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北地区东部地震前兆观测的概率增益(论文文献综述)
段博儒[1](2021)在《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源线模式”主要是根据与震源有关的两条长距离特征线的交汇预测强震发生地点的方法,第一个特征线为与区域主压应力夹45°角的最大剪切应力线中前兆信息分布最多的一条线,第二个特征线为区域内历史上发生地震-地震迁移或前兆-地震迁移组成的线,该方法提出之时对1975年海城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进行了回顾性预测分析。本文以研究较少的地震-地震的关系为出发点,利用地震迁移现象或是地震活动关联现象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进行了补充研究。本文针对二十世纪以来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和南北地震带间地震迁移现象或地震活动关联现象进行了研究,以阿尔金断裂带西端MS≥6.0的地震的发震时间为基准,以不同的时间间隔研究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震后南北地震带MS≥5.0的地震活动情况,研究表明南北地震带的中强震与阿尔金断裂带西端的地震存在一定的关联现象。南北地震带发生的3次特大地震均发生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相应的地震之后,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震后在南北地震带会有37.5%的概率发生7.0-7.9级地震,有23.6%的概率发生6.0-6.9级地震,有28.6%的概率发生5.0-5.9级地震。并使用图像信息学算法对两地区地震活动的关联现象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只对2008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利用地震存在的迁移现象或地震活动的关联现象,结合震前异常信息的分布,对自2000年来发生在南北地震带的关联地震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南北地震带不同地区异常点的分布与震中位置关系不同,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大多数异常点集中分布在震中一侧;中段异常点分布在发震断层的两侧,震中易形成较大的异常空白区域;南段异常点分布范围较广。在“源线模式”的基础上补充了使用地震活动关联现象预测地震的方法,即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区MS≥6.0的地震震后,绘制南北地震带异常空间分布图,若某地区异常点分布较多且存在异常空白区域,则可确定该地区为孕震体,预测该地区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区MS≥6.0的地震震后一年时间内至少有一次MS≥6.0的地震发生。
侯争[2](2020)在《GNSS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的地壳异常形变信息主要是指与地震、火山喷发等构造运动相关的异于板块或断层长期运动趋势的地壳形变现象,这些现象常表现为地壳的非线性运动。其中,俯冲带的慢滑移事件能够释放巨大能量,是造成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慢滑移等地壳异常形变信息的探测和分析有助于探索断层滑动机制,评估区域地震危险性。论文以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和异常区域的地壳形变特征分析为主线,进行了基于GNSS坐标序列的噪声特征分析、时空滤波和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选用我国华北、京津、川滇及美国Akutan、Cascadia和新西兰Manawatu等地为实验区域,综合使用GAMIT/GLOBK、QOCA、CATS和Fakenet等专业软件实现数据处理和仿真。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利用地球物理资料,研究质量负荷对京津地区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的影响。扣除质量负荷后,N、E方向的谱指数分别呈现出增加和减小的趋势;U方向的线性速度变化最为明显,且北京强于天津;N、U方向的速度不确定性变化较大,平均变化率分别为45.53%和37.85%。(2)针对小尺度区域,研究叠加滤波、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成分分析的滤波特性。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可有效滤波,滤波后GNSS坐标序列的标准差降低了28%~47%,提取的共模误差相关系数均大于0.7。区域叠加滤波和主成分分析的滤波效果相似,但存在明显的过度滤波现象,而独立成分分析避免了过度滤波,且共模误差的区域特征更强。(3)针对共模分量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贡献值与空间响应相结合的解决方法。结果表明,川滇地区N、E、U三个方向的共模误差均为分形白噪声,且存在58.07天的共同周期,空间响应呈现出云南强于四川的区域分布特征。此外,在水平方向上探测到3个非线性信号,结合地震数据进行时空分析,推断它们可能与强烈地震有关。(4)提出了将独立成分分析与相对强度指数相结合的无震蠕滑信息探测方法。通过独立成分分析提高坐标序列的信噪比,避免了过度滤波的影响;以相对强度指数为振荡指标,有利于异常波动的探测。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探测地壳异常信息,不仅提高了坐标时间序列的信噪比,还确定了异常信息的测站分布。(5)利用多通道奇异谱分析探测慢滑移信息。针对异常信息起止时间难以确定的问题,探讨了根据慢滑移波动特征结合现有成果选取迟滞窗口的方案。明确了信号性质,确定了起止时间。提出了将信号振幅归一化为空间响应的方法,明晰了慢滑移的空间分布,揭示了断裂带的滑动特征。通过与独立成分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对比,证实了多通道奇异谱分析在确定异常信息的起止时间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并且能够揭示断裂带的滑动特征。(6)基于地壳异常形变信息的探测结果,研究了四川省的地壳形变特征变化,为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相较于2009~2013年,2014~2016年龙门山断裂带的主应变率、面膨胀率和最大剪应变率均明显减弱。其中,面压缩应变率由-7.18×10-8/a减小至-3.27×10-8/a,最大剪应变率降低了约3/4。相反,安宁河断裂带的面压缩应变率显着增强,极值达-1.04×10-7/a。鲜水河断裂带的最大剪应变率增强,且范围扩大。此外,龙门山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的基线长变化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
程佳[3](2017)在《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文中研究说明在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碰撞作用下,我国大陆是全球板内地震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形成了包括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震带、天山地震带、山西地震带、华北地震带等多次发生8级强震的地震活动区带。这些地震带频繁活动,在历史上发生了诸如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3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2008年汶川8级地震等特大灾害型地震,并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近年来发生的2008年汶川8级地震、2010年玉树7.1级地震、2013年芦山7.0级地震、2014年鲁甸6.5级地震等灾害性地震显示中国大陆目前地震活动水平仍然较高,亟需在中国大陆建立合理的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来为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如何结合丰富的历史地震目录、活动构造及古地震研究资料、大地测量形变数据等相关资料来建立科学的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是目前建立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模型时的突出问题。在地震断层成因提出后,地震预测也随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地震预测也从特征地震模型等早期确定性预报到后期的概率性地震预测模拟,并发展成较为成熟的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这些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均可以分为震源区划分、地震-频度关系和分布特征、地震动衰减关系、计算场地地震危险性等四个步骤,并可分为时间相依和时间独立的两种概率预测模型。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在全球陆续展开,并成为目前全球地震灾害防御中最为倚重的结果,而近年来包括汶川地震和日本Tohoku地震等特大灾难性地震的发生却超出了这些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的结果,也让地震空区理论和准周期模型的合理性受到质疑;在低速率断裂发生强震(如2008年汶川8级地震),以及区域发生超过历史震级的强震等问题需要在新的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中得到重视。2016年我国发布的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也在各个环节存在着很多突出的问题,其中包括了地震目录主要以面波震级MS为标度,而与断层破裂尺度联系更为紧密的矩震级MW未有使用;同样在中国大陆震级与破裂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也需要使用MW震级,断层破裂长度与震级之间的统计关系是否合理也未在其出版的宣贯教材中进行表述;地震发生率的计算上,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将震源区分为地震统计区、背景源和构造源。对于中、强地震的分配上侧重于主要断裂的地震发生率,即详细的潜在震源区内地震活动性较高;而对于其它背景源地震发生率的分配上则以经验为主,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分配潜在震源区内地震活动时,多采用历史最大地震作为约束,并使用了代表性震级的方法,这一方法是否会对地震矩释放率产生影响,以及未来是否会发生超过断层破裂段长度或者历史地震最大震级的地震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使用一个更为科学且合理的计算步骤来进行中国大陆地震危险性预测,而非对每个环节经验性处理后进行叠加,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也为后续进一步修改该模型和对区域地震危险性预测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基于上述在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中的诸多问题,本论文在中国大陆最新出版的构造断裂图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中国大陆地震目录、历史地震破裂等资料;并以川滇地区为例,将使用全球地震模型(Global Earthquake Model,GEM)提供的开源软件Open Quake及其主要工具箱HMTK,包括了目录分析、地质数据材料处理、构造应变率分析等对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模型进行分层建构和计算结果分析。一、编译中国大陆统一的MW震级目录我国拥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地震记录,但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需要与断层破裂更为直观的矩震级MW目录。如何将现有的各种以面波震级MS为震级尺度的地震目录编译成一个统一的矩震级MW目录对于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至关重要。结合中国MS地震目录与全球MW目录(包括了全球质心矩目录:Global CMT目录,和国际地震中心-全球地震模型目录:ISC-GEM目录)中的相同事件,本文提出了约束型正交回归法分三个时间段(1900-1965、1966-1975和1976-2015)和震级大、小两部分(MS≥7.0和MS<7.0)来推导MS-MW之间的统计关系,将无MW震级值转化为MW值,并将目录中未有的但却出现在其它目录中的地震,加入到本文最终给出的新MW目录中。最终统一的MW目录含有约15,700个4.0级以上地震,较中国MS目录中增加了4,000余个地震,并远多于全球MW目录的1,400次地震事件。为了进一步分析目录的完整程度,将中国大陆分为东、西部(以105°E为界)进行统计分析完整性震级和时间,认为中国大陆东部的完整性震级的时间明显早于大陆西部,这与我国东部人口聚集程度以及文明程度相对较高有关。从根据完整性震级和时间计算的震级-频度关系看,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地震发生率明显低于西部,而中国大陆东部0.88的b值较西部0.96的b值小。最终给出的MW目录以及这一完整性震级内的地震和震级-频度关系将被用于本论文中国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中。二、中国大陆震级与破裂尺度的统计关系在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的地震动模拟时,需要根据震级与破裂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断层破裂参数;而根据全球地震数据得到的统计关系是否适合于板内地震构造环境下的中国大陆需要进行统计检验。目前基于中国大陆破裂参数给出的震级与破裂参数间关系主要集中在地表破裂的参数与MS震级上,需要建立适合于中国大陆的矩震级与破裂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以便用于后续的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本文使用了正交回归方法分析了中国大陆90次中、强震的破裂参数,给出了中国大陆东、西部(以105°E为界)各自的震级与破裂参数间统计关系。本文的结果显示中国东部和西部的震级与破裂长度之间的统计关系存在着显着不同。对于中国大陆西部的地震,本文的回归结果与全球数据的回归结果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中国大陆东部地区走滑型地震占绝大多数,本文给出的中国大陆东部走滑型地震的回归直线斜率明显较西部小。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大陆西部地震发生在具有较低应力降的弥散板块边界,而中国东部地震发生在具有较高应力降的板内构造环境中。从给出的破裂面积与MW之间的统计关系看,中国大陆西部走滑型地震MW≤6.70的MW与RA间统计关系同样适用于中国大陆东部。三、川滇地区震源模型的建立在对川滇地区的地震灾害模型建立过程中,根据区域构造特征、断裂活动习性和地震分布以及震源机制解特征,将川滇地区及其周边大致分为了11个主要震源分区,即缅甸俯冲带分区、滇西南震源分区、川滇震源分区、东南沿海震源分区、华南震源分区、龙门山震源分区、喜马拉雅震源分区、巴颜喀拉震源分区、羌塘震源分区、西秦岭震源分区、汾渭震源分区。在对地震目录除余震后得到各震源分区的G-R关系,并根据应变率模型计算出各震源分区衰减型G-R关系中的拐角震级mc。结果显示川滇震源分区、滇西南震源分区和龙门山震源分区的b值分别为0.76、0.87和0.83,显示各震源分区的地震活动性也存在着差异。根据这些G-R关系中的参数,可将每个震源分区的应变率积累量根据衰减型G-R关系转换为各震级档积累频次;并与断层滑动速率根据截断型G-R关系转换成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调节震源分区发震层深度与耦合系数乘积,以及断裂滑动速率进行分析,从而对区域应变率所对应的各震级档地震频次进行总量控制;区域应变率给出的G-R关系与震源分区内所有断裂滑动速率给出的G-R关系的差值即为震源分区的背景地震活动性;并根据地震活动性平滑分析结果分配到背景地震发生率上。这一方法与其它模型相比,不仅可以合理地将地震分配到断层活动和背景地震发生率上,还允许震源分区内发生超过历史最大地震的特大地震的小概率事件;而这些特大地震需要被分配到较长地断层上,因此在本文断层模型中仍然保留了大型断裂或其主要部分,没有对断层进行详细分段。四、OpenQuake计算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基于所建立的震源模型,利用逻辑树模型中的多个地震动预测方程和OpenQuake计算引擎,并结合了泊松分布的条件概率分布特征,计算了川滇地区未来地震发生所引起的PGA分布特征,其中包括了断层运动引起的PGA预测分布图和背景地震发生率所引起的PGA预测分布图。断层引起的PGA预测分布显示高值主要集中在大型高速断裂带上,如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其周边的PGA值一般均大于0.4 g。这些大型高速断裂带并没有进行详细分段,震源区内的特大强震被分配到这些断裂上,因此这些断裂周边的PGA值较大。断层给出的结果主要反映了长期构造应力加载下,区域主要强震发生的概率,这一过程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为特大地震的年发生率可能仅为万年一遇或者更低,如龙门山震源区给出的MW 8.0地震的发生率仅为6×10-5,即1.7万年1次,而与汶川MW 7.9同级别地震则约为5000年一遇。通过平滑分析地震活动性所得到的背景地震发生率主要是对历史地震目录的一个反映,也基本上与小区域的复杂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一结果看,在川滇地区其结果也基本与断层引起的PGA分布相似,在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红河断裂带北端附近、滇西南的盈江地区等附近存在高值区,显示地震的弥散分布和小区域的构造复杂性;而在鲜水河断裂带这样的大型走滑断裂带附近,由于断裂单一且清晰,该地区背景地震发生率所引起的PGA值则一般较小。综合两者引起的预测重现期为475年的总PGA分布特征,其结果与背景地震发生率引起的PGA分布相似,预测高值区也基本位于断裂附近,如甘孜-玉树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等。这一结果与我国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比较,本文结果在断裂带附近明显高于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给出的结果,分析其主要原因有:(1)着眼于地震模型中对于特大强震的预测,本论文没有利用较小的断层间的分段标志来将断裂划分为多个断层段,而是根据TGR关系和区域应变率模型计算出的最大可能地震以及各震级档的地震发生率来分配,并将这些地震分配到大型断裂上。相较于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根据断层分段并根据经验统计关系来给出最大震级,或者依据历史地震最大震级来给出相应值;本论文预测的最大震级、断层破裂长度所能承载的最大震级均较大,因此计算结果明显较大,所引起了断层周边预测PGA值也较大。从地震频次看,川滇震源分区、滇西南震源分区在强震发生率上也较第五代地震动区划图高,而龙门山震源分区则较第五代地震动区划图低,因此在川滇震源分区和滇西南震源分区,本文结果较第五代地震动区划图的PGA预测高值更为明显。另外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在分析潜在震源区地震空间分布时,采用了代表性震级的方法。这一方法也将降低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总的地震矩释放量;尤其是在大震级档时;本文以0.1为震级档,相应地模拟出的地震矩释放率更接近现实情况。从PGA预测值的形状看,本文的结果基于断裂错动和背景地震发生率的叠加而得到,这样其形状在很多地区并不与小区域内主要断层呈现较高的吻合;而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主要基于潜在震源区展开,几乎所有的强震都被分配到潜在震源区内,因此其结果与断层的吻合程度更高。与全球地震灾害评估项目(Global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Program,GSHAP)结果相比,本文结果与GSHAP给出的结果相似程度高,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GSHAP过度强调了高速滑动断裂及其强震活动性的影响,而对于一些低速或者次要活动断裂带的作用有所弱化,如龙门山断裂带、红河断裂带、马边断裂带、虎牙断裂带等地区。由于同样采用了潜在震源区的方式,GSHAP与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一样,与断裂带的吻合程度较本文结果要高。从上述结果看,本文结合断层滑动速率以及背景地震发生率来研究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的方法,既考虑到断裂的滑动在区域地震中的支配作用,也照顾到板内地震发生的弥散性,区域块体内部断裂的复杂性等特点,相较于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的结果,与实际的地震分布符合程度更高。综合上述结果,本论文给出的结果较前面的模型在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在这一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和不可避免的误差。本结果在前期资料准备、地震灾害模拟的标准化处理和科学计算过程、以及计算结果与现有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全球地震灾害图的对比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合理性,也为后期逐渐改善现有的模型提供了基础。
孙小龙[4](2016)在《地下水动态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地下水具有分布广、易流动和不可压缩等特征,当井-含水层系统处于封闭性良好的承压体系中时,地下水能起到“灵敏测压计”的作用,且具有可将井-含水层系统应力波动放大的能力。多年的观测实践及研究表明,中强地震发生前震中区部分观测井会出现明显的地下水异常变化,这种震前异常变化与地震孕育过程中的构造作用和岩体变形密切相关,断裂带或断裂带附近区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可能是构造变形乃至地震事件的敏感信号。《中国震例》中详细记录了地下流体前兆信息,前人也做过大量的流体前兆特征研究工作,随着地下流体观测技术的提高,观测资料的采样频率明显提高,这些高频采样的观测资料中蕴含着丰富的构造信息。但是,并非所有的地下水位异常变化都与构造变形有关,地下水观测井的水位也常常受到地下水开采、人工注水等因素的干扰,这些干扰不仅会引起地下水活动的异常变化,也会引起地震活动的增强。本文从远场地震引起的地下水同震响应、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地下水异常变化、注水作用诱发的地震活动和地下水开采引起的水位下降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地下水动态变化与地震活动之间的相关性,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Mw9.0地震引起的昌平井水震波特征,通过水震波与地震波响应特征的分析,证明了远场大震引起井-含水层渗透性增强的认识;2)系统总结了地震孕育过程中地下流体前兆异常信息特征,并基于数字化观测资料,引入概率密度分布法,分析了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南北地震带地下水观测资料中的高频异常信息,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探讨了异常与孕震过程的相关性;3)利用流体扩散系数法研究油田注水驱油、盐矿注水采盐引起的地震活动特征,基于三维地下水流动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方法分析了地热开采所引起的区域水位降落漏斗。论文基于应用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分析手段和方法,并分别探讨了地震活动引起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和地下水作用诱发的地震活动特征。本研究的相关成果与方法,可为地下水动态的形成机理、地下水异常与构造作用的相关性、地下水诱发断层错动的机制等研究的实际需求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手段。
周发仁[5](2016)在《多方法组合预测模型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地震预测一直以来是地震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一个大地震的孕育演化过程通常包含了数个阶段:构造应力加载、准静态成核、动态破裂、应力重分布、及断层强度再恢复等,采用单一预测模型难以准确反映各个阶段的演化特征。我们尝试将四种物理意义明确的预测模型:图像信息法(PI)、加卸载响应比(LURR)、态矢量(SV)、矩张量加速释放(AMR)得当组合应用于地震预报研究,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研发的多方法组合预测软件对2014、2015年中国大陆地区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进行了预测实践,从实际地震发生情况来看,期间中国大陆发生的大部分5级地震都在模型预测的危险区内部或附近,而所有6次6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预测的危险区内,震级水平也与预测基本一致。2、完成了组合预测模型的基础性研究,我们尝试使用震前高应力区域取代传统计算中使用的圆形区域计算加卸载响应比,提高了加卸载响应比的地震预测能力,深入研究了不同算法相互组合的物理基础。3、尝试改变预测的时空尺度,对中国大陆重点地区进行细化研究,以获取使用多方法地震组合预测时的最佳参数配置。以川滇地区近年来发生的强震为例,2013-01-01至2014-12-31期间区域内共发生M>5.5级地震10次,除2013-8-31日云南中甸地震外,其余9次地震特别是5次6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组合方法最终划定的危险区内。在上述基础上,改进了软件,使其能够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地震活动水平进行预测。4、某些地震发生前小震活动不明显或某些地区地震目录不完整有可能影响组合模型预测效力,本论文进一步尝试把前兆资料引入模型的计算,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地下水位的加卸载响应比分析。通过本论文的预测实践我们发现,相对于单独使用一种预测模型,将四种前兆方法适当组合能够从时空两个维度逐步逼近未来地震发生的危险区,更明确地评估危险区内未来地震发生的趋势。
张林广[6](2012)在《地壳形变的GPS监测分析与地震孕育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壳形变监测是地震预报的一个重要方法,论文论述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布设和数据解算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GPS点位坐标时间序列,发现地震孕育同GPS点位变化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GPS基线时间序列,发现地震孕育同基线变化的相互关系;通过震例研究发现震前和震后地壳形变的相关规律,发现地壳隆起和地震孕育的相互关系;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数据进行统计计算,通过对基准网、基本网和区域网的GPS点位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直方图、茎叶图、标准Q-Q图和箱图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X、Y和Z方向变化数据近似符合正态分布,并且发现一些奇异点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得到GPS点位坐标变化的相关关系;通过多元统计中贝伦斯-费希尔问题的计算和分析,判定不同地区地壳形变数值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邱玉荣[7](2011)在《基于概率增益模型的地震综合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采用的地震综合概率增益预测方法,能够包容各种定性的、定量的(确定性的和概率性的)单项地震预测方法。单项方法预测地震的概率增益和预测效能与所依据的预测指标的发生概率之间所建立的数学关系,将地震孕育与发生过程及其前兆表现密切联系在一起,对于探讨或解释预测指标所反映的地震孕育、发生的物理本质,改进预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但综合概率增益预测模型是建立在不同预测指标相互独立假定基础上的,这与实际状况不完全吻合。因此需要探究两个问题:一是不同预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二是具有一定相关性的预测指标对综合概率增益预测结果的影响程度。对于第一个问题,在实际预测工作中,已有各种方法判断(主要是物理意义和相关系数)。第二个问题是本论文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本论文通过采用蒙特卡洛模拟实验方法对具有一定相关性的两个不同预测指标对概率增益综合预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随着两个指标之间相关性的增大,实际的“联合概率增益”与独立性假设前提下综合的“视概率增益”的区别越显着,因此,将视概率增益值进行修正,使其接近联合概率增益值是必要的。在综合概率增益预测方法及其预测指标相关性讨论的基础上,论文通过图像信息学PI(Pattern Informatics)算法和地震空间分布非均匀性指标Kcv值方法两个具体单项预测方法的原理介绍及其预测效能、震例检验和概率增益综合研究,探讨了单项预测指标的综合化处理方法。PI算法是基于复杂系统统计力学的地震预测模型,我们将其作为概率增益综合的一个单项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在对PI算法研究和预测效能研究基础上,对亚洲地区2000/1/1-2009/12/31时段中长期地震危险性进行了回溯性概率预测和检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亚洲地区2010/1/1-2019/12/31时段大地震中长期地震危险性概率预测。标准化的地震空间分布非均匀性指标Kcv值是在原有指标地震空间分布非均匀性指标Cv值基础上重新定义的预测指标,实现了不同时、空、强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可以直接反映其非均匀性的程度,并具有可比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预测指标与强震空间位置偏离和时间滞后的预测效能震例统计方法,依据亚洲地震重点研究区近20年来的地震活动空间分布非均匀性的研究与震例统计,建立了该方法预测大地震的经验概率增益谱与预测效能谱;在建立Kcv值预测地震的方法基础上,采用基于强震时空概率增益预测模型的概率增益综合方法,对2000~2009年亚洲地区(研究区)MW6.9以上地震发生概率和概率增益值进行了预测,并与此时段内实际地震发生情况进行了回溯性检验,探讨了本方法预测大地震的实际效果;进一步采用Kcv值法预测了2010~2019年亚洲重点研究区MW 6.9以上地震发生的概率增益。该结果是进一步分析确定未来十年尺度亚洲重点研究区大地震危险区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同时也是本论文另一个综合概率增益预测研究的主要单项方法之一。在上述两种单项预测方法(PI算法和Kcv值)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单项方法间的相关性,并依据考虑相关性的概率增益模型,基于这两种方法对亚洲地区重点也那就区2000/1/1-2009/12/31的中长期地震危险性进行了回溯性综合预测的回溯性研究和预测效能研究,结果表明,单项预测方法综合后,总体的预测效能得到了提高,这正是概率综合预测的意义所在。论文最后给出了基于这两种单项预测方法综合的亚洲地区重点研究区2009/1/1-2019/12/31的中长期地震发生的综合概率增益预测结果。
李瑞芬,高伟[8](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提出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皇甫岗[9](2009)在《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云南(21-29°N,97-106°E)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碰撞带东缘,地震活动频度高、震级大、分布广,属于板缘、板内地震混合型地区。基于急剧的地震能量的积累与释放,明显的活动块体分级与协调运动,相对固定的动力边界及来源,地震预测预报的特别需求,云南地震活动性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地震活动规律性以及孕震环境为研究重点。研究者把介质、结构、动力作为揭示地震活动特别是区域强震活动的主要方面,大量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及已取得共识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等作为刻画区域地震活动性的背景,通过地震活动图像、区域地震活动关联度、地壳介质品质、地质构造演化、活动块体及主要断层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等分析方法,对云南地震活动水平、地震活动时空分布、地震类型分区、地震复发间隔、地震呼应关系等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7个方面的认识。云南主要动力源来源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的强烈挤压,具体表现为不同序次力源的联合作用。云南主要动力来源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的碰撞,但东、西部动力同源不同级。西部为印度板块直接作用,表现为侧向强烈的挤压;东部是多级转换的结果:印度板块在北东方向上正面碰撞青藏地区,青藏高原缩短、抬升过程中,伴随着羌塘地块向东挤出,在具强结晶基底的四川盆地中部受阻,川滇菱形块体受驱向南南东楔入。在云南,由西向东的动力与由北向南的动力通过相应的块体传递,在相汇区域联合作用,甚至会出现此强彼弱的动力格局,这是研究和认识云南地震活动规律及特征的重要基础。云南地震记录漏载十分严重。b值研究反映20世纪仍然存在较严重的5级以上地震漏载现象,漏载次数可能超过140次。滇西南地区在早期由于社会发育程度低、文字记载能力弱、民居过于简陋等原因,成为地震漏载的重要地区。在云南开展地震活动性研究,应当采用仪器观测地震目录,并考虑各档次地震目录完全性。20世纪30年代初云南(滇西南地区选取50年代以来)5级以上地震事件以及1965年以来3级以上地震事件,能够较客观地反映云南地震活动性状。另外,应重新审视“历史有感地震”的研究成果,其可能成为被漏载大震的重要线索。云南孕震能力很强。印度板块每年向云南输入的能量约相当于一次6.7级地震的应变能释放。在云南的某些典型地区,研究发现7级地震约为50年、6级地震约为15年、5级地震约为10年的地震复发间隔,且由西向东有逐渐增长的趋势,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云南地震能量快速积累与释放的水平。需要注意,地震活动不总是以确定的震级等时间间隔地爆发,孕震环境可能因经历的地震活动在改变,不同的地震触发因素也可能产生影响。云南主体地区强震活动时空成丛特征显着。Ms6.7级以上大震活动可以划定为4个强震活跃期,分别为1913-1925年、1941-1955年、1970-1979年、1988-1996年;活跃期持续时间为8-14年,其间相对平静时间为9-16年。活跃期大震容量约为3-4次;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有东西部交替的特征,20世纪第Ⅰ、Ⅲ活跃期在东部,第Ⅱ、Ⅳ活跃期在西部,而且首发地震位于同一断裂系。云南东、西部孕震过程具有相对独立,西部相对于东部地区地震能量的积累速率快,平静期偏短,因此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可能出现一次东、西部同时爆发大震的时段。与此同时,本文还通过深化云南东部(川滇菱形块体)强震活动模型研究,建立块体滑动速率变化与成丛大震孕育、发生和调整过程的关系,同时发现一个地震活跃期大震连发后,出现块体滑动速率远大于平均速率,则活跃期业已结束;地震平静持续时间较长且块体滑动速率较低,属于首发强震的危险信号;一个大震发生后,块体滑动速率未快速增大,说明强震活跃水并未降低,仍要注意大震发生的可能。云南地震具有明显的地震类型分区特征。通过地震序列和强震震源机制的研究发现,云南总体上地震断层以走向滑动为主,地震序列以主-余型为主。但在此背景下,考虑非走滑地震断层和非主-余型地震序列所占的比例,可以将云南划分为滇东和滇西南2个走滑-主余型区、滇西北倾滑-震群型区和滇西准走滑-双震型区。滇东区走滑特征明显,块体相对完整,震前变形不显,主震释放能量较为彻底;滇西北倾滑分量可能是北东向丽江—小金河断裂带附近川滇菱形块体向南“爬坡”派生的上冲力所致;滇西南在侧向强烈挤压下,先存北东向断裂带继承性活动与北北西向新生断裂正在形成,共轭地震发育。由于不同类型地震的前兆组合样式及演进过程不尽相同,地震类型分区可以为本地区多点孕震过程监控提供理论指导。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分别为划分川滇菱形块体地区和云南地区的重要边界断裂带。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反映地壳的上隆,块体“爬坡”派生的张力可能通过大震表现出来;红河断裂带历史上所具有的边界作用在逐渐减弱,但该带仍为云南地震活动区的一级分界,整体起到弱边界作用。近代川滇菱形块体向南运动过程中,附加顺时针旋动,动力及变形可能通过红河断裂带某些段落及层位影响到滇西南地区。云南地震活动与相关地区存在呼应关系,由远至近,分别为与滇缅弧-安达曼海构造带的关系、与珠峰以东地区的关系以及与川滇菱形块体北部的关系。云南地震活跃期的启动与滇缅弧-安达曼海构造带关系密切。对于上一世纪云南4个地震活跃期,有3次首发大震前安达曼-缅甸弧形带都发生了巨震。云南东部与四川西部的地震同为川滇菱形块体活动的结果,通过历史地震活动研究,通常是云南先于四川活动,这可能是南南东运移的川滇菱形块体通过前端地震才能为后缘提供让位空间之故。另一个值得注意现象是,川西北地区大震后云南弱呼应特征明显。这一认识有效地指导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后对云南地震形势的判断。在本文中,研究者运用了地震活动性以及孕震环境的研究成果,对云南中长期地震预测以及1975年孟连西7.3级地震、2000年姚安6.5级地震、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的预测基础和依据进行探讨和概括。本文还针对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如:1)加强地震孕育-发生-调整过程的主控因素研究;2)开展强震活动主体地区东西交替成因分析;3)强化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宏观判断;4)建立云南东部首发大震模式;5)启动慢地震观测与研究。研究者认为,慢地震可能成为影响地震活动性特别是建立地震活动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慢地震的地震目录是不完全的地震目录,也就不能真正建立强震活动规律。
马宏生[10](2007)在《川滇地区强震孕育的深部动力环境研究》文中认为构造地震的成因是国内外地震学家致力于探索的重要问题。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归纳起来,可以认为地壳结构与介质显着不均匀的部位是利于应力集中增强和应变能积累而发生大震的场所(震源区)。强震的孕育过程是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周围区域的构造运动与震源区介质非弹性变形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现代地壳构造运动的产物和表现。因此区域构造应力场、地壳结构、介质物性等的研究,成为研究地震孕育发生过程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通过对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相关介质物性参数研究,如区域P波速度结构、地震横波衰减的空间分布、尾波Qc值空间分布等,获取川滇地区强震孕育的深部介质信息;通过区域构造应力场横向分块和纵向分层研究,如地壳S波分裂、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GPS应变场和反映岩石形变历史的Pn各向异性以及反映上地幔各向异性的SKS分裂等,获取川滇地区各种物理参数所表征的深部动力学信息;通过构建动力学模型,以有限元数值模拟为工具,剖析不同圈层间的耦合关系,深化对地壳结构、介质物性以及应力应变场等的认识,进而揭示川滇地区强震孕育的深部动力学环境。根据川滇地区205个区域台站记录的近60000条地震初至P波走时资料,采用层析成像理论与伪弯曲射线追踪方法,反演了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结合区域地质构造以及地球物理背景,分析和解释了三维速度结构图像反映的川滇地区不同深度的介质结构与构造特征。结果表明:1)川滇块体周缘大型活动断裂带附近的中下地壳内普遍存在低速层,其可作为调节断裂和块体运动的深部解耦层;2)根据对P波速度结构图像的分析,识别和推断出川滇地区若干与古板块边界有关的深部构造特征,以及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倾向与延伸深度;3)高山山地主要表现出速度负异常的特征,有的负异常可深达下地壳与上地幔,反映了新造山带的强烈构造隆升与相伴的重力均衡作用。通过震源与速度结构联合反演,利用2000年4月至2006年3月云南和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给出的初至P波走时资料,确定了川滇地区的三维速度结构,同时获得了川滇地区6642次中小地震的重新定位结果。结果表明:1)川滇地区地震震源平均深度随震级增大而加深的特征明显,地震震级越大,震源深度越深,但震源下界不超过25km;2)在瑞丽-龙陵、丽江-小金河以及龙门山等断裂带以西地区,震源深度偏浅,大多在15km以上,15km深度以下地震稀少;3)川滇地区中小地震分布具有与强震相同的地壳深部介质背景,震源大多分布于正负异常过渡区的速度相对较高一侧,而其下方主要为低速异常分布。利用由149个台站记录的中国地震年报、四川和云南区域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5897个近震的27530条横波振幅与周期资料,反演得到川滇地区及周边(大致为南北地震带及邻近地区)的地壳衰减Q0值(频率为1Hz时的Q值)空间分布图像。结果表明:川滇及周边地区的地壳横波衰减Q0值在200~600范围内变化,平均值为400,横向变化显着。在川西-滇西北-保山地区、云贵交界-昆明-思茅地区以及海原-祁连、汾渭和东昆仑等活动块体边界带的Q0值明显较低,这些地区地震和构造活动相对活跃;而构造相对稳定的四川盆地、马尔康块体、桂西滇东断块以及鄂尔多斯等地区的Q0值则明显较高。利用云南地区22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自1999年下半年至2003年年底的5668个地震的数字波形资料,采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各台站周围50公里内的1371条地震记录的尾波Qc。依据Q0和η的不同,将得到的Qc进行分类。其分类结果显示云南地区的介质结构具有区域性分布特征,而且可以从地质构造、地震活动,以及大地热流分布等方面对其予以初步解释。总体来说,在构造复杂、活动强烈的滇中块体及其周边变形带上的Qc值显着小于构造活动一般的其它区域;就地震活动性而言,高Qc值的地方,通常没有地震发生或者仅仅发生较低震级的地震,而低Qc值的地方则有较大地震发生;此外,云南地区的Qc值的分布与大地热流分布也有负的对应关系,即高热流区域的Qc值低,低热流区域的Qc值高。利用云南及邻区遥测台网记录到的6361条近震数据,采用互相关系数法计算16个台站共64条S波分裂事件,同时收集了8个序列的S波分裂研究结果,初步给出了云南及邻区横波分裂的分布特征;应用哈佛大学给出的43个中强震震源机制解,利用其P轴方位角平均结果,给出了云南及邻区3个主要分区地壳应力场的最大主压应力方位;根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本网1999~2004年的观测资料,按观测点给出了云南及邻区的主应变率分布;此外,还搜集到云南及邻区的SKS分裂结果和Pn波各向异性资料。通过研究发现:1)云南及邻近地区不同分区(滇中块体、滇西南、滇西北)具有不同的地震动力学特征(同类动力学参量方位存在差别、不同动力学参量之间耦合程度不同);2)各类地震动力学参量所反映的力学行为随深度而变化,具有明显的分层特性;3)由各分区地震动力学参量之间的耦合程度,似可显示出块体的分类特征(地壳型块体和岩石圈型块体);4)由于各块体间存在横向与纵向的动力作用差异,导致块体边界及其附近地区成为强震孕育和发生的最主要场所。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基于多学科的新研究成果,综合考虑活动地块构造、三维波速结构、大地测量、地震活动性等多种因素,建立了川滇地区的三维动力学模型。利用GPS观测资料,确定川滇地区有限元模型的边界位移速率,结合SKS各向异性资料确定上地幔顶部物质流动方式,模拟给出川滇地区地壳运动速度场图像,确定边界约束与底部拖曳力在川滇地区运动学及动力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川滇地区整体绕喜玛拉雅东构造结旋转的GPS速度场特征主要受区域的边界动力作用控制,川滇地区中上地壳的应力场(震源机制解)分布特征同样受其区域的边界动力作用控制;川滇地区上地幔对地壳运动可能存在拖曳作用,且在北纬26°以南地区存在向西拖曳的可能性较大;在考虑川滇地区介质特性具有粘弹性时,滇中块体及其周边(100.9°-103.4°E,22.9°-27.6°N)地壳出现上下层应力场解耦现象,区域内其他块体则上下耦合较强,表明川滇地区下地壳物质的流变强度在横向分区上存在差异可能是导致纵向应力场出现横向分区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以上较系统的研究,可以得到的总体认识是:地壳介质在结构、物性和动力作用等方面的非均匀性,特别是下地壳、上地幔介质的流变特性,和上地幔顶部对于地壳拖曳的深部动力作用等因素,是川滇地区强震孕育发生最为重要的深部动力学环境。
二、西北地区东部地震前兆观测的概率增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地区东部地震前兆观测的概率增益(论文提纲范文)
(1)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提出背景 |
1.1.1 地震预测研究背景 |
1.1.2 地震预测的意义 |
1.1.3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3.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2 论文的内容 |
第二章 方法介绍 |
2.1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 |
2.1.1 方法具体内容 |
2.1.2 方法的应用 |
2.2 PI算法 |
2.2.1 方法实现过程 |
2.2.2 方法的应用 |
第三章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与南北地震带地震关联现象分析 |
3.1 青藏高原地区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特征 |
3.1.1 青藏高原地区构造背景 |
3.1.2 资料选取和地震活动情况 |
3.2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与南北地震带关联地震分析 |
3.2.1 震级范围在7.0-7.9 时的关联地震 |
3.2.2 震级范围在6.0-6.9 时的关联地震 |
3.2.3 关联地震分析总结 |
第四章 PI算法对两地区关联地震的检验 |
4.1 计算参数选取 |
4.2 计算结果分析 |
4.2.1 2008 年于田 7.3 地震与汶川 8.0 级地震 |
4.2.2 2015 年皮山6.5 级地震与2016 年门源6.4 级地震 |
4.2.3 其他地震 |
4.3 总结和分析 |
第五章 关联现象解释和震例分析 |
5.1 关联现象解释 |
5.2 震例分析 |
5.2.1 2007 年云南宁洱6.4 级地震 |
5.2.2 2008 年四川汶川8.0 级地震 |
5.2.3 2013 年四川芦山7.0 级地震 |
5.2.4 2013 年甘肃岷县6.7 级地震 |
5.2.5 2014 年云南鲁甸6.6 级地震 |
5.2.6 2016 年青海门源6.4 级地震 |
5.2.7 2017 年四川九寨沟7.0 级地震 |
5.3 震例分析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GNSS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的必要性 |
1.1.2 慢滑移信息探测的意义 |
1.1.3 GNSS研究基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模型 |
1.2.2 GNSS坐标时间序列时空滤波方法 |
1.2.3 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方法 |
1.2.4 基于GNSS的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 |
2 地球参考框架与水平速度场基本理论 |
2.1 地球参考框架理论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地固坐标系与惯性坐标系转换 |
2.1.3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
2.1.4 ITRF建立与转换 |
2.2 水平运动速度场建立 |
2.2.1 板块构造理论 |
2.2.2 ITRF速度场 |
2.2.3 相对于板块运动的速度场 |
2.2.4 实例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研究 |
3.1 噪声模型及其协方差阵 |
3.1.1 幂律噪声 |
3.1.2 噪声协方差阵 |
3.1.3 线性速度不确定性估计 |
3.2 噪声模型确定 |
3.2.1 功率谱分析 |
3.2.2 极大似然估计 |
3.3 顾及地表质量负荷的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研究 |
3.3.1 研究背景 |
3.3.2 GNSS数据来源 |
3.3.3 地球物理资料来源 |
3.3.4 最优噪声模型确立准则 |
3.3.5 质量负荷对谱指数的影响 |
3.3.6 质量负荷对最优噪声模型的影响 |
3.3.7 质量负荷对速度估计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时空滤波及ICA异常信息探测 |
4.1 时空滤波方法 |
4.1.1 区域叠加滤波 |
4.1.2 主成分分析 |
4.1.3 独立成分分析 |
4.2 非高斯性判断 |
4.3 小尺度区域GNSS网三种时空滤波方法比较分析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时空滤波结果分析 |
4.3.3 仿真实验 |
4.4 基于ICA的川滇地区时空分析及异常信息探测 |
4.4.1 分量顺序确定 |
4.4.2 仿真实验 |
4.4.3 川滇地区共模误差特征分析 |
4.4.4 异常信息探测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相对强度指数的瞬态无震蠕滑信息探测与分析 |
5.1 探测方法 |
5.1.1 时空滤波 |
5.1.2 相对强度指数 |
5.1.3 瞬态蠕滑事件概率转换 |
5.2 仿真实验 |
5.3 实例分析 |
5.3.1 Akutan瞬态无震蠕滑信息探测 |
5.3.2 四川省地表位移异常信息探测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多通道奇异谱分析的慢滑移信息探测与分析 |
6.1 探测方法 |
6.1.1 多通道奇异谱分析 |
6.1.2 窗口选择 |
6.2 仿真实验 |
6.3 实例分析 |
6.3.1 Cascadia消减带慢滑移信息探测 |
6.3.2 新西兰Manawatu慢滑移信息探测 |
6.4 本章小结 |
7 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
7.1 地壳形变特征参数 |
7.1.1 水平应变率场 |
7.1.2 基线变化时间序列 |
7.2 芦山地震前后四川省地壳形变特征分析 |
7.2.1 研究背景 |
7.2.2 水平速度场分析 |
7.2.3 主应变率场分析 |
7.2.4 面膨胀率场分析 |
7.2.5 最大剪应变率场分析 |
7.2.6 基线长变化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川滇地区CMOCON基准站线性速度估计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简表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
选题依据 0.2 |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
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1.1 |
全球地震危险性预测历史 1.2 |
地震危险性概率预测模型(PSHA) 1.3 |
震级-频度关系 1.4 |
概率预测模型 1.5 |
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 1.6 |
中国大陆现今地震灾害模型中有待解决问题 1.7 |
全球地震模型(GEM)及其地震灾害模拟软件OpenQuake 1.8 |
本论文主要方法和步骤 第二章 |
中国大陆M_W地震目录的编译 2.1 |
地震目录的选取 2.2 |
震级关系的回归分析 2.3 |
中国大陆M_W地震目录的编译 2.4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
中国大陆地区震级与破裂参数的统计关系 3.1 |
现有的震级-破裂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 3.2 |
中国大陆现有的震级与破裂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 3.3 |
建立中国大陆震级与破裂参数之间统计关系 3.4 |
讨论与结论 3.5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
川滇地区震源模型的建立 4.1 |
震源模型的构建流程 4.2 |
川滇地区构造背景 4.3 |
地震发生率的分配 4.4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
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预测结果与讨论 5.1 |
强地面运动预测方程 5.2 |
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计算与结果 5.3 |
本章小结 第六章 |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6.1 |
主要研究工作 6.2 |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6.3 |
论文存在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Brief |
introduction |
to |
the |
author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
(4)地下水动态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远场地震引起的地下水动态变化 |
2.1 引言 |
2.2 观测背景与数据 |
2.3 水震波与垂向速度的形态对比 |
2.3.1 P波和S波时段 |
2.3.2 面波时段 |
2.4 水震波与井-含水层参数 |
2.5 水位同震阶变与渗透率变化 |
2.6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地下水动态变化 |
3.1 引言 |
3.2 基于《中国震例》的统计概况 |
3.2.1 异常数量与持续时间、震中距、震级的关系 |
3.2.2 异常时间、空间演化特征统计 |
3.2.3 异常持续时间与数量的相关性 |
3.2.4 流体异常特征总结 |
3.3 数字化资料中的高频异常信息 |
3.3.1 概率密度分布法识别异常信息 |
3.3.2 汶川 8.0 级地震前流体异常提取 |
3.3.3 分析结果与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孔隙压扩散引起的地震活动 |
4.1 引言 |
4.2 流体孔隙压扩散机理 |
4.3 油田注水驱油引起的地震活动 |
4.3.1 地震活动与油田注水 |
4.3.2 孔隙压扩散系数估算 |
4.3.3 诱发地震的频度与震级 |
4.3.4 聊兰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 |
4.3.5 结论 |
4.4 盐矿注水采盐引起的地震活动 |
4.4.1 孔隙压扩散系数估算 |
4.4.2 盐矿区地震活动特征 |
4.4.3 诱发地震的频度与震级 |
4.4.5 结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鲁豫交界区地热开采引起的水位变化 |
5.1 引言 |
5.2 异常井构造环境与深井水位异常特征 |
5.3 三维地下水流动模型 |
5.4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5.5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6.3 今后工作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个人简历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5)多方法组合预测模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多方法组合预测的研究背景 |
1.3 组合模型涉及的算法介绍 |
1.3.1 图像信息(Pattern Informatics) |
1.3.2 加卸载响应比(Load/Unload Repose Ratio) |
1.3.3 态矢量(State Vector) |
1.3.4 矩张量加速释放(Accelerate Moment Release) |
1.3.5 组合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工作安排 第二章 多方法组合预测软件、应用及检验 |
2.1 引言 |
2.2 多方法组合预测算法 |
2.3 多方法组合预测软件功能简介 |
2.4 2014 年中国大陆地震趋势的预测 |
2.5 2015 年中国大陆地震趋势的预测 |
2.6 讨论与结论 |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临界区域选择与预测效力研究 |
3.1 引言 |
3.2 震前高应力区域的估算 |
3.3 震例分析 |
3.4 对比和讨论 |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针对重点地区参数配置及软件改进 |
4.1 引言 |
4.2 川滇地区地震多方法组合预测分析 |
4.2.1 研究资料的选取 |
4.2.2 组合模型计算川滇地区危险区 |
4.2.3 讨论与结论 |
4.3 尼泊尔地震的回顾性检验 |
4.4 其他地区的参数最优模型 |
4.5 多方法组合预测模型的改进及应用 |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下水位的加卸载响应比分析 |
5.1 引言 |
5.2 水位加卸载响应比的计算方法 |
5.3 水位数据的选取和预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
(6)地壳形变的GPS监测分析与地震孕育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美国的研究现状 |
1.2.2 日本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的发展现状 |
1.2.4 关于地震孕育与地壳形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内容、数据的获取、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数据的获取 |
1.3.3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2 GPS技术与地震预报 |
2.1 地震的类型和我国地震发生的概况 |
2.1.1 地震的分类及成因分析 |
2.1.2 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 |
2.2 地壳形变测量与地震预报概述 |
2.3 GPS定位方法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
2.3.1 GPS定位系统的组成和定位方法 |
2.3.2 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的网络建设 |
2.3.3 GAMIT/BLOK数据解算的理论和方法 |
2.3.4 坐标框架的选择和ITRF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2.4 小结 3 地震孕育与地壳形变关系的震例与研究 |
3.1 概述 |
3.2 汶川地震与震前地形变异常研究 |
3.2.1 汶川地震概述 |
3.2.2 GPS站点坐标变化异常研究 |
3.2.3 GPS站点基线长度变化异常研究 |
3.3 昆仑山口西地震与震前地形变异常研究 |
3.3.1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概况 |
3.3.2 GPS基准站坐标变化序列分析 |
3.3.3 GPS基准站基线变化序列分析 |
3.4 大地基线长度变化与地震孕育研究 |
3.4.1 日本关东地震基线异常变化分析 |
3.4.2 唐山大地震平面位置变化研究 |
3.5 大地高程异常隆起与地震孕育异常变化分析 |
3.5.1 唐山地震高程变化与地震孕育研究 |
3.5.2 日本关于隆起与地震的相关研究 |
3.5.3 汶川地震地面隆起的相关研究 |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点位变化规律分析 |
4.1 描述GPS点位数据变化的数理统计相关知识 |
4.1.1 描述GPS点位变化的统计量 |
4.1.2 描述GPS点位变化采用的统计软件 |
4.2 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界面 |
4.2.1 基本网点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界面 |
4.2.2 区域网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界面 |
4.3 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程序运行 |
4.3.1 基本网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程序的运行 |
4.3.2 区域网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程序的运行 |
4.4 坐标变化统计量分析 |
4.4.1 基本网统计量分析 |
4.4.2 区域网统计量分析 |
4.5 坐标变化直方图 |
4.5.1 基本网坐标变化直方图 |
4.5.2 区域网坐标变化直方图 |
4.6 坐标变化正态Q-Q图 |
4.6.1 基本网坐标变化的正态Q-Q图 |
4.6.2 区域网坐标变化正态Q-Q图 |
4.7 坐标变化茎叶图 |
4.7.1 基本网坐标变化茎叶图 |
4.7.2 区域网坐标变化茎叶图 |
4.8 坐标变化箱图 |
4.8.1 基本网坐标变化箱图 |
4.8.2 区域网坐标变化箱图 |
4.9 小结 5 中国地壳运动网络点位变化相关性分析 |
5.1 相关性分析概述 |
5.1.1 Pearson相关系数 |
5.1.2 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 |
5.1.3 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 |
5.1.4 Bootstrap方法 |
5.2 基准点变化相关性分析 |
5.3 基本网点变化相关性分析 |
5.4 区域网点坐标变化相关性分析 |
5.5 区域网点的经纬度及XYZ变化相关性分析 |
5.6 相关性分析与地震孕育规律的探讨 |
5.7 小结 6 不同地区地壳形变的差异性分析 |
6.1 地壳形变评价分析的理论依据 |
6.2 不同地区GPS点位变化差异性比较分析 |
6.2.1 汶川地区与一些全国大城市GPS点位变化差异性比较分析 |
6.2.2 GPS观测站数不同的区域点位变化差异性比较分析 |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的研究成果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
(7)基于概率增益模型的地震综合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非确定性方法 |
1.2.2 确定的物理学方法 |
1.2.3 地震综合预测的系统科学方法 |
1.2.4 地震综合预测的合成方法与联合方法 |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综合概率增益模型及相关概念 |
2.1 综合概率增益模型 |
2.2 预测效能R 值评分 |
2.3 概率增益与预测效能的关系 |
2.4 概率增益模型的推广之一——时空增益模型 |
2.5 概率增益模型推广之二--多状态异常下的实用概率增益预测和效能评价模型 |
2.6 小结 |
第三章 相关性分析及概率增益模型研究 |
3.1 具有不同相关系数预测指标的概率增益模型 |
3.2 相关随机变量的蒙特卡洛模拟 |
3.3 预测指标相关性对概率增益综合结果影响的蒙特卡洛模拟 |
3.4 小结 |
第四章 PI 算法 |
4.1 PI 算法原理 |
4.2 PI 算法回溯性预测检验和预测效能研究 |
4.2.1 PI 算法回溯性预测检验 |
4.2.2 PI 算法预测效能研究 |
4.3 PI 算法向前预测 |
4.4 小结 |
第五章 标准化地震空间分布非均匀性指标Kcv 研究 |
5.1 地震活动空间分布非均匀性指标Cv 值的发展 |
5.2 标准化地震活动空间非均匀性指标Kcv |
5.3 Kcv 值统计和预测效能研究 |
5.3.1 地震资料选择与亚洲地震重点研究区Kcv 值空间扫描 |
5.3.2 震例统计和效能研究 |
5.4 地震发生概率预测模型 |
5.5 回溯性预测检验 |
5.6 未来十年尺度亚洲大地震发生概率预测 |
5.7 小结 |
第六章 考虑相关性的概率增益综合预测研究 |
6.1 PI 算法和Kcv 值相关性分析 |
6.2 综合回溯性预测及效能研究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认识 |
7.2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文章 |
参与科研项目 |
(9)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前人的主要成果 |
1.2.1 地震活动性基础研究 |
1.2.2 云南地震活动性相关研究 |
1.3 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和研究方法 |
1.3.1 重要问题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云南强震孕震环境分析 |
2.1 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背景 |
2.1.1 主要构造运动 |
2.1.2 地球动力学背景 |
2.2 现代活动断裂格局 |
2.2.1 川滇菱形块体 |
2.2.2 重要的边界断裂带 |
2.2.3 其他活动断裂带 |
2.3 地壳介质特性 |
2.3.1 地壳结构特征 |
2.3.2 介质品质Q值 |
2.4 强震孕震环境的基本认识 |
第三章 云南地震记录与地震活动水平 |
3.1 地震活动记载 |
3.1.1 历史地震 |
3.1.2 仪器记录地震 |
3.2 地震记录可靠性评价及其应用 |
3.2.1 地震目录的信度分析 |
3.2.2 地震记录的应用 |
3.3 地震能的孕育与释放水平 |
3.3.1 地震活动水平估计 |
3.3.2 地震波能量释放水平估计 |
3.3.3 不同级别地震的复发间隔 |
第四章 云南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4.1 地震的空间分布与地震带(区) |
4.1.1 主要地震带(区) |
4.1.2 地震深度变化特征 |
4.2 地震的时间分布与地震活跃期 |
4.2.1 时间成丛特征 |
4.2.2 空间迁移特征 |
4.3 强震活跃期的b值特征 |
4.3.1 b值的差异 |
4.3.2 进入强震活跃期的可能判据 |
4.4 新一轮强震活动平静期的含义 |
4.4.1 中强地震的迁移 |
4.4.2 中强地震连发-平静-大震现象 |
4.5 云南东部强震活动过程模型 |
第五章 云南地震类型分区 |
5.1 地震序列类型 |
5.2 震源机制解 |
5.3 地震类型分区特征 |
5.4 地震类型与活动分区的关系 |
第六章 区域地震关联度分析 |
6.1 川滇地区地震的呼应关系 |
6.1.1 川滇菱形块体地震活动性分析 |
6.1.2 讨论和结论 |
6.2 与安达曼-滇缅弧形构造带的关系 |
6.2.1 2004年苏门答腊8.7级地震 |
6.2.2 安达曼-缅甸弧与云南地震活动呼应关系 |
6.2.3 苏门答腊巨震后云南地震形势 |
6.3 一些重要的呼应关系 |
6.3.1 与珠峰以东地区的呼应关系 |
6.3.2 与龙门山断裂带及其以北地区的呼应关系 |
第七章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预测实践 |
7.1 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 |
7.2 大震复发间隔与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预测 |
7.2.1 地震实况 |
7.2.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
7.3 地震类型判定与1995年孟连中缅边界地震预测 |
7.3.1 地震实况 |
7.3.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
7.4 中等地震密集活动与2000年姚安地震预测 |
7.4.1 地震实况 |
7.4.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
7.5 地震呼应关系与2007年宁洱地震预测 |
7.5.1 地震实况 |
7.5.2 地震预测过程 |
7.5.3 地震呼应关系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历史地震记录漏载严重 |
8.1.2 强震孕震能力强 |
8.1.3 强震活动时空成丛分布 |
8.1.4 地震类型分区特征明显 |
8.1.5 断裂带边界作用存在差异 |
8.1.6 同源不同序次动力联合 |
8.1.7 地震活动多层次呼应关系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 |
8.3.1 决定地震孕育-发生-调整过程的主控因素 |
8.3.2 强震活动主体地区东西交替的可能原因 |
8.3.3 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宏观判断 |
8.3.4 “中强地震连发—平静—首发大震”模式 |
8.3.5 慢地震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云南5.0级以上地震目录 |
附录 2: 云南5.0级以上地震目录(NEIC)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川滇地区强震孕育的深部动力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
引言 1.1 |
研究背景 1.2 |
论文的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3 |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
川滇地区三维 |
P波速度结构反演与构造分析 2.1 |
三维 |
P波速度结构的反演 2.2 |
反演结果及其构造分析与解释 2.3 |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
川滇地区中小震重新定位与孕震环境研究 3.1 |
资料与方法 3.2 |
定位结果及其分析 3.3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
川滇及周边地区地壳横波衰减的成像研究 4.1 |
资料与反演方法 4.2 |
计算结果与分析 4.3 |
分辨率与误差分析 4.4 |
讨论 4.5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
云南地区尾波Q_c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解释 5.1 |
尾波Q_c值的单次散射计算方法与步骤 5.2 |
资料选取与计算结果 5.3 |
尾波Q_c值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初步解释 5.4 |
本章小结 第六章 |
云南及邻区应力应变场分区耦合特性研究 6.1 |
地壳横波分裂 6.2 |
地壳应力场与 |
GPS应变场 6.3 |
不同圈层的力学耦合行为分析 6.4 |
本章小结 第七章 |
川滇地区强震孕育发生的动力学背景模拟 7.1 |
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有限元模型 7.2 |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加载条件 7.3 |
川滇地区构造活动的动力学图像及特征分析 7.4 |
讨论 7.5 |
小结 第八章 |
结论与讨论 8.1 |
主要结论与认识 8.2 |
讨论 8.3 |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四、西北地区东部地震前兆观测的概率增益(论文参考文献)
- [1]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D]. 段博儒.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1(08)
- [2]GNSS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 侯争.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3]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D]. 程佳.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7(03)
- [4]地下水动态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D]. 孙小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5]多方法组合预测模型应用研究[D]. 周发仁.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16(02)
- [6]地壳形变的GPS监测分析与地震孕育规律研究[D]. 张林广.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2(05)
- [7]基于概率增益模型的地震综合预测方法研究[D]. 邱玉荣.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11(10)
- [8]《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9]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D]. 皇甫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01)
- [10]川滇地区强震孕育的深部动力环境研究[D]. 马宏生.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7(02)