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教儿子学“创造”(论文文献综述)
陈丽榕[1](2019)在《叶圣陶的作文教学观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状况不太理想,学生的表达有困难,教师的教学不得法,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和教师的教学不满意。其实,我们如今遇到的许多难题叶圣陶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遇到过了,并且就这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给出了许多对策,许多见解和对策至今对我们还是很有指导作用的。叶圣陶对学生作文问题的探索与思考使他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作文教学观。叶圣陶的作文教学观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把写作和做人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在他的作文教学观的指导下,他对学生、教师和家长分别提出了一些要求:学生作文要“求诚”;语文教师必须对作文有正确的看法,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家长应该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做个合格的家长,承担起自己本就应该承担的教育子女的责任,积极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成长。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叶圣陶独立撰写的着作为主,结合他人对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的研究成果,从写作教学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进行研究,力图运用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中的精华,为小学作文教学面临的棘手问题提出一些供以参考的解决方法。叶圣陶的作文教学观实用性强,涵盖范围广,有些小学语文名师已经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结合自己的学生、自己的课堂来进行独具特色的作文教学。在他们的实践应用下,叶圣陶的作文教学观焕发出新的活力。
张乐之[2](2018)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体系现状及建构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习作系统贴近学生生活,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更新习作体例,但是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广大编写者的关注。本论文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模本,从苏教版习作体系的分析入手,力图发现问题,寻求解决之道。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提出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依据、方法和国内外研究情况。正文分三章。第一章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维度概览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体系。第二章分析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体系的现状,从教材习作系统中训练起步期的界定、阶段的划分、选编内容存在的问题以及编写模式存在的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第三章提出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体系的编写建议,力图寻找新的小学习作阶段目标,形成科学合理的习作教学体系。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徐晶晶[3](2018)在《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教学调查研究 ——以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为例》文中提出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教学是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修改过程依靠老师的思路。具体包括老师强行干预学生的感受;学生无感而发,老师指导过度;老师要求过于严格。二是学生自我评改与互相评改的态度和能力欠缺。具体包括学生不具备评改作文的态度;学生不具备评改作文的水平;学生不具备评改作文的方法。三是评改泛泛而谈,缺乏实效性。具体包括评论大而空,指导意义不大;评论浮于形式,流于表面。四是只评文,不评人。具体包括只改词句,不改立意;放纵学生抄袭的行为;文章的情感不真实。五是学生普遍具有不利于作文学习的一些特点,例如学习兴趣匮乏、学习习惯较差、学习能力欠缺、视野不够开阔,缺乏生活体验等。六是现有城市发展阶段带来的负面效应,随着青岛的城市发展进入经济稳定发展阶段、后工业化阶段、高度城市化阶段,作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家长的生存和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为了生存疲于奔命,难以顾及对孩子的培养。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写作评价和作文指导脱节。具体包括指导缺乏理解和沟通,评价过于武断;评价单一,缺少有意义的指导。二是学生缺少写作实践的经验。具体包括学生习作水平不高;学生缺少思考揣摩,死板地背诵。三是缺乏生活化作文的情境。具体包括: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资源狭隘。四是学生特点原因。具体包括:授课方式和教材改变带来的影响;生活水平带来的影响;环境改变带来的影响;父母与子女缺乏沟通交流。五是城市发展阶段原因。青岛的城市发展进入经济稳定发展阶段、后工业化阶段、高度城市化阶段,农民工的岗位和机会逐渐饱和,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劳动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学生家长带来了更大的生存和竞争压力。要改进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教学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认为应该主要采取以下策略:一是融合读写结合,建构评价标准。二是融合指导练笔,试用评价标准。三是融合自主作文,完善评价标准。四是融合作文修改,巧用评价标准。五是根据学生特点采取相应的评改方式。六是根据城市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评改方式。
邱雨茗[4](2017)在《童化作文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写作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儿童的写作兴趣以及写作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为了写而写,以致学生作文的言语、思维、内容越来越成人化,这个问题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历程与发展。高级教师吴勇提出了童化作文的理论,以期能让儿童作文能够重新回归到儿童身上。本文的作者也试图让作文的教学能立足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作者通过对所在学校的小学中年段作文教学进行调查与分析,在学习与借鉴吴老师童化作文理论的基础上展开教学。作者希望能通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总结出童化作文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的误区,并提出了有效的教学方法。最终通过本文达到让广大教师学习、参考、指导教学工作等目的,从而为语文作文教学实践的优化和语文教育课程改革与深化提供绵薄之力。论文分由绪论、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介绍了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主体部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吴勇的童化作文进行概念的界定,对童化作文的内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它的核心理念与目标,归纳出童化作文教学对于我们教学实践的启示。第二部分:结合新课改对于作文教学的新要求,对北海市实验学校中年段的作文教学情况做整体的调查了解。第三部分:在前面本校作文教学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童化作文理念指导下的作文教学,在写作题材和教学方式上开展了童化作文的教学实践,并对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对比发现学生作文中呈现的不同内容。第四部分:对于童化作文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总结反思,总结出一些实践中容易出现的误区以及童化教学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广大教师学习、运用、发展。
沈裔[5](2016)在《书里的幸福味道》文中研究说明阅读总能带给我们美好的情感,美好的情操,美好的憧憬。阅读,对一个家庭来说,也是提高幸福指数、增强家庭凝聚力的最佳路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注重养生、养颜,而通过阅读来滋养身心,给我们由内而外的调理,无疑是一种健康、理想的生活方式。作为父母,我们努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物质条件的同时,更不能忽略了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引领。用自身言行,教会孩子与书相伴,与书为友,享受阅读的快乐,那才是给他们最好的、受益一生的宝贵财富。
吴炳发[6](2015)在《在与时光交换中成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光是世上最神奇的东西。它从来都是一副公正的面孔,成全珍视者,毁灭藐视者。大自然用沉默与期待,与它交换出世界的缤纷;农夫用耐心与勤劳,与它交换出五谷的味道;孩儿用单纯与热情,与它交换出童年的精彩。作为一名教师,该拿什么与时光交换出专业的成长呢?
曹金萍[7](2014)在《小学生作文言语成人化的原因分析及策略探究》文中研究表明综观目前的小学生作文言语现状,出现了严重的言语“成人化”倾向,这不仅影响着学生作文的质量,也影响着学生对作文的正确认识,更影响着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力图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求诚”观点,以及潘新和教授提出的“言语生命”新理念为理论视角,运用文献研究、课例研究、课堂观察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分别从“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三个方面,深刻地剖析小学生作文言语成人化现象形成的多重原因。经研究发现,教师言语方式成人化,课程资源隐含大量成人化因素,学生缺乏儿童言语的积累等都是导致学生作文言语成人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第一,教师的教学言语应转向儿童化,以避免儿童对教师言语的模仿出现成人化倾向;第二,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促进儿童言语的积累,丰富小学生的作文言语表达;第三,充分挖掘作文教材和学生生活的言语环境中的儿童语言因素,来童化小学生的作文言语。总之,小学生作文教学应致力于引导学生用儿童的眼光观察世界,用儿童的大脑思考问题,用儿童的言语自由表达,真情交流,让小学生的作文言语回归童真,从而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孙明芝[8](2013)在《烟台市小学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深化实验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台市小学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实验从1988年龙口实验小学“大量读写,快速作文”开始,经历了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构建了基本框架。但从2001年课程改革以后,各科注重新教材培训,语文也不例外。课程改革十二年,烟台市语文“双轨”教学一度被冷落,忙于新教材的培训,忙于深挖教科书每篇课文的人文价值。在这期间,还是一本教科书占据了整个课堂,第二轨课外读写只是体现在读书笔记的摘抄数量上、手抄报上,读书的数量、质量、规划很随意,处于无序状态。这样一本教科书30几篇文章要想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谈何容易。因此如何深化研究“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如何构建适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规律的小学语文课程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阐述了烟台双轨教学的现状、选择本题的实践意义,也梳理了当前国内外大量读写的现状。第一章介绍了“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深化实验的背景,先介绍了烟台市小学语文从1988龙口实验开始到十一五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及深化此课题研究前后双轨教学基本结构的对比变化。第二章介绍了双轨识字教学的课程内容、基本策略与评价方式,构建了简约高效的识字教学模式与方便科学的识字量考察表。第三章介绍了双轨阅读教学的课程内容、基本策略与评价方式,构建了教科书阅读、泛阅读、经典诵读三位一体的阅读课程体系。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因此这一章也是论文的重点。本章树立大阅读教学观,突破教科书教学,使儿童阅读课程化、课内化、科学化、序列化。第四章介绍了双轨习作教学的课程内容、基本策略与评价方式,这一章比较单薄,刚刚进入研究,尚不成熟。
钱丽华[9](2013)在《中职语文写作策略教学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写作理应是主体为满足一定用途,达到一定目的,而运用材料去收到预期效果的书面表达。从本质上讲,是人的一种自发的交际行为,是一种天性的需求。而目前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却很不乐观,学生普遍写作能力欠缺,写作动力不足,写作教学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局面:学生不想写,老师不愿批。结合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职业发展特点,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行动研究的方法,提出将元认知理论、学习策略理论、写作策略理论应用于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对写作策略的理论以及中职学生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进而阐释了写作策略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并对其在中职写作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探究。在所任教的两个中职班进行了新一轮的写作策略尝试。首先从相关理论入手,了解和学习元认知策略、学习策略相关知识,从思想上认识到写作策略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和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自主能力,基于元认知策略展开写作策略训练。实验一阶段后发现学生的写作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写作策略的渗透可以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同时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辅助中职学生专业发展。
徐莹[10](2012)在《浅谈素质教育下的语文作文教学》文中研究说明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语文作文成为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
二、我教儿子学“创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教儿子学“创造”(论文提纲范文)
(1)叶圣陶的作文教学观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当今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二章 叶圣陶的作文教学观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指导 |
第一节 正确地认识作文 |
第二节 学生作文:“立诚”第一,习惯第二 |
第三节 教师指导:提高素养,学生为本 |
第四节 家长辅助:家教为辅,家校共赢 |
第三章 叶圣陶作文教学观的实际应用 |
第一节 叶圣陶父子、肖复兴父子对叶圣陶作文教学观的实践 |
第二节 小学名师对叶圣陶作文教学观的实践 |
结论 |
附录1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体系现状及建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课题的研究依据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体系概览 |
第一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习作目标与要求 |
第二节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体系内容构成 |
第三节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体系编排方式 |
第二章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体系的现状 |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系统中训练起步期的界定 |
一、目前教材习作起步期确定的理论依据 |
二、习作教材与最新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同步 |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材习作习作系统中阶段的划分 |
一、现行习作教材分步训练的实践基础 |
二、对“写话-片段-篇章”三步式结构的质疑 |
第三节 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系统内容的选编 |
一、习作内容庞杂缺少知识序列 |
二、编排混乱重复 |
三、技能训练序列混沌 |
四、个别习作安排毫无意义 |
第四节 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系统编写模式的选用 |
一、阅读与习作的割裂 |
二、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割裂 |
三、仿写式编写的缺陷 |
第三章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体系编写建议 |
第一节 低年级增加写话训练 |
一、“拼音作文”为何物 |
二、重视低年级写话训练 |
第二节 在教材中体现清晰的写作知识序列 |
一、教材编写渗透“过程” |
二、内容选择增加“选择性” |
第三节 习作训练紧扣单元阅读主题 |
一、前瞻渗透,小练笔发现语言运用价值点 |
二、单元重组,构建自己的教科书 |
三、小步前行,建立言语生长记录本 |
第四节 多元促写层级达标作文训练体系的构想 |
一、多元促写作文策略的构建 |
二、层级达标作文训练体系的建设 |
三、多元促写层级达标作文训练体系的展望 |
四、张弛有度论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后记 |
(3)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教学调查研究 ——以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本选题的创新性 |
四、本选题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教学现状调查 |
一、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当前高年级作文教学评改情况 |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过程 |
(一) 调查的原则与问卷设计 |
(二) 调查过程 |
三、问卷调查数据 |
(一) 对教师开展问卷调查的数据 |
(二) 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的数据 |
四、问卷分析 |
(一) 教师评改教学情况调查数据分析 |
(二) 学生评改教学情况调查数据分析 |
第二章 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修改过程依靠老师的思路 |
(二) 学生自我评改与互相评改的态度和能力欠缺 |
(三) 评改泛泛而谈,缺乏实效性 |
(四) 只评文,不评人 |
(五) 学生普遍具有不利于作文学习的一些特点 |
(六) 现有城市发展阶段带来的负面效应 |
二、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一) 写作评价和作文指导脱节 |
(二) 学生缺少写作实践的经验 |
(三) 缺乏生活化作文的情境 |
(四) 学生特点原因 |
(五) 城市发展阶段原因 |
第三章 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教学改进策略 |
一、融合读写结合,建构评价标准 |
二、融合指导练笔,试用评价标准 |
三、融合自主作文,完善评价标准 |
四、融合作文修改,巧用评价标准 |
(一) 学生自评 |
(二) 学生互评 |
(三) 教师评改 |
五、根据学生特点采取相应的评改方式 |
六、根据城市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评改方式 |
第四章 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教学改进效果 |
一、有效促进语文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
二、显着推动高年级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童化作文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相关研究 |
1. 研究着作 |
2. 学术论文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一、童化作文教学的理解 |
(一) 童化作文概念的理解 |
(二) 童化作文的理论依据 |
1. 儿童教育心理学的要求——立足儿童的角度 |
2.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3. 现实的需要:回归对于儿童的关注 |
(三) 童化作文教学的特征 |
1. 教学方式 |
(1) 润养文心 |
(2) 创设功能性写作的语境 |
(3) 唤醒儿童的表达欲望 |
(4) 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 |
(5) 多样化的习作评价 |
2. 教学内容 |
(1) 开发适合儿童的作文课程类型 |
(2) 建立与作文教材互为补充的作文训练体系 |
(四) 童化作文教学的启示 |
1. 建立以儿童为主体的教学观 |
2. 营造和谐的写作氛围 |
3. 明确写作动机 |
4. 潜移默化培养写作思维 |
5. 构建回归儿童生活的新课程生态观 |
二、北海市实验学校作文教学现状调查 |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
(二) 调查结果分析 |
1. 北海市实验学校中年段学生的写作兴趣 |
2. 北海市实验学校中年段学生对教材中写作题材的喜好 |
3. 北海市实验学校中年段学生写作素材的来源 |
4. 北海市实验学校中年段学生写作的思想情感情况 |
5. 北海市实验学校所用教材中作文题材的使用情况 |
6. 北海市实验学校的作文教学情况 |
三、童化作文的教学实践 |
(一) 丰富儿童写作的题材 |
1. 从学生充满童心的世界出发 |
2. 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
(二) 革新作文教学方式 |
1. 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交往欲求 |
2. 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写作思维的培养 |
3. 在作文教学中呼唤感情的抒发 |
(三) 作文中呈现的新面貌 |
1. 作文饱含真情实感 |
2. 语言表达具有个性化特点 |
3. 内容富于想象力 |
四、童化作文教学实践的原则 |
(一)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
(二) 重视文心的润养 |
(三) 关注儿童阅读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6)在与时光交换中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教育情怀决定成长境界 |
素养阅读决定成长格局 |
教育写作决定成长高度 |
(7)小学生作文言语成人化的原因分析及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
1.1 概念界定 |
1.2 理论基础 |
2 小学生作文言语成人化的现状调研与原因分析 |
2.1 小学生儿童言语积累的现状导致作文言语成人化 |
2.1.1 小学生作文言语成人化的调查分析 |
2.1.2 小学生缺乏丰富的儿童言语积累 |
2.2 教师的言语方式导致作文言语成人化 |
2.2.1 教师的教学言语方式成人化 |
2.2.2 教师自身缺乏儿童言语素养 |
2.3 课程资源导致学生作文言语成人化 |
2.3.1 教材部分习作内容远离儿童现实生活 |
2.3.2 作文教材习作范例语言表达缺乏童真和童趣 |
3 摒弃小学生作文言语成人化现象的策略探究 |
3.1 加强小学生儿童言语的积累 |
3.1.1 指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 |
3.1.2 在学生的阅读中训练儿童言语 |
3.2 教师言语的方式转向儿童化 |
3.2.1 教师的教学言语转向儿童化 |
3.2.2 教师提高自身儿童言语素养的途径 |
3.3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中利于积淀童言的因素 |
3.3.1 作文教材引儿童生活之“水” |
3.3.2 重组文质兼美的习作范例写作引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烟台市小学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深化实验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深化实验的基本背景 |
1.1 烟台市小学语文二十年的改革历程 |
1.1.1 “八五”期间:建立小学语文“双轨”教学基本框架 |
1.1.2 “九五”期间:形成“双轨”教学基本体系 |
1.1.3 “十五”期间:建立“双轨”教学基本常规 |
1.2 烟台市小学语文“双轨”教学基本结构之变化 |
1.2.1 两条轨之变化 |
1.2.2 “四个结合”之变化 |
1.2.3 “五个关系”之变化 |
1.3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问题 |
1.3.1 教学定位的问题 |
1.3.2 教学内容的问题 |
1.3.3 教学方式的问题 |
第二章 双轨识字教学 |
2.1 双轨识字教学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 |
2.2 双轨识字教学的基本策略 |
2.2.1 双轨识字教学的高效方法 |
2.2.2 双轨识字教学的基本模式 |
2.3 双轨识字教学基本评价方式 |
第三章 双轨阅读教学 |
3.1 经过融合的教科书阅读教学 |
3.1.1 经过融合的教科书阅读课程体系基本内容 |
3.1.2 经过融合的教科书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
3.1.3 经过融合的教科书阅读教学的基本评价原则与方式 |
3.2 课外阅读教学 |
3.2.1 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 |
3.2.2 课外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
3.2.3 课外阅读教学的基本评价形式 |
第四章 双轨习作教学 |
4.1 双轨习作教学课程体系基本内容 |
4.1.1 经过融合的教科书习作教学课程体系基本内容 |
4.1.2 课外习作课程体系基本内容 |
4.2 双轨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
4.3 双轨作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4.4 双轨习作教学的基本策略 |
4.5 双轨习作教学的基本评价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幸福在哪里》《雨后》教学设计 |
附录 2:小学 1——2 年级识字量考查表 |
附录 3:经过融合的教科书阅读教学模式 |
附录 4:朗读与背诵评价 |
附录 5:长岛三年级语文试题 |
附录 6:牟平实验小学梯式分级阅读书目 |
附录 7:莱山实验小学的经典诵读课程体系 |
附录 8:牟平实验小学分级阅读测验库 |
附录 9:龙口小练笔资源库 |
附录 10:双轨习作教学的基本评价方式的 4 个案例 |
附录 11:芝罘区四位一体,构建课内外融合的课程体系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中职语文写作策略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目标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意义 |
第一章 中职语文写作策略教学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学习策略理论 |
第二节 写作策略理论 |
第三节 元认知理论 |
一、元认知概念 |
二、元认知的构成 |
三、元认知策略 |
第二章 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
第一节 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
一、中职生写作现状调查研究 |
二、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
第二节 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写作策略的可行性分析 |
一、中职学生身心特点和写作特点 |
二、有效写作教学需求 |
三、职业教育特殊需求 |
第三章 中职语文写作策略教学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元认知能力培养 |
一、学习有关写作的元认知知识 |
二、深刻体验认知过程中的各种情感 |
三、加强对写作过程的监控与反思 |
四、元认知策略教学 |
第二节 写作策略教学尝试 |
一、写作策略教学的实施 |
二、写作策略教学实例 |
第四章 中职语文写作策略教学的评价及反思 |
第一节 中职语文写作策略教学的评价 |
一、评价标准 |
二、评价主体 |
三、评价内容 |
四、评价方法 |
第二节 中职语文写作策略教学的反思 |
一、实践效果反馈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三、写作策略教学的努力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10)浅谈素质教育下的语文作文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 右脑开发, 提高想象能力, 创造能力 |
2. 引导阅读, 唤起兴趣 |
3. 走进生活, 积累素材 |
4. 自己评改, 提高能力 |
5. 撷取生活亮点, 织成作文素材 |
四、我教儿子学“创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叶圣陶的作文教学观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启示[D]. 陈丽榕.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2]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体系现状及建构策略[D]. 张乐之. 苏州大学, 2018(04)
- [3]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教学调查研究 ——以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为例[D]. 徐晶晶. 曲阜师范大学, 2018(02)
- [4]童化作文教学实践研究[D]. 邱雨茗.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2)
- [5]书里的幸福味道[J]. 沈裔. 江苏教育研究, 2016(26)
- [6]在与时光交换中成长[J]. 吴炳发. 中小学德育, 2015(10)
- [7]小学生作文言语成人化的原因分析及策略探究[D]. 曹金萍. 宁波大学, 2014(03)
- [8]烟台市小学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深化实验与研究[D]. 孙明芝. 鲁东大学, 2013(S2)
- [9]中职语文写作策略教学探究[D]. 钱丽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5)
- [10]浅谈素质教育下的语文作文教学[J]. 徐莹. 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