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书院矿93305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宋有福,刘晨曦,芦兴东[1](2021)在《浅谈煤矿安撤人员的素质教育及安全管理》文中指出装备提升、工艺改进、条件变化对煤矿的安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煤矿安撤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安全管理对于适应新形势需要、建设安撤专业化队伍、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有着现实的意义。
霍昱名[2](2021)在《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破碎机理及智能化放煤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矿业现代化进程的稳步推进,采矿装备的电气化带动了采矿技术的快速发展,开采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工业5G等新型信息技术的智能化采矿方法,不仅能达到“无人”矿井的行业目标,更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机遇。尽管信息化技术成熟度不断提高,综采放顶煤技术在我国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也已经取得明显进步,但智能化综放开采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综放开采理论、技术与智能化开采实践联系不紧密、应用程度不高等方面。厚煤层综放开采智能化的关键是放煤过程的智能化,须在掌握顶煤破碎、放出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智能化探测、控制技术手段,建立智能化放煤控制体系。本文根据王家岭煤矿12309智能化建设工作面为背景,研究着眼于综放开采全过程,以顶煤采动应力场演化规律为切入点,揭示顶煤在综放开采过程中的破碎机理,阐明散体顶煤由后刮板输送机放出的放出特性,提出合理的放煤方法,为厚煤层智能化放煤的增产增效提供理论支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实现智能化放煤所需的各项关键技术,并将其综合应用,为厚煤层智能化放煤的实现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基于主应力空间,研究了厚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顶煤受力单元主应力场演化规律。利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考虑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对顶煤的支撑作用,阐明了高水平应力条件下顶煤主应力值变化及方向偏转特性,在此基础上将顶煤划分为原岩应力区、中间主应力升高区、应力显着升高区、应力峰后降低区及液压支架控顶区5个分区,得到了高水平应力条件下顶煤主应力驱动路径,为后续顶煤渐进破碎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应力边界条件。(2)基于弹塑性力学理论,明析了描述顶煤应力状态的平均应力、偏应力及应力Lode角3个参数在综放开采中的演化过程,揭示了上述3个参数在各顶煤分区中的演化特性,基于高精度工业CT扫描技术,运用合成岩体(SRM)数值建模方法,重构了裂隙煤体三维数值模型,运用“有限差分-颗粒流”耦合数值方法,建立了“连续-非连续”耦合真三轴数值模型,在指定主应力边界条件下模拟了顶煤渐进破碎过程,阐明了试件裂隙发育迹线及破碎块度分布规律,实测了放落顶煤破碎块度分布特性,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类比分析,证明了数值方法可靠性,为后续散体顶煤运移及放出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3)基于“有限差分-颗粒流”耦合算法,建立了“连续-非连续”耦合综放开采数值模型,开发了“随机自由落体-逐步伺服夯实”的耦合建模方法,反演了综放开采从工作面设备安装至放煤稳定的全过程,得出了煤矸分界线形态演化的3个特性,并以此为依据改进了“Hook”函数,使之适于描述煤矸分界线形态,以改进的“Hook”函数对煤矸分界线形态进行了拟合,揭示了综放开采煤矸分界线形态从初次放煤到周期放煤的演化规律,将其演化历程分为了初采影响阶段、过渡放煤阶段和周期放煤阶段3个阶段,为后续基于智能化放煤控制技术的放煤工艺选择提供了顶煤位移边界条件。(4)将整个放煤过程划分为放煤开始前、放煤过程中及放煤结束后3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内的智能化控制技术,包括:放煤开始前的顶煤厚度探测、采煤机惯导定位,放煤过程中的放煤机构精准监测控制、煤矸识别,放煤结束后的采出量实时监测。将上述智能化技术有机结合,建立了智能化放煤控制技术体系,从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及自执行4个层面,揭示了各智能化放煤控制技术的内在联系,最终构建了智能化放煤控制的基本结构,为后续智能化放煤工艺参数选择及实现智能化放煤控制提供了技术依据。(5)基于智能化放煤控制技术体系,以煤矸分界线演化特性研究结果为顶煤位移边界条件,改进了Bergmark-Roos理论,建立了周期放煤时间预测理论模型,提出了放煤口启停判别的综合判别方法,建立了包含多台液压支架的“有限差分-颗粒流”耦合数值模型,优化得出了适用于现阶段智能化综放工作面的合理放煤工艺参数,最终于王家岭煤矿12309工作面建立了智能化综放示范工作面,升级更新了工作面主要生产设备及组织关系,验证智能化放煤控制各项技术的可靠性,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宋选民,朱德福,王仲伦,霍昱名,刘一扬,刘国方,曹健洁,李昊城[3](2021)在《我国煤矿综放开采40年:理论与技术装备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作为我国开采厚及特厚煤层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引入我国近40年来,放顶煤开采理论与技术实践在我国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系统回顾与总结了我国在放顶煤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结合综放工作面技术特征、理论演化逻辑与资源开采新理念,将其发展历程分为初期试验、发展成熟以及智能化无人开采3个阶段。主要针对综放采场支架与围岩关系以及顶板(煤)结构与稳定性、顶煤破碎运移放出规律、以及综放"三机"装备的进展4个方面核心内容,对我国综放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围绕综放采场支架与围岩关系以及顶板(煤)结构与稳定性问题,依据机采高度的变化描绘了我国学者关于该问题研究的基本历程;从顶煤破碎机理、综放采场顶煤冒放性分类评价以及顶煤放出规律理论3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关于顶煤破碎运移放出规律的发展道路;放顶煤开采工艺研究方面,则从常规的综放工艺、特殊地质条件下综放工艺以及综放工序的时空配合关系展开,再现了我国学者的研究路线;同时简要阐述了综放"三机"装备的发展进程与最新成果。明晰了我国放顶煤技术的发展脉络与研究思路,分析并探讨了现阶段放顶煤开采理论与技术发展前沿的相关难题,为我国综采放顶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与思维启迪。
李鹏[4](2019)在《坚硬顶板弱化条件下矿压显现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通过在8315综采工作面中液压支架布置压力传感器对石灰岩坚硬顶板预裂弱化处理后的顶板矿压显现规律进行观测,并采用动压系数作为判断顶板来压强弱的指标,主要得到如下结论:上覆石灰岩坚硬顶板预裂处理后,直接顶岩层的初次垮落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煤壁片帮现象的发生,石灰岩坚硬顶板弱化处理后的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分别为18 m和13.1 m,平均动载系数分别为1.74和1.72。
马资敏[5](2019)在《店坪矿中厚煤层切顶成巷覆岩运动特征及矿压规律研究》文中指出切顶成巷是实现无煤柱开采、抢救宝贵煤炭资源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在山西河东煤田离柳矿区店坪矿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室内力学实验、物理模型实验、数值模拟、现场试验与矿压监测等多种手段,对店坪矿中厚煤层复合顶板切顶成巷开采技术、巷道围岩及采场覆岩运动特征、成巷机理和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对切顶成巷的短臂梁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流程进行介绍,分析了恒阻锚索支护原理及力学性能,研究了恒阻锚索的高预紧力、大变形、防冲击3大优势特性在切顶成巷顶板支护上的重要作用。利用LS-DYNA软件模拟分析了聚能管的聚能爆破效应,指出定向预裂聚能爆破是切顶卸压的关键核心。针对中厚煤层切顶成巷,研究提出了综采工作面初采切顶、沿空巷道切顶和末采段切顶等多维度顶板切缝控制技术及深浅孔组合爆破切顶技术。将中厚煤层切顶成巷顶板运动划分为顶板运动初始阶段、顶板剧烈运动段、顶板缓慢运动段及顶板相对稳定阶段,归纳了四个阶段的巷道围岩控制形式。提出了中厚煤层架后挡矸护帮及临时支护技术体系,分析了不同赋存条件下的挡矸护帮及临时支护形式。针对切顶成巷围岩的运动特征和结构进行研究,以切顶碎胀为核心点描述了切顶成巷围岩的运动过程:切顶卸压—动压支护—矸石碎胀—双拱护巷—形成巷道。结合力学分析进行了切顶短臂梁动压受力模型顶板压力的计算,得到了顶板破断准则,为顶板控制设计和合理支护强度计算提供依据。建立了静压切顶碎胀双拱护巷结构模型,对成巷稳定机理进行了研究。“碎胀矸石-切顶短臂梁-实体煤”形成直接平衡拱,“采空区矸石-铰接传递岩梁-实体煤”形成基本平衡拱。在双平衡拱作用下,巷道位于低应力区内,保证了巷道围岩的稳定。对结构模型的碎石帮的碎胀规律和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切顶成巷数值模拟验证了双拱护巷结构模型的合理性。构建了中厚煤层复合顶板切顶成巷采场覆岩运动物理模型,通过高精度数字散斑测量系统及红外监测系统对覆岩运动过程位移场及温度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切顶成巷机理、覆岩运动过程、岩层垮落沉降规律和运动特征,最后归纳得到切顶成巷覆岩运动非对称结构模型。该结构模型具有4个特征:(1)时间效应非对称性。受采前切顶卸压作用,采后切顶侧顶板更易垮落,而工作面非切顶侧顶板垮落运动相对滞后。(2)断裂线非对称性。由于切顶侧采空区充填效果较好,顶板沉降运动空间逐渐减小,导致岩梁断裂线逐渐向采空区方向偏移。(3)裂隙带高度非对称性。由于切顶范围内采空区充填良好,顶板可沉降范围空间较非切顶侧小,导致切顶成巷侧裂隙带高度约为6倍采高,小于正常8倍采高;(4)地表沉降非对称性。由于切顶侧充填效果好,覆岩优先进入缓慢下沉带,地表沉降量小。将上述主要研究成果应用于店坪矿10-100工作面,进行现场工业性实验。在分析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岩石力学参数实验和顶板结构探测及区域划分,为切顶成巷参数设计提供依据。对恒阻锚索支护高度和位置进行分析,确定了店坪矿分区段支护设计理念和恒阻锚索支护设计参数。运用理论分析、数值分析和工程实践总结及现场试验,对定向预裂聚能爆破的炮孔参数、装药参数、封孔参数及爆破方式4个方面关键技术参数进行研究分析。进行了恒阻锚索补强支护、顶板定向预裂切缝、巷道挡矸支护、顶板临时支护的分区段针对性设计与施工,实践表明恒阻锚索补强支护强度满足要求,顶板定向预裂切缝效果较好,采后顶板能沿切缝线及时冒落,挡矸支护和顶板临时支护能够满足巷道围岩控制要求。临时支护回撤后最终成巷效果较好,能够满足留巷复用使用要求。在10-100工作面回采、回风巷留巷、留巷复用的过程中,进行了系统性的矿压监测,得到了巷道在“回采-留巷-复用”全过程中的矿压规律。揭示了巷道围岩非对称变形机制,对巷道围岩变形相关参数的关系进行了梳理。通过矿压监测分析得到工作面采前压力影响范围为33m,留巷后以顶板下沉速率为依据将留巷段围岩运动情况划分为三个区段:滞后工作面0~60m为顶板运动剧烈阶段;滞后工作面60~160m为顶板运动缓慢阶段;滞后工作面距离大于160m时顶板处于稳定阶段。锚索受力变形规律、顶板离层变化规律及门式支架压力变化规律均与围岩运动规律相符。采用切顶成巷关键技术后,留巷阶段巷道围岩变形量可控,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为487mm,顶板下沉量为240mm,底鼓量为247mm;两帮移近量为462mm,正帮(矸石帮)移近量为220mm,副帮(实体煤帮)移近量为242mm。采用切顶卸压实现采空区碎胀充填后,切缝侧倾向30m范围内工作面压力较非切顶侧压力降低约16%。巷道复用期间围岩变形量小,顶底板移近量及两帮移近量均小于200mm。切顶成巷实现了煤炭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经济型无煤柱开采。切顶成巷技术在店坪煤矿中厚煤层复合顶板条件下的成功应用,为山西炼宝贵煤柱资源回收探索出了新模式,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郭泽峰[6](2017)在《采空区下层间岩层及其垮落对特厚煤层开采的影响规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浅埋深条件下的工作面已经逐渐萎缩。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采空区下赋存的单一煤层厚625m及以上的特厚煤层开采纷纷展开。以大同矿区为例,该矿区主要赋存有侏罗系与石炭系双系特厚煤层。石炭系特厚煤层开采后覆岩发生运动和破坏,引起侏罗系已经稳定的采空区覆岩再次发生移动。当下层特厚煤层与上覆采空区之间的层间岩层为3080m时,对于普通工作面,下行开采不会有明显的安全问题,但是对于采空区下14m以上的特厚煤层断裂带将直接贯通采空区,属于薄基岩近距离煤层开采。上覆采空区碎裂岩体在其底部煤层大范围开挖后,自承能力不强,以某种碎裂结构形式传递载荷并作用在下伏基岩上。当基岩不足以形成结构时,上层采空区与下层采空区全厚贯通,工作面将出现全厚切落式压架事故,工作面顶板很难具有可控性。采空区下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采场上覆岩层的结构将形成一种近似于浅埋深而又非浅埋深、似厚冲积层而又非厚冲积层的的结构,其采场覆岩结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通过对采空区下特厚煤层开采过程中的覆岩进行结构分析,利用相似模拟、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等手段进行对比试验,动态分析煤岩失稳灾变过程,结合工程现场实测数据,研究在不同厚度及岩性的层间岩层条件下的采场覆岩结构及垮落特征,分析采空区下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上覆岩层结构形式及力学传递机理与变形失稳条件,寻求控制煤岩动力灾害的主控煤岩层及结构形成与失稳条件;分析上层采空区与下层采空区全厚贯通切落压架的条件并建立对应判断准则,分析支架工作阻力确定原则和方法。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从层间岩层结构垮落是否对下层煤开采有直接影响的角度分析,将下层煤垮落带是否与上层煤采空区贯通作为近距离煤层的界限。针对采空区下15m特厚煤层而言,坚硬层间岩层厚度小于60m时,属于较薄岩层,松软岩层层间岩层厚度小于15m时,属于较薄岩层。以斜沟煤矿为例,层间岩层小于56m时,属于较薄层间岩层。(2)当层间岩层较薄时,层间岩层垮落时是以块体结构的形式垮落,上覆岩层是以“拱结构”的形式垮落;当层间岩层较厚时,层间岩层是以“拱结构”的形式垮落。层间岩层较薄时的顶煤初次垮落、直接顶初次垮落和基本顶初次来压、液压支架最大工作阻力等出现的要相对较早,但对周期来压步距、顶煤垮落角、直接顶垮落角、基本顶垮落角以及矸石堆积角以及垮落岩体充填满采空区时工作面推进的距离等影响不大。(3)坚硬顶板条件下的应力变化趋势与松软顶板条件下的应力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但其峰值等应力值稍大于同等条件下的松软顶板的应力峰值等应力值。(4)分析得出了采空区下不同层间岩层条件下支架工作阻力的计算公式,阐述了采空区下特厚煤层采场压架机理,提出了采空区积水原位弱化主控煤岩层的思路。
蒋腾飞[7](2017)在《黄玉川矿近浅埋煤层首采面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架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玉川煤矿4#煤层埋深为150m,在开采过程中,矿压显现比较缓和,顶板破断运动未波及地表,与典型的浅埋煤层截然不同,为此研究其首采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并对支架适应性做出分析,为本矿及相类似地质条件的矿井在煤炭开采、支架选型、工作面布置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有力借鉴。通过现场调研、实验室测定、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工作面上覆载荷计算以及关键层位置和破断垮距进行判定,得出黄玉川煤矿煤层上方的关键层结构。再通过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针对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剪切应力、垂直应力、塑性区分布及垮落步距进行分析,得出工作面的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最后再对1 1401工作面进行现场实测和支架适应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玉川煤矿煤层上方有两层关键层结构,其中主关键层位于距离煤层顶板68.62m厚度为22.37m的中砂岩层,亚关键层位于距离煤层顶板8.56m厚度为21.51m的碳质泥岩层,主关键层的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步距分别为23.87 m、13.38 m,亚关键层的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步距分别为37.62 m、12.21 m。FLAC3D数值模拟得出工作面的初次来压步距大约为24m,周期来压步距大约为8~12m。最后对11401工作面进行现场实测得到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19.8 m,周期来压步距为9.72 m,超前支承压力的最大值大约出现在工作面前方7.8 m处;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的结果基本一致。工作面在生产期间,初撑力满足要求,来压期间,安全阀开启率低,工作面两端支架阻力富余量较大,支架选型基本合理,能够满足该条件下安全生产的需要。
郭超超[8](2015)在《古书院矿坚硬厚顶板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掌握古书院煤矿坚硬厚顶板矿压显现规律,为工作面瓦斯治理及采掘方法提供一定参考,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采动引起顶底板移近量和应力变化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顶底板移近量和覆岩应力变化规律相结合的方法能够确定工作面来压步距并起到相互验证的作用,综合分析得到工作面推进初次来压步距平均值为2021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值为16 m。利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为相似条件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张斗群[9](2016)在《黄岩汇煤矿矿压显现多参量监测及巷道支护研究》文中提出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但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差,90%以上的煤炭产量来自于地下开采。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和赋存条件的恶化,煤炭开采的力学环境、煤岩体的组织结构、基本力学行为和破坏特征及工程响应等变得复杂,由此引发的煤矿安全事故严重制约了煤炭的高效安全开采。目前,在国内以围岩力学性质测定为基础,矿压监测资料为辅助的采区巷道优化设计体系也日益受到重视。采区矿压显现规律的观测不仅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而且能够验证工作面支架选型,并优化上下顺槽的巷道支护技术。因此,开展大采高工作面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矿井首采工作面的巷道围岩物理力学测试和采场巷道矿压监测工作,对于提高巷道支护设计的合理性,确保巷道安全,降低支护成本,实现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保证我国煤炭工业的持续、安全发展,保障能源的安全供给具有重要工程指导价值。黄岩汇煤矿以往工作面巷道支护设计依靠经验进行,当出现较大矿压显现时,采用加强支护形式,这种方法在浅部、简单煤层开采中还可以适用,但随着采高增加、开采速度加快、逐渐向深部开采的趋势下,仅仅靠经验来支护就不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为此,急需采用先进的支护理念来科学的维护巷道围岩的稳定性;首先要进行地应力测试,以掌握采区附近构造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同时要对巷道围岩进行物理力学性质测定,只有熟悉围岩的力学属性,才能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合理的支护方案;同时,及时有效的矿压监测可以掌握采区和工作面巷道来压规律,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检验巷道支护体系的有效性。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以15107孤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研、实验室力学实验、松动圈测量、计算机数值计算、现场监测等方法,全面掌握了巷道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巷道松动圈范围等基础数据,提出合理有效的支护设计方案,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采用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岩石劈裂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了煤岩的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煤岩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15号煤单轴抗压强度13.8MPa,弹性模量2914.8MPa,泊松比0.332,抗拉强度0.86MPa,内聚力2.06MPa,内摩擦角42.96°;底板泥岩抗压强度70.71MPa,弹性模量21586.9MPa,泊松比0.287,抗拉强度5.3MPa,内聚力17.5MPa,内摩擦角56.25°。(2)通过现场监测得出,工作面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巷道全断面收缩、巷道底鼓严重、顶板离层量大和支护构件破坏严重。从围岩强度、围岩应力和支护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巷道失稳的原因,提出巷道围岩强度较低以及开采扰动大、应力环境复杂和巷道帮部支护强度偏低是引起巷道变形的主要原因。(3)通过工作面回采巷道松动圈测试发现轨道顺槽顶板发育3个破碎带,第一破碎带宽0.1m左右,紧邻巷道顶板;第二破碎带宽0.1m0.15m,集中在巷道上方1m左右的位置;第三破碎带宽0.15m0.2m左右,集中在巷道上方2m左右的位置,顶锚杆长2m,外露100150mm,此处紧邻顶板锚固区。此外,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顶板裂隙不断扩展,距离工作面5m处顶板2m范围内新增5条较为明显的破碎带,宽度在0.05m左右;距离工作面515m范围内顶板上方35m发育2条宽约0.05m的破碎带,5m以上岩石较为完整。(4)在不受采动影响时巷道顶板发育2个破碎带,第一破碎带宽0.1m左右,紧邻巷道顶板;第二破碎带宽0.1m0.15m,集中在巷道上方2m左右的位置,巷道煤柱帮侧距巷道表面00.25m裂隙较为发育,锚固区外较为完整。因此,根据岩石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和巷道松动圈观测结果可知,巷道支护设计优化如下:锚杆长度由2.0m增大到2.5m,直径由20mm增大到22mm。将原来锚杆的木托盘取消,将120×120×8mm弧形钢板托盘优化为150×150×10mm碟形钢托盘。帮部配合规格2000×88mm的钢筋梯梁,由φ14的Q235圆钢制作而成,有利于锚杆载荷向围岩的扩散和提高增荷速度。帮部煤体较为破碎采用中空注浆锚索,在施加高预紧力的同时,可以实现对巷道表层破碎煤体的加固,浆液采用水泥浆,注浆压力12MPa。(5)在15111工作面顺槽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监测结果表明,顶板最大下沉量为80mm,顶板最小下沉量为41mm,顶板下沉速率最大为3.33 mm/d;小煤柱帮最大变形量为240 mm,小煤柱帮最小变形量为50 mm,小煤柱帮移近速率最大为8.33 mm/d;实体煤帮最大变形量为130 mm,小煤柱帮最小变形量为10 mm,小煤柱帮移近速率最大为6.8 mm/d;说明巷道两帮围岩变形以小煤柱帮为主,小煤柱帮变形量占两帮变形量的57.1%83.3%,但巷道小煤柱帮整体变形并不大,表明确定的护巷煤柱宽度是合理的。
席志渊[10](2015)在《孤岛综采工作面覆岩运动特征及矿压显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矿在进入开采末期,为了最大限度地回收资源,大量的煤柱急需开采,这些煤柱工作面大多已形成孤岛,因其开采受采空区周围支承压力影响,孤岛工作面覆岩运动规律和矿压显现规律与普通工作面开采条件下有很大差别。研究孤岛工作面开采的覆层运移规律和矿压显现规律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资料收集、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建立力学模型,并结合数值模拟,对赵固一矿11031-1孤岛工作面的覆层运移特征和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论文介绍了孤岛工作面典型的“S”型采场覆岩空间结构,初步分析了该工作面覆岩空间结构的矿压分布特征及矿压显现规律,并对覆岩“三带”高度进行了分析。文中结合11031-1孤岛工作面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对工作面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变化进行详细分析,结合理论计算进行验证和对比,得到出该孤岛工作面来压步距及超前支撑压力分布。最后对11031-1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并对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而且支架阻力、围岩变形量等实测结果皆在安全生产的允许范围之内;工作面的回采过程中没有出现反常现象,能够满足该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二、古书院矿93305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书院矿93305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煤矿安撤人员的素质教育及安全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实施煤矿安撤专业化素质培训教育 |
1.1 推行煤矿安撤专业管理安全培训 |
1.2 推行煤矿安撤专业技能实操培训 |
1.3 推行了轮训制安撤技能提升法 |
1.4 推行了“三系级考核”“师带徒”等措施 |
1.5 实施煤矿安撤“五描述一操作”学习演练及考核 |
2 实施煤矿安撤专业化安全管理 |
2.1 实施安撤专业“633安全管理”法 |
2.2 实施安撤重点工程“跟班包保”制度 |
2.3 建立煤矿安撤安全基础管理制度 |
2.4 发挥生产技术对煤矿安撤管理的保障作用 |
2.5 调整改进煤矿安撤生产工艺 |
3 结论 |
(2)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破碎机理及智能化放煤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综放开采技术发展历程 |
1.2.2 顶煤采动应力场演化规律 |
1.2.3 顶煤破碎机理及冒放性评价 |
1.2.4 顶煤运移特性及放出规律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厚煤层综放开采采动应力场演化机制 |
2.1 顶煤应力状态描述及数值模拟方案 |
2.1.1 基于主应力空间的顶煤应力状态 |
2.1.2 煤岩层赋存条件及力学参数测定 |
2.1.3 数值模型及方法 |
2.2 高水平应力条件下顶煤主应力场演化规律 |
2.2.1 主应力分布规律及数值监测方法 |
2.2.2 主应力值演化规律 |
2.2.3 应力主轴偏转特性 |
2.3 顶煤主应力演化路径 |
2.3.1 主应力场顶煤分区方法 |
2.3.2 顶煤分区特征位置及应力路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破碎机理 |
3.1 各顶煤分区内相关参数演化特性 |
3.2 裂隙煤体三维重构及细观参数标定 |
3.2.1 高精度工业CT扫描试验 |
3.2.2 节理裂隙数值重构 |
3.2.3 基于SRM方法的裂隙煤体数值建模 |
3.3 主应力路径下顶煤破碎规律 |
3.3.1 数值模型及主应力加载流程 |
3.3.2 裂隙煤体渐进破碎迹线 |
3.3.3 裂隙煤体破碎块度分布及现场实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运移放出规律 |
4.1 数值模拟方法及前期结果 |
4.1.1 FDM-DEM耦合数值模型 |
4.1.2 本构模型及模拟参数分析 |
4.1.3 数值模拟流程及放煤前结果分析 |
4.2 初次放煤过程顶煤运移放出规律 |
4.2.1 初放放出体形成过程 |
4.2.2 初放松动体演化特性 |
4.2.3 初放煤矸分界线动态分布 |
4.3 周期放煤过程顶煤运移放出规律 |
4.3.1 顶煤放出体演化历程 |
4.3.2 放煤松动体范围扩展规律 |
4.3.3 煤矸分界线形态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化放煤控制方法及放煤工艺参数 |
5.1 智能化放煤控制过程及控制体系 |
5.1.1 放煤前顶煤厚度探测及采煤机定位 |
5.1.2 放煤中放煤机构动作启停判别及控制 |
5.1.3 放煤后放出量实时监控 |
5.1.4 智能化放煤控制体系 |
5.2 基于放煤时间预测模型的放煤终止原则 |
5.2.1 放煤时间预测模型 |
5.2.2 重力加速度修正系数的标定 |
5.2.3 放煤时间预测模型的应用 |
5.3 放煤步距与放煤顺序优化 |
5.3.1 放煤步距及放煤顺序优化方法 |
5.3.2 不同放煤顺序下放出体形态特性 |
5.3.3 不同放煤顺序下顶煤放出量及回收率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厚煤层智能化放煤工业性试验 |
6.1 12309 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建设概况 |
6.1.1 工作面人员配置及分工 |
6.1.2 顺槽协同放煤控制中心 |
6.1.3 地面放煤监测与控制中心 |
6.1.4 智能化放煤控制流程 |
6.2 智能化放煤控制技术试验 |
6.2.1 放煤前顶煤厚度探测及采煤机定位 |
6.2.2 放煤中放煤机构动作启停判别及控制 |
6.2.3 放煤后采出量实时监测 |
6.2.4 放煤远程集中控制软件 |
6.3 智能化工作面建设效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我国煤矿综放开采40年:理论与技术装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我国综放技术40年发展 |
1.1 初期试验阶段 |
1.2 发展成熟阶段 |
1.2.1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 |
1.2.3 软厚煤层综放开采 |
1.2.4 大倾角煤层综放开采 |
1.3 智能化开采发展阶段 |
1.3.1 大同矿区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实践 |
1.3.2 王家岭煤矿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实践 |
1.3.3 其他矿井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实践 |
2 综放采场“支架-围岩”关系以及顶板结构与稳定性 |
2.1 综放采场支架围岩关系 |
2.1.1 普通机采高度(2.0~3.5 m) |
2.1.2 大机采高度(3.5~5.0 m) |
2.2 综放采场顶板结构与稳定性 |
3 顶煤破碎运移放出规律分析 |
3.1 顶煤放出机理 |
3.1.1 顶煤体内应力场分布规律 |
3.1.2 顶煤破碎机理 |
3.2 综放采场顶煤冒放性分类评价 |
3.3 顶煤放出规律的理论 |
4 放顶煤开采工艺 |
4.1 常规的综放工艺研究 |
4.2 特殊开采条件下综放开采工艺 |
4.2.1 特殊地质条件下综放开采工艺 |
4.2.2 具有冲击倾向性煤层综放开采工艺 |
4.2.3 瓦斯突出煤层综放开采工艺 |
4.2.4 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 |
4.3 综放工序的时空配合关系 |
5 综放工作面“三机”装备研究进展 |
5.1 综放液压支架装备发展 |
5.1.1 综放支架放煤口位置及结构的发展 |
5.1.2 综放支架架型结构的发展 |
5.1.3 智能化综放支架控制系统的最新发展 |
5.2 综放采煤机装备发展 |
5.2.1 综放采煤机装备研究现状 |
5.2.2 滚筒采煤机 |
5.2.3 发展趋势 |
5.3 刮板输送机装备发展 |
5.3.1 研究现状 |
5.3.2 浮煤清理装置 |
5.3.3 发展趋势 |
6 结语与展望 |
(4)坚硬顶板弱化条件下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井概况 |
2 观测方法及测点布置 |
3 观测结果 |
3.1 顶板初次来压 |
3.2 顶板周期来压 |
4 结论 |
(5)店坪矿中厚煤层切顶成巷覆岩运动特征及矿压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沿空留巷技术研究综述 |
1.2.2 留巷围岩及采场覆岩运动特征研究综述 |
1.2.3 留巷围岩及采场矿压规律研究综述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中厚煤层切顶成巷原理及关键技术 |
2.1 切顶成巷技术原理 |
2.1.1 切顶短臂梁理论 |
2.1.2 切顶成巷技术流程 |
2.2 恒阻锚索支护技术 |
2.2.1 恒阻锚索工作机理 |
2.2.2 恒阻锚索力学性能 |
2.2.3 恒阻锚索支护作用 |
2.3 定向预裂聚能爆破技术 |
2.3.1 定向预裂聚能爆破技术原理 |
2.3.2 聚能爆破效应模拟研究 |
2.3.4 多维度顶板切缝控制技术 |
2.3.5 深浅孔组合爆破切顶技术 |
2.4 切顶成巷围岩控制技术 |
2.4.1 顶板运动对围岩控制要求 |
2.4.2 切顶成巷围岩分段控制技术 |
2.4.3 中厚煤层架后挡矸护帮及临时支护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厚煤层切顶成巷巷道围岩运动特征 |
3.1 切顶成巷巷道围岩运动过程 |
3.2 切顶短臂梁动压力学分析 |
3.3 静压切顶碎胀双拱护巷结构理论 |
3.3.1 切顶成巷煤柱侧顶板破断准则 |
3.3.2 切顶成巷双平衡拱结构的提出 |
3.3.3 切顶成巷冒落矸石碎胀规律 |
3.3.4 切顶成巷矸石力学特性 |
3.4 切顶成巷围岩运动及结构模拟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厚煤层切顶成巷采场覆岩运动特征 |
4.1 中厚煤层切顶成巷物理模型实验 |
4.1.1 相似模拟试验方案 |
4.1.2 模型制作与监测点布置 |
4.2 切顶成巷上覆岩层运动过程 |
4.2.1 模拟实验开挖覆岩运动过程分析 |
4.2.2 覆岩运动过程位移场及温度场特征分析 |
4.2.3 上覆岩层变形运动规律分析 |
4.3 覆岩运动非对称结构模型 |
4.3.1 切顶成巷覆岩运动特征 |
4.3.2 覆岩运动非对称结构模型 |
4.4 小结 |
5 中厚煤层切顶成巷矿压显现规律 |
5.1 矿压监测概述 |
5.1.1 监测目的 |
5.1.2 矿压监测内容 |
5.1.3 巷道围岩非对称变形机制 |
5.1.4 巷道围岩变形关系 |
5.1.5 巷道围岩变形过程 |
5.2 留巷阶段矿压显现规律 |
5.2.1 巷道围岩变形 |
5.2.2 恒阻锚索受力变形规律分析 |
5.2.3 顶板离层变化规律分析 |
5.2.4 门式支架压力监测 |
5.2.5 采场矿压显现规律 |
5.3 复用阶段矿压显现规律 |
5.3.1 复用巷道矿压规律 |
5.3.2 巷道复用采场矿压规律 |
5.4 本章小结 |
6 工程应用及切顶成巷效果 |
6.1 工程地质特征及岩石力学性质 |
6.1.1 矿井及工作面基本概况 |
6.1.2 巷道围岩结构基本特征 |
6.1.3 岩石力学参数实验 |
6.2 切顶成巷关键参数确定及实施效果 |
6.2.1 恒阻锚索支护设计及支护效果 |
6.2.2 定向预裂聚能爆破设计及切缝效果 |
6.2.3 顶板与挡矸支护设计及效果 |
6.3 中厚煤层切顶成巷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采空区下层间岩层及其垮落对特厚煤层开采的影响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压理论研究现状 |
1.2.2 特厚煤层开采研究现状 |
1.2.3 双系采空区下特厚煤层开采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双系采空区下层间岩层移动、变形演化特征有待揭示、辨识 |
1.3.2 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支架围岩致灾机理尚待研究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覆岩运移规律及结构稳定性分析 |
2.1 层间岩层结构及稳定性分析 |
2.1.1 松散层拱结构的力学模型 |
2.1.2 层间岩层块体结构稳定性分析 |
2.2 层间关键层判断准则 |
2.2.1 层间关键层的结构承载特性 |
2.2.2 关键层的位置判断 |
2.2.3 复合关键层与基本顶周期来压 |
2.2.4 层间关键层位置对覆岩运移及结构影响规律 |
2.3“三带”的划分 |
2.3.1“三带”的定义 |
2.3.2 上层采空区对下煤层开采“三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层间岩层厚度对煤岩垮落影响的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
3.1 原型地质条件 |
3.2 相似模拟试验设计 |
3.2.1 试验装置 |
3.2.2 试验方案设计 |
3.2.3 试验过程描述 |
3.3 不同层间岩层厚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层间煤岩厚度为 10cm(5m)的煤岩垮落特征 |
3.3.2 层间煤岩厚度为 80cm(40m)的煤岩垮落特征 |
3.3.3 采空区充填与工作面推进距离 |
3.3.4 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层间岩性对特厚煤层开采影响的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
4.1 原型地质条件 |
4.2 相似模拟试验设计 |
4.2.1 试验装置 |
4.2.2 试验方案设计 |
4.2.3 试验过程描述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煤岩垮落特征 |
4.3.2 覆岩应力分布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采空区下特厚煤层开采煤岩垮落特征数值试验研究 |
5.1 原型地质条件 |
5.2 数值计算模型 |
5.2.1 软件介绍 |
5.2.2 数值模型及试验参数 |
5.3 不同厚度层间岩层条件下覆岩的运动规律 |
5.3.1 层间岩层厚度 60m时覆岩破坏高度及垮落特征 |
5.3.2 层间岩层厚度 35m时覆岩破坏高度及垮落特征 |
5.3.3 层间岩层厚度 15m时覆岩破坏高度及垮落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采空区下特厚煤层采场围岩控制 |
6.1 采场围岩控制 |
6.1.1 采场围岩控制技术 |
6.1.2 控制技术与支架稳定性的关系 |
6.2“支架-围岩”体系 |
6.2.1“支架-围岩”体系刚度系统 |
6.2.2 支架工作阻力与顶板下沉量 |
6.2.3 一般支架工作阻力的估算 |
6.2.4 采空区下支架工作阻力的估算 |
6.3 利用上层采空区积水防特厚煤层开采压架的思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参与项目 |
(7)黄玉川矿近浅埋煤层首采面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架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近浅埋煤层上覆岩层结构及活动规律 |
1.2.2 近浅埋煤层开采矿压显现规律 |
1.2.3 支架适应性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矿井地质条件分析及物理力学参数测定 |
2.1 矿井概况 |
2.1.1 井田地层及构造 |
2.1.2 水文地质 |
2.1.3 11401工作面概况 |
2.2 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测定 |
2.2.1 现场钻孔取样 |
2.2.2 参数测定 |
2.3 本章小结 |
3 近浅埋煤层上覆岩层结构分析 |
3.1 浅埋煤层分类 |
3.2 工作面上覆岩层移动规律 |
3.3 支承压力及其分布 |
3.4 关键层的判别 |
3.4.1 “砌体梁”结构力学模型及“关键层”理论的提出 |
3.4.2 关键层理论的主要思想 |
3.4.3 关键层的变形破坏 |
3.4.4 关键层位置的判别方法 |
3.4.5 11401工作面关键层判定结果及破断距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近浅埋煤层矿压显现的特征分析 |
4.1 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4.2 模型构建 |
4.2.1 模型尺寸及建立 |
4.2.2 模型边界条件及岩层参数 |
4.3 模型结果分析 |
4.3.1 剪切应力分析 |
4.3.2 垂直应力分析 |
4.3.3 塑性区分布分析 |
4.3.4 来压步距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11401工作面矿压监测及支架适应性分析 |
5.1 矿压观测内容与方法 |
5.1.1 液压支架受力状态观测 |
5.1.2 超前煤体应力观测 |
5.2 11401工作面矿压现场监测 |
5.2.1 顶板来压分析 |
5.2.2 煤体应力分析 |
5.3 液压支架适应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古书院矿坚硬厚顶板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背景 |
2 矿压显现规律研究方法及内容 |
3 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分析 |
3.1 根据顶底板移近量分析工作面初次来压显现规律 |
3.2 根据受采动影响覆岩应力变化规律分析工作面初次来压显现规律 |
3.3 工作面周期来压规律分析 |
4 结论 |
(9)黄岩汇煤矿矿压显现多参量监测及巷道支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巷锚杆支护机理研究现状 |
1.2.2 煤巷锚杆支护技术概况 |
1.2.3 厚层泥质顶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工作总体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黄岩汇煤矿工程地质概况 |
2.1 15107工作面概况 |
2.1.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
2.1.2 煤层 |
2.1.3 煤层顶底板 |
2.1.4 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斯等级、发火期、煤尘爆炸指数 |
2.1.5 地质构造 |
2.1.6 水文地质 |
2.2 15107工作面轨道顺槽支护形式 |
2.3 15107工作面胶带顺槽支护形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岩汇煤岩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及地应力场测定 |
3.1 岩石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
3.1.1 试样加工 |
3.1.2 岩石密度试验 |
3.1.3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
3.1.4 岩石劈裂试验 |
3.1.5 三轴压缩及变形试验 |
3.2 黄岩汇煤矿地应力测试 |
3.2.1 地应力测量方法 |
3.2.2 地应力测孔布置原则 |
3.2.3 地应力测孔布置位置 |
3.2.4 地应力测试原理 |
3.2.5 地应力测试系统简介 |
3.2.6 地应力测试结果及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岩汇煤矿回采巷道矿压显现规律 |
4.1 15107工作面第一阶段测站布置 |
4.2 15107轨道顺槽巷道矿压显现规律 |
4.2.1 1#测点矿压观测结果分析 |
4.2.2 2#测点矿压观测结果分析 |
4.2.3 3#测点矿压观测结果分析 |
4.2.4 4#测点矿压观测结果分析 |
4.2.5 15107轨道顺槽矿压显现规律总结 |
4.3 15107胶带顺槽巷道矿压显现规律 |
4.3.1 1#测点矿压观测结果分析 |
4.3.2 2#测点矿压观测结果分析 |
4.3.3 3#测点矿压观测结果分析 |
4.3.4 4#测点矿压观测结果分析 |
4.3.5 15107 胶带顺槽矿压显现规律总结 |
4.4 15107工作面第二阶段测站布置 |
4.5 15107轨道顺槽巷道矿压显现规律 |
4.5.1 5#测点矿压观测结果分析 |
4.5.2 6#测点矿压观测结果分析 |
4.5.3 7#测点矿压观测结果分析 |
4.5.4 8#测点矿压观测结果分析 |
4.5.5 15107轨道顺槽矿压显现规律总结 |
4.6 15107胶带顺槽巷道矿压显现规律 |
4.6.1 巷道表面位移 |
4.6.2 锚杆载荷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岩汇煤矿煤柱尺寸优化研究 |
5.1 工作面煤柱优化现场实测研究 |
5.1.1 煤柱支承应力分布实测研究 |
5.1.2 钻孔窥视法探测 |
5.1.3 便携式地质雷达探测 |
5.1.4 深基点位移计 |
5.1.5 表面位移 |
5.2 合理煤柱宽度数值模拟研究 |
5.2.1 煤柱数值模型 |
5.2.2 窄煤柱的应力分布 |
5.2.3 窄煤柱变形情况 |
5.2.4 巷道表面位移变化情况 |
5.2.5 煤柱的能量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岩汇煤矿围岩松动圈测试 |
6.1 围岩松动圈理论研究 |
6.2 松动圈的性质 |
6.3 15107轨道顺槽采动影响下松动圈探测 |
6.3.1 钻孔窥视法探测 |
6.3.2 便携式地质雷达探测 |
6.4 15107胶带顺槽静压条件下松动圈探测 |
6.5 15111轨道顺槽松动圈探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黄岩汇煤矿回采巷道变形特征 |
7.1 巷道变形破坏特征 |
7.1.1 巷道全断面收缩 |
7.1.2 巷道底鼓严重 |
7.1.3 顶板离层量大 |
7.1.4 巷道支护构件破坏严重 |
7.2 巷道变形原因分析 |
7.2.1 巷道围岩强度较低 |
7.2.2 开采扰动大,应力环境复杂 |
7.2.3 巷道帮部支护强度偏低 |
7.3 帮锚索滑移原因分析 |
7.3.1 帮锚索滑移概况 |
7.3.2 夹片式锚具的锚固机理 |
7.3.3 夹片式锚具锚固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7.3.4 锚具锈蚀对锚固性能的影响 |
7.3.5 应力扰动对锚固性能的影响 |
7.4 强动压下普通锚杆支护失稳机理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黄岩汇煤矿支护优化设计及应用效果 |
8.1 回采巷道支护优化 |
8.1.1 支护设计原则 |
8.1.2 锚杆参数的优化 |
8.1.3 锚索参数的优化 |
8.1.4 护表构件的优化 |
8.2 支护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
8.2.1 模型建立 |
8.2.2 数值模拟方案 |
8.2.3 模拟结果分析 |
8.3 工程应用 |
8.3.1 15111工作面概况 |
8.3.2 15111工作面轨道顺槽支护方式及参数 |
8.3.3 15111轨道顺槽支护效果分析 |
8.3.4 15111轨道顺槽防漏风措施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10)孤岛综采工作面覆岩运动特征及矿压显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覆岩运动研究现状 |
1.2.2 孤岛采场矿压显现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孤岛工作面开采覆岩运移规律理论分析 |
2.1 赵固一矿孤岛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 |
2.1.1 地理概况 |
2.1.2 11031-1 孤岛工作面概况 |
2.2 煤岩物理力学性质测定 |
2.2.1 取样地点及主要实验设备 |
2.2.2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测定结果 |
2.2.3 煤岩体强度参数确定 |
2.3 采场覆岩结构类型概述 |
2.4 采场覆岩“S”型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 |
2.4.1 工作面矿压显现及规律 |
2.4.2 采场覆岩“S”型结构的形成 |
2.5 采场覆岩“S”型结构的矿压规律 |
2.6 采场回采巷道大空间结构研究 |
2.6.1 大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演化 |
2.6.2 孤岛工作面大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
2.7 工作面上覆岩层“三带”理论计算 |
2.8 本章小节 |
3 11031-1 孤岛工作面矿压数值模拟及理论计算 |
3.1 11031-1 孤岛工作面矿压数值模拟 |
3.1.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1.2 数值模拟矿压显现规律分析 |
3.2 11031-1 孤岛工作面采场来压步距分析 |
3.2.1 孤岛面回采初次来压理论分析 |
3.2.2 孤岛面回采周期来压理论分析 |
3.2.3 工程理论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4 11031-1 孤岛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观测 |
4.1 工作面矿压观测 |
4.1.1 观测内容及目的 |
4.1.2 观测方案 |
4.1.3 支架工作阻力实测曲线 |
4.2 工作面回采巷道矿压观测 |
4.2.1 巷道围岩变形观测 |
4.2.2 巷道超前支护阻力观测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作者简历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古书院矿93305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煤矿安撤人员的素质教育及安全管理[J]. 宋有福,刘晨曦,芦兴东. 山东煤炭科技, 2021(12)
- [2]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破碎机理及智能化放煤控制研究[D]. 霍昱名.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我国煤矿综放开采40年:理论与技术装备研究进展[J]. 宋选民,朱德福,王仲伦,霍昱名,刘一扬,刘国方,曹健洁,李昊城. 煤炭科学技术, 2021(03)
- [4]坚硬顶板弱化条件下矿压显现规律研究[J]. 李鹏.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19(05)
- [5]店坪矿中厚煤层切顶成巷覆岩运动特征及矿压规律研究[D]. 马资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2)
- [6]采空区下层间岩层及其垮落对特厚煤层开采的影响规律[D]. 郭泽峰. 太原理工大学, 2017(01)
- [7]黄玉川矿近浅埋煤层首采面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架适应性研究[D]. 蒋腾飞.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7(02)
- [8]古书院矿坚硬厚顶板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J]. 郭超超.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5(06)
- [9]黄岩汇煤矿矿压显现多参量监测及巷道支护研究[D]. 张斗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7)
- [10]孤岛综采工作面覆岩运动特征及矿压显现研究[D]. 席志渊. 河南理工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