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妇女应慎用哪些药物

围产期妇女应慎用哪些药物

一、围产期妇女应慎用哪些药物(论文文献综述)

General Office of the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Office of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1](2020)在《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文中研究说明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每年10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少数危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坏死性脑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而死亡。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

车坷科,刘雪梅,胡昌华[2](2020)在《基于最新诊疗方案中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回顾分析与药学监护》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12月以来,湖北武汉爆发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病毒性肺炎疫情并迅速蔓延,现已确认该新型病毒为SARS-CoV-2.由于目前针对该病毒尚无确切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给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随着疫情的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了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的方案(试行第七版)》.该文从临床药学角度对最新诊疗方案中所涉及的抗病毒药物进行回顾分析,提出药学监护的重点,并对潜在有效的药物进行展望,以期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提供药物使用参考.

NationalHealthCommission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StateAdministr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3](2019)在《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文中研究表明

王佳丽[4](2019)在《RPH术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重度直肠前突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RPH术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重度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从而验证此术式对治疗重度直肠前突具有良好的疗效。方法:将收集符合标准的72例重度直肠前突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占36例。治疗组采用RPH术配合消痔灵注射,对照组采用经直肠闭式修补术(Block)。对两组的术中术后出血、术后疼痛、术后肛门坠胀、术后伤口感染、术后治疗效果及3月症状随访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感染,术后出血、术后肛门坠胀方面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术后疼痛、术中出血、术后疗效及随访症状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PH术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重度直肠前突与Block术相比,操作方法简便,痛苦小、出血少、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感染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张晨[5](2018)在《1237例中成药用药咨询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旧宫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中成药用药咨询情况,以提高临床中药学服务质量。方法:收集2017年我院门诊中成药咨询记录1 237例,从药品基本信息、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禁忌证、药物相互作用与联合用药、寻医问药、替代药品、妊娠期妇女中成药的选择、药品比较和错误用药后的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结果:1 237例中成药用药咨询中,咨询内容以药物基本信息为主(360例,占29.10%),其次为用法与用量(245例,占19.81%)、不良反应(136例,占10.99%)、妊娠期妇女中成药的选择(98例,占7.92%)和药物相互作用与联合用药(89例,占7.19%)。结论:开展门诊用药咨询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中药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沟通能力,满足不同患者不同层次的需要,提升医院药学服务品质,促进用药咨询向更深层次发展。

李娟,刘海英,高坎坎,邓秋连,钟华敏,龙燕,高秀蓉[6](2018)在《围产期孕产妇感染无乳链球菌耐药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围产期孕产妇无乳链球菌(即B族链球菌)的耐药趋势,为围产期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防治和抗生素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就诊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门诊或住院的孕产妇送检的标本。使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无乳链球菌分离株进行鉴定和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 8 603份标本中分离出无乳链球菌878株,检出率为10.2%。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示:B族链球菌(GBS)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100%敏感,对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平均分别为87.8%、58.4%、68.8%和26.5%,耐药表型中,诱导表型占15.6%。结论围产期无乳链球菌预防感染首选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因耐药率高不推荐作为预防和治疗的二线药物;临床应加强围产期孕妇的GBS耐药性监测及有效的预防措施的实施。

叶雄[7](2018)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与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探索急性期使用电针能否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和更加优化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7年3月-9月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符合本研究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64名患者,中途脱落4名,最后有效病例6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经过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积分等统计学分析对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应用H-B(House-Brackmann)分级的疗效进行比较(主要评价方式),症状体征量化积分评价进行比较(次要评价方式),并记录痊愈患者治疗次数,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⑴H-B面神经功能恢复评价系统结果提示:有效率:电针治疗组30例患者,痊愈23例、占76.7%,显效6例、占20.00%,好转1例,占,3.3%,无效0例,愈显率96.7%,总有效率100%;针刺治疗组30例患者,痊愈19例、占63.3%,显效4例、13.3%,好转5例占16.7%,无效2例,占6.6%,愈显率76.7%,总有效率93.3%;二者差异性比较,P<0.05,两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⑵两组患者症状体征量化积分的随着时间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电针治疗组患者的症状体征量化积分随时间变化优于针刺治疗组患者。⑶两组痊愈患者治疗次数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电针治疗组的痊愈患者治疗次数少于针刺治疗组。⑷两组患者治愈后3个月随访,无一例出现面肌痉挛等后遗症。结论:电针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介入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电针治疗组临床疗效优针刺疗法组。

李娟,高坎坎,容莉莉,关小珊,邓秋连,钟华敏,龙燕,高秀蓉,张丽华,穆小平,袁春雷,计文婧,刘海英[8](2018)在《新生儿侵袭性感染B族链球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侵袭性感染新生儿的B族链球菌(GBS)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型,为新生儿GBS感染的防治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广东省4家医院GBS侵袭性感染<90 d新生儿病例。使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GBS分离株进行鉴定和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应用PCR方法进行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基因检测。结果确诊新生儿GBS侵袭性感染93例,其中34例(36.6%)早发型,59例(63.4%)晚发型。93株GBS分离株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GBS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均100%敏感;对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8.6%、2.2%和1.1%。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高,分别为60.2%、78.5%和93.5%;耐药表型以固有表型(c MLSB)为主,占53.9%,其次为L表型(26.3%)、诱导表型(i MLSB)(15.8%)和M表型(3.9%)。56株红霉素耐药菌株erm B基因的携带率为85.7%,2株(3.6%)耐药菌株同时携带erm B和mef A基因,均未检出erm A。87株四环素耐药菌株中,四环素耐药基因tet O和tet M携带率分别为74.7%和46%,其中25株同时携带tet O和tet M,均未检出tet L和tet K基因。结论青霉素和氨苄西林仍是治疗新生儿侵袭性GBS感染及高危新生儿预防GBS感染的首选药物。广东地区GBS红霉素耐药机制以erm B基因介导的核糖体靶位改变为主,四环素耐药机制以tet O和tet M基因为主。

袁伟[9](2017)在《中国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流行特征及耐药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罗非鱼是中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在中国南方地区广泛养殖,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南方地区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近年来中国罗非鱼链球菌病连年暴发,给罗非鱼养殖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是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传统的抗生素药物防控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方法面临细菌耐药性、养殖环境污染和药物残留等诸多问题。如何科学的防控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暴发,成为罗非鱼养殖产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分离纯化了2007-2016年中国南方地区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300株,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分子分型;测定了77株甲醛灭活无乳链球菌与WC1535菌株兔抗血清的凝集效价;同时对169株代表菌株进行24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测定,并对代表菌株检测了10种可能存在的耐药基因。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中国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取300株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基因组DNA,通过PCR方法进行了分子血清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前噬菌体基因型分型、菌毛岛屿分型和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300株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可以分为3种基因型:Ⅰb-ST-261型、Ⅰa-ST-7-A亚型和Ⅰa-ST-7-B亚型。Ⅰb-ST-261型菌株是Ⅰb血清型,ST型为261型,毒力基因为V2型,不携带本研究所检测的前噬菌体基因,不存在完整的菌毛岛屿,仅在中国南方局部地区短时间内流行。Ⅰa-ST-7型菌株血清型为Ⅰa,ST型为7型,毒力基因为V1型,是中国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主要流行菌株,流行时间长,分布广泛,该型菌株又可分为两种亚型:Ia-ST-7-A亚型的前噬菌体基因型为Phage-1,菌毛岛屿为PI-2b型,该亚型菌株主要在2007-2011年流行;Ia-ST7-B亚型的前噬菌体基因型为Phage-2,菌毛岛屿为PI-1+PI-2b型,该亚型菌株在2010年首次出现,2011-2016年成为广泛流行株型,是Ⅰa-ST-7型无乳链球菌中最主要的流行菌株,由此推测中国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流行菌株亚型在2010-2011年发生了遗传转变。2中国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血清抗体凝集效价测定本实验选取了2007-2016年各地区的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代表菌株77株,活化培养后用甲醛处理制成灭活菌体抗原。通过96孔酶标板倍倍稀释法测定灭活菌体抗原与无乳链球菌WC1535菌株兔抗血清的凝集效价。结果显示:46株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灭活菌体与血清抗体的凝集反应测定为阳性,占比59.7%,凝集效价为1:10240;阴性结果菌株31株,占比40.3%,最低血清抗体凝集效价为1:5。2007-2011年88%检测菌株为阴性,2012-2016年82.6%的检测菌株为阳性,由此推测中国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优势流行菌株在2011年发生了转变。3中国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和耐药基因检测本实验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了169株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中国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对多种药物具有耐药性,各流行时间的菌株之间耐药类型差异不明显。169株无乳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罗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β-内酰胺类药物(头孢氨苄、头孢噻吩、氨苄西林)、林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四环素、强力霉素)、氧氟沙星、利福平、氯霉素与氟苯尼考等12种药物均敏感,敏感率达100%;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和磺胺类药物普遍耐药,耐药率大于85%,但是对壮观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对氧氟沙星和恩诺沙星的耐药率为0,对诺氟沙星的耐药率为14.2%,对洛美沙星的耐药率为82.8%,对依诺沙星的耐药率高达98.2%;没有发现青霉素耐药菌株。耐药谱的测定结果为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临床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60株分离于2016年的无乳链球菌代表菌株的10种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并没有检测到本研究中选取的耐药基因,因此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李艺蒙[10](2017)在《中医皮肤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火针、拔罐、放血、中药换药)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共识会、专家咨询问卷以及临床验证等多个途径,初步建立标准编制的框架、原则与内容,形成中医皮肤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火针疗法、拔罐疗法、放血疗法、中药换药)草案,用于指导上述技术在中医皮肤科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检索了近30余年(1979年~2015年)四种疗法治疗皮肤科疾病的文献,通过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对检索的文献进行筛选,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分类、分析,总结归纳出具体操作步骤与方法,建立标准的内容并形成标准草案一稿。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共识会议、专家咨询问卷的发放,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经过不断修改形成标准草案二稿、三稿。最后通过临床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验证标准的可行性,通过对反馈意见的整理与系统分析,对于标准的具体条目进行逐一修改,综合采纳各领域专家意见,最终形成中医皮肤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火针疗法、拔罐疗法、放血疗法、中药换药)草案。结果在草案起草阶段,通过对纳入文献的总结与分析,将四项操作的具体内容如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方法、适应证、注意事项、禁忌等方面进行规范,参照国家对于标准的编写原则与要求,完成标准的初稿。在意见征求阶段共进行了两轮的专家咨询,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包括了专家共识会议、专家问卷咨询)进行广泛咨询,参与调查的人员共计49人次,所在地区覆盖全国15个省、直辖市,共涉及20余家临床单位与科研院所,本研究中共发放问卷55份,回收49份,总回收率为89.09%,且专家反馈时限较短,说明专家积极性较高,结果的可信性较高。两轮的问卷调查在建议修改栏共收集到建议198条,其中火针疗法73条,拔罐疗法61条,放血疗法28条,中药换药36条。通过意见汇总与分析,对收集到的所有意见进行采纳、部分采纳以及不采纳。在临床验证阶段,通过对4家三级甲等医院共计21人次的临床验证以验证其在临床的符合度。经过意见统计与分析可知,四项操作规范中所有条目一致率都在80%以上,因此本标准基本符合临床实际操作。结论本标准是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的临床标准,并且经过临床验证其可行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严谨性与临床适用性。本标准适用范围较广,如中医皮肤科、针灸科以及其他临床工作人员,在实际诊疗皮肤科疾病时都可以将其作为指导与参考,以便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为中医皮肤科的诊疗操作规范最终形成行业标准提供了方法学的探索与研究基础。

二、围产期妇女应慎用哪些药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围产期妇女应慎用哪些药物(论文提纲范文)

(1)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一、病原学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三)易感人群
    (四)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一)发病机制
    (二)病理改变
四、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一)临床表现
    (二)并发症
    (三)实验室检查
    (四)影像学表现
五、诊 断
    (一)临床诊断病例
    (二)确定诊断病例
六、重症与危重病例
    (一)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
    (二)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
七、鉴别诊断
    (一)普通感冒:
    (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
    (三)其他下呼吸道感染:
八、治 疗
    (一)基本原则
    (二)对症治疗
    (三)抗病毒治疗
        1.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
        2.抗流感病毒药物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包括以下几种:
        (2)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
        (3)M2离子通道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
    (四)重症病例的治疗
    (五)中医治疗
        1.轻症辨证治疗方案。
        (1)风热犯卫。
        (2)热毒袭肺。
        2.重症辨证治疗方案。
        (1)毒热壅肺。
        (2)毒热内陷,内闭外脱。
        3.恢复期辨证治疗方案。
九、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十、预 防
    (一)疫苗接种:
    (二)药物预防:
    (三)一般预防措施:

(2)基于最新诊疗方案中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回顾分析与药学监护(论文提纲范文)

1 α-干扰素(Interferon α, IFNα)
    1.1 方案推荐
    1.2 药理作用
    1.3 循证依据
    1.4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12-13]
    1.5 药学监护[12-13]
    1.6 目前存在的问题
2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opinavir and ritonavir, 克力芝)
    2.1 方案推荐
    2.2 药理作用[14]
    2.3 循证依据
    2.4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14]
    2.5 药学监护[14,18]
    2.6 目前存在的问题
3 利巴韦林(ribavirin)
    3.1.方案推荐
    3.2.药理作用
    3.3 循证依据
    3.4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3.5 药学监护[20,28-29]
    3.6 目前存在的问题
4 磷酸氯喹(Chloroquine)
    4.1 方案推荐
    4.2 药理作用
    4.3 循证证据
    4.4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4.5.药学监护
    4.6 目前存在的问题
5 阿比多尔(Arbidol, ARB)
    5.1 方案推荐
    5.2 循证依据[38-40]
    5.3 药理作用
    5.4 安全性与不良反应
    5.5 药学监护[40-41]
    5.6 目前存在的问题
6 展 望

(4)RPH术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重度直肠前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一、直肠前突的认识
    二、直肠前突的治疗
实验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讨论
    1.RPH术
    2.消痔灵注射术
    3.RPH术配合消痔灵注射
    4.术式优势
    5.术后并发症
结语
本文创新与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5)1237例中成药用药咨询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药品基本信息
    3.2 用法与用量
    3.3 药品不良反应
    3.4 禁忌证
    3.5 药物相互作用和联合用药
    3.6 寻医问药
    3.7 替代药品
    3.8 妊娠期妇女中成药的选择
    3.9 药品比较
    3.10 错误用药后的处理方法

(6)围产期孕产妇感染无乳链球菌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仪器与试剂
    1.3 标本采集
    1.4 GBS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
    1.5 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试验 (D-抑菌圈试验)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围产期孕妇GBS的带菌率
    2.2 药物敏感试验
    2.3 耐药表型
3 讨论

(7)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1.2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体征量化积分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2.3 纳入标准
        1.2.4 排除标准
        1.2.5 剔除与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电针治疗组
        2.1.2 针刺治疗组
    3.临床观察
        3.1 疗效观察指标
        3.2 安全性观察
        3.3 疗效判断标准
        3.4 统计学处理
    4、研究结果
        4.1 治疗后患者H-B分级的疗效比较
        4.2 各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量化积分比较
        4.3 两组痊愈患者治疗次数比较
        4.4 安全性评价
        4.5 结论
讨论
    1、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探讨
    2、中医对于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2.1 病因病机
        2.2 时令之气
        2.3 非时令之气
        2.4 翳风穴为周围性面瘫受外感邪气等侵袭之处
        2.5 咽鼓管为周围性面瘫受外感邪气等侵袭的通道
    3、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3.1 面神经管的解剖与胚胎发育变异
        3.2 致病因子经过咽鼓管上达鼓室部侵犯面神经
    4、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穴位选择的探讨
    5、健侧穴位选择的依据
    6、针刺介入时机:越早越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近十五年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H-B面神经功能分级
附录三 症状体征量化表
致谢

(8)新生儿侵袭性感染B族链球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 纳入标准:
        2. 临床感染分型:
    二、方法
        1. 一般资料收集:
        2. 仪器和材料:
        3. 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
        4. 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试验 (D-抑菌圈试验) :
        5. 细菌DNA的提取:
        6. 耐药基因检测:
    三、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二、入组患儿的临床特征
    三、药物敏感试验
    四、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表型以及基因型
    五、四环素的耐药基因型
讨论

(9)中国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流行特征及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中国罗非鱼养殖概况
    2 罗非鱼链球菌病概况
    3 中国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3.1 分子血清型分型
        3.2 多位点序列分析(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分型
        3.3 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分型
        3.4 菌毛岛屿分型
        3.5 细菌前噬菌体基因分型
    4 无乳链球菌毒力因子
    5 链球菌耐药基因研究进展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中国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1.3 无乳链球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1.4 无乳链球菌分子血清型检测
        1.5 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1.6 前噬菌体分型
        1.7 菌毛岛屿分型及基因序列分析
        1.8 毒力相关基因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子血清型分型结果
        2.2 MLST分型结果
        2.3 血清型与MLST比对分析结果
        2.4 前噬菌体分型结果
        2.5 菌毛岛屿分型与菌毛岛屿基因分析
        2.6 分离菌株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血清抗体凝集效价测定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信息
        2.2 菌株血清抗原凝集效价检测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中国罗非鱼主养区无乳链球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和耐药基因的检测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2 药敏试验
        1.3 耐药基因检测
    2 实验结果
        2.1 菌株分离信息
        2.2 药敏试验测定结果
        2.3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分子血清型与MLST分型结果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中医皮肤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火针、拔罐、放血、中药换药)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标准及标准化概述
        参考文献
    综述二:火针、拔罐、放血、中药换药在中医皮肤科的应用概况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中医皮肤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火针、拔罐、放血、中药换药)的研制
    一 标准草案的起草阶段
        1 材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小结
    二 标准草案的征求意见阶段
        1 材料与方法
        2 研究过程
        3 研究结果
        4 小结
    三 标准草案的临床验证阶段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3 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一 火针、拔罐、放血、中药换药在中医皮肤科的优势
    二 《中医皮肤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研制的必要性
    三 研制的工作流程
    四 创新点
    五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医皮肤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二: 专家咨询会会议纪要
附录三: 意见征求汇总处理表(第一轮)
附录四: 意见征求汇总处理表(第二轮)
附录五: 临床验证问卷
附录六: 临床验证意见汇总处理表
附录七: 中医皮肤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火针、拔罐、放血、中药换药)草案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围产期妇女应慎用哪些药物(论文参考文献)

  • [1]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J]. General Office of the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Office of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20(03)
  • [2]基于最新诊疗方案中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回顾分析与药学监护[J]. 车坷科,刘雪梅,胡昌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3]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J]. NationalHealthCommission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StateAdministr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9(06)
  • [4]RPH术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重度直肠前突的临床观察[D]. 王佳丽.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1237例中成药用药咨询回顾性分析[J]. 张晨.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11)
  • [6]围产期孕产妇感染无乳链球菌耐药性分析[J]. 李娟,刘海英,高坎坎,邓秋连,钟华敏,龙燕,高秀蓉. 热带医学杂志, 2018(11)
  • [7]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叶雄.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11)
  • [8]新生儿侵袭性感染B族链球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机制[J]. 李娟,高坎坎,容莉莉,关小珊,邓秋连,钟华敏,龙燕,高秀蓉,张丽华,穆小平,袁春雷,计文婧,刘海英.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8(01)
  • [9]中国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流行特征及耐药性研究[D]. 袁伟. 上海海洋大学, 2017(02)
  • [10]中医皮肤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火针、拔罐、放血、中药换药)的研制[D]. 李艺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围产期妇女应慎用哪些药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