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菊糖的提取与精制(论文文献综述)
高乐乐[1](2021)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甜菊糖生产过程质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甜菊糖,因其高甜度、低热量、味质好、无毒副作用,并具有调节血糖、降血压等药效活性,是理想的天然甜味剂,愈发受到食品医药等行业的重视与青睐。然而,我国甜菊糖产业还存在生产工艺高能低效,产品质量波动较大,缺乏有效的生产过程分析等缺陷,成为制约我国甜菊糖产业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瓶颈。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作为一种有效的过程分析手段,以其快速、无损、适合在线等优势,可以实现对各生产环节的实时监控,保证产品质量均一稳定。基于此,本课题开展甜菊糖生产过程的快速分析研究,从甜菊叶提取过程、大孔树脂洗脱过程以及成品质量评价三个方面,建立基于NIRS的甜菊糖生产过程质量分析方法,旨在突破甜菊糖产业生产质量监测技术不足,建立一套基于过程分析技术的质量监测体系,引领产业发展,为实现我国天然产物生产现代化奠定基础。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NIRS在甜菊叶提取过程质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针对甜菊叶提取过程终点判断模糊等不足,本研究在实验室模拟提取过程,利用Antaris II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结合相关化学计量学方法,首先建立甜菊叶水提液中指标成分的定量分析模型,实现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A,RA)和甜菊苷(stevioside,STV)的快速测定;然后完成基于水光谱组学的过程表征,从分子水平将提取过程可视化;最后考察对比不同的终点判断方法,选定移动窗口标准偏差法。本研究通过快速测定指标成分在提取过程中的波动情况,为甜菊叶提取过程的质量分析提供参考。(2)NIRS在大孔树脂洗脱过程质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针对大孔树脂洗脱过程缺乏过程分析等不足,本研究首先在实验室模拟洗脱过程,通过布鲁克MATRIX-F验证在线监测洗脱过程RA含量的可行性,然后将场地从实验室转移到工厂,利用便携式MicroNIR 1700建立洗脱液中RA含量的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实现洗脱过程中RA含量的快速预测。本研究可用于快速测定洗脱过程指标成分含量,实现对洗脱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准确收集。(3)NIRS在甜菊糖成品质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针对甜菊糖的吸湿特性,本研究首先利用NIRS结合二阶导数、主成分分析和二维相关光谱分析以及重量分析法对甜菊糖的吸湿过程进行表征,以揭示水的吸附方式和键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外部参数正交算法(external parameter orthogonalization,EPO)提取吸湿过程的外部矩阵,消除水分对甜菊糖成品RA含量预测的影响,有效地提高模型预测性能。本研究对于理解甜菊糖成品吸湿过程并进行RA含量准确快速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田冰[2](2019)在《洋姜菊糖提取纯化及深加工研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洋姜块茎中菊糖含量丰富,菊糖不能被人体肠道酶消化,服用安全,具有低热能和防龋齿的功能,适用于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和高血压患者服用。菊糖可以用来代替脂肪、糖和面粉,减少食品中的热量。菊糖属于益生元,可以促进重要矿物质如钙、镁等成分的吸收。在饮食中加入菊糖可以降低血液和肝脏的脂质含量,菊糖还可以预防和抑制直肠癌、结肠癌和乳腺癌。虽然菊糖有这么多好处,可是国内市面上却几乎没有这类功能性食品的产品。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探索了菊糖作为功能性食品成分,添加在日常饮用品咖啡,日常面点烘焙品饼干上的运用可行性,以及给这两种食品带来的感官和风味上的变化。通过正交试验可知,提取温度对菊糖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提取时间,影响最小的是提取时的固液比。当固液比为1:25,提取时间为80 min,提取温度为90℃时,菊糖提取率最高,达到29%。用石灰乳-磷酸法除杂,在透光率方面,在0-15 min,透光率随着作用时间的升高而升高,15 min时透光率是93.3,15min以后透光率升高缓慢,20 min时透光率只有93.8;菊糖得率方面,5-10 min内提取率升高,10 min时达到16.4%,10-20 min以后,提取率反而下降,20 min时反而下降到15.4%。当活性炭用量为4%时,脱色率达到最大值72%,之后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脱色率反而出现下降的现象。当活性炭作用温度小于70℃时,脱色效果不明显,脱色率变化很小,50℃时脱色率为23%,到70℃时脱色率只上升到28%。当作用温度高于70℃时,脱色率变化迅速增加,75℃时脱色率为55%,80℃时脱色率达到72%。其次研究了菊糖的溶解度,粘度性质。在p H值恒定条件下,菊糖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例如,在10℃条件时,溶解度为71.55 mg/m L,温度增加到70℃时,溶解度为167.01 mg/m L。随着p H值的升高,菊糖溶解度在降低,比如p H=5时,溶解度为118.82 mg/m L。p H=7时,溶解度为108.71 mg/m L。p H=8时,溶解度为95.65 mg/m L。p H=10时,溶解度为86.76 mg/m L。在室温条件下,菊糖溶液粘度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大。而随着溶液温度升高,溶液粘度在一直不断下降。菊糖溶液在p H=7时粘度最低,为1.48 pa.s。最后研究了腌制洋姜过程中,含盐量对各组分的影响;以及菊糖含量对于咖啡成分变化的影响;对于饼干水分、感观的影响。随着实验组菊糖含量的增加,咖啡中水分含量会随之减少,咖啡的酸浓度不断减少。咖啡中菊糖含量的不同,在风味和口感上并没有什么不良和特别明显的差异,色泽上也没有明显差异。随着饼干中菊糖含量的增加,饼干水分含量在减少。在感官品评的视觉色泽一栏,加入了菊糖的饼干打分均大于没有添加菊糖的饼干,并且菊糖含量越高,其得分越高。加入菊糖的饼干,其表面呈现金黄,更加有色泽。在口感上,加入菊糖的饼干更加润滑。
关文天[3](2019)在《肺炎克雷伯氏菌发酵菊糖产2,3-丁二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化石燃料地日益枯竭,利用生物法制备2,3-丁二醇的方式备受重视,其中利用非粮作物菊芋代替葡萄糖作为发酵碳源用于生物合成2,3-丁二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但菊芋块茎中的菊糖较难被微生物直接利用导致产物产量及生产强度较低,因此筛选合适的菌株、合理的优化发酵工艺对于以菊糖为主要碳源进行生物法制备2,3-丁二醇的整个过程至关重要。首先,本实验筛选到一株能直接转化菊糖产2,3-丁二醇的单菌。固体培养时菌落形成时间短,表面光滑呈半球态,菌落较粘易形成拉丝,为革兰氏阴性菌,经16S rRNA鉴定确定其为肺炎克雷伯氏菌并命名为Klebsiella pneumoniae DL-H3。然后,考察了菌种DL-H3所产菊粉酶的催化性能和影响因素。菌种DL-H3所产菊粉酶主要位于胞内,是一种外切型菊粉酶,其适宜的催化条件为pH 6.0、30℃、以含2%菊糖的缓冲液为底物反应30 min,发现各金属离子中K+与Mn2+对于菊粉酶的催化反应促进作用最强,各类试剂中琥珀酸与乙酸能抑制菊粉酶使其丧失活力,10种常见氮源中硫酸铵的添加使菌种DL-H3的总糖利用率达到最大值77.68%。其次,对菊糖无法完全被利用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在培养基与培养条件的优化下(pH6.5、搅拌速率200 r/min、通气速率0.2 vvm、块茎浸提液中添加16.53 g/L硫酸铵)总糖利用率达到86.98%,比未优化时提高20%左右,随发酵的进行发酵液中菊糖的平均聚合度由初始的2.82增大到结束时的8.08,菌种DL-H3所产的菊粉酶在发酵过程中能一直保持较高酶活,残糖中菊糖未被降解与利用的原因可能是随发酵的进行短链菊糖优先被摄取与利用,长链菊糖逐渐积累但无法被菌种DL-H3摄取进入细胞,阻断了酶解反应的发生,导致菊糖无法被完全利用。再次,通过对菊糖先进行预处理再发酵的策略实现了菊糖的完全利用。使用硫酸调节发酵液的初始pH至3.00再进行高温灭菌,实现了菊糖的部分降解。经预处理后的绝大部分菊糖能被利用,并且菌种DL-H3具备耐受高浓度底物进行批次发酵的能力。通过优化供氧条件,菌种DL-H3在pH 6.0、搅拌速率250 r/min、通气速率0.2 vvm、202.55g/L的底物浓度条件下进行批次发酵,目标产物(2,3-丁二醇+乙偶姻)的产量达80.83 g/L,转化率为0.426 g/g,生产强度为2.23 g/(L*h),具备工业化生产的潜质。最后,利用乙酸乙酯/磷酸氢二钾体系对2,3-丁二醇和乙偶姻的分离进了研究,发现该体系更适合分离乙偶姻,在利用该体系对菌种DL-H3所产发酵液中2,3-丁二醇进行盐析萃取时,发酵液中杂质多导致乳化现象严重使得萃取效果差。
杨旭艳,刘亚丽,朱会绕,胡国华[4](2017)在《莱鲍迪苷A的甜味特性和改良及其在食品中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莱鲍迪A苷是甜菊糖苷混合物中的一种糖苷成分,与甜叶菊中其他糖苷相比,莱鲍迪A苷的甜度最高,也较稳定,并且口感也是最接近蔗糖的天然甜味剂,而且保持了原有甜菊糖的其他优点,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天然甜味剂产品。莱鲍迪苷A具有甜度高,口感好,安全稳定的优点,符合当前食品添加剂和甜味剂安全、健康、高效的发展趋势,将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莱鲍迪苷A的甜味特性及及其在食品中应用进展,对其甜味特性及其特性的几种改良方法进行了分别阐述。
沈建[5](2016)在《莱鲍迪甙A精制的多级结晶耦合技术及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物理网络系统(CPS)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德国率先提出“工业4.0”这一概念,意在用互联网技术,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在这一概念背景下,耗能和环保问题凸显的化工行业,将不能再片面地追求产量,而应更多地关注“能耗”、“产出”、“排放”等构成的综合性评价指标。在实际生产中,若能有效地解决分离提纯过程中,各级分离单元操作离散、间断且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便可在制备高质量产品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最终实现自动化绿色生产。针对这一基本问题,结合本专业知识和“中国制造2025”这一重大战略目标,本文自主提出了“多级结晶耦合技术及其控制方法”,并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莱鲍迪甙A的结晶制备中。根据莱鲍迪甙A的结晶工艺,自主设计了多级结晶耦合系统,将各个设备有效集成,并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耦合控制,实现了系统的连续运作。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本文提出的多级结晶耦合技术,完成了具有普适性的多级耦合结晶系统的设计,并为实现各级结晶系统的耦合控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2)基于现有莱鲍迪甙A结晶方法,完成了莱鲍迪甙A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测定。根据RA的溶解特性,确定了合适的RA结晶方案。综合研究了提取剂、固液比、水浴温度、结晶时间等因素对一、二次结晶效果的影响,并初步确定了制备RA纯度大于97%的甜菊糖产品的工艺流程;(3)利用正交试验法、响应曲面法、Markowitz Portfolios理论对上文初步确定的莱鲍迪甙A精制工艺进行优化,比较各个结晶因素对结晶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莱鲍迪甙A精制工艺控制参数;(4)基于莱鲍迪甙A精制的最佳结晶工艺,初步完成了多级结晶耦合系统的方案设计以及相应控制系统的搭建;同时在结晶罐上增加在线检测系统,解决了RA精制过程中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本文针对以上新技术所呈现的关键问题作了初步的实验探究和系统设计,有望为进一步的新型连续结晶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或参考。
包婉君[6](2015)在《“南菊芋1号”菊粉提取纯化生产工艺的优化》文中提出菊粉是一种由不同聚合度果聚糖组成的天然功能性食品多糖,具有膳食纤维和双歧因子的双重功效,已于2009年被我国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并准用于食品。由于菊芋在我国有来源丰富、适用性广、抗逆性强、成本低廉等优点,已被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列为生产菊粉的首选原料。本论文以"南菊芋1号"为原料,对菊芋菊粉的提取和纯化工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并对位于江苏省大丰市盐土大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菊芋菊粉中试生产线进行了试运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总糖,DNS比色法测定还原糖,以总糖含量与还原糖含量的差值计算菊糖含量。通过验证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和精密度试验证明采用酶标仪微量法测定具有重复性好、精密度优、操作简便快速、样品用量少等诸多优点。2.在不考虑反复浸提的情况下,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菊粉的最佳工艺为:在85℃的条件下,以料水比1:15浸提60min,此时总糖得率为70.22%,还原糖率为5.60%,菊糖得率为64.62%。比较影响提取率的三个主要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浸提温度>料水比>浸提时间。若进行多次浸提,最佳浸提工艺为在85℃的条件下浸提两次,第1次提取时料水比1:10,提取40min;第2次提取时料水比1:5,提取20min,即总浸提时长60min。此时总糖提取率共计71.76%,还原糖提取率共计4.92%,总菊糖提取率为66.84%。3.采用活性炭对菊芋菊粉粗提液进行一次脱色处理,并进行单因素-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活性炭脱色效果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活性炭用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影响脱色过程中菊糖保留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活性炭用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以脱色率和菊糖保留率各占50%权重计算脱色效果最佳的实验方案活性炭用量5.0g/100mL,在35℃的条件下脱色40min,此时脱色率为80.25%,菊糖保留率为 92.39%。4.脱盐实验对比了 D001、D113和PK228三种树脂对菊粉粗提液脱盐率和pH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树脂对菊粉粗提液的脱盐率由大到小依次为:PK228>D001>D113,但使用PK228脱盐会对菊粉粗提液pH造成较大影响,使原本呈中性的溶液略偏酸,从而对菊粉产品品质造成影响。而再生的阳离子树脂对菊粉粗提液的脱盐率由大到小依次为D001>D113>PK228,其中PK228虽不再对溶液pH造成影响,但其脱盐率却明显降低。故出于对成本与脱盐效果的考虑,选择D001对菊粉粗提液进行脱盐。5.阴离子树脂脱色试验首先比较了 D201、D301和PA312三种树脂对菊粉粗提液的脱色率,试验结果表明脱色效果最好的树脂为PA312,D201的脱色效果略逊一筹。但由于PA312价格昂贵,而脱色率与成本低廉的D201相比没有显着提升,故选用D201进行二次脱色。再对D201进行单因素-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影响D201脱色效果的因素主次顺序为D201添加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影响脱色过程中菊糖保留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脱色时间>D201添加量>脱色温度。以脱色率和菊糖保留率各占50%权重计算脱色效果最佳的实验方案为树脂用量9.0g/50mL,在25℃的条件下脱色30min,此时脱色率为87.29%,菊糖保留率为88.36%。6.纳滤实验结果表明,2种不同分子截留量的纳滤膜对菊糖都有一定的浓缩作用,1000型和2500型纳滤膜对蔗果多糖均有拦截作用,但1000型对蔗糖无明显分离作用,故在分离纯化菊糖时可以采用2500型膜对菊粉提取液进行浓缩精制,并可通过反复过膜来提高截留液中菊糖的纯度。但需要注意的是,纯化倍数越高,透析液中还原糖的浓度越低,不利于透析液中糖分的回收利用。7.菊芋菊粉小试生产的产品为纯白色,1.0g产品中总糖含量为0.9080g,菊糖含量为0.8064g,即小试菊糖纯度约为88.81%。中试产品为乳白色,单位质量中试产品中总糖含量为0.8031g,菊糖含量为0.6649g,即中试产品菊糖纯度为82.79%。
张忠华[7](2015)在《菊芋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菊芋多糖是由D-果糖通过β(1→2)糖苷键连接而成的,是一种非常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显着的保健功能,菊芋对于生长环境要求低,近年来,菊芋受到国内外的人士的重视,必有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使用菊芋块茎为原料,对菊芋多糖的提取、纯化、脱色、纯度鉴定、理化性质以及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其中对比了热水浸提法和超声提取法提取多糖的效果,然后分别采用石灰乳法、Sevage法、三氯乙酸法、盐酸法对菊芋粗多糖中的蛋白质、果胶等大分子杂质进行去除。运用活性炭进行脱色,确定了最佳条件,最后得到的精制菊芋多糖样品,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纯度鉴定,红外光谱仪初步分析结构,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形态特征,高效液相(HPLC)色谱仪对其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实验结果如下:(1)分别利用热水浸提法和超声浸提法提取菊芋多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择优各个条件,再运用正交试验来探究。其中热水浸提法研究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60min、温度90oC、固液比1:18、料醇比1:3、提取次数3次。超声浸提法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40min、固液比1:20、温度80oC。(2)采用石灰乳法、Sevag法、三氯乙酸法、盐酸法对提取的菊糖进行脱蛋白,其中通过石灰乳法的单因素实验,结果显示,石灰乳法的蛋白质清除率最高。(3)采用活性炭(粉末)对纯化后的菊芋多糖进行脱色处理,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择优各个条件,再使用正交试验来确定出最佳脱色条件:活性炭用量2%,脱色时间20min,脱色温度60oC,脱色率可以达到88.9%。(4)根据苯酚-硫酸法测量出精制菊芋多糖的总糖含量为:98.4%,还原糖含量3.2%,多糖的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所以多糖的含量为:95.2%。根据考马斯亮蓝法显色法测量此菊糖的蛋白质含量紧为:0.26%。(5)通过紫外扫描判断出纯化后的多糖样品中不含蛋白质和核酸等杂质,红外检测初步分析了多糖的结构,包括多糖中各种显着的官能团。通过扫描电镜和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出,菊粉的外貌特征。(6)应用HPLC测定菊糖的单糖组成,首先我们将菊芋多糖用酸水解成单糖,然后再进入HPLC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菊芋多糖是由葡萄糖和D-果糖两种单糖组成,D-果糖先出峰,葡萄糖后出峰,其中D-果糖的含量较葡萄糖多。
俞梦妮[8](2014)在《南菊芋1号高果糖浆和叶蛋白的制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是菊科向日葵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易于种植,繁殖力强,在我国各地区均有广泛栽种。同时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重价值。南菊芋1号是本课题组选育的耐盐高产的菊芋新品种,块茎菊糖含量与叶片中蛋白含量均较高,块茎中的菊糖经水解后可转化为果糖,甜度比蔗糖高,可作为天然的食品添加剂;茎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是优良的动物饲料。本研究从工业化生产的角度出发,对菊芋高经济附加值产品——高果糖浆和叶蛋白的关键生产技术进行探索,初步研究了菊芋块茎制取高果糖浆及菊芋鲜叶提取叶蛋白的生产工艺条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热水浸提法制取菊糖溶液,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过程中不同的料液比、温度、时间及提取次数对菊糖提取效果的影响,并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浸提参数:料液比1:25,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0min,提取1次,该条件下,菊糖提取率可达69.49%。2.采用氢氧化钙-磷酸法去除菊芋粗提液中的蛋白质和果胶等杂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的正交除杂试验表明,氢氧化钙添加量对蛋白质去除的影响效果最显着。最佳除杂条件为:加氢氧化钙调节后的pH值为12,澄清温度60℃,澄清时间20min,磷酸调节后的pH值为7.5。该条件下,菊糖粗提液的蛋白质去除率为78.90%,总糖损失率为7.42%。3.除杂后的菊芋提取液通过菊粉酶一步水解的途径获得果葡糖浆,以酶解率为指标,研究底物浓度、酶添加量、反应温度和pH四个因素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的酶解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12~16%、加酶量为18-24U·g-1菊粉、反应体系pH值控制在4.5~5.0、温度50℃,在此条件下进行酶解,酶解率可达95%1以上。4.酶解后得到的高果糖浆粗提液颜色较深需脱色处理,采用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进一步精制纯化。活性炭脱色的研究中,以脱色率和总糖损失率为指标,比较了活性炭添加量、脱色时间和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0.03g·mL-1,脱色时间30min,温度80℃。此条件下,脱色率可达85%以上,且总糖损失不大。5.对脱色后的糖浆进行离子交换树脂精制研究,综合考虑吸附率、脱盐率和总糖损失率这三个指标,通过静态吸附法从8种树脂中筛选精制效果较好的树脂,最终选择树脂001×7和D301-G的组合。将粗糖液先经过001×7型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再经过D301-G型弱碱性阴离子树脂,脱色率和钙、镁离子去除率均可达95%以上。得到的高果糖浆经成分分析,果糖含量可达93.8%。6.以新鲜菊芋叶片为原料,对菊芋叶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初步探索。比较了不同提取剂对菊芋叶蛋白的提取效果,权衡叶蛋白得率、粗蛋白含量和粗蛋白提取率三个指标,得出焦亚硫酸钠溶液的提取效果最佳;设计单因素-正交试验,比较了料液比、加盐量、絮凝温度、pH对叶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后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7、加盐量0.5%、絮凝温度90℃、pH值2.0,在此提取条件下叶蛋白得率为12.77%,粗蛋白含量为48.96%,粗蛋白提取率为27.36%。对提得的菊芋叶蛋白进行氨基酸分析的结果表明,菊芋叶蛋白中氨基酸种类齐全,总氨基酸含量为42.07%,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E/T)为40.5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N)为0.68。
徐健,李维林[9](2013)在《甜菊糖药理作用及生产工艺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甜菊糖是甜叶菊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甜味成分,具有高甜度和广泛的药理活性,因其无毒、安全、低热能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商品甜菊糖为混合物,其苦涩后味严重影响了其品质和应用,提取纯化和口味改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文中综述了甜菊糖的药理活性、提取纯化工艺以及品质改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李菁[10](2012)在《甜菊糖的纯化研究》文中提出甜菊糖是一类糖苷物质,来源于甜叶菊叶片的提取物,它的纯度以及其主要成分甜菊苷和莱鲍迪甙A(RA)在甜菊糖中的比例直接影响着甜菊糖的品质。目前,国内对甜菊糖的深加工还有所欠缺,甜菊糖生产以初级加工为主,产品多作为原材料出口国外,并且生产过程中的能耗问题、环保问题和绿色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本研究以江西赣县的甜叶菊叶为原料,对甜菊糖的水提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较为环保的聚合氯化铝(PAC)对水提液进行絮凝除杂,运用乙醇重结晶甜菊糖来提高产品纯度和RA的含量,研究结果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甜菊糖的测定方法。通过探讨甜菊糖的检测方法,确定了葸酮-硫酸法测定甜菊糖含量的方法为:1mL样液中加入4mL的3.3%葸酮-硫酸试剂,边加边混匀,立即置于冰水浴中,待所有样品加完后,一起置于100℃的水浴中7min,然后一起取出置于冰水浴中冷却10min,在620nm处测定吸光度;确定了分析甜菊糖苷混合物的液相色谱条件为:Inertsil NH2柱(4.6×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70:30),流速1mL/min,进样量20gL,室温操作;并确定了甜菊糖苷的简单紫外检测法,可适合脱色好且胶质和蛋白质含量低的甜菊糖苷产品的总糖苷含量测定。(2)优化了甜菊糖苷水提工艺。以甜叶菊糖苷的水提得率为评价标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甜菊糖苷的水提参数,得到水提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3h、料液比为1:15,在此条件下甜叶菊糖苷的水提得率可达到97%。(3)确定了甜菊糖苷的絮凝条件。以甜菊糖苷损失率、水提液的脱色率和透光率为评价指标,对三种絮凝剂的絮凝效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PAC可用于甜叶菊水提液的澄清处理;对其澄清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确定最佳絮凝条件为:水浴温度65℃,絮凝剂添加量18mg/mL,辅助搅拌20min,作用时间1h,25℃离心。(4)建立了甜菊糖苷的最佳重结晶响应面模型。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回归方程建立重结晶响应面模型。各响应值(Yi)对X1、X2、X3、X4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结晶率)=-282.71467+4.94347X1+0.92322X2+18.20933X3+11.45667X4-10-3X1X2-4×10-3X1X3-2×10-3X1X4-6.56882×10-16X2X3-1.66667×10-3X2X4+1.07692×10-14X3X4-0.02928X12-4.11111×10-3X22-2.172X32-0.543X42Y2(纯度)=-420.08083+9.709X1+1.61417X2-6.93167X3+2.4725X4+1.6667×10-3X1X2+0.155X1X3+0.081X1X4+0.10417X2X3+0.010417X2X4+0.3X3X4-0.068X12-0.010816X22-2.02X32-0.50938X42Y3(RA/Total)=-14.54122+0.27694X1+0.046239X2+0.12993X3+0.23999X4+2.30496×104X1X2+3.06965×10-3X1X3-1.37227×10-3X1X4+3.00937×10-4X2X3+5.43917×10-4X2X4+2.01963×10-3X3X4-1.82752×10-3X12-3.60353×10-4X22-0.048684X32-0.010284X42研究表明,各因素对结晶率响应值影响的强弱依次为:X1(溶解温度)>X4(乙醇含水量)>X3(液固比)>X2(重结晶时间);对重结晶产品纯度响应值影响的强弱依次为:X3(液固比)>X2(重结晶时间)>X1(溶解温度)>X4(乙醇含水量);对RA/Total含量响应值影响的强弱依次为:X3(液固比)>X4(乙醇含水量)>X1(溶解温度)>X2(重结晶时间)。
二、菊糖的提取与精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菊糖的提取与精制(论文提纲范文)
(1)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甜菊糖生产过程质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 甜菊糖的现状研究 |
1.1 化学成分研究 |
1.2 药理作用研究 |
1.3 生产工艺研究 |
2 过程分析技术 |
2.1 过程分析技术简介 |
2.2 过程分析技术工具 |
3 近红外光谱技术 |
3.1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分析原理 |
3.2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分析流程 |
3.3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天然产物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
4 水光谱组学 |
5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NIRS在甜菊叶提取过程质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与软件 |
1.2 样品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的制备与收集 |
2.2 近红外光谱的采集 |
2.3 HPLC测定甜菊糖苷含量 |
2.4 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
2.5 提取过程的水光谱分析 |
2.6 提取过程的终点判断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甜菊叶水提液样品近红外光谱 |
3.2 甜菊叶水提液中RA、STV的含量测定结果 |
3.3 甜菊叶水提液中RA、STV的定量分析模型 |
3.4 甜菊叶提取过程的水光谱分析结果 |
3.5 甜菊叶提取过程的终点判断结果 |
4 小结 |
第三章 NIRS在大孔树脂洗脱过程质量分析中应用研究 |
第一节 实验室在线监测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和软件 |
1.2 样品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的收集与处理 |
2.2 近红外光谱的采集 |
2.3 HPLC测定甜菊糖苷含量 |
2.4 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大孔树脂洗脱液样品近红外光谱 |
3.2 大孔树脂洗脱液中RA的含量测定结果 |
3.3 大孔树脂洗脱液中RA的定量分析模型 |
4 小结 |
第二节 现场快速测定的应用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和软件 |
1.2 样品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的收集与处理 |
2.2 近红外光谱的采集 |
2.3 HPLC测定甜菊糖苷含量 |
2.4 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大孔树脂洗脱液样品近红外光谱 |
3.2 大孔树脂洗脱液中RA的含量测定结果 |
3.3 PLSR的定量分析模型 |
3.4 BP-ANN的定量分析模型 |
3.5 模型对比与评价 |
4 小结 |
第四章 NIRS在甜菊糖成品质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和软件 |
1.2 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的收集与处理 |
2.2 近红外光谱的采集 |
2.3 吸湿过程的表征 |
2.4 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甜菊糖吸湿数据分析结果 |
3.2 甜菊糖成品的近红外光谱 |
3.3 吸湿过程的主成分分析结果 |
3.4 吸湿过程的二维相关光谱分析结果 |
3.5 甜菊糖成品中RA的定量分析模型 |
4 小结 |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洋姜菊糖提取纯化及深加工研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洋姜简介 |
1.1.1 洋姜的植物学、生物学性质 |
1.1.2 遗传资源 |
1.1.3 洋姜的生态适应性 |
1.1.4 洋姜在生物炼制中的优势 |
1.1.5 产自洋姜的生物制品 |
1.1.6 生物燃料 |
1.2 菊糖的物理、化学性质 |
1.3 菊糖提取的三种主要方法 |
1.3.1 热水浸提菊糖 |
1.3.2 超声波提取菊糖 |
1.3.3 酶法提取菊糖 |
1.4 果糖的制备 |
1.5 菊糖的生理特性 |
1.6 应用 |
1.7 展望及存在的问题 |
1.8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8.1 研究洋姜的意义所在 |
1.8.2 研究的具体方面 |
第2章 菊糖的提取与纯化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测定方法 |
2.2.1 绘制标准曲线 |
2.2.2 总糖含量的测定 |
2.2.3 还原性糖的含量测定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不同筛目分选后提取菊糖 |
2.3.2 不同浸提温度的提取 |
2.3.3 不同浸提时间的提取 |
2.3.4 不同固液比的提取 |
2.3.5 浸提温度,时间,固液比的选择 |
2.3.6 强碱性条件下作用温度的选择 |
2.3.7 强碱性条件下作用时间的选择 |
2.3.8 强碱性条件下pH值的确定 |
2.3.9 强碱性最佳作用条件的确定 |
2.3.10 脱色 |
2.3.11 菊糖产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筛目分选、温度、时间、固液比对菊糖提取的影响 |
2.4.2 石灰乳-磷酸法除杂 |
2.4.3 活性炭脱色 |
2.4.4 菊糖产品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菊糖性状的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测定方法 |
3.2.1 菊糖的溶解度测定 |
3.2.2 菊糖的粘度测定 |
3.3 实验方法 |
3.3.1 温度对菊糖溶解度的影响 |
3.3.2 pH值和温度对菊糖溶解度的影响 |
3.3.3 室温下菊糖粘度的变化 |
3.3.4 温度对菊糖粘度的影响 |
3.3.5 pH值对菊糖粘度的影响 |
3.3.6 pH值和时间对菊糖粘度的影响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菊糖溶液溶解度的研究 |
3.4.2 菊糖粘度方面的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菊糖在食品应用中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测定方法 |
4.2.1 水分含量测定 |
4.2.2 酸度测定 |
4.3 实验方法 |
4.3.1 菊糖含量对咖啡水分的影响 |
4.3.2 菊糖含量对咖啡酸度的影响 |
4.3.3 菊糖含量对咖啡感观的影响 |
4.3.4 菊糖在饼干中的应用 |
4.3.5 菊糖含量对饼干感观的影响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菊糖含量对于咖啡成分变化的影响 |
4.4.2 菊糖含量对于饼干水分感观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3)肺炎克雷伯氏菌发酵菊糖产2,3-丁二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2,3-丁二醇 |
1.1.1 2,3-丁二醇的理化性质 |
1.1.2 2,3-丁二醇的应用 |
1.1.3 2,3-丁二醇的制备 |
1.2 发酵底物 |
1.2.1 菊芋 |
1.2.2 菊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1.2.3 菊糖 |
1.3 微生物 |
1.3.1 产2,3-丁二醇微生物 |
1.3.2 产菊粉酶微生物 |
1.3.3 一步发酵菊糖产2,3-丁二醇微生物 |
1.4 2,3-丁二醇的代谢调控 |
1.4.1 2,3-丁二醇的代谢途径 |
1.4.2 2,3-丁二醇的代谢调控 |
1.5 本课题研究思路 |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目标微生物的筛选与发酵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用于微生物筛选的样品来源 |
2.2.4 菊芋块茎来源 |
2.2.5 培养基 |
2.3 实验方法 |
2.3.1 筛选能一步发酵菊糖产2,3-丁二醇的微生物 |
2.3.2 摇瓶实验 |
2.3.3 发酵罐实验 |
2.3.4 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目标微生物的筛选 |
2.4.2 摇瓶实验对发酵条件的初步摸索 |
2.4.3 发酵罐实验 |
2.5 小结 |
3 DL-H3所产菊粉酶的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菌种 |
3.2.4 培养基 |
3.3 实验方法 |
3.3.1 菌体富集培养 |
3.3.2 发酵罐实验 |
3.3.3 菊粉酶的特性研究 |
3.3.4 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DL-H3所产的菊粉酶的基本性质 |
3.4.2 影响菊粉酶酶活的因素 |
3.4.3 发酵罐实验 |
3.5 小结 |
4 2,3-丁二醇发酵工艺的优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菌种 |
4.2.4 培养基 |
4.3 实验方法 |
4.3.1 摇瓶实验 |
4.3.2 发酵罐实验 |
4.3.3 菊粉酶的获取与检测方法 |
4.3.4 发酵液的预处理 |
4.3.5 2,3-丁二醇盐析萃取的方法 |
4.3.6 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发酵条件的优化 |
4.4.2 菊糖的预处理 |
4.4.3 批次发酵 |
4.4.4 2,3-丁二醇的盐析萃取 |
4.5 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莱鲍迪苷A的甜味特性和改良及其在食品中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莱鲍迪苷A甜味特性研究现状 |
2.1 莱鲍迪苷A的理化性质 |
2.2 莱鲍迪苷A的甜味特性及改良 |
2.2.1 莱鲍迪苷A的甜味特性 |
2.2.2 莱鲍迪苷A甜味特性的改良 |
2.2.2. 1 莱鲍迪苷A的精制技术 |
2.2.2. 2 莱鲍迪苷A的酶法改性 |
2.2.2. 3 莱鲍迪苷A的复配 |
2.3 莱鲍迪苷A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前景 |
(5)莱鲍迪甙A精制的多级结晶耦合技术及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莱鲍迪甙A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
1.2.1 甜菊糖概述 |
1.2.2 莱鲍迪甙A精制方法研究进展 |
1.3 结晶分离技术及系统研究进展 |
1.3.1 引言 |
1.3.2 结晶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
1.3.3 耦合型结晶技术研究进展 |
1.3.4 结晶分离系统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2 多级结晶耦合技术及控制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多级结晶耦合技术 |
2.3 多级结晶耦合系统设计 |
2.3.1 多级结晶耦合系统 |
2.3.2 在线检测装置 |
2.4 多级结晶耦合系统控制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莱鲍迪甙A精制的结晶工艺及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装置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小试装置 |
3.3 实验方法 |
3.3.1 甜菊糖组分测定 |
3.3.2 RA溶解度曲线测定 |
3.3.3 一次结晶纯化工艺参数确定 |
3.3.4 二次结晶提取剂确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甜菊糖原料组分测定结果 |
3.4.2 RA在甲醇、乙醇中的溶解性 |
3.4.3 RA一次结晶工艺试验结果分析 |
3.4.4 乙醇溶液中水体积分数对二次结晶的影响 |
3.5 结晶产物HPLC检测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RA精制的多级结晶耦合工艺优化 |
4.1 引言 |
4.2 正交试验法 |
4.3 响应曲面法 |
4.3.1 响应曲面法 |
4.3.2 响应曲面法实验设计 |
4.3.3 模型的建立及显着性检验 |
4.3.4 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与优化 |
4.4 Markowitz Portfolios模型优化方案 |
4.4.1 Markowitz Portfolios模型 |
4.4.2 Markowitz Portfolios优化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莱鲍迪甙A精制的多级结晶耦合与控制技术 |
5.1 引言 |
5.2 多级结晶耦合分离系统搭建 |
5.2.1 系统流程设计方案 |
5.2.2 控制系统设计及控制流程 |
5.3 在线检测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6)“南菊芋1号”菊粉提取纯化生产工艺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菊粉的性质简介 |
1.1.1 菊粉来源与菊芋简介 |
1.1.2 菊粉的理化性质 |
1.1.3 菊粉的生理特性 |
1.2 菊粉的提取与纯化 |
1.2.1 菊芋块茎保藏与预处理 |
1.2.2 菊芋菊粉提取 |
1.2.3 菊芋菊粉粗提液除杂 |
1.2.4 菊芋菊粉粗提液脱色 |
1.2.5 菊芋菊粉粗提液脱灰 |
1.2.6 菊芋菊粉浓缩与制粉 |
1.3 菊粉的定量检测方法 |
1.4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菊芋菊粉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试剂制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菊糖含量的测定 |
2.2.2 菊糖提取率的计算方法 |
2.2.3 总糖含量的测定 |
2.2.4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2.2.5 酶标仪微量法测定菊糖含量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标准曲线 |
2.3.2 酶标仪法标准曲线 |
2.3.3 酶标仪微量法测定菊糖含量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菊芋菊粉的提取工艺优化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菊芋块茎含水率的测定 |
3.2.2 菊芋块茎预处理 |
3.2.3 热水浸提法最佳工艺参数的筛选 |
3.2.4 多次浸提实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单次浸提最佳工艺参数筛选 |
3.3.2 多次浸提试验结果分析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菊芋菊粉的纯化工艺优化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1.4 主要试剂制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活性炭脱色最佳工艺参数的筛选 |
4.2.2 阳离子树脂脱盐最佳工艺参数的筛选 |
4.2.3 阴离子树脂脱色最佳工艺参数的筛选 |
4.2.4 纳滤试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活性炭脱色最佳工艺参数的筛选 |
4.3.2 阳离子树脂脱盐最佳工艺参数筛选 |
4.3.3 阴离子树脂脱色最佳工艺参数筛选 |
4.3.4 纳滤试验结果分析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菊芋菊粉生产试验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试剂 |
5.1.3 主要仪器 |
5.2 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
5.2.1 菊芋菊粉生产的主要流程 |
5.2.2 菊芋菊粉小试生产工艺检验 |
5.2.3 菊芋菊粉中试生产具体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小试试验结果 |
5.3.2 中试试验结果 |
5.4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在读硕士期间(2013-2015)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菊芋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菊芋概述 |
1.1.1 菊粉的结构 |
1.1.2 菊粉的分布 |
1.2 菊粉的理化性质 |
1.2.1 水溶性与稳定性 |
1.2.2 甜度 |
1.2.3 粘度 |
1.3 生理功效 |
1.3.1 增殖双歧杆菌,预防肠道感染 |
1.3.2 控制血脂、血糖含量,减小疾病的危害 |
1.3.3 增强消化和排便功能,对治疗便秘有奇效 |
1.3.4 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 |
1.4 菊粉的安全性评价 |
1.5 菊粉的应用研究 |
1.6 菊糖的提取纯化工艺 |
1.6.1 菊芋的预处理 |
1.6.2 菊芋多糖的提取 |
1.6.3 多糖分离提纯 |
1.6.4 活性炭脱色 |
1.6.5 菊糖的分析检测 |
1.6.6 蛋白质含量测定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菊芋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
2.1 原料 |
2.2 药品 |
2.3 实验仪器 |
2.4 菊芋多糖含量的测定 |
2.4.1 苯酚-硫酸法测定波长的选择 |
2.4.2 总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3 样液中总糖含量的测定 |
2.4.4 DNS 法测还原糖含量 |
2.4.5 还原糖标准曲线的制备 |
2.4.6 菊糖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2.5 菊芋粗多糖提取工艺方法 |
2.5.1 热水提取试验 |
2.5.2 菊糖的超声提取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D-果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2.6.2 DNS 法还原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2.6.3 热水提取法 |
2.6.4 菊糖的超声提取 |
2.7 小结 |
第三章 菊芋多糖的纯化工艺研究 |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1.1 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3.3 蛋白质清除率和菊糖损失率的确定 |
3.4 菊芋多糖脱蛋白方法 |
3.4.1 配制菊糖溶液 |
3.4.2 氢氧化钙-磷酸法 |
3.4.3 sevage 法清除蛋白质 |
3.4.4 三氯乙酸(TCA)法清除蛋白质 |
3.4.5 盐酸法清除蛋白质 |
3.5 脱色方法 |
3.5.1 活性炭的预处理 |
3.5.2 活性炭脱色单因素试验 |
3.5.3 活性炭脱色正交实验 |
3.6 结果与分析 |
3.6.1 蛋白质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绘制 |
3.6.2 氢氧化钙-磷酸法 |
3.6.3 sevage 法清除蛋白质 |
3.6.4 三氯乙酸(TCA)法清除蛋白质 |
3.6.5 盐酸法清除蛋白质 |
3.7 活性炭脱色 |
3.7.1 活性炭用量的选择 |
3.7.2 活性炭脱色温度因素的选择 |
3.7.3 活性炭脱色时间因素的考察 |
3.7.4 活性炭脱色正交实验 |
3.8 小结 |
第四章 菊芋多糖产品的分析检测 |
4.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1.1 药品 |
4.1.2 仪器 |
4.2 精制菊芋多糖中杂质检测 |
4.2.1 紫外扫描 |
4.2.2 双缩脲法 |
4.3 精制菊糖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
4.3.1 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 |
4.3.2 DNS 法测定还原糖含量 |
4.4 菊芋多糖的理化性质 |
4.4.1 溶解性 |
4.4.2 碘-碘化钾反应 |
4.4.3 茚三酮反应 |
4.4.4 Molish 反应 |
4.4.5 Felling 反应 |
4.4.6 透析 |
4.4.7 灰分去除率的计算 |
4.4.8 水分含量的测定 |
4.5 菊芋多糖的结构和组成分析 |
4.5.1 菊芋多糖红外光谱分析 |
4.5.2 X 射线衍射分析 |
4.5.3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
4.5.4 透射电子显微镜 |
4.5.5 菊芋多糖的 HPLC 分析 |
4.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6.1 菊芋多糖中杂质检测结果 |
4.6.2 精制菊糖多糖含量 |
4.6.3 多糖的物理性质 |
4.6.4 灰分去除率的测定 |
4.6.5 水分含量的测定 |
4.6.6 菊芋多糖结构和组成分析结果 |
4.7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南菊芋1号高果糖浆和叶蛋白的制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菊芋 |
1.1.1 菊芋概述 |
1.1.2 菊芋研究进展 |
1.2 高果糖浆 |
1.2.1 高果糖浆的定义及分类 |
1.2.2 高果糖浆的特性 |
1.2.3 高果糖浆的应用 |
1.2.4 高果糖浆生产工艺的现状 |
1.3 叶蛋白 |
1.3.1 叶蛋白的定义 |
1.3.2 叶蛋白的营养价值 |
1.3.3 叶蛋白提取的原理 |
1.3.4 叶蛋白的提取方法 |
1.4 立题意义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菊芋菊糖分离及纯化条件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菊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
2.2.2 菊糖浸提最佳参数的确定 |
2.2.3 除杂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浸提单因素试验分析 |
2.3.2 最佳提取工艺的确定 |
2.3.3 除杂单因素试验 |
2.3.4 最佳除杂工艺的确定 |
2.3.5 菊糖提取工艺验证试验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菊糖酶解条件优化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1.4 培养基 |
3.2 试验方法 |
3.2.1 菊粉酶粗酶液的制备 |
3.2.2 菊粉酶活力的测定 |
3.2.3 酶解率的计算 |
3.2.4 酶解条件的研究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底物浓度对酶解率的影响 |
3.3.2 加酶量对酶解率的影响 |
3.3.3 pH对酶解率的影响 |
3.3.4 温度对酶解率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果糖浆的精制工艺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试剂 |
4.1.3 试验树脂 |
4.1.4 主要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活性炭脱色条件研究 |
4.2.2 树脂脱色脱盐条件研究 |
4.2.3 高果糖浆的成分分析 |
4.3 结果和分析 |
4.3.1 活性炭脱色条件研究 |
4.3.2 树脂脱色脱盐条件研究 |
4.3.3 高果糖浆的成分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菊芋叶蛋白提取工艺研究及氨基酸分析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试剂 |
5.1.3 主要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菊芋叶蛋白的提取 |
5.2.2 提取剂的选择 |
5.2.3 提取条件单因素试验 |
5.2.4 提取正交试验 |
5.2.5 菊芋叶片氨基酸组成分析 |
5.2.6 测定指标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菊芋叶片总蛋白含量和鲜叶水分含量 |
5.3.2 提取剂的选择 |
5.3.3 菊芋叶蛋白提取条件单因素试验 |
5.3.4 菊芋叶蛋白提取最佳条件研究 |
5.3.5 菊芋叶蛋白氨基酸组成分析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拟)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甜菊糖药理作用及生产工艺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及提取工艺研究 |
1.1 化学成分 |
1.2 提取纯化工艺 |
1.2.1 提取工艺 |
1.2.2 纯化工艺 |
1.2.3 精制、分离莱鲍迪苷A |
2 药理活性及安全性 |
2.1 药理活性 |
2.1.1 抗糖尿病活性 |
2.1.2 降血压、降血脂作用 |
2.1.3 抗菌、抗病毒作用 |
2.1.4 抗炎作用 |
2.1.5 免疫调节 |
2.1.6 抗癌作用 |
2.1.7 其他作用 |
2.2 安全性研究 |
3 产品开发 |
3.1 甜菊糖甜度、甜味以及苦涩后味的影响因素 |
3.2 甜菊糖品质改良技术 |
3.2.1 复配法 |
3.2.2 修饰配糖体 |
3.2.3 改善苷元部分 |
4 结语 |
(10)甜菊糖的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甜菊糖苷的简介 |
1.2 甜菊糖苷的理化性质 |
1.3 甜菊糖苷的提取纯化方法 |
1.3.1 甜菊糖苷的提取方法 |
1.3.2 甜菊糖苷的纯化方法 |
1.4 甜菊糖苷的安全性 |
1.5 甜菊糖苷的生理活性 |
1.5.1 降血压作用 |
1.5.2 降血糖作用 |
1.5.3 降胆固醇作用 |
1.5.4 免疫调节作用 |
1.6 甜菊糖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
1.6.1 甜菊糖在冰淇淋中的应用 |
1.6.2 甜菊糖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
1.6.3 甜菊糖在饮料中的应用 |
1.6.4 甜菊糖在腌制品中的应用 |
1.6.5 甜菊糖在水产制品中的应用 |
1.7 立题的背景及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甜菊糖苷及其组分的测定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甜菊糖水提液中总糖苷的测定方法研究 |
2.3.2 甜菊糖总苷的简单紫外测定方法研究 |
2.3.3 甜菊糖苷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甜菊糖苷水提工艺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单因素对甜菊糖苷浸出率的影响 |
3.3.2 甜菊糖苷水提工艺的优化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甜菊糖苷水提液絮凝除杂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絮凝剂的絮凝效果评价 |
4.3.2 絮凝温度对PAC絮凝效果的影响 |
4.3.3 絮凝时间对PAC絮凝效果的影响 |
4.3.4 搅拌时间对PAC絮凝效果的影响 |
4.3.5 离心液温度对PAC絮凝效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乙醇重结晶甜菊糖苷的纯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固液比对重结晶效果的影响 |
5.3.2 乙醇含水量对重结晶效果的影响 |
5.3.3 溶解温度对重结晶效果的影响 |
5.3.4 重结晶时间对重结晶效果的影响 |
5.3.5 响应面试验结果及模型建立 |
5.3.6 乙醇重结晶工艺条件模型的响应面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菊糖的提取与精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甜菊糖生产过程质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高乐乐. 山东大学, 2021(12)
- [2]洋姜菊糖提取纯化及深加工研究应用[D]. 田冰. 齐鲁工业大学, 2019(02)
- [3]肺炎克雷伯氏菌发酵菊糖产2,3-丁二醇的研究[D]. 关文天.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4]莱鲍迪苷A的甜味特性和改良及其在食品中应用进展[J]. 杨旭艳,刘亚丽,朱会绕,胡国华.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7(01)
- [5]莱鲍迪甙A精制的多级结晶耦合技术及系统研究[D]. 沈建. 浙江大学, 2016(07)
- [6]“南菊芋1号”菊粉提取纯化生产工艺的优化[D]. 包婉君.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7]菊芋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分析研究[D]. 张忠华. 吉林大学, 2015(08)
- [8]南菊芋1号高果糖浆和叶蛋白的制备技术研究[D]. 俞梦妮.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
- [9]甜菊糖药理作用及生产工艺研究进展[J]. 徐健,李维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3(10)
- [10]甜菊糖的纯化研究[D]. 李菁. 南昌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