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INi_5-C_6H_6浆液体系液相苯加氢反应动力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万静[1](2021)在《复合镁系储氢村料催化二苄基甲苯加氢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氢的安全储运是氢能推广应用的主要掣肘之一,寻求具有高储氢量的材料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氢浆(Hydrogen Slurry)为储氢合金与有机液体氢载体(Liquid Organic Hydrogen Carriers,LOHCs)通过机械混合制备而得的储氢浆液,现有的氢浆体系多由稀土及氢化物与苯、甲苯等组成,而稀土及其氢化物储氢量低,苯、甲苯等材料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较差、沸点低、具有生物毒性。为提升氢浆的储氢量,改善LOHCs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扩大氢浆的可应用范围。首先,本论文选择具有高沸点(~390℃)、无生物毒性、具有高储氢量的二苄基甲苯(Dibenzyltoluene,DBT,6.2 wt%)与复合镁系储氢材料(16wt%LaNi5-Mg 的氢化物,6.6 wt%,以下用LM替代)组成双相复合体系以提升氢浆的储氢量并扩大氢浆的可应用范围;其次,通过向氢浆体系中引入LM,优化DBT的加氢动力学性能,并筛选出LM中的主要催化相,降低氢浆体系的最佳加氢温度;最后,综合运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氢谱等测试方法对材料微观形貌、初始放氢温度、物相组成、空间结构的变化进行研究,通过测试氢浆的加氢动力学性能,探究氢浆加氢动力学性能改善的机理。采用机械球磨方法在氢气气氛下制备复合镁系储氢材料,通过分析其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球料比为100:1、转速为400 rpm、球磨时间为8 h的制备工艺条件下,LM的物相组成为MgH2、Mg2NiH4、LaH3。在不添加其它组分的条件下,对DBT进行加氢动力学实验,研究反应温度对其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的升高可使DBT加氢速率上升,但提升效果不明显,当反应温度为240℃、初始氢压为6 MPa时,DBT的10 h加氢量为0.1 wt%;当反应温度升至330℃、初始氢压为6 MPa时,DBT的10 h加氢量为1.3 wt%。论文对LM与DBT构成的双相复合储氢体系的加氢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M对DBT的加氢性能具有明显催化作用,且催化性能受氢浆体系的反应温度、固液比(LM与DBT的质量比)的影响。氢浆体系的加氢性能随着反应温度的持续上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固液比为1:50、初始氢压为6MPa时,对比反应温度对氢浆加氢性能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为300℃,氢浆20 h的加氢量为0.4 wt%;当反应温度为300℃,氢浆20h的加氢量为4.4wt%;当反应温度为330℃,氢浆20 h的加氢量为4.1 wt%。氢浆体系的加氢性能随着固液比的持续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反应温度为300℃、初始氢压为6MPa时,对比固液比的影响,当固液比为1:50时,氢浆20 h的加氢量为4.4 wt%;当固液比为1:15时,氢浆20 h的加氢量为5.1wt%;当固液比为1:10时,氢浆20h的加氢量为4.4wt%。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确认LM的催化相及催化机理,制备单一组分的MgH2、Mg2NiH4、LaH3,在固液比为1:15、反应温度为300℃、初始氢压为6 MPa的条件下,对不同组成的氢浆进行同样的加氢实验,组成为LM与DBT的氢浆10h的加氢量为4.3wt%;组成为MgH2与DBT的氢浆10h的加氢量为0.4wt%;组成为Mg2NiH4与DBT的氢浆10 h的加氢量为4.2 wt%;组成为LaH3与DBT的氢浆10h的加氢为0.2wt%。结果表明,Mg2NiH4为LM的主要催化加氢相。DBT具有三个不饱和苯环,三个苯环以甲基相连,分别为侧环、中间环、侧环,本论文为了进一步确认氢浆中DBT的加氢过程,对不同程度的加氢产物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分析结果为DBT的加氢顺序始终为一端侧环先加氢,另一端侧环随之加氢,中间环最后进行加氢。
凡媛[2](2021)在《截短侧耳素类衍生物C-14位侧链结构改造及其衍生物的抑菌活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日益增加,使得目前应用的大部分抗生素疗效降低或无效,而进入临床中新的抗生素极少,因此,开发对耐药菌有效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新型抗生素刻不容缓。近年来,截短侧耳素(Pleuromutilin)类衍生物因其抑菌活性较高,且具有不易产生交叉耐药性等优点,已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通过对截短侧耳素C-14位侧链修饰,已成功研发出四种药物,其中泰妙菌素(Tiamulin)和沃尼妙林(Valnemulin)为动物专用药,主要用于临床上多种病原菌的感染;瑞他莫林(Retapamulin)为人用药物,主要用于皮肤局部感染或术后抗感染,而Lefamulin主要用于治疗成人由易感微生物引起的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CABP)。截短侧耳素类化合物完全实现了从兽用跨越到人用领域,表现出优越的临床前景。本研究首先以截短侧耳素为原料,通过对甲苯磺酰氯对其C-22位羟基进行活化,然后与4-羟基-2-巯基-6-甲基嘧啶在碱性条件下经亲核反应获得14-O-[(4-羟基-6-甲基嘧啶-2-基)巯乙酰基]姆体林(化合物3)。在化合物3的甲基嘧啶侧链上分别引入取代的氮原子和氧原子,合成了19种含有嘧啶侧链的新型截短侧耳素类衍生物。所有合成的中间体及目标产物均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结构表征。同时,获得了化合物5d和5i的单晶,通过X-射线衍射,进一步确证了该类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对所有合成的截短侧耳素衍生物进行了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化合物都有很好的抑菌活性,尤其以氮原子取代的衍生物(5a-5m)活性比氧原子取代的衍生物(6a-6e)活性好,其中化合物5c和5g对MRSA和其他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根据MIC实验结果,对活性较好的化合物5c和5g进行了MRSA的杀菌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5c对MRSA表现出较强的抑菌动力学曲线,且呈现出时间浓度依赖性。另外,对抑菌活性较强的化合物5c和活性较弱的化合物6d分别进行了分子对接模拟,研究它们与核糖体肽基转移酶中心(PTC)的结合方式。结果表明,在化合物5c和6d与核糖体PTC的结合中,氢键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柔性对接的结合自由能分别为-8.52 kcal/mol和-5.16 kcal/mol,化合物5c表现出较强的结合亲和力,该结果与其抗菌活性是一致的。通过建立MRSA系统性全身性感染小鼠模型研究化合物5c在体内的药效。结果表明,与泰妙菌素相比,化合物5c能够显着提高小鼠存活率(ED50=18.02 mg/kg),降低细菌肺组织的载菌量,改善感染小鼠肺组织的病理损伤。以TA97a、TA98、TA100、TA1535为实验菌株,通过Ames实验对5个剂量的5c进行了遗传毒性研究,在存在和不存在S9代谢活化系统的条件下,分别检测受试物的致突变性。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的回变菌落数比DMSO阴性对照组和5个药物剂量组的回变菌落数增加超过2倍以上,阴性对照组和5个药物剂量组之间无差别,且无剂量反应关系,表明化合物5c在本实验条件下无致突变性。
刘俊丽[3](2021)在《新型Pyxinol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为改善先导化合物pyxinol的药代动力学性质,进一步增强其药理活性,本论文在综述pyxinol和其衍生物、以及抗心肌缺血药物研究进展基础上,综合运用药物合成、生物活性筛选以及药代动力学等多项技术,高效制备了系列新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系统筛选了抗心肌缺血和抗心衰生物活性、早期评价了药代动力学参数,成功筛选出一个具有良好心脏保护作用的创新候选化合物。论文所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一)新型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的合成为避免所合成的衍生物脂溶性过强,论文采用28个碳的饱和脂肪酸,与pyxinol的C3/C12/C25-OH进行酯化,设计并合成了系列衍生物。通过理化性质分析、核磁共振及高分辨率质谱鉴定了32个衍生物的结构,包括:C-3位单酯化产物7个、C-12位单酯化产物7个、C-3,12位双酯化产物5个、C-12,25位双酯化产物6个、C-3,12,25位三酯化产物7个。除化合物1,7外,其余30个衍生物均为首次合成的新化合物。(二)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心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基于文献报道的先导化合物pyxinol具有良好的心脏保护作用,论文对所合成的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继续开展了心脏保护作用的评价及作用机制的探讨,主要包括抗心肌缺血和抗心衰两个方面的研究。1、对H2O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以H2O2刺激H9c2心肌细胞,建立体外心肌细胞损伤模型,采用CCK-8法测定32个脂肪酸酯衍生物对损伤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yxinol及其衍生物对H9c2细胞损伤呈现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活性强弱依次为C-3位单酯化产物>C-3,12,25位三酯化产物>C-3,12位双酯化产物>pyxinol>C-12位单酯化产物>C-12,25位双酯化产物,推断C-3位酯键对活性贡献最大,为主要活性基团。所有衍生物中,化合物5(3-己酰-pyxinol)对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最强,且呈剂量依赖性,可能是通过提高细胞内SOD活性、减少MDA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而减轻细胞损伤程度来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2、化合物5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采用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灌胃给予化合物5(5、10、20 mg/kg)。以心脏收缩力、心肌梗死面积、LDH、AST、CK、c Tn T、MDA及SOD为评价指标,考察治疗性给予化合物5的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化合物5可呈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左心室容积(LVVs)和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射血分数(EF)、提高心脏收缩力;同时也明显降低LDH、CK、AST、c Tn T和MDA水平,提高SOD活性。与阳性对照药美托洛尔呈类似作用,说明化合物5对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3、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对ACE酶的抑制作用ACE在心衰中起重要作用,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论文采用比色法,以赖诺普利为阳性对照药,测定了32个脂肪酸酯衍生物对ACE酶的体外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5和化合物9(3,12,25-三丙酰-pyxinol)显示出与赖诺普利(抑制率89.17%)相似的活性,抑制率分别为90.31%和87.02%,优于先导化合物pyxinol(57.23%)。化合物5、9和赖诺普利的IC50值分别为105 n M、114 n M和81 n M。研究证明化合物5、9在体外显示出良好的ACE酶抑制活性。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化合物5和9可选择性抑制ACE酶的C结构域。4、化合物5和9对心衰斑马鱼模型的干预作用斑马鱼是研究心力衰竭的理想模式动物之一。论文选择受精后48 h的野生型AB系斑马鱼,分别给予化合物5和9(0.5,1,10μg/m L)预处理4 h,加入维拉帕米建立心力衰竭模型,以心率、心脏输出、射血分数、缩短分数、心脏扩大以及静脉充血为指标,评估斑马鱼的心脏功能。结果表明,浓度为1μg/m L的化合物5和9均可减少心脏扩张和静脉充血、增加心输出量、心率、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其中化合物5生物活性强于化合物9,并显示出与依那普利相似强度的活性。5、化合物5抗心衰的代谢组学研究采用基于UPLC-Q/TOF-MS代谢组学技术,对化合物5干预心衰斑马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斑马鱼比较,心衰斑马鱼中多种内源性代谢物含量发生明显改变,经化合物5干预,胆碱、丙酮酸、花生四烯酸等25种内源性代谢物的水平可显着回调,推断化合物5通过干预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鞘脂代谢、叶酸生物合成代谢、丙酮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和嘌呤代谢等8条代谢途径发挥抗心衰作用。首次发现叶酸生物合成代谢途径与心衰有关。(三)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1、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研究首次建立了HPLC-ELSD分析大鼠血浆中化合物5的定量方法,并测定了灌胃给予化合物5(20.0、40.0、80.0 mg/kg)的大鼠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获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化合物5体内动力学属线性过程,且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与文献报道的先导化合物pyxinol比较,化合物5在体内消除缓慢、消除时间明显延长、循环时间较长。首次对主要代谢产物pyxinol血药浓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化合物5达峰前,血浆中主要含有原型药物;在达峰至20 h的消除相期间,血浆中同时含有原型药物和其代谢产物;给药20 h至40 h期间,血浆中则主要含有代谢产物pyxinol。2、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生物利用度研究首次研究了静脉注射化合物5(10.0 mg/kg)的大鼠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获得了T1/2、AUC、CL、Vd等基本参数。并以静脉给药AUC(0-t)为参比,计算出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1.36%,与文献报道的先导化合物pyxinol的绝对生物利用度(43%)相似。3、化合物5的脂水分配系数测定化合物的亲脂性对整个药代动力学过程都有影响,尤其影响口服药物在机体的吸收。论文模拟胃肠道不同部位,采用摇瓶法使化合物5在p H 2.0、p H 5.8和p H 7.4等条件下于水-正辛醇缓冲溶液中达分配平衡,继而采用HPLC-ELSD技术测定两相中化合物5的浓度,获得了化合物5的脂水分配系数Log P为4.18,小于先导化合物pyxinol的Log P值(3.76),说明结构中引入脂肪酰基团,可增加脂溶性。4、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生物转化研究应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UNIFI代谢物分析平台,首次对灌胃给予化合物5(80.0 mg/kg)的大鼠血浆、尿、粪及胆汁中主要代谢产物进行快速分析和鉴定。共鉴定了21个代谢物,包括I相代谢物6个和II相代谢物15个。I相代谢反应包括脱水、脱氢、加水、氧化、去己酰基、去己酰氧基等,II相代谢反应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硫酸化、半胱氨酸结合、甘氨酸结合、谷胱甘肽结合和葡萄糖醛酸化等。综上所述,本论文丰富了pyxinol的结构修饰,也筛选出一个活性良好、生物利用度较高的创新候选药物——化合物5(3-己酰-pyxinol)。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和抗心衰活性,体内消除缓慢、生物利用度较高。论文为其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数据。
杨晓航[4](2021)在《石墨相氮化碳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光催化性质研究》文中认为受自然界光合作用启发,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之应用在污染物降解、水裂解产氢产氧、CO2还原及固氮等领域,对于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及可再生能源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光催化水裂解产氢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储存可运输的氢能源,以绿色可持续的方式生产清洁可再生能源,对于未来可持续能源社会表现出巨大潜力,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发成本低廉、可见光响应、能量转换效率高的光催化剂是光催化产氢体系研究的核心问题。石墨相氮化碳(g-C3N4)具有可见光响应、合适的带边位置、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光催化产氢催化剂。然而g-C3N4本身小于460 nm的可见光波长响应、低的介电性质及较高的电阻率,导致其对太阳光谱中可见光波长的利用范围有限、光生电荷载流子的复合率较高且向表面活性位点迁移阻力大,光催化产氢活性较低。对g-C3N4基光催化剂进行改性优化以提高其光催化效率,是推动其在清洁能源及工业生产等领域应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本论文利用p区金属元素铟(In)及其氧化物(In2O3)从元素掺杂和异质结构建两个方面对g-C3N4进行改性修饰,实现了g-C3N4基光催化剂光吸收能力和光电转换效率的调控优化,获得显着提高的光催化产氢活性。对改性修饰后的g-C3N4基光催化剂形貌、组分、能带结构、光学性能、电学性能及光电响应性质进行研究,阐明其光催化产氢性能增强的机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制备铟离子(In3+)掺杂g-C3N4基光催化剂并探究其产氢性能增强机制。论文第二部分,利用原位共聚合方法实现了In3+在g-C3N4基质中的均匀掺杂,通过改变铟前驱体的加入量,可以实现In3+掺杂量的精准调控以及催化剂光生电荷载流子分离迁移效率的调节。DFT计算结果显示In3+掺杂位置在g-C3N4的层间且接近其中一层,我们定义为准层间掺杂模式。这种特定的掺杂模式是由于掺杂的In3+与较近g-C3N4层之间表现为弱配位相互作用,较远g-C3N4层之间为弱离子-偶极相互作用,准层间掺杂模式在不改变催化剂能带位置和光吸收能力的同时,通过In-N之间的电荷传输有效增加g-C3N4П共轭体系电荷密度,促进光生电荷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在最佳In3+掺杂量(2.18 wt.%)时In-g-C3N4催化剂由于光生电荷载流子分离和迁移的协同增强,产氢性能(1.30mmol·g-1·h-1)相比未掺杂的g-C3N4(0.08 mmol·g-1·h-1)提高了17倍。这项工作阐明了主族p区元素In在g-C3N4基质中特殊的掺杂模式及提高光催化产氢性能的机制。2.制备铟磷(In、P)共掺杂g-C3N4基光催化剂并探究其产氢性能增强机制。论文第三部分,为提高单一元素掺杂g-C3N4基光催化剂产氢性能,通过简单的后处理煅烧过程引入非金属元素P,制备金属非金属(In、P)双元素共掺杂g-C3N4光催化剂。结构优化结果显示In3+掺杂在g-C3N4层间,P元素取代g-C3N4中平面内的C原子形成的P=N共价键,DOS计算结果表明层间掺杂的In 5s电子参与价带构成在VBM中形成新的局域电子态,作为光生空穴的新的传输路径;P 3p电子参与导带构成在CBM中形成新的局域电子态,作为光生电子的新的传输路径。金属与非金属结合的共掺杂协同优化体系的电子结构,增加П共轭体系电子密度,减小禁带宽度,扩展催化剂可见光响应波长范围,提高光生电荷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效率。制得的In,P-g-C3N4催化剂光催化产氢速率达到4.03 mmol·h-1·g-1,相比未掺杂g-C3N4(0.08 mmol·h-1·g-1)提高了近50倍。3.In2O3-g-C3N4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制备及其产氢性能增强机制研究。论文第四部分,以g-C3N4为载体In Cl3为铟前驱体,通过水解-煅烧过程制备In2O3-g-C3N4异质结构光催化剂。催化剂形貌为片层状g-C3N4负载一维棒状In2O3纳米粒子,通过调节In Cl3加入量,可以调节担载In2O3的质量分数(3-18wt.%),并在In2O3最佳担载量时(12 wt.%)复合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光生电荷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效率,光催化产氢速率相比单独g-C3N4的提高了12.9倍。光催化性能提高的原因是In2O3与g-C3N4之间匹配的能级结构和功函的差异,形成的Z型异质结,界面处形成的内建电场能有效促进光生电荷的分离与迁移,并保持强氧化还原能力。4.具有局域电场增强的In2O3-g-C3N4异质结光催化剂制备及其产氢性能增强的机制研究。论文第五部分,以热氧化刻蚀制备的超薄g-C3N4纳米片为载体,In(NO3)3为铟前驱体通过水热-煅烧过程制备获得g-C3N4担载立方In2O3异质结构。In2O3-g-C3N4异质催化剂具有扩展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同时In2O3与g-C3N4之间匹配的能级结构和功函的差异形成II型异质结,界面处形成的内建电场能有效促进光生电荷的分离与迁移。由于高浓度光生电子在等离子体半导体In2O3中的累积,In2O3-g-C3N4异质催化剂具有增强的局域电场分布。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In2O3-g-C3N4异质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光催化产氢活性(3 mmol·h-1·g-1),相比g-C3N4纳米片(0.4 mmol·h-1·g-1)产氢速率提高了7.5倍,在单波长400 nm照射下In2O3-g-C3N4异质催化剂AQY可达5.27%,在660 nm时AQY保持在0.7%。
董艳璐[5](2020)在《Ru/TiO2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在液相苯选择加氢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环己烯分子具有特殊的碳碳双键和α-氢原子,因此它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通过传统的烯烃反应特别容易的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己二酸、环己醇和己内酰胺等,因而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中间体。在工业上,环己烯的制备方法有很多,例如环己烷脱氢法、环己醇脱水法和卤代环己烷脱卤化氢法等,但是这几种方法都存在成本高、流程复杂、耗能大、污染环境和环己烯得率低等缺点。相比而言,苯选择加氢制备环己烯是一条绿色的生产路线,其优点为对环境没有污染、原料来源广泛、反应路线简单、操作简便和收益较高等。然而从热力学来说,苯选择加氢制备环己烷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98 kJ·mol-1)低于制备环己烯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23 kJ·mol-1),即前者的生成远较后者有利。因此,提高环己烯的选择性需要找到合适的催化剂,即通过改变苯至环己烯和环己烯至环己烷的相对加氢速率,从动力学上克服这一挑战。苯选择加氢制备环己烯可以在气相中进行,也可以在液相中进行。在液相中反应的优点是在高的转化率下依然可以获得高的环己烯选择性。在研究过的所有金属中,选择性最高的是Ru。虽然很多文献表明载体会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但是载体的晶型、孔径和形貌等在苯选择加氢反应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本文对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Ru/TiO2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板钛矿型TiO2,通过调节氢氧化钠的浓度和水热温度调控了板钛矿的结构。然后采用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负载型Ru催化剂,研究了载体制备条件对Ru/TiO2催化剂苯选择加氢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Ru/TiO2催化剂上Ru具有高的分散度和较小的尺寸。在氢氧化钠浓度为0.5 M,水热温度为437 K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板钛矿型TiO2负载的Ru催化剂(Ru/TiO2-0.5M-437K)表面羟基含量最高。该催化剂的环己烯收率最高,为46.7%。(2)采用水热法,通过改变水热时间,制备了锐钛矿型TiO2。然后采用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了Ru/TiO2催化剂,研究了载体水热时间对Ru/TiO2催化剂苯选择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具有良好且单一的锐钛矿晶型,负载Ru后,载体晶型保持不变。Ru/TiO2催化剂上存在Lewis酸性位,载体水热时间对Ru/TiO2催化剂酸性无影响。在苯选择加氢反应中,随着载体水热时间延长,Ru/TiO2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环己烯得率先升高后降低,Ru/TiO2-24h催化剂的环己烯选择性和收率均最高,为82%和47.1%。
孙伟[6](2020)在《功能化石墨烯结构调控及其有机催化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单层二维碳纳米结构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导热性强,化学性质稳定等优良性质。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理想的催化剂模型,能够应用于有机反应的催化,同时结合理论计算和表面科学对于深入研究催化剂的活性位点,理解表面催化行为和催化反应机理,研究和发展功能化石墨烯基催化剂,推动石墨烯催化剂在精细化工领域中的发展。本论文设计和制备了一系列功能化石墨烯基催化剂,并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详会细的表征,获得了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信息。并对制备的石墨烯基催化剂的有机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和构效关系,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催化行为和催化反应机理。首先,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一种纳米铜粒子负载的氮掺杂石墨烯(Cu-N-rGO)催化剂,并对其在催化C(sp3)-H键氧化过程中的性能进行了研究。Cu-N-rGO催化剂中的纳米铜粒子、掺杂的氮元素和石墨烯构成复合催化活性中心,协同作用提高催化反应效率。使用Cu-N-rGO催化环己烷氧化,实现单次氧化环己烷转化率34.5%,产物环己醇和环己酮选择性89.2%。同时,由于纳米铜粒子与掺杂的氮原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Cu-N-rGO具有理想的结构稳定性和催化循环性,催化剂在环己烷氧化反应中循环使用5次,催化效率未见明显降低。纳米铜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但纳米铜在制备和催化过程中往往会形成多种价态催化中心,影响催化反应的选择性,实现均一催化活性中心纳米铜催化剂的精准构筑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首先,设计了一种简单、高效的MOFs协调合成策略制备具有两相纳米铜和纳米氧化亚铜粒子共负载的石墨烯催化剂(Cu/Cu2O-rGO)。该合成策略通过使用MOFs结构形成“保护壳”,并通过对“保护壳”的“take”和“off”两个连续过程实现了负载纳米金属价态的精确控制。Cu/Cu2O-rGO催化剂负载的纳米铜和纳米氧化亚铜粒子之间存在电子转移,实现了催化过程的氧化还原循环。同时,通过负载纳米金属粒子与石墨烯间的电子传导作用,高效催化Sonogashira交叉偶联反应,反应产率90%以上,选择性96%以上。纳米铜具有理想的Csp-H催化活性,而通过非均相催化过程直接活化Csp2-H键实现芳香族化合物功能化的相关研究报道比较罕见。首先,设计一种MOFs协调的合成策略成功制备了具有纳米氧化亚铜粒子负载的石墨烯催化剂(Cu2O-rGO)。Cu2O-rGO能够催化H2O2分解生成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与苯之间通过氢原子转移生成苯自由基。Cu2O-rGO通过一种苯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参与的自由基捕获过程,实现在温和反应条件下苯直接羟基化制备苯酚,苯酚产率21.2%,并实现催化剂的多次循化使用,催化效率未见明显降低。纳米氧化亚铜催化剂具有理想的催化活性,但在催化反应过程中氧化亚铜的氧化加成效率较低,严重制约纳米氧化亚铜催化剂的发展。本章设计和制备了一种具有纳米氧化亚铜粒子负载的石墨烯(Cu2O/G)催化剂,Cu2O/G催化剂能够作为一种高效的固体类过氧化氢酶活化H2O2分解生成羟基自由基,生成的羟基自由基通过氢原子转移过程与烷烃C-H键作用形成碳自由基,并通过一种双自由基协调参与的反应过程,有效克服纳米氧化亚铜的氧化加成问题。Cu2O/G通过该双自由基参与的偶联策略实现了对多种烷烃C-H键的氧化过程。发展非金属石墨烯催化剂是有效避免纳米金属负载催化剂催化反应金属残留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章制备了一种氮掺杂石墨烯(N-rGO)催化剂,该催化剂能够在不使用任何过渡金属以及均相碱条件下,活化H2O2促进绿色Dakin反应,并实现了催化剂的多次循环使用。通过对N-rGO催化剂的构效关系研究,在该催化体系中的主要活性位点是石墨烯催化剂中的石墨化氮结构,石墨化氮通过调节临位碳原子的电荷结构形成固体碱催化活性位点,H2O2在其表面生成C-(HOOH)和C-O*(C-O-)过渡态结构促进Dakin反应的进行。
周洋[7](2019)在《低变质煤热解特性原位表征及反应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热解是煤转化利用技术的基础,热解行为与煤的结构和性质关系密切。低变质煤在我国煤炭储量及产量中占比很大,热解是其高效清洁转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从结构和反应机理出发,在更深层次上认识煤的结构特征和热解产物及中间体的形成规律与反应机制,指导优化低变质煤转化利用途径及产物定向调控,为煤直接转化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本文利用原位热解飞行时间质谱(Pyrolysis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Py-TOF-MS)结合非破坏性的软电离技术,对多种具有类煤结构的模型化合物和八种不同煤阶的原煤样品开展热解研究,总结低变质煤的热解反应性和结构变化机理,并在低变质煤结构特征、弱键解离、自由基反应、取代基效应和产物调控特性等方面形成了规律性认识。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利用原位Py-TOF-MS研究五种具有典型C-C桥键结构(聚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4-乙烯吡啶、聚苯乙烯和聚-4-乙烯苯酚)以及两种含杂原子桥键结构(聚苯醚和聚苯硫醚)的模型化合物热解行为,获得其热解自由基中间体、初级热解产物分布和逸出规律等信息。模型化合物在热解过程中主要通过共价键的均裂形成自由基中间体,继而经由自由基反应路径生成相应的热解产物,初级热解产物以模型化合物的单体、多聚体及其烷基衍生物为主。模型化合物的结构差异显着影响共价桥键解离温度和反应选择性。结合理论计算,发现不同化学环境带来的空间效应、共轭效应以及氢键作用可以有效降低了β位共价键的键解离焓,使得热解反应的选择性增大且热解向低温方向偏移。煤结构的受热分解不仅仅是单一共价键的解离,还包括复杂反应体系中的相互作用。采用Py-TOF-MS研究了聚乙烯吡啶与聚-4-乙烯基苯酚以及聚丙烯与聚苯乙烯共热解的反应特性和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共热解反应中存在不同共价键的解离和中间物质的相互作用,且相互作用与共价键解离的温度区间有关。共热解过程中模型化合物共价键解离可能发生相互诱导,具有重叠热解温度区间的模型化合物之间的诱导作用更为明显。选用八种不同变质程度的原煤样品进行热解实验和原位分析,研究显微组分、移动相以及烷基和羟基取代基团等煤结构特征对热解过程共价键解离的影响。低变质煤的挥发分逸出温度基本与其变质程度顺序一致,但产物组成存在明显差异,烯烃、芳烃、单酚和双酚类产物的逸出峰温随着取代基碳数的增加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低变质煤中移动相的存在使得挥发物的逸出呈现两个阶段,低温下挥发物主要为更大分子的多环芳香化合物,主要逸出通过移动相的热挥发,而高温下主要包括烯烃、芳烃、单酚和双酚等产物,对应煤主体结构的热分解反应。官能团中碳数的增加和含氧基团的存在均可以降低芳香环之间桥键的键解离焓,强化共价键的裂解并促进煤结构的解离,其中含氧基团的影响更为明显。取代基团影响的程度与煤的性质有关,即与煤的碳含量呈负相关而与煤挥发分含量呈正相关,低变质煤热解过程中取代基团的影响更为显着。在煤原位热解行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原位Py-TOF-MS进一步研究含钙矿物质对神木煤热解产物的催化作用和调控机制。发现以硝酸钙为代表的含钙矿物质可以明显调变神木煤的初级热解产物分布,促进大分子产物的裂解和酚类产物的脱羟基。在含钙矿物质作用下,热解产物中芳烃的含量明显提高,而酚类和大分子物质的含量明显降低,挥发产物的平均相对分子量由182降低至132,轻质组分占比从62.2%提高到84.6%。铁基催化剂相较于含钙矿物质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可以提高煤热解产物收率并改善焦油的品质。选取y-Al2O3、nano-SiO2和HZSM-5三种载体负载的铁基催化剂,在微型热解反应器中进行神木煤的催化热解实验,结合飞行时间质谱原位分析三种铁基催化剂对神木煤热解产物的调控影响。结果表明载体类型显着影响铁基催化剂对神木煤热解产物的调控作用:Fe/Al2O3催化剂具有显着的脱羟基和芳构化作用,Fe/Al2O3催化剂存在下的神木煤热解挥发产物中苯、甲苯和二甲苯(BTX)的相对含量较原煤提升了 3.67倍至4.68%,而相应的单酚和双酚类产物相对含量分别由原煤的4.58%和2.47%降低为2.27%和1.23%;Fe/SiO2催化剂的调控作用不明显,产物分布基本与原煤类似,烯烃、芳烃和单酚类物质含量略有上升,双酚类以及大分子产物相对含量则有所减小;Fe/HZSM-5与煤催化热解挥发产物中烯烃含量提高至7.86%,为原煤的2.87倍,同时产物中BTX的相对含量也提升了 2.35倍至3.00%,表明Fe/HZSM-5催化剂具有催化裂解和芳构化的作用,从而使热解产物中烯烃类和芳香烃的含量明显提高。
杨国杰[8](2017)在《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工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己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苯部分加氢是生产环己烯的一个主要方法。针对目前国内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工艺转化率低、选择性差的问题,在本论文开展了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工艺的优化研究。用沉淀法制备了加氢催化剂,其中Ru-Zn为主催化剂、氧化锆为载体、硫酸锌和氢氧化锌为助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失活、再生及预处理。考察了加氢催化剂中活性成分、载体、添加剂和辅剂等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最佳催化剂条件为:Ru含量适中,反应体系中的水含量等于或略大于苯的量,溶液中的锌离子浓度在4.0%左右,催化剂与分散剂的比例在1/5,溶液pH控制在5.6~5.8,催化剂上的锌含量为1%左右。确立了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46℃,氢气压力5.0MPa,搅拌速度115rpm,浆液循环量/苯进料在3.0左右,苯负荷在36t/h时。该条件下,苯的转化率和环己烯选择性分别达到40.6%和80.7%,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张英杰,韩非,郭宏伟,韦福泉[9](2013)在《苯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介绍了苯加氢催化剂的分类,综述了均相催化剂、多相催化剂和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和生产工艺情况,其中多相催化剂可以对苯进行液相加氢和气相加氢。对苯加氢催化剂的评价和分析方法做了综述,讨论了苯加氢催化剂的加氢机理,对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方式、反应速率的控制、苯和氢吸附的形式和分类问题做了说明。
刘凯[10](2008)在《基于车载氢源系统的环己烷脱氢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氢能以其资源丰富、零污染、可再生、热效率高等优点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最具发展潜力的能源载体,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能源。随着氢燃料电池和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与产业化,车载氢源技术及氢能基础设施的研究与建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希望通过对环己烷脱氢技术的研究,为未来车载氢源系统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参考。本文采用小型玻璃实验装置,从系统能量平衡角度对Ranev-Ni催化环己烷脱氢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液用量对环己烷脱氢反应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反应体系能量平衡的控制是提高环己烷脱氢效果的关键。理想的反应状态应该是:冷凝回滴的反应液以液膜的形式铺展在催化剂表面并有足够的停留时间来发生脱氢反应,同时脱氢反应后能够利用催化剂所提供的热量迅速吸热汽化从催化剂表面脱离,以阻止逆反应的发生。这一反应状态是由体系的能量平衡控制的。一个理想的能量平衡应该是:反应体系所提供的热量恰好等于将冷凝液加热至脱氢反应温度所需的热量、脱氢反应所需吸收的热量以及脱氢产物和未反应的反应物汽化所需的热量之和。反应体系达到能量平衡时,脱氢效果最好。本文还以储氢合金材料为催化剂,对LaNi4Mn催化环己烷脱氢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经氟处理(F-treatment)后,LaNi4Mn对环己烷脱氢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经氟处理的LaNi4Mn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本文对环己烷脱氢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能与理论较好地吻合。同时,结合阿伦尼乌斯经验公式求解出了环己烷脱氢反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通过对LaNi4Mn和Raney-Ni催化环己烷脱氢反应过程活化能的比较得出,在所选实验点范围内Raney-Ni的催化活性要高于LaNi4Mn。
二、MINi_5-C_6H_6浆液体系液相苯加氢反应动力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INi_5-C_6H_6浆液体系液相苯加氢反应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复合镁系储氢村料催化二苄基甲苯加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现有储氢技术 |
1.2.1 气态储氢 |
1.2.2 液态储氢 |
1.2.3 固态储氢 |
1.2.4 浆液储氢 |
1.3 氢浆储氢研究现状 |
1.4 镁基储氢合金研究现状 |
1.4.1 添加催化剂 |
1.4.2 合金化 |
1.4.3 构建亚稳定相 |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2 实验操作条件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 材料的制备 |
2.3 储氢性能的表征 |
2.3.1 设备组成及原理 |
2.3.2 测试方法 |
2.4 测试分析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3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
2.4.4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DSC) |
3 DBT加氢特性研究及氢化物的制备与表征 |
3.1 DBT加氢动力学实验 |
3.1.1 DBT加氢动力学曲线的测定 |
3.1.2 反应温度对DBT加氢性能的影响 |
3.2 原料的制备及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4 反应温度与体系固液比对浆液加氢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温度对浆液加氢性能的影响 |
4.2 固液比对浆液加氢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LM催化相的确定及加氢机理 |
5.1 LM催化相的确定 |
5.2 不同氢化物对浆液最佳催化温度的影响 |
5.3 固液比对Mg_2NiH_4-DBT浆液加氢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截短侧耳素类衍生物C-14位侧链结构改造及其衍生物的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已上市的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 |
1.3 新型截短侧耳素类衍生物 |
1.3.1 含哌嗪环的衍生物 |
1.3.2 含嘌呤环的衍生物 |
1.3.3 含三唑环的衍生物 |
1.3.4 含氨基硫酚的衍生物 |
1.3.5 含氮杂环衍生物 |
1.3.6 含有环己烷的衍生物 |
1.3.7 其他结构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截短侧耳素类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主要化学试剂及原料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1.3 化合物制图软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截短侧耳素类衍生物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
2.2.2 以氮原子取代末端的截短侧耳素类衍生物的设计 |
2.2.3 以氧原子取代末端的截短侧耳素类衍生物的设计 |
2.2.4 部分截短侧耳素衍生物的单晶培养 |
2.3 实验结果 |
2.3.1 截短侧耳素类衍生物的结构表征 |
2.3.2 晶体衍射数据与结构解析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截短侧耳素类衍生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3.1.2 主要实验仪器 |
3.1.3 菌株与实验动物 |
3.2 实验方法 |
3.2.1 最小抑菌浓度(MIC)实验 |
3.2.2 目标化合物杀菌曲线研究 |
3.2.3 分子对接方法 |
3.2.4 体内感染小鼠模型的菌液浓度 |
3.2.5 ED_(50)实验 |
3.2.6 组织载菌量检测 |
3.2.7 组织切片观察 |
3.3 实验结果 |
3.3.1 化合物3,5a-5m,和6a-6e最小抑菌浓度结果与分析 |
3.3.2 杀菌曲线结果 |
3.3.3 分子对接结果 |
3.3.4 半数有效量结果 |
3.3.5 组织载菌量结果 |
3.3.6 病理切片观察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目标化合物的Ames实验研究 |
4.1 材料与试剂 |
4.1.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4.1.2 实验菌株 |
4.1.3 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 |
4.1.4 增菌培养 |
4.1.5 诱变剂及配制 |
4.1.6 受试物溶液的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预实验 |
4.2.2 正式实验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新型Pyxinol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天然产物pyxinol的研究进展 |
1.1.1 Pyxinol简介 |
1.1.2 Pyxinol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1.3 Pyxinol结构修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2 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结构类型及作用机制 |
1.2.1 人工合成小分子药物 |
1.2.2 天然产物及其结构修饰产物 |
1.2.3 抗心肌缺血药物的作用机制 |
1.3 立题依据 |
1.4 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材料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合成方法及路线 |
2.3.2 分离纯化 |
2.3.3 结构鉴定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合成产物概况 |
2.4.2 合成产物结构鉴定 |
2.5 小结 |
第三章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心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第一节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抗心肌缺血活性研究 |
3.1.1 对H_2O_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
3.1.2 化合物5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 |
3.1.3 小结 |
第二节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抗心衰活性研究 |
3.2.1 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对ACE酶的抑制作用 |
3.2.2 化合物5和9对心衰斑马鱼模型的干预作用 |
第三节 化合物5抗心衰的代谢组学研究 |
3.3.1 实验材料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4 小结 |
第四章 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一节 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吸收研究 |
4.1.1 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研究 |
4.1.2 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
4.1.3 化合物5的脂水分配系数测定 |
4.1.4 小结 |
第二节 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生物转化研究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石墨相氮化碳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光催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催化 |
1.1.1 光催化机理 |
1.1.2 光催化应用 |
1.1.3 常见光催化剂 |
1.2 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剂 |
1.2.1 概述 |
1.2.2 形貌调控 |
1.2.3 元素掺杂 |
1.2.4 分子掺杂 |
1.2.5 修饰助催化剂 |
1.2.6 构建异质结 |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二章 铟离子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所需仪器设备 |
2.2.2 理论计算 |
2.2.3 铟离子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 |
2.2.4 光电化学性质测试 |
2.2.5 光催化产氢性质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铟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2.3.2 铟掺杂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产氢性能 |
2.3.3 铟掺杂石墨相氮化碳比表面积分析 |
2.3.4 铟掺杂石墨相氮化碳光吸收能力及光生电荷分离迁移效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铟磷共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所需仪器设备 |
3.2.2 理论计算 |
3.2.3 铟、磷共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 |
3.2.4 光电化学性质测试 |
3.2.5 光催化产氢性质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铟、磷共掺杂石墨相氮化碳形貌结构表征 |
3.3.2 铟、磷共掺杂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产氢性能 |
3.3.3 铟、磷共掺杂石墨相氮化碳比表面积分析 |
3.3.4 铟、磷共掺杂石墨相氮化碳光吸收能力和光生电荷分离和迁移效率 |
3.3.5 铟、磷共掺杂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性能增强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n_2O_3-g-C_3N_4Z型异质结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所需仪器设备 |
4.2.2 理论计算 |
4.2.3 In_2O_3-g-C_3N_4异质结构催化剂的制备 |
4.2.4 光电化学性质测试 |
4.2.5 光催化产氢性质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In_2O_3-g-C_3N_4异质结催化剂的形貌结构表征 |
4.3.2 In_2O_3-g-C_3N_4异质结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 |
4.3.3 In_2O_3-g-C_3N_4异质结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分析 |
4.3.4 In_2O_3-g-C_3N_4异质催化剂的光吸收能力及光生电荷分离迁移效率 |
4.3.5 In_2O_3-g-C_3N_4异质结光催化性能增强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具有局域电场增强的In_2O_3-g-C_3N_4异质结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与所需仪器设备 |
5.2.2 In_2O_3-g-C_3N_4 异质结催化剂制备 |
5.2.3 光电化学性质测试 |
5.2.4 FDTD模拟 |
5.2.5 光催化产氢性质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In_2O_3-g-C_3N_4异质结形貌及结构表征 |
5.3.2 In_2O_3-g-C_3N_4异质结光催化产氢性能 |
5.3.3 In_2O_3-g-C_3N_4 异质结的比表面积分析 |
5.3.4 In_2O_3-g-C_3N_4异质结光吸收能力和光生电荷分离迁移效率 |
5.3.5 In_2O_3-g-C_3N_4异质结光催化性能增强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Ru/TiO2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在液相苯选择加氢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环己烯的性质与工业应用 |
1.2 苯选择加氢制备环己烯研究 |
1.2.1 苯选择加氢的发展过程 |
1.2.2 苯选择加氢的热力学 |
1.2.3 苯选择加氢的反应机理 |
1.2.4 苯选择加氢的动力学研究 |
1.3 苯选择加氢的工艺条件 |
1.3.1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1.3.2 反应类型 |
1.3.3 添加剂的影响 |
1.3.4 反应温度 |
1.4 钌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4.1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1.4.2 催化剂的制备条件 |
1.5 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2 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以及活性评价 |
2.1 实验药品和气体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2.4 催化剂和载体的表征方法 |
2.4.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4.2 N_2物理吸附 |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5 NH_3 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2.4.6 环己烯或苯程序升温脱附 |
2.4.7 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 |
2.4.8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5 催化性能评价和产物分析 |
2.5.1 催化性能评价 |
2.5.2 产物分析 |
3 Ru/板钛矿催化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载体和催化剂的制备 |
3.2.1 载体的制备 |
3.2.2 催化剂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iO_2-c-437K及 Ru/TiO_2-c-437K催化剂的表征 |
3.3.2 TiO_2-0.5M-T及 Ru/TiO_2-0.5M-T催化剂的表征 |
3.3.3 Ru/TiO_2-c-437K催化剂的苯选择加氢性能 |
3.3.4 Ru/TiO_2-0.5M-T催化剂的苯选择加氢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Ru/锐钛矿催化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载体和催化剂的制备 |
4.2.1 载体的制备 |
4.2.2 催化剂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iO_2-t及 Ru/TiO_2-t催化剂的表征 |
4.3.2 Ru/TiO_2-t催化剂的苯选择加氢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功能化石墨烯结构调控及其有机催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石墨烯材料概述 |
1.1.1 石墨烯材料的发现 |
1.1.2 石墨烯材料的结构 |
1.1.3 石墨烯材料的性质 |
1.2 功能化石墨烯结构调控 |
1.2.1 石墨烯的共价功能化调控 |
1.2.2 石墨烯的非共价功能化调控 |
1.3 石墨烯材料在有机催化领域的应用 |
1.3.1 氧化反应 |
1.3.2 还原反应 |
1.3.3 偶联反应 |
1.3.4 酸碱反应 |
1.3.5 其他反应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Cu-N-rGO催化剂制备及其在C_(sp)~3-H键氧化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2.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3 催化剂的表征 |
2.2.4 催化剂活性评价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剂表征结果与分析 |
2.3.2 Cu-N-rGO催化C_(sp)~3-H键氧化 |
2.3.3 催化机理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u/Cu2O-rGO催化剂制备及其在Sonogashira交叉偶联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3.2.2 催化剂的制备 |
3.2.3 催化剂的表征 |
3.2.4 催化剂活性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表征结果与分析 |
3.3.2 Cu/Cu_2O-rGO催化Sonogashira交叉偶联反应 |
3.3.3 催化机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u_2O-rGO催化剂制备及其在苯羟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4.2.2 催化剂的制备 |
4.2.3 催化剂的表征 |
4.2.4 催化剂活性评价 |
4.3 实验结果基分析 |
4.3.1 催化剂表征结果与分析 |
4.3.2 Cu_2O-rGO催化苯羟基化反应 |
4.3.3 催化机理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u_2O/G催化剂制备及其类过氧化氢酶性能在烷烃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5.2.2 催化剂的制备 |
5.2.3 催化剂的表征 |
5.2.4 催化剂活性评价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催化剂表征结果与分析 |
5.2.2 Cu_2O/G的类过氧化氢酶催化活性 |
5.2.3 Cu_2O/G催化烷烃C-H键氧化 |
5.2.4 催化机理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N-rGO催化剂制备及其在Dakin反应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6.2.2 催化剂的制备 |
6.2.3 催化剂的表征 |
6.2.4 催化剂活性评价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催化剂表征结果与分析 |
6.3.2 N-rGO催化Dakin反应 |
6.3.3 催化机理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低变质煤热解特性原位表征及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煤的结构 |
1.1.1 煤的大分子结构 |
1.1.2 煤的结构模型 |
1.1.3 煤结构的研究方法 |
1.2 煤的热解 |
1.2.1 煤热解过程 |
1.2.2 煤热解机理 |
1.2.3 热解过程影响因素 |
1.2.4 热解产物分布与调控 |
1.3 分子水平研究煤热解过程 |
1.3.1 光电离分子束质谱 |
1.3.2 热解-场电离质谱 |
1.3.3 原位电子自旋共振 |
1.3.4 量子化学计算 |
1.4 飞行时间质谱 |
1.4.1 发展历程 |
1.4.2 结构与原理 |
1.4.3 重要性能参数 |
1.4.4 离子源 |
1.4.5 联用技术 |
1.5 质谱在固体有机物研究中的应用 |
1.5.1 化石燃料研究中的应用 |
1.5.2 生物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
1.5.3 固体废物利用中的应用 |
1.6 选题依据与设计思想 |
1.6.1 选题依据 |
1.6.2 设计思想 |
2 实验设备和方法 |
2.1 实验样品 |
2.1.1 模型化合物及性质 |
2.1.2 煤样及性质 |
2.1.3 催化剂 |
2.2 设备研制与调试 |
2.2.1 原位热解飞行时间质谱 |
2.2.2 进气系统设计 |
2.2.3 微型热解反应器 |
2.2.4 设备性能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煤及模型化合物的热解反应 |
2.3.2 共热解反应 |
2.3.3 量子化学计算 |
2.4 热解产物原位分析 |
2.4.1 产物分布 |
2.4.2 逸出温度分布 |
2.4.3 相对含量 |
2.4.4 实验重复性 |
2.5 其他表征分析 |
3 模型化合物热解及桥键裂解反应特征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类煤模型化合物的原位热解反应特征 |
3.3.1 C-C桥键模型化合物热解 |
3.3.2 C-O桥键模型化合物热解 |
3.3.3 C-S桥键模型化合物热解 |
3.3.4 共价键热解反应特征和影响因素 |
3.4 类煤模型化合物共热解及相互作用 |
3.4.1 样品选取 |
3.4.2 类煤模型化合物共热解实验 |
3.4.3 共热解过程的影响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 煤原位热解特性及反应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煤初级热解产物分析 |
4.3.1 初级热解产物 |
4.3.2 挥发产物逸出温度分布 |
4.3.3 主要产物相对含量 |
4.3.4 显微组分热解产物分布与逸出规律 |
4.3.5 移动相组成及热变化规律 |
4.4 典型取代基对热解过程的影响 |
4.4.1 谱图分析及评估方法 |
4.4.2 烷基取代基的影响 |
4.4.3 含氧取代基的影响 |
4.4.4 显微组分热解中取代基的影响 |
4.5 取代基影响与煤本征性质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5 煤催化热解过程原位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含钙矿物催化煤热解过程 |
5.3.1 热解挥发产物分布 |
5.3.2 逸出温度分布 |
5.3.3 热解产率与相对含量 |
5.3.4 含钙矿物催化热解机理 |
5.4 铁基催化剂与煤催化热解过程 |
5.4.1 催化剂表征 |
5.4.2 热解产物分布 |
5.4.3 逸出温度规律 |
5.4.4 主要热解产物相对含量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浸渍过程预处理对煤结构及性质的影响 |
附录B 低变质煤主要热解产物逸出温度分布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环己烯 |
1.2 环己烯的生产工艺 |
1.2.1 均相络合加氢法 |
1.2.2 气固相催化加氢法 |
1.2.3 气液液固相催化加氢法 |
1.2.3.1 气液液固相催化加氢法综述 |
1.2.3.2 气液液固相催化加氢法工艺简介 |
1.3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
1.3.1 国内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生产现状 |
1.3.2 国内某公司苯部分加氢装置生产现状 |
1.3.3 本优化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的催化理论分析 |
2.1 苯加氢制环己烯的催化剂 |
2.1.1 苯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综述 |
2.1.2 本研究使用苯加氢催化剂的组成 |
2.1.3 苯加氢催化剂的制备 |
2.2 苯加氢制环己烯催化理论分析 |
2.2.1 苯部分加氢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2.2.2 苯部分加氢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
2.2.3 苯部分加氢反应的传质过程分析 |
2.3 苯加氢催化剂的失活、再生及催化剂的保管 |
2.3.1 催化剂中毒引起的失活 |
2.3.2 催化剂粒径增大引起的失活 |
2.3.3 催化剂表面吸附氢增加引起的失活 |
2.3.4 苯加氢催化剂的再生 |
2.3.5 使用后催化剂的保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苯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条件优化研究 |
3.1 苯催化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反应评价实验简介 |
3.1.1 主要原料及设备 |
3.1.2 苯加氢催化评价实验装置 |
3.1.3 实验条件的确认 |
3.1.4 苯部分加氢催化剂使用前的预处理 |
3.2 术语说明 |
3.2.1 苯部分加氢的反应过程 |
3.2.2 转化率 |
3.2.3 选择性 |
3.2.4 停留时间 |
3.2.5 浆液(催化剂浆液) |
3.2.6 反应热 |
3.2.7 实验中的分析方法 |
3.3 催化体系中各组份对反应的影响 |
3.3.1 添加剂水 |
3.3.2 添加剂硫酸锌 |
3.3.3 催化剂载体 |
3.3.4 助剂氢氧化锌 |
3.3.5 活性组分钌含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苯加氢制环己烯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
4.1 优化前装置的运行状况 |
4.2 苯加氢制环己烯工艺条件优化 |
4.2.1 反应温度 |
4.2.2 反应压力 |
4.2.3 浆液循环量与苯供给量比率 |
4.2.4 搅拌状况 |
4.2.5 反应停留时间 |
4.3 工艺优化前后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9)苯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苯加氢催化剂 |
1.1 均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2 多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3 气相加氢工艺和液相加氢工艺 |
1.4 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2 苯加氢催化剂评价和表征 |
2.1 苯加氢催化剂的评价 |
2.2 苯加氢催化剂的表征 |
3 苯加氢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
4 结语 |
(10)基于车载氢源系统的环己烷脱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储氢技术的研究背景 |
1.1.1 氢能的特点 |
1.1.2 氢能的应用 |
1.2.3 氢的储存、运输和释放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储氢技术介绍 |
2.1.1 金属氢化物储氢 |
2.1.1.1 稀土系储氢材料 |
2.1.1.2 钛锆系合金 |
2.1.1.3 镁系合金 |
2.1.2 液体有机氢化物储氢 |
2.1.3 浆液储氢 |
2.2 有机液体脱氢技术介绍 |
2.2.1 气相脱氢 |
2.2.2 液相脱氢 |
2.2.3 湿-干多相态脱氢 |
2.3 有机液体脱氢催化剂介绍 |
2.4 本论文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3.1 催化剂准备 |
3.1.1 雷尼镍(Raney-Ni) |
3.1.2 AB_5型储氢合金 |
3.1.2.1 合金的制备 |
3.1.2.2 合金气态储氢性能测试 |
3.1.2.3 合金的活化处理 |
3.2 环己烷催化脱氢性能测试 |
3.2.1 “湿-干”多相态反应装置 |
3.2.2 环己烷催化脱氢性能测试方法 |
3.2.2.1 实验步骤 |
3.2.2.2 实验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
3.3 其他分析测试方法 |
3.3.1 SEM |
3.3.2 气相色谱 |
3.4 检测结果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Raney-Ni催化环己烷脱氢反应研究 |
4.1 环己烷多滴连续脱氢反应过程分析 |
4.2 不同环己烷用量下的脱氢反应 |
4.2.1 环己烷用量对脱氢转化率的影响 |
4.2.2 环己烷用量对脱氢速率的影响 |
4.3 不同反应温度下的脱氢反应 |
4.3.1 反应温度对脱氢转化率的影响 |
4.3.2 反应温度对脱氢速率的影响 |
4.4 固定进料时间间隔下的脱氢反应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LaNi_4Mn催化环己烷脱氢反应研究 |
5.1 储氢合金P-C-T性能测试 |
5.2 氢活化LaNi_4Mn催化脱氢反应结果 |
5.3 氟处理LaNi_4Mn催化脱氢反应结果 |
5.3.1 氟处理对合金表面形貌的影响 |
5.3.2 氟处理LaNi_4Mn催化脱氢过程分析 |
5.3.3 温度对脱氢转化率的影响 |
5.3.4 环己烷用量对脱氢转化率的影响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环己烷脱氢动力学分析 |
6.1 环己烷脱氢反应机理 |
6.2 数据处理方法 |
6.3 LaNi_4Mn催化环己烷脱氢动力学分析 |
6.4 Raney-Ni催化环己烷脱氢动力学分析 |
6.4.1 环己烷用量对反应速率常数和吸附平衡常数的影响 |
6.4.2 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和吸附平衡常数的影响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 |
7.1 多相态反应模式下环己烷脱氢反应研究 |
一 Raney-Ni催化环己烷脱氢反应研究 |
二 LaNi_4Mn催化环己烷脱氢反应研究 |
7.2 多相态反应模式下环己烷脱氢动力学分析 |
7.3 课题展望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及发表的论文 |
说明 |
致谢 |
四、MINi_5-C_6H_6浆液体系液相苯加氢反应动力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合镁系储氢村料催化二苄基甲苯加氢性能研究[D]. 万静.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21
- [2]截短侧耳素类衍生物C-14位侧链结构改造及其衍生物的抑菌活性研究[D]. 凡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新型Pyxinol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 刘俊丽. 吉林大学, 2021(01)
- [4]石墨相氮化碳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光催化性质研究[D]. 杨晓航. 吉林大学, 2021(01)
- [5]Ru/TiO2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在液相苯选择加氢中的应用[D]. 董艳璐.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5)
- [6]功能化石墨烯结构调控及其有机催化性能的研究[D]. 孙伟. 济南大学, 2020(01)
- [7]低变质煤热解特性原位表征及反应机理研究[D]. 周洋.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 [8]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工艺优化研究[D]. 杨国杰.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2)
- [9]苯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J]. 张英杰,韩非,郭宏伟,韦福泉.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13(04)
- [10]基于车载氢源系统的环己烷脱氢技术研究[D]. 刘凯. 浙江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