烯酸接枝多孔硅藻土和钙钛矿量子点(CPX-DE-g-PAA)复合材料。选取具有光增强作用的准光子晶体结构的矿物硅藻土,作为构建聚丙烯酸接枝的硅藻土(DE-g-PAA)媒介反应器,用于原位捕获钙钛矿量子点,通过表征验证了多级孔道的腔体结构可以更有效的进行接枝反应。此外,DE-g-PAA中捕获的-COOH可以作为合成钙钛矿量子点所需的表面配体,取代传统的油酸,将钙钛矿纳米晶体均匀铆钉在腔体中和矿物表面,构造的聚合物刷为钙钛矿量子点提供封装保护层。所制备的CPB-DE-g-PAA复合材料不仅保持较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而且还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耐水性。引入光增强的准光子晶体硅藻土后,CPB-DE-g-PAA的发光热淬灭受到明显抑制,在373 K时仍可保持?73%的室温初始强度。该结果表明硅藻土的引入可以显着增强CPB-DE-g-PAA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同时,CPB-DE-g-PAA薄膜在水中浸泡120小时后表现出强烈的绿色发射,约为纯钙钛矿量子点薄膜(约9小时)的13倍。最后,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计算了不同腔体直径的CPB-DE-g-PAA复合材料的电磁场强度分布,揭示了发光的改善应归因于硅藻土腔体共振效应引起的电磁场增强。(3)二维氮化硼纳米片@钙钛矿量子点(CPX@BN)复合材料构筑。将铅卤钙钛矿量子点和二维纳米材料进行复合构筑。首先将二维(2D)六方氮化硼进行剥离制备纳米片,通过优化实验,确定了最佳剥离时间,取得了较好的剥离效果,得到约50 nm厚的BN纳米片堆叠物。接着采用一步法原位均匀生长钙钛矿纳米晶体,通过氨基功能化后,将钙钛矿量子点铆钉于剥离的氮化硼纳米片上,形成稳定的CPX@BN-E。该复合材料具有高热稳定性,在120oC时的PL强度仍保持在RT时初始强度的80%,这是由于引入了高热导率的氮化硼和其二维纳米片状结构,形成了及时有效的散热渠道。(4)二维杂化钙钛矿材料(C8H12NO2)2Pb Br4合成合成了一种二维新结构材料,通过氢溴酸缓慢结晶法,合成(C8H12NO2)2Pb Br4单晶,以多巴胺为有机层间基团,铅溴八面体层为无机层,X射线单晶衍射解析了这种新结构材料,且具有新颖的窄带蓝光发射和高热稳定性。此外,通过掺杂锰离子,可以实现蓝光和橙红光发射,具有杂化钙钛矿材料的带边发射和锰离子的T1-6A1的能量传递,实现新结构材料的光谱调控。
吕康辉[7](2020)在《伊石特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橡胶(NR)综合性能优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胶种。橡胶的应用通常需要进行填料填充补强,起到降成本、提性能的作用。炭黑仍是目前主流的橡胶补强填料,但成本大、污染重,因此各类无机填料补强橡胶也陆续被开发。本文围绕伊石特补强NR展开研究,首先采用不同粒径的伊石特等量替代炭黑直至完全替代填充NR,研究橡胶的性能变化;其次使用硅烷偶联剂改性伊石特,再将其填充NR,研究改性后对NR性能变化的影响,对伊石特的改性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再次,使用不同的无机填料与炭黑并用填充NR,探索伊石特与其他无机填料相比,填充NR的优势何在。研究发现,随着4500目伊石特等量替代炭黑份数的增多,橡胶的T10逐渐延长,硫化安全性增加,回弹系数增大,硫化胶的损耗降低,压缩生热量显着减小,但耐磨性能和撕裂强度降低。伊石特填充的橡胶相比炭黑填充的橡胶,抗臭氧老化性能明显改善。随着伊石特用量增加,橡胶的力学性能呈下降趋势,但在少量替代,譬如CB/illite=40/10时,拉伸强度(29.7MPa)与全炭黑填充胶(29.9MPa)相比变化不大,并且少量替代情况下橡胶的屈挠疲劳性能得到改善。对比不同粒径的伊石特等量替代炭黑填充NR发现,随着伊石特替代炭黑份数的增加,橡胶的性能变化趋势相近。伊石特的粒径越小,橡胶的屈挠疲劳性能越好,撕裂强度越大,拉伸强度的极大值越高,4500目伊石特在10phr替代时出现极大值(29.7MPa),1250目伊石特在20phr替代时出现极大值(28.3MPa),325目伊石特在30phr替代时出现极大值(26.9MPa),但伊石特粒径越大使橡胶的抗热空气老化性能有所提高。综合来看,伊石特粒径越小,对橡胶的补强效果更佳。对比未改性的伊石特,当伊石特采用3wt%的硅烷偶联剂改性之后再填充橡胶,可以有效的改善胶料的加工性能,橡胶的拉伸强度增大,从23.4MPa增加到25.5MPa,耐磨性能得到提高,屈挠疲劳性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对橡胶性能有全方位的提升。伊石特与滑石粉、碳酸钙、高岭土相比,与炭黑并用直接填充橡胶,其补强效果要更好,橡胶的拉伸强度、弹性以及屈挠疲劳性能最佳,同时也有着较高的耐磨性能和较低的压缩生热量。
周凤[8](2019)在《掺杂型TiO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主要工业中所用的染料中,约有70%是偶氮化合物,在印染过程中,作为废液排出,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在废液排入环境中之前,进行染料的降解是至关重要的。多相光催化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AOP)正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N型半导体TiO2因其具有优良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化学性质稳定、高效能、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备受青睐。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超细TiO2主要存在三个问题:(1)光生e-/h+的复合几率高,导致低量子效率;(2)超细纳米粒子难以从悬浮体系中分离,导致无法回收利用,易于团聚、表面积低、吸附能力差等缺陷也限制纳米TiO2的发展;(3)锐钛矿带隙较宽(3.2eV),能利用的太阳能仅占太阳能总量的大约4%–5%。因此,近年来研究重点主要为发展TiO2负载型光催化剂。其中,天然粘土由于具有良好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高比表面积以及强吸附能力,而成为理想的载体材料。海泡石是一种纤维状硅酸盐粘土矿物,属2:1型层,具有分子尺寸的通道,是一种非膨胀性的,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多孔粘土矿物。此外,海泡石的酸性[SiO4]和碱性[MgO6]中心具有将吸附的有机物转变为活化络合物的能力,从而加速降解过程。高比表面积的纤维状海泡石,具备作为有效载体的潜力。此外为了解决无法利用太阳光的问题,对TiO2进行改性以期提高其量子效率和催化活性及拓展可见光响应范围。其中,离子掺杂(阳离子或阴离子)用于在TiO2的带隙中引入能态,减小光生e-/h+的复合,并将激发波长阈值扩展至可见光波段,从而提高其对可见光利用率。阴离子掺杂剂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上与O更近的距离,被认为是比阳离子更适合的掺杂剂。其中,N因为具有较低的电离能以及与O相当的离子半径(N3-:0.146 nm,O2-:0.140 nm),被证明是最有效的阴离子掺杂剂之一。阳离子掺杂机如稀土离子具有不完全填充的4f轨道结构,丰富的能级,易产生多电子组态,且其激发态和基态的能量比较接近,在可见光区能部分吸收可见光,使f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从而使其光吸收波段移向可见区,常被用作催化剂或者催化剂助剂,因此稀土离子掺杂是TiO2光催化活性提高的另一种思路。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以具有纤维状形貌的海泡石(Sep)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成分、物相及结构,首先开展了海泡石提纯活化及纤维解束的工艺研究,将自然沉淀法和微波酸化法结合对海泡石原矿进行提纯除杂,此外进行了物理冷冻干燥法及化学改性法对海泡石解束的对比研究,为海泡石为载体制备复合材料提供基础。其次,以提纯活化后海泡石为载体,将微波水热法引入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作为核心,同时以OG溶液为光催化目标降解物,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系统研究了Ti/Sep比例、催化剂投加量、染料初始浓度、溶液pH等因素对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OG的影响,对不同实验条件下光催化降解OG过程中的光催化反应动力学进行探讨。最后,针对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仅能利用紫外光的局限,以非金属N和不同稀土离子单掺杂与共掺杂改性来提高对可见光的吸收和光催化性能为研究目标,对所合成的双功能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可见光活性研究,同时进行了实际废水降解性能验证,并探究这种负载型催化剂的循环再生可行性。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提出一种可用于中低品位海泡石的提纯与纤维解束方法。采用自然重力沉降法去除石英和滑石,微波酸化法去除可溶性碳酸盐同时对海泡石活化,通过物理方法冷冻干燥或者化学方法表面有机改性实现海泡石的纤维解束。(2)首次采用微波水热法替代传统煅烧法制备出TiO2/Sep复合材料,快速微波水热法保留了海泡石完整的孔径与大比表面积,避免煅烧法所带来的海泡石结构变化及粒子团聚等问题。(3)引入非金属元素N和稀土元素Eu,首次报道通过掺杂处理制备N-Eu共掺杂TiO2/海泡石复合材料,实现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响应。论文取得的成果以及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所用海泡石纯度较低,主要杂质为石英、方解石及滑石等,热稳定性较高,形貌呈短纤维状,纤维间互相胶结在一起。自然沉淀法可除去石英等杂质,微波水热可除去碳酸盐等杂质,原矿通过自然沉淀提纯及微波酸化8 min后可得到高纯海泡石,品位从原矿的42%增加到90%以上。物理冷冻干燥处理可以在不破坏海泡石长径比的前提下,有效使海泡石纤维束分散成单根纤维。在-50°C条件下冷冻12 h后可得到高度分散的海泡石纤维,并且晶体结构依旧保持完整。化学改性处理可以增加纤维的表面电位,通过纤维之间强的排斥力抑制已分散纤维之间的再次团聚。经HDTMA改性后的海泡石表现出最佳的分散性及最高的比表面积。(2)分别采用常规煅烧法及微波水热法制备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不同制备工艺会影响负载TiO2结晶度、TiO2晶体尺寸、复合材料孔隙率、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及材料光催化性能。煅烧处理会在一定程度破坏载体海泡石的有序层状结构,增加负载锐钛矿纳米粒子尺寸,减小复合材料BET比表面积,导致光催化活性的降低。与常规煅烧法相比,微波水热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制备出锐钛矿晶体尺寸小,结晶度好,比表面积高的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比采用常规煅烧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普遍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3)不同Ti/Sep比例对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影响较大。在不投加催化剂或者催化剂仅为原始海泡石时,OG的光催化降解率低,可忽略不计。Ti/Sep比例为40 mmol/g时,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活性。改进的L-H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不同实验参数对降解反应的影响。动力学研究表明大多数降解反应都符合拟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而在高OG浓度条件下时,降解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反应模型。当催化剂投加量为0.8 g/L、OG初始浓度为10 mg/L、pH值为3时,经过150 min紫外光照后,降解率高达98.8%,此时表观速率常数kapp的值为30.74×10-3 min-1。(4)采用四种不同氮源(氨水、尿素、乙二胺和三乙胺),通过微波水热法成功制得一系列N-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表征分析表明,材料的结晶度与掺杂剂的沸点有关,高沸点的掺杂剂如UR和EDA可抑制锐钛矿晶体的生长,海泡石表面负载的锐钛矿晶粒尺寸明显减小。TEM-EDX图像证实材料中N的成功掺杂,BET结果表明N掺杂可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XPS能谱揭示N以Ti-O-N-O的形式间隙掺杂在TiO2的晶格中,而C仅对纳米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改性。间隙N通过在O 2p价带上端形成孤立的N 2p态而起到过渡杂质能级的作用,C作为光敏剂减少光生载流子的重新复合。两者协同作用,共同产生可见光催化活性。UV-Vis DRS分析结合可见光降解实验的结果表明,NTS-EDA显示出最窄的禁带宽度(2.64 eV),具有最宽的可见光吸收范围,其可见光催化活性优于未掺杂TiO2/Sep及单一N氮杂的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另外掺杂N比例是影响催化活性的因素,当Ti/N理论添加摩尔比为4时,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5)采用六种不同稀土(La、Ce、Pr、Nd、Eu及Gd),通过微波水热法制得一系列RE-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稀土离子掺杂样品比未掺杂样品的锐钛矿结晶度更高,Ti-O-RE的形成有效地抑制了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团聚和晶体生长。N2吸附-脱附分析表明经RE3+掺杂后,结构性能得到改善。XPS分析证实了Ti4+离子和Ti3+离子的共存。此外,大部分掺杂样品对可见光的吸收强度更强,吸收范围更广。总之,稀土离子掺杂样品的结构、化学性质及光催化活性的提高程度与所掺杂RE3+的类别有关。在所有掺杂样品中,Eu-TiO2/Sep表现出更高的光催化活性,经过10 h可见光照射后,对OG的降解效率达到72%以上。在光降解过程中,Eu空的4f能级作为光生电子清除剂,而表面吸附的OH-充当空穴陷阱。因此材料优异的可见光活性主要归因于有效的电子转移、更多·OH的产生、光生e-/h+的良好分离。(6)采用微波水热法对TiO2进行N-Eu共掺杂,前驱体分别采用EDA和Eu(NO3)3,掺杂完成后,将其负载在海泡石表面。XRD表征分析表明,Eu3+掺杂对锐钛矿相TiO2微晶的形成和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锐钛矿结晶度随着Eu3+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强,锐钛矿相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同时也对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有促进作用。当Eu3+的掺杂量足够高时,样品中的TiO2产生了相变。SEM-TEM图像证实材料中N-Eu的成功共掺杂,海泡石纤维上所负载的TiO2结晶度高,且颗粒之间分散均匀,团聚较少;BET结果表明N-Eu共掺杂复合材料具有相对较大的比表面积,并且呈现出良好的介孔特质;PL光谱揭示Eu3+掺杂没有引起新的发光现象,而只是影响PL光谱强度,适量的Eu3+掺杂可以起到降低e-/h+的复合几率,提高光生载流子寿命的作用;UV-Vis DRS分析表明共掺杂复合材料的禁带宽度与Eu3+的掺杂量之间是线性变化的关系,共掺杂样品对光吸收性能的影响以N的的掺杂起主要作用。N原子和Eu原子在复合材料中的存在状态不同,导致N掺杂和Eu3+掺杂的可见光敏化机理不同。N掺杂方式为间隙掺杂,带隙能的降低是在O 2p价带上形成局部N 2p态,其在光子的跃迁过程中可起到过渡杂质能级的作用。Eu3+掺杂导致Ti-O-Eu的形成,Ti4+和Ti3+的共存促使了有效的电子转移、更多·OH的产生、光生e-/h+的良好分离。二者的协同效应使得N-Eu共掺杂复合材料表现出比单掺杂复合材料更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7)对实际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反应之前需先进行絮凝沉淀的预处理,其中FeCl3具有最佳的絮凝效果,最佳投加量为600 mg/L。N-Eu-TiO2/Sep复合材料对实际的印染废水有较高的CODCr去除率,将印染废水先稀释后降解具有更好的降解效果,CODCr去除率达到80%以上。样品重复使用的降解效果表明N-Eu-TiO2/Sep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其在重复使用五次后对CODCr的去除率仍高于65%。从SEM图可以看出经过五次重复使用后,掺杂的TiO2仍然很好的负载在海泡石表面上且结合牢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及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表明N-Eu-TiO2/Sep复合材料在处理工业废水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夏立建[9](2019)在《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的合成及其补强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炭黑作为目前可替代炭黑的填料,补强橡胶具备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白炭黑作为填料应用于轮胎胎面胶,可以降低轮胎滚动阻力,又能保证抗湿滑性,而且耐磨性不差。但是,白炭黑表面羟基密度大,极性高,致使团聚严重,与聚合物相容性差。白炭黑作为纳米填料补强橡胶的影响因素有粒径、结构度和表面活性。因此,本文从控制白炭黑的初始粒径形貌入手,探索与沉淀白炭黑不同聚集状态的单分散白炭黑补强橡胶性能的差异性,探究单分散白炭黑补强橡胶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可行性,主要结果有:(1)赖氨酸的水溶液可以催化正硅酸乙酯水解缩合,制备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颗粒;通过改变共溶剂的种类、控制正硅酸乙酯与赖氨酸、水以及二氧化硅种子的比例,借助“种子再生技术”,可制得粒径范围在10-110 nm的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当粒径<60 nm,其孔隙结构类型为“瓶颈状孔”;当粒径增大至100 nm及以上,表面孔道类型为“圆柱状孔”,粒子为近似球体的致密团块。用赖氨酸盐酸盐代替赖氨酸,引入三乙胺来中和赖氨酸盐酸盐分子结构中的盐酸,也可以催化正硅酸乙酯水解缩合;借助“种子再生技术”,可制得粒径范围55-135 nm的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表面的孔隙结构由小粒径时大小均匀且形状规整的“圆柱状孔”,转变为大粒径时大小均匀且形状规则的“狭缝孔”。(2)不同用量的单分散白炭黑(AS)与沉淀白炭黑(PS)经湿法共混制得天然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随着白炭黑用量增加,复合材料的焦烧时间缩短,加工安全性降低,硫化速率逐步减慢;其中NR/AS复合材料加工安全性高于NR/PS复合材料,但前者交联密度低于后者,致使相同白炭黑用量时,前者的300%定伸应力低于后者。改性AS(MAS)填充N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结合胶含量,耐磨性均高于改性PS(MPS)填充NR硫化胶。同时,前者的填料网络结构较弱。TEM显示,AS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由改性前的“串珠状”结构转变为改性后的独立分散状。动态力学性能表明当白炭黑用量为30 phr时,NR/MAS与NR/MPS硫化胶,两者的抗湿滑性相当,而前者的滚动阻力低于后者。白炭黑用量增大至70 phr,前者抗湿滑性变得不如后者,而前者的滚动阻力依然低于后者,对降低油耗有利,在抗湿滑安全性能方面仍需继续加强。(3)不同粒径(比表面积)的单分散白炭黑(AS)经湿法共混制得天然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四种AS粒子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6,36,45,56 nm,AS经TESPT改性(MAS),其表面孔隙结构没有变化,仍为“瓶颈状孔”;BET比表面积下降,且随着粒径增大,比表面积下降的趋势变缓。对于NR/MAS硫化胶,随着AS粒径增大,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粒径为45 nm时达到峰值;300%定伸应力先减小后增大,粒径为45 nm时达到最低值;阿克隆磨耗体积先增大后减小,粒径为45 nm时,硫化胶耐磨性最差。随着AS粒径增大,填料网络结构逐渐减弱。56 nm MAS填充NR硫化胶具有最高的Tg和最高损耗,同时具备最高的抗湿滑性和最低的滚动阻力平衡。(4)不同用量的水溶性Si747预改性单分散白炭黑(AS)和沉淀白炭黑(PS)后填充丁苯橡胶(ESBR)制备复合材料。综合结果表明,15%Si747改性AS(MAS)和20%Si747改性PS(MPS)的红外光谱在3400 cm-1处峰的相对强度最低,热失重质量损失最大;但是前者的热失重质量损失小于后者;Si747的引入促进ESBR/SiO2复合材料的硫化;在相同Si747用量时,ESBR/MAS的抗焦烧能力略低于ESBR/MPS复合材料;而前者的硫化速率低,加工性能更优。ESBR/MAS混炼胶的“Payne效应”低于ESBR/MPS,前者的填料网络结构更弱,填料分散性更好。Si747用量为15%的ESBR/MAS硫化胶对比20%的ESBR/MPS,前者比后者抗湿滑性提高4.27%,滚动阻力降低13.92%;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分别提高14.8%和62.4%,而硬度和300%定伸应力分别下降13.1%和53.2%,两者各有优势。(5)比较不同pH(3,7,9,12)下Si747改性AS和PS填充ESBR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在pH=9时,15%Si747改性AS和20%Si747改性PS的红外光谱在3400 cm-1处峰的相对强度最低,热失重质量损失最大。随着改性pH增大,ESBR/SiO2复合材料的抗焦烧能力减弱;正硫化时间缩短,硫化速率显着提升。在pH=9时,ESBR/MAS和ESBR/MPS复合材料可加工性能最优,交联密度最高;两者的“Payne效应”分别达到最低,说明填料网络结构最弱,分散性最好。在pH=9时,ESBR/MAS和ESBR/MPS硫化胶有最高的抗湿滑性能和最低的滚动阻力平衡。总之,经过以上分析比较,单分散纳米白炭黑能够替代部分沉淀白炭黑应用于橡胶补强,对于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某些性能(如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填料分散性,降低滚动阻力等)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陆佳华[10](2019)在《改性石墨/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攀枝花具有丰富的石墨资源,居全国第三位,但综合利用水平低,为提高其综合利用水平,拓展石墨的应用领域,对石墨的深加工和应用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本文采用硬脂酸、酚醛树脂和聚丙烯酸酯分别对氧化石墨、膨胀石墨和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研究改性石墨与天然橡胶共混,制备改性石墨/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炭黑用量对改性石墨/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实现以改性石墨部分或全部代替炭黑增强天然橡胶,促进石墨资源开发和拓展石墨应用领域的目的。以酚醛树脂对氧化石墨进行浸渍改性,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经酚醛树脂改性后表面粗糙程度和热失重增加,活性官能团增多,分散性增强;当石墨粒度小于2500目,氧化石墨与酚醛树脂质量比小于5:1,浸渍时间4h,超声分散40min所制备的改性氧化石墨/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较好,当改性氧化石墨用量为20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值最大,为26.8MPa,磨耗比最小,为0.98%;改性氧化石墨/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随炭黑用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定伸应力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当改性氧化石墨用量为20份,炭黑用量为10份时,拉伸强度值最大、磨耗比最小,分别为30.2MPa和0.76%,与纯的天然橡胶相比,拉伸强度提升了379.4%,磨耗比降低了35.6%,最小转矩和最高转矩增大,硫化时间增长。膨胀石墨经聚丙烯酸酯改性后,石墨本征结构不改变,膨胀石墨表面包覆了大量聚丙烯酸酯,热失重增大,活性官能团和粗糙程度增加,分散性增强,对天然橡胶的增强效果较弱;当丙烯酸酯预聚体与膨胀石墨质量比为5:1,膨胀体积为10mL/g,改性膨胀石墨用量为5份时,改性膨胀石墨/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值大,为9.1MPa,磨耗较低,为1.24%;改性膨胀石墨/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随炭黑用量的增加,定伸应力增大,断裂伸长率和磨耗比逐渐降低,拉伸强度在改性膨胀石墨用量为5份,炭黑用量为20份时,达到最大值,为20.5MPa,此时的磨耗比为1.08%,与纯的天然橡胶相比,拉伸强度提升了225.4%,磨耗比降低了8.5%。以硬脂酸改性氧化石墨烯,硬脂酸通过表面包覆或嵌合在氧化石墨烯表面或层间,无新物质生成,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层间距减小,热失重增大,活性基团和粗糙度增加,分散性提高;当氧化石墨烯与硬脂酸质量比为250:9,在6070℃下反应6h,超声分散6090min制备的硬脂酸改性氧化石墨烯与天然橡胶共混,得到的复合材料性能较佳;随改性氧化石墨烯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定伸应力增大,断裂伸长率降低,硫化时间缩短,拉伸强度在改性氧化石墨烯用量为5份时达到最大值,为15.8MPa,此时的磨耗比最低,为1.05%;采用改性氧化石墨烯与炭黑并用可显着提升橡胶的拉伸强度和耐磨性能,随炭黑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降低,定伸应力增大,当改性氧化石墨烯为5份,炭黑为30份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值最大,为32.6MPa,磨耗比最低,为0.73%,与纯的天然橡胶相比,拉伸强度提升417.5%,磨耗比降低了38.1%。
二、非金属矿物晶体结构特点及与橡胶的交联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金属矿物晶体结构特点及与橡胶的交联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矿物填充丁腈橡胶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丁腈橡胶概述 |
1.2 凹凸棒土概述 |
1.3 高岭土概述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配方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制备工艺 |
2.4 性能测试及表征方法 |
2.5 实验数据处理 |
3 凹凸棒土原矿与产成品分析及对比 |
3.1 引言 |
3.2 凹凸棒土原矿的分析 |
3.3 凹凸棒土原矿烘干料与晒干料对比分析 |
3.4 凹凸棒土原矿与产成品的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载银凹凸棒土的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AT-Ag的制备 |
4.3 AT-Ag的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5 AT/NBR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AT/NBR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AT-Ag/NBR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AT-Ag/NBR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
6.3 AT-Ag/NBR复合材料抗菌性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7 高岭土/NBR复合材料性能对比研究 |
7.1 引言 |
7.2 高岭土表征 |
7.3 三种复合材料性能对比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隐晶质石墨/丁腈橡胶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其组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石墨特征与资源 |
1.1.1 石墨类型 |
1.1.2 石墨晶体结构 |
1.1.3 石墨的理化性质 |
1.1.4 石墨矿床成因 |
1.1.5 石墨资源 |
1.2 功能填料构效关系及结构缺陷 |
1.2.1 隐晶质石墨结构缺陷 |
1.2.2 功能填料结构缺陷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1.3 石墨/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 |
1.3.1 力学性能 |
1.3.2 导热性及导电性 |
1.3.3 摩擦磨损性能 |
1.4 石墨/橡胶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
1.4.1 机械共混法 |
1.4.2 乳液共混法 |
1.4.3 溶液共混法 |
1.5 油封及其材料 |
1.5.1 油封及密封原理 |
1.5.2 油封用橡胶材料 |
1.6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背景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6.4 完成的主要工作 |
2 丁腈橡胶/炭黑/隐晶质石墨复合材料力学与摩擦磨损性能 |
2.1 实验与表征方法 |
2.1.1 原材料及配合剂 |
2.1.2 试验配方 |
2.1.3 CG超细粉的制备 |
2.1.4 NBR/CB/CG复合材料的制备 |
2.1.5 表征方法 |
2.2 CG的微观形貌和组构 |
2.3 CG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 |
2.4 CG的结构缺陷 |
2.5 CG在NBR橡胶基体中的分散程度 |
2.6 受限聚合物层特征 |
2.7 NBR/CB/CG复合材料的网络结构 |
2.8 NBR/CB/CG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
2.9 NBR/CB/CG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性能 |
2.10 NBR/CB/CG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 |
2.11 NBR/CB/CG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2.12 NBR/CB/CG复合材料的摩擦与磨损 |
2.12.1 摩擦系数时变性分析 |
2.12.2 比磨损率 |
2.12.3 摩擦磨损机理 |
2.13 本章小结 |
3 丁腈橡胶/炭黑/改性隐晶质石墨复合材料力学与摩擦磨损性能 |
3.1 实验与表征方法 |
3.1.1 原材料及配合剂 |
3.1.2 试验配方 |
3.1.3 改性CG的制备 |
3.1.4 NBR/改性CG复合材料的制备 |
3.1.5 NBR/CB/改性CG复合材料的制备 |
3.1.6 表征方法 |
3.2 改性CG表面特性 |
3.3 制备工艺对NBR/改性CG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改性CG在NBR基体中的分散程度 |
3.5 NBR/CB/改性CG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6 NBR/CB/改性 CG 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
3.6.1 摩擦系数时变性分析 |
3.6.2 比磨损率 |
3.7 本章小结 |
4 制备工艺对羧基丁腈橡胶/隐晶质石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1 实验与表征方法 |
4.1.1 原材料及配合剂 |
4.1.2 XNBR/CG复合材料的制备 |
4.1.3 表征方法 |
4.2 XNBR/CG复合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 |
4.3 CG在 XNBR基体中的分散程度 |
4.4 XNBR/CG复合材料的疲劳生热 |
4.5 XNBR/CG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 |
4.6 XNBR/CG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4.7 XNBR/CG复合材料的摩擦与磨损 |
4.7.1 摩擦系数时变性分析 |
4.7.2 比磨损率 |
4.7.3 磨损形貌和机理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隐晶质石墨纯度对羧基丁腈橡胶/炭黑/隐晶质石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5.1 实验与表征方法 |
5.1.1 原材料及配合剂 |
5.1.2 CG提纯 |
5.1.3 XNBR/CB/CG复合材料的制备 |
5.1.4 表征方法 |
5.2 提纯前后CG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 |
5.3 CG的表面成分特征 |
5.4 CG的结构缺陷 |
5.5 CG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程度 |
5.6 XNBR/CB/CG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5.7 XNBR/CB/CG 复合材料的摩擦与磨损 |
5.7.1 摩擦系数时变性分析 |
5.7.2 比磨损率 |
5.7.3 磨损形貌和机理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与创新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硅酸盐纳米纤维强化的纤维浸渍体系及浸胶后纤维与橡胶界面粘合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RFL纤维浸胶体系研究进展 |
1.1.1 纤维/橡胶复合材料在轮胎中的应用 |
1.1.2 RFL纤维浸胶体系的研究发展 |
1.1.2.1 RFL浸胶体系的组成与微观结构 |
1.1.2.2 RFL浸胶体系的配方优化和浸胶工艺研究 |
1.1.2.3 RFL浸胶体系的粘合机理和界面结构研究 |
1.1.3 RFL浸胶体系的环境和健康危害性 |
1.2 环保纤维浸胶体系研究进展 |
1.2.1 环氧树脂/封闭异氰酸酯体系的研究 |
1.2.2 功能化不饱和聚烯烃类体系的研究 |
1.2.3 丙烯酸树酯体系的研究 |
1.2.4 马来酸酐化不饱和聚合物应用的研究现状 |
1.3 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纳米强化研究进展 |
1.3.1 纳米材料增强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研究 |
1.3.2 RFL浸胶体系纳米强化研究现状 |
1.3.3 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界面增强机理 |
1.4 凹凸棒土(AT)简述及增强胶乳研究 |
1.4.1 凹凸棒土(AT)的概述 |
1.4.2 AT的结构、性能与应用 |
1.4.3 AT的有机改性及增强胶乳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
1.5.1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配方 |
2.2 实验设备与工艺 |
2.2.1 加工设备及测试仪器 |
2.2.2 实验工艺 |
2.3 测试与表征 |
第三章 AT纳米强化改性RFL浸胶体系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AT有机改性及纳米分散研究 |
3.2.1.1 AT的纳米分散工艺及分散性表征 |
3.2.1.2 AT的有机改性及表征 |
3.2.2 尼龙66纤维RFL浸胶配方优化 |
3.2.3 AT纳米强化RFL帘线浸胶性能规律 |
3.2.3.1 浸胶处理工艺流程及相关反应表征 |
3.2.3.2 AT用量对帘线浸胶表面及附胶率的影响 |
3.2.4 AT纳米强化RFL体系的粘合性能规律 |
3.2.5 AT纳米强化RFL界面层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聚合物B-粘合剂I-VPL环保浸胶体系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体系的反应与表征 |
4.2.1.1 体系原料的选择与表征 |
4.2.1.2 体系的反应、反应机理与表征 |
4.2.2 体系浸胶参数研究 |
4.2.3 聚合物B固含量对浸胶和粘合性能的影响规律 |
4.2.3.1 聚合物B固含量对帘线浸胶表面和附胶率的影响 |
4.2.3.2 聚合物B对帘线/橡胶粘合性能的影响 |
4.2.4 MAH/NCO摩尔比对浸胶和粘合性能的影响规律 |
4.2.4.1 MAH/NCO摩尔比对帘线浸胶表面和附胶率的影响 |
4.2.4.2 MAH/NCO摩尔比对帘线/橡胶粘合性能的影响 |
4.2.5 体系的纳米强化改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4)煤气化渣/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注释 |
第1章 绪论 |
1.1 煤化工概述 |
1.1.1 煤化工的定义 |
1.1.2 煤化工的意义 |
1.1.3 煤化工的发展前景 |
1.2 煤气化概述 |
1.2.1 煤气化的定义和分类 |
1.2.2 煤气化渣的产生和危害 |
1.2.3 煤气化渣的应用现状 |
1.3 无机矿物填料概述 |
1.3.1 无机矿物填料的定义及其分类 |
1.3.2 无机矿物填料的作用 |
1.3.3 无机矿物填料的表面改性 |
1.4 聚合物复合材料概述 |
1.4.1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定义 |
1.4.2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特点 |
1.4.3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增强与增韧 |
1.4.4 界面强度及表征 |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化学试剂 |
2.1.1 煤气化细渣原料 |
2.1.2 重钙粉原料 |
2.1.3 化学试剂 |
2.2 实验仪器设备及实验方法 |
2.2.1 实验仪器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3 测试方法及标准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红外光谱测试分析 |
2.3.3 N_2吸脱附分析 |
2.3.4 粒度分析 |
2.3.5 热重-差热分析 |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7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8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析 |
2.3.9 塑料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2.3.10 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2.3.11 橡胶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测试 |
2.3.12 混炼胶的链松弛动力学测试分析 |
2.3.13 未燃炭分散状态测试 |
2.3.14 颗粒表面润湿性测试 |
2.3.15 颗粒分散性实验测试 |
2.3.16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 |
第3章 煤气化细渣的理化性质研究 |
3.1 煤气化细渣的粒度组成分析 |
3.2 煤气化细渣的化学组成 |
3.3 煤气化细渣的SEM分析 |
3.4 煤气化细渣的TEM分析 |
3.5 煤气化细渣的红外光谱分析 |
3.6 煤气化细渣的N_2吸脱附测试 |
3.7 煤气化细渣作为橡塑填料的可行性分析 |
第4章 煤气化细渣在低密度聚乙烯中的应用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配方 |
4.1.2 煤气化细渣的处理工艺 |
4.1.3 低密度聚乙烯/煤气化细渣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煤气化细渣的粒度和未燃炭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2.1.1 粒度和未燃炭对复合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 |
4.2.1.2 粒度和未燃炭对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的影响 |
4.2.1.3 粒度和未燃炭对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
4.2.1.4 未燃炭对复合材料界面相互作用参数的影响 |
4.2.1.5 未燃炭对复合材料断口形态的影响 |
4.2.2 煤气化细渣对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2.2.1 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
4.2.2.2 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 |
4.2.2.3 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伸长率 |
4.2.2.4 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参数 |
4.2.2.5 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密度 |
4.2.2.6 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
4.2.2.7 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断口形态 |
4.2.2.8 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热力学行为 |
4.2.2.9 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煤气化细渣玻璃微珠在ABS树脂中的应用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配方 |
5.1.2 煤气化细渣玻璃微珠的处理工艺 |
5.1.3 ABS树脂/煤气化细渣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ABS/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 |
5.2.2 ABS/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
5.2.3 ABS/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 |
5.2.4 ABS/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 |
5.2.5 ABS/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密度 |
5.2.6 ABS/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断口形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气化细渣玻璃微珠在聚丙烯中的应用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配方 |
6.1.2 硅烷偶联剂KH570 的改性机理 |
6.1.3 盐酸溶液的酸溶造孔机理 |
6.1.4 煤气化细渣玻璃微珠的表面处理工艺 |
6.1.4.1 硅烷偶联剂KH570 的改性工艺 |
6.1.4.2 盐酸溶液的酸溶造孔处理工艺 |
6.1.5 聚丙烯/煤气化细渣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煤气化细渣玻璃微珠的表面处理研究 |
6.2.1.1 硅烷偶联剂KH570 的添加量优化 |
6.2.1.2 盐酸溶液酸溶造孔的酸灰比优化 |
6.2.1.3 表面处理后的玻璃微珠粒度分布分析 |
6.2.1.4 表面处理后的玻璃微珠红外光谱分析 |
6.2.1.5 表面处理后的玻璃微珠比表面积和孔结构 |
6.2.1.6 表面处理后的玻璃微珠TEM分析 |
6.2.1.7 表面处理后的玻璃微珠表面润湿性分析 |
6.2.2 玻璃微珠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
6.2.2.1 复合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6.2.2.2 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分析 |
6.2.2.3 复合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参数分析 |
6.2.2.4 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伸长率分析 |
6.2.2.5 复合材料的断口形态分析 |
6.2.2.6 复合材料的热氧化稳定性分析 |
6.2.2.7 复合材料的结晶和熔融行为分析 |
6.2.2.8 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煤气化细渣在丁苯橡胶中的应用研究 |
7.1 实验部分 |
7.1.1 实验配方 |
7.1.2 煤气化细渣的处理工艺 |
7.1.3 丁苯橡胶/煤气化细渣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 |
7.2.2 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质 |
7.2.3 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断口形态 |
7.2.4 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未燃炭分散状态 |
7.2.5 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链松弛动力学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论文的研究成果 |
8.2 存在问题与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制备、性能及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农业轮胎 |
1.2 丁苯橡胶 |
1.3 轮胎再生胶 |
1.4 橡胶共混 |
1.5 研究的意义、目的和内容 |
2 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共混体系及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共混胶共混机理分析 |
2.5 小结 |
3 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填充补强体系及机理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填充补强机理分析 |
3.5 小结 |
4 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防护体系及作用机理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老化防护机理分析 |
4.5 小结 |
5 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硫化体系及选择原因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硫化体系选择原因分析 |
5.5 小结 |
6 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软化增塑体系及作用原因分析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2-乙酰基芘软化增塑原因分析 |
6.5 小结 |
7 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制备方法及性能 |
7.1 引言 |
7.2 实验 |
7.3 结果与讨论 |
7.4 小结 |
8 SBR/TRR共混胶在农业轮胎中的应用 |
8.1 引言 |
8.2 实验 |
8.3 结果与讨论 |
8.4 小结 |
9 结论和创新点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铅卤钙钛矿量子点复合发光材料构筑及稳定性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钙钛矿量子点简介 |
1.2.1 钙钛矿量子点定义及结构 |
1.2.2 钙钛矿量子点电子结构及发光原理 |
1.2.3 钙钛矿量子点的发光性质 |
1.2.4 钙钛矿量子点发展及应用现状 |
1.2.5 钙钛矿量子点稳定性研究现状及改进方法 |
1.3 无机非金属矿物简介 |
1.3.1 常见的无机非金属矿物 |
1.3.2 量子点@矿物材料的应用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CsPbX_3@HNTs复合材料的构筑、稳定性研究及在LED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CsPbX_3@HNTs复合体系合成 |
2.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 |
2.2.2 测试与表征 |
2.2.3 纯CsPbX_3(X=Cl,Br,I)量子点合成 |
2.2.4 CsPbX_3 (X=Cl,Br,I)@HNTs纳米复合材料合成 |
2.2.5 LED器件的封装 |
2.3 CsPbX_3 @HNTs复合体系构筑和性能研究 |
2.3.1 纯CsPbBr_3胶体量子点表征 |
2.3.2 埃洛石化学组成 |
2.3.3 CsPbX_3@HNTs纳米复合材料构筑机理 |
2.3.4 CsPbX_3@HNTs纳米复合材料复合方式 |
2.3.5 CsPbX_3@HNTs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2.3.6 埃洛石浓度对复合材料发光性能影响 |
2.3.7 埃洛石管长径比对复合材料稳定性影响 |
2.3.8 普适性研究 |
2.4 稳定性研究 |
2.4.1 CsPbX_3@HNTs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及机理探讨 |
2.4.2 埃洛石浓度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影响 |
2.5 CsPbBr_3@HNTs复合材料在LED中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PB-DE-g-PAA复合体系的构筑、稳定性研究及在LED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CPB-DE-g-PAA复合体系的合成 |
3.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 |
3.2.2 测试与表征 |
3.2.3 DE-g-PAA聚丙烯酸接枝硅藻土合成 |
3.2.4 CsPbX_3-DE-g-PAA复合材料的合成 |
3.2.5 LED器件的封装 |
3.2.6 FDTD模拟仿真 |
3.3 CPB-DE-g-PAA复合体系的构筑和性能研究 |
3.3.1 CPX-DE-g-PAA复合材料构筑策略 |
3.3.2 CPX-DE-g-PAA复合材料合成方式 |
3.3.3 CPX-DE-g-PAA复合材料光学性质 |
3.3.4 FDTD模拟仿真 |
3.3.5 稳定性及机理探讨 |
3.3.6 普适性探讨 |
3.3.7 CPX-DE-g-PAA复合材料在LED中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sPbX_3@h-BN复合体系的构筑、稳定性研究及在LED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CsPbX_3@h-BN复合体系的合成 |
4.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 |
4.2.2 测试与表征 |
4.2.3 h-BN纳米片剥离 |
4.2.4 CsPbX_3@BN复合材料的合成 |
4.2.5 LED器件的封装 |
4.3 CsPbX_3@h-BN复合体系的构筑和性能研究 |
4.3.1 CsPbX_3@BN复合材料合成策略 |
4.3.2 CsPbX_3@BN复合材料的构筑方式 |
4.3.3 CsPbX_3@BN复合材料光学性能研究 |
4.3.4 CsPbX_3@BN复合材料稳定性研究 |
4.3.5 剥离时间和BN浓度对CsPbX_3@BN复合材料稳定性影响 |
4.3.6 普适性探讨 |
4.3.7 C_sPbX3@BN复合材料在LED中的应用 |
4.4 复合发光材料体系性能比较 |
4.4.1 矿物形貌对复合体系热稳定性影响 |
4.4.2 矿物形貌对复合体系光学性能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_8H_(12)NO_2)_2PbBr_4二维杂化钙钛矿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C_8H_(12)NO_2)_2PbBr_4二维杂化钙钛矿材料的合成 |
5.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 |
5.2.2 测试与表征 |
5.2.3 (C_8H_(12)NO_2)_2PbBr_4合成 |
5.2.4 (C_8H_(12)NO_2)_2Pb_xMn_(1-x)Br_4合成 |
5.3 (C_8H_(12)NO_2)_2PbBr_4二维杂化钙钛矿材料性能研究 |
5.3.1 单晶结构解析 |
5.3.2 (C_8H_(12)NO_2)_2PbBr_4光学性能研究 |
5.3.3 (C_8H_(12)NO_2)_2PbBr_4稳定性研究 |
5.3.4 (C_8H_(12)NO_2)_2PbBr_4光谱调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伊石特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伊石特简述 |
1.2.1 化学组成与晶体结构 |
1.2.2 伊石特矿产特征 |
1.2.3 伊石特矿产加工 |
1.2.4 伊石特的应用 |
1.2.5 伊石特的改性技术 |
1.3 天然橡胶简述 |
1.3.1 天然橡胶的性质与制备 |
1.3.2 天然橡胶的自补强性 |
1.3.3 天然橡胶的填料补强 |
1.4 橡胶复合材料增强 |
1.4.1 填料-橡胶相互作用 |
1.4.2 填料-填料相互作用 |
1.5 橡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1.5.1 机械共混法 |
1.5.2 溶液共混法 |
1.5.3 乳液共混法 |
1.5.4 原位聚合法 |
1.6 课题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6.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6.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不同目数伊石特等量替代炭黑对NR性能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设备仪器 |
2.2.3 实验配方 |
2.2.4 试样制备 |
2.2.5 测试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目数伊石特的基本性质 |
2.3.2 不同目数伊石特等量替代炭黑对NR硫化特性的影响 |
2.3.3 不同目数伊石特等量替代炭黑对NR混炼胶动态性能的影响 |
2.3.4 不同目数伊石特等量替代炭黑对NR硫化胶动态性能的影响 |
2.3.5 不同目数伊石特等量替代炭黑对NR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2.3.6 不同目数伊石特等量替代炭黑对NR耐磨性能的影响 |
2.3.7 不同目数伊石特等量替代炭黑对NR压缩生热性能的影响 |
2.3.8 不同目数伊石特等量替代炭黑对NR抗老化性能的影响 |
2.3.9 不同目数伊石特等量替代炭黑对NR曲挠疲劳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伊石特对NR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设备仪器 |
3.2.3 实验配方 |
3.2.4 试样制备 |
3.2.5 测试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改性伊石特对NR硫化特性的影响 |
3.3.2 改性伊石特对NR混炼胶动态性能的影响 |
3.3.3 改性伊石特对NR硫化胶动态性能的影响 |
3.3.4 改性伊石特对NR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3.3.5 改性伊石特对NR耐磨性能的影响 |
3.3.6 改性伊石特对NR压缩生热性能的影响 |
3.3.7 改性伊石特对NR曲挠疲劳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无机填料与炭黑共用对NR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设备仪器 |
4.2.3 实验配方 |
4.2.4 试样制备 |
4.2.5 测试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无机填料与炭黑共用对NR硫化特性的影响 |
4.3.2 不同无机填料与炭黑共用对NR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4.3.3 不同无机填料与炭黑共用对NR耐磨性能的影响 |
4.3.4 不同无机填料与炭黑共用对NR压缩生热性能的影响 |
4.3.5 不同无机填料与炭黑共用对NR曲挠疲劳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掺杂型TiO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海泡石的研究现状 |
1.1.1 国内外海泡石资源的分布状况 |
1.1.2 海泡石的晶体结构与特性 |
1.1.3 海泡石的提纯与改性 |
1.1.4 海泡石的在环境领域中利用现状 |
1.2 印染废水的特点及当今治理方法 |
1.2.1 印染废水的起源及特点 |
1.2.2 印染废水的处理现状 |
1.3 TiO_2光催化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光催化技术发展概述 |
1.3.2 TiO_2光催化存在的问题 |
1.3.3 TiO_2光催化剂的负载固定化 |
1.3.4 TiO_2/粘土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掺杂型TiO_2的研究进展 |
1.4.1 非金属元素掺杂 |
1.4.2 稀土金属离子掺杂 |
1.4.3 稀土-非金属共掺杂 |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海泡石的提纯及解束处理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仪器 |
2.2.2 海泡石的提纯活化处理 |
2.2.3 海泡石的纤维解束处理 |
2.2.4 材料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海泡石的理化性质分析 |
2.3.2 纯化处理对海泡石晶体结构的影响 |
2.3.3 微波酸活化处理对海泡石晶体结构的影响 |
2.3.4 冷冻干燥处理对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 |
2.3.5 化学改性处理对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工艺制备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对比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仪器 |
3.2.2 前驱体溶液的制备 |
3.2.3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材料的表征 |
3.2.5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验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iO_2/海泡石纳米复合材料的XRD测定 |
3.3.2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SEM表征 |
3.3.3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TEM表征 |
3.3.4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BET结果分析 |
3.3.5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 |
3.3.6 制备工艺对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对橙黄G的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仪器 |
4.2.2 TiO_2/海泡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4.2.3 材料的表征 |
4.2.4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验证 |
4.2.5 光催化降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i/海泡石配比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及其动力学分析 |
4.3.2 催化剂投加量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及其动力学分析 |
4.3.3 橙黄G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及其动力学分析 |
4.3.4 pH值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及其动力学分析 |
4.3.5 橙黄G溶液降解过程的UV-Vis分析 |
4.3.6 TiO_2/海泡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稳定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氮掺杂TiO_2/海泡石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仪器 |
5.2.2 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3 材料的表征 |
5.2.4 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验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XRD测定 |
5.3.2 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TEM表征 |
5.3.3 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BET结果分析 |
5.3.4 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XPS结果分析 |
5.3.5 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UV-Vis DRS结果分析 |
5.3.6 不同氮源制备的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比较 |
5.3.7 不同N掺杂比例对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稀土离子掺杂TiO_2/海泡石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仪器 |
6.2.2 稀土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6.2.3 材料的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稀土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XRD测定 |
6.3.2 稀土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SEM-TEM表征 |
6.3.3 稀土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BET结果分析 |
6.3.4 稀土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XPS结果分析 |
6.3.5 稀土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PL结果分析 |
6.3.6 稀土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UV-Vis DRS结果分析 |
6.3.7 不同稀土掺杂的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7.1 前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仪器 |
7.2.2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7.2.3 材料的表征 |
7.2.4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验证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XRD测定 |
7.3.2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SEM-TEM表征 |
7.3.3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BET结果分析 |
7.3.4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PL结果分析 |
7.3.5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UV-Vis DRS结果分析 |
7.3.6 Eu-N配比对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7.3.7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对实际废水降解的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的合成及其补强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白炭黑 |
1.2.1 白炭黑概况 |
1.2.2 白炭黑的基本性质 |
1.2.3 白炭黑的制备 |
1.2.3.1 物理法 |
1.2.3.2 气相法 |
1.2.3.3 化学沉淀法 |
1.2.3.4 非金属矿物法 |
1.2.3.5 禾本科植物法 |
1.2.3.6 微乳液法 |
1.2.3.7 Sol-gel法 |
1.2.4 单分散纳米白炭黑 |
1.3 白炭黑的改性 |
1.3.1 醇酯化改性法 |
1.3.2 表面接枝改性法 |
1.3.3 表面活性剂法 |
1.3.4 硅烷偶联剂法 |
1.3.5 涂层包覆法 |
1.3.6 离子液体法 |
1.3.7 其他改性方法 |
1.4 湿法混炼的研究进展 |
1.5 白炭黑粒子对橡胶的补强机理 |
1.6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
1.7 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赖氨酸辅助制备单分散二氧化硅及粒径控制的基本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材料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单分散二氧化硅种子的制备 |
2.2.4 单分散二氧化硅种子的再生长 |
2.2.5 反应后处理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扫描电镜(SEM)分析 |
2.3.2 动态光散射(DLS)分析 |
2.3.3 热失重(TGA)分析 |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5 BET法比表面积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扫描电镜和动态光散射分析 |
2.4.2 合成条件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形貌的影响 |
2.4.2.1 共溶剂体系的影响 |
2.4.2.2 正硅酸乙酯/种子的摩尔组成的影响 |
2.4.2.3 正硅酸乙酯的物质的量的影响 |
2.4.3 赖氨酸辅助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孔隙度表征 |
2.4.4 赖氨酸盐酸盐代替赖氨酸辅助制备二氧化硅颗粒 |
2.4.4.1 氢氧化钠对二氧化硅颗粒粒径的影响 |
2.4.4.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对二氧化硅颗粒粒径的影响 |
2.4.4.3 三乙胺对二氧化硅颗粒粒径的影响 |
2.4.5 赖氨酸盐酸盐和三乙胺辅助制备的单分散二氧化硅颗粒孔隙度表征 |
2.4.6 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分析 |
2.4.7 单分散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生长的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氧化硅多分散性对天然橡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材料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单分散白炭黑粒子的制备 |
3.2.4 改性白炭黑的制备 |
3.2.5 天然橡胶/白炭黑母胶的制备 |
3.2.6 天然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白炭黑粒子的扫描电镜(SEM)分析 |
3.3.2 白炭黑粒子的动态光散射(DLS)分析 |
3.3.3 白炭黑粒子的BET比表面积分析 |
3.3.4 白炭黑粒子改性前后的傅里叶红外(FTIR)分析 |
3.3.5 天然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的结合胶含量(BRC)分析 |
3.3.6 天然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
3.3.7 天然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动态机械热分析 |
3.3.8 天然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动态流变性能分析 |
3.3.9 白炭黑在天然橡胶基体中的分散形貌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两种不同类型白炭黑的扫描电镜和动态光散射分析 |
3.4.2 两种不同类型白炭黑的比表面积分析 |
3.4.3 两种不同类型白炭黑改性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
3.4.4 天然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 |
3.4.5 天然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的结合胶含量 |
3.4.6 天然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动态力学性能 |
3.4.7 天然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
3.4.8 天然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动态粘弹性能 |
3.4.9 天然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微观形貌 |
3.4.10 天然橡胶/白炭黑硫化胶断面的宏观形貌 |
3.4.11 两种类型白炭黑补强天然橡胶的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分散二氧化硅尺寸对天然橡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材料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2.3 四种粒径的单分散白炭黑颗粒的制备 |
4.2.4 改性白炭黑的制备 |
4.2.5 天然橡胶/白炭黑母胶的制备 |
4.2.6 天然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制备 |
4.3 测试与表征 |
4.3.1 白炭黑粒子的透射电镜(TEM)分析 |
4.3.2 白炭黑粒子的动态光散射(DLS)分析 |
4.3.3 白炭黑粒子改性前后的BET比表面积分析 |
4.3.4 天然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
4.3.5 天然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动态机械热分析 |
4.3.6 天然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动态流变性能分析 |
4.3.7 白炭黑在天然橡胶基体中的分散形貌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四种不同粒径的单分散白炭黑的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分析 |
4.4.2 四种不同粒径白炭黑粒子改性前后的比表面积分析 |
4.4.3 天然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 |
4.4.4 天然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动态力学性能 |
4.4.5 天然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
4.4.6 天然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动态粘弹性能 |
4.4.7 天然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宏观形貌 |
4.4.8 不同粒径单分散白炭黑补强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Si747 用量和改性pH对原位改性单分散二氧化硅及其填充丁苯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材料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2.3 单分散白炭黑的制备 |
5.2.4 改性白炭黑的制备 |
5.2.5 丁苯橡胶/白炭黑母胶的制备 |
5.2.6 丁苯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制备 |
5.3 测试与表征 |
5.3.1 白炭黑改性前后的傅里叶红外(FTIR)分析 |
5.3.2 白炭黑改性前后的热失重(TGA)分析 |
5.3.3 丁苯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
5.3.4 丁苯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动态机械热分析 |
5.3.5 丁苯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动态流变性能分析 |
5.3.6 白炭黑在丁苯橡胶基体中的分散形貌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Si747 改性白炭黑机理 |
5.4.2 Si747 水解机理 |
5.4.3 白炭黑改性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
5.4.4 白炭黑改性前后的热失重分析 |
5.4.5 丁苯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 |
5.4.6 丁苯橡胶/白炭黑混炼胶的动态力学性能 |
5.4.7 丁苯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动态粘弹性能 |
5.4.8 丁苯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
5.4.9 丁苯橡胶/白炭黑硫化胶断面的宏观形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 |
(10)改性石墨/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天然橡胶增强机理 |
1.3 石墨及改性石墨研究现状 |
1.3.1 石墨改性途径 |
1.3.2 石墨及其改性产物 |
1.4 改性石墨/橡胶复合材料研究概况 |
1.4.1 改性石墨增强橡胶导热性能 |
1.4.2 改性石墨增强橡胶阻燃性能 |
1.4.3 改性石墨增强橡胶耐磨性能 |
1.4.4 改性石墨增强橡胶导电性能 |
1.4.5 改性石墨增强橡胶力学性能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酚醛树脂改性氧化石墨/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改性石墨/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1 酚醛树脂改性氧化石墨的制备 |
2.2.2 酚醛树脂改性氧化石墨/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 分析与测试 |
2.4 酚醛树脂改性氧化石墨的表征分析 |
2.4.1 酚醛树脂改性氧化石墨XRD分析 |
2.4.2 酚醛树脂改性氧化石墨FTIR分析 |
2.4.3 酚醛树脂改性氧化石墨TG分析 |
2.4.4 酚醛树脂改性氧化石墨SEM分析 |
2.4.5 酚醛树脂改性氧化石墨分散性能 |
2.5 改性条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的影响 |
2.5.1 石墨粒径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5.2 浸渍时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5.3 酚醛树脂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5.4 超声时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6 改性氧化石墨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2.6.1 改性氧化石墨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6.2 改性氧化石墨用量对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 |
2.6.3 改性氧化石墨用量对复合材料硫化性能的影响 |
2.6.4 复合材料SEM形貌 |
2.7 改性氧化石墨/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 |
2.7.1 改性氧化石墨/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2.7.2 改性氧化石墨/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耐磨性能 |
2.7.3 改性氧化石墨/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硫化性能 |
2.8 本章小结 |
3 聚丙烯酸酯改性膨胀石墨/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设备 |
3.2 试样制备与表征 |
3.2.1 聚丙烯酸酯改性膨胀石墨的制备 |
3.2.2 聚丙烯酸酯改性膨胀石墨/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制备 |
3.2.3 聚丙烯酸酯改性膨胀石墨及复合材料的测试表征 |
3.3 聚丙烯酸酯改性膨胀石墨的表征分析 |
3.3.1 聚丙烯酸酯改性膨胀石墨XRD分析 |
3.3.2 聚丙烯酸酯改性膨胀石墨FTIR分析 |
3.3.3 聚丙烯酸酯改性膨胀石墨TG分析 |
3.3.4 聚丙烯酸酯改性膨胀石墨SEM分析 |
3.3.5 聚丙烯酸酯改性膨胀石墨分散性 |
3.4 改性条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的影响 |
3.4.1 膨胀体积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2 膨胀体积对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 |
3.4.3 丙烯酸酯预聚体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4 复合材料SEM形貌 |
3.5 改性膨胀石墨用量对复合材料的性能的影响 |
3.5.1 改性膨胀石墨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2 不同改性膨胀石墨用量对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 |
3.5.3 改性膨胀石墨用量对复合材料硫化性能的影响 |
3.6 改性膨胀石墨/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 |
3.6.1 改性膨胀石墨/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3.6.2 改性膨胀石墨/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耐磨性能 |
3.6.3 改性膨胀石墨/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硫化性能 |
3.7 本章小结 |
4 硬脂酸改性氧化石墨烯/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设备 |
4.2 试样制备与表征 |
4.2.1 硬脂酸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4.2.2 硬脂酸改性氧化石墨烯/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制备 |
4.2.3 硬脂酸改性氧化石墨烯及复合材料的测试表征 |
4.3 硬脂酸改性氧化石墨烯的表征分析 |
4.3.1 硬脂酸改性氧化石墨烯XRD分析 |
4.3.2 硬脂酸改性氧化石墨烯FTIR分析 |
4.3.3 硬脂酸改性氧化石墨烯TG分析 |
4.3.4 硬脂酸改性氧化石墨烯SEM分析 |
4.3.5 硬脂酸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性 |
4.4 改性条件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1 改性反应时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2 超声分散时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3 硬脂酸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4 反应温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5 改性氧化石墨烯用量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5.1 改性氧化石墨烯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5.2 改性氧化石墨烯用量对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 |
4.5.3 改性氧化石墨烯用量对复合材料硫化性能的影响 |
4.5.4 复合材料SEM形貌分析 |
4.6 改性氧化石墨烯/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 |
4.6.1 改性氧化石墨烯/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4.6.2 改性氧化石墨烯/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 |
4.6.3 改性氧化石墨烯/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硫化性能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非金属矿物晶体结构特点及与橡胶的交联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矿物填充丁腈橡胶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何晓明.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隐晶质石墨/丁腈橡胶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其组构与性能研究[D]. 童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3]硅酸盐纳米纤维强化的纤维浸渍体系及浸胶后纤维与橡胶界面粘合性能研究[D]. 周旺.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 [4]煤气化渣/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艾伟东. 吉林大学, 2020(08)
- [5]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制备、性能及机理分析[D]. 徐云慧.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铅卤钙钛矿量子点复合发光材料构筑及稳定性提升研究[D]. 郝佳瑞.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7]伊石特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研究[D]. 吕康辉.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8]掺杂型TiO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 周凤.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 [9]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的合成及其补强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D]. 夏立建.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2)
- [10]改性石墨/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陆佳华. 西华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