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次闯入LOGO世界(论文文献综述)
杜未未[1](2020)在《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外华文文学因创作者经历和书写对象与生俱来的跨域属性,与空间视角有着极强的适配性,受“空间转向”思潮与国内文艺研究理论热点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以空间视野介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北美华文文学作为海外华文创作版图中活跃且高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华工书写发展至当代新移民写作,创作实践始终与空间位移带来的意义表征相关联,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于对作家、作品的微观解读,缺少系统化、全局性的体系建构与理论梳理。因此需要借鉴空间理论与空间批评路径,对创作文本进行文本细读,结合史实史料,综合观照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在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的特质与互动,整体关注近代以来文本空间中典型空间意象的更迭,以及空间表征模式的流变,挖掘北美华文文学以空间维度对各时代话语、社会场域做出的文学回应。国内外丰富多元的空间理论资源在拓展思维路径的同时,也容易形成新的结构性制约,面对广袤的理论来源我们既需保持开放的视野广度积极吸纳,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对理论过度依赖而造成文本阐释的偏移。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的建构基点,仍应是立足于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融合。故而在绪论部分,从国外20世纪中后期人文社会思想领域的“空间转向”、文学研究中的空间理论方面综合梳理理论成果,关注国内对空间理论的译介、再阐发与文学批评领域的化用现状,在理论观点不断解构、碰撞、融合的过程中,结合北美华文文学创作实况选择用“乌托邦/异托邦/恶托邦”角度进行空间书写类型的结构性呈现,一方面突破现有空间理论模型的思维制约,一方面从北美华文文学以现实主义叙事型创作为主的实用精神中,提纯出典型空间感知与构建意图,作为进一步观照文学生产所表达的空间关系、精神变迁的重要端口。第一章从北美华文文学作家在空间书写中寄予的“乌托邦愿景”出发,探讨诗性空间定位的“立”与“破”。西方乌托邦概念的空间性与中国原生的桃源式空间发生交叠,并在现代性审美、寓言化言说、以历史僭越现实等创作技艺的加持下,创造出不同时代人类精神冲动的空间想象。不仅早期华工书写中的乌托邦建构,体现出现实层面的生存空间逐利需求与话语层面的异域想象,北美华文文学中也出现过以对异国乡土建立怀旧式乌托邦的方法,在书写家族与寻根故事中铺展代际冲突间的理想化社会诉求,同时新移民创作从全球性反殖民话语体系出发,对革命理想进行乌托邦空间化呈现。此外也有作家选择了截然相反的乌托邦路径,即用私人化的存在空间、割裂于历史的寓言式空间等游移于主流话语之外的封闭性场域,抗衡历史与社会的空间收编。第二章借鉴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分析空间书写对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异托邦视角不仅代表文学研究范式从历史视角向空间视角转变,更督促着文学批评对知识型的建构、文学秩序的形成、空间并置的认知变奏等进程化问题加以关注。从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来看,唐人街空间由最初被迫他者化的族裔聚落,演变为主动他者化的景观性空间符码,地下室意象则日趋超越离散叙事中的边缘空间定位,见证、演绎着移民群体性地位的提升;从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来看,博物馆、纪念馆、墓地等带有时间超越性的异托邦形态,与危机异托邦所呈现的庇护、排他与悖反属性,在不同层面上展现着异托邦的独特话语模式;从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来看,心理诊所、抽屉等空间意象,也具有审视自我救赎、时代省思,考察秩序与隐私感知等价值指向。第三章由恶托邦入手观察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北美华文文学发展过程受到近现代时期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殖民、文化压榨,与西方20世纪经济、战争危机两种恶托邦空间感受的共同影响,展现出更为暴虐复杂的空间属性。早期华人移民遭遇“排华”事件的险恶生存处境、战争时期的罪恶城市镜像、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以及因愚昧、贫穷、灾难等原因形成的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在展现群体苦难屈辱、无畏挣扎的过程中体现出人性与天性的博弈与沉沦。第四章聚焦于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呈现。作为对空间书写类型及其转型的归纳与演绎的补充,空间的流通、割裂、争夺乃至无序,展现着科技跃迁带来的世界性空间碰撞,与空间激变对国际关系提出的新思考:如何定位空间流通与全球化体系建构中的地方性存在,如何正视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空间割裂与认知错位,如何解读人类社会中多种形态的空间争夺行为,这些均是跨域书写需要加以深度思考的即时性问题。第五章集中剖解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思考表达层面的空间叙事和内容层面的空间表征,如何通过叙事艺术实现共融。综合选择北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特色较为突出、使用频率较高,且围绕空间元素展开的空间叙事手段,鉴于创作现状与研究视野,在对群体性创作策略的整合和对个体书写经验的凝视下,主要从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以及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三方面入手。最后总结北美华文文学空间想象流变中的精神史变迁与创作转型,在书写范畴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向中,去边界化的地志空间书写与世界化文化症候相互表征;身份感知从“缺失”与“追寻”,到形成多元复合的文化认同,隐形身份认同与日常空间审美化成为新移民作家群拓展书写主题的意识底色;职业叙事原型由“经济”过渡到“科技”,故事空间场域由纽约过渡到硅谷,表象转变的背后实则蕴藏着空间认知结构的跃迁与价值基点的当代重塑。
李方木[2](2020)在《福克纳后期作品中的家族关系与国家认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克纳在文学生涯的后二十年间(1942—1962)共创作了七部小说和两个短篇故事集,在历史意识和艺术手法上有别于前期作品。除《寓言》外,八部作品基本围绕人物的家族关系构建故事情节,通过错综复杂的家族谱系和深厚的历史记忆展现美国南方家族核心成员对历史的回望,对现实的困惑以及对未来的构想。论文选取《去吧,摩西》《坟墓的闯入者》《修女安魂曲》《小镇》《大宅》《掠夺者》六部小说以及《骑士的策略》和《大森林》两个短篇故事集,结合福克纳在这一时期发表的相关散文与公开演讲,探讨作品的主题意义及其与文学形式的关系。论文在小说叙事理论框架内,借用社会历史批评,分析南方家族变迁主题及其罗曼史的形式与特点,辨析人物国家认同机制背后的象征意义和历史隐喻。论文按照家族罗曼史的叙事样式与题材对目标文本进行解读,致力于实现两个研究目的。一是通过剖析主要家族的人物关系与历代变迁,审视家族记忆与外部社会关系对人物身份构建带来的多层面影响,发掘人物对待家族遗产差异化态度背后的历史与社会文化因素。二是结合二战前后南方社会的深刻变化,重新认识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家族题材,探求人物在地域文化身份与国家认同之间的相切点和平衡点,凸显福克纳作品中人类命运关切之下的美国文化背景。福克纳的后期创作深化了前期作品的主题,同时也改变了写作手法。家族是福克纳写作的重要题材,聚合了人物的历史意识和外部社会现实,作家通过罗曼史的形式展现复杂的家族关系与南方社会的历史变迁。后期创作的家族罗曼史表现出较强的地方性色彩,在充分考量南方文化传统的过程中构建了人物的国家认同。福克纳既延续了前期作品中标志性的意识流手法,又以罗曼史为中心借鉴了多样化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与现实性。论文突破了黑白种族、贫富阶级的二元阐释范式,着眼于各个人物群体在性别、种族和阶级身份上的共性。不同作品之间主、次要人物在文本中的叙事位置经常发生变化,这强化了福克纳小说体系统一性,也映衬着外部社会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人员流动性的增强也破除了南方社会封闭、单一性的神话。福克纳后期作品将社会理想置于南方历史与现实生活的中间地带,揭示南方家族揉入的异质性,用乐观的笔调描述混血对家族生命力的积极意义。通过对人物时间观的整合,论文明确了福克纳在对南方过去的执着回望中依稀建构出的未来社会愿景,指出作品暗含的乌托邦色彩。
关雅玲[3](2020)在《论残雪的卡尔维诺批评》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人物,残雪的小说充满了夸张、创新与荒诞。在21世纪初,她结合自己的创作观念,对意大利当代文学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文学作品进行了解读。这些对卡尔维诺的批评文本,可以说是已经进入了残雪式文本批评的更加深入的阶段,其独具一格的阐释形式与内容打破了传统文学批评的话语模式,值得学界进行研究与反思。论文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阐述研究的缘起、背景、现状与意义。残雪的小说因荒诞与迷雾重重,而被进行了丰富的解读。但她始终认为评论界对其存在偏见。因而,她以小说家的身份介入文学批评界,阐释自己的创作宗旨与艺术主张。第二部分为论文的第一章,分析残雪的卡尔维诺批评的内容。首先,残雪解读的视角是从本质入手,从艺术本质观及其目的对卡尔维诺的小说进行宏观上的把控。其次,残雪对艺术创造的核心结构的理解可以归结为灵魂自省的方式;再次,残雪从卡尔维诺小说中概括解读出“残雪式”的艺术创造理论体系,自发自觉地建构起个人文学批评理论的框架。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二章,分析残雪的卡尔维诺批评的特点。首先,残雪的卡尔维诺批评特点表现在批评对象选择上的经典文本取向,也表现在残雪对卡尔维诺小说的改写特质上。其次,残雪以直觉式的自动书写方式来进行批评,在语言风格上具有寓言特征。最后,该文本批评还具有灵肉合一的自传性质。残雪重在哲理化展现个体精神图景,强调灵魂与肉体的书写,以灵肉交织的哲学视角来论述自身对文学的未来展望,给文学带来新的生命力与未来指向的可能性。第四部分为论文的第三章,主要分析残雪的卡尔维诺批评的语境与原因。残雪对卡尔维诺批评充满“残雪式”解读,是残雪本人的内部语境与文学批评界的外部语境双重原因造成。第五部分为论文的第四章,着眼点在于对残雪的卡尔维诺批评的反思。残雪对卡尔维诺的批评文本带有极端个人性甚至忽略客观评价的倾向,这导致她对卡尔维诺小说及其中的意象选取具有情感偏向,从而忽略卡尔维诺小说文本真正想要表达的意图;同时,卡尔维诺文本本身具有强烈隐喻性,而残雪又以充满隐喻性的文字进行解读,使得批评文本脉络模糊不清,带来理解上的鸿沟;最后,残雪的卡尔维诺批评从哲学的高度来为艺术正名,以中国传统的视角探索出艺术创造的领域,或许能够给本土文学理论的建构一些新的思路。
孙宁波[4](2020)在《理论与实践 ——以《理想国》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可以说是实践哲学复兴以来所重点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理想国》的分析,来澄清柏拉图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本文无意于在历时的维度上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而是聚焦于《理想国》本身,以理论与实践为切入点,来探讨柏拉图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以及后世哲学家对柏拉图的回应。在《理想国》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表现为哲人与其所统治城邦的关系,柏拉图认为最好的城邦必须是哲人担任统治者或者统治者进行哲学研究,可见理论与实践统一于“哲人王”,所以,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也可以视为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具体而言,在《理想国》中理论与实践的交汇,或者说哲学与政治的统一,是通过对正义的探寻来完成的,柏拉图对正义的回答主要又是通过技艺论证得以阐明的,这个论证是理想城邦构建的基础性架构。但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同样传达了理论或者说哲人的沉思生活在等级上高于实践也就是城邦政治生活,那么哲人为什么要下降到城邦进行统治呢?再者,哲人在洞穴之外理观到的“智慧”适用于统治城邦所需要的“智慧”吗?这就引发了后世哲学家对此的不同观点。本文导论部分简要梳理了,产生现代人们对理论实践看法的缘由,澄清了古希腊理论与实践的涵义,并且表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则从柏拉图探寻正义出发,具体论述了最美城邦的建立过程;第二章聚焦于柏拉图对“形式”的探讨,回答了最美城邦建立的形而上学基础,并且从对“洞穴比喻”阐释中揭示理论与实践的张力,并力图表明在一定城邦上柏拉图完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三章再次回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在本章中我将从后世哲学家的回应来看待这一问题。亚里士多德区分了理论智慧与明智,认为明智是一种特殊的理智能力,它既不是科学的,也不是制作的,更不是沉思的,而是在涉及对人或好或坏事情上的一种与正当的尺度相联系的行动的品质,并且他将哲学沉思生活和城邦政治生活完全分离开来而。阿伦特的回应则是,柏拉图不仅在真理层面引入了城邦所没有的“强制”的政治形式代替了意见层面上“说服”的政治形式,而且用工匠的“制作”模式来考虑“行动”;不同于柏拉图阿伦特认为政治的意见自身有其价值,哲学应当思考人的多样化追求的可能性,并为政治自由提供辩护。
张丹丹[5](2020)在《新世纪以来限定时空式悬疑片的悬念设置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限定时空式悬疑片是指以悬念为主导采用限定时空叙事的悬疑电影。影片主要且频繁出现的场景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包括但不限于密室、孤岛、火车、学校、驿站、荒野小镇等,这个空间社会职能不完备,外部力量难以及时介入,法律和普世的道德约束暂时性缺位,主角需要依靠自身力量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到来前探明真相,解决问题。他们可以采用暴力,或是言语辩驳争夺话语权威和生存权,但他们所说得话在这段时间内难以考证。悬念是限定时空式悬疑片的关键,悬念的产生依靠不确定性和观众的关注,期待、担忧、紧张等情绪。依据限定时空式悬疑片的特点,悬念设计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空间、时间和人物。本文从封闭空间、场外空间两方面来研究空间上的悬念设置;从故事时间、叙述时间和时间节点三者来探析时间上的悬念设置;从人物设置、人物视角、以及人物抉择来分析人物上的悬念设置。限定时空式悬疑片比开放时空的悬疑电影强化了封闭空间和限定时间对人物心理的影响,封闭空间聚合戏剧张力,限定时间催化戏剧冲突,而人物在限定的时空条件下,动机和行为呈现不稳定性,这些都有助于悬念的生成。限定时空式悬疑片是一种较为符合“三一律”的电影形式,它不仅继承了“三一律”的优秀品质,而且利用电影的特性对其突破和发展。
芦艺[6](2020)在《社交营销、情感经济与在线劳动 ——基于支付宝“集五福”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社交媒体营销活动得到蓬勃发展。在中国新经济研究院发起的调查中,支付宝“集五福”活动以其特殊的时间节点、参与方式和营销模式,被票选成为21世纪“新四大年俗”之首。但是,人们在参与这场活动娱乐的狂欢活动中,也发现“春节的味道变了”:如何定义“集五福”是中华民族的新年俗,不能仅从参与仪式等外在模式的变化一概而论,而是要找出春节营销活动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要素,分析集福活动如何重新“发明”传统节日。本文通过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结合大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以“集五福”活动作为切入点和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分析社交媒体的带有特殊情感指向的营销活动,从而揭示其资本逻辑。文章首先以“天时”“地利”“人和”作比喻,分析出“集五福”成为“新年俗”的三重路径,其实质是披着“传统文化”和“多重情感”的营销活动。接着,从文化、情感和营销之中,发现集福活动在重新“发明”节日的过程中模糊了休闲与劳动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借用“节日情景”,营造“假日休闲”;植入“年俗文化”,化身“线上福卡”;强调“红包收益”,模糊“在线劳动”。由此,文章发现数字资本给予用户娱乐的同时,也借助互联网技术深度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支付宝以较低的成本创办了全国人民共同参与的“集五福”活动,吸引了广大受众注意力,使其付出“不自知”的情感劳动。而这劳动的本质是企业将爱国情感、休闲娱乐和游戏抢占等情感,“福文化”等传统文化,以及时代价值观融为一体,在此基础之上,以社交营销的方式输出,形成弹性的“情感经济”和商业资本积累。
罗琳[7](2020)在《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策略研究 ——三部译着的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次翻译实践基于笔者已经出版的三部英译汉译着撰写而成,分别为《燃烧的主世界》、《神秘的宝箱》以及《斯特兰德庄园》。三部译着均为文学着作,情节跌宕起伏,文笔细腻文雅,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笔者作为这三部译着的独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具有普适性的互文性文学翻译策略,故本翻译报告将以此三部译着为分析对象,以期深入阐明翻译心得和经验,为文学翻译提供有益的借鉴。《燃烧的主世界》(原名Overworld in Flames)是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马克·谢弗顿(Mark Cheverton)2018年出版的童书,书中描绘了游戏骑士999及其同伴穿越进游戏《我的世界》(Minecraft),与潜在的敌人斗智斗勇,于熊熊火海中拯救整个主世界的热血故事,是向儿童展现勇气、团结与智慧的范本。《神秘的宝箱》(原名Hidden in the Chest)是美国着名童书作家温特·摩根(Winter Morgan)的畅销作品,书中讲述了史蒂夫一行人意外发掘了隐藏着黑暗秘密的宝箱,释放出邪恶魔力,让各地备受牵连,最终历尽千辛万苦,压制并消灭这些宝箱的历险故事,是国内少见的儿童猎奇题材。《斯特兰德庄园》(原名Tell Me You’re Mine)是英裔瑞典作家伊丽莎白·诺尔贝克(Elisabeth Noreb?ck)的畅销悬疑小说,该书围绕着一件一岁女婴失踪案展开,描绘了在女婴伊莎贝尔长大后,生母斯特拉和拐走她的养母克斯廷相遇、揭穿和纠缠之间的爱恨情仇,书中悬念迭起,疑雾重重,却也不乏温情叙述,实属一部悬疑佳作。在阅读分析原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三部小说中的互文性表征比比皆是,故于翻译伊始,便选择了互文性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翻译工作完成后,笔者根据前人的智慧及自身的经验,总结出了适用于文学翻译的互文性模式、原则及策略。在本报告中,笔者首先简要描述翻译实践的基本情况、前期准备、翻译过程及后期校对;然后,剖析了三部译作中出现的互文性翻译表征;接着,对文学翻译、互文性与文学、互文性与文学翻译三者的文献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笔者对文学翻译的互文性模式、原则的总结;基于该模式与原则,笔者结合四种普适于文学翻译、一种适用于儿童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翻译策略,对三部译作中具有互文性特征的翻译进行配对分析。本报告虽仍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力证了互文性策略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推动互文性与文学翻译的结合。经探究,笔者参照N.Fairclough(1992)对互文性的分类,将三部小说中的互文性表征列入明显互文性和篇际互文性两类。其中,明显互文性总结为反讽、否定、仿拟和预设;篇际互文性则立足于武建国(2010)的研究结论,依次分为融合型篇际互文性、镶嵌型篇际互文性、转换型篇际互文性和链接型篇际互文性。虽然文中的互文表征并非所有都能各得其所,但大部分都充分契合各大类别,进而推动笔者探索原文和译文、作者和译者四足鼎立的互文空间,衍射出文学翻译过程中基于互文性发生的“文学神韵”和“文学意象”的对等演变,并总结出重组、强化、模仿、增补和通俗化五种互文性翻译策略。准确贴切地还原文学着作中的互文性对译者提出了极高要求,除译者必备的专业素养外,有的放矢的互文翻译策略更能事半功倍地精进译文。本报告表明,互文性是能够科学有效地指导文学翻译的话语分析理论。笔者提出的文学翻译互文性原则有助于译者精准地挖掘出原文中的互文性表征,并通过重组、强化、模仿、增补、通俗化五种策略完善贴切地重现文学着作中的神韵和意象。笔者希望通过本报告可以合理地总结文学翻译中互文性表征的处理策略,并为其他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阮欣韵[8](2019)在《地域文化视角下高校纪念品设计研究与策划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提高,将情感寄托于实际物体的需求越来越大,短短数年间,纪念品市场逐渐扩大,琳琅满目的商品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高校纪念品也是其中之一。高校纪念品已经是一所优秀学校必不可少的宣传手段。高校纪念品记载了这所学校甚至这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思想、习俗、情感等方面的信息,有助于学校打造优质的校园形象,建立良好的口碑。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的高校纪念品设计,不仅能增添设计的独特性,对优良的地域文化也是一种宣传与再现,所以设计的时候添加更多当地的文化元素,通过地域文化展现出高校纪念品的多元性,为高校品牌锦上添花。本课题主要针对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高校纪念品设计策划与推广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地域文化和高校纪念品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在国内外的市场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结合消费者的常见诉求,探寻地域文化应用于高校纪念品设计的策略、原则和方法。在此以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高校纪念品设计策划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具体针对湖南工业大学高校纪念品的空白市场,突出湖湘与湖南工业大学的地域文化特色,为湖南工业大学量身定做了一套基本可行的策划系列方案,一来为课题研究提供案例支撑,二来检验理论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基于此得出了现阶段高校纪念品及纪念品商店建设和投入势在必行的结论,以期能够为高校纪念品设计理论体系等方面的构建与完善添砖加瓦,为国内高校纪念品市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高校纪念品研究的发展,有助于深化纪念品设计策划的理论。
董晓霞[9](2019)在《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现代文学”如何建构和想象“现代中国”这一思考维度出发,探讨在滇缅抗战的特定历史情境中,传统中国的边缘地带如何在“现代文学”中融入了“现代中国”的同一进程。在“现代中国”的国家感情中,对抗战建国有自豪、兴奋之一面的在滇缅抗战中比较明显。围绕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这三类观看和建构主体的相关书写,我们可以探讨滇缅抗战之中的“边地中国”是如何被“现代文学”叙述而同质化为“现代中国”的。第一章是以抗战时期的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如何体现了地理现代性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在战时的融合。这些以纪实、致用为目标的游记不是流于印象的闲情逸致式的写作,不再是传统游记只记录山水风物的写法。在特定的地域空间,旅行、考察者以战时语境所促成的知识、话语来观看已处于国际战局前线的云南边地,把之前作为想象的“图像符号”式的边地构建成了自己实地体验后的真实世界。我们可以借此思考时人在抗战中是怎么来看边地山河的,具有空间流动性的铁路、公路旅行的风景叙事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关系是怎样展开的;他们带着去发现丰富之处的认识装置看边地人事时,是如何把边地民族塑造成抗战中的同胞的,边境城市在他们的笔下又呈现出何种风貌;将滇缅、滇越边地纳入现代中国的同一性后,去思考边地在抗战中之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的同时,也会发现边地所存在的问题。旅行、考察者是从内地、中央进入边地,以“外边”人的视角主动认识云南这边。那原本生活在这些边缘地带的本土作者如何回应时代,书写和思考自己栖身其中的边地与现代民族国家关系的问题,就是第二章所要讨论的,这与第一章构成了观看、书写边地的内外视角。作为“文化持有者”,云南边地作家把抗战当作是提高边地重要性以及加强边地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以充满强烈地方色彩的创作把战争对边地的影响“介绍”给人们。他们贴近实情,拨开边地民族被异化的模糊面纱,发掘滇缅边地的历史隐痛,思考边地与国家的关系。笔者选择集中书写滇缅抗战中不同地域的代表性作家,在凸显“地方性”的视野中来探讨边地作家的国家观念。第三章以远征将士和随军记者所建构的“烽火边地”形象,探讨现代民族国家与战争暴力的问题。从出征到前线战场,从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的撤退到第二次反攻胜利后的凯旋,将士们和随军记者在往返征战中,把滇缅战场上的亲历见闻一一写下。这些诞生于战地,来自前线参战或是观战的作品,带有最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对战争最为直观的表达。叙述者为战士,既在感同身受中来呈现抗战中的同袍、同胞所承担的共同命运,又有作为保家卫国的士兵的特殊使命感,所以在他们笔下呈现出了烽火硝烟中的边地真实且复杂的处境。出征的兴奋、撤退的忧患以及凯旋的自豪,都会给予滇缅边地不同的观看角度,我们也因此可以思考他们作为保卫者是如何看待战争以及怎样认识边地的。在“边地中国”形象的建构中,三类观看主体对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野人山的书写是比较独特的。作为在抗战中诞生的现代交通,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不仅把云南边地与中国腹地联结成了亲密的整体,而且也成为了边地进入世界秩序的通道。围绕滇缅公路的相关书写,既在强调这条现代公路会使滇缅边地“向新世纪跃进”,也在赞颂着公路的凝聚力,因为它使原本地图上“孤立的地方”变得彼此熟悉起来。对中印公路的书写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1941年中印公路测勘队队员的记述,是“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一是随军记者和驻印军的书写,为亲历者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现代知识分子的实地考察和亲历士兵的生死体验,让野人山成为一个体现人们思考边地与国家,边陲与边界之关系的地方。第四章以此作为个案分析,以地图中延伸至印缅的两条国际公路线和一个与边界点,来思考与其相关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国家共同感。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所认同的国家是一个兼有天下帝国历史和有限国家形态的现代中国。为了抗战时期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构,他们把“想象”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彼此密切关联的感知对象,以亲历亲闻后的创作建立起边地与内地之间共同历史回忆的认同基础和文化认同空间。让我们看到在早已形成的历史文化共同体这个不言而喻的“国家”基础上,滇缅抗战激发了云南边地融入“现代中国”的进程。
薛峰[10](2019)在《媒介融合语境下之动画奇观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网络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资本与技术的冲击令现代社会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度的变革。由于信息载体的跨领域统合,社会媒介则持续性的相互介入和渗透;新的概念和意义在媒介融合的文化生态中不断产生。通过广泛的社会传播,媒体文化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等各个方面发挥了全面深入的影响,既规训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与生活模式,也涉及国家文化形象的构建与塑造。同时,动画作为当今社会生活中具有“时代符号”意义的文化实践与现象,在全球化的语境中通行于文化艺术、产业经济、社会应用等各个领域;从而与民族审美意识形态、国际文化霸权的对抗、以及自我民族文化的完善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因此,本文从动画相关的媒体文化现象研究入手,结合社会学相关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深人系统的剖析媒介融合环境下动画技术与应用的形态和规律;在宏观的视野下研究和梳理动画在当代媒体文化限阈中的概念生成、文本构建、语言结构、表述范式;继而进一步对动画媒体奇观的形态表现展开批判式的诊断,并结合当下媒介语境对动画中民族文化美学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二、初次闯入LOGO世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次闯入LOGO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空间”概念的厘清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乌托邦愿景:诗化空间定位的“立”与“破” |
第一节 桃源式空间的现代性衍生 |
一、早期华人书写中的乌托邦想象 |
二、家族与寻根:异国的怀旧乌托邦 |
三、革命理想的乌托邦空间化 |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文物:传统人文元素的空间重塑 |
第三节 存在空间与寓言化空间:抗衡历史的封闭性场域 |
第二章 异托邦: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 |
一、唐人街:从族裔聚落到景观化的空间符码 |
二、地下室:超越离散的边缘空间再定位 |
第二节 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 |
一、博物馆/纪念馆/墓地:异托时与异托邦的叠加 |
二、庇护/排他/悖反:危机异托邦的存在方式 |
三、妓院/舞会/社交媒体:日常秩序的“补偿性异位” |
第三节 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 |
一、心理诊所:自我救赎的通道与时代省思的边界 |
二、抽屉:秩序与隐私的空间感杂糅 |
第三章 恶托邦: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 |
第一节 天使岛:早期移民经历与排他空间 |
第二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域下的罪恶城市镜像 |
第三节 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 |
第四节 愚昧/贫穷/灾难: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 |
第四章 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拓扑化”呈现 |
第一节 空间的流通:全球化体系下的地方性存在 |
第二节 空间的割裂: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认知错位 |
第三节 空间的争夺:根植于人类本能的社会行为 |
第五章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空间叙事结构 |
一、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 |
二、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 |
三、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 |
第二节 作家创作历程中的文本空间搭建 |
一、续写:作家对成名作的补充与再消费 |
二、重写:改写旧作行为下的文本空间重构 |
三、超越互文:由生命体验出发的主题共鸣与书写革新 |
结语 |
一、从“区域”到“全球”:去边界地志空间书写中的文化症候 |
二、从“身份缺失”到“在地化认同”:隐形身份与日常空间审美化 |
三、从“经济”到“科技”:职业叙事原型中的空间认知结构跃迁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国外空间理论着述汉译版本辑录 |
附录2 国内空间与文学研究专着辑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福克纳后期作品中的家族关系与国家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文献缩略表 |
导论 |
一、福克纳创作生涯及学术史分期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一章 约克纳帕塔法的家族罗曼史 |
第一节 白人家族的创始与传承 |
第二节 同族兄弟姐妹的竞争与合作 |
第三节 家族联姻的理想与现实 |
第二章 家族女性人物的多元塑形 |
第一节 “南方淑女”的身份转变 |
第二节 二战对青年女性的重塑 |
第三节 中老年女性形象的转型 |
第三章 家族历史的跨种族建构 |
第一节 “白人负担”的阴影与反拨 |
第二节 弃儿叙事缺位的家族关系 |
第三节 犹太家族融入南方的历程 |
第四章 家族变迁中的阶级融合 |
第一节 家族内外的阶级差异 |
第二节 亲属冲突的阶级动因 |
第三节 家族阶级差异的消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福克纳后期作品涉及的主要家族图谱 |
二、福克纳后期生涯年表(1942—1962) |
三、在读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论残雪的卡尔维诺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现状与意义 |
第1章 残雪的卡尔维诺批评的内容 |
1.1 艺术的本质矛盾观 |
1.1.1 艺术本质及其矛盾结构 |
1.1.2 艺术本质的构成要素是肉体与精神 |
1.2 艺术创造核心结构 |
1.2.1 对灵魂进行内自省 |
1.2.2 以镜子机制观照自我 |
1.3 艺术创造的语言观 |
1.3.1 语言是艺术本质呈现的重要媒介 |
1.3.2 “大道无声”的元语言观 |
1.4 艺术创造中的体验 |
1.4.1 进入个别体验的阶段 |
1.4.2 提升人的特殊体验的阶段 |
1.4.3 灵感起飞的阶段 |
第2章 残雪的卡尔维诺批评的特点 |
2.1 经典小说自我化理解与改写特质 |
2.1.1 批评对象选择上的经典文本取向 |
2.1.2 “新经典主义”小说自我化理解与改写特质 |
2.2 感受式的批评文本 |
2.2.1 直觉式的自动书写方式 |
2.2.2 语言风格上的寓言特征 |
2.3 灵肉合一的自传性质 |
2.3.1 重在哲理化展现个体精神图景 |
2.3.2 强调灵魂与肉体的书写 |
第3章 残雪的卡尔维诺批评的语境与原因 |
3.1 残雪的性格与艺术追求 |
3.1.1 倔强自由的性格使然 |
3.1.2 追求艺术哲学的目的趋向 |
3.2 文学批评界外部语境 |
3.2.1 对文学批评界误解的反击 |
3.2.2 为艺术本质被忽视的报仇行动 |
第4章 残雪的卡尔维诺批评的反思 |
4.1 极端个人性带来理解鸿沟 |
4.1.1 隐喻性解读文本带来理解鸿沟 |
4.1.2 文本与意象选取的个人倾向性 |
4.2 窥探本土文学理论建构 |
4.2.1 突破“文学失语”的困境 |
4.2.2 增强本土理论的文化自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理论与实践 ——以《理想国》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 研究动机 |
2 古希腊理论与实践的涵义 |
3 研究方法 |
第1章 制作城邦 |
1.1 探寻正义 |
1.2 发烧的城邦 |
1.3 美丽城(Callipolis) |
第2章 从城邦到哲学 |
2.1 知识与意见的对立 |
2.2 洞穴比喻:上升与下降之路 |
2.3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第3章 再次审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
3.1 亚里士多德的回应 |
3.2 在理论与实践之间 |
结束语 解释世界还是改造世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世纪以来限定时空式悬疑片的悬念设置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限定时空式悬疑片与悬念的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悬疑片的概念界定 |
一、悬疑片是一种电影类型 |
二、悬疑片与其他电影类型的区分 |
三、悬疑片的概念 |
第二节 悬疑片与其他影片的悬念差异 |
第三节 限定时空式悬疑片的概念与分类 |
一、限定时空式悬疑片的内涵与外延 |
二、限定时空式悬疑片的分类 |
三、限定时空式悬疑片的模型建立 |
四、限定时空式悬疑片的历史发展 |
第二章 通过封闭空间设置悬念 |
第一节 具有压迫感的场内空间 |
一、常规秩序的缺位和新秩序的建立 |
二、封闭空间内潜伏的威胁 |
三、细节的选择与设计 |
第二节 正常生活的场外空间 |
一、故事发生前的场外空间揭示起源 |
二、故事发生时的场外空间共同营救 |
三、故事发生后的场外空间引发思考 |
第三章 通过限定时间设置悬念 |
第一节 故事时间 |
一、线性时间贴近现实 |
二、循环时间走向神秘 |
第二节 叙述时间 |
一、打破时间 |
二、压缩时间 |
三、延伸时间 |
第三节 时间节点 |
一、定时炸弹的恐慌感 |
二、时间节点前后的峰回路转 |
第四章 通过有限人物设置悬念 |
第一节 有限的人物和闯入者 |
一、被危及个人利益的弱者 |
二、闯入者 |
三、可供推测的关键人物 |
第二节 人物视角的不完全信息 |
一、限制性视角遮蔽信息 |
二、全知视角释放信息 |
三、视角转换颠覆故事 |
第三节 挣扎的人物抉择 |
一、不可靠的人物语言 |
二、人物动机和行为的不稳定 |
三、挣扎的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社交营销、情感经济与在线劳动 ——基于支付宝“集五福”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年味“变了” |
二、五福“闯入”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互联网的受众与用户:从“盲点之争”到“数字劳工” |
二、数字化时代的劳动与非物质劳动:从“情感劳动”到“情感经济”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思路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集五福”成为“新民俗”的三重路径 |
第一节 天时:春节间“趁闲而入” |
一、活动周期与春节时长重合 |
二、休闲类的游戏玩法层出不穷 |
第二节 地利:“工具钱包”社交化 |
一、支付宝社交困境的内外原因 |
二、支付宝化劣为优的社交举措 |
第三节 人和:热情点击“拼手气” |
一、词频分析:高关注、高点击的周期性活动 |
二、问卷分析:忽略广告、在意红包的参与用户 |
第二章 传统节日的重新发明:在文化、情感与营销之间 |
第一节 借用“节日情景”,营造“假日休闲” |
一、情感占位:“集福也是团圆” |
二、节位卡点:“集福也是休闲 |
第二节 植入“年俗文化”,化身“线上福卡” |
一、具象年俗:福卡 |
二、抽象内核:福文化 |
第三节 强调“红包收益”,模糊“在线劳动” |
一、视觉刺激:强化参与感与模糊中奖数 |
二、习惯养成:在线年味汇成“超级IP” |
第三章 情感劳动的再认识与数字生态改善的可能性 |
第一节 从物质占有到意识占领:情感劳动的再认识 |
一、移动设备普及化:劳动工作与日常生活边界模糊 |
二、个人信息商品化:用户关系与用户行为被追踪 |
三、文化与社交碰撞:情感劳动生成情感经济 |
第二节 用公益服务平衡经济收益:数字生态改善的可能性 |
一、“互联网十年俗”能否推动国潮文化? |
二、“全方位服务”能否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
三、接入“公益项目”能否优化一方“线上生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策略研究 ——三部译着的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An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1 Introduction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s |
1.2.1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s |
1.2.2 Introduction to the contents |
1.3 Purposes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4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Chapter Two Prepara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2.1 Introduction |
2.2 Translation tools selected |
2.3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strategies adopted |
2.4 Translation plans established |
2.5 Summary |
Chapter Thre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es |
3.1 Introduction |
3.2 Comprehending the source texts |
3.3 Organizing the language of the target texts |
3.4 Proofreading the target texts |
3.5 Summary |
Chapter Four Intertextuality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ree Books |
4.1 Introduction |
4.2 Notes on intertextuality |
4.3 Manifest intertextuality |
4.3.1 Irony |
4.3.2 Negation |
4.3.3 Parody |
4.3.4 Presupposition |
4.4 Interdiscursivity |
4.4.1 Blended interdiscursivity |
4.4.2 Embedded interdiscursivity |
4.4.3 Switched interdiscursivity |
4.4.4 Chained interdiscursivity |
4.5 Summary |
Chapter Five The Intertextual Model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1 Introduction |
5.2 Previous studies of intertextuality-involved literary translation |
5.2.1 Previous studi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2.2 Intertextuality in literature |
5.2.3 Intertextuali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
5.3 The intertextual model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4 The intertextual principl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5 Summary |
Chapter Six The Intertextuality-Involve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dop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ree Books |
6.1 Introduction |
6.2 Realignment |
6.3 Enhancement |
6.4 Imitation |
6.5 Supplementation |
6.6 Popularization |
6.7 Summary |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
7.1 Translation experiences |
7.2 Limitations |
7.3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es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附件 |
(8)地域文化视角下高校纪念品设计研究与策划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地域文化及其在高校中的表现 |
2.1 地域文化的基本内涵 |
2.2 地域文化的基本要素 |
2.2.1 人文环境 |
2.2.2 民俗文化 |
2.2.3 自然历史文化 |
2.3 地域文化在高校中的表现 |
2.3.1 方言文化 |
2.3.2 饮食文化 |
2.3.3 民俗文化 |
2.3.4 建筑文化 |
2.3.5 地理环境 |
第三章 高校纪念品市场现状 |
3.1 国外高校纪念品市场 |
3.2 我国高校纪念品市场 |
3.3 当前高校纪念品案例 |
3.3.1 高校纪念品经典案例一——四川大学 |
3.3.2 高校纪念品经典案例二——武汉大学 |
3.3.3 高校纪念品经典案例三——厦门大学 |
3.4 当前高校纪念品设计的不足及成因 |
3.4.1 当前高校纪念品的不足之处 |
3.4.2 导致不足的原因 |
第四章 消费者对于纪念品的常见诉求 |
4.1 消费群体界定 |
4.2 消费者的常见诉求 |
4.2.1 美的诉求 |
4.2.2 理性诉求 |
4.2.3 感性诉求 |
4.2.4 道义诉求 |
第五章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高校纪念品设计策划与推广策略 |
5.1 地域文化视域下高校纪念品的款式策划 |
5.1.1 分析高校校园文化的地域性表征 |
5.1.2 把握高校校园文化的地域性内涵 |
5.1.3 地域文化背景下高校纪念品的款式构想 |
5.2 地域文化背景下高校纪念品的整体风格定位和设计 |
5.2.1 突出各地高校的地域特性诉求 |
5.2.2 结合消费者常见诉求 |
5.2.3 借鉴国内外纪念品市场风格定位 |
5.2.4 精准定位高校纪念品地域风格 |
5.2.5 定制纪念品流程 |
5.3 高校纪念品宣传途经 |
5.3.1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文创产品的设计与推广 |
5.3.2 结合旅游业及其他行业领域 |
5.3.3 结合淘宝及其他电商平台 |
5.3.4 结合微信、微博、视频网站等互联网宣传平台 |
第六章 高校纪念品设计策划..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 |
6.1 湖南工业大学高校纪念品策划目的与意义 |
6.2 调研与分析 |
6.2.1 高校纪念品市场分析 |
6.2.2 消费者人群及其需求分析 |
6.2.3 湖南工业大学校园纪念品设计的优势与劣势 |
6.2.4 竞争对手状况与水平分析 |
6.3 湖南工业大学纪念品风格定位及前期准备 |
6.3.1 纪念品风格定位 |
6.3.2 纪念品设计 |
6.3.3 与本校生进行推广活动的互动 |
6.4 湖南工业大学纪念品的中期推广 |
6.4.1 结合旅游业及其他领域进行地域校园文化推广 |
6.4.2 结合淘宝及其他电商平台进行宣传 |
6.4.3 结合微信、微博、视频网站等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 |
6.4.4 进行中期效果监控并适当调整 |
6.5 结合本校实际状况的策略设计 |
6.5.1 在校举办纪念品包装设计比赛与学生进行互动 |
6.5.2 高校纪念品的个性化营销和配套出售 |
6.5.3 利用文创活动等进行系列营销 |
6.6 推广预算与效果预测、监控 |
6.6.1 推广预算 |
6.6.2 湖南工业大学纪念品市场调查问卷表 |
6.6.3 湖南工业大学高校建立纪念品商店势在必行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理论及成果 |
7.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滇缅抗战文学研究现状 |
(二)“边地文学”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和论题思路 |
第一章 走入边地——战时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 |
第一节 战时的边地河山 |
一、滇越道上 |
(一)殖民符号的“消隐” |
(二)抗战流亡中的“车窗山水” |
(三)“祖国形势的天险” |
二、滇缅路纪行 |
(一)从“神秘区域”到“有关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地域” |
(二)“看出云南高原的伟大” |
(三)风景之“似” |
第二节 发现边地丰富之处 |
一、从“边夷”到抗战中的同胞 |
(一)“古风”犹存 |
(二)“孔明传说”与边地民族认同 |
(三)“野蛮的可爱” |
二、边城风貌 |
(一)芒市:从“蛮烟瘴雨”到静穆祥和 |
(二)保山:滇西重镇的“中原”气息 |
(三)车里:“揭开了神秘之幕” |
第三节 战时边地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介绍边地——云南边地作家的地方经验与国家观念 |
第一节 彭桂萼:澜沧江畔“保卫南方”的史诗 |
一、主动汇入“抗战总流”的家乡边地 |
二、自觉担起“号兵”的启蒙责任 |
三、呈现边地由“牧歌”转向“战歌”的进程 |
第二节 白平阶:跨过横断山脉见到古树繁花 |
一、国家话语的传达 |
二、边民主体身份的觉醒 |
第三节 马子华:陷入战火的滇南边地 |
一、边民的国家认同危机 |
二、抗战中的觉醒 |
三、“夷方地”在战火中的苦难 |
四、“漂亮的说词”背后的事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保卫边地——诞生于滇缅抗战前线的作品 |
第一节 “扬威异域” |
一、远征壮志——出征时的畅想 |
(一)强调远征之正义 |
(二)“寄征友”诗作中的豪迈想象 |
(三)士兵出征感怀 |
二、远征人语——反攻时期的豪情 |
(一)抒写反攻复仇的信念 |
(二)记录战地亲历的血与火 |
第二节 保卫的边地 |
一、“地图上的一条红线” |
(一)出征时对边地风光的赞美 |
(二)战地中描摹所要守卫的国土 |
(三)败退后踏入国境的感怀 |
(四)反攻胜利归国所见 |
二、飞机上看边地河山 |
三、远征士兵笔下的边地同胞 |
(一)战火中边民的处境 |
(二)“一致抗日”的边地民族 |
第三节 战争与边地国土之关系 |
一、“处在同一命运里” |
二、牺牲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与“点”联结起的国家共同感 |
第一节 滇缅公路——歌颂路的现代化与凝聚力 |
一、“向新世纪跃进” |
(一)“与世隔绝”的边民修筑着“现代交通” |
(二)路带来的“现代文明” |
二、路的凝聚力 |
(一)参与筑路的边地民族 |
(二)筑路民工的奉献精神 |
(三)滇缅路上的华侨机工 |
第二节 中印公路——现代化的胜利之路 |
一、勘路记——“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 |
二、通车记——亲历士兵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 |
(一)“机械的能” |
(二)战士的血 |
第三节 “野人山”书写与民族国家观念表达 |
一、对空白区域的认识 |
(一)从“未定界”到“国土” |
(二)从“野人”到“边胞” |
二、“野人山的新主人” |
(一)战火的“标识” |
(二)征服野人山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媒介融合语境下之动画奇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范围 |
三、研究重点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背景 |
一、现代媒介分析研究 |
二、影像与景观社会的研究 |
二、媒体奇观问题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创新点 |
一、思路的创新 |
二、观点的创新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
一、学科研究 |
二、文献分析 |
三、演绎推理 |
第一章 、当前动画奇观之滥觞 |
第一节 、景观与奇观的概念重建 |
一、概念原意——社会生产方式结构的导向 |
二、衍生条件——文本交互在数字网络中的进化 |
三、理念重建——文本主体与话语权力的分解 |
第二节 、媒介融合环境中的泛动画 |
一、泛动画的外因——虚拟现实的后读图时代 |
二、泛动画的内因——数字基因的动画影像 |
三、泛动画的特征——奇观堆积的虚假真实 |
第二章 、动画奇观的内部构建 |
第一节 、非线化的文本逻辑 |
一、世界观多层异化 |
二、叙事要素游移 |
三、趣味娱乐反讽 |
第二节 、常态更迭的图像语素 |
一、全球化符号消费 |
二、瞬间式情感传递 |
第三节 、内爆的表义系统 |
一、传播——交互与航行 |
二、样式——消解与重构 |
三、内容——改写与再造 |
四、评判——道德与伪善 |
第三章 、动画奇观的外部延展 |
第一节 、产业奇观的延展 |
一、产业延展的基础 |
二、大数据下的影视娱乐 |
(一)感官与情怀的院线社交 |
(二)当下主义弥散的动画番剧 |
(三)病毒式营销的短视频 |
三、互联网产业赛博空间的化身 |
(一)虚拟的代言 |
(二)符码的互动 |
(三)现实的二元 |
第二节 、新艺术生态的延展 |
一、主题内容的延展 |
二、言说空间的延展 |
三、价值内涵的延展 |
第四章 、本土语境下动画奇观的深层读解 |
第一节 、文化政治的冲突与调和 |
一、审美意识形态的分层弥合 |
二、新文化权力的生态构建 |
第二节 、文化霸权的争夺和渗融 |
一、他者认同的矛盾 |
二、在地元素的整合 |
第三节 、当下本土动画审美范式的塑形 |
一、技术唯美的现状 |
二、根茎思维下的发展格局 |
结语 |
附录一:本文图录 |
附录二:各章思维导图 |
附录三:“第四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策展人与艺术家对谈部分实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初次闯入LOGO世界(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D]. 杜未未. 吉林大学, 2020(03)
- [2]福克纳后期作品中的家族关系与国家认同[D]. 李方木.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3]论残雪的卡尔维诺批评[D]. 关雅玲. 湘潭大学, 2020(02)
- [4]理论与实践 ——以《理想国》为中心的考察[D]. 孙宁波.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新世纪以来限定时空式悬疑片的悬念设置方法研究[D]. 张丹丹.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6]社交营销、情感经济与在线劳动 ——基于支付宝“集五福”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D]. 芦艺. 苏州大学, 2020(03)
- [7]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策略研究 ——三部译着的翻译报告[D]. 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地域文化视角下高校纪念品设计研究与策划实践[D]. 阮欣韵.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9]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D]. 董晓霞.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10]媒介融合语境下之动画奇观研究[D]. 薛峰.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