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整体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郭玉苹[1](2020)在《循证护理对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患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进行血浆治疗后采用循证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80例患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血浆置换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和病情复发率。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2、0.434,P=0.583、0.665>0.05﹚,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2.233、3.051,P=0.028、0.003<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病情复发以及并发症概率为5.0%,低于对照组25.0%(χ2=6.275,P=0.012<0.05);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2,P=0.402>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PSQ I评分均显着优于对照组(t=73.628,P=0.000<0.05)。结论患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的患者,经过治疗后,采用循证护理的治疗方案效果最佳,将患者心理因素对身体负面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了患者睡眠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项芳芳,杨靓[2](2019)在《全过程优质护理服务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中的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开展全过程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89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分析组(n=44)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分析组实施全过程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分析组护理总有效率更高(P<0.05),满意度更高(P<0.05),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均更低(P<0.05),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护理中,落实全过程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可显着提升护理效果,对改善患儿预后有重要价值。
郝丽君[3](2019)在《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并分析T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接受血浆置换治疗时使用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接受血浆置换治疗的TTP患者共58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整体护理,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00%,对照组为17.24%,x2=5.472,P=0.019。结论在TTP患者接受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过程中,整体护理能够显着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聂震宇[4](2019)在《39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疾病,同时该病也是临床危急重症之一。TTP通常进展迅速,如果不及时予以有效治疗,则患者死亡率极高,甚至超过90%。为了了解我中心目前TTP的诊疗状况,并为今后的诊断和治疗提出有意义的建议,同时为了提高TTP诊疗水平、降低疾病死亡率及复发率,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中心39例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检查结果以及患者转归等资料,寻找生存组与死亡组、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确诊的39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入院时临床表现、一般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预后与复发等随访资料。运用卡方检验比较死亡组与生存组,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寻找对患者预后和复发有影响的因素,并使用Logistics回归计算其危险比值比(Odds ratio,OR)与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统计使用SPSS 20.0和Stata SE 14.0统计软件,以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在我们所收集的39例TTP患者之中,全部为获得性TTP,其中男性15例,占38.5%,女性24例,占61.5%,男女比例为1:1.6,年龄跨度34-84岁,平均年龄60.5岁,中位年龄为64岁。仅有28.2%的患者入院时具有TTP典型的“五联征”表现,即发热、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理性溶血性贫血、肾功能受损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然而在所有单组症状之中,血小板减少(100%)、微血管病理性溶血性贫血(87.2%)以及神经-精神系统症状(84.6%)是最为常见的三大症状。2.分析所有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发现,所有患者均有血小板计数的减少,乳酸脱氢酶、破碎红细胞计数的增高,87.2%的患者有血红蛋白的下降,51.3%的患者有血肌酐的升高等;此外,39名患者之中,共有36名患者送检了ADAMTS13活性测定,送检的所有患者均有ADAMTS13活性的下降,其中有35名患者ADAMTS13活性值<10%。3.39例患者之中,死亡15例,其中2例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死亡,未接受任何治疗。治疗后好转出院患者共24例,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共有6名患者复发,约占生存组患者24%,复发时间113个月不等。4.通过对比生存组患者与死亡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我们发现存在血清肌酐值、乳酸脱氢酶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患者入院时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在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有统计学显着差异。死亡组患者的血清肌酐值、乳酸脱氢酶和BMI明显高于生存组,可能提示患者入院时存在高血清肌酐值、高乳酸脱氢酶以及高BMI值时,往往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结论:1.39例患者之中,死亡15例,总体死亡率约为38.4%,有37例患者接受了血浆置换治疗,其中有13例患者死亡。共有6例患者接受了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治疗,暂无患者死亡,使用利妥昔单抗是否可以降低患者死亡风险需要更多病例来证实。2.比较我中心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发现死亡组患者入院时的高龄和血清肌酐值、乳酸脱氢酶以及BMI值明显高于生存组。因此,面对这类患者应予以更多的重视。
户艳霞,侯杰[5](2019)在《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观察与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临床常见的血液系统危重症,可引发溶血、贫血、血栓形成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对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损害较大,需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血浆置换是该病救治的重要手段,但是患者病情危重,对护理要求较高[1]。为此,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行血浆置换治疗的45例TT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血浆置换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张萍,周济群[6](2019)在《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TTP)进行血浆置换期间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全科医学科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50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进行常规的护理)和观察组(25例,进行整体护理)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明显降低了TTP患者血浆置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汪宇[7](2018)在《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护理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康复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仅有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有4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研究组93%的患者康复出院,对照组仅有78%的患者康复出院,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张世文[8](2016)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及急诊诊治方法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观察,探讨急诊诊治的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1日13例兴宁市人民医院确诊接收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症状,探讨急诊诊治的方法。结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表现比较明显,容易出现头晕、头痛、麻木、嗜睡、反应迟钝、四肢抽搐等现象以及一些异常的神经症状,并且常规的血液检查部分计数出现异常,本文作者选取血浆置换为主要治疗手段,通过治疗后患者血液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6.9%,疗效十分显着。结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患者进行科学合理、密切地临床观察,血浆置换治疗对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着。
余艳,张川莉[9](2015)在《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期间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TTP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09年5月—2011年4月实施常规护理的2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5月—2014年4月实施整体护理的3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二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院前1d HAMA、SAS评分为(14.19±1.39)分和(35.27±8.57)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8±0.34)分和(9.56±0.2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TP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期间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显着缓解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10](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提出
二、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整体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整体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循证护理对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 |
2.2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情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病率 |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 |
3 讨论 |
(2)全过程优质护理服务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中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疗效比较 |
2.3 两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
2.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
2.5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3 讨论 |
(3)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治疗前的护理 |
1.2.2 治疗中的护理 |
1.2.3 治疗后的护理 |
1.3 评价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39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资料与方法 |
2.1 入组标准 |
2.2 临床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3.1 血浆ADAMTS13活性测定 |
2.3.2 外周血破碎红细胞计数 |
2.3.3 其他实验室检查 |
2.4 疗效标准 |
2.5 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临床特点 |
3.1.1 总体病因 |
3.1.2 临床表现 |
3.1.3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 |
3.2 治疗 |
3.3 转归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5)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观察与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血浆置换前准备: |
1.2.2 置换中监测: |
1.2.3 血浆置换后护理: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
2.2 2组康复效率比较 |
3 讨论 |
(6)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护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心理护理 |
1.2.2 出血护理 |
1.2.3 抗感染护理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及急诊诊治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观察指标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临床表现情况 |
2.2 治疗前后血液检查情况比较 |
3 结论 |
(9)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期间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2.2.1置换前护理 |
1.2.2.2置换中护理 |
1.2.2.3置换后护理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二组患者焦虑情绪比较 |
2.2 二组患者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比较 |
2.3 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四、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整体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循证护理对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J]. 郭玉苹. 中外医疗, 2020(01)
- [2]全过程优质护理服务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中的效果评价[J]. 项芳芳,杨靓. 中国医学创新, 2019(28)
- [3]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J]. 郝丽君.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13)
- [4]39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分析[D]. 聂震宇.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5]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观察与体会[J]. 户艳霞,侯杰. 实用医技杂志, 2019(03)
- [6]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J]. 张萍,周济群.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05)
- [7]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护理的探讨[J]. 汪宇.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07)
- [8]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及急诊诊治方法探讨[J]. 张世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0)
- [9]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期间的临床研究[J]. 余艳,张川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03)
- [10]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标签: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论文; 血栓论文; 对照组论文; 血浆置换论文; 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