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赣江水位降至历史最低 数百万人口缺水短电(论文文献综述)
叶善青[1](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邓东来[2](2020)在《民国时期九江地区水旱灾害应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九江地区水旱灾害多发。从横向比较上,民国时期江西的自然灾害发生状况,以赣北地区最为频繁,尤其是处于北部沿江平原地带九江地区,由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的降水不稳定性以及低平的地势,水旱灾害发生次数相较于江西的其他地区要多得多,灾害所引发的后果也要更为严重。纵向比较上,九江各县市历代自然灾害发生的强度,以明清到民国的500年间最甚,特别是在民国的30多年里,灾害造成的损失极为惨烈,对当地以及国家经济层面、政治层面以及社会心理层面都产生了不利影响。研究九江地区水旱灾害对于历史上灾害发生频繁但受到较少关注的地方有了回应,体现了灾害史研究区域在当今时代的创新发展。另外,在立足于以往灾害研究强调自然与社会双向互动中的政治、经济视角的同时,融入民风民俗学,社会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视角进行深入研究。并且从灾前预防到灾后救济等方面着手分析,重点探究九江地区灾害应对措施:在灾害预防上,运用相关水利技术进行灾害预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灾害救济上,设立相关救济机构、筹措救灾资金、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等。这些应对措施从不同方面力图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灾区人民的切身利益,维护了政局和社会稳定。但是原先由政府主导的灾害预防与救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贪污腐败等问题不能够很好的发挥作用,民间力量愈发显得积极和有效,并且在民国后期灾害应对上日益发挥重要作用,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王晗[3](2019)在《海绵城市背景下基于数据化分析的传统村落水利智慧探索 ——以流坑、渼陂、钓源三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村落水利是传统村落的宝贵遗产之一,是村落在长期除水害、兴水利的营建与发展过程中,适应天然水体、利用地域水系的一整套成熟做法,是大型水利工程甚至国家水利循环系统的缩影,有着朴素的理水智慧。本文选取三个各具特点的江西省传统村落,以流坑村、渼陂村、钓源村为例,从村落格局梳理、三维地形分析、水环境检测三个方面,对传统村落的水利策略和理水效果做定性梳理和定量分析,二者结合以挖掘其中智慧内涵,并发现其在当前经济社会背景下出现的问题,以助对村落水利遗产在保护中发展。村落水利整体遵循“引—排—蓄—泄”的内在营造逻辑,自成体系,具有多重功效。论文通过对村落三维点云的量化计算和分类提取分析,明确了村落微地形、水塘蓄水、地面铺装及其植被等方面与其水利理水策略之间存在紧密关联;通过对水体质量指标的检测,发现案例村落水环境质量整体良好,但地表水总氮和地下水氨氮均超标,验证了传统村落水利体系具备水体净化处理能力但当前有局限性显现;最后整合量化结果,从海绵城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传统村落水利实现“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的理水做法,总结提炼了传统村落理水在借用微地形布局、系统性全局性打造和可持续用水管水的资源意识三个方面的智慧内涵,并指出了当前时代发展为传统村落带来的水生态环境问题。本文研究区别于以往历史文献检索的方式,重点通过利用三维地形点云计算和水环境定量检测的量化方法对实际典型村落进行深入研究与跨地域比较,探索村落水利研究的技术借助和潜力,旨在填补以往对传统村落理水非量化研究的缺环,挖掘传统村落隐没的信息和价值,加深人们对传统村落水利统筹、布局和营建智慧的理解,启示当下海绵城市的研究探索,协助传统村落水利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利用的双赢。
曾文[4](2018)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千年来,洞庭湖区以其“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优越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壤与适宜的气候,物阜民丰,赢得“鱼米之乡”美誉。目前,洞庭湖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渔业生产基地,在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洞庭湖区的长期开发活动,在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近代以来洞庭湖湖泊面积迅速萎缩,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洞庭湖区的围湖造田、工业化、城镇化过程,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具体表现为:泥沙大量淤积,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垸老田低,洪涝灾害频发;钉螺滋生,血吸虫病疫情严重;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比较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上述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洞庭湖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洞庭湖区人类社会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还原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到形成社会共识的复杂历史过程,对了解现代中国社会如何逐步实现从过度开发到建设生态文明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从对政府、民间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纵向研究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天建设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和绿色湖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湖区气候、江湖关系等自然因素和人口增长、农业生产、工业化、城镇化等社会因素均对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发生着深刻影响。气候变化使得农业自然灾害加重、鱼类资源减少、候鸟的栖息环境恶化、鼠害加重、血吸虫病传播加剧,江湖关系变化导致洞庭湖调蓄能力减弱和洪涝威胁加重。社会因素使得人类一直在能动地改变周遭环境,使自然环境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同时也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从洞庭湖区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并整体上形成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环境治理与保护过程。从1949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这一历史阶段,洞庭湖区的社会经济尚处于以农垦为主的农业经济时期。这段时期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围绕水患、疫病、围湖造田而展开。建国之初,面对洞庭湖区年久失修的堤垸、水患威胁以及疫病危害等主要环境问题,党中央把对荆江和洞庭湖的治理作为头等要事来办。自1952年开始,湖南省委集中力量整修洞庭湖。根据江湖关系的现状和实际,采取了荆江分洪工程、湖区堤垸的修复工程和南洞庭湖整修等工程。这一历史时期里,政府主要是向洞庭湖要地要粮,人与湖争地,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洞庭湖面积急剧减少,“以粮为纲”“向湖中要粮”“几年再造一个县”“农业学大寨”“灭螺与生产并举”等口号盛行,围湖造田、乱围滥垦现象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洞庭湖区堤垸化使得湖面不断被堤垸分割包围,增加了修防负担及抗洪难度,并导致枯水季节水资源局部短缺。洞庭湖区的围垦与抗洪,体现着洞庭湖区农业经济时代的历史特征。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当地的工业进步和发展程度,工业化、城镇化成为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0世纪结束的这一历史阶段,是洞庭湖区开始迅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时期。这段时期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主要围绕新型的工业和城镇污染而展开。1978年改革开放后,洞庭湖区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轻型工业为主、轻重结合的的工业发展格局。在众多工业类别中,石化、能源、电力、冶金机械和电子信息等新兴现代工业占据了重要位置,成为湖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工业文明在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各种新的社会问题也同步产生,其中最主要的社会问题就是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洞庭湖区的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而且变得更加严重,到20世纪末演变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并逐渐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政府环保意识开始兴起,环保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环保政策措施与法律法规日益健全,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受到了高度重视。这一时期,《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日趋完善,省人大开始部署全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主动监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这一时期,各级政府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依然停留在以政府为主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层面,而且仍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态文明意识尚未觉醒。进入21世纪后,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与保护事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后,国务院提出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引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作为灾后重建指导原则。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据朱镕基2002年6月检查和考察湖南防汛工作时有关恢复洞庭湖往日“浩浩汤汤”景色的指示,拟定了一系列重整洞庭湖的计划,编制规划了“4350工程”,期望通过工程实施使得洞庭湖的湖面面积恢复到1949年前的4350平方公里。这一时期,政府和民间均对洞庭湖区生态日趋恶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开始达成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在贯彻国家的生态文明战略的基础上,湖南省确立了建设绿色湖南战略,开始严格实行洞庭湖区环境保护与修复政策,实施了综合治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渔民上岸、关闭湖区造纸企业等措施。以2014年4月国务院批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并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列入国家级发展战略重点示范区为标志,洞庭湖区开始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从鱼米之乡到生态经济区,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形成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构成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事业发展的历史主线。应当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以整合社会力量、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依法治湖为重点,构建洞庭湖生态安全管理模式,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
唐国华[5](2017)在《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鄱阳湖是一个吞吐型、季节性、大型浅水湖泊。认识鄱阳湖演变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科学规律,特别是深入认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对策建议,对保障鄱阳湖区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论文首先分析河漫湖(洪泛湖)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收集、分析了东汉至民国时期的鄱阳湖流域发生的435年水旱灾害历史记录和江西北部和中部138次地震记录,为鄱阳湖历史演变和湿地生态系统演化提供了背景资料。利用保存至今的史料和历代诗词考证了鄱阳湖的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松门山以南形成辽阔的大水面是在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到南宋时期全面形成,自然因素是这一时期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明清时代,鄱阳湖演变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进一步扩展。新中国建立以后,鄱阳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并堤加固、围湖造田等活动,阻止了鄱阳湖自然扩展的趋势。然后从现代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近些年湖水位低枯现象及原因、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鄱阳湖水文及水环境演变过程。以生态水文关系为主线,从鄱阳湖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湿地植被演变、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分布与变化、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等方面研究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机理。最后根据鄱阳湖历史演变的线索和水文、水环境现状,已揭示的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内在联系和动态演变机制,采用类比法预测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发展的可能前景;论证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目标和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鄱阳湖湿地健康的有关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1)根据鄱阳湖流域水旱灾害历史记录进行了科学分级并赋予了相应湿润指数,改进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将鄱阳湖历史干湿阶段统计参数序列化。(2)利用地理、水旱灾害、地震、气候变化等历史文献和历代诗词,论证了鄱阳湖南部湖域大水面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北宋后期全面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明清以前自然因素是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1949年以后人类活动主导了鄱阳湖演变。(3)利用2010年以来在湖区进行的7次网格式定点定位、流场—水质同步监测资料分析研究,揭示了鄱阳湖区氮磷污染物分布、转移、扩散和消减特征,对于鄱阳湖污染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4)应用生态水文学知识,剖析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内在关系和演变机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论文提出的鄱阳湖管理对策建议,也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王琲[6](2016)在《基于河流鱼类适宜生境控制的梯级水库优化调度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水库作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工程,其调度方式与流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水库在发挥其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下游河段生态缺水,电站厂房低温水下泄等生态问题,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的生存环境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恢复河流适宜生境是目前水库运行管理的发展方向。赣江是长江流域八大支流之一,水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大,现已建成万安水利枢纽、石虎塘航电枢纽及峡江水利枢纽。2012年,经农业部批准,赣江峡江江段被选定为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本文研究了考虑生态需水及水温因素的梯级水库生态调度,以期能够缓解水利建设对四大家鱼资源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实现赣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生态保护的双赢。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以赣江大型水利工程对河流天然水文情势的影响为切入点,应用M-K趋势检验、M-K突变检验及水文变化指标法(IHA)等多种方法,分析了赣江中游河段流量特征及变化趋势。从计算结果看,1957-2013年赣江中游流量变化趋势较平稳,年均流量呈增加趋势,但赣江鱼类产卵期(4-7月)流量呈下降趋势,且80年代后期产卵期流量变化趋势明显减弱,从一定程度上证实水利工程建设对赣江鱼类资源的影响;人为干扰前后IHA指标中涨落次数、降幅率发生高度改变,整体改变度为27.6%,说明人类活动己使水文情势偏离天然情况,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2)在充分调查家鱼各生命周期习性的基础上,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建立水力学指标体系与生态指标的动态响应关系,提出了基于鱼类适宜水力学指标的河道生态流量定值方法。经研究发现对赣江流域四大家鱼产量影响最大的水力学指标分别为越冬期的流速指标(对产量起负影响)、产卵期的水位指标(正影响)及肥育期的湿周指标(正影响)。并通过对水力学指标进行设置模拟河流的自然节律,推求生态流量过程。经计算,越冬期保证鱼类感应流速,维持生态流量336m3/s;产卵期维持流量1070m3/s以上,以保证漂流性鱼卵在水体中足够的漂距,在5、6月通过人工放流分别创造一次大于10d的持续涨水过程,涨水水位2-3m,以模拟天然径流过程中流量脉冲;肥育期为保证亲鱼产卵后获得充分的饵料及幼鱼摄入足够营养物质,满足鱼类适宜湿周,其对应生态流量为625m3/s。(3)对于底层取水的水库,水库分层造成的低温水下泄对下游河道生态造成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生态适宜库水位概念。即通过降低特定时段水库运行水位的方法,提高太阳辐射和风力等对底层水体的扰动,并增大上游河道天然来水对库区底部水体的掺混强度,最终使得电站取水口处水体温度变化过程接近天然河道,缓解低温水下泄对鱼类产卵造成的不利影响。为确定峡江水利枢纽生态适宜库水位,在保持其他干扰项不变的情况下,对五种坝前水位情境进行试算。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当坝前水位44.5m时,取水口处水温升至鱼类产卵适宜水温所需历时仅滞后于天然河道2d,水温沿水流方向均基本保持稳定,垂向水温也与天然河道水温分布大致相同,对下游鱼类造成影响较小。(4)利用“拐点”理论定量分析了生态与发电效益的竞争关系,并基于差分进化算法高维搜索能力较强以及粒子群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性能的优点,针对人工蜂群算法中雇佣蜂高维搜索能力以及侦察蜂全局搜索性能较弱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差分进化和粒子群结合的改进人工蜂群算法。利用该算法对不同生态约束等级的调度策略进行计算,建立了均衡河流生境约束与发电效益“拐点”的梯级水库优化调度模型。认为“拐点”对于均衡生态约束与发电效益具有重要价值,可有效协调均衡生态友好与发电效益的竞争关系。
曹剑[7](2014)在《城市化进程对南昌市供水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南昌市供水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供水水量安全、水污染环境问题以及城市给水管网承载力等方面。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些方面的问题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找出其中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办法,对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南昌市供水安全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预测南昌市2015年、2020年、2025年城市需水量,并利用南昌市19562012年蒸发、降水、径流资料,推算出预测年各保证率所对应的南昌市可供水量,然后通过分析预测年南昌市水资源供需平衡,揭示出城市化给南昌市未来供水安全所带来的隐患,并提出解决对策。另外,在收集南昌市2004-2012年城市供水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预测年城市化相关指标,建立了基于层次—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管网承载力评价模型,并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南昌市给水管网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随着南昌市社会经济发展,到2020年如遇中等干旱年份,南昌市将出现小规模缺水;到2025年如遇中等干旱年份将出现较大规模缺水。(2)随着南昌市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未来南昌市城市需水量将迅速增加,其中工业需水增长最快,占增长总量的80%-90%以上;解决未来南昌市城市供水安全问题,主要要做好城市节水和雨污利用工作,尤其是工业节水。(3)近几年南昌市污水入河排放量呈现增加趋势,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南昌市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增加,这一问题将更加凸显,预计到2025年的入河污废水排放量将到达12.85亿t;做好城市水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作,保护好城市水资源是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又一重要举措。(4)由给水管网承载力评价模型结果可知,目前南昌市给水管网承载力综合指数是-0.0632,管网承载力处于较差水平;要在未来短中期内,保持较高承载力水平,只有积极开展城市节水、减漏工作,并加大城市管网建设和老旧管网改造。
胡吉伟[8](2014)在《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系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分析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文环境变化中的人为因素。通过对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利治理中的政策导向、治水方略、水利机构的利益纷争、湖田开发与太湖水文环境的恶化、治水方式的转变、南京国民政府的防洪措施等问题的分析,来考察水利机构在治水事务中的行为和目的,以及由此引起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的演变。特别是治水机构为获取经济利益将湖滩放垦合法化,导致太湖水文环境恶化,加重了自然灾害的程度。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考察揭示出人类的治水活动与太湖流域水系环境变化间的关系。太湖流域由苕溪、荆溪、运河、吴淞江、黄浦江等水系组成,包括江苏省苏南、浙江嘉兴、湖州等市,历史上这一地区被称为“江南水乡”,税赋甲天下。这一地区优越的水文环境是在人为改造下形成的。筑东坝斩断来水,修塘堤防御海潮,建闸口抵御江水倒灌,这些水利设施为江南地区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然而,人为改建后的水利设施使太湖流域的水利环境充满了脆弱性,一旦失去人为治理,生态环境便很难自我调适。近代以来,太湖流域水利失修,水旱频发,从而导致社会环境动荡。这是本文第一部分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第二部分剖析了由于政府错误的治水策略引起太湖流域水文环境的恶化。政府在治理与破坏之间陷入矛盾的窘境,一方面,表现出积极治理的姿态;另一方面,治水机构以利益获取作为治水的最高准则,改变明清时期的禁垦政策。实施“浚垦兼施”的治水方略,将湖滩放垦合法化,破坏了水文生态的平衡。湖滩开发致使东太湖排洪水道缩减,防洪能力降低,水灾风险增加。1931年水患虽称天灾,但是,水利不修,人谋之不力亦是不容忽视的致灾因素。第三部分论述了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利治理政策上的导向,以及由此引起各水系间水文环境的巨大差异。民国政府继承了明清政府固守东坝的治水策略,将水患遏制在东坝上游地区。高淳县作为潴水区,为维护太湖下游地区的经济稳定作出了牺牲。由于可耕地资源短缺,当地百姓为获取有限的农业资源发生械斗,社会动荡加剧。与乡村水利建设相比,政府更关心城市的排水工程。为实现南京国际都市计划,南京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下水道建设,城市防水能力显着提升。第四部分考察了水利机构在治水事务上的利益冲突,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水利治理方式的转变。北洋政府时期水利机构林立,系统纷岐,缺乏统筹规划,遇事互相推诿,水利治理乏善可陈。1931年长江水灾后,南京国民政府统一水利机构,加强了水利建设,吴淞江、白茆河、城市内河等重要河段的堤坝、河床都得到了修缮,水利状况明显改善。需要指出的是,南京国民政府在1931年水灾之后实施了一系列水利治理措施,促进了太湖流域的水利发展。强制拆圩、废田还湖、堤防协修、联合布控等举措改善了水利失修的局面,提高了防洪抢险的应对能力。与1931年南京城水患相比,1935年南京城区水患的成功预防,进一步证明,人为治理的缺失,人类活动的破坏是太湖流域灾害多发的关键因素。本文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南京国民政府防洪治水上的作为。另外,尽管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文生态遭到破坏,但太湖水系的改变主要是“支流淤塞与微地貌”的变化。若要考察太湖流域水利格局的整体转变,还需要将时限向下延伸至20世纪60年代。“大跃进”时期联圩并圩、废坝建闸、大兴水库、湖滩开发等水利运动对太湖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更加剧烈。为此,本文的结语部分对太湖流域水利格局的转变进行了简要描述,以便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近代太湖流域水文环境的变化。
裔兆宏[9](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提出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王虹波[10](2013)在《1912-1931年间东北灾荒的社会应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1912—1931年间东北灾荒为研究对象,大量搜集和挖掘东北地方文献资料,借鉴区域史研究理论和方法,从社会科学角度对灾荒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运用历史地理学、灾害学、环境学等学科知识与方法对灾荒自然属性进行探究,统计灾荒发生的时空分布情况,分析归纳灾荒发生的特点;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和方法对灾荒社会属性进行分析,重点考察民初社会应对灾荒的情况及能力,主要从政府赈济、民间救助、仓储备荒和巫术救荒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并探究东北灾荒带来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东北灾荒的成因。主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探析灾因重点从气候、水系、山脉、地质等方面考察其成灾的自然环境;从对生态的破坏和政治背景考察其成灾的社会环境,如民初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租赋繁重等社会因素使之民不聊生,大大降低了社会整体御灾能力。第二章东北灾荒的历史考察。重点对东北多发的水灾、旱灾、冰雹和瘟疫四种灾害来进行考察,介绍东北灾情;分析归纳东北灾荒发生的特点:从时间分布上看,发生频繁,无年不灾;从空间地域看,灾区广大,无地不灾;从灾害发生种类看,多灾并发,接连不断,种类繁多,危害严重。第三章东北灾荒的官赈措施。东北地方政府设立赈务机构对灾情进行管理,通过报灾、勘灾和查灾鉴定灾情,实施赈济。首先,急赈以缓灾情。主要措施有拨发赈粮、赈款、设施粥厂和实行以工代赈等;其次,帮扶生产。实行借贷、蠲缓等;最后,调控市场,平抑物价。主要措施是“禁粮出运”和平粜政府赈济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情,赈济中体现了近代化的色彩。但政治的腐败,赈济中的中饱私囊等消极因素,弱化了政府赈灾能力,使政府救济如杯水车薪。第四章东北灾荒的社会救济。民赈群体主要来源于社会慈善团体、绅商政府官员等社会上层人士,还有平民阶层的个人义举。社会救济对当时比较弱化的政府御灾能力是一个强有力的补充,并逐渐承担了社会救济的主要角色,对赈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五章东北地区的仓储备荒。仓储备荒是当时东北政府应对灾害的主要防灾举措,由于政府对官仓建设的能力有限,积极鼓励加强东北各地义仓的建设。各地民间对义仓积谷的征收和使用、义仓的建设和管理、仓董的任命等情况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运行和管理中还是弊端丛生,义仓积谷被挪用、变谷生金、中饱私囊、仓董失职、天灾人祸等情况时有发生,使义仓积谷遭受巨大损失,弱化了义仓积谷灾时急赈的重要作用。第六章东北旱灾与禳弥信仰。这是古代消极的救灾思想,被历代所沿用和效仿。由于民国时期政治腐败、战乱频繁、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加之民众受教育水平低,使巫术救荒在民国时期东北地区一度盛行,统治者积极组织参与祈神禳灾,使巫术救荒更加得到了人们的敬畏,达到所谓的阶级调和。其实质是政府御灾能力降低的表现,巫术救荒不仅贻误了最佳的救灾时机,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加深了灾民的痛苦。第七章东北灾荒的影响。灾荒造成东北人口的死亡与流移;破坏了东北人们的生产生活;加剧东北社会环境的恶化,导致东北社会秩序的失控和阶级矛盾的激化。民国时期灾荒距今较近,对今天东北地区的防灾、减灾和救灾等工作也可以提供历史教训与借鉴,并对东北地域经济投资的预测性和针对性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赣江水位降至历史最低 数百万人口缺水短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赣江水位降至历史最低 数百万人口缺水短电(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减贫 |
三、生态贫困 |
四、精准生态扶贫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
二、空间分布考察 |
三、耦合度评价 |
四、数据验证 |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
一、划分原则 |
二、划分依据 |
三、主要类型辨识 |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
一、实践进展情况 |
二、典型实践案例 |
三、现有实践成效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民国时期九江地区水旱灾害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九江水旱灾害背景 |
1.1 地理区位背景 |
1.2 行政区划背景 |
1.3 社会经济背景 |
1.3.1 人口规模 |
1.3.2 经济贸易状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九江水旱灾害状况 |
2.1 水灾状况 |
2.2 旱灾状况 |
2.3 水旱灾害灾次分析 |
第三章 九江地区水旱灾害原因 |
3.1 自然原因 |
3.2 社会原因 |
第四章 九江地区水旱灾害影响 |
4.1 经济影响 |
4.2 人口影响 |
4.3 社会影响 |
4.4 心理影响 |
第五章 九江地区水旱灾害应对措施 |
5.1 水旱灾害防范措施 |
5.1.1 运用水文检验技术 |
5.1.2 改革水利行政 |
5.1.3 完善相关水利法律法规 |
5.2 水旱灾害救济措施 |
5.2.1 国家救济 |
5.2.2 地方政府救济 |
5.2.3 民间组织救济活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3)海绵城市背景下基于数据化分析的传统村落水利智慧探索 ——以流坑、渼陂、钓源三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和背景 |
1.1.1 海绵城市对理水模式的探索 |
1.1.2 传统村落蕴含理水的智慧 |
1.1.3 传统村落研究的数字化趋势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传统村落水利遗产相关研究现状 |
1.2.2 海绵城市相关研究现状 |
1.2.3 传统村落理水与海绵城市的关联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3 论文的创新点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案例村落概述及实地调研 |
2.1 村落背景介绍 |
2.1.1 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 |
2.1.2 江西省吉安市文陂乡渼陂村 |
2.1.3 江西省吉安市兴桥镇钓源村 |
2.2 村落调研结果 |
2.2.1 传统村落的水体形态 |
2.2.2 传统村落的水系格局 |
2.3 案例村落水系格局的分程解析 |
2.3.1 源头引水 |
2.3.2 中程排水 |
2.3.3 末端调蓄与外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村落水利遗产的空间特征计算与可视化 |
3.1 村落空间信息采集与点云数据获取 |
3.2 点云数据的运用与处理 |
3.2.1 基于点云向量计算的村落选址微地形可视化 |
3.2.2 基于点云数据的村落水塘的调蓄容量计算 |
3.2.3 基于点云分离的村落地表渗透性分析 |
3.3 村落空间特征点云计算的结果汇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统村落水环境质量的指标数据测算 |
4.1 村落水环境与水体样品采集 |
4.1.1 村落水环境概述 |
4.1.2 水体样品的采集 |
4.2 案例村落水体样品的水质检测指标和检测方法 |
4.2.1 各项理化指标的检测 |
4.2.2 各项营养盐指标的检测 |
4.2.3 水样检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4.3 村落水质检测结果与分析 |
4.3.1 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和分析 |
4.3.2 营养盐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分析 |
4.4 村落水体环境质量的整体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传统村落水利体现的海绵式理念及其朴素智慧 |
5.1 海绵城市的理念 |
5.2 传统村落“海绵”式的理水效果 |
5.2.1 自然渗透 |
5.2.2 自然积存和调蓄 |
5.2.3 自然净化 |
5.3 传统村落朴素的理水智慧 |
5.3.1 充分利用地形地势盘局 |
5.3.2 系统观和全局观指导水利打造 |
5.3.3 水的资源化意识及可持续理念 |
5.4 传统村落理水智慧的现代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本文中使用的几个概念的说明 |
第一章 洞庭湖区环境治理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1949年前洞庭湖区环境变迁的回顾 |
一、晚清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二、民国时期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第二节 自然条件与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
一、气候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二、长江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三、四水水系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第三节 人类经济活动与1949年以来洞庭湖的环境变迁 |
一、发展战略与洞庭湖环境变迁 |
二、人口与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
三、农业生产与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
第二章 水患、围湖造田与洞庭湖区环境治理(1949-1978) |
第一节 政府对洞庭湖区的认识、规划和治理 |
第二节 水患危机与洞庭湖环境保护 |
一、洞庭湖区水患危机 |
二、洞庭湖区的水利建设 |
第三节 疫病危机与洞庭湖区环境治理 |
一、洞庭湖区的疫病危害 |
二、疫病防治与环境保护 |
第四节 围湖造田工程与洞庭湖区环境恶化 |
一、持续不断的围湖造田运动 |
二、围湖造田对洞庭湖区环境的破坏 |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治理的绩效 |
一、洞庭湖环境的局部改善 |
二、洞庭湖区环境存在严重隐患 |
第三章 工业化进程与洞庭湖区环境保护(1979-1999)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洞庭湖区经济的发展 |
一、洞庭湖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
二、生产责任制实施后农业的大发展 |
三、工农业发展导致的环境危机 |
第二节 环保意识的觉醒与洞庭湖区环保机构的建立 |
一、政府环保意识的觉醒 |
二、洞庭湖区政府环保机构的建立 |
三、政府环保政策与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
四、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
第三节 洞庭湖区水污染的治理 |
一、洞庭湖区水污染的源头 |
二、污水的治理 |
第四节 洞庭湖区面积继续缩小与环境保护 |
一、洞庭湖区面积急剧缩小导致的环境问题 |
二、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工程 |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绩效 |
一、洞庭湖区治理工程取得一定成效 |
二、环境危机比较严重 |
第四章 生态理念下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与修复(2000-2016) |
第一节 新时期洞庭湖区环境危机日趋严峻 |
一、洞庭湖区水土流失严重 |
二、血防压力加大 |
三、水质污染加剧 |
四、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
第二节 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确立 |
一、洪水频发引发政府对洞庭湖区生态系统的反思 |
二、政府生态文明战略的确立 |
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政府修复洞庭湖区环境的主要措施 |
一、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
二、造纸企业污染治理工程 |
三、洞庭湖综合治理工程 |
第四节 社会各界与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 |
一、社会各界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修复的讨论 |
二、社会环保团体的快速增加 |
三、社会各界开展的环保活动 |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绩效 |
一、洞庭湖区环境恶化的趋势开始得到扭转 |
二、形势依然严峻 |
第五章 评价 |
第一节 从鄱阳湖治理看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问题 |
一、鄱阳湖治理的历程与主要经验 |
二、从鄱阳湖治理看洞庭湖环境保护的绩效 |
第二节 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特点 |
一、政府是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主体 |
二、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社会共识的形成 |
第三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经验与教训 |
一、主要经验 |
二、主要教训 |
结语: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鄱阳湖与鄱阳湖流域 |
1.1.1 鄱阳湖简介 |
1.1.2 鄱阳湖流域 |
1.1.3 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1.2 鄱阳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鄱阳湖历史演变 |
1.2.2 鄱阳湖水文特性研究 |
1.2.3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研究 |
1.2.4 鄱阳湖水生态研究 |
1.2.5 研究成果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2章 湖泊演变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2.1 鄱阳湖的成因 |
2.1.1 湖泊成因分类 |
2.1.2 鄱阳湖成因分析 |
2.1.3 河漫成湖的主要因素 |
2.2 鄱阳湖地区地形地质结构 |
2.2.1 鄱阳湖地区的地质状况 |
2.2.2 鄱阳湖地区的地形地貌状况 |
2.2.3 鄱阳湖地区的地貌成因分析 |
2.3 形成鄱阳湖的河流及其演变 |
2.3.1 汉代及其以前的长江中下游河段演变 |
2.3.2 鄱阳湖水系的演变 |
2.4 鄱阳湖入湖水量与湖盆蓄水面积、容积关系分析 |
2.4.1 鄱阳湖水位和水面面积、蓄水量关系 |
2.4.2 季节性水文节律 |
2.4.3 鄱阳湖流域径流量与湖盆蓄水的关系 |
2.4.4 小结 |
2.5 长江水文条件与鄱阳湖蓄水关系——江湖水文关系 |
2.5.1 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及其条件 |
2.5.2 湖口站流量倒灌分析 |
2.5.3 长江低水位对鄱阳湖的拉空作用 |
2.5.4 湖口梅家洲对鄱阳湖蓄水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序列参数化 |
3.1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1.1 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背景 |
3.1.2 历史气候的定义与内涵 |
3.1.3 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记录分级及其代表性分析 |
3.2.1 水旱灾害属性 |
3.2.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纪录 |
3.2.3 鄱阳湖流域历史旱涝灾害等级化 |
3.2.4 历史水旱灾害系列的代表性分析 |
3.3 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推求历史阶段干湿统计参数 |
3.3.1 湿润指数 |
3.3.2 水文统计的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3.3 基于历史湿润指数推求统计参数的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4 鄱阳湖流域湿润指数系列化 |
3.4.1 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特征 |
3.4.2 两宋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3 元朝至明初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4 明清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5 两宋至民国各干湿时期湿润指数系列参数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鄱阳湖的历史演变 |
4.1 前言 |
4.2 北宋时期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 |
4.2.1 彭蠡泽的变迁 |
4.2.2 鄡阳平原的沉陷 |
4.2.3 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时间 |
4.2.4 鄱阳湖南部湖区扩展的原因 |
4.2.5 小结 |
4.3 明清时期人与自然抗争中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1 明清时期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2 明清时期鄱阳湖流域堤防建设与维护造田 |
4.3.3 碟形湖的形成与堑湖捕鱼 |
4.3.4 结束语 |
4.4 现代湖区围垦、开发过度和退田还湖 |
4.4.1 新中国建立后鄱阳湖区大规模的圩堤建设 |
4.4.2 围湖垦殖的效益与问题 |
4.4.3 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干堤加固 |
4.4.4 结束语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鄱阳湖水文与水环境现状 |
5.1 鄱阳湖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1 鄱阳湖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2 有关鄱阳湖的几个地理概念 |
5.1.3 近60年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 |
5.2 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 |
5.2.1 流域降水 |
5.2.2 鄱阳湖进出湖流量分析 |
5.2.3 入湖出湖流量变化原因剖析 |
5.2.4 森林植被改善增加河道湖泊基流 |
5.2.5 小结 |
5.3 近十多年鄱阳湖低枯水位现象 |
5.3.1 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 |
5.3.2 低枯水位发生的原因分析 |
5.4 鄱阳湖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 |
5.4.1 第一次鄱阳湖科考关于泥沙与沉积情况 |
5.4.2 入湖泥沙过程 |
5.4.3 最近15年冲淤变化 |
5.4.4 入江水道冲刷对湖口出流的影响 |
5.5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 |
5.5.1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结果 |
5.5.2 入湖污染负荷 |
5.5.3 湖区水流特征 |
5.5.4 鄱阳湖区污染物运动、消减特征 |
5.5.5 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 |
6.1 生态水文学与系统生态学 |
6.1.1 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
6.1.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研究思路 |
6.2 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 |
6.2.1 上世纪 80、90 年代鄱阳湖浮游生物状况 |
6.2.2 鄱阳湖浮游生物的种类和密度的现状 |
6.2.3 鄱阳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时空变化 |
6.2.4 水文过程变化对鄱阳湖藻类动态变化的影响 |
6.2.5 鄱阳湖蓝藻水华种类、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
6.3 鄱阳湖湿地植被动态变化 |
6.3.1 上世纪 80、90 年代的植被概况 |
6.3.2 鄱阳湖湿地植被现状 |
6.3.3 湿地植被鄱阳湖水文要素的响应 |
6.3.4 人类活动对湿地植被的影响 |
6.3.5 鄱阳湖湿地植被呈现退化趋势 |
6.4 大型底栖动物动态演变 |
6.4.1 三十年来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动态变化 |
6.4.2 水文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
6.4.3 鄱阳湖钉螺分布与特性 |
6.5 鄱阳湖鱼类资源的动态演变 |
6.5.1 三十年来鄱阳湖鱼类资源变化情况 |
6.5.2 水文要素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和鱼类响应 |
6.6 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 |
6.6.1 鄱阳湖越冬候鸟的监测 |
6.6.2 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的食性功能群 |
6.6.3 越冬候鸟空间分布特征 |
6.6.4 越冬候鸟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响应 |
6.7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 |
6.7.1 碟形湖的形成、特征与分布 |
6.7.2 碟形湖湿地生态的系统特征 |
6.7.3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意义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及其对策建议 |
7.1 国内外湖泊湿地管理的实践和经验 |
7.1.1 北美五大湖治理和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
7.1.2 美国佛罗里达大沼泽的保护和治理 |
7.1.3 云南洱海的保护和治理 |
7.1.4 国内外湖泊保护和管理的主要经验 |
7.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趋势 |
7.2.1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动力机制 |
7.2.2 鄱阳湖水体形态和水环境演变趋势预测 |
7.2.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衰退 |
7.2.4 湖泊萎缩和人类活动加剧叠加,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丧失 |
7.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
7.3.1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
7.3.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
7.3.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原则 |
7.3.4 关于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问题 |
7.4 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永保“一湖清水” |
7.4.1 完善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
7.4.2 加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管理 |
7.4.3 因地制宜处理湖区周边农业污染和面源污染 |
7.4.4 鄱阳湖湖汊和碟形湖中的水产养殖禁止投放肥料饲料 |
7.5 休养生息,把湖区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 |
7.5.1 坚决制止酷渔滥捕,保护天然水产资源 |
7.5.2 有序采砂,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需求 |
7.5.3 保护候鸟,人鸟和谐相处 |
7.5.4 封洲轮牧,巩固防治血吸虫病的成果 |
7.6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保障机制 |
7.6.1 改革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体制 |
7.6.2 以“河长制”为抓手,把流域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基于河流鱼类适宜生境控制的梯级水库优化调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生态流量研究进展 |
1.2.2 水库水温研究进展 |
1.2.3 水库调度研究进展 |
1.2.4 研究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梯级水库对鱼类生境影响及其调控框架 |
2.1 梯级水库建设运行对河流生境的影响 |
2.1.1 单一水库对河流生境的影响 |
2.1.2 梯级水库对河流生境的影响 |
2.2 河流生态因子对鱼类习性的影响 |
2.3 梯级水库生态调度的内涵 |
2.4 梯级水库生态调度的原则和思路 |
2.4.1 梯级水库生态调度原则 |
2.4.2 梯级水库生态调度思路 |
2.5 考虑鱼类适宜生境的梯级水库生态调度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 赣江河流开发生态水文过程变化分析 |
3.1 赣江流域概况 |
3.1.1 赣江流域基本情况 |
3.1.2 工程概况 |
3.2 渔业资源现状 |
3.2.1 渔业概况 |
3.2.2 鱼类区系 |
3.2.3 赣江渔业资源存在问题 |
3.3 指示物种选取及习性特征 |
3.3.1 指示物种选取 |
3.3.2 四大家鱼习性 |
3.3.3 赣江四大家鱼产卵场调查 |
3.4 赣江生态水文变化特性分析 |
3.4.1 赣江中游河段流量年际变化 |
3.4.2 赣江中游河段流量变化趋势检验 |
3.4.3 赣江中游生态影响评价的RVA变动范围法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鱼类适宜水力指标的生态流量定值方法 |
4.1 河道生态水力学指标的选取方法 |
4.1.1 河道生态水力学指标体系概念与构建 |
4.1.2 数据资料与来源 |
4.1.3 生态水力学指标的选取方法 |
4.1.4 百嘉下产卵场(万安至石虎塘)生态水力学指标选取 |
4.1.5 吉水产卵场(石虎塘至峡江)生态水力学指标选取 |
4.1.6 峡江产卵场(峡江下游)生态水力学指标选取 |
4.2 赣江梯级水库群下游河段生态流量定值 |
4.2.1 产卵场涨水时间的确定 |
4.2.2 鱼类适宜水力学指标法生态流量定值结果 |
4.2.3 最小生态流量定值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水库生态适宜库水位定值方法 |
5.1 生态适宜库水位概念与定值方法 |
5.1.1 水库生态适宜库水位定义 |
5.1.2 峡江水库生态适宜库水位定值方法 |
5.2 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概述 |
5.3 数值计算方法简介 |
5.3.1 基本控制方程 |
5.3.2 数学方法简介 |
5.3.3 参数介绍 |
5.4 峡江水库库区水温模型率定 |
5.4.1 水库计算范围及地形概况 |
5.4.2 边界条件与数据来源 |
5.4.3 率定结果 |
5.5 峡江水库库区水温三维模拟 |
5.5.1 边界条件设置 |
5.5.2 情境设置 |
5.5.3 生态适宜库水位定值 |
5.6 本章小结 |
6 赣江梯级水库优化调度模型及策略研究 |
6.1 梯级水库优化调度优化模型 |
6.1.1 目标函数 |
6.1.2 约束条件 |
6.1.3 数据资料与来源 |
6.2 梯级水库生态调度策略研究方法 |
6.3 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 |
6.4 生态调度策略分析 |
6.4.1 不同生态调度策略计算结果 |
6.4.2 发电-生态效益均衡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城市化进程对南昌市供水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供水安全相关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 城市化与城市供水安全关系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南昌市基本情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南昌市城市化 |
2.2.1 南昌城市化发展历程 |
2.2.2 城市化与人口的关系 |
2.2.3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
2.2.4 城市化与用水结构的关系 |
2.3 南昌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3.1 水资源概况 |
2.3.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第3章 南昌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及水污染环境分析 |
3.1 南昌市需水预测 |
3.1.1 生活需水预测 |
3.1.2 生产需水预测 |
3.1.3 生态需水预测 |
3.1.4 总需水预测 |
3.2 南昌市供需水平衡分析 |
3.2.1 需水趋势分析 |
3.2.2 供需矛盾分析 |
3.2.3 应对策略分析 |
3.3 南昌市供水水污染环境分析 |
3.3.1 南昌市水污染环境分析 |
3.3.2 南昌市水污染解决对策 |
第4章 南昌市给水管网承载力分析 |
4.1 城市给水管网承载力的定义与内涵 |
4.2 南昌城市管网供水现状分析 |
4.3 城市给水管网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层次结构的建立 |
4.3.2 指标解释及量化 |
4.4 层次分析法(AHP)赋权 |
4.4.1 准则层权重计算 |
4.4.2 指标层权重计算 |
4.4.3 总排序一致性检验及各指标权重计算 |
4.5 建立层次-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模型 |
4.6 模型结果及评价分析 |
4.6.1 现状结果分析 |
4.6.2 预测结果分析 |
第5章 南昌城市化进程中供水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 |
5.1 供水水量安全 |
5.1.1 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合理配置用水 |
5.1.2 倡导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
5.1.3 维持河湖健康,保障水资源可持续 |
5.2 供水水质安全 |
5.2.1 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 |
5.2.2 加强水功能区管理,优化水环境质量 |
5.3 突发事故应急供水安全 |
5.3.1 制定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5.3.2 建设应急备用水源,提高应急能力 |
5.4 其它建议 |
5.4.1 合理优化供水系统调度,加快老旧管道改造 |
5.4.2 推进雨、污水资源化技术,倡导中水回用 |
5.4.3 修订政策法规,建立相关制度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系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区域和时段 |
三、基本概念阐释 |
四、学术史回顾、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五、资料来源 |
第一章 太湖流域水系环境变迁 |
第一节 太湖流域水系环境考察 |
一、太湖流域的自然环境 |
二、水利环境的人为改建 |
第二节 :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素描 |
一、圩田劳作的生产场景 |
二、文人笔下的太湖印象 |
第三节 太湖流域水利事业的荒废 |
一、水利失修与旱涝频发 |
二、水旱灾害与社会动荡 |
第二章 太湖流域水文环境的恶化 |
第一节 围垦与湖泊环境的破坏 |
一、湖田的过度开发 |
二、湖泊环境的破坏 |
第二节 湖田生态与利益获取 |
一、人为建构的湖田生态 |
二、水利机构的利益获取 |
第三节 从过度放垦到适度调整 |
一、放垦与禁垦之辩 |
二、护圩与拆圩之争 |
三、南京国民政府强制拆圩 |
第四节 天灾与人祸:太湖流域水灾原因考察 |
第三章 太湖流域水利治理事务中的政策导向 |
第一节 东坝上游水利治理的缺失 |
一、被遗弃的上游 |
二、生存困境中的暴力冲突 |
三、上游生态环境的衰落 |
第二节 东坝下游水利治理的积极筹划 |
一、水利机构的设立与重组 |
二、治水策略的形成与论争 |
三、泄水干河的治理与支河的忽视 |
第三节 城市水利的侧重与乡村水利的缓慢发展 |
一、城市饮水危机与改良 |
三、乡村水利的缓慢发展 |
第四章 太湖流域水利治理方式的转变 |
第一节 区域分治中的利益行为 |
一、畛域之见 |
二、迎神祈雨 |
第二节 水利治理困境中的多方博奕 |
一、吴淞江治理中的合作与对立 |
二、白茆河水利治理的挫折 |
三、赤山湖治理的争论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统一治理 |
一、白茆闸水利工程 |
二、吴淞江截弯取直 |
三、工赈浚河 |
第五章 太湖流域现代化水利治理机制的建立 |
第一节 水利管理制度化 |
一、水利机构的统一 |
二、水利治理的现代化转变 |
第二节 防汛预警机制的建立 |
一、废田还湖 |
二、堤防协修 |
三、联合布控 |
第三节 太湖流域水利治理的顿挫 |
一、水利环境的再度恶化 |
二、战后水利修复计划 |
结语 |
一、太湖流域水文环境的破坏与治理 |
二、太湖流域水利新格局的形成 |
征引文献 |
致谢 |
(10)1912-1931年间东北灾荒的社会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国内灾荒史研究综述 |
(二)国外有关中国灾荒史的研究 |
三、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一)资料来源 |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和论文结构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论文基本结构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东北灾荒的成因 |
第一节 自然因素 |
一、气候状况与灾害 |
二、地质地貌特征与灾害 |
第二节 社会因素 |
一、滥砍盗伐 破坏生态 |
二、政争不断 战乱频仍 |
三、租赋繁重 民不聊生 |
第二章 东北灾荒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东北灾情举要 |
一、东北水灾 |
二、东北旱灾 |
三、东北雹灾 |
四、东北瘟疫 |
第二节 东北灾荒的特点 |
一、发生频繁 无年不灾 |
二、地区广大 无地不灾 |
三、多灾并发 接连不断 |
第三章 东北灾荒的官赈措施 |
第一节 灾情管理 |
一、设立赈务机构 |
二、建全报灾体系 |
第二节 东北地方政府的赈灾措施 |
一、急赈 |
二、帮扶生产 |
三、调控物价 |
第三节 东北地方政府赈灾评述 |
一、赈济的正面效应 |
二、赈济的负面效应 |
第四章 东北灾荒的社会救济 |
第一节 东北慈善团体的救济 |
一、东北地区的慈善团体 |
二、慈善团体的救灾活动 |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个人义举 |
一、绅商官员的救灾行为 |
二、平民阶层的救灾行为 |
第三节 社会救济评述 |
一、社会救济的积极作用 |
二、社会救济的不足之处 |
第五章 东北地区仓储备荒 |
第一节 仓储备荒之沿革 |
第二节 东北地区仓储备荒概况 |
一、各地建仓情况 |
二、仓储制度的建立 |
三、积谷的征收和使用 |
第三节 东北地区仓储备荒之评价 |
一、仓储备荒的作用 |
二、仓储备荒的弊漏 |
第六章 东北旱灾与禳弥信仰 |
第一节 禳弥信仰的源起及发展 |
第二节 东北旱灾与禳弥信仰 |
一、禳弥信仰的阶层 |
二、祈神禳灾的仪式 |
三、祈神禳灾的特点 |
第三节 禳弥信仰存在的社会根源及评价 |
一、禳弥信仰存在的社会根源 |
二、禳弥信仰的社会效应及评价 |
第七章 东北灾荒的影响 |
第一节 灾荒造成人口的变动 |
一、灾荒对人口的戕害 |
二、灾荒导致人口流移 |
第二节 灾荒滞碍农业生产 |
一、灾荒使劳动力锐减 |
二、灾荒恶化耕作环境 |
三、灾荒破坏生产工具 |
第三节 灾荒破坏社会生活 |
一、灾荒破坏居住环境 |
二、灾荒导致民食维艰 |
三、灾荒导致粮价奇涨 |
第四节 灾荒恶化社会环境 |
一、灾荒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
二、灾荒激化社会矛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赣江水位降至历史最低 数百万人口缺水短电(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2]民国时期九江地区水旱灾害应对研究[D]. 邓东来.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海绵城市背景下基于数据化分析的传统村落水利智慧探索 ——以流坑、渼陂、钓源三村为例[D]. 王晗. 天津大学, 2019(06)
- [4]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D]. 曾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5]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D]. 唐国华. 南昌大学, 2017(12)
- [6]基于河流鱼类适宜生境控制的梯级水库优化调度方法研究[D]. 王琲. 武汉大学, 2016(06)
- [7]城市化进程对南昌市供水安全的影响研究[D]. 曹剑. 南昌大学, 2014(01)
- [8]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系治理研究[D]. 胡吉伟. 南京大学, 2014(12)
- [9]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10]1912-1931年间东北灾荒的社会应对研究[D]. 王虹波. 吉林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