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灌水对冬小麦农艺性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进尚,张维军,王小亮,亢玲,陈东升[1](2022)在《返青期早灌头水对宁夏引黄灌区早熟冬小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引黄灌区冬小麦返青期缺水制约其发展问题,为生产中合理灌溉提供依据,通过早熟冬小麦返青期滴灌、漫灌2种方式探讨物质形成、产量和品质表现。结果表明,返青期早灌头水提高了早熟冬小麦分蘖成穗率、株高、穗长,有效促进了茎的生长、穗的形成以及干物质的积累;有利于早熟冬小麦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拉伸面积、吸水率、稳定时间和形成时间的增加;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千粒质量和产量较CK呈显着或极显着差异。综合分析认为滴灌好于漫灌,D2(4月6日,滴灌)处理农艺性状较好,物质积累、产量和品质表现最好。由此得出,宁夏引黄灌区早熟冬小麦返青期较适宜的灌头水时间为4月6日左右,较适宜的灌水方式为滴灌。
丁蓓蓓,张雪靓,赵振庭,侯永浩[2](2021)在《华北平原限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定量综合分析华北平原限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方法】以现状灌溉情形作为对照,基于47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所收集的551对冬小麦产量观测数据与459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观测数据,采用Meta-analysis方法对限水灌溉条件下的田间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归纳,并通过亚组分析探讨了不同灌溉方案、土壤质地和田间管理措施等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与现状灌溉相比,限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平均减产10.5%,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增加4.3%。其中,灌溉3次方案可使得冬小麦稳产增效;在关键需水期灌溉1~2次的方案下,冬小麦的减产率可基本控制在10%以内,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以上,显示出适度减产但效率增加。推荐的冬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方案包括:选用"石家庄8号"、"石4185"等节水品种;在10月中旬播种(适当晚播或晚播);种植密度控制为400~600株/m2;增加有机肥施用;使用地覆或秸秆覆盖;实施深松耕等农艺节水措施。另外,冬小麦限水灌溉方案更适宜在砂壤土区域进行推广。【结论】限水灌溉下冬小麦减产但增效,适当的田间管理方案可有效降低减产程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杨娜,席吉龙,王珂,席天元,张建诚,姚景珍,王健[3](2021)在《春季灌水对晋南晚播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明确灌水模式对运城盆地晚播冬小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以济22为供试材料,以传统播期灌2水为对照(CK),在晚播增密条件下,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返青起身期1水、拔节期1水、返青起身期+开花期2水、拔节期+开花期2水共5个灌水处理,分别记为W1、W2、W3、W4和W5。结果表明,与CK相比,W1、W2和W3处理产量降低;干旱年W4和W5处理冬小产量显着于CK,平水年冬小产量则以CK最。晚播增密灌2水条件下,2个试验年度均以W5处理产量最,W4处理次之,但2个处理产量差异不显着,W4处理冬小的成穗数、成穗率、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运转量、运转率以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均于W5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以W2和W3处理最;W4和W5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相当。综合产量、抗寒性和水分利用等方面表现,晋南冬小适度晚播增密未浇冬水条件下,返青起身期+开花期2水能够维持产量稳定,同时延缓冬小穗分化进程,提春季抗霜冻能力。
张笑培,周新国,王和洲,杨慎骄,陈金平,刘安能[4](2021)在《拔节期水氮处理对冬小麦植株生长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黄淮地区冬小麦适宜水氮管理模式。【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在基施氮肥(纯N)150kg/hm2条件下,拔节期不同灌水0 mm (W1)、60 mm (W2)、90 mm (W3)和追氮0 kg/hm2 (N1)、75 kg/hm2 (N2)、150kg/hm2 (N3)对冬小麦生长状况、产量构成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拔节期增加灌溉和施氮量均可显着提高冬小麦叶面积指数、株高、地上部干物质量、籽粒产量和氮素吸收量。追氮量超过75 kg/hm2对小麦的生长性状、产量、氮素吸收量增加效果不显着,尤其是在W3处理下。千粒质量与籽粒产量极显着负相关,LAI、株高、地上部干物质量、穗粒数、成穗数均与籽粒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拔节期增加灌水量,氮肥生产效率和籽粒氮肥吸收利用率增加,WUE降低;增加追氮量,氮肥生产效率和籽粒氮肥吸收利用率降低,WUE增加。W3N2显着提高了产量和籽粒吸氮量,分别比其他处理增加了1.33%~65.92%和4.63%~59.25%,从而显着提高了氮肥生产效率和籽粒氮肥吸收利用率。【结论】综合考虑作物生长性状、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效率,W3N2是最佳的水氮管理模式,可以获得更高产量的同时消耗较少的氮肥,增加氮肥吸收利用效率。
吕广德,亓晓蕾,张继波,牟秋焕,吴科,钱兆国[5](2021)在《中、高产型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累积转运对水氮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产量高低差异明显的小麦品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对水氮响应的差异,为以产量为目标的小麦优化水氮运筹提供参考。【方法】于2016—2018年,以中产型品种‘泰科麦33’和高产型品种‘济麦22’为供试材料进行了两因素三水平完全方案田间试验。两因素为灌水量和氮肥用量,3个灌溉水平为300、450和600 m3/hm2,依次表示为W1、W2、W3;3个施氮量为135、180和225 kg/hm2,依次表示为N1、N2、N3。测定小麦关键生育期氮素和干物质积累量,在成熟期调查了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两个品种小麦水氮互作效应对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影响显着,中产型品种的产量对水氮的响应顺序表现为W2> W3> W1、N2> N3> N1;高产型品种的产量对水氮的响应顺序表现为W3> W2> W1、N2> N3> N1。高产和中产品种产量对氮素的反应一致,高产品种比中产品种对水分的要求更高。品种特性及其水氮互作效应显着影响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与花前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呈线性负相关,与开花后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呈线性正相关,表明开花后干物质是籽粒干物质的主要来源。品种及其水氮互作效应均显着影响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氮素的积累量。籽粒产量与花前氮素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呈线性正相关,与开花后氮素积累对籽粒贡献率呈线性负相关,表明花前氮素积累是籽粒氮素的主要来源。在显着相关的性状中,生物量、开花后干物质输入籽粒量、开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花前氮素积累量、总氮素积累量、花前氮素转运量、开花后氮素输入籽粒量、花前氮素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以及氮素收获指数之间显着正相关。【结论】水、氮及其互作效应显着影响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氮素偏生产力、花前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开花后干物质输入籽粒量、花前氮素积累量、成熟期氮素积累量、花前氮素转运量等性状。不适宜的灌水量和氮肥施用量会促进花前干物质向籽粒的过度运转,不利于形成高产。中、高产型小麦籽粒产量对氮素的响应均表现为为N2> N3> N1,但对灌溉量的响应不同,中产型品种适宜的灌水量为450 m3/hm2,高产型品种适宜的灌水量以600 m3/hm2较为理想。
王志军,王碧胜,孙筱璐,徐梦杰,杨晓慧,侯靳锦,房全孝[6](2021)在《胶东半湿润区滴灌制度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作物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针对胶东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降雨和灌溉水资源明显不足问题,通过研究滴灌条件下灌溉制度对土壤水分、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探究该地区冬小麦最优灌溉模式。试验实施从2016到2019年,共3季冬小麦,灌溉方式为滴灌,共设置4种处理:T1:不灌水;T2:拔节期灌水40 mm;T3:开花期灌水40 mm;T4: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灌水40 mm。结果表明:(1)拔节期灌溉(T2和T4)在0~30、30~60、60~90 cm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为16.0%、25.5%、25.1%,比不灌水处理(T1)分别提高25.9%、5.5%、4.7%,贮水量为204.9 mm,比不灌水处理(T1)提高6.5%,叶面积指数为2.9,比不灌水处理(T1)提高26.3%,生物量为6124.8 kg/hm2,比不灌水处理(T1)提高29.0%。(2)开花期灌溉(T3和T4)在0~30、30~60、60~90 cm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为12.8%、22.7%、22.8%,与不灌水处理(T1)相比分别提高36.6%、11.2%、6.7%,贮水量为188.7 mm,比不灌水处理(T1)提高12.8%,叶面积指数为2.2,比不灌水处理(T1)提高24.3%,生物量为10781.0 kg/hm2,比不灌水处理(T1)提高24.2%;(3)与不灌水处理(T1)相比,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拔节期灌溉(T2)可提高产量16.5%,耗水量增加13.0%,水分利用效率增加2.7%,开花期灌溉(T3)产量增加26.4%,耗水量增加13.3%,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1.0%,两次灌溉(T4)产量增加22.7%,耗水量增加23.9%,但是水分利用效率降低2.0%。不同灌水处理(T2、T3和T4)3年结果相比较,T3比T2的叶面积指数增加5.8%,生物量增加5.7%,产量增加9.0%,耗水量之间无显着差异,水分利用效率增加8.7%,灌溉水利用效率增加138.5%。与T4处理相比,T3处理的生物量和产量接近,耗水量降低8.7%,但是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3.4%,灌溉水利用效率平均增加160.4%。综合考虑不同灌溉制度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滴灌条件下在开花期灌水(T3处理)可作为胶东半岛砂姜黑土区冬小麦最优灌溉制度。
刘志良[7](2021)在《不同时间春灌一水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提出河北省冬小麦耕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列,小麦生育期间自然降水量无法满足其正常生长所需,为实现稳产高产,以往该区冬小麦春季灌溉以二至三水为主,灌溉水需求量大。然而,河北省地表水资源匮乏,农业灌溉长期超采地下水,造成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引发了地面沉降等一系列地质灾害问题。在此背景下,河北省推行了节水压采制度,发展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冬小麦灌溉用水量是其主要措施之一。为缓解农业水资源高耗压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同时促进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必要开展减少冬小麦春季灌水次数至一次的研究,探明冬小麦适宜的春灌一水时间。本研究于2018-2020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站开展,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冬小麦拔节期,设置拔节后0 d(AJ0)、拔节后5 d(AJ5)、拔节后10 d(AJ10)、拔节后15 d(AJ15)、拔节后20 d(AJ20)共5个春灌一水时间处理和无春灌(CK1)、春灌二水(CK2)2个对照处理,阐明不同时间春灌一水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确定冬小麦适宜的春灌一水时间。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春灌一水条件下,随着灌水时间的推迟,两个试验年度冬小麦最终株高呈现了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以AJ5处理最高,AJ0和AJ10处理次之,二者与之差异不显着;最大叶面积指数呈现降低的趋势。所有春灌一水处理的最终株高和最大叶面积指数均显着大于CK1,但小于CK2。春灌一水处理冬小麦开花期的旗叶长度、宽度和干重随灌水时间的推迟呈下降趋势,所有处理的旗叶性状均优于CK1。(2)春灌一水处理中,冬小麦抽穗至成熟期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SPAD最大值出现在花后7 d,其随着灌水时间推迟呈减小的趋势;Pn、Tr和Gs在开花至花后7 d达到最大值,随着灌水时间的推迟,冬小麦开花期旗叶Pn、Tr和Gs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两个试验年度Pn最大的处理分别为AJ15和AJ5。所有春灌一水处理花后7 d的SPAD值和开花期Pn均大于同时期的CK1,小于CK2。(3)两个试验年度,春灌一水处理中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量、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效率最大的处理均为AJ5,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处理分别为AJ5和AJ10,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最大的处理依次为AJ20和AJ15。随着灌水时间的推迟,Logistic模拟下冬小麦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降低,但灌浆持续时间增长,理论最大千粒重增大。春灌一水条件下,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随着灌水时间的推迟均是先增大后减小,而千粒重逐渐增加;AJ5的籽粒产量最高,AJ10籽粒产量次之,二者间差异不显着但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两个试验年度,所有春灌一水处理的籽粒产量均大于CK1小于CK2,与CK1相比,AJ5和AJ10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52.18%~96.04%和49.84%~90.15%,差异均达显着水平;与CK2相比,AJ5和AJ10处理的籽粒产量依次降低0.80%~16.75%和3.79%~18.03%,其中2019-2020年差异达显着水平。(4)春灌一水条件下,冬小麦成熟期土壤剖面水分分布规律与拔节期灌水前相似,但相比拔节期灌水前,各处理冬小麦成熟期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均有所下降,并且AJ15和AJ20处理100~200 cm土层含水率下降明显。春灌一水处理中,冬小麦耗水量(ET)随着灌水时间的推迟逐渐增大,水分利用效率(WUE)随灌水时间推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AJ5的WUE最高,AJ0和AJ10次之,三者间差异不显着,但显着大于其他一水处理。与CK1相比,两个试验年度AJ5和AJ10处理冬小麦的ET分别增加26.6~158.1 mm和31.0~176.8 mm,WUE显着增加20.78%~41.07%和12.34%~37.50%;与CK2相比,AJ5和AJ10处理的ET显着降低81.5~99.2 mm和62.8~94.8 mm,WUE分别增加5.33%~18.47%和2.67%~10.19%。综合考虑冬小麦灌水量、生长发育特性、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冬小麦适期春灌一水可以获得较好的节水效果、较高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从节水稳产高效的角度考虑,推荐河北省地下水超采区冬小麦春季限量灌溉一水的时间为拔节后5~10 d。
张明智[8](2021)在《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节水增产影响机理的探究》文中指出设施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菜篮子。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灌溉往往造成水资源浪费、降低灌溉水利用效率,而适宜地灌溉管理措施有助于作物实现节水增产高效益。膜下微喷灌采用膜下多组细小微孔出流的方式借助重力和毛管吸力将水分均匀分布于根区土壤,促进作物生长,但其对作物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因此,研究膜下微喷灌对作物土壤微环境与作物生长的影响,可为优化设施农业灌溉技术、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以设施农业番茄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室番茄试验与多目标优化分析,探究不同灌溉方式(膜下微喷灌、膜下滴灌、微喷带灌溉)、布设措施(微孔组间距、毛管布置密度)与灌水方案(灌水频率、灌水量)等农艺灌溉管理措施各因素对作物土壤理化特性、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作物生长(作物根系、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规律,明确土壤理化特性、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作物根系、植株生长对番茄产量影响的强度大小;揭示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节水增产的影响机理;提出温室膜下微喷灌灌溉管理技术体系指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膜下微喷灌提高土壤水分分布均匀性,促进番茄节水增产。膜下微喷灌土壤剖面的湿润峰呈条带状,耕作层(0-40 cm)土壤湿润比较大且灌水均匀度高。适宜土壤水分促使膜下微喷灌番茄的根系形态发育优于膜下滴灌、微喷带灌溉。高水平形态发育的根系代谢旺盛,利于番茄土壤细菌ACE指数(种群丰度)与氮磷代谢功能基因丰度的增加。代谢旺盛根系与稳定细菌群落可增加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养分活化被番茄根系吸收利用,致使膜下微喷灌春番茄与秋番茄产量优于膜下滴灌、微喷带灌溉19.39%与4.54%、21.03%与 58.04%。(2)微孔组间距30 cm微喷带灌溉可改善土壤水气分布,增加土壤氮磷代谢基因丰度,提高作物产量。微孔组间距30 cm微喷带灌溉不但促使番茄耕作层土壤体积含水率增加,而且降低土壤充水孔隙度。适宜土壤水气环境利于作物根系形态发育,促使该处理不但提高番茄土壤细菌氨基酸转运与代谢与氮磷代谢功能基因丰度,而且增加土壤酶活性,加强作物根系对土壤养分吸收能力,提升叶片光合速率,促使微孔组间距30 cm灌溉春番茄与秋番茄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高于50 cm约14.15%与11.27%、12.64%与10.35%。(3)一管3行(1根微喷带灌溉3行番茄)毛管布置密度灌溉增加根区土壤水分抑制性,限制作物根系形态结构,降低作物水分利用率。一管2行春番茄与秋番茄耕作层土壤体积含水率显着高于一管3行6.67%与6.69%。较低的土壤水分限制作物根系形态发育。高水平地根系形态发育可增加根系分泌物,促使一管2行灌溉番茄土壤细菌功能基因丰度与土壤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较低地土壤细菌功能基因丰度与土壤酶活性限制番茄根系对土壤养分吸收与其形态发育,一管2行布置灌溉春番茄与秋番茄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高于一管3行34.76%与15.23%、31.94%与13.91%。(4)灌水频率5 d可增加耕作层土壤体积含水率,加快土壤氮磷周转,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灌水频率3d时土壤湿润体较小且湿润持续期长;灌水频率7 d 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存在明显的湿润与干燥区,导致灌水频率3d、7d番茄根系与土壤微生物易受低氧与水分胁迫,限制其功能基因丰度的增加。番茄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也随较低的土壤细菌氮磷代谢基因丰度而降低不利于土壤氮磷周转,限制作物根系形态发育与叶片净光合干物质积累,导致灌水频率5 d春番茄与秋番茄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较优。(5)每5 d灌水量为1.00Epan(Epan表示Φ20蒸发皿5 d累计蒸发量)可增强作物根系-土壤细菌-土壤酶活性正向互作强度,提高作物产量。1.00Epan灌水量处理下适宜的土壤水环境促使春番茄与秋番茄总根长高于0.70Epan、1.20Epan处理约9.98%与11.06%、2.10%与3.16%。较高的根系形态发育可优化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根系形态快速发育与土壤细菌的代谢释放出更多土壤酶,较高酶活性促使作物根系对土壤养分吸收,正向促进根系形态发育与作物干物质积累。作物根系-土壤细菌-土壤酶活性正向互作促使1.00Epan处理提高番茄产量的同时增加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基于土壤微环境、作物生长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膜下微喷灌在设施农业灌溉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通过改变膜下微喷灌灌溉管理措施,直接或间接调控土壤水分分布,改变作物根系生长和作物活性;根系形态的改变影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和土壤酶活性,进而调节土壤养分周转,影响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设施农业膜下微喷灌应用中选择微孔组间距为30cm的微喷带,采用一管2行铺设模式,灌水频率为5 d,单次灌水量为1.00Epan的灌溉管理措施不但可改善土壤微环境,而且可提高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王艳会[9](2021)在《活化水对冬小麦生长及其水分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
马晨光[10](2021)在《腐殖酸和羧甲基纤维素对滨海盐碱地水盐分布与冬小麦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密切结合当地的土壤盐渍化防治,针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农田地下水位埋深浅、矿化度高、生育期降雨量不均匀等特点,采用化学改良的手段,通过理论分析、室内外试验研究、模型模拟等手段,掌握冬小麦生长期间滨海土壤水盐运移规律,探明不同时期改良剂对水盐分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腐殖酸(HA)对土壤水分入渗有减渗作用且都与施量呈正相关关系,相比较而言CMC的减渗作用更明显。随着CMC和HA施量的增加,Philip模型参数吸湿率S和Green-Ampt模型的参数Ks*hf值均减少,呈现负相关关系,各参数与不同改良剂施量之间存在较好的指数函数关系。CMC和HA增加了土壤的持水能力。入渗相同时间,施量与淋洗盐分呈负相关;入渗到相同深度时,洗盐效果强于CK处理。(2)CMC的含量与饱和含水率θs、进气吸力倒数α呈正相关关系,与饱和导水率Ks、形状系数n呈负相关关系。CMC对水力参数影响程度的顺序依次为:饱和导水率、进气吸力倒数、形状系数、饱和含水率;HA饱和含水率θs随HA施量的增加而增大,饱和导水率Ks随HA施量的增加而减小,形状系数和进气吸力倒数在实验所选定的施量范围内没有明显变化,HA对水力参数影响的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饱和导水率>饱和含水量。(3)冬小麦生育期,20-80 cm土层含水量与深度呈正相关关系,各土层平均含水量在时间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0-20 cm土层含水量受到降雨和灌溉影响变化最为剧烈,70-80 cm 土层受自然状况影响小,含水量变化幅度较小。水分和盐分变化联系紧密,在时间和空间上基本同步。施加CMC和HA可以减缓田间水分散失速率。CMC抑制了降雨引起的洗盐过程同时也抑制蒸发引起的表层土壤积盐过程。由于HA室内试验对减渗效果影响弱于CMC,对田间洗盐过程抑制没有体现,抑制蒸发的效果稍弱于CMC。生育期所有处理总积盐率均小于对照。(4)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增加量与HA施量呈正相关关系,随着CMC施量增加各指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关系,最大值出现在30kg·hm-2处理,且处理的生长指标都高于对照处理。随着CMC施量增加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先增大后减小,与HA的施量呈正相关关系。实验中腐殖酸施量为350 kg·hm-2时产量最优,250 kg·hm-2效率最优。CMC施量为30 kg·hm-2产量最优,推荐盐碱地改良优先施加腐殖酸250-350 kg·hm-2。(5)使用SHAW模型对滨海冬小麦生长期间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和土壤盐分进行模拟并对模型进行检验,SHAW模型用于滨海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盐热运移变化的模拟是可行的。使用SHAW模型对不同灌水量情况下的水盐分布特征分析,土壤湿润的深度和程度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土壤盐分淋洗效果与灌水量呈负相关关系。淋洗盐分时灌水定额应小于150 mm,每次最优灌水量20 mm,冬灌灌水量和该阶段降雨量之和应大于80 mm。
二、不同灌水对冬小麦农艺性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灌水对冬小麦农艺性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返青期早灌头水对宁夏引黄灌区早熟冬小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滴灌、漫灌处理对小麦生育时期的影响 |
2.2 不同滴灌、漫灌处理对小麦分蘖成穗率、株高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
2.3 不同滴灌、漫灌处理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分析 |
2.4 不同滴灌、漫灌处理下小麦品质性状分析 |
2.4.1 小麦粗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分析 |
2.4.2 小麦沉降值和拉伸面积分析 |
2.4.3 小麦出粉率和吸水率分析 |
2.4.4 小麦稳定时间和形成时间分析 |
2.5 不同滴灌、漫灌处理下小麦单株干物质的变化规律 |
2.5.1 小麦单株干物质动态变化规律 |
2.5.2 小麦单株叶干物质动态变化规律 |
2.5.3 小麦单株茎干物质动态变化规律 |
2.6 滴灌、漫灌处理下小麦产量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2 讨论 |
(2)华北平原限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选择 |
1.2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限水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及WUE的综合效应 |
2.2 不同试验地点限水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 |
2.3 不同限水灌溉方案对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 |
2.4 不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 |
2.5 不同品种对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 |
2.6 土壤质地及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对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3)春季灌水对晋南晚播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小群体动态 |
1.3.2 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1.3.3干物质积累和转运 |
1.3.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灌水模式对冬小麦群体的影响 |
2.2 不同灌水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不同灌水模式对冬小麦物质运转的影响 |
2.4 不同灌水模式对水分利用的影响 |
2.4.1 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
2.4.2 不同灌水模式土壤水分利用效应差异 |
3 讨论 |
3.1 灌水时间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 |
3.2 灌水时间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3.3 不同灌水模式对晚播冬小麦对春季低温响应的影响 |
4 结论 |
(4)拔节期水氮处理对冬小麦植株生长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3.1 冬小麦生长发育 |
1.3.2 考种、测产及植株含氮量测定 |
1.3.3 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计算[18-20]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冬小麦叶面积、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量 |
2.2 冬小麦籽粒产量 |
2.3 冬小麦产量与生长性状及产量构成相关性分析 |
2.4 冬小麦氮肥吸收利用和水分利用效率 |
3 讨论 |
3.1 水氮处理下冬小麦生长状况 |
3.2 水氮处理下冬小麦产量及构成 |
3.3 水氮处理下冬小麦氮肥吸收利用 |
4 结论 |
(6)胶东半湿润区滴灌制度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作物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方法 |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1.3 农田蒸散量计算 |
1.4 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灌溉制度对不同层次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影响 |
2.1.1不同灌溉制度对0~30 cm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影响 |
2.1.2 不同灌溉制度对30~60 cm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影响 |
2.1.3 不同灌溉制度对60~90 cm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影响 |
2.2 不同灌溉制度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2.3 不同灌溉制度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4 不同灌溉制度对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影响 |
2.5 不同灌溉制度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
2.6 不同灌溉制度对作物水分利用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7)不同时间春灌一水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小麦灌溉制度研究进展 |
1.2.2 灌溉对小麦形态发育指标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3 灌溉对小麦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4 灌溉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5 灌溉对小麦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土壤含水率 |
2.3.2 形态发育指标 |
2.3.3 生理生态指标 |
2.3.4 地上部干物质 |
2.3.5 籽粒灌浆特性 |
2.3.6 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 |
2.3.7 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形态发育指标的影响 |
3.1.1 株高 |
3.1.2 叶面积指数 |
3.1.3 旗叶性状 |
3.2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
3.2.1 叶绿素相对含量 |
3.2.2 净光合速率 |
3.2.3 蒸腾速率 |
3.2.4 气孔导度 |
3.3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3.1 地上部干物质量 |
3.3.2 干物质转运 |
3.3.3 籽粒灌浆特性 |
3.3.4 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 |
3.3.5 产量与产量构成的相关性 |
3.4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1 土壤剖面水分分布 |
3.4.2 耗水特性 |
3.4.3 水分利用效率 |
3.5 冬小麦春灌一水效果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
4.3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4 展望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节水增产影响机理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温室膜下微喷灌技术 |
1.2.2 灌溉对作物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1.2.3 灌溉对作物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4 灌溉对作物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2.5 灌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试验方案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1.1 西安市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 |
2.1.2 许昌市灌溉试验站 |
2.2 试验设计方案 |
2.2.1 灌溉方式试验设计 |
2.2.2 基于膜下微喷灌的布设措施试验设计 |
2.2.3 基于膜下微喷灌的灌水方案试验设计 |
2.2.4 基于不同区域膜下微喷灌中试试验 |
2.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2.3.1 土壤物理特性 |
2.3.2 土壤化学特性 |
2.3.3 土壤微生物 |
2.3.4 土壤酶性活性 |
2.3.5 番茄生长 |
2.4 数据分析 |
2.4.1 基础分析 |
2.4.2 综合评价法分析 |
2.4.3 空间分析法 |
2.4.4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3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3.1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 |
3.1.1 不同灌溉方式下的土壤水热分布 |
3.1.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 |
3.1.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 |
3.2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容重与充水孔隙度的影响 |
3.2.1 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容重与充水孔隙度的影响 |
3.2.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容重与充水孔隙度的影响 |
3.2.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容重与充水孔隙度的影响 |
3.3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p H的影响 |
3.3.1 灌溉方式对土壤p H的影响 |
3.3.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p H的影响 |
3.3.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p H的影响 |
3.4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1 灌溉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5 讨论 |
3.5.1 灌溉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3.5.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3.5.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4.1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4.1.1 灌溉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4.1.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4.1.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4.2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
4.2.1 灌溉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
4.2.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
4.2.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
4.3 膜下微喷灌土壤细菌群落功能预测分析 |
4.3.1 灌溉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功能的影响 |
4.3.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功能的影响 |
4.3.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群落细菌功能的影响 |
4.4 土壤微环境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的相关分析 |
4.4.1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土壤微环境与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相关关系 |
4.4.2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土壤微环境与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相关关系 |
4.5 讨论 |
4.5.1 灌溉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4.5.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4.5.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1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脲酶与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的影响 |
5.1.1 灌溉方式对根际土壤脲酶与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的影响 |
5.1.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脲酶与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的影响 |
5.1.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脲酶与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的影响 |
5.2 膜下微喷灌调控对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5.2.1 灌溉方式对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5.2.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5.2.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对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5.3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3.1 灌溉方式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3.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3.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灌溉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4.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4.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 |
6.1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作物根系形态的影响 |
6.1.1 灌溉方式对温室番茄根系形态的影响 |
6.1.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根系形态的影响 |
6.1.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根系形态的影响 |
6.2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株 |
6.2.1 灌溉方式对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6.2.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6.2.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6.3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6.3.1 灌溉方式对温室番茄冠层湿度及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6.3.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6.3.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6.4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干物质质量的影响 |
6.4.1 灌溉方式对番茄干物质质量的影响 |
6.4.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干物质质量的影响 |
6.4.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干物质质量的影响 |
6.5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6.5.1 灌溉方式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6.5.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的温室番茄果实品质影响 |
6.5.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6.6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6.1 灌溉方式对番茄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6.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6.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响应 |
6.7 综合评判 |
6.7.1 基于TOPSIS法对不同灌溉方式下温室番茄的综合评价 |
6.7.2 膜下微喷灌温室番茄最优布设措施模型评判 |
6.7.3 基于空间法分析对温室番茄最优灌水方案方案的优化 |
6.8 膜下微喷灌土壤微环境与温室番茄生长的相关关系探究 |
6.8.1 土壤微环境与番茄生长相关性分析 |
6.8.2 基于结构方程分析土壤微环境、作物根系与植株生长对产量的影响 |
6.9 讨论 |
6.9.1 灌溉方式对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 |
6.9.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 |
6.9.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 |
6.10 本章小结 |
7 基于不同区域的膜下微喷灌中试试验验证 |
7.1 不同区域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7.2 不同区域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干物质质量的影响 |
7.3 不同区域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7.4 不同区域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二、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腐殖酸和羧甲基纤维素对滨海盐碱地水盐分布与冬小麦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改良剂在盐碱土改良中的应用 |
1.2.2 腐殖酸在盐碱改良的应用 |
1.2.3 羧甲基纤维素与盐碱地改良 |
1.3 水盐运移研究进展 |
1.3.1 越冬期水盐运动研究进展 |
1.3.2 SHAW模型应用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室内试验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3 田间试验 |
2.3.1 试验方案 |
2.3.2 试验观测项目与方法 |
3 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土水盐运移特征影响研究 |
3.1 模型简介 |
3.1.1 入渗模型 |
3.1.2 HYDRUS-1D |
3.2 羧甲基纤维素对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及水盐分布的影响 |
3.2.1 羧甲基纤维素用量对累积入渗量和入渗率的影响 |
3.2.2 羧甲基纤维素施量对土壤湿润锋运移的影响 |
3.2.3 羧甲基纤维素施量对入渗模型参数的影响 |
3.2.4 羧甲基纤维素施量对土壤剖面水盐分布特征的影响 |
3.3 羧甲基纤维素施量对土壤水力参数的影响 |
3.3.1 土壤参数的校准与验证 |
3.3.2 羧甲基纤维素施量对土壤水力参数的影响 |
3.4 腐殖酸对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及水盐分布的影响 |
3.4.1 腐殖酸用量对累积入渗量和入渗率的影响 |
3.4.2 腐殖酸施量对土壤湿润锋运移的影响 |
3.4.3 腐殖酸施量对入渗模型参数的影响 |
3.4.4 腐殖酸施量对土壤剖面水盐分布特征的影响 |
3.5 腐殖酸施量对土壤水力参数的影响 |
3.5.1 土壤参数的校准与验证 |
3.5.2 腐殖酸施量对土壤水力参数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改良剂施量对滨海盐碱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
4.1 主要生育期内地下水位及降雨量变化特征 |
4.1.1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 |
4.1.2 降雨量变化特征 |
4.2 土壤水盐变化 |
4.2.1 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土壤水分的变化 |
4.2.2 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土壤盐分的变化 |
4.3 不同改良剂对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 |
4.3.1 冬小麦生育期不同施量羧甲基纤维素对0-40cm土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
4.3.2 冬小麦生育期不同施量腐殖酸对0-40cm土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
4.4 不同改良剂对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 |
4.4.1 冬小麦生育期不同施量羧甲基纤维素对0-40cm土层土壤盐分的影响 |
4.4.2 冬小麦生育期不同施量腐殖酸对0-40cm土层土壤盐分的影响 |
4.5 两种改良剂的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改良剂对冬小麦生长特征的影响 |
5.1 羧甲基纤维素钠对冬小麦生长特征的影响 |
5.1.1 羧甲基纤维素钠施量对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
5.1.2 羧甲基纤维素施量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5.1.3 羧甲基纤维素钠施量对冬小麦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5.2 腐殖酸对冬小麦生长特征的影响 |
5.2.1 腐殖酸施量对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
5.2.2 腐殖酸施量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5.2.3 腐殖酸施量对冬小麦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5.3 改良剂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1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 |
5.3.2 作物系数及作物需水量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6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盐热模拟 |
6.1 SHAW简介 |
6.1.1 系统上边界能量和水通量 |
6.1.2 系统内的能量通量和水通量 |
6.1.3 土壤中的溶质通量 |
6.1.4 下边界条件 |
6.2 输入信息确定 |
6.3 参数率定 |
6.3.1 土壤含水率率定 |
6.3.2 土壤温度率定 |
6.3.3 土壤含盐量率定 |
6.4 SHAW模型的检验 |
6.4.1 土壤水分模拟检验 |
6.4.2 土壤温度模拟检验 |
6.4.3 土壤盐分模拟检验 |
6.5 基于SHAW模型的灌溉制度研究 |
6.5.1 模拟方案 |
6.5.2 灌水定额的确定 |
6.6 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不同灌水对冬小麦农艺性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返青期早灌头水对宁夏引黄灌区早熟冬小麦的影响[J]. 何进尚,张维军,王小亮,亢玲,陈东升.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 [2]华北平原限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Meta分析[J]. 丁蓓蓓,张雪靓,赵振庭,侯永浩. 灌溉排水学报, 2021(12)
- [3]春季灌水对晋南晚播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 杨娜,席吉龙,王珂,席天元,张建诚,姚景珍,王健. 作物杂志, 2021
- [4]拔节期水氮处理对冬小麦植株生长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J]. 张笑培,周新国,王和洲,杨慎骄,陈金平,刘安能. 灌溉排水学报, 2021(10)
- [5]中、高产型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累积转运对水氮的响应[J]. 吕广德,亓晓蕾,张继波,牟秋焕,吴科,钱兆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09)
- [6]胶东半湿润区滴灌制度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作物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 王志军,王碧胜,孙筱璐,徐梦杰,杨晓慧,侯靳锦,房全孝.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 [7]不同时间春灌一水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刘志良.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8]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节水增产影响机理的探究[D]. 张明智.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9]活化水对冬小麦生长及其水分利用的影响[D]. 王艳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10]腐殖酸和羧甲基纤维素对滨海盐碱地水盐分布与冬小麦生长的影响[D]. 马晨光.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