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

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

一、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论文文献综述)

韩帅波[1](2021)在《盐环境来源微生物多相分类及嗜盐古菌基因组适应性与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盐环境中的微生物因其独特的生理代谢类型和特殊的生命演化地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新疆阿尔金山无人区由于高山阻隔,气候恶劣,人迹罕至,其中古老而原始的微生物资源一直以来鲜有报道。本文以新疆阿尔金山高海拔盐湖为重点,以包括其在内的8个盐湖(阿牙克库木湖、卡尔敦湖、龙尾错、销库尔咸湖、玛纳斯湖、巴里坤湖、运城盐湖和吉林碱湖)为研究对象,研究盐湖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挖掘其中嗜盐微生物资源,对分离到的6株嗜盐微生物进行了多相分类学研究。此外,对38株嗜盐古菌模式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对其中一株的基因组环境适应性和基因演化进行了深入探讨。本论文运用非培养的宏基因组方法,对阿牙克库木湖和玛纳斯湖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在阿牙克库木湖中,细菌是优势类群,红杆菌目在目水平丰度最高,而在玛纳斯湖中,嗜盐古菌是优势类群,盐红菌属在属水平丰度最高。运用可培养的方法,共分离纯化得到403株嗜盐微生物,包括191株嗜盐古菌和212株嗜盐细菌,其中嗜盐古菌疑似新分类单元8个,嗜盐细菌疑似新分类单元17个。在群落分析中,发现玛纳斯湖和运城盐湖,销库尔咸湖与运城盐湖的嗜盐古菌群落结构较为类似;卡尔敦湖、阿牙克库木湖和龙尾错这三个高海拔盐湖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优势类群均为海杆菌属菌株,而海杆菌属的物种大部分直接或间接来自海洋,在远离海洋、人迹罕至的高原盐湖中发现如此之多的海杆菌属菌株,可能是继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鱼类化石后,青藏高原海洋起源假说的又一力证,在地球物种演化研究上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对分离自不同盐环境的6株嗜盐微生物进行了多相分类学研究,建立了2个新属(Salilacivita gen.nov.和Ayaqqumibacter gen.nov.)和6个新种(Salilacivita planktonica、Ayaqqumibacter halotolerans、Wenzhouxiangella salilacus、Rhodohalobacter barkolensis、Marinobacterium zhoushanense和Terasakiella brassicae)。在属和种的水平增加了新的分类单元,丰富了嗜盐微生物资源,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物种材料和参考信息。对38株嗜盐古菌模式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共获得9个高质量基因组完成图和29个草图,极大地丰富了嗜盐古菌模式菌株的基因组数据资源,并对其中Salinigranum rubrum GX10T基因组的环境适应性与基因演化进行了深入分析。菌株GX10T的基因组由一个环状染色体和5个环状质粒组成。在其基因组中存在大量K+和Na+转运蛋白编码基因以及相容性溶质的吸收和合成相关的基因,使其能够保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偏酸性的蛋白质等电点使得其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在高盐环境下依旧能够保持稳定的结构。该菌株拥有光修复、切除修复、错配修复和重组修复等完善的DNA修复系统,可以对紫外辐射导致的受损DNA进行修复。该菌株基因组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抗性和代谢相关的基因,可能有助于降低重金属对菌体的毒害作用。其基因组中含有多个CRISPR位点和多种类型的Cas蛋白编码基因,共同组成CRISPR-Cas系统,来降解侵入细胞内的噬菌体和外源DNA,维持基因组的稳定。运用基于系统发育树的方法,对该菌株中的新基因进行注释和分析,发现大部分新基因形成于热原菌纲和嗜盐菌纲的物种分化过程中。此外,该菌株基因组也还存在有编码丝氨酸蛋白酶、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脂肪酶、酯酶、内切葡聚糖酶等工业用酶和PHA合成途径的全部基因,表明菌株GX10T还具有较大的生物技术应用潜力。新疆高海拔盐湖嗜盐微生物资源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非培养和可培养方法揭示了其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及特有的群落类型,加深了对特殊环境下微生物分布的认识。对6株疑似新分类单元进行了多相分类学研究,丰富了嗜盐微生物物种资源。对38株嗜盐古菌模式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为后续分类学、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利用奠定数据基础。对菌株S.rubrum GX10T的环境适应性和基因演化分析,则进一步加深了对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生存机制和演化历史的理解。

仲召亮[2](2021)在《天然林保护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及区域差异形成机制》文中认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保工程)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工程,在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天保工程正式实施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工程使超过19.44亿亩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被誉为林业的“希望工程”。国家大力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但是保护如何综合影响森林资源中的森林碳汇、林分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基质尚缺乏全面报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其设置时间长、保护梯度明显,为研究天然林保护影响提供了重要载体。本研究调查了东北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布库尔、双河、南瓮河、绰纳河、凉水和呼中)的312个样地,包括核心区69块、缓冲区66块、实验区85块和保护区外92块,对每块样地详细记录的12项野外森林指标;室内土壤实验及数据收集计算获得的34项,总共46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进行不同保护强度之间森林碳汇、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差异显着性检验,确定保护强度间的差异大小,来探讨保护强度(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保护区外)对森林碳汇、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指标产生的影响。同时本研究还采用方差分解分析和冗余排序分析来探究地理气候因素(纬度,经度,平均海拔,年均温和降水量),保护措施(成立时间,国家级保护时间和保护强度)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和人均GDP)三组解释变量对上述保护效果绝对值、相对值和总体变化的解释贡献程度和相关关系,明确保护区之间差异形成的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多布库尔保护区:高强度保护易于乔木层碳汇和森林总碳的积累,核心区分别为92.9 t/hm2和189.2t/hm2,均是实验区2倍左右(p<0.05)。但是抑制了凋落物碳储量(P<0.05),保护区外最高为9.3 t/hm2。保护使乔木更细小,保护区外树高为14.9 m,胸径为16.5 cm。缓冲区乔木更密(2151.1棵/hm2),但是保护对灌、草层的结构没有产生显着的影响(p>0.05)。缓冲区乔木辛普森指数为0.5,树种丰富度5,分别为实验区的3.0和1.9倍(p<0.05)。草本层辛普森指数和丰富度在实验区最高,分别为0.88和16.1(p<0.05)。核心区的C:N最高为26.9,土壤氮则在实验区最高为0.52 kg/m2。GRSP(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真菌代谢产物)及其与土壤碳氮比值在不同保护强度间没有显着的差异(p>0.05)。2)双河保护区:保护同样促进乔木层碳的积累,核心区最高为82.3 t/hm2,是保护区外的1.8倍(p<0.05),其他森林碳组分差异不明显(p>0.05)。乔木结构随着保护强度的上升而显着变大(p<0.05),表现为核心区数值较大,其树高、胸径、枝下高分别达到13.9 m,17.9 cm和8.2 m。灌木地径也是核心区(1.41 cm)显着高于其他地区,是实验区的1.7倍(p<0.05)。实验区的乔木、草本丰富度最高,分别为4.4和10.6,均是保护区外的1.6倍。同时缓冲区的灌木层均匀度最高为0.74,实验区最低为0.42(p<0.05)。缓冲区的EEG含量最高为3.3 t/hm2,高于保护区外135%(p<0.05),其他土壤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3)南瓮河保护区:有别于上述2个保护区,其缓冲区更有利于乔木(113.3 t/hm2)和凋落物(9.3t/hm2)碳汇的积累,分别高于保护区外的45%和33%(p<0.05);土壤碳和灌木碳在分别在实验区和核心区最高(p<0.05),分别为144 t/hm2和0.69 t/hm2。但是各层的森林结构在不同保护强度间差异不明显(p>0.05)。核心区的乔木、灌木丰富度,乔木辛普森指数均显着最高(p<0.05)。土壤容重同样表现为核心区最高,为1.0 g/cm3,实验区最低(0.46 g/cm3)(p<0.05),但是含水量和土壤氮在实验区最高(161.9%、0.85 kg/m2),而核心区最低(28.1%、0.52 kg/m2)(p<0.05),C/N表现出与含水量相同变化趋势(p>0.05)。实验区的EEG(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真菌新鲜代谢产物),EEG/N(真菌对土壤氮贡献)和TG/N(TG:总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真菌代谢产物总量)显着低于其他保护强度(p<0.05),分别为1.8 t/hm2,0.2 t/hm2和2.5 t/hm2。4)绰纳河保护区:与南瓮河类似,缓冲区的土壤碳、乔木碳、草本碳及总碳显着最高(p<0.05),分别为 100 t/hm2、108.5 t/hm2、0.4 t/hm2和 184.7 t/hm2,保护强度间最大差异分别达到1.5、1.4、4.7及1.3倍。保护区外灌木密度更大,高度变矮、森林郁闭度更低,分别为14.9万株/hm2、0.5 m和0.6(p<0.05)。而实验区灌盖度最大(21.5%)(p<0.05),草高和草盖度均在缓冲区有最大值分别为43.3cm和18.1%(p<0.05)。保护对草本丰富度影响显着,核心区最高为12.3,缓冲区最低8.6(p<0.05)。土壤含水量也在缓冲区最高(55.3%),是实验区的3.7倍(p<0.05)。土壤容重则相反,缓冲区最低为0.64 g/cm3,保护区外最高。保护降低了 EEG及其与碳、氮的比值,表现为保护区外最高(2.48 t/hm2、0.05和0.65)(p<0.05),而TG/N则核心区(7.9)显着高于其他区域。5)凉水保护区:与多布库尔和双河类似,最高的乔木碳(172.8 t/hm2)和森林总碳(246.4 t/hm2)也被发现在核心区,并且随着保护强度的下降呈现显着降低的趋势(p<0.05)。同时核心区的森林郁闭度更高(0.79),树木胸径最大(21.9 cm),但是密度最小(679.7棵/hm2)(p<0.05),而草本盖度则表现为保护区外最高(6.4%),缓冲区最低(4.9)(p<0.05)。核心区的乔木均匀度也是最高的(0.77),但是丰富度最小(8),缓冲区的辛普森指数最高,达到0.77(p<0.05)。保护区外土壤氮储量最高为0.67kg/m2,是最小值核心区的1.3倍,C:N实验区最高(18.7),是保护区外的2倍(p<0.05)。6)呼中保护区:与多布库尔、双河和凉水类似,核心区的乔木碳(95.8 t/hm2)和森林总碳(190.2 t/hm2)高于保护区外的30%和12%,而实验区草本碳(0.33 t/hm2)高于保护区外的77%(p<0.05)。保护区外的树高、灌木高度显着最高(p<0.05),分别为13.9 m和0.75 m,而核心区的胸径(16.9 cm)和枝下高(8.1 m)(p<0.05)。灌木层的辛普森指数(0.35)和丰富度(5.6)在实验区最高(p<0.05),相反乔木丰富度指数在实验区最低(1.7)(p<0.05)。同时缓冲区提高了灌木的均匀度(0.61)和草本辛普森指数(0.62),而以上两者在核心区最低(p<0.05)。保护对土壤性质影响有限,只对TG/C(真菌对土壤碳贡献)产生显着影响(p<0.05),表现在实验区最高为0.3,是缓冲区的1.5 倍。6)6个保护区整体分析:通过整体均值来看,核心区乔木(117.9 t/hm2)、总碳(202.2 t/hm2)碳汇仍然最高,并随保护强度减弱而显着降低(p<0.05),但是土壤碳汇(77 t/hm2)在核心区最低(p<0.05)。同样,核心区的树高(14.4 m)、胸径(16.9 cm)、郁闭度(0.73)最大,但是乔木密度最低,仅为1063棵/hm2,实验区草本盖度最大(12.6%),显着高于其他强度。灌木均匀度在缓冲区最高(0.73),显着高于核心区和保护区外(p<0.05)。土壤含水量、氮储量实验区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67%、0.55 kg/m2,分别是核心区的2.8倍、1.6倍(p<0.05),土壤容重则相反,核心区最高0.99 g/cm3,而实验区最低0.85 g/cm3(p<0.05)。保护对EEG/N和TG/N产生显着影响,缓冲区EEG/N(0.58)显着高于实验区,而核心区的TG/N(6.3)最高,并且随着保护强度的降低有下降的趋势(p<0.05)7)形成机制分析:通过方差分解分析发现,保护区位置的地理气候因素对上述整体变化的解释量达为15.8-16.5%,保护措施解释力为4.6-20.7%;而社会发展因素单独解释力较低,其主要通过与上述二者共同作用产生影响。当整体变化以相对值表示时,保护措施对整体变化的解释力更大,是绝对值时的4.5倍。综合来看,不同保护区对森林碳汇、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性质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但保护整体促进了乔木的生长以及以乔木碳为主的总体森林碳汇。地理气候是保护区之间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其次为保护措施。目前有关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评价,多是基于遥感手段对工程实施前后进行评价,很难对生物多样性、林下灌草及土壤等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我们的研究显示,利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梯度,通过样地调查可以客观评价天保工程的实施效果,其中碳汇与遥感结果类似,而对多样性、土壤和灌草的评价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缺。相关结果为未来自然保护区管理和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也为东北林区继续推进天保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

夏尤普·玉苏甫,买买提明·苏来曼,维尼拉·伊利哈尔,张忠心[3](2018)在《基于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对齿藓属(Didymodon)植物在新疆的潜在地理分布》文中提出该文基于MaxEnt模型,利用获得的132个对齿藓属(Didymodon)植物在新疆分布的信息,结合RCP45 CO2排放情景下2050年和2070年的19个生物气候数据预测该属在当代、2050年和2070年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显示,最湿季平均温度、年平均气温、最干季降水量和年降水量是影响该属分布最主要的气候因子,其贡献率分别为33.6%、22.2%、16.4%和14.6%;模型模拟准确度高(AUC值达0.84);在当代气候条件下,对齿藓属植物的适宜生境面积占新疆总面积的38.51%;最适分布区域是中部的天山山脉、南部昆仑山脉的东部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与当代的分布预测结果相比,未来(2050年和2070年)该属适宜栖息地分布范围总体上呈现退缩趋势;退缩后的适宜生境面积分别占新疆总面积的36.56%和37.87%。温度和降水量可能是引起对齿藓属地理分布退缩的重要气候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探讨气候变化对干旱、半干旱区苔藓植物物种分布的影响提供参考资料。

郭子良[4](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魏倩倩[5](2014)在《新疆柳叶藓科、青藓科和灰藓科植物分类及区系》文中指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与中亚、南亚、东亚等地区接壤,多类型的植物区系在此交融,形成新疆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本文以侧蒴藓类中的柳叶藓科、青藓科和灰藓科3个主要以北温带为分布中心的科,研究新疆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区系成分及其与周边地区的亲缘关系。获得如下的研究结果:1.本文收集了新疆3个科的藓类植物标本1892份,涉及新疆28个地区。鉴定获得柳叶藓科16属34种,青藓科12属51种,灰藓科11属30种,3科共计39属115种。报道新疆新纪录属4属,新纪录种37种。2.新疆3个科藓类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次于印度和俄罗斯,有优势属10属,占总属数的25.64%,包含75种,占总种数的65.22%。优势属以典型的北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其中青藓属的种数占新疆3科藓类植物总种数的21.74%,为种数最多的属。3.新疆3个科藓类植物的区系成分包括9种类型,其中以北温带成分占主导地位,占3科总种数的52.08%。其次是东亚成分,占总种数的25.01%。新疆3科藓类植物中的中国特有成分比例为10.41%,其他成分为12.50%。4.新疆3科藓类植物的属种组成与邻近7个地区比较发现,属的相似性系数较高的依次为:俄罗斯、内蒙古、哈萨克斯坦、西藏;种的相似性系数较高的依次为:内蒙古、俄罗斯、西藏、哈萨克斯坦。新疆与内蒙古在中国苔藓植物分区中同属于蒙新区,这一结果佐证了吴鹏程和贾渝对中国苔藓植物分区的划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新疆北部与俄罗斯毗邻,在物种组成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证明新疆藓类植物区系与俄罗斯乃至欧洲间的亲密关系。运用SPSS软件对新疆与邻近7个地区间的区系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同样表明,新疆藓类植物区系与内蒙古近缘关系最近,与俄罗斯之间密切相关。5.新疆3科藓类植物群落以土生群落和石生群落最为广泛,其次是木生群落,水生群落分布范围最小。土生群落以青藓群落、灰藓群落为主要代表;石生群落主要为湿润石生群落,以柳叶藓科中的水灰藓为主力:金灰藓是主要的木生群落代表;柳叶藓科中的镰刀藓属、湿原藓属和水灰藓属等是水生群落的习见种类。

郭宇航[6](2013)在《新西兰国家公园及其借鉴价值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的全新理念,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各类自然保护区的快速发展也为相关管理部门进一步提升对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与管理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国家公园制度的产生背景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现代社会,目的在于保护原生状态和自然之美。约翰·缪尔正式提出以“国家公园”为核心理念的荒野保护措施与途径。国家公园是自然生态资本保育的制度保障,在哲学理论依据上,国家公园所倡导的的自然保护主义是现代生态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重要精神遗产,人应当从属于自然界而不是自然界从属于人。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新西兰独特之处在于没有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从绿色农牧业直接跳跃到现代旅游业,发展以农牧业和现代旅游业为支柱的绿色经济,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提高到其他国家难以达到的至高地位,赋予保护巨大的政治权力,真正实施在强势自然保护管理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新西兰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目的在于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生态保护的核心基础为公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绿色管理理念、效力较高的法律法规、生态奖金和特许经营的盈利模式。新西兰国家公园的先进管理理念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董瑞杰[7](2013)在《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生态旅游的兴起,中国沙漠正在成为越来越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沙漠旅游资源已成为治理沙漠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组成方面。沙漠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对于北方沙漠化的治理具有积极的意义。风沙地貌地质公园是沙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点区域,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论文围绕沙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展开讨论,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梳理和界定了沙漠旅游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分析了沙漠旅游资源时空特征,对沙漠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提出了沙漠旅游资源与景观组合的开发类别,评价了6省区沙漠旅游竞争力。并以敦煌雅丹地质公园和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景区为例,对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框架进行了对比研究和实证分析,评价了敦煌雅丹地质公园美学价值,测算和分析了巴丹吉林沙漠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论文构建了沙漠旅游资源开发评价、风蚀雅丹地貌美学价值评价、沙漠旅游环境容量、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保护等理论;融合了风沙地貌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景观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分析方法,深化了沙漠旅游的相关研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充实沙漠旅游学及应用风沙地貌学的研究,并为干旱区半干旱区沙漠旅游景区发展提供有益借鉴。论文创新点体现在:(1)在研究内容上,揭示了沙漠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提出了沙漠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分析了沙漠旅游资源与景观组合的开发类别,评价了沙漠旅游省区竞争力。首次提出并阐述了风沙地貌地质公园概念,提出了风沙地貌地质公园的开发与保护模式。通过构建雅丹地貌美感度指标体系,对敦煌雅丹地质公园进行了定量评价。通过构建沙漠旅游环境容量体系,对巴丹吉林沙漠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全面科学的测算和分析研究。从地质公园条件及沙漠旅游资源特征的角度,构建了一套体现风沙地貌学与旅游学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模型,试图使研究更符合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2)在研究方法上,沙漠旅游资源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旅游资源集合区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具体分析,包括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省区竞争力、风蚀雅丹地貌美感度评价、旅游环境容量评价。首次从林柱状景观角度对雅丹地貌美学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构建了雅丹地貌的美感度指标体系,是对风沙地貌遗产资源评价的创新尝试。对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测算和评价,提出了沙漠旅游景区合理发展的策略。(3)在研究视角上,深化了沙漠旅游的相关理论,凝练了沙漠生态旅游理论体系,如何与应用风沙地貌学研究内容进行衔接,也是一次创新意义的飞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充实沙漠旅游学及应用风沙地貌学的研究。把敦煌风蚀雅丹地貌与巴丹吉林沙漠沙水组合景观两类风沙地貌旅游进行创新结合,对比分析,探索以发展风沙地貌地质公园旅游业开发和保护的产业模式,在干旱半干旱区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中很具有代表性。

史春燕[8](2012)在《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回顾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在我党民族工作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以调查研究、历史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等为研究方法,按照历史发展脉络,理清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历史进程,总结新疆民族工作的经验教训,进行理论思考,力图揭示其发展规律,丰富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本文共分九个部分。通过介绍新疆概况和近现代新疆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反映出新疆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他们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强烈的同根意识。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作为理论基础。革命战争年代到文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从最初的摸索、借鉴,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走向成熟。20世纪30年代在一批共产党人的帮助下,新疆的经济、文化、政治有了大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宣传抗日、保障国际交通要道的畅通,新疆各族人民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支援抗战,为抗战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与三区革命力量建立联系,领导和团结新疆各族人民,积极推动了新疆的和平解放。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疆通过建立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权、平叛剿匪、减租反霸、农牧区社会改革、疏通民族关系、稳步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引导新疆各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时期,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后,受到整风、反右派、大跃进、共产风等运动的严重影响,新疆民族工作走了不少弯路,以“伊塔事件”为例,说明危害之严重。文革时期我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落实了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进入新世纪,新疆抓住西部大开发、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等历史性机遇,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通过历史回顾,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规律性认识和特殊经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继承性和发展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努力探索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本质和规律。指出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是新疆民族工作必须考虑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建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新疆民族工作的难点。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化、“东突”三股势力、跨国民族等问题对新疆的影响,给新疆民族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通过前面的历史回顾、经验总结、理论思考,得到了一些启示,新疆民族工作必须注重: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新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新疆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结合当前学术界一些学者的观点和理论,提出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朵海瑞[9](2011)在《气候变化压力下青藏高原系统保护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一大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其地理位置特殊、气候环境复杂,江河分布广泛、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地区由于极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随着国家对自然保护事业的重视和不断的加大投入,该地区自然保护区建设突飞猛进。本研究通过选取青藏高原地区66种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和56种指示物种,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空缺分析(GAP)、系统保护规划(SCP)等国际先进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评估方法评估了当前已建设的省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研究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进行了分析;依据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方法对研究区123个自然保护区展开了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通过模拟RegCM3区域气候模式A1B情景下指示物种分别在2050s和2090s的潜在地理分布格局的变化趋势,分析了现有保护区在模拟场景下潜在生境的保护状况。本研究主要结论:1.该研究确定了青藏高原地区9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岷山-邛崃、横断山南端、喜马拉雅东段、喜马拉雅中端、羌塘南部、羌塘北部、三河源、库姆塔格-阿尔金山和祁连山-青海湖。邛崃-岷山和三江源的生物多样性价值评分最高,分别达到了87.65和86.12;库姆塔格-阿尔金山优先区的分值最低,为43.67。2.从研究区23个陆地生态区内自然保护区覆盖率看,有14个(60.9%)生态区的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超过了17%,已经实现保护目标;2个(8.7%)生态区覆盖率介于10%-17%,基本实现保护目标;其余7个(30.4%)生态区覆盖率小于10%。3. 56个指示物种和65个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在现有保护区系统得到较好覆盖。52个(92.86%)物种在自然保护区内完全实现了保护目标,2个(3.6%)物种基本实现了保护目标,2个(3.6%)物种没有实现保护目标。自然保护区对指示物种保护的总贡献率达到了97.02%,其中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贡献率为89.66%。高达44个(67.69%)优先生态系统被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较高,10个(12.38%)优先生态系统满足保护需要,另外还有11个(16.92%)优先保护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覆盖率没有实现最低保护目标。4.气候变化后,青藏高原东部仍是物种丰富度最集中的区域,并表现为向西北方向高海拔区域扩张的趋势;中部高海拔地区指示物种丰富度减少较明显,从2050s到2090s年,出现由5-10种/50km2下降到少于5种/50km2,使得较高物种丰富度的区域在2090s呈现明显的破碎化现象。在2050s和2090s两个时期能实现对50个指示物种的保护目标,其中兽类29个,鸟类21个。在两个时期自然保护区对指示物种保护的总贡献率为96.11%和95.7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的总贡献率分别为80.79%和86.10%。5.从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的结果看,青藏高原地区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和指示物种分布集中的区域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但是由于人员编制短缺、缺少运行经费、没有保护区法而导致执法困难、保护区管理体制不顺等突出问题,存在野生动物肇事日益增多而相关费用有限导致当地牧民与保护区关系紧张、资源开发和旅游开发压力大、没有综合执法授权导致执法环境较差等亟需解决的问题。6.在对陆地生态区保护空缺、优先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空缺、指示物种的保护空缺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保护空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未来气候模式下物种生境变化之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挑战,综合各因素,提出了青藏高原地区自然保护区建设体系规划,针对物种和优先生态系统空缺,在9个区域新建自然保护区,升级部分位于优先区的省级及其以下保护区为国家级,在横断山向三江源的过渡区域建立廊道,在此基础上,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提高保护区管理有效性。

梁军[10](2010)在《穿行在野与美的旷野中(上)——印象阿尔金山》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9月中旬至10月初,我和三位朋友在新疆驱车八千余千米,完成了一次大跨度的南北疆之旅。期间,我们在一个星期内穿越了阿尔金山、罗布泊(包括楼兰古城)——中国四大无人区中的两个,而作为此次南疆之旅的第一个目标——阿尔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它的野性之美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而又难忘的印象。

二、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论文提纲范文)

(1)盐环境来源微生物多相分类及嗜盐古菌基因组适应性与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盐环境与微生物
        1.1.1 盐环境的多样性
        1.1.2 盐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1.1.3 微生物的耐盐或嗜盐机制
        1.1.4 嗜盐微生物的应用
    1.2 微生物多相分类学
        1.2.1 微生物分类学的发展
        1.2.2 微生物多相分类学的研究内容
        1.2.3 组学时代微生物多相分类学的挑战
    1.3 高通量测序技术
        1.3.1 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1.3.2 微生物基因组研究
        1.3.4 宏基因组研究
    1.4 嗜盐古菌
        1.4.1 古菌——生命的第三域
        1.4.2 嗜盐古菌概述
        1.4.3 嗜盐古菌的基因组研究
        1.4.4 基因组中新基因的起源与演化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概述
第二章 典型盐湖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环境和样品
        2.1.2 培养基
        2.1.3 菌株的分离与保藏
        2.1.4 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
        2.1.5 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2.1.6 宏基因组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阿牙克库木湖群落结构分析
        2.2.2 玛纳斯湖群落结构分析
        2.2.3 其他盐湖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
        2.2.4 盐湖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
        2.2.5 盐湖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6 株盐环境来源微生物多相分类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菌株来源
        3.1.2 菌株的培养与保藏
        3.1.3 多相分类学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菌株WM3~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3.2.2 菌株B3~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3.2.3 菌株15181~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3.2.4 菌株15182~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3.2.5 菌株63075~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3.2.6 菌株W635~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嗜盐古菌基因组适应性与演化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菌株来源
        4.1.2 测序方案的选择
        4.1.3 菌株Salinigranum rubrum GX10~T基本信息
        4.1.4 菌株GX10~T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4.1.5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检测
        4.1.6 测序和组装
        4.1.7 基因组注释及分析
        4.1.8 菌株GX10~T新基因注释与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测序所获得的基因组
        4.2.2 菌株GX10~T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4.2.3 菌株GX10~T测序和组装结果
        4.2.4 菌株GX10~T基因组基本特征
        4.2.5 菌株GX10~T基因COG功能注释
        4.2.6 菌株GX10~T对高盐环境的适应分析
        4.2.7 菌株GX10~T对强辐射环境适应机制分析
        4.2.8 菌株GX10~T CRISPR-Cas系统相关基因
        4.2.9 菌株GX10~T基因组中重金属抗性与代谢相关的基因
        4.2.10 菌株GX10~T新基因的起源与演化
        4.2.11 菌株GX10~T基因组中嗜盐酶相关基因
        4.2.12 菌株GX10~T基因组中PHA合成相关基因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细菌多相分类学鉴定方法
附录 Ⅱ 嗜盐古菌模式菌株基因组圈图
附录 Ⅲ 新基因注释用到的代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含待发表)
致谢

(2)天然林保护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及区域差异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天保工程概述及生态效益评价
        1.1.1 天然林保护工程概述
        1.1.2 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1.2 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及其梯度设置
        1.2.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1.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梯度设置
    1.3 全面评价需要考虑森林碳汇、森林结构特征、多样性和土壤性质
        1.3.1 天然林森林碳汇重要性
        1.3.2 天然林群落结构重要性
        1.3.3 乔、灌、草多层物种多样性评价
        1.3.4 土壤性质的重要性
    1.4 本研究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本研究目的意义
        1.4.2 论文技术路线
2 研究地点、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野外调查及数据采集
        2.2.1 野外实验设计
        2.2.2 样品采集
    2.3 实验方法
        2.3.1 土壤养分、性质的测定
        2.3.2 森林碳汇计算
        2.3.3 物种多样性的计算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多布库尔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3.1 研究区概况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3.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3.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3.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3.2.5 综合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双河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4.1 研究区概况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4.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4.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4.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4.2.5 综合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南瓮河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5.1 研究区概况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5.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5.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5.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5.2.5 综合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绰纳河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6.1 研究区概况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6.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6.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6.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6.2.5 综合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凉水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7.1 研究区概况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7.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7.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7.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7.2.5 综合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呼中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8.1 研究区概况
    8.2 结果与分析
        8.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8.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8.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8.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8.2.5 综合分析
    8.3 本章小结
9 六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整体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9.1 必要性与意义
    9.2 结果与分析
        9.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9.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9.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9.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9.2.5 综合分析
    9.3 本章小结
10 不同地区差异及形成机制分析
    10.1 必要性与意义
    10.2 数据统计分析
    10.3 结果与分析
        10.3.1 不同保护区森林碳汇差异
        10.3.2 不同保护区森林结构差异
        10.3.3 不同保护区物种多样性差异
        10.3.4 不同保护区土壤指标差异
        10.3.5 不同保护区地理气候信息、保护措施及社会发展因素差异
        10.3.6 森林碳汇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7 森林结构特征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8 森林物种多样性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9 森林土壤性质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10 基于4方面指标绝对变化值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11 基于4方面指标相对变化值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12 基于4方面指标绝对值和相对值整体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4 综合分析
        10.4.1 地理气候因素是保护区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10.4.2 相对变化值更能体现保护的作用
        10.4.3 对天保工程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议与启示
    10.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基于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对齿藓属(Didymodon)植物在新疆的潜在地理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地区概况 2研究方法
2.1新疆对齿藓属植物的分布数据与处理
2.2预测环境变量
    2.2.1环境变量数据来源
    2.2.2环境变量的选择
2.3软件及地图数据
2.4 Max Ent模型的运行与结果评价
2.5对齿藓属适生等级分区 3结果与分析
3.1 ROC曲线和AUC值对模型准确性的检验
3.2影响对齿藓属在新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
3.3对齿藓属植物在新疆的适生区模拟 4讨论

(4)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1.3.2 生境廊道设计
    1.3.3 小结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小结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2.1 引言
2.2 原则
    2.2.1 区划原则
    2.2.2 命名原则
2.3 区划依据
    2.3.1 地貌区划依据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2.4 区划方法
    2.4.1 地貌区划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2.5 地貌区划系统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2.7.1 东北温带区域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2.8 结论与讨论
    2.8.1 地貌区划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结果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3.4 结论与讨论
    3.4.1 结论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5 结论与讨论
    4.5.1 结论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5.1 引言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5.4 结论与讨论
    5.4.1 结论
    5.4.2 讨论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6.1 引言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6.3 案例研究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4 结论与讨论
    6.4.1 结论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7.1 引言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1 数据来源
    7.2.2 数据处理
    7.2.3 优化布局原则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7.4.1 东北温带区域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7.4.8 总体布局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7.6 结论与讨论
    7.6.1 结论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新疆柳叶藓科、青藓科和灰藓科植物分类及区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中国苔藓植物研究历史概况
    1.2 新疆苔藓植物的研究进展
        1.2.1 区系研究
        1.2.2 形态、解剖学研究
        1.2.3 专科专属研究
        1.2.4 地区性的研究
        1.2.5 新疆苔藓植物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地理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水文
    2.4 植被类型
第三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的搜集与积累
        3.2.2 标本鉴定、绘图和区系划分
        3.2.3 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新疆柳叶藓科、青藓科和灰藓科的物种多样性
        4.1.1 各科的属、种组成
        4.1.1.1 优势属
        4.1.1.2 单种属
        4.1.2 新疆柳叶藓科、青藓科和灰藓科植物新纪录
    4.2 新疆柳叶藓科、青藓科和灰藓科植物区系成分的构成与特点
        4.2.1 区系成分的构成
        4.2.2 区系成分的特点
    4.3 新疆与邻近地区柳叶藓科、青藓科和灰藓科植物的区系比较
        4.3.1 新疆与邻近地区间地理位置、气候及植被类型的比较
        4.3.2 新疆与邻近地区间3科藓类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比较
        4.3.3 新疆与邻近地区间3科藓类植物地理成分区系谱的比较
    4.4 新疆与其他7个地区间藓类植物区系关系
    4.5 新疆柳叶藓科、青藓科和灰藓科植物生态群落的划分
        4.5.1 水生群落(Hydrophytia)
        4.5.2 石生群落(Petrophytia)
        4.5.3 土生群落(Geophytia)
        4.5.4 木生群落(Epixylophytia)
第五章 讨论
    5.1 新疆3科藓类植物的物种多样性
    5.2 新疆柳叶藓科、青藓科和灰藓科植物区系的特点
    5.3 新疆与邻近地区柳叶藓科、青藓科和灰藓科植物的区系比较
        5.3.1 新疆与内蒙古和西藏的关系
        5.3.2 新疆与俄罗斯、蒙古和哈萨克斯坦的关系
        5.3.3 新疆与巴基斯坦、印度的关系
    5.4 生态群落的分布特点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附录一 新疆7科侧蒴藓类植物名录
附录二 图版
附录三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课题参与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6)新西兰国家公园及其借鉴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相关文献综述
二、新西兰国家公园
    2.1 国家公园的概念
    2.2 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
    2.3 新西兰国家公园的发展现状
        2.3.1 新西兰地理环境概况
        2.3.2 新西兰自然经济发展简要
        2.3.3 新西兰国家公园特色
        2.3.4 新西兰峡湾国家公园调查研究
    2.4 新西兰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成功经验
        2.4.1 建立生态保护为核心的管理体制
        2.4.2 提倡绿色管理的先进理念
        2.4.3 不断健全与完善生态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2.4.4 探索生态资金的支持模式
        2.4.5 特许经营的盈利模式
    2.5 新西兰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借鉴意义
三、我国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工作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工作的现状
        3.1.1 我国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
        3.1.2 我国国家公园的发展现状
        3.1.3 我国生态保护采取的有效措施
    3.2 我国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工作存在问题
        3.2.1 管理体制不健全
        3.2.2 生态保护意识还不强
        3.2.3 保护方式以及手段滞后
        3.2.4 生态保护经费不足
        3.2.5 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四、新西兰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对我国国家公园生态管理的启示
    4.1 树立“环保优先、注重效益”的管理理念
        4.1.1 转变政府的生态观念,提升生态意识
        4.1.2 转变公众的生态观念,提升生态素质
    4.2 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全的生态保护机构
        4.2.1 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的专门机构
        4.2.2 鼓励建立民间保护机构
    4.3 加快生态保护相关法律规章的制定与实施
        4.3.1 规范生态法规
        4.3.2 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
        4.3.3 建立健全司法保护的组织体系
        4.3.4 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
        4.3.5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4.3.6 完善生态环境补偿和法律援助机制
        4.3.7 倡导人人守法
    4.4 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生态保护的专项资金
        4.4.1 财政支出是生态保护资金的重要来源
        4.4.2 要调动民间组织等社会资金的支持力度
    4.5 注重生态保护专业人员队伍的培养
        4.5.1 建立专业和临时维护人员相结合的工作队伍
        4.5.2 不断完善生态保护人员的工作待遇
    4.6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生态保护长效发展机制
五、结语
    5.1 我国生态保护工作成绩显着,但是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5.2 新西兰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工作比较成功,值得我国学习
    5.3 加强我国生态保护工作举措要得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国内沙漠旅游研究特点
        1.2.4 国内外沙漠旅游研究对比
        1.2.5 沙漠旅游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1.3 国内外沙漠旅游景区开发进程与现状
        1.3.1 国外沙漠旅游景区
        1.3.2 国内沙漠旅游景区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与沙漠有关的概念
        2.1.1 沙漠词源考
        2.1.2 荒漠、沙漠、沙地、沙漠化土地、风沙地貌
    2.2 沙漠旅游
        2.2.1 沙漠旅游、荒漠旅游、风沙地貌旅游
        2.2.2 沙漠旅游的内涵及概念界定
    2.3 沙漠旅游资源
    2.4 沙漠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
第3章 沙漠旅游资源类别及时空特征
    3.1 沙漠旅游资源的环境背景
        3.1.1 中国沙漠分布特征
        3.1.2 风沙地貌特征
    3.2 沙漠旅游资源类别
        3.2.1 自然旅游资源
        3.2.2 人文旅游资源
        3.2.3 沙漠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3.3 沙漠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
        3.3.1 从空间层面
        3.3.2 从时间层面
    3.4 沙漠旅游资源分区
第4章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省区竞争力评价
    4.1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特点
        4.1.1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结构
        4.1.2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
        4.1.3 沙漠旅游资源与景观组合开发的类别
    4.2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省区竞争力评价
        4.2.1 数据获取
        4.2.2 评价及计算
        4.2.3 结果与分析
        4.2.4 小结
第5章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
    5.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及旅游环境影响要素
        5.1.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
        5.1.2 沙漠旅游环境影响要素
    5.2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模式
        5.2.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模式
        5.2.2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保护模式
    5.3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规划设计
    5.4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理念和措施
        5.4.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基本理念
        5.4.2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措施
第6章 敦煌雅丹地貌美学价值评价及开发与保护
    6.1 敦煌雅丹地质公园概况
    6.2 雅丹地貌美学价值分析
        6.2.1 传统山水美学分析
        6.2.2 景观单元要素分析
        6.2.3 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6.3 雅丹地貌美感度定量评价
        6.3.1 确定评价因子及权重值
        6.3.2 评分及计算
        6.3.3 结果与分析
        6.3.4 小结
    6.5 雅丹地貌开发与保护
        6.5.1 雅丹地貌旅游现状
        6.5.2 雅丹地貌旅游面临的威胁
        6.5.3 雅丹地貌旅游开发与保护措施
第7章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评价及开发与保护
    7.1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概述
    7.2 旅游环境容量模型(静态模型)及测算
        7.2.1 旅游空间容量
        7.2.2 旅游生态容量
        7.2.3 旅游经济容量
        7.2.4 旅游心理容量
    7.3 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调控
        7.3.1 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因子分析与确定
        7.3.2 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措施
    7.4 旅游环境容量的的动态变化
    7.5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开发与保护
        7.5.1 丹吉林沙漠景区现状和问题
        7.5.2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开发与保护策略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目的、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目标、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 研究方法
    五、 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客观前提和基础
    一、 新疆概况
    二、 历代治理新疆的政策
第二章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二、 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
第三章 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历史回顾
    一、 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早期民族工作
    二、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
    三、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
    四、 新疆解放初期五年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
    五、 实现民族区域自治至文革前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
    六、 文革时期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遭到严重破坏
第四章 历史跨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就
    一、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恢复、发展
    二、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
第五章 历史经验:对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规律性认识
    一、 对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规律性认识
    二、 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特殊经验
第六章 任重道远: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历史性机遇
    二、 全球化对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挑战
    三、 “东突”三股势力对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威胁
    四、 跨国民族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影响
第七章 历史启示:关于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 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直接关系到新疆的稳定
    二、 新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是发展新疆民族文化产业的基础和动力
    三、 新疆地区生态安全是实现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着作、论文及承担课题目录
后记

(9)气候变化压力下青藏高原系统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进展
        1.2.1 生物多样性保护
        1.2.2 优先保护评价标准
        1.2.3 保护目标确定
        1.2.4 保护空缺分析理论(GAP 分析)
        1.2.5 系统保护规划
    1.3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及思路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生物多样性现状
        2.2.1 生态系统多样性
        2.2.2 物种多样性
    2.3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2.4 自然保护区建设概况
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空间数据处理
        3.1.2 规划单元
        3.1.3 生态系统和指示物种评价标准及保护目标
        3.1.4 人类活动指数计算方法
        3.1.5 不可替代性指数分析方法
        3.1.6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性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不可替代性指数分析
        3.2.2 人类活动指数分析
        3.2.3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划区
        3.2.4 保护优先区概况
第四章 自然保护区保护空缺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自然保护区边界图层整理
        4.1.2 自然保护区覆盖计算方法
        4.1.3 优先区空缺分析和排序
        4.1.4 保护贡献率计算方法
        4.1.5 规划单元中物种存在种类记录
    4.2 结果和讨论
        4.2.1 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
        4.2.2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保护空缺
        4.2.3 陆地生态区的保护空缺
        4.2.4 优先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空缺
        4.2.5 指示物种的保护空缺分析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地区珍稀物种分布的影响及保护空缺
    5.1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MaxEnt 模型模拟气候变化
        5.2.2 物种变化
        5.2.3 现有保护区的保护空缺分析
第六章 青藏高原保护区管理评估
    6.1 评估方法
        6.1.1 评估资料来源
        6.1.2 评估指标体系
    6.2 评估结论
        6.2.1 不同级别保护区管理水平比较
        6.2.2 不同省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差异
        6.2.3 不同优先区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差异
        6.2.4 保护区管理优先性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生物多样性系统保护规划
    7.1 保护优先区对比
    7.2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建议
        7.2.1 自然保护区和廊道建设建议
        7.2.2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论文参考文献)

  • [1]盐环境来源微生物多相分类及嗜盐古菌基因组适应性与演化研究[D]. 韩帅波. 浙江大学, 2021(01)
  • [2]天然林保护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及区域差异形成机制[D]. 仲召亮.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3]基于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对齿藓属(Didymodon)植物在新疆的潜在地理分布[J]. 夏尤普·玉苏甫,买买提明·苏来曼,维尼拉·伊利哈尔,张忠心. 植物科学学报, 2018(04)
  • [4]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5]新疆柳叶藓科、青藓科和灰藓科植物分类及区系[D]. 魏倩倩.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 [6]新西兰国家公园及其借鉴价值研究[D]. 郭宇航. 内蒙古大学, 2013(01)
  • [7]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D]. 董瑞杰.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8]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回顾与思考[D]. 史春燕. 苏州大学, 2012(03)
  • [9]气候变化压力下青藏高原系统保护规划研究[D]. 朵海瑞.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
  • [10]穿行在野与美的旷野中(上)——印象阿尔金山[J]. 梁军. 生命世界, 2010(10)

标签:;  ;  ;  ;  ;  

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