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如竹和他的科研成果(论文文献综述)
辛偲[1](2021)在《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及其生成路径研究 ——基于国家级教学名师文本材料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教师是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影响高校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教学名师是高校优秀教师队伍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专业成长经验是宝贵的教育财富,研究高校教学名师这一群体,发掘和总结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对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培育和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选择了70位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解读他们的文本材料,构建高校教学名师的专业素养结构及其生成路径,探究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及成长规律,以期为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可借鉴的启示和经验。本研究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对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展开介绍并作出述评。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本研究涉及到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学学术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和反思性实践理论。第三部分为研究的设计与实施,明确了本研究的研究样本,并对高校教学名师的性别、地域、教龄、学科、学历、行政职务、海外经历和发表论文等个人背景信息作出量化的分析和讨论。第四部分为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结构分析及其生成路径分析,得出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体现在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师德风范四个方面;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的生成路径归纳为终身学习、教改研究、教研互动和实践反思。第五部分为影响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生成的因素分析,得出内因和外因共同促进高校教学名师的专业成长。内部因素既包括坚定的信念、真诚的爱心、执着的品质,也包括勇于创新、管理自我、勤于实践的行为特征;外部因素包括国家政策的导向和支撑、学校的支持和培养、关键他人的影响和帮助以及学生的反馈和激励。第六部分为结论与讨论,分析讨论了名师成长过程中具有的长期性、阶段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特性以及具有的“马太效应”、复杂性规律、“共生效应”规律。第七部分介绍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与建议,指出教师个人要树立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注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高校应完善教学的运行机制、规范教师管理制度和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政府应健全和落实相关教育政策、保障青年教师的待遇水平和引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惠庆玲[2](2021)在《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实验研究及吸附床的模拟优化》文中认为能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能源问题是人们正在面临的问题之一。在经历过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但也带来了资源安全、资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利用造成的环境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社会的发展乃至人类的生活。在面临上述种种问题下,人类发明了吸附式制冷技术,与传统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相比较,吸附式制冷技术以低品位能源作为动能,具有无污染、节能的特点,近几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吸附式制冷机存在的问题就是系统性能(COP)较低,所以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商用。研究吸附式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提高吸附式制冷系统的COP,是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搭建了吸附式制冷系统,对其循环过程进行了分析,包括在典型循环过程中各种温度、压力的变化趋势以及加热量和制冷量的变化趋势,并且分析了回热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热过程在系统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存在一个最佳的回热时间,使得制冷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佳。2.研究了热水温度、热水流量,冷冻水温度和冷冻水流量对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和COP的影响,得出影响吸附式制冷系统制冷量的主次因素顺序为热水温度、冷冻水温度、热水流量、冷冻水流量,影响吸附制冷系统COP的主次因素顺序为热水温度、热水流量、冷冻水温度、冷冻水流量,并且经过分析每种因素对吸附式制冷系统性能影响的曲线图,得出以下结论:(1)在热源温度范围为55℃-75℃时,系统的制冷量和COP随着热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且增大趋势明显,制冷量从5.30k W增大到12.53k W,COP从0.36增大到0.5。说明提高热源温度可以有效提高制冷系统的性能。(2)系统制冷量随着热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而COP随着热水流量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这说明并不是热水流量越大越好,而是存在一个最合适的热水流量。(3)冷冻水的温度变化对制冷系统的性能影响显着,在12℃-22℃的温度变化过程中,系统制冷量和COP都随冷冻水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呈正相关,冷冻水温度每提高5℃,系统的制冷量提高12%-15%,COP提高7%-9%,因此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该尽可能的提高冷冻水温度,以保证系统较好的性能。(4)当改变冷冻水流量时,系统的制冷量和COP改变并不明显,说明利用改变冷冻水流量来提高系统制冷量和COP不是可行方案。3.在CFD软件中创建吸附床的二维模型和数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根据模拟得出的云图,分析了吸附床在加热过程中的均温性。随后模拟分析了管翅式吸附床翅片的高度、厚度和间距,以及硅胶的孔隙率对吸附床平均温度变化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翅片的高度对吸附床的传热性能影响显着,翅片的高度越大,吸附床的平均温度上升的速率越慢,最终达到的平均温度越低,但是考虑到翅片的高度会影响吸附剂的填充量,因此翅片的高度不能过低,当翅片的高度为10mm时,吸附床有较好的传热性能。(2)翅片的厚度对吸附床的传热性能影响显着,翅片的厚度越大,吸附床的平均温度上升的速率越快,最终达到的平均温度越高,但是当翅片的厚度增加到一定的厚度时,再继续增大厚度对吸附床的传热性能影响很小。同时考虑到翅片的厚度过大会增加金属热容,造成吸附床的显热损失大,因此翅片的厚度不能过大,当翅片的厚度为0.22mm时,吸附床有较好的传热性能。(3)翅片的间距对吸附床的传热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不大。因为翅片之间的距离影响到翅片的数量,所以仍然要选择合适的翅片间距,翅片之间的距离为2.2mm最佳。(4)硅胶的孔隙率对吸附床的传热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硅胶的孔隙率越小,吸附床的传热性能越好。本文通过利用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吸附式制冷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性能和吸附床传热性能进行了研究,为提高吸附制冷机的能效比和吸附床的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徐振[3](2021)在《不同气候区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适应性研究及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我国农村地区住宅建筑分散不利于集中供暖和以燃煤为主的取暖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国家倡导的清洁取暖政策下,本文结合太阳能和热泵利用技术,建立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以满足农村地区冬季供暖需求。由于不同地区的太阳能资源和气候条件存在差异,系统的适应性是其应用和推广的重要考量因素。本文通过模拟研究,分析该系统在不同气候区的适用情况,并从配置和控制策略上对系统做进一步的优化。首先,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一种串联非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分析系统的不同供暖模式,确定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器、蓄热水箱、热泵等部件的容量。利用TRNSYS软件建立系统仿真模型,为反映实际运行特性,通过配置系统控制策略,实现其在不同条件下供暖模式的自主切换。此外,在太原市搭建系统实验台,通过实验与模拟数据对比,计算运行过程中蓄热水箱内温度和热泵功率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5%、2.6%,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其次,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中的设计原则,在冬季需供暖的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地区选取了七个典型地点:嫩江、哈尔滨、沈阳、太原、郑州、武汉、重庆,进行建筑的逐时热负荷计算。在此基础上,选定系统中各设备容量大小并进行全年动态仿真模拟。从可行性、节能效益、经济效益、环保效益方面评价系统在各地区的适应性,得出利用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供暖的适应性地区依次为:寒冷地区>严寒地区>夏热冬冷地区。最后,对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确定不同气候区系统集热器的最佳安装倾角、热泵机组容量、蓄热水箱容量,并从控制上优化系统的蓄热温差,使得系统运行更加经济合理。本课题的研究可作为农村各地区开展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应用时的参考,对推动清洁供暖、改善人居环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周超[4](2020)在《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对其高效、深度开发利用并实现其建筑一体化,对有效解决我国建筑领域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冬季需要采暖、夏季需要空调、全年需要供应电力和生活热水,面对建筑多样化的能源供应需求,目前现有的太阳能光热利用和光伏发电技术,无论是组件的光电或光热转换效率、还是功能单一的组件结构形式和太阳能利用系统形式等,都无法满足上述建筑多种用能需求,且存在着组件占地面积大等问题。为此,本文从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同时满足建筑多种用能需求的角度出发,把天空长波辐射冷却、吹胀板式换热技术和热泵技术融入太阳能综合利用过程,来研究解决光电与光热一体化和太阳能制热与制冷一体化的问题,提出了吹胀板式PVT组件和PVT热泵多能联供系统,并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性能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以下内容的研究工作。(1)提出了吹胀板式PVT热泵热电冷多能联产联供系统,设计开发了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分析了该系统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工作原理;论述了新型吹胀板式PVT组件的结构形式设计和工作原理,提出了 PVT热泵系统产能性能和运行特性的性能评价方法。(2)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对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及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进行了试验研究,深化设计了 PVT热泵系统并建设了试验平台,分析了试验系统的误差大小;分析表明,该试验系统的光伏发电性能参数和制热性能参数的测试误差均小于5%,制冷性能参数的测试误差均小于10%。(3)针对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热电冷运行模式的研究需求,利用上述试验平台,试验研究了夏季PVT热泵系统热电冷三联供性能和热电冷联合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在夏季外界自然工况下,试验系统白天全天的平均光伏发电效率为13.6%,白天的平均制热COPt为6.16,夜间的平均制冷COPc为2.8,与相同额定发电功率的常规光伏组件相比,PVT热泵系统的PVT组件光伏发电量提升了 10~15%。(4)试验并分析了过渡季和冬季该系统的热电联供性能和热电联合运行特性;结果表明,试验系统在过渡季外界自然工况下白天全天的平均光伏发电效率为11.9%,白天的平均制热COPt为5;在冬季自然工况下白天全天的平均光伏发电效率为10.3%,白天的平均制热COPt为4.4;该系统在各个季节的各种模式下均能长时间稳定运行。(5)采用数学建模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以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传热模型为核心的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数学模型,完成了该模型的理论求解结果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求解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偏差均在11%以内,为进一步开展该PVT热泵系统的性能仿真与经济性评价提供了理论模型基础。(6)针对不同建筑面积的居住建筑用能需求,提出了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在户用供能系统中的应用方式;通过性能仿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环境参数对PVT热泵系统热电冷性能的影响大小,研究了该系统的地区适用性;利用试验与仿真结果,进一步分析了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在我国北方地区应用该系统的经济运行模式。结果表明,与建筑的各类常规供能形式相比,该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具有可观的年净收益,投资回收期约为3~4年。
齐彤彤[5](2020)在《“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建设实践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学科服务是在适应新的网络环境和信息环境下,采取的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以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和电子信息资源为依托,以知识服务为主体,向特定的机构和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从以往的文献资源服务转变为专人一对一、有针对性的服务模式。这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新时代发展中的一大变革,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目前国内“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已经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学科服务建设工作,多数院校的学科服务建设已初见成效,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情报服务、北京大学的学科态势分析服务等。但与此同时应当注意的是,在学科服务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如学科服务制度不健全、学科服务内容层次较浅、学科服务平台访问互动量低等。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助力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已成为图书馆界和科研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选取了国内42所“双一流”高校作为调研对象,采用网络调研和电话访谈对这42所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状况展开调研,分析“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在学科服务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有针对性地对策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厘清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内涵及相关理论概述,为后续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其次,对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践状况,以及用户对“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满意度调查展开调研,通过归纳总结、SPSS分析对其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提出推进“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最后,针对我国“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加强高校学科服务建设及发展的对策建议。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是为适应新服务需求、深化服务变革、提高服务水平的一项新举措。“双一流”高校拥有充足的经费与丰富的资源做支撑,其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建设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国内高校学科服务建设的最高水平。本文通过总结“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建设的经验教训与启示,以期为其它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程琤[6](2020)在《基于分布式变频的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运行研究》文中认为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改变了集中式的能源生产与供应模式,充分体现了“梯级利用”的科学用能思想,显着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于近年来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取得了快速发展。尽管冷热电联供系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目前在工程领域内应用的传统冷热电联供系统在容量配置、运行调度策略及外供冷、热水输配方式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导致系统运行经济性变差,且增加了外供冷、热水的输配电耗和冷、热损失。基于此种情况,本文引入了供热工程中较为新颖的分布式变频系统,将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外供冷、热水向用户进行输配,并分别讨论了在供冷、供热的不同模式下,整个系统的不同运行模式及输配水泵的不同配合方式。首先,本文根据实际工况,以济南市某商务区写字楼群的区域能源项目为背景,建立了基于分布式变频技术的基于分布式变频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系统模型,并通过计算与分析实现了系统设备的合理配置与选型。其次,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系统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选取燃气内燃发电机组发电功率和电制冷机组输出功率为优化变量,基于遗传优化算法对整个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了合理优化。另外,本文通过对供热、供冷模式下变频水泵的控制策略进行设计,实现了系统合理、稳定、节能、高效运行,降低了电耗和冷热损失,并实现了各用户间的水力平衡。又次,基于以上设计,本文依托MATLAB仿真平台,结合实际参数对设计进行仿真试验,并给出了运行经济性最优条件下的仿真试验结果。仿真结果证明,本文的设备选型配置、能量优化策略及运行控制方式均合理有效,所设计的基于分布式变频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在运行经济性、节能性方面均优于传统燃气冷、热、电分供系统及传统冷热电联供系统。最后,本文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建设,并设计了三层架构的控制系统,利用ARM控制器,结合SCADA平台及SQL数据库,实现了工程项目的自动化应用。
李长吉[7](2020)在《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能源和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当今世界,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作为一种新能源利用的重要手段,因其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得到各国的大力支持。许多冷热电联供系统示范项目也投入了运营生产,然而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科学、正确评价是推动冷热电联供系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系统评价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编写了系统的综合评价软件。具体在综合评价方面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总结了目前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研究现状和系统综合评价方面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系统在综合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特点和已有研究的不足,构建了一套涉及系统经济性、能源性、环境性和可靠性四方面,共12个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此外,本文对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和计算方式做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2)本文在对比目前常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其中,主观评价方法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客观评价方法采用了熵权法。先分别求得了各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再将博弈论理论引入综合赋权的过程中,在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之间通过博弈的方式寻求一个最优组合来求得每个指标的综合权重;最后构建了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评价模型。此外,本文用具体的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对综合评价的结果进行了分析。(3)本文基于提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利用LabVIEW开发了一套用于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评价的软件,详细介绍了软件的功能模块,并用仿真系统验证了软件的各功能模块。
李蓉[8](2020)在《大压缩比正压双源式热泵热水器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影响下,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实现节能、控制污染和提高能效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和空气能因其方便获取且环境友好的优势在近年来得到极大的重视。太阳能具有洁净、可再生和方便利用的能力,而且它是免费的。空气源热泵被视为一种热能再生系统,近年来在“煤改电”的利好政策下被我国大力推广。但单一能源相对落后,多重能源的组合才是未来的发展之道。将太阳能集热器和空气源热泵组合的方式是多重能源组合的一次突破性的尝试。提出的太阳能耦合空气源热泵系统,该系统集热蒸发器为常规多排风冷翅片管式蒸发器表面镀上太阳能膜。前期研究表明,用于制取生活热水时,系统COP较常规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有明显提高。然而集热蒸发器的太阳能吸收面积小导致机组制热量主要来源依旧为空气能。基于此,对集热蒸发器进行结构改造,提出了新型正压双源集热蒸发器。在常规空气源热泵蒸发器数学模型中引入辐射换热修正(太阳能吸收量)。特别的,考虑风速分布不均匀性而引入流量自组织理论,建立适用于正压双源热泵热水器的新型数学模型。运用MATLAB编写仿真程序,对系统进行性能模拟。在风机风量、肋片间距和集热蒸发器管长不变的前提下,使用仿真模型对蒸发器长宽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误差约为5%,具有较高精度;太阳辐射对提高系统制热性能以及提高机组运行稳定性有较好的作用;蒸发器的最佳长宽比为1.1,优化后机组年平均COP相比优化前提高了10.4%;优化后机组月平均COP也有显着提高,尤其是在七月份,比优化前提高了11.4%,比常规空气源热泵提高了32.8%,节能显着。因为正压双源热泵热水器需要全年运行,结霜的情况不可避免。然而,关于正压双源热泵热水器在结霜条件下的研究却未有涉及。正压双源热泵热水器利用太阳能+逆循环除霜的方式。本文在建立的正压双源热泵热水器样机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引用抗结霜完善度理论,通过其与常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运行时的特性进行比较分析,量化比较二者的延霜/除霜性能。结果表明:运行期间,常规机组共进行6次除霜,而正压双源机组仅有2次。正压双源机组除霜周期为常规机组的4.14倍。正压双源机组和常规空气源热泵机组运行期间制热性能系数分别为2.83和2.75,正压双源机组比常规机组制热性能系数提高2.9%。运行期间除霜性能系数分别为1.66和1.5。正压双源机组比常规空气源热泵机组除霜性能系数提高10.7%。运行期间的抗结霜完善度分别为0.587和0.1545,正压双源机组比常规空气源热泵机组抗结霜完善度提高7.51%。单级正压双源机组在冬季存在运行过程中因为吸气量减少,压缩比过大,排气温度过高而导致机组高温保护停机且制热量无法满足要求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引入补气增焓的压缩循环,为研究系统运行性能,对启动补气增焓的大压缩比正压双源热泵热水器特性进行实验探究,将其与单级正压双源热泵热水器特性进行对比,并且找寻合适的启动补气增焓控制策略。结果显示:在室外干球温度0℃时,当排气温度接近于压缩机高温保护温度(110℃)时,单级正压双源热泵热水器的水箱水温约为55℃,而启动补气增焓的机组却可以将水加热到66.2℃,比单级正压双源热泵热水器高11.2℃。将水加热至55℃,相同环境温度下单级系统要比启动补气增焓系统加热时间长,0℃,7℃,14℃以及20℃时,单级系统要比启动补气增焓系统加热时间长28.6 min,21.8 min,18.7 min以及15.3 min。单级系统在-7℃时只能将水加热至45.7℃,补气增焓系统能稳定制取55℃的热水,且系统COP仍有2.42。根据COP的变化情况,提出正压双源热泵热水器的运行控制策略如下:当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14℃时,系统仅允许运行单级模式。而当室外环境温度低于14℃时,系统由排气温度控制是否补气增焓,当排气温度低于60℃时,系统以单级模式运行,否则启动补气增焓。
张燕[9](2020)在《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空气湿度对身体健康、物质生产与存储的影响。我国调湿系统每年能耗高达2亿吨标准煤,已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向。吸附除湿过程具有效率高、运行连续可靠、灵活可控且节能节材等特点,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节能型湿度调节手段。其中,吸附材料性能对除湿系统整体效率提升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开发水吸附容量高、吸脱附速率高、再生容易、稳定且成本低的节能型除湿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实用价值。锆金属有机骨架(Zr-based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Zr-MOFs)因其出色的水稳定性与水吸附行为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吸湿材料之一。Zr-MOFs合成所采用的溶剂热法通常要大量使用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而DMF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严重制约了 Zr-MOFs的工业应用。因此,本文重点开展了 Zr-MOFs的绿色合成方法与结构性能优化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本文采用水热法,考察了氧氯化锆与富马酸在乙酸/水溶液中合成Zr-MOFs材料的可行性,并成功合成了系列Zr-fuma-S多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并通过XRD、FT-IR和N2吸附等温线对合成的Zr-fuma-S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得Zr-fuma-S材料与MOF-801结构相似,Zr-fuma-S材料的BET表面积为680 m2/g,相较经典MOF-801材料有所下降,孔径分布宽化,但更有利于水分子的脱附。(2)在乙酸/水溶液合成Zr-fuma-S的研究基础上,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乙酸/水的体积比、洗涤溶剂和物料组成等工艺条件对多孔Zr-MOFs材料合成的影响,并对所得产物的晶体与织构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显示,在与乙酸/水体积比为1的溶液中95℃反应24小时,并用甲醇洗涤的样品BET表面积最大,为740 m2/g,收率达到90%以上。(3)为了进一步降低Zr-MOF-S材料的合成成本,分别考察了氢氧化锆、碱式碳酸锆与硝酸锆等不同锆源对Zr-MOF-S材料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锆为锆源所合成的Zr-MOF-S结构与氧氯化锆锆源所得产物一致,但产率很难超过30%;以碱式碳酸锆和硝酸锆为锆源合成的多孔Zr-MOFs结晶度下降,收率达到90%以上,比表面积约 300 m2/g。(4)对所合成的Zr-MOFs进行了水吸附性能研究。变温水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几乎所有样品的水脱附可以在105℃以下实现,其中氢氧化锆制备的样品脱附温度低于60℃,优势明显;等温水吸附研究结果表明,氢氧化锆合成的样品水吸附性能最好,最大吸水量为31%,需要进一步提高收率;以碱式碳酸锆与硝酸锆为锆源合成的多孔材料的吸水性能也可以满足需求,最大吸水量分别为24%和19%,大大降低了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成本。
汪峰[10](2020)在《楼宇式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能源供应的日益紧张和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效、提高环境友好性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应用因此逐年增多。楼宇式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综合性强、影响因素多、复杂程度高等特点,因此,探寻楼宇式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与优化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采用计算机编程的方法构建并设计了1.0版楼宇式分布式能源系统软件平台,并结合分布式能源系统理论知识,实现软件对能源系统的优化分析功能。采用指标法和De ST软件模拟法对天津市某36000m2的办公大楼进行负荷预测,对预测结果加以分析研究,得到办公大楼的负荷特性,大楼冷负荷主要集中在5月至10月,热负荷集中在12月至来年3月,电负荷全年呈周期性变化。De ST软件模拟法计算得到的结果验证了指标法结果的可靠性,为工程实例最终设计值提供参照。介绍了楼宇式分布式能源系统配置策略、设备典型配置方案,重点分析比较以燃气轮机和燃气内燃机为原动机的楼宇式分布式能源系统配置方案,阐明其各自的工作原理、应用特点,并以这两种系统应用于办公大楼作为工程实例验证软件的可靠性。系统配置策略则选择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两种方式,分析了在不同配置策略下系统的各指标。以燃气轮机和燃气内燃机为例,基于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建立了设备容量和发电效率的关系,并列出了系统其它常用参数。在此基础上,分四部分阐述优化模型的建立:优化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优化算法,为优化软件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接着介绍软件开发的工具和流程,结合设备数据和优化模型,开发出一套以设计优化为目的的楼宇式分布式能源系统软件。以天津市某办公大楼为例,分别采用以燃气轮机和燃气内燃机作为原动机的系统对比分析,通过输入负荷等参数,优化得到结果,并与分供系统和未优化的楼宇式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分供系统相比,以燃气轮机为原动机的楼宇式分布式能源系统综合效率为0.21,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与未优化的楼宇式分布式能源系统对比,优化后系统的综合效率提高了31.3%,体现了优化后系统的优越性,验证了软件的可靠性。同时,软件设置了价格敏感性分析,以电价和天然气价格作为考量因素,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电价上涨、天然气价格下跌,系统的一次能源节约率增高。
二、王如竹和他的科研成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如竹和他的科研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及其生成路径研究 ——基于国家级教学名师文本材料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国家对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视 |
2.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高校教学名师引领 |
3.我国对高校教学名师的研究有待加强 |
4.基于导师课题的研究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内容分析法 |
3.扎根理论 |
4.归纳分析法 |
(五)核心概念 |
1.名师 |
2.高校教学名师 |
3.教师专业素养 |
一、理论基础 |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二)教学学术理论 |
(三)成人学习理论 |
(四)反思性实践理论 |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的设计思路 |
(二)确立研究问题 |
(三)选定研究样本 |
(四)确定分析单元 |
(五)建立分析类目与编码 |
(六)数据分析 |
1.性别分布 |
2.地域分布 |
3.教龄分布 |
4.学科分布 |
5.入职学历 |
6.最高学历 |
7.行政职务 |
8.海外经历 |
9.发表论文 |
三、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与生成路径分析 |
(一)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结构分析 |
1.教育理念 |
2.专业知识 |
3.专业能力 |
4.师德风范 |
(二)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的生成路径分析 |
1.终身学习 |
2.坚持教改研究 |
3.科研与教学互动 |
4.自我实践反思 |
四、影响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生成的因素分析 |
(一)内部因素 |
1.人格特质 |
2.行为特质 |
(二)外部因素 |
1.国家政策的导向和支撑 |
2.学校的支持和培养 |
3.关键他人的影响和帮助 |
4.学生的反馈和激励 |
五、结论与讨论 |
(一)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特性 |
1.长期性 |
2.阶段性 |
3.个体差异性 |
(二)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规律性 |
1.复杂性规律 |
2.“马太效应”规律 |
3.“共生效应”规律 |
六、对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与建议 |
(一)个人层面 |
1.树立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
2.注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
3.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 |
(二)学校层面 |
1.完善教学运行机制 |
2.规范教师管理制度 |
3.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
(三)政府层面 |
1.健全和落实相关教育政策 |
2.保障青年教师的待遇水平 |
3.引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致谢 |
(2)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实验研究及吸附床的模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吸附式制冷相关理论 |
1.2.1 吸附现象 |
1.2.2 吸附式制冷基本原理 |
1.2.3 吸附热 |
1.2.4 平衡吸附与吸附速率 |
1.3 吸附式制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1 吸附工质对的研究 |
1.3.2 吸附床的研究 |
1.3.3 吸附循环方式的研究 |
1.3.4 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的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及实验研究 |
2.1 吸附式制冷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2.2 硅胶-水吸附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2.2.1 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 |
2.2.2 吸附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 实验研究 |
2.3.1 系统的性能指标 |
2.3.2 数据采集 |
2.4 实验方案 |
2.4.1 实验方法 |
2.4.2 实验工作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
3.1 系统的循环过程 |
3.1.1 温度与压力的变化 |
3.1.2 加热量与制冷量的变化 |
3.2 回热时间对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影响 |
3.3 基于正交实验法的实验结果分析 |
3.3.1 四种因素对吸附式制冷系统制冷量的主次效应分析 |
3.3.2 四种因素对吸附式制冷系统COP的主次效应分析 |
3.3.3 四种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4 与其他学者研究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管翅式吸附床传热性能模拟分析 |
4.1 管翅式吸附床概述 |
4.2 计算流体力学基础 |
4.2.1 CFD概述 |
4.2.2 计算流体力学的求解过程 |
4.2.3 数值模拟方法及分类 |
4.2.4 有限体积的求解方法 |
4.3 管翅式吸附床物理模型 |
4.4 吸附床的数学模型 |
4.4.1 数学模型的假设 |
4.4.2 控制方程 |
4.4.3 传热性能评价方法 |
4.4.4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
4.4.5 计算求解方法和模型验证 |
4.5 计算结果分析 |
4.5.1 吸附床的均温性能模拟 |
4.5.2 各参数对吸附床传热影响分析 |
4.5.3 硅胶的孔隙率对吸附床传热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3)不同气候区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适应性研究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的太阳能资源 |
1.1.2 太阳能利用技术 |
1.1.3 热泵利用技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研究现状 |
1.3.2 非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介绍 |
2.1 系统形式 |
2.2 系统供暖模式 |
2.2.1 太阳能直接供暖模式 |
2.2.2 太阳能串联热泵供暖模式 |
2.2.3 热泵供暖模式 |
2.2.4 辅助热源单独供暖模式 |
2.3 系统的功能 |
2.4 系统部件设计 |
2.4.1 太阳能集热器 |
2.4.2 蓄热水箱 |
2.4.3 热泵 |
2.4.4 辅助/低位热源 |
2.4.5 循环水泵 |
2.4.6 散热设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仿真模型建立及验证 |
3.1 系统模型的建立 |
3.1.1 模拟软件介绍 |
3.1.2 系统主要数学模型建立 |
3.1.3 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仿真模型 |
3.1.4 太阳能热水系统仿真模型 |
3.2 系统控制 |
3.2.1 系统各模块控制 |
3.2.2 系统运行模式控制 |
3.3 系统仿真模型的验证 |
3.3.1 测试对象的基本情况 |
3.3.2 模型的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气候区系统的适应性分析 |
4.1 典型建筑模型及其逐时负荷计算 |
4.1.1 建筑概况 |
4.1.2 建筑逐时负荷的模拟计算 |
4.2 系统设备的选用 |
4.3 系统的运行特性分析 |
4.3.1 系统运行参数设置 |
4.3.2 室外温度与太阳辐照度 |
4.3.3 集热量与热负荷 |
4.3.4 系统全年运行工况 |
4.4 不同气候区系统的适应性评价 |
4.4.1 可行性 |
4.4.2 节能效益 |
4.4.3 经济效益 |
4.4.4 环保效益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气候区的系统优化 |
5.1 集热器倾角优化 |
5.2 热泵机组容量优化 |
5.3 蓄热水箱容量优化 |
5.4 系统控制策略优化 |
5.5 其他地区的系统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仍未有效解决建筑采暖空调问题 |
1.1.2 现代建筑对太阳能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
1.1.3 热泵与PVT技术的结合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新思路 |
1.1.4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
1.2.2 太阳能热泵技术研究进展 |
1.2.3 太阳能PVT热泵技术研究进展 |
1.2.4 天空长波辐射冷却技术研究进展 |
1.2.5 PVT热泵性能评价及其经济性研究进展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2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的提出及试验台建立 |
2.1 单级压缩吹胀板式PVT热泵多联供系统的提出 |
2.1.1 太阳能PVT热泵系统形式的研究 |
2.1.2 不同运行工况下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
2.2 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的提出 |
2.2.1 组件结构形式与设计 |
2.2.2 组件工作原理分析 |
2.3 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性能评价方法 |
2.3.1 PVT组件发电性能评价 |
2.3.2 PVT组件制热性能评价 |
2.3.3 PVT组件制冷性能评价 |
2.3.4 PVT组件综合效率确定方法 |
2.4 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性能评价方法 |
2.4.1 PVT热泵系统供电性能评价 |
2.4.2 PVT热泵系统制热性能评价 |
2.4.3 PVT热泵系统制冷性能评价 |
2.4.4 PVT热泵系统综合性能评价方法 |
2.5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的设计 |
2.5.1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设备部件确定 |
2.5.2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制冷剂管路设计 |
2.6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试验台的建立 |
2.6.1 吹胀板式PVT热泵试验系统关键设备确定 |
2.6.2 吹胀板式PVT热泵试验系统监测控制 |
2.7 吹胀板式PVT热泵试验系统误差分析 |
2.7.1 误差分析原理简述 |
2.7.2 试验系统误差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3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热电冷性能试验研究 |
3.1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热电冷综合性能试验 |
3.1.1 夏季气象参数测试与分析 |
3.1.2 系统夏季热电冷综合性能分析 |
3.2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工况制冷性能试验 |
3.2.1 夏季工况气象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3.2.2 夏季工况系统夜间制冷性能分析 |
3.3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工况热电性能试验 |
3.3.1 夏季工况系统光伏发电性能分析 |
3.3.2 夏季工况系统制热性能分析 |
3.4 夏季夜间制冷模式下PVT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3.4.1 夏季系统制冷运行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3.4.2 水箱蓄冷特性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3.4.3 制冷工况下PVT组件表面温度测试结果分析 |
3.5 夏季白天热电模式下PVT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3.5.1 夏季系统制热运行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3.5.2 夏季制热工况下PVT组件表面温度分布测试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过渡季和冬季性能试验研究 |
4.1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过渡季综合性能试验 |
4.1.1 过渡季气象参数测试与分析 |
4.1.2 系统过渡季热电综合性能分析 |
4.2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过渡季工况热电性能试验 |
4.2.1 过渡季工况系统光伏发电性能分析 |
4.2.2 过渡季工况系统制热性能分析 |
4.3 过渡季白天热电模式下PVT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4.3.1 过渡季系统制热运行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4.3.2 过渡季制热工况下PVT组件表面温度分布测试结果分析 |
4.4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冬季综合性能试验 |
4.4.1 冬季气象参数测试与分析 |
4.4.2 系统冬季热电综合性能分析 |
4.5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冬季工况热电性能试验 |
4.5.1 冬季工况系统光伏发电性能分析 |
4.5.2 冬季工况系统制热性能分析 |
4.6 冬季白天热电模式下PVT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4.6.1 冬季系统制热运行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4.6.2 冬季制热工况下PVT组件表面温度分布测试结果分析 |
4.7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全年热电冷试验性能对比分析 |
4.7.1 系统全年光伏发电性能对比分析 |
4.7.2 系统全年制热性能对比分析 |
4.7.3 系统全年热电冷试验性能总结 |
4.8 本章小结 |
5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5.1 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传热模型的建立 |
5.1.1 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换热过程分析 |
5.1.2 吹胀板式PVT组件层间结构能量平衡分析 |
5.1.3 吹胀板式PVT组件传热模型的建立 |
5.2 PVT热泵系统关键设备部件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1 蓄热水箱内冷凝换热盘管模型 |
5.2.2 蓄冷水箱内蒸发换热盘管模型 |
5.2.3 压缩机模型 |
5.2.4 电子膨胀阀模型 |
5.3 模型求解方法及理论解的试验验证 |
5.3.1 系统模型求解方法 |
5.3.2 理论解的试验验证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适用性与经济性研究 |
6.1 户用PVT热泵系统应用方式研究 |
6.1.1 设计原则及建筑用能负荷测算方法 |
6.1.2 户用PVT热泵热水机组设计 |
6.1.3 户用PVT热泵热电机组设计 |
6.1.4 户用PVT热泵热电暖机组设计 |
6.1.5 户用PVT热泵热电冷暖机组设计 |
6.2 不同工况下环境参数对系统热电冷性能的影响分析 |
6.2.1 制热工况下环境参数对系统制热性能的影响 |
6.2.2 制冷工况下环境参数对系统制冷性能的影响 |
6.3 户用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经济性分析 |
6.3.1 系统经济性评价方法 |
6.3.2 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与比较 |
6.3.3 系统经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经济运行模式 |
6.3.4 集中式PVT热泵能源站系统形式及经济运行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建设实践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相关概述 |
2.1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
2.1.1 学科馆员的内涵 |
2.1.2 学科馆员的发展历程 |
2.2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内涵、特点及作用 |
2.2.1 学科服务的内涵 |
2.2.2 学科服务的特点 |
2.2.3 学科服务的作用 |
2.3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的内涵、类型及作用 |
2.3.1 学科服务平台的内涵 |
2.3.2 学科服务平台的主要类型 |
2.3.3 学科服务平台的主要作用 |
第3章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建设现状调研 |
3.1 调研设计 |
3.1.1 调研对象与范围 |
3.1.2 调研的主要内容 |
3.1.3 调研的主要方法与步骤 |
3.2 调研结果分析 |
3.2.1 学科馆员与学科服务制度建设情况 |
3.2.2 学科服务方式与内容的开展情况 |
3.2.3 学科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 |
3.3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用户满意度调研 |
第4章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成效及问题 |
4.1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成效 |
4.1.1 加大了学科馆员的引进与培养力度 |
4.1.2 拓展了多维学科服务的模式 |
4.1.3 加强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 |
4.1.4 增强了学科服务对高校教学科研的作用 |
4.2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学科服务制度体系建设尚不健全 |
4.2.2 学科服务团队整合度不高 |
4.2.3 学科服务内容层次有待拓展 |
4.2.4 学科服务平台应用程度较低 |
第5章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学科服务“三位一体”制度体系建设 |
5.2 提升学科服务团队的综合素养 |
5.3 深化学科服务方式与内容建设 |
5.4 加大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力度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的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用户满意度调查 |
附录 B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基于分布式变频的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注释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CCHP系统国内外工程应用及研究现状 |
1.2.1 CCHP系统在国内外工程中的应用 |
1.2.2 CCHP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传统CCHP系统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分布式变频的CCHP系统方案设计与选型 |
2.1 引言 |
2.2 济南市某写字楼群冷热电负荷分析 |
2.3 系统方案设计 |
2.4 系统能量流分析 |
2.5 系统主要设备选型 |
2.5.1 选型依据及所需考虑参数 |
2.5.2 动力设备及余热利用设备选型及计算验证 |
2.5.3 变频水泵选型及计算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分布式变频的CCHP系统优化运行 |
3.1 引言 |
3.2 供能侧优化模型 |
3.2.1 优化目标 |
3.2.2 优化模型建立及约束条件 |
3.2.3 优化模型求解 |
3.3 用能侧优化模型 |
3.3.1 优化目标 |
3.3.2 优化策略 |
3.3.3 优化模型建立及约束条件 |
3.3.4 优化模型求解 |
3.4 系统水力计算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分布式变频的CCHP系统仿真与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基于分布式变频的CCHP系统MATLAB仿真 |
4.3 仿真系统性能分析与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工程设计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系统工程设计与应用 |
5.2.1 能源站及外网用户系统设计 |
5.2.2 运行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1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概述 |
1.2.2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
1.3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评价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引言 |
2.1 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和筛选 |
2.2 综合评价指标的分析 |
2.2.1 经济性指标 |
2.2.2 能源性指标 |
2.2.3 环境性指标 |
2.2.4 可靠性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1 指标标准化处理 |
3.2 指标权重的分配 |
3.3 主观评价方法的赋权 |
3.3.1 层次分析法原理与特点 |
3.3.2 层次分析法求解主观权重 |
3.4 客观评价方法的赋权 |
3.4.1 熵权法原理与特点 |
3.4.2 熵权法求解客观权重 |
3.5 组合评价方法的赋权 |
3.5.1 博弈论理论 |
3.5.2 博弈论组合赋权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算例 |
引言 |
4.1 数据的选择 |
4.2 综合评价的实施 |
4.2.1 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主观权重 |
4.2.2 熵权法确定各指标客观权重 |
4.2.3 基于博弈论理论确定各指标综合权重 |
4.3 综合评价结果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评价软件的编写 |
引言 |
5.1 综合评价软件语言——LabVIEW |
5.2 综合评价软件模块的设计 |
5.2.1 登录模块 |
5.2.2 数据输入模块 |
5.2.3 权重计算输出模块 |
5.2.4 评价结果输出和数据存储模块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引言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参与的项目和获得的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大压缩比正压双源式热泵热水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系统形式研究现状 |
1.2.2 关于结霜/除霜的研究 |
1.2.3 关于补气增焓压缩机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正压双源热泵热水器数学模型 |
2.1 室外集热蒸发器结构 |
2.2 数学模型构建 |
2.2.1 蒸发器模型 |
2.2.2 压缩机模型 |
2.2.3 电子膨胀阀模型 |
2.2.4 冷凝器模型 |
2.2.5 热泵系统数学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正压双源热泵热水器仿真及实验验证 |
3.1 计算机仿真程序 |
3.1.1 MATLAB语言介绍 |
3.1.2 系统仿真程序设计 |
3.2 计算机仿真结果的实验验证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方案 |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热蒸发器的结构优化 |
4.1 评价模型及气象参数选取 |
4.2 集热蒸发器管排数的确定 |
4.3 正压双源集热蒸发器长宽比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集热蒸发器延霜/除霜性能分析 |
5.1 系统运行流程 |
5.2 实验设备与测点位置 |
5.3 测定数据与测试方法 |
5.4 除霜控制参数设置 |
5.5 实验数据处理 |
5.6 实验结果分析 |
5.6.1 实验期间室外气象参数 |
5.6.2 结霜量分布情况对比 |
5.6.3 第一次结霜过程分析 |
5.6.4 第一次除霜过程分析 |
5.6.5 运行全过程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补气增焓运行特性及控制策略研究 |
6.1 补气增焓系统理论角度分析 |
6.2 实验样机与主要设备 |
6.3 测试方法及数据处理 |
6.4 实验结果分析 |
6.4.1 测试参数随水温变化特性分析 |
6.4.2 测试参数随室外温度变化特性分析 |
6.4.3 系统运行全过程参数变化及控制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除湿技术 |
1.2.1 冷却除湿法 |
1.2.2 压缩除湿法 |
1.2.3 膜除湿法 |
1.2.4 热管除湿法 |
1.2.5 吸附除湿法 |
1.3 固体吸附式除湿剂 |
1.3.1 硅胶 |
1.3.2 活性氧化铝 |
1.3.3 沸石分子筛 |
1.3.4 复合除湿剂 |
1.4 金属有机骨架及吸水研究进展 |
1.5 锆基金属有机骨架及研究现状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步骤和创新点 |
1.6.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2 研究步骤 |
1.6.3 创新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材料表征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 |
2.2.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2.3 BET孔结构分析 |
2.2.4 重量法变温水吸附测试 |
2.2.5 重量法等温水吸附测试 |
3 锆富马酸有机骨架材料合成优化 |
3.1 Zr-fuma-S的合成 |
3.2 不同反应条件对Zr-fuma-S合成的影响 |
3.2.1 反应温度对Zr-fuma-S合成的影响 |
3.2.2 反应时间对Zr-fuma-S合成的影响 |
3.2.3 乙酸/水体积比对Zr-fuma-S合成的影响 |
3.2.4 洗涤溶剂对Zr-fuma-S合成的影响 |
3.2.5 反应溶剂对Zr-fuma-S合成的影响 |
3.3 Zr-fuma-S的BET孔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廉价锆源的锆富马酸有机骨架材料合成 |
4.1 以氢氧化锆为锆源的锆基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 |
4.2 以碱式碳酸锆为锆源的锆基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 |
4.3 以硝酸锆为锆源的锆基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 |
4.4 不同锆源合成的锆富马酸有机骨架的BET孔结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锆富马酸有机骨架材料水吸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水吸附性能研究 |
5.2.1 变温水吸附 |
5.2.2 等温水吸附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楼宇式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楼宇式分布式能源系统 |
1.3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1 发展现状 |
1.3.2 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负荷预测与系统设备配置分析 |
2.1 建筑物负荷预测 |
2.1.1 建筑物参数特性 |
2.1.2 建筑物负荷模拟结果和分析 |
2.2 设备配置典型方案 |
2.2.1 分供系统设备配置典型方案 |
2.2.2 楼宇式分布式能源系统设备配置典型方案 |
2.3 系统配置策略 |
2.3.1 以电定热方式下的楼宇式分布式能源系统指标分析 |
2.3.2 以热定电方式下的楼宇式分布式能源系统指标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楼宇式分布式能源系统参数设置与优化软件开发 |
3.1 系统设备建模和参数设置 |
3.1.1 燃气内燃机建模 |
3.1.2 燃气轮机建模 |
3.1.3 系统其它参数 |
3.2 优化模型的建立 |
3.2.1 优化变量 |
3.2.2 目标函数 |
3.2.3 约束条件 |
3.2.4 优化算法 |
3.3 软件开发的工具及流程 |
3.3.1 Visio简介 |
3.3.2 Visio控件的应用 |
3.3.3 利用Visual C#.NET进行Visio二次开发 |
3.4 软件设计优化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楼宇式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与优化软件应用实例 |
4.1 基本设计参数的确定 |
4.1.1 年供负荷时间和电价的确定 |
4.1.2 天然气参数 |
4.2 系统配置方案 |
4.2.1 以燃气轮机为原动机的系统配置方案 |
4.2.2 以内燃机为原动机的系统配置方案 |
4.2.3 不同系统参数对比 |
4.2.4 敏感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王如竹和他的科研成果(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及其生成路径研究 ——基于国家级教学名师文本材料的分析[D]. 辛偲.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2]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实验研究及吸附床的模拟优化[D]. 惠庆玲.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3]不同气候区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适应性研究及优化[D]. 徐振.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特性研究[D]. 周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5]“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建设实践及发展对策研究[D]. 齐彤彤. 湘潭大学, 2020(02)
- [6]基于分布式变频的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运行研究[D]. 程琤. 山东大学, 2020(02)
- [7]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评价研究[D]. 李长吉. 山东大学, 2020(02)
- [8]大压缩比正压双源式热泵热水器性能研究[D]. 李蓉.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9]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D]. 张燕.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10]楼宇式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D]. 汪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标签:太阳能热水系统论文; 热泵原理论文; 空气能热泵论文; 农村太阳能取暖论文;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