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种高效水产养殖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乔凤禄[1](2021)在《基于聚氨酯生物膜的凡纳滨对虾内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净化效果及经济分析》文中提出养殖水体水质调控是凡纳滨对虾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传统池塘养殖模式主要通过换水来实现,不仅消耗大量水资源,并且大多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循环水养殖(RA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水产养殖模式,该模式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废水排放,同时提高养殖产量,但其存在投资、运营成本高,大面积推广难度大等问题。本课题组提出了内循环凡纳滨对虾养殖模式,将预先挂膜的聚氨酯生物填料内置对虾养殖池,充分利用对虾养殖池空间,将养殖池集对虾养殖与水质净化于一体,具有投入和运行费用低,高密度、产出高,防止外源致病菌侵入,减少对虾发病率等优点。本文研究基于聚氨酯生物膜的凡纳滨对虾内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净化效果及经济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和高通量技术分析了内循环养殖系统聚氨酯填料生物膜形貌和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设置换水淡化盐度(A1池)、换水不淡化盐度(A2池)、内循环淡化盐度(A3池)和内循环不淡化盐度(A4池)4个标苗系统,在22 d的标苗过程中,温度、DO和p H均满足对虾标苗要求,在浊度方面,应用内循环且不淡化盐度的标苗池最高;对于NH4+-N、NO2--N、NO3--N、TN,应用内循环系统标苗方式的水体中NH4+-N浓度和换水系统都较低,NO2--N浓度比换水系统低,应用内循环系统标苗方式的水体中NO3--N和TN浓度均高于换水系统,标苗过程中系统淡化盐度的NH4+-N、NO2--N、NO3--N、TN浓度均比不淡化盐度的低;在TP和COD方面,应用内循环系统标苗方式的水体中TP和COD浓度均比换水系统高,标苗过程中系统淡化盐度的TP和COD浓度均比不淡化盐度的低;在对虾生长方面,基于聚氨酯生物膜的内循环养殖系统可以提高对虾的标苗成功率和体长体重,同时淡化盐度的对虾生长情况均比不淡化盐度的对虾生长情况差,且差异性明显。(2)设置循环水养殖系统(B1池、B2池、B3池)和内循环系统(B4池、B5池、B6池)6个养殖系统,在60 d的养殖过程中,对虾养殖过程中,温度、DO和p H均满足对虾养殖要求,在浊度方面,内循环系统高于循环水系统;对于NH4+-N、NO2--N、NO3--N、TN,应用内循环系统养殖水体中NH4+-N浓度和循环水系统都较低,NO2--N浓度比循环水系统高,应用内循环系统养殖水体中NO3--N和TN浓度均低于循环水系统。在TP和COD方面,内循环系统的水体中TP和COD浓度均比循环水系统低;在对虾生长方面,应用内循环系统养殖对虾成活率明显高于循环水系统,说明基于聚氨酯生物膜的内循环养殖系统可以提高对虾成活率,循环系统养殖对虾的平均体长、平均体重均高于循环水系统。(3)通过电镜分析,未挂膜的聚氨酯填料可见清晰孔隙,且无微生物附着;挂膜后填料表面附着大量微生物,多以菌胶团形式存在;养殖前、中和后期观察聚氨酯表面微生物,发现后期表面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前期和中期,主要包括球状细菌、杆状细菌和丝状菌。不同养殖池的聚氨酯填料样品的细菌群落结构丰富度和多样性存在差异。对于细菌群落丰富度分析,OTU稀释性曲线表明,当样品达到35个数量时表明库容涵盖该位点的绝大部分细菌菌群;α多样性分析,通过shannon、simpson、ace、chao、coverage指数表明,B4池中未清洗聚氨酯填料表面细菌群落多样性高;在门水平上分析,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在不同系统中均为优势菌门,对于优势菌属,B4池的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Xanthomarina、莱茵海默氏菌属(Rheinheimera)、纤维弧菌(Cellvibrio),而B5池的优势菌属主要为小纺锤状菌属(Fusibacter)和unclassified_c__Deltaproteobacteria等。(4)内循环和循环水两种模式下总成本存在着明显差异。总成本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系统日常运营成本两部分组成。对于两种养殖模式下,凡纳滨对虾在一个周期(100 d)的总成本核算,标苗密度为1.5万尾/m3,标苗周期为20d;养殖密度为800尾/m3,养殖周期为80 d,研究的养殖水体为1000 m3,采用循环水养殖的总成本为190.16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为187.25万元,系统日常运营成本为2.91万元,采用内循环养殖的总成本55.57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为53.25万元,系统日常运营成本为2.32万元.,两种成本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内循环系统设备的投入少、改造方便,无需生化池、微滤机蛋白分离器等设备,故内循环系统总成本更低。
蔡铖勇[2](2020)在《高效生态循环水养殖智能管控技术及系统研发》文中指出水产品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来源,海洋资源的日益紧缺使水产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我国的养殖模式粗放,养殖管理主要依赖人工,存在水质管控滞后、水产疾病预警智能化程度低、投喂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因此,渔业现代化养殖转型已迫在眉睫。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产智能化、信息化养殖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智能管控技术有了初步研究,但应用场景不一,且少有多功能养殖管控系统。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高效生态循环水养殖模式与物联网技术、机器视觉等技术相结合,搭建了一种水产养殖智能化管控系统,实现水质管控、水产品疾病预警与智能投饵三种功能,为水产养殖管控系统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方案与经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包括以下三部分:(1)设计并研制了一种移动式的水产养殖在线水质-对虾病害监测与智能化管控设备,研发了以机器视觉为基础的南美白对虾自动化疾病诊断与预警平台,研究了基于图像处理的病死虾快速检测方法。根据颜色特征,应用灰度直方图确定分割阈值,运用逻辑回归(LR)、K最近邻(KNN)、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Adaboost算法、朴素贝叶斯(NB)、二次判别分析(QDA)共计七种机器算法分别对十九种特征与目标进行分类,结果发现,KNN的目标分类效果最佳,分类精确率达到99%。(2)改进了基于DCS分布式系统的智能投饵装备,研发了基于实时图像监测的南美白对虾饥饿程度检测平台,研究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饵料识别与饥饿判别方法。应用局部自适应阈值法与Canny边缘检测方法实现了饵料目标分割,并分析比较了机器学习算法对饵料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基于逻辑回归的分类模型精确率达到91%且饵料计数的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3)以建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与陆基多生态位循环水养殖智能化工厂为目标,研制了基于溶解氧、p H、水温、氨氮、亚硝酸盐传感器为核心的水质在线检测装备,开发了基于MODBUS-RTU工业控制总线的在线增氧与给排水智能化控制平台,构建了基于以太网的分布式在线检测与实时智能化控制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智能管理系统。应用交互式以太网组网方式实现数据自动接收传输;建立了基于云服务技术的物联网数据管理与现场控制系统,完成了数据平台的设计。
李康[3](2020)在《基于随机配置网络及其改进的养殖水质氨氮浓度软测量》文中指出为了解决集约化海水养殖过程中水体氨氮浓度测量存在的成本高、消耗大、难以实时有效检测等问题,本文以实验室集约化循环海水养殖控制系统在养殖大菱鲆过程中所采集到的相关水质参数为基础,对影响水体氨氮浓度的相关变量进行分析。根据辅助变量易测的要求,结合实际条件选取大菱鲆养殖过程中所获得的养殖水体的温度、溶解氧、电导率和pH值作为辅助变量,建立相应的氨氮浓度软测量模型,进而实现对养殖水体氨氮浓度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测。通过分析和对比BP网络、随机向量功能链网络(Random Vector Function Link,RVFL)以及随机配置网络(Stochastic configuration networks;SCNs)各自算法的特点和不足,利用随机配置网络具有快速学习能力和较高逼近性能等优势,将随机配置网络引入到集约化养殖水体氨氮浓度的软测量过程中。为避免SCNs参数选取的随机性给模型测量性能带来的影响,提出了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的SCNs软测量模型。该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对SCNs的预选权值和阈值矩阵进行了优化,并将优化后的预选矩阵用于SCNs模型的构建,然后基于集约化循环海水养殖系统进行大菱鲆养殖所获取的相关水质参数,将构建好的GA-SCNs模型用于对养殖水体的氨氮浓度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SCNs、BP、RVFL各模型对水体氨氮浓度的测量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模型相比GASCNs模型虽然运行时间较长,但具有较好的测量效果。此外,由于Bagging能够在保持模型偏差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集成模型方差的特点,以及有效提升不稳定算法性能的优势,提出了Bagging集成随机配置网络的软测量建模方法。该方法选取学习速度快,逼近型能强的SCNs作为基学习器,利用Bootstrap生成多个不同的训练子集,对多个不同的基学习器SCNs进行训练,然后取各SCNs模型输出结果的平均值作为Bagging-SCNs模型的输出。以上述实验数据为基础,分别对BaggingSCNs、SCNs、RVFL和Bagging-RVFL进行了连续20次的软测量建模,并对各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模型预测输出的均方根误差(RMSE)、最大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的平均值,表明Bagging-SCNs具有较好的测量精度和较高的稳定性,且很好的避免了遗传算法优化随机配置网络参数时显着增加模型运行时间的问题,进一步验证了所提Bagging-SCNs模型在测量集约化海水养殖水体氨氮浓度时的有效性,对水产养殖水体的监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胡世康[4](2020)在《生物絮团在大口黑鲈和杂交鳢零水交换养殖系统中功能效应的研究》文中提出大口黑鲈和杂交鳢都是我国淡水重要养殖品种,本文将生物絮团应用到大口黑鲈和杂交鳢零交换水养殖系统当中,从多方面探究这种养殖模式对大口黑鲈和杂交鳢产生的影响,旨在为其健康高效绿色提供理论参考。本实验首先接种培养生物絮团,然后用生物絮团培养池和非生物絮团培养池做对比,分别设置3个平行组,生物絮团培养池除了添加生物絮团菌种外,每天补充碳源氮源,依据p H变化情况添加碳酸氢钠维持p H,实验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亚硝酸盐氮浓度整体上呈升高趋势,浓度数值最高为0.45 mg/L;实验组和对照组硝酸盐氮浓度的变化整体上呈波动状态且浓度数值在4.0 mg/L以下,;从8月25号到9月4号,实验组氨氮浓度为1.56+0.67 mg/L,对照组氨氮浓度为3.63+1.13 mg/L,;整个实验期间,实验组的p H一直都在7.8以下,而对照组的p H在8.2以下;实验组和对照组总碱度含量的变化呈波动状态且数值保持在70.0 mg Ca CO3/L之内;实验期间水温基本维持在27+2℃。实验组在8月28号测量出生物絮团,一天之后对照组也可以测出沉降物,絮团培养周期为24天。其次,将培养好的生物絮团应用到大口黑鲈零水交换养殖当中,设置3个平行组,养殖密度为100尾/m3,每组放苗150尾,初始平均体长为(6.2+0.749)cm,初始平均体质量为(4.72+0.673)g,实验周期为109天,这种养殖模式下,大口黑鲈成活率为100%,日平均增长0.097+0.002 cm,日平均增重0.928+0.044 g。当生物絮团系统稳定以后,将氨氮浓度维持在1.0 mg/L左右,亚硝酸盐氮维持在0.5 mg/L左右,硝酸盐氮维持在33.0+2.0 mg/L左右,人为添加碳酸氢钠使p H维持在7.9+0.5。从营养方面看,生物絮团零换水养殖的大口黑鲈和高位池大换水养殖的大口黑鲈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0.710+0.768)%和(20.200+1.723)%,且鲜味氨基酸和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于高位池养殖大口黑鲈。生物絮团提高了厚壁菌门、疣微菌门、拟杆菌门、鲸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的丰度。用同样的方法将生物絮团应用到杂交鳢零水交换养殖系统当中,设置3个平行组,养殖密度为50尾/m3,每组放苗100尾,箱体B1杂交鳢鱼苗平均体长为(14.29+1.136)cm,平均体质量为(38.8+4.975)g,箱体B2杂交鳢鱼苗平均体长为(12.56+0.626)cm,平均体质量为(24.7+3.661)g,箱体B3杂交鳢鱼苗平均体长为(12.425+1.028)cm,平均体质量为(25.225+5.139)g,实验周期为69天,结果证明,生物絮团可以将水中氨氮浓度维持在1.0 mg/L左右,亚硝酸盐氮维持在0.5 mg/L以下,硝酸盐氮维持在33.0+2.0 mg/L,人为添加碳酸氢钠使p H维持在8.0左右。3个箱体杂交鳢成活率都在90.0%以上,日均增长0.090+0.008 cm,日均增重1.130+0.024 g。在水分和粗脂肪含量上,生物絮团零水交换养殖杂交鳢均低于高位池和土池养殖杂交鳢,尤其是粗脂肪的含量,高位池杂交鳢(1.580+0.323)%和土池杂交鳢(1.960+0.587)%粗脂肪的含量约是生物絮团零水交换养殖杂交鳢(0.770+0.081)%的2~3倍。生物絮团零换水养殖的杂交鳢与高位池和土池养殖杂交鳢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8.920+1.138)%、(21.193+0.358)%和(18.657+0.620)%,生物絮团养殖杂交鳢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都低于高位池养殖杂交鳢。生物絮团提高了变形菌门、不动杆菌属和气单胞菌属的丰度。
谢辉亮[5](2020)在《“流水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模式净化效能及经济效益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鱼-虾-蟹养殖与循环水养殖相结合的生态模式的有效性及可持续性,通过构建“流水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系统,一方面以纯生态净化方式实现养殖尾水在养殖系统内循环利用,将传统的“封闭净水”变为“循环流水”,另一方面在传统循环水养殖基础上,新增虾蟹养殖区作为“养殖+净化”双功能区域,通过对养殖系统内各个功能区域的水质指标、生物学指标的相关变化进行为期4个月的监测,结合分析产量及经济效益,从而对该养殖模式的可行性、可持续性及综合运行效果进行评价,为绿色水产养殖提供更多的养殖模式。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流水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模式水质指标评价构建并运行“流水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系统,由流水槽、集污区、人工湿地净化区、青虾养殖区、河蟹养殖区、净化水循环利用区6个功能区域组成。2019年5-8月份,每月中旬采样1次,共计采样4次,采样时间为上午9:00-11:00,共设有4个采样点[流水槽前端(A)、集污区(B)、人工湿地(C)、虾蟹池出水口(D)],每个采样点取3个平行样,采集上中层混合水样。测定温度(T)、p H、溶解氧(DO)、透明度(SD)、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亚硝态氮(NO2--N)化学需氧量(CODMn)、叶绿素a(chla)等相关指标,并采用综合状态指数法对各功能区域水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显示,营养盐水平由高到底的顺序为:集污区>虾蟹池出水口>流水槽前端>人工湿地,流水槽前端的TN、NH4+-N、NO2--N、CODMn,集污区的TP、CODMn,人工湿地与虾蟹池出水口的SD、TN、TP、NO2--N、chla等指标在5月与7月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在7月与8月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说明随着温度升高营养盐水平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增加,随着系统的运行,各项营养盐指数趋于稳定。该养殖模式对循环系统中TN、TP、NH4+-N、NO2--N、CODMn、chl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3%、33.41%、18.44%、15.95%、20.98%、30.41%,其中养殖水体大部分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通过对水质指标、去除率及富营养化进行分析评价,该系统对污染物及营养元素有一定的净化效果,但总体去除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各营养盐水平含量和富营养化程度在合理范围之内,系统总体运行效果良好。2.“流水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模式浮游生物指标评价随着系统的运行,各功能区域浮游植物密度与生物量逐渐上升,养殖系统内浮游植物密度最大值为4.33×106ind/L,出现在集污区(7月15日),最小值为1.89×106ind/L,出现在人工湿地(6月12日),系统内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为1.89×106~4.33×106ind/L;养殖系统内浮游植物生物量最大值为12.24mg/L,出现在集污区(5月12日),最小值为2.99mg/L,出现在人工湿地(6月12日),系统内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99~12.24mg/L;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范围为4.16~4.81,多样性指数H’由高到底顺序为集污区>流水槽前端>虾蟹池出水口>人工湿地;Pielou均匀度J的变化范围为0.52~0.58,Pielou均匀度J由高到底顺序为人工湿地>虾蟹池出水口>集污区>流水槽前端;丰富度指数d的变化范围为2.29~4.23,丰富度d由高到底顺序为人工湿地>虾蟹池出水口>流水槽前端>集污区。养殖系统内浮游动物密度最大值为8.46×104ind/L,出现在集污区(7月15日),最小值为4.29×104ind/L,出现在人工湿地(5月14日),故统内浮游动物密度变化范围为4.29×104~8.46×104ind/L;养殖系统内浮游动物生物量最大值为9.71mg/L,出现在集污区(7月15日),最小值为3.81mg/L,出现在流水槽前端(5月14日),系统内浮游动物生物量变化范围为3.81~9.71mg/L。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3.86~4.78,多样性指数H’由高到低顺序为:流水槽前端>集污区>虾蟹池出水口>人工湿地。Pielou均匀度J变化范围为0.51~0.58,Pielou均匀度J由高到低顺序为:虾蟹池出水>流水槽前端>集污区>人工湿地;丰富度d变化范围为3.34~5.11,丰富度d由高到低顺序为:流水槽前端>集污区>虾蟹池出水口>人工湿地,与多样性指数H’一致。养殖水体在经过净化区后,水体内的浮游动植物密度与生物量快速下降,说明营养盐水平的降低限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而浮游动植物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丰富度指数d随时间的推移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系统内部生物群落结构逐渐完善,水体环境越来越稳定,更有利于加强水质的自净能力。3.“流水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模式产量及经济效益评价流水槽内养殖加州鲈收获总重量15553 kg,河蟹收获总重量164.5 kg,青虾收获总重量747.6 kg,细鳞斜颌鲴和花白鲢等收获总重量500 kg,菖蒲、菱角、空心菜等收获总重量200 kg。整个养殖系统投入的总成本为456609元,总产值为569000元,利润为112391元,综合投资回报率为24.61%。综上所述,“流水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模式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养殖水体净化效率、废弃物利用率及养殖综合经济效益,较之传统鱼虾蟹混养模式及普通池塘循环水单一品种集约化养殖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对未来探索更好、更绿色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提供了依据。
王瑞宁[6](2020)在《淡水鱼养殖池塘环境特征及调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池塘养殖作为一种传统的养殖模式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和高密度养殖的发展,池塘养殖环境逐渐恶化,因此急需寻求一种低成本、高效率且能够有效调控池塘环境的方法,以维持池塘养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调查了池塘养殖环境的变化特征,通过监测生产上晒塘及未晒塘期间脱氮微生物的变化并进行模拟实验,探讨采用晒塘调控池塘环境的可行性。另外,本论文对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不同模块的池塘养殖参数、菌群结构及代谢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在维持池塘养殖的可持续性方面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淡水鱼养殖土池塘环境变化特征本实验以传统的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citus)淡水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在不同采样时间点养殖池塘水体和底泥中的氨氮(NH4+)、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3-)、总氮(TN)和总磷(TP)等理化指标,以及采用Biolog-ECO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池塘水体和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探讨淡水鱼养殖池塘环境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Biolog-ECO技术检测到池塘水体和底泥中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和多聚物的利用较高,对酚胺类和胺类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较低。高通量测序发现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池塘水体和底泥中的绝对优势菌门。养殖池塘中理化指标的变化及微生物对碳源的选择性差异或与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有关。如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作为池塘中相对丰度较大的菌,因此能更好地利用碳水化合物。NO2-含量与乳杆菌(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呈负相关。2.晒塘对淡水鱼养殖池塘环境调控作用的研究以鳗鲡(Anguilla japonica)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晒塘前后鳗鲡养殖池塘水体和底泥中的NH4+、NO2-、NO3-、TN和TP等理化指标,以及高通量测序分析池塘水体和底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在晒塘前后的变化,探讨晒塘对池塘养殖环境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晒塘对鳗鲡养殖池塘水体中NO2-、NO3-、TN和TP含量的降低有显着的积极作用(P<0.05),对底泥中TP含量的下降亦有显着的积极作用(P<0.05)。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晒塘之后,养殖池塘水体和底泥中均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主,在物种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有益菌群增加,蓝菌门(Cyanobacteria)等有害菌群减少;在物种属水平上,新鞘氨醇杆属(Novosphingobium)、沉积物杆状菌属(Sediminibacterium)、Limnohabitans、红杆菌属(Rhodobacter)等有益菌群增加,微囊藻(Microcystis)、Ellin6067等有害菌群下降。因此,晒塘能够改变养殖池塘水体和底泥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对池塘环境调控有显着成效。3.淡水鱼养殖池塘底泥调控技术的探索以养殖池塘底泥为研究对象,将本实验室前期筛选获得的环境益生菌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Y311株、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NY5株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P5-2株以106 CFU/m L的剂量泼洒在分别放置于无阳光照射的室内和有阳光照射的室外的池塘底泥中,探讨暴晒和益生菌对池塘底质的调控效果。通过监测实验过程中的环境参数发现,室外暴晒对底泥中TN、NH4+和NO2-含量的去除率分别为10.8%、34%和36%,Y311、NY5和P5-2对底泥中NH4+的去除率分别为67%、65%和64%,NY5对底泥中的NO2-和NO3-含量的去除率为25%和28%。Y311和P5-2对NO2-含量的增加具有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暴晒和泼洒益生菌均能够有效地去除底泥中的N,可作为池塘健康养殖的生态修护措施。4.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环境动态变化特征以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该系统不同模块理化指标和菌群结构进行了检测分析。通过实验发现,该系统的净水区对NH4+、NO2-、NO3-、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9%、93.2%、35.6%、81.0%和56.4%,能够有效去除池塘中的NH4+、NO2-、NO3-、TN和TP,改善池塘环境。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不同模块的水体和底泥中微生物群落在不同的采样时间对碳源选择性存在差异。高通量测序发现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中的最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随着养殖时长的增加,养殖动物代谢产物的积累,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池塘环境的改善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杨大佐[7](2019)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及其在牙鲆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厂化养殖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的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多毛类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和海洋沉积质的优势生物类群,具有典型的耐污染、摄食转化颗粒型有机物、促进沉积质—上覆水界面营养物质流通等重要生态功能,常被用来作为水产养殖水体净化和废弃物利用的修复物种。论文以海洋多毛类动物生物学特性为基础,结合传统生物滤池净水法,开展了利用多毛类构建自循环过滤装置净化牙鲆工厂化养殖废弃物的研究。论文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首先,构建了一种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APB)。该滤器主要由水槽、底质层、水层、多孔埋栖管、导水管和气石等六部分组成。通过在导水管内通入氧气产生的气提作用,将埋栖管中的水通过导水管带入水层。水层中的水通过重力作用经过底质过滤后进入埋栖管,进而形成持续往复水体循环。多毛类动物生活在底质层,直接摄食和转化颗粒性有机物,并通过生物扰动作用,促进底质内微生物膜生长,加快流经底质层的水质净化。通过实验开展了不同底质和饵料条件下的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可行性验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由麦饭石(MF)、石英砂(SY)、陶粒(TL)、无烟煤(WY)和细沙(XS)构成的不同底质生物滤器,在正常水质条件下,30天内双齿围沙蚕平均体质量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细沙组沙蚕体质量增长率最快,达48.48%;陶粒组次之,石英砂组沙蚕体质量增长最低。而投喂不同体质量比例的牙鲆残饵粪便作为多毛类饵料,饵料/体质量(湿重)比例为12%的M3组沙蚕体质量出现正增长,其增长率为18.00%,为最高体质量增长率。研究结果证实了高效滤料和牙鲆残饵粪便分别作为多毛类生活基质和饵料的条件下,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能够长时间运行。其次,开展了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在工厂化牙鲆养殖废水净化中的应用研究。利用麦饭石(MF)、石英砂(SY)、陶粒(TL)和无烟煤(WY)四种底质构建的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对高浓度工厂化牙鲆养殖废水进行了净化。结果显示,不同底质构成的多毛类生物滤器能够净化高浓度的牙鲆养殖废水。实验期间,各不同底质多毛类生物滤器内废水温度、盐度和pH均呈现逐步升高并稳定的变化趋势。牙鲆养殖废水中悬浮物在各底质组中均快速下降,96小时后,各底质组中悬浮物浓度均低于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COD在无烟煤组下降速率最快,三天下降比例为52.89%,陶粒组次之。10天后,各滤器废水中的COD已达标。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在不同底质滤器中显示出浓度快速下降并稳定的变化趋势。其中在10天时,无烟煤组对废水中氨氮去除率最高,达86.67%,显着高于其它各组。硝酸盐和活性磷酸盐浓度显示出逐步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中无烟煤组和陶粒组硝酸盐浓度上升最快,而石英砂组活性磷酸盐浓度升高最快。再次,计算了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化养殖废水过程中的碳元素、氮元素平衡和能量分配比例。结果显示,不同滤料构成的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水过程中碳、氮和能量主要来源为饵料投入,占总投入比例达64.97~88.30%。碳支出主要包括底质沉积、沙蚕生产、沙蚕呼吸、底质呼吸、水呼吸以及水中总碳六个组成部分。其中沉积碳以石英砂组最高,为54.37%。无烟煤组最低,为46.46%。沙蚕生产碳在陶粒组最高,为4.67%,石英砂组最低,达1.35%。在氮支出方面,陶粒组沙蚕生长氮占比最高,石英砂组沉积氮占比最高。能量分配方程显示,沙蚕生长能和沉积能在各底质组中呈现出显着差异,其中陶粒组沙蚕生长能占比最高,沉积能占比最低,而石英砂组与陶粒组相反。然后,测定了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化废水时各不同底质组中异养细菌、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数量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共获得27株异养菌菌株,主要由变形菌门、拟杆菌门以及厚壁菌门构成。异养细菌数量显示出快速升高变化趋势,其中陶粒组数量达(77.50±3.21)×106 CFU/g,显着高于其余底质。氨氧化细菌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变化趋势,15天后,无烟煤组最高达(1.06±0.05)×107MPN/g,而石英砂组最低。30天后,各底质组氨氧化细菌数量较为接近并维持稳定。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数量变化与氨氧化细菌相同,无烟煤组20天时达最大值,其数量为(1.08±0.04)×107 MPN/g。另外,改进并放大了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了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APCS)。测定了三种不同底质陶粒(TL)、石英砂(SY)和细沙(XS)为底质的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变化与牙鲆生长。结果显示,陶粒组可在零换水条件下维持70天的循环养殖,细沙和石英砂组最长为54天。水质方面,各底质组中SS、氨氮、硝酸盐、活性磷酸盐等均显示出逐步升高变化趋势,其中陶粒底质组中四种指标升高速度均显着低于其它各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周期内,陶粒组牙鲆生长最快,最高平均体质量达395.33±62.01g,而细沙组牙鲆生长较慢,平均体质量为291.54±42.31g,差异极显着。最后,分析了循环养殖系统的碳、氮元素平衡和能量分配。结果显示,饵料是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中碳、氮元素和能量主要来源,占比分别为94.23~95.30%、100%和95.86~96.64%。在支出方面,生物呼吸所消耗碳和能量是其支出主要组成部分,其占总收入碳的49.50~57.51%和总能量的35.43~41.00%。沉积是支出的另外主要部分,其贡献了比例为15.94~26.96%的碳、30.21~42.23%的氮和35.44~43.58%能量。陶粒组牙鲆生长累积的碳、氮和能量显着高于其它两种底质。研究结果期望能够为牙鲆工厂化养殖废弃物的净化与利用提供新的方法,并为水产养殖向绿色发展提供有益尝试。
靖莹[8](2019)在《蔬菜加工尾水和养殖尾水生态净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中的水资源短缺与加工企业污水大量排放污染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节水养殖成为当今水产养殖业和农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蔬菜加工企业的大量洗菜水的直接排放,不仅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更重要的是携带的蔬菜残渣会污染环境,造成BOD、COD等水质指标超过排放标准,从而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本研究借助于动植物营养互补的生态学原理,以循环经济和生态高效节水养殖等理念为指导,建立了生态平衡的养殖技术体系,使蔬菜加工尾水多重循环再利用,实施节水、环保、优质、高效的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农渔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将蔬菜加工洗涤尾水过滤后引入鱼塘进行淡水鱼的养殖,淡水养殖水体又引入藕塘中净化后用于灌溉小麦等农作物,实现了养鱼不耗水的节水养殖模式;蔬菜碎屑等大型颗粒物被过滤后投入鱼塘充当草鱼等草食性鱼类的饵料,节约了资源,降低鱼类的养殖成本,实现了对洗菜水的多重循环利用。2.蔬菜洗涤尾水引入鱼类养殖池,再入藕塘、茭白池净化后,其净化效果显着,净化率分别为:化学好氧量(COD)为64.2%;固体悬浮量(SS)为19.42%;氨态氮(NH3-N)为9.38%;硝态氮(NO3-N)为88.89%;溶解性磷酸盐为77.17%;总磷(TP)为14.74%;总氮(TN)为24.86%,硫化氢为66.67%。其中,净化效率的顺序为:硝态氮>溶解性磷酸盐>硫化氢>化学耗氧量>总氮>固体悬浮物>总磷>氨氮。3.鱼类高密度养殖池废水经莲藕-茭白池塘净化后,其溶解氧和盐度有所提高,池塘高锰酸钾指数、亚硝氮、水温都有明显降低,池塘p H、TN也有所降低,TP基本平稳,说明在不换水的循环水养殖条件下,池塘的水质得到了有效的净化,尤其是高锰酸钾指数和亚硝酸盐浓度的下降显着。经藕-茭白池塘中净化的水引入鱼塘中继续使用,鱼塘中养殖的草鱼、花白鲢、鲤鱼、鲫鱼均健康地生长,充分说明了养殖废水经过水生植物藕-茭白塘异位净化的有效性。本项目集成了水产养殖、水质净化、水生蔬菜种植等技术,规避了当今养殖业出现的排放水污染环境的问题,建立了从洗菜水流入鱼池、池塘水流入藕池、茭白池水排放灌溉农田的多重利用的循环水养殖种植的技术体系,解决了洗菜水水流流速、沉淀过滤、水产养殖承载量等各个技术环节的难题,建立了废水多重利用的节水养殖与种植相结合的农渔兼顾的配套技术体系。研究了养殖池塘的废水经藕塘净化后水质变化情况,建立了养殖废水藕塘异位净化技术,获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为养殖业和加工业的结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对节水、优质、健康、高效循环农业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王培琛[9](2021)在《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 managuense)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传统水产养殖模式使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对水产动物造成了产生严重危害。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aquaculture system,RAS)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水产养殖生产系统,具有可控、高效、节水等优点,已经被用于多种鱼类的室内生产当中。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 managuense)具有生长快、产量高、肉质鲜美等优点[1],但目前其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较少。本试验根据淡水石斑鱼生长水环境指标,设计并建立了淡水石斑鱼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了为期90 d的饲养。分析了循环水养殖模式下淡水石斑鱼的生长性能及水质情况,探究了三级生物滤池对水体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并分析了三级滤池中微生物群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结果如下:(1)基于物质平衡原理,根据淡水石斑鱼生长特性设计并构建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该系统由养殖池、微滤机、三级生物滤池、紫外线杀菌池、恒温机和增氧机组成。(2)饲养90d后,循环水养殖系统单位产量达到35.33±1.90kg/m3,淡水石斑鱼增重量和存活率分别为24.50±1.97kg/m3,96.9±0.1%;养殖系统中氨态氮和亚硝酸盐均值分别为0.953±0.541 mg/L,0.175±0.089mg/L;循环水养殖模式淡水石斑鱼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水分含量、必须氨基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 19.62±0.20%、7.46±0.16%、1.05±0.02%、70.88±0.20%,6.59±0.03 g/100g和58.25±0.13%,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3)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对总氮、总磷、氨态氮、亚硝酸盐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7.8%、18.5%、29.1%、62.4%和14.4%;一级生物滤池对总氮、总磷、氨态氮、亚硝酸盐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1.9%、16.9%、12.1%、17.9%和14.4%;二级生物滤池对总氮、总磷、氨态氮、亚硝酸盐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18%、11.9%、11.5%、20.9%和1.73%;三级生物滤池对总氮、总磷、氨态氮、亚硝酸盐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15%、1.91%、8.77%、45.8%和-0.04%;第二、三级生物滤池对总氮、总磷、氨态氮和COD的去除率明显低于一级生物滤池(P<0.05)。(4)一级、二级和三级生物滤池填料表面微生物Shannon平均指数分别为5.086、5.050 和 5.147,Chao 平均指数分别为 1343.6、1254.3 和 1310.0,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平均丰度分别为0.28%、1.65%、0.32%,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平均丰度分别为7.36%、5.40%和10.0%;生物滤池填料表面微生物在属水平上,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4.2%~11.0%)为主要优势菌,其他优势菌属分别为 SC-I-84norank(0.4%~16.5%)、Comamonadaceaeuncultured(1.6%~9.4%)、Luteim onas(1.6%~6.2%)、Micropepsaceaeuncultured(1.4%~4.1%)、Microscillaceaeuncultured(2.0%~3.4%)、Cetobacterium(0.3%~5.1%)、RhizobialesIncertae Sedisuncultured(1.3%~4.1%)、Flavihumibacter(1.1%~4.0%)、env.OPS 17norank(1.1%~2.7%)、Schlesneria(0.1%~3.0%)、Dongia(0.1%~4.8%)、Kapabacteriales norank(02%~2.9%)、Kineosporia(0.3%~4.1%)、Thermomonas(0.4%~2.7%)、Reyranella(0.3%~2.5%)、Nitrosomonas(0.2%~1.9%)。
曹宝鑫[10](2019)在《生物絮凝和循环水养殖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越冬、大规格苗种培育及投喂频率的研究》文中指出罗非鱼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因其不耐低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无法自然越冬,为了能在温度适宜时快速培育到上市规格,保障次年罗非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每年必须提供大量的优质越冬苗种,传统流水式越冬成本高,对环境影响大,温度不好控制,而封闭式养殖模式可以弥补这些缺点,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与基于零换水模式的生物絮凝养殖系统(Bio-floc Technology,BFT)为常用的封闭养殖模式。本研究通过利用循环水系统和生物絮凝系统进行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的低温越冬养殖实验以及大规格苗种的培育,对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指标、鱼的生长指标进行监测,对两种系统养殖水体及鱼的肠道菌群结构进行鉴定,对系统氮磷收支情况和养殖成本进行分析,较全面的评价了两种模式养殖吉富罗非鱼越冬及温度控制的效果。1.生物絮凝与循环水系统中罗非鱼越冬期暂养及氮、磷收支的研究为了研究循环水与生物絮凝系统低温养殖罗非鱼的效果,利用RAS与BFT养殖系统比较了低温养殖期间的生长情况、水质变化、养殖成本以及系统氮磷收支的情况,实验分为RAS组与BFT组,经过64 d的养殖。结果显示,RAS组罗非鱼的存活率为97±2%,显着高于BFT组的66±3%;BFT组的饲料系数为1.31±0.03,显着低于RAS组的1.43±0.03;越冬期间RAS与BFT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1.56±0.76和1.58±0.56 mg/L,无显着差异;RAS组亚硝酸氮平均浓度为0.47±0.29 mg/L,显着高于BFT组的0.09±0.04 mg/L;两组硝酸盐均持续积累,RAS组最终达到了118.4±0.92 mg/L,BFT为336.91±21.44 mg/L。RAS系统在用电量、用水量和投喂量方面都高于BFT系统。两组最主要的氮磷输入途径是投喂饲料,分别为94±0%,95±0%与82±4%,81±3%,其次为放养的鱼苗,RAS组养殖对象分别占氮磷输入的6±0%与5±0%,BFT组占15±4%与13±3%;两组氮磷收获鱼中的氮磷分别占RAS组氮磷总输入的37±4%与25±3%,BFT组的48±5%与31±1%,是主要的输出途径,RAS组的输出途径还包括排水、粪便,BFT组包括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絮体;BFT组氮磷相对利用率分别为40±4%和23±2%,略大于RAS组的33±4%和22±3%,但差异性不显着(P>0.05);RAS组中有6067%和7277%的氮磷,BFT组有4656%的氮与6770%的磷被遗失到环境中,RAS组要显着高于BFT组(P<0.05)。本部分研究结果表明,BFT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养殖对象氮磷利用率,RAS与BFT系统均能够实现罗非鱼的低温养殖并维持稳定的水质,BFT运行成本低于RAS。2.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种吉富罗非鱼越冬养殖模式水体、肠道的菌群结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两种吉富罗非鱼越冬养殖模式中水体、生物滤池和养殖鱼的肠道、鳃的微生物,得到了各样品中菌群组成与分布的情况,各样品有效序列覆盖率均超过99%,测序结果真实可靠。结果显示,依据Chao1指数和Simpson指数可知,RAS组水体微生物丰富度要大于BFT组,但多样性要小于BFT组,BFT组絮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随养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RAS组则相反;BFT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小于RAS组,但鳃丰富度小于RAS组,多样性则相反。RAS组初期养殖水体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达到了75%,其余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9%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7%,优势菌属为副球菌属(Paracoccus)34%和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14%;BFT组絮体初期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门,丰度达到了86%,其余均不足10%,末期为绿弯菌门(Chlorofiexi)43%、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6%、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2%,属水平方面,养殖初期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主,达到86%,而养殖末期芽孢杆菌属丰度下降到3%,最高的是一种未分类的暖绳菌科(norank-f-Caldilineaceae)为40%,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丰度为2%;鱼的肠道中优势菌RAS组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0%,优势菌属为一支属于绿弯菌门(Chlorofiexi)的未分类菌norank-o-JG30-KF-CM45丰度为25%,BFT组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5%,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16%、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13%;RAS组生物滤池中,养殖初期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为优势菌属,丰度10%,养殖后期硝化螺旋菌属比例下降到1%,最优势菌属为异常球菌属27%。结果表明,RAS和BFT系统中执行自养硝化过程的功能菌同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亚硝化螺旋菌属(Nitrosospira),且因低温导致丰度降低,影响了RAS系统生物滤池的硝化效果;BFT系统中进行异养同化功能的主要为芽孢杆菌属和绿弯菌门,并且在BFT系统中发现了黄杆菌属,表明其中存在反硝化脱氮现象;BFT养殖模式相对于RAS模式肠道有益菌群丰度更高。3.生物絮凝与循环水养殖模式培育罗非鱼大规格鱼种的研究为了研究RAS与BFT系统能否使罗非鱼在越冬期结束后达到快速生长的要求,实验分为RAS组与BFT组,进行为期67 d的养殖,测定养殖过程中的水质与鱼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RAS组与BFT组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分别为871±33%、3±0%/d和659±63%、3±0%/d,RAS组显着高于BFT组;在水质控制方面,RAS组氨氮和亚硝酸盐从养殖初期到实验结束均维持在较低水平,而BFT组在初期氨氮和亚硝酸盐有升高的趋势,峰值分别达到了4.53±0.72 mg/L和6.68±1.8 mg/L,分别在第3天和第6天下降到较低水平,而硝酸盐两组均呈现不断积累的趋势。结果表明,RAS系统养殖罗非鱼生长速度要高于BFT系统,且养殖成本高于BFT系统;RAS系统在水质控制方面略优于BFT系统。4.生物絮凝养殖系统(BFT)投喂频率对罗非鱼养殖影响的研究为了研究在BFT系统中罗非鱼的最适投饵频率开展本实验,实验分为3组,A组2次/d、B组3次/d和C组4次/d,每组3个平行,实验过程中检测水质、絮体与鱼的生长情况。A、B、C三组在鱼的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和饵料系数方面均差异不显着,但A组在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方面都略大于其他两组,饵料系数也小于其他两组;水质方面,三组前期均出现氨氮和亚硝酸盐升高的现象,C组两项指标的峰值均显着大于A、B两组,为31.65±5.65 mg/L和6.88±1.86 mg/L,后期均下降到较低水平,硝酸盐、磷酸盐、总氮和总磷均不断积累;总固体悬浮物(Total Suspended Solid,TSS)的增长速度A、B、C三组无差异,最终分别达到了1815.67±50.95、1846±89.82和1880.67±39.37 mg/L,Fv-30先升高后降低,后期稳定在150 ml/L左右,絮体性质稳定。结果表明,在BFT系统中投喂频率对鱼的生长、水质稳定和絮体稳定无显着影响,但每天投喂2次相对其他两组略有优势。
二、8种高效水产养殖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种高效水产养殖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聚氨酯生物膜的凡纳滨对虾内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净化效果及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1.1.2 养殖水体水质调控 |
1.2 养殖水体水质调控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开放式换水调控技术 |
1.2.2 生物絮团技术 |
1.2.3 生物膜法 |
1.2.4 循环水养殖水质净化 |
1.2.5 内循环养殖水质净化 |
1.3 硝化微生物特点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聚氨酯生物膜的内循环养殖系统在标苗过程中的水质净化效果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地点 |
2.2.2 实验材料 |
2.2.3 研究方法 |
2.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日常水质指标变化 |
2.3.2 标苗过程浊度变化 |
2.3.3 标苗过程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氮浓度变化 |
2.3.4 标苗过程总磷浓度变化 |
2.3.5 标苗过程COD浓度变化 |
2.3.6 对虾生长情况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聚氨酯生物膜的内循环养殖系统在养殖过程中的水质净化效果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地点 |
3.2.2 实验材料 |
3.2.3 研究方法 |
3.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日常水质指标变化 |
3.3.2 养殖过程浊度变化 |
3.3.3 养殖过程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氮浓度变化 |
3.3.4 养殖过程总磷浓度变化 |
3.3.5 养殖过程COD浓度变化 |
3.3.6 对虾生长情况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氨酯填料生物膜形貌与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生物膜形貌分析 |
4.3.2 OTU稀释性曲线 |
4.3.3 Alpha多样性分析 |
4.3.4 Venn图分析 |
4.3.5 门水平分析 |
4.3.6 纲水平分析 |
4.3.7 属水平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聚氨酯生物膜的内循环养殖系统总成本分析 |
5.1 前言 |
5.2 场地设计 |
5.2.1 实验地点 |
5.2.2 研究方法 |
5.3 两种养殖系统总成本分析 |
5.3.1 两种养殖模式建设成本比较 |
5.3.2 循环水系统运营日常成本分析 |
5.3.3 内循环系统运营日常成本分析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高效生态循环水养殖智能管控技术及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循环水养殖研究现状 |
1.2.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水质管控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水产养殖管控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
2.1 概述 |
2.2 信息采集 |
2.2.1 多功能水产养殖装置 |
2.2.2 水质指标 |
2.2.3 硬件设计 |
2.3 网络通信 |
2.4 管控平台 |
2.4.1 平台架构设计 |
2.4.2 平台模块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机器视觉的病死虾预警与智能投饵系统设计 |
3.1 概述 |
3.2 水产与饵料图像获取 |
3.2.1 现场节点图像获取 |
3.2.2 重要部件组成 |
3.2.3 相机触发方式 |
3.3 系统软件设计 |
3.3.1 软件框架设计 |
3.3.2 软件实现设计 |
3.3.3 软件界面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图像处理的病死虾识别与饵料计数研究 |
4.1 概述 |
4.2 图像预处理 |
4.3 目标提取与分割 |
4.3.1 南美白对虾目标分割与提取 |
4.3.2 饵料目标分割与提取 |
4.4 病死虾分类研究 |
4.5 饵料识别与计数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循环水养殖管控系统实现与应用 |
5.1 概述 |
5.2 基于陆基多生态位循环水养殖的管控系统 |
5.2.1 陆基多生态位循环水养殖系统 |
5.2.2 管控系统实现 |
5.3 基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管控系统 |
5.3.1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
5.3.2 管控系统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基于随机配置网络及其改进的养殖水质氨氮浓度软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文章内容安排 |
第二章 集约化循环养殖系统设计与数据获取 |
2.1 集约化海水循环养殖系统介绍 |
2.1.1 上位机与可编程逻辑控制系统 |
2.1.2 传感器模块 |
2.1.3 循环养殖系统的设计 |
2.2 实验数据获取 |
2.2.1 辅助变量的分析与选取 |
2.2.2 相关水质参数的采集与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关软测量模型的理论介绍 |
3.1 BP神经网络的理论介绍 |
3.1.1 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3.1.2 BP神经网络的不足与影响因素 |
3.2 RVFL神经网络的理论介绍 |
3.2.1 RVFL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3.2.2 RVFL神经网络的不足与影响因素 |
3.3 随机配置网络的理论介绍 |
3.3.1 随机配置网络的基本原理 |
3.3.2 随机配置网络的优势与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GA-SCNs的集约化海水养殖氨氮浓度软测量 |
4.1 遗传算法 |
4.1.1 遗传优化算法的基本思想 |
4.1.2 遗传优化算法的基本操作 |
4.2 GA-SCNs软测量模型的建立 |
4.3 仿真试验与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agging集成随机配置网络的氨氮浓度软测量 |
5.1 Bagging集成的基本原理 |
5.2 Bagging-SCNs软测量模型的建立 |
5.3 仿真试验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生物絮团在大口黑鲈和杂交鳢零水交换养殖系统中功能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生物絮团研究现状 |
1.2 大口黑鲈的养殖发展及现状 |
1.3 杂交鳢养殖的发展及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生物絮团的培养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用生物絮团 |
2.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生物絮团培养池和非生物絮团培养池的比较 |
2.2.2 日常的实验工作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水质分析 |
2.4 讨论 |
3 生物絮团在大口黑鲈零水交换养殖系统中功能效应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场地与材料来源 |
3.1.2 实验用仪器及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放苗前测量鱼苗的体长体质量 |
3.2.2 大口黑鲈养殖日常管理 |
3.2.3 大口黑鲈收获相关指标检测 |
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生物絮团沉降量变化 |
3.4.2 大口黑鲈生长指标分析 |
3.4.3 大口黑鲈养殖水质分析 |
3.4.4 大口黑鲈养殖相关营养指标分析 |
3.4.5 大口黑鲈肠道菌群和养殖水体菌群分析 |
3.5 讨论 |
4 生物絮团在杂交鳢零水交换养殖系统中功能效应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场地与材料来源 |
4.1.2 实验用仪器及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放苗前测量鱼苗的体长体质量 |
4.2.2 杂交鳢养殖日常管理 |
4.2.3 杂交鳢收获相关指标检测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生物絮团沉降量变化 |
4.4.2 杂交鳢生长指标分析 |
4.4.3 水质分析 |
4.4.4 不同养殖模式下杂交鳢营养分析 |
4.4.5 杂交鳢肠道菌群和养殖水体菌群分析 |
4.5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流水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模式净化效能及经济效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概述 |
1.1.1 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背景 |
1.1.2 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简介 |
1.2 研究进展 |
1.2.1 国内池塘循环水养殖研究进展 |
1.2.2 国外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研究情况 |
1.3 水质净化技术研究 |
1.3.1 常见水质净化技术 |
1.3.2 原位生态修复技术与异位生态修复技术 |
1.3.3 循环水养殖模式的评价指标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流水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模式构建 |
2.1 “流水槽-虾-蟹”循环水养殖模式构建 |
2.2 养殖动物放养与净化区配套 |
2.2.1 养殖动物放养 |
2.2.2 水草种植 |
2.2.3 螺蛳投放 |
2.2.4 系统运行与管理 |
2.3 讨论 |
第三章 “流水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模式水质指标变化规律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
3.2.4 水质富营养化评价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各水质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
3.3.1.1 流水槽前端 |
3.3.1.2 集污区 |
3.3.1.3 人工湿地 |
3.3.1.4 虾蟹池出水口 |
3.3.2 污染物去除率分析 |
3.3.3 水质富营养化评价 |
3.3.4 各区域水质优劣程度 |
3.4 讨论 |
3.4.1 养殖系统净化单元效果 |
3.4.2 “流水槽-虾-蟹”循环水养殖系统净化效能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流水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模式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样品采集 |
4.2.3 样品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浮游植物 |
4.3.1.1 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优势度变化 |
4.3.1.2 浮游植物密度与生物量的变化 |
4.3.1.3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 |
4.3.2 浮游动物 |
4.3.2.1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组成及优势度 |
4.3.2.2 浮游动物密度与生物量的变化 |
4.3.2.3 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流水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模式效益的分析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苗种放养 |
5.2.2 饲料投喂 |
5.2.3 日常管理 |
5.2.4 病害防治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养殖产值 |
5.3.2 成本分析 |
5.4 讨论 |
5.4.1 “流水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模式经济效益 |
5.4.2 “流水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模式生态效益 |
5.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淡水鱼养殖池塘环境特征及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
2 淡水鱼养殖池塘水质污染状况 |
2.1 养殖池塘水质污染来源 |
2.2 养殖池塘水质污染危害 |
3 淡水鱼养殖池塘底泥污染状况 |
3.1 养殖池塘底泥的重要性 |
3.2 养殖池塘底泥污染来源 |
3.3 养殖池塘底泥污染的危害 |
4 淡水鱼养殖池塘环境调控技术 |
4.1 物理技术 |
4.2 化学技术 |
4.3 生物技术 |
4.4 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的探索 |
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6.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传统淡水鱼养殖池塘环境变化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品采集 |
1.3 水样和泥样理化指标的测定 |
1.4 基于Biolog-ECO技术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测定 |
1.5 水体和底泥菌群的16SrRNA测序分析 |
1.5.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1.5.2 PCR扩增 |
1.5.3 PCR产物检测、纯化和定量 |
1.5.4 建库和测序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传统罗非鱼养殖池塘理化指标变化特征 |
2.1.1 罗非鱼养殖池塘水质理化指标变化特征 |
2.1.2 罗非鱼养殖池塘底泥理化指标变化特征 |
2.2 罗非鱼养殖池塘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代谢强度 |
2.2.1 罗非鱼养殖池塘水体中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代谢强度 |
2.2.2 罗非鱼养殖池塘底泥中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代谢强度 |
2.3 罗非鱼养殖池塘水体和底泥中微生物对单类碳源利用的变化 |
2.3.1 罗非鱼养殖池塘水体中微生物对单类碳源利用的变化 |
2.3.2 罗非鱼养殖池塘底泥中微生物对单类碳源利用的变化 |
2.4 罗非鱼养殖池塘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
2.4.1 基于门水平的罗非鱼养殖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2.4.2 基于属水平的罗非鱼养殖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2.5 罗非鱼养殖池塘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
2.5.1 基于门水平的罗非鱼养殖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2.5.2 基于属水平的罗非鱼养殖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3 讨论 |
4.小结 |
第二章 晒塘对淡水鱼养殖池塘环境调控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品采集 |
1.3 水样和泥样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1.4 水体和底泥菌群的16SrRNA测序分析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晒塘对养殖池塘水体和底泥理化指标变化率的影响 |
2.2 样品测序数据质量评估及复杂度分析 |
2.3 晒塘对养殖池塘水体中菌群结构的影响 |
2.3.1 基于门水平的晒塘前后水体中群落结构分析 |
2.3.2 基于纲水平的晒塘前后水体中群落结构分析 |
2.3.3 基于属水平的晒塘前后水体中群落结构分析 |
2.3.4 基于种水平的晒塘前后水体中群落结构分析 |
2.4 晒塘对养殖池塘底泥中菌群结构的影响 |
2.4.1 基于门水平的晒塘前后底泥中群落结构的分析 |
2.4.2 基于纲水平的晒塘前后底泥中群落结构的分析 |
2.4.3 基于属水平的晒塘前后底泥中群落结构的分析 |
2.4.4 基于种水平的晒塘前后底泥中群落结构的分析 |
2.5 细菌群落与养殖池塘水体和底泥理化指标的关系 |
3 讨论 |
4.小结 |
第三章 淡水鱼养殖池塘底泥调控技术的探索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用池塘底泥来源 |
1.2 实验菌种 |
1.3 培养基 |
2.实验方法 |
2.1 菌液制备 |
2.2 实验组设置 |
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4 数据分析 |
3.实验结果及分析 |
3.1 暴晒及微生物修复对养殖池塘底泥的影响 |
3.2 暴晒期间泼洒微生物对养殖池塘底泥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暴晒对养殖池塘底泥的调控效果 |
4.2 微生物对养殖池塘底泥的调控效果 |
4.3 暴晒联合微生物对养殖池塘底泥的调控效果 |
5.小结 |
第四章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环境动态变化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品采集 |
1.3 水样和泥样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1.4 基于Biolog-ECO技术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测定 |
1.5 水体和底泥菌群的16SrRNA测序分析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水质指标的动态变化 |
2.1.1 不同的采样时间进水口水质指标差异性 |
2.1.2 不同的采样时间沉淀池水质指标差异性 |
2.1.3 不同的采样时间曝气池水质指标差异性 |
2.1.4 不同的采样时间生态净化池1水质指标差异性 |
2.1.5 不同的采样时间生态净化池2水质指标差异性 |
2.1.6 不同的采样时间养殖池塘1中水质指标差异性 |
2.1.7 不同的采样时间养殖池塘2水质指标差异性 |
2.1.8 不同的采样时间养殖池塘3水质指标差异性 |
2.1.9 不同的采样时间养殖池塘4水质指标差异性 |
2.2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2.3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池塘底泥理化指标的差异性 |
2.3.1 不同的采样时间养殖池塘1底泥指标差异性 |
2.3.2 不同的采样时间养殖池塘2底泥指标差异性 |
2.3.3 不同的采样时间养殖池塘3底泥指标差异性 |
2.3.4 不同的采样时间养殖池塘4底泥指标差异性 |
2.4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的代谢特征 |
2.4.1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水体中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代谢强度 |
2.4.2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水体中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情况 |
2.5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池塘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的代谢特征 |
2.5.1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池塘底泥中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代谢强度 |
2.5.2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池塘底泥中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情况 |
2.6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
2.6.1 基于门水平的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2.6.2 基于属水平的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2.7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池塘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
2.7.1 基于门水平的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池塘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2.7.2 基于属水平的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池塘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3 讨论 |
3.1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净化效果 |
3.2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模块中微生物群落的差异性 |
4.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及其在牙鲆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工厂化水产养殖废水的组成与性质 |
1.3 工厂化养殖废水的净化方法 |
1.3.1 物理法 |
1.3.2 化学法 |
1.3.3 生物法 |
1.4 牙鲆工厂化养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5 多毛类动物在海洋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
1.6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2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及其运行的可行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动物 |
2.2.2 不同底质 |
2.2.3 多毛类饵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APB)构建方法 |
2.3.2 工厂化养殖固体废弃物饲喂多毛类的可行性 |
2.3.3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循环运行的可行性 |
2.4 实验结果 |
2.4.1 不同比例养殖固体废弃物对滤器内多毛类生长存活影响 |
2.4.2 不同底质类型的生物滤器内多毛类沙蚕存活生长情况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3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对牙鲆工厂化养殖废水的净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多毛类动物密度与饵料 |
3.2.4 养殖废水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对牙鲆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 |
3.3.2 多毛类生长测定 |
3.3.3 数据处理 |
3.4 实验结果 |
3.4.1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化养殖废水的常规水质参数变化 |
3.4.2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化养殖废水的特征性水质参数变化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水过程的碳和氮元素平衡与能量分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设计 |
4.3.2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碳元素平衡测定 |
4.3.3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氮元素平衡测定 |
4.3.4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能量分配规律 |
4.3.5 数据处理 |
4.4 实验结果 |
4.4.1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碳元素平衡 |
4.4.2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氮元素平衡 |
4.4.3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能量分配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微生物膜异养菌与硝化细菌变动规律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器材 |
5.2.2 仪器设备 |
5.2.3 实验动物 |
5.2.4 养殖废水 |
5.3 实验方法 |
5.3.1 实验设计 |
5.3.2 微生物膜取样 |
5.3.3 异养菌分离、纯化与培养 |
5.3.4 异养菌种类分析 |
5.3.5 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提取与扩增 |
5.3.6 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MPN-PCR结果计算 |
5.4 实验结果 |
5.4.1 生物膜微生物总DNA提取结果 |
5.4.2 16S rDNA扩增 |
5.4.3 PCR扩增结果 |
5.4.4 多毛类生物滤器异养菌种类组成 |
5.4.5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异养菌数量变动 |
5.4.6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氨氧化细菌数量变动 |
5.4.7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数量变动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变化与牙鲆的生长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试剂 |
6.2.2 仪器设备 |
6.2.3 实验动物 |
6.3 实验方法 |
6.3.1 循环养殖系统设计方法 |
6.3.2 养殖方法 |
6.3.3 参数测定 |
6.3.4 实验分组和终点确定 |
6.4 实验结果 |
6.4.1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变化规律 |
6.4.2 牙鲆和岩虫平均体质量变化情况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碳和氮平衡与能量分配规律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7.2.1 实验试剂 |
7.2.2 仪器设备 |
7.2.3 实验动物 |
7.3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碳、氮平衡和能量分配测定 |
7.3.1 设计方法 |
7.3.2 养殖方法 |
7.3.3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碳元素平衡测定 |
7.3.4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氮元素平衡测定 |
7.3.5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能量分配测定 |
7.3.6 数据处理 |
7.4 实验结果 |
7.4.1 岩虫的昼夜代谢规律 |
7.4.2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碳元素平衡 |
7.4.3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氮元素平衡 |
7.4.4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能量分配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蔬菜加工尾水和养殖尾水生态净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生态养殖及其发展现状 |
1.2 鱼菜共生(Aquaponics) |
1.3 池塘养殖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
1.4 水域环境污染的修复技术 |
1.4.1 水域环境污染的物理修复技术 |
1.4.2 水域环境污染的化学修复技术 |
1.4.3 水域环境污染的异位修复技术 |
1.4.4 水域环境污染的原位修复技术 |
1.4.5 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的修复作用 |
1.4.6 益生菌对水域环境污染的修复作用 |
1.5 节水养殖研究进展 |
1.6 本项目的目的与意义 |
2.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场地和材料 |
2.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的配制: |
2.3 蔬菜加工尾水渔业利用研究 |
2.3.1 试验设计 |
2.3.2 水质检测方法 |
2.4 水产养殖尾水农业利用研究 |
2.4.1 实验设计 |
2.4.2 水质测定方法 |
2.5 数据的计算、分析和作图 |
3.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蔬菜洗涤加工尾水农业利用结果 |
3.1.1 净化养殖池养殖品种的搭配和养殖结果 |
3.1.2 蔬菜洗涤加工尾水用于鱼类养殖后池水的净化检测结果 |
3.1.3 蔬菜洗涤加工尾水鱼类养殖池和藕池综合净化结果 |
3.1.4 蔬菜洗涤尾水多重利用后净化结果 |
3.1.5 蔬菜洗涤加工尾水处理工艺节水情况 |
3.2 水产养殖尾水农业综合利用结果 |
3.2.1 高锰酸钾净化情况 |
3.2.2 总氮净化情况 |
3.2.3 氨氮净化情况 |
3.2.4 亚硝酸盐净化情况 |
3.2.5 总磷净化情况 |
3.2.6 净化前后pH值变化 |
3.2.7 净化前后盐度变化 |
3.2.8 净化前后溶解氧变化及鱼类养殖结果 |
4.讨论 |
4.1 关于蔬菜加工尾水多重循环利用的工艺流程 |
4.2 关于蔬菜洗涤加工尾水多重循环利用后的水质检测结果 |
4.3 关于蔬菜加工尾水循环利用养殖淡水鱼的结果 |
4.4 关于湿地植物的选择和对水质的净化效果 |
4.5 探索建立了促进三产有机融合的“新六产”模式 |
5.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 managuense)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与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
1.2 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研究进展及介绍 |
1.3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组成 |
1.4 生物滤池在循环水养殖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淡水石斑鱼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设计 |
2.1 淡水石斑鱼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设计 |
2.2 讨论 |
3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淡水石斑鱼生长特性与水质指标研究 |
3.1 仪器与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4 循环水养殖系统三级生物滤池运行效果分析 |
4.1 仪器与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4 讨论 |
5 生物滤池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5.1 仪器与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3 研究结果 |
5.4 讨论 |
6 研究结果与展望 |
6.1 研究结果 |
6.2 主要创新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生物絮凝和循环水养殖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越冬、大规格苗种培育及投喂频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罗非鱼养殖技术 |
1.1.1 罗非鱼越冬技术 |
1.1.2 大规格罗非鱼养殖技术 |
1.2 封闭式水产养殖模式 |
1.2.1 循环水养殖系统 |
1.2.2 生物絮凝养殖模式 |
1.3 养殖系统中氮磷收支 |
1.3.1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
1.3.2 系统中氮磷收支的研究进展 |
1.4 RAS和 BFT中的微生物多样性 |
1.4.1 循环水系统微生物多样性 |
1.4.2 生物絮凝系统微生物多样性 |
1.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生物絮凝与循环水系统中罗非鱼越冬期暂养及氮、磷收支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用鱼和饲料 |
2.1.2 实验装置 |
2.1.3 实验设计 |
2.1.4 指标测试方法 |
2.1.4.1 水质指标 |
2.1.4.2 生物絮凝系统絮体指标 |
2.1.4.3 鱼体指标 |
2.1.4.4 氮、磷元素指标 |
2.1.5 指标计算公式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养殖系统水体温度 |
2.2.2 水质指标 |
2.2.3 不同养殖系统罗非鱼生长性能 |
2.2.4 不同系统越冬成本 |
2.2.5 不同养殖系统氮元素收支 |
2.2.6 不同养殖系统磷元素收支 |
2.2.7 不同养殖系统氮磷利用率 |
2.3 讨论 |
2.3.1 养殖期间的水温 |
2.3.2 不同养殖模式低温养殖对鱼生长的影响 |
2.3.3 不同养殖系统低温养殖期间的水质 |
2.3.4 不同养殖系统低温养殖的成本 |
2.3.5 不同养殖系统的氮磷收支 |
2.4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种吉富罗非鱼越冬养殖模式水体、肠道和鳃的菌群结构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用鱼和饲料 |
3.1.2 实验装置 |
3.1.3 实验设计 |
3.1.4 样品采集 |
3.1.5 PCR扩增及高通量测序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RAS与 BFT中的三态氮和DOC/TAN |
3.2.2 RAS中水体及生物滤器微生物群落分布 |
3.2.3 BFT系统中絮体的微生物群落分布 |
3.2.4 RAS与 BFT系统中鱼体肠道微生物群落分布 |
3.3 讨论 |
3.3.1 RAS与 BFT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比较 |
3.3.2 RAS和 BFT水体、生物滤器和絮体菌群结构比较 |
3.3.3 RAS与 BFT鱼体与水体菌群结构的关系 |
3.3.4 RAS与 BFT两种系统菌群结构比较分析 |
3.4 结论 |
第四章 生物絮凝与循环水养殖模式培育罗非鱼大规格鱼种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计 |
4.1.3 指标测定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养殖系统罗非鱼生长指标 |
4.2.2 两种养殖模式水质变化 |
4.3 讨论 |
4.3.1 两种模式快速培养大规格鱼种效果 |
4.4 结论 |
第五章 生物絮凝系统(BFT)罗非鱼养殖最适投喂频率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设计 |
5.1.3 指标测定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投喂频率鱼的生长 |
5.2.2 不同投喂频率水质指标 |
5.2.3 不同投喂频率絮体变化 |
5.3 讨论 |
5.3.1 投喂频率对BFT系统养殖对象生长的影响 |
5.3.2 投喂频率对BFT系统水质的影响 |
5.3.3 投喂频率对BFT系统总固体悬浮物(TSS)的影响 |
5.4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8种高效水产养殖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聚氨酯生物膜的凡纳滨对虾内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净化效果及经济分析[D]. 乔凤禄.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2]高效生态循环水养殖智能管控技术及系统研发[D]. 蔡铖勇. 浙江大学, 2020(01)
- [3]基于随机配置网络及其改进的养殖水质氨氮浓度软测量[D]. 李康. 大连海洋大学, 2020(01)
- [4]生物絮团在大口黑鲈和杂交鳢零水交换养殖系统中功能效应的研究[D]. 胡世康.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5]“流水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模式净化效能及经济效益的研究[D]. 谢辉亮.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6]淡水鱼养殖池塘环境特征及调控技术研究[D]. 王瑞宁.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7]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及其在牙鲆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D]. 杨大佐.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 [8]蔬菜加工尾水和养殖尾水生态净化技术研究[D]. 靖莹.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3)
- [9]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 managuense)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D]. 王培琛. 浙江大学, 2021(01)
- [10]生物絮凝和循环水养殖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越冬、大规格苗种培育及投喂频率的研究[D]. 曹宝鑫.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