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药如洁消膏质量标准研究

傣药如洁消膏质量标准研究

一、傣药乳结消膏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柯瑾,杨唯,金文彬,程欣,马云淑,侯安国[1](2021)在《傣药和拉祜族药资源、炮制与制剂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探讨傣药和拉祜族药的药用资源、炮制及制剂特点,促进民族药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文章对目前傣族和拉祜族传统药物的应用与研究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整理分析。方法: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及实地考察,收集整理并归纳总结傣药、拉祜族药的药用资源、炮制和制剂研究应用。结果:初步总结出我国傣药、拉祜族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我国傣药、拉祜族药的药用资源、炮制及制剂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樊冬梅[2](2017)在《傣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编目与医药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各民族人民勤劳勇敢,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许多优秀的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历经时代变迁,这些传统知识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文化意义。随着对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价值与意义的深入了解,其保护也成为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然而,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社会生活的变迁、价值观念的改变以及传统知识自身特殊性,少数民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面临严重威胁,傣族民间传统知识首当其冲。傣族是历史悠久的农耕民族,傣族先民在早期的采集狩猎活动以及后来漫长的农耕经济时期不断地适应自然、管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创造了极具民族特色的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这些传统知识对维持傣族人民生息繁衍和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促进傣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民族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在前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两次历时60天的田野调查,走访当地博物馆、图书馆、傣医院等机构收集资料;考察了 30个村寨,调查较大型农贸市场12个及众多小型农贸市场;访谈村干部、各类传统知识传承人、村老等关键人物48人;发放并完成调查问卷300份;走访西双版纳州及州辖各县教育局、卫生局、农业局、林业局、民宗局等机关单位,收集到大量传统知识资料与信息,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以下成果:1、在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整理编目了傣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词条802个,其中传统农业遗传资源365个(占比45.51%),传统医药相关知识363个(占比45.26%),传统技术与生产生活方式29个(占比3.62%),传统文化28个(占比3.49%),地理标志产品17个(占比2.12%),为建立傣族传统知识词条数据库和促进惠益分享提供了详实的数据资料。2、对西双版纳民间傣医调查发现,当地民间傣医中男性占据绝对多数(96%),民间傣医从业人员以中高龄为主,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小学文化水平的占总人数93%;民间傣医擅长使用的传统疗法以包药和口服为主;当地民间傣医数量不断减少,傣族医药传统知识民间传承困难。傣医医疗机构发展水平也远不如其他三大民族医。3、通过对西双版纳随机选取的300位居民进行傣族传统医药认可度问卷调查发现,目前传统医药几乎被现代医疗体系取代,西医的引入和现代医疗体系的建立使傣族传统医药的服务空间受到严重压缩,虽然政府对西双版纳傣族医药传统知识和支持态度对其传承和保护起到良好促进作用,但其传承和保护仍受到严重威胁。4、提出促进傣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保护和传承的策略:①加强傣族传统知识的宣传和保护意识;②加强傣族传统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③促进傣族传统知识的应用和惠益分享。本文的创新点:全面系统地对傣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进行调查、整理和编目,可为其获取与惠益分享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傣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研究,认识到传统知识是自然生态过程与人类文化相互作用产生的综合知识体系,其在历史维度下不断积累和沉积,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现代应用价值。

黎丽[3](2012)在《热熔压敏胶伤湿止痛膏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伤湿止痛膏的两种不同基质(橡胶基质和热熔压敏胶基质)制备工艺研究比较,研制新型sIs热熔压敏胶贴膏剂,找到传统橡胶膏剂的替代品,解决传统橡胶膏剂的工艺缺陷,以及临床使用刺激性大、易引起过敏等问题;制定热熔压敏胶伤湿止痛膏的质量标准,研制出皮肤黏贴性、稳定性较好的热熔压敏胶贴膏剂;通过体外透皮和释放规律实验,对比两种不同基质伤湿止痛膏的释药性能,为研制热熔压敏胶贴膏剂提供依据。方法:1.工艺研究:了解原橡胶基质工艺;学习新热熔压敏胶基质工艺,以综合粘附性能(初粘力、持黏力、剥离度)和综合物理性能(成型性、弹性、韧性、舒适感、可涂展性)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原料选择、用量筛选,以及制备工艺的优选,然后考察热熔压敏胶的载药性能。2.质量标准制定: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热熔压敏胶伤湿止痛膏中的颠茄流浸膏进行定性鉴别;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ⅠⅠ贴膏剂项下贴剂重量差异检测方法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热熔压敏胶伤湿止痛膏中马钱子碱、士的宁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 S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Acetonitrile-0.01mol/L庚烷磺酸钠与0.02mol/L KH2P04等量混合溶液(用10%磷酸调PH值至2.8)(21:79);流速1ml/min波长:260nm;柱温:30℃3.体外透皮吸收和释放规律研究:采用智能透皮试验仪及释放度测定装置,对两种不同基质的伤湿止痛膏进行离体透皮吸收及释放度试验,用HPLC法测定接受液中马钱子碱、士的宁、硫酸阿托品的含量,分别计算橡胶伤湿止痛膏、热熔压敏胶伤湿止痛膏中硫酸阿托品、马钱子碱、士的宁的释放度和离体透皮率,对两种不同基质贴膏剂的离体透皮率与释放度进行比较。结果:1.经试验筛选,确定了热熔压敏胶制备原料:骨架材料为SIS1105,增粘剂为松香衍生物,增塑剂为液体石蜡;原料处方为:SIS1105/松香衍生物/液体石蜡(100:120:50);制备工艺条件:反应时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30min,涂布温度为90℃;药物加入基质时的最佳温度为105℃。热熔压敏胶基质在贴剂制备中的优势明显大于橡胶基质,新型的SIS热熔压敏胶贴膏剂可以取代传统橡胶膏剂。2.质量标准研究:热熔压敏胶伤湿止痛膏中颠茄流浸膏的薄层鉴别图谱清晰,方法简便。本品的重量差异检查符合规定。HPLC法测定热熔压敏胶伤湿止痛膏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士的宁、马钱子碱在色谱中保留时间分别为16.8min、14.0min,被测色谱峰与其他峰分离良好,生马钱子阴性对照样品溶液无干扰;线性范围分别为0.53-53.0μg·mL-1、0.550.0μg·mL1(R2=0.9995);精密度试验RSD分别为0.50%、0.81%;稳定性试验RSD分别为0.75%、2.69%,样品溶液在16h内稳定;重复性试验:RSD分别为4.90%、2.63%;回收率试验: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0.68%、100.10%,RSD分别为2.94%、1.18%。3批热熔压敏胶伤湿止痛膏中士的宁含量分别为22.12μg·g-1、22.56μg·g-1、22.93μg·g-1;马钱子碱的含量分别为15.52μg·g-1、15.07μg·g-1、15.84μg·g-1.3.体外透皮吸收和释放规律研究:橡胶伤湿止痛膏中马钱子碱、士的宁、硫酸阿托品72h的平均累积透过百分率分别为54.90%,50.24%,46.54%;在30%乙醇生理盐水中24h的释放度分别为92.29%,81.77%,53.28%;热熔压敏胶伤湿止痛膏中马钱子碱、士的宁、硫酸阿托品72h的内平均累积透过百分率分别为53.25%、74.52%、34.32%;在30%乙醇生理盐水中24h的释放度分别为49.62%、82.25%、25.76%。结论:制备的热熔压敏胶伤湿止痛膏具有较好的皮肤黏贴性、释放度与皮肤渗透性。通过制备工艺研究、质量标准制定、体外透皮速和释放规律研究,为热熔压敏胶基质用于制备新型的压敏胶贴膏制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汪平[4](2011)在《乳核宁片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以乳核散结片作为对照,通过Ⅱ期临床试验研究,乳核宁片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血瘀证)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并确定Ⅲ期临床用药剂量及疗程。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的设计。选择符合西医诊断乳腺增生病及中医辨证气滞血瘀证标准的18-50岁女性患者240例,按1:1比例随机分配到试验组(乳核宁片)与对照组(乳核散结片)。疗程均为3个月。采集主要及伴随症状/体征积分以评价疗效;同时收集不良事件及安全性实验室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结果以评价安全性。根据主要及伴随症状/体征积分计算疗效指数以判定总体疗效。对总有效率(包括临床痊愈、显效、有效)进行卡方检验,对疗效指数进行秩和检验,对各症状/体征改善程度和消失率分别进行CMH卡方检验及卡方检验,以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入组240例受试者,剔除11例,中途退出9例。全部可纳入安全性集,229例纳入全分析集(试验组113例,对照组116例),220例纳入符合方案集(试验组109例,对照组111例)。两组人口统计学及基线病情均衡可比。临床总疗效:PPS分析:临床总疗效两组间比较,试验组疗效指数为0.52±0.16,优于对照组的0.47±0.22,差异有统计学显着性(P=0.04);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3.58%,优于对照组的80.18%,差异有统计学显着性(P=0.003)。FAS分析结果与PPS分析一致,在疗效指数和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体征疗效:治疗后乳房乳房疼痛、乳房触痛、乳房肿块硬度、乳房肿块分布范围、乳房肿块大小等主要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显着性(P>0.05)。约半数受试者乳房疼痛消失(试验组57.41%vs对照组42.34%)、乳房触痛消失(试验组53.70% vs对照组42.34%),但仅不到10%的受试者乳房肿块消失(试验组8.26% vs对照组9.91%)。组间比较乳房疼痛消失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着性(P=0.03);乳房触痛消失率、乳房肿块消失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着性(P>0.05)。治疗后乳头溢液、乳头瘙痒、胸胁胀闷、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等伴随症状/体征多消失(60.71%-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着性(P>0.05)。安全性实验室检查:两组治疗后均有部分病人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测结果出现异常,因果关系判断均无临床意义,与试验药物无关。其中试验组有1例ALT治疗前8 IU/L,治疗后82 IU/L,研究者认为“患者无任何不适,考虑本月患者因工作紧张,疲劳有所影响,无临床意义。复查恢复正常,ALT:21 IU/L”。对照组有1例ALT治疗前14 IU/L,治疗后89 IU/L,研究者解释为“患者饭后检测”。不良事件/不良反应:试验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5/120)。3例月经失调(其中1例月经先后无定期、2例经量减少);1例胃脘不适;1例胃痛,嗳气伴痛经。因果关系判断为2例“可疑”、2例“可能”、1例“很可能”。对照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3/120)。2例胃脘不适;1例胃胀痛。因果关系判断为1例“可疑”、1例“可能”、1例“肯定”。结论:通过Ⅱ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和安全性的初步评价,乳核宁片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血瘀证患者的临床总疗效优于乳核散结片,具有较好的止痛作用,乳房疼痛消失率高于乳核散结片。不良事件发生率二组均较低,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受试者对乳核宁片耐受良好。推荐Ⅲ期临床研究中应用与本Ⅱ期研究相同的剂量,进一步验证乳核宁片的疗效及安全性。

张怡[5](2010)在《乳洁安的制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药复方是在中医整体观理论指导下,按照疾病的需要,根据“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选择适宜的药味和剂量配伍而成的一类传统制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之一。乳洁安是由丹参、当归、陈皮等十味中药组成的一种纯中药复方,具有补肝肾、疏肝郁、行气血、祛痰散结的功效,以汤剂形式应用临床多年,疗效显着,对乳腺增生的防治与治疗有良好作用,对不同年龄的妇女乳房保健也有一定作用。但原方存在煎煮烦琐、不适合大工业生产、携带不便等诸多不足,限制了其推广应用。随着现代制剂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中药新剂型,将临床疗效奇特的经方与现代制剂学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跨学科的结合起来,继承和发扬了中医药传统理论,实现了中医药现代化。本课题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原则,结合临床需要和现代药剂学剂型要求,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对临床经验方—乳洁安的制剂研究进行了探索。前期协作单位已进行了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乳洁安疗效可靠;而急性毒性试验也提示其在短期内应用毒性较小,用药比较安全。本课题则以普通制剂为主,优化了乳洁安的提取纯化工艺,确定以胶囊剂为其剂型,进行了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的研究,并对乳洁安药代动力学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其起效较快,进而试制缓释制剂,并对其体外释药进行初步研究。1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根据处方的功能主治、复方中各药物的理化性质,拟定水提醇沉法为其提取纯化工艺。应用正交试验法,结合多指标综合考虑,筛选出最佳提取纯化工艺:药材加入10倍量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1.5h,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24h,滤过,滤液浓缩至稠浸膏,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结果表明,该提取纯化工艺稳定可行,得到的提取物便于制剂。2胶囊剂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的研究根据临床用药的需要,结合处方用药的性质,确定剂型为胶囊剂。通过剂型成型工艺研究,确定加入淀粉适量,70%乙醇作润湿剂制软材,18目制粒,60℃干燥,装入胶囊,每粒装0.45g。对制剂中丹参素、阿魏酸分别进行了薄层鉴别,结果图谱清晰、斑点分离效果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建立了制剂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可作为控制本品内在质量的指标。根据测定多批样品结果,制订了本品橙皮苷的含量限度,暂定每粒胶囊含橙皮苷不得少于3.27mg。3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体内动态行为和量变规律的科学,它借助于动力学原理和数学方法,定量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阐明中药在体内发挥疗效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同时,为临床应用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制定合理剂量提供科学依据。以丹参的水溶性指标成分丹参素为代表,通过HPLC法测定家兔血浆中丹参素的含量,建立了乳洁安的体内分析方法,对乳洁安药代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丹参素在家兔体内作用时间较短,药物起效迅速,为乳洁安的进一步研究开发缓释制剂等新剂型奠定了科学的基础。4缓释片制备工艺及体外释药的研究为了减少服药次数,减轻因药物浓度迅速升高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因此有必要制成缓释制剂。以丹参的水溶性指标成分丹参素的累积释放百分率为考察指标,建立了乳洁安缓释片的体外分析方法,并结合相似因子,对影响缓释片释放度的溶出因素、处方因素、工艺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在此基础上经正交试验筛选出较优处方:HPMC(50mPa·s)用量为40%,EC(7×10-3pa·S)用量为10%,乳糖和MCC用量均为5%,片重约500mg。结果表明,该缓释片外观良好、工艺稳定,批内、批间释放均匀度较好,服用8h时药物释放达80%左右。

严启新,赵庆[6](2005)在《我国傣药研究述评及新药开发思路》文中研究表明从文献整理、生药学、活性成分、临床应用、制剂及质量等几方面综述了傣药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利弊进行了初评,提出了从傣药中开发新药的方法和思路。

严启新,赵庆[7](2005)在《我国傣药研究述评及新药开发思路》文中指出从文献整理、生药学、活性成分、临床应用、制剂及质量等几方面综述了傣药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利弊进行了初评,提出了从傣药中开发新药的方法和思路。

廖瑞玲,林艳芳,彭霞,杜西玲[8](2002)在《傣药乳结消膏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改变剂型 ,将原傣医临床传统使用的“乳结消”外包散剂研制成橡胶膏剂。方法 :采用传统和现代橡胶膏剂工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制。结果 :通过多次工艺及质量标准实验研究 ,研制成质量稳定、携带使用方便、疗效可靠、具有傣医特色的新剂型膏剂。结论 :傣药乳结消膏按《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附录橡胶膏剂标准检验 ,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 ,经临床反复应用证明 ,本品粘性良好 ,疗效增强 ,无过敏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 ,且对各种痛症 (如 :骨质增生、牙痛、风湿痛、外伤肿痛等 )均有明显疗效 ,扩大了应用范围

二、傣药乳结消膏质量标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傣药乳结消膏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傣药和拉祜族药资源、炮制与制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用资源
    1.1 傣药资源
        1.1.1 倒心盾翅藤
        1.1.2 紫色姜
        1.1.3 珠子草
        1.1.4 榼藤子
    1.2 拉祜族药资源
        1.2.1 山菅兰
        1.2.2 藤子茶
        1.2.3“那此鲁马兜”
        1.2.4 大白解
2 炮制方法
    2.1 炮制用材料
        2.1.1 液体辅料
        2.1.1. 1 尿
        2.1.1. 2 醋
        2.1.1. 3 酒
        2.1.1. 4 蜜
        2.1.1. 5 盐水
        2.1.1. 6 动植物油
        2.1.2 固体辅料
        2.1.2. 1 蛤粉
        2.1.2. 2 糖
    2.2 傣药的炮制方法
    2.3 拉祜族药的炮制方法
3 制剂
    3.1 傣药制剂
    3.2 拉祜族药制剂
4 展望

(2)傣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编目与医药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传统知识概念
    第二节 传统知识保护研究进展
    第三节 傣族传统知识保护研究进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目标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地区概况
第三章 傣族传统知识编目与分析
    第一节 傣族传统知识编目概况
    第二节 傣族传统知识形成与发展特征分析
    第三节 傣族传统知识保护与利用特点分析
第四章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医药案例研究
    第一节 西双版纳民间傣族传统医药调查研究
    第二节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医药发展现状与分析
第五章 傣族传统知识传承影响因素分析及保护对策
    第一节 影响傣族传统知识传承的内部因素
    第二节 影响傣族传统知识传承的外部因素
    第三节 傣族传统知识保护对策与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热熔压敏胶伤湿止痛膏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及资料研究
    一 中药贴膏剂的研究进展
        1 中药贴膏剂的发展历史
        2 中药外用贴膏剂的透皮吸收机理及理论
        2.1 中医理论
        2.2 现代医学理论
        3 现代常用中药外用贴膏剂的制备工艺
        3.1 橡胶膏剂
        3.2 巴布剂
        3.3 压敏胶贴剂
        4 中药贴膏剂的质量评价
        5 中药贴膏剂存在问题
    二 处方文献资料研究
        1 马钱子
        2 颠茄
        3 川乌、草乌
    三 热熔压敏胶的研究
        1 概念
        2 发展概况
        3 热熔压敏胶的特点
        4 热塑性弹性体热熔压敏胶
        5 丙烯酸酯热熔压敏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第一章 伤湿止痛膏工艺研究
        1 原橡胶基质工艺
        1.1 处方
        1.2 制法
        1.3 溶剂法制备工艺流程图
        2 新热熔压敏胶基质工艺
        2.1 处方
        2.2 热熔压敏胶空白基质的制备
        2.3 热熔压敏胶基质载药性能的研究
        2.4 优选基质制备工艺条件
        2.5 制备工艺流程图
        3 讨论
    第二章 热熔压敏胶伤湿止痛贴膏的质量标准研究
        1 处方
        2 性状
        3 颠茄流浸膏薄层色谱鉴别
        4 常规检查
        5 含量测定
        5.1 仪器及试药
        5.2 测定方法
        5.3 方法学考察
        5.4 样品含量测定
        6 功能主治
        7 用法用量
        8 规格
        9 贮藏
        讨论
    第三章 热熔压敏胶伤湿止痛膏的体外透皮速率和释放规律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动物
        3 试验方法
        3.1 体外透皮吸收试验
        3.2 释放度试验
        4 透皮速率与释放度测定
        4.1 色谱条件
        4.2 溶液的制备
        4.3 方法学考察
        4.4 透皮速率与释放度测定结果
        5 讨论
参考文献
结束语
致谢
个人简历

(4)乳核宁片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试验目的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总体设计
        2.2.2 试验设计及对照组选择的考虑
        2.2.3 研究对象的选择
        2.2.4 试验过程
        2.2.5 有效性及安全性指标
        2.2.6 临床试验中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2.2.7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受试者分布
    3.2 受试者基线情况
        3.2.1 人口统计学及其他一般情况
        3.2.2 基线病情
    3.3 疗效分析
        3.3.1 临床总疗效
        3.3.2 临床症状/体征
    3.4 安全性分析
        3.4.1 不良事件/不良反应
        3.4.2 安全性实验室检查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乳洁安的制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乳洁安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处方组成
        2.2 乳洁安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2.2.1 指标性成分的选择
        2.2.2 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2.2.3 乳洁安的提取工艺研究
        2.2.4 乳洁安的纯化工艺研究
        2.2.5 乳洁安的浓缩干燥工艺研究
    3 讨论与小结
第二章 乳洁安胶囊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研究
    1 乳洁安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1.1 剂型选择
        1.2 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1.2.1 乳洁安胶囊的处方筛选
        1.2.2 乳洁安胶囊的制粒工艺研究
        1.2.3 胶囊规格的选择
        1.2.4 包装材料的确定
    2 乳洁安胶囊的质量控制研究
        2.1 仪器与试药
        2.1.1 仪器
        2.1.2 试药
        2.2 方法与结果
        2.2.1 性状
        2.2.2 鉴别
        2.2.3 含量测定
    3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乳洁安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方法与结果
        2.1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2.1.1 吸收波长的选择
        2.1.2 标准溶液的制备
        2.1.3 血浆样品的处理
        2.1.4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
        2.1.5 方法专属性试验
        2.1.6 线性关系考察
        2.1.7 最低定量限
        2.1.8 精密度试验
        2.1.9 萃取回收率试验
        2.2 乳洁安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
        2.2.1 丹参素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2.2.2 给药方案与血样采集
        2.2.3 数据处理
        2.2.4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2.2.5 药动学参数的拟合
    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乳洁安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2.1.1 吸收波长的选择
        2.1.2 丹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2.1.3 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2.2 缓释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2.2.1 缓释片的制备
        2.2.2 缓释片的单因素考察
        2.2.3 缓释片的处方筛选
        2.2.4 缓释片的质量考察
    3 讨论与小结
结束语与创新点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傣药乳结消膏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仪器与材料
    1.1仪器:
    1.2材料:
2实验方法
    2.1傣药流浸膏提取:
    2.2橡胶基质的炼制:
    2.3傣药乳结消膏的工艺研制:
    2.4质量标准的研究
        2.4.1性状:
        2.4.2鉴别:
        2.4.3含膏量检查:
        2.4.4耐热试验:
        2.4.5粘性试验与过敏试验:
3结果与讨论

四、傣药乳结消膏质量标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傣药和拉祜族药资源、炮制与制剂研究进展[J]. 柯瑾,杨唯,金文彬,程欣,马云淑,侯安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14)
  • [2]傣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编目与医药案例研究[D]. 樊冬梅.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8)
  • [3]热熔压敏胶伤湿止痛膏的实验研究[D]. 黎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9)
  • [4]乳核宁片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D]. 汪平. 郑州大学, 2011(04)
  • [5]乳洁安的制剂研究[D]. 张怡.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0(04)
  • [6]我国傣药研究述评及新药开发思路[A]. 严启新,赵庆. 2005国际傣医药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5
  • [7]我国傣药研究述评及新药开发思路[J]. 严启新,赵庆. 亚太传统医药, 2005(03)
  • [8]傣药乳结消膏质量标准研究[J]. 廖瑞玲,林艳芳,彭霞,杜西玲.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2(04)

标签:;  

傣药如洁消膏质量标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