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饱和聚酯树脂磨具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袁天顺[1](2020)在《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合成与改性及其在超硬磨具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硬磨具以其高速、高效、超精密磨削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磨削玻璃、陶瓷、硬质合金和石材等领域。酚醛树脂作为超硬磨具的常见树脂结合剂,其自身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磨具的整体性能。由于酚醛树脂结构中的酚羟基和亚甲基容易被氧化且树脂固化后苯环间仅以亚甲基相连,导致用于超硬磨具的酚醛树脂结合剂普遍存在热分解温度低、结合力弱、机械性能差等缺点,已成为制约磨具工业发展的因素之一。针对酚醛树脂结构中存在的缺陷导致其耐热性不足、脆性大等问题,本研究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以有机硅作为酚醛树脂的改性剂,通过硅氧烷与苯酚进行酯交换反应,以两步反应的方式成功合成出有机硅酚醛树脂;随后针对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分别通过引入改性剂环氧树脂和硼酸对合成的有机硅酚醛树脂进行进一步的改性,以增强树脂的整体性能。采用FTIR、DSC、SEM、TG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合成树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此外对树脂作为结合剂制备出的超硬磨具的磨削性能也一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树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发现,有机硅酚醛树脂、环氧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和硼酸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三种合成树脂被成功的制备。其中,在力学性能方面,经环氧改性的有机硅酚醛树脂表现最佳,其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较普通酚醛树脂分别提高了 33.2%和27.4%;硼酸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在热稳定性方面表现突出,1000℃时树脂的残炭率最高可达66.8%。通过对三种树脂作为结合剂制备的超硬磨具进行磨削实验发现,三种磨具在磨削过程中的最佳工作状态不同,且当硼酸的含量为3%,磨削线速度为23.0 m/s,进给量为100 μm时,磨具表现出最佳的磨削性能,其磨削比为27.56,为试验中的最高磨削比。
翟胜田[2](2018)在《树脂导光水泥基材料的界面变形及匹配控制》文中研究表明树脂导光水泥基材料是由透明树脂和水泥基体复合而成的先进建筑材料。透明树脂和水泥基体分别属于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两者在力学和变形性能上的显着差异,极易导致界面成为复合材料最为薄弱的环节。无论是在外界作用力下、还是急剧温变下复合材料的界面都易出现裂缝,甚至整体开裂行为。论文研究工作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1562024)《树脂导光水泥基材料的界面特性及模拟服役环境中劣化机理研究》,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项目编号:20133BBE50027)《新型导光混凝土的制备、性能及微观机理的研究》,采用一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界面收缩的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对不同浇注方式、偶联剂处理、压印处理、偶联剂-压印耦合作用下复合材料界面的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ABQUS软件对复合材料界面进行数值分析,并通过试验与模拟结果的匹配分析提出调控措施。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自主研发了一种具有线监测功能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界面收缩装置及方法。通过将待测试样、应变片、电阻应变仪、应变仪控制器和装有测试软件的计算机进行组装,对树脂导光水泥基材料界面不同位置处的变形规律进行测试。2、完成了对先浇基体法与先浇树脂法界面变形规律的研究。先浇基体法与先浇树脂法测点1、2、3(测点1、2、3分别位于试样界面的端点、1/4及1/2处)最终的收缩应变值分别为-927??和-1080??、-781??和-890??、-590??和-707??,先浇基体法比先浇树脂法界面结合更加紧密、融合更加密实,界面收缩速度和应变值都更小。3、完成了对偶联剂处理后界面变形规律的研究。对照组与偶联剂处理组测点1、2、3最终的应变值分别为-741??和-596??、-631??和-480??、-522??和-359??,对比可知偶联剂明显改善了界面的结合情况,增加了界面结合区厚度,界面收缩速度更慢、应变值更小。4、完成了对压印处理后界面变形规律的研究。对照组与城垛形界面测点1、2、3最终的应变值分别为-909??和-816??、-785??和-673??、-661??和-549??;对照组和锯齿形界面测点1、2、3最终的应变值分别为-1002??和-869??、-901??和-755??、-703??和-561??,分析可知压印处理增强了界面的机械咬合力,改善了界面的结合情况,城垛形与锯齿形界面较对照组界面收缩速度、应变值均较小。5、完成了对偶联剂-锯齿形耦合作用下界面变形规律的研究。对照组与偶联剂-锯齿形耦合界面试样测点1、2、3最终的应变值分别为-1220??和-850??、-1010??和-730??、-810??和-612??,可知耦合作用下的界面改性作用更加明显,改性效果最好,所得界面的应变值变化最大,较对照组的应变值最小。6、采用ABQUS软件对不同处理方式下界面变形进行数值分析。水泥基体收缩速度与应变值皆最大,界面上端点处次之,越靠近中间处越小,中间位置处最小,透明树脂变化较为复杂,先收缩后膨胀。偶联剂-锯齿形耦合作用下界面中点处收缩速度与应变值最小,收缩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最终应变值为-213??。7、通过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匹配提出调控措施。偶联剂-锯齿形耦合作用下的界面改性效果最好,收缩速度与应变值较对照组最小,依次是偶联剂作用下的界面,锯齿形界面和城垛形界面。试验与模拟结果的匹配较好,耦合作用为界面处理的最有效措施。
罗乐[3](2017)在《城轨车辆碳/玻混杂复合材料头罩制备及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重要,在大城市当中城轨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工具来支持交通。而为了达到更好的交通目的,车辆结构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了现在不断改革和进步发展的动力和目标。因为这样不但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而且还可以有效的降低制造车辆的成本[1]。本论文主要的研究背景就是如何降低城市车辆的轻量化,并对此进行了一些列的研究。在本文的主要研究中,利用的基本材料就是不饱和的聚酯树脂,其中采用的增强材料选用特定的纤维材料,而在体系中为了保证系统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可燃性,通过添加氢氧化铝来满足需求。采用真空袋压工艺制备满足城轨车辆头罩性能要求的碳/玻混杂复合材料头罩。在本系统的主要研究中,主要进行的是固化剂以及促进剂的含量对树脂固化效率的影响,同时还进行了对温度以及树脂和阻燃剂氢氧化铝是如何影响材料的性能的。最后进行了对这些材料力学的性能研究,保证材料的优越应用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城轨车辆头罩的使用要求对碳/玻混杂复合材料头罩进行有限元分析及性能验证,同时研究了碳/玻混杂复合材料头罩的制备工艺。经过科学研究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在保证促进剂用量固定的情况下,增加特定的固化剂的用量不但可以提高放热时的温度同时还可以大幅度的减少树脂的固化时间,另外树脂的硬度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得到提高;另外,固定固化剂的用量,不断对促进剂的用量进行增加,那么树脂的固化时间却不断的减少,其巴氏硬度是同等级的,但环烷酸钴促进剂超过20%用量后,虽然凝胶的时间不断减少,但是硬度却下降了很多,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树脂的凝胶时间和固化时间将缩短,由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耐热性较低,随着使用环境温度的上升,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将下降;当体系中树脂的含量得到一定范围的提高以后,那么这种复合材料的各种强度甚至韧性呈现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当树脂的掺加量为复合材料的一半的时候,该材料的韧性最好;然而当添加剂氢氧化铝的添加量增大的时候,该种复合材料除了拉伸强度不断下降以外,其他的指数均呈现出逐渐升高的状态。进一步的研究发现,3.5mm+27mm+3.5mm结构的碳/玻混杂复合材料可以满足UIC651-2002、DIN 52210-6-1989、UIC 567-2004、DIN5510-2:2009四个标准的城轨车辆头罩的性能要求。碳/玻材料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玻璃纤维来说制造的头罩可以有效的将车质量减少15.3%左右。
贺军华[4](2016)在《不饱和聚酯材料的改性研究》文中指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过程是自由基聚合反应,由于空气中氧的阻聚作用,造成固化不完全,表面发粘,从而影响制品的性能,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本文采用封端法将单甲基烯丙基乙二醇醚引入不饱和聚酯分子链中制备了气干性不饱和聚酯树脂。通过对单甲基烯丙基乙二醇醚的用量,封端反应温度,二元酸二元醇的摩尔比例,苯酐与顺酐的摩尔比例的变化进行了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气干性方案:单甲基烯丙基乙二醇醚质量含量为11.6%,二元酸二元醇的摩尔比例为1.06,封端反应温度为180 ℃,苯酐与顺酐的摩尔比例为1:4。最优气干性方案:表干时间为17分钟,实干时间35分钟。并考察了每种因素对树脂气干时间的影响。以环氧树脂(E-51)与丙烯酸酯合成了环氧丙烯酸酯,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反应温度在90 ℃~100℃左右,四乙基溴化铵作催化剂,反应时间为3小时。利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的桥架作用与单甲基烯丙基乙二醇醚得到了含改性基团的预聚中间体,再将改性基团接入到环氧丙烯酸酯分子中对合成的环氧丙烯酸酯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环氧丙烯酸酯进行了自由基-阳离子双引发光固化。并通过对预聚中间体与环氧丙烯酸酯的比例,反应温度,2-羟基-2-甲基苯基丙酮(Darocure1173)光引发剂浓度,三芳基硫鎓盐(Easepi6992)光引发剂浓度的变化进行了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实验方案:中间体与环氧丙烯酸酯的比例35%,工艺温度为75 ℃,Darocure1173自由基光引发剂浓度3%,Easepi6992阳离子光引发剂浓度4%,最佳方案的光固化时间为11秒。用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烷硅(KH-570),甲代烯丙基氯(MAC)对纳米金刚进行了表面改性,将改性后的纳米金刚石加入到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基体中制备了环氧丙烯酸酯/纳米金刚石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KH-570改性金刚石的最佳用量为0.15%,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从21.85 Mpa增加到39.8 Mpa提高了 82.1%。甲代烯丙基氯改性纳米金刚石最佳用量为0.11%,拉伸强度由21.85 Mpa增加到32.4 Mpa提高了 48.6%。
The China Plastics Industry Editorial Office;China Bluestar Chengrand Co.Ltd.;[5](2016)在《2014~2015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收集了2014年7月2015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42015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芳醚酮、聚芳砜、含氟聚合物、液晶聚合物),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作了详细介绍。
林旺票[6](2015)在《基于固相反应的半固着磨具及其对蓝宝石抛光的探索研究》文中认为为解决蓝宝石基片在研磨抛光过程中,表面容易产生划痕、裂纹、亚表面损伤、去除率低等问题,本文基于固相反应的半固着软质磨粒加工技术,研发了一种具有优良抛光性能的半固着磨具,研究其关键制作技术,检测半固着磨具机械性能。最后通过蓝宝石抛光实验测试半固着磨具加工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研究了基于固相反应的半固着磨具加工机理,分析了蓝宝石晶片发生固相反应的条件及影响因素。根据化学热力学原理,利用HSC Chemistry软件仿真验证SiO2、CeO2磨粒与蓝宝石晶片发生固相反应的可能性。研究了半固着磨具的制作工艺及磨具质量影响因素。根据半固着磨具的技术指标,选择制作磨具的原材料:两种不同的磨粒(SiO2和CeO2),结合剂及造孔剂等。以磨具硬度为目标函数,采用回归法设计磨具配比。对磨具的原材料混和、固定成型、干燥硬化及表面修整等工艺进行分析研究,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半固着磨具。分析了半固着磨具的制作流程及影响磨具质量的关键因素。检测了两组半固着磨具(SiO2磨具、CeO2磨具)的物理特性,包括硬度、抗压性能、微观组织。用两组半固着磨具对蓝宝石抛光实验,采用试验设计法研究不同磨粒对蓝宝石表面质量及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采用SiO2磨粒和不饱和树脂结合剂制作的半固着磨具,在抛光蓝宝石6小时后,材料去除率为1.32μm/h,且表面粗糙度Ra从22nm降至6nm。综上所述,基于固相反应原理所制作的半固着磨具对蓝宝石抛光,具有高效、低损伤的特点。
陈屹宇[7](2014)在《自交联不饱和聚酯分子结构探索及其树脂的制备与固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饱和聚酯是最常用的热固性塑料之一,成型过程中常使用挥发性的交联单体共聚固化成型,污染环境。自交联不饱和聚酯是不添加交联剂,利用不饱和碳碳双键自由基均聚或者与其他官能团反应来实现交联固化的树脂,可以有效地解决交联剂使用所带来的污染环境问题。本文从不饱和聚酯的分子结构入手,设计制备了以下两类自交联不饱和聚酯,分别是:侧链含羟基的自交联不饱和聚酯;末端含不饱和碳碳双键的自交联不饱和聚酯。同时研究这些树脂的反应机理、固化机理、固化工艺和固化后树脂的热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衣康酸酐和缩水甘油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聚合度的侧链含羟基的不饱和聚酯(IG-UP),其原料配比分别为1:2、2:3和3:4。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共振谱(1H-NMR)分析表征了此系列的自交联不饱和聚酯的分子结构,探索了衣康酸酐和缩水甘油的反应机理。2、成功地实现了IG-UP自交联固化。固化工艺为:145℃下固化2h,160℃下固化2h,180℃下固化4h。固化过程中存在两种固化反应:羟基(-OH)与不饱和碳碳双键(C=C)的加成反应;羟基(-OH)与环氧键的开环加成反应。自交联固化后的树脂与马来酸酐和缩水甘油制备的自交联不饱和聚酯固化后的树脂相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3、研制了末端含不饱和碳碳双键的自交联不饱和聚酯(EA-UP),其原料ERL-4221和丙烯酸摩尔配比为1:2。在加入自由基引发剂BPO存在情况下,树脂通过不饱和碳碳双键的自由基聚合发生自交联固化,其固化工艺参数为:90℃下固化30min,120℃下固化2h。在不加入BPO情况下,EA-UP自交联固化,固化中存在羟基(-OH)与不饱和碳碳双键(C=C)的加成反应,其固化工艺参数为:145℃下固化1h,160℃下固化3h。固化后EA-UP树脂拉伸性能良好。4、研制了末端含不饱和碳碳双键自交联不饱和聚酯(TGG-UP),其原料偏苯三酸酐、乙二醇和丙烯酸的摩尔配比为1:3:3。在不加入引发剂BPO的条件下,TGG-UP并未实现固化。在加入引发剂(BPO)的条件下,成功实现了交联固化反应,固化工艺为:100℃下固化30min,140℃下后固化3h。与EA-UP固化后树脂热性能比较中发现,这两种末端含不饱和碳碳双键自交联不饱和聚酯的热性能良好。固化后TGG-UP树脂拉伸性能一般。
刘朝艳,宁军,朱永茂,殷荣忠,杨小云,潘晓天,刘勇,邹林,刘小峯,陈红,董金伟,李丽娟,李颖华,张骥红[8](2014)在《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收集了2012年7月2013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聚苯醚),特种工程塑料(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慕学臣[9](2013)在《预复合法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OMMT复合材料机理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可设计性强、耐腐蚀性能好等优点,已在能源、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难以满足高强度高疲劳和轻量化的要求。纳米材料为传统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改性提供了新的思路,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改性方法和途径。纳米材料的分散性难题和纳米材料的分散新工艺方面的研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科学难题。本文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通过添加纳米有机蒙脱土OMMT来制备不饱和聚酉旨树脂/OMMT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探究OMMT的改性分散效果。重点进行了预复合制备方法的研究,并与磁力搅拌器分散和超声分散性能进行了比较。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进行了预复合装置机理的研究,确定预复合装置的框架构成及参数计算,研制了预复合装置。(2)进行不饱和聚酯树脂/OMMT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测试,进行不饱和聚酯树脂/OMMT玻璃钢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测试,通过预复合法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OMMT复合材料并进行性能测试与研究,并与磁力搅拌器分散和超声分散作对比。探讨了不饱和聚酯树脂/OMMT的固化反应机理,以及固化反应过程中的放热性能的研究。(3)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制备的树脂的断裂形貌,探究纳米粒子的分散效果。(4)对制备的不饱和聚酯树脂/OMMT复合材料进行粘度分析,探究OMMT的加入对树脂的粘度影响。(5)设计风力发电叶片,对叶片的制造工艺的可行性进行模拟分析,并对所设计的叶片进行静力分析和模态分析。
陈金身,智红梅[10](2012)在《一种玻璃抛光用新型抛光盘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了一种用于玻璃抛光的新型抛光盘。该抛光盘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做结合剂,用环烷酸钴和过氧化甲乙酮组成促进引发体系,以氧化铝-氧化铈新型核壳复合磨粒作磨料,以硫酸镁做造孔剂,以铜粉、碳化硅作为导热填料,以钼酸铵作为活性抛光剂。其成品成本较低,磨削效率高,抛光面平整度好,没有裂纹、亮丝、划痕,可以达到稀土抛光盘的抛光效果。
二、不饱和聚酯树脂磨具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饱和聚酯树脂磨具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合成与改性及其在超硬磨具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酚醛树脂简介 |
1.2.1 酚醛树脂发展简史 |
1.2.2 酚醛树脂的合成 |
1.2.3 酚醛树脂的应用 |
1.3 酚醛树脂改性研究进展 |
1.3.1 酚醛树脂耐热改性研究 |
1.3.2 酚醛树脂力学性能改性研究 |
1.4 有机硅及其在酚醛树脂改性中的研究现状 |
1.4.1 有机硅的性能及其应用简介 |
1.4.2 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及其创新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2 实验方法与样品性能表征 |
2.1 实验原料与实验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试样的制备与固化 |
2.2.1 树脂模塑粉样条的制备与固化 |
2.2.2 金刚石超硬磨具的制备与固化 |
2.3 样品的性能表征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树脂流动度测试 |
2.3.3 固化温度DSC测试 |
2.3.4 弯曲强度测试 |
2.3.5 冲击强度测试 |
2.3.6 断裂面形貌分析 |
2.3.7 热稳定性测试 |
2.3.8 磨削性能表征 |
3 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合成机理与制备方法 |
3.2.1 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合成机理 |
3.2.2 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
3.3 有机硅酚醛树脂的性能表征 |
3.3.1 有机硅酚醛树脂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2 有机硅酚醛树脂的流动度测试 |
3.3.3 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固化温度DSC测试 |
3.3.4 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力学性能测试 |
3.3.5 有机硅酚醛树脂的断裂面形貌分析 |
3.3.6 有机硅酚醛树脂的热稳定性测试 |
3.3.7 有机硅酚醛树脂作结合剂的磨具磨削性能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4 环氧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环氧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合成机理与制备方法 |
4.2.1 环氧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合成机理 |
4.2.2 环氧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
4.3 环氧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性能表征 |
4.3.1 环氧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2 环氧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流动度测试 |
4.3.3 环氧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固化温度DSC测试 |
4.3.4 环氧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力学性能测试 |
4.3.5 环氧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断裂面形貌分析 |
4.3.6 环氧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热稳定性测试 |
4.3.7 环氧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作结合剂的磨具磨削性能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5 硼酸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硼酸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合成机理与制备方法 |
5.2.1 硼酸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合成机理 |
5.2.2 硼酸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
5.3 硼酸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性能表征 |
5.3.1 硼酸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红外光谱分析 |
5.3.2 硼酸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流动度测试 |
5.3.3 硼酸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固化温度DSC测试 |
5.3.4 硼酸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力学性能测试 |
5.3.5 硼酸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断裂面形貌分析 |
5.3.6 硼酸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的热稳定性测试 |
5.3.7 硼酸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作结合剂的磨具磨削性能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目录 |
(2)树脂导光水泥基材料的界面变形及匹配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原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原材料及性质 |
2.2 配合比 |
2.2.1 水泥砂浆配合比 |
2.2.2 树脂固化比 |
2.2.3 偶联剂水解溶液 |
2.3 方法 |
2.3.1 先浇基体法与先浇树脂法试验 |
2.3.2 对照组与偶联剂处理界面的试验 |
2.3.3 对照组与压印处理界面的试验 |
2.3.4 偶联剂-锯齿形耦合作用界面的试验 |
第3章 树脂导光水泥基材料界面变形试验 |
3.1 概述 |
3.2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界面收缩的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 |
3.2.1 试验测试装置 |
3.2.2 试验测试方法 |
3.3 先浇基体法与先浇树脂法界面变形 |
3.3.1 试样制备 |
3.3.2 变形测试过程 |
3.3.3 界面变形结果 |
3.4 偶联剂处理界面变形 |
3.4.1 试样制备 |
3.4.2 变形测试过程 |
3.4.3 界面变形结果 |
3.5 压印处理界面变形应变 |
3.5.1 试样制备 |
3.5.2 变形测试过程 |
3.5.3 界面变形结果 |
3.6 偶联剂-锯齿形耦合作用界面变形 |
3.6.1 试样制备 |
3.6.2 变形测试过程 |
3.6.3 界面变形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树脂导光水泥基材料的界面变形模拟 |
4.1 概述 |
4.2 ABQUS简介 |
4.3 树脂导光水泥基材料界面结合区模型 |
4.3.1 先浇基体法界面结合区模型 |
4.3.2 偶联剂处理界面结合区模型 |
4.3.3 压印处理界面结合区模型 |
4.3.4 偶联剂-锯齿形耦合作用界面结合区模型 |
4.4 树脂导光水泥基材料界面结合区模拟结果 |
4.4.1 先浇基体法界面结合区模拟结果 |
4.4.2 偶联剂处理界面结合区模拟结果 |
4.4.3 压印处理界面结合区模拟结果 |
4.4.4 偶联剂-锯齿形耦合作用界面结合区模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树脂导光水泥基材料界面变形匹配控制 |
5.1 界面结合区试验与模拟的对比 |
5.2 界面结合区试验与模拟匹配控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城轨车辆碳/玻混杂复合材料头罩制备及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研究现状 |
1.1.1 不饱和聚酯树脂概述 |
1.1.2 不饱和聚酯树脂分类 |
1.1.3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发展及现状 |
1.1.4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性能及应用 |
1.2 碳纤维的研究现状 |
1.2.1 碳纤维概述 |
1.2.2 碳纤维分类 |
1.2.3 碳纤维的发展及现状 |
1.2.4 碳纤维的性能及应用 |
1.2.5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概述 |
1.3.1 常见的材料成型工艺 |
1.3.2 典型成型工艺流程及其特点 |
1.4 头罩在城轨车辆上的应用 |
1.4.1 头罩概述 |
1.4.2 头罩的工作环境及性能要求 |
1.4.3 头罩材料体系方案分析 |
1.5 选题背景 |
1.6 研究内容 |
1.6.1 碳/玻混杂复合材料的研究 |
1.6.2 碳/玻混合复合材料头罩的制备 |
第二章 实验及分析表征方法 |
2.1 实验设计方案 |
2.2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过程 |
2.3.1 不饱和阻燃树脂的制备 |
2.3.2 纤维材料的处理 |
2.3.3 制备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
2.4 分析测试方法 |
2.4.1 拉伸强度 |
2.4.2 弯曲强度 |
2.4.3 简支梁冲击韧性 |
2.4.4 剪切强度 |
2.4.5 氧指数性能(OI) |
2.4.6 巴氏硬度 |
2.4.7 子弹冲击性能 |
2.4.8 隔音性能 |
2.4.9 隔热性能 |
2.4.10 防火性能 |
2.4.1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三章 碳/玻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
3.1 固化剂对树脂固化的影响 |
3.1.1 不同MEKP用量下的放热曲线 |
3.1.2 不同质量的MEKP对树脂凝胶、固化时间以及硬度的变化曲线 |
3.2 促进剂比例对树脂凝胶及性能的影响 |
3.2.1 不同促进剂用量条件下的放热曲线 |
3.2.2 树脂的凝胶时间及巴氏硬度变化随促进剂的变化影响 |
3.3 固化温度对该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1 固化温度对树脂固化的影响 |
3.3.2 复合材料性能受固化温度的影响 |
3.4 树脂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3.5 Al(OH)_3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5.1 Al(OH)_3含量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
3.5.2 Al(OH)_3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6 碳/玻混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实验 |
3.7 碳/玻混杂复合材料头罩的性能研究及验证 |
3.7.1 碳/玻混杂复合材料头罩性能研究 |
3.7.2 碳/玻混杂复合材料的头罩性能验证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碳/玻混杂复合材料头罩制备 |
4.1 模型制作 |
4.1.1 开模图 |
4.1.2 模型制备 |
4.1.3 模型表面处理 |
4.2 模具制作 |
4.2.1 模型表面脱模处理 |
4.2.2 胶衣层制作 |
4.2.3 表面毡制作 |
4.2.4 表面层制作 |
4.2.5 增强层制作 |
4.2.6 加热层制作 |
4.2.7 保温层制作 |
4.2.8 模具加强 |
4.2.9 脱模及保压测试 |
4.3 产品制作 |
4.3.1 胶衣层制作 |
4.3.2 增强层一制作 |
4.3.3 增强层二制作 |
4.3.4 增强层三制作 |
4.4 重量对比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附录A题目 |
(4)不饱和聚酯材料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不饱和聚酯树脂概述 |
1.1.1 不饱和聚酯的简介 |
1.1.2 不饱和聚低聚物酯的合成 |
1.1.3 不饱和聚酯的固化机理 |
1.1.4 气干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研究 |
1.2 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概述 |
1.2.1 环氧丙烯酸酯的简介 |
1.2.2 紫外光固化体系研究概况 |
1.3 聚合物/纳米金刚石复合材料概述 |
1.3.1 纳米金刚石简介 |
1.3.2 纳米金刚石的团聚与分散 |
1.3.3 聚合物/金刚石纳米复合材料合成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创新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4.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单甲基烯丙基乙二醇醚改性不饱和聚酯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2 实验原理 |
2.2.3 实验方法 |
2.2.4 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红外谱图的分析 |
2.3.2 热重分析 |
2.3.3 正交设计 |
2.3.4 验证试验 |
2.4 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气干性的影响因素 |
2.4.1 不同用量单甲基烯丙基乙二醇醚用量对树脂的气干时间影响 |
2.4.2 不同封端反应温度对树脂气干时间的影响 |
2.4.3 不同二元酸与二元醇摩尔比对树脂气干时间的影响 |
2.4.4 不同苯酐与顺酐摩尔比对树脂气干时间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甲基烯丙基乙二醇醚改性环氧丙烯酸酯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2.2 实验原理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测试方法 |
3.3 环氧丙烯酸酯合成工艺的探究 |
3.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2 催化剂的影响 |
3.3.3 不同温度下NCO%百分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固化方式 |
3.4.2 红外谱图分析 |
3.4.3 TG和DSC分析 |
3.4.4 正交分析 |
3.4.5 预聚中间体用量对树脂光固化时间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金刚石-环氧丙烯酸酯复合材料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2.2 实验原理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纳米金刚石的结构表征 |
4.3.2 纳米金刚石SEM扫描电镜的测试结果分析 |
4.3.3 纳米金刚石的比表面积 |
4.3.4 环氧丙烯酸酯/纳米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 |
4.3.5 复合材料的断面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5)2014~2015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通用热塑性树脂 |
2. 1 聚乙烯( PE) |
美国和中国将推动全球乙烯产能扩张 |
全球低密度聚乙烯(LDPE)市场将达372亿美元 |
陶氏化学聚焦PE包装应用增长 |
杜邦投资1亿美元扩大乙烯共聚物产能 |
日本开发出新型树脂包装材料 |
包装用LDPE树脂 |
提高阻隔性能的吹膜级HDPE |
用于特高电压直流输电的PE电缆料 |
杜邦推出超高耐热新弹性体材料 |
双峰高密度聚乙烯(HDPE)用于饮用水管道 |
HDPE防撞保护结构 |
屏蔽交通噪音的塑料板 |
HDPE成核剂 |
2. 2 聚丙烯( PP) |
全球PP需求将年增约4% |
欧洲柔性包装增长,BOPP需求回升 |
展会上的包装用BOPP |
聚烯烃发泡材料 |
增强剂让聚烯烃不再“隐藏” |
热塑性聚烯烃 |
高性能聚烯烃 |
聚丙烯零部件成为Mucell新应用 |
针对汽车和包装的硬质PP发泡板 |
长纤维增强聚丙烯带来车内好空气 |
性能优于碳纤维的PP/碳纤维纱线 |
免涂装树脂 |
旭化成展出新型改性PP |
用于高性能拉伸薄膜的特种烯烃类TPE |
丙烯-乙烯弹性体助力PP薄膜的密封性能 |
热成型、薄膜、薄壁注塑件用PP |
Biaxplen推出金属化BOPP |
新型医用级PP棒助力整形行业 |
透明PP用于计量杯 |
纸-PP合成材料被用来制造笔记本电脑 |
EPP生产的折叠头盔 |
美利肯促进了透明PP的应用 |
格雷斯公司的新一代催化剂携手美利肯添加剂技术 |
非邻苯二酸盐催化的嵌段共聚PP |
用于玻璃纤维复合物的偶联剂 |
针对大型汽车零部件的PP基清洗组合物 |
2. 3 聚氯乙烯( PVC) |
全球PVC需求量上升 |
中泰化学取消PVC项目,改建电石产能 |
低VOC排放室内建筑用PVC材料 |
可替代PC的医疗级硬质PVC |
高阻燃、低收缩率的PVC电缆复合物 |
新型耐候性的覆盖材料合金和低密度PVC发泡配混料 |
PVC和PBT结合用于窗型材 |
EPA发布Dn PP新规则 |
采用黄豆基材料的改性PVC |
使用生物基增塑剂的软质PVC |
新型的PVC加工助剂和大豆增塑剂 |
用于含DCOIT的PVC涂层的稳定剂 |
2. 4 聚苯乙烯( PS) 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 |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C) |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 |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ABS) |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
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ASA) |
与PA的共混物 |
针对个人电子设备的TPE |
与食品饮料接触的热塑性弹性体 |
苯乙烯共聚物弹性体用于汽车玻璃窗框 |
用于刚性PP和聚烯烃的SBC改性剂 |
包装鱼肉的EPS吸湿基板 |
Styrolution新牌号用作医用吸入器 |
来自回收塑料的3D打印长丝 |
3 工程塑料 |
3. 1 尼龙( PA) |
金属替代 |
共聚物竞争 |
可再生原料 |
高质量表面 |
高温应用 |
朗盛比利时聚酰胺工厂投产 |
帝斯曼在北美新建高黏度Akulon PA6工厂 |
帝斯曼Stanyl Diablo PA46打造高性能中冷集成进气歧管 |
耐高温的和导热的PA |
新型耐高温尼龙用于发动机管线 |
阻燃PA耐热老化良好 |
回收尼龙用于汽车和更多 |
瑞典Nexam化学公司开发出新的高温聚酰亚胺NEXIMIDMHT-R树脂 |
帝斯曼于Fakuma 2014推出全新一代Diablo耐高温PA |
黑色PA12符合严格的铁道车辆标准 |
赢创聚酰胺获FDA食品接触通告 |
朗盛为轻型结构应用推出两款新型PA6 |
改善表面外观的长纤维尼龙复合材料 |
用作共混添加剂的透明PA |
高性能PA |
Lehvoss北美公司用于齿轮碳纤维补强复合材料 |
杜邦提高耐高温PA产能 |
Teknor Apex推出新型PA,韧度提升50% |
英威达新推透明PA,大力改善传统PA性能 |
3. 2 聚碳酸酯( PC) |
创新照明系统 |
拜耳关闭德国和中国片材工厂 |
行李箱外壳用挤出级PC |
Sabic PC板材代替PMMA/PC用于飞机 |
照明、医疗设备用PC |
轨道车内饰用Sabic新型PC树脂和片材 |
Sabic宣称获导电PC薄膜突破 |
拜耳推出新型阻燃PC混合材料 |
新型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FRPC |
3. 3 聚甲醛( POM) |
3. 4 热塑性聚酯树脂 |
3. 4. 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
3. 4. 2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 |
巴斯夫新型抗静电碳纤维PBT |
朗盛发现汽车外部件用PBT潜能 |
蓝星推出超低挥发型PBT基础树脂 |
3. 4. 3 其他 |
用于LED电视的PCT聚酯 |
4 特种工程塑料 |
4. 1 聚芳醚酮( PAEK) |
PEEK型材认证用于石油、天然气领域 |
Solvay推高刚性聚醚醚酮 |
PEEK脊柱植入物获得FDA批准 |
聚酮配混料重新上市 |
4. 2 聚苯硫醚( PPS) |
长玻璃纤维和导热PPS |
索尔维收购Ryton PPS以进一步拓展其特种聚合物产品 |
4. 3 聚芳砜( PASF) |
汽车动力总成部件用新型耐磨PESU |
4. 4 含氟聚合物 |
具有广泛用途的特色含氟聚合物 |
4. 5 液晶聚合物( LCP) |
5 热固性树脂 |
5. 1 酚醛树脂 |
5. 2 不饱和聚酯树脂 |
5. 2. 1 市场动态 |
5. 2. 2 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 |
5. 3 环氧树脂( EP) |
5. 4 聚氨酯( PU) |
1) 泡沫塑料 |
2) 胶黏剂 |
3) PU涂料 |
4) 聚氨酯弹性体 |
(6)基于固相反应的半固着磨具及其对蓝宝石抛光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蓝宝石晶体材料特性 |
1.1.2 蓝宝石基片的应用 |
1.2 蓝宝石抛光加工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技术研究现状 |
1.3 半固着磨粒加工技术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论文主要内容 |
1.4.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基于固相反应原理的半固着磨具加工理论研究 |
2.1 半固着磨具的特性 |
2.2 固相反应 |
2.3 基于半固着磨具特性和固相反应的蓝宝石加工机理 |
2.3.1 材料去除机理 |
2.3.2 固相反应在加工蓝宝石的可行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半固着磨具配方设计 |
3.1 技术指标 |
3.2 半固着磨具的材料选择 |
3.2.1 磨料的选择 |
3.2.2 结合剂的选择 |
3.2.3 辅料的选择 |
3.3 半固着磨具材料配比设计 |
3.3.1 设计原则 |
3.3.2 回归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半固着磨具制作关键技术研究 |
4.1 磨具制作实验设备 |
4.2 半固着磨具制作工艺流程 |
4.3 半固着磨具制作 |
4.4 半固着磨具制作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制作工艺的影响 |
4.4.2 配方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半固着磨具关键性能检测及蓝宝石加工实验 |
5.1 半固着磨具性能检测 |
5.1.1 半固着磨具的微观组织观测 |
5.1.2 半固着磨具的硬度检测 |
5.1.3 半固着磨具的抗压性能检测 |
5.2 应用半固着磨具的蓝宝石加工实验 |
5.2.1 蓝宝石加工实验 |
5.2.2 实验结果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7)自交联不饱和聚酯分子结构探索及其树脂的制备与固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不饱和聚酯的历史 |
1.3 不饱和聚酯的介绍 |
1.3.1 不饱和聚酯的合成原料 |
1.3.2 不饱和聚酯的分类及特点 |
1.4 不饱和聚酯的合成机理 |
1.5 不饱和聚酯的固化 |
1.5.1 引发剂和阻聚剂 |
1.5.2 交联剂的使用及其优缺点 |
1.5.3 不饱和聚酯的交联固化反应机理 |
1.6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发展方向 |
1.7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其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侧链含羟基不饱和聚酯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IG-UP 的制备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过程 |
2.2.4 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实验结果 |
2.3.2 实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侧链含羟基不饱和聚酯的固化机理和固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固化实验 |
3.2.3 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表面形貌分析 |
3.3.2 固化机理分析 |
3.3.3 热稳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末端含不饱和碳碳双键自交联不饱和聚酯的制备及其固化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2.3 表征方法 |
4.3 末端含不饱和碳碳双键自交联不饱和聚酯的制备及固化实验 |
4.3.1 EA-UP 的制备及固化实验 |
4.3.2 TGG-UP 的制备及固化实验 |
4.4 末端含不饱和碳碳双键自交联不饱和聚酯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EA-UP 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1 EA-UP 的合成分析 |
4.4.1.2 EA-UP 的实验结果 |
4.4.1.3 EA-UP 的固化机理讨论 |
4.4.1.4 EA-UP 的拉伸性能分析 |
4.4.2 TGG-UP 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2.1 TGG-UP 的合成分析 |
4.4.2.2 TGG-UP 的实验结果 |
4.4.2.3 TGG-UP 树脂的固化机理讨论 |
4.4.2.4 TGG-UP 的拉伸性能分析 |
4.5 末端含不饱和碳碳双键自交联不饱和聚酯的热稳定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
2通用热塑性树脂 |
2. 1聚乙烯( PE) |
2. 2聚丙烯( PP) |
2. 3聚氯乙烯( PVC) |
2. 4聚苯乙烯( PS) 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
3工程塑料 |
3. 1尼龙( PA) |
3. 2聚碳酸酯( PC) |
3. 3聚甲醛( POM) |
3. 4热塑性聚酯 |
3. 5聚苯醚( PPE) |
4特种工程塑料 |
4. 1聚醚醚酮 |
4. 2液晶聚合物( LCP) |
4. 3聚苯砜 |
5热固性树脂 |
5. 1酚醛树脂 |
5. 2不饱和聚酯 |
5. 2. 1市场动态 |
5. 2. 2主要原料市场概况 |
5. 2. 2. 1苯乙烯[160] |
5. 2. 2. 2丙二醇[161] |
5. 2. 2. 3苯酐[162] |
5. 2. 2. 4顺酐[163] |
5. 2. 3玻璃钢复合材料 |
5. 2. 4不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性能 |
5. 2. 5不饱和聚酯树脂添加剂 |
5. 2. 6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电性能 |
5. 2. 7不饱和聚酯树脂生物复合材料 |
5. 2. 8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应用 |
5. 3环氧树脂( EP) |
5. 3. 1亚洲、美国环氧树脂工业 |
5. 3. 1. 1亚洲环氧树脂[176-179] |
5. 3. 1. 2美国 |
5. 3. 2产能变化和企业经营动态 |
5. 3. 2. 1产能变化[180-187] |
5. 3. 2. 2企业经营动态[188-193] |
5. 3. 3新产品[194-199] |
5. 3. 3. 1环氧树脂和固化剂 |
5. 3. 3. 2助剂 |
5. 3. 4应用领域发展 |
5.3.4.1胶黏剂[200-211] |
5. 3. 4. 2涂料[212-223] |
5. 3. 5结语 |
5. 4聚氨酯( PU) |
5. 4. 1原料 |
5. 4. 2泡沫 |
5. 4. 3涂料 |
5. 4. 4胶黏剂 |
5. 4. 5弹性体 |
5. 4. 6助剂 |
(9)预复合法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OMMT复合材料机理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引言 |
1.1 纳米材料 |
1.1.1 纳米材料的概念 |
1.1.2 纳米材料的结构 |
1.1.3 纳米材料的重要特性 |
1.1.4 纳米材料应用中的不足 |
1.2 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 |
1.3 纳米复合材料 |
1.3.1 纳米复合材料的概念 |
1.3.2 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1.3.3 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4 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中不足 |
1.4 不饱和聚酯树脂 |
1.4.1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定义 |
1.4.2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特性 |
1.5 玻璃钢与复合材料 |
1.5.1 玻璃钢的概念 |
1.5.2 玻璃钢制品的优缺点 |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及课题来源 |
1.6.1 研究的内容 |
1.6.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3 课题来源 |
2 蒙脱土剥离分散机理及不饱和聚酯树脂/OMMT制备机理 |
2.1 蒙脱土剥离机理 |
2.1.1 蒙脱土 |
2.1.2 蒙脱土剥离机理 |
2.2 预复合法机理 |
2.2.1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低压成型 |
2.2.2 预复合原理及研究内容 |
2.3 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特性与动力学参数 |
2.3.1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反应机理 |
2.3.2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特性 |
2.3.3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动力学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3 预复合装置的理论研究及设计 |
3.1 预复合装置基本工作原理 |
3.1.1 喷粉原理 |
3.1.2 预复合机理 |
3.2 喷枪系统 |
3.2.1 ESP-101喷枪 |
3.2.2 喷枪构造及工作原理 |
3.3 预复合装置的设计 |
3.3.1 喷嘴的选择及计算 |
3.3.2 喷粉回收装置 |
3.3.3 加热装置 |
3.3.4 传动卷曲装置 |
3.3.5 电机传动装置 |
3.4 本章小结 |
4 试验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试验方案 |
4.3 试验材料制备 |
4.3.1 不饱和聚酯树脂/OMMT复合材料制备 |
4.3.2 预复合法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OMMT玻璃钢复合材料 |
4.4 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 |
4.4.1 试验试样准备 |
4.4.2 拉伸试验 |
4.4.3 弯曲试验 |
4.4.4 压缩试验 |
4.4.5 XRD分析 |
4.4.6 断面SEM分析 |
4.4.7 不饱和聚酯树脂/OMMT固化机理研究试验 |
4.4.8 磨损试验研究 |
4.4.9 粘度测试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5 试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
5.1 固化过程及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5.1.1 固化反应过程 |
5.1.2 固化特性与动力学研究 |
5.2 机械性能测试 |
5.2.1 不饱和聚酯树脂/OMMT力学性能 |
5.2.2 不饱和聚酯树脂/OMMT基玻璃钢力学性能 |
5.2.3 不饱和聚酯树脂/OMMT基玻璃钢弯曲性能 |
5.3 压缩试验 |
5.4 磨损性能 |
5.5 断面SEM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不饱和聚酯树脂/OMMT试验粘度测试及模拟研究 |
6.1 不饱和聚酯树脂/OMMT粘度测试 |
6.1.1 粘度测量依据 |
6.1.2 粘度试验 |
6.2 不饱和聚酯树脂/OMMT流动模拟分析 |
6.2.1 MOLDFLOW 2010软件介绍 |
6.2.2 流动模拟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不饱和聚酯树脂在风力叶片中应用 |
7.1 风力发电概述 |
7.2 树脂传递模塑 |
7.2.1 树脂传递模塑简介 |
7.2.2 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 |
7.3 叶片设计 |
7.3.1. 风轮直径的确定 |
7.3.2 风轮转速的确定 |
7.3.3 叶尖速比的确定 |
7.3.4 叶片三维绘图 |
7.4 叶片有限元分析 |
7.4.1 叶片静力分析过程 |
7.4.2 强度准则 |
7.4.3 叶片模态分析及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一种玻璃抛光用新型抛光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工艺 |
1.1 新型抛光盘制作工艺 |
1.2 混料工艺的影响 |
1.3 浇注工艺的优化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磨料的影响 |
2.2 磨料含量的影响 |
2.3 导热填料的影响 |
2.4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机理及影响 |
3 结论 |
四、不饱和聚酯树脂磨具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硅酚醛树脂的合成与改性及其在超硬磨具中的应用研究[D]. 袁天顺.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2)
- [2]树脂导光水泥基材料的界面变形及匹配控制[D]. 翟胜田. 南昌大学, 2018(05)
- [3]城轨车辆碳/玻混杂复合材料头罩制备及性能试验研究[D]. 罗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7(01)
- [4]不饱和聚酯材料的改性研究[D]. 贺军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1)
- [5]2014~2015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The China Plastics Industry Editorial Office;China Bluestar Chengrand Co.Ltd.;. 塑料工业, 2016(03)
- [6]基于固相反应的半固着磨具及其对蓝宝石抛光的探索研究[D]. 林旺票. 浙江工业大学, 2015(04)
- [7]自交联不饱和聚酯分子结构探索及其树脂的制备与固化性能研究[D]. 陈屹宇.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8]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刘朝艳,宁军,朱永茂,殷荣忠,杨小云,潘晓天,刘勇,邹林,刘小峯,陈红,董金伟,李丽娟,李颖华,张骥红. 塑料工业, 2014(03)
- [9]预复合法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OMMT复合材料机理及性能研究[D]. 慕学臣. 青岛科技大学, 2013(07)
- [10]一种玻璃抛光用新型抛光盘的研究[J]. 陈金身,智红梅.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