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左房内径增大对高血压心脏损害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马征[1](2021)在《基于ERK1/2与TGF-β1/Smad3通路研究参连复脉颗粒干预高血压心房重构及房颤易感性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引起包括脑卒中在内的多种栓塞性疾病,并诱发、加重心力衰竭,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目前,房颤的西医治疗以内科药物和射频消融术为主,虽然疗效有了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一定局限。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用药,或可作为临床防治房颤的一个策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以益气活血法为基础,通过加入清热化痰、养心安神等方法治疗房颤有一定疗效,然而由于当前临床研究的样本量、方法、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其有效性尚缺乏准确的判断。Meta分析作为循证医学寻求最佳证据的有力手段,或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思路,因此,本研究拟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流行病学显示房颤与高血压之间关系密切,高血压心房重构被认为是其发生房颤的重要原因,其中,以心房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心房结构重构是关键环节。目前,仍缺乏针对高血压心房重构的有效药物,中医药研究有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有肝阳上亢、痰浊阻滞、气虚血瘀等,发病过程容易出现痰热,而快速性心律失常在气虚血瘀的基础上,痰热证表现较为突出,特别是在如房颤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期,痰热尤为明显。参连复脉颗粒作为我院心内科治疗心律失常的协定处方,其在益气活血的基础上,注重清心化痰,临床治疗有一定疗效。前期研究发现参连复脉颗粒具有抑制炎症、缩短动作电位时长、降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减少房颤复发率的作用。相关文献研究亦发现参连复脉颗粒主要组成药物及有效成分可通过抑制TGF-β1通路等作用抑制心房纤维化,减少房颤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复制原发性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运用小动物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在体心房burst刺激、电生理检查、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等方法,从整体、组织细胞、分子层面进行研究,以验证“参连复脉颗粒可能通过调节ERK1/2和TGF-β 1/Smad3通路,抑制高血压心房重构和房颤易感性”的假说。目的1.探讨以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房颤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2.探究参连复脉颗粒对高血压心房重构和房颤易感性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第一部分 益气活血法治疗房颤的Meta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以及国外数据库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益气活血法为主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房颤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森林图呈现,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是否稳定,漏斗图分析文献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1.文献检索筛选结果经过文献检索和补充,共检索出712篇文献,排除重复文献215篇,进而浏览标题、,剔除289篇与纳入标准不符的文献,最后进行文献通读,纳入文献17篇。2.纳入文献特征2.1一般资料17篇文献共纳入1639人,其中治疗组828人,对照组811人;17篇文献中有2篇未详细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具体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其余均详细描述了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例数、性别、年龄、干预措施和疗程,17篇文献中有3篇文献未明确说明病程情况,其余详细描述了病程;17篇文献均描述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2.2中药使用情况本研究纳入的文献以益气活血法为基础治法,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人参(10次),黄芪(6次),丹参(8次),三七(7次)。2.3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纳入的17篇文献中,有4篇明确报道无不良反应;有6篇明确报道出现不良反应,包括有头晕、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等;有7篇未描述是否发生不良反应。3.文献质量评价纳入文献总体质量一般,经改良jadad评分量表评分,有4篇文献2分,6篇文献3分,6篇文献4分,1篇文献6分。纳入的17篇文献均提及“随机”字样,其中13篇采用了正确的随机方法,17篇文献均未描述分配方案隐藏,有1篇文献采用了正确的盲法,2篇文献报告偏倚风险低,17篇文献结果数据均完整、没有其他偏倚来源。4.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组在临床疗效(RR=1.16,95%CI=[1.08,1.23],Z=4.33,P<0.00001)、中医证候疗效(RR=1.29,95%CI=[1.18,1.41],Z=4.33,P<0.00001)、房颤转复率(RR=1.23,95%CI=[1.04,1.46],Z=2.46,P=0.01)、窦性心律维持(RR=1.31,95%CI=[1.14,1.50],Z=3.80,P=0.0001)、房颤发作次数(SMD=-1.00,95%CI=[-1.73,-0.27],Z=2.67,P=0.008)和安全性评价(RR=0.43,95%CI=[0.28,0.66],Z=3.83,P=0.0001)方面优于常规西药组。结论以益气活血法为主的口服中药联合西药,在改善房颤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房颤转复率、窦性心律维持及房颤发作次数方面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较好。但由于纳入的文献质量有限,本次Meta分析结果尚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实。第二部分基于ERK1/2与TGF-β1/Smad3通路研究参连复脉颗粒干预高血压心房重构及房颤易感性机制方法1.分组与给药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SHR空白组(SHR组)、SHR+氯沙坦钾组(LOS组)、SHR+参连复脉颗粒组(SLFM组),同时以正常血压京都威斯特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KY组),共4组。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共4周。2.检测方法各组大鼠干预4周后记录体重、血压、心率、死亡情况;利用小动物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及左心室的结构和功能;利用心电图检测P波时限、PR间期;利用多导生理记录仪检测心房有效不应期,利用在体心房burst刺激检测房颤易感性;利用H&E染色、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心房心肌细胞肥大、心房间质纤维化情况;利用ELISA、Rt-q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RK1/2与TGF-β1/Smad3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模型评价:(1)与WKY组相比,SHR组体重较轻,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升高(P<0.05);(2)与WKY组相比,SHR组左室壁增厚、左室内径缩小、左心房扩大、左心房总射血分数降低、标化左心房重量及标化全心重量增加(P<0.05);(3)与WKY组相比,SHR组P波时限、PR间期、房颤诱发持续时间增加(P<0.05);(4)与WKY组相比,SHR组心房心肌细胞肥大、胶原蛋白I和胶原蛋白Ⅲ表达增高,胶原纤维容积分数升高(P<0.05);(5)与WKY组相比,SHR组心肌纤维化相关因子表达异常,表现为 ERK1/2 通路相关因子 AngⅡ、AT1R、p-ERK1/2 显着升高(P<0.05),而 TGF-β1/Smad3通路相关因子 Galectin-3、TGF-β1、p-Smad3、MMP-3 升高(P<0.05),TIMP-3 降低(P<0.05)。2.参连复脉颗粒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作用:SLFM组与SHR组相比,左心房内径、左心房最大容积显着缩小(P<0.05),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LOS组与SHR组相比,舒张期左室前壁厚度、左房内径显着缩小(P<0.05),左心房最大容积有缩小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3.参连复脉颗粒对心房电生理及房颤诱发率的作用:SLFM组与SHR组相比,P波时限、房颤诱发持续时间显着降低(P<0.05),房颤诱发率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LOS组与SHR组相比,P波时间、PR间期、房颤诱发持续时间显着降低(P<0.05),房颤诱发率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4.参连复脉颗粒对心房心肌细胞肥大及心房间质纤维化的作用:与SHR组相比,SLFM组与LOS组心房心肌细胞肥大有所抑制,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表达有所减少,纤维容积分数明显减少(P<0.05)。5.参连复脉颗粒对心房ERK1/2及TGF-β1/Smad3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作用:与SHR组相比,SLFM 组与 LOS 组心房 AT1R、p-ERK1/2/t-ERK1/2 显着降低(P<0.05);SLFM组与 LOS 组心房 Galectin-3、TGF-β1、p-Smad3、t-Smad3、MMP-3、MMP-3/TIMP-3 显着降低(P<0.05),TIMP-3 明显升高(P<0.05)。结论1.参连复脉颗粒能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房结构重构,对心房电重构及房颤易感性有一定抑制作用。2.参连复脉颗粒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房结构重构的机制可能和调控ERK1/2及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范齐波,郭金强,陈涛[2](2021)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者40例进行对照研究,分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接受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射血分数、血流频谱E峰与A峰流速比值(E/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房内径、左房内径与主动脉内径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左房内径、左房内径与主动脉内径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值得推广。
张旭[3](2021)在《诊室血压达标的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究诊室血压达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变化与高血压介导的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进一步明确诊室血压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行动态血压监测以减轻靶器官损害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科2015年1月—2020年5月诊室血压已经达标的高血压病人,符合入选及排除标准共347例,依据ABPM(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动态血压监测)是否达标,分为ABPM达标组和ABPM未达标组。收集两组病人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用药方案等一般资料;同时收集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颈动脉超声、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UACR(Urinary albumin-creatinin ration,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BPM等观察指标。并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一般资料的两组间差异性比较,首先进行数据正态性检验。采用卡方检验对性别、用药方案、血压变异性、颈动脉超声、心律失常、心脏几何构型进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t检验对年龄、身高、体重、血生化指标等一般资料、动态血压值、心脏超声、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UACR等相关指标进行两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BPM未达标是否为高血压介导的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采用线性回归分析ABPM未达标是否为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大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ABPM与心率变异性及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347例患者,其中ABPM达标组:148人;ABPM未达标组:199人。ABPM达标组病人的平均年龄:62±12.49岁,其中男性病人66例;ABPM未达标组病人的平均年龄:58±13.80岁,其中男性病人124例。高血压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占比、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ABPM未达标组较ABPM达标组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PM未达标组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较ABPM达标组明显偏低(P<0.05)。两组在联合用药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ARB使用率方面,ABPM未达标组使用率明显高于ABPM达标组(P<0.05)。2.ABPM未达标组各时间段内动态血压值、昼夜节律及曲线类型异常的比例方面均明显高于ABPM未达标组(P<0.05),但在晨峰现象的发生率中ABPM未达标组较ABPM达标组明显偏低(P<0.05)。3.ABPM未达标组与ABPM达标组相比,室间隔厚度、左房内径、左室后壁厚度明显增大(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BPM未达标是左房内径的危险因素(OR:1.755,95%CI:1.141—2.701,P=0.011),ABPM未达标是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37,95%CI:1.470—5.096,P=0.002;OR:3.597,95%CI:1.136—11.394,P=0.030)。4.ABPM未达标组较ABPM达标组相比PWV明显增大(P<0.05),但在ABI、FMD、颈动脉内膜增厚及狭窄斑块形成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发现,ABPM未达标是PWV(左侧、右侧)的危险因素(B系数及P值分别为:B系数=98.313,P=0.005;B系数=86.239,P=0.006)。5.ABPM未达标组较ABPM达标组在UACR方面明显升高(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BPM未达标是UACR的独立危险因素(OR:4.131,95%CI:1.845—9.252,P=0.001)。6.两组在最快心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ABPM未达标组的平均心率及最慢心率均大于ABPM达标组(P<0.05),ABPM未达标组中SDNN(Standard Diviation of NN intervals,全部窦性心搏NN间期的标准差)、SDANN(Standard Diviation Average of NN intervals,全部窦性心搏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明显低于ABPM达标组(P<0.05)。7.将ABPM各时间段血压均值与靶器官损害观察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靶器官的损害程度与夜间收缩压的相关性最大,且呈正相关。8.对血压变异性及靶器官损害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9.将ABPM指标与心率变异性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各时间段内的SBP均值及夜间SBP下降百分比与心率变异性密切相关(P<0.05),而舒张压与之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诊室血压达标而24小时ABPM未达标高血压患者较诊室血压及24小时ABPM均达标患者高血压介导的靶器官损害明显加重,ABPM未达标是高血压介导的靶器官损害的独立的危险因素。2.24小时ABPM中,夜间SBP不达标与高血压介导的靶器官损害呈显着正相关。3.与诊室血压相比,24小时ABPM能更准确反映血压达标情况从而指导降压治疗,对预防和逆转高血压介导的靶器官及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具有更大价值。4.对于诊室血压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行24小时ABPM,评估患者是否24小时血压均达标,筛查出ABPM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并给予降压治疗调整,进一步降低高血压介导的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班努·库肯[4](2020)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患者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国内外研究发现遗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房颤发生相关。本文拟探讨分析SCN5A、CETP、Cx40、AGT、eNOS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非瓣膜型心房颤动的相关性,为明确房颤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心内科收治的新疆维吾尔族非瓣膜型心房颤动患者(实验组)及非房颤患者(对照组)各100例,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SCN5A基因多态性位点H558R、CETP基因多态性位点TaqIB、Cx40基因多态性位点(-44G/A及+71A/G)、AGT基因多态性位点M235-T、G-6A、T174M、eNOS基因多态性位点T-786C、G-894T进行多态性检测,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差异进行比较,对突变位点定位,明确房颤易感基因多态位点与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新疆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患者年龄高于对照组(56.22±7.81(岁)vs52.98±9.03(岁),P=0.007);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患者中总胆固醇(4.14±1.02(mmol/L)vs3.69±1.16(mmol/L),P=0.004)及LDL-C(2.878±0.516(mmol/L)vs2.472±0.793(mmol/L),P=0.009)、尿酸(347.68±130.51(umol/L)vs 292.62±102.63(umol/L),P=0.02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组患者和对照组比较,左心房内径(38.96±8.07(mm)vs34.12±4.66(mm),P<0.001)、右心房内径(35.6±6.07(mm)vs33.14±3.15(mm),P<0.001)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心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CN5A基因:基因测序SCN5A基因H558R位点以AA基因型为主,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与非房颤组之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等位基因可能是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的一个易感基因(OR=2.189,95%CI:1.360-3.523,P=0.001)。CETP基因:CETPTaqIB基因位点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74,P=0.0374;x2=6.91,P=0.0085)。Cx40基因:Cx40基因--44G/A及+71A/G多态性与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发生相关联。连锁不平衡分析提示两个多态位点处于完全连锁不平衡(D,=1,r,=1)。房颤组-44AA基因型频率及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基因模型基因型分析,Cx-44G/A显性模型(GGvs GA+AA)中A基因携带者可能增加房颤的患病风险(OR=2.357,95%CI:1.293-4.298,P=0.0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高血压、吸烟、饮酒等混杂因素,Cx40基因多态性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T基因:AGTM235T基因位点在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的发生与AGTG-6A、AGTM235T、AGTT174M位点均有关联性。eNOS基因:eNOSG-894T基因型分布在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等位基因频率在房颤组(0.150)与对照组(0.0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可能增加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的遗传易感性。房颤组T-786C基因TT、TC、CC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6)。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非瓣膜型心房颤动的发生与SCN5A基因H558R、CETPTaq IB、Cx40基因--44G/A及+71A/G、AGTG-6A、AGTM235T、AGTT174M及eNOSG-894T位点基因多态性有相关性。SCN5A基因G等位基因是维吾尔族患者发生非瓣膜型房颤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eNOST-786C基因多态性和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非瓣膜型心房颤动的发生不具有相关性。
郭钰[5](2020)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钠钾比及24小时尿钠钾比与血压节律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及目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健康数据: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全球人口总数27%,是中风、心力衰竭、猝死、肾脏损害等危害人类健康状况和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中国地区在高血压相关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正常人的血压水平根据生活作息状况会出现一定的波动,多呈现为白天较高,夜间较低,这种血压昼夜节律的调节对心、肾、脑等靶器官有保护作用。高血压患者血压异常升高,从而导致血管弹性下降、神经-体液调节系统激活,导致血压的调节功能异常,更易出现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增加、肾脏功能受损等靶器官损害。血压水平与膳食中的盐摄入密切相关,我国人群中高钠、低钾膳食是导致高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评价盐摄入方法主要有24h尿钠及钾排泄量,有研究表明尿钠钾比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24h尿钠水平与血压节律相关;中国人群血清钠、血清钾离子水平与高血压事件风险具有相关性。目前已有大样本数据表明血清钠钾比值与血压呈正相关,然而目前缺乏血清钠钾比及24h尿钠钾比与血压节律的研究。本研究拟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血清钠钾比与24h尿钠钾比对血压节律的影响。资料及方法1.研究对象:回顾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连续入院的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mmHg=0.133kPa)。2.分组方法:以夜间血压下降率评价血压节律。将全天中6:00-22:00作为白天时间,其余时间段作为夜间时间。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10%定义为杓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10%定义为非杓型血压。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者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判断血清钠钾比与24h尿钠钾比与血压节律的关系采用ROC曲线。结果(1)连续收治高血压患者706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剔除正在服用降压药物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最后纳入分析的为264例,其中男性147例,女性117例。平均年龄(61±18)岁。一般临床资料比较,非杓型血压组患者与杓型血压组患者相比,年龄较大,男性较女性多,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较大,空腹血糖较高,同型半胱氨酸较高,冠心病患病率较高。而两组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校正年龄、性别、BMI后,与杓型血压组相比非杓型血压组的血清钠水平明显升高,血清钾水平明显降低(P<0.05);左室质量指数及左房内径较大(P<0.05)。而24h尿钠、24h尿钾与杓型血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校正年龄、性别、BMI后,与杓型血压组相比非杓型血压组的血清钠钾比、24h尿钠钾比明显升高(P<0.05)。(3)排除混杂因素包括:年龄、性别、BMI、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史、左室质量指数、左房内径等指标后,采用二元Logistic多因素分析方法排除其他影响血压节律的混杂因素。既往有研究表明左室质量指数与左房内径、血清钠钾比与24h尿钠钾比具有相关性。将血压节律是否异常作为因变量(赋值:非杓型血压=1,杓型血压=0)。血钠钾比、BMI、同型半胱氨酸、性别、年龄、冠心病史(赋值:无=0,有=1)、左室质量指数为自变量构成模型1;24h尿钠钾比、BMI、同型半胱氨酸、性别、年龄、冠心病史(赋值:无=0,有=1)、左室质量指数为自变量构成模型2;血钠钾比、BMI、同型半胱氨酸、性别、年龄、冠心病史(赋值:无=0,有=1)、左房内径为自变量构成模型3;24h尿钠钾比、BMI、同型半胱氨酸、性别、年龄、冠心病史(赋值:无=0,有=1)、左房内径为自变量构成模型4。结果:排除混杂因素后,血钠钾比、24h尿钠钾比是血压节律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ROC曲线显示血清钠钾比及24h尿钠钾比的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743(0.713,0.827)和 0.569(0.417,0.613),其曲线下面积大于 0.5(P<0.05);截断值分别为36.724、5.83;特异度分别为77.0%、54.2%;灵敏度分别为79.1%、43.6%;结果:血清钠钾比是非杓型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血清钠钾比及24h尿钠钾比是影响血压节律的独立危险因素;2.血清钠钾比是影响血压节律的独立预测因素;3.左室质量指数及左房内径与血压节律相关。
武小玲[6](2019)在《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于胶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胶州市人民医院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选者均接受心电图、超声心动图(UCG)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心电图和UCG诊断左心房肥厚阳性率分别为70.00%(42/60)、98.33%(59/60)。UCG对左心房肥厚诊断阳性率高于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G对左室肥厚、左房增大、主动脉扩张等检出率均较心电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左房内径、左房内径/主动脉根内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G对高血压心脏病诊断效果较心电图好,可有效提高疾病检出率。
葛卫林[7](2019)在《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损害中医证型与动态血压、Hcy和心脏彩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心脏损害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动态血压、Hcy、心脏彩超等指标的相关性。本课题主要研究本病中医证型与平均血压、血压变异系数、血压负荷值、夜间血压下降率、血压变异系数、Hcy、左心大小及左心舒缩功能等指标的相关性,为中医证型的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61份病例,收集病例资料,辨证分型为肝阳上亢证、痰浊上扰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瘀血阻络证。每组患者均记录一般资料、平均血压、平均动脉压差、血压变异系数、血压负荷值、夜间血压下降率、Hcy、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E峰、A峰流速,分别录入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别进行统计及分析。研究结果1.161份病例中肝阳上亢证人数最多,为51例,占总病例数的32%。2.各中医证型年龄均值比较,阴虚阳亢证的最大,肝阳上亢证和痰浊上扰证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型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相关性:(1)各中医证型间24小时平均舒张压比较:肝阳上亢证最大,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明显小于其他证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中医证型间日间舒张压负荷值比较:瘀血阻络证和肝阳上亢证较大,阴虚阳亢证和阴阳两虚证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中医证型间血压下降率和血压变异系数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中医证型间勺型、非勺型血压的人数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五种中医证型间Hcy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型和心脏彩超相关性:(1)各中医证型间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短缩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中医证型间E/A≤1人数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各中医证型人数分布比较,肝阳上亢证最多,肝阳上亢是导致高血压病最常见的病机。2.中医证型和年龄具有相关性,年龄较大者体质多虚多瘀,以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瘀血阻络证多见,年龄较小者气血相对旺盛,以肝阳上亢证和痰浊上扰证实证多见。3.中医证型和24小时动态血压部分指标具有相关性,动态血压相关指标可以作为中医证型的客观性参考指标。4.中医证型和Hcy没有相关性,Hcy不能作为各中医证型的客观性参考指标。5.中医证型和心脏彩超没有相关性,心脏彩超相关指标不能作为中医证型的客观性参考指标。
唐毓敏[8](2019)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心电图检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心电图检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均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心电图检查;另选择同期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2组的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左室肥厚、左房增大、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退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房内径、左房内径/主动脉内径、E/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射血分数则明显较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优于心电图检查,且能了解患者心脏情况。
陈方圆[9](2020)在《血浆BNP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月到2018年1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0例,按照心脏彩超结果,分为单纯性高血压组(对照组)52例,室间隔增厚组48例,左室壁增厚组40例,左房增大组46例,左室肥大组66例,左房左室增大组68例。记录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NP水平、左房内径(LA)、室间隔(IVS)、左室内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后壁(LVPW)。比较6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性,分析这些指标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变的相关关系。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心脏重构各组患者年龄较大,其中对照组年龄与室间隔增厚组、左房增大组、左房左室增大组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房左室增大组SBP较其余5组均降低,6组之间性别、吸烟、饮酒、糖尿病、DBP、FBG、Hb 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心脏重构各组的BNP、LA、LVD均高于对照组,BNP、LA、LVD随着心脏重构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左室肥大组、左房左室增大组的HFREF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左房左室增大组最高,且高于左室肥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高血压发生心脏重构各组患者LVEF与血浆BNP水平及心脏结构各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心脏重构各组LVEF与IVS、LVPW无相关性(P>0.05),LVEF与BNP、LA、LVD呈负相关性(P<0.001)。4.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血浆BNP、LA、LVD单独及联合诊断HFREF的价值。单独BNP对HFREF的诊断时AUC为0.845(95%CI:0.801~0.890,P<0.001),敏感度为79.3%,特异度为76.8%;单独LA对HFREF的诊断时AUC为0.725(95%CI:0.668~0.781,P<0.001),敏感度为77.2%,特异度为62.7%;单独LVD对HFREF的诊断时AUC为0.940(95%CI:0.915~0.965,P<0.001),敏感度为89.1%,特异度为89.0%。当三者联合后AUC增加到0.954(95%CI:0.933~0.975,P<0.001),敏感度为94.6%,特异度为89.5%。结论:1.年龄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脏重构的危险因素。2.血浆BNP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变有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3.联合BNP、LA、LVD三者可以显着提高对HFREF的诊断价值。
朱菊芳,杭晓瑛[10](2018)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临床比较》文中提出目的对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院高血压心脏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高心组),该院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象(健康组),实施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观察高心组与健康组左房内径、左房内径/主动脉窦内径,射血分数、E/A比值;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相关指标(左房增大、左室肥厚、左室高电压、心律失常、主动脉扩张),诊断阳性率。结果高心组与健康组检查指标结果高心组左房内径(40.93±3.72)mm、左房内径/主动脉窦内径(1.20±0.18)均高于健康组的(33.07±2.95)mm、(1.09±0.16)(t=2.98,3.22,P<0.05);而E/A(1.07±0.30)比值、射血分数(57.84±6.48)低于健康组的(1.30±0.24)、(64.17±6.95)(t=3.16,3.05 P<0.05);超声检查左房增大41.25%、左室肥厚77.50%,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的13.75%、37.50%(χ2=15.17,26.19 P<0.05);超声检查检出主动脉扩张52.50%;心电图检出左室高电压35.00%、心律失常47.50%;超声检查高血压心脏病检出95.00%高于心电图组的72.50%(χ2=14.88,P<0.05)。结论与心电图检查法比超声心动图在进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时明显比心电图诊断优越,在临床上有推广的价值。
二、左房内径增大对高血压心脏损害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左房内径增大对高血压心脏损害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ERK1/2与TGF-β1/Smad3通路研究参连复脉颗粒干预高血压心房重构及房颤易感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心房颤动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病名沿革 |
2. 心房颤动的脉象 |
3. 房颤的中医病因 |
4. 房颤的中医病机 |
5. 房颤的辨证分型 |
6. 中医对房颤的治疗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高血压房颤的发生机制与药物防治靶点 |
1. 高血压与房颤的患病情况 |
2. 高血压对房颤的影响因素 |
3. 高血压房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4. 心房纤维化是导致心律失常的心房结构重构的重要特点 |
5. 高血压房颤心房纤维化的机制 |
6. 高血压房颤的药物干预靶点 |
7. 中药可能的防治靶点 |
8.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临床文献研究 |
前言 |
益气活血法治疗房颤的Meta分析 |
目的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语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左室功能指标和左心结构比较 |
2.2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各指标比较 |
2.3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 |
3 讨论 |
(3)诊室血压达标的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2.1 基本资料收集 |
2.2 诊室血压 |
2.3 动态血压及达标标准 |
2.4 靶器官损害的评估 |
2.4.1 超声心动图 |
2.4.2 颈动脉超声 |
2.4.3 血管功能检测 |
2.4.4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
2.4.5 动态心电图 |
2.5 分组方法 |
2.6 统计学方法 |
(三)结果 |
1.患者基本资料的比较 |
2.ABPM指标的比较 |
3.靶器官损害指标的比较及其与ABPM的关系 |
3.1 心脏损害指标的比较及其与ABPM的关系 |
3.1.1 心脏结构的比较 |
3.1.2 心脏几何构型的比较 |
3.1.3 ABPM与IVST的关系 |
3.1.4 ABPM与 LVPWT的关系 |
3.1.5 ABPM与 LAD的关系 |
3.2 血管损害指标的比较及其与ABPM的关系 |
3.2.1 血管损害指标的比较 |
3.2.2 ABPM与 PWV的关系 |
3.3 UACR的比较及其与ABPM的关系 |
3.3.1 UACR的比较 |
3.3.2 ABPM与 UACR的关系 |
3.4 动态心电图的比较 |
4.ABPM值与HMOD的相关性 |
5.血压变异性与HMOD的相关性 |
6.ABPM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 |
(四)讨论 |
1.ABPM的临床意义 |
2.ABPM与靶器官及自主神经损害的相关性 |
2.1 ABPM与心脏损害的关系 |
2.2 ABPM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2.3 ABPM与肾损伤的关系 |
2.4 ABPM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
3.晨峰现象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
4.ABPM昼夜节律异常的危害 |
5.ABPM与诊室血压的比较 |
6.本研究的创新性 |
7.本研究的局限性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综述 动态血压在疾病诊断及评估靶器官损害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患者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疆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新疆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患者SCN5A基因、CETP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新疆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患者Cx40 基因、AGT基因及eNOS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心房颤动患者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钠钾比及24小时尿钠钾比与血压节律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检查方法 |
1.4 评价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心电图、UCG诊断结果 |
2.2 心电图、UCG检查情况 |
2.3 两组检查结果比较 |
3 讨论 |
(7)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损害中医证型与动态血压、Hcy和心脏彩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资料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观察方法 |
2.7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讨论 |
1 中医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病心脏损害的认识 |
1.1 中医关于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损害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学关于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损害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西医学关于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损害的认识 |
2.1 西医学关于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损害发病机制的认识 |
2.2 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损害的现代药物治疗 |
3 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损害和24小时动态血压的关系 |
3.1 西医学关于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损害和动态血压的认识 |
3.2 中医学关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动态血压的认识 |
3.3 本课题关于中医证型和24h动态血压相关性的研究结果 |
4 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损害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
4.1 西医学关于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损害和同型半胱氨酸的认识 |
4.2 中医关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和Hcy的认识 |
4.3 本课题关于中医证型和Hcy相关性的研究结果 |
5 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损害和心脏彩超的关系 |
5.1 西医学关于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损害与心脏彩超关系的认识 |
5.2 中医关于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损害中医证型和心脏彩超的认识 |
5.3 本课题关于中医证型和心脏彩超相关性的研究结果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客观化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心电图检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种检查方法对左室肥厚和左房增大等的检出率比较 |
2.2 2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心功能及结构比较 |
3 讨论 |
(9)血浆BNP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BNP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10)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临床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高心组与健康组检查指标结果 |
2.2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相关指标 |
3 讨论 |
四、左房内径增大对高血压心脏损害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ERK1/2与TGF-β1/Smad3通路研究参连复脉颗粒干预高血压心房重构及房颤易感性机制[D]. 马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J]. 范齐波,郭金强,陈涛. 中国医学工程, 2021(02)
- [3]诊室血压达标的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D]. 张旭.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患者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研究[D]. 班努·库肯.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8)
- [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钠钾比及24小时尿钠钾比与血压节律的相关性分析[D]. 郭钰. 郑州大学, 2020(02)
- [6]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价值[J]. 武小玲.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19(03)
- [7]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损害中医证型与动态血压、Hcy和心脏彩超的相关性研究[D]. 葛卫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心电图检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 唐毓敏. 基层医学论坛, 2019(14)
- [9]血浆BNP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的关系[D]. 陈方圆.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10]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临床比较[J]. 朱菊芳,杭晓瑛. 系统医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