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作文教学改革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楚慧杰[1](2021)在《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语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与英语听、说、读技能相比,英语写作过程具有更复杂的心理、语言学和文化等机制,因而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国中学英语教师的难题。伴随着21世纪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学科育人理念的深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如何解决传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试价值倾向、过度依赖某种方法或模式和缺乏语言实践活动等问题,建构以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以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21世纪英语写作教学转型的研究课题。因此,为顺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更新对英语学科写作教学改革的需求,本研究在基于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反思、深化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需要及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思考之上,采用多学科视角,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及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理论基础阐释和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对拓宽我国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视域、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写作教学观和形成个人的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理论、以及丰富我国外语写作教学的理论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分析了英语写作教学的基本概念,认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就是通过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对社会、生活和学习所需的书面交流的技能,培养学生能够通过书面语言自由表达意义和进行交流的能力。英语写作教学对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促进语言知识内化和思维发展、重建学生的可能生活有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从写作的心理过程、语言哲学依据、文化基础和教学法基础四个部分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重点探索:揭示了英语写作的心理过程机制;语言的结构(语形)、语言的意义(语义)和语言的使用(语用)等语言逻辑关系;英语写作超越“工具性”通达“人文性”的文化内蕴,进一步明晰了英语写作教学的本质内涵;同时,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英语写作教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后方法论”视角的必要性,为构建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为进一步厘清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建构的现实基础和实践依据,本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从英语写作教学的育人价值、教学活动过程和教学方法等维度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展开调查。调查分别发放了 343份教师问卷和700份学生问卷,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发现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全面育人价值尚未落实;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功利化倾向明显,侧重应试训练;中学英语写作教学重形式,忽视了学生的活动与体验。经分析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知识本位”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应试教育现象普遍存在,教师缺乏系统的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本研究在阐述理论基础和揭示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教学理念、方法论和实现途径三个方面对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探索:一是对“知识为本”和“素养为本”两种不同课堂教学价值取向进行对比和分析,提出英语写作教学应坚持“素养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及其教学;二是在阐释“后方法”是对“方法”的一种超越与重建,后方法视角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是一种不局限于理论原则、注重情境、重视教师进行理论建构和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本的教学的基础上,倡导英语写作教学应打破以往英语写作教学中“迷信”某种固定原则、方法或模式的传统,建立一种强调教学活动的情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方法论视角,以复杂性的思维审视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解决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所遭遇的困境;三是提出了实现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的三个关键途径:提倡写作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出应通过写作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学习活动对学生写作技能的获得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写作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英语写作是基于跨文化理解的表达。对以“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的探讨,既需要从多学科的理论角度对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深入剖析,也需要基于教学实践进行反复、不断的探索。本研究对此进行尝试,以期望能探索出一条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写作教学之路。
张蓬[2](2021)在《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新式教育制度、白话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新文学作品教学等方面的分析,发掘新文学在酝酿、发生、发展中与“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影响。“新文学”借助教育制度奠定了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通过国文教科书编写加速了传播,影响了学生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奠定了其经典地位,同时“新文学”也全面推动了国文教育改革,加快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知识生产与传播、文学创作、经典形成等方面。为了清晰地呈现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文学”“教育”的双视角,以国文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尤其是“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经典形成,旨在通过以上分析促进当下文学教育中对“新文学”作品的正确认识和科学选择,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等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五章,尝试从现存国文教育制度文件、发行量大且出版权威的代表性国文教科书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史料分析,探究中学“国文教育”与“新文学”之间在文学传播、知识生产、经典形成、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章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制度演变的考察,论证了学制和教育宗旨的变迁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的媒介、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双潮合一”,确立了“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地位。第二章以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传播为研究内容,阐述了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文学如何通过国文教科书进行传播。其中政府教育部门的权力、教科书编写者的个人兴味制约着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筛选,也影响了新文学知识的生产。从1920年代“新文学”开始进入国文教科书,到1940年代战争背景下,“国定本”以党化教育的名义对新文学作品的排挤,再到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坚决选用新文学作品以反抗“国定本”的压制,都体现了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经典化形成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新文学对国文教学改革的促进。从“问题教学法”、“道尔顿制”实验到“精读”“略读”法,新文学选文帮助国文教育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新文学也促进了国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改革,教科书中的新文学作品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范文,不仅促进了学生现代文体意识的形成,也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被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得到了考试制度的官方认可,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第四章分析了新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与国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新文学作家倡导白话文,自主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带去新文化、新思想。从教经历也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素材,他们将自己的教育理想诉诸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新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国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加速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第五章探讨了国文教育在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现代语文教科书中那些不可缺少的现代文学“经典篇目”,其“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的经典本质外,在经典形成的过程中,还有教育、政治等其他外部力量的参与,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对于“新文学”来说,“国文教育”是一个最佳的传播途径。清末以降的学制改革和教育宗旨演变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领域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教育的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新文学与国文教育的全面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借助国文教育这一途径,推行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想,促进了现代文学审美观念及书写范式的形成。但是受到教育权力机制的约束和教育者个人视野及志趣的影响,国文教育对新文学存在着“限制性”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新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二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文学促进了国文教学改革,引领了民国教育的新风尚,加速了其现代化进程。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新文学选文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文体意识,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国文教育中被强化,新文学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典”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家萍[4](2020)在《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高考作文命题”作为高中作文教学研究中的一个切入点,以高中作文教学者的观察视角来分析高中作文教学现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如何对教学现状进行优化改进提出一系列的教学策略,以此来深入探究高考作文与高中作文教学之间的关联性。一方面,高考作文是对作文教学效果的最终反馈和显性证明,一定程度上指导并且制约着高中作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高中作文教学又为高考作文的成果展现打下基础,高考作文本质上是对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测量和评价。本论文主要从三个部分来论述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较为具体地表明以高考作文命题为切入点来进行高中作文教学研究的缘由及学术价值,凝聚着重大的教育实践意义。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干内容,根据2010年—2019年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特点,总结出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类型与材料取舍、写作要求与价值取向,然后对高中教师作文教学现状、高中生作文写作现状分别进行调查研究。其次,基于高考作文命题走向下对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两大主体分别进行概括分析,以此诠释当下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部分教学问题。最后,从高考作文命题走向认知谈到了作文教学观,提出了作文教学情感提升策略、作文教学认知提升策略和作文教学写作训练策略,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考作文核心目标的要求,在对高考作文命题走向有了整体认知的基础上,精准细化总结出相应的高中作文教学策略,以此明确作文教学指导方向。第三部分是结语,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再次肯定了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的研究对一线作文教学的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也期望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一些解决思路,同时也希望能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促进作用。
王庆庆[5](2020)在《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梁启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在其长期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有机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后产生的,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梁启超基于强国新民之目标提出的以现代人格为核心的智育、情育、美育三者结合的教育观,体现了其着眼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也对当代教育具有借鉴与启发意义。反思当今教育,大多数学校过于强调智力教育、应试教育、升学教育,而忽略了学做人的素质教育。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而其中的语文教育更是一切教育的基石,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鉴于此,论文在梳理梁启超的语文教育思想基础上展开系统研究,深入挖掘其独特深刻内涵,揭示其对于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性意义与价值。论文聚焦于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梁启超的语文教育思想、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代语文教学的独特启示这三个中心问题依次展开论述。首先,在大致梳理梁启超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概述其语文教育思想。主要从梁启超教育思想的发展阶段与教育思想的来源两个方面梳理出其教育思想,进而厘清其语文教育思想;并指出其教育思想与语文教育思想在生成上具有的相同的理论与实践之基。其次,论述梁启超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从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的理论根基、语文教学策略、特色与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其理论根基是以“育人”为宗旨、以“德育”为轴心、以“美育”为灵魂,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语文教学策略在于注重语文学科特点并清晰定位、合理选编国文教材;遵循语文教学一般原则,包括启发式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等;摸索教学方法、探究实施途径(主要体现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这两大板块);特色体现为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掺杂一定的文学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梁启超的语文教育思想,是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产生的,其所带来的意义价值对他周围乃至同时代其他语文教育家都有很大影响。最后,探讨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主要论述其对于当下的语文教学理念的启示在于以语文教学目标为核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于阅读教学的启示在于以核心素养为根本,推动阅读教学向多文本教学扩展;对于写作教学的启示在于促使作文向更科学更系统的方向发展。因此,论文在尽可能多方搜集梁启超教育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梁启超的语文教育做一个铺垫,然后再细化到对梁启超的语文教育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论述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又结合当今“立德树人”的大背景,寻找出解决当今语文教学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希望能对处于改革时期的语文教师解决教学中面临的一系列相关问题起到一定的启迪与指导作用,并以此来推动语文教学的长足发展。
郑德滢[6](2020)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考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与选拔的大型考试,对高中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尤其是作文部分,其分值大且对学生能力要求高而一直备受关注。随着2017年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的全面铺开,2020年建成具有中国特色高考制度的到来,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毫不夸张的说,作文教学的好坏与学生高考语文成绩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如何切实有效的开展作文教学,更好的把“考”与“教”相结合,已然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历史背景出发,通过把握高考作文命题规律,找寻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深入挖掘高考改革体制下高中作文教学的问题与不足,以此探索出一套实用且高效的作文教学策略。基于此,本文以广东省云浮市三所高中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等方式进行研究,主要内容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的研究缘起及意义,归纳和整理了当前新高考下作文教学的研究成果,并从相关文献中获得启示。第二部分是阐述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及其与作文教学的关系。通过分析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包括对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概念的界定,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的变化、命题特征的概述,预测出新高考下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势。浅析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并归纳总结出在此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对高中作文教学影响。第三部分是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笔者通过在学生群体中派发问卷以及对师生进行访谈的方式了解作文教学现状,发现学生对新高考政策欠缺了解。同时,一线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学生方面主要有“审题不当,思维狭隘”、“文体训练单一且欠缺规范”和“对生活积累少,素材内容陈旧肤浅”三大问题。教师方面的问题表现在了忽视教材资源的利用价值;教学方式单一,语文活动流于形式;作文评改欠缺有效性等三个方面。据此,笔者对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析因,为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奠定现实基础。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的重要章节。结合作文教学问题,围绕高考作文命题特点,以此论述开展作文教学的策略。第一,加强师生对新高考和新课标的研读,教师作文教学要落到实处。语文是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兼容,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学科,而语文能力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考试,似乎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则“题在书外,功在书内”。因此,教师不仅要把政策与要求落到实处,还需对学生加强新高考与新课标的解读与普及,让学生重视语文学习,破除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偏见。第二,加强思维训练,提升作文品质。无论是时代的发展,还是课标,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要求,新高考背景下,从立意到行文,都离不开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因果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精准深刻立意;强化纵向思维训练,增强学生作文逻辑性;注重辩证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突破狭隘的思维定式,防止掉入“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学生作文增色添彩。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把学生置身于一些真实具体的情境中,帮助他们完成高阶认知,多方面全方位的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第三,规范作文文体,训练有的放矢。笔者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发现,学生对文体特征欠缺认识,绝大部分学生对文体知识一知半解,这种淡薄的文体意识导致了学生作文文体杂糅,欠缺规范。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优化以文体类型为中心的作文教学计划,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有的放矢的开展作文文体训练。第四,加强生活感悟,注重时代积累。高考作文命题内蕴丰富,涉及面广,教师在引导学生生活化写作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着眼现实,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在鼓励学生参与生活的同时,要积极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把生活内容当作一门课程去学习。除此之外,还应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每个人都不是社会独立的个体,我们要把自己的利益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第五,重视教材,挖掘利用。由于高中生课业压力大,课程任务繁重,学生能自由分配时间从而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是有限的,加之学生的兴趣阅读与质量阅读不匹配,导致学生的高质量阅读十分短缺。因此,教师可以发挥好语文课本的学习价值,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作文语言表达能力,聚焦语用,先求通再求好;再者,熟读课文,正本清源,概括、凝练课本中可供运用的作文素材;接着,在立足课文的基础上,以读引读,加强阅读的课内外联系,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最后,读写结合,把汲取与表达相统一,实现开阔学生视野,以读促写的目的。第六,丰富教学形式,开展多样活动。作文教学不应拘泥于课堂,而要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丰富作文教学形式,如把作文教学与课本剧表演相结合,“读、写、演”三位一体,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即兴表演能力,打造多样的作文教学课堂;亦可以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展研究性写作活动,转变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观念,引导学生关注与参与社会实践。第七,量化评分标准,高效讲评改。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高效的讲评有利于加深学生的作文印象,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本文从“作文评语要用心”“作文评改有标准”“作文要不厌其改”三个方面优化作文评改环节,始终把“一切都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与素养”的原则作为选择评改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语。总而言之,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通过探究新高考下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把握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二者的关系,找寻出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为高中作文教学发展带来积极作用。
赵欢[7](2020)在《小学语文复习课中的因水平而教 ——一个行动研究的视角》文中认为因水平而教是指根据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而进行差别化教学,按照学生的现有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让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以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强调充分发挥学生差异性、针对性、发展性、自由性的特点,按学生现有水平进行分层教学,为不同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因水平而教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与教学策略革新,是对因材施教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具有提高课堂效率,推动教育向个性教育、分流发展、自由生态发展的时代价值。研究立足于自我效能感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因材施教理论,以H小学为研究对象,采用行动研究法,对语文复习课改革的成效、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教学改革策略。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因水平而教的研究现状、意义、思路及方法的阐述。第二部分,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从自我效能感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因材施教理论视角探讨因水平而教内涵、特点、影响因素和实践意义。第三部分,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复习课中的研究设计与实践行动概况。首先对因水平而教的学生和复习课的基本内容进行介绍,其次对行动的内容、信源、步骤进行介绍,接下来结合行动前的学情和学生情况,对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进行应用分析,基于此提出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的行动设计。第四部分,第一阶段行动研究。主要以阅读和习作表达这两个部分的复习内容进行策略实践行动研究,展示了阅读复习中的《体会人物形象》的设计与实践。第五部分,第二阶段行动研究。主要在实践中完善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的应用,进行复习课《积累运用&反问句》的设计和实践,观察应用效果,总结在复习课中的教学建议,进一步推动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的实践应用。第六部分,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行动研究的结论分析。经过两轮的行动实践,关于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应用的行动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时间、行动研究的条件等限制,研究过程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七部分,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的改进对策。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维度提出因水平教教学策略的改进途径。
梁茜[8](2020)在《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对社会平等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人们在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更高层次的公平。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并展开的,过程属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因此,对于教育公平的理解也应建立在“过程”的基础之上。瑞典教育学家胡森认为教育过程是指学生入学之后所接受的教育的中间性阶段,过程公平意味着以平等为基础,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所采取的不同对待方式。本文认为,这种“平等基础上的差异对待”不仅指向狭义层面的师生交往,也涵盖了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资源分配和程序执行过程,正是这些过程描绘了学校教育的真实风貌,也构成了审视教育公平的具体情境。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高中入学率不断提升,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获得高中教育的“入场券”的前提下,学生是否能够进一步享有足够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过程亟待关注,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考察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然状态和现实困境,以期为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公平提供建议与思考。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教育公平理论的梳理,从公平的“维度-程度”视角来分析普通高中学校的教育资源分配过程、教育程序执行过程和人际互动过程,以平等对待、弱势补偿和差异引领三种层层递进的公平“尺度”来考量不同教育过程场域中公平的实现程度、困境表现及成因机制。在具体的研究范式中,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力求在分析问题时使两者互为补充、互相验证,综合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比较法,对我国19个省份的15000余名普通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60余名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深度的访谈,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资料,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然现状、群体间差异、公平困境、相关的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研究发现:第一,教育过程公平的程度在不同的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班级之间和个体之间均具有显着差异,其中,校际之间的差异大于区域之间,个体之间的差异大于区域、校际和班级之间,由此可以推断目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公平的矛盾主要存在于生生之间和学校之间,对于公平的关注应从促进区域均衡逐渐转向促进校际均衡和提升学生的个体公平感。从公平的影响因素来看,当前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受到“家庭资本”这一先赋性因素的影响较小,受到“学校资本”,包括师资水平、班级规模、学校层次、班级层次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学生个体的学习信念感对教育过程公平也有显着影响。第二,在教育过程公平不同维度的表现中,分配公平中的资源配置维度、程序公平中的权利自主维度和互动公平中的差别对待维度的得分较低,结合访谈资料对于相关困境进行梳理,发现资源配置方面的困境表现为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改革配套的资源补偿不足;权利自主方面的困境主要表现为程序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的隐性分层以及学校对学生自主选择权的干预和剥夺;平等基础上的差别对待是当前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主要的难点与痛点,研究结果表明囿于资源匮乏和理念偏差等原因,在学校内部的师生互动中,基本的“平等对待”问题尚待改善,基于不同学生个性和需要的“差别对待”更难以落实。第三,受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启发,普通高中教育过程不公平的困境成因可以归纳为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以及文化认知性要素。其中,规制性要素体现为缺乏多方参与和精准调研的“自上而下”教育政策逻辑、“以县为主”的管理与财政体制的严峻挑战以及教师考核制度的负向影响;规范性要素体现为普通高中承担的功利性社会责任和舆论、学校管理者引领的“分数至上”的师生行为规范以及教育评价导向变迁的路径依赖;文化-认知性要素体现为学校内部的文化区隔、教师个人的公平理念、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消极参与等因素对于互动过程公平的消极干扰。基于以上研究发现,从优化教育制度设计与执行过程、提升教育资源供给的质与量、以差异公平理念引领高中育人改革实践和重视学校内部的互动公平四个方面思考促进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可能性建议,综合制度公平、理念公平、资源公平和关系公平的视角,探索以教育过程公平理念指导普通高中教育在评价方式、资源供给方式、学校管理方式转型的可能性路径,为促进我国高中教育走向“公平而有质量”提供支持。
高敏[9](2020)在《基于青春文学阅读的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提高写作能力对初中生当下语文学习以及未来自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实际上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发展水平并不乐观,写作教学成效也不尽人意。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对“阅读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这一观点早已达成共识,但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将目光更多地锁定于课内阅读资源,忽视了课外阅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课外学习资源的浪费。青春文学作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类课外读物,其势头不但没有因为教师的“封杀”而消减反而愈演愈烈,如何巧妙引导青春文学的阅读是语文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之一。综合以上情况,本文尝试将青春文学作为写作教学资源,结合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将其引入到语文写作教学中,落实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青春文学与写作能力相关学理阐释部分。在这一章中,首先界定青春文学概念并进行概念辨析,梳理青春文学发展历程,总结青春文学自身特点;其次对写作能力进行概念阐述,并整理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的目标;最后阐释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心物同形理论”与“言语生命动力学”写作教学观,为后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阐述青春文学对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可行性。从青春文学写作理念源头(“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青春文学文本内容以及青春文学读写个体三个层面出发,从理论上个分析得出青春文学确实能够有效培养初中生写作能力。第三章为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部分。使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等调查方法,对初中生青春文学阅读现状和写作能力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大部分初中生热衷于青春文学阅读并受其影响,从青少年亚文化、共时写作以及教师与家长这三个层面现状作进一步分析后得出,阅读青春文学顺应文化发展潮流和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青春文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大多数教师与家长在缺乏深度考量的情况下就强行禁止学生阅读此类读物,违背客观发展规律。此外,通过调查初中生写作能力发展现状发现,教师写作教学观念陈旧、写作教学方式老套、写作教学资源稀缺、学生写作兴趣贫乏、学业压力大等都是导致学生写作能力水平低下的原因。第四章是本文研究重点,主要进行了写作教学原则及写作教学策略研究。提出三条教学原则:转变阅读教学观念——以写为本、精选青春文学文本——为写择读、解读青春文学文本——以写悟读;最后提出五条具体教学策略:触发情思,点燃写作欲望;品读文本内容,激活写作思维;组织比较评价,深化写作理解;揣摩文本形式,丰富写作表达;落实写作实践,精进写作能力。第五章为教学实践及思考部分。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择取蔡崇达《海是藏不住的》一文作为写作教学文本,在教学实践中深化本文研究,并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以及教学展望,为青春文学进入语文课堂总结经验。将青春文学引入语文写作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的写作能力,还对促进初中生青春期身心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疏导不良影响等具有积极意义。促进初中生正确阅读观与人生价值观地形成,更实现了现当代文学与语文教学两大研究领域巧妙地融合。
王建强[10](2020)在《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教学质量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方面,也是学校教学的重点改革方面。小学作文课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对于农村语文课程而言,作文教学的开展缺乏主动性,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也较为落后,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二、深化作文教学改革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化作文教学改革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一、源于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反思 |
二、基于深化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需要 |
三、出于对英语写作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思考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概念与价值 |
第一节 英语写作的概念 |
一、写作的概念 |
二、第一语言写作、第二语言写作与外语写作的区别 |
三、英语写作的概念 |
第二节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概念 |
一、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概念及目的 |
二、英语写作教学与阅读及口语教学的关系 |
第三节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价值 |
一、夯实学生写作基础,为其终身发展做准备 |
二、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 |
三、发展学生思维 |
四、全面提升英语教学水平 |
五、重建学生的可能生活 |
第二章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写作的心理机制 |
一、写作的心理转换理论 |
二、写作过程的“阶段模式” |
三、写作过程的“认知模式” |
四、知识陈述和知识转换模式 |
第二节 写作的语言哲学依据 |
一、语言逻辑概述 |
二、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及其“语言能力” |
第三节 写作的文化基础 |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二、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 |
第四节 写作的教学法基础 |
一、几种主要的写作教学法 |
二、“后方法”语言教学 |
第三章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第二节 调查过程与结果分析 |
一、调查过程 |
二、结果分析 |
第三节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全面育人价值尚未落实 |
二、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功利化倾向明显,侧重应试训练 |
三、中学英语写作教学重形式,忽视了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
第四节 归因分析 |
一、“知识本位”教学思想根深蒂固 |
二、应试教育现象普遍存在 |
三、教师缺乏系统的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
第四章 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理念 |
第一节 素养为本的价值取向 |
一、“知识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
二、“素养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
第二节 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目标 |
一、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的具体要求 |
二、课程标准中的文化知识与英语写作教学 |
第五章 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方法论:后方法视角 |
第一节 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要义 |
一、后方法教学与折中主义教学 |
二、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要义 |
第二节 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特征 |
一、情境性 |
二、开放性 |
三、创造性 |
第三节 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学生与教师 |
一、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者 |
二、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教师 |
第六章 实现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关键途径 |
第一节 尊重学生主体,激发写作兴趣 |
一、写作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
二、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写作兴趣 |
第二节 通过活动提高写作能力 |
一、活动及英语学习活动 |
二、英语写作学习活动 |
三、注重“学习活动”设计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 |
第三节 培养中学英语写作中的跨文化理解 |
一、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
二、基于跨文化理解的英语写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2)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知识身份”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文学”演变 |
一、晚清学制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奠基 |
二、民初教育改革对“文学教育”地位的确定 |
三、“五四”时期教育制度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强化 |
第二节 新文学与国文教育“联姻” |
一、“言文一致”的必然结果 |
二、文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
三、“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利益共谋 |
第二章 新文学以国文教科书为媒介的传播 |
第一节 192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新文学兴味的体现 |
一、《白话文范》的“新思潮”倾向 |
二、《初中国语文读本》的新文学经典倾向 |
三、《初级国语读本》的“新文学理念”倾向 |
四、编者个人因素对新文学选文编排的影响 |
第二节 193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文学教育”观的转变 |
一、“新思潮”的延续与深化 |
二、“文艺性”的强调与凸显 |
三、从“文学”到“文章” |
第三节 1940 年代国文教科书中新文学的“遮蔽”与“反抗” |
一、“国定本”对“新文学”的有意遮蔽 |
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对“新文学”的坚持 |
三、国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特征 |
第三章 新文学对国文教育改革的推动 |
第一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阅读教学改革 |
一、“人生问题”选文引发“问题教学法” |
二、艺术性选文引发“道尔顿制”教学实验 |
三、新文学教育引发“精读”“略读”改革 |
第二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写作教学改革 |
一、语体文作文观的形成 |
二、写作教学内容的明确 |
三、写作指导方法的转变 |
第三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考试改革 |
一、考核方式的改变 |
二、考核内容的改变 |
第四章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创作与国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
第一节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
一、周氏兄弟的“儿童本位”思想 |
二、叶圣陶与朱自清的国文教育观 |
第二节 国文从教经历对新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以学生为假想读者群的“范文式”创作 |
二、以抒发个人教育理想为目的的创作 |
三、从教经历影响在作家写作风格中的体现 |
第三节 新文学中的“教育书写” |
一、以“教育批判”为主题的创作 |
二、以“儿童为本”的创作 |
三、为教育助力的新文学读物编辑 |
第五章 国文教育视野下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反思 |
第一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 |
一、散文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二、小说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三、新诗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四、戏剧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第二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成因 |
一、符合选文标准 |
二、具有教学价值 |
三、文化斗争需要 |
四、自我经典化努力 |
第三节 国文教育对新文学“经典”产生的影响 |
一、节选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二、删改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三、教学阐释对原作的影响 |
四、教育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文参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及新文学选文篇目 |
后记 |
(4)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考作文命题走向与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
第一节 高考作文命题走向 |
一、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类型与材料取舍 |
二、高考作文命题的写作要求与价值取向 |
第二节 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
一、高中教师作文教学现状调查 |
二、高中生作文写作现状调查 |
第二章 基于高考作文命题走向下的作文教学主体分析 |
第一节 教师主体 |
一、语文教师写作教学素养 |
二、语文教师作文评改素养 |
第二节 学生主体 |
一、自主阅读与作文写作 |
二、文化传承与作文写作 |
第三章 高考作文命题走向认知与高中作文教学策略 |
第一节 高考作文命题走向认知与作文教学观 |
一、高考作文命题走向认知与发展 |
二、语文核心素养与作文教学观 |
第二节 作文教学情感提升策略 |
一、育人教学为本,鼓励教学为主 |
二、明确教学导向,激发写作热情 |
三、树立科研精神,争做研究型教师 |
第三节 作文教学认知提升策略 |
一、深化作文教学认知 |
二、优化作文教学内容 |
三、完善作文评价指导 |
第四节 作文教学写作训练策略 |
一、审题立意与鉴赏审美训练 |
二、素材积累与高考视角训练 |
三、写作情境与文体规范训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2010-2019年高考作文(全国卷)命题材料汇总 |
附录 B 关于高中生写作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 C 关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访谈提纲(教师访谈) |
致谢 |
(5)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梁启超教育思想的发展阶段与来源 |
第一节 梁启超教育思想的发展阶段 |
一、萌生期 |
二、发展期 |
三、成熟期 |
第二节 梁启超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来源于古典文化中的孔孟儒学 |
二、来源于近现代之交的多种思想 |
三、来源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 |
第二章 梁启超的语文教育思想 |
第一节 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的理论根基 |
一、宗旨在于育人 |
二、轴心聚焦德育 |
三、灵魂指向美育 |
第二节 梁启超的语文教学策略 |
一、注重国文特点合理选编教材 |
二、遵循语文教学一般原则 |
三、摸索教学方法探究实施途径 |
第三节 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的特色与影响 |
一、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的特色 |
二、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 |
第三章 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对语文教学理念的启示 |
一、从单纯知识传授到落脚“人”的本身 |
二、从过于重视智育到德育为先平衡发展 |
三、从忽视美育到注重“情感教育”、培养“趣味教育” |
第二节 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
一、创新教学形式 |
二、培养阅读兴趣 |
三、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
第三节 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
一、明确写作规则端正作文态度 |
二、重视写作指导聚焦作文组织 |
三、重视作文训练实施民主评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及其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
(一)新高考与高中作文教学 |
1.新高考制度改革 |
2.新高考与高中作文教学 |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
1.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变化 |
2.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特征 |
3.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发展趋势 |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的关系 |
(四)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影响 |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师生对新高考的认识和看法 |
1.学生方面 |
2.教师方面 |
(二)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
1.学生作文学习情况 |
2.教师作文教学情况 |
(三)高中作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 |
1.师生对新高考缺乏认识和了解 |
2.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
(一)加强师生对新高考的认识与了解 |
1.学生层面:加强对新高考政策的了解,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 |
2.教师层面:加强研读,做好普及,更新教学观念 |
(二)加强思维训练,提升作文品质 |
(三)规范作文文体,训练有的放矢 |
(四)加强生活感悟,注重时代积累 |
1.把生活内容当作一门课程 |
2.让身边人与事与时代紧密相连 |
(五)重视教材,挖掘利用 |
1.回归课文,强调语用 |
2.熟读课文,正本清源 |
3.立足课文,以读引读 |
4.重视课文,读写结合 |
(六)丰富教学形式,开展多样活动 |
(七)量化评分标准,高效讲评改 |
1.作文评语要用心 |
2.作文评改有标准 |
3.作文要不厌其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小学语文复习课中的因水平而教 ——一个行动研究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因水平而教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因水平而教的内涵、特点及影响因素 |
第三节 实施因水平而教的重要意义 |
第二章 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的研究设计与实践行动概况 |
第一节 行动研究基本信息 |
第二节 行动研究的设计 |
第三节 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的教学设计分析 |
第三章 第一阶段的行动研究 |
第一节 行动计划 |
第二节 行动实施 |
第三节 观察分析 |
第四节 反思总结 |
第四章 第二阶段的行动研究 |
第一节 行动计划 |
第二节 行动实施 |
第三节 观察分析 |
第四节 反思总结 |
第五章 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行动研究的成效分析 |
第一节 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应用的实施成效 |
第二节 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应用的问题剖析 |
第三节 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应用的问题归因 |
第六章 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因水平而教的教学内容优化路径 |
第二节 因水平而教的教学方法优化路径 |
第三节 因水平而教的教学组织优化路径 |
第四节 因水平而教的教学评价优化路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一:行动研究学生观察记录表 |
附录二:行动研究教师访谈记录表 |
附录三:第一阶段行动研究课堂教学实录 |
附录四:第二阶段行动研究课堂教学实录 |
附录五: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8)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 |
一、从起点公平到过程公平的教育发展趋势 |
二、从简单平等到个性关怀的公平理念深化 |
三、从效率优先到内涵发展的高中办学转型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主要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普通高中教育 |
二、教育过程 |
三、教育过程公平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问卷样本描述 |
二、访谈样本描述 |
三、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历史回顾:教育公平的溯源与脉络研究 |
一、阶级特权的式微与人权平等思想的启蒙 |
二、公立学校的普及与平等受教育权的保障 |
三、考试制度的确立与能力为本理念的深入 |
四、学生发展的需要与过程公平观的探索 |
第二节 概念检视:教育过程公平的内涵与结构研究 |
一、基于宏观政策视角的观点 |
二、基于课程与教学视角的观点 |
三、基于师生互动视角的观点 |
第三节 政策演进:普通高中教育公平的发展阶段研究 |
一、结果至上的功利主义公平阶段 |
二、规模扩充的数量公平阶段 |
三、聚焦过程的比值公平阶段 |
第四节 实践聚焦: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相关问题研究 |
一、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问题探讨 |
二、国外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问题探讨 |
三、影响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因素梳理 |
小结: 已有研究进展与局限 |
一、国内外已有研究的进展 |
二、待完善的研究局限与对本研究的生长点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公平的考量尺度 |
一、约翰·罗尔斯:资源的分配与补偿 |
二、罗伯特·诺齐克:平等的初始所有权 |
三、罗纳德·德沃金:选择的自由与保障 |
四、阿克塞尔·霍耐特:个性的承认与关怀 |
五、上述公平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二节 公平问题的分析视角 |
一、组织公平感理论 |
二、新制度主义理论 |
三、社会交往理论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一、教育过程公平的维度分析 |
二、教育过程公平的程度分析 |
第四节 研究工具开发与检验 |
一、问卷编制的步骤 |
二、测量指标的选取 |
三、问卷的试测和修正 |
四、访谈提纲的编写与资料编码 |
五、正式样本的描述及检验 |
小结: 研究框架的形成与阐释 |
第四章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然状态 |
第一节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总体情况 |
一、教育过程公平的分维度表现 |
二、学生的公平需求情况 |
三、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情况 |
第二节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群体间差异 |
一、区域层面的差异 |
二、校际层面的差异 |
三、年级层面的差异 |
四、班级层面的差异 |
五、个体层面的差异 |
第三节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影响因素 |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与说明 |
二、先赋性因素的影响 |
三、自致性因素的影响 |
小结: 数据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困境表征 |
第一节 分配过程不公平 |
一、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
二、资源供给的不充分 |
三、改革配套的资源补偿不足 |
第二节 程序过程不公平 |
一、制度本身的公平性争议 |
二、知识传递中的隐性分层 |
三、对学生自主权利的干预与剥夺 |
第三节 互动过程不公平 |
一、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现实矛盾 |
二、对低成就学生群体的漠视与放弃 |
三、人际交往中的刻板印象与标签效应 |
第六章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困境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规制性要素 |
一、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逻辑 |
二、低重心管理体制的压力演绎 |
三、教师考核制度的负向影响 |
第二节 规范性要素 |
一、普通高中承担的社会责任与舆论 |
二、学校管理者引领的师生行为规范 |
三、教育评价导向变迁的路径依赖 |
第三节 文化-认知性要素 |
一、教师的个体化公平观念与经历 |
二、学校内部的文化区隔与排斥 |
三、学生的消极参与及教师的负面期望 |
第七章 促进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现实策略 |
第一节 优化制度设计与执行过程 |
一、弱化分数至上的高中升学奖励机制 |
二、健全“上下互动”的政策执行机制 |
三、构建为教师减负增能的考核评价体系 |
第二节 提升教育资源供给的质与量 |
一、鼓励高中学校集群发展 |
二、以信息技术资源弥合师资差距 |
三、重视学生的资源选择偏好 |
第三节 强化高中育人改革的差异公平观 |
一、促进课程中的普职要素融通 |
二、鼓励从分层走向分类的特色高中建设 |
三、优化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生涯教育体系 |
第四节 重视学校内部的互动公平 |
一、塑造良好的公平文化氛围 |
二、以公平三原则指导教育实践 |
三、关注学生的公平观与公平体验 |
结语: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之处 |
第四节 余论与展望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附录一、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调查问卷 |
附录二、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访谈提纲 |
附录三、量表的独立样本T检验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基于青春文学阅读的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青春文学与写作能力相关学理阐释 |
一、概念界定 |
(一)青春文学 |
(二)写作能力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一)心物同形理论 |
(二)“言语生命动力学”写作教学观 |
第二章 青春文学对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
一、青春写作理念源头:直指语文教学改革和写作能力培养 |
二、青春文学文本内容:巧妙利用“双刃剑” |
(一)充分发挥作品优势 |
(二)巧妙转化作品劣势 |
三、青春文学读写个体:关照身心发展,推动初中生良性生态逆补 |
第三章 初中生青春文学阅读与写作能力发展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初中生青春文学阅读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初中生青春文学阅读现状调查 |
(二)初中生青春文学阅读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二、初中生写作能力发展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初中生写作能力发展现状调查 |
(二)初中生写作能力发展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青春文学对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教学原则及教学策略 |
一、青春文学对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教学原则 |
(一)转变阅读教学观念——以写为本 |
(二)精选青春文学文本——为写择读 |
(三)解读青春文学文本——以读悟写 |
二、青春文学对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一)触发学生情思,点燃写作欲望 |
(二)品读文本内容,激活写作思维 |
(三)组织比较评价,深化写作理解 |
(四)揣摩文本形式,丰富写作表达 |
(五)落实写作实践,精进写作能力 |
第五章 青春文学对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教学实践及思考 |
一、教学实录 |
二、教学反思 |
三、教学展望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专着 |
致谢 |
(10)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中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
(一)应对考试的教学目的 |
(二)相关的教育人员缺乏作文指导与评改的能力 |
(三)阅读面不广,缺少写作经验 |
二、农村中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
(一)从培养写作兴趣入手,把加大写作总量作为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 |
(二)建设资深的教师团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三)把扩大阅读作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 |
三、结语 |
四、深化作文教学改革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D]. 楚慧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D]. 张蓬.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研究[D]. 李家萍. 河南大学, 2020(02)
- [5]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 王庆庆. 河南大学, 2020(02)
- [6]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研究[D]. 郑德滢.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小学语文复习课中的因水平而教 ——一个行动研究的视角[D]. 赵欢. 三峡大学, 2020(06)
- [8]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研究[D]. 梁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9]基于青春文学阅读的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研究[D]. 高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J]. 王建强. 华夏教师,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