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真菌病害及防治

蝎子真菌病害及防治

一、蝎子真菌病害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宇[1](2021)在《番茄中灰霉菌小种Taian致病力的探究》文中认为灰霉病(Gray mold)是一种重要的死体营养型真菌病害,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严重危害了多种经济作物。番茄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生产过程中易遭受多种病原菌的侵害。灰霉菌对设施栽培番茄的危害尤其严重,是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病害之一。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寄主范围广、生理小种多,这增加了番茄抗病育种的难度,目前在番茄中仍未找到有效抗源。比较生理小种的致病力差异,解析灰霉菌的发病机理是阐明植物抗性机理和进行抗性育种的前提。为此,我们分离了新的灰霉菌小种,并在此基础上对它和参考菌株B05.10进行了致病力的比较。首先,从泰安地区感染灰霉病的番茄叶片中分离病原,通过ITS测序和人工接种确定分离到的病原菌为新的灰霉菌小种,命名为Taian。我们将Taian菌株与灰霉菌模式菌株B05.10进行了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上的对比。结果表明,Taian和B05.10的菌丝生长速率相似;在菌落形态和孢子形态上,Taian与B05.10具有明显差异;在产孢量上,Taian与B05.10相比产孢量较低。这些结果表明,Taian和B05.10存在遗传背景差异。实验室在前期已建立起成熟的灰霉菌接种体系,我们利用栽培番茄M82、CM、AC、MM,通过侵染离体番茄叶片的方式对两小种致病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B05.10菌株相比,Taian菌株在番茄中的致病力较弱。且两个灰霉菌小种的致病力均受到宿主遗传背景影响。茉莉酸信号通路介导的植物免疫反应是植物防御死体营养型病原菌的重要机制。为了确定Taian和B05.10两灰霉菌小种的致病力与番茄中JA诱导抗性的关系,我们利用两灰霉菌小种分别对JA合成受阻突变体spr2和spr8进行接种实验。结果表明,被灰霉菌小种侵染后,spr2和spr8与其背景型相比更易感病。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灰霉菌侵染后,正常植物中JA响应基因PI-II和PR-STH2表达均被强烈诱导,而spr2中两基因的表达明显被抑制。上述结果表明,番茄对灰霉菌的免疫反应依赖于植物的JA信号传导。为了进一步探寻灰霉菌株Taian和B05.10的致病力差异是否与植物的JA信号通路相关,我们对M82与AC进行50μM JA预处理。外源JA处理后,两个灰霉菌小种均显着诱导了PI-II基因的转录表达。在M82中,外源JA处理后,植物对两个灰霉菌小种的抗性均显着增强。而在AC植株中,JA处理没有诱导植物对B05.10的抗性,但是显着增强了植物对Taian小种的抗性。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灰霉菌与番茄的互作机制在不同遗传背景的番茄(如AC和M82)中存在差异。AC中JA诱导的抗性反应不同于M82中JA诱导的抗性,这一差异和植物防御灰霉菌有关。Taian与B05.10小种在M82中致病力差异显着,而在AC中两个小种致病力差异不明显。这表明灰霉菌与番茄的互作和植物中JA诱导的抗性反应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分析灰霉菌种和番茄种之间致病力的差异,为解析灰霉菌-番茄互作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线索,为番茄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志新,鲁雷震,周景波,封成玲,贾紫伟,宁亚维,贾英民[2](2021)在《抗真菌肽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有害真菌已造成植物真菌病害、食物污染和人类真菌感染等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危害,且其逐渐增加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导致真菌防治日益困难。传统的合成类抗真菌药物具有药物残留和毒副作用,已不能满足需求,作为生物机体天然防御分子的抗真菌肽已成为应对真菌危害及耐药性的重要研究对象。抗真菌肽能够抑制有害真菌,具有高效、广谱、安全的特性,且其独特的抑菌机理解决了真菌耐药性的问题,在真菌防治中逐渐受到关注。基于此,主要从真菌的危害以及抗真菌肽的来源、分离纯化方法、抑菌机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述,以期为抗真菌肽的研究提供参考。

李磊[3](2020)在《基于生物多样性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生态防控》文中认为根结线虫(Root-knot Nematodes)作为猕猴桃根部的重要病原物,其为害已成为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目前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化学农药长期使用常造成病害抗性产生、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等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鉴定猕猴桃根结线虫侵染根部产生的病害特征,同时观察病原线虫形态并辅以分子生物学手段明确其种类;使用植物乙醇粗提物对根结线虫进行毒力测定,筛选出对线虫活性较好的粗提物进行田间验证;采用在猕猴桃果园伴生不同植物对根结线虫进行调控,调查其对果园生态的改善效果,进一步得到调控效果较好的植物进行套种。初步明确生物多样性对猕猴桃生态环境、果实品质、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等因子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影响,探索出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新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线虫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研究了猕猴桃园根结线虫发生种类,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及r DNA-ITS序列测定,鉴定了病原线虫与Meloidogyne incognita同源性达99%,结合病害侵染引起的猕猴桃根部发病特征,明确了猕猴桃根结线虫种类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2.测定了22种植物乙醇粗提物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植物粗提物对根结线虫均有一定活性,其中以蕺菜、万寿菊、蓖麻等乙醇粗提物对线虫毒杀活性较强,处理2龄幼虫24 h后其校正死亡率分别达90.89%、88.26%和89.32%,LC50分别为2.31 mg/m L、2.66 mg/m L和3.38 mg/m L,田间试验表明,筛选的3种植物粗提物以万寿菊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55.90%,与蕺菜和蓖麻乙醇粗提物处理差异显着。3.在猕猴桃园套种(小麦、大麦、鼠茅草、蕺菜、蚕豆和黑麦草)6种伴生植物,分别调查了各处理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情况,调查和测定了伴生植物对果园杂草种类、生态、果实品质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伴生对根结线虫具有一定的调控效果,其中以蕺菜伴生果园猕猴桃根结线虫的发病率最低,为13.74%,其相对防效达到43.89%。同时,伴生植物能够降低果园杂草种群,提高果园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蕺菜伴生能降低土壤温度。另外,蕺菜伴生还能提高猕猴桃产量和果实品质,处理后其果实平均横径为52.44mm、平均纵径为79.33 mm,单果体积、单果重和亩产量比对照(常规栽培)分别增加24.75%、12.04%和12.05%,差异显着;蕺菜伴生处理后猕猴桃果实维生素C、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等含量与对照(常规栽培)相比差异显着,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4.60%、28.29%、43.46%、26.03%和45.86%。4.套种蕺菜后猕猴桃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种类和数量、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根际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13.95%、7.92%和3.94%;土壤微生物种类以细菌为优势种群,放线菌次之,而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9.01%、28.89%和16.32%;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02%、12.63%、17.57%和7.98%。相关性分析表明,套种蕺菜后猕猴桃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土壤中细菌数量、真菌量、放线菌数量、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极显着正相关;土壤细菌数量与蔗糖酶活性显着正相关,与磷酸酶活性极显着正相关;土壤真菌数量与蔗糖酶活性极显着正相关。土壤放线菌数量与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显着正相关。

艾丹[4](2020)在《蓝莓采后病害及其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蓝莓,属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mu)植物。蓝莓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是五大健康水果之一。蓝莓采后病害侵染严重,使其商品性降低或丧失,阻碍其产业发展。对于蓝莓采后病害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与防治尤为重要。因此,寻找安全及对环境友好的有效方法已成为当前蓝莓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蓝莓果实上成功分离出一株对蓝莓采后灰霉菌和链格孢菌有很好生防作用的菌株T-2,经鉴定为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此外,对该美极梅奇酵母T-2的安全性及对蓝莓采后灰霉菌和链格孢菌的抑制作用,对常温下蓝莓贮藏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组织分离法从采后蓝莓果实上共分离出5种致病菌,分别为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其中灰霉菌和链格孢菌为蓝莓果实采后主要病原真菌。2、从蓝莓果实上分离出一株对采后蓝莓具有很好贮藏保鲜效果的生防酵母菌,命名为T-2,鉴定为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对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证明其安全无毒。3、T-2非挥发性物质对蓝莓采后的灰霉菌和链格孢菌不具有直接抑制作用,但可以通过竞争作用影响灰霉菌和链格孢菌菌丝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T-2浸泡蓝莓后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在常温下将蓝莓的自然腐烂率降低了40%。4、T-2抑制蓝莓采后病害作用机理包括以下几方面:T-2能够在4℃和20℃条件下迅速在蓝莓果实伤口处定殖,与病原菌竞争营养和空间;T-2可以使蓝莓果实保持较好的品质,从而延长货架期;T-2能够诱导蓝莓果实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提高,增加果实的抗病性及耐贮性。

吴佳[5](2020)在《菘蓝抗菌基因的分离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植物病原菌抗药性严重影响作物病害的有效防控,多抗性细菌的产生更是威胁到动植物以及人类健康,抗菌肽(AMPs)因具有强大的抗真菌、抗细菌、抗病毒、抗寄生虫、抗炎症和抗肿瘤等特性而备受关注,进而被挖掘出来作为新的蛋白农药和生防制剂。十字花科植物菘蓝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而广为人知,包括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抗白血病、提高免疫力、抑制血小板聚集、解毒、抗炎症、抗过敏等作用。枯草芽胞杆菌被认为是研究外源蛋白表达的合适宿主,在分泌表达过程中不产生内毒素,并且能直接将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是广泛用于生产异源蛋白的理想宿主。本研究利用枯草芽胞杆菌表达系统分离和筛选菘蓝中的AMPs,旨在探索出新的AMPs,为抗药性病菌的有效药剂开发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 成功构建菘蓝c DNA文库,并筛选出候选抗菌肽。菘蓝c DNA文库的滴度为5.6x 106 CFU/m L,初步筛选出14个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强大的抑菌活性的候选抗菌肽编码基因,选取Ii R515和Ii R915基因做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Ii R515和Ii R915基因编码的抗菌肽能够显着抑制灰葡萄孢B05.10的生长。构建Ii R515和Ii R915的His-tag融合蛋白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得到纯蛋白,Ii R515和Ii R915对4种不同指示菌(小麦苗枯病菌1.1999、番茄溃疡病菌YCKYBI、水稻白叶枯病菌XG-25和劳尔氏青枯菌R21-5)的MIC范围分别为10-20μM和15-25μM。所得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无相似性较高的序列,在抗菌肽数据库中也没有发现同源序列,所以,推测Ii R515和Ii R915为全新的抗菌肽。2. Ii R515和Ii R915稳定性较好,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在100℃条件下加热15 min后,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属于热稳定型AMPs。Ii R515和Ii R915在p H范围为3-9时,具有较稳定的抑菌活性,在365 nm紫外线,照射距离100 cm条件下持续照射150分钟后抑菌活性仍不受影响。用7种不同的酶(蛋白酶E,蛋白酶K,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α-淀粉酶,脂肪酶)处理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结果显示Ii R515和Ii R915可以被蛋白酶K和蛋白酶E降解。用UREA、EDTA、SDS和TWEEN-20四种化学试剂处理抗菌肽后,发现其抑菌活性不受影响。3. Ii R515和Ii R915在不同植物盆栽试验上能明显控制作物病害的发生。Ii R515和Ii R915对土传病害病原菌小麦苗枯病菌1.1999和番茄溃疡病菌YCKYBI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离体叶片测试结果显示Ii R515和Ii R915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RH3具有抑制作用。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还能明显抑制辣椒疫霉病菌LT263在烟草上的侵染和扩展。将Ii R515和Ii R915构建到病毒载体上转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在本氏烟体内进行瞬时表达,结果表明Ii R515和Ii R915能够显着抑制灰霉病菌B05.10在烟草叶片上引起的坏死斑。4. Ii R515和Ii R915对动物较安全,对哺乳动物红细胞无溶血性。Ii R515和Ii R915对秀丽隐杆线虫N2有明显的趋避作用,但不具有杀线活性。用转基因芽胞杆菌喂食线虫后,与喂食对照菌株WB800-e相比,各处理的线虫繁殖力没有显着变化,线虫虫体长度也无显着差异。溶血性测定结果表明Ii R515和Ii R915几乎无溶血作用,对哺乳动物和人类安全,为将来在临床上应用提供可能性。5. 抗菌肽抑菌的作用机制多种多样,主要是通过与病原菌相互作用以增强其细胞壁和细胞膜通透性来达到杀菌的目的。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的结果显示,与WB800-e相比,Ii R515和Ii R915转基因菌株表面呈现出皱缩、扭曲、变形甚至形成穿孔,细胞完整性明显受到破坏。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下,Ii R515和Ii R915转基因菌株被碘化丙啶(PI)染色,显示出红色荧光。流式细胞分析表明与对照菌株相比,转基因菌株细胞的荧光强度和细胞内颗粒复杂程度明显增高。Ii R515和Ii R915转基因菌株细胞膜流动性监测也显示出与对照WB800-e相比,细胞膜内部流动性明显降低。随着孵育时间的增加,Ii R515和Ii R915菌株细胞膜的膜电位(ΔΨ)也显着增加。这些结果表明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损伤和破坏细胞膜结构。

郭向阳[6](2020)在《海南岛文心兰产业园区病叶组织真菌和细菌的多样性及优势真菌的致病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南岛夏季高温高湿诱发的真菌与细菌病害是制约热带兰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快速准确地鉴定病原真菌与细菌的物种多样性,并研究优势病原菌的致病性.对于有针对性的展开热带兰病害防控及治理极为关键。本研究从海南博大兰花科技有限公司的两个文心兰苗圃的三个大型塑料薄膜连栋式温室中广泛采集文心兰病叶样品。借助真菌DNA条形码片段ITs的序列、细菌16S序列,鉴定病原真菌与细菌种类,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可培养的病原真菌。在此基础上,采用回接法研究常见病原真菌对宿主植物的危害,对病原真菌的显微形态、培养物形态以及观赏植物感染病菌后的病害特征等做了详细的记录和描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集样品258份,获得分离培养细菌菌株及标本265份,鉴定细菌共191种,具有较高多样性。其中以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13%,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13%,Curtobacterium短杆菌属 10%,Kosakonia 9%,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 8%,泛菌属Pantoea 7%,克雷伯氏菌属Kiebsiella 5%属细菌为主,其次还有Pseudomonas 假单胞菌属、Methylobacterium 甲基杆菌属、Paraburkholderia、Caballeronia、Luteibacter、Erwinia欧文氏菌属、Leclercia勒克氏菌、Salmonella沙门氏菌、Bacillus芽孢杆菌属、Enterococcus肠球菌属、Lelliottia、Proteoberacteria变形杆菌、Saphylococus葡萄球菌属细菌等。分离到的上述细菌中.泛菌、肠杆菌、克雷伯氏菌等常在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相关报道中出现,是常见的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病原菌。本研究分离获得真菌培养物119株,鉴定病原真菌共39种。其中物种最丰富的是间作壳属Diaporthe 6种(Diasporthe sp.1.Diaporthe sp.2,Diaporthe encalyptorum,Diaporthemiriciae,Diaporthe sackstonii,Diaporthe churashimaensis)和弯孢属Curvularia 5种(Cnrvularia eragrostidis,Curvtlaria intermedia,Curvularia lunata,Curvularia sp.1,Curvudaria sp.2)。此外,镰刀属Fusarium 4 种(Fusarium solani,Fusarium fujtkuroi,Fusarium axysporum,Fusartum penzigii)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3种(Colletotrichum glaeosporioides,Colletotrichum coelogynes,Colletotrichum sp)。在真菌营养型方面,病原型(Pathotroph)真菌物种最丰富,共10 种(Bipolaris cactivora、Curvularia intermedia、Curvularia lunata、Curvularia sp.2、Dirkmeia churashimaensis、Exserohilum meginnisii、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Tremateia guiyangensis),其次是腐生型(Saprotroph)共9种(Apiotrichum mycotoxinivorans、Aspergillus fumigatus、Muyocopron alcornii、Choanephoraceae sp.1、Paraconiothyrium thysanolaenae、Penicillium oxalicum、Phaeosphaeria thysanolaenicola、Talaromyces sp、Talaromyces thailandensis)。还有一些真菌被报道不止一种营养型,如病原-共生兼性营养型(Pathotroph-Symbiotroph)共9种(Colletotrichum coelogynes、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Colletotrichum sp、Diaporthe eucahptorum、Diaponhe mirciae、Diaporthe sackstonii、Diaporthe sp.1、Dkaporthe sp2、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病原-腐生-共生兼性营养型(Pathotroph-Saprotroph-Symbiotroph)共 5 种(Fmarium fujikuroi、Fusarmm oxysporum、Fusarium penzigii、Fusarium solani、Pvrenochaetopsis mdica)*腐生-共生兼性营养型(Saprotroph-Symbiotroph)有1种Xylaria feejeensis,另外还有5种真菌未能确定营养型。分离频度较高的前10种真菌依次是Muyocopron alcornii 26株、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12株、Diaporthe miriciae 6株、Paracaoniothyrium thysanolaenae 5 Curvularia eragrostidis 4株、Diaporthe sp.14 Fusarium solani 4株、Curvularia sp.13株、Curvularia sp.2 3株、Talammyces thailandensis 3株,将这10种真菌在健康的文心兰组培幼苗上进行回接并验证其致病性,回接菌株的幼苗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感病症状,其中接种Muyocopron alcornii、Colletotrichum gloesporioides、Diaporthe miriciae和Curvlaria sp.1的幼苗发病极快,接种后1-2天就会出现明显病状,致病性明显。本研究从文心兰染病叶片上检测到多样性真菌与细菌,这一结果证实海南岛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极易滋长真菌、细菌。常见的真菌极易侵染幼苗,可能是热带兰产业健康的潜在威胁,有必要深入研究病原细菌和真菌与文心兰之间的致病特性与机理。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常见病原真菌与细菌的致病机理,以及综合病害的防控措施奠定基础。

边瑞玲[7](2020)在《减毒病毒CHV1在植物细胞与真菌细胞中的跨界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菌细胞内存在着种类诸多的病毒或病毒类复制因子,统称为真菌病毒。少部分真菌病毒能够抑制寄主真菌的致病能力,引起病原菌致病力衰退。由于真菌病毒具有弱毒的特性,是一种重要的生防菌资源,因而受到了国内外植保科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自然界中真菌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真菌菌丝融合进行水平传播,或者通过分生孢子进行垂直传播。然而,病原真菌常发生营养体不亲和反应,营养体不亲和性菌株在菌丝接触时会诱导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阻碍真菌病毒在不同菌株中扩散,进而影响了真菌病毒的生防效果。为明确真菌病毒是否可以感染植物细胞,以植物为介体在真菌和植物间跨界传播。本研究利用真菌-植物-病毒互作研究体系得出以下结论:1.分别筛选了4种真菌病毒,包括减毒病毒属(Hypoviridae)的两个病毒:板栗疫病菌减毒病毒1(Cryphonectria hypovirus 1,CHV1)和链格孢菌减毒病毒1(Alternalia atanata hypovirus 1,Aa HV1),及葡萄座腔菌病毒1(Botryosphaeria dothidea virus 1,Bd V1)和ds RNA线粒体真菌病毒立枯丝核菌线粒体病毒328(Rhizoctonia solani mitovirus 328,Rs MV-328)。分别提取4种病毒的遗传物质,摩擦接种至模式植物普通烟植株上,分析其侵染复制情况。结果发现CHV1和Aa HV1能够在接种叶中复制但不能系统性运动,而Bd V1和Rs MV-328则不能侵染普通烟。2.当CHV1分别与植物病毒PVX、PVY、CMV、TMV等复合侵染时,CHV1可进行长距离系统性运动,说明植物病毒可以协助CHV1在植株中进行系统性扩散。3.当CHV1摩擦接种组成型表达TMV运动蛋白30K的转基因烟草(普通烟-30K)植株时,发现CHV1可在TMV运动蛋白30K存在条件下进行系统性侵染,此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植物病毒的运动蛋白可以协助真菌病毒CHV1在植物中进行长距离系统性运动。4.发现TMV与CHV1复合侵染时,在植物寄主普通烟中,TMV促进了CHV1的侵染和复制;在真菌寄主(Fusarium graminearum)中,CHV1增加了TMV的侵染和复制,说明植物病毒TMV和真菌病毒CHV1之间存在着条件性的协同互作。5.将真菌与病毒复合接种寄主植物普通烟植株上,检测发现在TMV存在条件下,CHV1可从真菌传播到整株植物,并且能够以此植物为介体传播至侵染植物的其他真菌寄主中。同样,在CHV1存在的情况下,真菌捕获植物病毒TMV的效率也大大提高。此结果进一步表明,植物病毒和真菌病毒之间存在着寄主依赖性的协同互作,彼此促进彼此的跨界感染。本研究揭示了自然界中存在着植物与真菌互作介导的病毒传播途径,同时为真菌病毒的胞外传播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表明真菌病毒能够感染植物,并以植物为媒介,经植物载体在共侵染的植物病原菌群中进行传播,从而实现利用减毒真菌病毒防治植物病原真菌的目的,为突破真菌病毒生防技术瓶颈提供了一种可能。

陈燕[8](2020)在《一氧化氮熏蒸对干果贮期病害抑制及毒素清除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新疆果品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是我国干果的主产区之一,其中很有特色的干果为杏干和红枣。杏干和红枣在长期贮藏时易发生霉变(真菌毒素)及滋生虫患,使其失去食用价值,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干果主要的真菌毒素为黄曲霉毒素(AFT)和赭曲霉毒素A(OTA),误食后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研究新疆杏干和红枣贮期病害防治技术和真菌毒素清除的方法,对干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氧化氮(NO)是生物体内含有自由基的气态分子,可作为一种高效的气体熏蒸剂影响生物体内相关酶的活性,抑制真菌孢子的萌发和生长发育,从而有效控制果品采后的真菌病害。本论文以新疆红枣和杏干为研究试材,针对干果贮期真菌病害和毒素积累等问题,采用气体熏蒸处理技术,考察了NO熏蒸对干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了NO熏蒸对干果表面优势菌及病害的抑制作用,探讨了NO对干果优势菌的抑制机制,明确了其对毒素的清除作用。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论述如下:1、研究了NO熏蒸对杏干真菌病害的抑制和对杏干贮藏品质的影响;以SO2熏蒸作为阳性对照,考察了NO熏蒸对鲜杏熏蒸后再晾晒制成杏干后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NO熏蒸3 h后,结果说明:(1)NO熏蒸对杏干中黄曲霉(A.flavus)、黑曲霉(A.niger)和意大利青霉(P.italicum)引起的病害有强烈的抑制作用,1500μL/L NO熏蒸在72 h内病害指数为0,完全抑制了杏干体内病害的发生。(2)1500μL/L NO熏蒸能显着减少杏干自然病虫害的发生,降低杏干霉变率、虫蛀率、菌落总数(TAMC)和霉菌酵母计数(TYMC);900μL/L NO熏蒸可较好的保持杏干的贮藏品质,延缓褐变度的上升,减少水分活度(Aw)、水分、可滴定酸(TA)、可溶性固形物(TSS)、和还原糖含量的下降,抑制抗坏血酸(As A)的氧化和营养成分损失;熏蒸结束后NO残留量符合现行标准。(3)NO熏蒸鲜杏再经制干后,200μL/L NO熏蒸较好保持杏干含水量、Aw和表面色泽;延缓果实失重的下降和褐变的上升,维持TSS、总酸、As A和还原糖含量在较高水平,且无有害残留。表明NO熏蒸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杏干病害的发生,保持了贮藏品质,提高了食用安全性。2、研究了NO熏蒸对红枣优势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筛选出适宜的NO熏蒸浓度,考察了NO对红枣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灰枣为研究试材,采用不同浓度NO熏蒸3 h后,NO熏蒸显着降低了A.niger引起灰枣病害的发生,600μL/L的NO可以完全抑制黑曲霉病,抑制率为100%;显着降低灰枣失重率、霉变率、虫蛀率、褐变度和微生物总量(TAMC和TYMC);有效延缓了水分、TSS、还原糖、TA和As A含量的下降。结果表明NO熏蒸显着抑制了灰枣的真菌病害,明显减少了营养成份的损失,很好保证了灰枣的原有品质。3、研究了NO熏蒸对杏干和红枣等干果优势菌A.flavus,A.niger和P.italicum的体外抑制机制,比较了NO和SO2对三种干果优势真菌的抑菌效果。采用不同浓度NO熏蒸处理后,NO熏蒸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A.flavus、A.niger和P.italicum的菌落扩展和菌丝体生长。NO对这三种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FC)和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为600、450、450μL/L和33、27、27 m L/L;SO2为450、450、450μL/L和87、67、27 m L/L。NO显示出与SO2相同或更优的抑菌效果。在MFC和MIC条件下,NO熏蒸完全抑制了干果中优势真菌孢子的萌发和芽管伸长,减少了菌丝体的生物量。经研究发现其抑制机制为:NO熏蒸破坏了质膜的完整性,增加了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细胞膜的氧化损伤,改变了菌丝体的微观结构,使得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并使其致死。4、研究了NO熏蒸对A.flavus和A.niger产生毒素的影响,明确了NO对真菌毒素清除作用的作用途径。由体内实验结果得知,NO熏蒸能减少A.flavus和A.niger引起杏干病害的腐烂率和菌落数量;对杏干中A.flavus产生的Aflatoxin B1(AFB1)、Aflatoxin B2(AFB2)、Aflatoxin G1(AFG1)、Aflatoxin G2(AFG2)和A.niger产生的Ochratoxin A(OTA)真菌毒素均有强的抑制作用,培养10 d后NO熏蒸使得杏干中AFB1、AFB2、AFG1、AFG2和OTA的含量分别减少了51.53%、49.75%、49.50%、49.13%和43.88%;显着减少了杏干中真菌毒素积累。由体外实验结果可知,NO熏蒸对A.flavus和A.niger在培养基中真菌毒素的产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NO熏蒸浓度与真菌毒素含量密切相关,低浓度NO熏蒸(1500μL/L NO,1倍)对标准溶液中真菌毒素仅有轻微的清除效果,而高浓度NO熏蒸(150m L/L NO,100倍)对毒素具有强的清除能力,使得标准溶液中OTA、AFB1、AFB2和AFG1的含量分别减少了55.56%、45.51%、1.52%和35.76%。以上结果表明:NO熏蒸对真菌毒素的清除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1)NO熏蒸控制了杏干表面真菌数量和抑制了培养基中真菌生长发育,减少了真菌毒素的产生和积累;(2)NO熏蒸通过对真菌毒素的直接清除,进而降低了真菌毒素的含量和积累。综上所述,NO能很好地抑制杏干和红枣在贮藏时真菌的生长,减少真菌病害的发生,降低真菌毒素对干果的污染,可保证贮藏后杏干和红枣的品质,并表现出了与SO2处理相似或者更优的效果。因此,NO可作为一种可替代的安全有效的用于干果贮藏的气体熏蒸剂。NO熏蒸技术的研究,为NO熏蒸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为食品安全和干果食用安全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邢会琴[9](2018)在《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和种带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及其致病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种子上普遍存在着丰富的真菌群落,有些真菌引起种子霉变或产生毒素而影响种子质量,造成发芽率逐年下降,许多育种资源也因同样问题永远丢失。尤其是一些致病真菌,不仅引起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甚至造成病害的远距离传播,给玉米种子生产带来极大威胁。本研究以储存0.512年的玉米种子(郑58)样品为试材,采用稀释平皿法和PDA平板法对种子表面和内部携带的真菌进行分离,利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分析rDNA-ITS序列,结合形态学观察进行菌种鉴定,分析种子真菌区系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种子活力的关系。同时,对优势镰孢菌的致病性、致病机理及其种间和种内遗传多样性的ISSR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储存0.512年的11份玉米种样真菌区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从玉米种子表面和内部组织共分离获得196个菌株,属于10属16种真菌,其中1种属于接合菌,其余15种全部为子囊菌。15种子囊菌中,有7种真菌只从种子内部组织分离得到,2种仅从种子表面获得,其余6种从种子内部和表面均分离到。Aspergillus niger是玉米种子上的优势菌,从所有储存年份的种样上都分离得到,其相对丰富度为36%100%。其次是Fusariumspp.和Penicilliumspp.,相对丰富度分别为9%40%和9%20%。其他种类的真菌均零星出现,分离样品均少于3个储存年份。研究结果表明,真菌对种子的总感染率随储存年限增加而下降,但种子贮存时间与真菌物种丰富性和相对丰富度之间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玉米种样真菌群落的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还检测到4个主要产毒真菌属Aspergillus、Fusarium、Penicillium和Alternaria,其存在的相关信息有助于将来毒素的管理和防控。相关性分析表明,67%的玉米种子内部真菌带菌率与种子活力指标显着负相关,11%的内部真菌带菌率与种子活力指标呈正相关,具有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作用。2.为了明确不同储存年限和分离部位玉米种带优势镰孢菌种间及种内的遗传差异,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储存0.512年玉米种子内部和表面的45株Fusarium spp.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5条ISSR引物对45个供试菌株扩增后,共获得29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76条,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4.2%。不同引物能扩增出数目不等的多态性条带,扩增片段多分布在4003000bp之间。聚类分析表明,45个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50.93之间,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0时,供试的45株镰孢菌被划分成2个ISSR类群,其中,类群I中包括了rDNA-ITS序列分析F1中所有的17个菌株(全部是F.verticillioides),类群Ⅱ中含有F2中所有的4个菌株(均为F.proliferatum),各个分离部位和储存年限的菌株分布其中。说明ISSR类群的划分与菌种分类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与菌株在种子上的储存年限和分离部位不相关。同一类群中,从相同部位或相近储存年限分离的菌株,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差异;而不同分离部位或储存年限悬殊的菌株间遗传距离较远。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其分离部位和种子的储存年限存在明显相关性。3.通过对种子接种来自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带优势镰孢菌进行室内和田间致病性测定,分别以种子出苗、幼苗生长、镰孢菌苗枯病、镰孢菌穗腐病和穗部经济性状共20多项指标,评价了镰孢菌的致病性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室内沙培法种子出苗率显着高于田间出苗率,室内和田间一致表现为随种子储存7年以上的镰孢菌接种种子后,其出苗率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但明显高于0.55年菌株的处理,具有随储存年限增加的趋势;室内沙培法表明,种子的平均出苗时间较短,只有3.74.0d,各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明显,而田间出苗时间则长达12.615.6d,其中0.55年的菌株明显推迟种子出苗13d。室内培养7d后,幼苗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除个别菌株外,812年的菌株处理后,苗高和苗鲜重明显高于0.55年的菌株,二者均随储存年限而增加;主根长、根鲜重和根冠比具有随储存年限而减小的趋势,0.55年的菌株明显增加了主根长和根鲜重,具有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不同菌株处理间及其与对照的苗粗和须根数则无明显差异。(2)不同镰孢菌菌株引起的室内幼苗发病情况、田间苗枯病和穗腐病发病率均存在明显差异,而且三者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室内沙培法所测结果表明,培养7d后幼苗的发病程度与种子的受害程度是相对应的,二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具有随储存年限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即0.55年菌株处理后的幼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高于812年菌株的处理;镰孢菌引起的田间苗枯病和穗腐率(病情指数)也得到相似的结果。(3)穗部经济性状分析表明,不同处理间的7项指标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和产量均与储存年限存在一定相关性,主要表现为0.55年菌株处理的6项指标明显低于8年及以上菌株的处理。而千粒重与储存年限无明显相关性。(4)从镰孢菌种类和分离部位来看,相同分离部位和相近储存年份的2种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和F.proliferatum之间,种子出苗率、平均出苗时间、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以及田间苗枯病发病率、穗腐率和穗部经济性状均存在一定差异,但二者无明显相关性。对于相同年份(或相近年份)的同一种类的镰孢菌,不同分离部位(内部或表面)的菌株之间,所测种子的活力指标、发病情况和穗部经济性状等多项指标表现为多数表面菌株的致病性强于内部菌株。4.通过种子内藏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孢子悬浮液接种玉米种子,采用沙培法培养7d后,测定幼苗主要的生理生化指标,揭示不同储存年限种带优势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的致病机理。结果与对照相比,种子接种过镰孢菌的幼苗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叶绿素和还原性糖含量减少。F.verticillioides菌株随着种子储存时间的延长,幼苗的SOD活性随之升高,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随之增加;随着带菌种子储存年限的增加,POD活性、细胞膜相对透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随之降低,而还原性糖含量则没有随与储存年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周雪平,张杰,黄昌军,叶恭银,王桂荣,李云河,刘文德,耿丽丽[10](2014)在《植物抗病虫功能基因组学学科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一、引言作物病虫害是危害世界粮食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我国每年由于病虫害所致的农作物损失巨大。随着品种种植的单一化、气候变化、病原物变异以及外来生物入侵等因素影响,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传统病虫害发生规律发生改变,使得病虫害的防治遭遇了更大的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植物也存在与动物类似的先天免疫反应(innate immunity),能主动激活抗性机制从而防御病虫害的入侵。因此,如何通过提高植物自身的

二、蝎子真菌病害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蝎子真菌病害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番茄中灰霉菌小种Taian致病力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灰霉病研究进展
        1.1.1 灰霉菌的生物学特性
        1.1.2 灰霉菌的病害循环
        1.1.3 灰霉菌的致病机制
        1.1.4 灰霉病对植物的危害
        1.1.5 灰霉病的防治措施
    1.2 植物对病原菌的免疫防御
        1.2.1 植物病原菌概况
        1.2.2 植物的免疫机制
        1.2.3 茉莉酸参与植物抵御病原菌
        1.2.4 水杨酸参与植物抵御病原菌
        1.2.5 茉莉酸水杨酸的相互作用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菌株
        2.1.3 软件及网络信息资源
        2.1.4 主要仪器
        2.1.5 常用试剂的配置
    2.2 实验方法
        2.2.1 番茄材料培养
        2.2.2 灰霉菌株的分离
        2.2.3 灰霉菌株的保存与活化
        2.2.4 灰霉菌株的鉴定
        2.2.5 灰霉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2.2.6 灰霉菌侵染番茄
        2.2.7 激素预处理番茄
        2.2.8 番茄基因表达的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分离到灰霉菌小种Taian
    3.2 不同灰霉菌小种的形态学差异
        3.2.1 灰霉菌小种菌落形态的观察
        3.2.2 灰霉菌小种菌丝生长速率的测定
        3.2.3 灰霉菌小种的孢子特性
    3.3 灰霉菌小种的番茄致病力
    3.4 灰霉菌小种的致病力与JA介导的植物免疫
        3.4.1 番茄对灰霉菌的防御依赖JA信号通路
        3.4.2 灰霉菌小种致病力与JA诱导抗性的关系
4 讨论
    4.1 灰霉菌-番茄互作的机制研究
    4.2 灰霉菌小种致病力差异机理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抗真菌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真菌的危害
2 抗真菌肽的来源及分离纯化
    2.1 动物源抗真菌肽
        2.1.1 来源
        2.1.2 分离纯化
    2.2 植物源抗真菌肽
        2.2.1 来源
        2.2.2 分离纯化
    2.3 微生物源抗真菌肽
        2.3.1 来源
        2.3.2 分离纯化
    2.4 人工合成抗真菌肽
    2.5 快速筛选与纯化方法
3 抗真菌肽的抑菌机理
    3.1 对真菌细胞壁的作用
    3.2 对真菌细胞膜的作用
    3.3 对真菌细胞器及胞内大分子的作用
4 结语

(3)基于生物多样性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生态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根结线虫防治研究进展
        1.1.1 病原物
        1.1.2 发生规律
        1.1.3 致病机理
        1.1.4 防治措施
    1.2 植物抑制根结线虫研究进展
        1.2.1 调控发育
        1.2.2 趋化作用
        1.2.3 毒杀作用
    1.3 生物多样性在植物病害防控研究现状
        1.3.1 稀释阻隔作用
        1.3.2 错峰消减效应
        1.3.3 根际互作效应
    1.4 论文设计思路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猕猴桃根结形态观察与病原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根结线虫采集
        2.1.3 根结线虫分离
        2.1.4 根结线虫接种繁殖
        2.1.5 发病根部组织观察
        2.1.6 根结线虫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2.1.7 根结线虫形态鉴定
        2.1.8 根结线虫分子生物学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根结线虫侵染对猕猴桃根部症状
        2.2.2 根结线虫侵染猕猴桃根部解剖形态
        2.2.3 根结线虫的形态描述
        2.2.4 根结线虫形态测量数值
        2.2.5 根结线虫分子鉴定
        2.2.6 根结线虫r DNA-ITS序列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植物粗提物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植物粗提物的制备
        3.1.3 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获取
        3.1.4 粗提物原液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活性测定
        3.1.5 粗提物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毒力测定
        3.1.6 田间防效试验
        3.1.7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植物粗提物对猕猴桃根结线虫毒杀活性
        3.2.2 不同植物粗提物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毒力
        3.2.3 植物粗提物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控效果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伴生植物对根结线虫的调控及对猕猴桃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设计
        4.1.4 伴生植物对根结线虫调控作用
        4.1.5 伴生植物猕猴桃园杂草种群调查
        4.1.6 伴生植物对猕猴桃园微生态环境的调控
        4.1.7 伴生植物对猕猴桃果实品质及产量的测定
        4.1.8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伴生植物对猕猴桃根结线虫调控效果
        4.2.2 伴生植物对猕猴桃园杂草种类的影响
        4.2.3 伴生植物对猕猴桃园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4.2.4 伴生植物猕猴桃园果园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4.2.5 伴生植物猕猴桃新生枝梢的影响
        4.2.6 伴生植物对猕猴桃果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4.2.7 伴生植物对猕猴桃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套种蕺菜对猕猴桃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样品采集
        5.1.4 套种蕺菜对根结线虫调控作用
        5.1.5 猕猴桃园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5.1.6 猕猴桃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5.1.7 猕猴桃园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5.1.8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套种蕺菜对猕猴桃根根结线虫的调控效果
        5.2.2 套种蕺菜对猕猴桃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2.3 套种蕺菜对猕猴桃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5.2.4 套种蕺菜对猕猴桃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2.5 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果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4)蓝莓采后病害及其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蓝莓研究现状及采后病害的种类
        1.1.1 蓝莓概况
        1.1.2 蓝莓采后主要真菌病害的种类及侵染途径
    1.2 采后真菌病害的分离鉴定
    1.3 蓝莓采后真菌病害的防治方法
        1.3.1 物理防治
        1.3.2 化学防治
        1.3.3 生物防治
    1.4 酵母菌在水果采后病害中的应用及防治机理
        1.4.1 酵母菌在水果采后病害中的的防治研究
        1.4.2 酵母菌生防作用机制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蓝莓果实潜伏侵染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剂和培养基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2.2.2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2.2.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2.2.4 病原菌rDNA-ITS扩增与序列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病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致病性测定
        2.3.2 病原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2.3.3 病原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
    2.4 讨论
第三章 生防酵母菌的筛选与鉴定
    3.1 实验材料及试剂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剂和培养基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生防酵母菌的分离纯化和保存
        3.2.2 酵母菌生防效果的验证
        3.2.3 生防酵母菌的鉴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生防酵母的分离与筛选
        3.3.2 生防酵母的鉴定
    3.4 讨论
第四章 美极梅奇酵母生防机理的初探
    4.1 实验材料及试剂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菌株T-2 在果实伤口处的动态
        4.2.2 酵母菌对灰葡萄孢、链格孢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试验
        4.2.3 生防酵母菌对灰葡萄孢和链格孢菌的抗生作用
        4.2.4 生防酵母菌对灰葡萄孢和链格孢菌的竞争作用
        4.2.5 不同接种方式对蓝莓采后灰霉菌和链格孢菌的影响效果
        4.2.6 酵母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灰葡萄孢、链格孢菌丝生长的影响
        4.2.7 酵母菌挥发性代谢产物对蓝莓果实自然腐烂的防治效果试验
        4.2.8 酵母菌T-2 对蓝莓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4.2.9 酵母菌T-2 对蓝莓果实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菌株T-2 在果实伤口处的动态
        4.3.2 酵母菌对灰葡萄孢、链格孢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试验
        4.3.3 生防酵母菌对灰葡萄孢和链格孢菌的抗生作用
        4.3.4 生防酵母菌对灰葡萄孢和链格孢菌的竞争作用
        4.3.5 不同接种方式对蓝莓采后灰霉菌和链格孢菌的影响效果
        4.3.6 酵母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灰葡萄孢、链格孢菌丝生长的影响
        4.3.7 酵母菌挥发性代谢产物对蓝莓果实自然腐烂的防治效果试验
        4.3.8 酵母菌T-2 对蓝莓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4.3.9 酵母菌T-2 对蓝莓果实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4.4 讨论
第五章 美极梅奇酵母安全性研究
    5.1 实验材料及试剂
        5.1.1 供试菌株及动物
        5.1.2 试剂和仪器
        5.1.3 菌株T-2 发酵液的制备及浓缩
    5.2 实验方法
        5.2.1 急性毒性试验
        5.2.2 遗传毒性试验
        5.2.3 30天经口毒性试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急性毒性试验
        5.3.2 遗传毒性试验
        5.3.3 小鼠30 天经口毒性试验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菘蓝抗菌基因的分离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文献综述
    1.1 菘蓝研究概述
        1.1.1 菘蓝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研究
        1.1.2 菘蓝抗菌基因研究及应用前景
    1.2 枯草芽胞杆菌分泌表达系统概述
        1.2.1 枯草芽胞杆菌表达系统的建立及发展
        1.2.2 枯草芽胞杆菌分泌的机制及特点
        1.2.3 枯草芽胞杆菌转化方法研究概况
    1.3 抗菌肽的研究概述
        1.3.1 抗菌肽研究及应用
        1.3.2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研究
        1.3.3 抗菌肽发展前景
    1.4 秀丽隐杆线虫的应用研究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植物和线虫材料
    2.2 试验菌株与载体
    2.3 缓冲液及培养基
    2.4 化学试剂和仪器
    2.5 菘蓝cDNA文库构建
    2.6 候选抗菌基因的筛选
    2.7 候选抗菌肽的筛选
        2.7.1 胞内蛋白提取
        2.7.2 胞外蛋白提取
        2.7.3 琼脂糖扩散法进行抑菌效果测定
        2.7.4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纯化
        2.7.5 Tris-tricine-SDS-PAGE和 Western blot
        2.7.6 纯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2.8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热稳定和紫外线稳定性测定
        2.8.1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热稳定性测定
        2.8.2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紫外线稳定性测定
    2.9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酸碱稳定性和对不同酶敏感性测定
        2.9.1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酸碱稳定性测定
        2.9.2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不同酶稳定性测定
    2.10 不同化学试剂对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稳定性影响
        2.10.1 UREA对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抑菌活性的影响
        2.10.2 EDTA对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抑菌活性的影响
        2.10.3 SDS对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抑菌活性的影响
        2.10.4 TWEEN-20 对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抑菌活性的影响
    2.11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的防病潜力探究
        2.11.1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土传病害的抑制作用
        2.11.2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抑制作用
        2.11.3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辣椒疫霉病的抑制作用
        2.11.4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灰霉病的抑制作用
    2.12 抗菌肽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生物安全性评估
        2.12.1 线虫的培养及L4时期虫体的制备
        2.12.2 抗菌肽杀线活性测定
        2.12.3 芽胞杆菌对线虫的趋避作用测定
        2.12.4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线虫成虫长度的影响
        2.12.5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线虫产卵行为的影响
        2.12.6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溶血性测定
    2.13 抗菌肽细胞膜完整性探究
        2.13.1 凝胶阻滞试验
        2.13.2 扫描电镜观察
        2.13.3 透射电镜观察
        2.13.4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2.13.5 流氏细胞检测
    2.14 抗菌肽细胞膜流动性、膜电位和质子动力检测
        2.14.1 细胞膜流动性检测
        2.14.2 细胞膜膜电位和质子动力检测
        2.14.3 胞内物质外流检测
    2.15 数据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抗菌基因的筛选
        3.1.1 RNA提取、m RNA纯化和双链c DNA合成
        3.1.2 cDNA文库构建与质量评估
        3.1.3 抗菌基因的筛选
        3.1.4 抗菌肽抑菌谱测定结果
        3.1.5 抗菌肽抑制真菌生长
        3.1.6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3.1.7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3.1.8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序列分析
    3.2 抗菌基因表达产物的稳定性测试
        3.2.1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在高温条件下仍然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
        3.2.2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在不同p H下仍然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
        3.2.3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在紫外线处理之后仍然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
        3.2.4 不同酶对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的抑菌活性的影响
        3.2.5 不同化学试剂对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抑菌活性的影响
    3.3 抗菌基因表达产物的防病潜力
        3.3.1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土传病害的抑制作用
        3.3.2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抑制作用
        3.3.3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辣椒疫霉病的抑制作用
        3.3.4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灰霉病的抑制作用
    3.4 抗菌基因表达产物对线虫的生物安全性评估
        3.4.1 抗菌肽无明显的杀线活性
        3.4.2 抗菌肽对线虫有明显的趋避作用
        3.4.3 转基因菌株对线虫成虫形体无显着影响
        3.4.4 枯草芽胞杆菌宿主能明显降低线虫的产卵量
        3.4.5 抗菌肽无明显的溶血活性
    3.5 抗菌基因表达产物抗菌机制的初步解析
        3.5.1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无法破坏核酸结构
        3.5.2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结果揭示芽胞杆菌细胞壁的损伤
        3.5.3 共聚焦显微镜揭示芽胞杆菌细胞膜的损伤
        3.5.4 流式细胞分析枯草芽胞杆菌细胞膜损伤程度
        3.5.5 抗菌肽改变了枯草芽胞杆菌细胞膜流动性
        3.5.6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对细胞膜膜电位和质子动力的影响
        3.5.7 抗菌肽Ii R515和Ii R915 加速细菌核酸和离子外流
4 讨论
    4.1 新的抗菌基因筛选方法
    4.2 抗菌肽稳定性强的意义
    4.3 抗菌肽控制病害的发生
    4.4 抗菌肽生物安全性评估
    4.5 抗菌肽抑菌机理
    4.6 本研究创新之处和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海南岛文心兰产业园区病叶组织真菌和细菌的多样性及优势真菌的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病原真菌、细菌对植物的危害
    1.2. 兰科植物病害多样性
    1.3. 热带兰科植物产业病害多样性检测的紧迫性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本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点自然概况
    2.2 病叶样品采集与病原菌分离培养
        2.2.1. 样品采集
        2.2.2. 分离培养
    2.3 染病叶片可培养真菌、细菌的分子鉴定及高通量测序
        2.3.1 可培养真菌的分子鉴定
        2.3.2 可培养细菌的分子鉴定
        2.3.3 高通量测序
    2.4 主要试剂和仪器
        2.4.1 主要试剂
        2.4.2. 主要仪器
    2.5 优势真菌回接验证
    2.6 OTUs聚类分析
3 结果
    3.1. 文心兰病叶细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3.2. 文心兰病叶真菌群落的谱系多样性
    3.3. 文心兰病叶真菌功能多样性
    3.4. 文心兰病叶优势毒菌的形态与致病性
    3.5. 文心兰新旧基地文心兰病叶细菌与真菌群落差异
        3.5.1. 新旧基地细菌群落组成差异
        3.5.2. 新旧基地真菌群落组成差异
4 讨论
    4.1. 文心兰感病叶片微生物多样性
    4.2. 常见真菌的致病性
    4.3. 文心兰新旧基地文心兰病叶细菌与真菌群落差异
5 结论
6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减毒病毒CHV1在植物细胞与真菌细胞中的跨界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真菌病毒
        1.1.1 真菌病毒简介
        1.1.2 真菌病毒起源与进化
    1.2 减毒真菌病毒CHV1
        1.2.1 减毒真菌病毒的发现
        1.2.2 减毒病毒CHV1基因组特征
    1.3 真菌病毒的生物防治
    1.4 真菌病毒的传播方式
        1.4.1 真菌病毒的垂直传播
        1.4.2 真菌病毒的水平传播
        1.4.3 真菌病毒的胞外传播
    1.5 病毒跨界侵染现象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减毒病毒CHV1在植物细胞中复制
    2.1 材料、试剂和仪器
        2.1.1 实验材料和处理
        2.1.2 实验试剂及培养基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真菌病毒总RNA的提取
        2.2.2 减毒病毒CHV1正义链体外转录物的制备
        2.2.3 真菌病毒摩擦接种普通烟
        2.2.4 植物单链RNA的提取
        2.2.5 真菌病毒侵染普通烟RT-PCR检测
        2.2.6 检测CHV1在普通烟接种叶中的复制情况
    2.3 实验结果
        2.3.1 筛选能够侵染普通烟的真菌病毒
        2.3.2 减毒病毒CHV1体外转录物侵染普通烟
        2.3.3 分析减毒病毒CHV1的寄主范围
        2.3.4 真菌来源的减毒病毒CHV1在普通烟细胞中复制
        2.3.5 减毒病毒CHV1不能自发地系统性侵染普通烟
    2.4 讨论与分析
第三章 外源运动蛋白协助减毒病毒CHV1系统性侵染植物
    3.1 材料、试剂和仪器
        3.1.1 实验材料和处理
        3.1.2 实验试剂及培养基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减毒病毒CHV1与植物病毒复合侵染普通烟
        3.2.2 减毒病毒CHV1与TMV复合侵染普通烟继代实验
        3.2.3 减毒病毒CHV1侵染普通烟-30K
        3.2.4 减毒病毒CHV1-GFP及 CHV1 缺失突变体侵染性克隆结构
        3.2.5 减毒病毒CHV1-GFP侵染普通烟-30K
        3.2.6 减毒病毒CHV1野生型及缺失突变体侵染普通烟-30K
        3.2.7 减毒病毒AaHV1摩擦接种普通烟-30K
    3.3 实验结果
        3.3.1 减毒病毒CHV1与植物病毒复合侵染普通烟
        3.3.2 植物病毒与CHV1复合侵染不影响自身复制
        3.3.3 减毒病毒CHV1与植物病毒复合侵染普通烟继代实验
        3.3.4 减毒病毒CHV1系统性侵染普通烟-30K
        3.3.5 减毒病毒CHV1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
        3.3.6 减毒病毒AaHV1侵染普通烟-30K
        3.3.7 减毒病毒CHV1在普通烟-30K全植株中分布
        3.3.8 减毒病毒CHV1缺失突变体侵染普通烟-30K
        3.3.9 减毒病毒CHV1野生型及缺失突变体在普通烟-30K中积累量比较
        3.3.10 植物病毒TMV增加CHV1 及缺失突变体在植物细胞中的积累量
    3.4 讨论与分析
第四章 减毒病毒CHV1 与植物病毒TMV在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中复制
    4.1 材料、试剂和仪器
        4.1.1 实验材料和处理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植物病毒TMV病毒粒子粗提
        4.2.2 禾谷镰刀菌PH-1原生质体转化
        4.2.3 转化子的初筛和鉴定
        4.2.4 真菌双链RNA的提取
        4.2.5 真菌单链RNA的提取
        4.2.6 分析CHV1及缺失突变体在PH-1野生型中的积累量
        4.2.7 减毒病毒CHV1 及缺失突变体与TMV复合侵染PH-1 野生型
        4.2.8 蛋白水平检测TMV在禾谷镰刀菌中的表达情况
    4.3 实验结果
        4.3.1减毒病毒CHV1及其缺失突变体侵染禾谷镰刀菌PH-1
        4.3.2 减毒病毒CHV1及缺失突变体在PH-1野生型中积累量比较
        4.3.3 植物病毒TMV侵染禾谷镰刀菌PH-1野生型
        4.3.4 减毒病毒CHV1 增加TMV在 PH-1 中的积累
        4.3.5 真菌RNA沉默机制抑制TMV在禾谷镰刀菌中的积累
    4.4 讨论与分析
第五章 TMV帮助CHV1 在植物和真菌间跨界传播
    5.1 材料、试剂和仪器
        5.1.1 实验材料和处理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检测CHV1从真菌细胞传播到植物细胞中
        5.2.2 拟轮枝镰孢菌与禾谷镰刀菌营养亲和型分析
        5.2.3 禾谷镰刀菌野生型与拟轮枝镰孢菌接种普通烟
        5.2.4 菌株的分离培养和检测
    5.3 实验结果
        5.3.1 植物病毒帮助减毒病毒CHV1从真菌向植物传播
        5.3.2 减毒病毒CHV1不能在营养不亲和型菌株间水平传播
        5.3.3 植物病毒TMV帮助CHV1 借助植物在营养不亲和菌株间传播
        5.3.4 减毒病毒CHV1帮助真菌从植物获得植物病毒
    5.4 讨论与分析
全文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个人简历

(8)一氧化氮熏蒸对干果贮期病害抑制及毒素清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干制果品生产现状及品质劣变问题
        1.1.1 干制果品生产现状分析
        1.1.2 干果品质劣变及虫害问题
        1.1.3 干果致病菌及真菌(霉菌)毒素问题
    1.2 干果贮藏保质减损技术
        1.2.1 物理方法
        1.2.2 化学方法
    1.3 气体熏蒸技术研究进展
    1.4 一氧化氮在果品保鲜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一氧化氮熏蒸对制干前、后杏干品质保持及贮期病害抑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主要试剂与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2.4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致病菌的鉴定
        2.3.2 NO熏蒸对杏干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
        2.3.3 NO熏蒸对杏干贮藏品质的影响
        2.3.4 NO熏蒸对鲜杏制干后杏干品质的影响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氧化氮熏蒸对红枣贮期品质保持及病害抑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实验主要试剂与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2.4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NO熏蒸对灰枣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
        3.3.2 NO熏蒸对灰枣贮藏品质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一氧化氮熏蒸对干果优势菌的抑制机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主要试剂与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2.4 数据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NO对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4.3.2 NO对真菌的抑菌机制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一氧化氮熏蒸对干果真菌毒素的清除作用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主要试剂与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2.4 数据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回收率与定量限
        5.3.2 NO熏蒸对体内真菌毒素的清除作用
        5.3.3 NO熏蒸对体外真菌毒素的清除作用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和种带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及其致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种带真菌研究进展
        1.1.1 主要作物种带真菌多样性研究概况
        1.1.2 主要作物种带真菌种类
        1.1.3 种带真菌检测方法
        1.1.4 种带真菌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1.1.5 种带真菌对种子和幼苗理化特性的影响
        1.1.6 作物种子产毒真菌及其毒素种类
        1.1.7 种带真菌防控技术研究现状
    1.2 植物真菌分类学进展
        1.2.1 真菌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
        1.2.2 真菌分类系统简介
        1.2.3 真菌分类鉴定方法
    1.3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真菌遗传多样性及分类学中的应用
        1.3.1 RFLP技术
        1.3.2 RAPD技术
        1.3.3 AFLP技术
        1.3.4 SCAR技术
        1.3.5 SSR技术
        1.3.6 ISSR技术
        1.3.7 其他方法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4.1 目的意义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子真菌区系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种子表面真菌分离
        2.1.3 种子内部真菌分离
        2.1.4 真菌形态观察
        2.1.5 DNA提取、扩增和测序
        2.1.6 rDNA-ITS序列分析
        2.1.7 玉米种带真菌区系分析
        2.1.8 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子活力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种带真菌形态学鉴定
        2.2.2 基于rDNA-ITS序列的种系推断及真菌种类识别
        2.2.3 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多样性
        2.2.4 储存时间对种子内部镰孢菌活性的影响
        2.2.5 内部真菌带菌率与种子活力指标的关系
    2.3 讨论
        2.3.1 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多样性
        2.3.2 玉米种子优势菌群的年际变化
        2.3.3 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
第三章 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菌丝培养及DNA提取
        3.1.3 rDNA-ITS扩增与序列分析
        3.1.4 ISSR引物筛选与扩增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rDNA-ITS序列分析
        3.2.2 ISSR引物筛选与PCR扩增结果
        3.2.3 聚类结果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玉米种带优势镰孢菌的致病性测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镰孢菌室内致病性测定
        4.1.3 镰孢菌田间致病性测定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镰孢菌对玉米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4.2.2 受感染的种子和幼苗发病情况
        4.2.3 镰孢菌对田间出苗的影响
        4.2.4 镰孢菌引起的苗枯病发病率
        4.2.5 镰孢菌穗腐病发病情况
        4.2.6 镰孢菌对玉米经济性状的影响
    4.3 讨论
        4.3.1 不同储存年限种带镰孢菌的致病性评价指标
        4.3.2 镰孢菌随种子的储存时间与其致病性的关系
        4.3.3 镰孢菌在种子上的分离部位与其致病力的相关性
        4.3.4 种带镰孢菌种间致病性差异
第五章 优势镰孢菌对幼苗致病机制解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玉米幼苗的培养
        5.1.3 叶绿素含量测定
        5.1.4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5.1.5 脯氨酸含量测定
        5.1.6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5.1.7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5.1.8 还原性糖含量测定
        5.1.9 电导率测定
        5.1.10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5.1.1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5.1.12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2.2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MDA的影响
        5.2.3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5.2.4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5.2.5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5.2.6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糖含量的影响
        5.2.7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POD和SOD活性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1.1 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多样性
        6.1.2 带菌率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
        6.1.3 不同储存年限优势镰孢菌的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6.1.4 不同储存年限优势镰孢菌的致病性
        6.1.5 种子内藏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10)植物抗病虫功能基因组学学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本学科近年的发展现状
    (一)抗病虫基因资源发掘
        1. 抗病相关基因
        (1)植物激素与抗病性的相互关系
        (2)泛素化途径相关蛋白对稻瘟病的广谱抗病性的调节
        (3)植物基础防卫反应和系统获得性抗性的调控机制
        (4)植物表观遗传抗病机制
        (5)水稻锌指类蛋白对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的调节
        (6)NBS-LRR类抗病基因的分离及植物抗病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7)番茄抗叶霉病调控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8)非寄主抗性调控基因的挖掘和利用
        2. 抗虫相关基因
        (1)植物源抗虫基因资源发掘
        (2)动物源抗虫基因资源发掘
        (3)微生物源抗虫基因资源发掘
    (二)植物抗病虫基因工程技术
        1. 抗病基因工程技术
        2. 抗虫基因工程技术
        (1)RNA干扰
        (2)利用次级代谢产物防治害虫
        (3)质体表达
        (4)融合蛋白
    (三)植物抗病虫基因工程进展
        1.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进展
        2. 植物抗虫基因工程进展
        (1)RNA干扰在植物抗虫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2)复合性状抗虫转基因作物
        (3)转抗虫基因对作物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四)抗虫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
        1. 对消费者的健康影响
        2. 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3. 基因漂移及其生态后果
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进展比较
四、本学科发展趋势与对策

四、蝎子真菌病害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番茄中灰霉菌小种Taian致病力的探究[D]. 李晓宇.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抗真菌肽研究进展[J]. 王志新,鲁雷震,周景波,封成玲,贾紫伟,宁亚维,贾英民. 生物技术通报, 2021(03)
  • [3]基于生物多样性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生态防控[D]. 李磊. 贵州大学, 2020(04)
  • [4]蓝莓采后病害及其防治研究[D]. 艾丹.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5]菘蓝抗菌基因的分离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D]. 吴佳.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6]海南岛文心兰产业园区病叶组织真菌和细菌的多样性及优势真菌的致病性研究[D]. 郭向阳. 海南大学, 2020(07)
  • [7]减毒病毒CHV1在植物细胞与真菌细胞中的跨界传播[D]. 边瑞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8]一氧化氮熏蒸对干果贮期病害抑制及毒素清除作用的研究[D]. 陈燕. 新疆大学, 2020(06)
  • [9]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和种带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及其致病机理研究[D]. 邢会琴.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8)
  • [10]植物抗病虫功能基因组学学科发展研究[A]. 周雪平,张杰,黄昌军,叶恭银,王桂荣,李云河,刘文德,耿丽丽. 2012-2013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报告, 2014

标签:;  ;  ;  ;  ;  

蝎子真菌病害及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