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又一个科普春天扑面而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两会随记(论文文献综述)
冯译萱[1](2021)在《阿城论》文中指出谈及“寻根”,阿城似乎成为一枚标志符号,而这一成就的高峰,却一叶障目般消弭了其多元的意义。众所周知,阿城的相关研究几乎是伴随着《棋王》的横空出世而渐入高潮,一直延续至今。然而,除杨肖着有一本《阿城论》的专着外,大部分均为评论文章、硕士论文,至今未有以阿城为对象的博士研究论文。通过对此前的研究文论进行梳理,可以明显发觉,学者们对阿城的创作研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存有许多空白和不足。例如,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多集中于早期的小说,而忽视了后期影视剧本、艺术对谈、学术着作等,如古代造型学研究《洛书河图》《昙曜五窟》。还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阿城发表于期刊杂志的零散文字的考察,如本人认为对其创作研究极为重要的一篇影视评论《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导致了对创作者观念的部分误读,为此,本文也将担当起对阿城进一步完整而立体化研究的使命。本文以阿城至今发表的文本作品、访谈演讲为基础,补充以阿城于八十年代初发表的部分零散文字,对以往研究打捞梳理,在其经历、思想、文字间,勾连环环相扣的趋同内涵,构造出作家本身创造性、传承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质。通过阿城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间的互渗交融,观照其文本丰富的艺术素养,并通过对其文论思想的考察,说明他对传统的执着,根源意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守卫,是对文化得以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开拓,为了尽可能对阿城做出较为完整、全面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了四大章节。第一章意在探究阿城的文化观念,对其创作做纵向的历史梳理。通过梳理阿城的人生轨迹和经历,从家庭背景、到成长中汲取的知识结构、从知青经验到美国生活,展现阿城文化思想的形成,理解他始终以文化为母题的创作。同时通过辨析阿城与“寻根文学”的纠葛,说明阿城创作的心理机制:他所主张的文化“寻根”,在历史语境中实则是变革现实的理想,带有守卫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其他寻根作家予以对比,更可挖掘他内在文化精神的“底气”。从阿城映照现实的文化观,我们可有理由引申至否定《棋王》是一部道家文化之作;思考其创作观,更可明确小说中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自然主义”创作特质。第二章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之艺术方式间的勾连转化,遵循着不同艺术的某些共同规律,阿城在小说中将美术的感知、笔法、审美蕴化为语言的表现工具;通过四字组合、标点符号、休止等手法构建强烈的节奏,通过重复、叠音、对仗的手法显现诗歌般的旋律;并将电影的蒙太奇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声画合一的手法融会贯通到文字的书写,使其文字练就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质。第三章内容,主要对阿城小说的艺术特征做以提纲挈领的分析,从新笔记文体、“古”化的语言风格、诗意的叙事表现予以深入研究,在重顾传统文学范式的同时,说明其创作是对深化“中国特色”文学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有益尝试。第四章则对阿城迄今为止的文论话语深入分析,探讨其始终秉持的“自由观”——是制约的自由与同情的自由,即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仁者”的自由。同时理解阿城对“巫”文化的热忱,乃至成为他对艺术、文学、乃至传统文化谱系认知理论的一脉重要来源。试图说明阿城对多样性文化的“自觉内化”:对传统的追根溯源,对知识结构的差异强调,甚至对渐近失落的原儒文化、萨满文化的打捞,无一不证明着对渐近消逝的文化的寻回,贯穿其思想的内在理路。
吴声白[2](2019)在《惶惑的少年 ——沃尔夫冈·赫恩多尔夫《契克》中的青春主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春成长主题”与德国近现代文学史珠璧交辉,相得益彰。诸多以“青春成长”为主题的作家早已蜚声德语文学界。研究赫恩多尔夫的青春成长小说不仅可间接理解德国近现代文学史的生成,而且可直接洞察德国青春成长小说的嬗变轨迹。德国成长小说的研究业已发展成为德国日耳曼语言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青春成长”始终是必不可少的重点探讨主题。本论文在文学文本解读理论研究的框架下,首先斟酌理论框架,重点使用了“正态分布”定理新理论;其次依托“正态分布”定理新视角,紧密结合其他研究方法;再次汇聚几种文本解读研究方法全力支撑一个文本主题;最后较为完整地从小说文本中遴选出恰当的人物、语言等新素材来烘托、佐证小说的主题思想。本论文主要研究的问题:以年轻人渐入社会时的青春成长经历作为研究主题,并以《契克》为案例,凸显年轻主人公成长道路上的“烦恼”遭遇,从而探讨“烦恼”的社会教育意义,启发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年轻人的成长。小说《契克》在2011年同时获得“德国青少年文学奖”和“克莱门斯·布伦塔诺奖”;在2012年荣膺“汉斯·法拉达奖”。德国青少年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专家成员对赫恩多尔夫的小说《契克》作过精辟分析,一致对该作品赞赏有加。他们推举《契克》获奖的理由是:世人耳熟能详的瓦拉几亚地区真实存在。两位十四岁少年正在旅途中,出于不同的缘由,两人均是班级边缘人。契克,本名安德雷耶·驰卡乔夫:一位俄罗斯移民,天资聪颖,课堂上默默无闻,时常喝得酩酊大醉来上学。没有绰号昵称的麦克·柯林根博格:其父是个濒临破产的商人,在外包养小情妇;其母酗酒成疾,不时需赴戒酒中心,心绪稳定之际爱好打网球。作者以自我敏锐的视角,选择青春成长主题作为创作主线,故事情节成功糅合掺杂了作者赫恩多尔夫的童年读物情结。《契克》之所以能在诸多青春小说中脱颖而出,异军突起,小说的根本特色在于:风趣动人的对话、无须改编可直接拍摄影片的小说结局、与当代青少年相贴切的叙事语气口吻以及贯穿全文的绝妙情节设置。本论文共分五个章节:引言部分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近况,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并较为翔实地介绍了德国文坛新锐沃尔夫冈·赫恩多尔夫。本论文第三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以青春成长小说的典范之作《契克》为案例,分析文本两大主人公麦克与契克的青春成长历程。第四章旨在管窥《契克》与青年读者的关联度,从作品与青年读者之间的精神链接、作品的生命力及其接收情况以及作品在课堂上的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加以展开。最后一章结语处,全方位阐述总结该小说的“正态分布”特色以及作家的文字能量。
沈金[3](2018)在《1990年代以来流行文学的经典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9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社会进入转型期。文学的故有格局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景象,此时的流行文学在文学场域内有着充分的体现。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和流行文学地位的凸显,人们对传统文学经典的评判标准产生了质疑,并试图打破这种研究方式,找到更全面、多方位的评判方法。同时开始认识到“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的美学理念和一些政治倾向不再是评判一部文学经典的绝对、唯一标准,文学经典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制衡,需要不断被传播、接受、评价和认可的动态经典化过程。流行文学的繁盛除了得益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传媒的传播速度外,与读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读者是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流行的最终决定者。流行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读者眼中的经典,因此“民选”是流行文学经典化的主要建构方式,问卷调查及小说排行榜无疑是获取“民选”结果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五年为节点,搜集、整理了虚构类的流行作品榜单情况,以及月榜榜单畅销作品的累计上榜数。以此研究榜单中持续流行和反复流行的文学作品的规律。首先探讨流行文学生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人们对流行文学的认识仍旧停留在它的最初形态上,将其定位于言情与武侠。忽视了在历史化进程中流行文学实际存在于各个时期,并在不同的题材上均有所体现。本文在界定流行文学,分析其内在特质的同时,按读者群体与内容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厘清流行文学与通俗文学、网络文学、严肃文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经典和经典化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同时从时间、市场、审美维度进行多方位探究。然后选取流行榜单中的部分文学作品,以内外部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流行文学中的经典的原因,以及其所具备的流行性与文学性。并探究影响和制约流行文学经典化走向的诸多因素,以生产模式、营销模式为例。除此之外,部分已存在于我们传统认知中的经典的“回潮”现象,体现出了在市场化经管模式,以及大众传媒的再创造、再传播下,使其与当今时代、接受群体的阅读趣味相融合,完成了文学的再经典化。最后探究在当代语境下流行文学经典化的文学史意义,我们通常阅读文学史都经过编撰者的筛选,和后人避轻就重的选择性描述。但流行文学史应当记录在某阶段的读者群体中进行广泛传播并引发“热”效应的作家作品,应基于史实,如实描述。并在指出流行文学经典化限度的同时,对其进行理性思考,如避免审美单一化,规避同质化文本等。
刘春[4](2013)在《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迅猛,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组织发展的研究也成为了学术热点。可是,以往国史领域却缺乏对这一问题大跨度、系统的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社会组织历史发展进行总结研究,以期从中发现规律,从而为有效应对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态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论文共五章二十节,另有导论、结束语和大事年表。主要内容如下:导论概括介绍了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概况,从基础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状与对策研究三个方面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加以展望。第一章旧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与新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概况介绍了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社会组织概况和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法规,通过审批登记、整顿改造、解散取缔的不同方式对社会组织加以清理整顿。在此基础上,从新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格局、主要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对建国初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及历史作用加以阐述。第二章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组织的曲折发展。这一时期,社会组织的发展经历了50年代中后期社会组织的继续发展、60年代初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活跃和“文革”中社会组织的严重破坏和整顿。在历史进程的描述中,分析了社会组织曲折发展的原因、主要特征及历史影响。第三章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的兴起。在改革开放推动下,社会组织全面恢复,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学术类社会组织逐步恢复并得到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领域涌现出形形色色的社会组织、各种基金会迅速发育和生长。同时,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进行了规范、整顿,社会组织的依法登记,并连续两次清理整顿,整顿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这一时期,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初步形成,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作用变化。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了社会组织的新发展,社会团体总体平稳增长、民办非企业单位兴起并被纳入统一登记管理体制、基金会迎来了发展新时代、“草根”组织破土生长,社会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存在诸多问题,国家及时对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加强了社会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正式形成。第五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时期。新形势下的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与重要作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围绕构建中国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国家把建设现代组织体制作为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促进社会组织整体健康发展,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结束语: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对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社会组织未来发展加以展望,从国家层面、建设现代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方面、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方面三个方面对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提出对策建议。
周国清[5](2013)在《文学编辑家秦兆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人民文学》(1949-1957)和《当代》(1979-1994)从事编辑工作达20余年的编辑家秦兆阳是当代文学史研究不可跨越的典型个案。从作为编辑家、作家和文学批评家的身份角色和个体命运出发,将其置于社会文化发展的整体脉络之中,考量文学发展中编辑角色的创造性作用,分析编辑活动对文学生态优化与文学秩序维护的特有功能,能揭示出中国当代文坛在其政治、文化环境下的“话语场”:其中包含着文学与政治、主流意识形态与“创作异类”、编辑行为的文学干预与社会政治的文学控制等各方面的复杂关系,透现诸多复杂的文化信息;对探寻编辑活动在组织与引导文学生产,调控与把握文学消费,发现文学新生力量,开发文学可能性并实现其现实性转化等方面作用的新视域,寻求编辑主体、编辑活动和文学发展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另一角度思考特定时期的文学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秦兆阳具有传统知识分子的个性气质,更具有文学编辑家的启蒙精神。他本真自我的真实展现、自由精神的个性彰显、民间立场的合理表达,构建的编辑主体精神,无不书写了一个主体意识鲜明且个性丰满的文学编辑家形象。但秦兆阳的身份悖论显而易见,作为交织于传统与现代、政治规约与艺术自律之间的知识分子,其个体文化人格不可能不遭遇某种程度的分裂。秦兆阳的文学编辑生涯,为社会文化规约与文学艺术性之间的博弈,作出了生动的诠释。秦兆阳身份的矛盾和痛苦是深层次的、隐在的。在社会的狂飙突进和政治的风暴面前,在历史的荣光与色彩面前,秦兆阳始终忠于自己的信仰,他歌颂生活,也直面尴尬,追求人民愿望和历史真实的表达,通过现实性、战斗性、开放性的现实主义理论和办刊追求,塑造了期刊的编辑理性。这种理性意识,是文化力量对秦兆阳身份的塑造。秦兆阳编辑身份的认同过程,正是在个体与政治激情和时代幻象的博弈之中,即在作家、编辑家和文学批评家三重角色的互动、整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其文化人格的一种综合、复杂的表现形式。编辑所需的文化精神凸显了时代文学的美学走向。秦兆阳始终强调多样性的文学形式,鼓励多元的艺术风格,突出作品的实际生活意义。通过在《人民文学》期间充满先锋和启蒙意味的探索与尝试,在《当代》期间的充满反思和沉重感的整合与开拓,秦兆阳延续了他的现实主义主张,并在其中深深烙上了其文化人格的色彩,当时代沉浮、个体历练两相叠加,所有的宠辱都渐行消退之后,秦兆阳的沉静、厚重及其处理政治与艺术关系过程中的中庸,与扛着改革开放大旗阔步前进的社会现状两相辉映,构建了一幅平衡传统与现代、厚重感与新鲜感的文化坐标,书写个人,畅想未来,更倾情家国,传承历史,顺应时代,朴素自然,真实感人。秦兆阳具有鲜明的作者观。秦兆阳清楚地表明了其面对文化场域的不同规范与要求时和作者的相处方式:一是编辑和作者具有某个文化场域的共识,但却不得不接受文化场域某个方面的规约,这以秦兆阳编发《我们夫妇之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受到批判和被流放为代表;二是编辑和作者有着深度共鸣,外在力量成为传播和增加文化场域新质的推动力,当以秦兆阳编发《芙蓉镇》为代表;三是编辑和作者暂时未能取得共识,社会、文化场域与编辑主体的精神文化追求出现裂缝,这当以秦兆阳错失《九月寓言》为代表。受到社会文化场域的干扰,秦兆阳有坚持自己艺术理想、与作者共进退的勇气;当编辑和作者对文化场域理解产生分歧时,秦兆阳选择了自己作为编辑主体的价值判断与文化精神,坚守自己的文学主张。作为一个敢于担当社会场域和文化场域责任和使命感的编辑,秦兆阳只能在让渡自己部分主体性的同时,也让渡一部分作者的主体性,以达到在文化场域内编辑和作者的共同认可。在一定程度上,他选择了主体功能的退让,以获取文化和社会场域惯性的认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又是他获得主体性不得不选择的途径。编辑与读者的关系是文学生态的一种隐匿层面。秦兆阳在办刊过程中,通过文学选择、编辑议程设置、读者期待视野的满足、读者需求的适应与提升等途径,不断开拓读者的阅读空间,从而实现文学期刊的传播功能,优化文学生产机制。读者的参与,使文学传播纳入显在的“作者一编辑—读者”和隐在的“读者—编辑—作者”的双向的循环体系之中。秦兆阳读者观实现的具体路径是:在《人民文学》时期,将“创作谈”、“编者的话”与文学批评文章灵活安排,吸引读者参与传播过程;在《当代》时期,则让读者参与到刊物评论与作品评奖之中。在处理编辑与读者“间距”时,秦兆阳的选择是清晰的:不超越现实主义的边界(既不教条主义,也不逾越到现代主义),也不跨越社会文化规范的尺度。如此,读者、编辑和作者,便能围绕文学的某个意义中心点,在社会文化场域里发现自我,理解他人,书写现实,品味历史。秦兆阳的文学编辑生涯呈现为创作、理论和编辑3种不同的话语形态:即生活和文学创作实践中的艺术审美话语追求;理论升华和文学批评实践中的知识主体话语表达;文学传播和期刊编辑实践中的深层权力话语的言说。这分别影响了编辑主体及编辑行为之“美”、编辑主体及编辑行为之“真”、编辑主体及编辑行为之“善”。3种不同的话语形态,是秦兆阳编辑生涯中文化追求、编辑人生的话语方式,亦是当代文学史中不可回避的话题。秦兆阳在时代狂澜中尽力有效地实现文学的社会传播功能,塑造了一座可供自我检视的精神雕像。秦兆阳的命运沉浮折射出了编辑主体精神的意义与编辑主体角色的“风险”,彰显出编辑正义对于文学发展举足轻重的意义。或顶风逆鳞发表《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或忠于艺术理想,发表“干预生活”的作品,或不愿意参加党内鸣放会……他以自己的编辑人生说明,编辑“风险”的存在和编辑正义的选择,是优化文学发展的必然路径。秦兆阳以坚定的编辑角色定位,在文化、消费、技术的新的时代气息面前,坚守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培育新生作家群体,弘扬期刊文化特色,书写了一段当代文学史上的佳话。
徐稳[6](2012)在《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自从2011年11月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总体目标中上升到国家战略构建的层次。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无论中外,抑或古今,能够成为世界强国的历来都是文化强国,而能够成为文化强国又无不与执政党的文化能力关系密切,历史经验及教训已经证明执政党能否引领先进文化决定一个国家执政党的成败。因此,研究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评估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现状、探索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增强的路径,意义尤显重大。本论文的目标在于通过探索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内涵构成、形成背景、历史过程、现状审视及战略地位,形成关于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能力研究的系统认识,以便为中国国家战略选择和国内政策提供参考。论文内容主要包括六个组成部分:第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内涵及构成;第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战略地位;第三,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提升的机遇与挑战;第四,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存在问题的成因与分析;第五,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历史过程和基本经验;第六,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提升的路径选择。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内涵与构成的探索和研究是围绕着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定义而展开的。试图厘清三个问题:第一,引领不同于建设。“建设”的含义有三层:一是建立、设置;二是陈设布置;三是创建新事业或增加新设施。从文化角度来理解,“建设”是指充实一种新精神。“引领”最基本的含义有两层:一是引导;二是领导。从这些意义上来看,引领的内涵远比建设的内涵丰富。第二,所以说,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远比建设先进文化能力结构复杂、内容丰富,中国共产党建设先进文化能力是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结构的一部分。第三,具体来讲,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主要包括选择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传播能力、安全防御能力及文化领导权建设能力。有关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战略地位的研究是依据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战略、文化软实力战略、文化强国战略三个层面上站开的。本文认为,第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是其执政能力的“软核”;第二,提升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战略选择;第三,增强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实现的支点。有关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提升的机遇与挑战研究是围绕全球化背景和社会条件两个层面展开的。本文认为:第一,通过探索全球化趋势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挑战,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及时做出回应和对策选择,从而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第二,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形成的现实条件的分析,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提升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借鉴中国共产党在引领先进文化建设中的经验的必然结果;关于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现状评估是依据“五力”而不是“六力”而展开的。原本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能力包括选择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传播能力、安全防御能力及文化领导权建设能力等六个方面的能力。中国共产党从一诞生就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这一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并一直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有很强的先进文化选择能力可见一斑,所以本文不打算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选择能力现状做重复的考量,而是从五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需要提升的结论。关于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历史过程及基本经验研究是围绕着对中国引领先进文化过程的梳理及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引领先进文化的经验教训的分析两个方面展开的。本文认为:第一,通过对中国引领先进文化过程的梳理,更加清晰认识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是在一定的历史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二,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经验的分析、研究和借鉴,是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提升的历史依据。关于增强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路径选择的研究与关于关于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现状评估是对应的,也是围绕着“五力”而展开的。本文认为,根据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现状分析,我们应当从五个方面以打造和提升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第一,围绕着三个方面解决中国文化原创能力匮乏问题:一是开掘中国文化主体的创造意志和能力,增强中国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自信;二是改革僵化的文化体制和机制,鼓励创造、容纳多元的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三是净化社会环境,让原创力成为一种公共意识。第二,从三个方面提升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决策能力:一是在文化决策过程中要注重文化政策的整体性;二是提高预测能力和前瞻性能力,增强文化政策的及时性;三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的能力。第三,从四个方面入手以增强中国共产党文化传播力:一是提升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缩小和西方传媒传播力的差距;二是更新文化传播理念,改革文化传播体制以建立有效、合理的传播机制;三是研究文化传播规律,创新传播模式、手段和方法;四是研究受众特点,根据受众选择传播内容。第四,从四个方面入手提升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安全防御能力:一是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防御能力;二是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安全防御能力;三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防御能力;四是增强中国话语权安全防御能力。第五,从四个方面入手提高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领导权建设的能力:一是重视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二是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三是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四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除了导论外、结语外,有七章构成,其主旨的内在逻辑和框架如下:第一章,分析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这是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分析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战略地位,这是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研究的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章,探索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形成的机遇与挑战,这是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研究的现实维度;第四章,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现状进行评估,以期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第五章,考察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形成的历史过程,借鉴中国、苏联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经验教训,可以清晰认识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历史过程和条件;第六章,选择合适的路径以增强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这是本文的落脚点。
费文明[7](2012)在《新中国宣传画创作研究》文中认为如今,在人们目之所及的地方,比如城市广场的广告栏、通往机场的“高炮”广告柱、楼宇的电梯入口及轿厢内、地铁站台的墙壁、公交系统的车厢……“户外广告”总是扑面而来,触动着人们的消费神经。研究者们已经注意到,从上个世纪初以月份牌为主的商业招贴,如何在新中国成立后慢慢转变成为政治服务的宣传画,又如何在运动减弱、经济起飞的年代转向商品宣传画,这些户外张贴的商品宣传画曾经存在短暂的辉煌,而当媒体的更替让它们失去附着之后,广告如何以新的姿态出现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种大众媒体中。很长一段时间,关于新中国宣传画的研究基本上都停留在历史的梳理方面,创作角度的研究廖若晨星。本文对新中国宣传画创作的研究建立在艺术创作的内容、形式、创作者、接受者的框架上。第一章研究新中国宣传画主题与形象的确立,分别从国家意志的显现、命题式创作、人物形象的确立三个方面展开;第二章研究新中国宣传画的创作形式与表现,分别从简明有力的标题、聚焦明确的画面、直观形象的表达、多样化的创作手法四个方面展开;第三章研究新中国宣传画的作者、受众与传播途径,作者研究从新中国宣传画创作队伍的构成,苏联、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家宣传画对中国画家的影响,一个有代表性的中国宣传画创作群体三方面展开。受众研究从新中国宣传画的受众主体是人民大众、人民大众接受的心理特征、人民大众对宣传画的接受与反馈三个方面展开。传播途径研究概括了新中国宣传画传播的四种主要途径。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如今的宣传画与广告创作提供一些借鉴价值,并且希望引起人们思考:如今,我们如何用宣传画(或曰“招贴”、“海报”),或者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展出现的宣传影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数字影像等,来塑造国家和公民的形象、传播主流价值观?如何让老百姓更容易接受、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或者更广泛地说,当今时代的艺术该如何担负宣传的责任,解决好以上的问题?
王淼[8](2012)在《不要忘记新来者 ——新时期另一诗人群落论》文中认为在新时期,中国大陆新诗坛出现了四个诗人群落——归来者,朦胧诗人,新来者,非群落诗人。新来者从七十年代末到今天,一直在为诗坛奉献着佳作。他们在新时期的创作是突出的,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少被关注。他们包括叶延滨,傅天琳,雷抒雁,曲有源,李钢,张学梦等。他们延续中国传统诗歌的现实主义手法,融入新的时代气息,生活感受,形成了新的诗歌特色。有别于在美学上狂飙突进的朦胧诗人,也有别于解放前就出现在诗坛的老诗人,他们是当下诗坛的的中间力量,中流砥柱。拓展了现实主义道路,在新时期的诗坛引领了一种别样的审美观。研究他们对于诗歌史和当下诗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新来者和朦胧诗、归来者三者之间的比较为切入点,对新诗第三次高潮进行阐释。简要阐述新来者的诗歌道路,进而和归来者、朦胧诗人、非群落老诗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新来者对于诗坛的意义。绪论:首先是引言,简要叙述新诗三次高潮。之后进行文献综述,国内研究新时期诗歌的文章很多,但比较集中,集中在朦胧诗人和归来者。第一章叙述新来者在新时期诗坛的定位。新时期的迄始问题,新时期指的是1978—1986年的这一段历史。之后以两位诗人为代表探讨新来者的初步特征。第二章从比较出发,具体阐述新来者和归来者、朦胧诗人、非群落老诗人之间的异同和联系。新来者的诗歌在新时期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们的诗歌在使命感上和归来者是相通的;而在生命力上,是和朦胧诗人相近的,属于“中庸派”。第三章在第二章分析的基础上,从整体出发,对新来者的美学意义进行探讨。新来者对于当下诗坛的一些具体问题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比如,大众化和小众化、个人化和个性化、形式和内容的问题等等。进一步揭示了新来者的意义。新来者对于新时期的诗坛是举足轻重的,他们在喧嚣的诗坛下,默默地创作着,没有太多的光环,然而他们是厚重的,失去新来者的新时期诗坛必将浅薄,必将轻浮。如果说归来者给了诗坛沧桑感,朦胧诗人给了诗坛新鲜感,那么新来者给诗坛带来了厚重感,厚实感。
易清华[9](2010)在《窄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吕雪澜[10](2008)在《我国文化类杂志现状与挑战 ——以《读书》、《天涯》、《书城》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世界或中国的杂志史中,文化类杂志作为反映知识分子为首的社会中坚分子参与社会进程有着不可代替的角色。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化类杂志历经两个发展期和一个低潮期,本文通过对《读书》、《书城》、《天涯》三本杂志进行文本分析和实证研究,以文化类杂志的内容和经营管理为线索,着力剖析文化类杂志1990年代后期陷入窘境的原因:我国文化类杂志的内容仍有狭隘化的理解,市场经营方面,我国文化类杂志停留在初级经营阶段,不少观念仍带有计划经济时代色彩。本文第三章以美国着名文化类杂志《纽约客》作为参照系发现:国外文化类杂志的成功在于对读者特征和需求把握准确,定位分明且能几十年坚持不变,注重杂志的品牌建设,广告和发行经营也遵循市场化的规则。结合我国文化类杂志的现状和国外参照,本文得出结论认为:文化类杂志必须树立整合经营的理念,冲破计划经济杂志经营的禁锢,做到在内容上符合读者需求,最大化地占有目标读者,广告、发行和推广等方面也要做出相应改革以全面配合杂志的经营管理,未来文化类杂志市场空间的大小取决于眼下它对自身改革的程度。
二、又一个科普春天扑面而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两会随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又一个科普春天扑面而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两会随记(论文提纲范文)
(1)阿城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阿城的文化观念探究 |
第一节 父与子、经验与记忆——阿城文化思想形成 |
1.1.1 家庭的隐性濡染 |
1.1.2 知识结构与文化选择 |
1.1.3 知青记忆与文化反思 |
1.1.4 旅美生活与文化回望 |
第二节 从蔚然成风的“寻根文学”到径自的文化寻根之路 |
1.2.1 文学史回望:缘起寻根 |
1.2.2 争鸣与辨析 |
1.2.3 变革现实的“寻根”理想——以《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为例 |
第三节 文化与创作:现实价值、历史接续、自然主义 |
1.3.1 映照现实的文化价值观 |
1.3.2 历史断裂下的文化接续 |
1.3.3 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 |
第二章 美术、音乐、电影与小说的多元融合 |
第一节 小说的美术性 |
2.1.1 散落的美术形迹 |
2.1.2 线性生长与骨法 |
2.1.3 无画处成妙境 |
2.1.4 光影间的画面语言 |
第二节 小说的音乐性 |
2.2.1 生活的音符 |
2.2.2 结构的旋律性 |
2.2.3 可读的节奏 |
2.2.4 对位法曲式 |
第三节 小说的电影性 |
2.3.1 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
2.3.2 从“电影人”到“电影观” |
2.3.3 电影化叙事 |
2.3.4 景别:小说的镜头语言 |
2.3.5 声画合一 |
2.3.6 从《芙蓉镇》到《刺客聂隐娘》:阿城电影剧本创作 |
第三章 阿城创作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化传统为现代——新笔记文体 |
3.1.1 另一种文化复归意识 |
3.1.2 《遍地风流》的笔记特征 |
3.1.3 样本集纳的功能意义 |
第二节 “古”化语言 |
3.2.1 字词的复位性 |
3.2.2 半文言风貌 |
3.2.3 民与俗的活泼生命 |
第三节 意象、氛围、生命 |
3.3.1 阿城的诗性观 |
3.3.2 表于意象,融于氛围 |
3.3.3 文字是感觉的诗意流露 |
3.3.4 伦理生活的诗意情怀 |
第四章 阿城文论话语建构 |
第一节 自由境界的学思 |
4.1.1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共鸣 |
4.1.2 限度、维度、超越 |
4.1.3 “同情”是自由的根基 |
第二节 巫文化视角 |
4.2.1 艺术起源论 |
4.2.2 中国造型的幻象源头 |
4.2.3 “巫”与文化基因 |
第三节 多样性景观 |
4.3.1 世俗关怀到人文视角 |
4.3.2 映照中西的文化之思 |
4.3.3 认识论的思辨色彩 |
结语 |
附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2)惶惑的少年 ——沃尔夫冈·赫恩多尔夫《契克》中的青春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作者生平及其文艺作品创作 |
1.2 研究近况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德国青春小说 |
2.1 德国青春小说之历史渊源与嬗变轨迹 |
2.2 德国青春小说主题、界限与根本特征 |
2.3 新生代事物不断迸涌背景下的德国青春小说 |
2.3.1 传统经典青春小说的发轫 |
2.3.2 现代青春小说的崛起 |
2.3.3 后现代青春小说的“重建” |
2.4 管窥德国青春小说发展现状及其趋向动态 |
第3章 《契克》青春主题探究 |
3.1 青少年、青春与青春期 |
3.2 青春叙事手法 |
3.3 青春话语策略 |
3.4 青春人物形象勾勒 |
3.5 青春主题剖释解构 |
3.5.1 青春少年之离向与僭越 |
3.5.2 青春少年之教育与友情 |
3.5.3 青春少年之生命感悟与死亡畏惧 |
3.5.4 青春少年之“异域情结” |
3.5.5 青春少年之“正态分布”书写 |
3.5.5.1 人物“正态分布”书写——青春成长小说的解读新视角 |
3.5.5.2 青春成长小说公路元素之“正态分布” |
3.5.5.3《契克》——一次“正态分布”的旅行征途 |
3.5.5.3.1 超级巨星与大笨蛋——德国学校之“正态分布” |
3.5.5.3.2“神经质”与“异类”——“正态分布”区域内外的麦克与契克 |
3.5.5.4 融入“正态分布”群体的方式——引人注目,反其道而行之 |
3.5.5.5 邂逅“非正态分布”人物——在德国东部驰骋 |
3.5.5.6 回归“正态分布”区间乎? |
第4章 《契克》与青少年读者 |
4.1《契克》与青少年读者的精神链接 |
4.2《契克》之生命力及接受情况 |
4.3《契克》在课堂上的教学实践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3)1990年代以来流行文学的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流行文学经典化的含义与阐释 |
第一节 流行文学与经典化的界定及品质特征 |
一、当下语境中流行文学的特质 |
二、流行文学与通俗文学、网络文学、严肃文学的逻辑关系 |
三、经典与经典化 |
第二节 时空视域下流行文学的经典化 |
一、时间维度 |
二、市场逻辑 |
三、审美逻辑 |
第二章 1990年代以来流行文学的经典化历程 |
第一节 多重因素影响下的流行文学 |
一、流行文学与文学发展的契合 |
二、1990年代以来变革期对流行文学建构的影响 |
三、文学接受对流行文学的解构与重构 |
第二节 1990年代以来流行文学经典化的考察 |
一、市场化转型与文学商业化 |
二、流行文学的生产模式与营销模式 |
三、大众传媒作用下的文学再经典 |
第三章 当代语境下流行文学经典化的文学史意义 |
第一节 文化语境下流行文学经典的重构 |
第二节 流行文学经典化的必然趋势 |
第三节 流行文学经典化的限度与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旧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与新社会组织的建立(1949—1956 年) |
第一节 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社会组织概况 |
一、 自行解散的社会组织 |
二、 建国前后新建的社会组织 |
三、 旧政权遗留的社会组织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
一、 根本法相关规定 |
二、 《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 |
三、 其他单行法规及具体政策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清理整顿 |
一、 审批登记 |
二、 整顿改造 |
三、 解散取缔 |
第四节 建国初期的社会组织发展 |
一、 新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格局 |
二、 新中国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 |
第五节 建国初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分析及历史作用 |
一、 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分析 |
二、 社会组织在建设新社会中的作用 |
第二章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组织的曲折发展(1957—1978 年) |
第一节 50 年代中后期社会组织的继续发展 |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状况 |
二、 主要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 |
三、 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60 年代初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活跃 |
一、 政治关系的调整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改善 |
二、 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再度活跃 |
第三节 “文革”中社会组织的非常局面 |
一、 文革时期社会动荡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影响 |
二、 社会组织的非正常状态 |
三、 随运动而变动的社会组织管理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的兴起(1978—1991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推动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
一、 社会组织兴起的原始动力 |
二、 社会组织兴起的制度保障 |
三、 社会组织兴起的主体基础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全面恢复与新社会组织涌现 |
一、 学术类社会组织恢复和发展 |
二、 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社会组织 |
三、 各种基金会迅速发育和生长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与规范、整顿 |
一、 社会组织的依法登记 |
二、 第一次清理整顿 |
三、 整顿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 |
第四节 社会组织管理方式的转变与作用变化 |
一、 双重管理体制的初步形成 |
二、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作用变化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1992-2006 年)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
一、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社会组织的新发展 |
二、 新的社会阶层力量推进中国社会组织的内生发展 |
三、 公共空间的拓展需要社会组织发挥特有的功能 |
第二节 社会组织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 社会团体总体平稳增长 |
二、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兴起和规范 |
三、 基金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
四、 “草根”组织破土生长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调整 |
一、 第二次清理整顿 |
二、 加强社会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三、 “双重管理”体制的正式形成 |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和存在问题 |
一、 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
二、 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2007-2012 年) |
第一节 新形势下的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 社会组织面临空前发展机遇 |
二、 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与重要作用 |
一、 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
二、 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 新形势下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
第三节 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
一、 促进社会组织整体健康发展 |
二、 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
第四节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一、 建立现代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
二、 参与社会事务中强化社会组织 |
三、 不断提高社会认知度与公信力 |
四、 建立社会组织发展所需人才队伍 |
结束语: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
一、 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 |
二、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展望 |
三、 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大事年表 |
后记 |
(5)文学编辑家秦兆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秦兆阳的多样人生 |
一、酸甜苦辣、艺文永随的艺术人生 |
二、执着磨稿、办刊育人的编辑生涯 |
三、直面现实、勇于探索的耿介人生 |
第二节 秦兆阳作为文学编辑家的研究现状 |
一、课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本文选题的意义、价值与研究方法 |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基本结构与创新点 |
一、本文的基本结构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时代语境的洗礼:秦兆阳编辑主体精神的建构 |
第一节 特定历史境遇中的个体与社会悖论 |
一、传统知识分子个体与社会的文化悖论 |
二、秦兆阳的身份悖论 |
三、秦兆阳身份悖论中的文学与编辑人生 |
第二节 个体与社会悖论中的编辑主体精神构建 |
一、秦兆阳作为知识分子的个性气质 |
二、秦兆阳作为文学编辑者的启蒙精神 |
三、秦兆阳作为文学编辑者的传播意识 |
第二章 文化人格的表征:秦兆阳编辑理念的沉聚 |
第一节 社会功能与期刊的理性精神 |
一、文学编辑理性精神的生成 |
二、理性精神与现实性的编辑理念 |
三、理性精神与战斗性的编辑理念 |
第二节 身份立场与期刊的文化属性 |
一、多重的编辑身份认同 |
二、多维的办刊精神 |
第三节 文化审美与期刊的个性特色 |
一、办刊方针的确立 |
二、充满先锋意味的文学审美性探索 |
三、充满历史沉重感的反思和开拓 |
第三章 文化文本的创造:秦兆阳与作者群体 |
第一节 文学编辑与作者:文学生态的一种显在层面 |
一、文学编辑与作者的关系 |
二、编辑、作者及文学生态的生成 |
第二节 秦兆阳的作者观及其文学生态意义 |
一、作者是编辑身份构建的组成部分 |
二、充分尊重作者的主体性 |
第三节 秦兆阳与典型的编辑文本 |
一、第一种类型:编辑主体规训于文化场域 |
二、第二种类型:编辑主体确证于文化场域 |
三、第三种类型:编辑主体异见于文化场域 |
第四章 文化选择的传播:秦兆阳对读者阅读空间的拓展 |
第一节 文学编辑与读者:文学生态的一种隐匿层面 |
一、编辑与读者身份之辨 |
二、读者对于文学生产和传播的意义 |
三、编辑与读者:文学生态的另一维度 |
第二节 秦兆阳的读者观及其相应的文学定位 |
一、读者观的基本原则:对读者负责 |
二、读者观的实现路径:尽力搭建读者沟通平台 |
三、读者观的实现保障:编辑的中介性创造 |
第三节 秦兆阳的文化选择与读者阅读空间的拓展 |
一、文学传播与读者需求的满足 |
二、共通意义与阅读空间的拓展 |
三、文化选择与阅读空间的生成和制约 |
第五章 理论话语的向度:秦兆阳编辑活动与创作活动的共进 |
第一节 秦兆阳的文学创作之路 |
第二节 秦兆阳文学创作和理论的话语特征 |
一、四十年代,秦兆阳审美话语的主体性探索 |
二、五六十年代,秦兆阳理论话语的成型及其内在矛盾 |
三、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秦兆阳知识话语的沉淀及话语主体的分化 |
第三节 创作、理论和编辑的话语共进及其文学史意义 |
一、创作:与编辑的角色冲突和话语调和 |
二、理论:知识主体话语的表述与编辑活动的共进 |
三、编辑:深层权力话语的言说及其文学史意义 |
第六章 编辑“风险”与编辑正义:“秦兆阳现象”的启示 |
第一节 秦兆阳文学生涯的编辑“风险” |
第二节 编辑正义和“秦兆阳现象”与文学制度 |
一、秦兆阳的编辑正义 |
二、“秦兆阳现象”与文学制度 |
第三节 “秦兆阳现象”的思考:时代语境中的文学编辑及文学发展 |
一、消费语境中的编辑精神重构 |
二、技术背景下的思想底色铺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等 |
后记 |
(6)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一) 实践意义 |
(二) 理论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内涵和构成 |
一、关于“能力”的内涵界定 |
二、关于“先进文化”的内涵界定 |
三、关于“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构成、特征 |
(一) “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构成 |
(二) “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结构的特征分析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战略地位 |
一、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执政能力的“软核” |
(一) 执政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二) “软核”地位 |
二、引领先进文化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战略的选择 |
(一) 文化“软实力”界定 |
(二) 支柱作用 |
三、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文化强国战略的“支点” |
(一) 文化强国的内涵 |
(二) 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引擎”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提升的机遇与挑战 |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提升的全球化背景 |
(一) 全球化及其发展 |
(二) 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 |
(三) 引领先进文化发展:中国共产党应对文化全球化的基本策略 |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提升的社会条件 |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 |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要求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突出问题 |
一、先进文化原创能力的突出问题 |
(一) 原创力的内涵界定 |
(二) 先进文化原创力的突出问题 |
二、先进文化决策能力的突出问题 |
(一) 先进文化决策能力发展的历史回顾 |
(二) 先进文化决策能力的突出问题 |
三、先进文化传播能力的突出问题 |
(一) 全球化时代文化传播的特点 |
(二) 先进文化传播能力的突出问题 |
四、文化安全防御能力的突出问题 |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防御能力 |
(二) 中国传统文化安全防御能力 |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防御能力 |
(四) 中国话语权安全防御能力 |
五、先进文化领导权建设能力的突出问题 |
(一) 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领导权急剧弱化 |
(二) 在国内的先进文化领导权遭受侵蚀 |
(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消弱 |
(四) 对国内社会文化思潮缺乏及时吸纳整合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历史进程 |
(一) 第一阶段:选择并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形态 |
(二) 第二阶段:创立社会主义文化形态 |
(三) 第三阶段: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发展 |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经验 |
(一) 掌控文化领导权 |
(二) 重视推进文化创新 |
(三) 重视文化决策调整和创新 |
(四) 重视先进文化传播阵地建设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提高的路径 |
一、提高先进文化原创力的路径 |
(一) 先进文化原创力匮乏的原因 |
(二) 提高先进文化原创力的路径 |
二、提升先进文化决策能力的路径 |
(一) 文化决策中要注重文化政策的整体性 |
(二) 提高预测能力和和前瞻性能力,增强文化政策的及时性 |
(三) 提高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的能力 |
三、提高先进文化传播能力的路径 |
(一) 提升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缩小和西方传媒传播力的差距 |
(二) 更新文化传播理念,改革文化传播体制 |
(三) 研究文化传播规律,创新传播模式、手段和方法 |
(四) 研究受众特点,根据受众选择传播内容 |
四、提高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安全防御能力路径 |
(一) 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防御能力 |
(二) 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安全防御能力 |
(三)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防御能力 |
(四) 提高话语权安全防御能力 |
五、提高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领导权建设能力的路径 |
(一) 强化意识形态领导权 |
(二) 重视有机知识分子 |
(三) 提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 |
(四)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专着、英文文献、论文)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项目研究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新中国宣传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宣传画的概念及 20 世纪前半期中国宣传画发展的历史脉络 |
绪论配图 |
第一章 新中国宣传画主题与形象的确立 |
第一节 国家意志的显现 |
一、 维护国家利益 |
二、 促进工农业生产 |
三、 促进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 |
四、 促进人民团结与社会公益 |
第二节 命题式创作 |
一、 宣传画创作主要是命题式创作 |
二、 命题的来源 |
三、 命题式创作的完成 |
第三节 人物形象的确立 |
一、 典型化的人物形象 |
二、 不同时期的人物形象 |
小结 |
第一章 配图 |
第二章 新中国宣传画的创作形式与表现 |
第一节 简明有力的标题 |
一、 与画面呼应 |
二、 简明有力,富有鼓动性 |
第二节 聚焦明确的画面 |
一、 意图表达的清晰化 |
二、 构图上的视觉聚焦 |
三、 画面表达的概括化 |
第三节 直观形象的表达 |
一、 图形同构 |
二、 多时空并置 |
三、 夸张手法的运用 |
四、 象征手法的运用 |
五、 图像符号化 |
第四节 多样化的创作手法 |
一、 多种画法的灵活运用 |
二、 技法的多样化 |
小结 |
第二章 配图 |
第三章 新中国宣传画的作者、受众与传播途径 |
第一节 新中国宣传画的作者 |
一、 创作队伍的构成 |
二、 苏联、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家宣传画对中国画家的影响 |
三、 一个有代表性的中国宣传画创作群体 |
第二节 新中国宣传画的受众 |
一、 新中国宣传画的受众主体是人民大众 |
二、 人民大众接受的心理特征 |
三、 人民大众对宣传画的接受与反馈 |
第三节 新中国宣传画的传播途径 |
一、 直接描绘或张贴在公共场所 |
二、 举办宣传画展览会 |
三、 出版宣传画的单页或者编辑成书 |
四、 发表在报刊杂志上 |
小结 |
第三章 配图 |
结语 |
结语配图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清单 |
后记 |
(8)不要忘记新来者 ——新时期另一诗人群落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新来者”在新时期诗坛的定位 |
(一)、新时期迄始 |
(二)、新时期诗坛简述 |
(三)、新来者的诗歌道路 |
第二章 新来者的诗歌史意义 |
(一)、新来者和归来者——雷抒雁与艾青 |
(二)、新来者和朦胧诗人——傅天琳和舒婷 |
(三)、新来者和非群落老诗人 |
第三章 新来者的诗美 |
(一)、新来者的诗美追求 |
(二)、新来者的诗歌精神 |
(三)、新来者的艺术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9)窄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10)我国文化类杂志现状与挑战 ——以《读书》、《天涯》、《书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前言 |
1.我国文化类杂志发展综述 |
1.1 概念的界定 |
1.2 文化类杂志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2.我国文化类杂志的发展现状——以《读书》、《书城》、《天涯》为例 |
2.1 《读书》杂志的三个发展阶段 |
2.2 《书城》杂志的四起三落(1993-2006) |
2.3 《天涯》:泛文学杂志(1996至今) |
2.4 小结 |
3.他山之石:以《纽约客》为例 |
3.1 罗斯时代(1925-1951):《纽约客》与美国繁华喧嚣的1920年代 |
3.2 萧恩时代(1951-1987):《纽约客》的黄金发展期 |
3.3 布朗时代(1992-1998):改革《纽约客》 |
3.4 雷姆尼克时代(1998至今):向新闻杂志靠拢 |
3.5 《纽约客》对我国文化类杂志生存的启示 |
4.我国文化类杂志的困境与未来 |
4.1 我国文化类杂志的尴尬现状 |
4.2 我国文化类杂志的发展建议 |
5.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 |
四、又一个科普春天扑面而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两会随记(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城论[D]. 冯译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2]惶惑的少年 ——沃尔夫冈·赫恩多尔夫《契克》中的青春主题研究[D]. 吴声白.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3]1990年代以来流行文学的经典化研究[D]. 沈金. 沈阳师范大学, 2018(12)
- [4]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D]. 刘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5]文学编辑家秦兆阳研究[D]. 周国清. 湖南师范大学, 2013(10)
- [6]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研究[D]. 徐稳. 山东大学, 2012(05)
- [7]新中国宣传画创作研究[D]. 费文明. 南京艺术学院, 2012(01)
- [8]不要忘记新来者 ——新时期另一诗人群落论[D]. 王淼. 西南大学, 2012(02)
- [9]窄门[J]. 易清华.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0(06)
- [10]我国文化类杂志现状与挑战 ——以《读书》、《天涯》、《书城》为例[D]. 吕雪澜. 暨南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