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年度内取得控股权时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若干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东[1](2020)在《公众公司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众公司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是公司法当中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的目的确定与路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到公众公司法律规范结构、公司各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董事信义义务构成等具体制度设计,甚至触及公司独立法律人格这一现代公司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石。因此,公众公司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成为各国公司法立法与学理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域外公司法制发达国家,自从伯利与米恩斯于1932年洞见公众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以来,即聚焦于公司权力如何适当且有效率地在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分配,并由此引发股东大会中心主义与董事会中心主义两大理念的长期论争,至今仍未平息。我国新一轮公司法改革已经启动,公众公司权力分配模式的改革亦是其核心内容,并承载着促进我国公司治理水平整体提高的功能使命。本文以我国公众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公司独立人格和独立利益的维护为研究的起点和归宿,立基于我国本土的公司法理与实践,借鉴域外相关理论成果与立法经验,对于公众公司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模式的应然选择开展系统性研究。在对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法律地位予以重新界定的基础之上,综合考量各项影响因素,厘定我国应当选择的分配理念与分配原理,最终在董事会中心主义理念指导之下,提出我国公众公司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法律制度重构的具体方案。本文研究内容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为五部分具体展开:一、公众公司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的中国问题公司机关的法律地位直接决定着其所拥有的权力内容,对此,我国现行《公司法》未曾区分公众公司与私人公司,而是采取一体规制的方法,将股东大会界定为公司的“权力机关”,而董事会须“对股东大会负责”。并在此基础之上,赋予了股东大会过于庞大的权力,而使董事会沦为其办事机构。由此导致在控股股东“一股独大”的现实境况下,公司独立法律人格难以彰显,以及董事会独立性被严重弱化等弊端。为破除上述立法缺陷,我国学界提出控股股东中心主义、经理层中心主义以及董事会中心主义等多种改革方案,但均未臻完善,故仍有予以重新深入思考探究的必要。二、公众公司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的理念争鸣关于公司内部权力的分配,揆诸全球公司法学理论,始终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大的理念——股东中心主义与董事会中心主义。这两大理念在公司治理的目的与路径方面,持有迥然不同的立场。前者认为,公司治理的目的应当是为了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故在公司权力分配方面,应当将公司事务的最终决定权力保留给股东。而后者则认为,公司治理的目的应当是实现所有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应当赋予董事会对于公司经营决策的绝对权力,以使其发挥公司内外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中枢功能。理念的纷争无疑会对公司权力分配法律制度的构建产生深远影响,故有必要从基本立场与法理基础等方面深入探究这两大理念,并剖析其对公司权力分配所可能产生的现实影响,以期为公司权力分配合理化方案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三、公众公司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的域外实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当今世界各国的公司法正在整体上发生着形式上或实质上的融合、趋同乃至一体化的深刻趋势性变化。(1)其中,公司法制发达国家关于公众公司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的法律制度,历经上百年的发展演进,积累了丰富、成熟的经验。虽受各国具体国情的影响,公司内外部权力分配的具体法律规则难以完全统一,但各国公司法制发展进程中早已达成高度共识的立法例,值得我国公司法改革工作期间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国情予以适当借鉴。因此,基于对大陆法系的德国、法国、日本、韩国以及英美法系的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代表性国家相关立法的全面考察并总结其共识性立法经验,能够为我国未来公司法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镜鉴。经对比分析,域外两大法系的公司法发展均表现出股东大会权力逐渐弱化与董事会权力逐渐增强的特征,即董事会中心主义的是现代公众公司相关立法的发展趋势,我国公司法应当依此作出相应调整。四、公众公司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的总体思路公众公司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权力分配,受到公司独立法律人格、公司股权结构、经营效率、利益冲突以及公司社会责任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在对相关制度重构进行理念选择和方案设计时,应当予以全面考量,不宜所有偏颇。我国立法与学理对于公司法人本质实在说的一致认同、公众公司股权结构依然高度集中以及公司社会责任愈加受到重视等现实条件,共同决定了董事会中心主义应为我国重构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制度更为适当的理念。未来公司立法权力分配的法律标准以及法律效力,也应以此为出发点展开并变革。五、公众公司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的具体方案在转向董事会中心主义理念之后,公众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严格分离,我国现行公司法中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权力分配体系也应当随之进行重构。股东大会的权力应当采取具体列举式的界定方法。具体而言,应将其权力严格限定于选择管理者和监督者并同时确定他们薪酬方案的人事任免权,以及对于公司章程修改、重大资产重组、公司变更终止等结构性重大变更事项的决定权。与此同时,董事会的权力则应当采取概括式的界定方法,即除法律明确规定属于股东大会权力之外的其它公司经营决策权均归属于董事会独立行使。概言之,股东大会的法定权力即是董事会权力的“负面清单”,对董事会的法定权利公司立法不适宜进行具体列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下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商业实践需要。
徐文涛[2](2020)在《基于母公司视角的分拆上市动因及后果分析 ——以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为例》文中认为一直以来,多数企业通过多元化发展进行规模扩张,实现公司价值的提升。但部分企业不合理的多元化战略使得公司经营出现一系列问题,此时,分拆上市作为多元化企业对经营战略的修正手段而受到实务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多元化企业进行分拆上市极为普遍,而我国直到创业板设立之后才出现分拆上市的成功案例。因此,研究该案例不仅有助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中分拆上市的模式与实施细则,也可为有意在创业板或科创板进行分拆上市的企业提供参考价值。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对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至创业板上市进行深入研究。作者在对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的具体动因进行剖析时发现:康恩贝在多元化发展历程中对佐力药业的非相关多元化并购行为正是其分拆子公司上市的主要原因,同时基于创业板分拆上市的政策背景得出分拆上市的其他动因;此外,本文在研究分拆上市产生的经济后果时,主要分析了康恩贝在分拆上市前后多项企业绩效的变动情况;最后,本文基于创业板分拆上市的实例研究,对未来科创板市场中的分拆上市前景给予肯定,并针对可能会影响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建议。作者通过研究发现:第一,创业板分拆上市可以帮助母公司获取超额投资收益,但相较于直接分拆上市会产生更少的投资收益;第二,分拆上市可以满足母公司短期融资需求,增强了康恩贝的短期偿债能力;第三,分拆上市难以提升母公司短期市场绩效,投资者对于此次分拆上市普遍持怀疑态度;第四,分拆上市未能有效提升母公司长期经营绩效,母子公司应在分拆上市后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以实现长期创造价值。
李曼芳[3](2019)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佳电股份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部投资者要想全面的了解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司财务报告是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所以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一个公司的运营发展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相关专家研究表明,随着近几年来我国企业的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重述非常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上,在这几年的发展中,财务重述事件发生的比较多,投资者的信心由此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为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确保企业能够正常运转。本文将深一步的探究财务重述的动因以及其造成的经济后果。由于我国财务重述现象泛滥,本文先对2014至2017年的财务重述现象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发现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4-2017年每年将有1/4的公司进行了财务重述,遍布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其次,财务重述报告的披露形式严重缺乏规范,很多企业完全是根据自主的选择进随意披露,这其中就包括标题财务重述报告的内容和起因不统一。另外,统计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了企业的财务指标,相关财务报表,除此之外,还涉及到了股东和实际控股人的资金使用情况和相关联账户等等。在对我国财务重述情况进行了总体分析之后,本文对财务重述的类型进行了一次划分,企图从不同类型的财务重述的角度出发,分别探究其背后的动因及带来的经济后果。在案例分析的部分,本文选取了我国财务重述频发的制造业中的上市公司——佳电股份进行研究。本文对佳电股份的每一次财务重述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佳电股份的财务重述中有针对企业以前披露错误的会计信息或未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的正常财务重述,也有因为以前年度会计信息造假而被迫进行的恶意财务重述。在对佳电股份财务重述的动因分析中,本文分析佳电股份财务重述的主要动因是企业内部盈余管理、企业存在“保壳”压力、企业存在融资需求,还有就是公司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披露质量。在对佳电股份财务重述经济后果的分析中,本文发现佳电股份财务重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重述日前后的股价,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佳电股份管理层的变更,同时对佳电股份的客户与供应商的集中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侯娅玲[4](2018)在《美国证券法对外适用的法律冲突与协调研究 ——寻求人民币国际化中我国证券法对外适用之镜鉴》文中认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际社会开始反省以美元为本位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我国也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发布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允许境内365家试点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工作主要针对港澳地区。2010年,境内试点企业扩展到67724家,境外地区不再受限。为配合贸易领域的人民币结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便利境外金融机构等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业务,中国人民币银行于2011年发布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在间接投资方面,我国继续稳步推进。在已有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的基础上,我国从2014年开始,相继开通了“沪港通”、“深港通”,允许香港和内地的投资者通过当地的证券服务机构买卖对方市场的股票。2017年6月,我国推出了“债券通”,实现了香港和内地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目前,我国正在研究“沪伦通”、“沪新通”、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制度等,希望进一步深化证券市场的开放。2015年,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奠定了基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证券交易和国际储备领域发挥价值尺度、交易媒介和储藏价值的职能,正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本质要求。人民币国际化和证券市场开放有赖于法律规范为其提供制度保障,上述一系列措施无不彰显出“制度先行”的价值和意义。而在人民币国际化和证券市场开放的所有制度安排中,证券法对外适用制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这是因为,证券法对外适用制度关涉境外发行人到我国境内发行证券以及境内发行人到境外发行证券,而发行人跨境发行的证券中很大一部分是以人民币计价或者结算的。因而,证券法对外适用制度通过熊猫债券、离岸人民币证券等形式与人民币国际化紧密相连。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加紧修订《证券法》。2017年4月23日,《证券法(草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进行了二次审议。完善我国证券法对外适用制度,美国证券法对外适用制度是一个无法回避且不应回避的问题。一方面,美国证券法为美国证券市场“保驾护航”,使其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证券市场。各国发行人和投资者纷纷到美国证券市场进行融资或者投资,美国证券法对外适用制度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因而,从资本市场所在国的立场出发,研究美国证券法对外适用制度能够为我国证券法的完善提供借鉴。另一方面,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是确立与维持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重要支撑,而美国证券法对外适用制度的完善是美国证券市场高度发达、开放的制度保证。因而,从国际货币发行国的立场出发,我国应当关注美国证券法对外适用制度,研究这一制度在美元国际化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为我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国际经验。基于以上考虑,本文首先界定了对外适用的含义,认为其包括在域外的对外适用和在域内的对外适用两个方面。当美国将其证券法对外适用时,折射或者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冲突。此类冲突包括美国国内法的冲突以及美国证券法与外国法的冲突。其中,美国国内法的冲突主要存在于美国证券法与公司法之间、美国证券法与判例法之间以及不同判例法之间,涉及到的主要问题是公司治理和证券欺诈。美国证券法与外国法的冲突,主要涉及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和证券欺诈问题,包括美国证券法与外国公司法、证券法和银行保密法之间的冲突。为了推动证券法的对外适用以促进美国证券法目标的实现,美国采取了各种措施协调上述法律冲突。针对美国证券法与公司法之间的冲突,美国的协调措施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在联邦层面上降低证券法中的公司治理要求,二是在州的层面上提高公司法中的公司治理标准。对于美国证券制定法与判例法以及不同判例法之间的冲突,美国主要通过判例法体系进行协调。在个案中,法官通过判例法技巧将证券法的域外适用问题域内化,将立法管辖权与司法管辖权一体化,并对反域外适用推定进行灵活解释。对于美国证券法与外国法之间的冲突,美国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进行协调。在国内层面上,美国通过制定或者修订证券法规则,在一定程度上豁免外国发行人的公司治理要求和信息披露要求,并授权SEC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开展对外合作。在国际层面上,美国通过对话、备忘录和条约与境外监管者建立了监管执法合作机制。在人民币国际化和证券市场开放的双重背景下,我国也应当完善证券法的对外适用制度。具体而言,我国应当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原则、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原则、国际合作原则和立法统一原则为指导,确立证券法的域外适用标准,将对我国产生重大、可预见损害的境外证券发行与交易行为纳入证券法的规制范围。此外,我国还应当健全境内机构境外发行上市制度,建立境外发行人的公司治理制度,完善跨境证券发行与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反欺诈制度。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证券法对外适用制度,为人民币国际化和证券市场国际化提供制度保障。为了促进我国证券法的对外适用并减少我国证券法与外国法之间的冲突,我国不仅应当完善有关的的国内协调机制,还应当完善国际协调机制,包括强化备忘录的作用,充分发挥条约的功能,提高监管对话的有效性。
陈素蓉[5](2014)在《企业高阶管理人员败德行为之探讨 ——基于台湾上市(柜)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分析》文中指出企业的「公司治理」议题,是近年来一直被聚焦关注的重要课题,回顾全球国际之间陆续传出了许多企业组织,可能因为公司治理机制不善、董事会职能不彰及高阶经营管理人员败德行为等等现象,导致该企业组织因产生舞弊而面临经营管理或营运危机问题。过去十数年间,台湾地区也发生了许多企业组织舞弊案例,其归根究底都是因为高阶经营管理人员的败德行为导致,充分显露企业「公司治理」的成果良窳,是系于公司内部人之身,尤其是隶属于高阶经营管理层的经理人。企业组织营运一旦发生任何经营管理或营运危机问题,若无法完善应对处理,社会投资大众的血汗钱即可能在瞬间成为泡影,同时也将影响社会投资大众对于资本市场的信心度。因此本研究采取美国舞弊稽核师协会的案例作为分析架构,探讨高阶经营管理人员之败德行为,并藉由台湾地区上市(柜)公司的财务报表舞弊案例,进行个案研究分析。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是为探索性个案研究法,研究的进行,首在文献回顾、整理及分析,再则样本个案的数据搜集、整理与分析、并据以提出研究命题,主要的研究命题包括:(1)企业高阶管理人员败德行为的显着特征是什么?(2)企业高阶管理人员败德行为的关键动因是什么?(3)企业高阶管理人员败德行为的主要模式是什么?(4)企业高阶管理人员败德行为的财务报表舞弊操纵手段有那些?(5)企业高阶管理人员败德行为与公司治理关系?本论文研究,以十七家台湾地区上市(柜)公司财务报表舞弊个案,为主要研究标的,探讨企业高阶管人员败德行,并就财务报表舞弊、财务报表不实表达舞弊、财务报表不实表达舞弊涉及之年数、败德行为与公司治理、财务报表信息之营业收入净额、每股盈余、现金流量、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及每股现金流量等研究面向,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十七家样本个案及文献信息,藉以探讨分析企业高阶经营管理人员败德行为,获得研究结论,并就产业发展观点、政府发展观点及学研界发展观点等各方面提出个别建议。本论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如下:1.企业高阶管理人员败德行为的显着特征、主要模式及操纵手段:(1)企业高阶管理人员败德行为以财务报表舞弊为主,其次为挪用资产;(2)企业高阶管理人员进行财务报表舞弊,采取以营业循环假之半套作假及融资循作假之假发行ECB为最多;(3)企业高阶管理人员进行财务报表不实表达舞弊,以资产评价不当之操纵估计数及揭露不当最为显着,虚假收入之销货凭证造假为其次显着,再其次显着则是虚假收入之循环交易;(4)样本个案企业财务报表不实表达舞弊涉及年数以1-2年较多。2.企业高阶管理人员的败德行为,进行财务报表舞弊为主要模式及手段,而企业财务质量受影响是其必然结果,从财务报表影响情形分析归纳显着特征为:(1)样本个案企业的营运资金主要依赖融资活动现金流量,而非来自营业活动现金流量;(2)样本个案企业之营业活动现金流量皆非如同正常企业模式持续上扬成长,且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呈现负数年度在3年(含)以上的计有十二家个案企业;(3)样本个案企业之每股现金流量无法支应同期每股盈余应行之分配。3.企业高阶管理人员败德行为的明显关联的特征,包含有:(1)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是关键动因、(2)主导或参与股票内线交易、(3)创新财务报表舞弊模式、(4)专业团队配套舞弊进行、(5)公司治理机制不规范。本论文的研究的创新贡献主要由下列各点显现:1.藉由本论文研究的结论来唤起社会各界,尤其是产业人士对高阶管理人员败德行为及其采取舞弊手段模式的认知,在其了解企业高阶管理人员的败德行径后,思考如何有效建立企业舞弊的侦测及防治机制,即是跨出成功杜绝企业高阶管理人员败德与舞弊的第一步。2.本论文借镜台湾产业个案经验,从中汲取经验菁华,所探讨样本个案信息及实务经验观点分享建议,提供因应高阶管理人员败德行为及其舞弊的方向与作法,并关注企业(产业)所面临败德舞弊手段创新模式的问题,提供未来建立企业高阶管理人员败德与舞弊防治机制,并透过计划、进行、查核、行动(Plan, Do, Check, Action)等模式循环执行,持续不断的改善及提升企业防治高阶管理人员败德及舞弊行为之管理控制绩效。3.企业高阶管理人员败德行为探讨之研究并未多见,尤其本论文从实务个案接口导入研究,并就财务报表信息包括:营业收入净额、每股盈余、现金流量、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及每股现金流量等、公司治理机制及创新舞弊手法等研究面向探讨,在学术研究领域辅以实务经验及从业观点,充实本论文研究并迎合趋势潮流,连结学术理论基础与实务积累,企图填补学术与实务不脱节。
温琳[6](2013)在《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视角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会计政策选择研究一直以来是会计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虽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在企业越来越关注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现实状况下,以及利益相关者会计理论的提出和不断发展的理论背景下,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研究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回顾后,发现整个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领域呈现重实证研究,轻规范研究的局面。实证研究方法的采用虽然极大的丰富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领域,但是也面临着自身仍然无法很好解决的问题,例如多种选择、多种动机问题。大部分研究成果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作为研究的支撑,很少有研究试图从综合的视角构建一套完整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理论体系。因此,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同时采用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作为研究补充,试图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构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理论框架。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依托于企业理论的发展。企业本质上是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的结果,而会计本质上是一种以货币计量为主的对经济活动的价值形态进行反映和控制,进而维护和协调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的管理系统。从企业的经营边界、资源边界、主体边界到会计的对象边界、资产边界、权益边界的转换器就是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是一种行为,是行为主体采用一定的行为方式对会计政策选择客体所开展的活动过程,它依存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并受制于会计政策选择的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因此,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理论框架至少应该包括客体、主体、外部环境、目标、内部动因、行为偏好。①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是会计政策,而会计政策应是会计领域的规则,包括以会计准则为核心的正式会计规则和以会计惯例为核心的非正式会计规则两部分。宏观会计政策和微观会计政策的关系更适合用交集的关系而不是子集的关系来诠释。企业对于会计政策的最初选择其实发生在内部利益相关者通过集体选择达成组织契约之时,组织契约的具体内容间接地决定了企业可以选择的正式会计规则的空间范围。而对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客体的具体范围的界定,一方面不能盲目的向外扩展,另一方面也不能仅仅局限在“硬的”会计选择中。②控制权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最终控制权、经营控制权和作业控制权。内部利益相关者享有源于剩余分享权和最终控制权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管理者享有源于经营控制权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会计人员享有源于作业控制权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这三类主体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即政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非会计类普通员工、审计人员构成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外部环境。③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目标是企业作为会计政策选择主体时期望达到的境地或者结果,其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基本目标应该定位于“权益保护观”,具体目标应定位为追求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外部性的最小化,其“外部性的最小化”应该是外部性承受者集合中每一类利益相关者承受的外部性的绝对值之和的最小化。④作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主体的内部利益相关者、管理者、会计人员,在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动因驱动下会产生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甚至在同一类利益相关者内部也会出现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例如投入资源种类、分享剩余收益形式、最终控制权大小存在差异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以及CFO和以CEO为主的其他高管之间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并不完全相同。企业除了受内部动因驱动会产生一定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外,在政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非会计类普通员工、审计人员构成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也会产生特定的行为偏好。在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构建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框架后,本文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了部分结论的证据支持。
卢雄鹰[7](2013)在《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股权激励制度最早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出现在美国,七八十年代开始在西方盛行,并在九十年代推广到世界各地,其产生的背景主要是着眼于解决因委托代理带来的利益矛盾,它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将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统一,激励管理层更加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减少其短期行为。我国关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法规直到2005年底才出现,虽然目前已有不少公司开始了股权激励的尝试,然而与股权激励机制密切联系的配套制度尚不完善,在实践过程中还产生了股权激励是否从“金手铐”演变为“金手表”等不同意见。国内虽然已有较多文献研究了股权激励问题,但多从从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这个角度展开,忽略了股权激励中容易滋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等问题。本文通过中外股权激励制度比较分析、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等,为有针对性地监管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通过考察中外股权激励的环境差异和制度差异,研究发现股权激励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在英、美两国股权激励的发展过程中,美国规定法定股票期权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英国则规定行权收益经税务部门批准可以获得较大幅度税收优惠,税收制度发挥了明显的导向作用。从我国的发展实践来看,也是在2005年底股权激励一系列制度出台之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才得以有序发展。要进一步推进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发展,离不开税收缴纳、费用处理、信息披露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从目前来看,我国尤其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在税收政策上予以突破。以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之间公告股权激励预案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AS数据处理系统,分别采用风险调整模型和Basu (1997)模型(经适当修改),经研究发现,管理层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即通过信息披露、盈余管理等影响业绩和股价,使之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另外,在股权激励的授予决策、授予对象、行权价格、授予数量、行权条件等环节,都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既有监管机构过度干预方案设计的细节问题,也有公司自身设计方案考虑不周全的问题。股权激励制度本意是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有效监督经营者日常经营行为是达到激励效果的前提条件。但是,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追求的目标和利益是有差异的,而且企业经营者具有更多的信息优势,因此,强化内外监督和约束、防范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是推进股权激励制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自2006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31日期间发布的65份股权激励方案为研究对象,发现不少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者的选任是通过政府组织部门任命的,行政任命的选任方式考虑的因素较多,而不是简单地看其经营才能,这与股权激励制度的运作机理背道而驰。另外,国有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链冗长,股权激励只是对其中的最后一环进行激励,却没有关注这个多级代理链中政府作为委托人的动力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建立国有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链条中的多个环节同时激励的系列机制,来使各级委托都能够有效监督下一级代理人,各级代理人人都能够被有效激励,从而解决各级委托人动力不足的问题,提高整个链条的代理效率。以民营上市公司自2006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31日期间发布的286份股权激励方案为研究对象,发现民营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比较简单,其主要问题是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潜在利益冲突。另外,民营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通过股权激励以弥补民营公司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的不利地位。因此,一方面要减少行政干预,提高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自主决策力;另一方面切实保护中小股东利益,防范因为股权激励过度稀释中小股东的股权价值,防范股权激励操作中通过盈余管理和市场操纵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最后,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在深入剖析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全球股权激励的发展经验和历史教训做出了深刻的思考,并就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马鹏[8](2012)在《借壳上市的会计处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壳公司有净壳和非净壳之分,由此对借壳上市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分为权益性交易法和反向购买法。借非净壳上市属于企业合并的研究范畴,而借净壳上市由于壳公司不被认定为业务,不构成会计上的企业合并。对交易实质的不同判断体现在会计处理上:反向购买法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购买法,而权益性交易法是权益性交易原则的具体应用,不同于企业合并中的权益结合法。借壳上市由于其外在法律形式和内在经济实质的矛盾,导致该交易在基础理论和实务处理的某些方面不同于传统的企业合并。本文沿着会计和法律上对购买主体的界定错位这一线索,分析了借壳上市中反向购买法和企业合并中购买法的联系和差异,并从控制基础、合并方法、合并理念三个层面出发,对借壳上市的合并理论进行讨论,由此将传统合并理论的研究范畴延伸至借壳上市这一新的领域。同时,我国会计准则采用的是以原则为基础、目标为导向的制订思路,包含的隐性知识多,准则的执行难度大。从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大量涌现的案例来看,借壳上市一般伴随着重组各方形式多样的结构设计和流程安排,原则的、抽象的准则难以为具体的、特殊的实务提供指导,因此本文模拟了海润光伏借壳*ST申龙这一案例的会计处理过程,为我国准则的原则规定增添一个实例的注解,有助于会计工作者对处理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最后,借壳上市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会带来差异巨大的会计后果和经济后果,本文结合海润光伏借壳*ST申龙、开创远洋借壳华立科技的案例,指出权益性交易法与反向购买法比较,能够使企业财务报表呈现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因此企业偏好使用权益性交易法,并建议我国应对“业务”这一关键的判定标准进行细则规定,以防止对权益性交易法的滥用。
李尚荣[9](2012)在《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研究 ——兼议我国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策略》文中指出综合收益是近几十年兴起的一个概念,自20世纪末被英、美等国相继采纳以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2007年发布的《IAS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的修订版中,也正式引入此概念。该修订是2007年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实质趋同后,lASB生效的第一批规定之一。财政部于2009年以准则解释的形式,采纳了综合收益披露要求,实现了与IFRS的同步跟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IASB因应各方面的要求对IFRS进行了持续、重大的修订。过程中,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虽然积极参与,结合实际提出了很多建议,但IFRS的有关修订明显存在不适合我国国情的情况,如取消股权类金融工具成本计量条款等。这种情况下,如何一以贯之地把握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精神实质,很好地维护国家利益,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理论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如果说2007年与IFRS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更多是一项政治决策的话,那么对持续趋同策略的把握,则在更大程度上考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智慧与勇气。作为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引进的第一项IFRS规定,综合收益为观察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国际趋同策略的把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在当前环境下,我国引入综合收益披露规定,能否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是否存在路径依赖问题,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和检验。本文通过对综合收益的深入研究,分析综合收益内涵变迁和准则制定历程,实证检验我国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比较与美国和香港地区资本市场的差异,研判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该项准则引入我国的现实意义,并基于这一个别事项的研究,采用归纳演绎的方法,提出我国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的具体政策建议。围绕这一主题,本文综合使用了规范研究、实证研究与问卷调查研究等方法,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多维度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第一,对综合收益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历史纵向维度对其变迁进行了全面梳理,认为综合收益概念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先进性。为厘清综合收益的理论渊源,本文从收益的经济学本源入手,分布比较了不同历史时期会计学收益的概念,以及会计学收益与经济学收益的关系,认为综合收益理论是会计学收益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及与经济学收益相互调和的结果。与传统的净利润相比,综合收益更加接近经济的本质,也更加适应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资产价值极具波动性的经济现实,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先进性。第二,对综合收益披露准则的制定历程进行了分析,认为任何一项准则的发布与实施,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先进性,更要考虑现实的需求。虽然具有理论上的先进性,但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却非一帆风顺,其被英美采纳的迂回历程,反映了现实环境和利益相关方对会计准则制定的约束。制定会计准则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任何一项会计准则的发布与实施,具备理论上的先进性是一个必然的前提,而现实的需要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在当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方向下,如何引入IFRS的规定以及何时引入等,需要在会计准则先进性和现实需求之间进行更多的权衡。第三,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与美国、香港地区等的实证结果截然相反,我国当前环境下,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要低于净利润。本文设计了统一的报酬模型、价格模型及增量报酬模型,对我国沪市A股、港股及美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和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相对关联研究和增量关联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低于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信息不具有增量信息含量,而美国、香港地区的情况刚好与之相反,这说明综合收益在符合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方面,我国与美国和香港地区存在着实质上的差异。同时,作为本文研究的一项附属结论,发现在会融危机期间,会计收益信息不再具有价值相关性。这一发现可以理解为对自鲍尔布朗创建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以来,会计信息有用性理论研究的一项补充。第四,对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的国别差异进行了原因分析。发现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不是会计准则本身所能充全决定的,还受到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利益相关者的观念和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受到一系列制度安排的制约,会计准则仅是这些制度安排中的一个部分。抛开会计外在环境,单独依凭会计准则的调整,难以达到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目标。第五,对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直接证实了我国综合收益概念目前认知度较低,对各项决策的实际有用性不高。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财务报告使用者对综合收益认知程度较低,在实践中没有广泛地使用;净利润在经济决策中仍居主导地位。问卷调查的研究结论不仅检验了会计环境的影响,为实证研究结果提供了有力的解释;更说明片面跟进IFRS的变化可能在增加财务报告编报成本的同时,并不能提高决策有用性。在上述主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将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结论、各国会计环境差异分析、综合收益问卷调查结果等相结合,分析我国综合收益不具有价值相关性的具体原因,并考虑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高质量财务报告的关系、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制度成本等限制因素,提出了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方向下,持续趋同阶段的五项具体对策:(1)将IFRS视同经济学家所说的“名义锚”,成为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准则锚”,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主要起到“锚定”的作用。(2)准确把握中国在IFRS制定中的角色和作用,从跟随到引领,取得与我国经济地位相适应的准则话语权。(3)合理把握会计准则的技术规范性质,减少财务报告的冗长和会计准则的晦涩,构建“财务报告云”,更好地发挥会计的社会功效。(4)科学设定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建立透明的会计准则认可机制,基于经济后果和成本效益的评估,确定具体趋同的方法和时机,吸纳各方尤其是企业界的广泛参与,提高会计准则博弈程度。(5)加强会计准则配套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会计准则的作用。
王恩山[10](2011)在《我国企业对CPA审计的需求 ——理论归纳、经验证据与制度解析》文中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供给方面的推动与需求方面的牵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通过做大做强等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审计市场的供给。但在需求方面,多年来高质量审计需求不足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这无疑不利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进一步高质量地发展。本文将研究视线定位为审计需求,力求准确把握我国审计需求的现状,探究背后的制度成因,为改善我国审计需求现状、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和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本文利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为指导,在描述审计需求现状、探究制度成因的过程中,主要取得了以下三点创新:1.构建了更一般化的企业审计需求决定模型。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将企业的审计需求看做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审计需求的有机合成,认为企业的审计需求取决于两个因素:(1)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偏好;(2)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表达能力。其中,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偏好取决于利益相关者自身利益与该审计类型的一致性;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表达能力主要是指其对企业审计需求决策的影响力,这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如股权表决制度、国家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区域市场化程度等。2.提出了通过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股权回避的方式来完善审计委托制度的制度改革设想。现行审计委托制度下,股东大会对审计委托事项进行表决时,所有股东的股权都不回避,结果委托权实质性地落在了同时是大股东的经营者手中,经营者提供会计报表,并请人来审计自己,出现审计悖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流通股股东单独表决的成功实践以及上市公司对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信息披露制度的逐步完善为我国审计委托制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充分条件,于是本文大胆提出了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所持股权在表决审计事项时回避的制度改革建议。同时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外部股东监督权与经营股东经营权的制衡,建议独立董事选举时,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对应股权也应回避的制度建议。3.发现并分析了证监会的“审计需求表达困境”。我国当前的IPO制度是核准制,证监会对上市申请不但要进行形式审查还要进行实质性审查,面对千差万别数以百计的待上市公司,证监会确需高质量审计的帮助以鉴别申请资料的可信度,证监会因此成为现实中最大的审计服务消费者。自由表达自己的消费偏好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但作为“审计服务消费者”的证监会却没有这一权利,原因就是它同时是审计市场的监管者。作为审计市场的监管者理应遵循公平原则,对待被监管对象一视同仁,证监会若表现出一定的“消费偏好”,将形成权力经商,严重危害审计市场的公平竞争。所以,证监会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对待自己的审计需求偏好,经常是遮遮掩掩、欲言又止,本文将这种现象称为证监会的审计需求表达困境。全文共分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是“导言”。介绍本文的选题动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路径与结构安排。第2章是“文献综述”。从审计需求理论假说、审计需求现状和影响审计需求的制度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文献回顾,为本文的研究确定理论坐标。第3章是“审计需求的决定:理论归纳”。本章包括历史回顾、概念界定与需求影响因素分析、企业审计需求决定模型、企业利益相关者及其需求偏好、以及我国审计需求制度背景初步分析等共5节,构建了企业审计需求的决定模型,为后文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本章的主要结论是企业的审计需求取决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偏好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表达能力两个方面,而外部股东在各类利益相关者中是最需要高质量审计需求的。第4章是“审计需求的现状:经验证据”。研究我国审计需求的现状,先用历史梳理和文献归纳的方法对我国的审计需求现状给出一个总体判断,然后用实证的方法分角度为这一判断提供经验证据。该章分为四节,主要内容包括:(1)我国审计需求现状的总体特征是高质量审计需求不足,有三种表现:企业的低质量审计审计需求偏好、外部股东对审计质量的理性冷漠、审计需求的行政依赖。(2)利用近三年的年报审计数据研究审计师变更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为企业的低质量审计需求偏好提供经验证据。(3)利用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我国A股IPO数据实证检验审计师声誉对IPO定价的影响,为人们理解投资者对审计质量的冷漠态度提供经验证据。(4)利用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战略逐步明确的支持态度,为审计需求的行政依赖提供新证据。第5章是“审计需求现状的成因:微观制度解析”。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公司治理的一个环节,而产权性质、股权结构则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在行政权力对市场利益分配具有重大而直接的影响时,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会有审计需求上的行政依赖,只是目的不同而已。国企在审计需求上的行政依赖是一种路径依赖的表现,因为政府是其“大老板”,国企官员的升迁决定权在政府手中。而私企在审计需求上的行政依赖主要是功用性的。一股独大仍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重要特征,其他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能力越强,高质量审计需求越大。当前高质量审计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就是其他股东缺乏对第一大股东的制约能力。而更直接的制度原因是现行审计委托制度存在缺陷。谁掌握审计委托权,企业的审计需求就更多地表现出谁的意愿。现行审计委托制度下,股东大会对审计委托事项进行表决时,所有股东的股权都不回避,结果委托权实质性地落在了同时是大股东的经营者手中,出现审计悖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流通股股东单独表决的成功实践以及上市公司对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信息披露制度的逐步完善为我国审计委托制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充分条件,于是本文大胆提出了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所持股权在表决审计事项时回避的制度改革建议。在分析这一制度建议的必要性时,本文将思路稍作扩展,提出“外部股东监督权”的概念,审计委托权只是外部股东监督权的一项内容。为了公司治理的完善,建议在所有外部股东监督权事项表决中都实行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的股权回避。第6章是“审计需求现状的成因:宏观制度解析”。该章探讨宏观制度与审计需求的关系,包括五节:概述、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审计需求的关系、资本市场行政监管与审计需求的关系、资本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诉讼与审计需求的关系,以及宏观制度改革建议。主要结论有:审计需求与市场化程度显着正相关;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整体表现出“前紧后松”的特点,这是导致投资者对审计质量保持冷漠态度的重要原因;证监会面对审计服务,存在角色冲突,正深陷“审计需求表达困境”,即证监会既是应一视同仁的管理者又是可以偏好明显的审计服务消费者,两者存在明显的冲突。第7是“结语”。归纳全文的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和创新点,明确本文研究的局限,并对后续的研究进行展望。
二、会计年度内取得控股权时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若干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会计年度内取得控股权时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若干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公众公司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的中国问题 |
第一节 我国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的立法现状 |
一、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法律地位 |
(一)股东大会的法律地位 |
(二)董事会的法律地位 |
二、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权力构造 |
(一)股东大会的权力构造 |
(二)董事会的权力构造 |
(三)剩余权力的归属 |
第二节 我国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
一、我国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的现存问题 |
(一)未能区分公众公司与私人公司 |
(二)股东大会权力过于庞大 |
(三)董事会独立性的严重弱化 |
二、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的现有解决方案 |
(一)控股股东中心主义模式 |
(二)经理中心主义模式 |
(三)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 |
三、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的重思 |
第二章 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的理念争鸣 |
第一节 公司权力分配的股东中心主义理念 |
一、基本立场 |
二、法理基础 |
(一)所有权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公司合同理论 |
(四)公司宪制理论 |
三、股东中心主义理念的最新修正 |
第二节 公司权力分配的董事会中心主义理念 |
一、基本立场 |
二、法理基础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团队生产理论 |
(三)社群理论 |
(四)实体最大化及可持续性理论 |
第三章 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的域外实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权力分配 |
一、德国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权力分配 |
(一)股东大会的权力分配 |
(二)董事会的权力分配 |
二、法国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权力分配 |
(一)股东大会的权力分配 |
(二)董事会的权力分配 |
三、日本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权力分配 |
(一)股东大会的权力分配 |
(二)董事会的权力分配 |
四、韩国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权力分配 |
(一)股东大会的权力分配 |
(二)董事会的权力分配 |
第二节 英美法系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权力分配 |
一、英国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权力分配 |
(一)股东大会的权力分配 |
(二)董事会的权力分配 |
二、美国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权力分配 |
(一)股东大会的权力分配 |
(二)董事会的权力分配 |
三、澳大利亚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权力分配 |
(一)股东大会的权力分配 |
(二)董事会的权力分配 |
四、加拿大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权力分配 |
(一)股东大会的权力分配 |
(二)董事会的权力分配 |
第三节 域外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之总结 |
一、域外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的存异 |
(一)二元制与三元制 |
(二)股东大会中心主义与董事会中心主义 |
二、域外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的趋同 |
(一)股东大会的权力逐渐缩小且以法律明定范围为限 |
(二)董事会的权力逐渐扩大且为概括性规定 |
第四章 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的总体思路 |
第一节 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的考量因素 |
一、公司人格 |
二、股权结构 |
三、经营效率 |
四、利益冲突 |
五、社会责任 |
第二节 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的理念选择 |
一、我国确立董事会中心主义的现实依据 |
(一)公司法人本质实在说的确立 |
(二)公众公司股权结构仍然高度集中 |
(三)公司社会责任愈加受到重视 |
二、董事会中心主义下公司权力分配原理 |
(一)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的法律标准 |
(二)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的法律效力 |
第五章 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的具体方案 |
第一节 公众公司股东大会的权力配置 |
一、人事任免权 |
(一)董事提名权 |
(二)董事选举权 |
(三)董事解任权 |
(四)薪酬决定权 |
二、公司重大变更决定权 |
(一)章程修改批准权 |
(二)重大资产重组批准权 |
(三)公司终止决定权 |
第二节 公众公司董事会的权力配置 |
一、公司资本结构决定权 |
二、利润分配决定权 |
三、利益冲突交易审批权 |
四、敌意收购防御策略决定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母公司视角的分拆上市动因及后果分析 ——以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多元化经营 |
2.1.2 分拆上市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筹资策略理论 |
2.2.3 公司经营归核化理论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文献综述 |
2.3.2 分拆上市与资产紧缩模式文献综述 |
2.3.3 分拆上市的动因文献综述 |
2.3.4 分拆上市的经济后果文献综述 |
2.3.5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分拆上市对企业影响的机理分析 |
3.1 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
3.1.1 非相关多元化难以形成良好协同效应 |
3.1.2 多元化经营抑制企业治理效率 |
3.1.3 多元化经营催生企业强烈资金需求 |
3.2 分拆上市抑制企业多元化经营负面效应的路径分析 |
3.2.1 分拆上市降低企业多元化程度 |
3.2.2 分拆上市改善企业治理结构 |
3.2.3 分拆上市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
3.3 分拆上市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 |
3.3.1 分拆上市提高企业核心业务竞争力 |
3.3.2 分拆上市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
3.3.3 分拆上市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 |
第四章 康恩贝分拆上市的案例背景介绍 |
4.1 案例公司简介 |
4.1.1 母子公司基本情况 |
4.1.2 母公司多元化发展历程 |
4.2 分拆上市的政策背景 |
4.2.1 分拆上市的准入条件 |
4.2.2 分拆上市的模式分析 |
第五章 康恩贝分拆上市的案例分析 |
5.1 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的动因分析 |
5.1.1 母子公司合并后未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
5.1.2 母公司聚焦核心业务,提升品牌影响力 |
5.1.3 母公司优化融资结构,获得融资机会 |
5.1.4 母公司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行市值管理 |
5.2 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的合规性分析 |
5.3 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的过程 |
5.4 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产生的经济后果 |
5.4.1 市场绩效 |
5.4.2 财务绩效 |
5.4.3 非财务绩效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创业板分拆上市可以获取超额投资收益 |
6.1.2 分拆上市可以满足母公司短期融资需求 |
6.1.3 分拆上市难以提升母公司短期市场绩效 |
6.1.4 分拆上市难以改善母公司长期经营绩效 |
6.2 案例启示 |
6.3 建议 |
6.3.1 对上市公司的建议 |
6.3.2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佳电股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2.1.3 文献述评 |
2.2 相关理论分析 |
2.2.1 财务重述的界定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内部控制理论 |
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现状分析 |
3.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总体情况分析 |
3.2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行业分布情况 |
3.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报告公告形式分析 |
3.4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类型分析 |
3.5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内容分析 |
3.6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现状总结 |
4 上市公司财务重述主要动因及经济后果分析 |
4.1 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主要动因分析 |
4.2 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主要经济后果分析 |
5 佳电股份财务重述的案例分析 |
5.1 佳电股份公司简介 |
5.1.1 公司基本情况 |
5.1.2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
5.1.3 公司经营状况 |
5.2 佳电股份财务重述简介 |
5.3 佳电股份财务重述动因分析 |
5.3.1 保障盈利预测的完成率 |
5.3.2 企业内部盈余管理 |
5.3.3 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
5.3.4 其他原因分析 |
5.4 佳电股份财务重述经济后果分析 |
5.4.1 公司股价波动 |
5.4.2 审计费用增加 |
5.4.3 行政处罚与法律诉讼 |
5.4.4 其他经济后果 |
6 本文研究结论及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相关启示 |
6.2.1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
6.2.2 强化财务人员素质教育 |
6.2.3 健全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 |
6.2.4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6.2.5 增强外部审计独立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美国证券法对外适用的法律冲突与协调研究 ——寻求人民币国际化中我国证券法对外适用之镜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述评 |
第三节 难点与创新点 |
一、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美国证券法对外适用的法律冲突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法律概念的界定 |
一、证券法 |
二、对外适用 |
三、法律冲突 |
第二节 美国证券法对外适用法律冲突基本问题 |
一、美国证券法与其他国内法的冲突 |
二、美国证券法与外国法之间的冲突 |
三、美国对法律冲突的协调 |
第三节 美国证券法对外适用所生法律冲突探因 |
一、美国法律传统具有内在矛盾 |
二、传统法律冲突解决机制失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证券法对外适用折射的其与其他国内法的冲突 |
第一节 与公司治理要求有关的证券法与公司法冲突 |
一、证券法与公司法冲突的表现 |
二、证券法与公司法冲突的原因 |
第二节 与反欺诈条款域外适用有关的国内法冲突 |
一、美国证券法中的反欺诈条款和域外适用规定 |
二、与反欺诈条款域外适用有关的判例法冲突 |
三、与反欺诈条款域外适用有关的制定法与判例法冲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证券法对外适用引发的其与外国法的冲突 |
第一节 审计委员会引发的美国证券法与德日公司法冲突 |
一、美德日的审计委员会制度 |
二、关于审计委员会法律冲突的表现 |
三、法律冲突的原因 |
第二节 信息披露引发的美国证券法与外国法的冲突 |
一、美国证券法信息披露体系 |
二、信息披露引发的美国证券法与德日公司法冲突 |
三、信息披露引发的美国证券法与德日证券法冲突 |
第三节 证券欺诈引发的美国证券法与外国法冲突 |
一、美国证券法与瑞士银行保密法冲突 |
二、美国证券法与欧盟证券法的冲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对法律冲突的协调措施 |
第一节 美国对国内法冲突的协调 |
一、对证券法与公司法冲突的协调 |
二、对证券法与其他国内法冲突的协调 |
第二节 美国对其证券法与外国法冲突的协调 |
一、对审计委员会引发的法律冲突的协调 |
二、对信息披露引发的法律冲突的协调 |
三、对证券欺诈引发的法律冲突的协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民币国际化中我国证券法对外适用的制度协调问题 |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要求我国建立证券法对外适用制度 |
一、人民币国际化概念 |
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亟需我国开放资本市场 |
三、开放资本市场需要变革我国证券法对外适用制度 |
第二节 2017年《证券法(草案)》对外适用制度及其评析 |
一、《草案》的域外适用标准及评析 |
二、《草案》的跨境发行上市监管要求及评析 |
三、《草案》反欺诈制度及评析 |
四、对《草案》的总体评价 |
第三节 我国证券法对外适用制度的完善建议 |
一、完善证券法对外适用制度的基本原则 |
二、完善证券法对外适用制度的具体建议 |
第四节 我国证券法对外适用的法律冲突及协调 |
一、我国证券法对外适用所生法律冲突 |
二、法律冲突国内协调机制的完善建议 |
三、法律冲突国际协调机制的完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本文的基本观点 |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企业高阶管理人员败德行为之探讨 ——基于台湾上市(柜)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背景 |
一、研究动机 |
二、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范围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范围 |
第三节 研究流程与架构 |
一、研究流程 |
二、研究架构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高管败德概述 |
一、高管败德的定义 |
二、高管败德的理论基础 |
三、高管败德的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二节 舞弊概述 |
一、舞弊的定义 |
二、舞弊的类型 |
三、舞弊动因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财务报表舞弊概述 |
一、财务报表舞弊之型态 |
二、财务报表不实表达之类型 |
第四节 败德舞弊与公司治理概述 |
一、公司治理概述 |
二、公司治理与败德舞弊的关系 |
三、台湾地区防止企业高阶管理人员败德舞弊行为之治理法规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一节 探索性与个案研究法 |
一、探索性研究 |
二、个案研究法 |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研究命题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资料 |
三、研究命题 第四章 研究个案分析 |
第一节 研究个案介绍 |
一、研究个案样本选择 |
二、研究个案背景介绍 |
第二节 研究个案舞弊过程分析 |
一、研究个案舞弊手法与过程 |
二、研究个案财务报表问题特征 |
第三节 研究个案舞弊所呈现公司治理问题分析 |
一、研究个案公司治理问题 |
二、研究个案内部控制问题 第五章 研究成果分析 |
第一节 研究构面与个案资料综合分析 |
一、财务报表舞弊 |
二、高阶管理人员进行财务舞弊手法汇整 |
三、财务报表不实表达舞弊 |
四、财务不实表达舞弊年数 |
第二节 个案舞弊的公司治理解析 |
一、败德行为参与主体面向 |
二、败德行为动因及目的面向 |
三、败德行为与公司治理面向 |
第三节 个案企业高阶管理人员败德行为影响财务报表解析 |
一、从企业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及融资活动现金流量面向 |
二、从企业营业收入净额及营业活动现金流量面向 |
三、从企业每股盈余及每股现金流量面向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限制 |
一、研究方法之限制 |
二、研究样本个案之限制 |
三、研究议题范围限制实证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结论综合整理 |
一、企业高阶管理人员败德行为显着特征 |
二、财务报表舞弊影响显着特征 |
三、企业高阶管理人员败德行为关联特征 |
第三节 后续研究方向与建议 |
一、研究建议 |
二、研究贡献 |
三、后续研究方向 附录A 样本个案企业财务报表信息 附录B 样本个案企业现金流量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视角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贡献 |
2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国内文献回顾 |
2.1.1 国内规范研究文献回顾 |
2.1.2 国内实证研究文献回顾 |
2.2 国外文献回顾 |
2.3 文献述评 |
3 企业、会计、会计政策选择 |
3.1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的理论基础——企业的本质及边界 |
3.1.1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本质及边界 |
3.1.2 基于契约的企业本质及边界 |
3.1.3 基于战略的企业本质及边界 |
3.1.4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集体选择理论的企业本质及边界 |
3.2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的理论起点——会计的本质及边界 |
3.2.1 会计的本质 |
3.2.2 会计的边界 |
3.3 从企业边界到会计边界的转换器——企业会计政策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4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和主体 |
4.1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 |
4.1.1 会计政策的涵义 |
4.1.2 会计政策的多样性特征 |
4.1.3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范围 |
4.1.4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客体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 |
4.2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 |
4.2.1 控制权的进一步探索 |
4.2.2 内部利益相关者享有源于剩余分享权和最终控制权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 |
4.2.3 管理者享有源于经营控制权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 |
4.2.4 会计人员享有源于作业控制权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 |
4.3 本章小结 |
5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外部环境、目标和动因 |
5.1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外部环境 |
5.1.1 社会公共资源的拥有者——政府 |
5.1.2 财物资源的拥有者——债权人 |
5.1.3 关系资源的拥有者——供应商和顾客 |
5.1.4 人力资源的拥有者——非会计类普通员工 |
5.1.5 一类特殊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影响环境——审计人员 |
5.2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 |
5.2.1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目标的涵义 |
5.2.2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目标 |
5.2.3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具体目标 |
5.3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 |
5.4 本章小结 |
6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偏好 |
6.1 内部动因驱动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 |
6.1.1 内部利益相关者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偏好 |
6.1.2 管理者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偏好 |
6.1.3 会计人员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偏好 |
6.2 外部环境影响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 |
6.2.1 政府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的影响 |
6.2.2 债权人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的影响 |
6.2.3 供应商、顾客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的影响 |
6.2.4 非会计类普通员工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的影响 |
6.2.5 审计人员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7 问卷调查与分析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节 股权激励理论综述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
三、剩余索取权理论 |
四、博弈论 |
五、激励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和结构框架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二、本文的结构框架 |
三、本文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股权激励制度的运作机理与海外实践 |
第一节 股权激励简述 |
一、股权激励的基本概念 |
二、股权激励的运作原理 |
三、股权激励的成本分析 |
四、股权激励的效率分析 |
五、股权激励的定价分析 |
第二节 股权激励在海外的发展与实践 |
一、现代股权激励制度在海外的起源和发展 |
二、海外股权激励的发展特点及其背景分析 |
三、海外股权激励相关法律制度和监管分析 |
第三节 海外股权激励实践的效果分析 |
一、海外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 |
二、海外股权激励制度的缺陷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发展与实践 |
第一节 我国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历程 |
一、我国企业薪酬制度的历史演进 |
二、我国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进程 |
第二节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政策演变分析 |
一、监管方政策演变分析 |
二、出资方政策演变分析 |
第三节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国内实践 |
一、实施股权激励需履行的主要程序 |
二、上市公司施行股权激励的总体概貌 |
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特征 |
四、股权激励方案实施主体的特征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分析 |
第一节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市场反应分析 |
一、研究方法和样本选取 |
二、短窗口的市场反应 |
第二节 股权激励与会计稳健性关系分析 |
一、模型设计 |
二、描述性统计 |
三、回归结果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股权激励方案的共性问题分析 |
一、股权激励的授予决策 |
二、股权激励的授予对象 |
三、股权激励的行权价格 |
四、股权激励的授予数量 |
五、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 |
第二节 股权激励配套制度的问题分析 |
一、信息披露问题 |
二、会计处理问题 |
三、税收支持问题 |
第三节 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的相关问题分析 |
一、国有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较复杂 |
二、国有上市公司对经营者的监督约束机制较为薄弱 |
三、推进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制度建议 |
第四节 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的相关问题分析 |
一、民营公司自身特点决定其股权激励的重要性 |
二、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三、推进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关键点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一、股权激励的推进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
二、股权激励潜在的负面效应需要积极防范 |
三、股权激励方案的科学性需要予以足够重视 |
四、改进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两大关键 |
五、改进民营企业股权激励的两大关键 |
附录一 检验市场反应的样本公司股权激励情况表 |
附录二 部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条件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借壳上市的会计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传统企业合并的相关研究 |
2.2 借壳上市的相关研究 |
2.3 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
第三章 借壳上市及其会计处理相关规范 |
3.1 借壳上市的界定 |
3.1.1 借壳上市与整体上市、买壳上市 |
3.1.2 借壳上市与企业合并 |
3.2 借壳上市会计规范 |
3.2.1 国外企业合并和借壳上市相关会计规范 |
3.2.2 我国企业合并和借壳上市相关会计规范 |
第四章 借壳上市会计处理的几个理论问题分析 |
4.1 借壳上市交易主体的双重界定 |
4.2 借壳上市会计处理的方法选择 |
4.2.1 购买法与反向购买法 |
4.2.2 对权益性交易法的理解 |
4.3 借壳上市会计处理的理念选择 |
4.3.1 合并理念的比较 |
4.3.2 对反向购买法所采用合并理念的评述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海润光伏借壳*ST申龙上市方案介绍 |
5.1.1 交易主体及背景 |
5.1.2 交易的具体方案 |
5.1.3 交易的实施过程 |
5.2 海润光伏借壳上市的会计处理 |
5.3 不同会计方法的会计后果和经济后果比较 |
5.3.1 正向购买法的会计后果和经济后果 |
5.3.2 反向购买法与权益性交易法的会计后果和经济后果比较 |
5.3.3 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思考 |
5.4 “业务”认定标准的矛盾 |
第六章 完善借壳上市相关会计问题的建议 |
6.1 统一“业务”的认定标准 |
6.2 明确权益性交易原则的概念 |
6.3 完善相关准则的制订 |
第七章 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研究 ——兼议我国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及贡献 |
1.5 论文结构安排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综合收益的理论内涵 |
2.1.1 经济学收益内涵 |
2.1.2 会计学收益的早期内涵 |
2.1.3 会计学收益的丰富与发展 |
2.1.4 综合收益的提出 |
2.2 会计信息与企业价值 |
2.2.1 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 |
2.2.2 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 |
2.2.3 两种观念下的模型应用:报酬模型与价格模型 |
2.3 会计准则的性质 |
2.3.1 会计准则是客观技术规范 |
2.3.2 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 |
2.3.3 会计准则与制度成本 |
2.4 本章小结 3. 综合收益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
3.1 英国准则:首创者 |
3.2 美国准则:后发创新 |
3.3 国际准则:协调的产物 |
3.4 中国准则:与国际趋同 |
3.5 综合收益准则制定过程的几点启示 |
3.6 本章小结 4.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国别比较实证研究 |
4.1 文献综述 |
4.1.1 国外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文献综述 |
4.1.2 国内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文献综述 |
4.1.3 对文献结论差异性的分析 |
4.2 研究目的与模型设计 |
4.2.1 研究目的 |
4.2.2 模型设计 |
4.3 基于中国A股市场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
4.3.1 数据与样本 |
4.3.2 实证检验与分析 |
4.3.3 研究结论 |
4.4 基于香港股票市场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
4.4.1 数据与样本 |
4.4.2 实证检验与分析 |
4.4.3 研究结论 |
4.5 基于纽约股票市场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
4.5.1 数据与样本 |
4.5.2 实证检验与分析 |
4.5.3 拓展检验 |
4.5.4 研究结论 |
4.6 本章小结 5.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国别差异的原因分析 |
5.1 各国会计环境差异影响 |
5.1.1 法律政治环境 |
5.1.2 经济发展差异 |
5.1.3 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结构 |
5.1.4 文化环境 |
5.1.5 会计职业力量 |
5.2 我国综合收益问卷调查 |
5.2.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5.2.2 问卷调查的主要结论 |
5.3 美国综合收益实验研究 |
5.4 我国综合收益不具备价值相关性的原因分析与思考 |
5.4.1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研究的基本结论 |
5.4.2 我国综合收益不具备价值相关性的原因分析 |
5.4.3 我国综合收益准则国际趋同策略的思考 |
5.5 本章小结 6. 国际趋同背景下我国会计准则趋同策略 |
6.1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及历程 |
6.1.1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和目的 |
6.1.2 主要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 |
6.1.3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历程 |
6.2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高质量财务报告的关系 |
6.3 基于财务报告厚度的国际准则趋同成本分析 |
6.4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持续趋同的策略 |
6.4.1 正确认识国际准则的功能和作用 |
6.4.2 准确把握中国在国际准则中的角色和作用 |
6.4.3 合理把握会计准则的技术规范性质 |
6.4.4 科学设定会计准则制定程序 |
6.4.5 加强会计准则配套体系建设 |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 |
7.1 主要研究结论及发现 |
7.2 我国会计准则未来趋同的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一:英国、美国、IASB和中国综合收益表格式 附录二:综合收益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三:部分全球500强公司财务报告篇幅情况 附录四:财务报告云示意图 参考文献 后记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10)我国企业对CPA审计的需求 ——理论归纳、经验证据与制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动机 |
1.2 研究对象 |
1.2.1 企业审计需求的决定因素 |
1.2.2 企业审计需求的现状 |
1.2.3 企业审计需求现状的制度成因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路径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审计需求理论假说的研究 |
2.1.1 监督假说 |
2.1.2 信息假说 |
2.1.3 保险假说 |
2.1.4 简要评述 |
2.2 关于审计需求现状的研究 |
2.2.1 审计需求的表现 |
2.2.2 审计需求的检验 |
2.2.3 简要评述 |
2.3 关于审计需求制度环境的研究 |
2.3.1 行政管制与审计需求 |
2.3.2 国有产权与审计需求 |
2.3.3 股权结构与审计需求 |
2.3.4 公司治理与审计需求 |
2.3.5 简要评述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审计需求的决定:理论归纳 |
3.1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审计需求发展进程 |
3.1.1 产权的多元化与审计需求的产生(13世纪至20世纪初) |
3.1.2 股东的大众化与审计需求的发展(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 |
3.1.3 股东的外部化与审计需求的扭曲(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 |
3.1.4 股东保护制度的强化与审计需求的规范(21世纪初至今) |
3.1.5 启示:企业的审计需求是企业利益相关者需求博弈的结果 |
3.2 审计需求的相关概念界定与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审计需求的相关概念界定 |
3.2.2 审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企业审计需求决定模型 |
3.3.1 企业的审计需求 |
3.3.2 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偏好 |
3.3.3 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表达能力 |
3.4 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偏好 |
3.4.1 股东、经营股东与外部股东 |
3.4.2 证监会 |
3.4.3 债权人等其他相关者 |
3.4.4 小结:外部股东最需要高质量审计 |
3.5 对我国审计需求制度背景的初步分析 |
3.5.1 我国经济制度总体特色 |
3.5.2 审计需求现状的制度成因分析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审计需求的现状:经验证据 |
4.1 我国审计需求现状的形成:历史回顾与总体判断 |
4.1.1 我国审计需求的变革与发展 |
4.1.2 对我国审计需求现状的总体判断 |
4.2 审计师变更与审计质量:企业的低质量审计偏好 |
4.2.1 研究假设 |
4.2.2 研究设计 |
4.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2.4 结论 |
4.3 审计师声誉与IPO抑价:投资者的理性冷漠 |
4.3.1 研究假设 |
4.3.2 研究设计 |
4.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3.4 结论 |
4.4 政府支持与大所优势:审计需求的行政依赖 |
4.4.1 研究假设 |
4.4.2 研究设计 |
4.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4 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审计需求现状的成因:微观制度解析 |
5.1 影响审计需求的微观制度概述 |
5.2 企业的产权性质与审计需求 |
5.2.1 一般分析 |
5.2.2 经验证据 |
5.2.3 私有产权性质对审计需求的影响 |
5.3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审计需求 |
5.3.1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及对策 |
5.3.2 股权结构对审计需求的影响 |
5.4 企业的股权表决制度与审计需求 |
5.4.1 审计的起源与审计铁三角 |
5.4.2 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滥用与审计悖论 |
5.4.3 国外对审计悖论的应对 |
5.4.4 我国对审计悖论的应对 |
5.5 微观制度改革建议 |
5.5.1 通过股权回避完善审计委托制度的必要性 |
5.5.2 通过股权回避完善审计委托制度的可行性 |
5.5.3 通过股权回避完善审计委托制度的具体设想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审计需求现状的成因:宏观制度解析 |
6.1 影响审计需求的宏观制度概述 |
6.2 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审计需求 |
6.2.1 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历程 |
6.2.2 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地区差异 |
6.2.3 市场化程度影响审计需求的经验证据 |
6.3 资本市场行政监管与审计需求 |
6.3.1 新股发行(IPO)的监管与审计需求 |
6.3.2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与审计需求 |
6.3.3 上市公司股票流通制度与审计需求 |
6.4 资本市场虚假陈述的民事诉讼与审计需求 |
6.4.1 现行虚假陈述民事诉讼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
6.4.2 虚假陈述民事诉讼制度对审计需求的影响 |
6.5 宏观制度改革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本文创新点 |
7.4 本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录1:取得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的会计师事务所名单 |
附录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会计年度内取得控股权时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若干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公众公司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分配研究[D]. 张建东. 吉林大学, 2020(03)
- [2]基于母公司视角的分拆上市动因及后果分析 ——以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为例[D]. 徐文涛. 苏州大学, 2020(03)
- [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佳电股份为例[D]. 李曼芳. 广东财经大学, 2019(07)
- [4]美国证券法对外适用的法律冲突与协调研究 ——寻求人民币国际化中我国证券法对外适用之镜鉴[D]. 侯娅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5]企业高阶管理人员败德行为之探讨 ——基于台湾上市(柜)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分析[D]. 陈素蓉. 南开大学, 2014(04)
- [6]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视角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 温琳.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7]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D]. 卢雄鹰.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8]借壳上市的会计处理方法研究[D]. 马鹏. 西北大学, 2012(01)
- [9]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研究 ——兼议我国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策略[D]. 李尚荣.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01)
- [10]我国企业对CPA审计的需求 ——理论归纳、经验证据与制度解析[D]. 王恩山.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6)
标签:利益相关者理论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股权激励计划论文; 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