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惠更斯及其科学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魏悦[1](2021)在《薛定谔的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物理学家,薛定谔的波动理论为近代量子力学奠定了坚实基础。不囿于对自然科学的深刻研究,薛定谔对哲学问题亦有着深邃的思考。相比被学界透彻研究的波动理论,薛定谔的哲学思想鲜有问津者。现有研究多以科学哲学视角,总结薛定谔在认识论层面的实在主义观点(自然的客观性、可理解性等),以及本体论层面的唯物主义观点。目前的研究内容过于集中且结论大多一概而论,除上述讨论,学者们对薛定谔其他哲学思想的关注则少之又少。现有研究存在着许多对其思想的误解,更因此导致了一些有失偏颇的评价。实际上,薛定谔的哲学思想是多元且动态的,其人生中各阶段、各研究领域的思想、观点不甚相同。薛定谔在其着作《科学与人文主义中》中,曾阐述哲学思想(或形而上学信念)在科学工作中扮演的引导者角色,而他本人的哲学思想也始终贯穿于科学探索中。对薛定谔哲学观念的明晰有利于深刻把握其科学态度,也有利于将其学说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并深入探索薛定谔本人的思想内核以及对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启示作用。从而,尝试深度挖掘薛定谔哲学思想,进行较全面地梳理与系统研究是必要的。薛定谔不同时期、各研究领域中的哲学思想存在较大差异——这在方法论、认识论与本体论等层面都有所体现。薛定谔主要研究理论物理的早期,理论中体现着严格因果律的方法论——延续了经典力学的思想;而通过理论预设和演绎法得出波动方程的认识论思想则属于唯理论的。中期的生物学研究表达出薛定谔有别于严格因果律的几率律思想。这一阶段薛定谔对因果律的思想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将严格因果律归纳于几率律的范畴,从而将因果律统一于几率律;他的认识论思想在这一阶段逐渐转变为以实验、观察为知识来源的经验主义。薛定谔早期到中期的思想在方法论与认识论层面的转变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其一,薛定谔在量子力学时期(早期)通过预设与演绎推理导出的波动力学体系,其理论缺乏完备的关于波函数ψ在实际意义上的诠释;此外,生物学作为实验科学,以实验、观察作为经验来源的学科特性促使薛定谔放弃了唯理论的观点。薛定谔在上述两个时期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始终坚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薛定谔晚年专注于研究哲学基本问题,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外部世界是否存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逻辑论证,他抛弃了外部世界的观念进而得到意识第一性的本体论思想,也因此倒向唯心主义。其本体论思想的转变原因在于,薛定谔疑惑于自然科学对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处理——他发现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构造了客观世界的主体(或意识)并不在客体世界中出现”。不满于自然科学理论对生命体原子、分子(物质)与意识作用机制的诠释,薛定谔断言了物质与意识间的相互独立。他将外部世界的概念从哲学范畴剔除,最终放弃了物质第一性的观念。薛定谔的哲学思想虽多元化,其中仍具有贯穿各时期的同一性观点。薛定谔多次尝试不同方法乃至不同领域的理论统一,始终将理论普适性作为其学术追求与信仰。在如今科学被日益精细划分的二十一世纪,薛定谔对理论加以综合、统一的工作成果与其中的哲学思想对当今学界具有深刻启示性意义。薛定谔也始终坚持着决定论思想,以严谨的态度研究问题,这提醒着学者们对如今广泛运用的许多基于相关性研究的方法进行反思的必要性。对充斥着快餐文化的当代社会而言,决定论思想能促使人们重塑深度思考的习惯,更加深刻、理性地看待与解决问题。
周丹[2](2018)在《近代机械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机械唯物主义或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如何理解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依据,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论,完整准确地理解唯物辩证法固然重要,但完整准确地理解形而上学可能同样重要。长期以来,我们对辩证法的理解和界定比较清晰完备,而对形而上学或机械唯物主义的界定,则停留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世界观”上。如果机械唯物主义是这样一种世界观,那它可能根本就不配做唯物辩证法或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对手,它也不可能有什么“基本内核”值得唯物辩证法去“扬弃”。更重要地是,学界有关辩证法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热点,而有关机械论的研究几乎寥寥。因而有必要追问作为唯物辩证法对立面的机械唯物主义是孤立、静止和片面的思维方式的真实意义。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机械唯物论是“孤立、静止和片面的世界观”的论断主要源自苏联教科书体系,这种理解抓住了机械唯物论的要害,但缺乏机械论本身经典的直接解读,只是引证了马克思特别是恩格斯的批判性话语。由于缺乏论敌方的文献支撑,这种对机械论的判定缺乏公平。从这一问题出发,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供的线索,重回近代机械论的原典文献(如机械论者伽森狄、笛卡尔、牛顿等的经典文本)。经过原典审读和当代研究的分析,我们发现所谓机械论作为“孤立、静止、片面”的世界观,并非常识意义上的“机器隐喻”那么简单,机械论是西方学术特别是哲学自古希腊哲学以来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是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的古代原子论、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的数理传统和亚里士多德的因果论三种主要思想传统的汇聚。经过中世纪的沉淀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泛起,在17世纪形成了机械论或机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从机械论的古典形式以及近代思想家的重建,我们可以概括出机械论的三个思想特征:第一,还原主义(分析-综合)的方法论;第二,世界及其运动的因果律;第三,对因果律的数学表达。机械论的世界图景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最具影响力的世界观,它创造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经典形式,深深地影响了当时人类对物质世界包括人类社会的理解。同时也应看到机械论思想的局限性:还原主义方法论有助于我们发掘事物或运动的主要动因甚或根本动因,却难以描述事物或运动的普遍联系;因果律可以揭示事物或运动之间的因果联系特别是单一因果之间的关联,却无法揭示多因多果、因果不断变异的现象或运动;数学语言便于精确地表达事物及其运动的因果关系,但当时的数学语言在精确地表达因果律的同时也把事物及其运动“绝对化”了。按照这种理解,我们应该正视唯物辩证法对机械论或形而上学的“扬弃”,重新思考机械论作为“孤立、静止和片面的世界观”的洞见与盲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它的唯物辩证法理论对机械论的“扬弃”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扬”或肯定与包容,其二是“弃”或否定与诫勉。唯物辩证法对机械论的肯定与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世界是物质的基本判断,这已经得到共识;第二,对世界及其运动是有规律的判断,但在这个问题上,可能存在疑问,我们往往把世界运动的规律性归结到辩证唯物主义,其实机械论应该先于唯物辩证法系统地论证并践行了世界的因果规律,严格说来,关于世界运动的规律性,发明权不在唯物辩证法,而在于机械论,但唯物辩证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于甚或超越于因果律的辩证发展规律;第三,还原主义(分析综合)的方法也是唯物辩证法应以正视的,马克思本人多次强调并在《资本论》等着述中反复说明,唯物辩证法对还原主义方法是包容而不是取代。而唯物辩证法对机械论的否定与诫勉也有三个方面:第一,机械论造成的“绝对时空观”,这不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是有问题的;第二,被绝对化了的分析-综合方法,将分析方法绝对化成为还原主义,将综合方法绝对化成为经验主义,这种绝对化对于方法论而言都是有局限的;第三,将机械论在自然科学中的成就拓展到社会领域,得出唯心史观,这是马克思主义批判机械论最为要害之处。综上,通过对机械论思想史和机械论者的经典文本分析,其思想实质是以还原论的或分析综合推理和实验方法发现因果律及其数学表达的世界观。这种思维方式对哲学、科学以及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正视唯物辩证法对机械论的“扬”和“弃”。既要重视唯物辩证法对机械论的肯定,又要重视唯物辩证法对机械论的否定,更好地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
王希博[3](2018)在《科学视域下摄影术溯源问题探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视域下摄影术溯源的探究,以阐述朴素摄影认识源起和再认识科学技术史与摄影术之间的关系为主线,梳理科学技术史中摄影术所需要的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的积累和科学技术创新的理论,揭示了摄影术于科学思想、科学技术中的内在关系及其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9世纪前叶随着科学的发展摄影术也随之产生,在科学蓬勃发展的历史中,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作用尤其重要,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摄影术发展和变化。纵观整个科学技术史,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孕育着摄影的元素,对于摄影术的思想、理念和科学技术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论述科学技术史中摄影术的朴素思想,一方面对古希腊时期,感官及视觉问题进行形而上的思考,对近代科学家、哲学家如何认识科学与视觉在科学技术史中的地位,视觉与认识如何产生联系进行了研究。另一方面,基于现实事物与影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了人们追求“物体的形象”与“图像”之间如何保持一致以及对科学思想和科学发展产生的影响,论述了摄影和制作科学图像在科学实践中作为科学认识工具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展示了摄影术发明后在发挥科学认识工具和制作科学图像两种作用中的地位。第三章,探讨了科学技术史中摄影术的嬗变,着重论述了摄影术发明前对成像原理、成像装置、成像载体产生的科学知识积累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必要性。第四章,探究摄影术的科学价值,主要从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史的角度来追溯、挖掘和研究摄影术的溯源问题,阐述了摄影术在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中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
王凤莲[4](2018)在《斯米顿《自然动力实验研究及其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验与理论的关系一直是科技哲学和科学史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传统的哲学流派基本秉持“理论优位”的哲学态度,认为实验负载理论;而在新实验主义的视野中,实验拥有自己的生命,能够引导人们探讨值得研究的事物以及如何开展这样的探索;近年来兴起的科学实践哲学则从解释学切入,将理论与实验都纳入科学实践的范畴,认为理论不仅是一种科学活动也同样是一种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实践的语义学意义,也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理论框架,目前在科技哲学领域广受关注。然而该框架目前还处在理论建设阶段,缺乏具体而充分的辅助性科学史案例。约翰·斯米顿(John Smeaton,1724-1792)是实现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实践、自然哲学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代表人物,其在工业革命前期对机械动力做了大量且系统的实验研究,为工业革命动力问题的有效解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斯米顿工作中所体现的,并非是简单的理论指导实践,也不是笼统的实践推进科学,而是反映了哲学、实验、理论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认真梳理与研究这段史实和个案,对于我们更深入地、多维度地理解、探讨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本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水和风推动碾磨机及其他机器的自然动力,取决于圆周运动的实验研究和为赋予静止态重型物体以不同速度,所必需的机械动力的数量及比例的实验考察以及五个机械平面和物体基本碰撞的新实验》(以下简称《自然动力实验研究及其他》)被公认为斯米顿的代表作,包含了他的力学思想和相关典型的实验装置,本文围绕《自然动力实验研究及其他》一书探讨斯米顿的实验体系和科学技术思想,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研究并得出结论:第一,斯米顿以推进工程应用为目的,以找寻正确知识为导向,将其科学思想和实验装置紧密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验体系:提出研究问题——简化实验对象,明确定量因素,设计实验模型——借助实验数据,分析数学关系——确立命题——工程应用。第二,与传统“实在论—数学”型学者和“发现—实验”型学者相比,斯米顿更像一位“实践—数学”型学者。他采用数学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着眼于为工程建设提供可参考工程知识,而不是建构精确的科学理论,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职业身份和职业特点有关。第三,对待实验与理论的关系上,传统科学哲学秉承了“理论优先”的传统,认为实验是理论的“婢女”或者“实验负载着理论”,在斯米顿研究工作中,不仅渗透着观察、实验和理论的互动,实践的加入使这种关系多样化和复杂化,并且打破了传统科学哲学理论的局限,更符合科学实践哲学主张的“实验有自己的生命”。斯米顿的实验表现出实验引导观察、观察引导工程实践的倾向,反映了实验对科学活动和工程活动的重要性,因此不能把科学视为单纯的理论活动,同时它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进而为科学实践哲学建构理论提供了辅助性的史实证据。
吴虹[5](2017)在《论培根的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文中认为英国17世纪散文家、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可以说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对古人的研究方法提出质疑,提出了现代学术改革思想。在培根看来,学术改革需要获得国家政治的支持,这一思想尤其体现在他对学术机构"所罗门宫"的构想之上。培根认为,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推进学术发展、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人类要支配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唯有如此,自然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李冬梅[6](2016)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文化的渗透途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物理文化走入中国的视野,引起了国内教育研究者们的关注,因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应和,而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经过许多物理文化研究学者们的铺垫,物理文化的思想也逐渐深入到物理的教学领域,尤其是对大学的物理教育影响最深。随着课改的推进,高中的物理教学开始重视科学与人文主义的统一,追求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物理文化也逐渐深入到高中物理教育中。从物理文化的全局角度研究高中物理教学,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同时也能促使高中物理教育全面健康发展目标的实现。近年来,高中物理教师对教学不同角度的观点,在教学中得以实践,物理教学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从物理文化的角度思考高中的物理教学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结合教育实习的经历,确定论文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论述:目前国内外与物理文化和物理教育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哪些?什么是高中物理范围内的物理文化?物理教学要实现科学与人文全面统一的教育培养目标,以物理文化的全局观,其培养原则怎么把握?如何将物理文化与现行的教育优势融合并进行升华?又通过哪些途径进行渗透实施?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习以及对高中物理范围内物理文化的定义,认识到科学与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呈现出相互渗透、融合、统一的趋势。本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解决前三个问题,第三章与第四章解决后两个问题,第五章对本论文进行了总结。前两章对物理文化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根据其他学者的研究,重新定义了高中物理范围内物理文化,提出了五个渗透原则。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围绕物理教师教学环节中的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表达(侧重教师的作用)以及高中物理的STS教育实践(侧重学生主体性)和物理教师组织的内部交流(优化教学)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物理文化重演途径、物理思想方法指导途径、物理文化的艺术熏陶途径、物理教学的自主实践途径、物理合作教学的人文渗透途径,并结合教学案例进行论述。第四章通过两个教学设计,对物理文化的各部分在实践中的相互渗透,进行进一步说明。一节高中物理课如果文化底蕴深厚,能自然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学习,要上好这样一节有魅力的物理课对高中物理教师是很大的考验。本论文以物理文化的角度来研究高中物理教学,在物理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历史、艺术气息,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能力,探求物理文化各个部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灵活恰当自然地融合的途径。
李龙龙[7](2015)在《13世纪经院哲学家罗吉尔·培根思想探究》文中认为罗吉尔·培根是中世纪英国一位着名的神学家、经院哲学家和科学家。在“12世纪文艺复兴”的大背景下,在吸收阿拉伯文明的基础上,培根形成了丰富的思想,主要涉及神学、哲学和科学三大领域,并对后世宗教改革思想的形成和现代实验科学的萌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五章。第一章培根思想形成的背景。伴随着工商业发展,城市不断出现并日益形成为经济中心。经济的发展促成了世俗大学的兴起和文化生活的繁荣。在“12世纪文艺复兴”发生的基础上,到13世纪,经院哲学在中世纪欧洲开始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第二章培根的神学思想。培根认为仁慈的上帝具无上的权威,人们应该虔诚地敬畏上帝。基督耶稣作为上帝的独子和最伟大的先知,创制律法,以规范基督徒的信仰。《圣经》是信仰的源泉,具有绝对权威性和崇高地位。第三章培根的哲学思想。培根认为上帝创造了哲学,哲学需要应用于上帝的真理以及宗教事务,以实现理性与信仰的统一;道德与法律作为伦理学的主要内容,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而伦理道德的基础则是宗教信仰。第四章培根的科学思想。培根认为科学真理的获得需要经验和上帝的启示,一切事物的证实都需要实验,而数学逻辑在构建实验科学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不仅可以提供认识事物的经验,同样可以创造出新的学科领域。第五章培根思想评价。培根是虔诚的宗教信仰者,他推崇《圣经》权威,追求理性与信仰的统一,并为构建现代实验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师群[8](2015)在《光学千年(一)—国际光年概观光学千年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12月20日联合国第六十八届会议决定将2015年设定为光和光基技术国际年,简称2015国际光年.本文围绕国际光年举办周年纪念的光科学历史上的一系列里程碑式的重要成就,在国际光年之际对光学千年的发展进行回顾.文中除尽可能全面地列出光学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事件外,还力图从物理学的视角给光学一个概貌式的观察.
王笑梅[9](2014)在《周昌寿科学活动与科学精神探究》文中指出自中西文明发生碰撞以来,中国的爱国学者和有识之士便走上探究西方科学文明根源脉络并用以更新和传承中国文明的道路。作为民国初期的物理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周昌寿翻译的物理学、宇宙学等西方科学经典着作,对我国科学发展和科学思想体系的构建有着继往开来的意义。周昌寿在日本求学期间参与创办了丙辰学社(后更名为“中华学艺社”),创刊发行传播西方最新科学思想的科学文化刊物——《学艺》杂志。在担任《学艺》编辑的20年间,周昌寿在普及科学知识、介绍西方最新科技学说、科学方法等方面均走在了时代的最前列。回国之后,他在商务印书馆任职,期间翻译了大量科学经典着作,是向国人介绍量子力学及相对论等最新科学知识的先驱。作为爱国知识分子,周昌寿参与了多项科学活动,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我国近代科学教育家,周昌寿将他经由多年科学活动而形成的独特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凝结成文字,向教师传授科学教育的方法,向学生传授前沿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身体力行“科教兴国”的理想。民国时期有一批为中华复兴而不断探索的科学家,周昌寿是其中优秀的一员,他的努力不应被忽视。但是由于生活时代变迁,他的科学活动被掩埋在历史的泥土中,他的科学思想也往往不易为公众所了解,以致关于其科学活动和科学思想的研究几乎付之阙如。本文通过详细介绍周昌寿的生平与时代背景,周昌寿参与的科学活动,周昌寿向国内翻译引进爱因斯坦着名理论——《相对论》的始末,周昌寿在从事科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教育观和科学史观,以及周昌寿对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起到的贡献和他在近代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地位这五个方面,力图对周昌寿的科学活动、科学精神形成较为深刻完整的发掘和勾勒。本文的研究工作,一方面可以补充和提炼在以往科技史方面没有涉及到的周昌寿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对于周昌寿在西方科学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的研究,从而在科技史观方面重新审视和定位历史人物,做出更为客观、更为全面、更为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通过挖掘资料和文献,展现周昌寿作为一名翻译家、物理学家、教育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于淑娟[10](2013)在《物理学史对于提升学生能力的意义》文中认为当前时期非常的关注素质教育,积极的开展物理学教学活动,分析物理学史,对于提升学生们的能力有着显着地意义,同时还能够实现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关键意义。
二、惠更斯及其科学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惠更斯及其科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薛定谔的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薛定谔哲学思想形成的基础 |
2.1 波动力学前的量子力学基础 |
2.1.1 玻尔的量子理论 |
2.1.2 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 |
2.2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
2.2.1 经典力学的方法论 |
2.2.2 麦克斯韦的类比思想 |
2.2.3 玻尔兹曼的几率律思想 |
2.3 哲学基础与时代背景 |
2.3.1 哲学基础 |
2.3.2 时代背景 |
3 薛定谔各时期的哲学思想 |
3.1 早期哲学思想 |
3.1.1 机械因果律的方法论 |
3.1.2 唯理论——基于理论预设的认识论 |
3.2 中期哲学思想 |
3.2.1 连续观念的怀疑与几率律的方法论 |
3.2.2 基于实验与观察的经验主义认识论 |
3.2.3 统一物理学与生物学的普适性思想 |
3.3 晚期哲学思想 |
3.3.1 意识第一性的本体论思想 |
3.3.2 决定论思想 |
4 对薛定谔哲学思想的总结与评价 |
4.1 薛定谔哲学思想的转变及原因 |
4.1.1 从因果律到几率律——方法论的转变与原因 |
4.1.2 从唯理论到经验论——认识论的转变与原因 |
4.1.3 从“世界是物质的”到“意识第一性”——本体论的转变及原因 |
4.2 对薛定谔的思想特点的总结与评价 |
4.2.1 追求理论统一的普适性思想 |
4.2.2 溯本求源的因果思想 |
4.3 薛定谔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
4.3.1 对当代学科发展的思维启示 |
4.3.2 薛定谔哲学思想在当下社会的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近代机械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三、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四、重要概念的界定与区别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机械论的评判 |
第一节 马克思对机械论的论述 |
(一)马克思早期哲学对机械论的分析 |
(二)马克思哲学创立时期对机械论的批判 |
(三)马克思哲学成熟时期的机械论判断 |
第二节 恩格斯-列宁对机械论的批判 |
(一)自然图景立场批判机械论 |
(二)哲学世界观角度对机械论的论述 |
第三节 斯大林对机械论的批判 |
第四节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对机械论的评判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机械论思想发展历程考察 |
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机械论思想萌芽 |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原子论 |
(二)近代机械论在中世纪的基础 |
第二节 近代机械论的发展历程 |
(一)哲学领域的发展 |
(二)科学领域的发展 |
(三)近代机械论在欧美的发展 |
(四)遭遇的质疑和批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机械论思想:机械论者文献的考察 |
第一节 伽森狄的机械论思想 |
(一)伽森狄机械论思想文献研究状况 |
(二)伽森狄的机械论思想 |
第二节 笛卡尔的机械论思想 |
(一)笛卡尔机械论思想文献研究状况 |
(二)笛卡尔的机械论思想 |
第三节 牛顿的机械论思想 |
(一)牛顿机械论思想文献研究状况 |
(二)牛顿的机械论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械论的理论性质 |
第一节 还原主义的方法论 |
(一)还原主义的传统源流 |
(二)机械论以还原主义为方法论 |
(三)还原主义对现代科学的适用性 |
第二节 科学探索的自然因果律 |
(一)古代科学的实质是探寻自然因果律 |
(二)近代机械论的实质在于发现自然因果律 |
(三)现代科学的本质依然是发现自然因果律 |
第三节 数学语言表述科学 |
(一)古代科学的表述语言 |
(二)近代科学以数学表述科学 |
(三)现代科学仍以数学表述科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械论作为世界观的影响及局限 |
第一节 机械论思想的哲学效应 |
第二节 机械论思想的社会价值 |
第三节 机械论思想局限性的批判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唯物辩证法对机械论的扬弃 |
二、机械论思想实质 |
三、机械论的现实价值 |
参考文献 |
博士阶段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3)科学视域下摄影术溯源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的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科学萌芽时期的摄影思想 |
2.1 摄影术的朴素思想 |
2.1.1 视觉与认识的统一 |
2.1.2 物象与图像的一致性 |
2.2 科学认识中的摄影术 |
2.2.1 科学认识工具:“人工视网膜” |
2.2.2 科学图像:“自然的铅笔” |
第三章 科学时代中摄影术的形成 |
3.1 成像原理的雏形 |
3.1.1 小孔成像的发现 |
3.1.2 影像透镜的诞生 |
3.2 成像装置的设计 |
3.2.1 照相机的雏形:成像暗箱 |
3.2.2 成像载体的实现 |
第四章 摄影术的科学价值 |
4.1 摄影术的实践价值 |
4.2 摄影术的理论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斯米顿《自然动力实验研究及其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
第2章 斯米顿和他的《自然动力实验研究及其他》 |
2.1 十八世纪英国的哲学与科学 |
2.1.1 十八世纪英国的哲学 |
2.1.2 十八世纪英国的科学 |
2.2 斯米顿生平及职业历程 |
2.2.1 生平经历 |
2.2.2 职业历程 |
2.3 斯米顿的科学思想及工程技术成就 |
2.3.1 科学思想 |
2.3.2 技术成就 |
2.4 《自然动力实验研究及其他》 |
2.4.1 文本结构及联系 |
2.4.2 写作目的 |
第3章 《自然动力实验研究及其他》中的水轮实验 |
3.1 《实验研究》中的水轮实验 |
3.1.1 下射水轮 |
3.1.2 上射水轮 |
3.1.3 中射水轮 |
3.2 水轮实验的计算错误问题 |
3.2.1 下射水轮效应表的计算错误 |
3.2.2 下射水轮规律推算的计算错误 |
3.2.3 上射水轮实验表的计算错误 |
3.2.4 分类与总结 |
3.2.5 原因探析 |
小结 |
第4章 《自然动力实验研究及其他》中的其他实验 |
4.1 《实验研究》的风车实验 |
4.1.1 实验装置 |
4.1.2 实验推论及分析 |
4.2 《实验考察》 |
4.2.1 实验背景及装置 |
4.2.2 实验分析及推论 |
4.3 《物体基本碰撞的新实验》 |
小结 |
第5章 结语:斯米顿的实验体系和影响 |
5.1 斯米顿实验体系 |
5.1.1 实验的共同点 |
5.1.2 斯米顿的研究思路 |
5.2 斯米顿研究中的实验与观察、理论与实践 |
5.2.1 实验与理论的关系 |
5.2.2 观察、实验与实践的关系 |
5.3 斯米顿的影响 |
5.4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I 《自然动力实验研究及其他》实验表 |
附录II 斯米顿工程实践汇总 |
致谢 |
(5)论培根的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的伟大进展》与培根的学术政治思想 |
(一) 《学术的伟大进展》与培根的学术改革思想 |
(二) 《学术的伟大进展》与培根的政治表述 |
二、《伟大的复兴》与检验真理的标准 |
三、“所罗门宫”与培根的学术管理思想 |
四、培根自然哲学的人文理念:“要支配自然, 就必须服从自然” |
五、结论 |
(6)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文化的渗透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 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第二章 物理文化与物理教育 |
2.1 物理文化的简介 |
2.1.1 物理文化 |
2.1.2 物理文化的近义概念 |
2.1.3 物理文化在物理教育中的价值取向 |
2.2 物理文化与高中物理教育的关系 |
2.3 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文化渗透的原则 |
2.3.1 科学性原则 |
2.3.2 针对性原则 |
2.3.3 艺术性原则 |
2.3.4 启发性原则 |
2.3.5 整体性原则 |
第三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文化渗透途径及案例 |
3.1 物理文化的重演途径及案例 |
3.2 物理思想方法指导途径及案例 |
3.2.1 物理概念教学的“范式” |
3.2.2 物理问题教学的“范式” |
3.3 物理文化的艺术熏陶途径及案例 |
3.3.1 形象新颖实验启导法案例 |
3.3.2 灵活丰富立体表达法案例 |
3.3.3 优美和谐知识展示法案例 |
3.4 物理教学的自主实践途径及案例 |
3.4.1 生活中的物理实践法案例 |
3.4.2 自主合作探究训练法案例 |
3.5 物理合作教学的人文渗透途径及案例 |
第四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文化渗透教学设计分析 |
4.1 教学设计分析——自由落体运动 |
4.2 教学设计分析——牛顿第三定律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13世纪经院哲学家罗吉尔·培根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罗吉尔·培根生平简介 |
第一章 培根思想形成的背景 |
一、阿拉伯文明的传入 |
二、“12世纪文艺复兴”的影响 |
三、经院哲学的发展 |
第二章 培根的神学思想 |
第一节 上帝观 |
一、造物主:人类敬畏的对象 |
二、人类:上帝救赎的对象 |
第二节 基督观 |
一、基督(一):上帝最伟大先知 |
二、基督(二):人类的立法者 |
第三节 圣经观 |
一、圣经研究:回归本源 |
二、圣经权威:信仰的源泉 |
小结 |
第三章 培根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培根的世界观 |
一、哲学与上帝的关系 |
二、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
第二节 培根的伦理观 |
一、道德与法律:人类行为准则 |
二、宗教信仰:伦理的基石 |
小结 |
第四章 培根的科学思想 |
第一节 科学认识论 |
一、科学真理通过经验获得 |
二、科学认识需要上帝启示 |
第二节 科学方法论 |
一、实验科学:一切事物证实的手段 |
二、数学逻辑:实验科学构建的方法 |
第三节 科学目的论 |
一、科学创造新的学科领域 |
二、科学提供认识事物的经验 |
小结 |
第五章 培根思想评价 |
一、推崇《圣经》权威论的先驱 |
二、调和理性与信仰关系的魔术师 |
三、构建现代实验科学的大师 |
结语 |
附录:罗吉尔·培根年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光学千年(一)—国际光年概观光学千年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光年周年纪念的千年中的光学重要成就 |
(9)周昌寿科学活动与科学精神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3.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周昌寿的生平与时代 |
1.1 周昌寿的生平事迹 |
1.2 民国初期社会时代背景 |
1.2.1 政治经济概括 |
1.2.2 科教兴起始末 |
第二章 周昌寿的科学活动 |
2.1 创办丙辰学社,撰写科普文章 |
2.2 参与翻译活动,介绍近代西学 |
2.3 撰写科教专着,改革科学教学 |
2.4 物理名词审定,统一科学术语 |
第三章 周昌寿与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 |
3.1 近代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 |
3.2. 周昌寿对相对论的介绍 |
3.2.1 相对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3.2.2 周昌寿关于相对论的介绍 |
3.2.3 周昌寿对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的评价 |
3.3 相对论经周昌寿介绍后的反响 |
3.3.1 中国传统科学思想里的相对论元素 |
3.3.2 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对中国学界的影响 |
第四章 周昌寿对西方科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 |
4.1 周昌寿眼中的科学 |
4.1.1 科学的使命 |
4.1.2 科学的理想与科学精神 |
4.1.3 何谓科学假说 |
4.1.4 何谓科学定律 |
4.2 周昌寿提倡的方法 |
4.2.1 什么是科学的研究法 |
4.2.2 科学的推理与训练 |
4.2.3 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 |
4.2.4 精密测定的意义 |
4.3 周昌寿的科学教育观 |
4.3.1 自然科学教授的目的 |
4.3.2 自然科学教学的本质 |
4.3.3 自然科学与人格教育 |
4.3.4 自然科学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 |
4.3.5 时代需求下的自然科学教育 |
4.4 周昌寿的科学史观 |
第五章 周昌寿在中国近现代科学事业中的地位 |
5.1 周昌寿在近代西学传入中国的作用 |
5.2 周昌寿在中国近现代科学发展中的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物理学史对于提升学生能力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积极地开展相关的教育, 确保课程回归 |
2 突出的反映历史教育的意义 |
2.1 进行科学方法论教育的功能 |
2.2 培养科学意识的功能 |
2.3 进行德育的功能 |
3 进行学史探索的方法 |
3.1 积极学习, 提升老师的综合素养 |
3.2 积极地探索规律, 调节联系 |
3.3 积极地进行实践的探索, 切实的完善教学的措施 |
四、惠更斯及其科学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薛定谔的哲学思想研究[D]. 魏悦.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2]近代机械论思想研究[D]. 周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4)
- [3]科学视域下摄影术溯源问题探究[D]. 王希博. 吉林大学, 2018(01)
- [4]斯米顿《自然动力实验研究及其他》研究[D]. 王凤莲.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5]论培根的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J]. 吴虹.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7(04)
- [6]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文化的渗透途径研究[D]. 李冬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7]13世纪经院哲学家罗吉尔·培根思想探究[D]. 李龙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8]光学千年(一)—国际光年概观光学千年发展[J]. 李师群. 物理与工程, 2015(01)
- [9]周昌寿科学活动与科学精神探究[D]. 王笑梅. 东华大学, 2014(06)
- [10]物理学史对于提升学生能力的意义[J]. 于淑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