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节,宝宝的衣食住行(论文文献综述)
王嘉欣[1](2021)在《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研究》文中指出央视春晚公益广告自2013年开始出现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凭借春晚舞台权威性强、受众面广的特点,并结合春节的节日氛围,在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家国情怀、展示中国名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13年至2020年的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以电影符号学和广告符号学为理论依据,运用索绪尔符号学理论分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中常见的符号及文化内涵,运用电影符号学分析视觉符号、听觉符号、语言符号和人物身份如何参与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的表意过程,并运用广告符号学分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的创意表现如何更好的发挥广告的说服作用,总结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和看法。在视觉符号中,节日符号象征着民俗文化,不仅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也渲染了春节热闹的节日氛围;地域符号则彰显地方特色,引起观众共鸣;科技符号反映时代特征,记录生活变化;色彩符号展示中国特色文化内涵。在听觉符号中,音乐配合广告主题,暗示人物心理变化,声响诉诸解释项参与构建表意,人声传递直接信息,揭示情绪变化。在语言符号中,话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文字升华广告主题。在身份构建中,个体身份实现了家国同构的文化认同,集体身份召唤集体记忆构建家国情怀,他者身份则通过划分自我与他者的区别,强化内部统一性,实现跨文化交流与认同。在创意表现中,央视春晚公益广告通过鲜明的叙事特点、真实的情感诉求和多元的表现手法引起观众的注意,并通过显性伴随文本和生成伴随文本帮助观众理解影片中构建的意义。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在特色文化展示、广告情感传递、年份特征标记、观众参与度四方面存在不足,并提出细化特色文化、丰富多元情感元素、突出年份特征、引导观众互动的建议。通过对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文本分析,笔者希望未来央视春晚公益广告能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以更好地发挥公益广告的宣传作用,弘扬主旋律,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刘旭青[2](2021)在《蚕神信仰及其民间习俗——以太湖流域蚕桑谣谚为例》文中认为太湖流域是我国蚕业的发源地之一,养蚕历史悠久,留下了很多反映蚕神信仰及民间习俗的谣谚。解读这些蚕桑谣谚,揭示出传统的农耕经济结构是蚕神崇拜和信仰的心理基础;这种蚕神崇拜和信仰渗透到了蚕乡民众的岁时习俗和人生礼俗之中。这些蚕桑谣谚也是了解和研究太湖流域蚕桑文化和太湖文化的史料,具有重要的民俗史料和区域文化研究价值。
邹丽颖[3](2021)在《当怀孕遇上春节 孕妈妈健康过节实用指南》文中指出每年春节到来之前,很多孕妈妈在产检时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春节期间,我们在饮食起居方面有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尤其经历了去年春节期间特殊的情况,孕妈妈的担心又增加了几分。春节将至,经过一年疫情防控的洗礼和考验,大家都已经了解了如何在疫情防控的同时过好自己的生活。但是,大节日和平时的"小日子"还是会有些不同,仪式感还是要有的。对于孕妈妈来说,为了肚子里宝宝的健康和自己的安全,如何安排自己在春节时的衣食住行才更合理呢?
李晓宁[4](2020)在《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近郊兴建了大量的高层商品楼小区,众多居民从内城迁往城郊的商品楼住宅区。这些新兴城市社区是居民交流关系生成的重要文化空间,本文以北京的方庄小区为个案,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生动的个人叙事,主要从日常交流实践的视角探究社区居民的居住关系。地处南二环与南三环之间的方庄小区是北京市政府于1984年正式批准开发建设的高层集合住宅小区。1992年全部完工的方庄是当时北京市规模最大的住宅区,也是北京市最早对个人和外籍人士销售商品房的住宅区。它所代表的是在各个城市周边开始发生的城市居民与郊区农民集聚于同一社区的新型居住关系。方庄小区是由原地的农民、个人置业者、带有企业和单位分配住房政策性质的集团购房者所共同组成,这种居住关系的生成,意味着全体居民将要经历一个社区认同与文化融合的公共文化实践的过程。居民的共同体意识并不是像原来所在村落那样成为一种绝对的需要,不同的年龄群体或者性别群体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构成各自的日常交流方式。在社区公共生活秩序的建构中,不同的交往行为具有不同的意义。本文设置了几个基本问题来进行研究:家庭生活需求的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个人娱乐需求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服务性的社区公益活动的参与和社区认同,基于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对于社区认同的作用。从家庭层面来看,家庭的日常生活虽然不依赖但也不能完全离开居住社区。从个人层面来看,拥有不同的业余爱好与修养背景的居民结成形式多样的趣缘群体。参与个人喜爱的兴趣团体成为个人融入社区的重要方式。此外,社区新型居住关系的建构离不开居民自觉自愿进入公共领域从事公益活动,做出各种实际的奉献。居民自发创作关于社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包含居民的真实感受与想象,这些文艺作品激发了人们关于社区的想象,从而增进了对社区的认同。城市社区居民进行着形式多样的日常交流实践,这些交流既满足着家庭生活的需求,也满足着个人娱乐休闲的需要。居民在社区公益活动参与中获得个人成就感与社区认同感,活动参与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社区生活催生人们的文艺创作,这些包含真实与想象的创作促进对社区共同体的想象,从而达成认同。不管个人生活还是家庭生活都无法脱离社区,基于不同需求的交流实践构成对社区共同体的认同。虽然方庄小区具有特殊性,居民构成关系呈现多元特征,因其成立时间较早,人们经历了比较充分的社区公共生活秩序以及文化建构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注意到家庭在社区日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也注意到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在未来城市社区的发展过程中,民俗学以城市居民小区为单元进行研究是可靠且具有操作性的一种方法。从文化交往的意义,关注居民如何积极建立互动合作和相互服务的关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传统的居住关系在蜕变为一种新型居住关系过程中,仍然保留了传统生活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如何通过交流实现认同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将个案置于整个中国城市发展中,民俗学应该关心人们的文化需求以及他们如何创造自己满意的生活,他们不断提出新需求从而建立了当前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与日常生活交流方式。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刘佳宁[6](2020)在《《正大综艺》三十年发展与改版研究》文中提出
吴媛枫[7](2020)在《《华西教会新闻》西南民俗报道叙事研究》文中认为19世纪上半叶,早期来华的新教传教士开始在中国创办报刊,广泛地介绍中国社会的自然风光、人文建筑、经典着述以及社会风俗等。《华西教会新闻》(The West China Missionary News)作为基督新教在华西南地区创办的第一份英文期刊和近代四川新闻史上出版年份最长的期刊,较为完整地保存了西方传教士在1899—1943年间对华西南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的观察,成为西方人了解西南风土人情的重要介质与核心信息,透过报刊中刊载的民俗文化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清末民初西南地区民俗文化图景进行观照。本文将叙事学相关的研究方法纳入论证视野,来建构文章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以《华西教会新闻》中的民俗类报道作为研究的史料基础,对该报的叙事者、叙事内容、叙事话语和叙事策略进行解读、归纳与总结,旨在研究该报呈现出何种西南民俗文化图景,以及在独特的地域和文化环境中如何进行民俗叙事,以达到叙事目的。研究发现,《华西教会新闻》民俗报道的叙事者大多拥有多重身份,既是进行大量田野调查的西南社会游历者,也是对民俗文化充满兴趣并进行长期研究的汉学家,除在该报发表的报道外,着作论文等研究成果丰富。不同的叙事身份致使其民俗叙事呈现多元的叙事视角,主要以限知视角和综合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视角为主。叙事话语方面,传教士综合运用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的特定叙事结构,将彰显仪式秩序的线性叙事与全面展现主题的横面叙事相结合;充分使用隐喻和比较的修辞手法,通过构建民俗意象和抓典型的方式增进西方读者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理解;在微观的话语层面上,传教士综合运用多种翻译手法,对富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文化负载词进行译介,以准确传达文化负载词的意义;句式安排上综合运用疑问句和复合句,吸引读者兴趣并从细节之处展现地方文化风貌。叙事策略的选择上,撰稿人运用文字和图片两种叙事符号,扩大民俗叙事的意义空间;叙事落脚点选用平民叙事,从小人物的视角呈现民俗特质;叙事过程中运用批判性叙事,以符合西方读者的价值观念,渗透西方的意识形态和思维,并在中西读者之间构建文化认同,对当今民俗叙事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曾人君[8](2020)在《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在进口电影海报中的应用研究 ——以2010年至2020年电影海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电影海报作为电影宣传最重要的媒介形式,伴随着电影诞生、发展,与其他类型的海报相比更具有独特性。传统视觉符号是构成华夏民族文化形象的视觉传播与语义象征的重要方式,并体现中国文化设计的艺脉文心,若隐若现地融入我们文化的长河里,也相继地反映在进口电影海报设计的符号化表现中。或许,正是传统文化的某种符号功能,不仅唤起“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文化记忆,还是自觉化的文化象征表现特征,更是当下电影海报设计的文化泉源与集体表征,细细长流,深远无穷。中国电影海报发展百余年,期间受到来自文化、历史、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影响,特别在二十世纪八十年的西方文化影响下,早期的中国视觉设计趋向西方化“拿来主义”现象,后来发展“中西融合”设计式样来契合时代的审美要求,从而融入民族化、本土化的文化语式,来焕发再中国化的文化设计样式。本文通过收集整理2010年至2020年含有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进口电影海报,并对其归纳总结出传统视觉符号在进口电影海报中的运用方式,同时分析海报中传统视觉符号与影片内容、国外视觉符号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探索传统视觉符号的创新方法。传统视觉符号应用于进口电影海报之中能代表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独特性,民族性和包容性,具有潜在的价值和市场,从而拾起传统某些珍贵颗粒,审视视觉设计“弱西再东”的文化身份与立场,启发当下电影海报设计的文化趋向,才贴近民众,获得文化自信。
周怡帆[9](2020)在《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城镇快速一体化发展带来自然村落减少,使用汉语方言的人群在迅速递减,诸多少数民族语言随着族人老龄化而迅速消亡。方言(1)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和活化石,还是语言多样性的集中体现,更是语言生态发展的持续动力和重要保障。现阶段方言面临的困境实则是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大众对待方言的态度从“不敢说”到“不愿说”到现在的“不会说”,形成当代人虽拥有乡愁却难正乡音的现状。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将方言进行传播、保护和传承是本文的研究起点。本文立足于方言传播的现状与事实,采用跨学科研究视角将语言学与传播学相结合,从全媒体视域对方言传播图景、方言传播模式和方言传播省思及启示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全面审视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的逻辑演进,提出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理论,旨在为保护和传承方言提供新路径、建立新范式。全文共五章分三个层次进行阐述,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层次:研究问题和相关概念的确立,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理清思路,确立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的价值意义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则在此基础上,探讨全媒体与方言传播联合共生的关系,对方言传播的内涵、外延、性质、属性进行阐述,对全媒体方言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现实动因和挑战进行考察。第二层次:传播形态和传播模式的解构,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二层次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从方言节目、方言电影、方言微平台、方言短视频、方言出版五个方面进行了详尽调查和研究,探寻不同形态下方言传播的特征、规律和问题。同时,就现阶段方言传播的模式进行总结,提出语言资源保护模式和参与传播模式。第三层次:方言传播机制和范式的建构,包括第五章;基于前四章的研究和梳理,对全媒体方言传播进行省思并创新性地提出全媒体方言传播的新机制和新范式,为后人研究提供新思路。通过详尽的调查数据和分析,阐明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的缘起、现状、困境和对策。运用三个层次的逻辑递进,拓展方言学和传播学的研究视角,为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献策助力。
陈曦[10](2019)在《河南灵宝方言词汇研究》文中指出灵宝市地处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界,灵宝方言在与陕、晋两地的方言接触和渗透下,受到了影响,尤其是靠近陕西的灵宝以西地区方言,在与陕西潼关方言接触下,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本文主要把灵宝以西的故县镇作为方言调查点,通过以《方言调查词汇表》为依托,采用调查法、比较法和描写法等研究方法,实地调查灵宝方言词汇,整理出灵宝方言词汇表。通过与普通话词汇、周边方言词汇的共时比较,以及对灵宝方言词汇的历时考查,归纳出灵宝方言词汇的特点。通过对灵宝方言词汇中三类民俗词语的探析,阐释了灵宝地区独具特色的民俗事象与民俗文化。以普通话为基础,从而归纳出灵宝方言词汇的一些独有的特点;通过对灵宝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比较分析,为灵宝方言词汇提供一些实用的资料。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从灵宝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等方面,介绍了灵宝的基本情况;根据方言词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内容、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介绍了灵宝方言词汇的情况。第二章:灵宝方言词汇的共时比较。通过与普通话词汇在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了灵宝方言词义的特点;通过与普通话词汇在音节数量、构词语素和构词方式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了词形的特点;通过与洛阳方言词汇、三门峡方言词汇、潼关方言词汇、西安方言词汇的比较研究,分析了灵宝方言与周边方言的亲疏关系。第三章:灵宝方言词汇的历时考查。通过对灵宝方言词汇的历时考查,从承传词和创新词两方面着手,进行举例分析比较,揭示灵宝方言词汇词源上的特点。第四章:灵宝方言词汇的民俗文化阐释。民俗事象的传承体现为词语的传承。本章选取灵宝方言词汇中三类典型的民俗词语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婚姻习俗词语、传统节日习俗词语和衣食住行习俗词语,阐释了灵宝地区具有特色的民俗事象与民俗文化。结语部分通过对前面四章内容的概括,对全文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二、春节,宝宝的衣食住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节,宝宝的衣食住行(论文提纲范文)
(1)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六、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基本情况 |
第一节 央视春晚与央视春晚公益广告 |
一、央视春晚是一种“新仪式” |
二、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是一种“新民俗” |
第二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主题建构与插播作用 |
一、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主题建构 |
二、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插播作用 |
第二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符号中的文化意涵 |
第一节 视觉符号:传递文化价值 |
一、节日符号:传承民俗文化,烘托热闹氛围 |
二、地域符号:展示风土人情,勾起民众共鸣 |
三、科技符号:贴合时代文化,记录生活变化 |
四、色彩符号:彰显中国特色文化 |
第二节 听觉符号:交代辅助信息 |
一、音乐服务于广告主题和人物心理 |
二、声响借助相似性表意并诉诸解释项 |
三、人声传递信息和揭示变化 |
第三节 语言符号:突出广告主旨 |
一、话语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
二、文字升华广告主题 |
第三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中的身份构建 |
第一节 个体身份的表达 |
一、个体的多重身份 |
二、家国文化的意义建构 |
第二节 群体身份的建构 |
一、勾勒社会群像,唤醒集体记忆 |
二、从小我到大我,构建家国情怀 |
第三节 “他者”身份的构建 |
一、通过界定“他者”来界定自身 |
二、通过构建“他者”来强化自身同一性 |
三、通过互为“他者”进行跨文化传播 |
第四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文本创意 |
第一节 多元方式呈现广告创意 |
一、叙事特点鲜明多样 |
二、情感诉求深入人心 |
三、表现手法引人入胜 |
第二节 伴随文本强化创意表现 |
一、生成伴随文本辅助观众理解广告主题及创意 |
二、显性伴随文本加持意义构建 |
三、解释性伴随文本吸引观众注意力 |
第五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存在的问题与可能的策略 |
第一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存在的问题 |
一、特色文化展示流于表面,难以深入人心 |
二、广告情感单一且压抑,与过年氛围相矛盾 |
三、年份特征过于弱化,缺少时代感和独特性 |
四、解释性伴随文本较少,广告知名度、讨论度较低 |
第二节 对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细化特色文化,推出系列央视春晚公益广告 |
二、丰富多元情感元素,打造明快广告画风 |
三、总结过往,展望未来,突出年份特色 |
四、善用解释性伴随文本,引发大众关注与互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蚕神信仰及其民间习俗——以太湖流域蚕桑谣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蚕神传说 |
二、蚕神信仰 |
三、民间习俗 |
(3)当怀孕遇上春节 孕妈妈健康过节实用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关于“衣” |
孕妈妈可以染发吗? |
孕妈妈可以烫发吗? |
孕妈妈可以化妆吗? |
孕妈妈能不能穿新衣? |
关于“食” |
少量多餐原则,不宜暴饮暴食 |
注重能量供给,每餐要有主食 |
适量摄入水果,蔬菜要有保障 |
少吃甜品甜食,饮食清淡为主 |
注意把控食品的正规来源 |
关于“住” |
关于“行” |
尽量避免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 |
注重劳逸结合,保持原有的生活规律 |
(4)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结构 |
五、资料的来源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北京城郊不同的居住关系 |
第一节 北京内城居住关系 |
一、北京城市空间格局 |
二、胡同里的四合院和大杂院 |
三、邻里之间的生活互助 |
四、邻里之间的信仰结社 |
第二节 近郊菜农村落 |
一、近郊农村 |
二、作为生产共同体的村落:蔬菜种植 |
三、作为生活共同体的村落 |
第三节 北京住宅:从平房到高楼 |
小结 |
第二章 从蒲黄榆到方庄小区 |
第一节 搬迁上楼:村落共同体的解体 |
第二节 北京首个商品楼住宅区 |
一、方庄地区的建立 |
二、方庄地区的居民组成 |
三、空间资本化与城市居住空间的高楼化 |
小结 |
第三章 小区中家庭之间的交流 |
第一节 以舞为媒:“越跳越熟,越跳越亲” |
一、舞队之中 |
二、舞场之外 |
第二节 共享养娃与家长社交:“快乐小陶子”公益绘本读书会 |
一、扎根社区的亲子阅读 |
二、社区之内的居民交流实践 |
三、走出社区的儿童集体活动 |
小结 |
第四章 休闲模式与社区认同 |
第一节 方庄民间艺术馆 |
一、从地下群租房到方庄民间艺术馆 |
二、串珠手工艺术班 |
第二节 美娘合唱团 |
第三节 书画协会 |
一、“这是我的另一个家” |
二、以书画结友 |
第四节 围圈踢毽 |
一、作为传统体育运动的踢毽 |
二、结伴踢毽 |
第五节 社区邻里节 |
小结 |
第五章 作为公共服务的社区参与 |
第一节 寻找地方历史、手绘方庄地图 |
一、寻找“蒲黄榆”的由来 |
二、手绘方庄地图 |
第二节 “十姐妹”志愿环保服务队 |
第三节 治安巡逻队 |
第四节 八老议政团 |
第五节 “掌上四合院” |
一、掌上四合院 |
二、从网络社群到面对面交流 |
小结 |
第六章 社区的想象与建构 |
第一节 作为心理认同的集体想象 |
第二节 “想象的共同体”:社区生成的重要方式 |
一、社区小报《方庄生活》 |
二、网络互动 |
三、参与和旁观:个人叙事的社区活动 |
第三节 社区的真实与想象:围绕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 |
一、文字书写:现代社区的重要认同方式 |
二、观看与记录:方庄的光影记录 |
三、歌唱“我们的社区” |
四、画中“方庄”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7)《华西教会新闻》西南民俗报道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意义 |
1.1 选题背景和缘起 |
1.2 选题意义和目的 |
2.文献综述 |
2.1 《华西教会新闻》刊物的研究 |
2.2 近代在华外报民俗报道的研究 |
2.3 叙事学视域下近代报刊的研究 |
3.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思路 |
4.创新思路 |
4.1 研究角度创新 |
4.2 研究手法创新 |
第1章 清末民初在华外报与《华西教会新闻》诞生 |
1.1 清末民初在华外报的历史沿革 |
1.1.1 起步期:宗教报刊入华 |
1.1.2 发展期:口岸报刊崛起 |
1.1.3 深入期:商业报刊发展 |
1.1.4 持续期:在华外报繁荣 |
1.2 《华西教会新闻》的诞生和发展 |
1.2.1 “广传福音,派系林立”的社会背景 |
1.2.2 “深入腹地,稳定经营”的发展阶段 |
1.3 《华西教会新闻》的民俗报道 |
1.3.1 在华宗教报刊的世俗化变迁:民俗报道涌现 |
1.3.2 《华西教会新闻》民俗报道的数量及主题 |
1.3.3 《教务杂志》与《华西教会新闻》民俗报道比较 |
第2章 《华西教会新闻》民俗报道的叙事主体 |
2.1 《华西教会新闻》民俗报道的叙事者 |
2.1.1 热衷田野调查的考察者 |
2.1.2 精通汉学文化的汉学家 |
2.1.3 着述经验丰富的撰稿人 |
2.2 《华西教会新闻》民俗报道的叙事视角 |
2.2.1 客观记录的限知视角 |
2.2.2 多种声音的人称视角 |
第3章 《华西教会新闻》民俗报道的叙事内容 |
3.1 社会民俗 |
3.1.1 岁时节日 |
3.1.2 人生礼仪 |
3.1.3 民间活动 |
3.2 精神民俗 |
3.2.1 精神信仰 |
3.2.2 占卜迷信 |
3.3 语言民俗 |
3.3.1 俗语谚语 |
3.3.2 神话故事 |
第4章 《华西教会新闻》民俗报道的叙事话语 |
4.1 民俗报道叙事结构的安排 |
4.1.1 彰显仪式秩序:线性叙事 |
4.1.2 全面展现主题:横面叙事 |
4.2 民俗报道叙事修辞的使用 |
4.2.1 隐喻构建民俗意象 |
4.2.2 比较叙事加深理解 |
4.3 民俗报道微观话语的考量 |
4.3.1 词汇层面:文化负载词的译介 |
4.3.2 句法层面:疑问复合句的运用 |
第5章 《华西教会新闻》民俗报道的叙事策略和价值 |
5.1 民俗报道的叙事策略 |
5.1.1 运用多种叙事符号 |
5.1.2 小人物的叙事落脚 |
5.1.3 批判性的叙事风格 |
5.2 民俗报道的叙事价值和启示 |
5.2.1 构建西南地方审美空间 |
5.2.2 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价值 |
5.2.3 扩大中西共通民俗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在进口电影海报中的应用研究 ——以2010年至2020年电影海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来源 |
1.1.1 中国文化审美的兴起 |
1.1.2 电影市场的理性繁荣 |
1.1.3 电影海报的东方美学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3 课题目的意义 |
1.4 研究方法思路 |
2 电影海报概述 |
2.1 电影海报的功能 |
2.2 电影海报的价值 |
3 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概述 |
3.1 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概念与界定 |
3.2 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分类与特征 |
3.2.1 诗情画意—文艺符号 |
3.2.1.1 戏曲脸谱 |
3.2.1.2 太极八卦 |
3.2.1.3 龙凤麟龟 |
3.2.1.4 梅兰竹菊 |
3.2.2 民意表象—民俗符号 |
3.2.2.1 十二生肖 |
3.2.2.2 八仙门神 |
3.2.2.3 剪纸年画 |
3.2.2.4 福禄寿喜财 |
3.2.3 形意相生—汉字符号 |
3.2.3.1 汉字 |
3.2.3.2 印章 |
3.2.3.3 组合字 |
3.2.4 祈愿纳福—吉祥符号 |
3.2.4.1 祥云 |
3.2.4.2 如意 |
3.3 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价值与境遇 |
3.4 传统视觉符号中西结合案例分析 |
4 传统视觉符号与进口电影海报的设计关系和应用方式 |
4.1 传统视觉符号与进口电影海报的设计关系 |
4.1.1 视觉符号与文化之构成 |
4.1.2 地域文化与传播之承载 |
4.1.3 时代共需与认同之再现 |
4.2 传统视觉符号与进口电影海报的应用方式 |
4.2.1 直观性植入 |
4.2.1.1 地点场景植入 |
4.2.1.2 传统物件植入 |
4.2.1.3 文字诗句植入 |
4.2.2 语义性隐喻 |
4.2.2.1 谐音隐喻 |
4.2.2.2 情景隐喻 |
4.2.2.3 图像隐喻 |
4.2.3 抽象性解构 |
4.2.4 糅合性共融 |
4.2.4.1 古为今用 |
4.2.4.2 重组置换 |
4.2.4.3 情景共融 |
4.2.4.4 价值共振 |
5 传统视觉符号应用于进口电影海报的设计实践探索 |
5.1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海报设计 |
5.2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海报设计 |
5.3 《楚门的世界》海报设计 |
5.4 《地心引力》海报设计 |
6 结论 |
6.1 进口电影海报设计存在的问题 |
6.2 应对和解决方法 |
6.3 未来的发展趋势 |
6.3.1 文化趋同化的补偿与再生 |
6.3.2 文化自信化的依赖与超越 |
6.3.3 设计时代化的经典与演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例 |
附录 B 图片来源 |
(9)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思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方言现状 |
1.1.3 研究思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价值及创新 |
1.4.1 研究学术价值 |
1.4.2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全媒体与方言传播的联合共生 |
2.1 方言传播的历史与逻辑演进 |
2.1.1 方言传播的内涵和外延 |
2.1.2 方言传播的性质与功能 |
2.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理论建构 |
2.2.1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界定 |
2.2.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动因考察 |
2.2.3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现实挑战 |
第三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图景解构 |
3.1 方言节目的多元与统一 |
3.1.1 方言节目的演化脉络 |
3.1.2 方言节目背后的价值演进规律 |
3.1.3 方言节目的文化本质与多元思考 |
3.2 方言电影的固守与转变 |
3.2.1 何谓“方言电影”与“方言元素” |
3.2.2 方言电影的创作流变 |
3.2.3 方言电影的价值意义 |
3.2.4 方言电影的文化透视 |
3.3 方言微平台的融合与创新 |
3.3.1 方言微平台全网数据呈现 |
3.3.2 微博中方言传播的裂变和激增 |
3.3.3 微信中方言传播的依存和互动 |
3.3.4 客户端中方言传播的分享和叙事 |
3.4 方言短视频的崛起与繁荣 |
3.4.1 短视频中方言传播的延伸与突破 |
3.4.2 短视频中方言传播的集中和力量 |
3.5 方言出版的嬗变与革新 |
3.5.1 EP同步构建纸电融合新平台 |
3.5.2 大数据与AR建立跨域沉浸新互动 |
第四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模式 |
4.1 方言传播的决策力量:语言资源保护模式 |
4.1.1 方言保护路径之单一的纸本记录 |
4.1.2 方言保护路径之多角度的调查保存 |
4.1.3 方言保护路径之全方位联动保护 |
4.2 方言传播的推动力量:参与传播模式 |
4.2.1 媒体近用:参与传播的切入口 |
4.2.2 媒介参与:建构公众的主体性 |
4.2.3 精英扩散:参与传播的突破点 |
4.2.4 大众赋权:实现参与的关键点 |
第五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省思与启示 |
5.1 方言媒介化传播的文化省思 |
5.1.1 传播主体价值偏离 |
5.1.2 传播源始精准缺乏 |
5.1.3 传播内容娱乐过度 |
5.1.4 传播过程监管困难 |
5.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多维启示 |
5.2.1 树立方言传播新观念,奠定语言资源根基 |
5.2.2 打造方言传播新内容,弘扬传统文化内涵 |
5.2.3 建构方言传播新机制,凸显语言多元魅力 |
5.2.4 创建方言传播新范式,提供语言发展动力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方言节目一览表 |
附录二 :方言电影一览表 |
附录三 :方言表情包一览表 |
附录四 :方言短视频一览表 |
附录五 :乡音情怀公众号内容统计一览表 |
附录六 :山西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成果 |
附录七 :口述史(一) |
附录八 :口述史(二) |
附录九 :国际音标的动漫设计 |
附录十 :言途网APP设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河南灵宝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灵宝概况 |
一、地理概况 |
二、历史沿革 |
三、灵宝方言概况 |
第二节 灵宝方言词汇研究概况 |
一、汉语方言词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二、河南方言词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灵宝方言词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范围、内容、方法和意义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灵宝方言调查材料来源及声韵调系统 |
一、调查点来源与调查合作人简况 |
二、灵宝方言声韵调系统 |
第二章 灵宝方言词汇的共时比较 |
第一节 灵宝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比较 |
一、词义的差异 |
二、词形的差异 |
第二节 灵宝方言与周边方言词汇比较 |
一、灵宝与洛阳、三门峡、潼关、西安方言词汇比较表 |
二、灵宝与洛阳、三门峡、潼关、西安方言词汇对比分析 |
三、灵宝与洛阳、三门峡、潼关、西安方言亲疏关系分析 |
第三章 灵宝方言词汇的历时考查 |
第一节 承传词 |
一、动词 |
二、名词 |
三、形容词 |
第二节 创新词 |
一、婚育习俗词语 |
二、日常习惯用语词语 |
三、市商词语 |
四、农业工具词语 |
第四章 灵宝方言词汇的民俗文化阐释 |
第一节 婚姻习俗词语 |
一、婚嫁形式词语 |
二、婚嫁礼仪词语 |
第二节 传统节日习俗词语 |
一、春节 |
二、灯节 |
三、清明节 |
四、端午节 |
五、六月六 |
六、八月节 |
七、重阳节 |
八、寒衣节 |
九、冬节 |
第三节 衣食住行习俗词语 |
一、服饰类 |
二、饮食类 |
三、居住类 |
四、行旅类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灵宝方言词汇表 |
四、春节,宝宝的衣食住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研究[D]. 王嘉欣. 兰州大学, 2021(12)
- [2]蚕神信仰及其民间习俗——以太湖流域蚕桑谣谚为例[J]. 刘旭青.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05)
- [3]当怀孕遇上春节 孕妈妈健康过节实用指南[J]. 邹丽颖. 父母必读, 2021(Z1)
- [4]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D]. 李晓宁. 山东大学, 2020(07)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正大综艺》三十年发展与改版研究[D]. 刘佳宁. 山西师范大学, 2020
- [7]《华西教会新闻》西南民俗报道叙事研究[D]. 吴媛枫.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0)
- [8]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在进口电影海报中的应用研究 ——以2010年至2020年电影海报为例[D]. 曾人君.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1)
- [9]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D]. 周怡帆. 山西大学, 2020(02)
- [10]河南灵宝方言词汇研究[D]. 陈曦. 吉首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