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省寿险业发展的潜力及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张浩宇[1](2021)在《我国寿险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寿险作为我国人身保险的主要组成部分,表现出了巨大的贡献力和发展潜力。寿险的发展受自然、人文、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这形成了寿险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在我国,不同区域寿险发展环境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对各区域寿险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各区域寿险是否与其发展环境相适应既是是否形成区域寿险特色的具体体现,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寿险的发展。本文从东、中、西和东北四个区域的角度对我国寿险业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探讨,并对各区域寿险发展与其发展环境的协调程度以及寿险区域间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区域经济和寿险研究相关内容,拓宽了保险业发展的研究领域,而且对各区域寿险发展政策制定及区域寿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共包括五部分内容:首先是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整体研究思路、框架、内容以及创新与不足,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形成了文献综述。随后借助非均衡理论、供需理论和增长极理论为寿险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概述了人寿保险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影响因素,介绍了区域划分方法,寿险业区域差异的界定及变动规律,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实践分析部分主要探究寿险区域差异的现状,用寿险保费收入、寿险密度和寿险深度等指标衡量各区域寿险发展水平,用市场结构、产品结构和公司结构等指标来探讨各区域寿险的结构情况,用市场化程度、进步程度和市场程度等指标来分析各区域寿险业发展进程。通过四地区的对比分析发现:各区域间结构性指标具有趋同性,差距性指标相差很大,这表明我国寿险业还没有形成区域发展特色,区域间差距较大。实证分析部分首先计算了各区域寿险与其发展环境的协调程度,设计了寿险、经济、人口和社会四个子系统,建立协调度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依次计算出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寿险与其外在环境的协调度数值。结果表明寿险与周围发展环境总体处于中度协调状态。随后进行了寿险业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对比分析,将寿险密度作为被解释变量,又在经济、社会、人口、教育等方面选取了人均GDP、受教育水平、总抚养比、城镇化率、CPI、社会保障水平和协调度作为解释变量进行了区域间差距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寿险业的发展主要受经济、文化、人口、社会及发展环境的影响;中部地区主要受人口、社会及发展环境的影响;西部地区主要受文化、经济、人口、社会和发展环境的影响,东北地区主要受文化、经济、人口因素的影响。最后给出结论与政策建议,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政府方面应努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风险及保险意识,构建合理政策与监管体系;公司层面要把握各地区发展方向,确定各地区业务结构,创新具区域特色的寿险产品,发挥东部地区的带动作用。
程浩然[2](2021)在《CL公司山东省公司寿险营销渠道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险业作为中国金融业的三驾马车之一,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人寿保险作为重要的商业保险之一,更是引领了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随着商业保险公司的增多,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但是,我国庞大的销售需求市场充满了寿险营销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形势下,整合公司内外所有资源,不断优化开发新的寿险营销渠道,在发展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已成为寿险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营销渠道是指某种货物或劳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移动时,取得这种货物或劳务所有权或帮助转移其所有权的所有企业或个人。简单说,营销渠道就是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的具体通道或路径。人寿保险营销渠道的扩展和自主创新,是在探索客户对人寿保险产品的需求并与之积极沟通和研究推广方式的基础上,设计、生产和开发能够满足被保险人要求的人寿保险产品销售渠道。使被保险人接受并购买,然后从中获得更高满意度的整个过程。因此,人寿保险营销渠道的整合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人寿保险业发展与市场竞争的关键一步。本文以CL公司山东省公司人寿保险销售渠道为例,在营销渠道基本理论和寿险行业相关理论的共同指导下,它融合了国内外人寿保险营销渠道的科学研究,根据CL公司山东省公司的市场营销情况,分析了公司营销渠道的现状、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买家的议价能力以及新进入者和替代者的威胁的背景下,分析了公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然后,本文分析了寿险消费者的购买渠道偏好与CL公司山东省公司现有资源和能力,总结了 CL公司山东省公司寿险渠道的优势与劣势。最后,在分析上述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力于改善原有的营销渠道,扩大互联网营销渠道和中介公司的营销渠道,以完善优化公司的营销渠道,并明确提出了应采用的保障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探索CL公司山东省公司人寿保险公司营销渠道的发展方向,对CL公司山东省公司现阶段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出问题以及原因所在。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探索CL公司山东省公司寿险销售市场的营销渠道发展战略,合理促进CL公司山东公司的发展与创新,最终在山东销售市场上保持领先水平。这也为我国寿险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指导或参考。
穆磊[3](2020)在《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区域差异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根基,农业风险存在于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始终,且较为复杂多变。农业保险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指出的为数不多的有效农业风险管理手段。其在转移农户所承受的农业风险,同时稳定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聚焦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问题,并针对当前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将有助于农业保险保持着平稳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以山东省农业保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协调农业保险均衡发展为目的,选定山东省16个地级市作为研究范围,对各地市目前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展开研究。基于2010-2018年山东省各地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等方法,重点从区域差异化现状、导致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各地市的农业保险发展潜力等三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具体方法与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本文参考已有研究对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界定,论证了山东省目前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其次,本文根据选取的四个衡量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针对山东省16个地市展开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指出当前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区域差异化现状并运用熵值法、TOPSIS等方法,构建了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并结合聚类分析结果,按照各地区综合评分进行区域划分;随后选取保费收入作为衡量农业保险发展的指标,通过回归分析研究导致山东省农险区域差异化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因子分析得出影响各地市农业保险发展的潜力因素;最后针对各区域实际情况得到改善各区域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研究启示。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对总量指标、相对指标以及增速指标的分析表明,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化问题较为明显。实证结果显示,山东省各地市农业保险发展受到需求类因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猪牛羊出栏量)与供给类因素(人均农业保险赔付额、人均农林水事务支出、财产保险深度)的显着影响。文章最后结合回归得出的影响因素与影响农业保险发展的潜力因子,得到改善各区域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研究启示:因地制宜,协调促进山东省各地市的农业保险均衡发展;针对农业大市,利用地域优势提升当地农业保险发展水平;针对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城市,采取相应的政策倾斜;完善农业保险费率厘定,促进农业保险产品创新。
程岩岩[4](2020)在《我国全面二孩政策、人口结构变化与寿险需求变化》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保险行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由2010年保险业原保费收入14528亿元到2018年保险业原保费收入42645亿元,9年来保险业原保费收入翻了近3倍。在保险业大发展的过程中,寿险业作为保险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同样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18年寿险原保费收入22754亿元,2010年寿险原保费收入9680亿元,2018年较2010年增长了2.35倍。从现在的研究文献来看,有诸多影响寿险需求的因素,总结起来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一直存在的影响因素,而人口因素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现象,逐渐显现出对寿险需求的突出影响。另外随着我国一系列生育政策的实施,尤其是现阶段为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长期来看,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必将对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带来较大的影响,进而也会对我国寿险需求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研究全面二孩政策、人口结构变化与寿险需求变化对我国寿险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寿险需求的变化的探讨主要结合全面二孩政策和人口结构变化两个角度,选取我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10-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混合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三种静态面板模型和GMM动态面板模型构建基准模型和能够体现全面二孩政策效应的政策效应模型,通过stata数据分析软件对30个地区2010-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1)我国人口结构中少儿抚养比对寿险需求有显着的负向作用,即随着少儿抚养比的增长,寿险需求将逐步减弱;(2)老年抚养比对寿险需求有着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随着老年抚养比逐步的增大,寿险需求也在逐步的增加;(3)人均GDP对寿险需求的作用呈现显着的正向作用,这与预期相同;(4)人均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的提升,会减弱人们对寿险的需求;(5)交互项的实证结果表明,全面二孩政策减弱了少儿抚养比对寿险需求的负向作用,但并未增强老年抚养比对寿险需求的促进作用;(6)动态面板模型中引入了被解释变量的滞后一期,从动态GMM模型的回归分析中,可以得出寿险密度容易受上年度寿险密度的影响的结论,即上年度寿险密度对本年度寿险密度表现出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总体实证结果表明,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寿险需求确实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全面二孩政策作用于少儿抚养比,进而作用于寿险需求。无论从现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中还是从本文的实证分析中,都可以看出我国全面二孩政策、人口结构变化与寿险需求的变化三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在现行经济条件之下,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寿险行业的发展,研究三者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探讨我国全面二孩政策、人口结构变化与寿险需求变化间的关系,丰富了全面二孩政策与寿险需求相关研究,并对寿险消费者、经营主体和政府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王瑜莹[5](2019)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寿险需求的影响研究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按照联合国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中国早在2001年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并且人口老龄化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是预期寿命的增长、赡养率的上升以及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根据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预测的数据,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30%以上,老年赡养率将达到43.1%,伴随着“婴儿潮”一代步入老龄化行列,中国的社会基本养老制度面临非常大的资金压力,制度赡养率下降,养老金替代率降低,中国养老形式严峻。在人口老龄化加快的趋势下,仅仅依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无法满足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这就为中国的寿险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一方面,伴随着消费者收入的提升、保险意识的增强以及对于未来老年生活质量的忧虑,使得很多中青年人开始增加寿险有效需求为老年生活做规划,从这个角度看,人口老龄化对寿险需求有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随着老龄人口增多,寿险公司拒保人群占比增加,另外,赡养压力增大也有可能影响消费者的保费支付能力,从这个角度看,人口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寿险需求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都存在的情况下,通过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寿险需求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本文实证部分使用中国30个省(剔除西藏,不含港澳台)2005-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核心指标老年赡养率及其它控制变量对寿险需求产生的影响。实证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老龄化对全国寿险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影响;第二部分是根据核心指标老年赡养率将30个省分为高老龄化水平地区和低老龄化水平地区后,进一步分析人口老龄化对两个地区寿险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老年赡养率对寿险需求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并且在老龄化越严重的地区,老年赡养率每增加1%,寿险需求增加得更多;细分险种结构之后,实证结果表明,老龄化趋势对保障型寿险需求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对投资型寿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少儿抚养率、受教育程度、城镇化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寿险需求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会保障型水平对保障型寿险需求有一定的削弱作用,通货膨胀率对投资型寿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消费者、保险公司和政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胡腾飞[6](2019)在《基于因子分析和DEA的我国财险业效率研究》文中提出财险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缓解社会风险、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财险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保费规模不断扩大,保险密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在各经济领域的进一步推进,国内保险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然而由于国内财险业发展时间仍旧较短,在产品设计、客户服务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外资保险企业还有差距。财险公司的效率水平作为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反映了财险公司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是企业经营过程中追求的重要目标。分析当前我国财险业整体效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了解我国财险业发展现状和寻找有效提升我国财险企业效率水平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监管部门针对财险业发展现状采取更加契合实际、更加有效的监管措施。因此,基于对现阶段我国财险业整体发展现状的思考,本文旨在采取实证方法分析当前国内财险业整体效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和提升财险业效率水平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文章一共包含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等进行介绍;第二章是因子分析和DEA模型构建以及相关概念和理论的介绍;第三章是财险业效率水平测算的实证分析;第四章是财险业效率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五章是结论及建议。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我国财险业2013—2017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因子分析和DEA模型对财险业效率水平进行测算,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我国财险业整体技术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处于效率前沿的财险公司所占比重较低,财险公司的资产规模与技术效率水平并不存在明显的匹配关系。整体来看,我国财险业效率水平处于上升态势,仅在个别年份受到政策收紧的影响,效率水平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情况。公司规模、劳动生产率及高学历员工比重等因素与公司的效率水平具有显着的正相关,而经营时长、市场份额等因素对财险公司效率水平的影响则并不显着。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完善人才选拔及考察机制,以业绩产出为导向;改善员工学历结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保持适度规模扩张,打造品牌优势;强化企业业务规范化管理,健全风险控制体系;提升行业监管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李文思[7](2019)在《地方寿险公司吉祥人寿产品结构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保险业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中国的保险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其中人寿保险行业同样搭载中国经济的增长列车逐渐步入正轨。此时地方寿险公司作为近几年行业诞生的新兴力量,紧扣行业脉搏,细分寿险市场,以创新实现了特色化发展。但是地方寿险公司大多为了迅速获得市场份额,扩大市场规模,在保费收入上只注重规模也不注重价值,导致整个地方寿险行业普遍存在反复或者长期的亏损状态。同时在2016年保监会也开始严格管控寿险市场乱象,连续出台管控政策重创短期投资型产品,表明了政府坚决扭转寿险业重投资而轻保障功能的决心。在“保险姓保”成为大趋势,地方寿险公司的产品结构转型成为公司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吉祥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湖南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本土地方保险法人机构,从成立到如今,不合理的产品结构导致连连亏损,对公司的可持续经营造成了极大影响。本文从产品的功能类别、渠道类别以及期限类别三个维度对吉祥人寿的产品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分析了公司在转型路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三个层面(公司、市场及政策层面)挖掘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最后我们建议吉祥人寿采取价值导向的渐进式转型方式,在产品转型路上应该坚持注重迎合当下市场的发展趋势:在产品的功能类别上着重发展中长期的传统型寿险产品,尤其要扩大健康险品类的规模;在渠道类别上要坚定不移的以个人直销产品为业务核心,辅以银保渠道,逐渐增加新兴渠道的拓展;期限类别方面,主要依靠续期期缴保费的方式来拉动公司的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吉祥人寿要不断提升管理效率与资金运用的能力,采用大数据精准定位分析客户痛点与需求以此获得长足的发展。
黄静[8](2018)在《TP人寿保险公司山东市场开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东省是中国的经济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国内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三名,占中国GDP总量的1/9。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大地刺激了山东省寿险业务的开展,经济体量的增加,人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在物质生活获得不断满足的基础上,多余的财富使人们的理财意识和保险意识进一步增强,山东省寿险保费收入自2007年的315.92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335.14亿元,十年间平均每年增长保费约100亿,在整个保险行业中,寿险的保费总额占比也逐年提高,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山东省的寿险保费总额所占比例已高达约58%。TP人寿保险山东分公司于2003年进驻山东省市场,截至2016年寿险保费收入为89.28亿元,是山东省主要的寿险公司之一,但是与中国人寿、平安人寿等寿险公司还有较大差距。为了更好的研究TP人寿保险对山东寿险市场的开发策略,本文将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现状、人口发展现状等方面分析和辨别影响山东省寿险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使用山东省2007年至2016年十年的行业数据,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的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定量分析,以进行进一步的科学验证和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 TP人寿保险山东分公司对山东市场的几大开发策略。文章的结构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引言部分,首先明确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之后在对国内外研究寿险市场潜力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第二章为本文的理论支撑框架,明确了寿险的概念、主要作用和特点,并整理了研究寿险市场潜力所应用的相关基础理论。第三章介绍山东省寿险市场和TP人寿保险山东分公司寿险的发展现状,包括总体情况、保费收入及主要险种对比分析等。第四章首先给出了影响寿险市场潜力的几个因素,然后使用2007-2016年的数据对山东省寿险市场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给出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和大小,该部分是TP人寿保险公司山东市场开发的基础。第五章是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产品策略、渠道策略、区域策略及保障措施等4个方面给出TP人寿保险公司山东市场的开发策略。第六章则为全文总结。
王雪[9](2017)在《山东省保险业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保险业作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日益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国家及山东省政府就对保险业的发展规划做出了相关的指示,集中全省保险业相关资源为将山东省保险业优化升级为现代保险服务业而做出指引。因此,将保险业的发展状况评价作为研究对象并开展实证分析有较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山东省的省情出发,以保险业发展目标为导向,构建了山东省保险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保险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做出一定程度的丰富,从单纯的定性的研究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保险业的经验和建议转变为定量的实证分析,以期更加客观准确的把握地区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并促进政府、企业加快引导和优化保险业发展。本文首先对保险业及保险业评价相关文献和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在研究对象确定后,分析了山东省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以上分析作为基础,从经济支持、市场结构、企业实力、服务三农及支持金融五个方面构建了一套立足山东省保险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熵权法和灰色关联投影分析相结合,对2004-2014年山东省保险业的发展进行评价分析,并得出结果:山东省保险业发展呈现总体上升的态势,说明政府和企业从各方面对保险业的发展做出了努力和提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深化改革;提高创新;支农惠农;培养人才;加强监管。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在梳理基础理论和主要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引入保险业发展评价的相关知识,通过定性分析创新性地构建山东省保险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将得到的实际数据运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投影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由定性分析转为定量分析,对山东省2004-2014年保险业发展做出准确的评价,为后续发展提供相关的思路与建议。
张刚[10](2016)在《长城人寿山东分公司营销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的金融业,特别是保险业也取得了快速的增长。近几年,国外众多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企业组建合资保险公司,国内组建和成立了众多的国有保险公司、民营保险公司及经纪代理公司,中国保险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业内俗称“黄金十年”。该论文以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简称“长城人寿山东分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长城人寿山东分公司的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进而使用PEST、SWOT等分析方法,分析公司面临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自身环境,最后提出长城人寿山东分公司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几方面的营销组合策略改进建议,并提出加强营销人员培训、创新内部管理模式等保障措施。希望对公司进一步开拓山东保险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民众信誉度都起到参考作用。同时也希望能对类似企业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二、山东省寿险业发展的潜力及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省寿险业发展的潜力及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寿险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区域保险差异 |
1.2.2 区域寿险差异化分析 |
1.2.3 区域保险协调 |
1.2.4 寿险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区域寿险差异的理论探讨 |
2.1 理论基础 |
2.1.1 区域非均衡性理论 |
2.1.2 保险供给需求理论 |
2.1.3 增长极理论 |
2.2 人寿保险概述 |
2.2.1 人寿保险定义及其特点 |
2.2.2 人寿保险种类 |
2.2.3 人寿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 寿险区域差异 |
2.3.1 区域及其划分 |
2.3.2 寿险区域差异的含义 |
2.3.3 寿险区域差异的变动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寿险业区域差异现状 |
3.1 寿险区域发展水平差异 |
3.1.1 寿险保费收入 |
3.1.2 寿险密度 |
3.1.3 寿险深度 |
3.2 寿险结构区域差异 |
3.2.1 市场结构 |
3.2.2 产品结构 |
3.2.3 渠道结构 |
3.2.4 承保结构 |
3.3 寿险发展进程的区域差异 |
3.3.1 市场化程度 |
3.3.2 进步程度 |
3.3.3 开放程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寿险与区域发展环境协调度分析 |
4.1 测度方法 |
4.1.1 协同学的基本理解 |
4.1.2 测度方法 |
4.2 区域寿险与区域发展环境系统设计 |
4.2.1 寿险子系统 |
4.2.2 经济子系统 |
4.2.3 人口子系统 |
4.2.4 社会子系统 |
4.3 协调度的测算结果分析 |
4.3.1 各年份的纵向比较 |
4.3.2 四地区的横向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寿险业区域差距的实证对比分析 |
5.1 变量设定及数据来源 |
5.1.1 变量设定 |
5.1.2 数据来源 |
5.2 模型建立和基本假定 |
5.2.1 模型建立 |
5.2.2 基本假定 |
5.3 模型选择与估计 |
5.3.1 平稳性检验 |
5.3.2 面板模型的选择与回归结果分析 |
5.3.3 模型参数估计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公司层面 |
6.2.2 政府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CL公司山东省公司寿险营销渠道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销渠渠道的涵义 |
2.1.2 营销渠道的发展历程 |
2.1.3 西方营销渠道管理理论 |
2.1.4 国内营销渠道管理研究综述 |
2.2 寿险营销渠道理论综述 |
2.2.1 寿险营销渠道的涵义 |
2.2.2 寿险营销渠道的类别 |
2.2.3 寿险营销渠道研究综述 |
第3章 CL公司山东省公司寿险营销渠道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CL公司山东省公司概况 |
3.1.1 CL公司山东省公司的介绍 |
3.1.2 CL公司山东省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
3.2 CL公司山东省公司寿险营销渠道现状分析 |
3.2.1 个人保险代理人销售渠道 |
3.2.2 团体寿险销售渠道 |
3.2.3 电话直销渠道 |
3.2.4 银行保险渠道 |
3.3 CL公司山东省公司寿险营销渠道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3.3.1 个代营销渠道业务发展遭遇瓶颈 |
3.3.2 团体寿险销售渠道市场竞争优势日益弱化 |
3.3.3 以电、网销为代表的新兴渠道发展滞后 |
第4章 CL公司山东省公司保险营销渠道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宏观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1.5 山东省寿险宏观环境分析 |
4.2 寿险行业环境分析 |
4.2.1 国内外人寿保险行业渠道发展趋势 |
4.2.2 现有行业竞争格局 |
4.3 寿险消费者购买渠道偏好分析 |
4.4 CL公司山东省公司资源能力以及优劣势分析 |
4.4.1 CL公司山东省公司资源能力分析 |
4.4.2 CL公司山东省公司优劣势分析 |
第5章 CL公司山东省公司寿险营销渠道的优化策略 |
5.1 营销渠道结构优化策略 |
5.1.1 加强现有渠道建设 |
5.1.2 开拓网络营销新渠道 |
5.1.3 开拓中介营销新渠道 |
5.2 营销渠道人员管理优化与激励策略 |
5.2.1 加强人才引进 |
5.2.2 强化业务培训 |
5.2.3 提高营销主管的素质 |
5.2.4 以竞争基础的绩效考核 |
5.2.5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
5.3 营销渠道间融合保障策略 |
第6章 CL公司山东省公司寿险营销渠道优化的保障措施 |
6.1 制度保障 |
6.2 财务保障 |
6.3 信息技术保障 |
6.4 人力资源保障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区域差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保险区域差异化的研究 |
1.2.2 农业保险区域差异化的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保险区域差异理论 |
2.1.1 保险区域界定 |
2.1.2 保险发展区域差异理论 |
2.2 农业保险发展理论 |
2.2.1 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选择 |
2.2.2 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分析 |
3 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化现状分析 |
3.1 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
3.2 山东省各地市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 |
3.2.1 总量指标分析 |
3.2.2 相对指标分析 |
3.2.3 发展速度分析 |
3.3 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熵值法的原理及计算步骤 |
3.3.2 复相关系数法原理及计算步骤 |
3.3.3 TOPSIS法原理及计算步骤 |
3.3.4 计算结果 |
3.4 基于聚类分析的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分类模型 |
3.5 计算结果分析 |
3.5.1 市级视角下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状况 |
3.5.2 区域视角下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现状 |
4 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区域差异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4.1 区域视角下需求类因素对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 |
4.1.1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
4.1.2 保费承受能力 |
4.1.3 农业生产规模 |
4.2 区域视角下供给因素对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 |
4.2.1 农业保险风险补偿能力 |
4.2.2 政府对农业支持力度 |
4.2.3 财产保险发展水平 |
4.3 以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被解释变量的面板模型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模型的选择 |
4.3.3 指标选取 |
4.3.4 实证分析 |
4.4 区域视角下的实证结果分析 |
4.4.1 保费承受能力 |
4.4.2 风险补偿能力 |
4.4.3 政府支农力度 |
4.4.4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
4.4.5 农业规模化程度 |
4.4.6 财产保险发展水平 |
5 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潜力区域差异分析 |
5.1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 |
5.2 综合因子的确定 |
5.3 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潜力综合得分 |
5.4 计算结果分析 |
6 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化的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区域差异化问题突出 |
6.1.2 需求类因素是影响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 |
6.1.3 农业禀赋资源条件是农业保险未来发展潜力的根基 |
6.2 改善各区域的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启示 |
6.2.1 采取因地制宜政策,协调农业保险发展问题 |
6.2.2 聚焦潜力区域,有针对性的增加农业保险发展水平 |
6.2.3 必要的政策支持,完善农业保险体制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全面二孩政策、人口结构变化与寿险需求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对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 |
二、人口结构变化对寿险需求变化的影响 |
三、其他因素对寿险需求变化的影响 |
第三章 理论分析 |
一、我国生育政策对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 |
(一)人口生育政策与人口结构变化 |
(二)全面二孩政策与人口结构变化 |
二、人口结构变化对寿险需求变化的影响 |
(一)人口的年龄结构与寿险需求变化 |
(二)人口的城乡结构与寿险需求变化 |
三、其他因素对寿险需求变化的影响 |
(一)生命周期及生命价值说 |
(二)经济确保及欲望满足说 |
(三)需求层次理论 |
第四章 现状分析 |
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与人口结构变化 |
(一)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特征 |
(二)我国全面二孩政策与人口结构变化 |
二、我国人口结构变化与寿险需求变化 |
(一)我国寿险需求的变化 |
(二)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寿险需求变化的影响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一)变量选取 |
(二)数据来源 |
二、研究假设及模型设定 |
(一)研究假设 |
(二)模型设定 |
三、回归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一)对消费者的建议 |
(二)对经营机构的建议 |
(三)对政府部门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寿险需求的影响研究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寿险需求影响因素 |
1.3.2 人口老龄化对寿险需求总量的影响 |
1.3.3 人口老龄化对寿险需求结构的影响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本文不足 |
2.人口老龄化与寿险需求的概念与现状 |
2.1 人口老龄化与寿险的相关概念 |
2.1.1 人口老龄化相关概念 |
2.1.2 寿险需求相关概念 |
2.2 人口老龄化与寿险需求的现状 |
2.2.1 人口老龄化现状 |
2.2.2 寿险市场发展现状 |
2.2.3 寿险需求结构发展现状 |
3.人口老龄化对寿险需求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 |
3.1 与寿险需求有关的理论 |
3.1.1 关于需求的理论 |
3.1.2 关于寿险需求的理论 |
3.2 人口老龄化对寿险需求影响的作用机理 |
3.2.1 预期寿命延长对寿险需求的影响 |
3.2.2 赡养率华和抚养率上升对寿险需求的影响 |
3.2.3 未富先老对寿险需求的影响 |
3.2.4 养老保险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对寿险需求的影响 |
3.2.5 老龄化导致的经济放缓对寿险需求的影响 |
3.2.6 老龄化趋势影响消费者风险意识进而影响寿险需求 |
4.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寿险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变量设定与数据来源 |
4.1.1 变量设定 |
4.1.2 数据来源 |
4.2 模型构建 |
4.3 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
4.4 模型设定检验 |
4.4.1 单位根检验 |
4.4.2 面板协整检验 |
4.5 不同被解释变量的面板模型选择 |
4.5.1 总寿险密度 |
4.5.2 保障型寿险占比 |
4.5.3 投资型寿险占比 |
4.5.4 保障型寿险密度 |
4.5.5 投资型寿险密度 |
4.6 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寿险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 |
4.6.1 寿险需求总量 |
4.6.2 寿险需求结构 |
4.7 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子样本寿险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 |
4.7.1 寿险需求总量 |
4.7.2 寿险需求结构 |
5.主要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建议 |
5.2.1 消费者层面 |
5.2.2 保险公司层面 |
5.2.3 政府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因子分析和DEA的我国财险业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和模型介绍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效率的概念 |
2.1.2 财险业效率的概念 |
2.1.3 财险业效率的分解 |
2.2 效率相关理论 |
2.2.1 市场结构与效率的关系 |
2.2.2 企业所有权结构与效率的关系 |
2.3 因子分析原理和模型 |
2.3.1 基本原理 |
2.3.2 因子分析模型 |
2.4 数据包络分析分析模型 |
2.4.1 基本原理 |
2.4.2 不变报酬模型 |
2.4.3 可变报酬模型 |
2.5 因子分析-DEA模型介绍 |
第3章 我国财险业效率测算实证分析 |
3.1 原始投入产出变量和样本公司选择 |
3.2 投入产出变量的因子分析 |
3.3 财险业效率测算 |
第4章 我国财险业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模型及变量的选择 |
4.1.1 Tobit模型 |
4.1.2 影响因素变量选择 |
4.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 实证结果研究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完善人才选拔及考察机制,以业绩产出为导向 |
5.2.2 改善员工学历结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
5.2.3 保持适度规模扩张,打造品牌优势 |
5.2.4 强化企业业务规范化管理,健全风险控制体系 |
5.2.5 提升行业监管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地方寿险公司吉祥人寿产品结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寿险行业的研究 |
1.2.2 关于寿险业产品结构的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地方寿险及产品结构转型相关研究基础 |
2.1 地方寿险公司界定及寿险产品结构分类 |
2.1.1 地方寿险公司 |
2.1.2 寿险产品结构分类 |
2.1.3 寿险业与寿险产品结构的理论关系 |
2.2 寿险产品结构转型理论依据 |
2.2.1 最优保险理论 |
2.2.2 产品结构合理性评价 |
2.3 寿险公司产品结构转型影响因素分析 |
2.3.1 需求角度 |
2.3.2 供给角度 |
第3章 吉祥人寿产品结构现状分析 |
3.1 吉祥人寿的基本情况 |
3.2 吉祥人寿产品结构现状及特征 |
3.2.1 功能类别 |
3.2.2 渠道类别 |
3.2.3 期限类别 |
3.3 吉祥人寿产品结构面临的问题及影响 |
3.3.1 吉祥人寿产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
3.3.2 吉祥人寿产品结构存在的问题造成影响 |
3.4 吉祥人寿当前产品结构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公司层面的因素 |
3.4.2 地方寿险市场层面 |
3.4.3 政府政策层面 |
第4章 吉祥人寿产品结构转型的模式选择 |
4.1 吉祥人寿产品结构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
4.1.1 吉祥人寿产品结构转型的机遇 |
4.1.2 吉祥人寿产品结构转型的挑战 |
4.2 吉祥人寿产品结构转型的基本原则 |
4.2.1 需求弹性原则 |
4.2.2 产品结构与行业结构调整相符合的原则 |
4.2.3 关联强度原则 |
4.3 吉祥人寿产品结构转型的模式选择 |
4.3.1 寿险产品结构转型的模式分类 |
4.3.2 吉祥人寿产品结构转型的模式选择 |
4.3.3 吉祥人寿产品结构转型合理性评价 |
第5章 吉祥人寿产品结构合理转型的建议 |
5.1 加快寿险产品功能结构转型 |
5.2 优化寿险产品渠道结构 |
5.3 改进寿险产品期限结构 |
5.4 提高管理水平,优化管理制度 |
5.5 规范地方寿险市场发展策略 |
5.6 优化政策环境,强化政策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TP人寿保险公司山东市场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寿险相关理论概述 |
2.1 寿险的定义 |
2.2 寿险的特点 |
2.2.1 保险金额确定的特殊性 |
2.2.2 保险金给付的特殊性 |
2.2.3 保险期限的特殊性 |
2.2.4 融通资金的性质 |
2.2.5 费率刚性 |
2.3 人寿保险的作用 |
2.3.1 风险保障 |
2.3.2 投资理财 |
2.3.3 社会风险管理 |
2.4 寿险市场潜力相关理论 |
3. 山东省和TP公司寿险市场现状分析 |
3.1 山东省寿险市场总体分析 |
3.1.1 山东省寿险保费收入情况 |
3.1.2 山东省寿险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情况 |
3.2 山东省寿险产品的结构分析 |
3.2.1 山东省寿险产品品种构成 |
3.2.2 山东省寿险产品消费需求分布 |
3.2.3 不同人群对寿险产品的不同需求 |
3.3 山东省寿险发展横向对比分析 |
3.3.1 保费收入对比 |
3.3.2 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对比 |
3.4 TP人寿保险山东分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
3.4.1 TP人寿保险山东分公司简介 |
3.4.2 TP人寿保险山东分公司主要寿险品介绍 |
3.4.3 TP人寿保险山东分公司主要市场地域介绍 |
3.4.4 TP人寿保险山东分公司与省内其他保险公司对比分析 |
3.4.5 TP人寿保险山东分公司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3.4.6 总结 |
4. 山东省寿险市场潜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影响因素的分析 |
4.1.1 经济因素 |
4.1.2 山东省的社会和文化因素 |
4.1.3 制度因素 |
4.1.4 供给因素 |
4.2 变量的选取 |
4.3 模型的建立 |
4.4 实证检验结果 |
5. TP人寿保险山东分公司市场开发策略 |
5.1 产品策略 |
5.1.1 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 |
5.1.2 以分红险为主推产品 |
5.1.3 完善寿险产品设计流程 |
5.2 渠道策略 |
5.2.1 巩固现有的营销渠道 |
5.2.2 开拓银行保险新渠道 |
5.3 地域策略 |
5.3.1 经济发展较好地域的开发策略 |
5.3.2 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场拓展策略 |
5.4 保障措施 |
5.4.1 完善客户服务 |
5.4.2 建立专业化营销团队 |
5.4.3 提升信息技术支持能力 |
5.4.4 完善大客户项目组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山东省保险业发展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保险业相关理论 |
2.2 保险业指标评价相关理论 |
2.2.1 国内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2.2 国内外评价方法研究 |
2.2.3 评析 |
2.3 理论基础 |
2.3.1 福利经济学 |
2.3.2 社会保障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东省保险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山东省保险业发展现状 |
3.1.1 保费规模稳步提升 |
3.1.2 经营效益、行业形象明显改善 |
3.1.3 市场主体不断丰富 |
3.1.4 支持全省经济的发展的能力增强 |
3.2 山东省保险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市场效率不高与开发潜力不足的问题 |
3.2.2 风险防范意识与措施不强的问题 |
3.2.3 城乡均衡发展与服务三农的问题 |
3.2.4 创新不足引发市场混乱的问题 |
3.2.5 高素质人才欠缺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构建保险业发展评价体系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依据与原则 |
4.1.1 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 |
4.1.2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
4.2.1 目标层指标 |
4.2.2 准则层与基础层指标 |
4.2.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4.3 评价方法与模型 |
4.3.1 评价方法 |
4.3.2 熵权-灰色投影模型 |
4.4 评价指标体系应用:2004-2014山东省保险业发展定量分析 |
4.4.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3 计算灰色关联投影值 |
4.4.4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议与对策 |
5.1 区域保险业发展评价建议 |
5.2 山东省保险业发展对策 |
5.2.1 深化保险市场改革 |
5.2.2 开拓创新,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 |
5.2.3 加强三农保险服务与创新 |
5.2.4 优化保险资金配置 |
5.2.5 加强风险防范与监管 |
5.2.6 培养高素质人才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长城人寿山东分公司营销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寿险营销相关理论 |
2.2 PEST分析方法 |
2.3 SWOT分析法 |
第三章 长城人寿山东分公司营销策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长城人寿山东分公司简介 |
3.2 长城人寿山东分公司营销策略现状 |
3.2.1 产品策略 |
3.2.2 价格策略 |
3.2.3 渠道策略 |
3.2.4 促销策略 |
3.3 长城人寿山东分公司营销策略主要存在的问题 |
3.3.1 产品研发应更贴近市场发展趋势 |
3.3.2 定价策略针对性不够强 |
3.3.3 代理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
3.3.4 营销人员培训机制亟待完善 |
第四章 长城人寿山东分公司面临的环境分析 |
4.1 长城人寿山东分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长城人寿山东分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分析 |
4.2.1 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分析 |
4.2.2 山东省保险业的现状分析 |
4.3 长城人寿山东分公司SWOT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4.3.3 机会分析 |
4.3.4 威胁分析 |
4.3.5 SWOT矩阵战略 |
第五章 长城人寿山东分公司营销策略的改进建议 |
5.1 细化目标市场分类与选择建议 |
5.1.1 目标市场分类 |
5.1.2 目标市场的选择 |
5.2 产品策略改进建议 |
5.3 价格策略改进建议 |
5.4 渠道策略改进建议 |
5.5 促销策略改进建议 |
第六章 长城人寿山东分公司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严格执行营销人员基本法制度 |
6.2 加强营销人员培训 |
6.3 加强后援保障支持 |
6.3.1 契约核保支持 |
6.3.2 客户服务支持 |
6.3.3 IT技术支持 |
6.4 创新内部管理模式 |
6.4.1 管理创新 |
6.4.2 财务管理 |
6.4.3 人力资源管理 |
6.4.4 风险管理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山东省寿险业发展的潜力及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寿险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 张浩宇.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CL公司山东省公司寿险营销渠道优化研究[D]. 程浩然. 山东大学, 2021
- [3]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区域差异化研究[D]. 穆磊.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4]我国全面二孩政策、人口结构变化与寿险需求变化[D]. 程岩岩. 河南大学, 2020(02)
- [5]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寿险需求的影响研究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D]. 王瑜莹.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6]基于因子分析和DEA的我国财险业效率研究[D]. 胡腾飞.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3)
- [7]地方寿险公司吉祥人寿产品结构转型研究[D]. 李文思. 湖南大学, 2019(07)
- [8]TP人寿保险公司山东市场开发策略研究[D]. 黄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9]山东省保险业发展评价体系研究[D]. 王雪. 山东财经大学, 2017(04)
- [10]长城人寿山东分公司营销策略分析[D]. 张刚. 河北工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