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汉语被动式的比较与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王连柱[1](2021)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愈发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欲解决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以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讲述好“中国故事”,除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外,还应加强语言本体研究、跨语言和跨文化研究。汉、印、阿、希四个民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广泛的影响力,研究好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提出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汉、印、阿、希四种民族语言及其及物性系统作为跨语言比较研究的对象,以期增进人们对四种语言、四个民族的认识,让民族沟通之路更为通畅。纵观语言研究史可知,史上论及及物性这一重要且复杂语言现象的学者众多,总结来看,他们对及物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形式和意义两个层面,即(形态)句法及物性和语义及物性。最先从意义层面探讨语义及物性的学者是Halliday,其将及物性视为小句经验功能的一部分,作用是把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各种经验用“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表达出来。Halliday和Fawcett的及物性系统主要是基于英语建构的,而每种语言都需要一个特定的、与该语言特征相适应的及物性系统。多位学者如Caffarel、Teruya和何伟已相继建构起针对法语、日语和汉语的及物性系统。此外,有些学者如Lavid、Matthiessen和何伟已经尝试开展及物性系统的跨语言比较或对比研究,或者类型学研究,但是这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少,覆盖的语种和语料也不够丰富,且没有将语言比较或对比与文化、思维层面的阐释相结合,追问何以呈现此样不同。在汲取前人研究经验并指出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本研究以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以及何伟关于及物性系统建构的研究为指导,借助比较和对比等研究方法,探究汉、印、阿和希四语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共性和殊性,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对殊异背后所隐伏的深层动因进行解释,以期补益于人们对四种语言,以及它们背后的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及物性过程类型出发,本研究发现,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有五点共性特征:丰富性、层次性、张力性、隐喻性和抽象性。丰富性指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均拥有丰富的过程类型和多样化的参与者角色,都能够有效表征发生在物质和社会世界、心理世界和关系世界的认知经验。层次性指四语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均可按照具化程度,区分为上层、基本层和下层过程,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人们可以选择基于上层、基本层甚至是下层及物性过程进行分析。张力性指当受到使用语境、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主客观条件“牵制”时,小句从本应属的某种过程类型变成了另一种过程类型,或者小句的过程类型难以分辨,亦此亦彼、非此非彼。隐喻性指一种及物性过程会被隐喻化为另外一种过程,与过程相关的参与者和环境的功能角色可能会随之出现变化。抽象性指四语及物性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过程之间存在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从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出发,本研究发现,虽然四语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均包含“过程”“参与者”和“环境”三种语义成分,但它们的相对序位、省略与凸显、整合程度等并不完全相同。汉语呈现出:1)“参与者”前置,“过程”通常不居于小句句首,“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略多,有一定位置自由度;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较高比例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居中,语义整合程度稍高等显着特征。印地语呈现出:1)“过程”后置,“过程”的位置固定、单一,“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少;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一定数量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成分整合类型最少,语义整合程度最低等显着特征。阿拉伯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过程”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多,位置自由度最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没有“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最高等显着特征。希腊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参与者”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较多,位置自由度较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有少量“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较高等显着特征。四语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上的殊异,是由四个民族不同的认知、思维直接导致的,但殊异产生的最终根源还在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地理、自然和社会环境。汉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汉民族的农耕文化和儒道文化,及由其而生的事理逻辑思维、时间性思维、悟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顺序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非常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印地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印民族的多元文化、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论辩逻辑思维、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直觉证悟思维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较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低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阿拉伯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阿民族的沙漠游牧文化、外来文化和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非常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希腊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希民族的商贸文化、科学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探究不同语言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异同,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阐释殊异产生的根源,不仅有助于语言教学,而且对增进民族间的沟通与理解大有补益。
马文倩[2](2021)在《How People Learn Ⅱ:Learners, Contexts and Cultures(Chapter 8)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数字技术在现代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类学习技术的突破和发展为学习提供极大的便利,学习并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以促进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选取了教育学报告How People LearnⅡ:Learners,Contexts and Cultures中的第八章作为翻译文本,结合具体案例从词汇和句法角度对文本翻译中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针对此文本,笔者运用增译法、词类转换法分析了词汇层面的翻译问题;在句法层面,针对被动句的翻译,运用保持被动形式不变,译为主动形式或是译为无主句的翻译策略;针对定语从句的翻译,采用状译法将其翻译为原因、目的和结果状语从句。通过翻译文本和撰写翻译实践报告,笔者希望能够丰富该领域的翻译实践成果,探讨适用于同类体裁文本的翻译方法,从而为该领域的译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耿芳[3](2021)在《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学界对语气的研究存在概念界定模糊、功能取向不明显、研究不系统等问题,从而语气对比领域也缺乏较为完善的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功能为出发点,明确语气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对比,旨在达到以下三个研究目的:揭示汉日语气类别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揭示汉日语气语势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本研究的语气系统包含语气类别系统与语气语势系统,关注人际社会沟通与个人意志、情感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人际社会沟通由语气类别系统体现,个人意志与情感由语气语势系统体现。研究依托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语气类别隐喻式、语气语势的精密度,句法、词汇等语言体现形式,语场、语旨、语式等语境特点进行描述、例证、对比,且由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出发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研究发现如下:汉日语气一致式精密度基本一致,功能类别均包含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陈述语气中内含五类感叹语气,分别是对事物的感叹、对事物性质的感叹、对事物数量的感叹、对情形性质的感叹、对情形数量的感叹。汉日疑问语气均包含寻求正反及寻求新信息两类;日语中寻求正反选择类语气仅在级阶小句中出现。汉日祈使语气均包含命令、要求、支配、希愿、建议、提供、祝愿七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一致式呈现出在语序调整、程式化表达、疑问词、语气词使用等方面的共性;包含基本语序、成分重叠、结构顺序、疑问词提示特征、语气词性别特征、词法变化等方面的差异性。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的精密度较为一致,均有陈述语气疑问型隐喻、陈述语气反义型隐喻、疑问语气陈述型隐喻、疑问语气祈使型隐喻、祈使语气陈述型隐喻、祈使语气疑问型隐喻六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具有程式化表达、“否定”成分非常规使用、语气词高频使用、句法与词汇共现关联等共性;呈现出句式结构、程式化表达适用性、语气副词、词法变位、句法与词汇共现特点等差异。语境特点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在话轮潜势、口语特征、隐喻义与上下文依赖关联、体现形式与上下文依赖关联、权势关系与句法特征互动等方面表现出共性;具备会话双方权势关系多样性、权势关系与体现形式关联、上下文依赖程度、语体倾向性、隐喻义与语式关联、隐喻义多功能性等差异。汉日语气语势在功能系统精密度上程度一致,内在语势均包含确实、料悟、能力、必然、或然、允许、意愿、义务八类;外在语势均含程度、速度两类,其中程度语势包括高、中、低三个水平,速度语势包含急、平、缓三个水平。体现形式手段方面,汉日语气语势呈现出对成分重复、隐喻式表达、不完整表达、投射结构、骂詈语、填充词等手段使用的共性。此外,由于外在语势关注语言的物理特征,本文对其语音手段进行简要分析并发现,汉日外在语势语音手段在音量与情绪对应、元音发声变化等方面存在共性;日语还可使用卷舌、促音、非常规浊化等手段体现外在语势,其中促音、非常规浊化也可在文字书写系统中体现。从语序类型与形态类型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语气系统的语气构成均不依赖语序,呈现出相似的问答模式;在前置语语言典型性、词汇性与词法性、句法成分与形式对应关系、句法顺序与规则侧重等方面展现出差异。从思维维度关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民族对人际关系呈现出相似的理解模式,展现出务实性与情感性、整体性与群体性、直觉性与规约性三组对照思维差异。从社会文化观察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中日社会在社会交往中均强调互动协商,中日社会宗族性架构与集团性架构的差异影响汉日民族思维,从而使其在语言类型、语气系统上呈现出差异。总的来说,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描述、例证,基于理论框架对语气的语言体现形式及语境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语言体现形式对比发掘汉日语言在语气表达上的异同,通过语境特点描写明确语气的互动属性,并最终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丰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气的研究,回应了学界语气研究存在的问题。
黄广平[4](2020)在《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认知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结构式极具特色,其独特性和重要性在众多句式中尤其突出,一直以来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动结构式是一个由谓语动词和结果补语组成的双表述句法结构,表示动作和该动作引发的结果的语义关系。其句法结构形式主要表征为SVOR,SVRO,SVR等。通过阅读英汉从古至今四个历史时期代表性经典文献,对其动结构式进行穷尽性搜索、整理和统计,我们发现以往研究主要基于结构主义,生成语法视角,少量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极少基于两种或以上的跨语言对比或类型学视角。共时方面主要对动结构式的定义、产生、来源、类型、句法和语义等方面做了较细致深入的研究,成果显着,而历时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动结构式某些特殊次构式或组成成分如动词或结果补语的个案的历时描写,或是对断代历史时期或专书史籍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是,总体来说,以往研究大多囿于对动结构式分类和句法语义特征的共时描写,对动结构式全面而系统的历时演变的研究却很少,而把共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对跨语言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的动态描写则更为鲜见。再者,对跨语言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共性和差异背后的认知机制和动因的解释也还不够深入。针对动结构式研究现状,本研究从历时构式语法视角,以构式语法理论、构式化理论、语法化理论和力动态系统理论为基础,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共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语料数据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过程、特征和规律进行较详尽的概括和描写,对二者共性和个性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共性和个性背后的认知机制和动因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和解释。在已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1)英汉动结构式具有怎样的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2)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特征和规律有何异同?(3)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异同的认知机制和动因是什么?本研究基于英汉四个历史时期的经典文献语料,对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进行了描写分析,绘制了二者的演变过程。英语动结构式的显着的历时演变链条为:S+O+R+Vt→S+Vt+O+R或S+Vt+R+O→SVOR。其中,变化最大的是S+O+R+Vt演变成为S+Vt+O+R,发生在中古英语早期,属于“形式新+语义新”的构式化。因为古英语基本语序的改变和屈折系统的衰落,演变为符合动结构式因果顺序的语序SVOR。由于SVOR的高频使用,隐喻和类推机制的影响,SVRO愈加淡化和受限,其结果补语逐渐限于一些高频形容词如open充当。SVOR则得到进一步扩展使用,一直到现代时期,都属于后构式化演变。关于汉语动结构式,其显着的语法化链条呈现为:S+Vt+Vt→S+Vt+Vi→S+Vt+R。其中,发生在上古汉语末期或中古早期S+Vt+Vt到S+Vt+Vi的演变属于前构式化演变。变化最大的是S+Vt+Vi到S+Vt+R的演变,受类推机制和双音化趋势的影响,发生了“形式新+语义新”的构式化。其后,由于动结构式的动词语义类型得到扩展,隐性致使义的动词也越来越多入句动结构式,因此属于后构式化演变。总体来说,英汉动结构式都遵循“构式演变-构式化-构式演变”的演化过程。英汉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其共性表现在:第一,英汉动结构式的主导语序是SVR的连续语序;第二,致使类动结构式图式性最高,能产性最强;第三;英汉动结构式语义简洁语用高效。其差异主要在于:第一,英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逐渐增加而汉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逐渐减少;第二,汉语动结构式能产性高于英语动结构式;第三,英语动结构式构式化主要机制为概念隐喻,汉语为类推;第四,英语动结构式历时演变根本动因是屈折标记系统渐趋消失,汉语是双音化趋势。语言是对世界的编码,在人类共有的心理和认知基础之上,由于民族、地域、传统文化、社会环境、思维模式等的不同,不同民族的语言有共性,也有自己独特的编码方式。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深层认知动因主要在于:1)英汉动结构式语序的理据性存在差异,英语动结构式体现了顺序象似性,汉语动结构式体现了距离象似性;2)英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递次扫描”和汉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总括扫描”;3)英汉动结构式致使概念的识解存在差异,英语动结构式层级凸显力动态中的结果/使果特征,汉语动结构式由于双音化趋势的影响,动词和结果补语逐渐凝结成一个固定单位,更凸显动词和结果补语的关系。本研究从语言的经济性和象似性,语言构式的概念化方式,以及力动态系统模式等方面来深入解释英汉动结构式的共性和差异背后的认知机制和深层动因。本研究以历时构式语法新视角出发,对英汉动结构式进行跨语言对比研究,弥补了以往学者对动结构式共时和历时演变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英汉动结构式的研究。通过对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特征和路径的系统的描写和共性及个性对比解析,揭示了人类语言演变不仅有语言内部的原因,有共同的心理和认知基础,也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传统以及思维习惯等外部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为跨语言构式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研究成果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英汉动结构式之间的异同,有益于跨语言句式的学习和实践,有助于人们掌握跨语言句式之间的差异和共性规律,对外语教学、二语习得、对外汉语教学、英汉翻译和词典编撰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张蒙蒙[5](2020)在《英语被动结构汉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文体考察》文中认为“被动”是英、汉语中的普遍现象。然而,英、汉语被动结构在形式、语义、语用、文体等方面的用法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了翻译的困难(王力1943/2011;连淑能2010:118-132;王克非、刘鼎甲2018:79-90)。因此,被动是翻译研究中的难点。为了更好地揭示英、汉语言差异的本质、探讨翻译过程中的源语干扰现象,本研究借助《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的文学子库,对英语被动结构在文学文体中的汉译形式展开量化考察,并尝试探讨英语被动结构源语言特征对其汉译形式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就文学文体的英语被动结构而言,1)类型上,英语中心被动(central passive)远多于半被动(semi-passive);2)形式上,短被动(short passive)远多于长被动(long passive);3)语义上,文学文体中的英语被动结构倾向于较多地使用中性语义,而消极语义和积极语义相对较少。此外,表动态语义的英语被动结构远多于静态语义的英语被动结构;4)语用上,英语被动结构中的动词多采用过去时数量约为采用现在时的1.5倍;5)句法上,文学文体中的英语被动结构一般在句中多充当谓语成分,其它成分较少出现;其次,就文学文体英语被动结构的汉译形式而言,按降序排列,包括:受事主题结构、主动式、被动式、处置式、定语短语、省略、兼语式、名词化、虚化、类虚化等形式。最后,就英语被动结构语言特征对汉译的影响而言,1)被动类型(gradience)对受事主题结构、主动式、兼语式的翻译具有一定影响;2)被动形式(form)对受事主题结构、主动式、被动式、处置式、兼语式的翻译具有一定影响;3)语义特征(meaning)对受事主题结构、主动式、被动式、兼语式、虚化动宾结构的翻译具有一定影响;4)语用特征生命度对主动式、被动式、兼语式、定语短语结构的翻译具有一定影响;5)句法特征对受事主题结构、省略、定语短语结构的翻译具有一定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探讨文学文体中英语被动结构的汉译形式,以及类型、形式、语义和语用上的语言特征及其对汉译形式的影响。本研究的结果不仅有助于更深层次地发现英汉语言差异的本质。此外,对翻译教学、机助翻译等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唐传思[6](2019)在《类型学视角下英、韩母语学习者汉语“被”字句习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出发,旨在考察英语和韩语母语的学习者在习得汉语“被”字句时是否受语言的普遍性倾向、母语介词位置、母语被动句主语名词的生命度和汉语水平的影响。首先通过对汉语、英语、韩语中被动句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三种语言在介词位置、动词特征及主语名词生命度上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对学习者的习得情况做出假设。通过对89名被试的接受性、产出性测试结果,结合中介语语料库语料的验证,考察学习者习得汉语“被”字句的规律,找出中介语倾向的制约因素。研究发现,中高级水平学习者在习得“被”字句时受语言普遍性倾向和母语中对被动句认知视角的影响,而母语中介词的语序位置并未对中高级水平的学习者产生影响。最后,分析制约中介语倾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钱淑玲[7](2019)在《汉阿被动句对比研究》文中指出被动句作为汉语和阿拉伯语中运用广泛的重要句式,一直受到语法学家们的关注,也是外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两种语言的被动句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性对比分析,有助于消除跨语言交际中的误解,以获得最佳交际效果。论文在整理汉语、阿拉伯语被动句语料,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为指导,对汉阿被动句进行对比,并借助类型学、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对导致汉阿被动句差异的原因进行探析。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汉阿被动句的分类。该章概述现代汉语和阿语被动句的种类与特点。汉语被动标记句分为含有“被”等介词的介标型被动句,和含有“受”等遭受义动词的动标型被动句。阿语被动标记句分为被动动词句和被动名词句。第二章为汉阿被动句句法结构对比。该章对汉阿被动句句式结构进行总结对比,并对被动句的核心成分——主语、谓语动词和介词受词的词法进行对比分析。第三章为汉阿被动句语义特征对比。该章着重研究汉阿被动句中谓语动词涉及的三个对象,语义关系和语义指向方面的差异。第四章为汉阿被动句语用功能对比。该章主要研究汉阿标志型被动句的施事省略、受事省略现象和表义倾向的差异。第五章为汉阿被动句差异成因分析。论文从语言的内部机制、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和认知三个方面探讨了汉阿被动句形成差异的原因。论文得出的结论是:汉阿被动句有同有异,异大于同,认知差异是导致汉阿被动句差异的根本原因。
姜小漫[8](2019)在《纽马克关联理论视角下《英汉翻译写作学》(节选)汉英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杨士焯教授阐释其翻译写作学思想的《英汉翻译写作学》第四章和第六章的工作语言和译例为翻译对象,共2.8万字。该部分内容为翻译写作学的中国传统译论理据和译文规范。该书英译有益于对外传播英汉翻译写作学的理论价值和现代价值,传播当今中国翻译界的学术成果,从而促进中西方翻译领域的学术交流。尤其体现在,为其他语言间译文写作规范的制定提供借鉴。因此,本选题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原文属于社科类学术文体,主体部分为理论论证,语言表述上有严谨周密、客观条理、简明扼要。部分章节具有学术散文的特征,译例及分析较多,内容涉及中国文化、历史、哲学、宗教等领域,语言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兼具多种修辞手法,“半文言性”强。此外,遣词造句带有作者鲜明的个人特征,针对语言现象和理论的批判部分或诙谐或讽刺。所以,翻译目标除了要符合同类学术文本的语言规范,再现翻译写作学部分理论框架和论述方式,注重其对于目标读者的可读性;还要实现对原作者的风格个性和原文的美学效果的传译。对此,针对本文为含文学内容的学术文本的特点,译者在文本分析和译前准备的基础上,以纽马克翻译关联法为指导,从各个层面采用区别化的微观翻译策略。因此,本文还致力于说明,不能简单地根据整体文本类型采用“一刀切”的翻译策略,各种翻译技巧的结合更利于文本内容及风格的传译。
王克非,刘鼎甲[9](2018)在《基于超大型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英语被动结构汉译考察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被动"表述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但英汉语言的被动表达在形式、结构、语义和语用上存在很大差异,给英汉翻译转换带来困难。本文基于超大型英汉平行语料库,考察科技文本中英语被动结构在汉语中的对译形式,尝试从形式、句法、语义和文体四个维度揭示被动结构由英语到汉语的翻译转换中呈现的特征。研究发现,英语被动结构在翻译转换为汉语时仅有10%译为被动结构,其它对译形式包括主动式、受事主语结构、动宾结构、名词化、处置式、兼语式和省略等形式,表现出英语被动结构汉译形式的灵活性和丰富性。
谢红梅[10](2017)在《英汉句法对比与互译——以张培基和夏济安的散文翻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张培基和夏济安都是我国着名翻译家,尤以散文翻译见长,值得翻译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借鉴。本文通过比较英语与汉语在句法层面上三个方面的不同,即形合与意合,被动与主动,静态与动态,以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和夏济安的《美国名家散文选读》为例,探讨英汉互译的策略和方法,对英汉互译教与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英汉语被动式的比较与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语被动式的比较与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1)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语种和语料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及物性研究综述 |
2.1 引言 |
2.2 及物性 |
2.2.1 句法及物性 |
2.2.2 语义及物性 |
2.3 及物性系统 |
2.3.1 悉尼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
2.3.2 加的夫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
2.3.3 融合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
2.3.4 其他及物性系统 |
2.4 及物性系统的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
2.4.1 双语比较或对比 |
2.4.2 多语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
3.1 引言 |
3.2 理论基础 |
3.2.1 及物性理论及及物性、及物性系统的层次归属 |
3.2.2 及物性和及物性系统的概念 |
3.2.3 及物性系统的建构 |
3.3 研究设计 |
3.3.1 总体设计 |
3.3.2 语料的处理与使用 |
3.3.3 语言与认知、思维和文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共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
4.1 引言 |
4.2 丰富性 |
4.2.1 及物性系统丰富性的世界经验基础 |
4.2.2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
4.2.3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
4.3 层次性 |
4.3.1 及物性系统层次性的生物学基础 |
4.3.2 及物性系统的层次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
4.3.3 及物性过程的层次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
4.4 张力性 |
4.4.1 何谓张力性 |
4.4.2 及物性系统的张力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
4.4.3 一种认知经验与多种经验过程: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
4.4.4 一种经验过程与多种认知经验: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
4.5 隐喻性 |
4.5.1 隐喻性的思维基础 |
4.5.2 及物性隐喻:从“一致式”到“隐喻式” |
4.5.3 及物性隐喻的跨语言普遍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
4.6 抽象性 |
4.6.1 何谓抽象性 |
4.6.2 及物性系统的相对抽象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
4.6.3 不同层次及物性过程的相对抽象性 |
4.7 小结 |
第五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
5.1 引言 |
5.2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
5.2.1 关于序位和语气 |
5.2.2 汉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2.3 印地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2.4 阿拉伯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2.5 希腊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2.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
5.3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
5.3.1 关于感叹语气 |
5.3.2 汉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3.3 印地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3.4 阿拉伯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3.5 希腊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3.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
5.4 “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4.1 关于“环境” |
5.4.2 汉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4.3 印地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4.4 阿拉伯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4.5 希腊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4.6 “环境”序位的跨语言比较 |
5.5 “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与凸显 |
5.5.1 关于省略 |
5.5.2 汉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
5.5.3 印地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
5.5.4 阿拉伯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
5.5.5 希腊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
5.5.6 “参与者”或“过程”省略的跨语言比较 |
5.6 “参与者”“过程”等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
5.6.1 关于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
5.6.2 汉、印、阿、希语中“复合参与者”现象 |
5.6.3 汉、阿、希语中“过程”和“参与者”的重合 |
5.6.4 阿、希语中“参与者”同“过程”的并合 |
5.6.5 语义成分分立与整合的跨语言比较 |
5.7 小结 |
第六章 从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看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
6.1 引言 |
6.2 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和民族文化 |
6.3 从民族认知看殊性 |
6.3.1顺序象似性(自然顺序)和突显象似性(规约顺序) |
6.3.2 由背景到图形和由图形到背景 |
6.3.3 认知突显与不突显 |
6.3.4 范畴化与去范畴化 |
6.4 从民族思维看殊性 |
6.4.1 事理逻辑(类比)思维(汉)、形式逻辑(演绎)思维(希、阿)和论辩逻辑(演绎+类比)思维(印) |
6.4.2 时间性思维(汉)、空间性思维(希、阿)和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印) |
6.4.3 悟性(直觉)思维(汉)、理性(逻辑)思维(希、阿)和直觉证悟思维(印) |
6.4.4 整体性/综合性思维(汉)、分析性思维(希、阿)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印) |
6.5 从民族文化看殊性 |
6.5.1 农耕文化(汉)、商贸文化(希)、沙漠游牧文化和外来文化(阿)及多元文化(印) |
6.5.2 儒道文化(汉)、科学文化(希)和宗教文化(阿、印)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发现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 |
7.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术语缩略表 |
附录2 参与者角色术语缩写表 |
附录3 英汉姓名对照表 |
附录4 英汉术语对照表 |
附录5 语言标注指南 |
附录6 汉语文本语料 |
附录7 印地语文本语料 |
附录8 阿拉伯语文本语料 |
附录9 希腊语文本语料 |
(2)How People Learn Ⅱ:Learners, Contexts and Cultures(Chapter 8)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题材分析 |
二、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一、翻译目的 |
二、翻译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评述 |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评述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三、翻译策略的选择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二、译文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教育学文本中词汇的翻译 |
一、词类转译法 |
二、增译法 |
第二节 被动句的翻译 |
一、译为汉语主动句 |
二、译为汉语被动句 |
三、译为汉语无主句 |
第三节 兼有状语功能的定语从句的翻译 |
一、译成原因状语从句 |
二、译成目的状语从句 |
三、译成结果状语从句 |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一节 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第二节 翻译过程中的收获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原文、译文 |
附录2:平行文本 |
附录3:术语表 |
致谢 |
(3)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视角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4 研究对象与语料选取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汉语语气研究 |
2.2.1 汉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
2.2.2 汉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
2.2.3 汉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
2.3 日语语气研究 |
2.3.1 日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
2.3.2 日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
2.3.3 日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
2.4 汉日语气对比研究 |
2.5 系统功能视角下的语气研究 |
2.5.1 人际功能研究 |
2.5.2 人际隐喻研究 |
2.5.3 汉语语气研究 |
2.5.4 日语语气研究 |
2.5.5 语气对比研究 |
2.6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引言 |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概念 |
3.2.1 系统 |
3.2.2 功能 |
3.2.3 精密度 |
3.2.4 盖然率 |
3.2.5 体现 |
3.2.6 例示 |
3.2.7 语境 |
3.3 语气系统 |
3.3.1 语气类别系统 |
3.3.2 语气语势系统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1 引言 |
4.2 陈述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2.1 精密度对比 |
4.2.2 句法手段对比 |
4.2.3 词汇手段对比 |
4.3 感叹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3.1 精密度对比 |
4.3.2 句法手段对比 |
4.3.3 词汇手段对比 |
4.4 疑问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4.1 精密度对比 |
4.4.2 句法手段对比 |
4.4.3 词汇手段对比 |
4.5 祈使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5.1 精密度对比 |
4.5.2 句法手段对比 |
4.5.3 词汇手段对比 |
4.6 小结 |
第五章 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1 引言 |
5.2 陈述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2.1 精密度对比 |
5.2.2 句法手段对比 |
5.2.3 词汇手段对比 |
5.2.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
5.2.5 语场特点对比 |
5.2.6 语旨特点对比 |
5.2.7 语式特点对比 |
5.2.8 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2.9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3 疑问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3.1 精密度对比 |
5.3.2 句法手段对比 |
5.3.3 词汇手段对比 |
5.3.4 语场特点对比 |
5.3.5 语旨特点对比 |
5.3.6 语式特点对比 |
5.3.7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4 祈使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4.1 精密度对比 |
5.4.2 句法手段对比 |
5.4.3 词汇手段对比 |
5.4.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
5.4.5 语场特点对比 |
5.4.6 语旨特点对比 |
5.4.7 语式特点对比 |
5.4.8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5 小结 |
第六章 汉日语气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
6.1 引言 |
6.2 内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
6.2.1 精密度对比 |
6.2.2 句法手段对比 |
6.2.3 词汇手段对比 |
6.3 外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
6.3.1 精密度对比 |
6.3.2 句法手段对比 |
6.3.3 词汇手段对比 |
6.3.4 语音手段对比 |
6.4 结语 |
第七章 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和差异 |
7.1 引言 |
7.2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与差异总结 |
7.2.1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 |
7.2.2 汉日语气系统差异 |
7.3 从语言类型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
7.3.1 从语序类型看共性 |
7.3.2 从语序类型看差异 |
7.3.3 从形态类型看差异 |
7.4 从思维维度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
7.4.1 从思维维度看共性 |
7.4.2 从思维维度看差异 |
7.5 从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
7.5.1 从社会文化看共性 |
7.5.2 从社会文化看差异 |
7.6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8.1 研究发现及创新 |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英汉、日汉对照人名术语表 |
附录2 莱比锡标注符号说明 |
附录3 文中语料 |
(4)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语料来源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英汉动结构式的共时研究 |
2.1.1 英汉动结构式的定义 |
2.1.2 英汉动结构式的类型研究 |
2.1.3 英汉动结构式的句法研究 |
2.1.4 英汉动结构式的语义研究 |
2.2 英汉动结构式的历时研究 |
2.2.1 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特征的研究 |
2.2.2 特殊动结构式或断代或专书的历时研究 |
2.3 英汉动结构式的跨语言对比研究 |
2.4 英汉动结构式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2.3.1 研究范围的局限性 |
2.3.2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分割 |
2.3.3 共性与差异对比认知机制和理据的研究不够深入 |
2.3.4 语料统计不充分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构式语法理论 |
3.1.1 构式的定义和内涵 |
3.1.2 构式与内部成分的互动 |
3.1.3 构式的基本特征 |
3.2 构式化理论 |
3.2.1 构式化的定义和内涵 |
3.2.2 构式化的基本特征和运作方法 |
3.3 语法化理论 |
3.3.1 语法化的定义 |
3.3.2 语法化的发展 |
3.3.3 语法化的主要特征和原则 |
3.3.4 语法化的机制和动因 |
3.4 力动态系统理论 |
3.4.1 力动态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
3.4.2 力动态模式的分类 |
3.4.3 力动态的促成和阻碍 |
3.5 诸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四章 英语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及特征 |
4.1 英语动结构式的历史分期 |
4.2 英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动词语义演变及特征 |
4.2.1 英语动结构式历时语序类型演变及特征 |
4.2.2 英语动结构式动词语义类型演变及特征 |
4.2.3 英语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构式层级网络 |
4.3 英语动结构式致事和结果补语的历时演变 |
4.3.1 英语动结构式致事历时演变及特征 |
4.3.2 英语动结构式结果补语历时演变及特征 |
4.4 小结 |
第五章 汉语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及特征 |
5.1 汉语动结构式的历史分期 |
5.2 汉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动词语义演变及特征 |
5.2.1 汉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演变及特征 |
5.2.2 汉语动结构式动词语义类型演变及特征 |
5.2.3 汉语动结构式的分类及层级网络 |
5.3 汉语动结构式致事及结果补语历时演变特征 |
5.3.1 汉语动结构式致事历时演变及特征 |
5.3.2 汉语动结构式结果补语历时演变及特征 |
5.4 小结 |
第六章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共性和差异 |
6.1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共性 |
6.1.1 主导语序是SVR的连续语序 |
6.1.2 显性致使类动结构式图式性最高,能产性最强 |
6.1.3 构式语义简洁语用高效 |
6.2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差异 |
6.2.1 英语语序类型逐渐增加而汉语逐渐减少 |
6.2.2 英语动结构式能产性远低于汉语 |
6.2.3 英语构式化主要机制为概念隐喻,汉语为类推 |
6.2.4 英语构式化根本动因为屈折标记系统渐趋消失,汉语为双音化趋势 |
6.3 小结 |
第七章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异同的认知动因 |
7.1 英汉动结构式语序的理据性差异 |
7.1.1 英语动结构式的顺序象似性 |
7.1.2 汉语动结构式的距离象似性 |
7.2 英汉动结构式概念化方式的差异 |
7.2.1 英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递次扫描” |
7.2.2 汉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总括扫描” |
7.3 英汉动结构式致使概念的识解差异 |
7.3.1 力动态的模式 |
7.3.2 英汉动结构式的层级动态识解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8.2 研究的主要发现 |
8.3 研究创新之处与意义 |
8.4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用到的电子资源 |
致谢 |
(5)英语被动结构汉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文体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被动结构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 |
2.2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
2.2.1 基于语料库的历时研究 |
2.2.2 基于语料库的共时研究 |
2.3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语料来源 |
3.2 研究对象 |
3.3 检索工具及步骤 |
3.4 研究方法 |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
4.1 英语被动结构语言特征 |
4.1.1 被动类型 |
4.1.2 形式特征 |
4.1.3 语义特征 |
4.1.4 语用特征 |
4.1.5 句法特征 |
4.2 英语被动结构主要对译形式考察 |
4.2.1 英语被动结构主要汉译形式之受事主题结构 |
4.2.2 英语被动结构主要汉译形式之主动式 |
4.2.3 英语被动结构主要汉译形式之被动式 |
4.2.4 英语被动结构主要汉译形式之处置式 |
4.2.5 英语被动结构主要汉译形式之兼语式 |
4.2.6 英语被动结构主要汉译形式之名词化及定语短语 |
4.2.7 英语被动结构主要汉译形式之虚化及类虚化 |
4.2.8 英语被动结构主要汉译形式之其他翻译句式及省略 |
4.3 英语被动结构语言特征对其汉译形式的影响 |
4.3.1 被动类型对汉译形式的影响 |
4.3.2 被动形式对汉译形式的影响 |
4.3.3 语义特征对汉译形式的影响 |
4.3.4 语用特征对汉译形式的影响 |
4.3.5 句法特征对汉译形式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发现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6)类型学视角下英、韩母语学习者汉语“被”字句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 |
1.3 语言类型学与二语习得研究 |
1.4 “被”字句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类型学视角下汉、英、韩语被动句的对比分析 |
2.1 汉、英、韩语被动句之被动标记及被动义的标记性 |
2.2 汉、英、韩语被动句的语序表现 |
2.3 汉、英、韩语动词被动化的条件 |
2.4 汉、英、韩语被动句事件视角与主语生命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韩母语学习者汉语“被”字句接受性测试分析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设计 |
3.3 接受性测试Ⅰ的实证结果分析 |
3.4 接受性测试Ⅱ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章 英、韩母语学习者汉语“被”字句产出性语料分析 |
4.1 基于语料库所产出语料的分析 |
4.2 基于问卷调查的半产出性测试分析 |
第五章 实证研究结果及习得影响因素分析 |
5.1 实证研究结果 |
5.2 语言类型共性的影响 |
5.3 语言类型差异的影响 |
5.4 “被”字句标记性程度的影响 |
5.5 学习策略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汉语“被”字句教学的启示 |
6.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附录1 英韩语母语者被字句测试卷 |
附录2 汉语本族语者被字句测试卷 |
(7)汉阿被动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致谢 |
1 导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 |
1.2.1 汉语被动句的研究 |
1.2.2 阿语被动句的研究 |
1.2.3 汉阿被动句的对比研究 |
1.2.4 三个平面语法观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语料来源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2 汉阿被动句的分类 |
2.1 汉语被动句的分类 |
2.2 阿语被动句的分类 |
3 汉阿被动句句法结构对比 |
3.1 句型 |
3.1.1 汉语标志被动句句型 |
3.1.1.1 介标型被动句 |
3.1.1.2 动标型被动句 |
3.1.2 阿语标志被动句句型 |
3.1.2.1 被动动词句 |
3.1.2.2 被动名词句 |
3.1.3 汉阿标志被动句句型对比 |
3.2 词法 |
3.2.1 主语 |
3.2.2 谓语动词 |
3.2.3 介词受词 |
4 汉阿被动句语义特征对比 |
4.1 格属 |
4.1.1 主语的格属 |
4.1.2 介词受词的格属 |
4.2 语义关系 |
4.3 语义指向 |
4.3.1 受事格的语义指向 |
4.3.2 施事格的语义指向 |
4.3.3 谓语动词的语义指向 |
5 汉阿被动句语用功能对比 |
5.1 语用省略 |
5.1.1 受事省略 |
5.1.2 施事省略 |
5.2 表义倾向 |
6 汉阿被动句差异成因分析 |
6.1 语言内部机制 |
6.2 语言间影响 |
6.3 认知 |
7 结论 |
7.1 有同有异,异大于同 |
7.2 认知是导致差异的根本原因 |
参考文献 |
(8)纽马克关联理论视角下《英汉翻译写作学》(节选)汉英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1.1 The Conten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Original Work |
1.1.2 The Conten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elected Source Text |
1.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Textual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1.2.1 Macro Textual Analysis |
1.2.2 Micro Textual Analysis |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2.1.1 Newmark's Correlative Theory and Relative Approaches Adopted |
2.1.2 Translation Schedule |
2.1.3 Translation Quality Control Program |
2.1.4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2.1 Implementation of Translation Plan |
2.2.2 Unforeseen Difficulties |
2.3 Post-translation Auditing |
2.3.1 Quality-Control Analysis Result and Revision Plan |
2.3.2 Specific Operations |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
3.1 Lexical Level |
3.2 Syntactic Level |
3.3 Textual Level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Contributions of the Transaltion Project |
4.2 Limita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4.3 Conclus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References |
Appendix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9)基于超大型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英语被动结构汉译考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相关研究 |
3. 研究设计 |
3.1 基本概念 |
3.2 语料来源 |
3.3 分析工具与步骤 |
4 被动结构的汉语对译特征分析 |
4.1 汉语对译形式总体分布特点 |
4.2 英语被动汉语主要对译形式语言特征考察 |
4.2.1 汉译被动式特征分析 |
4.2.2 汉译主动式语言特征分析 |
4.2.3 汉译受事主题结构语言特征分析 |
4.2.4 汉译动宾结构语言特征分析 |
4.2.5汉译处置式与兼语式语言特征分析 |
6. 结语 |
(10)英汉句法对比与互译——以张培基和夏济安的散文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英汉句法对比与互译——以张培基和夏济安的散文翻译为例 |
1. 形合与意合。 |
2. 被动与主动。 |
3. 静态与动态。 |
三、结束语 |
四、英汉语被动式的比较与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 [1]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D]. 王连柱.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How People Learn Ⅱ:Learners, Contexts and Cultures(Chapter 8)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马文倩.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D]. 耿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认知对比研究[D]. 黄广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2)
- [5]英语被动结构汉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文体考察[D]. 张蒙蒙.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6]类型学视角下英、韩母语学习者汉语“被”字句习得研究[D]. 唐传思. 暨南大学, 2019(04)
- [7]汉阿被动句对比研究[D]. 钱淑玲.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02)
- [8]纽马克关联理论视角下《英汉翻译写作学》(节选)汉英翻译报告[D]. 姜小漫. 厦门大学, 2019(08)
- [9]基于超大型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英语被动结构汉译考察与分析[J]. 王克非,刘鼎甲.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06)
- [10]英汉句法对比与互译——以张培基和夏济安的散文翻译为例[J]. 谢红梅. 校园英语, 20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