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两性平等与和谐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冯俊琪[1](2020)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文中认为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女性数学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变化、数学教育理念的变革逐步发展。经过40多年的积累,回望我国女性数学教育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接受数学教育是女性学习掌握数学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女性发展智力、提升智力水平的重要工具,女性数学教育的程度标志着现代女性智能化的水平。因此,保障女性受数学教育的权利,不仅关系到女性素质的高低,而是更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女性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着区别于数学教育的独特问题、独特视野以及独特社会价值,所以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与重视。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是数学教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有着区别于数学教育研究的独特问题、独特视野以及独特社会价值,所以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与重视。目前,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位研究女性数学教育的学者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包括:1.记录我国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的历程;2.探讨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3.对女性数学教育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与反思,以期为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和繁荣提供成果借鉴和历史思考。基于此,使得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论述。全文主要分为绪论、理论基础、正文和结语四个部分。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研究了女性数学教育从缺失到确立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零星的家庭数学教育(封建社会)、女性数学教育的萌芽(1840—1949年)和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1849—1978年)。第二、三、四章分别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恢复时期(1979—1989年)、繁荣发展时期(1990—1999年)、巩固提高时期(2000年—至今)的女性数学教育发展总况。每一章都将从女性教育政策及措施、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女性数学教育的成就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四部分展现女性数学教育在每一期的发展历程。第五章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女性数学教育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经验、梳理了对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结论,提供了一些对未来女性数学教育发展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为今后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起到自己的绵薄之力。总之,论文结合女性数学教育历史与现状,从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的角度对女性数学教学和女性数学学习培养过程进行分析,并且分析了在此背景下兴起的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情况及问题,为我国数学教育中的性别公平建设,为女性数学教育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李慧琴[2](2020)在《萨拉·夏基的女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女性主义哲学问题古已有之。这一问题既是一个社会问题,激起了西方女性主义社会运动的数波浪潮;同时,又是一个思想问题,催生了西方女性主义众多流派与理论的激烈争论,其焦点在于生物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的两个极端。然而,萨拉·夏基(Sarah Sharkey)的女性主义思想以传统形而上学为基础,批判和超越了这两个极端。她认为社会建构论忽略了两性先天客观存在差异的自然事实,生物决定论尚未考虑社会文化的交互与安排对人的塑造作用。故而这两种争论都将女性主义理论研究和实践置于非此即彼的窘境,无法真正助推女性能力的发展、实现女性的解放。鉴于此,夏基否定了极端的社会建构论和生物决定论,尝试性地提出了超出二者之争的一种女性主义思想框架。夏基提出的女性主义思想缘起于玛莎·纳斯鲍姆(Martha Nussbaum)能力进路(Capability Approach)下的女性思想,但比纳斯鲍姆走的更远。她着手于能力进路理论,吸收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etaphysics)思想中的形式质料说(hylomorphism),为其女性主义论述夯实了理论基础。此外,这一思想还借鉴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本主义和伦理学观点,对性别的生物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作出理论上的综合。这种女性主义主张在性别发展中既重视个体的生物差异性,又不能忽视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条件的影响。当然,这种女性主义的论述虽然有着深厚的古典哲学基础,但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在某些细节问题的论述上也不够完整。但笔者认为,这种主张既承认两性之间存在生物差异的自然事实,又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参与并影响人的发展的独特论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两个极端不恰当地限制女性主义的研究领域和思想争论的困境。同时,它也有助于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思想,为实现女性解放指出了新的可能路径。由此,本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进行论述。在第一章中对女性问题的提出和现代女性主义思想中的主要争论进行梳理和归纳,从中引出夏基为解决争论而提出的关于女性主义思想的初步构想;这一构想是以纳斯鲍姆的能力进路理论为起点,重新挖掘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夯实女性主义之基。在第二章中,论述夏基女性主义思想内在的形而上学基础。在第三章中,详细阐释亚里士多德思想中质料和能力概念在夏基女性主义中的应用,尝试性地探析质料对能力发展的影响;在第四章中,对夏基女性主义思想作出整体评价和反思,既看到夏基女性主义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又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从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性视域论析夏基女性主义思想的局限性。也就是说,本文主要是从夏基女性主义思想的缘起、形而上学基础、具体应用以及对这一思想的深刻反思逐层剖析,将夏基的女性主义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质料学说、马克思的女性思想之间的紧密联系展示出来。总之,夏基以宏大而深厚的形而上学理论为基础提出的女性主义思想,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西方众多女性主义者所遵循的路径。这种理论试图找出真正消除压迫女性的根源,为实现女性解放和能力充分发展提出新的可能路径,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融合、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传统中以及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理论。
王哲[3](2020)在《论达芙妮·杜穆里埃创作中的双性同体观》文中研究说明达芙妮·杜穆里埃是二十世纪英国杰出的悬念浪漫女作家,代表作品有《蝴蝶梦》《浮生梦》和《替罪羊》等,其文学创作中最具有研究价值的特征是双性同体。绪论部分主要分为研究现状、理论界定和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三个部分,主要研究双性同体理论的历史渊源以及基本内涵,系统阐释伍尔夫双性同体理论基本内涵。双性同体理论历史来源主要是西方的双性同体神话和思想,其基本内涵即人格的双性化和两性的和谐统一。第一章的研究重点在于作家本人双性同体性别观的成因分析,笔者通过搜集资料以及作家本人的自传,得出其双性同体性别观的成因与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社会背景以及自身接受的文化教育有关。第二章主要论述双性同体理论在达芙妮·杜穆里埃作品中的文学呈现,作品中的男女两性的双性同体特征,主要是通过穿衣风格、性取向和思维模式得以体现。最后一章重点阐释双性同体理论的价值,研究得出双性同体理论的价值在于:是对二元对立性别观的破除,以及现代社会伦理观念的构建。双性同体这一理论无论是在文学领域还是人类伦理学领域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指导两性之间的和谐,乃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田蕊[4](2020)在《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意蕴 ——基于企业女性管理者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理念的深入贯彻,女性受教育水平显着提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半边天作用也日益彰显;同时,从世界范围来看,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平等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建设、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和工作权等,国内外妇女事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缩小劳动力市场中职业地位的性别差距、促进女性卓越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真正实现男女平等的关键所在;而在促进女性获得高层次职业地位过程中,除了依靠政策、制度等外部社会力量外,作为型塑人格与培养价值理念的教育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13名企业管理层知识女性深度访谈,一方面,全面、生动地呈现了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动态复杂过程;另一方面,基于她们职业地位获得的经历,反观她们所接受到的教育,同时,鉴于教育对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具有连贯性,本研究很难割裂地分析某一种教育类型或教育活动对女性某一方面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将不同教育时空放在同一分析框架中,进一步将“教育意蕴”解构为三个层面,即教育的动力作用、阻力作用以及提升路径。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第一,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4A”路径。知识女性自身特质(Attribute),即“双性化”特征、坚韧性、自信心、进取心,和所具备的能力(Ability),即对职场环境的适应力、对职业发展的规划力、对行动计划的执行力以及对自我提升的学习力,是她们获得高层次职业地位的内在保障。在追求职业地位过程中,知识女性会展开一系列积极行动(Action),包括物我互动——从容应对职场环境的“多重约束”、不甘于成为晋升“陪衬”、勇于尝试职场极限环境的挑战;人我互动——与领导之间“学会变通与坚持自我”的互动、与同事之间“获得工具理性与情感支持”的互动以及与下属之间“共促发展与相互支持”的互动;自我互动——冲破“玻璃天花板”、寻找“潜力发展区”与打造“核心竞争力”、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最终,知识女性实现了不同层次的职业地位目标(Aim),即“小我型”职业地位(物质性和精神性)和“大我型”职业地位(集体性和社会性)。第二,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动力。本研究从动力来源、作用路径及作用结果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不同时空的教育对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动力作用,具体地:(1)在生活时空的家庭教育中,知识女性通过家庭环境氛围的浸染、父母的身体力行和严格训练,知识女性在模仿学习、自我内化过程中,塑造了自身独特的性格品质、促进了情感的发展以及形成了基本的性别观念。(2)在学习时空的学校教育中,她们通过专业学习掌握基本的生存工具——扎实的专业知识,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获得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避免自己在课堂上被“边缘化”并帮助自己建立强大自信。(3)在职业时空的职后教育中,她们通过艰苦工作环境的磨炼学会职场生存,通过不断变化的工作挑战促进自我突破与持续前进,通过支持性人脉网络获得经验积累和情感支持。第三,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阻力。本研究从教育的负向功能视角,进一步分析了教育在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过程中产生的阻碍作用。具体地:(1)带有性别标签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女性发展的低期待、对女性情感发展的忽视以及建立支配型亲子关系,限制了女性的发展、阻碍了女性积极情感的建立,同时,在无形中强化了她们的依赖性、弱化了独立性。(2)“去性别化”与“再性别化”的学校教育中,两性之间“均衡与同一”的背后隐藏着深层的性别不平等,并通过隐性校园文化对女性的性别观念进行了再塑造,同时,导致女性在课堂教学中的边缘化处境。这样的学校教育氛围使得女性忽视了性别不平等、强化了女性对传统性别观念的认同、导致女性产生“习得性无助”。(3)性别差异“合理化”的职后教育中,企业文化依然存在对女性的“轻视”,两性员工之间的教育与培训资源分配不均衡,同时,女性员工普遍缺乏工作导师的指导。最终导致女性员工无法充分提升能力水平、难以融入工作组织中的人际网络、缺乏工作和情感支持。第四,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提升路径。本研究基于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4A”路径、教育动力和教育阻力,进一步从教育观念和教育行动两个层面,为女性教育与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提升路径,以期更好地助力知识女性获得高层次职业地位。在教育理念方面:不同的教育时空应构建基于“新型两性关系”的现代社会性别观、以“女性全面而卓越发展”为核心的女性素质教育观以及基于“自我发展”和“服务社会”的女性理想信念观。在教育行动方面:(1)在生活时空的家庭教育中,父母通过开展基于日常语言与行为互动的“濡化式”教育,促进女性现代社会性别观念和个人品质的形成。(2)在学习时空的学校教育中,基于秩序化学习时空,教师应将“现代社会性别观”融入课程设置,采用以“合作参与”为核心的教学法,并开展“关系性”教学实践;基于非秩序化学习时空,学校应为女性“参与学校各部门的管理工作、参与学生组织和社团的组织工作、参加社区和社会服务工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3)在职业时空的职后教育中,企业应将“现代社会性别观”融入企业文化,通过文化氛围的熏陶,实现对知识女性性别观念和职业情感的教育;通过艰苦的工作环境和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的考验与磨练,促进知识女性“品格的次级社会化”,并推动她们不断寻求自我突破与持续学习;企业还应促进女性员工与工作导师以及“女性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双向交流,使她们不断积累工作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职业能力以及持续获得情感支持。总之,知识女性在职业地位获得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她们能够积极适应职场环境、始终保持学习状态并不断寻求突破,这与她们成长发展所经历的不同时空的教育密不可分。本研究深入分析了教育在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中的动力作用并探寻行之有效的教育提升路径,对有针对性地开展女性教育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孙嘉笠[5](2019)在《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就有男性与女性这样两个性别存在,无论是远古时期还是现代社会,组成人类的和贯穿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始终是男性与女性这两个性别之间共同的关系。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发展的,但这种向前的发展却也带来了不小的社会问题,比如男女两性之间存在不平等的现象,男女之间的性别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女性问题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浮出水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认识也达到一定层次,意识到女性受压迫和剥削的问题已经不单单是女性这一部分人群的问题了,女性问题也关系到整个人类是否能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些女性开始认识到要对这种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进行反抗,研究女性问题的先锋开始对女性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望使得女性从压迫中被解放出来,女权主义运动随之诞生。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个派别比较重视理论的研究,也是西方女权主义发展最具活力的时期,这一流派也是西方女权主义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流派,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信条就是要依托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女性的问题进行研究,理论研究也都倾向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针对女性受压迫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思想观点,针对妇女的解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理论观点。并且对西方新女权运动甚至西方的社会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也为当代女性解放理论提出了更多值得深思的论题。正如着名的女权主义思想家朱丽叶·米切尔女士所强调的女性问题,要给予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本文就针对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朱丽叶·米切尔的思想观点进行深度剖析和探索。本文的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提出意义,来阐明本文的选题意义和选题背景,阐述出本论文选题的原由,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综述分析,来阐述女权主义现在的研究成果如何,然后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理清本文研究的创作思路,理清本文创作的理论根据。然后总结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也能够利于我今后的学习与研究。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不仅介绍了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且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来一些列的启示和研究意义。米切尔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非常明确,研究好女性问题不但能够让女性群体获得解放,还能在一定基础上促进全人类的解放,女性问题也关系到全人类的发展问题,并且也是体现一个地区或社会发展程度的良好体现,女性的解放可以促进全人类解放的进程。同时女性的解放程度、女性所处地位和受重视的程度,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开放程度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因此,女性问题的研究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对于米切尔的女权主义思想的观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也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的。通过对米切尔女权主义思想内容进行分析探讨,明确米切尔理论的内容和主要观点的同时,对于西方女权主义的研究也可以对今后女性的发展带来深远意义,并且能够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理论的研究这一部分的内容也是一个理论上的细化和升华。然后通过研究国内外研究综述来了解女权主义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的情况,来进一步对本文接下来的研究做铺垫。纵观国内外对女性问题的研究,放眼视角,从而能够更好的来认识米切尔女权主义思想的深厚意义。最后通过系统研究分析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和不足,能够更好的带着问题去对朱丽叶·米切尔的女权主义思想进行深层次的探讨。第二章,通过对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产生渊源来进行分析与思考,从而了解女权主义运动的产生背景和女权主义的发展阶段和社会驱动因素,社会发展的状况引发女性的思考,女性长期受到各种压迫,致使一部分女性开始想要有意识的对自我进行研究,对女性的压迫问题进行反抗。并从妇女解放运动来分析为什么会有女权主义的诞生,并引出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来源和米切尔女权主义思想所受到的启发来源于何处,马克思的妇女解放理论给予米切尔关于对女性问题研究的启迪,又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当中得到能够运用到女权主义研究当中的精髓,从弗洛伊德思想对无意识的性驱动进行深刻分析,又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思想当中汲取精华为其理论所用,还有马尔库塞的“爱欲、性解放”理论给予的灵感,米切尔的思想理论来源从多角度多方面着手,使得对女性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第三章主要探讨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思想的主题内容就是米切尔所提出的“四大结构分析”的内容,这一章内容就主要阐释着“四大结构”的框架分析,这是米切尔思想中的核心内容,揭示“四大结构”框架分析就是压迫女性的根源所在。并且通过对女性受压迫的状况分析得出这四大结构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所以要消除这四大结构带来的压迫不能只从一方面去入手,要将这四大结构的内容通通改变才行;米切尔在探讨生产结构的内容时指出,女性体力弱小的情况已经并不是女性在生产上受到歧视和压迫的根本原因,所以说,单纯的说女性被排除在社会生产之外是由于她们的体力问题这样的说法是过于简单化,过于牵强的。生育结构也是米切尔认为对女性压迫较大的一部分原因,由于女性天生的生理结构,生育是女人特有的功能,但是却成为了对女性的压迫,在父权思想下,认为女人生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认为女人就应该承担传宗接代的责任,然而女性的生育却并没有赋予生产的再生产的价值,并没有被视为是女性的有价值的劳动。性关系结构也是女性受到压迫的其中一大元凶,性解放浪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是解放了男性,而女性仍然是处在“第二性”的劣势地位,并且一些还处于蛮荒封建的地区,把女性当作私人拥有的物品来看待,对女性制造一些规训去进行对女性的束缚与压迫。最后米切尔强调了抚养孩子给女性带来的压迫,从一个孩子出生到成长的过程要花费女性大半的时间,这样女性就没有时间进行自己丰富和自我提高,全心全意心思放在抚养孩子身上,并且对孩子的抚养被丈夫视为理所应当,儿童的社会功能都主要是由母亲去完成,这就造成了对女性的又一束缚。米切尔站在女性视角,深刻的分析了女性受压迫的这四种结构,并提出要消除这四种结构才能减弱对女性的压迫。这也足以体现米切尔思想的研究价值。第四章是主要对女性受压迫的根源进行分析,揭示资本主义和父权制是导致一切压迫的根源,这一部分也是米切尔女权主义思想的关键内容,米切尔站在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角度,提出了“二元制理论”,揭示女性受到的压迫来自于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制思想双管齐下对女性造成了水深火热般的压迫和剥削。首先对资本主义制度对女性的压迫进行分析,揭示女性受压迫的阶级实质,然后揭示在资本主义境遇下女性被普遍异化的现象。然后从父权制角度进行分析,揭示氏族群体逐渐被单个家长制家庭所取代,致使父权思想占据整个家庭内部的主导,从而对女性进行压迫,还有无偿的家务劳动对女性的压迫,父权制思想认为女性就应该在家庭内部操持家务,不应该去参与社会生产,这样无偿的家务劳动成了女性要长期依靠男性的根源,对女性造成了深重的压迫。米切尔一直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制思想是一对利益共同体的关系,二者是相互促进下对女性造成了深重的压迫,最后探讨“二元制理论”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双管齐下对女性造成的压迫。所以妇女的解放要共同摆脱二者的相互作用,消除其中之一都不会有明显效果,因为资本主义和父权制二者存在着互相扶持的关系,所以消除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制意识形态是使女性解放的有效途径。并且这一论断也正符合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是继承和丰富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第五章探讨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妇女理论的比较,和探讨与其他女权主义者的思想的比较。首先对比米切尔女权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的区别和联系,马克思妇女理论主要揭示私有制是导致女性受压迫的根本原因,那么通过分析,来进行深入研究。又例举了其他女权主义者的思想,来与米切尔女权主义思想进行比较,例如与米切莉·巴雷特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比较,与凯特·米利特的父权制理论的比较,与海蒂·哈特曼的“二元制理论”之间的比较,透过不同女权主义思想家之间的理论对比来分析女性受压迫的原因所在,从对资本主义和父权制思想的研究分析,剖析出女性受剥削的原因离不开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第六章对于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思想的评价部分,首先从米切尔女权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方面来谈对朱丽叶·米切尔思想评价的肯定,从正向论出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思想中有哪些是有贡献意义的,比如对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关于女性问题的细化与升华,从多元的角度探索女性受压迫的原因从而分析如何解决,又深化了对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制的批判,并且米切尔的研究也彰显了女权主义发展对社会进步带来的有效影响,还有就是米切尔的女权主义思想的研究是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又从米切尔女权主义思想的现实影响方面探讨了对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女性参与下的政治变迁,对西方民主政治发展是有着积极推进的意义的。虽然米切尔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但还是存在一些照顾不到的局限,例如研究过程中虽然依托马克思主义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多少还是出现了偏离,其次一点就是过于人为化的划分了四大结构的内容,最后就是对于女性受压迫结构状况和对于解决女性受压迫的方法的分析过于武断。第七章研究的是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意义,米切尔的研究是一种从理论到实践的延续过程,并且能够给其他一些女权主义者带来很多值得借鉴的思想理论。文章最后探讨对中国当代女性有何种现实意义。例如,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女性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资源,对女性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比如受教育的权力、选举权、还有各种机会的获得的权力等,家庭与社会方面的影响、性别角色的转换、传统的婚姻观的问题,还有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女性愿意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也可以为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性的作用。通过阐述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来进一步证明米切尔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所具有的理论研究的意义。比如3.8国际妇女节的诞生就是由于二十世纪一系列发生在欧洲和美洲的女权运动共同促成的,所以女权主义的诞生对世界女性的发展和解放都是存在极大意义的。本文通过对米切尔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来对女性所受的剥削和压迫进行系统的分析,分析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所处的地位和所承受的压迫,期望通过研究能够对女性的自我赋权有新的认识对女性的权力地位的获得能有更深层次的认知,试图为女性的解放寻求一条恰当的道路。并通过女权主义思想的实践意义为全世界今后女性的发展来带一定的借鉴,女性的解放也有利于带动整体人类的解放,对于西方国家推动自由平等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意义。同时,也能够对中国女性维护自身权利做一些有效的参考。更重要的是女性的解放程度可以很大程度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存在,女性是全人类的一部分,女性的解放的最高价值在于能够对于全人类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带来有意义有价值的促进作用。
张小宝[6](2019)在《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演进及推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将男女平等与国家社会发展相结合,以国家最高政策的形式推动中国男女平等事业发展的一项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的总政策。二十多年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从提出到确立,从一项政府承诺发展为一个不断完善并日益丰富的运行体系,在推动我国男女平等事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战略高度,对如何进一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要求。因此,系统地梳理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进程,探索进一步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的策略,既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体制机制”的题中之义。所以,本研究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研究,力争突破现有的研究局限,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问题导向与策略建构相结合,从党和国家对男女平等认识的发展变化、妇女发展需求的变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及其体系的生成与建构及对男女平等突出问题的解决等多个层面展开。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和归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男女平等观、毛泽东男女平等思想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男女平等观,从理论上廓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对“妇女问题”的社会属性、妇女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妇女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变迁,揭示这些思想理论的核心构成、阶段性特征和新发展,以阐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探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男女平等的伟大实践,重点回顾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法律政策等方式推动男女平等与国家发展进步共赢的重要举措,揭示党运用法律政策推动男女平等的延续和发展。第三部分从国内妇女发展状况、国际社会推动妇女发展的潮流及中国共产党对男女平等认识的拓展三个层面分析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的时代背景,梳理1995年前后到2012年间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从提出到在国家政策、法律和党的执政纲领层面的确立,呈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由一项国家承诺发展为一个内含组织机构、规划纲要、法律政策、监测评估在内的国策运行体系的过程,并以此期间中国妇女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研究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进男女平等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研究在新时代妇情新变化、中国共产党男女平等新思想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共同作用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在完善法律政策、健全相关机制、激发妇女主体潜力等方面的新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研究党和政府直面弱势妇女和农村妇女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难题,推动新时代中国男女平等事业不断走向深入。第五部分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的内在局限及国策运行的外部环境来理解和认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面临的问题;然后,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探讨如何在完善法律政策、健全配套措施、增强机构建设、优化国策实施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发展。总之,二十多年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不断发展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对男女平等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拓展;呈现出中国共产党正视不同时期中国男女平等的现实情况和妇女发展的现实需求,推动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取得突破性成就;呈现出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男女平等事业逐渐走向深入的历史图景。但是,面向新时代背景下“三个平等”的新观点给中国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正面临着内在机制的不健全和外部环境的不完善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对此,党和政府应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以更加科学化、现代化、系统化的方式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男女两性平等发展、妇女自身全面发展。
何阳[7](2019)在《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以河南周山村为例》文中指出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是一种极富价值的探索,这种探索既为广大留守村民提供了切合需求的服务、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与平台,又帮助政府节省了动员村民参与以及村庄维稳工作的大量成本,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主要立足于解决“乡政村治”结构中存在的理论悖论与实践困境,集中体现在基层政府与乡村治理的研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乡村治理的研究等。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则关注较少,文献相对零散,且大多研究囿于乡村社会精英视角并呈现单一问题的分析,如分析乡贤理事会、老年协会与政府合作的运行模式等等。在其参与乡村治理产生的影响方面,学者更多关注的是农村社会组织提供乡村公共服务、维护村庄秩序以及发展乡村公共精神的作用,而对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影响所引起的乡村治理主体结构、治理方式、治理内容的变化研究甚少。本研究基于河南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试图展示农村社会组织推动村庄实现自治的图景。因此,本研究以周山村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运用参与式观察以及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进行分析,具体阐述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周山村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二是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领域与方式;三是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产生的影响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有益经验。周山村社会组织是由村民自愿成立,兼具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社会组织,呈现出组织成员主体意识强、公益性与互助性凸显、村民参与程度高、注重性别平等的特点,在农村社会组织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自我管理与运行过程中,周山村社会组织采取“同心圆”式的组织结构实施管理,并以宣传、激励、说服和服务等动员方法动员村民参与,同时采用不同互动形式与社会多元主体进行互动,构建起政府、村两委、媒体、专家团队、其它组织等在内的社会支持网络,形成了较为完整且高效的内在运行机制。在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周山村社会组织积极变革文化风俗,推进乡村性别平等,促进乡村德治;培育乡村行为规则,依法修订村规民约,促进乡村法治;激发乡村治理主体自觉,探索社会经济,促进乡村自治。实证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发现,在治理主体结构方面,周山村治理主体的结构已由乡镇政府村两委村民,逐渐向乡镇政府村两委、农村社会组织村民转变;分配规则方面,集体资源分配制度与规则注重性别公正,已落实出嫁女群体的合法土地权益;治理方式方面,治理主体间更加强调民主协商、互助合作、共同参与。故此,基于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本研究归纳出三条有益经验,一是性别平等视角应当纳入到乡村治理进程,二是采取民主协商促进民主与法治相统一,三是正视与发挥老人与妇女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汪全先[8](2017)在《学校体育的伦理省思》文中研究指明学校体育是符合人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存在,其在教育实践中具有深刻的伦理蕴意。伦理作为规范、导引、调节事物发展的重要一维,它能够规范人之行为趋向正义,引导事物合规律发展,协调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事物运行的理性杠杆与标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实践表明,仅仅依靠法律、政策与行政推动尚难以完全解决学校体育中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尤其是关涉人之价值取向及行为逾越的问题。而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作用与意义恰恰在于其能够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相关主体之行为,引导学校体育合规律发展。尽管国内学者对我国学校体育问题做了许多伦理维度的有益探索,但仔细扫描已有相关研究我们会发现,这些从伦理维度思考学校体育的相关研究,一方面较少阐述研究者的伦理立场,也较少涉及学校体育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即使使用了某种伦理原则往往也是“拿来主义”,借用伦理或教育伦理的相关原则,而未说明运用该伦理原则的理论依据,从而失去可靠的理论凭借;另一方面,在对学校体育现实伦理问题的相关研究中,由于应然的伦理价值取向论证的缺乏,往往对问题的梳理缺乏主线,泛泛而谈,也因未提供规范的价值判断依据,而常常未能针对问题提供对应的、合理的价值判断取向。当我们从伦理的眼光省思学校体育之时,并不是肤浅地、表面地来看它,而是要深入地、系统地达到伦理的高度,进行省察与思考。只有通过省思,澄明了学校体育基本伦理理论问题,我们才能抓住学校体育伦理的精髓,进而我们才能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中的现实伦理问题进行合理的评判与反思。为此,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省思学校体育伦理研究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即通过澄明学校体育伦理的相关概念、阐明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确立学校体育的伦理立场、论证学校体育的应然伦理追求及应遵循的伦理原则、探究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并厘清学校体育伦理各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等,为从伦理维度考量学校体育提供必要的理论凭借;二是省思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中存在的现实伦理问题,并探寻这些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为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照。本研究除绪论外,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一、二、三、四章属于基本伦理理论问题的省思,第五、六章属于现实伦理问题的省思,第七章是结论与建议。第一章:学校体育伦理相关概念澄明。本章在对伦理、道德、教育伦理、体育伦理等相关概念进行厘清的基础上,依据概念推演的思维逻辑,对学校体育伦理的概念进行界定:所谓学校体育伦理,主要是指学校体育中人之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它既反映在学校体育中人之行为遵循育体、育人的规范之中;也反映在学校体育中人们追求人道、公正、理性、诚信、幸福等过程中“人之所以为人”应该具备的品性、德性、气凛之中。同时对学校体育伦理的内涵进行了诠释:(1)道德责任是学校体育伦理的基石与保障;(2)缔造幸福是学校体育伦理的归宿:(3)和谐与平衡是学校体育伦理的理想。第二章:学校体育的伦理基础。学校体育的伦理基础的探讨实质上是要揭示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何以可能”与“何以必要”的问题,只有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对学校体育伦理进一步研究才具有学理逻辑上的可能。探问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何以可能,即是要探问学校体育是否具有伦理属性;而探问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何以必要,则是要探问伦理之于学校体育有何价值与功能。本章从人性逻辑确认了学校体育具有伦理属性,并对伦理属性在学校体育认识形态中有何体现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价值与功能进行了探讨。第三章:学校体育伦理的立论基础。本章提出了学校体育伦理立场选择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确认了学校体育的伦理立场:道义与功利的和谐统一;阐明了学校体育的应然伦理追求:学生身心归合发展;论证了学校体育应遵循的伦理原则:秉持人道、崇尚公正、依循理性、恪守诚信、追求幸福。第四章: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分析。本章遵循整体性、层次性、全面性、动态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勾勒了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系统模型,研究认为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系统包含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层次维度三个维度构成的三个子系统。在时间维度上:学校体育伦理的形成、演化、重构反映着学校体育伦理在时间序列上的结构要素演进;在空间维度上:学校体育的内部伦理关系与外部伦理环境反映着学校体育伦理各结构要素之间的伦理联系;在层次维度上:底线伦理、均衡伦理、圣德伦理反映着学校体育伦理结构的层次。第五章: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伦理问题及其根源。本章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发展中的既存问题及其背后的伦理蕴意进行分析,把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中的伦理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本问题:事实偏离应然伦理追求,学生身心割裂发展;第二、人道问题:人道本位放逐,权利侵蚀凸现;第三、公正问题:发展公正缺失,资源获取不公;第四、理性问题:工具理性越位,价值理性失位;第五、诚信问题:诚信道德遗失,信用规制缺失;第六、幸福问题:生命价值失落,幸福获得阙如;第七、性别问题:性别平等欠缺,女性处身弱势;第八、道德责任问题:教学道德失范,责任应诺消隐。这些问题都是学校体育中不应当的伦理存在,需要我们去寻找根源。要探寻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不仅要从教育本身、教育主体等教育本体中去探寻,也要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外在关联的现象中来寻找。归纳起来,本研究认为,引致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之因:经济功利主义主导,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第二、社会之源:社会对体育存在偏见,国民对体育认知不足;第三、文化之失:文化导向偏失,价值取向偏斜;第四、教育之殇:教育物化过度,主体走向失落;第五、实践之弊:政策执行与监管脱节,学校落实流于形式;第六、主体之困:体育教师处身窘境,学生主体理解局限。第六章: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本章立足于解决问题的考量,遵循问题解决的逻辑,着眼于伦理的思考,提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皈归应然伦理追求,弥合身心发展的割裂;回归教育的人道本真,摆脱教育爱的过度投射;强化发展公正与教育正义,促进资源分配公平与均衡:以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以合理理性指引决策理性;促进诚信自觉与道德觉醒,规约道德选择的自由与尺度;尊重人的生命价值,追求幸福的实现;构建先进学校体育性别文化,强力推进性别平等教育;落实主体责任与制度安排,阶段性消解偏失与失衡。第七章:结论与建议。本章在对全文所做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1)学校体育伦理理论研究导向的建议:加强研究范式的介入研究,进一步促进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加强各伦理学说的介入研究,丰富学校体育伦理的理论基础;加强学校体育政策伦理的理论研究,促进合伦理性地制定学校体育政策;加强学校体育性别伦理的研究,扩大女性参与决策的声音;加强学校体育伦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促进学校体育伦理理论的可实践性。(2)学校体育伦理实践导向的建议: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促进教育主体向完整人转化;以核心素养形成为抓手,形塑体育学科品格与能力;推动以法律、政策规范为主的学校体育治理,转向道德、法律、政策耦合规范的学校体育治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伦理价值导向,谋篇布局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把“健康中国”理念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伦理价值驱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促进健康的价值与功能。
杨雪[9](2016)在《我国竞技体育中的女性解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女性解放运动打开了女性走向社会的大门,开启了女性寻找自我、认识自我的新航程。中国女性解放运动将女性率先推向了竞技舞台,为女性进一步身心解放提供了重要场域。由于国家政策保驾护航,竞技女性比在其他领域女性获得了更明显的优势地位,走在中国女性解放的前沿。中国的竞技女性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势创造了无以计数的辉煌战绩与举世瞩目的体坛壮举,不仅优于中国男性撑起了竞技体育的大半边天,而且以“中国姿态”昂首阔步走在世界女性体育的最前线,树立了崭新的新时代中国女性形象。当我们欣喜于打破了“女子不如男”的传统思维禁锢时,当我们欢呼雀跃于获得与男性平等的竞技参与机会与待遇时,赤裸裸的现实还在不时地警示我们:在“阴盛阳衰”的事实面前,在“解放与平等”的面纱之下隐藏着更为深层的性别不平等与女性歧视现象。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量表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以来自6个省份的、不同项目的、省队以上级别运动队的男女运动员、男女教练员、男女管理人员,以及男女观众和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了以下内容:第一,女性解放与女性体育兴起的全球背景;第二,界定竞技体育领域女性解放的内涵,确定研究的理论根基(性别角色理论、赋权理论、社会流动理论以及身体理论);第三,以建国为时间起点,梳理并分析竞技女性解放的历史情况;第四,针对不同人群设计六套问卷,修订了“女性解放态度量表”、“女运动员身体感知量表”和“竞技女性领导力量表”,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和社会性体格焦虑量表、自尊量表,展开调查与统计,同时结合女运动员访谈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了解竞技女性解放的现状;第五,基于历史与现实,指出目前竞技体育领域女性解放取得的成果只是解放的第一层次,而要实现真正的解放还有很多现实的困境与问题,从而对竞技女性的解放进行“悖论式”解构;第六,综合主客观因素,重构竞技领域女性真正解放的路径。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女性体育的发展可谓是伴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而推进的,两者息息相关,相互影响,均为历史进程,在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特征。同时,竞技体育领域的女性解放是女性解放大背景下的一个子系统,既有女性解放的共性,也有其独特性,是一个兼具共性环境与个性因素的综合影响的过程。(2)女性解放的基本内容和目标是男女平等。竞技体育领域的女性解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权利平等,即获得与男性平等的竞技体育参与权利;第二,权力平等,即女性在竞技体育领域拥有与男性平等的参政权与话语权;第三,结果平等,是充分尊重男女两性的生理和社会文化差异,追求差异化的平等,尊重女性选择,发挥女性优势,维护女性权益,促进竞技女性作为完整的、具有女性特质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男女两性和谐发展。同时,我国竞技女性的解放要以性别角色理论、赋权理论、社会流动理论以及身体理论为理论根基展开分析。(3)历史上,我国女性解放促进了女性的竞技参与,女性的竞技参与也同时促进了女性的进一步解放。女性通过竞技参与实现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解放,实现了自我价值,赢得了社会认可与支持,获得了退役后的多元发展。(4)通过运用问卷与量表调查,结合访谈资料分析发现,如今的竞技女性在自我价值、性别认同优势、赋权与社会认同、向上社会流动、媒体宣传等方面同样实现了一定的解放。(5)无论历史还是现今,竞技体育为女性提供了解放自我、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与路径,体现了其“帮助女性解放的潜质”。然而,竞技领域女性平等参与权的获得只是进步的一种表征,是解放的第一层次,而在推向深层次的解放进程中还存在众多问题与障碍。同时,在“男性化”的大环境中女运动员面临着性别困境与焦虑;在竞技女性赋权的表象下掩盖着很多性别不平等的事实;竞技领域的女性权力缺失,领导层女性比例很低;女运动员的遭遇着身体规训与身体异化的困境,经受着身心摧残。因此说,竞技体育领域的女性解放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悖论”,是一个需要进行“悖论式”解构的过程。(6)竞技体育领域的女性解放是一个需要不断推进的历史进程,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解放迈向更深层次,因此,要尊重两性差异,发挥女性特长,尊重女性选择,从女性主体地位构建、女性权力赋予、女性权益保障、两性和谐发展几个维度重构女性解放的路径,推进竞技女性解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最终实现竞技体育领域女性的真正解放。
李丹丹[10](2016)在《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女性主义是近几十年来世界的重要思潮之一,它催生了女性主义伦理学、女性主义电影等多门学科和艺术领域。女性主义伦理学就是以母性思维、性别分析法为基础,也就是以女性的视角重新审视伦理学问题,出现了女性主义自由伦理学、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女性主义生态伦理学、女性主义性伦理学等相关学术领域。女性主义电影就是以女性为主体,反映女性主义基本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虽然诞生于西方,但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之后也初具规模。研究女性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叙事中的表现无论对于推进当代中国女性主义伦理还是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叙事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选题旨在探讨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的关系,展示女性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的种种表现,并从其中发现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核心概念分析等。第一章探讨的是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包括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本质、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分析、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电影分析等。文章认为,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也就是自由主义女性伦理思想,强调女性生存的目的应该同自由主义的理念一样,根据自由、自主和自我的决定原则,以自我实现、自我潜能发展为优先。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本质就是追求自由、独立、理性,还包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等。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不少反映女性主义以及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电影,如《红高粱》、"小妞电影"及其代表作之一的《杜拉拉升职记》等。它们以现代艺术形式诠释着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本质。第二章探讨的是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包括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分析、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电影分析等。文章认为,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强调关系、情感、关怀等,其理论基础是两性的道德差异。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本质是一种女性的道德,它从情感出发将关怀与同情应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它建立在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实证性相对明显。它的视角主要是女性的,强调关系、关爱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实现关爱的可行路径。本章在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电影叙事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美丽的大脚》和《亲爱的》作为麻雀进行了解剖。《美丽的大脚》的女主人张美丽是一个农村妇女,她所展现的是关怀与责任。在《亲爱的》中一共建立了三位母亲的形象,尽管各自的特征不同,但同样都体现出母性的自然关怀情感。第三章探讨的是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包括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本质、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应用、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电影分析等。文章认为,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是站在女性的视角关怀所有生命,尤其关注与女性自身息息相关的生命伦理问题。女性主义生命伦理的核心是关怀,所以它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联系十分密切。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关注所有生命,它与女性主义生态伦理的连接是内在的。在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有不少反映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作品。论文重点分析了以艾滋病为题材的《地久天长》、《好死不如赖活着》等,还有以器官移植为题材的《透析》等。第四章探讨的是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包括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本质、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反思、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电影分析等。文章认为,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本质是从女性的视角以及切身感受来看待性伦理的规范及道德原则,以女性体验为重心,将女性作为核心来探讨性伦理的道德范式该是如何。它可以约束女性在社会及家庭中的行为,帮助女性树立健康的性意识、性行为,促进婚姻家庭的稳定和谐以及社会的良好发展。在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多数展示的都是健康的性观念,自由自主、性爱合一、真诚专一,批判性混乱、性交易等不健康的性行为。当代中国电影叙事还涉及到与女性性意识、性行为以及性伦理相关的一些新问题,主要是"第三者"、"同性恋"、"女汉子"、"伪娘"等。结语部分探讨了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特点、价值、展望。文章认为,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特点是正面、温和、多样;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性平等、女性自由、关怀关爱、尊重生命、性健康等方面;当代中国电影叙事所反映的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依然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继续加强。
二、关于两性平等与和谐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两性平等与和谐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背景 |
2.1 理论基础 |
2.1.1 理论介绍 |
2.1.2 概念界定 |
2.2 研究背景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研究时期划分 |
第3章 女性数学教育历史回顾 |
3.1 封建社会——零星的家庭教育 |
3.2 1840 -1949 年——女性数学教育的萌芽 |
3.3 1949 -1978 年——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 |
3.3.1 1949 -1956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3.3.2 1957 -1978 年女性数学教育 |
3.4 女数学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面恢复时期(1979—1989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4.1 时期背景 |
4.1.1 女性教育政策及措施 |
4.1.2 数学教育理念 |
4.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4.2.1 女性受小学数学教育情况 |
4.2.2 女性受中学数学教育情况 |
4.2.3 存在的问题 |
4.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4.3.1 女数学家 |
4.3.2 女性数学教师 |
4.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4.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4.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4.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4.4.3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繁荣发展时期(1990—1999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5.1 时期背景 |
5.1.1 女性教育政策与措施 |
5.1.2 数学教育理念 |
5.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5.2.1 女性受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情况 |
5.2.2 女性受高中数学教育情况 |
5.2.3 存在的问题 |
5.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5.3.1 女数学家 |
5.3.2 女性数学教师 |
5.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5.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5.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5.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5.4.3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巩固提高时期(2000 年—至今)的女性数学教育 |
6.1 时期背景 |
6.1.1 女性教育政策与措施 |
6.1.2 数学教育理念 |
6.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6.2.1 女性受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情况 |
6.2.2 女性受高中数学教育情况 |
6.2.3 存在的问题 |
6.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6.3.1 女数学家 |
6.3.2 女性数学教师 |
6.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6.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6.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6.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6.4.3 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经验教训与挑战 |
7.2 女性数学教育历史发展 |
7.2.1 发展概况 |
7.2.2 存在问题 |
7.2.3 影响因素 |
7.2.4 相关建议 |
7.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 |
7.3.1 结论 |
7.3.2 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萨拉·夏基的女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夏基女性主义思想的缘起 |
第一节 现代女性主义思想的基本争论 |
一、生物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之争 |
二、夏基超出二者之争的初步构想 |
第二节 夏基女性主义思想的理论起点 |
一、纳斯鲍姆的能力进路理论 |
二、能力进路理论的主要贡献 |
三、能力进路理论对女性生物特征的忽视 |
第三节 夏基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重新挖掘 |
一、亚里士多德女性思想的狭隘性及其缘由 |
二、夏基对亚里士多德质料因内涵的挖掘 |
三、夏基对亚里士多德认识论经验主义的修正 |
第二章 夏基女性主义思想的形而上学基础 |
第一节 夏基论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说 |
一、作为普遍统一的形式 |
二、作为发展条件的质料 |
三、作为形式质料复合统一实体的生成 |
第二节 夏基论亚里士多德的潜能与现实理论 |
一、潜能和现实的关系问题 |
二、由潜能发展到能力的问题 |
三、有关人的能力发展的理想图景 |
第三节 夏基论亚里士多德质料学说与能力发展的关系 |
一、亚里士多德思想中质料的分层与分类 |
二、亚里士多德思想中质料与能力的关系 |
三、质料和能力概念运用于女性主义思想的可能性 |
第三章 质料和能力概念在夏基女性主义思想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女性的社会质料对女性能力发展的影响 |
一、女性主义思想中女性社会质料的内涵 |
二、能力进路下女性能力的发展 |
三、女性能力运作的社会性条件 |
第二节 女性的生物质料对女性能力发展的影响 |
一、女性主义思想中女性生物质料的内涵 |
二、女性主义思想中女性生物质料的作用 |
三、生物质料对女性能力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生物质料和社会质料在女性能力发展中的融合 |
一、肯定生物性别的差异性 |
二、创造适宜女性能力发展的社会条件 |
三、构建以质料和能力概念为基础的女性主义思想 |
第四章 对夏基女性主义思想的评价和反思 |
第一节 夏基女性主义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一、为解决当前女性主义基本争论提供了思路 |
二、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作出了补充 |
三、为实现女性解放指出了新的可能路径 |
第二节 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对夏基女性主义思想的反思 |
一、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 |
二、夏基女性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的契合 |
三、从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性视域看夏基女性主义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3)论达芙妮·杜穆里埃创作中的双性同体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理论界定 |
(一)双性同体理论的来源 |
1、柯勒律治:“伟大的头脑是双性同体的” |
2、荣格:“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原型学说 |
(二)双性同体理论的基本内涵 |
1、人格的双性化 |
2、两性的和谐统一 |
三、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一章 达芙妮·杜穆里埃双性同体观的成因 |
第一节 动乱的社会大环境 |
一、世界大战的爆发 |
二、女权运动的冲击 |
第二节 复杂的个人生活 |
一、父爱与母爱的失衡 |
二、双性恋的感情经历 |
第二章 达芙妮·杜穆里埃创作中的双性同体形象 |
第一节 双性同体的女性形象 |
一、男性化行为举止——玛丽·诺尔 |
二、男性化性取向——丹弗斯的同性恋倾向 |
三、男性化思维模式——丽贝卡 |
第二节 双性同体的男性形象 |
一、男扮女装的行为——约翰 |
二、女性化性取向——威廉的同性恋倾向 |
三、女性化思维模式——迈克西姆 |
第三章 达芙妮·杜穆里埃作品中双性同体观的价值阐释 |
第一节 二元对立性别观的破除 |
一、逻格斯中心主义的解构 |
二、性别刻板成见的消除 |
第二节 现代社会的伦理观念的构建 |
一、追求两性个性解放 |
二、塑造人类完美人格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论文类 |
二、外文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论文类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意蕴 ——基于企业女性管理者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
二、研究问题与内容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职业地位的研究 |
二、关于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研究 |
三、关于教育对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社会互动理论 |
二、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的功能主义视角 |
第二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抽样 |
三、数据搜集与分析 |
四、研究伦理与效度 |
第三章 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4A”路径 |
第一节 目标(Aim):获得多层次的职业地位 |
一、“小我型”职业地位 |
二、“大我型”职业地位 |
三、“小我型”职业地位与“大我型”职业地位的关系 |
第二节 行动(Action):物我互动、人我互动与自我互动 |
一、物我互动:积极应对职场环境的挑战和阻力 |
二、人我互动:巧妙地处理人际关系 |
三、自我互动:在突破与超越中前行 |
第三节 能力(Ability):知识女性的核心竞争力 |
一、对职场环境的适应力 |
二、对职业发展的规划力 |
三、对行动计划的执行力 |
四、对自我提升的学习力 |
第四节 特质(Attribute):知识女性的“魅力人格” |
一、“双性化”特征 |
二、坚韧性 |
三、自信心 |
四、进取心 |
第四章 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动力 |
第一节 生活时空:知识女性获得的家庭教育 |
一、父母的“严格训练”塑造独特品格 |
二、父母的“身体力行”胜过一切 |
三、家庭环境氛围:培养独立与提供支持的土壤 |
第二节 学习时空:知识女性接受的学校教育 |
一、掌握生存的基本工具——“扎实的专业知识” |
二、从零到“零”:能力的全面提升 |
三、积极的师生互动:“老师的关注拉了我一把!” |
第三节 职业时空:知识女性践行的职后教育 |
一、职场环境的磨炼:学会职场生存 |
二、不断变化的工作挑战:突破与前行并存 |
三、支持性人际网络:经验积累与情感交流 |
第五章 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阻力 |
第一节 生活时空:带有性别标签的家庭教育 |
一、对女性发展的低期待 |
二、对女性情感发展的忽视 |
三、支配型亲子关系限制女性发展 |
第二节 学习时空:“去性别化”与“再性别化”的学校教育 |
一、“均衡与同一”背后的性别不平等 |
二、隐性校园文化对性别观念的再塑造 |
三、课堂教学中女性的边缘化 |
第三节 职业时空:性别差异“合理化”的职后教育 |
一、企业文化中对女性的“轻视” |
二、继续教育与培训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
三、缺乏工作导师的指导 |
第六章 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提升路径 |
第一节 教育观念 |
一、基于“新型两性关系”的现代社会性别观 |
二、以“女性全面而卓越发展”为核心的女性素质教育观 |
三、基于“自我发展”和“服务社会”的女性理想信念观 |
第二节 教育行动 |
一、生活时空:性别观念和个人品质初步形成的家庭教育 |
二、学习时空:以“赋能”为基础的学校教育 |
三、职业时空:品格次级社会化与职业地位获得的职后教育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致可能参加此项研究的知识女性的邀请信 |
附录B:个人基本信息调查问卷 |
附录C:个人深度访谈的提纲 |
附录D:访谈协议 |
附录E:非参与式观察记录表 |
附录F:其他人员访谈的提纲 |
附录G:访谈资料一级编码(贴标签)结果汇总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渊源 |
2.1 产生的历史背景 |
2.1.1 社会驱动因素 |
2.1.2 理论发展急需完善 |
2.1.3 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 |
2.2 女权主义思潮兴起的社会背景 |
2.2.1 西方女权主义的发展历程 |
2.2.2 不同流派和思潮的女权主义思想 |
2.3 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思想来源 |
2.3.1 马克思妇女解放理论 |
2.3.2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说 |
2.3.3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思想 |
2.3.4 马尔库塞“爱欲、性解放”理论 |
第3章 女性受压迫的“四种结构”分析 |
3.1 生产结构-分析 |
3.1.1 体力对女性参与社会生产的影响 |
3.1.2 体力不再是女性参与生产的劣势因素 |
3.2 生育结构-分析 |
3.2.1 女性生育被视为天经地义 |
3.2.2 避孕法的出现并没有减轻对女性的压迫 |
3.3 性关系结构-分析 |
3.3.1 性关系中女性处于“第二性”的劣势地位 |
3.3.2 性解放浪潮带来新形式的压迫 |
3.4 儿童社会化结构-分析 |
3.4.1 孩子成长主要社会功能由女性完成 |
3.4.2 抚养对女性造成的束缚 |
第4章 女性受压迫根源的“二元制理论” |
4.1 资本主义制度对女性的压迫 |
4.1.1 妇女受压迫的阶级实质 |
4.1.2 资本主义境遇下女性被普遍异化 |
4.2 父权制及其对女性的压迫 |
4.2.1 氏族群体逐渐被单个家长制家庭所取代 |
4.2.2 无偿的家务劳动使女性承受压迫 |
4.3 二元制理论: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双管齐下构成对妇女的压迫 |
4.3.1 自由主义思潮下女权主义的基本概念 |
4.3.2 二元制理论共同作用加剧女性受压迫的程度 |
第5章 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与其他女权主义理论的比较 |
5.1 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比较 |
5.1.1 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何在 |
5.1.2 消灭私有制与实现妇女解放的路径选择 |
5.1.3 解放语境下的妇女解放的旨趣 |
5.2 与米切莉·巴雷特的女性压迫的意识形态理论之比较 |
5.2.1 米切莉·巴雷特的意识形态理论 |
5.2.2 与朱丽叶·米切尔意识形态理论的比较 |
5.3 与凯特·米利特关于父权制理论的比较 |
5.3.1 凯特·米利特关于父权制的理论 |
5.3.2 与朱丽叶·米切尔父权制理论的比较 |
5.4 与海蒂·哈特曼的“二元制理论”的比较 |
5.4.1 海蒂·哈特曼的“二元制理论” |
5.4.2 与朱丽叶·米切尔“二元制理论”的比较 |
第6章 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评价 |
6.1 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 |
6.1.1 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关于女权主义理论的细化与升华 |
6.1.2 多元性探究女性受压迫的因素和解决途径 |
6.1.3 深化了对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制的批判 |
6.1.4 从性别分析视角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
6.2 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思想的现实影响 |
6.2.1 促进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
6.2.2 女性参与下的政治变迁 |
6.2.3 影响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嬗变 |
6.2.4 彰显了女权主义发展对社会进步带来的有效影响 |
6.3 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
6.3.1 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所偏离 |
6.3.2 对四大结构做了人为区分 |
6.3.3 对妇女受压迫结构状况与方法的分析过于武断 |
第7章 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意义 |
7.1 从理论到实践的延续 |
7.1.1 不拘泥于现有的理论实践 |
7.1.2 为其他流派理论的补充延续 |
7.2 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思想对中国当代女性的现实意义 |
7.2.1 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女性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资源 |
7.2.2 对中国女性基本权利的获得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 |
7.2.3 对中国女性获得工作机会的提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演进及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和目标 |
(一)国内关于男女平等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研究 |
(三)国外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男女平等观 |
(一)私有制是男女不平等的根源 |
(二)无产阶级解放道路是妇女解放的根本道路 |
(三)妇女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 |
二、毛泽东男女平等思想 |
(一)“四权”是中国妇女受压迫的社会总根源 |
(二)在革命斗争中求解放,在参与生产中求平等 |
(三)劳动妇女是争取男女平等的主体力量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领导人的男女平等观 |
(一)邓小平男女平等观 |
(二)江泽民男女平等观 |
(三)胡锦涛男女平等观 |
(四)习近平男女平等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孕育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推进男女平等的初步探索 |
(一)动员妇女参政议政,争取男女政治权利平等 |
(二)打破封建土地制度,争取男女经济权利平等 |
(三)实行婚姻制度改革,争取妇女婚姻自由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推进男女平等的全面探索 |
(一)男女平等成为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
(二)颁布《婚姻法》构建新型婚姻家庭关系 |
(三)保障妇女参加普选和民主建政 |
(四)强调同工同酬与保护妇女劳动权益 |
三、改革开放初期党推进男女平等的全新探索 |
(一)修改《婚姻法》,应对新时期婚姻新问题 |
(二)直面妇女参政低谷,切实维护妇女参政权利 |
(三)促进妇女公平就业,深化妇女劳动权益保障 |
(四)出台《妇女权益保障法》,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法制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及逐步完善 |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提出和确立 |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的时代背景 |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提出 |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 |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的建构 |
(一)明确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组织体系 |
(二)制定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纲要规划体系 |
(三)构筑保障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执行的法律政策体系 |
(四)建立科学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监测评估体系 |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妇女发展的初步推进 |
(一)多措并举保障妇女就业创业 |
(二)齐抓共管积极推动妇女参政 |
(三)多部门联合共促妇女成长成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发展 |
一、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的新机遇 |
(一)新时代妇女发展的新样态 |
(二)习近平男女平等的新思想 |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 |
二、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的新进展 |
(一)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政策体系的突破性成果 |
(二)妇女发展纲要规划凸显妇女的主体地位 |
(三)法律政策性别平等评估机制的探索和建立 |
三、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妇女发展问题的新突破 |
(一)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
(二)助力贫困妇女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
(三)促进农村妇女平等参与村民自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妇女发展问题凸显 |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法律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执行力度亟需加强 |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受阻的原因分析 |
(一)地方政府对男女平等的重视程度有限 |
(二)相关机构的权威性与协调性不足 |
(三)性别平等文化环境尚未形成 |
三、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未来发展的着力点 |
(一)完善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法律政策 |
(二)健全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配套措施 |
(三)增强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机构建设 |
(四)营造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文化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以河南周山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村民自治与乡村治理 |
(二)社会组织与农村社会组织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关于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 |
(二)国外关于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 |
四、理论基础 |
(一)社会互动理论 |
(二)社会性别理论 |
(三)人的主体性理论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当前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现实情境 |
第一节 当前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与特征 |
一、当前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 |
二、当前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特征 |
第二节 当前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现实基础 |
一、乡村社会发展呈现新特征 |
二、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制度与行动支持 |
第三节 乡村治理视角下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困境 |
一、运行低效:村民参与程度低 |
二、依附性强:依赖政府与村庄能人 |
三、意识淡薄:性别平等意识相对缺失 |
四、定位模糊:公益性与互助性不明 |
小结 |
第二章 周山村社会组织概况及特点 |
第一节 周山村及其社会组织概况 |
一、周山村的基本情况 |
二、周山村社会组织概况 |
第二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的特点 |
一、组织成员主体意识强 |
二、公益性与互助性凸显 |
三、村民参与程度高 |
四、性别平等观念注入 |
第三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生长的动力 |
一、周山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 |
二、周山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外部推力 |
小结 |
第三章 周山村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的组织结构 |
一、有机性组织结构的内涵 |
二、“同心圆”式组织结构 |
三、“同心圆”式组织结构的特征 |
第二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的社会动员 |
一、周山村社会组织骨干:社会动员的主导力量 |
二、周山村社会组织的社会动员策略 |
三、周山村妇女:社会动员不可或缺的群体 |
第三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的社会互动 |
一、周山村社会组织与社会互动 |
二、周山村社会组织与内外主体的互动 |
三、周山村妇女的发展与社会互动 |
小结 |
第四章 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主要领域 |
第一节 推进性别平等 |
一、性别平等的风俗变革 |
二、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 |
第二节 修订村规民约 |
一、参与修订村规民约的过程及方式 |
二、促进村规民约的深化与完善 |
三、推动村规民约的全面落实 |
第三节 探索社会经济 |
一、社会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
二、周山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理念 |
三、周山村社会经济的运行模式 |
小结 |
第五章 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政治影响 |
一、拓宽民主政治的参与途径 |
二、提升村民的政治效能感 |
三、优化乡村治理主体结构 |
第二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经济影响 |
一、丰富乡村经济的发展理念 |
二、促进乡村集体资源公正分配 |
第三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对乡村治理的文化影响 |
一、推进乡村性别文化的重构 |
二、培育乡村集体意识与公共精神 |
第四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对乡村治理的社会影响 |
一、维护乡村社会秩序 |
二、丰富乡村社会公共服务 |
小结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结论 |
(一)农村社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已具备参与乡村治理的能力 |
(二)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并完善着乡村治理主体的格局 |
二、本研究的启示 |
(一)正视老人、妇女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
(二)性别平等视角应当纳入乡村治理进程 |
(三)民主协商促进民主与法治相统一 |
三、可能的拓展研究 |
(一)对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制度机制创新研究 |
(二)对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规范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周山村社会组织成员及部分村民调查问卷 |
附录2:周山村社会组织部分采访提纲 |
致谢 |
(8)学校体育的伦理省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现实诉求 |
(二) 理论诉求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述评 |
(二) 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对象 |
五、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逻辑构架 |
(一) 研究的思路 |
(二) 研究的进路构架 |
(三) 主要研究内容 |
七、可能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 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学校体育伦理相关概念澄明 |
一、伦理 |
二、教育伦理 |
三、体育伦理 |
四、学校体育伦理 |
小结 |
第二章 学校体育的伦理基础 |
一、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的可能性 |
(一) 人性假设: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前提 |
(二) 探问:人性内在是否具有伦理属性 |
(三) 探问之追问:伦理属性在学校体育认识形态中有何体现 |
二、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的必要性 |
(一) 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价值 |
(二) 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功能 |
小结 |
第三章 学校体育伦理的立论基础 |
一、伦理的两大流派解读 |
(一) 道义论 |
(二) 功利论 |
(三) 道义论与功利论的分歧与联系 |
二、学校体育伦理立场的选择 |
(一) 学校体育伦理立场选择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观 |
(二) 学校体育伦理立场的确立——道义与功利的和谐统一 |
三、学校体育应然伦理追求的确认——学生身心归合发展 |
四、学校体育伦理原则的确立 |
(一) 秉持人道 |
(二) 崇尚公正 |
(三) 依循理性 |
(四) 恪守诚信 |
(五) 追求幸福 |
小结 |
第四章 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分析 |
一、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系统模型勾勒 |
二、学校体育伦理的时间维度 |
(一) 学校体育伦理的形成 |
(二) 学校体育伦理的演化 |
(三) 学校体育伦理的重构 |
三、学校体育伦理的空间维度 |
(一) 学校体育内部伦理关系 |
(二) 学校体育外部伦理环境 |
四、学校体育伦理的层次维度 |
(一) 底线伦理 |
(二) 均衡伦理 |
(三) 圣德伦理 |
小结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伦理问题及其根源 |
一、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伦理问题 |
(一) 基本问题:事实偏离应然伦理追求,学生身心割裂发展 |
(二) 人道问题:人道本位放逐,权利侵蚀凸现 |
(三) 公正问题:发展公正缺失,资源获取不公 |
(四) 理性问题:工具理性越位,价值理性失位 |
(五) 诚信问题:诚信道德遗失,信用规制阙如 |
(六) 幸福问题:生命价值失落,幸福获得缺失 |
(七) 性别问题:性别平等欠缺,女性处身弱势 |
(八) 道德责任问题:教育道德失范,责任应诺消隐 |
二、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
(一) 经济之因:经济功利主义主导,资源配置失衡 |
(二) 社会之源:社会对体育存在偏见,国民对体育认知不足 |
(三) 文化之失:文化导向偏失,价值取向偏斜 |
(四) 教育之殇:教育物化倾向过度,主体走向失落 |
(五) 实践之弊:政策执行与监管脱节,学校落实流于形式 |
(六) 主体之困:体育教师主体处身窘境,学生主体理解局限 |
小结 |
第六章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 |
一、基本问题之消解:皈归应然伦理追求,弥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割裂 |
二、人道问题之消解:回归教育的人道本真,摆脱教育爱的过度投射 |
三、公正问题之消解:强化发展公正与教育正义,促进资源分配公平与均衡 |
四、理性问题之消解:以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以合理理性指引决策理性 |
五、诚信问题之消解:促进诚信自觉与道德觉醒,规约道德选择的自由与尺度 |
六、幸福问题之消解:尊重人的生命价值,追求幸福的实现 |
七、性别问题之消解:构建先进学校体育性别文化,强力推进性别平等教育 |
八、道德责任问题之消解:落实主体责任与制度安排,阶段性消解偏失与失衡 |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我国竞技体育中的女性解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1.问卷对象 |
2.量表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法 |
2.问卷调查法 |
3.量表法 |
4.文本分析法 |
5.访谈法 |
6.数理统计法 |
第三章 女性解放运动与女性体育兴起的全球背景 |
第一节 西方女权运动与女性体育的兴起与发展 |
1.西方女权运动的兴起与影响 |
2.西方女性体育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女性体育的兴起 |
1.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与影响 |
2.中国女性体育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三节 中西方女性解放运动的差异与影响 |
1.解放的起点:“放足”与“出走”VS.“天赋人权” |
2.解放的模式:男性合作VS.男女对立 |
3.国家角色的差异:国家主导VS.国家排斥 |
4.解放的路径:家国同构VS.女性话语独构 |
第四节 中西方女性体育发展的特点差异 |
1.参与者阶层与参与时间的差异 |
2.女运动员面临的性别挑战的差异 |
3.女运动员与男同伴关系的差异 |
4.女性竞技与国家关系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竞技体育中的女性解放:内涵解读与理论范式 |
第一节 竞技体育女性解放的内涵解读 |
第二节 我国竞技体育中的女性解放的理论范式与解析 |
1.性别角色理论及其应用 |
2.赋权理论及其应用 |
3.社会流动理论及其应用 |
4.身体理论及其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国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中女性解放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竞技中获自由与平等:身体解放与竞技参与 |
1.平等参与竞技,国际崭露头角 |
2.走进“男性专属”,开创新天地 |
3.性别平等的世界环境 |
第二节 竞技中的发展与觉醒:超越男性与实现自我 |
1.参与到超越,撑起“大半边天” |
2.坚持自我追求,树立女性典范 |
3.向上社会流动,体现自我价值 |
4.自我意识觉醒,勇于挑战权威 |
第三节 竞技中获支持与保障:社会认同与体制保障 |
1.国内国际,广泛社会组织认可 |
2.体制内外,多元化的国家支持 |
3.政策做保障,选拔与培训并施 |
第四节 退役后开辟新领域,展现多元化人生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竞技体育中女性解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我国竞技体育中女性解放现状调查 |
1.女运动员性别角色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女运动员面临的性别角色冲突困境与影响因素分析 |
3.女运动员解放态度与自尊情况调查 |
4.竞技女性的领导力调查 |
5.竞技体育中男女平等的体现 |
6.女运动员的社会流动情况 |
7.女运动员的身体解放感、体格焦虑及身体异化 |
第二节 我国竞技体育中女性解放现状分析 |
1.突破传统性别角色定位的新时代女性 |
2.拥有双性化的优势性别角色类型 |
3.具备流动性别的多元化女运动员 |
4.女运动员主体意识有所增强 |
5.女运动员职业认同感的培养与社会认同的建构 |
6.家庭状况改善与社会地位提升 |
7.身体解放中的自我掌控与意义赋予 |
8.女运动员的媒体报道增多、形象多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竞技体育中女性解放的“悖论式”解构 |
第一节 女运动员面临的性别困境与焦虑 |
1.男性化职业特征笼罩下的性别“同化” |
2.国家主义号召下“去性别化”的政治工具 |
3.性别角色冲突下的困惑与焦虑 |
4.服用禁药导致的生理性别变异 |
第二节 竞技女性赋权掩盖下的性别不平等 |
1.男性优势论中的话语权建构 |
2.平等参与权掩盖下的服从 |
3.身份焦虑中的竞技女性 |
4.多重利益诉求中的女性“赋权” |
5.决策领导层的女性失语 |
6.竞技女性主体意识薄弱 |
第三节 女运动员的身体规训与身体异化 |
1.女运动员遭遇的身体规训 |
2.男性化项目与男性化训练造成的身心摧残 |
3.传媒建构中女性竞技身体的异化 |
4.女运动员的自我客体化与身体焦虑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竞技体育领域女性解放的路径重构 |
第一节 树立女性主体意识,构建自身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 |
1.激发自我主体意识觉醒,调动解放内在驱动力 |
2.从身体规训走向自我技术,构建身体的主体地位 |
3.自主构建自身流动的性别,培养弹性的自我性别认同 |
第二节 赋予女性政治话语权,保障竞技女性权力 |
1.增加女性参政比例,赋予女性体育话语权 |
2.鼓励女性发挥潜力,协同提高领导效能 |
3.加强竞技女性培训,帮助她们建立权力基础与性别自信 |
第三节 尊重性别差异与女性选择,维护竞技女性权益 |
1.取消举重、拳击、柔道等重竞技女子项目,避免对女性身心摧残 |
2.坚持“以人为本”、“女性关照”的训练原则,保障女性权益 |
3.建立女运动员保障体系,完善权益机制 |
4.成立竞技女性组织,搭建女性专属平台 |
5.树立性别意识,营造健康、积极的传媒环境 |
6.赋予竞技女性自由权,尊重女性自主选择 |
第四节 发挥女性性别优势,促进两性和谐发展 |
1.发挥女性优势,设置适合女性特质的运动项目 |
2.打破性别隔离,营造和谐运动队氛围 |
3.鼓励男性加入,共同推进社会进步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女运动员调查问卷 |
附录 2:男运动员调查问卷 |
附录 3:教练员调查问卷 |
附录 4: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 5:女大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6:观众调查问卷 |
附录 7:女性态度量表 |
附录 8:女运动员身体感知量表 |
附录 9:竞技女性领导力量表 |
作者学习及科研经历 |
(10)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思路 |
五、核心概念分析 第一章 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 |
第一节 自由、独立、理性: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 |
一、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本质 |
二、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应用 |
第二节 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分析 |
一、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意义 |
二、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不足 |
三、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与电影叙事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电影分析 |
一、反抗男性压迫:《红高粱》 |
二、女性价值的实现:"小妞电影" |
三、"小妞电影"的典范:《杜拉拉升职记》 |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 |
第一节 关系、情感、关爱: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 |
一、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
二、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本质 |
三、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分析 |
一、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意义 |
二、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不足 |
三、女性主义关怀伦理与电影叙事 |
第三节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电影分析 |
一、当代中国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电影概观 |
二、关怀、奉献:《美丽的大脚》 |
三、自然关怀:《亲爱的》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 |
第一节 女性视角的生命关怀: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本质 |
一、与传统生命伦理的关联 |
二、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关联 |
三、与女性主义生态伦理的关联 |
四、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意义 |
第二节 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应用 |
一、女性堕胎 |
二、代孕母亲 |
三、安乐死 |
四、器官移植 |
五、生态环境 |
第三节 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电影分析 |
一、引言 |
二、艾滋病题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 |
三、器官移植类电影叙事中的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 |
第一节 女性视角的性健康: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本质 |
一、中国性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女性主义性伦理的研究领域 |
三、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应用 |
第二节 对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反思 |
一、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意义 |
二、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前提 |
第三节 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电影分析 |
一、追求"真爱"的"第三者" |
二、超越性别的蕾丝边 |
三、逃避性别的"女汉子"与"伪娘" |
本章小结 结语 |
一、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特点 |
二、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价值 |
三、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关于两性平等与和谐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D]. 冯俊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萨拉·夏基的女性主义思想研究[D]. 李慧琴. 西南大学, 2020(01)
- [3]论达芙妮·杜穆里埃创作中的双性同体观[D]. 王哲.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4]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意蕴 ——基于企业女性管理者的质性研究[D]. 田蕊. 天津大学, 2020(02)
- [5]朱丽叶·米切尔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孙嘉笠. 吉林大学, 2019(02)
- [6]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演进及推进策略研究[D]. 张小宝.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以河南周山村为例[D]. 何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学校体育的伦理省思[D]. 汪全先.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9]我国竞技体育中的女性解放研究[D]. 杨雪. 上海体育学院, 2016(08)
- [10]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D]. 李丹丹. 东南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