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玉米淀粉改善轮胎性能

用玉米淀粉改善轮胎性能

一、用玉米淀粉改善轮胎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苏偲禹[1](2020)在《气流粉碎对粉体物性的影响及破碎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流粉碎技术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对物料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生产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种工艺。气流粉碎具有粉碎后所得的产品粒径小,可到达微米级别,粒度分布较窄、纯度高、分散性好等优点,且适用于低熔点物料的粉碎。但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往往依赖经验调控,还存在对粉碎过程中的工艺参数的控制缺少相关的实验结果和理论指导的问题,导致生产效率较低,同时也会加大生产成本。目前关于流化床气流粉碎过程中不同物料的粉碎机制的研究较少,而经气流粉碎后所得粉体的物性和产品的性能是与其粉碎机理密不可分的。因此,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本学位论文通过用对喷式流化床气流粉碎机对淀粉、秸秆、枸杞、酵母菌等多种物料进行粉碎,探究了气流粉碎对Molerus粉体类型、粉体流动性以及粉体堆积密度与可压缩性的的影响;研究了在气流粉碎过程中气体压力、分级机转速等粉碎参数对于不同类型粉体粒径分布的影响;对不同工况下经气流粉碎后的粉体物料的溶解度、膨胀度、持水能力、脂肪结合能力等粉体性能进行了测量,探究了不同气流粉碎参数对粉体性能的影响。最后,本学位论文还将实验研究与粒数衡算模型相结合,通过对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得出了不同粒级的选择函数和破碎函数,并对不同粒级颗粒的粉碎机理和粉碎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气流粉碎后,不同粉体物料的Molerus粉体类型变化规律不同。其中,酵母菌粉由MolerusⅠ类粉体转变为MolerusⅢ类粉体,秸秆粉末则显示出从MolerusⅢ类粉体向MolerusⅠ类粉体转变的趋势。气流粉碎对不同粉体的流动性、堆积密度与可压缩性的影响也呈现出相应的差异性。经气流粉碎后得到的颗粒粒径随着系统进气压力的提高而减小。但当进气压力达到一定数值后,粒径变化曲线逐渐趋于平缓,气体压力对粉碎后粒径的影响变的很小,此时进一步提高进气压力对粉碎效果并没有明显改善。与此同时,随着分级机转速的提高,经气流粉碎后得到的颗粒粒径变小,且颗粒粒度分布变窄。此外,粉碎后不同粉体物料的溶解度、膨胀度、持水能力、脂肪结合能力等物性均比粉碎前有所提高,表明气流粉碎可以有效改善粉体各项性能。在气流粉碎时,随着粉体颗粒粒径的增加,Kapur函数的绝对值增大,颗粒的破碎速率增大。这是因为大颗粒的缺陷和裂纹较多,粉碎所需要的能量少,所以破碎速率快。随着进气压力的提高,较粗粒级颗粒的选择函数先增加后减少,而较细颗粒的选择函数变化不大。随着进料量的增大,颗粒的选择函数显示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通过对破碎函数的分析得出粉体颗粒在流化床气流粉碎机中主要的破碎方式是剪切和碰撞。具体的,对于较粗的颗粒来说,主要粉碎方式是剪切破碎。而较细的颗粒由于内部缺陷和裂纹少,相对于大颗粒来说更难被粉碎,粉碎需要较多的能量,所以较细的颗粒粉碎方式主要是颗粒间的碰撞破碎。

雷芸娜[2](2020)在《可气调水溶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塑料薄膜的使用量极大,且以不可降解的各种石油基塑料薄膜为主,为有效的减缓和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开发环境友好的可降解塑料势在必行。本课题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出了PVA/淀粉可气调水溶膜。并用合成的ZIF-8对其进行了改性,优化了PVA/淀粉膜的气体选择透过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别用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与PVA混合制膜,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微观形貌,并通过万能拉力机测试了其机械性能。结果显示马铃薯淀粉与PVA的相容性欠佳,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十分低,因而选择玉米淀粉与PVA混合制膜。(2)为改善膜的机械性能,分别用1,4-丁二醇和甲基纤维素对PVA/淀粉膜进行了相应的增塑和增强改性,测试了膜机械性能,热稳定性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分析得出1,4-丁二醇含量为40%,甲基纤维素的含量为5%时膜的性能最佳。(3)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类沸石咪唑骨架化合物(ZIF-8),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合成的ZIF-8颗粒粒径约90nm左右,呈不规则的多面体形状。用乙二胺对ZIF-8进行了后改性,探究了改性时间,改性温度以及改性剂用量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改性剂用量为7%,在60℃改性2小时最佳。(4)用ZIF-8对PVA/淀粉膜进行气体透过性改性,以水蒸气和氧气透过率来表征其气体透过性,结果表明在引入ZIF-8颗粒之后,随着ZIF-8颗粒含量的增加,可气调水溶膜的氧气和水蒸气透过率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ZIF-8颗粒的添加量为0.01%时可气调水溶膜气透性最高。

李颀,孙婧,谢昕,姜海燕,吴万涛[3](2016)在《轮胎橡胶填料技术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橡胶填料在橡胶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轮胎作为橡胶领域中的主要分支之一,其中的填料已成为轮胎橡胶组合物中最重要的配合成分。本文从碳材料、含硅材料、碳酸盐和硫酸盐类材料以及其他填充材料的角度出发,对轮胎橡胶填料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围绕轮胎技术对各种填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李海江[4](2015)在《天然高分子增强丁苯橡胶材料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丁苯橡胶(Styrene Butadiene Rubber,SBR)是丁二烯与苯乙烯的无规共聚物,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通用合成橡胶品种,目前丁苯橡胶的产量和消耗量是通用合成橡胶中最大的。丁苯橡胶的物理机构性能、加工性能及制品的使用性能接近于天然橡胶,与天然橡胶相比,丁苯橡胶的最大特点是耐磨性高。另外,丁苯橡胶的耐热、耐老化及硫化速度均优于天然橡胶,可与天然橡胶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广泛应用于轮胎、胶带胶管、电线及电缆、医疗器具等领域。通常为了改善橡胶材料的使用性能,在橡胶加工过程中,需要添加一系列的助剂,而橡胶补强剂则是其中用量最大的一种。增强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橡胶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目前常用的商用橡胶补强剂有炭黑和白炭黑,炭黑和白炭黑在生产过程中能耗较大,易造成环境污染,这两类增强剂在增强橡胶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粒子自聚集以及与橡胶相容性不好等缺点。因此开发新型的橡胶补强剂,是目前橡胶助剂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木质素是一种三维网状天然高分子材料,其结构单元为苯丙烷单元。木质素主要从造纸行业的黑液中提取所得,木质素目前主要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如水泥减水剂、水煤浆添加剂、分散剂、农药缓释剂、絮凝剂等。绝大部分的造纸黑液中的木质素被直接排放在江河中或者浓缩后焚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与其他天然高分子相比,木质素是由苯丙烷结构单元构成的三维网状结构,因此本身强度较大,另外木质素也很难被降解成小分子,因此木质素可以用作橡胶材料的填充剂,起到一定的补强作用。此外由于木质素密度较小,因此用作橡胶补强剂时能降低橡胶制品的密度,在同体积填充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橡胶胶料的用量,从而降低成本。本课题以木材水解木质素为原料,分别制备了如下复合物:(1)将木质素直接分散在少量天然橡胶胶乳之中,之后将木质素天然橡胶胶乳复合物作为增强剂对丁苯橡胶材料进行了研究;(2)利用甲醛等小分子改性剂对木质素/天然橡胶胶乳复合物进行改性,研究了不同小分子改性剂以及改性条件对最终增强丁苯橡胶的研究;(3)此外还采用聚乙烯醇、淀粉及改性淀粉等大分子改性剂对木质素/橡胶复合物进行掺杂,研究其对丁苯橡胶的补强作用;(4)最后还研究了氧化木质素以及不同用量的木质素/橡胶复合物对丁苯橡胶的补强作用。结果表明:(1)未改性木质素/天然橡胶复合物部分取代白炭黑,对丁苯橡胶具有良好的增强作用,拉伸强度也有较明显的提高,与空白试样相比,木质素填充丁苯橡胶制品的拉伸强度提高率最高可达17.0%。此外橡胶制品的断裂伸长率也有明显的提高,表明橡胶制品的韧性有一定的增加。同时动态力学分析(DMA)结果表明采用木质素/天然胶复合物改性橡胶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增大,强度变大,且耐寒性改善,滚动阻力也略有减小,但橡胶制品的抗湿滑性能有一定的下降。(2)小分子改性木质素/天然橡胶复合物对丁苯橡胶的补强作用不够明显。对于甲醛改性木质素/天然橡胶材料,一系列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甲醛用量对复合材料最终补强作用影响不大,反应温度控制在70℃,而反应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而对于其他几种小分子改性剂环氧氯丙烷、六次甲基四胺、戊二醛等,如果单从改性前后木质素复合物的综合性能方面来看,戊二醛改性效果最明显,但是其性能与空白试样仍有一定的差距。(3)大分子填充木质素/橡胶复合物同样对丁苯橡胶材料的补强作用不明显。分别选取了两种不同牌号的聚乙烯醇来掺杂木质素,从而对丁苯橡胶进行补强,但是由于聚乙烯醇熔点较高,在橡胶加工过程中粒子尺寸很难变小,因此其对丁苯橡胶的增强作用不够明显。而淀粉掺杂木质素增强丁苯橡胶材料的效果较好,此外还研究了两种不同阳离子改性淀粉对橡胶材料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通过阳离子化改性的淀粉材料对橡胶的增强作用反而不如未改性淀粉材料填充的。(4)同时还研究了不同木质素复合物份数替代白炭黑增强丁苯橡胶材料,可以发现木质素复合物对橡胶的补强作用随着其用量的增加而下降,最后探索了过氧化氢氧化木质素对丁苯橡胶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氧化木质素丁苯橡胶的增强作用同样不够明显,仍需进一步的系统研究。综上所述,小分子和大分子改性的木质素复合物对丁苯橡胶的的增强效果不够明显,但是未改性木质素则可以直接作为丁苯橡胶的增强材料。对木质素颗粒大小的控制及表面的进一步改性将会使得木质素在增强橡胶材料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罗文杰,林华,李思东,汪志芬[5](2012)在《改性淀粉在橡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以及社会对环保提出的更高要求,天然、价廉、丰富、可生物降解的淀粉在橡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淀粉粒径大,并且是多羟基的化合物,极性较强,与橡胶,特别是非极性橡胶的相容性差。因此,直接将淀粉加入橡胶后反而使橡胶的力学性能(弹性和撕裂性等)变差。为了改善淀粉/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拓宽其应用范围,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介绍了淀粉微细化改性、表面改性和结构改性,综述了改性淀粉在橡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艾军伟[6](2011)在《改性淀粉/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用天然有机材料淀粉和天然橡胶(NR)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简单易行的改性方法制备了性能优良、环境友好的淀粉/NR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淀粉粒径较大,存在结晶结构,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可以通过活性小分子及大分子界面改性剂达到淀粉对橡胶材料补强的目的。首先通过直接混炼法制备了Si69原位界面改性和包覆改性的淀粉/NR复合材料。Si69的加入,可使淀粉/NR复合材料的焦烧时间延长,正硫化时间延后,改善了淀粉在橡胶中的分散性和加工性能;随着Si69用量的增加,tanδ峰值减小,力学损耗降低。由于Si69改善了淀粉的表面性质,增强了淀粉与NR基体的界面结合,使淀粉/NR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得到提高,特别是二次硫化后提高尤为显着。与原位改性法相比,Si69包覆改性可使淀粉分散更加精细,界面作用更强,因此少量Si69对淀粉进行包覆改性,即可使淀粉对NR产生较好的补强效果,并有效地降低复合材料的压缩疲劳生热。对Si69包覆改性的补强机理研究表明:经Si69包覆改性后的淀粉/NR复合材料的交联密度明显增加,二次硫化后交联密度进一步增加;在正常的混炼和硫化温度条件下,Si69分子中的硅氧烷基与淀粉的羟基发生缩合反应,并参与NR的硫化,破坏了淀粉自身的结晶结构和链水结晶,从而显着提高淀粉与NR间的界面结合作用,获得良好的补强效果。环氧化天然胶(ENR)对淀粉/NR复合材料具有显着的补强效果,不仅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还能有效地降低淀粉/NR复合材料的滚动阻力并提高其抗湿滑性能。当ENR-25用量为5phr时,改性淀粉/NR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在正常的混炼和硫化温度条件下,ENR的环氧基与淀粉的羟基发生开环反应,同时产生氢键作用,并与NR分子链共硫化,破坏了淀粉自身的结晶结构和链水结晶结构,可有效增强淀粉与NR基体间的界面结合,使淀粉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得到改善,综合性能显着提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Si69包覆改性的淀粉部分代替炭黑应用于NR/炭黑复合体系中。结果表明,与未改性淀粉/NR/炭黑复合材料相比,Si69包覆改性淀粉/NR/炭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明显提高,滚动阻力显着降低,动态压缩疲劳生热性能和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得到改善,甚至优于NR/炭黑复合材料,且密度小于NR/炭黑复合材料。该研究对制备性能优良的绿色轮胎材料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

范玉晶[7](2011)在《淀粉补强天然胶乳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木薯淀粉和玉米淀粉是丰富的天然可再生资源。不同品种的淀粉,其颗粒特征、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聚合度、分子量及物理性质(如粘度、透明度、凝沉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性质都会影响淀粉的应用。本研究以木薯淀粉和玉米淀粉为原料,对天然胶乳进行直接补强,制备了淀粉/天然胶乳复合胶乳和硫化胶膜。考察了淀粉种类、淀粉用量、偶联剂用量、贮存时间对体系胶体性质的影响;淀粉用量、淀粉浓度、偶联剂种类、偶联剂用量对硫化胶膜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性能分析(TG/DTG)、红外光谱分析(FITR-ATR)等手段对硫化胶膜的性能和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胶体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用糊化淀粉补强天然胶乳,体系的粘度会略有增加,机械稳定度变化不大,用偶联剂对淀粉进行改性,体系粘度会有所下降。贮存时间会对淀粉/天然胶乳体系的粘度产生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两个体系的粘度都呈现出先逐渐增大后减小,10天后慢慢趋于稳定的趋势。选用五种偶联剂对淀粉/天然胶乳体系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使用偶联剂后,两种淀粉对天然胶乳进行补强后硫化胶膜的力学性能都有明显的提高,加入Si-69对促进木薯淀粉补强天然胶乳的效果最好,当木薯淀粉用量为4%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由22.27 MPa上升至30.12 MPa,提高了35.25%,对于玉米淀粉补强的体系来说,KH-792的作用效果最好,当玉米淀粉用量为3%时,拉伸强度从22.27 MPa提高到了28.26 MPa,提高了26.90%。SEM结果表明,使用偶联剂可以使淀粉在天然橡胶中有较好的分散效果,提高界面结合作用。DMA结果表明,淀粉的加入使硫化胶膜的损耗因子tan 6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提高了其低温使用性能。TG/DTG结果表明,淀粉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刘晓丽[8](2010)在《淀粉/粘土/炭黑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据文献报道,淀粉部分取代炭黑用做轮胎胎面,可改善材料的抗湿滑性能,但对耐磨性能和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粘土少量取代炭黑对耐磨性能和力学性能有利。本文研究了淀粉、粘土部分取代炭黑对胎面胶性能的影响。对比考察了两种不同的制备方法对淀粉/粘土/炭黑SBR复合材料(填料用量60phr)性能的影响,即同时共沉法和母胶法。同时共沉即淀粉糊、粘土悬浮液与橡胶乳液同时共混-共絮凝;母胶法即分别制备淀粉、粘土/SBR母胶,然后共混。结果表明,与纯炭黑体系相比,8phr淀粉、2phr粘土等量替代炭黑后,复合材料的抗湿滑性能提高,撕裂强度也略有提高,但却以定伸应力和耐磨性的大幅下降为代价,这与填料特性密不可分,填料替代份数过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两种不同的制备方法相比,母胶法制得的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较为优异。采用上述实验结果中综合性能较为优异的母胶法制备复合材料,同时降低淀粉、粘土取代炭黑的份数(淀粉、粘土总量5phr,填料总量60phr),调整两者的配比,考察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炭黑体系相比,淀粉、粘土的部分取代对抗湿滑性能有利,并且使得复合材料的撕裂强度和拉伸疲劳寿命显着提高;随着粘土并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定伸应力、耐磨性能有所提高,但并不明显。通过DMTA分析考察淀粉、粘土的部分取代对复合材料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用量较多的复合材料体系,在70℃附近出现损耗因子的峰值,这一点与其他填料不同,DSC曲线上并未发现在该温度范围出现异常。分别考察淀粉、粘土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填料用量为70phr。结果表明,与纯炭黑体系相比,少量淀粉(2phr)的加入,即导致材料定伸应力、耐磨性能的大幅下降,少量粘土(3phr)的加入,材料的各项性能亦有所下降,但下降较淀粉少。淀粉、粘土的加入均可提高材料的撕裂强度和抗湿滑性能。考察了采用直接共混法和乳液共沉法制备淀粉/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动态性能。RPA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制备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的损耗因子在应变较小时差别不大;应变较大时,乳液共沉法损耗因子高于直接共混法。DMTA的测试结果表明,与直接共混法不同的是,乳液共沉法制得的复合材料在温度较高的范围内(100℃)出现损耗因子的峰值,对该原因进行探讨。

蒋鹏程,陈福林,曹有名,周彦豪,张海燕[9](2009)在《绿色轮胎胎面胶配方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根据绿色轮胎胎面胶配方的总体发展方向和性能要求,综述并讨论了绿色轮胎胎面胶在橡胶品种、填充体系、硫化体系以及增塑剂、防老剂、加工助剂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和研究开发思路。

姚居峰[10](2009)在《酚醛改性淀粉/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胎面胶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据专利报道用玉米淀粉部分替代炭黑、白炭黑这样的传统填料可以改善胎面胶料的牵引性能和滞后损失,降低滚动阻力。本文采用乳液共沉法(LCM)制备淀粉/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和淀粉/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并在其中加入改性剂以强化淀粉与橡胶基体的界面,研究了淀粉/天然橡胶和淀粉/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各项静态和动态性能。本论文首先采用自制酚醛(RF)改性淀粉糊,通过乳液共混法(LCM)制备了改性淀粉/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考察了RF改性淀粉用量(10-40phr)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F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改性淀粉用量的增加提高了复合材料的300%定伸应力、邵尔A型硬度和动态模量,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减小,撕裂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淀粉用量为20phr时,加入3.6 phr RF进行改性后,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其次,比较了研究了RF改性20phr淀粉与相同体积分数的炭黑N330和Si-69改性白炭黑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淀粉/NR复合材料的定伸应力小于炭黑/NR,大于白炭黑/NR,其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小于炭黑/NR和白炭黑/NR,耐磨性介于炭黑胶料与白炭黑胶料之间;DMTA结果表明改性淀粉/NR的动态拉伸模量与炭黑/NR接近,要高于白炭黑/NR;与炭黑和白炭黑相比,改性淀粉提高了材料的抗湿滑系数。最后,将改性淀粉以5份等量替代炭黑在胎面胶中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与直接共混法(DCM)法制备的淀粉/炭黑/NR复合材料相比,LCM法制备的淀粉/炭黑/NR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定伸应力、撕裂强度提高,扯断伸长率有所下降,定形变下的60℃动态损耗降低,动态压缩生热有所增加,耐磨性、耐切割性提高,抗湿滑系数相差不大;与未改性淀粉/炭黑/NR复合材料相比,RF改性淀粉/炭黑/NR复合材料的定伸应力、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有所提高,定形变下的60℃动态损耗提高,动态压缩生热有所降低,耐磨性、耐切割性提高,抗湿滑系数下降;与炭黑胶相比,RF改性淀粉/炭黑/NR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略有降低,定形变下的60℃动态损耗降低,动态压缩生热有所增加,耐磨性、耐切割性下降,抗湿滑系数提高。

二、用玉米淀粉改善轮胎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玉米淀粉改善轮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气流粉碎对粉体物性的影响及破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超细粉碎技术概述
    1.2 气流粉碎技术概述
        1.2.1 气流粉碎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1.2.2 气流粉碎机及其工作原理
        1.2.3 流化床气流粉碎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3 气流粉碎理论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2 气流粉碎实验及测试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 粉碎实验与检测方法
        2.2.1 实验方法
        2.2.2 检测方法
3 气流粉碎性能分析
    3.1 气流粉碎对粉体物性的影响
        3.1.1 Molerus粉体分类
        3.1.2 粉体的流动性
        3.1.3 粉体的堆积密度与可压缩性
        3.1.4 粉体的粒径分布
    3.2 气流粉碎对粉体性能的影响
        3.2.1 粉体的溶解度
        3.2.2 粉体的膨胀度
        3.2.3 粉体的持水能力
        3.2.4 粉体的脂肪结合能力
    3.3 本章小结
4 气流粉碎的粉碎动力学
    4.1 颗粒的破碎机理
        4.1.1 理想颗粒
        4.1.2 实际颗粒
        4.1.3 判别方法
    4.2 粉碎动力学方程
    4.3 不同粉碎条件下的Kapur函数值
    4.4 破碎函数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可气调水溶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1.1 传统高分子膜材料概述
        1.1.2 白色污染
        1.1.3 可降解高分子膜材料概述
    1.2 气调、水溶膜及其研究进展
        1.2.1 气调膜概述及其研究进展
        1.2.2 水溶膜概述及其研究进展
    1.3 PVA/淀粉气调水溶膜研究进展
        1.3.1 PVA、淀粉概述
        1.3.2 PVA/淀粉气调水溶膜的制备方法
        1.3.3 PVA/淀粉气调水溶膜的功能化改性研究现状
    1.4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
        1.4.1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概述
        1.4.2 类沸石咪唑骨架化合物(ZIF-8)
        1.4.3 ZIF-8的改性研究
        1.4.4 ZIF-8的应用
    1.5 MOFs在高分子薄膜改性中的应用
        1.5.1 物理混合
        1.5.2 原位生长
        1.5.3 静电纺丝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类沸石咪唑化合物(ZIF-8)的合成与改性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2.2.2 ZIF-8的合成方法
        2.2.3 ZIF-8的改性方法
        2.2.4 表征与测试
    2.3 ZIF-8的结构表征
        2.3.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3.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3.4 比表面积及孔隙(BET)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VA/淀粉膜的制备与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3.2.2 PVA/淀粉膜的制备与改性
        3.2.3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淀粉适用性分析
        3.3.2 增塑剂效果及用量分析
        3.3.3 甲基纤维素增强效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VA/淀粉/ZIF-8 气调水溶膜的制备与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PVA/淀粉膜的制备
        4.2.3 ZIF-8 改性PVA/淀粉膜的制备
        4.2.4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4.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4.3.3 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
        4.3.4 热稳定性(TGA)分析
        4.3.5 亲水性分析
        4.3.6 氧气透过率(OP)分析
        4.3.7 紫外光透过率(UV-vis)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轮胎橡胶填料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碳材料
    1.1 炭黑
        1.1.1 高性能和低滞后损失炭黑
        1.1.2 纳米结构炭黑
        1.1.3 低滚动阻力炭黑
        1.1.4 改性炭黑
    1.2 石墨
    1.3 碳纤维
    1.4 碳纳米管
2 含硅化合物
    2.1 白炭黑
    2.2 蒙脱土
    2.3 玻璃纤维
3 碳酸盐和硫酸盐类
    3.1 碳酸钙
    3.2 硫酸钙
    3.3 硫酸钡
4 其他填料
    4.1 淀粉
    4.2 纤维素
    4.3 木质素
    4.4 废胶粉
    4.5 磁粉
    4.6 甲基丙烯酸金属盐

(4)天然高分子增强丁苯橡胶材料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常见橡胶材料
        1.2.1 天然橡胶材料
        1.2.2 合成橡胶材料
    第三节 橡胶增强剂
        1.3.1 炭黑
        1.3.2 白炭黑
        1.3.3 常见金属氧化物类
        1.3.3.1 氧化锌(ZnO)
        1.3.3.2 二氧化钛(TiO_2)
        1.3.3.3 三氧化二铝(Al_2O_3)
        1.3.4 常见无机盐类填料
        1.3.4.1 碳酸钙(CaCO_3)填充剂
        1.3.4.2 海泡石
        1.3.5 短纤维填充剂
        1.3.6 天然高分子增强剂
        1.3.6.1 淀粉
        1.3.6.2 木质素
    第四节 橡胶增强机理
        1.4.1 橡胶链的有限伸长学说
        1.4.2 分子链滑动理论
        1.4.3 填料网络理论
        1.4.4 结合胶理论
        1.4.5 炭黑表面结构理论
    第五节 本论文主要内容
        1.5.1 木质素复合丁苯橡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5.2 小分子改性木质素复合丁苯橡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5.3 大分子改性木质素复合丁苯橡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第二章 木质素复合丁苯橡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第一节 实验内容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木质素橡胶复合材料制备
        2.1.4 木质素橡胶复合物的表征
        2.1.4.1 红外光谱分析
        2.1.4.2 常规力学性能测试
        2.1.4.3 扫描电镜分析(SEM)
        2.1.4.4 橡胶加工分析仪(RPA)应变扫描测试
        2.1.4.5 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DMA)
    第二节 木质素复合丁苯橡胶材料的表征
        2.2.1 木质素/天然橡胶复合物的制备
        2.2.2 常规力学性能分析
        2.2.3 扫描电镜分析(SEM)
        2.2.4 橡胶加工分析仪(RPA)应变扫描测试
        2.2.5 DMA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小分子改性木质素复合丁苯橡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第一节 实验内容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定温下甲醛改性木质素增强橡胶材料
        3.1.4 变温条件下甲醛改性木质素增强橡胶材料
        3.1.5 三因素正交法甲醛改性木质素增强橡胶材料
        3.1.6 其它改性木质素复合丁苯橡胶
        3.1.7 改性木质素橡胶复合物的表征
        3.1.7.1 常规力学性能测试
        3.1.7.2 橡胶加工分析仪(RPA)应变扫描测试
        3.1.7.3 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DMA)
    第二节 改性木质素复合丁苯橡胶材料的表征
        3.2.1 定温下甲醛改性木质素增强橡胶材料的表征
        3.2.1.1 常规力学性能分析
        3.2.1.2 橡胶加工分析仪(RPA)应变扫描测试
        3.2.1.3 DMA分析
        3.2.2 变温下甲醛改性木质素增强橡胶材料的表征
        3.2.2.1 常规力学性能分析
        3.2.2.2 DMA结果
        3.2.3 三因素正交法甲醛改性木质素增强橡胶材料的表征
        3.2.3.1 常规力学性能分析
        3.2.3.2 DMA结果
        3.2.4 其它改性木质素复合丁苯橡胶材料的表征
        3.2.4.1 常规力学性能分析
        3.2.4.3 DMA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第一节 实验内容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1.3 淀粉/木质素/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4.1.4 聚乙烯醇/木质素/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4.1.5 磨碎样品的制备以及性能研究
        4.1.6 大分子改性木质素橡胶复合物的表征
        4.1.6.1 常规力学性能测试
        4.1.6.2 扫描电镜分析(SEM)
        4.1.6.3 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DMA)
    第二节 大分子改性木质素复合丁苯橡胶材料的表征
        4.2.1 淀粉(聚乙烯醇)/木质素/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增强丁苯橡胶的表征
        4.2.1.1 常规力学性能分析
        4.2.2 磨碎淀粉/木质素/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增强丁苯橡胶的表征
        4.2.2.1 常规力学性能分析
        4.2.2.2 橡胶样品的热机械性能
        4.2.2.3 扫描电镜分析(SEM)
    第三节 总结
第五章 改性淀粉木质素复合丁苯橡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第一节 实验内容
        5.1.1 实验试剂
        5.1.2 实验仪器
        5.1.3 改性淀粉/木质素/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5.1.4 氧化木质素/淀粉/丁苯橡胶复合物的制备
        5.1.5 不同份数木质素复合物在橡胶增强中的应用
        5.1.6 木质素橡胶复合物的表征
        5.1.6.1 常规力学性能测试
        5.1.6.2 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DMA)
    第二节 改性淀粉/木质素复合丁苯橡胶材料的表征
        5.2.1 改性淀粉/木质素复合材料增强丁苯橡胶的表征
        5.2.1.1 常规力学性能分析
        5.2.1.2 橡胶样品的热机械性能
        5.2.2 氧化木质素/淀粉复合材料增强丁苯橡胶的表征
        5.2.2.1 常规力学性能分析
        5.2.2.2 橡胶样品的热机械性能
    第三节 总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第一节 结论
        6.1.1 未改性以及小分子改性木质素
        6.1.2 大分子改性木质素
    第二节 推荐配方
        6.2.1 未改性以及小分子改性木质素
        6.2.2 大分子改性木质素
    第三节 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相关成果
致谢

(5)改性淀粉在橡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淀粉的改性
    1.1 淀粉的微细化
        1.1.1 物理机械法
        1.1.2 酸解法
        1.1.3 反相微乳液法
    1.2 淀粉的表面改性
    1.3 淀粉的结构改性
2 改性淀粉在橡胶中的应用
    2.1 淀粉纳米晶
    2.2 糊化改性淀粉
    2.3 黄原酸酯化淀粉
    2.4 接枝改性淀粉
    2.5 BioTred技术
    2.6 其它方法改性淀粉
3 结 语

(6)改性淀粉/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橡胶填充补强简述
        1.2.1 橡胶填充补强机理
        1.2.2 影响橡胶填充补强的主要因素
        1.2.3 橡胶的主要填充补强剂
    1.3 淀粉
        1.3.1 淀粉的分子结构
        1.3.2 淀粉的种类和性质
        1.3.3 淀粉的改性
    1.4 淀粉在橡胶中的应用
        1.4.1 用于橡胶的淀粉黄原酸酯
        1.4.2 新型橡胶填充剂——BioTred淀粉
        1.4.3 淀粉纳米晶增强橡胶
        1.4.4 直接共混法(DCM)改性橡胶
        1.4.5 乳液共混沉淀法(LCM)改性橡胶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1.5.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5.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Si69 原位改性淀粉/NR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材料
        2.2.2 实验配方
        2.2.3 混炼胶和硫化胶的制备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玉米淀粉的结构与性质
        2.3.2 淀粉用量对淀粉/NR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3.3 Si69 用量对淀粉/NR复合材料硫化特性的影响
        2.3.4 硫化时间对Si69 原位改性淀粉/NR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3.5 Si69 原位改性淀粉/NR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2.3.6 Si69 原位改性淀粉/NR复合材料的RPA分析
        2.3.7 Si69 原位改性淀粉/NR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2.3.8 Si69 原位改性淀粉/NR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i69 包覆改性淀粉/NR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材料
        3.2.2 实验配方
        3.2.3 改性淀粉的制备
        3.2.4 混炼胶及硫化胶的制备
        3.2.5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i69 包覆改性淀粉的结构与性能
        3.3.2 Si69 包覆改性淀粉/NR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
        3.3.3 Si69 包覆改性淀粉/NR复合材料的RPA分析
        3.3.4 Si69 包覆改性淀粉/NR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3.3.5 Si69 包覆改性淀粉/NR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及断面形貌
        3.3.6 Si69 包覆改性淀粉/NR复合材料补强机理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NR改性淀粉/NR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材料
        4.2.2 实验配方
        4.2.3 混炼胶及硫化胶的制备
        4.2.4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ENR改性淀粉/NR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
        4.3.2 ENR改性淀粉/NR复合材料的RPA分析
        4.3.3 ENR改性淀粉/NR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4.3.4 ENR改性淀粉/NR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及断面形貌
        4.3.5 ENR改性淀粉/NR复合材料的补强机理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i69 包覆改性淀粉在NR /炭黑复合体系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原材料
        5.2.2 实验配方
        5.2.3 混炼胶及硫化胶的制备
        5.2.4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Si69 包覆改性淀粉/NR/炭黑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
        5.3.2 Si69 包覆改性淀粉/NR/炭黑复合材料的RPA分析
        5.3.3 Si69 包覆改性淀粉/NR/炭黑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5.3.4 Si69 包覆改性淀粉/NR/炭黑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5.3.5 Si69 包覆改性淀粉/NR/炭黑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5.3.6 Si69 包覆改性淀粉/NR/炭黑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疲劳生热性能
        5.3.7 Si69 包覆改性淀粉/NR/炭黑复合材料的密度和耐磨性能
        5.3.8 Si69 包覆改性淀粉/NR/炭黑复合材料的耐热空气老化性能
        5.3.9 Si69 包覆改性淀粉/NR/炭黑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淀粉补强天然胶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天然胶乳的性质及应用
    1.2 天然胶乳补强的研究进展
        1.2.1 炭黑和白炭黑对天然胶乳的补强
        1.2.2 树脂对天然胶乳的补强
        1.2.3 胶乳并用的补强
        1.2.4 纳米粒子对天然胶乳的补强
    1.3 淀粉的结构及性质
        1.3.1 淀粉的结构
        1.3.2 淀粉的种类和性质
        1.3.3 淀粉的糊化
    1.4 淀粉在橡胶中的应用研究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意义及创新之处
        1.5.1 本研究的意义
        1.5.2 本研究的内容
        1.5.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设备
    2.3 配合胶乳配方(干基)
    2.4 实验技术路线
    2.5 样品制备
        2.5.1 淀粉糊的制备
        2.5.2 淀粉/天然胶乳复合胶乳的制备
        2.5.3 淀粉/天然胶乳硫化胶膜的制备
    2.6 分析表征
        2.6.1 淀粉/天然胶乳复合胶乳粘度的测定
        2.6.2 淀粉/天然胶乳复合胶乳机械稳定度的测定
        2.6.3 淀粉/天然胶乳硫化胶膜物理机械性能的测定
        2.6.4 淀粉/天然胶乳硫化胶膜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A)
        2.6.5 淀粉/天然胶乳硫化胶膜微观结构的分析
        2.6.6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ATR)
        2.6.7 淀粉/天然胶乳硫化胶膜的热稳定性测试
3 结果与讨论
    3.1 淀粉补强天然胶乳胶体性质的研究
        3.1.1 淀粉用量对复合胶乳胶体性质的影响
        3.1.2 偶联剂处理对淀粉/天然胶乳胶体性质的影响
        3.1.3 偶联剂用量对淀粉/天然胶乳粘度的影响
        3.1.4 贮存时间对淀粉/天然胶乳粘度的影响
    3.2 淀粉补强天然胶乳硫化胶膜的研究
        3.2.1 淀粉浓度对淀粉/天然胶乳硫化胶膜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3.2.2 淀粉用量对淀粉/天然胶乳硫化胶膜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3.2.2.1 未改性淀粉用量对淀粉/天然胶乳硫化胶膜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3.2.2.2 改性淀粉用量对淀粉/天然胶乳硫化胶膜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3.2.3 偶联剂种类对淀粉/天然胶乳硫化胶膜性能的影响
        3.2.3.1 偶联剂的作用机理
        3.2.3.2 偶联剂种类对硫化胶膜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3.2.3.3 偶联剂种类对硫化胶膜动态力学性能(DMA)的影响
        3.2.3.4 偶联剂用量对硫化胶膜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3.2.3.5 偶联剂用量对硫化胶膜动态力学性能(DMA)的影响
        3.2.3.6 偶联剂处理硫化胶膜的微观结构及相态分析
        3.2.4 淀粉/天然胶乳硫化胶膜的ATR-FTIR分析
        3.2.5 淀粉/天然胶乳硫化胶膜的热性能(TG/DTG)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淀粉/粘土/炭黑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简介
    1.3 绿色轮胎
        1.3.1 滚动阻力
        1.3.2 湿摩擦
        1.3.3 耐磨性能
        1.3.4 传统的橡胶补强剂及研究进展
    1.4 淀粉简介
        1.4.1 淀粉的结构和性质
        1.4.2 淀粉粒中水的作用
        1.4.3 淀粉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及进展
    1.5 粘土在橡胶中的应用
        1.5.1 粘土-聚合物乳液插层法
        1.5.2 粘土在橡胶中的应用
    1.6 淀粉、粘土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1.7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和创新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材料及配方
        2.1.1 原材料
        2.1.2 实验配方
    2.2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2.3 实验工艺
        2.3.1 乳液共沉法制备淀粉/SBR母胶
        2.3.2 淀粉、粘土同时共沉复合材料的制备
        2.3.3 淀粉、粘土母胶法复合材料的制备
        2.3.4 乳液共沉法(LCM)和直接共混法(DCM)制备淀粉/SBR复合材料
    2.4 性能测试及表征方法
        2.4.1 硫化性能测试
        2.4.2 硫化胶的静态力学性能测试
        2.4.3 混炼胶、硫化胶的动态性能测试
        2.4.4 动态生热测试
        2.4.5 DSC测试
        2.4.6 磨耗性能测试
        2.4.7 硫化胶密度的测定
        2.4.8 磨耗面观察
        2.4.9 湿滑测试
        2.4.10 拉伸疲劳性能测试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的制备方法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1.1 硫化特性及物理机械性能
        3.1.2 物理机械性能
        3.1.3 动态性能-RPA分析
        3.1.4 动态压缩生热
        3.1.5 磨耗性能
        3.1.6 抗湿滑性能
    3.2 淀粉、粘土不同配比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2.1 硫化特性和物理机械性能
        3.2.2 动态性能
        3.2.3 抗湿滑性能和耐磨性能
        3.2.4 拉伸疲劳性能
    3.3 淀粉、粘土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3.1 硫化特性
        3.3.2 物理机械性能
        3.3.3 RPA分析
        3.3.4 DMTA分析
        3.3.5 耐磨性能和抗湿滑性能
    3.4 淀粉对丁苯橡胶动态性能的影响
        3.4.1 不同加工方法对淀粉分散性的影响
        3.4.2 不同加工方法对淀粉/SBR的DMTA的影响
        3.4.3 复合材料高温损耗因子探讨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9)绿色轮胎胎面胶配方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绿色轮胎的特点
2 绿色轮胎胎面胶配方研究进展
    2.1 橡胶品种
    2.2 增强体系
        2.2.1 炭 黑
        2.2.2 白炭黑
        2.2.3 CSDPF
        2.2.4 短纤维
        2.2.5 淀 粉
    2.3 偶联剂
    2.4 硫化体系
        2.4.1 促进剂
        2.4.2 活性剂和硫化剂
        2.4.3 防焦剂和抗硫化返原剂
    2.5 加工助剂
    2.6 增塑剂和防老剂
3 结束语

(10)酚醛改性淀粉/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胎面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简介
    1.3 橡胶填充补强剂
    1.4 淀粉简介
        1.4.1 淀粉的分子结构
        1.4.2 淀粉种类和性质
        1.4.3 淀粉的糊化与淀粉糊的性质
        1.4.4 淀粉的改性
    1.5 淀粉在橡胶中的研究进展
        1.5.1 淀粉应用于橡胶的工业化产品
        1.5.2 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1.6 酚醛树脂对淀粉和橡胶的交联作用
    1.7 轮胎用填料的简介
        1.7.1 绿色轮胎简介
        1.7.2 轮胎用填料新进展
        1.7.2.1 炭黑的研究进展
        1.7.2.2 白炭黑的研究进展
        1.7.2.3 炭黑白炭黑并用对橡胶的补强
    1.8 本课题的前期研究成果
    1.9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和创新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材料及配方
        2.1.1 原材料
        2.1.2 实验配方
    2.2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2.3 实验工艺
        2.3.1 技术路线1-液共混法(LCM)
        2.3.2 技术路线2-直接共混法(DCM)
        2.3.3 淀粉/炭黑/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2.3.3.1 乳液共混法(LCM)
        2.3.3.2 直接共混法(DCM)
    2.4 性能测试及表征方法
        2.4.1 硫化性能测试
        2.4.2 硫化胶的静态力学性能测试
        2.4.3 混炼胶、硫化胶的动态性能测试
        2.4.4 动态生热测试
        2.4.5 磨耗性能测试
        2.4.6 硫化胶密度的测定
        2.4.7 磨耗面观察
        2.4.8 抗湿滑测试
        2.4.9 耐切割测试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改性淀粉用量对淀粉/NR复合材料的影响
        3.1.1 硫化特性及混炼胶的RPA分析
        3.1.2 静态力学性能分析
        3.1.3 硫化胶的动态性能分析
        3.1.3.1 RPA分析
        3.1.3.2 DMTA分析
        3.1.4 抗湿滑性能分析
    3.2 改性淀粉/NR与炭黑/NR和白炭黑/NR复合材料性能的比较
        3.2.1 硫化特性及混炼胶的RPA分析
        3.2.2 静态力学性能分析
        3.2.3 硫化胶的动态性能分析
        3.2.3.1 RPA分析
        3.2.3.2 DMTA分析
        3.2.4 耐磨性能分析
        3.2.5 动态压缩生热
        3.2.6 抗湿滑性能分析
        3.2.6.1 接触角分析
        3.2.6.2 抗湿滑性
    3.3 淀粉/NR复合材料在胎面胶中的研究
        3.3.1 硫化特性及混炼胶的RPA分析
        3.3.2 静态力学性能分析
        3.3.3 硫化胶的动态性能
        3.3.3.1 RPA分析
        3.3.3.2 DMTA分析
        3.3.4 动态压缩生热
        3.3.5 耐磨性能分析
        3.3.6 耐切割性能分析
        3.3.7 抗湿滑性能分析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四、用玉米淀粉改善轮胎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气流粉碎对粉体物性的影响及破碎机理研究[D]. 苏偲禹.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2]可气调水溶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雷芸娜.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3]轮胎橡胶填料技术综述[J]. 李颀,孙婧,谢昕,姜海燕,吴万涛.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16(05)
  • [4]天然高分子增强丁苯橡胶材料的应用研究[D]. 李海江. 南京大学, 2015(05)
  • [5]改性淀粉在橡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罗文杰,林华,李思东,汪志芬. 弹性体, 2012(02)
  • [6]改性淀粉/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 艾军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7]淀粉补强天然胶乳的研究[D]. 范玉晶. 海南大学, 2011(12)
  • [8]淀粉/粘土/炭黑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刘晓丽. 北京化工大学, 2010(01)
  • [9]绿色轮胎胎面胶配方研究进展[J]. 蒋鹏程,陈福林,曹有名,周彦豪,张海燕. 合成橡胶工业, 2009(04)
  • [10]酚醛改性淀粉/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胎面胶中的应用[D]. 姚居峰. 北京化工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用玉米淀粉改善轮胎性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