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峡库区16座污水处理厂投运(论文文献综述)
张双,陈贵生,杨仁凯,张华[1](2021)在《深度处理工艺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评价》文中提出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印发以来,深度处理工艺在三峡库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新建、扩建、改建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结合三峡库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工艺分布情况,介绍了高效沉淀池、滤布滤池、深床反硝化滤池、V型滤池及其组合工艺,分析了各深度处理工艺的运行情况,归纳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整改措施和建议,可为后期设计和生产运行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张双,陈贵生,杨仁凯,张华[2](2019)在《高密度沉淀池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应用》文中认为三峡库区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4×104 m3/d,采用SBR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执行一级B标准。为保护三峡库区水环境,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该污水处理厂拟进行提标改造。介绍了提标改造工艺的主要设计参数,分析了运行成本和产生的环境效益。改造后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满足设计要求。
郑瑶[3](2019)在《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环境容量及其分配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工程建设运行以来,为我国防洪、航运、发电、灌溉、供水和旅游等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改变了长江三峡原有自然水体的洪枯规律,使得长江三峡由自然河道变为了季节调节性水库,水流速度减慢,自净能力降低,水质恶化,对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环境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将进一步增多,必然会进一步加剧库区的生态环境压力。因此,为保护三峡库区水质安全、生态环境稳定,开展三峡库区流域运行期水环境容量及其分配方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选取覆盖三峡库区大部分范围的重庆段为研究对象,对三峡库区重庆段流域水环境质量与污染源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调研和分析。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三峡库区重庆段进行了水质类别评价,流域水质总体良好,保持在Ⅱ类到III类水质之间,丰水期79月略不稳定,各断面超标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超标污染物为TP。在年均水质条件下,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各水质监测断面年际趋势变化进行显着性检验,20102017年长江干流各控制断面水质变化总体上趋于稳定,且个别断面水质污染呈显着减轻状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生活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源、畜禽养殖污染源有逐年加重趋势。对2017年研究区域内各区县点源、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计算分析,从空间分布来看,重庆主城区点源污染负荷较非点源负荷量比重大,渝东部农业资源丰富,非点源污染负荷产生量较大,为三峡库区因地制宜制定控制技术和政策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EFDC软件选取三峡库区重庆段长江干流建立水动力水质模型,研究该河流的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模型验证结果较好,表明可以用于模拟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长江干流的水环境状况。将三峡库区重庆段分为17个控制单元,考虑不同蓄水位水库调度运行方式对库区水文条件影响,基于EFDC水动力水质模型分别计算出高水位运行期、水位调节期、高水位运行期各个排污口对水质控制断面的响应系数,以地表水Ⅱ类水标准为规划目标,运用线性规划法求解了各个控制单元的水环境容量,作为管理环境容量,并提出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方案。将人口、GDP、水资源量、污染物排放量作为分配主要考量因素,考虑不同权重系数调整分配模型对水环境容量进行初始分配,并选用基尼系数法对分配结果进行了公平性评估,当人口和GDP占主要影响因素时,基尼系数最小,总量分配方案最合理。
冯琳,闫阳雨,杜彦霖,庞玉亭[4](2018)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研究——以三峡库区为例》文中提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由于难度大、成本高,是各地方政府推进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本文以三峡库区为例,从政策、建设、成效三个方面梳理了乡镇污水处理的发展历程;并从工艺设计、配套管网、经费保障三个角度,分析了影响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长期稳定达标运行的普遍性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总结提出了体制先行、分类定标、厂网一体、经费共担的建议,以期为我国乡镇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王颖[5](2016)在《细微泥沙粒径对活性污泥MLVSS/MLSS的影响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不设置初沉池的氧化沟、SBR工艺的大量推广与应用,以及为了保证除磷脱氮具有足够的碳源,一些设置了初沉池的污水厂也常采用超越初沉池的运行模式,致使本应在初沉池被去除的细微泥沙(<200μm)畅通无阻地进入了生化池,或淤积在生化池底部、或悬浮在污泥混合液中。污水厂活性污泥MLVSS/MLSS比值是不稳定的,在雨季处于较低状态,当活性污泥MLVSS/MLSS过低时,为了保证污水处理效率,污水厂不得不被动地提高污泥MLSS浓度。前期研究发现,粒径是影响细微泥沙在生化池归趋特性的主要因素,如何根据污水中细微泥沙的特征,预测活性污泥MLVSS/MLSS比值,实现污泥浓度的主动调控,对污水厂精确运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对重点流域13座污水处理厂运行现状调研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粒径细微泥沙输入对活性污泥MLVSS/MLSS比值的影响过程,构建了基于细微泥沙粒径的活性污泥MLVSS/MLSS比值预测模型,以及受影响活性污泥的恢复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 53.8%的调研污水厂进水SS浓度高于500mg/L,且以粒径小于200μm的细微泥沙为主(累积分布频均在96%以上)。77%的污水厂取消或者超越了初沉池,沉砂池实际除砂量为设计值的1/61/3,除砂效果欠稳。生化池存在不同程度的泥沙淤积问题,活性污泥MLVSS/MLSS普遍在0.30.5之间,甚至低至0.2。雨季进水SS/BOD5大幅高于旱季,活性污泥MLVSS/MLSS受季节影响显着。2为表征不同粒径细微泥沙在生化池中的悬浮特性,引入悬浮比α描述悬浮在生化池中的细微泥沙占进水细微泥沙总量的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在生化池水力流态一定的条件下,细微泥沙的悬浮比主要受粒径影响,粒径越小其悬浮比α越大,悬浮比与细微泥沙粒径呈显着的线性关系:a=-0.0084d+0.931(R2=0.9798)。3当雨季细微泥沙持续随径流冲刷进入生化池后,将不断累积在活性污泥中,活性污泥MLVSS/MLSS比值f随运行时间的增长而降低,其预测模型为:该模型表明,细微泥沙输入过程活性污泥MLVSS/MLSS不仅与进水细微泥沙的浓度、粒径有关,还与进水COD浓度、污泥龄有关。4在旱季没有外源细微泥沙输入后,随着剩余污泥的排放,活性污泥中的细微泥沙得以释放,释放过程活性污泥MLVSS/MLSS比值f逐渐增大,随运行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为:这表明释放过程活性污泥MLVSS/MLSS不仅与雨季细微泥沙累积浓度有关,还与进水COD浓度、污泥龄、水力停留时间有关。5采用基于细微泥沙粒径的活性污泥MLVSS/MLSS比值预测模型,可以根据进水细微泥沙特征准确预测活性污泥MLVSS/MLSS比值,实现污泥浓度的主动调控,维持活性污泥MLVSS稳定,对污水厂精确控制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方俊华,王惠,邱忠莉[6](2016)在《基于AHP-GRAP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评价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绩效,研究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向专家咨询意见,最终筛选并确定了"服务质量、运行管理、财务成本"3个准则共16个与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绩效密切相关的指标,构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并结合专家打分确定出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GRAP)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将此综合评价模型运用于江苏、云南、四川和重庆的4个小城镇污水处理厂,4个污水处理厂运行绩效的优劣次序为江苏常熟市、重庆三峡库区、云南省通海县和四川省的阿坝州小金县,得出的评价结果与调研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实际状况相吻合。
郭一,管宏友,陈玉成[7](2015)在《西南民族地区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现状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文中认为通过对重庆江津区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实证研究,发现该区基本实现各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但存在规划布局不合理、运行负荷较低、融资渠道单一、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以城乡统筹为视角,从科学规划、拓展融资渠道、加强科技攻关等方面提出建议,力图破解西南民族地区当前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得起用不起"的困境,以期为"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思路。
李川[8](2015)在《三峡库区XX区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大力开展三峡库区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是实现保护库区水环境的重要手段。XX区属于三峡库区区县之一,辖区内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均建设在3条长江支流流域,在现有的众多限制条件下,值得研究该区的实践经验,探索适合库区小城镇污水处理建设运行管理的模式。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了污水处理设施的性质,指出其具有政府监管的强制性等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了三峡库区XX区场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现状,指出现有建设水平低、建设资金缺乏、施工企业技术水平较低、运行成本偏高、配套管网不完善、收集处理效率低、运行效率低、管理粗放以及污水处理费征收没到位等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有关项目建设遗留后续难题,综合相关经验,以明确政府权责、多方形成合力为途径构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针对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综合考虑建设状况、运行管理的主体、行政监管、污水处理费征管以及当地经济社会条件,充分分析XX区场镇污水处理设施委托运营管理的实践经验,提出适合三峡库区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借鉴运营模式。
郭一[9](2015)在《重庆市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绩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乡统筹与城镇化的发展,我国村镇建设也得到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居民用水量和排水量不断加大,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需求也不断增大。在此背景下,我国大部分村镇都建设了一定规模的污水处理厂,但各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和管理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建立村镇绩效评估体系来监督和改善项目的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和管理,筛选适合村镇的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制定适合其特点的建设和运行政策,使村镇污水处理厂持续、高效、专业地运营,并获得稳定运行效果,是目前村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的现实需求,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推手。本文以重庆市江津区19座村镇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对19座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参数进行系统分析;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村镇污水处理厂进行综合绩效评估;通过相关分析,探讨了村镇污水处理厂绩效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系统分析与绩效评估结果,梳理了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区域的村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利用yaaph6软件构建层次评价模型,将村镇污水处理厂层次评价模型构建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要素层、指标层。目标层为污水处理厂运管绩效,要素层分为经济要素、服务要素、技术要素,指标层分为单位投资成本、资金到位率、人口服务率、人均负荷量和人均管网长度、污水负荷满足率、COD负荷、氨氮负荷、TP去除率、TN去除率、动植物油去除率。在经过详细地实地调查之后,通过专家咨询,采用专家评分法确立各个指标的权重,并构建相应判断矩阵。将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结果均为一致性比率小于0.1,即通过检验。在完成前两个步骤的基础上,根据专家对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判断和网络性判断,进行一致性判断和权重计算,进行权重平均并给出最终权重。根据最终指标权重,按照专家对要素层的每项具体指标进行评分,就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绩效进行评判,对其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最终,计算出各村镇污水处理厂的综合绩效分值,排序最高分值为李市镇污水处理厂,其综合绩效分值为74.06;其次为四面山镇污水处理厂,综合绩效分值为62.92;其余村镇污水处理厂的综合绩效分值皆在60分以下。在综合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利用分析各指标评估分值与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综合绩效分值的关联性,其中呈显着相关的因素为实际总投资、预算总投资、国家财政投资。一级管网长度、二三级管网长度、服务人口所占比重。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72、0.948、0.871、0.759、0.506。经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经济指标是决定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绩效的最重要因素;土地污水处理系统在村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过程中,依旧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它处理工艺也开始展现出优势;在村镇污水处理厂刚开始投运阶段,污水负荷满足率与污水处理厂的运管绩效相关性不高。
裔兆宏[10](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二、三峡库区16座污水处理厂投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库区16座污水处理厂投运(论文提纲范文)
(1)深度处理工艺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污水处理工艺背景介绍 |
2 深度处理工艺的应用分析与评价 |
2.1 深度处理工艺的应用分析 |
2.2 深度处理工艺的对比评价 |
3 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
3.1 高效沉淀池 |
3.2 V型滤池 |
3.3 滤布滤池 |
3.4 深床反硝化滤池 |
4 结语 |
(2)高密度沉淀池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现状工艺流程及运行情况 |
1.1 现状工艺流程 |
1.2 原进、出水水质 |
2 提标改造的工艺设计 |
2.1 提标改造工艺的确定 |
2.2 提标改造后的工艺流程 |
2.3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参数 |
① 新建中间提升水池。 |
② 新建污泥脱水机房(在中间提升水池上方)。 |
③ 新建高密度沉淀池。 |
④ SBR池改造。 |
3 运行效果及成本效益分析 |
3.1 运行效果 |
3.2 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 |
4 结语 |
(3)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环境容量及其分配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进展 |
1.2.2 水环境容量研究进展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三峡库区重庆段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水文水情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社会发展 |
2.2.2 经济发展 |
2.3 水环境质量状况 |
2.3.1 水质现状 |
2.3.2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三峡库区重庆段污染源调查分析 |
3.1 历年污染源调查 |
3.1.1 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状况 |
3.1.2 城镇生活污染物排放状况 |
3.1.3 农业面源污染状况 |
3.1.4 畜禽养殖业状况 |
3.2 污染负荷估算 |
3.2.1 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
3.2.2 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
3.2.3 沿江一级支流污染负荷估算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EFDC模型的水环境容量研究 |
4.1 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环境模型 |
4.1.1 模型控制方程 |
4.1.2 模型构建 |
4.1.3 水动力模型验证 |
4.1.4 水质模型验证 |
4.2 水环境容量计算 |
4.2.1 计算方法 |
4.2.2 水质控制断面选取 |
4.2.3 设计水文条件 |
4.2.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环境容量分配方案 |
5.1 分配方案 |
5.1.1 分配模型 |
5.1.2 分配系数确定 |
5.1.3 权重的确定 |
5.1.4 容量初始分配结果 |
5.2 方案公平性评估 |
5.2.1 评估方法 |
5.2.2 基尼系数的计算 |
5.2.3 评估结果 |
5.3 水环境容量分配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研究——以三峡库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现状分析 |
水环境保护政策 |
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展 |
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成效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工艺选择和规模设计不尽科学 |
配套管网尚不完善 |
运行及提标改造经费难以保障 |
启示和建议 |
体制先行 |
分类定标 |
厂网一体 |
经费共担 |
(5)细微泥沙粒径对活性污泥MLVSS/MLSS的影响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污水厂除砂系统运行现状 |
1.1.1 进水悬浮固体特性 |
1.1.2 沉砂池的除砂性能 |
1.1.3 初沉池的除砂性能 |
1.2 生化系统中细微泥沙的归趋特性及影响 |
1.2.1 细微泥沙的沉积 |
1.2.2 细微泥沙的悬浮 |
1.3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
1.3.1 经典活性污泥数学模型 |
1.3.2 ASM系列活性污泥数学模型 |
1.3.3 活性污泥无机固体累积模型 |
1.4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提出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课题来源 |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条件 |
2.1.1 试验污水 |
2.1.2 试验细微泥沙 |
2.1.3 试验装置 |
2.1.4 运行参数 |
2.2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1 重点流域城市污水厂调研 |
2.2.2 不同粒径细微泥沙输入对活性污泥的影响 |
2.2.3 受细微泥沙影响的活性污泥性能恢复 |
2.3 测试指标与方法 |
2.4 污泥驯化与系统启动 |
3 城市污水厂除砂系统及生化池运行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进水悬浮固体特性 |
3.1.1 悬浮固体浓度 |
3.1.2 悬浮固体粒径 |
3.2 沉砂池除砂性能 |
3.2.1 沉砂池运行现状 |
3.2.2 沉砂池除砂性能分析 |
3.3 生化池运行现状 |
3.3.1 生化池活性污泥性质 |
3.3.2 生化池泥沙淤积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粒径细微泥沙输入对活性污泥的影响过程及预测 |
4.1 活性污泥中细微泥沙的输入过程及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
4.1.1 活性污泥中细微泥沙的输入过程 |
4.1.2 对活性污泥浓度的影响 |
4.1.3 对活性污泥MLVSS/MLSS比值的影响 |
4.2 粒径对细微泥沙悬浮特性的影响 |
4.2.1 粒径对悬浮比的影响 |
4.2.2 不同粒径悬浮细微泥沙浓度的预测 |
4.2.3 预测结果的验证 |
4.3 细微泥沙输入过程活性污泥MLVSS/MLSS比值预测 |
4.3.1 预测模型构建 |
4.3.2 模型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受细微泥沙影响的活性污泥性能恢复过程及预测 |
5.1 活性污泥中细微泥沙的释放过程及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
5.1.1 活性污泥中细微泥沙的释放过程 |
5.1.2 对活性污泥浓度的影响 |
5.1.3 对活性污泥MLVSS/MLSS比值的影响 |
5.2 细微泥沙释放过程活性污泥MLVSS/MLSS比值预测 |
5.2.1 预测模型构建 |
5.2.2 模型验证 |
5.2.3 细微泥沙释放过程活性污泥系统恢复能力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6)基于AHP-GRAP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与指标体系 |
2.1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
2.2 绩效评价的目的 |
2.3 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2.4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3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绩效评价方法的构建 |
3.1 AHP结合专家打分确定指标权重 |
3.2 基于GRAP的灰色综合评价模型 |
(1)确定比较数列(评价对象)和参考数列(评价标准) |
(2)指标规范化处理 |
(3)确定各指标值对应的权重 |
(4)计算灰色关联系数ξi(k),得到关联系数矩阵E |
(5)计算灰色加权关联度,建立灰色关联度 |
(6)评价分析 |
4 基于AHP-GRAP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 |
4.1 建立评价结构模型 |
4.2 确定指标权重 |
4.3 基于AHP-GRAP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 |
(1)确定比较数列和参考数列 |
(2)指标规范化处理 |
(3)确定指标权重 |
(4)计算关联系数,构成关联系数矩阵E |
(5)计算关联度 |
(6)评价结果分析 |
5 结论 |
(7)西南民族地区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现状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内容 |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建设概况。 |
3. 服务人口。 |
4. 处理规模。 |
5. 处理工艺与运行负荷。 |
三、讨论 |
1. 污水处理厂规划滞后,与小城镇人口分布不一致。 |
2. 工艺类型较少,运行负荷较低。 |
3. 融资渠道单一,运营资金缺口较大。 |
4. 技术人才缺乏,管理模式落后。 |
四、结语 |
1. 结论。 |
2. 对策建议。 |
(8)三峡库区XX区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
一、课题的提出与来源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内容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一、项目管理 |
二、运营管理 |
第三节 三峡库区小城镇的基本情况 |
一、基本特征 |
二、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现状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XX区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三峡库区XX区概况 |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
二、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 |
三、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四、城乡规划建设概况 |
五、水资源概况 |
六、XX区城镇化水平现状 |
第二节 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
一、xx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现状 |
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运行管理现状及问题 |
一、污水处理设施运管现状 |
二、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峡库区x x区场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 |
第一节 xx区场镇污水处理设施后期建设整改完善 |
第二节 xx区场镇污水处理厂委托运营管理模式 |
一、确定运营主体 |
二、明确市场化运营 |
三、行政性监督管理 |
四、场镇污水处理费征管 |
五、污水处理设施的安全运行管理 |
第三节 对三峡库区小城镇的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重庆市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绩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村镇污水处理 |
1.1.1 我国村镇污水处理概况 |
1.1.2 我国村镇污水处理工艺 |
1.1.3 我国村镇污水处理存在问题 |
1.2 污水处理绩效评估 |
1.2.1 国内污水处理绩效评估 |
1.2.2 国外污水处理绩效评估 |
1.3 研究切入点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意义 |
2.1.1 “城乡统筹”的现实需求 |
2.1.2 “美丽乡村”建设的美好愿景 |
2.1.3 推动村镇污水处理厂的科学发展 |
2.2 研究内容 |
2.2.1 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现状分析 |
2.2.2 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绩效评估 |
2.2.3 影响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绩效的因素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域 |
3.1.1 区域概况 |
3.1.2 区域特征 |
3.2 研究方法 |
3.2.1 资料收集 |
3.2.2 现场调查 |
3.2.3 专家咨询 |
3.3 绩效评估方法 |
3.3.1 评估方法 |
3.3.2 评估指标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4.1 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现状分析 |
4.1.1 工艺分布 |
4.1.2 处理规模 |
4.1.3 服务人口 |
4.1.4 管网建设 |
4.1.5 处理负荷 |
4.1.6 出水水质 |
4.1.7 经济分析 |
4.2 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绩效评估 |
4.2.1 评估指标及其权重 |
4.2.2 评估模型及其方法 |
4.2.3 评估结果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
4.4.1 存在问题分析 |
4.4.2 对策措施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及参与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 |
参与科研课题 |
四、三峡库区16座污水处理厂投运(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度处理工艺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评价[J]. 张双,陈贵生,杨仁凯,张华. 市政技术, 2021(02)
- [2]高密度沉淀池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应用[J]. 张双,陈贵生,杨仁凯,张华. 中国给水排水, 2019(24)
- [3]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环境容量及其分配方案研究[D]. 郑瑶. 重庆大学, 2019(01)
- [4]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研究——以三峡库区为例[J]. 冯琳,闫阳雨,杜彦霖,庞玉亭. 环境保护, 2018(01)
- [5]细微泥沙粒径对活性污泥MLVSS/MLSS的影响及预测研究[D]. 王颖. 重庆大学, 2016(03)
- [6]基于AHP-GRAP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应用[J]. 方俊华,王惠,邱忠莉.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6(02)
- [7]西南民族地区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现状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J]. 郭一,管宏友,陈玉成.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5(03)
- [8]三峡库区XX区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D]. 李川. 云南大学, 2015(09)
- [9]重庆市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绩效评估研究[D]. 郭一. 西南大学, 2015(12)
- [10]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