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农药印楝的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张正炜,郗厚诚,常文程,黄璐璐,陈秀[1](2020)在《我国植物源农药商品化应用现状及产业发展建议》文中研究表明回顾了主要植物源农药品种商品化的应用历史,就当前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登记情况进行了分析:截至2019年底,我国尚在登记有效期内的植物源农药品种有28种,登记单剂247个、混剂36个、母药或原药41个,登记企业177家。"植物源"不等同于环境友好和安全。植物源农药商品化必须扬长避短,坚持以绿色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品种;同时立足安全性方面的优势加强在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登记应用。植物源农药产业必将在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势下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在粮食和食品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刘珂[2](2020)在《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氧化应激生化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印楝素(Azadirachtin)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源农药,近年来得到了急速发展,但有关其对蟹类养殖安全性评价的资料较少。本实验采用静水方法研究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的急性毒性效应,主要通过半致死浓度摸索、相关氧化指标测定、相关基因克隆、分析和基因表达规律分析等途径来研究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的毒性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半致死浓度摸索结果:在p H值为7.5~8.0、溶解氧为6.8~7.2 mg/L、水温20~22℃、盐度为0.1~0.3条件下,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24 h、48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87.83 mg/L、57.00 mg/L、42.91mg/L、35.00 mg/L,安全浓度为3.50 mg/L。相关氧化指标结果:20 mg/L印楝素胁迫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存活个体鳃中SOD活性3 h显着升高(P<0.05),6 h极显着升高(P<0.01),肝胰腺中SOD活性3 h、6 h极显着升高(P<0.01);与实验前个体相比,实验组死亡个体鳃和肝胰腺中SOD活性0-3 h、3-6 h、6-9 h、12-24 h都显着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存活个体鳃中T-AOC活性无显着性差异,肝胰腺中T-AOC活性9 h显着升高(P<0.05);与实验前个体相比,实验组死亡个体鳃中T-AOC活性3-6 h、9-12 h、12-24 h显着下降(P<0.05),肝胰腺中T-AOC活性3-6 h显着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存活个体鳃中MDA含量3 h极显着升高(P<0.01),6 h、9h显着升高(P<0.05),12 h、24 h显着下降(P<0.05),肝胰腺MDA含量3 h、6 h极显着升高(P<0.01),9 h显着升高(P<0.05),12 h极显着下降(P<0.01),24 h、48 h显着下降(P<0.05);与实验前个体相比,3-6 h、6-9 h、9-12 h、12-24 h实验组死亡个体鳃和肝胰腺中MDA含量都显着升高(P<0.05)。Cu/Zn-Sod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Cu/Zn-Sod基因编码区全长为627bp,可编码208个氨基酸。对Cu/Zn-SOD蛋白质的分析表明该蛋白呈弱酸性,无信号肽,细胞亚定位于胞质中,存在Cu-Zn_Superoxide_Dismutase结构。QRT-PCR技术对Cu/Zn-Sod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结果表明:Cu/Zn-Sod基因在正常合浦绒螯蟹中相对表达量较高的组织为肝胰腺、胃和血细胞,肝胰腺表达量为肌肉表达量的56倍。20 mg/L印楝素胁迫下:与对照组相比,Cu/Zn-Sod基因在实验组存活个体肝胰腺、鳃和心脏组织中都呈现单峰升高趋势,肝胰腺、鳃分别在6 h、9 h达到峰值且极显着性升高(P<0.01),心脏在9 h达到峰值且显着性升高(P<0.05);与实验前个体比较,Cu/Zn-Sod基因分别在实验组死亡个体肝胰腺、鳃和心脏组织中3-6 h、3-6 h、6-9 h达到升高峰值。GSTM3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GSTM3基因编码区全长为675 bp,可编码224个氨基酸。对GSTM3蛋白质的分析表明该蛋白呈弱碱性,无信号肽,细胞亚定位于胞质中,存在GST-N-Mu和GST-C-Mu结构域。GSTM3基因在正常合浦绒螯蟹不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较高的组织为肝胰腺和胸神经节,肝胰腺中的表达量能够达到血液中的130倍。20 mg/L印楝素胁迫下:GSTM3基因在实验组存活个体肝胰腺中整体呈现极显着性(P<0.01)双峰(6 h和24 h)升高趋势,心脏和鳃组织呈现极显着性(P<0.01)单峰(6 h)升高趋势;与实验前个体比较,GSTM3基因在实验组死亡个体肝胰腺和心脏中皆呈现双峰(3-6 h和12-24 h)趋势,鳃组织中呈现单峰(6-9 h)趋势。据此推测印楝素胁迫导致合浦绒螯蟹死亡与其对合浦绒螯蟹造成的氧化损伤具有密切关系,抗氧化调控能力是合浦绒螯蟹抵抗印楝素胁迫的重要因素之一,与自身免疫能力息息相关。
李小霞[3](2020)在《冬凌草提取物抑菌杀虫活性及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冬凌草为唇形科植物碎米桠Isodon rubescens(Hemsl.)Hara的干燥地上部分,其味苦、甘,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及抗肿瘤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蛇虫咬伤及食道癌等疾病。目前,全国三甲医院中药房调配品种1 000~1 200种,其中常用品种300种左右主要来自于人工栽培。随着中药材的大面积种植,药材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较为严重。即将实施的2020版药典四部“0212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项下拟增加针对植物性药材和饮片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的一致性标准。对于农药残留限量,2015版《中国药典》仅仅对人参、西洋参、甘草、黄芪、人参茎叶总皂苷和人参总皂苷制定了限量标准。农药残留的法律要求与药材中实际存在的超标问题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现有的病虫害防治主要以化学农药为主,出现了较为明显且持久农药残留,生物农药或者植物源农药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目的:对冬凌草提取物的抑菌和杀虫活性和抑菌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为开发冬凌草作为植物源农药提供实验支持。方法:(1)用乙醇为溶剂对冬凌草进行回流梯度提取,获得不同部位提取物。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及其他植物源真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叶片法研究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的防效作用;采用喷雾法研究提取物对金银花白粉病的防效作用。(2)采用浸叶法测定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的毒杀作用,并对金银花蚜虫进行田间防效研究;采用浸虫法研究提取物对棉铃虫、蛴螬的触杀作用。(3)以菌丝形态、蛋白质含量、总多糖含量、DNA含量等指标测定对抑菌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1)室内离体研究表明,冬凌草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正丁醇部位抑菌活性最好,抑菌率高达94.61%,EC50值为0.67 mg/mL,是抑菌活性跟踪的重点;对玉米弯孢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苹果轮纹病菌也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0.261 mg/mL、0.689 mg/mL、0.487 mg/mL、0.419 mg/mL;通过叶片法研究冬凌草对地黄轮纹病的防效,结果表明,正丁醇部位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75.52%;冬凌草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银花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效作用,且作用时间持久。(2)冬凌草对金银花蚜虫有很好的毒杀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杀虫活性最好,在浓度为20 mg/mL时,室内和田间试验其防效分别为72.73%、97.67%,是杀虫活性跟踪的重点;冬凌草提取物对棉铃虫有较好的触杀作用,处理5d后,其中冬凌草总浸膏部位对棉铃虫的死亡率达83.33%;冬凌草不同部位提取物对蛴螬触杀活性较低,不宜用于对蛴螬的杀虫作用。(3)抑菌实验机理初探显示,与空白对照相比,处理组菌液的电导率、总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PI着色率显着增加,另外,处理组菌丝中的总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DNA含量、麦角甾醇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表明该提取物可能是通过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同时导致细胞代谢紊乱,使菌体生长受到抑制。结论:本文首次研究了冬凌草的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金银花白粉病及其他7种植物源真菌的抑制作用及对金银花蚜虫、棉铃虫、蛴螬的杀虫作用,并简要阐明其抗菌的机理,提示冬凌草提取物在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为冬凌草资源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理论支撑。
周文靖[4](2019)在《四种生物源农药对康氏粉蚧的防效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康氏粉蚧对寄主植株危害严重,以往防治康氏粉蚧的有机磷类化学农药已经相继下架或限制使用,康氏粉蚧的防治现有待解决。目的:本论文通过比较四种生物源农药(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印楝素、苦参碱)对康氏粉蚧室内及田间防效比较研究,判断是否可以筛选出替代传统的高毒化学农药或防治效果相近的生物源农药来防治康氏粉蚧。方法:对康氏粉蚧进行室内培养并进行室内四种生物源农药药效试验,选定最佳农药配比进行田间试验。采用Excel2007和Spss19.0等专业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根据室内试验结果以及经济性、环保性的综合考虑,选定田间试验的供试四种生物源农药的浓度为分别为3.2%阿维菌素4000倍液、8000 IU/ml苏云金杆菌800倍液、0.5%印楝素400倍液、0.5%苦参碱700倍液。室内外试验结果略有差异。四种生物源农药对田间受试植株均为产生药害。四种生物源农药的速效性虽不能使受试害虫立即死亡,但施药后供试害虫几乎不再或很少危害寄主植株了,对寄主植株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在防治时可以选用速效性相对于其他三种生物源农药较好的阿维菌素EC4000倍液用药5d防效可达到90%及以上和持久性较好的8000IU/ml苏云金杆菌SC800倍液用药10d防效可达到90%及以上,0.5%苦参碱AS700倍液在防治5-7d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到90%及以上。效果接近于以往实际防治康氏粉蚧的有机磷类化学农药,虽不及40%杀扑磷乳油1000倍液在施药15d后防效仍可达到93.6%。但综合考虑环保因素建议选用生物源农药互补进行施药。结论:1.室内试验结果优于田间试验结果。2.本次试验所采用的四种生物源农药对受试植株安全。3.试验所选用的四种生物源农药对康氏粉蚧均有一定的防效。
毛根林[5](2019)在《鸦胆子内吸拒食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对小菜蛾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是苦木科(Simaroubaceae)鸦胆子属植物,其果实良好抗癌活性的发现及其油乳剂的成功研制推动了鸦胆子的大面积种植,出现严重供过于求的局面,对当地中药材种植业造成较大打击。开发鸦胆子的农业用途能平衡供给,恢复种植业者信心。同时,大量的鸦胆子原材料也为鸦胆子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保障。在对脱脂后的鸦胆子渣进行堆肥资源化利用时,发现鸦胆子渣堆肥不仅可以促进菜心生长,而且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表明鸦胆子渣中含有兼具根部内吸输导和杀虫活性的成分。内吸性农药能被作物叶片或根吸收并转运至作物其他部位,实现在作物体内的系统性分布,达到全面保护作物的效果;适用于颗粒剂拌土、种子处理、土壤浇灌、随水根区施药等轻减、安全的施用方式,广受种植业者的欢迎。目前,田间应用的内吸性农药几乎都是化学农药,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作为化学农药的理想替代品,植物源内吸性农药的开发显得尤为紧迫。作为土农药,鸦胆子的农药活性谱系还未进行过系统调查。本研究拟系统测定鸦胆子油与鸦胆子渣乙醇提取物与对华南作物(特别是蔬菜)为害重大的病虫害的生物活性,设计针对性实验对其内吸活性成分进跟踪分离,鉴定内吸活性成分,对该活性成分的内吸性与生物活性进行多角度验证,最后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采用浸渍法测定了鸦胆子油与鸦胆子渣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水稻茎线虫[Ditylenchus angustus(Bütler)Filipjev]、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混毒法测定了对柑桔小实蝇(Bactrocera Porsalis Hendel)、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生物活性,鸦胆子油对供试害虫均未表现出任何生物活性,鸦胆子渣乙醇提取物小菜蛾、甜菜夜蛾、水稻茎线虫等害虫表现出较好的毒杀活性,5000μg/m L处理24 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79%以上,对黄曲条跳甲、红火蚁与烟粉虱则作用则相对缓慢,48 h后害虫死亡率才达到74%以上,对其他供试害虫则未表现出明显的生物活性。经鸦胆子渣提取物培养菜心幼苗48 h后,菜心叶片对小菜蛾产生的较强的拒食活性,拒食率达到81.42%。抑菌实验证明鸦胆子油与鸦胆子渣提取对香蕉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水稻纹枯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荔枝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水稻稻瘟病(Magnaporthe oryzae)、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水稻稻曲病[Ustilagrnoidea virens(Cke.)Tak.]、烟草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等病原菌均无抑制活性。2.通过内吸拒食活性跟踪,获得内吸活性成分单体化合物,运用核磁共振、高分辨率质谱与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将其鉴定为鸦胆因D,其在鸦胆子渣中的含量大约为1.164%。鸦胆因D对小菜蛾、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均表现出优异的拒食活性,拒食中浓度分别为0.11μg/cm2、0.091μg/cm2和0.13μg/cm2,其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是印楝素的6.2倍。3.将100μg/m L鸦胆因D施用于菜心根部培养24、48 h后菜心叶片对小菜蛾的拒食率分别达到了93.80%与96.83%,同等实验条件下印楝素的拒食率仅为0与22.60%;叶片中鸦胆因D含量分别为38.69μg/g(fresh weight,FW),108.45μg/g(FW),分别为印楝素的1.8与2.7倍。测试了鸦胆因D在其他蔬菜对不同鳞翅目害虫的内吸拒食活性,25μg/m L浓度下培养48小时,在豇豆中对甜菜夜蛾与斜纹夜蛾的拒食率分别为79.43%和66.11%,在苋菜中的拒食率分别为60.60%和55.47%。4.应用成熟的蓖麻体系评价鸦胆因D与印楝素的输导性。鸦胆因D木质部输导性显着高于印楝素,两者2 h在木质部的浓度分别为26.45、5.16μg/m L,鸦胆因D的富集系数(CF值)为0.25,是印楝素的5倍,该结果与印楝素在菜心中的输导性结果相符合;与此相反的是,印楝素的韧皮部输导性显着高于鸦胆因D,2 h的检出量分别为29.13、14.70μg/m L,印楝素的CF值分别为0.29,约为鸦胆因D的2.5倍。5.鸦胆因D对小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明显的抑制作用。10μg/g带毒饲料饲喂12h,抑制率为42.55%;24 h体重下降,生长抑制率达到253.39%;20μg/g处理组在6、12、24、48 h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17.45%、72.78%、311.42%与83%。以较低浓度对小菜蛾进行长期饲喂发现:2.5,5,10μg/g处理组的化蛹率分别为100%、73.67%、57.67%;对收集到的蛹继续观察,发现10μg/g处理组羽化率为0,而2.5,5μg/g处理组的羽化率分别为为87%与42.97%,鸦胆因D能显着降低小菜蛾化蛹率与羽化率。在低浓度下,鸦胆因D对小菜蛾具有良好防治效果,5μg/g处理下依然能减少31.67%的成虫产生。6.鸦胆因D对小菜蛾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通过电压钳检测发现鸦胆因D对Px RDL1中γ-氨基丁酸(GABA)引发的电流具有显着的抑制效果,其抑制中浓度(IC50)为111.30μM。7.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测定了鸦胆因D对小菜蛾3龄幼虫转录组水平的影响,发现鸦胆因D处理后,与小菜蛾中肠膜结构相关的基因发生了显着的变化。7个围食膜因子相关基因显着下调,中肠中大量表达的几丁质酶Cht8显着上调,与几丁质结合的两类蛋白:4个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chitin binding protein,CBP)与9个粘蛋白基因(Mucin)显着下调;涉及细胞外胶原质(collagen)、层粘连蛋白(laminin)的相关的多个基因显着下调,推测鸦胆因D处理后影响了胞外基质,造成膜结构的损伤。对取食鸦胆因D后的小菜蛾幼虫中肠进行病理学切片观察,发现三龄幼虫取食10μg/g鸦胆因D饲料48 h后,小菜蛾中肠围食膜消失,缘状刷排列稀疏,肠壁上的细胞从肌肉层脱落向内腔挤压,柱状细胞膨大。明确了鸦胆因D破坏了围食膜结构,阻碍了小菜蛾幼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进而抑制其幼虫的生长发育的机制。推测小菜蛾中肠可能是鸦胆因D的作用靶器官。本文以内吸活性作为指示,从鸦胆子果实药渣分离得到具有优良拒食活性与内吸性的化合物鸦胆因D。新颖的活性跟踪—分离方法为发现新的内吸性农药提供新的思路,明确鸦胆子果实药渣中的内吸性成分为鸦胆子果实药渣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撑。鸦胆因D具有内吸、胃毒、拒食、抑制生长发育等多种作用方式,其优异的生物活性以及丰富的植物原材料为鸦胆因D的商品化开发提供保障,运用转录组分析与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对鸦胆因D的作用靶器官作了初步研究,推测中肠为作用靶器官,为后续揭示鸦胆因D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为新型杀虫剂研发提供借鉴。
谢婷婷[6](2019)在《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对印楝素A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害虫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灾害,目前化学杀虫剂仍是防治农业害虫的重要手段。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产生害虫抗药性、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高效低毒的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及增产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商品化开发最成功的植物源农药——印楝素,由于产量低、结构复杂、合成途径不清晰等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和推广。研究、揭示印楝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控,对于构建印楝素异源生物合成平台,实现印楝素的异源生物合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于高产印楝素的印楝育种,也具有参考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明确印楝素A的合成前体,推测印楝素A生物合成途径。以愈伤组织为对象,研究诱导子茉莉酸甲酯和前体物质鲨烯对印楝素A合成的影响,并利用转录组和代谢组技术,研究茉莉酸甲酯和鲨烯对印楝愈伤组织代谢的影响,探索印楝素A合成的调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完善了从鲨烯到印楝素A的生物合成途径。以鲨烯为底物,从缓冲液类型、浓度、起始p H、提取时间及料液比5个方面优化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的制备条件:以p H 7.0的200 mmol·L-1 Tris-HCl缓冲液为提取溶液,料液比1:20,4℃提取1 h。从反应终止试剂及稳定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底物浓度以及辅助因子组合5个方面完善了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反应条件:反应总体系800μL,其中印楝无细胞提取物300μL(相当于印楝叶0.015 g),100μL 250μmol·L-1的底物和400μL含有1 mmol·L-1 Mg2+、1 mmol·L-1 Mn2+、0.1 mmol·L-1 ATP、0.1 mmol·L-1NADPH+和5 mmol·L-1抗坏血酸的缓冲液,在30℃下反应60 min,用200μL乙酸结束反应。利用建立的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以7种萜类物质为底物,研究印楝素A的合成前体。结果表明,大戟二烯醇、Nimbin、脱乙酰茄碱苷、茄碱苷、2,3-环氧鲨烯和丁酰鲸鱼醇是印楝素A的合成前体,且茄碱苷位于印楝素A合成途径的较下游位置;羊毛甾醇不是印楝素A的合成前体。在实验的基础上,推测、绘制了从鲨烯到印楝素A的生物合成途径。(2)明确了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对印楝素A生物合成的影响。鲨烯和茉莉酸甲酯显着促进印楝素A的生物合成。愈伤组织在红蓝光(16/8 h L/D)光照下培养24 h,与对照相比,添加500μmol·L-1鲨烯和100μmol·L-1茉莉酸甲酯可分别提高印楝素A产量79.1%和73.0%。进一步研究表明两者对印楝素A的合成有协同增效作用,同时添加500μmol·L-1鲨烯和100μmol·L-1茉莉酸甲酯,红蓝光(16/8 h L/D)照射培养24 h,愈伤组织中印楝素A的产量提高139.0%。鲨烯对愈伤组织中4种未知化合物的合成也有促进作用,结合质谱信息初步鉴定其中3种化合物为1-Senecioyl-3-acetylvilasininlactol presumably、1-Detigloyl-1-isobutyroyl-epoxymethacroylazadirachtin和Nimbosodione,其中1-senecioyl-3-acetylvilasininlactol pres-umably可能参与印楝素A的合成。(3)初步揭示了茉莉酸甲酯和鲨烯对印楝素A生物合成相关代谢网络的影响。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技术,检测到茉莉酸甲酯、鲨烯以及两者共同处理的印楝愈伤组织的代谢产物共767种,其中差异代谢物的数目分别为132、137和132种。茉莉酸甲酯、鲨烯和两者共同处理均显着影响有机酸、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和苯丙烷及其衍生物的代谢。与鲨烯相比,茉莉酸甲酯对脂质调控明显,而鲨烯对胺类物质的代谢影响更大。基于差异代谢物的分析,本研究绘制了茉莉酸甲酯和鲨烯调控印楝素A生物合成的代谢网络。茉莉酸甲酯通过促进Entner-Doudoroff pathway反应、糖酵解等初生代谢,降低固醇类物质的次生代谢调控印楝素A的合成。鲨烯影响Entner-Doudoroff pathway反应和糖酵解,并通过干预三羧酸循环、脂质代谢以及结构修饰相关酶的活性影响印楝素A的合成。7种柠檬苦素类物质代谢分析表明鲨烯促进印楝素H的合成,茉莉酸甲酯对印楝素D和印楝素H的合成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两者均抑制印楝素B的合成。进一步证明了Nimbin和Salannin是印楝素A生物合成途径的中间代谢物,Azadiradione可能参与了印楝素A的合成。(4)初步阐明茉莉酸甲酯和鲨烯调控印楝素A生物合成的机制。茉莉酸甲酯、鲨烯以及两者共处理的印楝愈伤组织转录组测序共获得96.88 Gb Clean Data,组装得到44313个Unigene,其中25038个Unigene在数据库注释信息。茉莉酸甲酯、鲨烯及两者共同处理组分别获得261、32和316条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常见数据库比对分析,注释得到560条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信息。茉莉酸甲酯对印楝生长发育、代谢、酶活性以及激素的信号传导等有调控作用,鲨烯对印楝的代谢、酶催化及信息传导等方面有影响。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印楝生长发育、代谢及催化等方面影响更加显着,调控范围涉及更广。基于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本研究初步阐释了茉莉酸甲酯和鲨烯调控印楝素A生物合成的机制。茉莉酸甲酯调控Entner-Doudoroff pathway反应和糖酵解反应的进行,促进乙酰Co A、丙酮酸和3-磷酸甘油醛的合成,进而引起萜类合成中1-脱氧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l-deoxy-D-lxyluloses-phosphatereduetoisomerase,DXR)、甲基戊二酰Co A还原酶(hydroxymethylglutaryl-Co A reductase,HMGR)和鲨烯环氧酶(squalene epoxidase,SQLE)基因的高表达,推动印楝素A的合成,同时茉莉酸甲酯抑制固醇类物质的合成,促使更多的鲨烯进入印楝素A的代谢通路中。鲨烯除了以前体物质参与印楝素A的合成,调控Entner-Doudoroff pathway反应和糖酵解,还通过影响乙酰Co A的合成和结构修饰相关酶的活性调控印楝素A的合成。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了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明确了2,3-环氧鲨烯、大戟二烯醇、丁酰鲸鱼醇、脱氧茄碱苷、茄碱苷和Nimbin等6种物质是印楝素A的合成前体,通过实验进一步完善了从鲨烯到印楝素A的生物合成途径,基于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初步揭示了茉莉酸甲酯和鲨烯对印楝愈伤组织生物合成印楝素A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结果为最终阐明印楝素生物合成途径,指导构建印楝素异源生物合成平台,实现印楝素的异源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
宋丽[7](2018)在《竹醋蒸馏液对农药光解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竹醋液是竹炭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未经处理的竹醋液(竹醋原液)含有竹焦油和苯并芘等对农作物或人体有害的物质。蒸馏法是去除竹醋液中苯并芘等有害成分的有效方法,因此,竹醋蒸馏液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竹醋液具有农药增效、抑菌等生物活性,据报道,竹醋液对印楝素杀虫活性具有增效作用,尚不清楚竹醋液对印楝素的光解是否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了药效。为回答上述科学问题,本研究以竹醋蒸馏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竹醋蒸馏液对印楝素和噻虫嗪的光解影响,利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技术,建立了印楝素和噻虫嗪农药的检测方法,利用吹扫捕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P&T-TD-GC-MS)技术,比较了竹醋原液和竹醋蒸馏液的化学组成,评价了竹醋蒸馏液中主要成分苯酚、愈创木酚对印楝素A光解的影响。旨在为竹醋蒸馏液在农药光稳定剂应用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LC-Q-TOF-MS测定印楝素A和噻虫嗪的检测条件。采用反相C18色谱柱(150×2.1 mm i.d.,1.8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 L/min,柱温为30℃,进样量2μL,印楝素A和噻虫嗪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15 nm和254 nm。(2)建立了在线固相萃取(Online-SPE)结合LC-Q-TOF-MS测定印楝提取物中5种印楝素的方法。印楝样品经70%乙腈提取,采用反相C18色谱柱(150×2.1 mm i.d.,3.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优化后方法的回收率(82.0102.8%),线性(R2≥0.9991),精密度(0.834.83%)和检测限(0.340.76 ng/m L)满足定量分析要求,该方法简便可靠,成功用于印楝种子和叶子提取物中印楝素的测定。(3)竹醋蒸馏液对植物源农药印楝素A光解的影响。在高压汞灯照射下,竹醋蒸馏液对印楝素A表现出显着的光猝灭效果,其中,印楝素A在纯水中的光解半衰期为4.47min,当印楝素A与稀释30倍的竹醋蒸馏液混合后,其光解半衰期为10.83 min,半衰期延长了2.42倍。在玻片表面,竹醋蒸馏液与印楝素A混合后,印楝素A的光解半衰期延长至4.13 min,是空白对照的1.4倍。总之,竹醋蒸馏液在水中和玻片表面均能抑制印楝素A的光解,且印楝素A的光解半衰期与竹醋蒸馏液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4)竹醋蒸馏液对化学农药噻虫嗪光解的影响。在高压汞灯照射下,噻虫嗪在稀释30倍的竹醋蒸馏液中的光解半衰期为7.37 min,与未加竹醋蒸馏液的对照相比,光解半衰期延长了6.5倍。在氙灯照射下,噻虫嗪在稀释30倍竹醋蒸馏液中的光解半衰期为3.38h,与未加竹醋的对照相比,光解半衰期延长了1.7倍。因此,在水溶液中,竹醋蒸馏液能提高噻虫嗪的光稳定性。(5)竹醋蒸馏液挥发性成分分析。采用吹扫捕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比较分析了竹醋原液及竹醋蒸馏液的挥发性组分。结果表明,竹醋原液中检出挥发性成分的数量为24种,竹醋蒸馏液中检出挥发性成分的数量为26种。2种竹醋液中相对含量≥2%的共有成分为:乙酸甲酯、乙酸、糠醛、苯酚、愈创木酚。(6)竹醋蒸馏液光猝灭机理探讨。利用GC-MS方法,分析比较了竹醋蒸馏液照光前后的化学组分变化,结果表明,竹醋蒸馏液中的酚类物质在数量和相对含量上产生了明显的减少。进一步开展竹醋蒸馏液的主要成分苯酚和愈创木酚对印楝素A光解的影响,结果发现,苯酚和愈创木酚均对印楝素A的光解产生光猝灭作用,因此,确认了竹醋蒸馏液中酚类物质是产生抑制农药光解作用的主要成分。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印楝素等农药的检测方法,首次发现了竹醋蒸馏液具有抑制印楝素和噻虫嗪等农药光解的作用;明确了竹醋蒸馏中苯酚、愈创木酚等酚类化合物是光猝灭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竹醋蒸馏液有望作为光稳定剂应用在农药制剂中,为竹醋蒸馏液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刘熙东,陈铃诗,徐汉虹[8](2018)在《基于专利分析印楝素产业发展特征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印楝素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明确创新方向,采用专利分析法对全球印楝素专利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正迎来印楝素发展的第三个热潮,中国、印度是印楝素研究的主要力量,印楝素产业发展方向是绿色环保,研究热点涉及配方、精油和肥料,主要应用于生物农药、健康护理、有机肥料和食品饲料4个领域。最后提出了加强"产、学、研"合作、培育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加强推广应用研究以及开发健康、日化产品等对策。
徐汉虹,赖多,张志祥[9](2017)在《植物源农药印楝素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印楝素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植物源农药,田间登记应用已30多年,对全球作物保护和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印楝素的发现和印楝在中国引种情况,总结了印楝素结构鉴定与全合成的历程,重点介绍印楝素拒食、抑制昆虫生长发育、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分子作用机理以及印楝分子生物学、印楝素生物合成研究的最新进展。1983年,赵善欢等成功地将印楝引种中国,随后我国许多学者开展印楝引种与繁育,种植面积曾超过6万hm2,为我国印楝素杀虫剂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原料保障。1997年印楝素以新化合物结构作为新农药在我国登记,实现了商业化应用,2014年成为农业部推荐使用的低毒低残留农药主要品种,获得了显着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我国学者发现了印楝素诱导细胞自噬现象,阐明了印楝素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分子调控机理。随着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控制,印楝素的研究和应用将会越来越深入普及。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明确印楝素的分子靶标,为印楝素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基础。
李梓豪[10](2017)在《颗粒剂中印楝素在甘蓝、玉米和棉花上的分布动态及生物活性》文中提出印楝素,一种作用机理特殊、不易使害虫产生抗性的植物源农药,对温度及紫外光敏感。目前我国市面上的印楝素制剂均为喷雾使用的乳油、微乳剂及水分散粒剂等,限制了印楝素的使用。本文使用在自然环境中容易降解的植物材料肉桂叶和颗粒剂常用载体硅砂作为载体,制备了两种印楝素颗粒剂。评价了根部施用印楝素对斜纹夜蛾、玉米螟及棉花蚜虫的防治效果,并对印楝素在甘蓝、玉米、棉花及土壤中的分布进行研究。为印楝素根部施药防治地上害虫提供参考,为内吸性农药分布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为药肥一体化提供新的思路。根部施药后,两种印楝素颗粒剂均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其活性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提高,随后减低。甘蓝上,根部施用135 g a.i/ha硅砂载体和肉桂叶载体印楝素颗粒剂后,斜纹夜蛾幼虫表现出显着的非选择拒食活性,且分别在施药后7 d达到46.64%及58.72%。斜纹夜蛾食用根部施用270 g a.i/ha印楝素颗粒剂的甘蓝后,死亡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到施药后12 d分别达到53.33%及80.00%。在玉米上,根部施用270 g a.i/ha印楝素颗粒剂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玉米螟的危害,肉桂叶载体印楝素颗粒剂施药10 d后株防效为47.34%。在棉花上,根部施用135g a.i/ha印楝素颗粒剂对棉花蚜虫的虫口控制具有良好效果,校正防效在施药后7 d分别达到53.34%及86.50%。结果显示,根部施药,印楝素颗粒剂对地上害虫具有缓效的特点。此外,无论是对斜纹夜蛾、玉米螟,还是棉花蚜虫,肉桂叶载体印楝素颗粒剂药效均高于硅砂载体颗粒剂。印楝素颗粒剂土壤分布研究表明,印楝素能分散到土壤中,其含量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印楝素主要集中分布在深度为0-20 cm的土层中,大于20 cm的土层中只有少量分布。结果显示,0-10 cm、11-20 cm及21-30 cm土层印楝素最高含量分别为1.699、0.473及0.134 mg/kg。此外,研究显示印楝素在土壤横向分散行为显着低于纵向。肉桂叶对印楝素的稳定性具有显着影响,肉桂叶载体小区中印楝素的半衰期显着高于硅砂载体小区,分别为1.93 d及3.64 d。根部施用印楝素颗粒剂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种作物不同部位的印楝素含量。印楝素在三种作物的不同部位上均具有分布及消解差异,作物土壤中印楝素的半衰期均低于空白土壤的半衰期。在甘蓝上,印楝素最高含量从高到低排序为茎、根、叶。硅砂载体小区各部位半衰期为2.31-3.15 d,肉桂载体小区为3.47-4.95 d。印楝素在甘蓝内部叶上的最高含量及半衰期均大于外部叶上。在玉米植株上,印楝素含量最高的部位为雄穗,最低部位为叶片。硅砂载体小区各部位半衰期为1.65-3.01 d,肉桂载体小区为2.48-4.62 d。此外,印楝素在玉米不同空间的茎或叶上的含量及消解也存在显着差异。在棉花上,印楝素在根、茎、枝、叶上的含量具有差异。硅砂载体小区各部位半衰期为2.10-3.01 d,肉桂载体小区为3.15-4.33 d。棉花不同位置的叶片上印楝素具有不同的积累消解行为。在三种作物各部位上的测定结果显示,肉桂叶载体小区印楝素含量普遍高于硅砂载体小区,且不同的载体小区各部位上的分布规律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根部施用印楝素颗粒剂可用于地上害虫防治,肉桂叶与印楝素混用能显着提高药效。印楝素颗粒剂中印楝素能通过降水等作用进入土壤并可以被甘蓝、玉米及棉花等作物吸收传导。印楝素进入植株后,在不同部位上具有显着的空间分布特性及消解差异,且不同的载体对印楝素的分布及消解具有显着影响。
二、生物农药印楝的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农药印楝的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植物源农药商品化应用现状及产业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植物源农药品种的商品化 |
2 我国植物源农药的应用现状 |
2.1 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登记情况 |
2.2 植物源农药存在的应用误区 |
3 植物源农药产业发展建议 |
3.1 坚持以绿色为导向 |
3.2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品种 |
3.3 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适当向经济作物倾斜,打造精品农药 |
4 小结 |
(2)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氧化应激生化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合浦绒螯蟹的生物学特性 |
1.1.1 生物学分类 |
1.1.2 形态特征 |
1.1.3 生活习性与资源现状 |
1.1.4 合浦绒螯蟹免疫机制 |
1.2 印楝素 |
1.2.1 新型植物源农药-印楝素 |
1.2.2 印楝素的作用机制 |
1.3 农药胁迫对各种生物氧化应激的影响 |
1.3.1 传统化学农药对生物氧化应激的影响 |
1.3.2 植物源药物对生物氧化应激的影响 |
1.3.2.1 植物源药物(非印楝素)对生物氧化应激的影响 |
1.3.2.2 印楝素对生物氧化应激的影响 |
1.4 氧化应激相关酶 |
1.4.1 SOD酶 |
1.4.2 GST酶 |
1.5 目的和意义 |
2 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的毒性效应及氧化指标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1.1 蟹 |
2.1.1.2 饵料 |
2.1.1.3 养殖水及养殖桶 |
2.1.1.4 实验药品与主要仪器 |
2.1.2 方法 |
2.1.2.1 实验前暂养 |
2.1.2.2 印楝素急性攻毒实验 |
2.1.2.3 印楝素(20 mg/L)48 h急性攻毒实验 |
2.1.2.4 攻毒实验采样与处理 |
2.1.2.5 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的毒性效应实验 |
2.2.2 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相关氧化指标的影响 |
2.2.2.1 实验周期内死亡情况 |
2.2.2.2 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SOD的影响 |
2.2.2.3 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 T-AOC 的影响 |
2.2.2.4 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MDA的影响 |
2.3 讨论 |
3 Cu/Zn-Sod 基因的克隆、分析以及印楝素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1.1 蟹 |
3.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1.2 方法 |
3.1.2.1 引物设计 |
3.1.2.2 总RNA提取和c DNA第一链的合成 |
3.1.2.3 目的基因克隆 |
3.1.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2.5 QRT‐PCR分析 |
3.1.2.6 统计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合浦绒螯蟹Cu/Zn‐Sod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3.2.2 合浦绒螯蟹Cu/Zn‐Sod基因序列分析 |
3.2.3 合浦绒螯蟹Cu/Zn‐Sod基因系统进化树构建 |
3.2.4 合浦绒螯蟹Cu/Zn‐SOD蛋白质特性的生物信息分析 |
3.2.5 印楝素胁迫下合浦绒螯蟹Cu/Zn‐Sod基因表达情况 |
3.2.5.1 合浦绒螯蟹肝胰腺组织中Cu/Zn‐Sod基因表达情况 |
3.2.5.2 合浦绒螯蟹鳃组织中Cu/Zn‐Sod基因表达情况 |
3.2.5.3 合浦绒螯蟹心脏组织中Cu/Zn‐Sod基因表达情况 |
3.2.5.4 合浦绒螯蟹不同组织中Cu/Zn‐Sod基因相对表达量 |
3.3 讨论 |
4 GSTM3 基因的克隆、分析以及印楝素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1.1 蟹 |
4.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1.2 方法 |
4.1.2.1 引物设计 |
4.1.2.2 总RNA提取和c DNA第一链的合成 |
4.1.2.3 目的基因克隆 |
4.1.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2.5 QRT‐PCR分析 |
4.1.2.6 统计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合浦绒螯蟹GSTM3 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4.2.2 合浦绒螯蟹GSTM3 基因序列分析 |
4.2.3 合浦绒螯蟹GSTM3 基因系统进化树构建 |
4.2.4 合浦绒螯蟹GSTM3 蛋白质特性的生物信息分析 |
4.2.5 印楝素胁迫下合浦绒螯蟹GSTM3 基因表达情况 |
4.2.5.1 合浦绒螯蟹肝胰腺组织中GSTM3 基因表达情况 |
4.2.5.2 合浦绒螯蟹鳃组织中GSTM3 基因表达情况 |
4.2.5.3 合浦绒螯蟹心脏组织中GSTM3 基因表达情况 |
4.2.5.4 合浦绒螯蟹不同组织中GSTM3 基因相对表达量 |
4.3 讨论 |
5 论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冬凌草提取物抑菌杀虫活性及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 |
1.1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现状 |
1.1.1 中药材病虫害发生特点 |
1.1.2 中药材病虫害农药防治存在的问题 |
1.2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
1.2.1 植物源农药概述 |
1.2.2 植物源农药的发现及现状 |
1.2.3 植物源农药的种类 |
1.2.4 植物农药的开发形式 |
1.2.5 主要植物源农药品种 |
1.2.6 植物源农药的发展前景 |
1.3 冬凌草的研究进展 |
1.3.1 冬凌草介绍 |
1.3.2 冬凌草化学组成 |
1.3.3 冬凌草药理活性 |
1.4 金银花主要病虫害 |
1.4.1 蚜虫 |
1.4.2 棉铃虫 |
1.4.3 蛴螬 |
1.4.4 白粉病 |
1.4.5 枝枯病 |
1.4.6 叶斑病 |
1.5 地黄主要病虫害 |
1.5.1 地下害虫 |
1.5.2 轮纹病 |
1.5.3 枯萎病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提取方法对冬凌草各部位产率的研究 |
2.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主要实验试剂 |
2.2 总浸膏的提取及不同极性部位的制备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冬凌草提取物抑菌活性的测定 |
3.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 |
3.1.1 材料 |
3.1.2 供试菌株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主要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不同溶剂萃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的活性测定 |
3.2.2 正丁醇萃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的毒力作用测定 |
3.2.3 冬凌草提取液对地黄轮纹病菌的防治作用 |
3.2.4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白粉病的田间防治作用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冬凌草提取物杀虫活性的测定 |
4.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 |
4.1.1 材料 |
4.1.2 供试靶标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1.4 主要实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的室内毒力作用 |
4.2.2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田间防效实验 |
4.2.3 冬凌草提取物对棉铃虫触杀活性测定 |
4.2.4 冬凌草提取物对蛴螬的杀虫实验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的室内毒杀作用 |
4.3.2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的田间防效作用 |
4.3.3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棉铃虫的触杀作用 |
4.3.4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蛴螬的触杀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冬凌草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
5.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 |
5.1.1 材料 |
5.1.2 主要仪器设备 |
5.1.3 主要实验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对菌丝形态的影响 |
5.2.2 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
5.2.3 总多糖的测定 |
5.2.4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5.2.5 麦角甾醇含量的测定 |
5.2.6 冬凌草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5.2.7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5.2.8 总多糖的测定 |
5.2.9 DNA含量的测定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对菌丝形态的影响 |
5.3.2 对菌丝溶液电导率的影响 |
5.3.3 对菌丝溶液总多糖的影响 |
5.3.4 对菌丝溶液蛋白质的影响 |
5.3.5 对麦角甾醇含量的影响 |
5.3.6 冬凌草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5.3.7 对菌丝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
5.3.8 对菌丝总多糖合成的影响 |
5.3.9 对DNA含量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冬凌草对其他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
6.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 |
6.1.1 材料 |
6.1.2 供试病原菌 |
6.2 实验方法 |
6.2.1 不同溶剂萃取物对7种植物源真菌的活性测定 |
6.2.2 冬凌草萃取物对7种植物源真菌的毒力作用测定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溶剂萃取物对几种植物源真菌的活性的比较 |
6.3.2 冬凌草萃取物对几种植物源真菌的毒力作用测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4)四种生物源农药对康氏粉蚧的防效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四、文献综述 |
4.1 康氏粉蚧研究进展 |
4.2 生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
4.3 阿维菌素研究进展 |
4.4 苏云金杆菌研究进展 |
4.5 印楝素研究进展 |
4.6 苦参碱研究进展 |
五、材料与方法 |
5.1 试验药剂 |
5.2 仪器设备及用品 |
5.3 试验害虫来源及试验地 |
5.4 室内药效试验 |
5.5 田间药效试验 |
六、结果 |
6.1 室内药效试验 |
6.2 田间药效试验 |
七、讨论 |
八、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英文缩写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附图 |
(5)鸦胆子内吸拒食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对小菜蛾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st |
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1.1 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
1.1.1 植物源农药概述 |
1.1.2 植物源农药的优点与缺点 |
1.1.3 植物源农药研究现状 |
1.2 内吸性杀虫剂 |
1.2.1 内吸性农药概述 |
1.2.2 内吸性杀虫剂的应用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2.3 内吸性杀虫剂的发展趋势 |
1.3 鸦胆子的研究现状 |
1.3.1 鸦胆子在医药中研究概况 |
1.3.2 鸦胆子农药活性及其机理研究概况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鸦胆子果的杀虫、杀线虫与抑菌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植物来源 |
2.2.2 仪器设备与试剂 |
2.2.3 供试植物材料 |
2.2.4 供试昆虫 |
2.2.5 供试线虫 |
2.2.6 供试菌株 |
2.2.7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杀虫活性 |
2.3.2 鸦胆子提取物对小菜蛾的内吸活性测定 |
2.3.3 杀线虫活性 |
2.3.4 抑菌活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鸦胆子中内吸活性成分的分离与活性评价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供试昆虫 |
3.2.2 供试材料与试剂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3.1 内吸活性成分的分离 |
3.3.2 内吸活性成分的鉴定 |
3.3.3 输导性评价 |
3.3.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内吸活性成分的跟踪与分离 |
3.4.2 内吸活性成分的鉴定 |
3.4.3 拒食活性测定 |
3.4.4 输导性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鸦胆因D对小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供试材料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3.1 鸦胆因D对小菜蛾RDL1的抑制作用测定 |
4.3.2 鸦胆因D对小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3 鸦胆因D对小菜蛾取食的影响 |
4.3.4 鸦胆因D对小菜蛾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4.3.5 转录组测序可靠性验证 |
4.3.6 鸦胆因D对小菜蛾中肠组织的影响 |
4.3.7 数据统计及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鸦胆因D对 PxRDL1 功能的抑制 |
4.4.2 鸦胆因D对小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
4.4.3 鸦胆因D对小菜蛾取食的影响 |
4.4.4 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4.4.5 鸦胆因D对小菜蛾中肠组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植物源内吸性农药的分离与鉴定 |
5.2.2 鸦胆因D对小菜蛾活性机理探讨 |
5.2.3 药用植物废渣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
5.3 创新点 |
5.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图 |
附录 B:博士期间发表论文、获奖及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
(6)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对印楝素A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印楝素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
1.2.2 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构建及其合成前体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构建条件优化 |
2.2.2 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反应条件优化 |
2.2.3 印楝素A合成前体筛选 |
2.2.4 鲨烯合成印楝素A的生物合成途径推测 |
2.3 小结 |
第三章 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对愈伤组织印楝素A合成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鲨烯对愈伤组织印楝素A合成的影响 |
3.2.2 茉莉酸甲酯对愈伤组织印楝素A的影响 |
3.2.3 鲨烯与茉莉酸甲酯的协同作用对愈伤组织印楝素A合成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对印楝素A代谢网络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差异代谢物筛选 |
4.2.2 代谢物种类及分布途径 |
4.2.3 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对印楝愈伤组织初生代谢的影响 |
4.2.4 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对印楝愈伤组织次生代谢物的影响 |
4.2.5 鲨烯和茉莉酸甲酯调控印楝素A合成相关代谢网络分析 |
4.2.6 鲨烯和茉莉酸甲酯调控其他代谢网络差异代谢物分析 |
4.2.7 几种柠檬苦素类物质的差异代谢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影响印楝素A合成的调控机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转录组组装质量分析 |
5.2.2 Unigene功能注释 |
5.2.3 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2.4 茉莉酸甲酯和鲨烯对印楝素A合成相关通路基因的调控 |
5.2.5 茉莉酸甲酯和鲨烯影响印楝素A合成的调控机理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6.2.1 讨论 |
6.2.2 展望 |
6.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竹醋蒸馏液对农药光解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竹醋液化学组分的研究进展 |
1.2.2 竹醋液的抑菌和增效作用 |
1.2.3 印楝素检测方法及其光解研究进展 |
1.2.4 噻虫嗪光解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印楝素和噻虫嗪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试验材料 |
2.1.1 仪器设备 |
2.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2 LC-Q-TOFMS检测方法的建立 |
2.2.1 标准溶液的配置 |
2.2.2 提取方法 |
2.2.3 印楝素A的检测条件 |
2.2.4 噻虫嗪的检测条件 |
2.2.5 Online-SPE-Q/TOF-MS检测方法的建立 |
2.3 方法验证 |
2.3.1 印楝素A检测方法的验证 |
2.3.2 噻虫嗪检测方法的验证 |
2.3.3 Online-SPE-Q/TOF-MS检测方法的验证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印楝素A的检测方法 |
2.4.2 噻虫嗪的检测方法 |
2.4.3 Online-SPE-Q/TOF-MS检测的条件优化 |
2.4.4 Online-SPE-Q/TOF-MS检测方法验证 |
2.4.5 Online-SPE-Q/TOF-MS方法检测实际样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竹醋蒸馏液对农药光解的影响 |
3.1 仪器和试剂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对氨基苯甲酸的配制标准溶液的配置 |
3.2 光解实验方法 |
3.2.1 竹醋蒸馏液对印楝素A光解的影响 |
3.2.2 竹醋蒸馏液对噻虫嗪光解的影响 |
3.3 统计和计算公式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竹醋蒸馏液对水中印楝素光解的影响 |
3.4.2 竹醋蒸馏液对玻片表面印楝素光解的影响 |
3.4.3 对氨基苯甲酸对印楝素A光解的影响 |
3.4.4 pH值对印楝素A光解的影响 |
3.4.5 木醋液对水中印楝素A光解的影响 |
3.4.6 竹醋蒸馏液对水中噻虫嗪光解的影响 |
3.4.7 竹醋蒸馏液对玻片表面印楝素光解的影响 |
3.4.8 对氨基苯甲酸对噻虫嗪光解的影响 |
3.4.9 pH对噻虫嗪光解的影响 |
3.4.10 木醋液对噻虫嗪光解的影响 |
3.5 印楝素A和噻虫嗪光解产物分析 |
3.5.1 水中印楝素A光解产物分析 |
3.5.2 噻虫嗪在水中光解产物的质谱鉴定 |
3.6 小结 |
第四章 竹醋蒸馏液化学成分及其光猝灭机理探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 |
4.2.2 化学成分的测定 |
4.2.3 酚类化合物对水中印楝素A光解的影响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竹醋液的基本理化性质 |
4.3.2 P&T-TD-GC-MS分析结果 |
4.3.3 竹醋蒸馏液照光前后的成分比较 |
4.3.4 酚类化合物对水中印楝素A光解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印楝素、噻虫嗪检测方法的建立 |
5.1.2 竹醋蒸馏液对农药光解的影响 |
5.1.3 竹醋蒸馏液化学成分及其光猝灭机理探究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8)基于专利分析印楝素产业发展特征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1.2 数据源及分析平台 |
1.3 检索及数据获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申请趋势分析 |
2.2 申请人分析 |
2.3 研究主题变迁分析 |
2.4 近5年国内外研究热点对比 |
2.5 应用领域分布分析 |
2.6 专利申请人合作分析 |
3 讨论与建议 |
(9)植物源农药印楝素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印楝素与印楝 |
1.1 印楝素的发现及历史 |
1.2 印楝素的化学特性 |
1.3 印楝的分布及其在中国的引种 |
2 印楝素的制备与合成 |
2.1 印楝素的生产制备 |
2.2 印楝素的化学合成 |
2.3 印楝素的生物合成 |
3 印楝素的生物活性与作用机理 |
3.1 印楝素的生物活性 |
3.2 印楝素的作用机理 |
3.2.1 拒食作用 |
3.2.2 抑制生长发育 |
3.2.3 诱导细胞自噬和凋亡 |
4 印楝素的应用和展望 |
4.1 印楝素产品在中国的登记和应用 |
4.2 展望 |
(10)颗粒剂中印楝素在甘蓝、玉米和棉花上的分布动态及生物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印楝素研究近况 |
1.1.1 印楝素简介 |
1.1.2 印楝素应用研究 |
1.1.3 印楝素作用机理 |
1.2 肉桂研究近况 |
1.2.1 肉桂分布及应用 |
1.2.2 肉桂提取成分简介 |
1.3 甘蓝斜纹夜蛾、玉米螟及棉花蚜虫 |
1.3.1 甘蓝及斜纹夜蛾 |
1.3.2 玉米与玉米螟危害 |
1.3.3 棉花与棉花蚜虫危害 |
1.4 农药分布 |
1.5 药肥一体化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1 设备仪器 |
2.1.2 材料及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颗粒剂中印楝素在土壤的分布动态 |
2.2.2 两种印楝素颗粒剂对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影响 |
2.2.3 颗粒剂中印楝素在甘蓝上的分布动态 |
2.2.4 两种印楝素颗粒剂对玉米螟的田间防效试验 |
2.2.5 颗粒剂中印楝素在玉米上的分布动态 |
2.2.6 两种印楝素颗粒剂对棉花蚜虫田间防效试验 |
2.2.7 颗粒剂中印楝素在棉花上的分布动态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颗粒剂中印楝素在土壤的分布动态 |
3.1.1 印楝素在土壤的添加回收率 |
3.1.2 颗粒剂中印楝素在土壤中的分布 |
3.1.3 颗粒剂中印楝素在土壤中的消解及半衰期 |
3.2 根部施药印楝素对斜纹夜蛾的活性 |
3.2.1 两种印楝素颗粒剂印楝素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 |
3.2.2 两种印楝素颗粒剂对斜纹夜蛾幼虫的体重影响 |
3.2.3 两种印楝素颗粒剂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死亡率影响 |
3.3 颗粒剂中印楝素在甘蓝及其土壤中的分布动态 |
3.3.1 颗粒剂中印楝素在甘蓝土壤中的消解 |
3.3.2 颗粒剂中印楝素在甘蓝上的分布动态 |
3.4 根部施药印楝素对玉米螟田间防效 |
3.5 颗粒剂中印楝素在玉米及其土壤中的分布动态 |
3.5.1 颗粒剂中印楝素在玉米土壤中的消解 |
3.5.2 颗粒剂中印楝素在玉米上的分布动态 |
3.6 根部施药印楝素对棉花蚜虫田间防效 |
3.6.1 两种印楝素颗粒剂对棉花蚜虫田间防效 |
3.6.2 两种印楝素颗粒剂对不同部位的棉花蚜虫田间防效 |
3.7 颗粒剂中印楝素在棉花及其土壤中的分布动态 |
3.7.1 颗粒剂中印楝素在棉花土壤中的消解 |
3.7.2 颗粒剂中印楝素在棉花上的分布动态 |
4.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颗粒剂中印楝素在土壤的分布 |
4.1.2 根部施用印楝素颗粒剂对斜纹夜蛾、玉米螟及棉花蚜虫的防效 |
4.1.3 颗粒剂中印楝素在甘蓝、玉米及棉花上的分布 |
4.2 结论 |
4.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4.4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生物农药印楝的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植物源农药商品化应用现状及产业发展建议[J]. 张正炜,郗厚诚,常文程,黄璐璐,陈秀. 世界农药, 2020(12)
- [2]印楝素对合浦绒螯蟹氧化应激生化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刘珂. 广西大学, 2020(07)
- [3]冬凌草提取物抑菌杀虫活性及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D]. 李小霞. 郑州大学, 2020(02)
- [4]四种生物源农药对康氏粉蚧的防效比较研究[D]. 周文靖. 佳木斯大学, 2019(03)
- [5]鸦胆子内吸拒食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对小菜蛾的作用机理研究[D]. 毛根林.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6]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对印楝素A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机制[D]. 谢婷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2)
- [7]竹醋蒸馏液对农药光解的影响[D]. 宋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01)
- [8]基于专利分析印楝素产业发展特征及其对策研究[J]. 刘熙东,陈铃诗,徐汉虹.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02)
- [9]植物源农药印楝素的研究与应用[J]. 徐汉虹,赖多,张志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04)
- [10]颗粒剂中印楝素在甘蓝、玉米和棉花上的分布动态及生物活性[D]. 李梓豪.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