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菌核病双低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选育及其重要防御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卡[1](2021)在《BnaA03.WRKY28和BnWRKY33参与油菜菌核病抗性的分子机理》文中提出油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但由核盘菌感染引起的菌核病对甘蓝型油菜的生长造成巨大危害,严重影响作物产量。植物先天免疫系统介导的防御反应是甘蓝型油菜抵抗核盘菌入侵的主要途径。BnWRKY33是油菜菌核病抗性的正调控因子,但其作用机制还不是非常清楚。本研究发现BnaA03.WRKY28和BnWRKY33两个转录因子均能结合BnWRKY33启动子,但对甘蓝型油菜菌核病的抗性起到相反的作用。通过分析BnaA03.WRKY28和BnWRKY33受核盘菌感染的诱导表达模式和对BnWRKY33启动子的作用方式,解析了甘蓝型油菜在应答核盘菌感染时由BnaA03.WRKY28和BnWRKY33介导的菌核病抗性机理,以此构建了一条较为完整的油菜菌核病抗性调控、生长和防御达到平衡的信号通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BnaA03.WRKY28生物学功能鉴定。在Jia9709和Westar两种甘蓝型油菜品系中分离到At WRKY28的5个同源拷贝,分别位于A01、C01、A03、A08、C08染色体上,其中位于A03上的拷贝BnaA03.WRKY28受到核盘菌感染诱导表达,其表达量在接种病原菌48 h后达到峰值。构建BnaA03.WRKY28超表达和基因编辑载体,转化Jia9709和Westar两种甘蓝型油菜品系,获得BnaA03.WRKY28超表达和纯合的BnaA03.WRKY28基因编辑遗传转化材料。对BnaA03.WRKY28遗传转化材料和转基因受体材料接种核盘菌,离体叶片接菌试验和茎秆接菌试验都显示BnaA03.WRKY28超表达株系相比野生型植株发病程度严重,而BnaA03.WRKY28基因编辑株系相比野生型植株发病程度轻微,表明BnaA03.WRKY28是甘蓝型油菜菌核病抗性的负调控因子。2.BnaA03.WRKY28调控下游靶基因表达。通过RNA-seq和ChIP-seq分析发现BnWRKY33可能是BnaA03.WRKY28的下游靶基因,并通过ChIP-q PCR、Y1H、双萤光素酶报告分析、EMSA等体内和体外试验证明了BnaA03.WRKY28与BnWRKY33启动子直接结合。进一步的分析发现BnWRKY33启动子区的W1和W3两个W-box是BnaA03.WRKY28的结合位点。BnaA03.WRKY28通过直接结合BnWRKY33的启动子来促进BnWRKY33的表达。BnWRKY33DD是BnWRKY33被磷酸化激活的形式,BnWRKY33DD也能直接结合BnWRKY33启动子并促进BnWRKY33的表达。但BnWRKY33DD的转录活性显着高于BnaA03.WRKY28。3.磷酸化激活BnWRKY33的MAPK级联通路分析。BnaA03.MKK4、BnaA06.MAPK3和Bna C03.MAPK3均受到核盘菌感染诱导表达,试验分析发现:BnaA03.MKK4能与BnaA06.MAPK3和Bna C03.MAPK3发生蛋白相互作用,而BnaA06.MAPK3和Bna C03.MAPK3均能与BnWRKY33发生蛋白相互作用。进一步通过体内双萤光素酶报告分析和体外磷酸化检测发现BnWRKY33是BnaA03.MKK4-BnaA06.MAPK3/Bna C03.MAPK3模块的磷酸化底物,BnWRKY33被磷酸化后,其转录活性显着增强。遗传转化结果证明BnaA03.MKK4-BnaA06.MAPK3/Bna C03.MAPK3介导的MAPK级联反应增强了甘蓝型油菜菌核病抗性,是植物体防御核盘菌感染的一条重要的应答路径。4.BnaA09.VQ12是BnaA03.WRKY28的辅助因子。VQ蛋白通常会与WRKY转录因子形成复合体,油菜受到核盘菌感染后BnaA09.VQ12与BnaA03.WRKY28具有相似的诱导表达趋势;通过Y2H、Bi FC、pull-down、Co-IP等试验证实了BnaA09.VQ12和BnaA03.WRKY28之间相互作用。在细胞核中,BnaA09.VQ12是通过结合到BnaA03.WRKY28的DNA结构域而与BnaA03.WRKY28形成蛋白复合体。此外,超表达BnaA09.VQ12减弱甘蓝型油菜菌核病抗性,而敲除BnaA09.VQ12增强抗病性。在甘蓝型油菜响应核盘菌感染的过程中,BnaA09.VQ12与BnaA03.WRKY28呈现出相似的生物学功能。5.BnWRKY33和BnaA03.WRKY28在菌核病抗性中的关系。BnWRKY33在核盘菌感染的早期高表达,而BnaA03.WRKY28在核盘菌感染的后期高表达,并且BnWRKY33在防御反应后期的表达显着低于早期。超表达BnaA03.WRKY28和BnaA09.VQ12抑制了植物体在防御反应早期BnWRKY33的表达;而BnaA03.WRKY28基因编辑株系和BnaA09.VQ12基因编辑株系中,BnWRKY33的表达持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体外EMSA试验表明,BnaA09.VQ12通过结合BnaA03.WRKY28的DNA结构域增强BnaA03.WRKY28对BnWRKY33启动子的结合能力。体内双萤光素酶报告分析进一步表明,通过与BnaA09.VQ12形成复合体,BnaA03.WRKY28相比于BnWRKY33对BnWRKY33启动子的亲和力更强。6.BnaA03.WRKY28促进甘蓝型油菜侧枝形成。田间表型考察发现BnaA03.WRKY28超表达株系产生更多的分枝,特别是在一个叶腋处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枝,并且产生更多的高阶分枝。GUS染色分析表明BnaA03.WRKY28在生长点、叶腋处表达。q PCR分析发现,接种核盘菌48 h后,BnaA03.WRKY28超表达株系中与分枝形成密切相关的BnBRC1和BnBRC2,以及生长素介导的分枝形成相关基因BnAXR1表达下调,而编码生长素运输蛋白的基因BnPIN1表达上调。此外,EMSA试验显示BnaA03.WRKY28与Bna C03.BRC1启动子直接结合。因此推测BnaA03.WRKY28可能通过直接调控Bna C03.BRC1的表达,以及通过影响生长素介导的分枝形成的信号通路参与甘蓝型油菜分枝形成。综上所述,在甘蓝型油菜遭受核盘菌危害时,植物体先天免疫系统被激活,MAPK级联通过磷酸化将胁迫信号级联放大,并直接作用于转录因子BnWRKY33。被磷酸化激活的BnWRKY33的转录活性显着增强,并通过结合自身启动子大量诱导BnWRKY33的表达,抗病反应增强。随着病原菌的持续感染,BnaA03.WRKY28和BnaA09.VQ12被诱导表达,BnaA09.VQ12与BnaA03.WRKY28发生蛋白相互作用后,BnaA03.WRKY28对BnWRKY33启动子的结合能力增强,从而优先于BnWRKY33与BnWRKY33启动子结合,使抗病反应强度减弱。同时,在防御反应后期,在叶腋处表达的BnaA03.WRKY28通过调控Bna C03.BRC1、BnPIN1等与分枝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油菜侧枝形成,以实现油菜菌核病响应过程中生长与防御之间的权衡。
鲜赟曦,张蕾,杨潇湘,刘勇,向运佳,周西全,黄小琴[2](2021)在《四川盆地栽培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监测》文中提出旨在对四川盆地主栽油菜品种抗菌核病性进行监测评价,为品种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于2018、2019连续两年在田间病圃内,对31个油菜市场品种采用人工菌丝块组织接种法接种核盘菌,调查油菜茎秆、分枝角果等组织菌核病发病程度,评价各品种菌核病抗(耐)病性。结果表明:有21个品种抗性稳定,即两年抗病性表现一致。其中‘德虹油1号’高抗(耐)菌核病‘,德名油100’和‘科乐油998’中抗(耐)菌核病;‘科源油2号’‘、宜油17’等10个品种低抗(耐)菌核病。‘油研11’‘、德油5号’等8个品种低感菌核病。‘德油9号’、‘宜油19’等10品种抗(耐)性菌核病性不稳定或丧失。综上,‘德虹油1号’、‘德名油100’和‘科乐油998’3个品种可作为抗病育种亲本或利用品种进行病害防控推广应用。
汪雷,刘瑶,丁一娟,王雨,万华方,梅家琴,钱伟[3](2015)在《油菜菌核病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菌核病是危害油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结合已有文献与本研究室的研究结果,文章就核盘菌的致病过程和致病机理、油菜菌核病抗病资源筛选、抗病育种现状、抗性遗传规律、抗病QTL定位及抗性基因发掘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万华方[4](2013)在《高抗菌核病野生甘蓝C01抗性机理及其应用》文中指出油菜是人类主要的植物油来源之一,也是不可再生能源物质的重要替代品,广泛栽培于欧洲、北美洲及亚洲。菌核病是油菜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其流行可导致油菜减产10—70%,含油量下降1%—5%。随着机械化栽培倡导高密度栽培和气候条件的变迁,该病害可能日趋严重。油菜菌核病的病源菌为核盘菌,该真菌对植物的侵染具有广谱性,可对400多种植物产生侵染。目前人们采用多种方法来防治油菜菌核病。轮作法因为核盘菌的寄主广谱性而收效甚微,化学防控的效果也受多种因素的限制,且会增加油菜生产成本、污染环境。防治菌核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就是选育抗性品种。然而,现在油菜中匮乏抗病性资源,阻碍了油菜菌核病抗性改良育种和相关的基础研究。近缘物种抗性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是改良油菜菌核病抗性的有效途径。甘蓝与甘蓝型油菜同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物种。与甘蓝型油菜相比,甘蓝有多种栽培型和野生型,遗传多样性丰富,可用于拓宽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基础。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国内外收集了大量的野生甘蓝和栽培甘蓝资源,经菌核病抗性鉴定,发现一份来自Brassica incana野生甘蓝(C01)的菌核病抗性突出,为甘蓝型油菜菌核病抗性改良带来了新的希望。本研究以野生甘蓝C01及另一份感病甘蓝C41为主要研究材料,观察了该野生甘蓝对核盘菌菌丝的生长、入侵的影响,测定了核盘菌胁迫下叶片中草酸含量的时空变化,分析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编码基因、类萌发素编码基因及SA/JA信号转导途径中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动态变化,并以C01为亲本创造了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检测了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菌核病抗性,分析了抗性突出的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RB165在核盘菌胁迫下几个病程蛋白编码基因相对表达的动态变化。现将主要结果阐述如下:(1)野生甘蓝C01影响核盘菌菌丝的生长、侵染垫的发育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C01、C41对核盘菌菌丝形态及侵染垫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较C41而言,菌丝在C01叶片生长缓慢,侵染垫的发育延缓,接种后期形成的侵染垫疏松,且在叶面的分布密度小。(2)野生甘蓝C01草酸本底含量高且受核盘菌胁迫影响较小用HPLC测定了核盘菌胁迫下,C01、C41叶片中草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发现C01中的草酸本底值高于C41,其草酸含量随接种时间的延长有所增高,但其变化幅度小于C41的变化幅度。在侵染后期,病斑处的草酸含量较高,但低于病健区草酸含量,在病健区外围,草酸含量更低。(3)C01中PGlP基因受核盘菌胁迫诱导表达检测核盘菌胁迫下,C01、C41叶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编码基因(PGIP)5个成员相对表达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PGIP1、PGIP5受核盘菌诱导表达,而PGIP9.PGIPl2表达受核盘菌胁迫抑制,PGIP2在甘蓝(C01、C41)中表达量低,在甘蓝型油菜中油821(ZY821)中受核盘菌胁迫诱导,C01和C41中PGIP基因的表达模式相似,但在C01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4)C01中GLP基因的表达量受核盘菌胁迫诱导表达CLP基因受核盘菌的诱导表达,但GLP3在接种早期受到诱导表达,GLP12在接种后期被诱导表达,且两基因在C01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C41。(5)C01的防御反应受SA、JA途径协作调控核盘菌胁迫下,SA、JA信号途径部分标志基因相对表达都不同程度受到诱导表达,SA、JA信号转导途径都被激活,可能两条途径交叉作用,利于甘蓝、甘蓝型油菜抗性产生,但是SA途径较JA途径被较早激活。(6)以C01为亲本获得了抗性改良的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以C01为亲本,获得了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通过离体叶片鉴定、离体茎杆鉴定检测了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菌核病抗性,结果表明,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抗性强于对照甘蓝型油菜中油821,且甘蓝材料抗性与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抗性中度相关。(7)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抗性与几个病程蛋白编码基因表达水平并无直接关系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RB165的菌核病抗性低于其抗病亲本C01,但高于目前广泛栽培的耐菌核病油菜品种ZY821(中油821)和ZS9(中双9号);试材对菌核病的抗性水平与OXO、Cu/Zn SOD、PR2、PR3的表达动态变化没有直接关系。
刘唐兴[5](2011)在《甘蓝型油菜抗倒伏机理及栽培因子和倒伏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围绕甘蓝型油菜的抗倒性,于2006~2008年通过品种比较、密度、不同施氮时期和积水等4个试验,研究了不同抗倒性(抗倒性强、抗倒性中等、抗倒性弱)品种的农艺性状、理化性状及显微结构,并就有关栽培因子对倒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油菜倒伏主要发生在成熟后期,即收获前15天左右。农艺性状与倒伏指数的关联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株高>主花序长度>分枝高度>一次分枝数>角果数>角果密度>根颈粗>分枝长度。抗倒性强的品种株高适中、分枝起点较低、主花序短、一次分枝的数量和长度中等、单株角果数多、结角密度大、生育前期根颈增粗快。2.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与抗倒性密切相关的5个性状与倒伏指数进行预测,发现多数品种的拟合性好,且两个样本的预测值完全处于实际值的置信区间;同时通过9个指标与倒伏指数的逐步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Y=-2.033-0.052X1+0.013X2+0.092X4+6.423X7-4.950Xs-0.385X9(y表示倒伏指数,x1表示株高,x2表示生物产量,)(4表示分枝高度,x7表示(薹茎+主花序)/(缩茎+伸长茎),x8表示薹茎/伸长茎,x9表示(薹茎+伸长茎)/缩茎);回归结果表明,油菜茎秆各茎段的比例系数对倒伏的影响远大于株高、生物产量等指标。3.参试材料中,中双9号抗倒性最强,XYY6号抗倒性最弱,两者在(薹茎+主花序)/伸长茎、(薹茎+主花序)/(缩茎+伸长茎)和薹茎/伸长茎等比值上存在显着差异,中双9号的三个比值分别为2.10、1.61、0.92,XYY6号的三个比值分别为2.87、2.27、1.57,且两个抗倒性强品种中双9号和富油3号的比值非常接近;终花期根冠比以抗倒性最强的中双9号最高,为22.04%,显着高于其它抗倒性一般的品种。4.油菜主茎钾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主茎电阻率呈极显着负相关;主茎含水量与蛋白质含量、单株产量呈显着正相关,与倒伏指数呈显着负相关。终花期茎秆生化成分与倒伏指数的关联系数表现:粗纤维>钙>总糖>钾>蛋白质;成熟期茎秆生化成分与倒伏指数的关联系数表现:碳>根颈皮层干鲜比>纤维素>碳氮比>木质素>氮。抗倒性强的品种成熟期主茎木质素、氮、纤维素、硅、钾含量分别为抗到性弱的品种的1.189倍、1.462倍、0.904倍、7.158倍、0.182倍;根颈皮层的含水量与倒伏指数存在显着正相关。5.抗倒性强品种的维管柱木质部较厚,细胞排列比较整齐,多呈线性排列,其排列方向与主茎的方向基本一致;而抗倒性弱的品种木质部较薄,细胞排列无规则,与主茎生长方向一致的细胞线性排列较少。两类品种的射线分布有明显的差异,抗倒性强的品种的射线在形成层处与韧皮部连接紧密,但抗倒性一般的品种的射线与韧皮部的连接性差。6.在密度试验中,油菜的株高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主茎木质素含量随着密度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但未达显着水平;菜籽的品质指标与密度的变化关系存在基因型之间的差异;根颈粗和根体积与单株产量存在极显着正相关,侧根数目和根粗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较强,但未达显着水平,其它各根系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较弱。最长侧根长、侧根数目、根粗、根颈粗、根体积与倒伏指数呈负相关,均未达显着水平。7.油菜生育后期田间积水导致产量降低,倒伏程度加重,含油量明显下降,蛋白质含量略有提高,但对油酸和硫苷含量无显着影响;等量氮肥条件下,氮肥后移对产量、亚油酸和蛋白质含量无显着影响,但使含油量和油酸含量明显下降,后期施氮达70%时,倒伏程度显着加重。
涂玉琴,戴兴临,涂伟凤,汤洁[6](2011)在《蔊菜幼苗抗菌核病及抗旱和耐湿特性的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3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中油821’(‘Zhongyou No.821’)、‘中双9号’(‘ZhongshuangNo.9’)及‘中油杂2号’(‘Zhongyouza No.2’)为对照,采用离体叶片菌丝块接种法、人工模拟干旱和湿害胁迫处理法对蔊菜〔Rorippa indica(L.)Hiern〕的抗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抗旱和耐湿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菌核病菌接种后,蔊菜幼苗叶片的病斑直径为1.75 cm,极显着小于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的病斑直径(3.25~3.60 cm)。经干旱胁迫后,3个油菜品种的幼苗严重萎蔫,茎粗、根长以及地上部分、根和全株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均极显着低于对照;蔊菜幼苗轻度萎蔫,仅茎粗和根鲜质量分别极显着和显着低于对照,其他生长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着;蔊菜幼苗各生长指标的伤害指数均显着或极显着低于3个油菜品种。经湿害胁迫后,蔊菜和3个油菜品种幼苗的总叶片数和绿叶数较对照明显减少、黄叶数增加,但蔊菜幼苗的黄叶数显着少于3个油菜品种;3个油菜品种幼苗的茎粗、根长以及地上部分、根和全株的鲜质量和干质量总体上显着或极显着低于对照,而蔊菜幼苗仅茎粗、根长和根干质量显着低于对照,其他生长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着;蔊菜幼苗的茎粗,根长,地上部分、根和全株的鲜质量以及根和全株的干质量的伤害指数均显着或极显着低于3个油菜品种。研究结果显示:蔊菜对菌核病的抗性及抗旱和耐湿性均强于供试的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是十字花科(Brassiaceae)中对菌核病抗性强、抗旱耐湿的优质基因源。
涂江颖[7](2011)在《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的遗传分析及其基因定位》文中认为油菜菌核病是由腐生性真菌(necrotrophic pathogen)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是世界范围内多种作物的病害,也是我国油菜三大病害(菌核病、根肿病和病毒病)之首。我国油菜主产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油菜主要产区发病严重。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由多基因控制,易受到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缺少抗性资源和准确可靠的鉴定方法,油菜抗菌核病的研究进展缓慢。因此,寻找可靠的鉴定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定位油菜抗菌核病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对揭示油菜品种的抗菌核病机理、标记辅助选育高产优质抗病的油菜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来自双低油菜品种华双5号和自选材料甲7005两个亲本杂交F1代衍生的的DH(doubled Haploid)群体,在苗期以及成株期进行了抗菌核病的表型鉴定,对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QTLs进行了定位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各生育期抗性鉴定方法比较苗期抗性鉴定比较了活体叶片菌丝块接种、离体叶片菌丝块接种、叶柄接种方法和子叶接种法;成株期采用终花期菌丝块鉴定。这些方法都能显示群体间抗感病差异明显。苗期2种接种方法不存在显着相关性,成株期接种方法和苗期离体叶片接种方法显着相关,成株期接种方法和苗期活体叶片不存在相关。2.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遗传分析甘蓝型油菜抗(耐)菌核病的性状在不同生育期不同接种鉴定方法中均表现出正态分布,抗(耐)菌核病性状在家系间的表型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抗(耐)菌核病性状在不同年份相同生育期相同接种方法之间达极显着相关;抗(耐)菌核病性状在不同生育期不同接种方法之间的相关性也达极显着水平。3.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的QTL定位对2010年和2011年2年2种接种鉴定方法的表型数据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32个QTLs,分别位于A1、A2、A3、A6、A7、A9、C6、C8连锁群上。单个QTL解释的表型变异为3.73%-41.81%。其中2010年苗期接种鉴定方法检测到的QTLs有9个,解释的表型变异为3.73%-13.07%,2010年成株期接种鉴定检测到14个QTLs,解释的表型变异为6.07%-41.81%,2011年成株期接种鉴定方法检测到9个QTLs,解释的表型变异为2.91%-41.06%。2年成株期重复检测到的QTL位点有1个,位于C6连锁群上的同一个位点。2种不同的鉴定方法重复检测到的QTL位点有2个,分别位于A3和A9连锁群上
梅家琴[8](2011)在《甘蓝与甘蓝型油菜C亚基因组遗传关系调查及甘蓝抗菌核病QTL定位》文中研究指明狭窄的遗传基础限制了甘蓝型油菜(AACC)的遗传改良。甘蓝(CC)作为甘蓝型油菜的亲本物种,具有多种野生类型和栽培变种,遗传变异广泛,对于甘蓝型油菜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调查了甘蓝型油菜C亚基因组与甘蓝各变异类型的遗传关系,对芸薹属的菌核病抗性进行了鉴定,并对甘蓝抗菌核病QTL进行了定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甘蓝型油菜C亚基因组与甘蓝各变异类型的遗传关系调查异源多倍体物种的起源和进化一直吸引着科学家的研究兴趣。本实验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调查异源多倍体物种起源和遗传进化的策略,即对异源多倍体和亲本物种各变异类型进行基因组水平的分子标记多态性分析,并模拟人工合成异源多倍体的分子特征,进而与自然的异源多倍体物种进行比较,推导该多倍体物种与亲本各类型的遗传关系。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为例,利用虚拟合成异源多倍体策略研究了甘蓝型油菜C亚基因组与甘蓝各变异类型的遗传关系。通过聚类分析、血缘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遗传距离比较,发现甘蓝型油菜与栽培甘蓝及与栽培甘蓝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甘蓝如B. incana, B. bourgeaui, B. montana, B. oleracea ssp. oleracea和B. cretica的遗传关系较近,推测甘蓝型油菜C亚基因组的供体来源于这部分甘蓝,而B.rupestris, B. macrocarpa, B. villosa, B. insularis和B. hilarionis与甘蓝型油菜C亚基因组较远,它们参与甘蓝型油菜起源的可能性较小,但它们对于拓宽现有甘蓝型油菜C亚基因组的变异具有很大的潜力。2.芸薹属植物菌核病抗性鉴定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由于现有甘蓝型油菜缺乏免疫或高抗资源,油菜抗菌核病育种及其它相关研究受到很大限制。本研究对第一部分研究所涉及的野生甘蓝和其它近缘种进行了抗性鉴定,发现了高抗菌核病的甘蓝资源,探索了菌核病离体接种的条件。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芸薹属各物种对来自中国和德国的2份菌株的叶片相对感病度之间无显着差异(P=0.9161);2)离体叶片接种和田间牙签接种的适宜统计时间分别为接种后第3天和第10天;3)芸薹属各物种叶片抗性与茎杆抗性相关性显着(r=0.652,P<0.01);4)芸薹属各物种中,甘蓝抗性最好,白菜型油菜最感病,埃芥、甘蓝型油菜、黑芥及芥菜型油菜的抗性介于甘蓝与白菜型油菜之间;5)甘蓝资源中,B. rupestris, B. incana, B. insularis及B. villosa等野生类型具有突出的菌核病抗性。3.甘蓝抗菌核病QTL定位基于第二部分研究结果,选择高抗菌核病的一份野生甘蓝与感病的栽培甘蓝构建了抗、感分离的F2无性系作图群体,对菌核病抗性及可能与之相关的性状(开花期和表皮毛)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实验结果如下:1)F2群体的苗期叶片和成株期茎杆抗性分离均呈现连续变异,以中油821的抗性为对照,其相对感病度平均值分别为0.599和0.517,叶片抗性和茎杆抗性达到显着相关(r=0.342,P<0.01);2)128个SSR标记和12个AFLP-RGA标记被定位到图谱上,该图谱包含9个连锁群,总长度为922 cM,单个连锁群上定位的标记数为10~27个,标记间平均距离6.59 cM;3)采用复合区间作图(CIM),在2009和2010年共检测到12个影响菌核病抗性的QTL。两年中分别检测到3个和5个影响苗期叶片抗性的QTL,共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19.7%和66.6%,其中2个叶片抗病QTL在2年均被检测到;2009和2010年各检测到2个影响成株期茎杆抗性的QTL,共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22.1%和19.5%,其中1个茎杆抗病QTL在2年内均被检测到;在检测到的叶片和茎杆抗病QTL中,有一个重叠的QTL区域;4)检测到的12个QTL的抗病等位基因均来自抗病亲本,其中有5个QTL的抗病等位基因相对于感病等位基因表现为显性;5)开花期与苗期叶片抗性和成株期茎杆抗性均呈显着负相关(r值界于0.222~0.391之间);CIM分析两年共检测8个开花期QTL,2009年有1个QTL与2010年的1个存在置信区间的重叠,并与1个茎杆抗病QTL发生重叠;6)表皮毛性状与苗期叶片抗性和成株期茎杆抗性均无显着相关性;CIM分析检测到1个控制表皮毛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10.5%,该QTL未与任何抗病QTL重叠。同时,对正在开展的其它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陈述,并对抗菌核病QTL、油菜菌核病的抗病机制、以及甘蓝资源用于油菜菌核病抗性改良进行了讨论。本研究对于利用甘蓝改良甘蓝型油菜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俞斌[9](2009)在《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品系DH群体遗传变异研究及抗(耐)菌核病恢复系选育》文中指出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我国常年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年产油菜籽达1100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种植国和生产国(Zhou and Fu,2007)。因此利用各种生物技术手段,对油菜的主要性状进行进行遗传改良,增强其产量、品质及抗病虫害等能力,提高育种水平,对于发展我国油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甘蓝型油菜是常异花授粉的多倍体作物,在通过不同常规选择方法所获得的品种(品系)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油菜小孢子培养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通过小孢子培养可以迅速获得基因型纯合的材料,因此研究利用该技术对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进行小孢子培养所获得DH群体的遗传变异特点,对于进一步改良这些油菜品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菌核病位居我国油菜三大病害之首,主要发生在油菜的主产区长江流域,一般年份能造成10%的产量损失,重病年份可以使油菜产量减少80%。多年来,国内外在该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规律及预测预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药剂和农业栽培措施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未从根本上改变油菜菌核病严重危害的局面,因此,选育和利用抗(耐)病品种,作为最经济有效的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本试验中,以三个不同来源的波里马恢复系ZS4R、7-5和P24为供体,构建了3个DH群体。以7-5和P24 DH群体,及雷伟侠构建的包含有144个DH系的650 DH群体为材料,考查主要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来探索常规品种(系)小孢子培养后代的遗传变异规律,以期为育种选择及小孢子培养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并以ZS4R、7-5、P24和650 DH群体为材料,选择抗(耐)菌核病恢复系,以期直接应用于育种工作。主要结果如下:1.对ZS4R、7-5和P24进行了小孢子培养,得到了分别包含有101、356和421个DH系的3个DH群体。2.在7-5和P24 DH群体中,所有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都产生了较大的分离,可以从中选择性状更优的DH系用于育种。3.7-5、P24 DH群体与650 DH群体相比,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没有显着的差异。4.在7-5、P24和650 DH群体中,角果长度和硫甙含量都出现了偏分离的现象,说明小孢子培养过程存在配子选择机制。5.对ZS4R、7-5、P24和650 DH群体的苗期菌核病抗性考查发现,四个DH群体苗期菌核病抗性平均水平呈现偏分离,ZS4R、7-5和P24 DH群体平均抗性强于各自的供体亲本,650 DH群体平均抗性偏向于高抗亲本。6.对ZS4R、7-5、P24和650 DH群体进行抗(耐)菌核病恢复系的选育过程中,对苗期和成株期菌核病抗性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苗期抗性和成株期抗性相关系数极低。7.经过3年的选择鉴定,并配合以分子标记技术鉴定DH系间的遗传距离,最终在ZS4R、7-5、P24和650 DH群体中选到了10个菌核病抗性显着增强的优良DH恢复系,并应用于育种工作。本研究结果表明,常规育种方法所获得的油菜品种(系)的小孢子培养后代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且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选择是有效的。
姜伟丽[10](2008)在《油菜抗菌核病品种的筛选和抗性机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导致的菌核病是我国油菜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本文应用苗期、成株期病菌接种和草酸处理等4种方法,测定了来自江苏省的3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对菌核病的抗性,并比较了不同鉴定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鉴定方法均显示出不同品种间的抗(耐)性存在显着性差异,但不同鉴定方法的吻合度不高。根据油菜菌核病的发病过程,提出成株期叶柄菌丝块接种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发病率高。利用此方法对83个油菜品种(系)抗菌核病性的抗性进行了鉴定。在品种抗性比较的基础上,选取4个抗感不同的油菜品种,比较在Sclerotiniasclerotiorum侵染后,不同品种组织内活性氧产生情况。通过DAB和伊文思兰染色,分别检测接种病菌后不同抗感品种的氧进发(Reactive Oxygen Intermediares,ROIs)的产生及其诱导的细胞死亡情况。结果表明,抗性品种中双9号、皖油14产生ROIs及细胞死亡的程度均轻于感病品种沪油15、史力丰。使用抗氧化剂如抗坏血酸、H2O2酶预处理叶片后,病斑比对照减小。H2O2预处理则能显着增大病斑,忍受ROIs可能是油菜抗S.sclerotiorum的机理之一。通过甲苯胺蓝染色检测细胞壁修复情况的结果表明,抗性品种叶片在菌丝定殖早期的细胞壁中多酚化合物过氧化结合物的产生量大于感病品种。本文通过RT-PCR的方法,检测了不同抗感品种在接种病原菌后不同时间段PDF1.2、PR-1、EDS1、Cu/ZnSOD、FeSOD、PAL、nsLTP、GLP等8个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核盘菌的侵染激活了油菜的JA/ET途径,抗病品种组织内的标记基因PDF1.2上调表达。病菌接种后,抗性品种的EDS1的表达量下调,Cu/ZnSOD、FeSOD的表达水平提高,从而抑制细胞死亡。抗性品种在接种病原菌后,与具有细胞壁修复等功能的GLP和nsLTP表达也被上调。参与产生次生代谢物质的PAL表达在接种后24h被明显上调。首次在油菜上扩得EDS1基因的部分序列。
二、抗菌核病双低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选育及其重要防御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菌核病双低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选育及其重要防御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BnaA03.WRKY28和BnWRKY33参与油菜菌核病抗性的分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Abbreviation list |
1 文献综述 |
1.1 油菜菌核病概述 |
1.1.1 核盘菌的病原特征和病理循环 |
1.1.2 核盘菌的致病机理 |
1.1.3 甘蓝型油菜菌核病抗性研究进展 |
1.2 植物先天免疫系统 |
1.2.1 两条支路PTI和 ETI |
1.2.2 MAPK级联反应 |
1.2.3 MAPK级联下游的转录因子/底物参与植物免疫 |
1.2.4 植保素参与植物免疫反应 |
1.3 WRKY转录因子 |
1.3.1 WRKY转录因子的基本特征 |
1.3.2 WRKY转录因子参与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 |
1.3.3 WRKY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生物胁迫响应 |
1.3.4 WRKY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
1.4 VQ蛋白 |
1.4.1 VQ蛋白参与植物逆境胁迫响应 |
1.4.2 VQ蛋白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
1.4.3 VQ蛋白与WRKY转录因子相互作用 |
1.5 植物生长-防御的权衡(trade-off)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和生长条件 |
2.1.2 菌株和载体 |
2.1.3 基因序列信息和登陆号 |
2.2 实验方法 |
2.2.1 BnWRKY28 在油菜中的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
2.2.2 植物RNA提取和c DNA合成 |
2.2.3 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 |
2.2.4 核盘菌接种和菌核病抗性鉴定 |
2.2.5 SA和JA处理油菜叶片 |
2.2.6 超表达载体构建 |
2.2.7 基因编辑载体构建 |
2.2.8 油菜遗传转化 |
2.2.9 转录组测序和数据分析 |
2.2.10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及ChIP-seq数据分析 |
2.2.11 酵母单杂交(Y1H) |
2.2.12 原核表达和蛋白纯化 |
2.2.13 凝胶阻滞电泳试验(EMSA) |
2.2.14 拟南芥原生质体分离与转化 |
2.2.15 双萤光素酶活性测定 |
2.2.16 酵母双杂交(Y2H) |
2.2.17 pull-down |
2.2.18 Co-IP |
2.2.19 体外磷酸化检测 |
2.2.20 双分子荧光互补(Bi FC) |
2.2.21 亚细胞定位 |
2.2.22 GUS染色 |
3 结果与分析 |
3.1 BnaA03.WRKY28 响应核盘菌处理诱导表达 |
3.2 BnaA03.WRKY28 负调控甘蓝型油菜菌核病抗性 |
3.3 BnaA03.WRKY28 直接结合到BnWRKY33 启动子 |
3.3.1 鉴定BnaA03.WRKY28 的下游靶基因 |
3.3.2 BnaA03.WRKY28 结合BnWRKY33 的启动子 |
3.4 比较BnaA03.WRKY28、BnWRKY33和BnWRKY33~(DD)的转录活性 |
3.4.1 BnaA03.WRKY28 促进BnWRKY33 的表达 |
3.4.2 蛋白修饰影响BnWRKY33 的转录活性 |
3.5 BnaA06.MAPK3/Bna C03.MAPK3 作用于BnWRKY33 的上游 |
3.5.1 BnaA06.MAPK3/Bna C03.MAPK3 受到核盘菌诱导表达 |
3.5.2 BnWRKY33与BnaA06.MAPK3/Bna C03.MAPK3 相互作用 |
3.5.3 BnaA06.MAPK3/Bna C03.MAPK3 参与油菜对核盘菌的防卫 |
3.6 BnaA06.MAPK3/Bna C03.MAPK3磷酸化激活BnWRKY33 |
3.6.1 体内双萤光素酶报告分析 |
3.6.2 体外磷酸化检测 |
3.7 BnA03.MKK4是BnaA06.MAPK3/Bna C03.MAPK3 的上游激酶 |
3.7.1 BnA03.MKK4 受到核盘菌诱导表达 |
3.7.2 BnA03.MKK4与BnaA06.MAPK3/Bna C03.MAPK3 相互作用 |
3.7.3 超表达BnA03.MKK4 增强甘蓝型油菜菌核病抗性 |
3.8 BnA09.VQ12与BnaA03.WRKY28 形成蛋白复合体 |
3.8.1 BnA09.VQ12 受到核盘菌诱导表达 |
3.8.2 BnA09.VQ12和BnaA03.WRKY28 相互作用 |
3.9 BnA09.VQ12 负调控甘蓝型油菜菌核病抗性 |
3.10 BnaA03.WRKY28和BnWRKY33 竞争结合BnWRKY33 启动子 |
3.10.1 油菜叶片抗病能力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
3.10.2 BnWRKY33 在几种转基因材料中的表达情况 |
3.10.3 BnA09.VQ12 增强BnaA03.WRKY28对BnWRKY33 启动子的亲和力 |
3.11 BnaA03.WRKY28 参与甘蓝型油菜侧生分枝形成 |
3.11.1 BnaA03.WRKY28 超表达植株表现出分枝过多的表型 |
3.11.2 BnaA03.WRKY28 在叶腋处表达 |
3.11.3 BnaA03.WRKY28 调控分枝相关基因表达 |
4 讨论 |
4.1 BnaA03.WRKY28和BnWRKY33 的作用机制 |
4.2 生长与防御的trade-off |
4.2.1 抗病是一个代价高昂的生理反应 |
4.2.2 能量分配与资源制约是trade-off的主要原因之一 |
4.3 BnWRKY33和BnaA03.WRKY28 精细调控油菜菌核病抗性和生长 |
4.3.1 磷酸化激活触发 BnWRKY33 的转录爆发、菌核病抗性爆发 |
4.3.2 BnaA03.WRKY28 的抗病“刹车”效应 |
4.4 VQ蛋白作为WRKY转录因子的辅助因子发挥作用 |
4.5 MAPK级联、WRKY33、WRKY28、VQ12 在油菜菌核病抗性中的生物学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本研究部分常用实验方法 |
附录Ⅱ 本实验所用引物 |
附录Ⅲ BnaA03.WRKY28 转基因各株系菌斑面积 |
附录Ⅳ RNA-seq和 ChIP-seq重叠基因中的转录因子列表 |
附录Ⅴ 用于绘制热图的基因列表 |
附录Ⅵ 作者简历及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成果 |
致谢 |
(2)四川盆地栽培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 |
1.2 菌核病抗性鉴定圃设置 |
1.3 抗性鉴定方法和评价标准 |
1.3.1 接种方法 |
1.3.2 调查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油菜抗性等级分布比例比较 |
2.2 不同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表现 |
2.3 品种生产/制种商与选育地对油菜菌核病抗性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3)油菜菌核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核盘菌的致病过程及致病机理 |
1.1致病过程 |
1.2致病机理 |
2油菜菌核病抗性资源的筛选及抗病育种 |
2.1抗病资源的筛选与鉴定 |
2.2抗菌核病育种 |
3油菜菌核病的抗性遗传规律 |
3.1抗病QTL的定位 |
3.2基因表达层面对抗病基因的挖掘 |
3.3蛋白质层面对抗病基因的挖掘 |
4油菜菌核病的研究展望 |
(4)高抗菌核病野生甘蓝C01抗性机理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 |
1.2 菌核病严重危害油菜生产 |
1.2.1 菌核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
1.2.2 菌核病的流行规律 |
1.2.3 核盘菌的致病机理研究 |
1.2.4 菌核病对油菜生产的危害 |
1.3 油菜抗菌核病的研究进展 |
1.3.1 油菜抗菌核病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进展 |
1.3.2 油菜抗菌核病的育种进展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野生甘蓝—核盘菌互作显微观察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核盘菌活化及接种体制备 |
2.2 主要试剂与设备 |
2.2.1 试剂 |
2.2.2 设备 |
2.3 方法 |
2.3.1 叶片离体接种 |
2.3.2 台盼蓝染色法观察叶片表面菌丝 |
2.3.3 扫描电镜观察菌丝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台盼蓝染色法观察到接种于不同材料的菌丝生长有明显差异 |
2.4.2 扫描电镜观察 |
2.5 讨论 |
第三章 核盘菌胁迫对野生甘蓝叶片草酸含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植物材料 |
3.1.2 核盘菌活化及接种体制备 |
3.1.3 主要试剂、耗材 |
3.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3 方法 |
3.3.1 接种方法 |
3.3.2 取样方法 |
3.3.3 草酸含量测定方法 |
3.4 结果分析 |
3.4.1 草酸测定的色谱条件 |
3.4.2 核盘菌胁迫时间对草酸含量的影响 |
3.4.3 病斑周围不同区域草酸含量的差异 |
3.5 讨论 |
第四章 核盘菌胁下野生甘蓝部分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核盘菌 |
4.1.3 引物 |
4.1.4 接种方法与取样方法 |
4.2 主要设备 |
4.3 主要试剂与试剂盒 |
4.4 方法步骤 |
4.4.1 RNA提取、纯化及浓度测定 |
4.4.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4.4.3 qRT-PCR |
4.4.4 数据处理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核盘菌胁迫下甘蓝PGIP相对表达量的动态变化 |
4.5.2 核盘菌胁迫下甘蓝GLP相对表达量的动态变化 |
4.5.3 核盘菌胁迫下甘蓝SA、JA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动态变化 |
第五章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获得及其抗性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胚挽救及无性系获得 |
5.2.2 染色体加倍效率 |
5.2.3 杂种鉴定 |
5.2.4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 |
5.3 讨论 |
第六章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几种关键酶编码基因的表达与其抗性的关系 |
6.1 材料 |
6.1.1 植物材料 |
6.1.2 核盘菌 |
6.2 方法 |
6.2.1 抗性鉴定 |
6.2.2 核盘菌胁迫下基因表达的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抗性鉴定 |
6.3.2 关键酶编码基因的qRT-PCR分析 |
6.4 讨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5)甘蓝型油菜抗倒伏机理及栽培因子和倒伏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 研究的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2 作物倒伏研究概况 |
2.1 作物倒伏的类型与实质 |
2.2 影响倒伏的因素 |
2.2.1 基因型 |
2.2.2 株型 |
2.2.3 茎秆的显微结构 |
2.2.4 茎秆的理化特性 |
2.2.5 库容量 |
2.3 矮秆性状的研究 |
2.4 防止油菜倒伏的措施 |
2.4.1 生长调节剂 |
2.4.2 植物营养 |
2.4.3 栽培因子 |
2.5 抗倒伏的评价方法 |
2.5.1 人工诱导倒伏,调查田间倒伏株率 |
2.5.2 从化学成分方面评价抗倒伏性 |
2.5.3 评价抗倒伏性的形态解剖学方法 |
2.5.4 评价抗倒性的物理方法 |
2.5.5 倒伏的遗传分析方法 |
2.5.6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作物的抗倒性 |
3 问题与展望 |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基因型甘蓝油菜农艺性状和理化性状与倒伏指数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不同基因型油菜的农艺性状与倒伏指数的关系 |
1.1.1 材料 |
1.1.2 试验设计 |
1.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
1.2 基于BP神经网络和逐步回归分析的甘蓝型油菜抗倒性评价 |
1.2.1 材料 |
1.2.2 试验设计 |
1.2.3 调查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基因型油菜的农艺性状与倒伏指数的关系 |
2.1.1 不同基因型油菜倒伏指数的变化趋势 |
2.1.2 农艺性状和倒伏指数的关联度及相关性 |
2.2 基于BP神经网络和逐步回归分析的品种抗倒性预测 |
2.2.1 BP神经网络模型对倒伏指数的预测 |
2.2.2 基于逐步回归分析的油菜倒伏指数预测 |
2.2.3 根冠比与抗倒性的关系 |
2.2.4 茎秆和主花序组成与抗倒性的关系 |
3 讨论和结论 |
3.1 不同基因型油菜的农艺性状与倒伏指数的关系 |
3.2 人工神经网络在抗倒性预测中的应用 |
3.3 逐步回归分析在抗倒伏性因子筛选中的应用 |
3.4 根冠比与抗倒性的关系 |
第三章 不同基因型甘蓝油菜生化成分和显微结构与抗倒性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
1.3.1 倒伏指数 |
1.3.2 电阻率 |
1.3.3 主茎化学成分测定 |
1.3.4 主茎抗折力测定 |
1.3.5 株高、单株产量和倒伏系数 |
1.4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油菜植株理化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 |
2.1.1 理化特性之间的相关分析 |
2.1.2 不同品种的单株产量与其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2.1.3 株高与其它因素的相关分析 |
2.1.4 倒伏指数与其它因素的相关分析 |
2.1.5 油菜生育后期化学成分的变化 |
2.2 油菜生育后期茎秆生化成分与抗倒性的关系 |
2.2.1 终花期主茎生化成分和倒伏指数的关联度及相关性 |
2.2.2 成熟期主茎生化成分和倒伏指数的关联度及相关性 |
2.2.3 成熟期主茎硅、钾含量和倒伏指数的关联度 |
2.2.4 收获期不同密度条件下倒伏指数与主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
2.3 不同基因型油菜主茎显微结构与抗倒性的关系 |
2.3.1 不同基因型油菜主茎显微结构比较 |
2.3.2 N、P、K对主茎横向显微结构的影响 |
3 结论和讨论 |
3.1 油菜主茎的理化特性及其与抗倒性的相关分析 |
3.2 抗倒性的评价 |
3.3 茎秆细胞壁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与倒伏的关系 |
3.4 成熟期营养器官主茎硅、钾含量和倒伏指数的关联度 |
3.5 主茎显微结构与抗倒性的关系 |
第四章 栽培因子对油菜倒伏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不同密度的油菜根系特征和产量与倒伏的相关性 |
1.1.1 材料 |
1.1.2 试验设计 |
1.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
1.2 播种密度对甘蓝型油菜茎秆形态特征和理化特性的影响 |
1.2.1 材料 |
1.2.2 试验设计 |
1.2.3 调查项目与方法 |
1.3 后期积水对油菜倒伏和品质的影响 |
1.3.1 供试材料 |
1.3.2 试验设计 |
1.3.3 调查项目和方法 |
1.4 不同施氮时期对油菜倒伏和品质的影响 |
1.4.1 供试材料 |
1.4.2 试验设计 |
1.4.3 调查项目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密度的油菜根系特征和产量与倒伏的关系 |
2.1.1 根系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
2.1.2 根系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 |
2.1.3 根系各性状与倒伏的相关性 |
2.2 种植密度对甘蓝型油菜茎秆形态特征和理化特性的影响 |
2.2.1 密度对油菜理化性状的影响 |
2.2.2 密度对油菜倒伏和主茎抗折力的影响 |
2.2.3 密度对菜耔品质的影响 |
2.3 积水对油菜倒伏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2.3.1 积水对油菜倒伏指数的影响 |
2.3.2 积水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
2.3.3 积水对油菜菜籽品质的影响 |
2.4 不同施氮时期对油菜倒伏和品质的影响 |
2.4.1 不同施氮时期对油菜倒伏指数和产量的影响 |
2.4.2 不同施氮时期对油菜菜籽品质的影响 |
3 小结和讨论 |
3.1 不同密度的油菜根系特征和产量与倒伏的相关性 |
3.2 播种密度对甘蓝型油菜茎秆形态特征和理化特性的影响 |
3.3 后期积水对油菜倒伏和品质的影响 |
3.4 不同施氮时期对油菜倒伏和品质的影响 |
3.5 甘蓝型油菜高产优质栽培的综合技术措施 |
第五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
1 全文结论 |
1.1 农艺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 |
1.2 茎秆生化成分与抗倒性的关系 |
1.3 株型与抗倒性的关系 |
1.4 茎秆显微结构与抗倒性的关系 |
1.5 栽培因子对甘蓝型油菜倒伏和品质的影响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蔊菜幼苗抗菌核病及抗旱和耐湿特性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菌核病抗性鉴定 |
1.2.2 抗旱性和耐湿性鉴定 |
1.3 数据统计处理 |
2 结果和分析 |
2.1 蔊菜离体叶片对菌核病的抗性 |
2.2 蔊菜幼苗的抗旱性和耐湿性 |
2.2.1 蔊菜幼苗的抗旱性 |
2.2.2 蔊菜幼苗的耐湿性 |
3 讨 论 |
(7)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的遗传分析及其基因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方法 |
1.1.1 离体叶片鉴定 |
1.1.2 叶柄鉴定 |
1.1.3 草酸鉴定 |
1.1.4 子叶接种 |
1.1.5 成株期接种 |
1.2 油菜抗菌核病种质资源 |
1.3 抗性遗传与QTL定位 |
1.4 与油菜抗菌核病相关的其他性状 |
1.5 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的基因表达谱 |
1.6 抗菌核病抗性相关基因工程研究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抗性接种鉴定方法 |
2.2.1 室内可控制条件下的抗性鉴定 |
2.2.2 田间成株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 |
2.2.3 抗菌核病QTL定位的表型鉴定方法 |
2.3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苗期抗性鉴定方法及其比较 |
3.1.1 叶柄接种鉴定 |
3.1.2 离体叶片接种 |
3.1.3 活体叶片接种 |
3.1.4 子叶接种法 |
3.2 成株期琼脂块接种鉴定 |
3.3 苗期抗性鉴定和成株期琼脂块抗性鉴定方法比较 |
3.4 油菜菌核病抗(耐)性的遗传分析 |
3.4.1 亲本与DH群体的抗性统计分析 |
3.4.2 DH群体的抗性相关分析 |
3.5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3.6 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的QTL |
3.6.1 2010年成株期琼脂块接种方法检测到的QTLs分析 |
3.6.2 2010年苗期离体叶片鉴定方法检测到的QTLs分析 |
3.6.3 2011年成株期琼脂块接种方法检测到的QTLs分析 |
3.6.4 不同年份的成株期鉴定检测到的QTLs比较 |
3.6.5 不同鉴定方法检测到的QTLs比较 |
4. 讨论 |
4.1 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鉴定方法的探讨 |
4.2 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的抗性机制 |
4.2.1 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的遗传基础和QTL定位 |
4.2.2 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的机制 |
4.2.3 甘蓝型油菜对核盘菌的抗侵入和抗扩展 |
4.2.4 QTL定位的准确性 |
4.3 后期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甘蓝与甘蓝型油菜C亚基因组遗传关系调查及甘蓝抗菌核病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全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芸薹属物种的起源与进化 |
1.2 甘蓝型油菜及其亲本种遗传资源概述 |
1.2.1 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分化 |
1.2.2 白菜的遗传分化 |
1.2.3 甘蓝遗传资源 |
1.3 植物抗性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1.3.1 数量性状QTL定位方法 |
1.3.2 QTL定位研究进展 |
1.3.3 数量抗性QTL的特点 |
1.3.4 植物抗病基因克隆方法 |
1.4 植物菌核病研究概述 |
1.4.1 菌核病的危害 |
1.4.2 核盘菌的生物学特性 |
1.4.3 核盘菌的侵染方式及过程 |
1.4.4 菌核病危害循环 |
1.4.5 核盘菌的致病机理 |
1.4.6 寄主的抗病机制 |
1.5 油菜抗菌核病研究进展 #]8 |
1.5.1 抗性鉴定方法 |
1.5.2 抗源筛选 |
1.5.3 抗病QTL定位 |
1.5.4 抗性遗传 |
1.5.5 抗病育种 |
1.5.6 油菜菌核病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1.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甘蓝与甘蓝型油菜C亚基因组遗传关系调查 |
2.1 引言 |
2.2 虚拟合成策略调查异源多倍体物种起源的原理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实验材料 |
2.3.2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3 实验方法 |
2.3.4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AFLP及SSR标记结果 |
2.4.2 甘蓝型油菜与其它物种的遗传关系 |
2.4.3 甘蓝型油菜C亚基因组的来源 |
2.5 讨论 |
2.5.1 虚拟合成异源多倍体的理论基础 |
2.5.2 虚拟合成策略调查异源多倍体物种起源和进化 |
第3章 芸薹属植物菌核病抗性鉴定及抗源筛选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材料接种核盘菌后的病症 |
3.3.2 不同菌株的致病力 |
3.3.3 不同统计时间的发病情况 |
3.3.4 苗期叶片抗性 |
3.3.5 成株期茎杆抗性 |
3.3.6 叶片抗性和茎杆抗性的相关性 |
3.3.7 芸薹属植物对菌核病的抗性 |
3.4 讨论 |
3.4.1 芸薹属物种的菌核病抗性 |
3.4.2 菌核病抗性中心 |
第4章 甘蓝抗菌核病QTL定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作图群体 |
4.2.2 田间试验设计 |
4.2.3 抗性鉴定 |
4.2.4 叶片内菌丝体的观察(台盼蓝染色) |
4.2.5 开花期及表皮毛表型值统计 |
4.2.6 分子标记分析 |
4.2.7 多态性标记的命名 |
4.2.8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亲本及F_1的菌核病抗性 |
4.3.2 F_2的菌核病抗性 |
4.3.3 开花期 |
4.3.4 表皮毛 |
4.3.5 分子标记鉴定F_2基因型 |
4.3.6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4.3.7 苗期叶片抗病QTL分析 |
4.3.8 成株期茎杆抗病QTL分析 |
4.3.9 苗期叶片抗性与成株期茎杆抗性的关系 |
4.3.10 开花期与菌核病抗性的关系 |
4.3.11 表皮毛与菌核病抗性的关系 |
4.4 讨论 |
4.4.1 影响QTL定位的因素 |
4.4.2 油菜抗菌核病QTL |
4.4.3 微效QTL在作物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策略 |
4.4.4 植株菌核病抗性的鉴定方法 |
4.4.5 苗期叶片抗性与成株期茎杆抗性的关系 |
4.4.6 油菜对菌核病的抗病机制 |
4.4.7 利用甘蓝资源改良油菜的菌核病抗性 |
第5章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5.1 主要创新点 |
5.2 研究展望 |
5.2.1 利用甘蓝资源改良油菜菌核病抗性 |
5.2.2 抗菌核病相关基因的发掘 |
5.2.3 抗菌核病QTL的精细定位 |
参考文献 |
附录1 DNA提取试剂及PCR产物电泳试剂配制 |
附录2 DNA的提取 |
附录3 AFLP分子标记及产物电泳检测 |
附录4 SSR(简单重复序列)分子标记及产物电泳检测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一.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二.尚未公开发表的论文 |
三.国际会议论文及摘要 |
四.申请专利 |
五.申请项目 |
(9)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品系DH群体遗传变异研究及抗(耐)菌核病恢复系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现代生物技术在油菜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1.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
1.1.1.1 单倍体培养技术 |
1.1.1.2 胚挽救与原生质体融合 |
1.1.2 转基因技术 |
1.1.2.1 品质性状改良 |
1.1.2.2 抗除草剂 |
1.1.2.3 抗病虫害 |
1.1.2.4 抗非生物逆境 |
1.1.2.5 雄性不育 |
1.1.2.6 生长发育 |
1.1.2.7 生产工业原料 |
1.1.3 分子标记技术 |
1.1.3.1 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 |
1.1.3.2 DNA指纹图谱和种质资源分析 |
1.1.3.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1.2 小孢子培养技术在油菜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2.1 油菜小孢子培养的影响因素 |
1.2.1.1 供体植株的基因型的影响 |
1.2.1.2 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影响 |
1.2.1.3 供体植株的生长条件及生理状态 |
1.2.1.4 培养基组成的影响 |
1.2.2 小孢子培养在油菜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2.2.1 纯化与选育品种、自交系,缩短育种周期 |
1.2.2.2 克服远缘杂种不育性与分离,创建新种质 |
1.2.2.3 利用DH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
1.2.2.4 小孢子培养为诱变育种提供了新途径 |
1.2.2.5 小孢子是基因转化良好的受体 |
1.3 油菜菌核病及抗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1.3.1 核盘菌的生物习性及其对油菜生产的危害 |
1.3.2 抗源的筛选 |
1.3.2.1 抗病鉴定方法 |
1.3.2.1.1 菌丝体接种鉴定 |
1.3.2.1.2 子囊孢子接种法 |
1.3.2.1.3 草酸鉴定法 |
1.3.2.1.4 田间病圃和自然发病 |
1.3.2.2 抗源的筛选 |
1.3.2.3 无花瓣育种 |
1.3.3 抗病性的遗传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
1.3.4 抗病新种质的创建 |
1.3.4.1 远缘杂交 |
1.3.4.2 诱变育种 |
1.3.4.3 转基因 |
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3 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品系DH群体遗传变异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小孢子的分离与培养 |
3.1.2.1 培养基 |
3.1.2.2 小孢子的分离与培养 |
3.1.2.3 胚状体的培养和植株再生继代 |
3.1.2.4 再生苗田间移栽 |
3.1.2.5 倍性调查与收获 |
3.1.2.6 DH系的田间种植 |
3.1.3 农艺性状的考查 |
3.1.4 品质性状的考查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小孢子培养及DH群体的获得 |
3.2.2 DH群体农艺性状分析 |
3.2.2.1 DH群体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
3.2.2.2 DH群体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3.2.3 DH群体品质性状分析 |
3.2.3.1 DH群体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 |
3.2.3.2 DH群体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小孢子培养可有效用于自交系改良 |
3.3.2 自交系与杂交F_1小孢子培养后代变异系数无显着差异 |
3.3.3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过程存在配子选择机制 |
3.3.4 性状的相关分析 |
4 抗(耐)菌核病恢复系的选育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抗(耐)菌核病DH恢复系选育路线 |
4.1.3 抗耐菌核病性鉴定 |
4.1.3.1 土豆培养基配制(PDA) |
4.1.3.2 核盘菌的培养 |
4.1.3.3 离体叶菌丝块接种 |
4.1.3.4 成株期菌丝块接种 |
4.1.4 农艺性状的考查 |
4.1.5 品质性状的考查 |
4.1.6 DH系遗传距离的评价 |
4.1.6.1 DNA的提取 |
4.1.6.2 SSR分析 |
4.1.6.3 AFLP分析 |
4.1.6.3.1 总DNA的酶切与连接 |
4.1.6.3.2 预扩增 |
4.1.6.3.3 选择性扩增 |
4.1.6.3.4 扩增产物的PAGE胶检测 |
4.1.6.4 数据记载及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小孢子培养及DH群体的获得 |
4.2.2 DH群体苗期抗性鉴定及筛选 |
4.2.2.1 DH群体苗期抗性的遗传变异 |
4.2.2.2 各DH群体苗期抗(耐)菌核病性分布 |
4.2.3 DH系的进一步筛选 |
4.2.4 抗(耐)菌核病DH系的获得 |
4.3 讨论 |
4.3.1 小孢子培养可有效用于菌核病抗性改良 |
4.3.2 DH群体苗期菌核病抗性呈偏分离 |
4.3.3 苗期和成株期抗性不相关 |
4.3.4 抗病性需多年鉴定 |
4.3.5 菌核病抗性育种仍依靠表型选择 |
4.3.6 油菜抗(耐)菌核病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B5和NLN培养基配方(g/L) |
附录2 DNA提取所需相关试剂的配制方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油菜抗菌核病品种的筛选和抗性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油菜和菌核病 |
2 菌核病的症状 |
3 核盘菌的侵染循环 |
4 核盘菌的生化成分与致病机理 |
5 植物抗病防御机理 |
6 油菜抗(耐)菌核病的鉴定方法 |
7 油菜抗(耐)菌核病育种进展 |
8 油菜菌核病的防治 |
9 核盘菌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油菜抗菌核病品种的筛选鉴定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品种 |
1.2 供试菌株 |
1.3 病菌接种及抗性鉴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苗期不同油菜品种对核盘菌的抗性 |
2.2 苗期菌核病在各油菜品种叶柄上的感染进程 |
2.3 各油菜品种幼苗期草酸处理的反应情况 |
2.4 油菜品种成株期对菌核病的抗性 |
2.5 江苏省油菜区试验的83个品系成株期对菌核病的抗性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活性氧在油菜与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互作中的作用用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供试菌株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接种S.sclerotiorum油菜品种产生氧进发情况 |
2.2 H_2O_2和抗氧化剂预处理后不同油菜品种的发病情况 |
2.3 S.sclerotiorum诱发的不同油菜品种的细胞死亡 |
2.4 各品种在不同时间段的多酚化合物过氧化结合物的产生情况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油菜与核盘菌互作过程中防卫反应基因的表达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供试菌株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核盘菌侵染中油菜抗病信号途径的启动 |
2.2 油菜与核盘菌互作过程中EDS1的表达 |
2.3 油菜与核盘菌互作过程中SOD活性变化及Cu/ZnSOD、FeSOD的表达 |
2.4 油菜与核盘菌互作过程中GLP的表达 |
2.5 油菜与核盘菌互作过程中PAL的表达 |
2.6 油菜与核盘菌互作过程中nsLTP的表达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
致谢 |
四、抗菌核病双低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选育及其重要防御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BnaA03.WRKY28和BnWRKY33参与油菜菌核病抗性的分子机理[D]. 张卡.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四川盆地栽培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监测[J]. 鲜赟曦,张蕾,杨潇湘,刘勇,向运佳,周西全,黄小琴. 中国农学通报, 2021(06)
- [3]油菜菌核病研究进展[J]. 汪雷,刘瑶,丁一娟,王雨,万华方,梅家琴,钱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0)
- [4]高抗菌核病野生甘蓝C01抗性机理及其应用[D]. 万华方. 西南大学, 2013(11)
- [5]甘蓝型油菜抗倒伏机理及栽培因子和倒伏的关系研究[D]. 刘唐兴. 湖南农业大学, 2011(07)
- [6]蔊菜幼苗抗菌核病及抗旱和耐湿特性的鉴定[J]. 涂玉琴,戴兴临,涂伟凤,汤洁.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1(03)
- [7]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的遗传分析及其基因定位[D]. 涂江颖.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 [8]甘蓝与甘蓝型油菜C亚基因组遗传关系调查及甘蓝抗菌核病QTL定位[D]. 梅家琴. 西南大学, 2011(09)
- [9]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品系DH群体遗传变异研究及抗(耐)菌核病恢复系选育[D]. 俞斌.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10]油菜抗菌核病品种的筛选和抗性机理分析[D]. 姜伟丽.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