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基于COM的数字高程模型可视化管理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许慧[1](2021)在《综采工作面煤层结构及煤质预测三维可视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的浪潮已席卷全球,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处理工作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在煤炭行业,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课题基于煤炭企业煤质管理工作实际需求,探寻煤矿综采工作面煤层结构及其煤质核心指标预测模型,并将预测过程及结果以三维可视化形式直观地表达出来。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传统克里金插值算法选择并拟合的变差函数模型不能较好的反映实际地质空间变化趋势的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克里金插值(UPSO-Kriging)方法的综采工作面煤层结构高程插值预测模型:首先对原始粒子群(PSO)算法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解等问题提出自适应粒子群(USPO)算法;之后将UPSO算法引入至克里金插值中求解变差模型参数,完成变差函数模型的拟合,构建基于UPSO-Kriging方法的综采工作面煤层结构高程插值预测模型,并基于某煤炭企业已开采发生的综采工作面实际数据进行高程插值估算,分别与原始克里金插值法以及粒子群优化克里金插值(PSO-Kriging)插值算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通过UPSO-Kriging方法插值所得高程值相比其他方法估算精度更高,更能准确描述实际地质情况;最后通过分析插值所得数据特点基于规则网格法建立DEM空间数据模型,为工作面煤层结构三维可视化奠定理论基础。(2)针对某煤炭企业通过经验公式进行煤质核心指标估算过程中,预测区域中包含矸石体积求解依赖人工估算,误差较大的问题,首先提出格网法进行不规则矿体体积计算的思想;然后针对原始方法在不规则体计算过程中存在的格网面积计算精度不佳问题引入蒙特卡洛方法进一步优化,完成不规则矿体体积的求解;最终建立基于蒙特卡洛优化方格网(MC-Gird)法的综采工作面煤质核心指标估算模型,运用实际工作面数据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蒙特卡洛优化方格网(MC-Gird)法应用于煤质核心指标预测模型估算所得指标数据更接近实际采样数据。(3)在上述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针对现有三维可视化软件移植性较差以及煤炭企业生产部门较多且子单位分部较远的情况,基于SpringBoot+SSM框架的四层架构设计模式,设计了操作简洁、控制层与业务逻辑层完全分离的综采工作面煤质预测及三维可视化系统,实现了相关的数据管理、地质图形绘制与展示、煤质预测以及报表输出等基本功能,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研究成果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
夏松林[2](2021)在《基于BIM的地下管网综合运维管理平台开发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下管线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长久以来敷设的老旧管网和新建管网都深埋地下,可见性差,给管网的运维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地下管网交互系统是城市的“神经”和“命脉”,如何实现现有城市管网维护管理的智慧化,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课题之一。现有的地下管网运维管理系统以平面化的图形交互和专业分析为主,相较于三维模型不够直观。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具有三维可视化、信息集成等特点,本文以“实现地下管网的智慧运维管理”为研究目标,提出基于BIM的地下管网综合运维管理平台,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地下管网静态信息和动态数据的集成管理,选取My SQL数据库存储的方式,将地下管网的BIM属性信息、实时传感信息、运维活动信息进行提取,以SQL语句建立数据库表间关系,完成主键信息的动态连接,使平台中的管网信息能实时反映实际运行状态,解决了以往多类型数据查询繁琐、数据存储分散的问题。地下管网的运行监测及智能预警,针对地下管网的运行场景,突破了有线网络和局域网的短途限制,采用4G无线通讯网络协议,通过传感器+采集仪+DTU无线传输的硬件运行流程,完成监测数据的云端传输,调用API实现传感信息的采集入库,对相关数据设置超限阈值和告警方式,以平台化的形式对管道中的压力、流量等数据进行智能监测和实时预警,及时掌握管网运维状态。地下管网运维管理平台开发,通过走访调研完成平台的功能需求分析和指标分类,提出了B/S架构下BIM应用于地下管网运维管理的技术路线,打通技术链路,以BIM(可视化)+物联网(实时监测)+数据库(信息管理)的技术融合方式建立系统框架。采用BIMFACE轻量化引擎对BIM模型进行“瘦身”,将复杂的BIM模型在Web端展现,通过调用Java Script API和服务端API,实现了Web三维视角下的管网专业性分析功能和可视化管理的功能开发。同时对涉及各类人员的巡检、维修等工作流程进行再梳理,并通过平台实施,改变运维流程的管理无序现状,满足地下管网的可视化、实时性、协同性、可追溯性等智能运维管理需求。以SSM框架作为运行框架,对后台进行系统设计,Java作为后台语言进行服务端开发。最后将本平台应用效果同传统地下管网管理系统进行对比,体现了地下管网运维和BIM技术结合的优势。所提出的平台具有以下创新性:(1)开发了基于轻量化BIM模型的地下管网可视化管理系统和专业分析系统,使地下管网的信息管理更加直观、完善,管网运维中的故障查询和维修定位更加方便、快捷。(2)打通监测数据传输的硬件链路,以查看图表、设置阈值的方式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查看和智能预警,消除管线管理中事故发现不及时,人员响应速度慢的问题,监测数据云端调用本地存储,使监测信息更安全。(3)建立了地下管网静态属性信息和动态传感数据的动态管理体系,使管网信息能够依照巡检时间、监测状态等条件实现动态的统计查询,为平台使用者提供多角度的运维数据分析方式。
任晨宇[3](2021)在《信号BIM运维可视化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近年来从建筑行业兴起的新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已成为铁路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为了适应铁路信号设备运维精细化的管理需要,利用BIM技术提高铁路信号设备的运维水平,突出可视化管理的优势,研究基于三维绘图协议(Web Graphics Library,WebGL)技术的BIM可视化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BIM绘图软件Revit绘制的BIM模型为基础,利用三维网格轻量化算法和Revit二次开发技术对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研究基于WebGL的可视化技术,开发出信号设备运维系统的可视化管理模块,实现信号BIM模型的Web端三维显示及动态交互,达到流畅的用户体验。主要内容如下:(1)在分析铁路信号运维和BIM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研究了BIM技术在信号运维管理中的应用需求,针对信号运维管理特点,设计可视化技术路线。(2)研究了信号设备BIM模型的轻量化方法,为了减小系统负载以及GPU的渲染压力,加快响应时间,提升显示效果,对BIM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应用基于二次误差度量的边折叠算法对三维网格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可有效降低模型的体量大小;提出数据提取方法,利用Revit二次开发将原始模型文件进行提取并转换格式,实现BIM模型数据轻量化。(3)基于WebGL技术实现BIM模型在Web端的场景重构以及模型交互,通过学习图形学的基础理论,选用射线相交法并且结合包围盒算法进行优化,实现模型交互;针对铁路信号特点,引入GIS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地图文件的瓦片化加载、BIM模型与地图系统的异构融合。以Cesium引擎为基础,提出模型融合方法,实现系统的BIM+GIS大场景显示。并将LOD优化算法引入到大场景显示中,实现了GPU渲染负载和视觉效果的相对平衡。(4)基于以上模型轻量化和可视化展示的研究,设计了基于BIM技术的信号设备运维管理系统可视化模块。通过建模设计、轻量化处理以及对可视化场景进行渲染交互并且将BIM模型与GIS引擎进行异构数据融合,本文研究的基于WebGL技术的BIM模型Web端可视化方法可以将BIM模型结合信号系统可视化需求进行Web端渲染,运行效果良好,为BIM技术应用在信号设备运维中打下一定基础,有利于推进信号运维的智能化进程。图59幅,表5个,参考文献62篇。
杜永良[4](2021)在《排水管网多尺度几何语义建模及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排水管网具有保护环境和城市减灾的双重功能,其管理完善与否将影响着城市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随着“数字孪生”与“新基建”的提出,“数字城市”建设与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排水管网在内的地下空间设施多维可视化管理与建设已提上日程。与其它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世界实体一样,排水管网在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多个方面,人们需要从多个尺度、不同视角对其进行观察和认知。针对排水管网的不同业务需求,如何构建排水管网的多尺度模型,实现排水管网的多尺度可视化管理与规划建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排水管网不同的业务需求,研究排水管网的多尺度几何语义一致性表达方法,提出包含“源-网-厂-汇”的排水管网多尺度几何语义模型。该模型实现了排水管网的多尺度可视化表达,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的排水管网多尺度几何语义建模与可视化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系统分析了包含“源-网-厂-汇”整个排水过程的排水管网的组成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采用UML类图对排水管网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语义描述。(2)借鉴CityGML(City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城市地理标记语言)的多尺度表达思路,并结合排水管网不同的业务需求,设计了排水管网多细节层次(Levels of Detail,LODs)模型,定义了不同LOD层级排水管网所要表达的语义信息和几何信息。(3)根据排水管网多细节层次模型所表达的内容以及结合不同类型排水管网要素的特性,建立了一套涉及“源-网-厂-汇”完整的排水管网要素多尺度建模方法。对数量较多和具有相似固定结构的排水管网要素进行隐式表达,通过多尺度符号化建模方法建立这些要素不同LOD层次的模型符号库;对难以用模型符号表达的大型复杂排水管网要素进行显式表达,通过二维矢量拉伸、3ds Max构模和Revit BIM建模等多软件混合建模方法构建这些要素的不同LOD层次实体三维模型。(4)针对离散的且数据格式具有差异的排水管网要素模型,探讨其集成可视化的方法。以某一区域的排水管网数据为例整合不同LOD层次排水管网要素模型,构建了涉及“源-网-厂-汇”整个排水过程的不同LOD层次排水管网场景。针对离散的LOD层次排水管网场景,提出了一种视距相关的多尺度场景连贯可视化方法,实现了离散LOD排水管网场景的连贯可视化表达。同时,对不同LOD层次排水管网场景进行了一些应用分析,检验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所建模型的实用性。
张一帆[5](2020)在《室内外三维实景地图集成原型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应用日渐扩大,处理城市三维模型是城市信息化发展中的必然趋势。人们在室内活动的时间较多,建筑内部构造与室内地图必然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若在室外三维模型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室内地图的相关服务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更完整地实现三维表达。另一方面,随着WebGL技术不断成熟与发展,解决了传统C/S架构下应用安装过程繁琐、兼容性较差等问题,提供了在兼容性好与便捷性高的B/S架构中解决问题的新方式。在B/S架构下实现室外三维模型与室内地图服务进行集成研究,将会为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带来诸多便利。本研究以某教学楼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建三维GIS模型,使用标准化、数字化的BIM技术对研究对象内部结构信息进行精细化表达,以更真实地重建客观世界并实现分析管理。基于开源三维虚拟地球引擎——Cesium平台,构建了一个基于Web的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如下:(1)三维模型构建深入研究三维建模技术,选用倾斜摄影测量理论与技术实现研究对象及周边场景三维模型的建立,使用BIM技术对研究对象建立更为精细的三维模型,作为室外三维模型的数据基础。(2)GIS与BIM整合分析GIS与BIM的相关数据标准与规范,研究二者整合的相关技术。目前,GIS与BIM数据整合多在客户端完成,过程较为繁琐,本研究选用基于WebGL技术下的3Dtiles数据格式作为中间格式,在浏览器端完成GIS与BIM数据的整合。(3)室内三维全景地图基于ArcGIS创建的研究区域内各楼层的二维平面图,实现Three.js框架下室内楼层图三维形式的渲染与显示。通过对三维全景图生成技术进行研究,选用球面投影的方式进行室内三维全景图的构建,以更加真实地描述室内信息。(4)基于Web的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深入研究Cesium平台中数据的三维可视化相关理论与技术,实现室内外三维实景地图的集成。构建了一个基于Web的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在浏览器中实现对建筑物三维模型的加载,并将室内楼层图与三维全景图相结合,实现对三维模型内部的详细显示。实现了属性查询与空间分析的相关功能,使用户不仅能对建筑物的整体信息及室外环境有清晰直观的认识,更能满足其对内部构造与室内真实地图进行了解的需求,同时还实现了进行更深入得分析与管理的要求。
魏作文[6](2020)在《输电线路测量中传统技术与新兴技术的研究与讨论》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电力能源,但是全球资源分布并不均衡,这就促使了电力能源的远距离输送,特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技术也能成为了世界各国的研究对象。伴随着输电线路尤其是长距离输电线路的大量建设,传统的RTK卫星定位测量技术已无法满足工程需求。与此同时,测量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如何将新兴的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应用到输电线路测量工作来,也逐渐成为了近年来输电线路测量行业研究的对象。但是由于输电线路工程的特殊性,将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难点。本文结合工程案例,从传统的RTK卫星定位测量技术和新兴的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两个方向分别讨论,分析它们的优点与缺点,并且结合实际的生产需求,给出了一个两者结合的合理方案,使得输电线路测量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
文言[7](2020)在《基于Android的点之记可视化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点之记作为测绘工作中常见的图件之一,对其管理的方式的好坏决定了点之记是否可以得到有效使用。随着移动终端硬件配置的发展,以及搭载在移动终端上的操作系统的快速更新换代,点之记管理方式的更新与完善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的点之记可视化管理的新的点之记管理方式,该管理方式与传统点之记管理方式的区别在于凭借的载体不一样,其凭借移动式的数据采集平台可以更加直观的展示点之记信息并且可以实时采集控制点信息与管理点之记信息。基于Android的点之记可视化管理方式的实现是通过设计并实现一套基于Android的点之记可视化管理系统实现的,该系统利用Java语言,结合移动终端硬件配置与Android资源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1)运用Android系统自带的Shared Preferences存储与SQLite数据库实现了点之记数据的实时管理。(2)运用百度地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实现了用户自身位置信息的实时获取,并且用户位置可在地图上实时显示。(3)采用移动设备配置的摄像头完善点之记内容,为现有点之记内容中增加控制点远景与近景的图片,并且用户记录控制点远近图内容时可实时拍摄。(4)综合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和两步路户外助手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点位导航、轨迹记录与导肮、路线规划等功能。(5)将坐标转换公式以及图幅号计算公式程序化,在系统中实现各个不同坐标系下的坐标互相转换以及点之记所在图幅号的计算。(6)采用绘画板的形式实现了点位略图的实时绘制。为验证新的点之记管理方式的可行性,本文通过案例实践的方式将点之记可视化管理系统运用于点之记的全生命周期,包括控制点选点、采集控制点信息、绘制点之记、根据点之记寻找控制点等多个阶段。通过案例实践,点之记可视化管理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流畅、定位精确并且使用广泛,能够满足点之记使用者的一般需求,这也证明了基于Android的新的点之记管理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点之记的管理水平,因此具有一定的应用与实践价值。
何朝阳[8](2020)在《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监测预警是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监测是预警的基础,预警是监测的目的。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滑坡监测预警的方法技术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总体上,地理与地质结合不够紧密,监测预警模型很难充分考虑滑坡变形过程和成灾机理,难以取得较高的预警精度,研发的监测预警系统也难以满足数以万计隐患点实时监测预警的实战需求。已有的研究成果还难以有效地解决地质灾害“什么时间可能发生”、“力争实现提前3个小时预警”的任务。如何提高滑坡监测预警能力,我们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提高滑坡监测预警精度?如何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的监测预警中,构建一套可业务化大规模应用的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基于此,本论文系统总结作者近10年来在监测预警方面的实践成果,采用云计算与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滑坡监测预警云平台,整合与管理滑坡地质灾害演化全过程的各类资料,研发并行高效的多源异构监测数据汇聚平台,集成多源异构实时监测数据,形成天-空-地多元立体监测数据中心;综合分析2.1万余台(套)监测设备、超过1.26亿条监测数据的实测曲线,总结划分监测曲线类型,构建监测设备可靠度评价体系,研究滑坡过程预警模型及其实现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混合架构(B/S架构、C/S架构、移动App)的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地质与地理、空间与属性相结合的滑坡演化全过程一体化管理,利用计算机手段对滑坡实施全过程动态跟踪的“过程预警”,有效地提高了滑坡预警精度。本文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构建滑坡“过程预警”模型及其自动求解算法:结合变形速率、速率增量、改进切线角三个参数,构建基于滑坡变形演化过程的“过程预警”模型,从滑坡变形监测数据入手,划分监测曲线类型,研究滑坡变形演化阶段的自动识别理论及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滑坡全过程动态跟踪预警;(2)构建监测设备可靠度建立评价体系和多设备联动预警机制:通过动态对监测设备可靠度进行评价,结合联动预警机制,评价预警结论可信度,以提升监测预警的成功率,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识别滑坡的变形演化过程,实现自动、实时的“过程预警”,为预警模型的业务化、自动化运行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3)提出监测数据自动处理方法:研究实测监测数据的预处理方法,为计算机自动处理监测数据提供相关的算法。通过设置监测数据过滤器和采用拉依达准则实现对异常数据的初步过滤与粗差处理,再结合数据特征,分别采用移动平均法与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拟合,识别数据表现出来的变形趋势。基于监测数据曲线特征自动选择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为后续预警模型计算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提高预警精度;(4)构建实时高效的监测数据集成与共享统一管理平台:结合物联网、消息队列、负载均衡等技术,研究监测数据编码体系,提出一套基于MQTT协议的实时监测数据传输与集成方案,实现多源异构监测数据终端集成和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及汇集融合一体化管理,为监测预警提供实时数据保障;(5)构建基于策略的滑坡实时过程预警技术:从模型的计算、预警的发布与解除等方面,将滑坡预警的理论模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研发预警等级求解器,构建基于策略的预警模型通用计算框架,并从预警信息发布技术及发布策略方面进行总结,实现对滑坡的实时过程预警;(6)构建滑坡变形演化全过程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基于“天-空-地”滑坡多元立体观测技术,采用WebGL技术跨平台的三维数字地球,提供直观、真实的三维实景漫游平台,实现海量基础数据、实时监测数据、视频的集成管理与共享,也为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提供一个功能强大、数据丰富的三维展示平台,构建基于滑坡演化全过程的一体化数据管理体系和滑坡综合信息模型,为滑坡的专家预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7)研发混合架构体系的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综合集成上述研究成果,研究混合架构体系(B/S、C/S、移动端),基于微服务研发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各个架构系统密切配合,针对不同的功能需求,充分发挥各架构的优势,构建数据综合展示统一平台,为过程预警模型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实现滑坡监测预警的业务化运行,为滑坡的防治、应急、抢险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与预警信息服务。
李献忠[9](2019)在《CFD仿真技术在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中的集成应用研究及系统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距离引水工程往往具有供水线路长、交叉建筑物种类多、控制闸门分水口门多、流量大等特点,是一个复杂的大型长距离输水系统。长距离引水工程安全运行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运行调度管理过程中既要保证工程运行安全,又要保证供水目标。目前,在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过程中,往往仅通过监测数据整理分析以及日常人工巡检发现问题,未对其运行调度过程中的局部建筑物进行仿真分析,存在突发应急响应时效性差、风险预判难度大等问题。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CFD仿真技术、BIM+Web GIS等技术不断发展,为运行调度管理提供了一种更加扎实的技术基础和先进的解决思路,通过对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调度过程局部建筑物进行仿真分析,优化调度方案,为长距离引水工程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本文通过对CFD仿真与运行调度管理系统集成实现原理进行研究,同时结合BIM+Web GIS技术,开发了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系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CFD仿真技术与BIM+Web GIS技术在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中的应用。首先从长距离引水工程的运行调度管理内容、存在问题两个方面对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进行阐述;其次针对存在问题对CFD仿真技术在运行调度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BIM+Web GIS技术在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2)研究了集成BIM+Web GIS的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可视化平台搭建实现方法。首先对Cesium平台实现机理进行介绍,包括Cesium架构、关键类、场景信息绘制与渲染流程;其次对GIS地形影像加载、BIM模型格式转化与加载以及基于模型的信息关联交互方法进行了研究,实现了运行调度管理可视化平台搭建。(3)实现了CFD仿真技术在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系统中的集成。首先通过对CFD仿真软件的二次开发原理进行研究,为CFD仿真与系统集成奠定基础;其次对CFD仿真技术在运行调度管理系统的集成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CFD仿真与运行调度管理系统耦合的技术框架;最后对CFD仿真与运行调度管理系统的耦合流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CFD仿真分析在系统中的实现方法。(4)以上述几点研究为基础,将CFD仿真、BIM、Web GIS与Web Socket等技术应用集成到运行调度管理系统中,在B/S架构下开发了集成CFD仿真等技术的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平台。
褚栋[10](2019)在《夹岩面板堆石坝施工一体化量测与数字大坝系统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施工仓面测量和填筑质量控制是堆石坝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常用的施工测量手段存在工作效率低、数据管理方式落后的弊端,如何消除以上弊端,提高施工仓面测量效率以及实现测量数据的数字化管理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夹岩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包括多个分区,填筑质量要求高,且建设过程中涉及到众多动静态信息,如何把这些信息进行综合集成与数字化归档,进而为大坝填筑质量控制,以及工程建设管理等提供信息支持,也是工程建设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本文结合夹岩水利枢纽面板堆石坝工程实际,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针对传统堆石坝施工仓面测量工作存在的工作效率低、数据管理手段落后的弊端,研制开发了基于实时动态差分(Real-time Kinematic,RTK)技术的堆石坝施工仓面手持式一体化测量系统。该系统将传统的手工方式改成全流程数字化,实现了对堆石坝施工仓面的开仓边界-压实高程/压实厚度-收方边界-压实方量的一体化测量,提高了施工开仓、压实高程及厚度、压实工程量等测算的效率。此外,应用此系统还可以对施工单元进行第三方校核测量,对施工压实工程量的核算起到了辅助作用,有效提升了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2)以CCV作为夹岩水利枢纽面板堆石坝料的压实质量监测指标,建立了不同分区的压实监测指标CCV与坝料压实质量(干密度)的关系。该指标在夹岩面板堆石坝各分区可应用性较好,实现了对夹岩面板堆石坝料压实质量(干密度)的快速评估,为夹岩大坝填筑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3)结合夹岩水库面板堆石坝工程,开展数字大坝应用研究,将大坝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工程枢纽布置、质量信息、进度信息和安全监测信息等进行动态采集,构建大坝综合数字信息平台和三维虚拟模型。在虚拟的“数字大坝”环境下,实现各种工程信息的集成化、可视化管理和数字化归档,为工程决策与管理、大坝安全运行与健康诊断等提供信息支撑和分析平台。
二、一种基于COM的数字高程模型可视化管理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基于COM的数字高程模型可视化管理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综采工作面煤层结构及煤质预测三维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克里金插值算研究现状 |
1.2.2 三维建模及可视化研究现状 |
1.2.3 煤质预测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架构 |
2 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空间插值算法 |
2.1.1 反距离加权法(IDW) |
2.1.2 自然邻域法 |
2.1.3 克里金插值法 |
2.2 优化算法 |
2.2.1 遗传算法 |
2.2.2 蚁群算法 |
2.2.3 粒子群算法 |
2.3 地质三维建模理论模型 |
2.3.1 面模型 |
2.3.2 体模型 |
2.3.3 混合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UPSO-Kriging算法的工作面高程插值及建模研究 |
3.1 克里金插值步骤 |
3.2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UPSO)方法的变差函数参数优化 |
3.2.1 自适应粒子群(UPSO)算法 |
3.2.2 算法测试与分析 |
3.2.3 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优化变差函数参数 |
3.3 基于UPSO-Kriging方法的工作面高程插值模型建立 |
3.3.1 数据准备与预处理 |
3.3.2 综采工作面高程插值建模步骤 |
3.3.3 实验结果分析 |
3.4 空间数据模型建立 |
3.4.1 数字高程模型 |
3.4.2 基于DEM的空间数据模型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MC-Gird法的工作面煤质核心指标估算模型研究 |
4.1 煤质估算核心指标分析 |
4.1.1 核心指标描述 |
4.1.2 预测经验公式 |
4.2 基于MC-Gird法的煤质核心指标估算模型建立 |
4.2.1 理论方法阐述 |
4.2.2 基于蒙特卡洛优化方格网法的体积建模计算 |
4.3 实验验证与分析 |
4.3.1 数据准备 |
4.3.2 实验验证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综采工作面煤层结构及煤质预测三维可视化实现 |
5.1 系统设计 |
5.1.1 架构设计 |
5.1.2 数据表设计 |
5.1.3 系统功能设计 |
5.2 开发环境及关键技术 |
5.2.1 开发及运行环境 |
5.2.2 关键技术 |
5.3 系统实现 |
5.3.1 数据管理实现 |
5.3.2 预测分析模块实现 |
5.3.3 图形绘制管理模块 |
5.3.4 报表处理模块实现 |
5.3.5 系统维护模块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基于BIM的地下管网综合运维管理平台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创新点 |
1.4.3 论文技术路线 |
2 地下管网运维管理平台相关技术 |
2.1 BIM技术 |
2.1.1 BIM技术特点 |
2.1.2 BIM软件 |
2.1.3 BIM技术应用于地下管网运维管理的优势 |
2.2 BIM模型轻量化过程 |
2.2.1 BIM模型轻量化应用思路 |
2.2.2 BIM模型轻量化引擎 |
2.3 数据库技术 |
2.3.1 MySQL数据库 |
2.3.2 Mybatis持久层框架 |
2.3.3 数据库执行过程 |
2.4 地下管网运维IOT物联感知技术 |
2.4.1 无线感知基本原理 |
2.4.2 实时数据传输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3 地下管网运维管理平台总体设计 |
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2 系统设计要求及原则 |
3.2.1 系统设计目标 |
3.2.2 系统设计原则 |
3.2.3 平台开发技术路线 |
3.3 数据库设计 |
3.3.1 数据采集入库和更新 |
3.3.2 管网属性数据表 |
3.3.3 运维管理活动数据 |
3.4 系统架构 |
3.5 本章小结 |
4 地下管网综合运维管理平台开发过程 |
4.1 数据处理 |
4.1.1 BIM数据的处理 |
4.1.2 轻量化数据获取过程 |
4.1.3 BIM数据和维护管理数据的连接 |
4.2 运维平台总体功能设计 |
4.2.1 总体功能描述 |
4.2.2 系统框架选择 |
4.2.3 平台基本界面 |
4.3 平台基础管理 |
4.3.1 用户管理 |
4.3.2 组织管理 |
4.3.3 安全管理 |
4.4 可视化管理系统 |
4.5 管网专业分析系统 |
4.6 检修管理系统 |
4.6.1 巡检活动管理 |
4.6.2 维修活动管理 |
4.6.3 统计分析 |
4.7 设备运行管理系统 |
4.7.1 地下管网设备运行管理系统架构体系 |
4.7.2 数据监测内容和指标确定 |
4.7.3 监测点布置位置确定 |
4.7.4 测点异常值处理 |
4.7.5 告警设置 |
4.8 本章小结 |
5 工程案例及应用场景分析 |
5.1 BIM模型的构建 |
5.1.1 项目概况 |
5.1.2 BIM模型处理 |
5.2 平台基础功能应用 |
5.2.1 平台基础管理 |
5.2.2 可视化管理 |
5.3 平台专业功能应用 |
5.3.1 管网专业性分析 |
5.3.2 管网检修 |
5.3.3 数据监测和智能预警 |
5.4 对比分析 |
5.4.1 专业分析可视性 |
5.4.2 施工状态联动性 |
5.4.3 对比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维修反馈功能数据库设计程序代码 |
附录B 巡检任务派发JSP程序代码 |
附录C 管网流向分析功能JS程序代码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信号BIM运维可视化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和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铁路信号运维系统现状 |
1.2.2 BIM技术发展现状 |
1.2.3 BIM运维应用的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可视化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BIM技术概述 |
2.2 HTML5 规范 |
2.3 WebGL渲染技术 |
2.4 三维模型重构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3 信号设备BIM模型及其轻量化 |
3.1 信号设备BIM模型设计 |
3.2 信号设备BIM模型轻量化 |
3.2.1 三维网格模型简化 |
3.2.2 Revit模型格式轻量化 |
3.3 BIM模型轻量化 |
3.3.1 三维网格模型轻量化 |
3.3.2 Revit模型格式轻量化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WebGL引擎的信号设备可视化 |
4.1 模型渲染 |
4.2 模型拾取交互 |
4.3 BIM+GIS地图场景可视化 |
4.3.1 BIM与 GIS异构数据融合 |
4.3.2 LOD轻量化渲染 |
4.4 三维场景实现与测试 |
4.4.1 轻量化显示 |
4.4.2 三维模型交互 |
4.4.3 室外地图场景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BIM可视化技术在信号运维中的应用 |
5.1 信号运维系统概述 |
5.2 基于BIM技术的信号设备管理 |
5.2.1 模块功能 |
5.2.2 信号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
5.2.3 维修作业管理 |
5.2.4 道岔信息管理 |
5.3 动态数据监测的可视化管理 |
5.3.1 模块功能 |
5.3.2 设备状态三维监测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文章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排水管网多尺度几何语义建模及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排水管网研究现状 |
1.2.2 管网可视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排水管网分析及数据模型 |
2.1 排水管网分析 |
2.1.1 排水管网系统及其特点 |
2.1.2 排水管网语义模型 |
2.2 排水管网多细节层次数据模型 |
2.2.1 细节层次模型 |
2.2.2 CityGML多细节层次模型 |
2.2.3 排水管网多细节层次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排水管网多尺度几何语义建模 |
3.1 排水管网隐式表达与显式表达 |
3.1.1 隐式表达 |
3.1.2 显式表达 |
3.2 排水管网要素多尺度符号化建模 |
3.2.1 管点多尺度符号化建模 |
3.2.2 管线多尺度符号化建模 |
3.3 排水管网建筑要素多尺度重建 |
3.3.1 排水管网建筑要素多尺度建模 |
3.3.2 排水管网建筑要素BIM模型与3D GIS集成 |
3.3.3 排水管网建筑要素三维瓦片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排水管网多尺度几何语义模型集成可视化 |
4.1 排水管网多尺度集成可视化 |
4.1.1 排水管网集成可视化 |
4.1.2 视距相关的多尺度排水管网场景连贯可视化 |
4.2 不同尺度排水管网几何语义模型应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室内外三维实景地图集成原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 |
2.1 三维模型构建方法 |
2.1.1 二维数据重构三维模型 |
2.1.2 三维激光扫描建模 |
2.1.3 DEM构建三维模型 |
2.1.4 CGA语言构建三维模型 |
2.1.5 倾斜摄影测量构建三维模型 |
2.2 三维模型可视化平台 |
2.2.1 Skyline Globe三维平台 |
2.2.2 Arc GIS三维平台 |
2.2.3 GooleEarth三维平台 |
2.2.4 Super Map三维平台 |
2.2.5 Cesium三维平台 |
2.2.6 其他三维平台 |
2.3 室内地图 |
2.3.1 室内楼层图 |
2.3.2 室内全景图 |
3 GIS与BIM数据整合研究 |
3.1 GIS与WebGIS |
3.1.1 GIS与WebGIS简介 |
3.1.2 GIS数据特征 |
3.1.3 GityGML标准 |
3.2 BIM |
3.2.1 BIM模型 |
3.2.2 IFC数据标准 |
3.3 GIS与BIM整合研究 |
3.3.1 GIS与BIM对比 |
3.3.2 倾斜摄影测量与BIM整合 |
3.3.3 基于WebGL的GIS与BIM整合 |
4 室内外三维实景地图构建 |
4.1 室外三维模型 |
4.1.1 倾斜摄影测量建模 |
4.1.2 BIM构建 |
4.2 GIS与BIM三维数据整合 |
4.3 室内地图 |
4.3.1 室内楼层图 |
4.3.2 室内全景图 |
5 室内外三维实景地图集成 |
5.1 总体设计 |
5.1.1 系统架构 |
5.1.2 功能模块 |
5.2 功能实现 |
5.2.1 地图浏览 |
5.2.2 属性查询 |
5.2.3 空间分析 |
5.2.4 其他功能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输电线路测量中传统技术与新兴技术的研究与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输电线路发展现状 |
1.2.2 输电线路测量技术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文章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输电线路测量技术方法 |
2.1 卫星定位测量技术 |
2.1.1 静态卫星定位测量 |
2.1.2 RTK卫星定位测量 |
2.2 摄影测量技术 |
2.3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 |
第三章 景德镇浮梁中岭风电35kV集电线路工程 |
3.1 景德镇浮梁中岭风电35kV集电线路项目概述 |
3.1.1 项目概况 |
3.1.2 工作内容 |
3.1.3 执行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
3.2 RTK卫星定位测量方法作业流程 |
3.2.1 首级控制网布设 |
3.2.2 定线测量 |
3.2.3 平断面测量 |
3.2.4 内业处理 |
3.3 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方法作业流程 |
3.3.1 航带设计 |
3.3.2 像控点布设 |
3.3.3 数据处理流程 |
第四章 RTK卫星定位方法与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方法对比 |
4.1 工作效率对比 |
4.2 数据精度对比 |
4.3 RTK卫星定位测量方法与无人机搭载雷达方法优劣势对比 |
4.4 无人机搭载雷达技术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基于Android的点之记可视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点之记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技术路线图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点之记可视化管理系统相关技术与理论 |
2.1 Android平台 |
2.1.1 Android体系结构 |
2.1.2 Android平台优势 |
2.1.3 Android程序构成 |
2.1.4 Android移动设备定位信号源 |
2.2 系统功能所涉及到的理论 |
2.2.1 图幅号计算 |
2.2.2 坐标转换 |
2.3 系统关键技术 |
2.3.1 地图服务 |
2.3.2 位置服务 |
2.3.3 图形图像处理 |
2.3.4 多媒体应用 |
2.3.5 数据储存 |
2.4 系统内部衔接技术 |
2.5 开发语言与软件的选择 |
2.5.1 开发语言的选择 |
2.5.2 开发软件的选择 |
2.6 规范化电子点之记内容建议 |
2.7 章节总结 |
第三章 点之记可视化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功能需求 |
3.1.2 非功能需求 |
3.2 系统结构设计 |
3.3 界面设计 |
3.4 业务流程设计 |
3.5 章节总结 |
第四章 点之记可视化管理系统功能实现 |
4.1 前期准备 |
4.1.1 开发环境的搭建 |
4.1.2 百度地图API |
4.2 软件功能的实现 |
4.2.1 系统登录 |
4.2.2 点位记录 |
4.2.3 图幅号计算 |
4.2.4 定位当前位置 |
4.2.5 点位导航与轨迹记录 |
4.2.6 坐标转换 |
4.2.7 点之记表格 |
4.3 章节总结 |
第五章 点之记可视化管理系统案例应用 |
5.1 选定案例 |
5.1.1 案例依托工程的概况 |
5.1.2 案例中控制点布设情况 |
5.1.3 已有控制点成果 |
5.1.4 案例中现有点之记管理情况 |
5.2 采用点之记可视化管理系统进行案例应用 |
5.2.1 角色选择 |
5.3 章节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监测预警模型研究 |
1.2.2 滑坡位移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1.2.3 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
1.2.4 滑坡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
1.2.5 混合架构在监测预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1.3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滑坡监测预警方法研究 |
1.4.2 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1.4.3 基于WebGL技术的三维数字地球的研究 |
1.4.4 混合架构体系的滑坡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
1.5 研究路线 |
1.6 本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基于变形演化过程的滑坡预警技术 |
2.1 概述 |
2.2 滑坡变形演化过程的一般特征 |
2.3 基于变形过程的滑坡预警模型 |
2.4 滑坡变形演化阶段自动识别 |
2.4.1 改进切线角自动求解方法 |
2.4.1.1 改进切线角模型 |
2.4.1.2 离散小波变换提取曲线特征 |
2.4.2 常见监测曲线类型与识别 |
2.4.2.1 平稳型(T11) |
2.4.2.2 稳定型(T21) |
2.4.2.3 震荡型(T22) |
2.4.2.4 递增型(T31) |
2.4.2.5 指数型(T32) |
2.4.2.6 突变型(T33) |
2.5 多设备联动预警机制 |
2.5.1 监测设备分组 |
2.5.2 监测设备可靠度动态评价体系TRIP |
2.5.3 预警结论可信度 |
2.5.4 联动预警案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滑坡监测数据自动处理方法 |
3.1 异常数据自动处理 |
3.1.1 监测数据过滤器 |
3.1.2 异常数据处理方法 |
3.1.2.1 粗差数据的处理 |
3.1.2.2 雨量监测数据常见问题 |
3.2 监测数据的拟合处理 |
3.2.1 移动平均法 |
3.2.2 最小二乘法 |
3.3 数据处理方法适用范围研究 |
3.3.1 数据消噪处理 |
3.3.2 仪器误差处理 |
3.3.3 滑坡失稳阶段的数据处理 |
3.4 监测数据等时间间隔处理 |
3.4.1 状态量数据 |
3.4.2 累积量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滑坡监测数据实时集成与共享技术 |
4.1 高可靠数据集成与共享技术 |
4.1.1 高级消息队列协议(AMQP) |
4.1.2 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 |
4.1.3 高并发下的高可靠数据分发与共享 |
4.2 基于MQTT协议的多源异构监测数据实时集成技术 |
4.2.1 两种数据集成技术 |
4.2.1.1 基于ETL模式的批处理集成 |
4.2.1.2 基于MQTT协议的流处理集成 |
4.2.2 基于MQTT协议的数据集成体系 |
4.2.2.1 数据流模型 |
4.2.2.2 负载均衡中的会话保持 |
4.3 海量数据存取优化方案 |
4.3.1 分词技术 |
4.3.2 倒排索引 |
4.3.3 海量数据存取优化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策略的滑坡实时过程预警技术 |
5.1 基于策略的预警模型计算框架 |
5.1.1 预警计算流程 |
5.1.2 预警模型管理 |
5.1.3 通用模型计算框架研究 |
5.1.4 预警等级求解器的设计与实现 |
5.1.4.1 求解器计算流程 |
5.1.4.2 多线程预警技术 |
5.1.5 过程预警成果展示 |
5.2 预警的发布与解除 |
5.2.1 预警信息自动发布技术 |
5.2.2 预警信息发送规则 |
5.2.3 预警信息解除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滑坡综合数据一体化管理技术 |
6.1 滑坡空间数据集成体系研究 |
6.1.1 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预处理 |
6.1.2 空间数据库的选择 |
6.1.3 空间数据服务平台 |
6.1.4 空间数据集成体系 |
6.2 基于WebGL技术的三维数字地球 |
6.2.1 WebGL技术 |
6.2.2 三维平台的选择 |
6.2.3 三维模型高精度集成技术 |
6.2.4 三维数字地球应用效果 |
6.3 基于国标的视频设备集成体系 |
6.3.1 数据传输协议 |
6.3.2 视频监控统一管理平台 |
6.3.2.1 平台架构设计 |
6.3.2.2 视频设备编码规则 |
6.3.2.3 统一视频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
6.4 天-空-地一体化数据管理体系 |
6.4.1 空间数据 |
6.4.2 属性数据 |
6.4.3 非结构化数据 |
6.4.4 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混合架构体系的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
7.1 概述 |
7.2 需求分析 |
7.3 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
7.4 数据结构体系 |
7.5 云服务基础平台设计 |
7.5.1 SOA与 JWT |
7.5.2 系统架构 |
7.6 混合架构体系 |
7.6.1 B/S架构网页端 |
7.6.1.1 系统演示主界面 |
7.6.1.2 天-空-地一体化数据管理 |
7.6.1.3 监测数据分析 |
7.6.1.4 滑坡过程预警分析 |
7.6.2 C/S架构客户端 |
7.6.2.1 演示模式 |
7.6.2.2 空间数据管理 |
7.6.2.3 监测预警信息管理 |
7.6.2.4 后台服务监控 |
7.6.3 移动端App |
7.6.3.1 概述 |
7.6.3.2 功能架构设计 |
7.6.3.3 移动端开发相关技术 |
7.6.3.4 主要功能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系统应用案例 |
8.1 预警案例 |
8.2 预警流程时间因素分析 |
8.3 黑方台滑坡监测预警 |
8.3.1 概述 |
8.3.2 党川7号滑坡预警过程 |
8.4 兴义龙井村9组岩质滑坡监测预警 |
8.4.1 概述 |
8.4.2 监测点布置 |
8.4.3 系统应用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A.1 全文公式索引 |
A.2 全文图索引 |
A.3 全文表索引 |
(9)CFD仿真技术在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中的集成应用研究及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现状 |
1.2.2 长距离引水工程水力特性CFD仿真研究现状 |
1.2.3 水力特性与运行调度管理间的关系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的关键技术应用 |
2.1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及存在问题 |
2.1.1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内容 |
2.1.2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存在问题 |
2.2 CFD仿真技术在运行调度管理中的应用 |
2.3 BIM+WebGIS技术在运行调度管理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系统开发关键技术实现方法研究 |
3.1 BIM+WebGIS可视化平台搭建实现方法 |
3.1.1 Cesium实现机理 |
3.1.2 地形与影像加载 |
3.1.3 模型格式转化与加载 |
3.1.4 基于模型的信息关联交互方法 |
3.2 CFD分析相关软件二次开发 |
3.2.1 基于Gambit二次开发的网格剖分 |
3.2.2 基于Fluent二次开发的自动分析 |
3.2.3 基于Tecplot二次开发结果后处理 |
3.3 CFD仿真在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系统中的技术集成 |
3.3.1 CFD仿真与运行调度管理系统耦合的技术框架 |
3.3.2 CFD仿真技术在运行调度管理系统中的集成方法 |
3.3.3 CFD仿真在运行调度管理系统中的耦合流程 |
3.4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系统数据交互技术 |
3.4.1 基于WebSocket的前后台数据交互技术 |
3.4.2 基于WebSocket技术的数据传输原理 |
3.4.3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实时传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
4.1 系统开发目标与原则 |
4.1.1 开发目标 |
4.1.2 开发原则 |
4.2 系统开发工具与总体架构 |
4.2.1 系统开发工具 |
4.2.2 系统总体架构 |
4.3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系统功能设计与应用 |
4.3.1 BIM+WebGIS 可视化管理 |
4.3.2 运行调度管理 |
4.3.3 CFD仿真分析管理 |
4.3.4 数据分析与管理 |
4.3.5 工程运行安全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夹岩面板堆石坝施工一体化量测与数字大坝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堆石坝施工仓面测量方面 |
1.2.2 堆石坝料压实质量实时监测方面 |
1.2.3 数字大坝系统研究方面 |
1.3 夹岩面板堆石坝工程概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堆石坝施工仓面一体化测量系统研制及应用 |
2.1 引言 |
2.2 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
2.2.1 系统总体结构 |
2.2.2 系统功能设计 |
2.2.3 基于空间插值的压实工程量计算 |
2.3 系统应用流程 |
2.4 工程应用 |
2.4.1 一体化量测应用 |
2.4.2 第三方校核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时压实监测指标在夹岩工程的应用分析 |
3.1 引言 |
3.2 夹岩面板堆石坝压实质量实时监测方法 |
3.2.1 堆石坝料压实质量实时监测指标 |
3.2.2 堆石坝料压实监测方案 |
3.3 堆石坝全仓面压实质量评估方法 |
3.3.1 施工全仓面压实质量评估模型的建立 |
3.3.2 堆石坝料全仓面压实质量快速评估步骤 |
3.4 工程应用分析 |
3.4.1 夹岩大坝各分区压实质量评估模型及评估标准 |
3.4.2 监控仓面异常数据的处理 |
3.4.3 堆石坝料压实质量评估成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夹岩面板堆石坝数字大坝系统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夹岩数字大坝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4.2.1 系统总体结构 |
4.2.2 系统主要功能 |
4.3 面向移动端的大坝碾压过程实时监控的技术实现 |
4.4 夹岩数字大坝各子系统应用情况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本文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一种基于COM的数字高程模型可视化管理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综采工作面煤层结构及煤质预测三维可视化研究[D]. 许慧.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2]基于BIM的地下管网综合运维管理平台开发研究[D]. 夏松林. 烟台大学, 2021(11)
- [3]信号BIM运维可视化技术应用研究[D]. 任晨宇.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4]排水管网多尺度几何语义建模及可视化研究[D]. 杜永良.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5]室内外三维实景地图集成原型系统研究[D]. 张一帆.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6]输电线路测量中传统技术与新兴技术的研究与讨论[D]. 魏作文.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3)
- [7]基于Android的点之记可视化管理研究[D]. 文言.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何朝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CFD仿真技术在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调度管理中的集成应用研究及系统开发[D]. 李献忠. 天津大学, 2019(01)
- [10]夹岩面板堆石坝施工一体化量测与数字大坝系统应用研究[D]. 褚栋. 天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