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性麻痹37例

低钾性麻痹37例

一、低血钾性瘫痪37例(论文文献综述)

秦文玉,刘翔,孔质彬,唐银发[1](2018)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临床特点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65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病例资料,通过对其性别、年龄、诱因、临床表现、发作时血钾水平、肌酸激酶水平、甲状腺功能、心电图表现以及治疗情况等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原发组37例,继发组28例,男女比12:1,原发组平均年龄(32.4±9.7)岁,继发组(39.2±11.8)岁;甲状腺功能亢进者21例(含妊娠1例)、原发性醛固酮6例、甲状腺功能减低者1例;两组临床表现均有发作性肢体弛缓性瘫痪,继发组甲亢典型症状者占1/3,大部分为轻微症状;发作病时血钾水平与肢体瘫痪程度、肌酸激酶升高水平相关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231,P>0.05)。结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以肢体弛缓性瘫痪和低钾血症为主要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时补钾治疗预后较好,对继发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应加强病因治疗。

杜卫琴[2](2015)在《低血钾性瘫痪的补钾治疗体会》文中研究指明钾离子(K+)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重要且必需的阳离子,正常人体血浆中的K+浓度通常在3.55.5mmol/L,当K+<3.5mmol/L时称低血钾[1,2],其中3.03.5mmol/L称为轻度低血钾症,2.53.0mmol/L称为中度低血钾症,K+<2.5mmol/L称为重度低血钾症。低血钾可导致神经肌肉、心血管、泌尿、内分泌和消化等各个系统疾病的发生。临床上低血钾性

马春丽,冯莹,谢晓辉[3](2014)在《周期性麻痹神经的中医病机及与中医内科的诊治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周期性麻痹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和中医诊断。方法本次共选择50例周期性麻痹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它辅助检查手段诊断,并规范治疗。结果本组选取病例临床症状经治疗均消失,腱反射及肌力呈正常恢复,心电图、心肌酶、血清钾恢复正常,记录病程为14d。结论需依据周期性麻痹疾病特点,依据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表现做出明确诊断,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可显着改善预后,防范不良事件发生。

牛振华[4](2014)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及肌肉病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HOKPP)的一般临床特点及病理学改变特点。方法:收集2004年12月~2014年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和门诊临床明确诊断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4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对其中8例患者进行了骨骼肌活检,对其肌肉标本分别进行了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的检查。结果:1.临床特点:男性37例(86.05%),女性6例(13.95%)。42例无家族史(97.68%)。平均发病年龄35.42±9.03岁。首发症状以四肢迟缓性瘫痪的27例(62.79%),主要以双下肢无力的14例(32.56%),伴四肢酸痛15例(34.88%)。发病前有明显诱因28例(65.12%)。43例腱反射均有不同程度减弱(100%),其中7例腱反射未引出(16.28%)。2.辅助检查:发作时血钾中重度下降28例(65.12%),16例进行了心肌酶学检验,CK轻中度升高8例(50.00%)。32例进行了甲功五项检验,其中甲亢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TPP)10例(31.25%)。9例进行了肌电检查,其中肌源性损害4例(44.44%)。对8例进行肌肉活检,4例(50.00%)可见管状聚集现象。结论:1. HOKPP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多为散发。平均发病年龄在20~40岁。2.首发症状多为四肢无力,以双下肢为主。腱反射均有减弱或消失。超过60%的患者发病前有明显诱因。3. HOKPP发作时血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以中重度下降为主。心肌酶主要以CK升高为主,多为轻中度升高为主。TPP较为常见。肌电图异常主要以肌源性改变为主。4. HOKPP骨骼肌病理学损害特点主要以管状聚集较多见。

李洁,张萍,谢勇,陈洪,冯芹,王淳[5](2013)在《临床路径管理下的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40例诊治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点并对其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40例低钾周瘫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诊治经过和费用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者18例,22例(57.5%)发作有明确的诱因,均行电解质和心电图检查,其中血钾<2.0mmol/L者17例(42.5%),2.0~3.0mmol/L者19例(47.5%),>3.0mmol/L者仅4例(10.0%);ECG检查异常者17例(42.5%)。本组患者中进入临床路径管理者共36例(90.0%),40例患者均在心电监护下予补钾治疗后治愈,平均住院日为(3.3±1.9)d,平均住院费用为(1503.3±811.7)元。结论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临床路径的开展实施,既能保证系统全面的病因学搜索,又能安全、有效、及时地救治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谢荣堂,赵玉芳[6](2012)在《低钾性周期性瘫痪52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低钾性周期性瘫痪中原发性低钾性周期性瘫痪37例,继发性低钾性周期性瘫痪15例,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2例、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称性肢体瘫痪,近端重于远端,从下肢发展到上肢。血清钾均降低,肌酸磷酸激酶(CK)增高12例。出现典型低钾性心电图改变30例。口服及静脉补钾为主要治疗措施。转归:痊愈51例,出现室颤死亡1例。结论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病因复杂多样,认识原发性及继发性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征,对诊断、治疗意义重大。

姜喜[7](2011)在《低血钾性麻痹37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低血钾性麻痹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以弛缓性瘫痪为特点,轻者表现对称性肢体无力,重者可出现呼吸肌瘫痪及严重的心律失常,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我院于2000年5月~2010年12月收治37例低血钾性麻痹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张卫清,石进,张英谦,吕强,王健,宋东林[8](2005)在《不典型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37例分析》文中提出

梁叶青,严健渝[9](2000)在《低血钾性瘫痪37例》文中认为

王益鑫,陈振兴[10](1991)在《棉酚所致低血钾及其与棉酚剂量关系的可能机理》文中提出1974年以来,我室试用棉酚男子避孕药255例,发生低血钾性瘫痪24例,这些病例均发生在15mg和20mg的给药组,而当剂量减至12.5mg和10mg时,低血钾不再发生。低血钾性瘫痪病例,用补钾能迅速治愈。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部分服醋酸棉酚20mg/天作为起效剂量的对象,服药2个月后开始出现尿NAG和/或β2M增高以及同时发生肾性失钾。这表明棉酚可能引起近端肾小管损害。作者认为降低棉酚起效剂量或许是一个防止发生低血钾症的途径,而棉酚所致低血钾症是由于肾小管损害所致。

二、低血钾性瘫痪37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血钾性瘫痪37例(论文提纲范文)

(1)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表现
    2.3 辅助检查
    2.4 治疗方法与效果
3 讨论

(2)低血钾性瘫痪的补钾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辅助检查
    1.4 治疗
2 结果
3 讨论

(3)周期性麻痹神经的中医病机及与中医内科的诊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
    1.3 治疗
2 结果
3 讨论

(4)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及肌肉病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第3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观察指标
        3.2.2 诊断标准
        3.2.3 主要实验仪器
        3.2.4 主要实验试剂
        3.2.5 实验技术与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临床表现特点
    4.2 辅助检查
        4.2.1 血钾
        4.2.2 心肌酶学
        4.2.3 甲功五项
        4.2.4 心电
        4.2.5 肌电
        4.2.6 肌肉超声
    4.3 病理学
第5章 讨论
    5.1 一般临床表现
    5.2 辅助检查
        5.2.1 血钾
        5.2.2 心肌酶
        5.2.3 甲功五项
        5.2.4 心电
        5.2.5 肌电
        5.2.6 肌肉超声
        5.2.7 病理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低钾性周期性瘫痪5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发作时间、诱因及疾病类型
    2.2 临床表现
    2.3 医技检查
    2.4 治疗方法
    2.5 转归
3 讨论

(8)不典型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37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1.2 临床表现
    1.3 辅助检查
    1.4 治疗与结果
2 讨 论
    2.1 部分病人有主观感觉症状, 并伴有肌酶增高
    2.2腱反射表现多样化[4, 6]
    2.3 部分甲亢性周期性瘫痪病人症状隐蔽
    2.4 呼吸肌麻痹及严重心律失常
    2.5 感染后发病的肌力恢复时间偏长

(9)低血钾性瘫痪37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病因及诱因
    1.3 临床表现
    1.4 辅助检查
    1.5 诊断、治疗及转归
2 讨论
    2.1 低血钾病因
    2.2 血清K+浓度与肌力不一致
    2.3 低钾与ECG表现
    2.4 治疗以补钾为主

四、低血钾性瘫痪37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临床特点分析[J]. 秦文玉,刘翔,孔质彬,唐银发. 系统医学, 2018(12)
  • [2]低血钾性瘫痪的补钾治疗体会[J]. 杜卫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25)
  • [3]周期性麻痹神经的中医病机及与中医内科的诊治探讨[J]. 马春丽,冯莹,谢晓辉. 环球中医药, 2014(S1)
  • [4]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及肌肉病理研究[D]. 牛振华. 吉林大学, 2014(10)
  • [5]临床路径管理下的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40例诊治分析[J]. 李洁,张萍,谢勇,陈洪,冯芹,王淳. 四川医学, 2013(01)
  • [6]低钾性周期性瘫痪52例临床分析[J]. 谢荣堂,赵玉芳.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2(09)
  • [7]低血钾性麻痹37例临床观察[J]. 姜喜. 蛇志, 2011(02)
  • [8]不典型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37例分析[J]. 张卫清,石进,张英谦,吕强,王健,宋东林. 人民军医, 2005(09)
  • [9]低血钾性瘫痪37例[J]. 梁叶青,严健渝. 广东医学, 2000(01)
  • [10]棉酚所致低血钾及其与棉酚剂量关系的可能机理[J]. 王益鑫,陈振兴. 生殖与避孕, 1991(02)

标签:;  ;  

低钾性麻痹37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