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怀柔个人所得税成倍增长(论文文献综述)
郭书剑[1](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郑学刚[2](2018)在《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在国内社会发展及国际综合国力较量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可以预见,很大程度上,未来国际社会的竞争主要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文化软实力将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及未来走势。中国文化软实力虽然一定程度上受西方语境下的软实力思想影响,但更多植根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明,继承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曾长期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影响波及周边的韩国、日本、越南,直至中亚、欧洲及非洲东海岸。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趋于衰落。幸运的是,中国共产党主动担起了文化软实力建设发展的重担,我国的文化事业取得很大成就,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并向更高层次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民族凝聚力、塑造大国形象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在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面对新时代世情国情的新变化及新情况,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指导力、凝聚力、感召力、引领力、辐射力、竞争力、吸引力、塑造力及影响力,成为一项现实而又紧迫任务。本文从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战略意义直接切题,层层展开,直至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整个论文共分为八个部分,包含主体部分六章,以及绪论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阐释选题的考虑及意义、国内外关于文化软实力研究的现状,分析了文化、软实力及文化软实力等相关理论,论述了整体研究思路、创新点和研究方法。本文直接从问题入手,将论文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分析放在此部分。第一章重点分析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本章重点阐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主要组成部分及重要竞争要素,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二、文化软实力作为文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手段,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三、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第二章揭示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本章重点分析了以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软实力思想,阐述了儒家、道家、兵家、墨家思想蕴含的丰富文化软实力思想,解读了文化软实力思想对于西方的“文化领导权”、“文明冲突论”及“软实力”思想的批判吸纳。第三章梳理了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和发展进程。从提升革命文化力量,到建设精神文明,再到发展先进文化,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及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文化软实力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文化软实力概念,将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丰富和发展文化软实力建设内涵,将文化软实力建设持续向前推进。第四章主要是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中国共产党以自身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思想文化及政策领导力、政治领导力与组织协调力展示了文化领导优势。丰厚的文化遗产、丰富的人文精神及深厚的哲学智慧是文化软实力的传承优势。伟大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作风是文化软实力的激励优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了对经济社会发展及社会风尚的引领优势。第五章着重指出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主要是鉴于以下考虑:文化产业的水平还不高,对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创新不够,对外文化贸易还要进一步发展。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面临着冲击,主要包括国外社会思潮的挑战、国内多元文化的影响以及党自身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中国面临着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扩展及颜色革命等西方思想的纷扰和影响。中国在大国形象、国际话语权、文化传播力等方面还面临一些问题,制约了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影响力及辐射力的发挥。第六章根据前文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提出针对性措施及具体提升路径,主要包括:一是通过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对国家文化能力建设的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与实现文化自强、提高文化认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二是通过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打造其大众化及国际化,凝练化其内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力和感召力。三是通过加快文化现代化建设、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建构中国特色国际事务方案,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四是通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强化国际规则话语权制定、提升国际议程设置能力、加强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凸显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塑造力和影响力。结语部分论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过程,要有国际视角和统筹协调意识,要立足国内、着眼国际,要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建设发展的合力。
何申[3](2018)在《“国地税合作”背景下大连市纳税服务标准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纳税服务标准化建设是解决现行征管体制突出问题的重要抓手。自2015年底,中办、国办联合下发《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国地税合作”以来,全国各地国税局、地税局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国地税合作规范》要求,共同优化机制,整合资源,积极推动服务标准化、征管互助化和信息共享化,国地税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长效保障不足、信息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制约了纳税服务标准化的建设。本文主要是对“国地税合作”背景下大连市纳税服务标准化进行研究,通过对纳税服务标准化建设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深度剖析和探讨,从而提出优化纳税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进而从纳税服务标准化建设的角度,对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新一轮改革,乃至国地税“从合作到合并”具体实施进行展望。
董晓菲[4](2017)在《休闲农业地产项目产品策划研究 ——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开发日益成熟,房地产项目分类也趋于细化,不仅包含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工业地产,还包括一些新兴产业的配套地产开发。例如,和文化旅游相结合的被称为旅游地产,和休闲农业相结合的被称为休闲农业地产。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出乡村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思路,提升农业附加值;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文件从更高层面肯定了发展乡村旅游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2017年中央一号文则更加深入的提出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建设用地的方式发展休闲农业,可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可见,政府对于休闲农业的重视与日俱增,各种政策红利不断出台,休闲农业已进入了产业发展时代。休闲农业地产是休闲农业的产业升级,是将各种零散的休闲农业业态(例如农家乐、采摘园、拓展乐园等)进行整合,在乡村建设的前期就进行整体的产品策划,结合当地特色,做好小镇的规划设计,避免开发同质化。本文通过研究一二线城市休闲农业地产项目的客群来确定项目的产品策划方案,而产品策划方案中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确定开发模式,二是确定开发规模。对于开发模式的研究,本文拟通过三个项目案例研究休闲农业地产的三种主要开发模式,案例分析时主要针对客户特点和需求,找出三种开发模式选择与客户特点和需求的对应关系,提出一个根据客户特点和需求选择开发模式的工作方法。对于开发规模的研究,本文将针对三种开发模式,通过进一步对地区客群的特点和需求的统计数据分析,提出项目的主体规模和主要配套规模配置的合理建议。
王妮娜[5](2017)在《黑龙江省公民公益观培育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公民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公益的力量越来越凸显。黑龙江作为我国最北的省份,相对于南方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程度滞后,一些先进的公益思想和公益理念传播到这里也需要相对长的时间,所以导致黑龙江的公益事业发展较慢,不成熟,这就需要政府和公益组织有针对性地对黑龙江公民的公益观进行引导和培育,让公民树立正确的公益观,如何践行正确的公民公益观培育策略成为当前函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总结了我国当前国内外的公益事业研究现状,这是对黑龙江省公民公益观研究背景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公益、慈善、公民公益观、社会主义公益观等基本概念做了概述,比较了传统慈善和公益的本质不同和培育社会主义公益观的理论依据。本文着重写了黑龙江省公民公益观的形成基础和影响公益观的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黑龙江省公民的公益观进行了调研,从公益观形成的历史和黑龙江地域的自身特点,得出了黑龙江省公民公益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从公益组织、政府、人性、公益平台等多方面,多角度论述了如何培育黑龙江省公民树立正确的公益观,为黑龙江省公民树立正确的公益观而提供建议,促进全省公益事业的发展。
陈洵[6](2017)在《税收征管社会化的困境与对策 ——以湖州市本级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税收领域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纳税主体不断激增、税收总量持续增长、税收工作日趋复杂等新的特征,日益繁重的税务工作也给税务部门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迫使税务部门不断转变思路,改革创新税收征管模式。目前,为化解税收征管中的矛盾,税收征管已正由税务机关单独征管的传统模式逐步转变为以税务机关征收为主多种社会各种力量征收为辅的征管社会化新模式。征管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就是税务部门不断转变职能,将部分税务职能转移到社会,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治税,从而建立起现代化的税收管理体系。当前,征管社会化模式是推动征管模式转型的有效途径,其自身的优点已远远超出传统模式,但如何更进一步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一直以来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课题。本文选取湖州市地税本级为实例研究对象,立足于征管社会化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理论,结合征管社会化的现实需求,通过对湖州市社会征管化模式的分析研究,以小见大,理论结合实践,试图为新形势下构建科学有效的征管社会化新模式提供可参考的建议。本文结合该市地税本级的征管现状,充分考虑其个体、民营积极发达的经济特点,通过现实分析、实例访谈等方式了解征管社会化的开展现状和面临的困难瓶颈。通过对市本级三个税务分局有关人员的访谈搜集第一手资料和数据,深入了解实施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内在原因,同时借助相关理论并借鉴国外在征管社会化中的经验和途径,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张伊[7](2016)在《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优化纳税服务的研究 ——以南京市浦口地税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工作的基本着力点,是税收征管的基础工作,其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和谐税收征纳关系、提高税收管理质量与效率、促进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经或正将纳税服务理念和机制引入税收征管。国内对于纳税服务的研究在二十一世纪以后越来越受到关注,南京地税部门也在纳税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地探索和尝试,纳税服务理念、领域、标准、形势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质量、效率得到较大提高。笔者在南京市浦口区地税局基层一线工作了十年,对纳税服务工作有着很深的感触。但是在2014年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纳税人对南京地税的满意度明显下降,这一现实让笔者反省深思。“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是纳税服务理念的主线。合理的“纳税人需求”作为始源,决定了税务机关只有清楚地了解纳税人的真实需求才能设计出合格的纳税服务产品。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查找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网站、江苏省地税、南京市地税及南京各区地税局的相关资料及税务部门的内部刊物,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纳税服务和纳税人需求的内涵,并从税收遵从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三个层面分析了论题的理论依据。笔者以南京市浦口区地税局为例,对其组织架构、税源税户和人力资源配置等组织概况和其现行纳税服务的措施进行了介绍,基于国税总局下发的《全国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2.1)版》,对纳税服务工作内容进行分类,采用李克特量表法设计了《纳税人需求和满意度调查问卷》,深入了解纳税人的真实需求。问卷涉及税收业务受理、纳税宣传咨询、纳税人权益维护、文明服务、纳税环境服务和税收信息化等16个大题34个小题的问题。2015年4-5月笔者对浦口区范围内的944户纳税人开展问卷调查活动,对调查结果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分析,分析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因素对纳税人满意度的影响:填写问卷人员的性别、职务特征、纳税人注册类型、纳税规模、所属行业。同时还将纳税人满意度较低的6大项13小项,按照总得分从低到高依次排列进行了分析。为了对优化纳税服务的对策提供更好的实证支撑,笔者除了运用问卷调查法外,还在全市地税系统内部进行了走访和交流讨论,两者结合总结出南京地税在纳税服务工作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纳税服务供给者的地税部门虽然拥有大量的数据资源,但是数据的真实性难以判断,数据散落在多年来开发的各个操作平台里,整合平台资源难度较大,从外部门取得纳税人的关键数据难度更大,因此造成与纳税人之间的信息缺乏有效沟通,不能准确及时地掌握不同纳税人需求的问题。另外,地税部门处理纳税人需求的方式也很粗放,“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很多:缺乏分类宣传和辅导、开展税收宣传走过场、为了绩效考核过度创新等等,应付工作的味道较浓。同时,南京地税各区的纳税服务机构皆由其他部门兼管,服务机构不独立,而且各个办税服务厅大量使用劳务派遣人员,这些现实导致纳税服务工作始终得不到重视,办税流程复杂、程序更新与政策调整不统一部门之间工作机制交叉不协调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在我国税务部门人力资源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以税务中介代理机构为主的社会化纳税服务机构在我国的纳税服务中也没有发挥出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笔者对南京地税优化纳税服务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首先从提高税务人员的思想认识入手,合理调整纳税服务机构和人员岗位设置,重视纳税服务在税收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其次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整合内外部数据源下功夫,借鉴商业大数据技术建立纳税人需求管理系统,精准地获取纳税人真实需求,为纳税人提供分类服务和“多元服务”。再次,从降低企业办税成本出发,规范办税流程、降低税制变动频率、进一步加强国地税合作,争取做到税收服务“一站式”。最后积极尝试发展税收志愿者服务中心,拓展纳税服务社会化的广度,推进纳税服务社会化组织向多元转变。
郭建军[8](2016)在《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法律规制》文中指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是公司向其经营管理者以现金、非现金的方式支付的作为对方提供管理服务的对价(报酬或酬劳)。现代公司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治理结构下,存在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作为公司代理人的管理者和作为公司所有者的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以业绩薪酬为主要构成内容的现代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原本是作为一种降低这种代理成本、平衡双方利益的有效工具而出现。1但实践中,其自身却异化为复杂的代理成本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高管薪酬迅速飙升的势头就在英美国家备受关注,而这也成为英国率先发动公司治理改革运动的直接导火线。相关调查显示,英美一些大型公众公司中高管的平均薪酬比普通员工高出30倍左右,这还不包括那些少数畸高的公司高管薪酬。2但是,在那一轮公司治理改革中,高管薪酬问题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反而越发严重。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被暴露的高管薪酬以及高管们无畏的普遍表现彻底打破了人们能够接受的底线,特别是以金融行业为代表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成为被众人广泛指责和质疑的对象。原本正准备实施输血方案的美国总统也公开抨击,称这些高管在进行“非常可耻”且“对股东毫不负责任”的行为。他同时宣布,得到政府资金救助的美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将受到上限约束,并开始加强了对这些公司的监管措施。3英国也采取了类似办法,2009年时任英国首相的布朗表示,推行金融改革的起点在于扫除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高薪的普遍现实。4一时间世界范围内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高管天价薪酬指责和舆论讨伐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我国,这一问题同样被推向了风口浪尖。5不仅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高薪引人注目,而且国有企业高管有着亦官亦商的双重角色,进一步造就了中国特色的“高管薪酬谜团”。2010年前后,新浪财经网向社会公众发起了“如何看待高管高薪”的网上社会问卷调查。6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公众普遍难以接受自己收入与高管薪酬的过大差距。面对愈来愈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高管薪酬风波,我国也采取了限制最高薪酬的规制办法,但事实上,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没有从该项政策中获取预期效果。正如布莱恩R·柴芬斯所言,高管薪酬是一个比找到解决方法更易发现问题的话题。很多人包括股东、新闻界、政治家在内,都有理由批评现有体制产生的结果。7正是带着这一疑问笔者展开研究。首先,对高管薪酬构成和其理论基础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其次,推衍法律规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原则和边界;最后,对法律规制高管薪酬的具体路径进行解释和构建。行文展开的逻辑也正是对三个问题的探讨与回答:一、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是否需要法律规制?二、法律规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正当性和边界何在?三、法律规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路径方法何在?全文共五章,各章内容简述如下:第一章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现实积弊。作为整篇文章的研究起点,本章首先厘定了上市公司“高管”的概念及范围。不仅包括《公司法》第216条第1款所指的公司管理人员,还包括那些直接介入公司经营管理的董事。其次,在梳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归纳了实践运作中对高管薪酬水平产生明显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经营和治理、高管个人情况、市场竞争需求和制度环境等。最后,透过一些典型案例和实证数据来挖掘高管薪酬背后所存在的现实积弊及其症结所在。为了降低股东与高管之间的代理成本并对高管投入的异质性生产要素给予必要回应,在高管薪酬中嵌入激励性机制已成为上市公司普遍实践。由此,整个高管薪酬制度的核心问题便是如何实现对高管的有效激励与约束。从实践来看,高管薪酬存在与公司绩效脱钩以及激励扭曲的现实积弊。这其中既有市场失灵的影响,也有程序安排的错位,还有实体制度的欠缺,那么这些问题可否由法律介入予以矫正?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法律又应当如何调整?第二章提出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基础及界限。基于高管薪酬的现实积弊和其产生原因,人们或许想要依赖法律规制的方法,但是法律介入公司与高管之间的私人合同是否正当?且法律介入的边界何在?这既是构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法律制度体系的逻辑起点,同时也为法律规制上市公司的目的、原则搭建基础框架,进而成为设计法律规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具体路径的理论支撑。研究认为,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传统的契约结构已被公共秩序化的特征所取代。法律能够适用于整个公司权利体系的基本样态是——通过法规或章程来赋予公司、经营者或内部任何机构以权力,让其为了实现全体股东利益而行使。8法律规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实质上是公司自治动态调整的一种过程。其目的在于在实体层面构建合理、公平的激励机制,在程序层面寻找公正、透明的定价机制。但诚如有学者所言,对于高管薪酬的规范,法律规制是必要而且重要的,但显然不是万能的,基于激励策略和公司治理规范属性的局限,其作用的范围及其方式都是特定化的。9因此,法律在规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过程中又应当坚持自治、公平和激励的原则,以此坚守在合理的边界之内。第三章调整高管薪酬的决策机制。决策主体和决策程序是高管薪酬决策机制的重要内容,而客观性和公正性又是保障高管薪酬合理的基础前提。这其中,决策主体又为重中之重,对高管薪酬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分配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法律规制的重心在于高管薪酬决策主体的选任以及高管薪酬决策主体与决策对象的利益隔离。而各国市场环境的发展变迁及公司组织结构的差异又导致高管薪酬决策权的配置各有不同,法律所要保障或约束的主体也在不断变化。在公司形态发展的早期,其组织结构充满人合性的特征,高管薪酬一般由股东直接决定,股东之间的信任和司法的宽容可以维持家族企业的运作效率。后来,在家族企业演变为股权分散的公众公司过程中,高管薪酬决策权也随着公司权力重心的转移为董事所享有。当然,基于各国公司治理传统结构的不同,权力配置的结构也不尽相同。但是基于董事与高管的身份重合或董事被高管所俘获,高管自定薪酬的可能越来越大。因此,现阶段高管薪酬决策权向股东回归的迹象愈加明显。以英国为首确立的“Say on pay”规则导入了股权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制约高管薪酬的效果,也因此被美国、欧盟逐渐借鉴。但我国目前立法在这方面暂时还没有体现,因此本章最后对我国高管薪酬整体决策机制进行反思评析,从建立决策主体利益隔离机制、国企高管薪酬的分类监管、引入股东投票建议权和增加“落日条款”四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第四章改进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监管机制。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而言,无论高管个人的能力、努力及其对公司的贡献是否与其所得薪酬相匹配,还是薪酬决策者们是否尽职尽责的制定薪酬方案,都不能自说自话,而应当由投资者和社会民众进行衡量判断。因此,真实、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是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行使监督权的保障性工具。但实践表明,在各国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运行的背后,高管薪酬的飙升未见回落之势,故而人们对于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的功能产生质疑。因此,本章以辩证分析信息披露的制度功能为基础,指出其作用于高管薪酬的方式是间接的。同时,通过对美国和德国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监管的比较考察,指出集中型、多样化的信息披露模式已是大势所趋。并且,在我国即将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监管背景下,加强包括薪酬信息在内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更具重要意义。因此,针对我国目前信息披露分散单一、薪酬结构披露不充分、薪酬决策程序缺乏透明度以及瑕疵披露民事责任缺失的四大问题,笔者分别给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包括优化信息披露方式、拓展业绩薪酬披露内容、提高薪酬委员会薪酬决策透明度,构建高管隐性收入信息披露机制。第五章完善高管薪酬司法救济机制。无论是加强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策机制的控制,还是提高高管薪酬的透明度,这些都属于事前规制的方法,不能杜绝妨害股东利益的高管薪酬安排出现。法谚有云:“无救济则无权利”。因此,以司法救济的方式实现对股东权利的保护,最终落实相关主体的责任承担,是保障股东权益的重要方式,也是解决高管薪酬问题的最后通道。现有的制度资源和理论积淀已经为高管薪酬的司法救济提供了较为可行的路径:股东可以就高管薪酬的不利安排提起派生诉讼,法院通过对相关法律条文的解读以及商业判断规则的应用,逐步形成审查高管薪酬安排是否侵害股东权益的判断标准,并进一步通过司法裁判的形式明晰具体案件中的高管薪酬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损害了股东利益,相关主体如何承担责任等问题。在构建和完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司法救济体系的过程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在司法实践中的经验值得借鉴,而我国在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监管问题中进行的有益探索亦能够提供宝贵的中国经验。
李巍[9](2015)在《台湾信义房屋北京经营失败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外商企业投资内地越来越多,很多海外经营成功的服务行业进驻大陆,开发海外市场,扩大企业规模。成功的案例很多,但也不乏一批海外的优秀企业在大陆市场经营不善,被迫放弃,影响了公司品牌和造成资金亏损。本文通过对台湾第一大中介公司信义房屋在京经营中面临的重重困难和应对策略做出的阐述,来揭示出国际连锁企业异地经营失败的原因。意在能够对具有同样问题的国际连锁企业起到借鉴和帮助的作用,减少国际连锁企业海外经营的风险,使得企业能够因地制宜制定经营方案,凭借公司在本地经营时创下的品牌在开拓过程中积攒更多的客户,使得企业在其他地域生根发芽,壮大企业规模,提高品牌认可度,为企业持续经营打好基础。文章采用企业实际调查,数据分析,同行业业务绩效发展横向比较等方法对信义房屋在京经营失败原因做出分析与研究,以此为例总结出企业海外拓展业务应该注意的几点:首先要选择好进入的时间点,要符合行业发展的阶段。其次要认真调研市场需求,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动态,调整自我经营方式,不可一味复制原有经验。再次要在管理上实现分权,总部对于当地企业要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实际经营模式要尊重当地消费者需求。只有做到了这些根本,企业才可能在异地的业务开展中取得成功。
徐莉莉[10](2015)在《呈现与传播:《澳门宪报》中文广告(1850-1911)与近代澳门社会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澳门是中国近代社会向城市化、现代化转型的发祥地,也是近代报刊媒介,特别是中文广告的发源地之一。《澳门宪报》上刊载的中文广告不仅开启了我国近代官报广告之先河,而且拥有我国中文报刊诸多“第一”,如最早刊载博彩和专卖广告(1851年)、船期广告(1854年)、海外招工广告(1856年)、双语报纸广告(1879年)等。这些广告不仅呈现了澳门当地多元化产业经济与社会结构特征,而且也推动了近代澳门的社会转型与发展。因此,从中国广告史研究角度来看,《澳门宪报》刊载的中文广告有着独特地位和研究价值。鉴于《澳门宪报》中文广告的特殊地位和价值,且鲜见有从广告史角度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论文与专着,本文全面梳理了它的内容,深入解析其基本特征及其与社会背景的关系,特别是做了大量而详实的个案剖析,以期为此类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对我国广告史研究起到补充作用。本文选取的《澳门宪报》中文广告从1850年12月7日--1911年12月30日止,共1234份报纸,2896则各类广告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思路上,首先对所有广告进行系统分类,归纳其总体特点;再进一步对《澳门宪报》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类广告进行统计分析及内容解剖;通过个案研究,深度剖析具体细分项目研究广告与社会发展互动的内在规律。本文理论推进路径为:首先根据《澳门宪报》中文广告的历史背景及社会环境,分别从广告发展阶段、内外部环境、刊载数量及类型等方面归纳了其基本特点及阶段性特征;其次系统考察了其如何表征澳门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从不同类型的广告作为切入点,对各类广告进行详细的文本解读,分析该类广告的活动主体、内容特征、广告文体形式和语言表述方式等。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分析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广告,以及广告如何反作用于澳门当地的需求以及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具体研究目标和文本分析对象包括:凸显澳葡政府官方意图与政策导向的政府公告类:包括军事、外交、安全、法务、选举任免类、华人管理表彰、城市与交通管理、税收政策等;种类庞杂的经济类广告:包括鸦片与博彩业在内的专卖广告、海外招工广告、航运广告等澳门近代经济支柱型产业的广告;反映多元文化共存与交融的文化广告类:包括教育考试、卫生防疫、宗教与文化民俗等;反映城市化转型社会广告类:包括入籍、遗产以及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广告。基于上述四大类广告的内容分析,概括并提炼《澳门宪报》中文广告所反映的近代澳门社会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特征,全面评估《澳门宪报》中文广告传播的宏观效果,挖掘近代澳门报刊广告发展的独特价值与启示意义。经过对卷帙浩繁资料的梳理与归纳,尤其对大量个案的剖析,本文对《澳门宪报》中文广告研究形成了以下主要观点:1.《澳门宪报》中文广告开启我国近代官报广告之先河,拥有诸多“第一”纪录,例如,专卖、船期、博彩广告等;2.以巩固澳葡政府的殖民统治为根本目的,是《澳门宪报》中文广告最显着的特征之一。《澳门宪报》作为官方报刊的经营管理方式使其不同《申报》等其他商业化报纸那样注重商业化广告经营。这种媒体功能定位使澳葡政府得以控制和利用广告传播作为手段实现对华人的管控,并在客观上达到缓和民族矛盾、推动澳门城市化转型的目标。这些依托现代媒体强化管理的举措也为探索政府的现代行政管理职能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3.《澳门宪报》中文广告涉及各行各业的经济广告反映了澳门近代经济转型的历史变迁,也显露了澳葡政府通过颁布诸如特许专卖等经营管理制度为了达到弥补财税亏空的目的。广告中颁布的各项制度涵盖了大部分民生经济领域,进一步强化了对居澳华人经济行为的管控,这种经济管理思路促成了今日澳门地区独特的产业结构,也揭示了当时政府依赖专卖制度、鸦片贸易、博彩业、海外苦力贸易等特殊产业的经济政策根源及其所引发的负面影响。这些对当代政府主导下的城市经济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作用。4.《澳门宪报》中文广告涉及文化的广告反映并推动了澳门华人在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迁过程。澳葡政府在多元文化环境中通过这类广告宣传推行其相对温和的文化治理政策。历史证明,这种文化策略符合了澳门社会“华洋杂居”的文化环境特点。澳门的葡人与华人、天主教与佛教(妈祖)、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能够和安相处、相蓄包容,而没有发生过诸如美国学者亨廷顿(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所说的“文明冲突。很明显,这是政策导向因素发挥了关键的调和作用。澳门400年相对稳定的文化发展史也表明多元文明的相处并不一定带来对抗与冲突,反而形塑了澳门地区在不同种族、民族的交往中形成的独特文化魅力,在澳门文化迈向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5.《澳门宪报》中的社会生活广告在一定程度上规制和引导了以华人为主体的澳门居民逐步向现代化、城市化的生活方式转型;这一转型过程中澳葡当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在社会管理职能上的现代政府雏形以及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时代进步性,为今天的澳门顺利并卓有成效地实行“一国两制”的管理方针奠定了必要的制度基础。
二、怀柔个人所得税成倍增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怀柔个人所得税成倍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2)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现实考虑及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文化软实力相关理论分析 |
四、研究的整体思路及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 |
第一节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
一、文化软实力:综合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
二、文化软实力:综合国力的重要竞争要素 |
第二节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
一、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目标 |
二、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的必要手段 |
第三节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
一、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应有内涵 |
二、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灵魂所在 |
第二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供的思想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软实力思想 |
二、列宁的文化软实力思想 |
第二节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厚思想 |
一、儒家思想蕴含的文化软实力因素 |
二、道家思想蕴含的文化软实力因素 |
三、兵家思想蕴含的文化软实力因素 |
四、墨家思想蕴含的文化软实力因素 |
第三节 来自西方的思想理论资源 |
一、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
二、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
三、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 |
第三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和发展进程 |
第一节 文化软实力建设探索 |
一、提升革命文化力量 |
二、建设精神文明 |
三、发展先进文化 |
第二节 文化软实力明确提出 |
一、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
二、提升国家软实力 |
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第三节 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
一、文化软实力提升意义再认识 |
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人民中心论” |
三、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再推进 |
第四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比较优势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优势 |
一、自身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
二、思想文化及政策领导力 |
三、政治与组织领导力 |
第二节 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优势 |
一、丰厚的文化遗产 |
二、丰富的人文精神 |
三、深厚的哲学智慧 |
第三节 革命文化的激励优势 |
一、伟大革命精神 |
二、优良革命作风 |
第四节 先进文化的引领优势 |
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
二、引领社会风尚 |
第五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第一节 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力有待提升 |
一、文化产业整体水平不高 |
二、传统优势文化资源挖掘及创新力度不够 |
三、对外文化贸易有待进一步发展 |
第二节 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冲击 |
一、国外主要社会思潮对主流思想的挑战 |
二、国内主流价值观念构建面临的挑战 |
三、中国共产党自身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西方思想文化的纷扰和影响 |
一、文化霸权的挑战 |
二、文化扩张的影响 |
三、“颜色革命”的波及 |
第四节 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不足 |
一、大国形象国际认可度不高 |
二、国际话语权不强 |
三、文化传播力有待提升 |
第六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路径 |
第一节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一、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坚定对国家文化能力建设的自信 |
三、增强文化自觉与实现文化自强 |
四、提高文化认同 |
第二节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
三、从国际视阈宣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四、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
第三节 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与吸引力 |
一、推进中国文化现代化 |
二、全面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
三、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
四、建构富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事务方案 |
第四节 凸显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塑造力和影响力 |
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
二、增强中国的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 |
三、提升中国的国际议程设置能力 |
四、加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国地税合作”背景下大连市纳税服务标准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1、内容 |
2、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1、创新点 |
2、不足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 |
(一)标准化和标准化相关理论 |
1、标准化概念 |
2、标准化相关理论 |
(二)纳税服务和纳税服务标准化 |
1、纳税服务概念 |
2、纳税服务标准化 |
3、我国纳税服务发展概述 |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纳税服务标准化的启示 |
1、新公共管理理论 |
2、对我国纳税服务标准化的启示 |
(四)税收征管体制相关理论 |
1、“分税制”的形成和成效 |
2、“国地税合作”背景下推进纳税服务标准化的契机 |
三、大连市纳税服务标准化建设存在问题 |
(一)重形式轻内容 |
1、旧的思维定式固化 |
2、主观能动性不强 |
3、缺乏合作理念教育 |
(二)长效保障不足 |
1、硬件基础相对缺乏 |
2、机制基础不够健全 |
3、人才基础较为薄弱 |
(三)信息融合度不高 |
1、双方信息系统无法共享 |
2、缺乏统一纳税服务平台 |
3、信息交流缓慢程序复杂 |
(四)工作推进不平衡 |
1、职责定位有待明确 |
2、合作深度有待加强 |
3、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
四、纳税服务标准化建设问题原因分析 |
(一)时机层面原因 |
1、征收管理格局发生改变 |
2、国地税双方工作量不均 |
3、税务人员角色亟待转变 |
(二)制度层面原因 |
1、国地税隶属关系存在差异 |
2、国地税自成一体各有制度 |
3、合作规范的内容不够完善 |
(三)技术层面原因 |
1、国地税双方应用系统兼容性差 |
2、业务流程互相制约降低服务效率 |
3、执法信息共享存在较大障碍 |
(四)人员层面原因 |
1、思想认识不统一 |
2、组织流程不协调 |
3、工作步调不一致 |
五、优化纳税服务标准化建设建议举措 |
(一)加强顶层设计为标准化提供组织保障 |
1、细化国地税合作规范的内容 |
2、拓展国地税合作深度与广度 |
3、加强国地税合作的监督与反馈 |
(二)健全相关机制为标准化提供制度保障 |
1、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 |
2、构建纳税服务合作流程 |
3、创新国地税的合作机制 |
(三)统筹信息化建设为标准化提供技术保障 |
1、提升国地税金三系统的兼容性 |
2、建立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平台 |
3、制定合理的涉税信息共享方案 |
(四)规范职责机构为标准化提供人员保障 |
1、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
2、实行定期轮岗交流 |
3、优化职责改革机构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休闲农业地产项目产品策划研究 ——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现状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结构 |
2 房地产项目产品策划的理论研究 |
2.1 产品策划的理论基础 |
2.1.1 产品策划的目的和意义 |
2.1.2 产品策划在房地产开发工作链条中的地位 |
2.1.3 产品策划的工作内容 |
2.2 客群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客群研究的重要性 |
2.2.2 客群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3 客群的分类 |
3 休闲农业地产开发模式的分析 |
3.1 销售型养老休闲小镇开发模式 |
3.1.1 销售型养老休闲小镇开发模式概述 |
3.1.2 杭州桃李春风项目案例介绍 |
3.1.3 杭州桃李春风项目定位及客群分析 |
3.1.4 养老休闲小镇客群与开发模式分析 |
3.2 运营型度假小镇开发模式 |
3.2.1 运营型度假小镇开发模式概述 |
3.2.2 北京古北水镇项目案例介绍 |
3.2.3 古北水镇项目定位及客群分析 |
3.2.4 运营型度假小镇客群与开发模式分析 |
3.3 产业型精品农庄开发模式 |
3.3.1 产业型精品农庄开发模式概述 |
3.3.2 上海多利农场项目案例介绍 |
3.3.3 上海多利农庄定位及客群分析 |
3.3.4 产业型精品农庄客群与开发模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休闲农业地产开发规模的分析 |
4.1 休闲农业地产开发主体规模 |
4.1.1 销售型养老休闲小镇的开发主体规模 |
4.1.2 运营型度假小镇的开发主体规模 |
4.1.3 产业型精品农庄的开发主体规模 |
4.2 休闲农业地产配套规模 |
4.2.1 商业配套规模 |
4.2.2 养老配套规模 |
4.2.3 酒店配套规模 |
4.2.4 仓储配套规模 |
4.3 本章小结 |
5 西集镇休闲农业地产项目产品策划研究 |
5.1 西集项目投资环境及选址 |
5.1.1 西集镇地理位置 |
5.1.2 西集镇自然资源 |
5.1.3 西集镇产业环境 |
5.1.4 西集休闲农业地产项目选址 |
5.2 西集项目客群分析 |
5.2.1 客群辐射范围分析 |
5.2.2 主力客群分析 |
5.2.3 次级客群分析 |
5.3 西集项目产品策划 |
5.3.1 休闲农业地产项目开发模式研究 |
5.3.2 休闲农业地产项目开发规模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本文研究总结 |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黑龙江省公民公益观培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公民公益观基本理论 |
2.1 公益的内涵 |
2.1.1 公益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
2.1.2 中国公益发展的历史脉络 |
2.1.3 公益和慈善的关系 |
2.2 公民公益观的基本概念 |
2.2.1 公民公益观的含义 |
2.2.2 第三部门的概念界定 |
2.2.3 社会主义公益观的界定 |
2.3 公民公益观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的慈善公益观 |
2.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4 培育正确公益观的重要意义 |
2.4.1 帮助公民深刻理解公益的内涵 |
2.4.2 促进公益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
2.4.3 发挥第三部门在社会领域的调节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公民公益观形成与发展 |
3.1 公益观的形成基础和影响因素 |
3.1.1 公益观的形成基础 |
3.1.2 公益观的影响因素 |
3.2 黑龙江省公益观的发展历程 |
3.2.1 从清末到近代民间自发的起步阶段 |
3.2.2 政府主导的系统发展阶段 |
3.2.3 以NGO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快速发展阶段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公民公益观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4.1 黑龙江省公民公益观调查问卷分析 |
4.1.1 调查的基本状况和实施过程 |
4.1.2 调查结果分析 |
4.2 黑龙江省公民公益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还未形成树立正确公益观的广泛的社会氛围 |
4.2.2 专业公益人的公益观还未在大众公益观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
4.2.3 公益观还与慈善观混淆不清 |
4.2.4 全省各地公益观的市场化程度不够 |
4.2.5 公益活动的体验感不够形成狭隘的公益观 |
4.3 黑龙江省公民公益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有关本地的公益观研究过少 |
4.3.2 全省大部分公益组织的专业性不强 |
4.3.3 舆论宣传的不足和导向的弱化 |
4.3.4 个别不良公益事件对公益观造成不利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公民公益观的培育策略 |
5.1 坚持的指导思想 |
5.1.1 以马克思的慈善公益观为指导思想 |
5.1.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5.2 在推进公益组织健康发展的进程中加以引导 |
5.2.1 同伴学习培育储备公益人才 |
5.2.2 注重公益产品的顶层设计和项目的精准度 |
5.2.3 为提升公民体验感而探索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模式 |
5.2.4 为完善公益组织的公信力而提高公益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
5.3 发挥政府在公益观发展进程中的宏观引领作用 |
5.3.1 制定《慈善法》为各类公益组织开道 |
5.3.2 利用减免个人所得税的经济杠杆促进公益快速发展 |
5.3.3 规避政府在公益发展中的越位缺位行为 |
5.4 应用互联网公益掌握引导的主动权提升引导有效性 |
5.4.1 为丰富和创新公益的模式而探索互联网公益 3.0 |
5.4.2 指尖公益让公益参与人群趋于年轻化 |
5.5 从人的价值感角度加以引导 |
5.5.1 从树立人们财富观念的角度加以引导 |
5.5.2 从公益活动中情感的双向性流动性上加以引导 |
5.5.3 从精英公益人的示范作用角度加以引导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税收征管社会化的困境与对策 ——以湖州市本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理论研究 |
1.2.2 国内的理论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税收征管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
2.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征管社会化的意义 |
2.2.1 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 |
2.2.2 新公共管理强调制度执行 |
2.2.3 新公共管理强调优质服务 |
第三章 税收征管社会化的现实需要 |
3.1 税收征管社会化的内涵 |
3.2 征管社会化的主要表现 |
3.3 推行征管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3.1 征管社会化的必要性 |
3.3.2 征管社会化推行的可行性 |
第四章 湖州市地税本级征管社会化的现状及问题 |
4.1 湖州市地税实行征管社会化的背景 |
4.2 湖州市本级征管社会化的实施现状 |
4.2.1 湖州市本级征管社会化的开展类型 |
4.2.2 湖州市本级委托代征的实施现状 |
4.2.3 湖州市本级委托代征的创新手段 |
4.2.4 涉税中介机构在征管社会化进程中的辅助作用 |
4.3 征管社会化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
4.3.1 征纳双方矛盾加剧,不利于社会化征管的长效发展 |
4.3.2 漏征漏管现象仍然严重,部门征管合力未形成 |
4.3.3 社会化征管成效不显着,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
4.3.4 税源信息获取困难,社会化管理基础不扎实 |
4.3.5 中介机构发展缓慢,阻碍征管社会化的推进 |
4.3.6 征管社会化中市场机制引入不充分 |
4.4 征管社会化模式不完善的成因分析 |
4.4.1 纳税意识薄弱,自治性权力发挥不充分 |
4.4.2 政府部门职能转变不到位,部门割据制约社会化进程 |
4.4.3 政府垄断仍未打破,缺乏社会化管理内生动力 |
4.4.4 税务中介机构规范程度不足,职能分离程度低 |
4.4.5 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社会化基础不扎实 |
4.4.6 法制不够健全,存在制度性障碍 |
第五章 国外税收征管社会化的经验借鉴 |
5.1 发达国家征管社会化的做法 |
5.1.1 美国征管社会化方式 |
5.1.2 澳大利亚征管社会化方式 |
5.1.3 德国征管社会化方式 |
5.1.4 新加坡征管社会化方式 |
5.1.5 日本征管社会化方式 |
5.2 国外征管社会化经验总结 |
第六章 完善税收征管社会化的对策建议 |
6.1 提高纳税遵从水平 |
6.1.1 深化自觉纳税理念 |
6.1.2 建立公民个人信用代码 |
6.1.3 优化纳税遵从环境 |
6.2 加强合作,推进税源管理社会化 |
6.2.1 加强部门信息有效传递 |
6.2.2 健全征管社会化考核机制 |
6.2.3 加快实现第三方涉税信息披露 |
6.3 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征管社会化参与度 |
6.3.1 转变思想分离政府职能 |
6.3.2 提高民间组织综合治税参与度 |
6.3.3 以宣传为重点形成全民参与大格局 |
6.4 提高中介机构在征管社会化中的作用 |
6.4.1 强化中介机构分担涉税服务的能力 |
6.4.2 加强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减少行政干预 |
6.4.3 规范中介机构执业行为,明确法律责任 |
6.5 提高征管社会化的信息水平 |
6.5.1 完善社会化征管平台建设 |
6.5.2 加大信息共享的广度和深度 |
6.6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
6.6.1 健全税收法律体系 |
6.6.2 完善社会化征管的法律基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科研成果 |
致谢 |
(7)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优化纳税服务的研究 ——以南京市浦口地税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的现实背景 |
二、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 |
一、国外研究的基本现状 |
二、国内研究的基本现状 |
三、国内纳税服务发展情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纳税服务和纳税人需求 |
一、纳税服务的内涵 |
二、纳税人需求的内涵 |
第二节 本研究相关理论 |
一、税收遵从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二章 纳税服务现状:一个基层局的视角 |
第一节 样本素描:南京市浦口区地税局概况 |
第二节 纳税服务的上级要求 |
一、纳税服务厅的“两个标准化” |
二、“便民办税春风行动” |
三、嵌入大数据和迈向移动端 |
第三节 基层局的主动作为 |
一、创新税收宣传形式 |
二、信用管理中的税银合作 |
三、畅通投诉维权渠道 |
第三章 纳税人需求满意度调查:问卷及分析 |
第一节 纳税人满意度调研的缘起及展开 |
一、调研背景和目的 |
二、问卷设计及调研过程 |
三、数据收集和样本统计情况 |
第二节 调研获得的数据分析 |
一、办税人员特征对调研数据影响的分析 |
二、基于法人特征对浦口地税总体评价影响的分析 |
三、问卷分项情况分析 |
第四章 纳税服务与纳税人需求满足之间的落差 |
第一节 纳税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不对称 |
一、信息环节:纳税服务供给和需求缺乏有效沟通 |
二、服务环节:纳税服务供给过度创新背离基本需求 |
三、宣传环节:纳税服务工作往往重形式轻内容 |
第二节 信息化障碍:数据壁垒与技术革新的滞后 |
一、部门间数据壁垒难以打破 |
二、部门内数据整合存在困难 |
三、税务信息系统更新跟不上政策调整 |
四、办税服务程序仍旧繁杂 |
第三节 官僚制常态: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 |
一、纳税服务机构间协调成本高 |
二、部门工作流程和标准交叉重叠 |
三、机构内人员配置不平衡 |
四、社会化纳税服务机构作用不明显 |
第五章 优化纳税服务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急策:强化服务理念,合理配置组织资源 |
一、合理调整机构设置,实现机构与服务有效对接 |
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人员服务质量 |
三、开发优化分类服务的相关措施 |
第二节 中策:用好大数据资源,以信息化促进服务化 |
一、整合内外部信息和数据,提供精细服务 |
二、借鉴大数据技术,建立纳税人需求管理系统 |
三、以信息应用为依托,实行“多元服务” |
四、完善“一站式”服务,降低企业办税成本 |
第三节 远策:理顺税制,激活社会组织活力 |
一、加强国税地税合作,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 |
二、推进纳税服务社会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纳税人需求和满意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8)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情况和文献综述 |
(二)国内研究情况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第一章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现实积弊 |
第一节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基础理论 |
一、上市公司“高管”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
二、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基础理论综述 |
第二节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 |
一、内在影响因素 |
二、外部影响因素 |
第三节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一、高管薪酬水平结构性失衡 |
二、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脱钩 |
三、高管薪酬激励扭曲 |
四、高管薪酬现实积弊的成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基础及边界 |
第一节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正当性 |
一、契约理论与公司自治 |
二、对公司契约理论的反思 |
三、利益相关者与共同体理论 |
四、走出私人秩序的公司治理 |
五、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法律何为? |
第二节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原则 |
一、自治原则 |
二、公平原则 |
三、激励原则 |
第三节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边界 |
一、激励策略的局限性 |
二、基于公司治理规范属性的局限性 |
三、立法者机会主义的可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决策机制 |
第一节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决策主体 |
一、监事会作为高管薪酬的决策主体:德国模式 |
二、薪酬委员会作为高管薪酬的决策主体:英美模式 |
三、股东薪酬建议权的引入:发展趋势 |
四、总结性分析 |
第二节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决策原则 |
一、合适性原则 |
二、持续发展原则 |
三、薪酬变更原则 |
第三节 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策机制的反思与建议 |
一、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策机制的现行规范及问题 |
二、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策机制的改进建议 |
第四章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监管机制 |
第一节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功能的辩证分析 |
一、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的价值本源 |
二、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的外部效应 |
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的功能定位 |
第二节 域外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监管 |
一、美国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监管 |
二、德国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监管 |
三、总结分析 |
第三节 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分析及建议 |
一、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规范体系 |
二、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 |
三、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四、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监管的建议 |
第五章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司法规制 |
第一节 司法规制的形式:股东派生诉讼 |
一、股东派生诉讼的来源及价值 |
二、股东派生诉讼的基本样态 |
三、股东派生诉讼对高管薪酬问题的介入 |
第二节 司法规制的实现:审查标准的选择 |
一、高管薪酬司法审查标准的域外实践 |
二、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问题的司法审查标准 |
第三节 司法规制的效果:诉讼利益分配与法律责任的承担 |
一、诉讼利益的分配 |
二、董事赔偿责任与董事问责机制 |
三、声誉机制及其责任承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台湾信义房屋北京经营失败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案例经过 |
2.1 信义房屋开拓大陆市场 |
2.2 进驻北京市场可行性研究 |
2.2.1 北京信义成立经营高端物业 |
2.2.2 北京信义成长扩张 |
2.2.3 市场环境变化竞争加剧 |
2.3 信义房屋经营出现问题逐渐退出市场 |
2.3.1 外部聘请高管企图扭转局面 |
2.3.2 权证部门出现违法行为被审查 |
2.3.3 门店缩减逐步撤出北京二手房市场 |
3 案例分析 |
3.1 北京二手房市场近三年境况研究 |
3.1.1 北京二手房交易量分析及地域分布 |
3.1.2 北京二手房经纪公司发展现状 |
3.2 各种营销计划与实施。 |
3.2.1 门店选址与扩张 |
3.2.2 人员招聘条件与选择 |
3.2.3 网络渠道合作 |
3.2.4 与公益相结合 |
3.2.5 加盟商推广 |
3.2.6 北京信义房屋经营成本核算 |
3.3 经营不善的内外部原因和公司的应对策略 |
3.3.1 外部原因为限购政策出台 |
3.3.2 信义房屋做出的应对措施 |
3.3.3 信义房屋在京发展失败内部原因 |
4 案例启示 |
4.1 企业开发海外市场容易陷入的误区 |
4.2 企业开发海外市场的运营方式 |
4.2.1 分析市场确定进驻时机 |
4.2.2 充分调研,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差别化经营 |
4.2.3 明确企业的价值观,如何做到延续 |
4.2.4 如何结合当地市场,做到经营本土化 |
4.2.5 面临竞争和险境时,应如何应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呈现与传播:《澳门宪报》中文广告(1850-1911)与近代澳门社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界定 |
1.2.1 近代广告 |
1.2.2 澳门文化 |
1.2.3 近代社会 |
1.3 研究综述 |
1.3.1 我国近代报刊广告的研究现状 |
1.3.2 《澳门宪报》及其广告研究现状 |
1.4 研究理论框架 |
1.4.1 社会发展理论 |
1.4.2 广告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呈现与传播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研究的不足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1.5.3 研究的不足 |
2 《澳门宪报》与《澳门宪报》中文广告 |
2.1 澳门近代史上的《澳门宪报》 |
2.1.1 1850-1911年澳门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
2.1.2 《澳门宪报》创办的近代历史背景 |
2.1.3 《澳门宪报》的特点 |
2.2 《澳门宪报》的中文广告 |
2.2.1 《澳门宪报》中文广告的经营与发展 |
2.2.2 《澳门宪报》中文广告的刊载情形 |
2.2.3 《澳门宪报》中文广告的个性与特点 |
2.2.4 《澳门宪报》中文广告在中国广告近代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
小结 |
3 《澳门宪报》中文政府公告:辅助澳门殖民统治的“喉舌” |
3.1 《澳门宪报》中文政府公告的内容界定及数量统计 |
3.1.1 澳门近代政治及其与政府公告的关系 |
3.1.2 《澳门宪报》中文政府公告的内容界定 |
3.1.3 《澳门宪报》中政府公告的总体数量及变化趋势 |
3.2 《澳门宪报》中政府公告的主要细分类别 |
3.2.1 军事类公告 |
3.2.2 外交类公告 |
3.2.3 安全类公告 |
3.2.4 法务公告 |
3.2.5 选举任免类公告 |
3.2.6 华人管理及表彰类公告 |
3.2.7 城建与交通类公告 |
3.2.8 税收政策类公告(公钞) |
3.3 《澳门宪报》中文政府公告的基本特征 |
3.3.1 具有强烈的殖民统治色彩 |
3.3.2 以管理公告为主要形式 |
3.3.3 兼顾了华人群体的政治诉求 |
3.3.4 助推了澳门的制度化、城市化建设 |
3.4 《澳门宪报》中文政府公告对澳门近代政治的呈现与传播 |
3.4.1 对外表明澳葡政府实行殖民统治的“主权”身份 |
3.4.2 对内彰显澳葡政府管控华人的殖民治理权威 |
3.4.3 服务于澳葡政府扩大殖民利益的诉求 |
3.4.4 居澳华人现代政治诉求的表达 |
3.4.5 服务于澳门城市化发展的现代转型 |
3.5 《澳门宪报》中文政府公告与澳门近代社会政治的互动发展 |
3.5.1 《澳门宪报》中文广告是澳门近代政治制度变迁的历史呈现 |
3.5.2 《澳门宪报》中文广告成为澳门政府行使管理职能的传播平台 |
小结 |
4 《澳门宪报》中文经济广告:推行澳门经济政策的“窗口” |
4.1 《澳门宪报》中文经济广告的内容界定及数量统计 |
4.1.1 澳门近代经济及其与广告的关系 |
4.1.2 《澳门宪报》中文经济广告的内容界定 |
4.1.3 《澳门宪报》中文经济广告的总体数量及变化趋势 |
4.2 《澳门宪报》中文经济广告的主要细分类别 |
4.2.1 《澳门宪报》的专卖广告 |
4.2.2 《澳门宪报》的鸦片与博彩业广告 |
4.2.3 《澳门宪报》的海外招工广告 |
4.2.4 《澳门宪报》的航运广告——船期广告 |
4.2.5 《澳门宪报》其他经济活动的广告类别 |
4.3 《澳门宪报》中文经济广告的基本特征 |
4.3.1 以澳葡政府的产业转型为目标 |
4.3.2 商业化色彩较淡 |
4.3.3 主要传达政府实施经济管理的内容 |
4.3.4 助推了澳门近代的经济结构转型 |
4.4 《澳门宪报》中文经济广告对澳门近代经济的呈现与传播 |
4.4.1 体现了经济信息的简单告知功能 |
4.4.2 反映出经济利益诉求色彩相对淡化 |
4.4.3 彰显澳葡政府的现代经济管理与服务职能 |
4.4.4 传播的假象:存在部分虚假广告 |
4.5 《澳门宪报》中文经济广告与澳门近代社会经济的互动发展 |
4.5.1 《澳门宪报》中文广告是殖民地产业发展的动态反映 |
4.5.2 广告传播形态受澳门近代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 |
小结 |
5 《澳门宪报》文化广告:沟通澳门文化包容政策的“桥梁” |
5.1 《澳门宪报》中文化广告的内容界定及数量统计 |
5.1.1 澳门近代文化及其与广告的关系 |
5.1.2 《澳门宪报》中文化广告的内容界定 |
5.1.3 《澳门宪报》中文化广告的总体数量及变化趋势 |
5.2 《澳门宪报》中文化广告的主要细分类别 |
5.2.1 教育考试类广告 |
5.2.2 卫生防疫类广告 |
5.2.3 宗教与文化民俗类广告 |
5.2.4 市容管理类广告 |
5.3 《澳门宪报》中文化广告的基本特征 |
5.3.1 以调和中西方文化冲突为目标 |
5.3.2 以西方式条例规制为主要形式 |
5.3.3 颁布包容华人传统的大量文化章程 |
5.3.4 助推了澳门近代文化的融合 |
5.4 《澳门宪报》中文化广告对澳门近代文化的呈现与传播 |
5.4.1 彰显华人传统文化背后的社会支撑力量及其延续 |
5.4.2 反映引入西方式治理模式产生的冲突及规制 |
5.4.3 治理政策上体现对华人文化传统的尊重与包容 |
5.4.4 城市化转型中呈现现代西方制度的导向与建构 |
5.5 《澳门宪报》中文化广告与澳门近代社会文化的互动发展 |
5.5.1 《澳门宪报》中文广告推动澳门近代文化与制度的转型 |
5.5.2 《澳门宪报》中文广告有助于近代澳门文化的形塑及其辐射效应 |
小结 |
6 《澳门宪报》中文社会生活广告:引导澳门社会城市化发展的“推手” |
6.1 《澳门宪报》中社会生活广告的内容界定及数量统计 |
6.1.1 澳门近代社会发展及其与广告的关系 |
6.1.2 《澳门宪报》中社会生活广告的内容界定 |
6.1.3 《澳门宪报》中社会生活广告的总体数量及变化趋势 |
6.2 《澳门宪报》中社会生活广告的主要细分类别 |
6.2.1 入籍广告 |
6.2.2 遗产声明等个人服务类广告 |
6.2.3 社会服务类广告 |
6.2.4 社会管理类广告 |
6.2.5 社会特殊群体的管理类广告 |
6.3 《澳门宪报》中社会生活广告的基本特征 |
6.3.1 适应澳门以华人为主的社会转型需求 |
6.3.2 以颁布社会有序运行的规制为主要形式 |
6.3.3 主要发布现代管理制度与社会服务信息 |
6.3.4 助推了澳门市民的城市化生活进程 |
6.4 《澳门宪报》中社会生活广告对澳门近代社会转型的呈现与传播 |
6.4.1 反映华人为主体的社会族群构成变化 |
6.4.2 澳门社会公共领域的形成与发展之体现 |
6.4.3 辅助现代社会管理制度的导入与建构 |
6.4.4 城市化转型中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与完善 |
6.5 《澳门宪报》中社会生活广告与澳门近代社会的互动发展 |
6.5.1 《澳门宪报》中文广告呈现并推动了澳门近代社会的转型 |
6.5.2 近代澳门社会的融合形塑了《澳门宪报》中文广告的多元化 |
小结 |
7 结语 |
7.1 基本结论 |
7.2 有待完善的问题及深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怀柔个人所得税成倍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2]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D]. 郑学刚.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国地税合作”背景下大连市纳税服务标准化问题研究[D]. 何申. 辽宁师范大学, 2018(12)
- [4]休闲农业地产项目产品策划研究 ——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为例[D]. 董晓菲.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5]黑龙江省公民公益观培育策略研究[D]. 王妮娜.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7(03)
- [6]税收征管社会化的困境与对策 ——以湖州市本级为例[D]. 陈洵. 西北大学, 2017(04)
- [7]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优化纳税服务的研究 ——以南京市浦口地税局为例[D]. 张伊. 南京大学, 2016(10)
- [8]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法律规制[D]. 郭建军. 西南政法大学, 2016(10)
- [9]台湾信义房屋北京经营失败案例分析[D]. 李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02)
- [10]呈现与传播:《澳门宪报》中文广告(1850-1911)与近代澳门社会发展[D]. 徐莉莉. 武汉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