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下“数码春节”的记忆(论文文献综述)
张祺[1](2021)在《草根媒介:社会转型中的集体身份建构——对贵州西部方言苗语影像的多点民族志研究》文中提出边缘群体通常是他者再现和社会动员的对象,很少被看作媒介生产的主体。但是在社会转型和技术变迁背景下,少数民族农民工群体中出现了自发的集体影像生产。例如贵州西部苗语方言区的群众使用族群自身语言、自行生产、在族群内部流通消费的苗语影像。这些自发的影像生产活动表明,边缘群体发挥其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力,改变了媒介生产和使用中的角色设定。本文基于在贵州、福建等地对苗语影像传播过程的多点民族志观察,描述了苗语影像的生产组织和传播过程;说明了西部苗族农民工群体借助苗语影像生产形成的跨空间族群网络;阐释了西部苗族农民工群体使用苗语影像重新想象和建构族群身份与族群"传统"的具体过程。通过对苗语影像的形态、产生的条件以及功能的探索,提出苗语影像是一种大众文化工业之外,也是在专业主义范畴之外的"草根媒介"的理解方式。研究表明,在大众媒介与另类媒介之外存在边缘群体自发的集体媒介生产——草根媒介的形态。作为媒介生产主体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能够利用影像生产和消费来自我建构族群身份,建构他们的集体身份。
艾蔻[2](2021)在《女兵方队——五次大阅兵背后的故事》文中认为序章比起京城的繁华闹市,这里的傍晚有些过于安静。秋色渐浓,小径上梧桐树的落叶多了起来,不知从哪天开始,黑蚱蝉们集体收声,回旋在耳边此起彼伏的嘶鸣仿佛转移到了另一座星球。每天晚饭后,石华独自散步,沿着小区花园的石板路走上一个小时。多年来,石华始终保持着七十五厘米的步幅和每分钟一百一十六步的步速。没人能跟上她的步子。亲友们抱怨,
孙信茹,王东林[3](2021)在《作为记忆的地点——数码时代中社交媒体与地点互构研究》文中提出地点对于回忆空间的建构具有重要作用,不同文化情境中人们对于地点的描述,是将文化与社会记忆赋予地点的过程。论文聚焦一个传统村落,分析村民媒介使用和地点的关系,发现人们通过在社交媒体标注地点、创造新的网络地点等方式保存个人记忆。数码时代背景下,社交媒体中地方传统习俗、仪式等文化事项的呈现会与地点产生互动,从而构筑起人们对共同体记忆的回溯与书写。研究认为:社交媒体帮助人们建立一种即时性的地点档案,地点呈现与传统空间紧密相联,同时社交媒体又创造出新的记忆之所。
成仁[4](2021)在《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解决敖德斯尔研究当中未能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为研究目的,运用文本研究方法,重新解读敖德斯尔小说,试图拓展蒙古族作家研究领域。论文由绪论、正文(第一至第三章)、结论、参考文献及附录等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前人研究概况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从互文性研究的视角,对敖德斯尔小说中的各种互文现象进行了探讨。论文围绕自涉互文性、与汉文学的互文性以及与后续文学之间的互文性等问题,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的复杂构成及其对后代的影响。第一节,分别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再现等问题,具体呈现了敖德斯尔小说文本中的自我指涉现象;第二节,以敖德斯尔的《撒满珍珠的草原》与《创业史》为典型案例,从故事情节的构造,自然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等三个方面论证了两部作品之间存在的互文关系;第三节中主要从故事情节的互文性,人物形象的互文性和景物描写的互文性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敖德斯尔小说与萨仁托娅的《远去的战马》之间的互文性。第二章主要就敖德斯尔小说被改编成电影、胡仁乌力格尔和连环画等不同艺术形式的现象,使用比较文学的视角分析了敖德斯尔小说的三种文本转移以及其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和问题。第一节分别从艺术形式的变化、影像转码和空间转换等问题,以电影《骑士的荣誉》为例,从剧本小说转变成电影的过程进行了探究。第二节分别从内容增减、文化的再建构和人物形象差异等三个方面对胡仁乌力格尔《阿力玛斯之歌》进行了分析。第三节主要从连环画脚本的改编、艺术形式的转变和不同脚本的对比等三个方面对连环画《骑士的故事》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三章从文本发生学的视角对敖德斯尔小说的创作发生进行了探讨。本论文以敖德斯尔小说的“前文本”的创作研究和手稿修改等问题对长篇小说《骑兵之歌》的创作发生进行了研究。第一节分别从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和对同类题材以及其它题材作品的借鉴等方面讨论了《骑兵之歌》的“前文本”的创作研究。第二节分别从研究作家所创作的同类题材的作品和手稿修改问题等两个方面探索了《骑兵之歌》的发生创作过程。结论部分主要针对论文中阐述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敖德斯尔小说研究提出了一些展望。尽管敖德斯尔研究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研究领域尚待开发:例如,敖德斯尔电影文学研究、敖德斯尔作品译介研究和敖德斯尔小说版本研究等。
杨皇红桂(DUONG HOANG HONG QUY)[5](2021)在《越南石碑喃字现象之文化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越南碑文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越南国宝,从空间范围看,越南碑文在整个越南都能找到它的痕迹,从时间角度而言,第一块越南碑文是2012年在越南北宁发现的。经考证,该碑文大致可以溯源至隋朝(601年),大约是6至7世纪初,那时候的越南称为“交趾郡”。石碑上的内容都是以汉字与喃字所写,最早的汉喃字石碑文本出现于李朝时期(1010-1225),相当于中国的宋朝时期,因此可以合理推测石碑上的喃字出现得很早。喃字在越南从萌芽到发展、兴盛到衰落,再到现代被重点保护的整个过程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那么,越南人对石碑喃字所产生的强烈文化认同感的内在原因是通过哪些渠道来维持呢?众所周知,越南处在汉文化圈之中,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与很多处在汉文化圈的国家不同,汉文化在越南有着特殊的历史演变轨迹使用汉字系统到拉丁文字系统,越南文字经历过历史演变后出现了独特的改变,这也是越南在汉文化国家之中最罕见的现象。根据越南历史的演变过程,17世纪前,越南尚未被法国殖民统治之时,汉字和喃文在越南享有平等的地位。17世纪中期往后,法国殖民统治末期,越南古文字被禁止使用,除旧建新,直到法国传教士Alexander de Rhodes将国语字完善并传授给越南人,从此这种文字成为越南的官方文字。汉喃字与国语字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字系统,现在的越南人能读懂汉字或者喃字极少,但在越南的大街小巷、寺庙、祠堂、文庙、家族家谱、传统节日活动等都可以看见石碑上的古字。为何至今越南人如此重视保护这些文物以及古文字呢?什么原因促使越南人产生保护的行为以及种下认同感的种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石碑起了什么作用而能直接影响越南人对其产生的情感?是否与历史文化记忆要素有密切关系;第二,虽然汉喃字已消灭殆尽近两千余载但至今仍得到重视,甚至每逢传统节日仍展示古文,这种“认同”的心理基础是如何形成的?第三,越南现代人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如何传承、发展以及对未来教育方面的思考与出路。为了厘清问题的来龙去脉,笔者根据历史的足迹结合现代的文化现象进行第一步的田野考察,察地点包括河内汉喃研究院、胡志明市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博物馆、寺庙、宗祠等。第二步是除了考察中搜集的资料以外,还通过博物馆、图书馆、官方网络等地方查阅相关的石碑拓片以及历史书。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化认同的理论,对越南的传统节日、饮食衣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详细地记录与系统地梳理研究内容:第一,通过文献法梳理喃字历史演变与喃字文化对民族思维模式影响的相关文献;第二,通过人类学调查方法对碑刻、寺庙、墓碑、宗祠实地考察形成认同的基因;第三,通过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思维模式、心理基础、对传统节日的活动态度、宗教信仰与认识视角;第四,通过记录访问对象的口头陈述对石碑喃字文化认同的心理状态以及情感。综上,从“文化、认同、喃字现象、石碑”四个方面做了界定,引证越南人产生的情感以及认同的基因,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载体。本研究通过田野考察以及查阅文献后,在此研究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与梳理渊源,弄清楚石碑与喃字历史演变过程中以及跟现在的维持关系。越南人对喃字现象的内在心理产生的认同情感进行了探讨,同时也探讨了喃字与文化,越南人对喃字产生深层的思维结构,然后进一步深入剖析梳理问题以及提出文化认同产生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对喃字现象产生的文化认同对教育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教育方法,如何进行传承工作,对喃字研究领域培养出更多人才。同时,还将提到这些工作为将来教育发展带来的优势、以及对喃字教育的未来设想。碑上的喃字研究角度往往是历史上、艺术上、但在文化认同视角上的考察还比较缺乏。最后,本文所研究的喃字历史悠久,分布广阔,使用田野调查的方式得出的结论还不够全面,笔者所掌握的材料也十分有限,这是本研究还有待加强的方面。本文研究目的,一是为越南文化认同的理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文献;二是为了使新一代越南人意识到喃字文化形成背景的重要性;三是强化越南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四是为越南学界提供可借鉴的现实依据。
祝姗姗[6](2021)在《1983-2020年央视春晚的舞美技术美学研究》文中认为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央视春晚”)作为一种文化媒介和文化载体,在中国电视文艺晚会的品牌化发展过程中,为中国例行了几千年的“年文化”补充了鲜活且典型的案例,也让电视文艺晚会承载了许多内涵和意义。而央视春晚舞美设计由于数字技术的介入,审美环境和艺术生态发生变化,每个时代转型背后都蕴涵着技术逻辑规律,使人们呈现出迥异的文化审美体验。“真实”与“虚拟”边界的模糊,满足受众“沉浸式”体验着技术营造的“不真实的真实”虚拟环境的审美期待。本文拟从技术美学的实践转向为视角,结合符号学、现象学等理论与方法,对1983-2020年央视春晚的舞美物质生产与视觉文化的审美关系进行了探索和分析。首先,分阶段分析了1983-2020年央视春晚舞美的技术革新及引发的美学突破与创新。其次,从央视春晚舞美的技术嬗变下所呈现的非物质性、多维性、交互性等外在审美新特征探索当代央视春晚舞美内在的逻辑体系。再次,从央视春晚舞美影像的视觉语言、视觉叙事和审美反思方面阐述了影像的“超真实”性,同时在视觉体验转变下探究了关于央视春晚舞美视觉奇观及舞美灯光、服装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内化的技术美学建构。最后,探索舞美技术转变下央视春晚受众已有审美记忆的转变以及审美体验重构带来的意识形态的实践转向,并探讨由此产生的技术美学价值及审美思辨带来的社会文化意义。在当下,得益于技术对现实生活的大规模介入,艺术与生活呈现出视域融合新态势。本文,透过视觉文化时代审美特点,审视电视艺术整体的探索轨迹,从技术与艺术的思辨角度探索大众视觉审美文化。聚焦央视春晚舞美前沿和虚拟舞美幻境技术,解读上述技术对促进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意义,并针对央视春晚舞美这一具体实践,探究其电视技术理念的积淀和大众审美经验的重构,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构建理论基础。
王冰清[7](2020)在《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插图,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再现性和说明性的绘画,它依附于文本而存在。本文针对插图艺术在不同功能作用下的表现方法与发展现状,一方面回归插图原本解释说明的性质,一方面又以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出现,运用于各个领域。分析了插图定义扩展的必然性,论述了插图艺术经过扩展后的功能性转换、手法衍生、内涵变化。分析了“信息时代”的视觉文化背景插图的现状,讨论了插图艺术的功能性转换及运用多样手法表现的客观原因。进而从图解演绎与信息的视觉化呈现入手,分析不同领域对插图艺术的需求,直观再现、分析能力、传播效果、接受度等。突出了“以图解为方法”这一当下信息视觉化的需求和表现特征,分析了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插图的图解方法在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及对视觉文化的影响,可以为插图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与参照。
宋哲琦[8](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吴燕[10](2020)在《“飞泉数码”礼仪产品设计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飞泉数码”是一家经营数十年的中小型印刷厂,在我国印刷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随着行业、科技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印刷业也未能逃脱同质化现象的影响,面对利润的逐渐下滑、国家政策的变化、人力资本的不断提高等问题,使中小型印刷公司难以生存,甚至消失。由此,“飞泉数码”印刷提出向设计驱动转型的战略发展需求,对服务模式进行迭代升级,通过产品创新和设计赋能,扭转当前经营的困境,形成竞争优势,实现产品专利化、企业品牌化、经济效益最大化。但产品创新设计开发的是否能够成功落实与实施却是“飞泉数码”印刷所困扰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成本、资源、知识体系范围内,完成这样的业务升级,对“飞泉数码”印刷这类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存在着极大风险与实施困难。本文将以“飞泉数码”印刷的实际案例为基础,首先通过设计管理体系与方法、印刷行业服务升级、设计驱动的发展趋势、“飞泉数码”印刷的现状及其产品创新设计开发的战略决策进行分析与研究,总结出适用于“飞泉数码”产品创新的设计管理模式,使其实现服务模式成功升级并具备产品创新设计开发的业务能力与实施办法。而后,总结出的“飞泉数码”产品创新设计管理方法完成“飞泉数码”东方礼仪产品设计管理实践,最终,通过“飞泉数码”东方礼仪产品设计案例的实践结果,论证“飞泉数码”产品创新设计管理模型的成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飞泉数码”产品创新的设计管理模式。通过对“飞泉数码”印刷无设计管理的现状、经营状况及其业务发展需求与决策进行分析,获得该发展阶段所适用的设计管理为项目层的设计管理,对其设计组织中的流程及资源、设计项目中的设计意识、设计流程及设计人员进行设计管理方案的研究。最终总结出能够帮助“飞泉数码”印刷产品创新设计开发的设计管理模式。(2)“飞泉数码”东方礼仪产品设计管理应用实践。根据总结出的“飞泉数码”产品创新的设计管理模式进行“飞泉数码”东方礼仪产品设计实践,整个过程从东方礼仪产品设计项目的提出、项目评估、项目立项、用户研究、东方礼仪产品的相关研究、项目设计过程到最终的生产销售及评估,完整论述了“飞泉数码”产品创新的设计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的实践。(3)“飞泉数码”东方礼仪产品设计。运用现代设计管理微创新的方法,围绕用户需求对其进行技术、服务、定位等多方面的微小创新分析,通过全息技术与礼仪产品相结合的方式,解决“飞泉数码”印刷的用户需求、传统文化如何在融入当代设计、礼仪产品包装可持续等问题。“飞泉数码”礼仪产品设计管理研究,基于“飞泉数码”印刷的企业战略决策,对其产品创新设计管理进行研究并总结出其设计管理方案,运用“飞泉数码”东方礼仪产品设计管理的应用实践,证明该设计管理方案的可行性。该研究内容扩展了国内设计管理实践研究的内容,丰富了国内中小型企业设计管理研究的缺乏,为更多国内中小型印刷企业提供可行的参考案例,使设计管理研究结果获得更广泛的社会应用。
二、留下“数码春节”的记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留下“数码春节”的记忆(论文提纲范文)
(1)草根媒介:社会转型中的集体身份建构——对贵州西部方言苗语影像的多点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转型与技术变迁中的少数民族农民工群体 |
(一)少数民族农民工群体与传播 |
1. 少数民族农民工群体 |
2. 少数民族农民工群体与传播研究 |
(二)影像生产与边缘群体 |
1. 技术变迁打破影像工业化生产壁垒 |
2.“民间影像”中的边缘群体 |
3. 影像行动主义中的边缘群体 |
4. 国内农民工群体自发的媒介生产 |
(三)社会转型与边缘群体集体身份建构 |
二、苗语影像与“我们家这种族” |
(一)“发现”苗语影像 |
(二)语言与族群边界 |
(三)文本与族群身份 |
1. 苗语影像文本内容特征 |
2. 苗语影像文本的影像叙事特征 |
(四)流通与族群网络 |
1. 流通范围:跨地域族群网络 |
2. 接受过程:使用情境与族群身份 |
三、苗语影像与集体身份建构过程 |
(一)获取:以社会创新突破结构限制 |
1. 技术采用:嵌入本地文化资源的适宜技术组合 |
2. 生产组织形式:以有偿交换为核心的合作生产 |
(二)产用过程:朝向集体行动者的媒介生产 |
(三)挑战:以自我建构消解他者建构 |
1. 对他者建构族群身份的意义翻转 |
2. 传承与创新:被谁发明的族群传统? |
3. 学习与利用族群身份改变群体形象 |
四、草根媒介与集体身份建构 |
(一)苗语影像个案拓展:草根媒介的提出 |
(二)草根媒介:自我身份的生产空间 |
(三)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的建议 |
(2)女兵方队——五次大阅兵背后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序章 |
一九八四·女卫生兵方队 |
一、意外出现了 |
二、集结!四百二十二名女兵 |
三、长达十五秒的静站 |
四、焦头烂额的教练员 |
五、夏日奇冰 |
六、皮靴啊裙子啊,焕然一新 |
七、你好,斜线 |
八、银杏树的果子 |
一九九九·女兵方队 |
一、长号在前 |
二、大场面 |
三、一起减肥吧 |
四、又见沙河机场 |
五、数以吨计的汗水啊 |
六、调步子的人 |
七、想去仪仗队看“火花” |
八、芳邻 |
九、南池子街口一朵小花 |
二〇〇九·三军女兵方队 |
一、阅兵史上最大的数字 |
二、第一场雪 |
三、良乡的日日夜夜 |
四、向女神致敬 |
五、最牛排面 |
六、同心同行 |
七、七排头不练了! |
八、在雨中 |
九、青春啊,各奔东西 |
二〇一五·白求恩医疗方队 |
一、恋爱中的宝贝 |
二、唯一的女兵方队 |
三、战争,女人从未走开 |
四、学兵的逆袭 |
五、从素描到油画,从油画到水墨丹青 |
六、女将校领队 |
七、太阳照常升起 |
八、管亚新,我找了你三十年 |
二〇一九·女兵方队 |
一、集结!五百零二名女兵 |
二、拥抱的力量 |
三、女兵堆里的男干部 |
四、医务室里欢乐多 |
五、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 |
六、中秋之夜 |
七、星光熠熠 |
八、执念 |
九、即将踏上征程 |
尾声 |
(3)作为记忆的地点——数码时代中社交媒体与地点互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重新认识地点 |
(一)地点的谱系 |
(二)媒介与地点 |
三、大羊村的地点与记忆 |
(一)民族迁徙中的回忆之地 |
(二)共同体生活中的记忆之所 |
(三)电子媒介中的流动记忆 |
四、社交媒体中的地点呈现 |
(一)取名和标注呈现定位与流动 |
(二)技术“创造”地点和文化空间形塑 |
五、作为新记忆之所的网络地点 |
六、余论 |
(4)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
三、研究概况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敖德斯尔小说的互文性研究 |
第一节 敖德斯尔小说的自涉互文性 |
一、人物再现的互文 |
(一)社会主义建设者形象的互文性 |
(二)党的好干部形象的互文性 |
(三)民族儿童形象的互文性 |
二、故事情节的互文性 |
(一)社会主义竞赛情节的互文性 |
(二)收养孤儿情节的互文性 |
(三)爱情故事的互文性 |
三、景物描写的互文性 |
(一)自然景物描写 |
(二)草原春节的描写 |
第二节 敖德斯尔小说与汉文学作品之间的互文性 |
一、故事情节的互文性 |
二、景物描写的互文性 |
三、人物形象的互文性 |
(一)新力量:娜仁斯其格/梁生宝、高增福和徐改霞 |
(二)中间人物:梁三老汉/老希力莫 |
(三)旧势力:莎木腾/三大能人(姚世杰、郭世富、郭振山) |
第三节 敖德斯尔小说对后世作家的创作影响 |
一、故事情节的互文性 |
二、人物形象的互文性 |
(一)寻求民族解放道路的义士:义德尔/苏克 |
(二)党在骑兵支队的代表:哈达巴图/青克尔 |
(三)反动叛匪:扎拉森、何富贵/宾巴 |
三景物描写的互文性 |
(一)静态画面——没落破败的王府 |
(二)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 |
第二章 敖德斯尔小说文本转移研究 |
第一节 从“剧本”到电影 |
一、从语言艺术到视觉艺术 |
(一)故事情节 |
(二)人物及其人物关系 |
二、影像转码:隐喻 |
(一)戏剧性的隐喻 |
(二)意识形态的隐喻 |
三、从抽象场景到具体场景 |
(一)选择场景展现空间 |
(二)骑兵训练的场景 |
(三)热闹非凡的召庙村 |
第二节 从小说到胡仁乌力格尔 |
一、内容的变化 |
(一)内容的增加与删减 |
(二)内容的细化 |
二、驯马程式的转变 |
三、传统搏克文化的淡出 |
四、人物形象的差异 |
第三节 从文学作品到连环画 |
一、从剧本小说到连环画脚本 |
二、从文字艺术到图像艺术 |
(一)人物形象的刻画 |
(二)连环画中的蒙古元素 |
(三)骑兵“再现” |
三、连环画《骑士的故事》两种版本之间的对比 |
(一)对初版本脚本的删减和添加 |
(二)脚本的修改 |
第三章 敖德斯尔小说发生学研究 |
第一节 “前文本”的创作经验研究 |
一、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 |
(一)故事情节与真实事件的对应 |
(二)人物形象的原型 |
二、作家对同类题材以及其它题材作品的借鉴和吸收 |
三、研究作家所创作的同类题材的作品及其经历 |
第二节 从手稿文本到印刷文本 |
一、从手稿文本到印刷文本 |
(一)《骑兵之歌》现存手稿基本信息 |
(二)现存手稿与印刷作品的文本校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参考作品 |
参考论文 |
采访调研 |
后记 |
(5)越南石碑喃字现象之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越南人的文化认同感是否与历史文化记忆要素有密切关系? |
(二)喃字现象文化认同之心理基础如何形成? |
二、论文选题的缘由、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三、论文研究思路、创新点与存在问题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三)资料来源 |
(四)研究创新点 |
(五)研究条件与存在问题 |
四、概念界定 |
(一)文化认同概念 |
(二)石碑概念 |
(三)喃字概念 |
五、文献综述 |
(一)对喃字的研究 |
(二)对喃字文化的研究 |
(三)对喃字与思维的关系研究 |
(四)对碑文文化的研究 |
第一章 越南喃字渊源、教育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越南喃字渊源 |
一、喃字诞生的年代 |
(一)根据历史演变的证据而推论喃字何时出现的一些观点 |
(二)以汉越音读音形成的时间为根据的观点 |
二、从历史角度看喃字兴衰 |
(一)喃字萌芽阶段——从李朝到陈朝、胡朝时期(12 世纪至14 世纪) |
(二)喃字发展阶段——后黎朝时期(15 世纪至18 世纪) |
(三)喃字发展鼎盛时期——后黎朝末年至阮朝(18 世纪至19 世纪) |
(四)喃字衰落阶段(19 世纪下半叶到20 世纪中叶) |
第二节 越南喃字教育历史与现状 |
一、越南喃字教育历史 |
(一)越南使用汉字的历史阶段:从秦始皇公元前218 年至20 世纪初年 |
(二)越南汉喃并用的历史阶段:李朝至后黎朝、阮朝 |
(三)越南国语字阶段:法国殖民统治至1945 年 |
二、越南喃字教育现状 |
(一)对于国家大学、研究院的教育与保留情况 |
(二)对于社会教育与保留情况 |
(三)对于家庭教育与保留情况 |
第二章 喃字现象之文化认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喃字现象对越南民族社团文化认同感的影响 |
一、喃字现象对寺庙、宗祠的影响 |
(一)寺庙 |
(二)祠堂 |
二、喃字现象对越南传统文化的影响 |
(一)喃字对乡村习俗的文本 |
(二)记录地方公益事件与赞颂功德者 |
(三)记录一些关于民间戏剧演唱和书画艺术 |
三、喃字现象对团体宗教的影响 |
(一)喃字与儒教 |
(二)喃字与佛教 |
(三)喃字与道教 |
(四)喃字与天主教 |
第二节 喃字现象对个体文化认同感的影响 |
一、问卷调查设计 |
二、问卷调查的基本内容 |
三、第一部分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性别调查 |
(二)汉喃专业班学习地方调查 |
(三)汉字与喃字认知情况调查 |
(四)家庭家谱传承调查 |
(五)越南人的宗教信仰调查 |
(六)越南民族与语言调查 |
(七)调查对象的汉语水平、汉喃字汉越音认读水平 |
(八)对于文化认知方面的调查——收看汉语报纸、新闻等等资料 |
(九)对于文化认知方面的调查——对文化节日意义了解的程度 |
四、第二部分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学习喃字对越南人的思维模式影响 |
(二)喃字现象对个体情感的影响 |
(三)喃字现象对个体文化精神与行为的影响 |
(四)喃字现象对个人的传统节日产生的影响 |
第三章 喃字现象影响越南人文化认同的内在机理 |
第一节 喃字与越南文化 |
一、喃字与越南文化的关系 |
(一)喃字与“儒文化” |
(二)喃字与汉字的密切关系 |
二、喃字的独特性 |
(一)喃字继承汉字发展鼎盛完善的成果 |
(二)表音字概念 |
(三)表音字的构造 |
第二节 喃字深层的思维结构 |
一、喃字的构造与本身构造的基本思维途径 |
(一)喃字造字思维的独特性 |
(二)喃字的文化功能特点 |
(三)喃字思维的特征 |
二、喃字构型越南人文化认同的心理因素 |
(一)拥有共同的生活环境与生产方式 |
(二)拥有共同的心理思维而产生的共同语言符号 |
(三)从心理学角度看喃字字形的规范 |
三、喃字构造的内在逻辑 |
四、喃字构造反映思维特征 |
五、喃字构造反映民族文化精神 |
第四章 石碑喃字文化传承与喃字教育的优势、困境、未来出路 |
第一节 石碑喃字文化传承 |
一、博物馆保管文物 |
二、汉喃研究院之职能与职责 |
三、技术信息 |
(一)古代墓碑 |
(二)最近墓碑 |
四、人才培养 |
五、文化活动与传播 |
第二节 喃字教育的优势与困境 |
一、喃字教育优势 |
(一)出版喃字教材 |
(二)国家环境的支持 |
(三)学员人数日益增加 |
二、喃字教育困境 |
(一)喃字教材编辑枯燥 |
(二)喃字教学方法未更新 |
(三)喃字教师队伍少 |
(四)喃字培训班少 |
(五)喃字的复杂对学生所造成的思维问题 |
第三节 喃字教育的未来出路 |
一、重视喃字文化传承 |
二、重新定位喃字教育目标 |
三、成立专门的喃字教材编写小组 |
四、培养优秀喃字教师 |
五、追溯文化根源,开拓字源知识教学 |
六、系统化与丰富化教学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喃字现象文化认同问卷 |
附录2:(?) |
附件3:考察照片 |
致谢 |
(6)1983-2020年央视春晚的舞美技术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技术美学与电视技术美学研究 |
1.3.2 关于央视春晚的舞美研究 |
1.4 研究依据 |
1.4.1 理论依据 |
1.4.2 技术依据 |
1.5 研究方法 |
2 央视春晚的舞美技术美学生成语境 |
2.1 技术演进与媒介创新 |
2.1.1 平面载体阶段(1983-2004) |
2.1.2 空间建构阶段(2005-2011) |
2.1.3 立体空间阶段(2012-2018) |
2.1.4 多维虚拟阶段(2019-2020) |
2.2 技术变革引发美学突破与创新 |
2.2.1 舞美技术美学突破 |
2.2.2 舞美技术增强“美学意境” |
3 央视春晚的舞美技术美学新特征 |
3.1 非物质性:虚拟存在与拟真现实 |
3.1.1 还原现实 |
3.1.2 模拟幻想 |
3.2 多维性:非线性与全感官 |
3.3 交互性:数字实践与身体在场 |
4 央视春晚的舞美技术美学建构 |
4.1 舞美影像呈现的“超真实”感 |
4.1.1 “超真实”视觉语言建构 |
4.1.2 图像时代“超真实”视觉审美 |
4.1.3 视觉审美“超真实”反思 |
4.2 舞美技术美学“奇观” |
4.2.1 科技视觉的奇观 |
4.2.2 传统元素的奇观 |
4.3 舞美技术视觉语汇 |
4.3.1 舞美灯光的时空叙事 |
4.3.2 舞台灯光的多元“混搭” |
4.4 舞美服装技术韵致之美 |
4.4.1 央视春晚女主持人服装塑造“年代”视觉盛宴 |
4.4.2 央视春晚女主持人服装结构设计传统美学元素分析 |
5 央视春晚的舞美审美体验重构 |
5.1 审美主体的传统文化记忆 |
5.2 审美体验与舞美技术超越 |
5.2.1 审美错觉:技术距离与数字沉浸 |
5.2.2 抽象满足:感性直觉与理性升华 |
5.3 审美体验的传统文化升华 |
5.3.1 符号内化:传统文化的技术渗透 |
5.3.2 陌生处理:传统符号的当代应用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7)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起源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插图相关性概念解读 |
一、图画 |
二、图像 |
三、图解 |
四、图式 |
五、图示 |
六、图谱 |
七、图形 |
八、图案 |
九、图法 |
十、图像化 |
十一、视觉化 |
第一章 :概念与延伸:功能的系列解读 |
第一节 关于插图概念的功能与表达方法 |
一、插图的再现性与表现性 |
二、插图的说明性 |
三、插图的技术性 |
四、插图的实用性 |
五、插图的图解方法 |
第二节 关于插图的分类与图解表达 |
一、技术性的图示 |
二、说明性的图解 |
第三节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图画与认知:信息的图解演绎 |
第一节 视觉符号与启蒙教育 |
一、看图识字 |
二、看图说话 |
第二节 板书图示与概念表达 |
一、简笔画与知识表达 |
二、视觉图示与原理推演 |
第三节 手绘图示与信息交流 |
一、现场草图与直观解读 |
二、边说边画与信息传递 |
第四节 手机信息与视觉的符号化 |
一、基本功能与使用方式导视 |
二、网络表情系列与情感语言交流 |
三、衍生扩展与动态变化解读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与引导:使用说明及过程操作 |
第一节 原理结构与装配图示 |
一、家用电器的结构与功能表达 |
二、手工制品的工艺分析与制作流程 |
三、拼装玩具的构件与步骤说明 |
第二节 地域信息与图像引导 |
一、出行路线规划与插图手法 |
二、地形地貌的介绍与图像表示 |
三、特殊地图的不同用途与插图形式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学与视觉:复杂原理的图示表达 |
第一节 人体解剖与医疗功用 |
一、达·芬奇的人体解剖笔记 |
二、安德烈·维萨里的解剖学绘画 |
三、中医经络穴位的制图艺术 |
第二节 博物与手绘:动植物标本图解 |
一、《发现之美》与自然史考察的视觉笔记 |
二、乔治·居维叶的生物学幻想图示 |
三、标本图画与中国工笔绘画及郎世宁绘画的比较 |
第三节 建筑·图示:建造的结构与演示 |
一、彼得·埃森曼的《图解日志》 |
二、梁思成营造学社考察札记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运动与图式:动态的三维分解 |
第一节 体育运动的步骤图解 |
一、广播体操的推广与图示呈现 |
二、跳台跳水运动的姿势规范与得分说明 |
三、太极拳分解动作的图示演绎 |
第二节 舞蹈教学中的图示说明 |
一、现代舞的技术训练图示 |
二、中国古典舞的身韵解说 |
三、体育舞蹈的技术规范 |
第三节 肢体语言与插图表现 |
一、手旗旗语的信号传达与航运保障 |
二、手语的学习与信息传递 |
三、魔术表演的动作分解与图示揭秘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归纳与总结:作为插图表达方法的图解 |
第一节 理性的图示 |
第二节 感性的图解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10)“飞泉数码”礼仪产品设计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设计管理研究现状及困境 |
1.3.1 设计管理研究现状 |
1.3.2 设计管理理论研究的应用困境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飞泉数码”产品设计管理研究 |
2.1 设计管理方法系统研究 |
2.1.1 设计管理方法概述 |
2.1.2 设计决策管理及其方法 |
2.1.3 设计组织管理及其方法 |
2.1.4 设计项目管理及其方法 |
2.1.5 设计创新要素 |
2.2 “飞泉数码”及同业设计管理需求的调研分析 |
2.2.1 “飞泉数码”现状概述 |
2.2.2 同业现状与产品服务模式发展趋势 |
2.2.3 小结 |
2.3 “飞泉数码”产品创新设计管理模式 |
2.3.1 “飞泉数码”产品创新设计决策 |
2.3.2 “飞泉数码”产品创新设计组织 |
2.3.3 “飞泉数码”产品创新设计项目 |
第三章 “飞泉数码”东方礼仪产品设计管理模型的分析应用 |
3.1 “飞泉数码”用户研究 |
3.1.1 “飞泉数码”客户分析 |
3.1.2 目标客户需求的调研与评估 |
3.1.3 小结 |
3.2 东方礼仪产品设计研究 |
3.2.1 传统节日文化研究 |
3.2.2 东方礼仪产品调研及设计趋势 |
3.2.3 小结 |
3.3 新技术与包装结合的趋势分析 |
3.3.1 可口可乐自拍瓶 |
3.3.2 麦当劳VR盒 |
3.3.3 格力高与午后红茶的AR联合营销 |
3.3.4 小结 |
3.4 数字化技术的调研与分析 |
3.4.1 虚拟现实技术 |
3.4.2 增强现实技术 |
3.4.3 全息影像技术 |
3.4.4 小结 |
第四章 “飞泉数码”东方礼仪产品设计管理模型的设计实践 |
4.1 “飞泉数码”东方礼仪产品设计定位与关键技术 |
4.1.1 东方礼仪产品设计策略与定位 |
4.1.2 东方礼仪产品与全息技术结合的初步设想 |
4.1.3 全息技术的成像要求及其解决方法 |
4.1.4 小结 |
4.2 “飞泉数码”中秋月饼礼盒设计 |
4.2.1 结构设计及其全息装置操作方式 |
4.2.2 视觉设计 |
4.2.3 材质与制作工艺 |
4.2.4 中秋全息影像模板设计 |
4.3 “飞泉数码”春节零嘴礼盒设计 |
4.3.1 结构设计及其全息装置操作方式 |
4.3.2 视觉设计 |
4.3.3 材质与制作工艺 |
4.3.4 春节全息影像模板设计 |
4.4 “飞泉数码”端午龙粽礼盒设计 |
4.4.1 结构设计及其全息装置操作方式 |
4.4.2 视觉设计 |
4.4.3 材质与制作工艺 |
4.4.4 端午节全息影像模板设计 |
4.5 全息个性化视频制作及获取的小程序界面设计 |
4.6 “飞泉数码”东方礼仪产品设计管理模型研发后期的应用 |
4.6.1 打样及前期准备 |
4.6.2 营销策略、量产及售后评估跟踪 |
4.7 “飞泉数码”东方礼仪产品设计管理模型实践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飞泉数码”东方礼仪产品设计管理体系 |
5.2 研究价值的体现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留下“数码春节”的记忆(论文参考文献)
- [1]草根媒介:社会转型中的集体身份建构——对贵州西部方言苗语影像的多点民族志研究[J]. 张祺. 政治人类学评论, 2021(01)
- [2]女兵方队——五次大阅兵背后的故事[J]. 艾蔻. 芳草, 2021(04)
- [3]作为记忆的地点——数码时代中社交媒体与地点互构研究[J]. 孙信茹,王东林.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21(05)
- [4]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研究[D]. 成仁.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5]越南石碑喃字现象之文化认同研究[D]. 杨皇红桂(DUONG HOANG HONG QUY). 西南大学, 2021(01)
- [6]1983-2020年央视春晚的舞美技术美学研究[D]. 祝姗姗.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7]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D]. 王冰清.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8]《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飞泉数码”礼仪产品设计管理研究[D]. 吴燕.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