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琵琶甲虫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邓巧娣,李雅,李延鹏,刘硕然,徐吉山,肖文,黄志旁[1](2020)在《不同人工林喙尾琵甲种群季节性变化》文中提出喙尾琵甲(Blaps rynchopetera Fairmaire)成虫能分泌具有药用价值的防御液,是云南民间常用的一种药用昆虫。为探究其自然条件下成虫出现的高峰期和生活史,本研究选取大理大学校园6种人工林进行喙尾琵甲年周期监测,采用地陷阱法收集喙尾琵甲样品,记录自然状态下成虫捕获数量,分析不同林下捕获量差异。发现校园内人工林全年都能捕获到喙尾琵甲成虫,成虫出现呈双峰型的季节性变化,高峰期在2~4月和7~10月。不同人工林中喙尾琵甲成虫的捕获数量有差异,雪松林数量最多,竹林数量最少,浇溉频率导致土壤湿度改变是不同人工林喙尾琵甲成虫数量差异的原因。本研究首次开展喙尾琵甲年周期动态监测,为其野外监测时间选择和自然条件下养殖提供参考。
韩曦[2](2020)在《两类天然分子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癌症是在各类型疾病中致死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公共健康问题,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食管癌的死亡率全球排名第八,是致死率极高的一种癌症。治疗食管癌的手段仍然屈指可数。除了放疗,顺铂与5-氟尿嘧啶的组合仍是指导治疗食管癌的一线用药,但其对患者产生的毒副作用不仅折磨病人的身体,更使精神招致摧残。因此寻找药效强、副作用小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迫在眉睫。乙醚、氯丙嗪、阿司匹林、青霉素、吗啡的发现成为药理学或医学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天然产物是大自然合成的化合物,可能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因此以天然产物为开端,寻找其优化产物将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前提。本论文旨在解决癌症相关问题,运用交叉学科手段开展了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的制备、活性比较及药理作用研究。首先,简略地概述了松香中分离寻找具备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并经活性筛查锁定化合物SX6。根据电子等排原理和活性基团拼接原理有目的性地对SX6进行系列结构修饰和制备了50个SX6衍生物。经过CCK-8体外活性筛选寻找出活性更好的化合物SXH23,并以RNA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细胞周期检测、蛋白免疫印迹法等手段深入探究药物分子通过影响细胞周期和mTOR信号通路抑制KYSE-30食管癌细胞生长。根据日本琵琶甲虫“消炎、消包块”的功效出发,推测该昆虫可能含有抗肿瘤的活性物质,经过系统性分离和生物活性筛选研究得到一具有优异抗肿瘤药理活性的化合物JKW14。因其化学结构的平面线溶解性甚低,而且其相邻的酚羟基导致化学稳定性不佳。因此,我们基于上述事实和讨论其构效关系的目的设计和制备30个JKW14衍生物,在保持其分子基本骨架前提下进行了针对性修饰,结合生物活性筛选,为后期的成药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综上所述,本研究以从中药材中发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活性分子出发,通过定向的结构修饰优化并加以生物活性筛选,以获得更佳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并有望成为具备成药性的先导化合物。本研究将为深入研究高活性化合物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结构基础。
薛晨阳[3](2020)在《日本琵琶甲提取物jkw-14对三阴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昆虫是自然界中种类最丰富、数量最多的生物类群。对昆虫化学防御机制的研究已有数十年,防御机制中涉及到蛋白质或肽之外,还有一些具有有趣化学结构的非肽防御性小分子,后者已有许多被表征,并显示了在药物发现中的潜力。然而,与来自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物不同,昆虫自身代谢物及其衍生物质中的小分子化合物及其在药物发现中的潜在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因此,发掘来自昆虫的小分子化学物质有望为现代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重要原料和信息。日本琵琶甲(Blaps japanensis Marseul)属鞘翅目(Coleoptera)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琵琶甲族(Blaptini)琵琶甲属(Blaps)昆虫。日本琵琶甲又称臭壳子、臭屁虫、打屁虫等,在云南民间应用广泛,尤其是彝族治疗疑难杂症处方中常用的药用昆虫,具有抗菌、消炎、解毒、消包块、抗惊痫、抗肿瘤等作用。目前国内外对日本琵琶甲虫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表明其含有一些对苯二酚类和脂溶性成分等,提取物和化学防御物质中的醌和喹啉衍生物有着明显的抗菌活性;还有一些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可明显抑制MCF-7、A549、Hep G2、U251和Bel-7402等多种肿瘤细胞株的细胞生长。因此,日本琵琶甲虫作为一种药用昆虫,从其分离纯化出的单体化合物中筛选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先导小分子化合物,对抗肿瘤药物研发特别是特异靶点药物研发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是指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它是全世界最常见的一种女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2018年世界范围内约有210万人被新诊断为乳腺癌,约占所有女性癌症患者的25%。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2,HER2)的表达均为阴性的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分子分型的10%~17%。目前针对乳腺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由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缺少ER、PR和HER2的表达,故患者无法采用内分泌治疗及抗HER2的靶向治疗。因此,亟需寻找三阴性乳腺癌新的治疗靶点和靶向治疗药物。本课题首先采用MTT/CCK8检测细胞毒性的方法对从日本琵琶甲代谢物及其衍生物分离纯化出的93个单体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初筛获得的6个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肺癌细胞PC9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杀伤作用。我们继续研究了其中一个化合物jkw-14对三阴乳腺癌细胞系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化合物jkw-14可在体外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BT549的增殖、转移,明显诱导细胞凋亡。通过RNA-seq结果分析,我们发现KEGG富集的FOXO信号通路(FOXO signaling pathway)、泛素介导蛋白降解(Ubiquitin mediated proteolysis)、细胞周期(cell cycle)等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相关。进一步,我们采用体外pull down实验和质谱技术(LC-MS/MS)表明化合物jkw-14可与乳腺癌细胞中的波形蛋白vimentin发生相互作用。Vimentin作为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信号通路的一个经典生物标志物,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已有研究报导表明Vimentin敲低可明显降低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提示化合物jkw-14可能通过直接与vimentin结合从而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侵袭转移进而影响乳腺癌的进程,可能为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潜在的候选活性先导化合物。
蒲宇辰[4](2020)在《红棕象甲体外免疫效能及其与体内免疫权衡的生理调控》文中认为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ier)(鞘翅目:象甲科)是新近入侵我国南方棕榈科植物种植区的一种重大毁灭性害虫,严重影响了入侵地寄主植物的经济价值和园林观赏价值,造成极大的损失。由于红棕象甲具有飞行迁移能力强、繁殖潜能高、天敌缺乏、为害隐蔽和抗性强等特性,当前针对该害虫仍缺乏有效的防控策略。和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是一种具持续控制潜能的手段,优势明显。然而,当红棕象甲遭受病原微生物侵染时,必然会激活寄主的免疫系统,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防御反应,其中首要的是以体外分泌物为核心的体外免疫,这将大大削弱生物防治的效果,也是造成该虫有效病原菌群较少的原因之一。而入侵种成功定殖的部分原因就是个体对病原体等外源物质具有较强的免疫能力。体外免疫和体内免疫是昆虫应对外源物入侵的两种免疫防御策略,但红棕象甲的免疫权衡和生理调控机制还不甚明确。因此,本文在生物测定筛选红棕象甲潜在病原菌的基础上,阐明该虫体外分泌物的组分、体外免疫抑制效能及调控的关键基因,分析红棕象甲对体外分泌物的行为响应,探讨体外和体内免疫防御效能的差异及其与生长、繁殖等适应性间的关联,揭示两种免疫防御之间的权衡关系和生理调控机理,以期为制定红棕象甲的生物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红棕象甲生防菌的筛选我们从自然罹病死亡的红棕象甲虫尸上分离到了多种病原微生物。这些分离菌株的室内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anisopliae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最具控制潜能和应用潜力。此外我们还发现,苏云金芽孢杆菌不仅能够显着延长卵的孵化时间,而且能够显着降低幼虫的钻蛀活性。2.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的抑菌效能抑菌试验显示,红棕象甲的体外分泌物能显着抑制微生物在体外的生长。虽然液相不产生明显的抑菌圈,但是固相和原液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且原液的抑菌能力显着强于固相。同时,这些体外分泌物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效能显着高于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效能。这些结果表明,红棕象甲的体外分泌物是其抵御病原菌侵染过程中体外免疫的关键因子。3.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的组分及其免疫活性物质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含有蛋白质和300余种化合物等组分。代谢组学分析表明,对苯醌可能是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的主要免疫活性成分。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对苯醌具有明显的体外抑菌活性。而当红棕象甲遭到病原侵染时,中等浓度的对苯醌的免疫保护效能普遍最佳,它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寄主的存活率。这些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对苯醌是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中的免疫活性物质。4.芳基硫酸酯酶B(Rf ARSBs)在红棕象甲体外免疫反应中的调控作用注射ds Rf ARSB-11581和ds Rf ARSB-14322至红棕象甲体内12 h后,其体外分泌物中的对苯醌的合成受到明显抑制,而注射ds Rf ARSB-0311后,其体外分泌物中的对苯醌的浓度反而显着升高。这表明Rf ARSBs可以调节红棕象甲体外免疫分泌物中的对苯醌的含量,从而影响该虫的体外免疫能力。5.红棕象甲对其体外免疫分泌物的行为响应行为测定的结果表明,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能使个体产生引诱或趋避的特定行为响应,而响应强弱与分泌物的量有关。幼虫和成虫皆对中等剂量的体外分泌物最为敏感,引诱活性最佳。随着分泌物量的增加或减少,引诱效果逐渐下降。其中,成虫在较高剂量的分泌物的影响下表现出最大的趋避性。因此,低含量的体外分泌物对红棕象甲起着引诱剂的作用,而高含量的体外分泌物反而有望作为驱避剂。6.红棕象甲免疫权衡的生理调控红棕象甲七龄幼虫的体外分泌物的抑菌活性、血淋巴的酚氧化酶活性和血淋巴的抗菌活性皆显着高于三龄幼虫。然而幼虫的三龄发育历期却显着更短。对于成虫而言,交配通过降低个体的免疫防御能力而付出巨大的代价,但这种规律表现出与性别和年龄相关的差异性。在12日龄个体中,交配能够显着降低雄虫体外分泌物的抑菌活性,而雌虫不受影响。相反,在52日龄个体中,交配能够显着降低雌虫体外分泌物的抑菌活性,而雄虫却不受影响。在未交配个体中,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随着日龄的增加而显着上升,且这种变化规律不存在性别差异。然而未交配雌虫和未交配雄虫的寿命分别显着低于交配雌虫和交配雄虫的寿命。虽然12日龄交配雌虫的卵孵化率显着高于52日龄交配雌虫的卵孵化率,但是12日龄雌虫的产卵量和子代数皆显着低于52日龄雌虫的产卵量和子代数。此外,单独的免疫胁迫物因子对免疫防御强弱的影响没有差异。这些结果表明,体外和体内免疫强弱的变化是虫龄、性别、交配和免疫处理等多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种免疫系统又与其它生活史组分存在着直接权衡和生理调控关系,从而影响了个体在免疫上的投资,即免疫能力的上升,必然以发育历期、寿命、交配能力和生殖能力等作为代价,而这种权衡关系又错综复杂。综合本文的研究结果,以对苯醌为主要免疫活性成分的体外分泌物在红棕象甲的体外免疫防御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当红棕象甲遭受病原菌的侵染时,寄主的免疫反应(体外免疫和体内免疫)被激活,从而削弱了病原菌的侵染效果,导致该虫种群的成功入侵和定殖。因此,本研究着重以体外免疫作为视角和切入点,通过深入探讨红棕象甲抵御病原菌侵染过程中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不仅揭示了该虫的入侵特性和适应性变异机制,而且有助于深入剖析病原菌和寄主之间的免疫互作效应和多样化的免疫防御策略,提升病原菌田间控害效果,为开发以昆虫免疫系统为靶标的新型害虫抑制剂或行为干扰剂等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屈瑶[5](2019)在《喙尾琵琶甲中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的分离及鉴定》文中研究说明嗓尾琵琶甲(Blaps rynehopetera Fairmaire)是一种民间常用的药用昆虫,在彝族长期作为一种传统用药,具有消炎、灭菌以及消除肿块等作用。此外,在民间用药偏方中,有吞噬活体喙尾琵琶甲作为肿瘤治疗的方法。在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是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文献报道以及我们前期研究均表明喙尾琵琶甲具有抗肿瘤活性,作用的肿瘤细胞包括AGS(人胃癌细胞)、Coca-2(人结肠腺癌细胞)、HepG2(人肝癌细胞)和U251(人胶质瘤细胞)等,但是却少见其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的报道。本实验用95%的酒精对喙尾琵琶甲进行活虫的浸泡提取,分别利用了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喙尾琵琶甲酒精浸提的浓缩液进行萃取然后浓缩,将得到的三个馏分的萃取物,分别对SKBR3(人乳腺腺癌细胞)、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ASPC1(人胰腺癌细胞)以及PC3(人前列腺癌细胞)肿瘤细胞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喙尾琵琶甲中存在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并且都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相。当乙酸乙酯萃取相测试浓度为5 μg/mL时,SKBR3肿瘤细胞增殖量为42%,MD-A-MB-231肿瘤细胞增殖量为68%,ASPC1 肿瘤细胞增殖量为53%,PC3肿瘤细胞增殖量为98%;当乙酸乙酯萃取相测试浓度为25 μg/mL时,测试的所有肿瘤细胞增殖量基本为零。从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乙酸乙酯萃取相分离纯化得到14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方法,目前鉴定出9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hydroquinone(1)、2-methyl-1,4-benzenediol(2)、2-ethyl-1,4-benzenediol(3)、17-methyl-5-octadecenoic acid(5)、(E)-(E)-undec-4-en-l-yl tridec-5-enoate(6)、cholesterol(7)、2-(2-hydroxyethyl)benzene-1,4-diol(9)、1-(3,4-dihydroxyphenyl)isochroman-6,7-diol(10)和2,5-dihydroxyphenethyl 2-hydroxypropanoate(11)。化合物 11 是首次从喙尾琵琶甲中分离出来。化合物1、2、3、9、10和11对于肿瘤细胞MD-A-MB-231有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2和3抗肿瘤细胞MD-A-MB-231活性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是:69.86 μg/mL、6.76 μg/mL、2.64 μg/mL;化合物9、10和 11 抗肿瘤细胞MD-A-MB-231活性的半抑制浓度IC50>40 μM。从喙尾琵琶甲中分离得到的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均为酚类衍生物。通过测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2、3和9对铜绿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有抑菌活性,其余化合物则无抑菌活性。
赵敏,冀焕红,何钊,孙龙,冯颖[6](2019)在《喙尾琵甲成虫存活及产卵量的影响因子》文中研究说明喙尾琵甲是云南民间常用的一种药用昆虫,缺少有效的人工繁育技术保障其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喙尾琵甲生境地常见食物、温度、光周期、种群密度和性比共5个因素研究对该昆虫存活及产卵量的影响,以期找出适合其生长发育的食物、生态因子和种群结构。结果显示:(1)麦麸、仔鸡饲料及二者混合饲喂的成虫的产卵量均显着高于秸秆类食物(P<0.05),死亡率则相反,其中,以仔鸡饲料饲喂的死亡率最低6.4%±4.95%,产卵量最高,单雌日平均产卵量为1.25±0.63枚;(2)22℃恒温条件下的产卵量显着区别于其余试验组(P<0.05),单雌日产卵量达1.93±0.98枚,30℃恒温条件下的存活率低于10℃-25℃的5个试验组;(3)等光照12 L∶12 D下的单雌日产卵量(0.42±0.25枚)最低,与其余试验组显着差异(P<0.05),但不同光周期下成虫存活率的差异不显着(P>0.05);(4)在2.10-10.52头/dm2的种群密度梯度区间,产卵量较高,继续增加密度则导致产卵量的下降,但在实验区间内,种群密度对成虫存活率的影响不显着(P>0.05);(5)性比对成虫产卵量的影响显着(P<0.05),♀∶♂=1∶1时的存活率和单雌平均产卵量均最高,分别为98.5%±1.86%和1.87±0.86枚/d。研究表明,以麦麸和仔鸡饲料为食物、22℃恒温、非等光周期(12L∶12D)、10.52头/dm2以下的种群密度及♀∶♂=1∶1有利于喙尾琵甲成虫的存活及产卵。
贾力扬,李启艳[7](2018)在《喙尾琵琶甲化学成分及药理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喙尾琵琶甲是云南彝族和白族地区民间广泛使用的一种药用昆虫,对多种疑难或常见疾病有一定的疗效,近年对它的研究报道呈现显着增加的趋势。文章归纳近十年内关于喙尾琵琶甲的研究报道,通过对其药材性状、生态分布、化学成分分析、药理作用、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这一民族药物能够进一步得到开发利用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提供帮助。
肖怀[8](2018)在《云南彝族药用昆虫喙尾琵琶甲物质基础及抗肿瘤相关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有由五章组成,以物质基础为主,结合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活性、抗氧化活性及免疫调节活性等筛选,对云南传统彝族药用昆虫喙尾琵琶甲(Blaps rynchopetera Fairmaire)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论文第一章,对喙尾琵琶甲提取物的化学组分及不同萃取部位、单体化合物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抗氧化及免疫调节等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喙尾琵琶甲风干虫体粉末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萃取部位的细胞毒活性筛选获得活性较强的氯仿(PP-C)部位及有一定活性的石油醚(PP-B)、乙酸乙酯(PP-D)和正丁醇(PP-E)部位。通过系统提取分离及鉴定,分别从有活性的氯仿、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部位共鉴定76个化合物,其中9个新化合物,1个新天然产物。9个新化合物包括5个邻苯二酚衍生物,3个吡啶衍生物和1个氰基取代芳烃化合物。选取10种常见人肿瘤细胞株A 549、AGS、Caco-2、Hela、HepG 2、K 562、MDA-MB-231、TE-1、U 251和Bel-7402等,对从细胞毒活性部位分离到的新化合物1、2、5、6、7和部分已知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表明,从乙酸乙酯部位获得的新化合物rynchopeterine B(2)对Caco-2和A 549细胞,rynchopeterine C(5)对Caco-2细胞具有一定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活性,IC 50分别为119.7μg/mL、108.5μg/mL和158.7μg/mL。乙酸乙酯部位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23.35μg/mL;新化合物17及部分已知化合物15,22,23,2均显示出非常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其中具有邻二酚羟基结构的化合物活性和阳性对照维生素C相当,化合物15的IC 50为1.02μg/mL,强于维生素C。免疫调节体外活性初步筛选结果表明,喙尾琵琶甲总提取物、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及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具有一定增强作用,而其他萃取部位作用不明显,刺激性防御液则显示明显的吞噬功能抑制作用;对乙酸乙酯部位的体内免疫考察显示,该部位能不同程度增强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增加溶血素抗体生成水平、提高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而对正常小鼠作用不明显,提示该部位可能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平衡作用。论文第二章,对喙尾琵琶甲多糖含量及多糖中单糖组成进行分析。通过水提醇沉、Sevage法除蛋白制备喙尾琵琶甲精制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得喙尾琵琶甲中的多糖含量为3.86%(n=3);采用PMP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析喙尾琵琶甲多糖水解液中的单糖,结果显示水解液中含有D-甘露糖,鼠李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岩藻糖等8种已知单糖,其中葡萄糖含量最高,为45.4 mg/g,其他单糖含量在11.4721.45 mg/g之间,单糖总含量为171.7 mg/g。论文第三章,对喙尾琵琶甲中的特征性及活性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以没食子酸为对照,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得干虫体、鲜虫体,乙醇刺激分泌物及直接刺激收集的防御液中多酚含量分别为4.80±0.02,8.07±0.59,10.91±0.40,34.44±0.14 mg.g-1。其中鲜虫体中的含量高于干燥后含量。论文第四章,对喙尾琵琶甲刺激性防御液及虫体石油醚萃取物进行挥发性组分的GC/MS分析,并对防御液和防御液中的主要取代苯醌单体进行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活性筛选。通过与数据库NIST标准图谱匹配,喙尾琵琶甲石油醚萃取部位的GC-MS分析共鉴定了77个独立峰中的56个,共占总峰面积的95.27%,主要成分为长链脂肪酸及脂肪酸酯,长链烷烃等,其中油酸甲酯含量最高(33.27%)。通过直接尾部刺激采集了喙尾琵琶甲的刺激性防御液,静置分为透明黄色油状的上层和棕色乳浊液的下层。分别对总防御液及上下两层进行了GC/MS分析和细胞毒活性检测,发现总防御液及防御液下层对多株肿瘤细胞株有很强的细胞毒活性,而防御液上层的细胞毒活性不明显。分别对总防御液及防御液上、下层进行GC/MS分析比较,总防御液中含量最高的3个化合物为2-乙基对苯醌(31.00%),1-十三烯(28.02%)和2-甲基对苯醌(22.86%);防御液下层主峰与总防御液基本一致,但2-甲基对苯醌和2-乙基对苯醌相对含量升高,而1-十三烯的含量降低;防御液上层,几乎90%以上为1-十三烯。对防御液进行分离纯化,并经NMR鉴定了1个单体化合物1-十三烯和1对混合物2-甲基对苯醌和2-乙基对苯醌,和其他物质杂合的对苯醌和对苯酚,该研究结果与GC/MS实验结果一致。对所分离化合物进行了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活性筛选,结果表明,2-甲基对苯醌和2-乙基对苯醌混合物活性明显优于总防御液及防御液下层,对测试细胞株的抑制活性与阳性药顺铂及结构类似的弥托蒽醌相当,而1-十三烯未显示任何细胞毒活性,结果很好的验证了三组防御液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论文最后对琵甲属昆虫,特别是云南特色药用昆虫喙尾琵琶甲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徐发[9](2018)在《喙尾琵琶甲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药用昆虫资源丰富,种类繁多,长久以来在帮助人类治疗疾病与提高生命质量方面具有突出贡献。有效利用药用昆虫资源,对我国天然药物的发展和药用昆虫资源开发与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喙尾琵琶甲(Blaps rynchopetera Fairmaire)作为研究对象,这是一种云南地区历史悠久的药用昆虫。在民间,喙尾琵琶甲一般用于治疗发烧感冒、胃炎、咳嗽、肿瘤等病症,能够起到缓解炎症、解毒消肿等功效。为了明确喙尾琵琶甲的活性物质基础,尤其是其在抗炎、抗肿瘤及抗氧化方面的活性成分,本研究采用活性导向的思路,综合现代高效分离和体外活性研究手段,建立了活性成分快筛方法,为喙尾琵琶甲的药物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首次采用脉冲超声提取法对喙尾琵琶甲(500g)进行活性成分低温快速提取,并对各组分进行了定性研究。根据溶解性和极性的不同,分别制得喙尾琵琶甲的四个粗提物组分:油脂部A(28.54g)、85%乙醇提取组分B(27.78g)、水提醇沉组分C(29.35g)和水溶组分D(24.56g)。油脂部位A采用GC-MS进行了成分分析,鉴定出21种化学成分,其中棕榈酸和亚油酸是其主要成分,其含量分别占总含量的41.59%和43.91%。对85%乙醇组分B进行分段萃取得到石油醚部位B1、乙酸乙酯部位B2、正丁醇部位B3和水部位B4粗提物。通过双缩脲反应、茚三酮反应和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对B、C、D、B1、B2、B3和B4部位进行主要大类成分定性鉴别。结果表明所有部位均含有肽类或蛋白质成分,B、D、B3和B4部位含有氨基酸或氨基肽,B、C、D、B2和B3部位含有糖类成分。其次,根据喙尾琵琶甲的药用历史,选择了三种体外活性模型作为活性成分筛选的指标:经典炎症细胞模型中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抗肿瘤细胞模型中的肝癌细胞系(Hep G2)和常用的ABTS+·及DPPH·自由基清除抗氧化模型。结果显示:在抗炎活性方面,A部位对RAW264.7有增殖作用,B、C和D部位对RAW264.7均有抑制作用,其中B部位的抗炎作用的主要成分集中在B2部位,且B2抗炎作用较B部位相比具有显着增强。在抗肿瘤活性方面,B部位对Hep G2有抑制作用,其中B部位的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成分集中在B2部位,且B2部位抗肿瘤作用较B部位有显着增强。抗氧化活性方面,与阳性对照药维生素C相比,喙尾琵琶甲A、B、C和D各部位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Vc(IC500.020mg/m L)>D(IC500.097mg/m L)>B(IC500.147mg/m L)>C>A。喙尾琵琶甲B1、B2、B3和B4各部位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由大到小顺序为Vc(IC500.020mg/m L)>B2(IC500.024mg/m L)>B3>B1>B4,其中B2部位的抗氧化活性与阳性对照Vc相当,在同一数量级水平。喙尾琵琶甲A、B、C和D各组分对ABTS+·清除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Vc(IC50 0.006mg/m L)>D(IC50 0.028mg/m L)>B(IC50 0.061mg/m L)>C>A,喙尾琵琶甲B1、B2、B3和B4各部位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由大到小顺序为B2(IC500.005mg/m L)>Vc(IC50 0.006mg/m L)>B3(IC500.111mg/m L)>B1(IC500.183mg/m L)>B4(IC500.193mg/m L),其中喙尾琵琶甲B2部位ABTS+·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0.005mg/ml,此结果与阳性对照Vc对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基本一致。综上,本研究通过活性导向的方法首次明确了B2是喙尾琵琶甲主要的抗炎、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部位。最后,针对喙尾琵琶甲主要活性部位B2的活性物质基础探究,本研究建立了以高速逆流色谱法为主要手段的快速分离及活性组分富集方法。通过进一步活性导向的细分及筛选,明确了B2部位的主要活性馏分编号1516,结合柱色谱分离技术,得到活性单体化合物羟基酪醇及4-乙基间苯二酚。经验证羟基酪醇在浓度为12.5μg/m L,时间为72h对RAW264.7细胞和Hep G2细胞的最大抑制率分别是81.34%和67.76%,具有较好的抗炎和抗癌活性。羟基酪醇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0.027mg/m L和0.003mg/m L,与阳性对照Vc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0.020mg/m L和0.006mg/m L)相比较,较为接近,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而4-乙基间苯二酚在浓度为200μg/m L,时间为72h对RAW264.7细胞的最大抑制率是75.35%,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4-乙基间苯二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0.038mg/m L和0.0025mg/m L,同样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李赛丽,张海珠,钱金栿,刘璐[10](2016)在《喙尾琵琶甲醇提物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喙尾琵琶甲醇提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抗炎作用。方法:采用最大给药浓度和给药体积的乙醇提取物灌胃给药,连续观察14天,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14天后称量小鼠体重、脏器质量,并对肝脏、脾脏、肺和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模型、棉球致小鼠肉芽肿模型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给药组各脏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未见异常,急性毒性实验未见毒性反应。喙尾琵琶甲醇提物可明显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棉球致小鼠肉芽肿。结论:喙尾琵琶甲乙醇提取物无明显毒性,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为进一步提取分离该昆虫抗炎成分提供实验基础。
二、云南琵琶甲虫化学成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琵琶甲虫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人工林喙尾琵甲种群季节性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地点 |
1.2 样品采集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成虫季节性变化 |
3.2 湿度对捕获量的影响 |
4 结论 |
(2)两类天然分子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药松香的药理活性研究 |
1.2 琵琶甲虫活性成分研究与JKW14的发现 |
1.3 本研究的思路、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细胞系 |
2.1.2 细胞培养试剂 |
2.1.3 Western blot系统相关试剂 |
2.1.4 其他试剂 |
2.1.5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复苏 |
2.2.2 细胞冻存 |
2.2.3 传代培养 |
2.2.4 CCK-8细胞活力检测 |
2.2.5 细胞形态学观察 |
2.2.6 PI单染细胞周期检测 |
2.2.7 蛋白免疫印迹法 |
2.2.8 细胞总RNA提取及转录组测序 |
2.2.9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SX6的结构修饰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
3.1.1 SX6衍生物分子设计思路 |
3.1.2 SX6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化学合成法) |
3.1.3 SX6衍生物的药理活性评价 |
3.1.4 实验部分(样品制备) |
3.2 JKW14的结构修饰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
3.2.1 JKW14衍生物分子设计思路 |
3.2.2 JKW14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化学合成法) |
3.2.3 JKW14衍生物的药理活性评价 |
3.2.4 实验部分(样品制备)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缩略词对照表 |
个人基本情况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日本琵琶甲提取物jkw-14对三阴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 |
1.1 日本琵琶甲虫——药用昆虫资源 |
1.2 乳腺癌及分子分型 |
1.3 三阴性乳腺癌(TNBC)及治疗 |
1.4 vimentin与肿瘤的相关性 |
1.5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溶液配制 |
2.4 实验方法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抗肿瘤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初步筛选 |
3.2 验证化合物jkw-14对多种肿瘤细胞抗肿瘤活性 |
3.3 化合物jkw-14对TNBC细胞增殖的影响 |
3.4 化合物jkw-14对TNBC细胞凋亡的影响 |
3.5 化合物jkw-14对TNBC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 |
3.6 化合物jkw-14抑癌作用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
3.7 化合物jkw-14药物靶点的研究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红棕象甲体外免疫效能及其与体内免疫权衡的生理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红棕象甲入侵生物学研究及控制现状 |
1.1.1 红棕象甲的起源、入侵和扩散 |
1.1.2 红棕象甲的寄主种类及为害特征 |
1.1.3 红棕象甲的形态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
1.1.4 红棕象甲的防治现状 |
1.2 红棕象甲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1.2.1 红棕象甲病原真菌的研究 |
1.2.2 病原细菌对红棕象甲的杀虫活性 |
1.2.3 昆虫病原线虫对红棕象甲的防效 |
1.2.4 其它天敌对红棕象甲的控制 |
1.3 昆虫抵御外源入侵物的免疫防御机制 |
1.3.1 体内免疫防御策略 |
1.3.2 体外免疫防御策略 |
1.4 昆虫体外免疫防御分泌物 |
1.4.1 体外分泌物的产生 |
1.4.2 体外分泌物的化学组成 |
1.4.3 体外分泌物的功能和作用 |
1.4.4 体外分泌物的合成通路及其调控机理 |
1.5 昆虫免疫防御策略的适应性选择机制 |
1.6 昆虫的免疫权衡及防御代价 |
1.7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思路 |
第二章 红棕象甲病原微生物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的采集与饲养 |
2.1.2 供试菌株 |
2.1.3 试验仪器与药品试剂 |
2.1.4 红棕象甲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菌株室内杀虫活性测定 |
2.1.5 感染红棕象甲的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测定 |
2.1.6 一株新型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对红棕象甲的作用评价 |
2.1.7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红棕象甲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控制效果 |
2.2.2 红棕象甲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控制效果 |
2.2.3 苏云金芽孢杆菌HA菌株对红棕象甲的控制效果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红棕象甲体外免疫分泌物的组分及其功能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昆虫的饲养 |
3.1.2 供试菌株 |
3.1.3 试验仪器与药品试剂 |
3.1.4 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的收集 |
3.1.5 分泌物的体外免疫功能验证 |
3.1.6 体外分泌物的代谢组学检测与分析 |
3.1.7 体外分泌物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
3.1.8 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主要活性成分1,4-苯醌的功能验证 |
3.1.9 对苯醌对感染病原菌后的红棕象甲存活的影响 |
3.1.10 干扰Rf ARSBs对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中对苯醌含量的影响 |
3.1.11 红棕象甲体外免疫分泌物的行为功能测定 |
3.1.12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的收集情况及其分泌效率 |
3.2.2 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的体外免疫抑菌效能 |
3.2.3 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的组成成分 |
3.2.4 对苯醌的体外抑菌活性 |
3.2.5 红棕象甲体外免疫关键因子对苯醌对寄主的免疫保护效能 |
3.2.6 红棕象甲ARSBs在体外免疫分泌物对苯醌调控过程中的作用 |
3.2.7 红棕象甲对其体外分泌物的行为响应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红棕象甲体外和体内免疫的生理权衡及其防御代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供试菌株 |
4.1.3 试验仪器与药品试剂 |
4.1.4 不同虫龄、性别和交配状态的红棕象甲感染病原菌后的生存试验 |
4.1.5 不同虫龄、性别和交配状态的红棕象甲的体外免疫能力测定 |
4.1.6 不同虫龄、性别和交配状态的红棕象甲的体内免疫能力测定 |
4.1.7 不同虫龄、性别和交配状态的红棕象甲感染病原菌后的体外免疫能力测定 |
4.1.8 不同虫龄、性别和交配状态的红棕象甲感染病原菌后的体内免疫能力测定 |
4.1.9 红棕象甲的免疫功能与其发育历期、寿命、交配行为和生殖适应性之间的关系分析 |
4.1.10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病原感染后的红棕象甲存活率的影响因素 |
4.2.2 影响红棕象甲体外免疫效能的因子 |
4.2.3 影响红棕象甲体内免疫效能的因子 |
4.2.4 外源物胁迫对红棕象甲体外免疫效能的影响 |
4.2.5 外源物胁迫对红棕象甲体内免疫效能的影响 |
4.2.6 红棕象甲体外和体内免疫防御的权衡及调控的生理机制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红棕象甲的致病菌及其毒力 |
5.1.2 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在体外免疫防御中的作用 |
5.1.3 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
5.1.4 红棕象甲免疫权衡关系和生理调控机制 |
5.1.5 红棕象甲体外免疫与体内免疫的调控模式 |
5.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5.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5)喙尾琵琶甲中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的分离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 喙尾琵琶甲的研究简介 |
1 喙尾琵琶甲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特征 |
2 喙尾琵琶甲的研究进展 |
2.1 喙尾琵琶甲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2.2 喙尾琵琶甲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二 肿瘤的研究简介 |
1 几种恶性肿瘤的简介 |
1.1 乳腺癌 |
1.2 胰腺癌 |
1.3 前列腺癌 |
2 抗肿瘤药物 |
2.1 微生物来源 |
2.2 植物来源 |
2.3 动物来源 |
第二章 喙尾琵琶甲萃取物的抗肿瘤活性及抑菌活性 |
一 引言 |
二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 仪器和材料 |
2 喙尾琵琶甲昆虫的来源 |
3 喙尾琵琶甲昆虫的浸提 |
4 三种有机相对喙尾琵琶甲浸提物的萃取 |
5 喙尾琵琶甲的三种有机相萃取物活性测试 |
5.1 抗肿瘤活性测试 |
5.2 抗菌活性测试 |
三 结果与分析 |
1 抗肿瘤活性 |
1.1 抗SKBR3肿瘤细胞的活性 |
1.2 抗MD-A-MB-231肿瘤细胞的活性 |
1.3 抗ASPC1肿瘤细胞的活性 |
1.4 抗PC3肿瘤细胞的活性 |
2 抗菌活性 |
2.1 抗铜绿假单胞杆菌(P. aeruginosa)活性 |
2.2 抗白色念珠菌 (C. albicans)活性 |
四 小结和讨论 |
第三章 喙尾琵琶甲抗肿瘤活性与抑菌活性化合物的分离 |
一 引言 |
二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 仪器和材料 |
2 生物活性的测试 |
2.1 抗肿瘤活性的测试 |
2.2 抗菌活性的测试 |
3 化合物的分离 |
3.1 化合物1的分离 |
3.2 化合物2的分离 |
3.3 化合物3的分离 |
3.4 化合物4的分离 |
3.5 化合物5的分离 |
3.6 化合物6的分离 |
3.7 化合物7的分离 |
3.8 化合物8的分离 |
3.9 化合物9的分离 |
3.10 化合物10的分离 |
3.11 化合物11的分离 |
3.12 化合物12的分离 |
3.13 化合物13的分离 |
3.14 化合物14的分离 |
三 结果和分析 |
1 喙尾琵琶甲粗分样品活性 |
1.1 抗肿瘤活性 |
1.2 抗菌活性 |
2 喙尾琵琶甲细分样品活性 |
2.1 抗肿瘤活性 |
2.2 抗菌活性 |
3 喙尾琵琶甲中分离得到化合物的活性 |
3.1 抗肿瘤活性 |
3.2 抗菌活性 |
4 化合物结构鉴定 |
4.1 化合物1结构鉴定 |
4.2 化合物2结构鉴定 |
4.3 化合物3结构鉴定 |
4.4 化合物5结构鉴定 |
4.5 化合物6结构鉴定 |
4.6 化合物7结构鉴定 |
4.7 化合物9结构鉴定 |
4.8 化合物10结构鉴定 |
4.9 化合物11结构鉴定 |
四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喙尾琵甲成虫存活及产卵量的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虫源和食物来源 |
1.2 试验方法 |
1.2.1 食物对成虫存活及产卵量的影响 |
1.2.2 温度对成虫存活及产卵量的影响 |
1.2.3 光周期对成虫存活及产卵量的影响 |
1.2.4 种群密度对成虫存活及产卵量的影响 |
1.2.5 性比对成虫存活及产卵量的影响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和分析 |
2.1 食物对成虫存活及产卵量的影响 |
2.2 温度对成虫存活及产卵量的影响 |
2.3 光周期对成虫种群存活及产卵量的影响 |
2.4 种群密度对成虫存活及产卵量的影响 |
2.5 性比对成虫存活及产卵量影响 |
3 结论和讨论 |
(7)喙尾琵琶甲化学成分及药理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材性状 |
2 生态分布 |
3 化学成分分析 |
3.1 虫体成分分析 |
3.1.1 酚类化合物 |
3.1.2 环肽类化合物 |
3.1.3 氨基酸类化合物 |
3.2 防御液成分分析 |
3.3 其他 |
4 药理作用 |
4.1 抗炎与镇痛 |
4.2 抗肿瘤 |
4.3 抗菌 |
4.4 抑制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
4.5 抑制瘢痕增生 |
4.6 抗氧化 |
4.7 治疗贫血和抑制肠痉挛 |
4.8 肝损伤保护 |
4.9 其他 |
5 应用研究 |
6 总结与展望 |
(8)云南彝族药用昆虫喙尾琵琶甲物质基础及抗肿瘤相关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喙尾琵琶甲化学成分及抗肿瘤相关活性研究 |
1 前言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2.2 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 |
2.3 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果 |
2.4 喙尾琵琶甲提取物免疫调节活性研究结果及讨论 |
2.4.1 喙尾琵琶甲不同提取部位、多糖及防御液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2.4.2 乙酸乙酯部位(EAF)对正常小鼠溶血素生成水平的影响 |
2.4.3 EAF对免疫低下小鼠溶血素生成水平的影响 |
3 实验部分 |
3.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提取和分离 |
3.2.2 细胞毒活性筛选方法 |
3.2.3 DPPH自由基抑制活性筛选方法 |
3.2.4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试验 |
3.2.5 乙酸乙酯部位(EAF)对正常及免疫低下KM小鼠免疫功能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喙尾琵琶甲中多糖含量测定及其单糖组分分析 |
1 前言 |
2 仪器、试剂和材料 |
2.1 实验仪器 |
2.2 试剂和材料 |
2.3 试验样品来源 |
3 试验方法及结果 |
3.1 喙尾琵琶甲中多糖含量测定 |
3.2 喙尾琵琶甲多糖中单糖含量及组成分析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喙尾琵琶甲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分析 |
1 前言 |
2 仪器、试剂和材料 |
2.1 仪器 |
2.2 试剂与药品 |
2.3 实验材料 |
3 方法与结果 |
3.1 实验样品准备 |
3.2 多酚物质提取 |
3.3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
3.4 测定波长选择 |
3.5 吸光度值测定 |
3.6 显色时间考察 |
3.7 线性关系考察 |
3.8 精密度试验 |
3.9 重复性实验 |
3.10 稳定性实验 |
3.11 加标回收率实验 |
3.12 多酚含量测定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喙尾琵琶甲刺激性防御液的细胞毒活性及活性成分分析 |
1 前言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防御液及干燥虫体石油醚提取物挥发性组分分析比较 |
2.2 防御液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 |
3 试验部分 |
3.1 仪器、试剂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4 讨论 |
4.1 刺激性防御液GC/MS结果与其细胞毒活性相关性分析 |
4.2 防御液及防御液中主要活性组分的细胞生长抑制—浓度曲线分析 |
4.3 防御液主要组分及风干虫体挥发性组分对比分析 |
4.4 喙尾琵琶甲民间抗肿瘤应用的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琵甲属昆虫医药学应用研究进展 |
1 前言 |
2 琵甲属昆虫区系分布及形态学研究 |
3 琵甲族昆虫化学成分及活性物质研究 |
3.1 挥发油类成分 |
3.2 系统提取分离鉴定 |
3.3 其他物质基础研究 |
4 琵甲属昆虫生物活性相关研究 |
4.1 抗肿瘤作用 |
4.2 抗菌作用 |
4.3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
4.4 抗氧化作用 |
4.5 镇痛作用 |
4.6 其它作用 |
5 临床应用实例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喙尾琵琶甲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药用昆虫研究现状 |
1.2.2 喙尾琵琶甲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研究内容、目标、特色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目标 |
1.3.3 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喙尾琵琶甲的提取过程及化学成分分析 |
2.1 喙尾琵琶甲提取过程 |
2.1.1 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
2.1.2 方法流程 |
2.2 油脂提取部位A的GC-MS成分分析 |
2.2.1 分析条件 |
2.2.2 结果与讨论 |
2.3 提取物B、C和D的主要成分分析鉴定 |
2.3.1 鉴别反应 |
2.3.2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喙尾琵琶甲粗提物的体外活性研究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实验方法 |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喙尾琵琶甲抗氧化活性组分的追踪研究 |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4.2.1 喙尾琵琶甲各部位对DPPH·、ABTS+·的清除效果实验方法 |
4.2.2 喙尾琵琶甲各部位对DPPH·的清除率 |
4.2.3 喙尾琵琶甲各部位对ABTS+·的清除率 |
4.3 小结 |
第五章 C部位活性成分追踪研究 |
5.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 MCI柱色谱对C部位的分离及其各馏分活性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 Sephadex LH-20 柱色谱对C部位的分离及其各馏分活性 |
5.3.1 实验方法 |
5.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 分级醇沉对C部位的分离及其各馏分活性 |
5.4.1 实验方法 |
5.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 C部位多糖含量的测定 |
5.5.1 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
5.5.2 C部位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与讨论 |
5.6 C部位蛋白含量的测定 |
5.6.1 蛋白含量测定方法 |
5.6.2 C部位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与讨论 |
5.7 小结 |
第六章 B乙酸乙酯组分中活性单体的追踪及其活性验证 |
6.1 运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快速锁定B2组分中主要活性单体所在馏分 |
6.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6.1.2 实验方法 |
6.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 柱色谱法分离样品1516的化合物 |
6.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2 实验方法 |
6.2.3 实验结果 |
6.3 单体化合物羟基酪醇的体外抗炎、抗癌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
6.3.1 羟基酪醇的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 |
6.3.2 羟基酪醇的HepG2肝癌细胞模型 |
6.3.3 羟基酪醇的抗氧化活性 |
6.3.4 羟基酪醇对ROS的清除效果 |
6.4 单体化合物4-乙基间苯二酚体外抗炎、抗癌、抗氧化活性研究 |
6.4.1 4-乙基间苯二酚的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 |
6.4.2 4-乙基间苯二酚的HepG2肝癌细胞模型 |
6.4.3 4-乙基间苯二酚的抗氧化活性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喙尾琵琶甲醇提物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 |
1.1 动物 |
1.2 药物与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喙尾琵琶甲醇提物的制备 |
2.2 喙尾琵琶甲粗提物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
3.2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
3.3 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 |
3.4 对棉球所致小鼠肉芽肿的影响 |
4 讨论 |
四、云南琵琶甲虫化学成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人工林喙尾琵甲种群季节性变化[J]. 邓巧娣,李雅,李延鹏,刘硕然,徐吉山,肖文,黄志旁. 大理大学学报, 2020(12)
- [2]两类天然分子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 韩曦. 深圳大学, 2020(10)
- [3]日本琵琶甲提取物jkw-14对三阴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 薛晨阳. 深圳大学, 2020(10)
- [4]红棕象甲体外免疫效能及其与体内免疫权衡的生理调控[D]. 蒲宇辰. 福建农林大学, 2020
- [5]喙尾琵琶甲中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的分离及鉴定[D]. 屈瑶. 云南大学, 2019(03)
- [6]喙尾琵甲成虫存活及产卵量的影响因子[J]. 赵敏,冀焕红,何钊,孙龙,冯颖. 环境昆虫学报, 2019(01)
- [7]喙尾琵琶甲化学成分及药理应用的研究进展[J]. 贾力扬,李启艳. 中医药学报, 2018(06)
- [8]云南彝族药用昆虫喙尾琵琶甲物质基础及抗肿瘤相关活性研究[D]. 肖怀. 云南大学, 2018(01)
- [9]喙尾琵琶甲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D]. 徐发. 大连工业大学, 2018(07)
- [10]喙尾琵琶甲醇提物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实验研究[J]. 李赛丽,张海珠,钱金栿,刘璐. 亚太传统医药, 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