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技术在小城镇供水企业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屾[1](2019)在《基于“互联网+”视角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研究 ——以茂林镇为例》文中指出自2014年浙江省首次提出“特色小镇”之后,并在全国兴起建设特色小镇的运行。互联网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兼并互联网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为特色小镇的要素流动和产业创新提供重要支撑。“互联网+”特色小镇的建设,优化传统产业升级,能够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对推动农村经济,调整农村产业格局,改善农村居住生活环境,解决“三农”问题、响应国家精准扶贫任务以及实现传统小镇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解读梳理特色小镇的政策文件,对国内外“互联网+”特色小镇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构建“互联网+”特色小镇需要具备的条件。结合时下“互联网+”的热点,提炼出对创建“互联网+”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的要点。在对“互联网+”助力特色小镇发展策略的研究中,提出“1+XD+2”的创新特色小镇规划发展理念,以搭建“互联网+”产业体系平台,盘活当地农业资源,实现传统产业升级。以国家级农业示范点玉林市茂林镇为培育对象,结合当地政府对茂林镇的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技术开展公众参与工作计划,将茂林镇打造成“互联网+”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为案例实践,提出了“1+4D+2”的规划理念。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建设,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政务上重视数据库的建立,公众参与规划建设工作;在经济上,培育互联网经济以及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结合的特色产业小镇。重视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整合农业产业资源,培育优势产业,加速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通过互联网平台引导特色小镇形成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创建“互联网+”产业体系,进而吸引电子商务、智慧物流、互联网金融及科技创新等多功能的流动。
杜磊[2](2019)在《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城(区)是为了满足城市与产业发展的需要,经由政府规划和设立的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单元。近年来,我国相继成立了两江新区、南沙新区、西咸新区、贵安新区、雄安新区等一批国家级新区,这些新区是我国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与构建城市治理体系的示范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建设了大量的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等产业新区,这些新城(区)具有产业发展迅速、政策机制灵活、设施配套齐全等众多优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旧有的新区开发模式往往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城(区)运营若干年后会暴露出土地利用率低、环境污染、职住分离、产业升级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加之新型城镇化对新城(区)的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产城融合,以人为本”,如何满足这一要求,完成好新城(区)的开发工作,成为了城市管理者需要应对的难题。有鉴于此,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借助系统演化理论,物理—事理—人理等系统相关理论对产业新城的发展规律、系统目标、系统结构以及演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为产业新城的开发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并利用系统动力学、Petri网、多Agent等建模方法建立了与该理论模型相对应的组合仿真模型。既为构建同类区域开发模型提供了参考,也为分析各类产业新城项目提供了定量分析工具与实验平台。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的外部规律研究。主要利用历史分析与案例分析方法,对我国产业新城系统演化的历史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从社会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禀赋、土地利用模式等维度,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产业新城的开发特征,总结我国产业新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第二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过程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产业新城开发过程的系统分析,构建产业新城开发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首先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城开发需要实现的系统目标。随后对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产业新城系统的演化规律。应用“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分别对产业新城的物质系统、过程系统、组织系统进行分析,厘清产业新城开发系统的结构;最后建立了三个成员系统的逻辑关系,构建了新城开发的理论模型,同时搭建了组合仿真系统的框架体系。第三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模型的构建。首先应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了产业新城“物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的宏观运行。随后应用工作流分析技术构建了产业新城“事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的开发过程。接着应用M-Agent技术构建了产业新城“人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利益主体的组织行为。最后应用组合仿真理论,将所构建的“物理”、“事理”、“人理”模型进行组合,形成组合仿真模型,并对四种不同情景的新城开发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分析。本研究认为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首先要符合其系统运行的外部规律,即产业新城的产生与发展是时代的产物,外部经济社会条件对产业新城的发展有限制作用,政府与市场的有效配合是其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而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则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其次产业新城的开发要符合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即科学的利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推动产业新城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化。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新城的开发应以发展目标为引导,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决策,合理的计划与实施,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产业新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应用多种建模方法,构建了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模型,并对产业新城开发过程进行了情景模拟,该仿真模型能够反映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结果,从而印证了产业新城开发应遵从的内外部规律。
葛晓丹[3](2018)在《江阴市供水管网GIS系统升级改造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供水系统是城市重要的生命线工程,城市供水管网及其设施是否完善、功能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供水管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城市化范围逐渐增大,地下供水管网络系统复杂程度逐渐提升,传统的自来水管网管理技术和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System,简称GIS)指导供水管网管理工作,已经是供水行业共同认可的目标。国内不少供水公司已经建立了GIS地理信息系统,但主要停留在GIS管网数据的日常收集上,GIS的大量数据优势没有被开发和深度利用,导致GIS和实际管网管理业务的结合度不够、处理能力薄弱、没有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本文以江阴市供水企业为研究背景,基于大量国内外文献数据和实际供水公司业务需求,实现供水管网GIS系统的升级改造和应用研究。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GIS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深度应用的创新和实践,通过对目前供水管网与城市未来发展的预测,对原有的供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实现管网静态、动态数据管理;管网监测数据在线发布;实现管网现场养护作业的全过程管理和管网事故管理。本论文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了当前供水管网和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供水管网GIS系统升级改造的整体需求,并对该系统整体功能模块需求做了设计。其次,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进行供水管网普查工作和阀门档案建立工作,完善GIS管网数据信息,并持续维护其数据,确保管网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再次,在供水管网GIS系统升级改造的具体内容上做了分析和功能模块设计,其中详细研究了如何实现最优关阀方案。最后,该系统在江苏江南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得到实际应用,并举例分析了GIS系统在管网设备——阀门管理、现场管网事故处理方面的应用。通过与实际业务的深度结合,该系统的实际应用取得显着效果:提高巡线效率和质量、提升管网现场工作质量控制能力、提高现场管网维修效率;通过科学迅速的关阀方案生成,不仅为企业缩短维修时间、节省漏损水量、节约现场人力,还降低了停水对用户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数据分析:管道维修24小时一次解决率从91.5%提升到100%,4小时关阀止水时间从95.3%提升到99.5%,管网维修延期解决率从98.2%提升到99.6%,漏点及时修复率从97.2%提升到99.9%。实践证明,此次GIS系统改造升级的功能模块在供水管网管理业务的应用上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该系统的设计虽然立足于江阴市供水管网的科学管理,但其设计思路、具体应用案例对于其他城市和其他行业都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马德勇[4](2018)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探究》文中认为学术界普遍认为城镇化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中国城镇化的实践出现诸多矛盾和冲突,需要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新的理论,进而指导下一次实践。因此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新型城镇化需要技术支撑,有些技术对于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实现解决城镇化现实矛盾具有关键作用,因此需要进行技术选择。技术的选择不仅要从技术体系本身的发展逻辑去思考,还需要运用社会建构论的观点,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角度来评估,因此,本研究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需要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出发,弄清新型城镇化的新需求、新目标是什么,以确定技术如何支撑这些新目标的实现。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强调的是城乡融合及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并非大中小城市的城镇化;主要目的是实现人口的城镇化,解决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最高目标是实现城乡二元化消失,农村与城市无差别(为人民提供同等质量的美好生活),甚至颠覆城镇化原本的概念内涵。首先,确定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的原则。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与现实存在巨大差距,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除了遵循技术选择的一般原则之外,需要直面中国传统城镇化遗留的问题与矛盾,有助于解决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现实矛盾和困境,这正体现了社会对技术的建构。其次,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的社会建构路径分析,可以是意识形态论的,也可以是文化论的。本文采用价值论的路径,分析新型城镇化新目标所内涵的价值,剖析这些价值与传统城镇化的价值不同,这恰恰是实践中产生问题与矛盾的原因所在。由此形成新的评价标准,作为技术选择的价值基础,符合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的根本原则,以支撑新型城镇化这一实践活动的目标实现。对新型城镇化的价值主体进行扩展,以此确立新型城镇化的价值主体体系,所有价值主体利益的统一才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主体需求的满足。尝试建立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符合主体的本质、存在和内在规定性尺度。将“和谐”作为新型城镇化评价人与人之间社会价值的标准,将“绿色”作为评价人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之间生态价值的标准,将“智能”作为评价人与经济发展资源配置之间功效价值的标准。然后,基于新型城镇化价值评价标准,选择城镇综合规划技术、绿色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作为支撑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技术领域,其中城镇综合规划技术为纲,绿色技术为本,智能化技术为魂,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需要这三大技术领域的合力作用。城镇化综合规划技术以满足人的和谐的社会生活为标准,既需要通常所指的可操作的硬规划技术,又需要来自于社会科学或者表现形式就是知识、权力、话语、真理的软规划技术。以绿色建筑技术为主体的绿色技术系统还包括节能、节水、无害化等技术,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态技术系统,来满足生态环境绿色的价值标准的实现。智能化技术贯穿于城镇化的过程中,与城镇综合规划技术、绿色环境技术等有机融合。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将有效地提高新型城镇化的智能规划、智能建设、智能管理、智能生活,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实现功效价值赋予。最后,以辽阳市辽阳县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例,讨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技术选择的实践。提出以三大技术为引领的重点技术领域,是支撑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可行路径之一,分析了技术发展的应然状态与辽阳县现实状态的不同,由此得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技术尚处于还未成熟的发展阶段。
佘渝娟[5](2018)在《可持续建设视角下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组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山地区域特殊的地理条件,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往往受到诸多局限,因此,小城镇建设对于山地区域的发展便承担起了重要的作用。我国西南地区是典型的山地集中区、山地面积占比高达90%,这一地区小城镇数量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从而提高了对西南地区小城镇可持续建设的要求。基础设施对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的水平极大地影响了小城镇可持续建设水平。然而,由于西南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较差,基础设施投入资金总量有限、各类基础设施投资分配不合理,使得山地小城镇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不足的问题,从而制约了山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包括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不平衡、人群不平衡。因此,关于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组合问题的研究,对解决我国西南地区小城镇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不足的问题、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落实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解决我国当代主要社会矛盾中发展不平衡问题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以基础设施投资带动山地小城镇可持续建设为立足点,以―现状分析——作用研究——优化模型构建——实证分析‖为研究思路,将基础设施投资对可持续建设的贡献作用大小作为衡量标准,探索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最优投资组合,为提升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水平寻找解决方案。论文具体按照如下逻辑顺序展开研究:首先,论文从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等相关概念的界定出发,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物品及外部性理论、资源最优配置理论和投资组合优化理论的认识,以及围绕山地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及评价和基础设施投资这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的综述,全面而又有所重点地把相关理论和相关文献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提炼,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支撑。第二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筛选出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最主要的五类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水和燃气设施,并就其建设内容和投资现状分别进行了剖析,从而界定了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第三部分,论文围绕―作用论证-作用方式与路径分析-作用强度评价‖的逻辑思路,系统而深入地展开了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对可持续建设的作用的研究。论文首先利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通过对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的障碍因素识别,发现了投资方面的因素是最大障碍因素,论证了投资对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的突出作用,并将投资组合优化作为有效解决途径。接下来,论文分别从整体和个体剖析了基础设施投资对可持续建设的作用方式和影响路径。最后,为了找到―作用强度评价‖的方法,论文提出了―可持续贡献度‖的概念,并利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熵权法等方法构建了由23项具体指标组成的综合指标体系和可持续贡献度评价模型。第四部分,投资组合优化方法的研究是本文的重要内容。为了给投资组合优化奠定基础,本文基于投资组合理论探讨了―投资-可持续贡献度‖关系下基础设施投资组合优化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基础设施―动态投资效应‖的概念、用以具体剖析各类基础设施投资处于不同阶段所实现的可持续贡献效果,并结合蒙特卡洛模拟法、概率分析法构建了基于可持续贡献度评价的基础设施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最后,论文以重庆市建胜镇为例,将本研究构建的基础设施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在建胜镇进行了应用,找到了适用于该镇、以可持续贡献度最大化为目标的投资组合方案。通过实证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应用,并验证了模型的实际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为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论文通过理论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探索了基础设施投资对可持续建设的作用,提出了―可持续贡献度‖、―动态投资效应‖等概念,构建了基于可持续贡献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和不同类型基础设施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本研究成果对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也对我国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决策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卫[6](2017)在《山地小城镇供水管网系统优化研究 ——以巍山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山地小城镇供水管网系统相较于平原低区有很大的差别:首先,山地小城镇一般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使得低区管段压力较大,管网整体耗能较高;第二,山地小城镇的布局容易受到峡谷、河流、高地的分割,大多呈组团式分布,各组团相距较远,难以形成成片的供水区域。由于地形起伏高差大,管道布置蜿蜒不平顺,坡度较大,管网内各节点的自由水头分布极不均衡,部分管段的压力较大,管网爆管事故的发生概论较高,供水安全的隐患高;第三,与平原地区管网相比,山地小城镇管网系统的地形复杂,需要更多的二级泵站来提升扬程满足高区的供水量和水压,另外管线的布置蜿蜒曲折增加了管线的长度,使得管网的建设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另外也使得运行时的成本有所增加。因此,对山地小城镇供水管网的优化研究有利于山地小城镇改善管网布置不当,供水量不足,供水稳定性差等多种问题;也有利于山地小城镇对市政基础设施资金的统筹规划与合理利用。本论文以云南巍山县城供水管网系统优化工程为例,根据山地小城镇地形复杂多变的特点,对山地小城镇的供水模式和管网优化进行了分析。首先,根据山地小城镇的地形特点,山地小城镇在供水管网设计时应尽量依据地形采用重力式输水的形式,减少泵站的建设费用和运营时的动力费用;其次,通过对巍山县城供水管网的布置研究,管网水力计算数据的分析,提出分区优化是山地小城镇供水管网优化设计的重要手段,并通过工程实例分别对集中供水和分区供水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得出分区优化无论是对于管网运行的稳定性的提升还是管网的建造费用的节约都有非常有效的作用;再次,指出了管网优化设计的原则是要在保证稳定、优质供水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节约管网的建造费用和运行维护费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山地小城镇重力供水模式的管网费用优化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出费用最小时的管径。最后,总结出符合山地小城镇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供水系统优化的方法。本论文对类似地形条件的山地小城镇供水系统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刘渊博[7](2016)在《陕西省武功镇供水水质污染分析及保障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很大成效,然而城镇化战略进一步实施,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开始出现区域间的发展不均衡矛盾,生活水质污染及水资源缺少等问题。小城镇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安全问题越发得到人们关注。因此,对小城镇供水安全研究,并针对性给出解决措施,促进小城镇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择陕西省关中地区具有典型代表的小城镇——武功镇作为本次研究调查的对象。通过调查武功镇供水系统的基本情况,包括供水水源、供水方式、供水管网、供水规模、供水水质等。分析和总结了武功镇在供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水质污染原因,该镇供水不能形成一定规模,造成供水管网混乱,供水水质通常不能保障,水塔供水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针对发现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对武功镇供水系统改造进行探讨。为提高研究可靠性,分别在供水水源、供水水塔、以及管网末端进行水质采样分析。针对性选择供水水塔水箱供水的二次污染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结合调查资料确定水塔参数,给出水塔供水模型,利用CFD软件模拟供水过程,为解决水塔水箱内部存在短流区和死水区,提出为减少二次污染对供水水塔的改造可能,进一步利用FLUENT软件对改造后的水塔模型进行模拟,检验水塔改造的可行性。提出水塔改造方案的同时,综合考虑小城镇供水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供水系统的改造,新建大型自来水厂。同时提出水塔改造方案和新建自来水厂方案,分别从技术性、经济、实用性、优缺点等方面综合比较两个实施方案的可行性,给出武功镇区供水提出切合实际的可能方案,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最终结合具有典型代表的小城镇武功镇水质安全保障,给水相类似的小城镇供水水质的安全保障措施,为陕西省小城镇水质安全保障提供有力的基础资料和实际工程实例。
邬亮[8](2015)在《PW自来水公司信息化整合规划及实践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水价上涨缓慢而运营成本却不断上涨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城市供水企业已经认识到需要用好信息化这一手段,才能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享受到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好处之后没多久,由于技术以及管理上的一些原因,尤其是缺乏信息化发展整体规划,导致“信息孤岛”问题在供水企业中的普遍出现,限制了供水企业在运营效率和效益上获得进一步地提升。本文以PW自来水公司为研究主体,通过对其过去近十年的信息化建设的回顾与总结,认为“信息孤岛”是供水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普遍会面临的问题。考虑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常来源于自身的业务资源管理能力和业务流程控制能力,而信息化整合是实现两者整合的最有效办法,提出了在供水企业中实施信息化整合的必要性。结合PW自来水公司实际情况,针对城市供水企业的业务模型,本文给出了以供水调度、管网管理和客户服务三大平台为核心建立信息化整合框架体系的方案,通过采用分层次分阶段实施的方式,指导PW自来水公司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随后又对供水管网管理平台信息化整合的具体规划和实施做了着重介绍,最后指出了信息化整合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的一些内容。
张先斌[9](2013)在《基于混沌理论的小城镇需水量预测方法的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水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对城镇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对城镇供水的可靠性,需要通过准确的城镇供水短期预测来编制城镇供水的总体规划和工程规划,以指导城镇供水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水的供应与需求相适应。城镇需水量的大小与许多因素相关,且与各因素之间有高度的非线性。目前,有两种最常用的供水短期预测的方法:一种是解释性预测方法,找出影响被预测量的各种因素,进而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另一种是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即根据被预测量的以往观测数据,经过序列分析,得出其顺序变化规律。由于城镇用水量受到经济、生活水平、人口、全天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找出系统内部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种因素相互之间影响的明确关系比较困难,且影响城镇的用水量每个因素也各不相同,回归分析模型不具备普适性,使得回归预测分析的方法在用水量预测过程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按时间先后顺序将观测或记录到的数据排列起来形成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将复杂的外部影响因素作用进行简单化,只关注历史观测数据以及其数据变化模式随时间的内在规律,对整个系统进行相关的描述和解释,以对系统未来变化状态作出预测,这种方法比较符合城镇需水量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因此在预测供水量方面应用广泛。作为一种非线性动力系统,神经网络在处理非线性问题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结合混沌理论与BP神经网络,建立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BP神经网络需水量预测模型,可对城镇用水量做出正确的有效短期预测,其拟合效果好,预测精度较高,且BP神经网络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辩识模型,应用混沌理论,能够很容易确定输入节点的个数,也不需要建立以实际系统数学模型作为基础的预测模型,省去了在预测前对系统建模的步骤。这种将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引入城镇需水量预测中,针对BP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陷,提出了基于混沌神经网络的城镇需水量预测模型,该模型简便易行,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卢蕾[10](2008)在《云南省小城镇供水安全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据联合国资料,2000年底,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24亿人没有基本的卫生设施,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与水和卫生有关的疾病。联合国千年宣言提出:在2015年年底前,使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减少一半。截止到2002年,全国共有小城镇1.98万个,小城镇指居民人口数量不超过一万人,大多数为乡镇一级政府所在的城镇。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也就联系到水质的安全问题。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城镇建设将得到很快发展。据预测,到2010年,全国建制镇达到2.5万~3万个。显然,我国小城镇供水设施建设将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近些年来,云南省小城镇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全国相比,仍然处于落后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也还很不适应。至2000年末,全省共有建制镇340个,仅占全部乡镇总数的23.2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小城镇建设的迅猛发展,供水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基础薄弱,规划不合理,小城镇供水设施较为落后,管网使用年限超长,渗漏现象严重,供水水压和水量不足,用户无法按需取用。保障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与综合国力的增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本论文依托云南省建设厅的景洪市域村镇农村建设基础设施调查课题,通过深入云南省典型地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作实地调查,结合整个云南省小城镇的供水设施调查资料,进行统计整理,研究云南省小城镇现有的供水设施情况,加以分析后得出供水设施存在的问题。然后以小城镇供水安全为研究对象,依照供水工程的流程,主要包括了水源保护、水厂净化和安全输配水等三个方面的相关内容,再结合两个小城镇供水工程的实例,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对策,进一步展望未来的小城镇供水安全技术。此研究将有利于促进供水企业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材料和设备,有利于促进企业完善管理体制和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推动供水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城镇供水的安全可靠性。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研究,摸清水源水质特征,开展水源地生态防护,改进常规处理,增加深度处理技术和组合净水工艺,优化输配水管网设计,确保输配水过程的水质安全,可以有效提高供水质量,是保障广大人民饮水安全的一项根本措施,对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二、计算机技术在小城镇供水企业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技术在小城镇供水企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互联网+”视角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研究 ——以茂林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互联网+”特色小镇相关理论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相关理论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第二章 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
2.1 国内特色小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2.1.1 发展历程 |
2.1.2 发展现状 |
2.2 国内外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
2.2.3 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综述 |
2.2.4 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
2.3 “互联网+”研究综述 |
2.3.1 “互联网+”提出背景 |
2.3.2 “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2.3.3 “互联网+”时代的城市规划 |
2.3.4 “互联网+”对城市肌理的影响 |
2.3.5 “互联网+”信息化建设 |
2.3.6 “互联网+”特色小镇 |
2.3.7 “互联网+农业” |
2.3.8 “互联网+”公众参与 |
2.4 研究总结 |
第三章 特色小镇发展建设规划案例分析与借鉴 |
3.1 新疆建设兵团第二师37团“互联网+农业”特色小镇 |
3.2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 |
3.3 浙江省海宁市“互联网+皮革时尚”小镇 |
3.4 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 |
3.4.1 广西桂林市莲花镇 |
3.4.2 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镇 |
3.4.3 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 |
3.5 构建“互联网+”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案例总结启发 |
3.5.1 “互联网+”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特点总结 |
3.5.2 案例启发 |
第四章 利用“互联网+”助力特色小镇发展的规划对策研究 |
4.1 “互联网+”特色小镇规划思路 |
4.1.1 根据研究综述的思路 |
4.1.2 根据案例分析的规划思路 |
4.2 “互联网+”特色小镇规划创新发展模式 |
4.3 “互联网+”特色小镇规划对策 |
第五章 基于“互联网+”的特色小镇实践研究——以茂林镇为例 |
5.1 研究对象 |
5.1.1 概述 |
5.1.2 发展现状 |
5.2 茂林镇打造“互联网+”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SWOT分析 |
5.3 基于“互联网+”对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建设规划 |
5.3.1 信息化建设助力“互联网+”农业特色小镇 |
5.3.2 创新发展模式——“1+4D+2” |
5.3.3 “互联网+”技术下公众参与对特色小镇的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产业新城开发的相关研究 |
1.2.2 城市系统仿真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框架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的理论基础 |
2.1 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
2.1.1 经济外部性与企业的聚集 |
2.1.2 区位理论与规模经济 |
2.1.3 比较优势与专业化 |
2.1.4 可持续发展观与相关理论 |
2.2 城市合作开发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城市治理体系 |
2.2.3 企业家城市理论 |
2.3 复杂系统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
2.3.1 系统科学的发展 |
2.3.2 复杂系统演化论 |
2.3.3 “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 |
2.3.4 体系与体系工程 |
2.3.5 组合仿真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产业新城都发展的阶段 |
3.1.1 清末民初的实验探索 |
3.1.2 建国初期工矿型城市 |
3.1.3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地产 |
3.1.4 从产业园到城市新区 |
3.1.5 我国产业新城发展的经验总结 |
3.2 我国产业新城的类型与特点 |
3.2.1 外部投资型 |
3.2.2 城市扩张型 |
3.2.3 独立发展型 |
3.2.4 外贸口岸型 |
3.3 我国产业新城开发存在的问题 |
3.3.1 产业发展与城市开发不协调 |
3.3.2 发展路径与建设流程不科学 |
3.3.3 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不明确 |
3.4 本章小结 |
4 产业新城组合仿真系统结构研究 |
4.1 我国产业新城开发应实现的系统目标 |
4.1.1 为人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
4.1.2 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载体 |
4.1.3 承接母城外移的功能和产业 |
4.1.4 做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 |
4.2 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2.1 初创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2.2 发育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2.3 提升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2.4 成熟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3 产业新城开发的“物理-事理-人理”系统分析 |
4.3.1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
4.3.2 "事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
4.3.3 "人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
4.4 产业新城开发的系统(理论)模型 |
4.4.1 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间耦合关系 |
4.4.2 产业新城开发中"物理-事理-人理"的系统互动关系 |
4.4.3 产业新城开发系统的系统(理论)模型 |
4.5 产业新城开发的组合仿真系统总体框架 |
4.6 本章小结 |
5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
5.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应用与原理 |
5.1.1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 |
5.1.2 系统动力学的原理与特点 |
5.1.3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 |
5.1.4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过程 |
5.2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 |
5.2.1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的目标 |
5.2.2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框架与边界 |
5.2.3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假设条件 |
5.2.4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指标选取 |
5.2.5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因果关系分析 |
5.2.6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建立 |
5.3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事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
6.1 Petri网的发展及原理 |
6.1.1 Petri网的发展概述 |
6.1.2 Petri网的定义与运行规则 |
6.1.3 Petri网的分析方法 |
6.1.4 Petri网方法的适用性 |
6.2 产业新城开发的Petri网模型 |
6.2.1 工作流模型的基本概念 |
6.2.2 产业新城开发工作流模型构建分析 |
6.2.3 产业新城开发工作流模型的构建 |
6.3 “事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实现 |
6.3.1 产业新城"事理"仿真模型的软件实现 |
6.3.2 模型运行结果表示 |
6.4 本章小结 |
7 “人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
7.1 Multi-agent系统的构建 |
7.1.1 智能Agent |
7.1.2 Multi-agent系统 |
7.1.3 基于Agent的系统建模方法与步骤 |
7.1.4 Multi-Agnet建模与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的适应性 |
7.2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组织的模型结构 |
7.2.1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问题分析 |
7.2.2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模型的框架 |
7.3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微观模型构建 |
7.3.1 Agent的角色研究与模型构建 |
7.3.2 产业新城MAS中的Agent的角色模型 |
7.3.3 MAS的交互机制设计 |
7.4 “人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 |
7.4.1 "人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软件实现 |
7.4.2 模型运行结果表示 |
7.5 本章小结 |
8 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系统的建立与仿真应用 |
8.1 组合仿真系统的构建 |
8.1.1 组合仿真系统的物理结构 |
8.1.2 模型组合分析 |
8.2 基于模型组合的仿真运行及实验分析 |
8.2.1 情景一:产业新城依照"产城融合"理念进行开发 |
8.2.2 情景二: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生活设施建设不足 |
8.2.3 情景三: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过度房地产化 |
8.2.4 情景四: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产业升级困难 |
8.3 组合仿真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江阴市供水管网GIS系统升级改造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我国城市供水管网现状 |
1.3 GIS在供水管网中的应用 |
1.4 国内外供水管网GIS应用现状及发展 |
1.4.1 国外应用状况 |
1.4.2 国内应用状况 |
1.4.3 发展趋势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6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江阴市供水管网系统现状及需求分析 |
2.1 江阴市供水管网系统的现状 |
2.1.1 供水情况介绍 |
2.1.2 管网情况介绍 |
2.2 管网维护管理现状 |
2.3 供水系统信息化应用现状 |
2.3.1 升级前的管网GIS系统 |
2.3.2 其他信息化系统现状 |
2.3.3 供水管网信息化系统间的关系 |
2.4 GIS系统升级改造需求 |
2.4.1 业务需求分析 |
2.4.2 功能需求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江阴市供水管网GIS系统的升级改造 |
3.1 管网数据资料采集与管理 |
3.1.1 管网数据分类 |
3.1.2 管网基础数据勘察 |
3.1.3 阀门电子档案的建立 |
3.2 GIS系统升级改造总体设计 |
3.2.1 GIS平台选择 |
3.2.2 系统建设原则 |
3.2.3 系统体系结构 |
3.2.4 系统功能框架设计 |
3.3 供水管网GIS基础功能模块 |
3.3.1 供水管网数据管理模块 |
3.3.2 管网查询统计分析模块 |
3.4 新增管网监测数据在线发布 |
3.4.1 供水管网GIS与 SCADA集成方式 |
3.4.2 供水管网GIS与 SCADA集成模型 |
3.4.3 供水管网GIS与 SCADA集成后的功能分析 |
3.5 新增管网现场养护作业管理功能 |
3.5.1 管网现场维(抢)修管理 |
3.5.2 管网巡检管理 |
3.6 优化管网事故分析功能 |
3.6.1 关阀分析逻辑网络模型 |
3.6.2 遍历法的选择 |
3.6.3 初步关阀搜索 |
3.6.4 确定最佳关阀方案 |
3.6.5 确定影响区域 |
3.6.6 关阀分析的程序实现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升级后供水管网GIS系统的应用 |
4.1 系统上线准备 |
4.2 阀门管理的应用 |
4.2.1 阀门档案管理 |
4.2.2 阀门巡线管理 |
4.2.3 阀门现场维修管理 |
4.3 管网事故处理案例分析 |
4.3.1 漏损区域判定 |
4.3.2 进入抢修流程 |
4.3.3 进行关阀分析 |
4.4 运行效果及社会效益 |
4.4.1 运行效果分析 |
4.4.2 降低对用户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系统界面截图 |
附录 B 监测点压力报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现实矛盾和技术选择分析路径 |
2.1 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研究的基本范畴 |
2.1.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
2.1.2 技术和技术体系 |
2.1.3 新型城镇化技术体系 |
2.1.4 STS视域的技术选择 |
2.2 中国城镇化的历史简述和面临的现实矛盾 |
2.2.1 中国城镇化历史发展轨迹 |
2.2.2 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现实矛盾 |
2.3 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的原则和路径分析框架 |
2.3.1 技术选择的一般原则 |
2.3.2 解决新型城镇化现实矛盾的技术选择原则 |
2.3.3 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分析框架 |
第3章 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的路径——价值分析 |
3.1 新型城镇化价值主体扩展 |
3.1.1 农村人与城市人的利益统一 |
3.1.2 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统一 |
3.1.3 个体与群体的利益统一 |
3.2 新型城镇化的客体价值目标 |
3.2.1 新型城镇化是社会生活美好 |
3.2.2 新型城镇化是生活空间宜居 |
3.2.3 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发展适度 |
3.3 基于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的价值评价标准 |
3.3.1 社会价值评价标准——和谐 |
3.3.2 生态价值评价标准——绿色 |
3.3.3 功效价值评价标准——智能 |
第4章 实现新型城镇化价值赋予的重点技术领域 |
4.1 城镇综合规划技术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和谐价值的保证 |
4.1.1 城镇综合规划技术的和谐价值赋予——为纲 |
4.1.2 城镇综合规划技术是硬技术与软技术的综合 |
4.1.3 发展城镇综合规划技术的思考 |
4.2 绿色技术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生态价值的路径 |
4.2.1 绿色技术的生态价值赋予——为本 |
4.2.2 中国新型城镇化绿色技术的现状及问题 |
4.2.3 国际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启示 |
4.3 智能化技术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功效价值的手段 |
4.3.1 智能化技术的功效价值赋予——为魂 |
4.3.2 从信息技术到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逻辑 |
4.3.3 智能化技术在新型城镇化发挥作用的空间 |
第5章 辽阳县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 |
5.1 辽阳县城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
5.1.1 辽阳县传统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
5.1.2 辽阳县城镇化发展的困境 |
5.1.3 辽阳县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 |
5.2 以综合规划技术统领新型城镇化的实践 |
5.2.1 辽阳县以往规划技术的得失 |
5.2.2 新型城镇化规划设计中的价值目标和设计思路 |
5.2.3 实现新型城镇化和谐价值的思考 |
5.3 以绿色技术促进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建设 |
5.3.1 辽阳县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
5.3.2 辽阳县新型城镇化必然秉持的绿色发展理念 |
5.3.3 以绿色技术化解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矛盾 |
5.4 以智能化技术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发展 |
5.4.1 辽阳县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5.4.2 辽阳县新型城镇化对智能化技术的需求 |
5.4.3 辽阳县智能化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展望 |
5.5 新型城镇化重点技术领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
5.5.1 加强规划设计的民主化进程 |
5.5.2 以软技术促进技术产业化的技术扩散 |
5.5.3 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政府统筹与市场化运作结合 |
5.5.4 强化城镇规划部门、环保部门和工信部门工作的统筹 |
第6章 结论 |
6.1 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路径及重点技术领域 |
6.1.1 新型城镇化的价值评价标准 |
6.1.2 基于价值评价标准的技术选择 |
6.1.3 结合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技术选择探索 |
6.2 未来研究的可能进路 |
6.2.1 以三大技术引领的新型城镇化技术体系建构 |
6.2.2 新型城镇化STS研究的未来发展空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5)可持续建设视角下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相关理论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山地小城镇建设的相关文献综述 |
2.2.2 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及评价的相关文献综述 |
2.2.3 基础设施投资相关文献综述 |
2.2.4 文献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3 山地小城镇主要基础设施及投资现状研究 |
3.1 山地小城镇主要基础设施类型界定 |
3.1.1 山地小城镇基础范畴 |
3.1.2 山地小城镇主要基础设施识别 |
3.2 山地小城镇主要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与建设内容 |
3.2.1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与建设内容 |
3.2.2 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要求与建设内容 |
3.2.3 垃圾处理设施的处理模式与建设内容 |
3.2.4 供水设施的建设要求与建设内容 |
3.2.5 燃气设施的建设要求与建设内容 |
3.3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现状 |
3.3.1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现状 |
3.3.2 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现状 |
3.3.3 垃圾处理设施的投资现状 |
3.3.4 供水设施的投资现状 |
3.3.5 燃气设施的投资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对可持续建设的作用研究 |
4.1 作用研究的逻辑路线 |
4.2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的障碍因素分析 |
4.2.1 因素识别 |
4.2.2 关键因素识别 |
4.2.3 关键因素分析 |
4.3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对可持续建设的影响分析 |
4.3.1 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的特性 |
4.3.2 基础设施投资对可持续建设的作用方式 |
4.3.3 各类基础设施投资对可持续建设的影响路径 |
4.4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对可持续建设贡献的评价 |
4.4.1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可持续贡献度的内涵界定 |
4.4.2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可持续贡献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3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可持续贡献度评价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可持续贡献度评价的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组合优化研究 |
5.1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组合优化的原理 |
5.1.1 投资组合优化的基本原理 |
5.1.2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动态投资的效应分析 |
5.2 投资组合优化方法 |
5.2.1 投资组合优化常用方法比较 |
5.2.2 蒙特卡洛模拟法 |
5.3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构建 |
5.3.1 模拟函数的确定 |
5.3.2 函数参数确定 |
5.3.3 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
5.3.4 优化模拟方式 |
5.4 本章小结 |
6 实证分析 |
6.1 案例背景 |
6.1.1 案例选取 |
6.1.2 建胜镇概况 |
6.1.3 建胜镇基础设施现状 |
6.2 主要基础设施投资可持续贡献度的测量 |
6.2.1 建胜镇基础设施投资可持续贡献度评价指标 |
6.2.2 指标权重的测算 |
6.2.3 各指标贡献值的评价 |
6.2.4 各类基础设施可持续贡献度的总体测量 |
6.3 主要基础设施投资可持续贡献度评价函数的确定 |
6.3.1 道路交通设施投资 |
6.3.2 污水处理设施投资 |
6.3.3 垃圾处理设施投资 |
6.3.4 供水设施投资 |
6.3.5 燃气设施投资 |
6.4 主要基础设施投资组合优化 |
6.4.1 优化模拟 |
6.4.2 研究结果检验 |
6.5 分析结果的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的障碍因素”调查问卷 |
B “建胜镇基础设施可持续贡献评价”表 |
C 建胜镇基础设施最优投资组合Matlab主要运算程序 |
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E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研究课题 |
(6)山地小城镇供水管网系统优化研究 ——以巍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山地小城镇供水研究的必要性 |
1.1.2 山地小城镇供水研究的紧迫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1 山地小城镇的概念 |
1.3.2 供水系统的概念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4.3 综述总结 |
1.5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区位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自然环境概况 |
2.1.3 社会环境概况 |
2.2 研究区域范围及选择原因 |
第三章 山地小城镇供水系统的特点 |
3.1 巍山县城供水系统现状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巍山县城供水现状分析 |
3.1.2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2 山地小城镇供水系统的特点 |
第四章 山地小城镇供水管网优化研究 |
4.1 基础数据的分析与研究 |
4.1.1 管网设计年限的确定 |
4.1.2 管网设计规模的确定 |
4.1.3 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确定 |
4.1.4 最小服务水头的确定 |
4.2 巍山县城供水管网系统优化布置方案的确定 |
4.2.1 输水管道能量分析 |
4.2.2 巍山县城输水管道布置 |
4.2.3 供水管网能量分析 |
4.2.4 巍山县城供水管网分区布置 |
4.2.5 分区优化后管网水压分析 |
4.3 山地小城镇管网分区优化研究 |
4.3.1 分区供水的优点 |
4.3.2 分区管网进水位置的确定 |
4.3.3 山地小城镇供水管网分区模式建议 |
第五章 山地小城镇供水管网优化模型的研究 |
5.1 优化设计的目标 |
5.2 供水管网系统优化模型的基础式研究 |
5.3 山地小城镇重力供水管网系统优化模型研究 |
5.4 供水管网优化模型的求解过程 |
5.5 供水管网水力计算 |
5.5.1 巍山县城供水管网水力计算 |
5.6 应用Matlab软件求解优化模型 |
5.6.1 优化求解过程 |
5.7 巍山县城供水管网优化结果 |
5.7.1 优化数据 |
5.7.2 优化结果分析 |
5.8 山地小城镇供水管网系统的优化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陕西省武功镇供水水质污染分析及保障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1 小城镇供水水质污染研究现状 |
1.2.2 课题提出及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基本概念 |
1.3.2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3.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武功镇概况及供水现状 |
2.1 武功镇概况 |
2.1.1 地理人文 |
2.1.2 经济及发展规划 |
2.1.3 水文 |
2.2 武功镇供水现状 |
2.2.1 供水水源现状 |
2.2.2 供水设施现状 |
2.2.3 供水水质检测情况 |
2.2.4 用户用水现状及用水设施 |
3 武功镇水质污染主要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
3.1 武功镇水质污染主要原因分析存在问题 |
3.1.1 供水水源的污染 |
3.1.2 供水管网问题带来的污染 |
3.1.3 供水设施的二次污染 |
3.1.4 供水管理混乱 |
3.2 武功镇供水水源的保障措施 |
3.2.1 工程措施 |
3.2.2 非工程措施 |
3.3 供水管网水质保障 |
3.3.1 供水系统的设计优化 |
3.3.2 供水管网的改造 |
3.4 供水构筑物及供水水塔的水质保障 |
3.4.1 水质检测加强及处理技术改进 |
3.4.2 水塔水箱结构方面的改造 |
本章小结 |
4 供水水塔模型的建立与改造 |
4.1 CFD软件的介绍 |
4.1.1 软件介绍 |
4.1.2 软件在水力学方面的主要应用 |
4.1.3 软件的优点 |
4.2 供水水塔模型的建立 |
4.3 模拟前的假设 |
4.3.1 模拟前的假设 1 |
4.3.2 模拟前的假设 2 |
4.4 模型因素的确定 |
4.4.1 尺寸的确定 |
4.4.2 模型进水流速的确定 |
4.5 利用GAMBIT建立计算模型 |
4.5.1 确定求解器 |
4.5.2 创建水塔水箱模型主体 |
4.5.3 对建立水塔水箱内部区域划分网格 |
4.5.4 确定模型边界 |
4.6 利用ANSYS FLUENT14.5 进行仿真计算 |
4.6.1 网格导入和检查 |
4.6.2 创建计算模型 |
4.7 模拟结果分析 |
4.8 利用FLUENT计算结果对水塔水箱进行改造 |
4.8.1 在水塔水箱增加进水管 |
4.8.2 在水塔水箱侧壁对称增加进水管 |
4.8.3 最终改造结果 |
本章总结 |
5 供水水塔改造与新建自来水厂的对比 |
5.1 供水水源的对比 |
5.2 供水管网的对比 |
5.2.1 针对相对小型的系统,使用范围较小 |
5.2.2 新建自来水厂 |
5.3 蓄水设施的对比 |
5.3.1 自来水厂清水池水流模拟 |
5.3.2 水塔水箱与自来水厂清水池对比 |
5.4 经济性比较 |
5.4.1 新建水厂造价 |
5.4.2 改造水塔造价 |
本章总结 |
结论及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8)PW自来水公司信息化整合规划及实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信息化整合相关理论 |
1.4.1 信息化整合采取的层次 |
1.4.2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整合 |
1.4.3 数据的整合 |
1.4.4 信息系统的整合 |
1.4.5 业务流程的整合 |
第2章 我国城市供水行业与信息化建设 |
2.1 我国城市供水行业的基本状况 |
2.1.1 我国城市供水行业的现状 |
2.1.2 我国城市供水行业的发展趋势 |
2.2 我国城市供水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状况 |
2.2.1 我国城市供水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
2.2.2 我国城市供水行业信息化建设现存的问题 |
2.3 产生“信息孤岛”的原因分析 |
2.3.1 技术上的原因 |
2.3.2 管理上的原因 |
第3章 PW自来水公司与信息化建设发展 |
3.1 PW自来水公司的简介 |
3.2 PW自来水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回顾 |
3.2.1 信息化建设第一阶段(合资前) |
3.2.2 信息化建设第二阶段(2002 年-2006 年) |
3.2.3 信息化建设第三阶段(2007 年-2011 年) |
第4章 PW自来水公司信息化整合的规划 |
4.1 PW自来水公司信息化整合的框架体系 |
4.1.1 供水调度平台 |
4.1.2 管网管理平台 |
4.1.3 客户服务平台 |
4.2 PW自来水公司信息化整合的规划思路 |
4.2.1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整合的规划思路 |
4.2.2 数据整合的规划思路 |
4.2.3 信息系统整合的规划思路 |
4.2.4 信息系统整合的规划思路 |
4.2.5 信息化整合的实施计划 |
第5章 PW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管理平台信息化整合的实施 |
5.1 PW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管理概况 |
5.1.1 管网所概况 |
5.1.2 其他供水管网管理相关部门概况 |
5.1.3 GIS系统概况 |
5.1.4 供水管网管理工作中现存的问题 |
5.2 PW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管理平台的规划设计 |
5.2.1 总体目标 |
5.2.2 建设思路 |
5.2.3 设计原则 |
5.3 PW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管理平台的实施 |
5.3.1 具体实施过程 |
5.3.2 采用的实施步骤 |
5.3.3 实施难点及解决措施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基于混沌理论的小城镇需水量预测方法的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需水量预测发展及现状 |
1.3 小城镇定义 |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5 预期结果 |
第2章 云南省小城镇概况 |
2.1 基本情况 |
2.2 水资源情况、水源状况 |
2.3 云南省小城镇基本特征 |
2.4 云南省小城镇供水现状 |
第3章 混沌理论 |
3.1 混沌现象及其发展 |
3.2 混沌的特性 |
3.3 混沌预测常用方法 |
3.4 混沌时间序列的应用现状 |
第4章 时间序列的混沌识别 |
4.1 概述 |
4.2 相空间重构 |
4.3 LYAPUNOV指数的计算 |
4.4 模仿分析 |
第5章 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神经网络预测 |
5.1 概述 |
5.2 BP神经网络 |
5.3 BP神经网络算法的改进 |
5.4 时间序列数据标准化处理 |
5.5 建立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5.6 建立误差评价指标 |
5.7 计算流程图 |
第6章 实例分析 |
6.1 数据样本采集及归一化处理 |
6.2 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BP网络预测步骤 |
6.3 实例计算 |
6.4 对比验证 |
第7章 总结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10)云南省小城镇供水安全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我国的供水安全问题 |
第二章 云南小城镇供水设施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
2.1 概述 |
2.2 云南典型城镇供水设施调查结果 |
2.2.1 地域情况 |
2.2.2 城市供水设施现状及供水特点 |
2.2.3 小城镇供水设施现状 |
2.2.4 景洪市小城镇供水设施存在的问题 |
2.3 云南小城镇供水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
2.3.1 人口规模小,供水规模小 |
2.3.2 供水普及率低 |
2.3.3 多数水源为地表水,易被污染 |
2.3.4 水厂设施不完善,水质不达标 |
2.3.5 现有管网使用年限偏长 |
2.3.6 管网布置不合理,供水安全性低 |
2.3.7 主要使用管材为钢管和铸铁管 |
2.4 小城镇供水安全问题 |
第三章 解决小城镇供水安全的对策措施 |
3.1 制定小城镇饮水安全评价标准 |
3.2 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合理选择供水水源 |
3.3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水厂设计 |
3.3.1 水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 |
3.3.2 水处理工艺单元的设计 |
3.4 优化供水管网设计 |
3.4.1 供水管网的秒流量 |
3.4.2 供水管网的布置 |
3.4.3 供水管网的计算 |
3.4.4 水压确定 |
3.4.5 管材的选用和安装 |
3.4.6 管网维护 |
3.4.7 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安全供水 |
3.4.8 制定合理的水价价格 |
第四章 小城镇供水设施发展与展望 |
4.1 建立小城镇饮用水安全标准体系 |
4.2 强化常规处理 |
4.3 实现区域供水 |
4.3.1 国内外区域供水概况 |
4.3.2 小城镇区域供水的必要性 |
4.3.3 小城镇区域供水的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
四、计算机技术在小城镇供水企业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互联网+”视角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研究 ——以茂林镇为例[D]. 陈屾. 广西大学, 2019(02)
- [2]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D]. 杜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3]江阴市供水管网GIS系统升级改造与应用[D]. 葛晓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4]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探究[D]. 马德勇. 东北大学, 2018(12)
- [5]可持续建设视角下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组合研究[D]. 佘渝娟. 重庆大学, 2018(09)
- [6]山地小城镇供水管网系统优化研究 ——以巍山县为例[D]. 张卫. 云南大学, 2017(05)
- [7]陕西省武功镇供水水质污染分析及保障措施研究[D]. 刘渊博. 西安工程大学, 2016(08)
- [8]PW自来水公司信息化整合规划及实践的研究[D]. 邬亮.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8)
- [9]基于混沌理论的小城镇需水量预测方法的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D]. 张先斌.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2)
- [10]云南省小城镇供水安全调查研究[D]. 卢蕾.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3)
标签:小城镇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组合优化论文; 城市选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